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大禹陵的窆石 (转载)
相关主题
姒姓守陵四千年难以解读的大唐乾陵“无字碑”
大禹墓里有什么?溥仪换祖宗
比较土地制度,三哥这个还是很人道的现在还有那个中国皇帝的陵地点没确定的?
台湾高考历史题刘备伐吴是不是太有点托大了.
钟离之战后的家庭狗血事件繁体字:聞,在古代的行书中有没有可能写成"闻"?
历史上的兰陵王还真是挺牛x高华的红太阳如何升起的局限性
五代:变乱中的新秩序高华的红太阳如何升起的局限性 - 二
中国  史上唯一被外族所掘的皇陵群原来真有“免死金牌”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会稽话题: 大禹话题: 厘米话题: 禹陵话题: 石亭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f**e
发帖数: 3343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wde (长老),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大禹陵的窆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14 00:04:27 2015, 美东)
《辞源》释“窆石”曰:“窆石,古用以引棺下隧之石”。又引《嘉庆一统志》云:“
浙江绍兴禹陵有窆石,形长椭圆,上有穿孔,传为禹葬会稽时所遗。”《周礼注疏》:
“执斧以莅匠师。”注曰:“窆,谓葬下棺也。”《嘉泰会稽志》卷六更具体述说了窆
石的含义:
大禹陵...是山(指会稽山)之东,有陇隐若剑脊,西向而下,下有窆石,或云此正葬
处,疑未敢信。然《檀弓》注:‘天子六繂四碑,所以下棺。’则窆石者,固碑之制度
。...窆石之左,是为禹庙...固有依丘陇而立者。
可见,窆石是下葬时的工具。这从形体上也可得到证明:禹陵的窆石,长椭圆形,上有
穿孔,作绳索穿孔之用。或谓窆石为棺木下葬后,堆土打夯之用,使之“土地之深,下
毋及泉,上毋通臭。既葬,收余壤其上,垄若参耕之田,则止矣。”《墨子·节葬下》
的这段话,为窆石的用处作了注释,“收余壤其上”即为夯土之工具。孔灵符《会稽记
》:“千人坛:禹葬茅山有聚土平坛,人功所作,故谓之千人坛。”窆石则为“聚土平
坛”所用,为“人功所作”的一种凭借。
用窆石下葬后,再以夯土,符合古代帝王墓葬风俗。王充《论衡·虚务篇》云:“贤圣
家天下,故因葬焉。”以天下为家,葬在何处都一样。舜游苍梧而死,就葬于苍梧,具
象为民田。所以《嘉泰会稽志》云:“圣人所以送终事最简易,非若汉世人主豫自起陵
也。”禹死会稽,就葬于会稽,且是简葬,深埋:“苇槨桐棺,穿圹七尺,上无漏泄,
下无即水,坛高三尺,土阶三等,延袤一亩。尚以为居之者乐,为之者苦,无以报民功
…。”因此就地平地安葬,不造陵园,不图奢华。《吕氏春秋》、《淮南子·齐俗训》
、魏文帝《典论》等书均指出:“禹葬会稽不变人徒”,“禹葬会稽,农不易其亩”,
“不烦农人之田亩”,“市不改肆”。《嘉泰会稽志》又指出:“不改林木百物之列也
。”由此,在安葬后,就必须用工具将土夯实夯平,而窆石不但是下葬工具,又能达到
上述填土以平实的要求。
标题 :八、禹陵重建窆石亭记
出处:在绍兴城东南大禹陵景区窆石亭旁。
外观:太湖石质。通高二百零九厘米,宽八十八厘米,厚二十八厘米。其中额高五十三
厘米,刻云龙图案,中篆禹陵重建窆石亭记八字,阴刻,分四竖行,行二字,字径高十
二厘米,宽七厘米。碑文楷书,阴刻。共二十五竖行,满行四十七字,字径二点五厘米
。碑身周饰云纹。
识读:明天顺二年(一四五八),羊城彭谊以廷臣知绍兴府。谒陵,见窆石亭倾覆,叹
息徘徊,遂重建。凿山取石,为柱为楣,不二年亭成,复焕旧观。
在绍兴城东南大禹陵景区窆石亭旁。太湖石质。通高二百零九厘米,宽八十八厘米
,厚二十八厘米。其中额高五十三厘米,刻云龙图案,中篆“禹陵重建窆石亭记”八字
,阴刻,分四竖行,行二字,字径高十二厘米,宽七厘米。碑文楷书,阴刻。共二十五
竖行,满行四十七字,字径二点五厘米。碑身周饰云纹。明天顺六年(一四六二)九月立。
碑文记述禹葬会稽窆石下,旧有亭覆其上。明天顺二年(一四五八),羊城彭谊以
廷臣知绍兴府。谒陵,见窆石亭倾覆,叹息徘徊,遂重建。“凿山取石,为柱为楣”,
不二年亭成,复焕旧观。时彭谊进京述职,府佐嘱韩阳撰文,並勒石以记。文末署山会
二县县令及府县僚佐姓名。
撰文者韩阳,字伯阳,号思庵,明山阴人。永乐十五年(一四一七)举人。曾官南
京监察御史、湖广督学佥事、江西按察副使,以广东左布政使致仕。著有《思庵稿》。
书丹者曹南,明山阴人。永乐十九年进士。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篆额者李恕,明汉阳
(今属湖北)人。时任绍兴府同知。镌刻者何渊,明吴郡(今江苏苏州)人。
碑阴为《窆石碑阴记》。楷书,阴刻,分上下两列。上列为记文,共十五竖行,满
行十二字;下列为绍兴府知府、山会二县知县、府县僚佐及书丹、镌刻者署名。共十竖
行,行字不等,字径三点五厘米。明成化元年(一四六五)刻。
《窆石碑阴记》,概述彭谊重建窆石亭事。
碑阴撰文者罗周,字汝济,号梅隐,明山阴人。工诗。记文中署“郡人后学罗周”
。书丹者为王綖,记文中署“府庠生王綖”。镌刻者署“会稽石匠高伯友造”。
f**e
发帖数: 3343
2
禹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准确地理位置可考的帝王陵墓。话之所以这样说,不只是因
为它见于《史记》的记载,同时还鉴于下举两项因素:
其一是在禹之前的帝王陵墓,虽有史书记载,但所记仅是相对方位,且多有矛盾。如黄
帝陵,《史记》所记为:“黄帝崩,葬桥山。”[2]而据《史记正义》:“黄帝陵在宁
州罗川县东子午山。”关于尧帝陵,《史记》未记方位,汉刘向认为:“尧葬济阴,丘
垅皆小。”[3]《吕氏春秋》认为:“尧葬穀林。”《括地志》认为:“尧陵在濮州雷
泽县西三里。”[4]关于舜帝陵,《史记》所记为:舜“践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
于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是为零陵。”[5]而据《礼记》所记:“舜葬苍梧,二妃
不从。”而《山海经》则指出:“苍梧山,帝舜葬于阳,丹朱葬于阴。”[6]
讲禹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准确地理位置可考的帝王陵墓,原因之二则是自为禹立陵
以降,在陵区右侧设有禹庙,供祭奠之用;在陵区左侧设有禹祠,供守陵之用;而守陵
人则居于陵前。这样便基本框架住了禹陵位置的不移。
关于禹庙之设,据传起于夏启和少康。《史记正义》有注:“越州会稽山上有夏禹穴及
庙。”[7]如果参《史记》“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上会稽,
祭大禹”[8]的有关记载可知:至迟于秦代,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曾到此祭
祀过大禹。而据可考资料,禹庙始建于梁大同十一年(545年),此后屡毁屡建,其中
大规模修建主要为四次: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复修;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复修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复修;清嘉庆五年(1800年)复修;民国22年(1933年)
复修。而今存禹庙,为民国时所遗,其基本上保留了明代建筑规模和清代建筑风格,其
中部分,当为明、清原建。
关于禹祠之设,据传始自夏朝六代君主少康,封其庶子无余赴此守陵并立祠堂,以供定
居住在禹陵附近的姒姓宗族祭祀之用(禹姒姓)。而据《地理志》所记:“(会稽)山
上有禹井、禹祠,相传以下有群鸟耘田者也。”[9]禹祠中存有《姒氏世谱》及记载历
代祭禹情况的《祀禹录》。久之,为禹守陵的姒姓后代繁衍成村,位今禹陵前,称“禹
陵村”。有统计数据表明:今居禹陵村的姒氏后代已传至145代,共约数百人。[10]至
后世,为禹守陵的制度愈严,宋代设有守陵吏,明代则禁止在陵庙周围五百步内砍伐,
文武百官过此必须下马。历史上的禹祠亦几经毁建,今祠系1986年绍兴政府重修。论及
禹祠,涉及到的一个有趣话题是禹的后人的分布问题。根据《姒氏世谱》所记,大禹后
人从第五代开始在绍兴定居,主要职责是守陵,传代至今,最高辈分为141代,最低是
146代,其中分布于绍兴地区的姒姓后裔大约150余户人家,约400余人,主要居于禹陵
附近的禹陵乡禹陵村。而分布在全国的姒姓后人,总数不过2000人。此外,在今台湾以
及南非、韩国、美国等世界各地,亦都有姒姓后人。此外,古代禹的分封子孙,在当时
的各自封地中,陆续派生出了夏、禹、候、包、曾、费、越、顾等23个姓氏。看来,造
成“姒”姓这一古老姓氏人数不蕃的直接原因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从姒姓中分化出了诸多不同的姓氏,而有的姒姓后人则融入了他姓。
f**e
发帖数: 3343
3
绍兴风水真心赞
是个好地方
众将军有空一定要去游玩
沈园 鲁迅故居 恩来故居 大禹陵
臭豆腐 梅干菜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原来真有“免死金牌”啊.........钟离之战后的家庭狗血事件
至今没有一座能被考古确认,东晋帝王陵“集体失踪”之谜<转载>历史上的兰陵王还真是挺牛x
影视剧策划 《大垃圾司马家》 (转载)五代:变乱中的新秩序
大禹陵的窆石中国  史上唯一被外族所掘的皇陵群
姒姓守陵四千年难以解读的大唐乾陵“无字碑”
大禹墓里有什么?溥仪换祖宗
比较土地制度,三哥这个还是很人道的现在还有那个中国皇帝的陵地点没确定的?
台湾高考历史题刘备伐吴是不是太有点托大了.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会稽话题: 大禹话题: 厘米话题: 禹陵话题: 石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