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黄土高原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u*****y
发帖数: 239
1
在漫长的一段时间里,黄土高原这个概念始终伴随着贫瘠、恶劣的自然条件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航拍镜头下的黄土高原,千沟万壑之间,竟然感觉不到一点的生机。
这张照片是黄土高原上独特的地质风貌,学名是掌状冲沟,很形象。看上去像是玄幻小说里的修行之地,又像是一处神圣之地。
我们通常意义上的黄土高原,总是会狭义的去理解为是陕北一带。但其实,黄土高原这个概念极其庞大,横跨中国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7省区大部或一部,主要由山西高原、陕甘晋高原、陇中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和河套平原组成。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和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除许多石质山地外,大部分为厚层黄土覆盖,经流水长期强烈侵蚀,逐渐形成千沟万壑、地形支离破碎的特殊自然景观。
早在20世纪初,中国乃至世界地学界对黄土高原的成因进行过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风成说、水成说、残积说和多种成因说等多种学说。直到后来,才普遍认为尽管黄土高原有复杂的形成过程,但风成过程是黄土高原形成的主要过程。
很多影视剧里对黄土高原上的生活有着不同的描述,但大致都认可的,是在这片黄土地上,只能看老天爷脸色吃饭。这种情况,最近一些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
据美国亚利桑那大学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的最新报告说,在山脉的演变中,风是一个比此前所认为的强大得多的力量。报告的第一作者保罗·卡普说,在亚洲中部,风蚀作用把原本应该形成山脉的基岩变成了尘土。
身为地球科学教授的卡普说:“谁都没想到风会这么有效。”
教科书在讲述侵蚀山脉和影响其演变的力量时举的例子是河流和冰川。
卡普说,风能够发挥同样强大的作用。他和同事估计,风对山脉的侵蚀效,率可能是此前所认为的10到100倍。
研究小组以《亚洲中部的柴达木盆地的风蚀:对构造地质学、地质气候和黄土高原起源的含义》为题的论文发表在《今日美国地质学会》杂志4- 5月号上。
地球科学家通过研究由风形成的巨大风蚀土脊搞清风雕琢岩石的能力。
卡普通过谷歌地球的卫星图片第一次看到了风蚀土脊。从太空中看到的大片风蚀土脊就像是灯芯绒。风在基岩上冲刷出长长的凿口,留下脊状凸起。卡普想知道缺失的材料去了哪里。
卡普和研究小组随后前往柴达木盆地收集风蚀土脊、风蚀历史和尘土的更多资料。
卡普说:“我们提出,在较冷和较干燥的冰河期,柴达木盆地的风蚀作用很强烈,尘土被风刮起来,顺风降到黄土高原上。”
卡普说:“在300万年前,柴达木...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共党史网: 陈云:黄土高原上的红色“掌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0 21:55:31 2011, 美东)
全文的文眼就是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边币发行,推销土产,停发各单位经费3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土产"为中共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还真不为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云:黄土高原上的红色“掌柜”
○熊亮华
陈云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财经生涯,是从黄土高原上的
陕甘宁边区起步的。1949年7月14日,陈云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干
部会议上,诙谐地把主持全国财经工作比作搞“大买卖”,而把在陕甘宁这一段的财经
工作比作搞“小摊摊”。
边区财政金融乱象频生,党内外意见纷纷。毛泽东请陈云出马执掌财经大权,...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odegg (头号变态龌龊文学萎缩男),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共党史网: 陈云:黄土高原上的红色“掌柜”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20 21:55:31 2011, 美东)
全文的文眼就是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边币发行,推销土产,停发各单位经费3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土产"为中共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还真不为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云:黄土高原上的红色“掌柜”
○熊亮华
陈云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财经生涯,是从黄土高原上的
陕甘宁边区起步的。1949年7月14日,陈云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干
部会议上,诙谐地把主持全国财经工作比作搞“大买卖”,而把在陕甘宁这一段的财经
工作比作搞“小摊摊”。
边区财政金融乱象频生,党内外意见纷纷。毛泽东请陈云出马执掌财经大权,... 阅读全帖
d*********t
发帖数: 4393
5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云南鱼米乡成黄土高原 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davidwright (davidwright),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云南鱼米乡成黄土高原 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21 08:07:14 2010, 美东)
云南鱼米乡成黄土高原 村民腐乳下饭不知菜味(组图)
新闻来源: 广州日报 于March 20, 2010 20:48:23
来回提水是翁达村的大人和孩子每天的头等大事。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五山乡则居村的彝族群众在排队取水。
漓江现在的水位离防洪柱的标志最低水位还差很远很远。
昔日鱼米之乡今成黄土高原
本报记者深入云南旱灾最重的文山壮族苗族州
翁达村村民靠吃咸菜腐乳下饭早忘记青菜味道
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但在美丽的彩云之南,今年的春天却成了死气一片,
河水干枯、田地荒芜、野草枯死、颗粒无收。百年不遇的大旱,就像慢性病一样折磨着
每一个云南人。久违的马帮也开始重新派上用场,不过这次不是去卖茶而是去拉水。云
南人民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本报记者深入云南旱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文山壮族苗
族州,亲身经历人
g*****g
发帖数: 6798
6
全文的文眼就是这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停止边币发行,推销土产,停发各单位经费3个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土产"为中共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还真不为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云:黄土高原上的红色“掌柜”
○熊亮华
陈云是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他的财经生涯,是从黄土高原上的
陕甘宁边区起步的。1949年7月14日,陈云在中央财政经济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干
部会议上,诙谐地把主持全国财经工作比作搞“大买卖”,而把在陕甘宁这一段的财经
工作比作搞“小摊摊”。
边区财政金融乱象频生,党内外意见纷纷。毛泽东请陈云出马执掌财经大权,破解
难题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地瘠民贫,缺乏近现代工业,经济十分落后。1935年中央
红军到达陕北后,这里成了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大批党政军人员集中在这里,财政供应
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大难题。抗战初期,国民政府多少拨给一点儿经费。1938年1
0月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消极抗战... 阅读全帖
d*********t
发帖数: 4393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云南鱼米乡成黄土高原 zz
云南鱼米乡成黄土高原 村民腐乳下饭不知菜味(组图)
新闻来源: 广州日报 于March 20, 2010 20:48:23
来回提水是翁达村的大人和孩子每天的头等大事。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五山乡则居村的彝族群众在排队取水。
漓江现在的水位离防洪柱的标志最低水位还差很远很远。
昔日鱼米之乡今成黄土高原
本报记者深入云南旱灾最重的文山壮族苗族州
翁达村村民靠吃咸菜腐乳下饭早忘记青菜味道
春天本来是万物复苏的美好时节,但在美丽的彩云之南,今年的春天却成了死气一片,
河水干枯、田地荒芜、野草枯死、颗粒无收。百年不遇的大旱,就像慢性病一样折磨着
每一个云南人。久违的马帮也开始重新派上用场,不过这次不是去卖茶而是去拉水。云
南人民的生活到底是怎样的状况?本报记者深入云南旱灾最严重的地方之一文山壮族苗
族州,亲身经历人类缺水之困。
昨天上午9时,飞机停在云南旱灾最严重的文山壮族苗族州的普者黑机场,来接机
的司机说,“普者黑”是彝族的语言,是“鱼米之乡”的意思,但出了机场没多远,记
者便看到这个昔日的鱼米之乡现在却成了“黄土高坡”。汽车所过之处,扬起漫天灰尘
,半分钟都散不去。举目望去,
t*****g
发帖数: 6101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黄土高原的绿化状况
下你们那里一半的雨,黄土高原也能马上长满次生林。
北方还到处是速生树,杨树,桦树,只要给够水。问题是没水。
m********3
发帖数: 3280
9
兰新铁路甘青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许志杰介绍,这条高铁经过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帕米
尔高原到达乌鲁木齐,可把当地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兰新客运专线主要负责客运,届时从兰州到新疆可实现朝发夕至。同时既有的兰新铁
路将不再是客货混跑,为释放货运能力只跑货运。”许志杰说。
兰新客专是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总投资1435亿元,是建设“丝绸之路
经济带”的重要运输通道。兰新客专年底将实现通车,届时,北京至乌鲁木齐将由现在
的40小时缩短到20小时以内,兰州至乌鲁木齐将由现在的20小时左右缩短至9小时左右。
http://news.163.com/14/0801/03/A2HILLN500014AED.html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黄土高原真的变了样子
黄土高原真的变了样子。
不再像是一座匪城了。

发帖数: 1
11
黄土高原哪有拉莫多白妞
i*****e
发帖数: 2810
12
习总在甘肃一看,尼玛要是以中国有限的资源,一直给全世界生产廉价商品,还帮发达
国家处理垃圾,虽然中国制造看似震撼,但迟早全中国都是黄土高原。
于是赶紧给北京打电话,赶紧加税,贸易战升级。
l******t
发帖数: 55733
13
真他妈sb。黄土高原已经基本都绿了
l**h
发帖数: 7994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rden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lun (牛猪马龙,A+B+O+AB), 信区: gardening
标 题: 十五年时间,黄土高原变成菜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1 16:22:19 2012, 美东)
是联合国推广的,由华裔教授John D Liu拍摄的小纪录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sK8JNXHcBMA
j******n
发帖数: 21641
15
一年一度,秋天又悄然来临,耳边不觉响起了自己最喜欢的信天游“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高昂而又起伏有致的旋律一时间带我回到了阳光下的陕北 —
在“少读中国书的五大原因”一文中,我提到的第一条就是“在绝大多数的中国传统文
化和现代及当代文化中,我几乎看不到对生命的正面歌颂。” 我很高兴自己用了一个
“几乎”二字,因为,对生命的正面歌颂,在中国的民间艺术中仍然处处可见。
很久以前去贵州云南收集民间艺术,大量的木刻版画和剪纸艺术都体现了一种在中国主
流文化中看不到的自然情趣。第一次看“黄土地”,虽然对整部电影不以为然,但却从
此爱上了信天游。电影“人生”中的几段插曲也更加令人难忘 – 独唱和合唱的优美结
合,把歌曲中的情感内涵宣泄的淋漓尽致。后来去敦煌收集创作素材,回来时沿黄河流
域而行,听到秦腔和山西民谣,其风格和信天游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 似乎都和那一带
的自然景观一样,给人一种大气而舒展的印象。
中国的文艺主流被士大夫艺术所垄断,大都清淡萧条,情绪低落而色调苍白。这也是我
为什么认为中国文化缺乏生命力的主要原因。不过,在中国的“下里巴人”的民间艺术
中,却可以看到一种非常不同于士大夫艺术的...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16
刚在菌斑看这部视频,我还以为是找了个特别好的地方特别好的气候下拍的,几乎是青
山绿水
多查了点资料,发现国内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的力度和成效非常impressive。不说已经
解决了问题,但说前景相当光明没问题。真是有了钱,什么问题都一路碾压啊。
本来我还有个白日梦,就是研究黄土高原能生长的植物,现在才知道已经不需要了。再
过10年20年国内的生态环境也能跟上了。
d****i
发帖数: 4809
17
这个厉害,以前黄土高原确实是高森林覆盖区,后来变成黄土全系人为破坏,现在国家
重视绿化,又重新变成森林,功劳大大的,呵呵。其实中国很多地方,要是继续退耕还
林,农田变森林,减少城市化步伐,城镇变森林,整个国家的森林覆盖率将超过50%,
而美国也不过才33%而已。
U******u
发帖数: 5829
18
关于根治黄河的总体设想
何苏
根治黄河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改造现有的黄河河
道;二是拦沙。
一、 关于改造现有的黄河河道。
黄河自兰州以下的河道,存在两处直接和间接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河段。
第一处,黄河经兰州向北,流向内蒙古河套地区。春季上游融化的河水向下游仍在
冰封的河面冲击,将冲开的的冰块挤压成一道巨大的冰坝,阻拦河水下泄。河水猛
涨,成为直接威胁两岸人民安全的凌汛灾害。旧社会,凌汛造成的河水溃堤、决口
是常事。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春季都调动大批炮兵部队用炮火轰击冰坝,甚至出动
轰炸机投掷炸弹炸开冰坝。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引黄入渭。在兰州附近向东南方向开挖运河至渭源,使黄河
与渭河连接。春季闸住向北流的黄河水,使之经运河、渭河流入黄河下游,既解决
了河套地区的凌汛灾害,又满足黄河下游农田春灌用水。
第二处,是黄河经过河套东流至托克托,便向南流入晋陕峡谷。这是间接危害下游
人民生命安全最烈之处。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黄河从这里向落差几百米的峡谷
奔去,急湍直下,将两岸黄土高原因暴雨涌入峡谷的大量泥沙裹挟而去,注入黄河
下游,占每年流入黄河下游1... 阅读全帖
U******u
发帖数: 5829
19
来自主题: Environmental版 - 何苏: 关于根治黄河的总体设想
关于根治黄河的总体设想
何苏
根治黄河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概括起来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改造现有的黄河河
道;二是拦沙。
一、 关于改造现有的黄河河道。
黄河自兰州以下的河道,存在两处直接和间接危害人民生命安全的河段。
第一处,黄河经兰州向北,流向内蒙古河套地区。春季上游融化的河水向下游仍在
冰封的河面冲击,将冲开的的冰块挤压成一道巨大的冰坝,阻拦河水下泄。河水猛
涨,成为直接威胁两岸人民安全的凌汛灾害。旧社会,凌汛造成的河水溃堤、决口
是常事。新中国成立后,每年春季都调动大批炮兵部队用炮火轰击冰坝,甚至出动
轰炸机投掷炸弹炸开冰坝。
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案是引黄入渭。在兰州附近向东南方向开挖运河至渭源,使黄河
与渭河连接。春季闸住向北流的黄河水,使之经运河、渭河流入黄河下游,既解决
了河套地区的凌汛灾害,又满足黄河下游农田春灌用水。
第二处,是黄河经过河套东流至托克托,便向南流入晋陕峡谷。这是间接危害下游
人民生命安全最烈之处。内蒙古高原海拔1000米,黄河从这里向落差几百米的峡谷
奔去,急湍直下,将两岸黄土高原因暴雨涌入峡谷的大量泥沙裹挟而去,注入黄河
下游,占每年流入黄河下游1...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8041
20
你知道吗?黄河清了!
2017-09-25 06:44:00 来源: 中国日报网
历史记载可查的“黄河清”共有43次,最长的一次为1727年,黄河澄清2000余里,持续
20多天。新世纪以来的“黄河清”,持续时间之长远超记载,史所罕见。
然而泥沙锐减黄河变清,成因复杂悬疑待解,下游“悬河”利剑仍然高悬,水少沙多的
黄河是世界上最复杂难治的河流之一,黄河治理应保持战略定力,防止受局部和短时期
变化影响产生战略误判。
黄河变清调查
你知道吗?黄河清了!
◆ 据5月实测数据显示,黄河含沙量不超过0.8公斤每立方米。
◆ 在非汛期,黄河80%以上河段是清的
◆ 生态建设工程、气候变化、水利工程、经济社会发展是黄河泥沙锐减的重要原因
◆ 近期入黄泥沙锐减不能代表今后趋势,对未来来沙量估计不宜过于乐观:
水土保持措施作用有局限,若发生超量级降雨,水土流失反而会加大
大洪水几率增加,一旦决口,可能引发改道
“小水小沙”隐患重重,清水下泄给未来防洪造就一个新险局
◆ 黄河治理应保持战略定力,防止受局部和短时期变化影响产生战略误判
5月中下旬,记者从内蒙古包头出发,沿黄河至山东利津入海口采访,看到了一条...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21
来自主题: GeoSpac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xiaohundan(xiaohundan), 信区: GeoSpace
标题: 可不可以将黄土高原搬走? 拿去造陆?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Oct 11 09:23:40 2017,GMT)
在我国,存在着四大高原,其中最让人“不爽”的就是黄土高原了!黄土高原,顾名思
义,就是由一堆黄土堆积起来的高原。而这一堆积的过程是十分缓慢的,因为堆积者不
是人而是风。风,将亚欧内陆地区大量的粉尘吹向东边,在黄土高原所在地风速降低,
导致粉尘掉落下来,一点一点的堆积,就像堆沙子般,越堆越高。久而久之,形成的黄
土高原初具规模,一眼望去,绵延不绝,着实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但是,黄土高
原的地质特征很差,土质疏松,雨水一冲刷就能形成好几千米的沟壑,所以常用千沟万
壑来形容黄土高原。疏松的土质导致大量的水土流失,被冲走的黄土就这样汇入了一条
河流,使得其黄浊,这条河流因此得名“黄河”。黄土高原上植被稀少,适合种植的农
作物也比较少。可以说,黄土高原除了文化作用,在其他方面倒还真没有什么太大的作
用。
问题这就来了,可不可以将黄土高原上的土给搬运到沿海进行填海造陆呢?可不可以...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82
22
1988年是躁动的一年。极具煽动性的政论片《河殇》
出炉,张家声解说。到处歌手大奖赛。到处骗子横行。
通货膨胀,官倒,腐败。。。
当年的作者们现今看23年前的作品不知会作何感想。
===============================================
第一集:寻梦
1987年6六月13日,吸引成千上万中国人的黄河漂流探险传来凶讯。洛阳和北京两支黄
漂队都在落加峡下峡翻船遇难。曾经漂过长江虎跳峡的两位勇士郎宝珞、雷建生也被黄
河激流吞没。国内一时议论纷纷。
据报导,这些青年漂流者是因为决不让美国人肯沃伦拿走中国黄河的首漂权才铤而走险
的。肯沃伦对此十分不解。他说,你们中国人如果到美国去漂流密西西比河,是不会遭
到反对的。当然,沃伦先生永远无法把眼下的漂流,同列强的炮舰在中国江河里横行的
历史联系起来。可中国的青年忘不了。
当这些漂流者抛尸黄河的时候,我们是称道他们有爱国精神呢?还是批评他们的盲目民
族感情?
无论怎样,他们把这件事偏偏做在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上,悲壮和悲剧都是巨大的。
事情不仅仅表现在江河漂流上。你看在这些体育竞技场上,中国人是多么狂热呵。
当五星红旗...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郑义:中国之毁灭(1)
中国之毁灭
郑义著
现在的这个还不是全本,有部分节略。
刑天2007年2月24日
【编者按】编者是含着热泪读完全书的。书中披露的真实国情不能不让人思考,令人扼
腕。
感叹之余我们不免要问,是谁剥夺了人民的知情权?是谁在以虚幻的莺歌燕舞粉饰中华
民族的
危机?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是谁仍在大肆吹捧其“丰功伟绩”?尤其是
最近
十年不计后果,只求高速增长,对有限生存资源掠夺式的开发...我头脑中只剩下一句
话:“焚
林而猎,涸泽而鱼”。当世界各国都在讲可持续性发展----即在发展的同时,对有限的
生存资源
合理利用,以便子孙后代不致于面临没有生存资源的绝境,而我们呢?----是谁在领导
中国
走向毁灭?!我不知道,也许,现在让每个国人都从莺歌燕舞的美梦中惊醒还为时不晚
...
总比坐以待毙好点吧...?
目录
第一章森林之砍尽伐绝····························
·········第3页
第二章水土流失的怪圈····························
········第11页
第三章荒漠化势不可当·······················...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24
转自凯迪
正义一号 于 2014/1/30 15:17:47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河殇》(解说词)
第一集:寻梦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三日,吸引成千上万中国人的黄河漂流探险传来凶讯。洛阳和北
京两支黄漂队都在落加峡下峡翻船遇难。曾经漂过长江虎跳峡的两位勇士郎宝珞,雷建
生也被黄河激流吞没。国内一时议论纷纷。
据报导,这些青年漂流者是因为决不让美国人肯沃伦拿走中国江河的首漂权才铤而
走险的。肯沃伦对此十分不解。他说,你们中国人如果到美国出漂流密西西比河,是不
会遭到反对的。当然,沃伦先生永远无法把眼下的漂流,同一倌昵拔鞣列强的炮舰在中
国江河里横行的历史联系起来。可中国的青年忘不了。
当这些漂流者抛尸黄河的时候,我们是称道他们有爱国精神呢?还是批评他们的盲
目民族感情?
无论怎样,他们把这件事偏偏做在我们民族的母亲河上,悲壮和悲剧都是巨大的。
事情不仅仅表现在江河漂流上。你看在这些体育竞技场上,中国人是多么狂热呵。
当五星红旗升起的时候,大伙都跳,都哭。
如果输了呢?大伙就骂,就砸,就闹事。
一个在...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5
http://bbs.voc.com.cn/topic-6444968-1-1.html
作者: 姜太公的小岛 时间: 2015-3-18 15:01
王克明:可以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了
王克明:知青,农业文明的亲历者
史铁生说,他想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使知识青年记住了插队的日子。在他,插队的
日子是“无边的黄土连着天”,“深褐色的犁迹在走”,“歌声吹散开在高原上”,“
他们还在窑里睡着懒觉”……史铁生所记,是黄土高原、传统农业、山间窑洞、古老民
歌,是插队在陕北的北京知青,对一段往日经历的苦苦感受,对一种古老文明的深深记
忆。在那种文明里,知青曾经的生活方式,或与之融洽,或形成反差,苦心劳骨,饿体
乏身,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刻写了独特的上山下乡时代印记。
今天,当文明发生变迁的时候,我们在回首间已经看清,那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
时代印记。
黄土高原已不是老知青的熟悉故地
三十多年来,我三十多次回陕北,回**队的余家沟。脚下那条只能步行、弯弯曲曲
的山间小路,我眼见它慢慢扩宽,眼见它渐渐取直,眼见它铺平柏油,可以开车直抵深
山了。今天的余家沟,植被覆盖,苹果满山,相比它村,人丁兴旺。但还是...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王克明:可以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27 22:00:03 2015, 美东)
http://bbs.voc.com.cn/topic-6444968-1-1.html
作者: 姜太公的小岛 时间: 2015-3-18 15:01
王克明:可以给上山下乡运动盖棺了
王克明:知青,农业文明的亲历者
史铁生说,他想不清楚是什么原因,使知识青年记住了插队的日子。在他,插队的
日子是“无边的黄土连着天”,“深褐色的犁迹在走”,“歌声吹散开在高原上”,“
他们还在窑里睡着懒觉”……史铁生所记,是黄土高原、传统农业、山间窑洞、古老民
歌,是插队在陕北的北京知青,对一段往日经历的苦苦感受,对一种古老文明的深深记
忆。在那种文明里,知青曾经的生活方式,或与之融洽,或形成反差,苦心劳骨,饿体
乏身,动心忍性,增益不能,刻写了独特的上山下乡时代印记。
今天,当文明发生变迁的时候,我们在回首间已经看清,那是传统农业文明的一个
...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8594
27
转个博讯上的帖子。大家就挑着看吧。
http://blog.boxun.com/hero/zengjm/9_1.shtml
中国森林消失的真正原因/曾节明
声明:此文作者禁止复制,如需转载必须经得作者同意。

中国森林资源恶化的原因,绝非某些心理变态人士所称的:私有化的恶果。而是中
国的大一统专制体制、民族习性、农业文明性质共同造成的后果。 先请看看,在没有
人为破坏的情况下,中国森林的自然状况应该是怎样的呢?以俄罗斯西伯利亚的森林状
况作参照:当前西伯利亚的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左右,因为该地区人口稀少,俄罗
斯以及前苏联沙俄的森林政策没有大的失误。也就是说在较自然的状态下,西伯力亚的
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九十以上。反观中国的东北,华北,华中,华东,华南,西南
以及东南沿海地区,显然不比西伯利亚更干旱,气候又更加温暖,如能保持较自然的状
态,森林覆盖率必然不在西伯利亚的之下。
专家推测,春秋战国的时候,黄河流域的森林覆盖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四川,江
南,西南,华南,两广这些更温暖更湿润的地方覆盖率在百分之九十以上。现存的怒江
将大峡谷和华南一些人迹罕至的生态区就... 阅读全帖
g**********0
发帖数: 886
28
这话点睛。
以色列在沙漠地区用滴灌成为中东地区唯一农产品自己自足而且出口的国家。80年代和
农科院合
作在黄土高原实验过, 一年下来,几个荒山头变得郁郁葱葱。人家临走给的评价是你
们的自然
环境比中东沙漠地区强太多。身为外行,我还看过一个地质报道, 对黄土高原的土质
评价也很
高。
还看过80年代有关陕西皇帝陵的航拍, 那真是 万里荒中一点绿 。 只有皇帝陵的山包
上古木参
天。临近的山头都是裸土 。 千年前周围应该是和皇帝陵一样的, 但即使千百年下来
能幸免,
也逃不过 大炼钢铁的劫难。 幸好毛泽东在延安的时候祭拜过皇帝陵, 除四旧,大炼
钢铁的时
候,下面的官员没敢碰。
还看过介绍黄土高原上三清观的节目。 观里的主持在观的周围种草种树,没人敢破坏
, 几年下
来也是一片绿色, 成为周边几十里一个景观。
几年前的”国家地理杂志“也报道过黄土高原。照片上, 在荒芜的土包上, 几个象蚂
蚁大小的
农民,用石头砌出了巨大的标语 ---- “坚决贯彻党的政策,植树造林“ , 还往石头
标语上刷
绿油漆。此文的作者走近后,干活的农民向他抱怨,说他们是被村里的干部逼来的,
一天的报
酬是2块 干...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我理解的大历史观
军事依附于经济,没有多少人会吃饱了没事跑去打仗
打仗的目的无非一个,就是掠夺
中国历史其实没啥看头,从头到尾无非就是农民起义和胡人入侵
没了,为什么胡人要入侵?因为在封建时代
有耕地跟没耕地的差别太大,有耕地的可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没耕地的,有上顿没下顿,所以羡慕有耕地的
所以胡人拼了命往中国打,因为中国有着当时最为富裕的农耕技术和土地
不像现在的黄土高原,当年你的黄土高原可是异常肥沃
后来连年战乱,无节制的放牧等使得今天的黄土高原变得贫瘠
当年可是中国的粮仓,中国两千多年的文明靠的就是黄土高原的哺育
所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到了近代以后
尤其是这几十年,中国才真正开始从一个农业社会往工业社会转变
之前都是农民+帝王+胡人,无非就那些东西,想复杂了屁用没有
看欧洲历史还有宗教,科学,文艺复兴之类的,中国历史上这些都是扯淡
近代尤其是工业革命之后,世界开始摆脱对耕地的依赖
所以农业发达的国家的先进性被大大降低了
工业开始取代农业成为最重要的生产力,伴之而来的就是对煤和石油的掠夺
就像农耕时代对耕地和马匹的依赖一样
如果说农耕时代,耕地是生产资料,那么马匹就是最重要的战争资源了
这两个资... 阅读全帖
M****7
发帖数: 2334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西来派要多学习考古事实
http://www.517huwai.com/blog/27428
从分子人类学分析中国人的起源与迁徙 by 博雅散人
人体内共有X、Y两种染色体,其中Y染色体是由父亲遗传的一种性染色体。由于在人类
遗传过程中,Y染色体不会出现重组,因此能稳定而丰富地记录人类遗传信息,研究不
同人群间Y染色的类型(即单倍型)能直接揭示人类的起源和演化的过程。
由于第四纪冰川期的到来,地球上的早期智人(如北京猿人,元谋人,爪哇猿人等
)全部灭绝,没有留下后代,所以北京人不是中国人的祖先。非洲在14万年前又开始了
第二次人类起源。
10万年前,棕色人种最先走出非洲,他们沿着印度洋岸边,经过了一代又一代人的
扩展,来到了印度,形成了达罗毗荼人。达罗毗荼人长期以来都是棕色人种,直到白种
的雅利安人入侵才使他们发生了混血,他们是所知的棕色人种中文化发展的最为先进的
一支,后来创造了哈拉巴文化。目前,棕色人种也留存在安达曼群岛上,并保持着非常
纯的血统。接着,棕色人种东继续东进,到了东南亚。当时的海平面比现在要低好多,
巺他群岛与中南半岛连成一片,澳大利亚和伊利安岛以及美拉尼西亚的许多岛屿也连...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1
黄帝、黄帝部族与黄帝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的人文初祖,这在今天。已
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共识了。出于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于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 的
考虑,现在.不少地方每年都有对于黄帝的祭奠活动,这些活动应当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有一个问题让人不得其解,就是各个地方都争着说黄帝是自己那个地方 的人氏。
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儿出生的,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个地方故去的,或说黄帝的都邑在
自己那儿,或说黄帝的足迹到过自己那个地方。这些地方北到今燕山 以北的涿鹿,东
到今山东曲阜,即古代的寿丘,西到今陕北高原,南到今浙南的缙云山区,当然更有今
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果真黄帝都到过这许多地方吗?黄帝到 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他
又是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的?作为历史学者,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
答。这篇短文,即是对上述问题的一个简单交待。

首 先我们应明白的是,黄帝之作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
族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质上的表现。它与真的历史并不是一回
事。这种现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早在华夏民...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4825
32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1090fd0102drrr.html

其实回到黄帝族奠定了在部落联盟中的主导地位之后,这种部落政治里面,还是应该有
三大势力互相平衡。所以当尧作为部落领导联盟的时候,他的主要盟友,就包括炎帝族
的四大酋长,所谓四岳。
这个时候,政治中的一件大事,就是黄河的洪水问题。
当时的洪水问题,和今天的洪水问题,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可以确定的是,黄
河当年的泥沙问题,肯定没有后来那么严重。虽然喜马拉雅山在印度次板块和欧亚大陆
板块的冲撞中,不断升高,导致了黄土高原的气候趋于干燥,但黄土高原在远古时代,
应该还是有大片草原和森林。
这个地方的环境开始受到影响,是随着地球变暖之后,中国北方可耕种气候北移,出现
了秦朝和汉朝为了打击匈奴而进行的军垦计划。当然后来黄土高原环境的彻底恶化,还
是要归咎于明朝时候,和北元对抗的大规模毁林造田计划,和清朝为了对付准葛尔蒙古
的军垦计划。
既然尧所面临的洪水问题,不是黄河流沙问题,那么应该是那些问题呢?其实就是在黄
河的上游,缺乏洪水时候蓄水,和缺少时候补水的蓄水池。而一旦在上游突降暴雨...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3
人大代表惊天强国大提案之——引海入疆水利工程
2010-11-11 8:51:06 来源: 豆瓣网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前几年我去新疆旅游,来到吐鲁番盆地,奇热、奇旱,印象深刻,后又到哈纳斯湖
,路过准格尔盆地,
给我的印象是地广人稀的无边戈壁,到处是僵硬干燥的石头蛋,低矮稀疏的植物,
新疆干旱无人区国土面积三分之一强,,主要特点是由于远离海洋,潮湿气体洋流
难以到达,干旱缺水,只要解决了一个水字,那里的戈壁滩石头可以风化成土壤种植层
,可以再造一个江南,中国养育的人口量可以翻倍。
商界奇人牟其中曾经想过一个方法,用原子弹炸开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缺口,让印
度洋的海风吹过来,把天雨引向新疆,引起国人的热议,是否可行,我不懂自然科学的
深层原理,但知道是没有实行的,那么,没有其他可行办法吗,
我这里提两个办法,一是把西藏高原的几条外流江,开一个隧道引人新疆,因为西
藏地势高,有道就自流,可以灌溉长柴达木盆地等,这个方案我想出后一查网上,竟已
经有了。不在多论,但也有一些问题,青藏高原那几条江是外流江,如果截留,必涉及
到国际争端,能引多少水,不得而知。
二是我设想把渤海的海水引向新...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4
http://www.tieku.org/65210/1.html
关于朔天运河方案形而下与形而上的思考
范海辛
朔天运河方案,又称藏水北调或郭开方案,是彻底解决中国北方缺水的一个异想天
开的大胆方案,2006年7月27日出版的《南方周末》以《惊动高层的“大胆”设想》为
题,报道了这一方案的来龙去脉,并集中报道了赞成和反对的种种理由。
本人不是水利专家,但对此事关心,故想从形而下与形而上两个层面提出自己的看
法。由于本人是郭开的铁杆粉丝,所以所谓的形而下与形而上的看法,实际就是从不同
层面对反方观点的反驳。
一、 形而之下
从《南方周末》所汇总的观点来看,反方的理由主要如下:
1, 黄土高坡的农民用不起西藏来的“天水”;
2, 建设300M高的大坝,国际尚无先例;
3, 高原施工的难题——缺氧、寒冷、泥石流、岩暴及岩石放射性等问题;
4, 大坝蓄水对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引发地震;
5, 水入青海湖根本行不通;
6, ……
先不谈哲学,仅从形而下的常识层面来看,上述的理由就很难站得住脚。现逐条反
驳如下:
1, 此次调水,不独解决黄土高原地区的农业灌溉,还要解决整个西北、华北地区
的生态与... 阅读全帖
i*****y
发帖数: 3449
35
美籍华人JOHN D LIU 95年开始跟踪拍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项目, 15年后这个项
目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原来的光秃秃,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竟然变成了绿洲。 JOHN
LIU 制作了一个纪录片黄土高原的启示来说明,生态恢复时可行的。
刘登立:谢谢,我首先要谢谢在座的每一位,同时也谢谢主办当局邀请我来这里,我觉
得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讲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听得懂我这个带着口音的中国英文。下
面我们看看这个短片,我在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从这里开始,这里的总面积相当于法国国
家,这里的泥土都是黄色的,也是最大的泥土囤积地。中国最早的朝代也是从这里开始
,如果你在这里挖掘的话,可能会找到一些非常历史遗物。唐朝当时在这里建都。这是
四川西南部,在那边有很多生物的多元化。这是蒙古草原,非常生态的一种环境。中华
民族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我们的祖先在这里有150万年,是世界
上找到利用土地耕种的人最早的地方。
1985年世界银行派我到那边,我看到那里完全是被破坏的一个生态环境。你站在高山上
,360度完全没有生命迹象。我感到非常惊奇,非常差异。我的父母是华人,我自己本
身也是华人,但...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36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9年9月18日)
习近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我一直很关心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
大以来,我多次实地考察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发展情况,多次就三江源、祁连山、秦岭
等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建设提出要求。2014年3月,我到兰考县调研指导党的群众路线教
育实践活动,专程前往东坝头乡张庄村考察,那里也是焦裕禄同志当年找到防治风沙良
策并首先取得成功的地方。上个月,我在甘肃考察期间专门调研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
经济发展。这次来又考察了黄河河南段防洪等相关工作。
这一段时间,我一直在思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问题,有关部门也根据我的
要求进行了认真研究。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
黄河流域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安全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黄河发源于青藏高
原,流经9个省区,全长5464公里,是我国仅次于长江的第二大河。黄河流域省份2018
年底总人口4.2亿,占全国30.3%;地区生产总值23.9万亿元,占全国26.5%。
千百年来,奔腾不息的黄河同长江一起,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37

》》》》黄土高原可以说不“属于”华北,但是谁告诉你黄土高原跟华北没有交集?!
山西属于黄土高原
陕西甘肃也属于黄土高原
陕西甘肃不属于华北
所以山西不属于华北?
啥逻辑?!
E*V
发帖数: 17544
38
美籍华人JOHN D LIU 95年开始跟踪拍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项目, 15年后这个项
目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原来的光秃秃,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竟然变成了绿洲。 JOHN
LIU 制作了一个纪录片黄土高原的启示来说明,生态恢复时可行的。
http://download.macromedia.com/pub/shockwave/cabs/flash/swflash.cab#version=6,0,29,0" width="425" height="350">http://www.youtube.com/v/sK8JNXHcBMA">http://www.youtube.com/v/sK8JNXHcBMA" pluginspage="http://www.mac...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606
39
2011-07-04 01:41   作者: 东野长峥
“大生产运动”在生产什么?(网络图片)
提起中共延安时期的“大生产运动”,现在“奔五”的朋友们都会想起郭兰英的那首好
听的《南泥湾》,喜欢摇滚乐的朋友也会记得崔健版的《南泥湾》,只是崔健把那只歌
处理成了有点忧伤味道的“民歌”,但无论如何,这只歌是歌颂“大生产运动”的。那
么,什么是“大生产运动”呢?按官方解释,是“蒋介石反动派”封锁解放区,企图从
经济上困死“人民有大救星”。所以“解放区人民”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自己种粮种
菜,谓之“大生产运动”,这一“大生产”,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长期以来,东野长峥就搞不明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这句话放在山东,放在
河南河北这些良田千里的地方都成立,唯独放在“陕甘宁”却是一句屁话。记得很多年
前我跟作家史铁生谈起他插过队的延安,说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这句话,他说了同
样的一句话:屁话。要知道,那是个“靠山没柴烧,靠河没水喝”的穷山恶水的地方。
整个黄土高原没有树,山是光秃秃的,到了黄土高原就像到了黄海一样,黄土坡上什么
都不长,没有树,草也是稀稀拉拉的。烧柴,当地人叫羊粪。实... 阅读全帖
i*****0
发帖数: 1113
40
美籍华人JOHN D LIU 95年开始跟踪拍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项目, 15年后这个项
目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原来的光秃秃,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竟然变成了绿洲。 JOHN
LIU 制作了一个纪录片黄土高原的启示来说明,生态恢复时可行的。
刘登立:谢谢,我首先要谢谢在座的每一位,同时也谢谢主办当局邀请我来这里,我觉
得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讲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听得懂我这个带着口音的中国英文。下
面我们看看这个短片,我在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从这里开始,这里的总面积相当于法国国
家,这里的泥土都是黄色的,也是最大的泥土囤积地。中国最早的朝代也是从这里开始
,如果你在这里挖掘的话,可能会找到一些非常历史遗物。唐朝当时在这里建都。这是
四川西南部,在那边有很多生物的多元化。这是蒙古草原,非常生态的一种环境。中华
民族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我们的祖先在这里有150万年,是世界
上找到利用土地耕种的人最早的地方。
1985年世界银行派我到那边,我看到那里完全是被破坏的一个生态环境。你站在高山上
,360度完全没有生命迹象。我感到非常惊奇,非常差异。我的父母是华人,我自己本
身也是华人,但... 阅读全帖
i*****0
发帖数: 1113
41
美籍华人JOHN D LIU 95年开始跟踪拍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项目, 15年后这个项
目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原来的光秃秃,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竟然变成了绿洲。 JOHN
LIU 制作了一个纪录片黄土高原的启示来说明,生态恢复时可行的。
刘登立:谢谢,我首先要谢谢在座的每一位,同时也谢谢主办当局邀请我来这里,我觉
得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讲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听得懂我这个带着口音的中国英文。下
面我们看看这个短片,我在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从这里开始,这里的总面积相当于法国国
家,这里的泥土都是黄色的,也是最大的泥土囤积地。中国最早的朝代也是从这里开始
,如果你在这里挖掘的话,可能会找到一些非常历史遗物。唐朝当时在这里建都。这是
四川西南部,在那边有很多生物的多元化。这是蒙古草原,非常生态的一种环境。中华
民族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生长出来的。我们的祖先在这里有150万年,是世界
上找到利用土地耕种的人最早的地方。
1985年世界银行派我到那边,我看到那里完全是被破坏的一个生态环境。你站在高山上
,360度完全没有生命迹象。我感到非常惊奇,非常差异。我的父母是华人,我自己本
身也是华人,但... 阅读全帖
k****l
发帖数: 377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waka (waka),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效果也太惊人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1 13:56:18 2012, 美东)
发信人: ironboy (tinn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效果也太惊人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0 15:09:17 2012, 美东)
美籍华人JOHN D LIU 95年开始跟踪拍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项目, 15年后这个项
目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原来的光秃秃,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竟然变成了绿洲。 JOHN
LIU 制作了一个纪录片黄土高原的启示来说明,生态恢复时可行的。
刘登立:谢谢,我首先要谢谢在座的每一位,同时也谢谢主办当局邀请我来这里,我觉
得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讲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听得懂我这个带着口音的中国英文。下
面我们看看这个短片,我在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从这里开始,这里的总面积相当于法国国
家,这里的泥土都是黄色的,也是最大的泥土囤... 阅读全帖
w**a
发帖数: 4743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ronboy (tinn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效果也太惊人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10 15:09:17 2012, 美东)
美籍华人JOHN D LIU 95年开始跟踪拍摄陕北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的项目, 15年后这个项
目产生了惊人的效果,原来的光秃秃,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竟然变成了绿洲。 JOHN
LIU 制作了一个纪录片黄土高原的启示来说明,生态恢复时可行的。
刘登立:谢谢,我首先要谢谢在座的每一位,同时也谢谢主办当局邀请我来这里,我觉
得非常荣幸在这里跟大家讲话。我希望大家能够听得懂我这个带着口音的中国英文。下
面我们看看这个短片,我在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从这里开始,这里的总面积相当于法国国
家,这里的泥土都是黄色的,也是最大的泥土囤积地。中国最早的朝代也是从这里开始
,如果你在这里挖掘的话,可能会找到一些非常历史遗物。唐朝当时在这里建都。这是
四川西南部,在那边有很多生物的多元化。这是蒙古草原,非常生态的一种环境。中华
民族实际上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中...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大代表惊天强国大提案之——引海入疆水利工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7 10:13:59 2012, 美东)
人大代表惊天强国大提案之——引海入疆水利工程
2010-11-11 8:51:06 来源: 豆瓣网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前几年我去新疆旅游,来到吐鲁番盆地,奇热、奇旱,印象深刻,后又到哈纳斯湖
,路过准格尔盆地,
给我的印象是地广人稀的无边戈壁,到处是僵硬干燥的石头蛋,低矮稀疏的植物,
新疆干旱无人区国土面积三分之一强,,主要特点是由于远离海洋,潮湿气体洋流
难以到达,干旱缺水,只要解决了一个水字,那里的戈壁滩石头可以风化成土壤种植层
,可以再造一个江南,中国养育的人口量可以翻倍。
商界奇人牟其中曾经想过一个方法,用原子弹炸开喜马拉雅山脉的一个缺口,让印
度洋的海风吹过来,把天雨引向新疆,引起国人的热议,是否可行,我不懂自然科学的
深层原理,但知道是没有实行的,那么,没有其他可行办法吗,
我这里提两个办法,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Shaanxi版 - 说说陕北农民头上绑的白毛巾
我是山西人从小生活在农村,村子里的老人确实喜欢将白手巾裹在头上。这个习惯也成
了黄土高原上的一大特色风俗。现在有人说这是古代少数民族遗留下来的风俗,我是完
全不赞同的。因为在北方,除了黄土高原之外的地方鲜有如此装扮的农民。
我觉得晋陝两省的农民之所以喜欢在头上裹一块羊肚子手巾还是跟当地的气候条件有着
很大关系。因为这两个地方地处黄土高原,终年要跟黄土打交道,在田地里耕作的时候
经常被扬起的尘土搞得灰头土脸的,所以在头上裹一块头巾即可以擦汗又可以掸灰,夏
天的时候把毛巾在水里打湿就那么盖在头顶上非常解暑,还可以擦一擦脖子上的土。
有人有说了,你说的这些看似有道理,那他们为什么只用白色,不用红色黄色等等颜色
呢?这个很好解释。因为以前黄土高原上的老百姓都是自给自足,包括穿着也是,我还
记得我妈在织布的时候会织一些比较薄的布,目的就是让座一些手巾什么的。在过去的
农村织布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她要种收棉花,要弹棉花,要把棉花纺线,然后再给
纺好的棉线上色,最后才能织。这里面每一道工序都非常的繁琐,很累人的。我的奶奶
经常在煤油灯下纺线纺到深夜。所以,正因为织布太难,这种日常用的消耗品先人们是...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6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前研究员、前中科院院士候选人段振豪道德败坏、包养多名情妇并养育私生女的新闻轰动一时,中国执法机关7月20日以贪污罪名对段刑事拘留后,渐渐归于沉寂。挺身而出揭发丈夫劣迹、掀起这场反腐风波的段妻曹霞,上周也从北京返回定居20多年的圣地牙哥。
段振豪夫妻在圣地牙哥湖南同乡会2006年春节联欢会中。最后排中着黑色西服者为段振豪;中排着花衣者为段妻曹霞。(取自圣地牙哥湖南同乡会网站)
段氏夫妇在圣地牙哥贷款购置的百万豪宅,现在由段妻曹霞逐月支付贷款。(记者李大明/摄影)
段振豪在北京抱怨妻子毁了他的一切,并称妻子用的是「文革手段」。(网络照片)
曹霞在接受「世界日报」访问时表示,她抖出这段「家丑」的目的不是要向谁复仇,而是希望藉此唿吁社会有良知的人士,关注中国科学界伦理腐败的问题,同时鞭挞那些插足他人家庭的「二奶」、「小三」、「小四」之流,维护合法妻子们的正当权益。
律师出身的曹霞1989年离开中国,与先期来美深造的夫婿段振豪在圣地牙哥团聚。当时两人鹣鲽情深,生活虽不宽裕,但堪称幸福美满。段振豪踏上「海归」之路前不久,一度因所在的圣地牙哥加州大学(UCSD)提供的研...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7
北京及周边的沙尘暴来自内蒙古等地区的沙漠吗?植树固沙是否能遏制沙尘暴的发生?
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治沙13年后,被称为“草原卫士”的环保志愿者郑柏峪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认为,北京的沙尘暴是“尘暴”而不是“沙暴”,其降尘并不是来自于沙漠中的沙子,而是来自于草原中那些干涸的盐湖。盐湖盆中极细的、含有盐碱的粉尘不仅是华北的“尘暴”的罪魁祸首,也是荒漠化加剧的重要因素。他将他的实验和思考发表在他的新书《查干诺尔传奇—一个老知青如何面对荒漠化》中。
作为在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上生活了13年的知青,郑柏峪在1999年退休后投入了对当地干涸的盐碱湖查干诺尔(蒙古族语“白湖”)的治理中。查干诺尔位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和浑善达克沙地交界之处,当郑柏峪40多年前在那里做知青时,查干诺尔还是波涛滚滚、水鸟成群的大湖。到了2002年,查干诺尔的水彻底干涸,白茫茫的盐碱在湖盆中裸露出来,由于原先的植物无法在盐碱地中存活,那里成了死寂的盐碱荒漠。
郑柏峪希望他能够改变盐碱湖生态状况恶化的状况。内蒙古师范大学生态学教授刘书润建议,可以在盐碱地中种植耐盐碱植物碱蓬,沙尘暴来的时候耐盐碱植物可以阻挡沙土,降低土壤盐碱度,...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7325
48
☆─────────────────────────────────────☆
minotaur (牛头怪) 于 (Mon Oct 25 20:42:06 2010, 美东) 提到:
我认为很难。
我是从地理上来说的。
当年赫连勃勃在陕北活动,后秦和后来的刘裕部队都拿他没有办法
西夏也是在陕甘宁一带,也把北宋整得够呛。
国共内战的时候,胡宗南二十三万对西北野战军三万,频吃败仗。
总之,历史上来说,要消灭陕北的割据实力,要么有足够强大的骑兵部队,要么有足够
多的军队和足够多的军费才行。还有时间。我不认为国民党有这个时间。
☆─────────────────────────────────────☆
OXGBIX (牛英九) 于 (Mon Oct 25 20:52:54 2010, 美东) 提到:
消灭TG在陕北基本是做梦
当时的主题主要是TG如果突破困境夺取全国政权,这个需要机会,不过那个时代机会还
是比较不缺的

☆─────────────────────────────────────☆
whctmj (马甲) 于 (Tue Oct 26 00:38:...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匡胤为什么不河蟹越南丁朝
汉民族的土地
第一重要是黄土高原,也就是长城以南的土地
第二重要是四川盆地
第三重要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传统上说,至于边疆,包括当时福建广东一带
都不是重点,福建本身就是逃难的地方
福建人到今天很多传统,都保留着北方人的习俗
比如爱吃面条,所谓长寿面,福州人的线面最典型了
再比如喜欢吃包着肉馅的饺子一样的东西
福州叫做扁肉,当然这些东西经过改良,跟北方省份同学们吃的不太一样
主要是材料不一样,但是大体上这个习惯还是保留下来
长城以北,轮回老家蒙古以及满洲东北,那都是闯关东之后的事
更不要说云南,新疆,西藏,台湾等地,这些地方离中央都比较远
福建在宋时期尚且可有可无,更何况是越南这种地方
同样,东北都还没怎么有效控制,谈什么朝鲜
了解了汉民族历史上的土地,这些边疆的有效控制与否也就make sense了
不能拿今天的眼光看历史,历史上福建可不是什么好地可以居住
闽的意思就是有虫,福建的小强块头很大的
还会飞,北方同学到厦门,最受不了就是这种彪悍的小强
因为北方没有这么大只的,以前福建广东还有华南虎,现在山里面还经常有老蛇出没
加上山地贫瘠,耕地都是那种梯田,产量很低,跟四川盆地这种雨水充沛...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9656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郑义:中国之毁灭(4)
●"原来,绵左渠上游,兴办了许多家企业,大量工业废水注入,使渠水变质了。输水的
万方水库,库壁污迹斑驳,库水黄汤绿沫,库底杂草黑绿,水中死鸡烂狗漂浮。村民们
说,
库水在缸里沈淀了七八天後,烧出的水仍是半锅白沫、一锅腥臭。青石岭很少有人来串
亲,
偶尔来个客人,乡亲们敬烟不敬茶,留宿不留饭。1994年,有人提桶水送县卫生防疫站
去检
验,其酸硷度、硬度、浊度和铅、砷、汞、硫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全部超过国家饮用水
标准
4.9倍至9倍,大肠杆菌超标77倍,病菌总数达"不可计数"程度。"
长久的怀疑终於得到证实:污水是癌症的病因。
何处去寻找一口净水?
人们绝望的哭泣惊动了王考祥老人--当年五位上书人中唯一的健在者。他和几位老人再次
上书县长兼县委书记王金廷,其结果是县打井队把钻机运到了村口。村民们自动砍树毁
田修
路,把钻机迎到井位。又自动捐粮捐款,激动得乡党委书记、乡长、下乡干部纷纷掏腰
包。
开机第一百天,井深247米,井下遇到流沙,钻杆突然折断。2万元加2000斤白面换了
个"乾窟窿"。
——这口乾净的水还能喝上吗?全村老少一夜无眠。
第二天,父母官王金廷冒雨爬上了青石岭,说:"乡亲...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