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p 发帖数: 1854 | 1 首先祝贺booker当选斑竹,另外感谢伪币。在斑竹竞选过程中我基本保持沉默决不是装
清高,而是最近一个多月才开始大量灌水(因为换工作原因,业余时间比以前多),
在此之前我潜水多,冒泡少。更多时候是拜读各位大作,更多是关注文章内容而不是ID
名字,所以对ID名字印象不是很深刻。没有调查权,也就没有发言权。
另外感谢hinotori提供的“牛继马后”。我也就记得个大概“以牛代马”意思,不知道
是这样的一句谶语原文。这也反映了我这种业余历史爱好者,虽然“博闻广见”,但还
是基础不牢固。
再就是修改了一处笔误,杀死拓跋珪的是其儿子清河王拓跋绍。这里也有一个“灭清河
,斩万人”谶语在里面,由于偏离主题太多我就不八卦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股购。
还有一些直接的引文加了点注释。虽让相信史版大部分同学的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但
还是觉得考虑周全些好,觉得太浅显的同学可以直接跳过。我会做到尽可能的多引用史
料原文, 不翻译成白话文,除了要加点自己的评论这种难以避免的情况。我的资料主
要是魏书,北史,以及宋书,南齐书的一部分。这可以说是研究南北朝历史的一个有利
的地方,双方各自修史随难免有互相诋毁之处,但是如果能对照起来看并且加以分析,
还是比一言堂要客观的多。不过对于我这等业余爱好者最大的难点就是,魏收老先生大
量的用汉名代替早期鲜卑名字。例如,魏书记载某年某月某大将军南征,宋书说某年某
月索虏酋某某入寇。时间地点都对得上,就是人物名字对不上。
言归正传,继续说孝文帝迁都的第四个原因,平城地处偏僻不利于物资的调运, 一旦
发生饥荒赈济起来比较难。这看似有一定道理,但非决定性因素。其实早在明元帝拓跋
嗣时期, 就有一次因为这个原因迁都的打算。“神瑞二年(415年),秋谷不登,太史令
王亮、苏垣因华阴公主等言谶书国家当治邺”。
这个迁都中原的意见,却意外的遭到了力主汉化的崔浩的强烈反对。崔浩的理由是
1. 距离才生产生威慑力-“东州(太行山以东各地)之人,常谓国家居广漠之地,
民畜无算,号称牛毛之众。今留守旧部,分家南徙,恐不满诸州之地。参居郡县,处榛
林之间,不便水土,疾疫死伤,情见事露,则百姓意沮。四方闻之,有轻侮之意。”
2. 担心后院起火 – “屈丐、蠕蠕必提挈而来,云中、平城则有危殆之虑。阻隔
恆代千里之险,虽欲救援,赴之甚难。如此则声实俱损矣。”
当然崔司徒也有constructive的建议,“可简穷下之户,诸州就谷。若来秋无年,愿更
图也。但不可迁都。”“ 太宗从之,于是分民诣山东三州食,出仓谷以禀之。”(海
外P民叹曰:呜呼, 封建帝王将相尚且知道百姓有自由迁徙乞讨活命的权利,而我天朝
直到2003年才取消所谓盲流收容制度。)
孝文帝的英明之处在于,能认识到此一时彼一时。北魏已经在北方经营多年,山东河北
地区的统治已经稳固。太武帝拓跋焘多次北征柔然马踏漠北,北方的边患相对减轻。所
以,迁都的条件就比较成熟了。真正有魄力有作为的人从来不会用刻舟求剑的眼光去看
待前人的政策。所谓“一句顶万句”“坚持某某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口号,不是别有
用心,就是通过粉饰前人的伟光正来掩饰自己的庸碌无为。
另外我觉得孝文帝迁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军事上的。迁都洛阳无疑更方便对南朝用兵,
另外恐怕也有以攻为守的积极防御的意思在里面, 因为以平城为都城有一个命门。
刘宋元嘉二十九年(452年)三月,北魏太武帝拓跋焘被刺身亡。宋青州刺史刘兴祖建
议宋文帝刘义隆趁机北伐,并且提出了一条很大胆的建议,“臣请发青、冀七千兵,遣
将领之,直入其心腹……西拒太行,北塞军都,因事指挥,随宜加授,畏威欣宠,人百
其怀。若能成功,清壹可待。若不克捷,不为大伤。” (《资治通鉴》卷一二六《宋
纪八》)。这是一条比魏延兵出子午谷气魄还要大的奇谋,区区七千轻兵穿越华北大地
抢占太行山各个险要隘口,把北魏精锐骑兵堵在山西境内,给其他部队收复河北创造时
机,可惜没有被宋文帝所采纳。熟悉军南北朝事史的同学们可以谈谈这个计划的可行性。
客观地说北魏并非没有预见这种可能性,只是崔颢早就在那次元嘉北伐中就料定宋文帝
没有这个气魄,“止望固河自守,免死为幸,无北渡意也。”以前我一直有一个印象,
宋文帝元嘉北伐之后南朝军事上就一蹶不振,后来才发现绝非如此。就说萧齐,虽然短
命而且内部折腾得很厉害,但是在和北魏的军事对抗中并没有怎么落下风,孝文帝也奈
何他们不得。要是南朝哪天又出一个刘裕并且找到了这个命门,北魏还是很忌惮的。
以上是迁都的五点原因,迁都的过程也颇有戏剧性。孝文帝通过南征来忽悠文武百官,
最后达到迁都目的的这个过程想必大家都很熟悉,我在这里就不再炒冷饭了。不过当
时他和拓跋澄在朝堂上的一番对答,还是很有点意思的。我这里主要是为了关注一下任
城王拓跋澄同志,前面北魏孝文帝包办婚姻的水文我提到过他。说他是宗室领袖可不是
随便空穴来风,那是文明冯太后钦点的。“此兒风神吐发,德音闲婉,当为宗室领袖。
是行使之必称我意。卿但记之,我不妄谈人物也。”(魏书列传第七 景穆十二王 中)
拓跋澄(后改名为元澄)是北魏中后期的一个重要的政治人物,跨越孝文,宣武,孝明
三代皇帝。他是第二代任城王,父亲是第一代任城王拓跋云。拓跋云是景穆帝拓跋晃的
儿子,所以他们父子以及后代都被记载在《列传第七 景穆十二王 中》。景穆帝其他十
一个儿子被分配在上,下卷,而拓跋云独占一卷, 很大原因是因为元澄的事迹太多了
。元澄对于孝文帝汉化帮助支持极大,在我国历史上应该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可惜他知
名度并不高,bing的结果80%居然是一个叫做桂元澄的日本人,我faint.
为了给南征制造舆论基础,孝文帝先让太长卿王湛给算了一卦,结果的了一个“革”卦
。孝文帝说,“此是汤武革命,顺天应人之卦也。”
群臣都不敢说话, 唯独拓跋澄跳了出来,“《易》言革者更也。将欲应天顺人,革君
臣之命,汤武得之为吉。陛下帝有天下,重光累叶。今曰卜征,乃可伐叛,不得云革命
。此非君人之卦,未可全为吉也。”现在我们是正统,南齐是伪政权,我们去讨伐他们
不能说是革命,所以您这一卦恐怕不是那么吉利。 小叔叔还挺较真的。
孝文帝脸一沉,“《象》云‘大人虎变’(身居高位的人行动向老虎的斑纹一样变幻莫
测),何言不吉也!”朕在下一盘比宇宙还大的棋,你们这些人是不会懂的。说到这份
上估计已经一半是继续忽悠, 一半是真情流露了。
澄曰:“陛下龙兴既久,岂可方同虎变!”
高祖勃然作色曰:“社稷我社稷,任城而欲沮众也!”
澄曰:“社稷诚知陛下之社稷,然臣是社稷之臣子,豫参顾问,敢尽愚衷。”如此直言
善谏,只怕是后来的魏征也要钦佩三分吧!
事后孝文帝再次偷偷得召见他透露了迁都的真实想法,拓跋澄则马上表示了自己的支持
,“伊洛中区,均天下所据。陛下制御华夏,辑平九服,苍生闻此,应当大庆。”,并
且劝说孝文帝不必理会反对意见,“此既非常之事,当非常人所知,唯须决之圣怀,此
辈亦何能为也?” 拓跋澄对孝文帝的支持并非停留在口头上精神上,他后来回平城队
宗室贵族进行了大量的说服工作。后来穆泰等守旧贵族企图在平城另立中央,也是拓跋
澄去镇压的。
然而拓跋澄并不是一个一根肠子通到底的人,在孝文帝这样乐于纳谏的皇帝面前他可以
是魏征,在宣武帝这样猜忌的皇帝面前他也知道明哲保身,这些我后面都会讲到。
孝文帝把大家忽悠到洛阳以后,开始城市建设的同时马上开始了汉化运动, 具体政策
有:
1. 禁止穿胡服,一律改穿汉人服装,朝廷百官改着汉族官吏的朝服。一次孝文帝
在洛阳大街上看到还有穿鲜卑服装的妇女,当场责备主管精神文明工作的拓跋澄, 并
且作了降职处理。《宋书》和《南齐书》对于北魏的记载有一个差别。前者称之为“索
虏”,后者称之为“魏虏”。看似细微但还是值得留意的, 我个人认为这表示南朝在
一定程度上也acknowledge北魏的衣冠的汉化。这就好比“倭寇”和“日寇”的区别,
大家可以仔细体会一下。
2. 三十岁以下的官员一律禁止说鲜卑话,改说汉语, 违者降职罢官。我曾戏言,
这只有我天朝英语四六级和学位挂钩的政策才能与之媲美。
逐渐的,在朝堂上已形成了以说标准普通话为荣的风气,而不完全是靠强制性的措施。
一次宴会上,尚书令王肃尚吟了一首《悲平城》:"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
,荒松无罢风。"
彭城王拓跋勰听了以后非常喜欢,“王公吟咏情性,声律殊佳,可更为诵《悲彭城》诗
。”大概是此时汉语尚且说得不标准,悲平城说成了悲彭城。
王肃居然也不给王爷面子,公然嘲笑拓跋勰的鲜卑普通话,“何意《悲平城》为《悲彭
城》也?” 王肃是南朝投降过来的,因为文化水平高很受到孝文帝的器重,所以也多
少有点恃才放旷。后来虽然进了孝文帝的托孤辅政班子,却是几个常委里面最早受到排
挤的, 这些都是后话我下面会提到。
拓跋勰一时间非常窘迫,多亏身边有个才子祖莹给解围,“莹在座,即云:‘所有《悲
彭城》,王公自未见耳。’肃云:‘可为诵之。’莹应声云:‘悲彭城,楚歌四面起。
尸积石梁亭,血流睢水里。’肃甚嗟赏之。勰亦大悦,退谓莹曰:‘即定是神口。今日
若不得卿,几为吴子所屈。’”(魏书 列传第七十 李琰之 祖莹 常景)。
3. 鲜卑复姓为单音汉姓, 大都被记载在《魏书 官氏志》里面。皇室由拓跋该为
元,另外还包括八家鲜卑贵族,也就是所说的“八族”
丘穆陵氏→穆氏
独孤氏→刘氏
步六孤氏→陆氏
贺赖氏→贺氏
贺楼氏→楼氏
忸氏→于氏
纥奚氏→嵇氏
尉迟氏→尉氏
据不可靠小道消息称,没有汉化的柔然境内的步六孤(Bulgar)氏后来西迁欧洲, 后裔
建立了保加利亚(Bulgaria),也就是说姓陆的同学在欧洲可能有远亲。
其他的比如包办婚姻我前面已经提过,另外敬拜孔庙开办各级学校,规定迁洛者死后必
须葬在洛阳不得安葬在平城,发行统一钱币,采用“九品中正制”选拔官吏。因为可八
卦成分比较少,我就不一一罗嗦了。
孝文帝大力推动鲜卑等各族的汉化, 促进了民族文化的融合。北方中原地区的汉族士
人对北魏政权的认同达到空前未有的高度, 出现了“白日光天无不耀”的大好局面。
那么接下来应该是起兵南征,以实现“南荡瓯吴,复礼万国”这个一直以来的梦想。
第二集预告--江左一隅独未照 |
f**********4 发帖数: 2617 | 2 歪个楼先,桂元澄,战国时代中国的霸者毛利元就的家臣,我想应该是因为毛利英杰专
这样的光荣历史游戏所以才名气大起来的吧。所以说我天朝的文化产业真的是有有够不
争气的,除了东抄西抄就不会点什么别的了。这么多精彩的历史人物就这样被埋没在历
史故纸堆里,名气竟敌不过小岛上黑帮头子底下的一名打手。 |
h****a 发帖数: 3114 | 3 楼主是写参和陂的mesh吗?
【在 r****p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祝贺booker当选斑竹,另外感谢伪币。在斑竹竞选过程中我基本保持沉默决不是装 : 清高,而是最近一个多月才开始大量灌水(因为换工作原因,业余时间比以前多), : 在此之前我潜水多,冒泡少。更多时候是拜读各位大作,更多是关注文章内容而不是ID : 名字,所以对ID名字印象不是很深刻。没有调查权,也就没有发言权。 : 另外感谢hinotori提供的“牛继马后”。我也就记得个大概“以牛代马”意思,不知道 : 是这样的一句谶语原文。这也反映了我这种业余历史爱好者,虽然“博闻广见”,但还 : 是基础不牢固。 : 再就是修改了一处笔误,杀死拓跋珪的是其儿子清河王拓跋绍。这里也有一个“灭清河 : ,斩万人”谶语在里面,由于偏离主题太多我就不八卦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股购。 : 还有一些直接的引文加了点注释。虽让相信史版大部分同学的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但
|
a********i 发帖数: 6345 | 4 差的也忒远了
【在 h****a 的大作中提到】 : 楼主是写参和陂的mesh吗?
|
h****a 发帖数: 3114 | 5 瞥了一眼,就看到个拓跋圭
【在 a********i 的大作中提到】 : 差的也忒远了
|
r****p 发帖数: 1854 | 6 有没有熟悉南北朝军事的高人,点评一下刘兴祖建议的可行性? |
d**o 发帖数: 864 | 7 挖出来
ID
购。
【在 r****p 的大作中提到】 : 首先祝贺booker当选斑竹,另外感谢伪币。在斑竹竞选过程中我基本保持沉默决不是装 : 清高,而是最近一个多月才开始大量灌水(因为换工作原因,业余时间比以前多), : 在此之前我潜水多,冒泡少。更多时候是拜读各位大作,更多是关注文章内容而不是ID : 名字,所以对ID名字印象不是很深刻。没有调查权,也就没有发言权。 : 另外感谢hinotori提供的“牛继马后”。我也就记得个大概“以牛代马”意思,不知道 : 是这样的一句谶语原文。这也反映了我这种业余历史爱好者,虽然“博闻广见”,但还 : 是基础不牢固。 : 再就是修改了一处笔误,杀死拓跋珪的是其儿子清河王拓跋绍。这里也有一个“灭清河 : ,斩万人”谶语在里面,由于偏离主题太多我就不八卦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己股购。 : 还有一些直接的引文加了点注释。虽让相信史版大部分同学的水平都是比较高的, 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