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n 发帖数: 780 | 1 说起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损失惨重,有人就把原因归咎于武器不行。
初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当时中日之间的武器装备对比,军舰、飞机、坦克之类的就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但是细想也不对。我不禁要问,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何以差到如此程度?对此老蒋就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9.18事变”、1932年“1.28事变”,从剿共、平定地方军阀、对日作战三个方面看,老蒋都应该重视军工生产和武器采购呀?
就对军工生产的重视程度来说,这老蒋还真不如阎锡山、张作霖这样的地方军阀。
例如,中央军在抗日战争前,可用的山炮、野炮、榴弹炮大约400多门,约15个炮兵团;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在忻口会战时,老阎把晋绥军的炮兵全拉上了一线,这200多门炮虽然仍不足以压制日军一个师团的炮兵火力,且难以抵挡日军的空炮协同,但是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忻口会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另有两万、三万之说),其中大部分是晋绥军炮兵的战绩。
老阎的炮兵了得,和他重视军工生产有直接关系。当时老阎辖下的太原兵工厂,在1930年前后的月产能力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晋造武器不仅满足了老阎30万军队的需要,还并有余力高价出售给外省军阀。此外,晋军在军阀混战中失败,大批武器被对手缴获,变相提升了其他军阀的装备水平。可以说这阎锡山对提升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居功至伟。
除了阎锡山之外,另一个地方军阀张作霖也十分了得。张作霖辖下的东三省兵工厂,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更是惊人,已经可以仿制日式15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高射炮了。可惜的是,东三省兵工厂后来被日本人缴获了,转而生产武器打中国。只能怨张大帅死得太早,留下了壮志未酬之憾。
相比之下,老蒋辖下的几个兵工厂,比起老阎、老张就相形见绌了。有不少网文统计了从192几年到抗战前国内几家兵工厂的火炮生产情况,综合起来看老蒋比起那两位差的太远了:
东三省兵工厂: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370门,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108门,辽14年式75毫米山炮72门,辽16年式75毫米高射炮4门,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320门,仿奥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100门,仿日38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12门,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21门,仿日105毫米轻便榴弹炮16门。
太原兵工厂: 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75毫米山炮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150门。
而同期汉阳兵工厂造了山炮、平射炮400多门。最搞笑的是江南制造局,在1907到1928年间累计生产494门沪造克虏伯75毫米山炮,29年至31年约产120门,32年停止生产了!这不是莫名其妙吗?
上述材料,经常被蒋粉拿来证明抗日战争时期国军武力装备低劣、战败情有可原,殊不知稍加分析就可以看出这是在一组令老蒋难堪的数据。
为什么阎锡山、张作霖能建设起那么好的兵工厂、生产出那么多武器装备?为什么老蒋就做不到?这绝对不是偶然的,而是一个能力问题、见识问题。
例如,造武器就需要好的钢材,为此,阎锡山兴办了育才炼钢厂,满足了武器生产的需要。而同期老蒋对钢铁工业有什么动作吗?好像没有!这也就难怪他的兵工厂不能大量制造火炮了。
所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装备差,老蒋难辞其咎!战前准备不足,战时再以战前准备不足为失败开脱,实在难以自圆其说。
所以,我说老蒋还不如阎锡山、张作霖。如果是阎锡山、张作霖执掌中央政府、控制富庶的长江流域,面对红军、地方军阀和日本人的威胁,这两人肯定是大建兵工厂、大造武器装备!如果能把几千门山炮、野炮拉到抗日一线,那么,“一寸山河一寸血”之中,就会有更多的日本人的血! |
d**********0 发帖数: 13081 | 2 这话本身就是错的。
炮兵本身不可能造成这么重的伤亡。 对于这些日本精锐, 这些山炮不啥啥。
应该是说, 炮兵压制了日军的进攻能力, 使步兵能够从容的守住阵线, 加强了步
兵的效果。
绩。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起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损失惨重,有人就把原因归咎于武器不行。 : 初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当时中日之间的武器装备对比,军舰、飞机、坦克之类的就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 但是细想也不对。我不禁要问,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何以差到如此程度?对此老蒋就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9.18事变”、1932年“1.28事变”,从剿共、平定地方军阀、对日作战三个方面看,老蒋都应该重视军工生产和武器采购呀? : 就对军工生产的重视程度来说,这老蒋还真不如阎锡山、张作霖这样的地方军阀。 : 例如,中央军在抗日战争前,可用的山炮、野炮、榴弹炮大约400多门,约15个炮兵团;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在忻口会战时,老阎把晋绥军的炮兵全拉上了一线,这200多门炮虽然仍不足以压制日军一个师团的炮兵火力,且难以抵挡日军的空炮协同,但是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忻口会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另有两万、三万之说),其中大部分是晋绥军炮兵的战绩。 : 老阎的炮兵了得,和他重视军工生产有直接关系。当时老阎辖下的太原兵工厂,在1930年前后的月产能力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晋造武器不仅满足了老阎30万军队的需要,还并有余力高价出售给外省军阀。此外,晋军在军阀混战中失败,大批武器被对手缴获,变相提升了其他军阀的装备水平。可以说这阎锡山对提升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居功至伟。 : 除了阎锡山之外,另一个地方军阀张作霖也十分了得。张作霖辖下的东三省兵工厂,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更是惊人,已经可以仿制日式15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高射炮了。可惜的是,东三省兵工厂后来被日本人缴获了,转而生产武器打中国。只能怨张大帅死得太早,留下了壮志未酬之憾。 : 相比之下,老蒋辖下的几个兵工厂,比起老阎、老张就相形见绌了。有不少网文统计了从192几年到抗战前国内几家兵工厂的火炮生产情况,综合起来看老蒋比起那两位差的太远了: : 东三省兵工厂: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370门,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108门,辽14年式75毫米山炮72门,辽16年式75毫米高射炮4门,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320门,仿奥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100门,仿日38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12门,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21门,仿日105毫米轻便榴弹炮16门。 : 太原兵工厂: 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75毫米山炮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150门。
|
a*******r 发帖数: 3452 | |
r***e 发帖数: 10135 | 4 宋子文?
【在 a*******r 的大作中提到】 : 中央军的采购是谁?
|
m********s 发帖数: 55301 | 5 提成。
你以为宋美龄在曼哈顿买下的上百套公寓的钱是史迪威将军给的小费?
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
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
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
9.18事变”、1932年“1.28事变”,从剿共、平定地方军阀、对日作战三个方面看,老
蒋都应该重视军工生产和武器采购呀?
团;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
!在忻口会战时,老阎把晋绥军的炮兵全拉上了一线,这200多门炮虽然仍不足以压制
日军一个师团的炮兵火力,且难以抵挡日军的空炮协同,但是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忻口会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另有两万、三万之说),其中大部分是晋绥军炮兵的战绩。
1930年前后的月产能力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
枪900支。晋造武器不仅满足了老阎30万军队的需要,还并有余力高价出售给外省军阀
。此外,晋军在军阀混战中失败,大批武器被对手缴获,变相提升了其他军阀的装备水
平。可以说这阎锡山对提升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居功至伟。
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更是惊人,已经可以仿制日式15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高射炮了。
可惜的是,东三省兵工厂后来被日本人缴获了,转而生产武器打中国。只能怨张大帅死
得太早,留下了壮志未酬之憾。
了从192几年到抗战前国内几家兵工厂的火炮生产情况,综合起来看老蒋比起那两位差
的太远了:
75毫米山炮72门,辽16年式75毫米高射炮4门,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320门,仿奥21倍口
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100门,仿日38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12门,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
炮21门,仿日105毫米轻便榴弹炮16门。
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
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
米野炮150门。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起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损失惨重,有人就把原因归咎于武器不行。 : 初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当时中日之间的武器装备对比,军舰、飞机、坦克之类的就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 但是细想也不对。我不禁要问,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何以差到如此程度?对此老蒋就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9.18事变”、1932年“1.28事变”,从剿共、平定地方军阀、对日作战三个方面看,老蒋都应该重视军工生产和武器采购呀? : 就对军工生产的重视程度来说,这老蒋还真不如阎锡山、张作霖这样的地方军阀。 : 例如,中央军在抗日战争前,可用的山炮、野炮、榴弹炮大约400多门,约15个炮兵团;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在忻口会战时,老阎把晋绥军的炮兵全拉上了一线,这200多门炮虽然仍不足以压制日军一个师团的炮兵火力,且难以抵挡日军的空炮协同,但是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忻口会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另有两万、三万之说),其中大部分是晋绥军炮兵的战绩。 : 老阎的炮兵了得,和他重视军工生产有直接关系。当时老阎辖下的太原兵工厂,在1930年前后的月产能力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晋造武器不仅满足了老阎30万军队的需要,还并有余力高价出售给外省军阀。此外,晋军在军阀混战中失败,大批武器被对手缴获,变相提升了其他军阀的装备水平。可以说这阎锡山对提升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居功至伟。 : 除了阎锡山之外,另一个地方军阀张作霖也十分了得。张作霖辖下的东三省兵工厂,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更是惊人,已经可以仿制日式15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高射炮了。可惜的是,东三省兵工厂后来被日本人缴获了,转而生产武器打中国。只能怨张大帅死得太早,留下了壮志未酬之憾。 : 相比之下,老蒋辖下的几个兵工厂,比起老阎、老张就相形见绌了。有不少网文统计了从192几年到抗战前国内几家兵工厂的火炮生产情况,综合起来看老蒋比起那两位差的太远了: : 东三省兵工厂: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370门,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108门,辽14年式75毫米山炮72门,辽16年式75毫米高射炮4门,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320门,仿奥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100门,仿日38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12门,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21门,仿日105毫米轻便榴弹炮16门。 : 太原兵工厂: 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75毫米山炮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150门。
|
r******t 发帖数: 8967 | 6 原兵工厂: 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75毫米山炮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
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
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
米野炮150门。
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
谁能解释为什么产量这么大装备量确很小? |
g********x 发帖数: 7361 | 7 军阀混战期间损耗很大
【在 r******t 的大作中提到】 : 原兵工厂: 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75毫米山炮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 : 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 : 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 : 米野炮150门。 : 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 : 谁能解释为什么产量这么大装备量确很小?
|
l*******g 发帖数: 27064 | 8 这才是原因,老蒋的精力完全放在对付那些割据的军阀上了,哪儿有功夫去发展经济
【在 g********x 的大作中提到】 : 军阀混战期间损耗很大
|
G****r 发帖数: 5579 | 9 你这种解析是大错特错的。 要对付军阀割据, 就得发展军工。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才是原因,老蒋的精力完全放在对付那些割据的军阀上了,哪儿有功夫去发展经济
|
b*****d 发帖数: 7166 | 10 比治理国家老蒋老毛都比不过阎锡山。但那个年代是谁能打谁坐天下。 |
|
|
d**********0 发帖数: 13081 | 11 一个原因是, 战损。 这些炮质量并不是很好, 报废率高。
还有一些被阎锡山送人拉关系了。
【在 r******t 的大作中提到】 : 原兵工厂: 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75毫米山炮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 : 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 : 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 : 米野炮150门。 : 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 : 谁能解释为什么产量这么大装备量确很小?
|
h*******e 发帖数: 351 | 12 没弄好就是没弄好,老阎不也要对付一堆军阀。
【在 l*******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才是原因,老蒋的精力完全放在对付那些割据的军阀上了,哪儿有功夫去发展经济
|
z***u 发帖数: 1466 | 13 美元存美国银行赚利息。
其他的管他娘嬉皮的,到时候去国联哭一下鬼子就走了。 |
n*******w 发帖数: 6708 | 14 张学良评价 张作霖 是 有雄才, 无大略,
蒋介石则是 有大略, 无雄才
他自己当然是啥都没有
说具体点是,张作霖挺聪明,能干,但是眼光不行,格局太小
蒋介石,眼光不错,格局宏大, 但是没有啥具体才干
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
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
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
9.18事变”、1932年“1.28事变”,从剿共、平定地方军阀、对日作战三个方面看,老
蒋都应该重视军工生产和武器采购呀?
团;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
!在忻口会战时,老阎把晋绥军的炮兵全拉上了一线,这200多门炮虽然仍不足以压制
日军一个师团的炮兵火力,且难以抵挡日军的空炮协同,但是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忻口会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另有两万、三万之说),其中大部分是晋绥军炮兵的战绩。
1930年前后的月产能力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
枪900支。晋造武器不仅满足了老阎30万军队的需要,还并有余力高价出售给外省军阀
。此外,晋军在军阀混战中失败,大批武器被对手缴获,变相提升了其他军阀的装备水
平。可以说这阎锡山对提升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居功至伟。
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更是惊人,已经可以仿制日式15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高射炮了。
可惜的是,东三省兵工厂后来被日本人缴获了,转而生产武器打中国。只能怨张大帅死
得太早,留下了壮志未酬之憾。
了从192几年到抗战前国内几家兵工厂的火炮生产情况,综合起来看老蒋比起那两位差
的太远了:
75毫米山炮72门,辽16年式75毫米高射炮4门,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320门,仿奥21倍口
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100门,仿日38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12门,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
炮21门,仿日105毫米轻便榴弹炮16门。
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
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
米野炮150门。
【在 k****n 的大作中提到】 : 说起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屡战屡败、损失惨重,有人就把原因归咎于武器不行。 : 初看还真是这么一回事,当时中日之间的武器装备对比,军舰、飞机、坦克之类的就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 但是细想也不对。我不禁要问,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何以差到如此程度?对此老蒋就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9.18事变”、1932年“1.28事变”,从剿共、平定地方军阀、对日作战三个方面看,老蒋都应该重视军工生产和武器采购呀? : 就对军工生产的重视程度来说,这老蒋还真不如阎锡山、张作霖这样的地方军阀。 : 例如,中央军在抗日战争前,可用的山炮、野炮、榴弹炮大约400多门,约15个炮兵团;而当时阎锡山的晋绥军比中央军规模小很多,却有9个炮兵团,山炮、野炮270多门!在忻口会战时,老阎把晋绥军的炮兵全拉上了一线,这200多门炮虽然仍不足以压制日军一个师团的炮兵火力,且难以抵挡日军的空炮协同,但是仍然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忻口会战毙伤日军一万多人(另有两万、三万之说),其中大部分是晋绥军炮兵的战绩。 : 老阎的炮兵了得,和他重视军工生产有直接关系。当时老阎辖下的太原兵工厂,在1930年前后的月产能力为:轻重炮35门,迫击炮100门,步枪3000支,机枪15挺,冲锋枪900支。晋造武器不仅满足了老阎30万军队的需要,还并有余力高价出售给外省军阀。此外,晋军在军阀混战中失败,大批武器被对手缴获,变相提升了其他军阀的装备水平。可以说这阎锡山对提升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水平居功至伟。 : 除了阎锡山之外,另一个地方军阀张作霖也十分了得。张作霖辖下的东三省兵工厂,技术能力和生产能力更是惊人,已经可以仿制日式150毫米榴弹炮和75毫米高射炮了。可惜的是,东三省兵工厂后来被日本人缴获了,转而生产武器打中国。只能怨张大帅死得太早,留下了壮志未酬之憾。 : 相比之下,老蒋辖下的几个兵工厂,比起老阎、老张就相形见绌了。有不少网文统计了从192几年到抗战前国内几家兵工厂的火炮生产情况,综合起来看老蒋比起那两位差的太远了: : 东三省兵工厂:辽14年式37毫米平射炮370门,辽13年式75毫米野炮108门,辽14年式75毫米山炮72门,辽16年式75毫米高射炮4门,辽14年式77毫米野炮320门,仿奥21倍口径100毫米轻型榴弹炮100门,仿日38式105毫米野战加农炮12门,辽14年式150毫米榴弹炮21门,仿日105毫米轻便榴弹炮16门。 : 太原兵工厂: 1923年至1924年生产晋12年式75毫米山炮200余门,36年、37年又生产200余门;25年至28年生产晋13年式75毫米山炮800门,28年至29年生产晋17年式75毫米山炮700门;27年至29年生产晋16年式105毫米山炮30门;29年至37年生产晋18年式88毫米野炮150门。
|
E*******1 发帖数: 3464 | 15 陆军就是靠火力压制,谁压制了谁,对方就死惨了
【在 d**********0 的大作中提到】 : 这话本身就是错的。 : 炮兵本身不可能造成这么重的伤亡。 对于这些日本精锐, 这些山炮不啥啥。 : 应该是说, 炮兵压制了日军的进攻能力, 使步兵能够从容的守住阵线, 加强了步 : 兵的效果。 : : 绩。
|
E*******1 发帖数: 3464 | 16 所以老毛牛逼了
了。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张学良评价 张作霖 是 有雄才, 无大略, : 蒋介石则是 有大略, 无雄才 : 他自己当然是啥都没有 : 说具体点是,张作霖挺聪明,能干,但是眼光不行,格局太小 : 蒋介石,眼光不错,格局宏大, 但是没有啥具体才干 : : 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 : 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 : 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 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
|
r***e 发帖数: 10135 | 17 老蒋中原大战靠送银元瓦解了冯玉祥军
【在 G****r 的大作中提到】 : 你这种解析是大错特错的。 要对付军阀割据, 就得发展军工。
|
s******g 发帖数: 3841 | 18 这其实也是能耐啊,丰臣秀吉就是这么上台的,打仗比他强的柴田胜家、岛津义弘完全
不是对手
【在 r***e 的大作中提到】 : 老蒋中原大战靠送银元瓦解了冯玉祥军
|
r***e 发帖数: 10135 | 19 是啊,还送钱买的陈济棠粤军航空队倒戈
有钱任性就懒得造枪炮了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其实也是能耐啊,丰臣秀吉就是这么上台的,打仗比他强的柴田胜家、岛津义弘完全 : 不是对手
|
K**********n 发帖数: 10466 | 20 嗯。
不过柴田也是因为战败了,学轮子自焚了。
岛津离得太远。
丰臣只是武勇不行而已,论带兵还是相当可以的。
【在 s******g 的大作中提到】 : 这其实也是能耐啊,丰臣秀吉就是这么上台的,打仗比他强的柴田胜家、岛津义弘完全 : 不是对手
|
|
|
h*d 发帖数: 19309 | 21 所谓志大才疏?
了。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张学良评价 张作霖 是 有雄才, 无大略, : 蒋介石则是 有大略, 无雄才 : 他自己当然是啥都没有 : 说具体点是,张作霖挺聪明,能干,但是眼光不行,格局太小 : 蒋介石,眼光不错,格局宏大, 但是没有啥具体才干 : : 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 : 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 : 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 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
|
D******n 发帖数: 2965 | 22 老蒋干的最糊涂的事其实是红军长征。历史给了他最好的机会,但聪明反被聪明误。
用的人也多以小聪明见长。象杜聿明这样还算大气的比较少见。
了。
【在 n*******w 的大作中提到】 : 张学良评价 张作霖 是 有雄才, 无大略, : 蒋介石则是 有大略, 无雄才 : 他自己当然是啥都没有 : 说具体点是,张作霖挺聪明,能干,但是眼光不行,格局太小 : 蒋介石,眼光不错,格局宏大, 但是没有啥具体才干 : : 不要说了,其他诸如火炮、机枪、步枪、枪炮弹等等方面相比日军都差距很大,即便是 : 在双方拼刺刀时,中国军队也不占优势(上刺刀后的全枪总长,中国中正式步枪短于日 : 本三八式步枪)。这么看来,中国军队当时的惨败真是有情可原,老蒋也是无可奈何了。 : 没有一点责任吗?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1929年国民党新军阀混战开始、1931年“
|
k**0 发帖数: 19737 | 23 "就对军工生产的重视程度来说,这老蒋还真不如阎锡山、张作霖这样的地方军阀。"
这句话说得太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