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w******i 发帖数: 1 | 1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Facebook
当下,学界格外重视学术评价,这本是好事,有利于促进学术研究事业发展。但由于制
度设计方面存在一些缺陷,一些学术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学术水平,甚至阻碍了学术研究
健康发展,诟病之声不绝于耳。
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1)行政权力不当干预;
(2)量化评价泛滥;
(3)课题崇拜。
使学术评价回归学术本真,需要认真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
问题
01
学术评价“行政化”与政府对学术事业的行政支持和宏观管理
学术评价是学术研究的衍生物。应当明确,学术评价“行政化”与政府对学术事业的行
政支持和宏观管理是两码事。政府对于学术研究事业的政策指导、经费投入、过程监管
、事后评估都是必需的,是学术事业繁荣发展的基本保证和必要前提。
而学术评价的“行政化”,指的是用行政化手段管理具体学术事务、进行学术评价。当
下最常见的是,高校和科研单位在人才引进、职称评定、科研考核等事关学术水平鉴别
的诸多环节,普遍采用一系列GDP指标式的“硬杠杠”,诸如承担什么级别的科研课题
、在什么级别的出版社出版过学术专著、在什么等级的学术刊物发表过论文以及获得过
何种级别的人才称号等,并与学术成果水平的高低画上等号。
这种“行政化”评价的弊端在于,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为了科研管理的方便,就化繁为
简,甚至把行政意志凌驾于学术评价之上,再加上把各种评价机构提供的现成“排行榜
”作为工具,于是,纷繁复杂的学术创新考察就简单化为一种数量统计和出版媒介排序
。这无疑是不科学的,也有碍学术事业健康发展。
问题
02
学术评价的“量化”更需仔细辨别
近30多年,在我国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量化考核大行其道,管理者用同一尺度、
同一标准对不同学科领域的科研成果进行几无差异的考核。
在自然科学研究领域,采用精确的量化方法评判研究成果的水平,有一定科学性和可行
性。但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而言,则需要探讨商榷。除了数量经济学和跨学科的心理
学等少数学科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过程、方法、结论通常是难以精确量化的。所谓
在前人基础上的创新,也往往是一种潜移默化、长期积累的过程,有时很难说清楚是哪
些具体观点、哪篇文章影响了自己。一个人文社科学者毕其一生也许只是论证或创立了
一个学说,但这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可能是巨大的。此类例证古今中外不胜
枚举。
近些年,由量化考核衍生的学术期刊评价,也盛行采用影响因子等量化方法对学术期刊
做核心与非核心的区分,并以期刊评价代替学术评价。其结果,唯刊评文不仅破坏学术
公平,而且容易滋生学术腐败。
问题
03
课题崇拜
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化”盛行于近二三十年。这是国家经济实力增强后对于科
学研究的一种反哺,体现了政府对学术事业的支持和重视。但由于课题通常与经费资助
挂钩,课题的级别越高就意味着资助的经费越多。甚至在人们的观念中,课题级别的高
低与学术水平的高低是直接画等号的,更不用说与课题级别直接捆绑的诸如职称、学衔
、学位、配套奖励、岗位津贴以及学术地位等名利,因而学术评价中的“课题权重”逐
渐变了味道。
近年来,追求高级别课题已不仅仅事关学者个人前途,而且成为一所高校办学水平的重
要衡量指标之一。在这种课题崇拜的氛围中,从高校领导到普通教师,几乎无人可以置
身事外。当前,在科研课题经费管理和使用中发生的腐败问题,更提醒我们应对课题崇
拜的学术评价制度进行反思。以逻辑思维和理论创新为特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
如何能在评价和定性上更关照研究者无形的思想和智力智慧,构建科学合理的学术评价
体制机制,需要科研管理部门、整个学界和社会共同努力。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所发内容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
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删除处理。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公众号或微信搜索:未名人才
扫码关注未名人才Facebook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