r******r 发帖数: 34 | 1 在准备EB1B的材料
发表文章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ackground):
英文6篇 (1
中文8篇 (IF<1)
引用(他引)
自查 50+ (google + google scholar,journal paper + book + Doctoral
dissertation, from 58 institutes/companies from 17 countries/territories )
ISI: 32
Scopus: 25
反正就是少,越查越少,scoupus 比自己查的一半都不到,都放到材料里面,差别也太
明显了。
想问问大家在引用比较少的情况下都是怎么组织引用这方面的材料?
对于自己查到的除了提供原文章外还需要怎么说明?
对于引用比较少的,咱就不跟times higher education 里的average citation rate比
了吧,自己寒碜自己,问题是怎样不让IO认为咱太菜?
另外想问问,专利是算在authorship里还是哪里 (有些已被应用)。
非常感谢!! | b*********r 发帖数: 7139 | 2 你说多少他引算多,纠结这个干啥,他引40+ 1A无RFE通过的飘过。 | m*********r 发帖数: 1797 | 3 工程类的这样的引用不少了吧,我是EE, 引用才30+不也eb1b了。
关键的问题是,引用的质量而不是数量,需要发掘你contribution的
international influence而不是简单一个数量指标。
比如,如果有某大牛引用你的文章, 或者在他文章里大段高度评价你的文章,那么哪怕
只有几个引用也是绝对internaional recognized and influential. 这些objective的
证据(他人的评价,尤其是业界牛人的评价)比单纯一个引用数量可信很多。你想,如果
你是IO, 给你一个case, 引用50,你怎么判断这个人符合不符合eb1b呢,如果你处理过
大量相似的案子(比如专门审理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ring), 那么大部分以前
通过的都是100+, 那么我不给这个人过;如果大部分人都是20+,有可能让这个过,但
是万一明天有个100+的来了过还是不过呢。
所以,还是要挖掘引用和客观评价(objective evidence)的质量,我当时找了2个学术
大牛,3个业界大牛(来自microsoft, kodak, 等), 然后因为有个大牛是IEEE Life
Fellow 在他文章里说到" 我们的研究是基于minicooper[]等的发现", 那么这一个引用
就够吓唬IO的了。还是好好发掘下。还有引用的分布说明international influence.
【在 r******r 的大作中提到】 : 在准备EB1B的材料 : 发表文章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ackground): : 英文6篇 (1: 中文8篇 (IF<1) : 引用(他引) : 自查 50+ (google + google scholar,journal paper + book + Doctoral : dissertation, from 58 institutes/companies from 17 countries/territories ) : ISI: 32 : Scopus: 25 : 反正就是少,越查越少,scoupus 比自己查的一半都不到,都放到材料里面,差别也太
| R*********a 发帖数: 306 | 4 not bad already.
Tell IO: 1,some big names cited your papers;
2, Many labs world-wide cite your papers | h*****i 发帖数: 1017 | | r******r 发帖数: 34 | 6 非常感谢大家!
有信心了,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上! | B**n 发帖数: 527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