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遗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d*****l
发帖数: 8441
1
来自主题: _Subei版 - 掘港历史文化遗存生态调研zz
掘港历史文化遗存生态调研
家乡掘港是一座拥有2000多年历史的千年古镇。在这片源于近海沙洲而逐渐形成的
土地上,自唐宋以来的盐商文明一度繁荣兴盛,流觞千年不绝。明清时,这里街市繁荣,
寺庙香火鼎盛,江浙徽晋各地客商纷至沓来,盐、棉、米、茧“四白”在这里集散,俨然
一派苏中“小扬州”兴旺气象。
独特的地域海疆,纷繁的人物迁移,富饶的资源物产,孕育了独特的民俗风情。岁
月如梭、时光飞逝,步入2008世纪开端,千年古镇犹在,经历过历史风雨的洗刷,如今
的家乡历史文化遗存的现状又是如何呢?
一、记忆中那一抹青红——掘港老街生态考察
“吱——呀——”灰檐青砖墨瓦的宅院中,古铜色的木门被轻轻推开,一位青衫长髯的
老者手托精致的细竹圆顶鸟笼缓步行出。初升的朝阳将绚丽的殷红淡淡地洒下,笼中的
鸟儿快活地跳跃鸣叫。厚重、整洁的青石板路上留下“嗒嗒”的清脆脚步声和惬意洒然的
悠长身影。
这是掘港老街的石板路留在笔者儿时记忆中的清晰印象。时隔二十多年,这一切已
将成为永久的记忆。现在的老街早已不复当日的繁盛景象。近几年来日渐兴起的老城改
造、市政建设已将老街的主体大部拆除,唯留下北街和南街东端的各一段,但都
d*****l
发帖数: 8441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iangsu 讨论区 】
发信人: digital (你是疯儿我是傻?), 信区: Jiangsu
标 题: 貌似老派南京话扬州话中有尖/团音遗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4 21:20:32 2010, 美东)
网上说是没有的,但是有些时候好像又感觉不大对。
比如这个“谢谢大家,谢谢!”就不是象新派扬州话中那样读x,
还没有被普通话所同化。
星云大师所持的60年前的口音(视频末尾):
http://fo.ifeng.com/news/detail_2010_01/14/293569_0.shtml
好像老南京话中说“感谢”也是类似的,也不象如今的普通话读法吧?
c***s
发帖数: 70028
3
近日,广州正式向社会公布首批16个地下文物埋藏区,这也是自去年5月1日正式实施《广州市文物保护规定》以来,首次公布广州“藏宝地图”。埋藏区的划定由广州市考古研究所制作,以60年考古发现为依据,涵盖越秀、荔湾、海珠三区全部和天河、白云两区各一部分,划定的16个埋藏片区,涉及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这16个片区,或许就是你的住址所在,它们埋藏着什么?它们以往曾发现过什么?出土过怎样的文物?见证了这座城市哪个阶段的历史?新快报联手市考古所,为市民揭开这一幅地下“藏宝图”。
古城区可谓处处皆有宝。以考古和文献资料判断,广州在南越国时期的古城,东界在仓边路以西,南界约在惠福东路一带,西界在吉祥路-教育路以东,北界在越华路以南,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路商业区。与当下相较如此狭小的古城空间,却维持了1000多年,从南越国直至南汉,古城的变化不大。古城区作为第一个片区,埋藏着广州建城以来各历史时期的生产生活遗存,包含宫殿、房基、道、城墙、水井、灰坑、窖藏、堤岸、码头等等。
另两个城区,则是十八甫-十三行埋藏区的明清广州对外贸易遗存,和花地湾埋藏区的唐末至明清建筑遗存。其余13片地下文物埋藏区,则以各历史时期...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
修复后的陶灶,专家认为堪称“中华第一灶”
泗洪县顺山集遗址因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久远的年代,其考古挖掘一直备受考古界瞩目。17日,来自省内及北京、山东、上海、浙江、安徽、河南、陕西、山西等地30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和学者在实地察看遗址现场和出土的器物后,对泗洪顺山集考古成果进行了多方位的论证,专家们认为,泗洪县梅花镇境内发现的距今8000年的顺山集遗址,是分布于淮河下游地区时代较早的古文化遗址之一,是目前江苏境内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填补了江苏早期古文化遗址的空白,也是全国同一时期、规模最大的环壕聚落之一。“可以将以顺山集遗址一、二期文化遗存为代表的文化遗存命名为顺山集文化,这是江苏文明之根。”考古界泰斗、北京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震旦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李伯谦老先生对遗址进行了定性。 通讯员 许昌亮 杜光 秦振华 扬子晚报记者 高峰 文/摄
重大发现
顺山集遗址新发现 将“江苏文明”提前1500年
小镇有20多处史前遗址
梅花镇是距泗洪县城15公里左右的一个小镇。顺山集遗址就位于该镇大新庄西南约500米处,重岗山北麓坡地之上,海拔28-31米。其实,顺山集遗址早在1962年由南京博物院尹焕章、张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
中商文化和考古学商史编年的新视野
----畏友唐际根教授《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述评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
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
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
科研人员行列之中。蒙唐兄不弃,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他的赠书。通读之
下,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骨鲠在喉,欲吐之而快,因成是文!
该书收录了唐际根教授从事商代考古学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共33篇,从内容上看,作者
先后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商研究、铁器与冶金术、文化遗产四个部分。其中,“考
古学理论与方法”收论文9篇,“商研究”收论文18篇,“铁器与冶金术”收论文3篇,
“文化遗产”收论文3篇。内容上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全部论文皆为围绕殷墟考古
和商代编年的考古学实证这一核心而来,可说主题集中。从时间上看,本论文集所收最
早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6月发表在《考古》上的《中国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一文,到此
论文集出版时最新发表的《殷墟早期田野工作的得失》等6篇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2017-05-10 刘正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考古暨历史语言学会常务会长刘正教授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
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
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
科研人员行列之中。蒙唐兄不弃,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他的赠书。通读之
下,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骨鲠在喉,欲吐之而快,因成是文!
该书收录了唐际根教授从事商代考古学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共33篇,从内容上看,作者
先后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商研究、铁器与冶金术、文化遗产四个部分。其中,“考
古学理论与方法”收论文9篇,“商研究”收论文18篇,“铁器与冶金术”收论文3篇,
“文化遗产”收论文3篇。内容上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全部论文皆为围绕殷墟考古
和商代编年的考古学实证这一核心而来,可说主题集中。从时间上看,本论文集所收最
早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6月发表在《考古》上的《中国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一文,到此
论文集出版时最新发表的《殷墟早期田野工作...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7
日前,美国《考古学》杂志评出的2011年世界十大考古发现中,在新疆苏贝希遗址中发现的一碗2400多年前的小米面条和在陕西发现的2000年前的骨汤共同入选,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
2400年前人们吃什么?3000年前的人们吃什么?这是许多当代人总想知道的一件事。而今,考古专家在古墓里发现的这种小米面条,保存完好。考古专家告诉我们,在不久的将来,他们可以通过模拟复制这种面条,让当代人体验一下古人的饭食。
苏贝希遗址的面条
苏贝希遗址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吐峪沟乡苏贝希村南3公里的火焰山腹地,吐峪沟河的西岸。1980年5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吐鲁番地区文管所清理了这里的8座墓葬。1985年1月,50多座墓葬被盗后,吐鲁番地区文管所多次对文物进行采集整理,之后通过调查发现了苏贝希遗址和1、2 号墓地,并在1号墓地出土了面条等食物。1991年冬修建公路时,又发现了3号墓地,在进行抢救性发掘时,出土了颖果等食物。
经碳14测年标本检测,苏贝希遗址、墓地及文物的年代为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
据主持苏贝希遗址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吕恩国介绍,新疆吐鲁番地区降水稀少,气候极为干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邀请作者认领本论文
二、人工栽培小麦的西东向传播
随着史前“青铜之路”的开通,人工栽培小麦技术也从西方进入中亚的东部, 继而传
入中原腹心地区,改变了中原地区传统的粟类农业作物为主的农业经济结构。
(一)中亚西部区早期小麦的发现
小麦和大麦的人工栽培,是距今1 万年近东西亚“新石器革命”的重要成果輦輷訛,这
些区域被称为新月沃地(fertile crescent)輧輮訛。中亚西部的南土库曼斯坦和伊朗
东北部,从新石器时代的哲通文化到青铜时代的纳马兹加文化早期聚落遗址中, 多次
发现有麦类遗存。公元前3 千纪前后克什米尔山谷布尔扎洪(Burzahom)遗址的文化层
中,发现有小麦、大麦和小扁豆的标本輧輯訛。
(二)新疆地区早期小麦的发现
公元前3 千纪内小麦种植技术已传入新疆。孔雀河古墓沟墓地的墓葬中常随葬草编小篓
,篓内装有小麦粒,数量从10 余粒到100 粒不等輧輰訛。小河墓地是目前东亚地区早
期小麦标本出土最为集中的遗存。小河墓地墓葬中死者的胸腹部和身下多撒有小麦,在
一儿童身上几乎散满了小麦;每墓必备的随葬品小草篓内都装有数量不等的谷物,谷物
中有小麦;小河人身裹的毛织斗蓬边缘都扎有小布包,内包麻黄...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05
9
给你来点劲爆的。
--------------------------------------------------
【转 斧钺下的生灵:殷商时代的人殉与人祭】
商族人笃信鬼神,常常为了满足死者或神灵的“意志”而残杀生灵。被杀戮的
有人,也有牛、马、羊、犬、鸡等各种动物。这些被杀戮的生命被称为“牺牲”。
以人为“牺牲”通常发生在殉葬或祭祀两种不同场合,称为“人殉”或“人祭”。
虽然都是杀死活人以为“牺牲”,但人殉与人祭之间有着明确区别:
人殉的发生时间通常在埋葬死者的同时或稍后。人祭虽然也可能是在埋葬死者
的同时进行发生,但更多的是落葬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殉人往往与死者同穴,
或者在死者坟穴附近,而人祭所用“牺牲”虽然有部分与死者同穴者,更多的却是埋
在死者坟穴前部,保持一定的空间区隔。人殉可以有随葬品,人祭一般是没有随葬
品的。人殉保持着全躯完整,人祭更多的是身首异处。人殉所用的人身份比较复
杂,他们大多是死者生前的近臣、近侍,有贵族、有平民、可能也有奴隶,人祭所
使用的人多是战俘。细心的学者发现,人殉与人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人
殉是为了死者,即让殉人待奉死去的祖先或亲人... 阅读全帖
M****7
发帖数: 2334
10
http://collection.sina.com.cn/fcys/20120615/100471351.shtml
陕西 王长启
上世纪70年代有两位陕北人到我工作的单位上交玉器,即玉刀(图1)。长17.7厘米
,宽4.5厘米;片状呈梯形,两侧短边略斜,边长有刃;背面较短,整体很薄,刃部两
面磨成;近刀背处有三孔,间距相等,孔为一端大,另一端小的马蹄状。当时两位陕北
人称自己是由神木高家公社石峁来的,玉刀在“铜川”拾到的,可能属文物,在那里挖
了很多,到西安办事顺便带来一件,看能否卖钱。我认真看后,认为是一件有价值的历
史文物,时代很早。当时我感到疑惑,就问:“神木距‘铜川’很远,你们怎么在铜川
挖出。”他却说:“我们家距‘铜川’很近。”我接着又说:“你们回去及时给当地文
化部门汇报,将拾到的其他玉器上交给他们,他们会奖励你们的……”我面对这件玉刀
便产生很多疑问:神木离“铜川”很远,怎么能说距“铜川”近,在那里挖到很多玉器
,我从来没有听说“铜川”出土古老玉器,就是陕北地区,也不可能有古老的玉器啊!
如果真在“铜川”能挖到此类玉器,那里一定是遗址区域。这件玉刀具体是什么时代?
...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487
11
2013年07月12日 09:05 来源:辽沈晚报 参与互动(0)
地处朝阳建平、凌源交界处的牛河梁遗址的发现,将中华文明史上推了整整1000年!在
牛河梁一座形如后世帝陵的积石大墓中,一位手握玉龟的老人遗骨不断引发后人猜想。
为何这具遗骨体现出的所有特征均与传说中的黄帝神貌暗合?真正的“黄帝陵”到底在
哪里,陕西还是辽宁?
黄帝身世成为华夏历史上的最大悬谜
中国人称自己是“炎黄子孙”,每年赴陕西拜祭黄帝陵的华人络绎不绝。但黄帝到
底有无其人?这个华夏历史上的最大悬谜,至今也没有解开。
史有确载的最早接触黄帝之人,是伐纣灭商的周武王。但周武王见到的不是黄帝,
而是黄帝的后裔。《礼记·乐记》中有这样一句话:“武王克殷及商,未及下车而封黄
帝之后于蓟。”蓟地在今燕山南麓,现长城脚下。这说明,黄帝不是传说中的神,而是
一个有血有肉的真实形象。
到了西汉,司马迁为修史书云游海内。在探寻中华文明的上古源头时,所遇之人几
乎众口一词地告诉他,我们都是黄帝子孙,只是随地而处、习俗各异而已。于是,司马
迁在自己彪炳千秋的煌煌大作《史记》中,以五帝传记开篇,五帝之首为黄帝。
到了唐代,大唐皇室在陕西桥山...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2
二里头遗址:最早的中国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蒋肖斌 时间:2017-08-22
146 0 考古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2 收藏 打印
二里头卫星影像
2015年春季二里头宫殿区发掘现场航拍
许宏在查看洛阳铲里的土质土色
二里头绿松石龙首特写
南临古伊洛河、北依邙山、背靠黄河,河南偃师二里头,和它所在的伊洛平原的任何一
处村庄相比,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1959年夏天,考古学家唤醒了这片沉睡的土地
,并揭开了一个尘封的秘密。今年6月,二里头遗址博物馆在二里头遗址近旁奠基,这
座东亚大陆最早的核心都邑,将成为未来探索早期中国形成发展的核心平台。
许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于1999年至今担任二里头工作队队长,他的
团队是二里头考古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北京的夏日,社科院考古所的办公室,在一
屋子考古学书籍的环绕下,穿的T恤上印着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青铜爵图案,许宏向中国
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讲述了二里头遗址考古半个多世纪、或者说二里头都邑三
千余年的风雨。
二里头遗址的“中国之最”
乐于向普通人群普及考古知识的许宏,为二里头遗址梳理出很多“中国之最”...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3
何为夏与商?华夏与东夷的恩怨情仇
何为夏?夏与华不是一回事,但夏与华,文化上有继承关系。
何为华?凡是继承了扶桑文化的都可以是华。最早的扶桑文化出现在湖南澧水流域,就
是三皇时代,晚期传播至夏水流域。
何为夏水,说的应该是汉水下游,其实水经注里曾经清楚地记载了夏水的范围,它的源
头在湖北荆州,曾经几度成为长江主泓,经过湖北监利仙桃汇入汉水,到达武汉,是为
夏口。所以何为夏,它最初只是一个地名,说的是江汉平原的一系列城邦国家,对应的
是五帝时代,只因为继承了来自南方澧水流域的扶桑文化,因此这个文明,就成为华夏
文明。
距今5千年前,在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出现了“城”。有考古学家统计,虽然目前这个
地区发现的能被确认的城大概是20座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应该有40座,最多达到50座,
并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器。
如此规模密集的远古城市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两河流域也只能
望其项背。一定要坚信,任何大城遗址,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中国史书牛逼的地方就
在这里。连埃及巴勒斯坦的文明咱国史书都没有放过,自家的历史岂能不记录清楚。
现代考古上的成果,关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有篇... 阅读全帖
l****w
发帖数: 515
1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 三个皇帝与两座皇宫
http://www.jllib.cn/ffy/2e2p.htm
原文链接里面还有很多图片
三个皇帝与两座皇宫
图/文:冯方宇
------------------------------------------------------------------------
----------------------------------------------------------------------------
-----------------------------
皇帝的返乡

公元1375年4月,一如既往的春意浓浓,47岁的朱元璋衣锦还乡,带着开国者无限
的自豪,朱元璋脸上春风得意。此次回乡,阵容庞大,仪仗齐全,俨然是真龙天子的威
仪。这是他征战多年,当上皇帝后的第一次反乡,次行的目的是祭扫父母的陵墓,还要
亲自视察中都皇宫的修建状况。
车驾进入洪武门,踏上洪武街,横穿云霁街,进入大明门,两旁的部府建筑仍在做
最后的紧张施工。穿过宽阔的凸字形广场,入承天门,正式进入紫禁城,再经端门,过
外金水桥,来到了午门前,朱...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5912
15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秦始陵,网上议论纷纷。有些网民认为,秦兵马俑是世界第八大奇
迹,如果挖掘秦始皇陵地宫,肯定再次世界。有人还列举出挖掘秦始皇陵会带动旅游业
大发展等诸多的好处,至于“秦陵地宫八大待解谜团”之类的“说法”,也搅动着许多
人的好奇心。
秦兵马俑及秦始陵,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目录,成为全
人类共同的财富。对于秦始皇陵的保护与发掘,最有发言权的当数考古专家。为此,记
者于日前赶往陕西临潼,采访了秦始陵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及文物保护专家。
必须一个
秦始陵博物院副院长曹玮研究员指出,秦始皇是一代君主,彻底结束了战国群雄割据的
历史,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制的封建王朝——大秦帝国。
他开创了许多前无古人的业绩,其雄才大略的多项统一措施和制度的确立,奠定了中华
民族的文化认同和中国版图。“百代都行秦”,虽然始也备受争议,但是“功莫大过秦
皇汉武”,始不仅为后人留下了千秋伟业,还为我们留下了一座奇陵。
如果说古埃及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上王陵,那么,秦始陵就是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皇陵。它
的修建耗时36年之久,征集劳力70多万人,几乎相当于修建胡夫...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6
2014年10月23日17:39
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文物部门调查确认文物点330处,考古发掘总面积85万平
方米,累计出土石器、陶器、铜器、玉器、铁器、金银器等各类文物6.9万余件(套)。
112150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的徐家岭墓地清理的一座战国早期楚国贵族墓葬,出土了一件小
口鼎,铸有清晰的铭文达49字,铭文上有岁星纪年的有关资料,。
根据铭文,可推断出该器铸造年代为公元前507年,印证了楚国实行岁星纪年的文献记
载,弥足珍贵。图为该鼎铭文拓片。
南阳夏响铺墓地M1、M5、M6、M16、M19、M20等墓葬出土青铜器上有“鄂侯”、“鄂侯
夫人”、“鄂”的铭文。图为南阳夏响铺墓地M5出土铜簠。
夏响铺鄂国贵族墓地至少有四代鄂侯在此埋葬,这对研究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鄂国地望
、鄂国历史以及鄂、养、郡等古国关系等系列学术问题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资料。图
为M5出土铜簠的盖内铭文,时间在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安阳固岸墓地发掘出一座东魏洞室墓时发现了一座完整的围屏石榻,这座围屏石榻是目
前我省发现唯一完整的一座,也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座以二十四孝子为题材的围屏石榻,
因而具有很高的考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电视连续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让大学士傅恒一时间成为热点人物。通过电视剧让一位
历史人物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宰相刘罗锅》里的
刘墉、和珅;再到后来《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纪晓岚;以及前两年《甄嬛传》中甄嬛
的原型孝圣宪皇后。如今轮到乾隆帝的宠臣富察·傅恒出场了。我们就为各位朋友介绍
一下傅恒的“生前身后”事。“生前”指其宅邸,“身后”则指其安葬处。
电视连续剧《延禧攻略》的热播让大学士傅恒一时间成为热点人物。通过电视剧让一位
历史人物重新回归大众视野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宰相刘罗锅》里的
刘墉、和珅;再到后来《铁齿铜牙纪晓岚》里的纪晓岚;以及前两年《甄嬛传》中甄嬛
的原型孝圣宪皇后。如今轮到乾隆帝的宠臣富察·傅恒出场了。我们就为各位朋友介绍
一下傅恒的“生前身后”事。“生前”指其宅邸,“身后”则指其安葬处。
富察·傅恒满洲镶黄旗人,乾隆帝皇后富察氏的弟弟。乾隆帝对富察氏“每加敬服,钟
爱异常”,因而对傅恒也是格外关照,而傅恒本身也十分争气,历任户部尚书、吏部尚
书、保和殿大学士,并在军机处二十余年,在征战大小金川及平定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傅
恒都有...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419
1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马背沧桑下的金银器
http://www.cctv.com/folklore/special/C12689/20040802/101706.shtml
央视国际 2004年08月02日 15:50
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考古文博院教授 齐东方
鲜卑遗存的认定是几十年来考古研究的重要成果。由于鲜卑人没有文字,认定其遗存
的方法,是以汉文文献记录的鲜卑人活动的时间、地域范围内的考古发现为探索对象,再
根据出土遗物的样式进行比较判断。宿白先生《鲜卑遗迹辑录》 的系列文章,就是根据
考古发现,结合文献勾勒出了鲜卑南迁的路线及其遗存特征。后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
盟大兴安岭嘎仙洞遗址的发现,使鲜卑早期活动地区得到证实 。至今在内蒙古、辽宁又
发现大量与鲜卑有关的遗存,因新材料的出现关于鲜卑文化的研究也逐步深化。目前基本
确定出的一批鲜卑遗存主要是墓葬,墓葬形制、葬具、随葬品与年代大致相同的黄河流域
的汉族人有别,还可以初步区分出拓跋、慕容等部的不同,以及陶器、马具等遗物的特征

游牧民族虽然在一定时期活动于一定的区域,但终究是流动性较大,各民族不断冲突
引发出的大规模迁徙与融合,无论是种族还是文化都呈
y****e
发帖数: 1785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顾名思义,“二里头时代”的概念,源自二里头文化。二里头文化的绝对年代,一般认
为“不早于公元前1900年,不晚于公元前1500年,前后延续300多年或将近400年”[i]
。夏商周断代工程阶段性成果报告所给出的碳十四测年数据,也在公元前1880年~公元
前1520年之间[ii]。总体上看,二里头文化上接属于中原龙山文化系统的王湾三期文化
,下接二里冈期商文化。龙山文化时期即龙山时代[iii],一般认为相当于公元前3000
年~公元前2000年左右[iv]。在王湾三期文化和二里头文化之间,还存在着“新砦期遗
存”,约持续100年左右的时间[v]。目前,尽管在对这类遗存的命名上尚有歧见,但其
与二里头文化的关系较之中原龙山文化更为密切这一事实,已得到了学界的基本认可,
为数不少的学者更认为其本身就属于二里头文化的早期发展阶段[vi]。鉴此,“二里头
时代”的时间跨度,应约当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
这一时段的绝大部分,与文献记载中夏王朝的存在时间相吻合。然而,尽管从考古学文
化的时空分布上看,“新砦期遗存”和二里头文化是探索夏文化的最重要的对象,或者
说最有资格担当“夏文化...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略论二里头时代-许宏
逻辑上的欠严密,一直是夏文化探讨过程中最受诟病之处。如仅以文献记载与考古材料
简单的时空对证即可框定夏文化的思维定式的存在。在这一思维模式中,参与讨论的学
者基本上不用“可能”、“很可能”一类相对稳妥、留有余地的字眼,而更偏爱“当然
只能”、“肯定”、“无疑”一类自信感较强的、排他性的措辞。从逻辑上看,我们并
不能仅由时间与空间的大致吻合,就必然地推导出二里头文化肯定就是夏王朝时期、分
布于夏王朝中心区域的、以夏族为主体的人们共同体的文化遗存。
又如对《史记·夏本纪》所载应为信史的推论,似乎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0世纪初,王
国维对安阳殷墟出土的商代甲骨文进行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表
的基本可靠[i]。这一重大学术收获给了中国学术界以极大的鼓舞,王国维先生本人即
颇为乐观地推论到:“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
也。”由《史记·殷本纪》被证明为信史,推断《史记·夏本纪》及先秦文献中关于夏
王朝的记载也应属史实,进而相信夏王朝的存在,这一推论已成为国内学术界的基本共
识,也是夏文化探索的前提之所在。然而诚如前引文中字面上已言明的那样,这一思维
...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21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p8hm.html
在陶寺遗址的材料公布不久,即有学者提出了与发掘者不同的认识。认为 “陶寺的许
多发掘资料与文献中所说的尧舜时期的情况,实在可以相互对照”(李民 1985)。“
陶寺类型无论在年代、地域,还是文化特征所反映的社会性质方面都与夏王朝不尽相符
,很难说它是夏文化”(刘绪 1991)。
此后,学者进一步论证陶寺文化应为唐尧文化,或认为应是有虞氏或其一支的文化遗存
。又有学者提出陶寺文化实非单一的属于唐尧、或虞舜氏族或是夏族的文化遗存,而是
以陶唐氏为首的联合有虞氏和夏后氏等氏族部落联盟中心所在的文化遗存(王克林
2001A)。
与此相近,有学者认为陶寺文化早期应为唐尧(舜)文化,而陶寺文化晚期应为夏文化
,陶寺遗址为尧至禹的都城所在(黄石林 2001)。在认为陶寺晚期龙山文化阶段是最
早的夏文化的同时,指认二里头文化东下冯类型早期是前期夏文化,河南伊洛地区的二
里头类型晚期文化则是后期夏文化(王克林 2001B)。
陶寺工作队老队长高炜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推论的问题所在:“陶寺类型同二里头文化...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22
☆─────────────────────────────────────☆
dumbCoder (HumbleCoder) 于 (Tue Jan 15 13:53:47 2013, 美东) 提到:
经常看到有怀疑古希腊文明有水分的帖子
http://bbs.tianya.cn/post-no01-458848-1.shtml
我是菜鸟,请版上高人指点。
☆─────────────────────────────────────☆
yenite (燕岭悲歌) 于 (Tue Jan 15 16:11:29 2013, 美东) 提到:
呵呵,要怀疑先看看原著吧,否则会闹些特洛伊不是希腊的笑话。。。
btw,为啥国内突然兴起了一股质疑希腊罗马的风气,而且还是一帮对希腊罗马没啥了
解的人?

☆─────────────────────────────────────☆
maywind (五月风) 于 (Tue Jan 15 16:31:59 2013, 美东) 提到:
这叫两手都要硬
☆────────────────────────────────────...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23
地方政府频繁改规划做大人口规模换取用地指标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5日02:42 瞭望
《瞭望》文章:北京又要修规划
2004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所期待的“‘最优的’结构”——多中心,今日未能显
现。相反,在过去六年中,被总体规划认为存在严重弊端的单中心城市结构,被进一步
强化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军
规划期限至2020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下称2004年版总体规
划)施行仅六年,就要寿终正寝了。
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黄艳透露,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一时引来各
方议论。
“欧洲一些国家的城市规划几十年甚至几百年不变”,当地一家媒体发表评论,“
而国内的城市往往是一届领导一个规划,城市规划跟着开发走,丝毫不见规划的法律严
肃性和战略前瞻性。”
而在规划部门看来,对城市总体规划十年一大修,五年一小修,仍是“一项常规工
作”。“总体规划到2020年实现的两大最主要指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已经突破,
所以这将是一次大修编...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2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历史文化名城身陷“拆迁”重围
拥有600年历史、被尊为闽江水神的福州尚书庙因达江路扩建而面临拆迁厄运;福州
市罕有的极具满族建筑特色的八旗会馆,被某开发商擅自拆除,夷为平地;中国最早的
海关旧址遭推土机威胁;福州仓山明清时期租借地的大量有价值的小洋楼被成片拆毁;
东亚地区最早的女子学校育婴堂被拆;经历646年风雨、见证革命历程的赵氏祠堂面
临被拆命运……
伴随着近年来福州市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拆迁规模不断扩大,被国务院命名
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历史古迹,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破坏。9月5日,福建
师范大学的62名专家、教授怀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责任感,联名给国家文物局、建
设部等有关部门写信,并将信的内容在网上公布,紧急呼吁拯救福州历史文化古迹。
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古城,自汉初建东冶城算起,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据统计,福州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市级文物保
护单位96处。福州历史文物古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极富特色,有较为完整的历史脉
络。正是丰富的文物古迹,使福州市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
然而,尽管国家《文物保护法》明...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25
拥有600年历史、被尊为闽江水神的福州尚书庙因达江路扩建而面临拆迁厄运;
福州市罕有的极具满族建筑特色的八旗会馆,被某开发商擅自拆除,夷为平地;中国最
早的海关旧址遭推土机威胁;福州仓山明清时期租借地的大量有价值的小洋楼被成片拆
毁;东亚地区最早的女子学校育婴堂被拆;经历646年风雨、见证革命历程的赵氏祠
堂面临被拆命运……
伴随着近年来福州市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城市拆迁规模不断扩大,被国务院命名
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福州的历史古迹,正遭受前所未有的毁灭性破坏。9月5日,福建
师范大学的62名专家、教授怀着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责任感,联名给国家文物局、建
设部等有关部门写信,并将信的内容在网上公布,紧急呼吁拯救福州历史文化古迹。
福州是我国东南沿海著名古城,自汉初建东冶城算起,迄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
。据统计,福州现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4处,市级文物保
护单位96处。福州历史文物古迹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极富特色,有较为完整的历史脉
络。正是丰富的文物古迹,使福州市在1986年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国家级历史文
化名城。
然而,尽管国家《文物保护...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徐宏现在认为二里头是商朝都邑
二里头是商都,那么夏朝要么不存在,要么就是陶寺文化。第二个结论是商代早期居然
没有文字,没有马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2vr5q.html
学术史视角下的二里头“商都说”与“夏都说”
转载 2015-11-22 16:09:03
标签:学术史二里头夏都说商都说考古学
在自二里头遗址发现以来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围绕其究竟属夏王朝抑或商王
朝都邑的讨论持续不断,成为学术界长期关注的热点议题。众所周知,1959 年,著名
古史学家徐旭生先生在率队踏查“夏墟”的过程中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但却依据古典文
献的记述,推断其“为商汤都城的可能性不小”。这是“二里头商都说”的最早提出,
在当时的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甚至成为此后十几年时间里学界的基本“共识”。
20 世纪70 年代后期,邹衡先生首倡“二里头夏都说”,引发两种主要观点间
的激烈交锋。80 年代后期至90 年代,“夏都说”逐渐取代“商都说”,成为学界的新
“共识”。在学术研究范畴,作为主流观点的推论和假说,属于当时多数学者倾向的“
最优解”而非“唯...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27
天津租界,是1860年至1945年期间,英国、法国、美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
奥匈帝国和比利时等国通过签订条约和协议在中国天津老城东南方向海河两岸相继设立
的租借地,拥有行政自治权和治外法权。因先后有九国国家在天津划定租界,因此又称
九国租界[1]。
1860年,英国首先在天津设立租界,最高峰时有9个国家在天津设立租界。同时,天津
也是中国最早收回租界的城市之一。1945年,中华民国政府在对日战争胜利后,正式收
回天津的最后两个租界——英租界和法租界,标志着天津租界历史的结束[2],而天津
英租界是九国租界中存在时间最长的租界——长达85年[3]。
天津租界开辟之后,租界的建设对天津的城市建设起到了促进和示范的作用,西方文化
对天津各个方面的影响不断渗透。西洋文化的涌入和租界建筑的建设打破了天津原有的
中国北方传统建筑城市风貌[4],租界文化还通过与教会有关的教育、报刊杂志等影响
着天津人的文化生活。由租界教会创办的学校、医院、报刊和杂志,代表着不同国籍、
不同政治利益,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文化殖民。但是它们同时又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呈
现出多元性、多样性的特点,客观上促进了天津文...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2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武汉将来真正的城市中心是武昌
由于盘龙城文化早于二里冈期商代遗存,且分布地 域与传说中汤商活动的地域比较一
致,所以人们把它列为 探索早商或汤商文化的对象之一。不过,对这一问题,学术界
的 看法也有分歧。有人认为盘龙城文化的 4期遗存中,晚期相当于郑州“商”城,整
个盘龙城文化应属于早商文化;有人指出,盘龙城文化在第三期遗存中出现 了一组与
二里冈期商文化的典型器物群一致的器物,表明其年代已经进入商代,所以盘龙城文化
第一、第二期遗存有可能是夏文化。这个问题仍在讨论之中。
如果真是,那河南也跪拜武汉了。
w********2
发帖数: 632
2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记者从中国考古学会新石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14日主办的专家论证
会上获悉,湖北屈家岭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新发现铜矿石、陶
筒形器、玉石器和彩陶纺轮等遗物,并首次发现有石家河文化遗存和周代遗存。
屈家岭遗址上世纪50年代被发现,是长江流域第一个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命名地
,2005年入选国家文物局首批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此前进行过三次考古发掘。2015
年5月起开展了第四次考古发掘。据悉,本阶段考古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260余处,主要
为墓葬、房址、灰坑、灰沟、陶窑群及大量红烧土遗迹,另有少量跟祭祀或奠基活动相
关的扣碗、扣豆遗存。出土完整器及已复原器物700余件,以石器和陶器为主。
屈家岭遗址是长江中游史前稻作遗存发现地,考古队此次联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植
物考古研究团队,通过对遗址钻探取样的植硅体丰度分析,初步确认高度疑似水稻田遗
迹分布的区域,为后续水稻田遗迹的揭露和保护打下基础。
专家认为,屈家岭遗址聚落规模巨大,等级高,影响深远,第四次发掘系统性地完
善了屈家岭遗址文化发展序列,丰富了屈家岭遗址的文化内涵。
w********2
发帖数: 632
3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屈家岭文化因在湖北京山屈家岭发现而得名。
屈家岭位于湖北京山县石龙镇境内(属屈家岭管理区屈岭村),距湖北最大的农场-
五三农场场部驻地一(易)家岭东3千米,现属屈家岭管理区园艺分厂。1954年因修建
石龙水库干渠时被发现。1988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誉为20世纪中国100
项考古大发现之一。
屈家岭遗址是一处新石器时代村落废墟遗址,年代为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600年,
总面积约50万平方米。遗址坐落在大洪山南麓与江汉平源交接地带的岗地上,青木垱河
及其支流青木河由东西两侧环绕交汇。核心遗址区是海拔40-50米的或聚或散的小丘陵
,面积约60公顷。核心遗址周边还有许多小型遗址,总面积约284公顷。遗址曾经历过
四次发掘。分别为:1955年2月,由湖北省石龙水库指挥部文物工作队进行小规模的试
掘。1956年4月至1957年2月,由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云鹏主持第二次发掘,发掘面
积为858平方米,最终编成《京山屈家岭》一书,并正式将其命名为“屈家岭文化”,
成为长江中游最早命名的原始文化。1989年7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荆州博物馆
联合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发掘面积87... 阅读全帖
M*V
发帖数: 3205
31
发信人: brihand (briha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地方政府频繁改规划做大人口规模换取用地指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n 4 19:44:44 2011, 美东)
地方政府频繁改规划做大人口规模换取用地指标
http://www.sina.com.cn" target="_blank" class="a2">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05日02:42 瞭望
《瞭望》文章:北京又要修规划
2004年版北京城市总体规划所期待的“‘最优的’结构”——多中心,今日未能显
现。相反,在过去六年中,被总体规划认为存在严重弊端的单中心城市结构,被进一步
强化
文/《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军
规划期限至2020年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下称2004年版总体规
划)施行仅六年,就要寿终正寝了。
上个月召开的“北京市人口与产业发展规律及规划对策问题研究”专家研讨会上,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主任黄艳透露,2013年北京市将重新编制城市总体规划。一时引来各
方议论。
“欧洲一些...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关于龙图腾最全面的研究(1)
龙蛇文化——传说神话中的龙蛇及其变体
1、青龙,所属文化:中国。青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是四象之一,根据五行学说,它
是代表东方的灵兽,青龙既是名字也是种族,青龙的方位是东,右,代表春季;白虎的
方位是西,左,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后,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前,代
表冬季。在中国二十八星宿中,青龙是东方七星(角、亢、氐、房、心、尾、箕)的总
称。东方七宿亦名苍龙,苍龙的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而这七宿
的形状又极似龙形,从他们的字义上就可以看出来,角是龙的角,亢是颈项,氐是本,
而是颈根,房是膀,是胁,心是心脏,尾是尾,箕是尾末。相关说法还有在龙心的部分
,有人称之为‘大火’的,跟晴雨有关,又因为青龙属木,所以也是木星当年的年太岁
。(相关:中国蛇文化全解读 周兵的新浪博客)
2、螭,所属文化:中国。传说中的一种没有角的龙。古代建筑或工艺品上常用它的
形状作装饰。有关螭的记述,最晚在战国已开始。至于它的来历,有说是“龙属”或“
龙子”,或“雌龙”,即母龙。其先为“山林异气所生”,色黄、无角、兽形。文献记
载:《说文》:“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从虫,...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3
竟是木王“梓木”所做
近日,经专家鉴定发现,在秦兵马俑一号坑战车上的笼箙,其材质竟然是木中之王梓木所做,在研究过程中,考古专家还有了意外收获,在笼箙器壁的朽迹中意外地发现了丝织品的遗存。
秦俑坑内首次发现笼箙
2009年,考古人员在对兵马俑一号坑进行发掘中,在G9过洞内发现了三处笼箙遗存,内装有铜箭头,分属于两辆战车,笼箙还是秦俑坑内首次发现。
笼箙是什么呢?秦俑之父袁仲一介绍,笼箙是为车内配置的容器,就是放在战车上的小箱子,里面装有弓弩等兵器,奇怪的是,这次发现的笼箙都没有盖子。
一号车笼箙长88~91厘米,宽50厘米,残高25厘米,二号车笼箙和一号车差不多。考古人员采集了一号车和二号车的笼箙木炭样品,经鉴定发现,笼箙的木炭为梓树属木材炭化而成,也就是说这些箱子是梓木所做。
梓树属落叶乔木,我国分布有6种,梓树、楸树、藏楸、黄金树、滇楸和灰楸。由于梓树属木材特征差异非常微小,因此统称梓木,梓木容易干燥,无翘曲和开裂现象,尺寸性稳定,耐腐性强,抗蚁蛀,切削容易,切面光滑,纹理通直,花纹美观,是我国历代用材最广的优良木材之一,也是制作器具之良材。
丝织品为何能保存至今
在对木炭研究中,考...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南帝北丐东邪西毒
这个发掘简报载于《考古》上,iask上有这个期刊的合集
你这问题可不是简单的商量能解决,这可是考古学的核心问题,俺这个爱好者只能说说
简单的考古abc。一个遗址主要根据其特征归为某一类型的考古学文化,所谓的考古学
文化其实就是考古发现的一类特征相似的人类遗存的总称。这个类似主要是根据遗址所
出土的器物特征,比如陶器青铜器的形状/花纹/制作方法等,还有包括墓地的葬式,建
筑的形制等等,这就是类型学,根据这些可以判断不同遗址,或者同一遗址不同地层之
类遗存的相似程度,传承关系等等,也可以知道不同文化或者同一文化中不同时期的相
对顺序。而通过碳14,热释光等年代学方法可以大致推定文化的相对年代。
中原地区史书中夏商时期前21-11世纪的代表性考古文化依次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
化,殷墟(小屯)文化,比如偃师商城的二里岗早期地层下面就叠压着二里头文化。考
古学文化是不是可以跟历史记录中相应时期的朝代/国家/文明对照起来呢?
这其中殷墟文化因为有甲骨的文字资料是可以和武丁之后的晚期商朝对应的。但是文字
资料的出土是及其稀少的,没有什么文字资料的郑州商城为代表的二里岗文化,跟殷墟
文化有明显的继承...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18592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看看这篇
喝人奶是自然,喝畜奶却是文化。另一项与游牧生活方式有关的技术是挤奶(Milking
)。西亚和中亚农民新石器时代就已开始挤奶 ,挤奶或奶业(dairying)是游牧生活
方式形成和普及的关键。东亚农民至今仍不习惯挤奶,这有生物学和文化上的原因。动
物乳中含有丰富的乳糖(Lastose),而乳糖的消化有赖于乳糖酶(Lastase)的参与。
成人乳糖酶缺乏现象在东亚和东南亚高达85-100%,而北欧不到10% 。就中国而言,成
年人中汉族92.3%、蒙古族87.9%、哈萨克族76.4%缺乏乳糖酶 。东亚挤奶活动的出现与
羊、牛、马的东传大体同步。哈萨克、蒙古、汉族中成年人体内产生乳糖酶的比例依次
降低,表明其与印欧人的亲缘关系或接触与交流程度相应减少。东亚游牧民大都缺乏乳
糖酶,对农业的依赖较为迫切。另一方面东亚农民并不喜欢畜奶和奶制品,容易鄙视或
不重视畜牧业的发展。在欧洲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结合异常紧密,在东亚却出现了明显的
分野。乳糖酶的有无不仅是中国与欧洲饮食方式差异的原因之一 ,而且影响了欧亚大
陆历史的进程。
4、马、马车与骑乘
家马(Equus caballus)的野生祖先主要分...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410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鲜卑等的古dna部分研究
东北、内蒙古地区三个古代人群分子遗传学研究/有删节
----------
作者 王海晶
----------
答辩日期 2007.06.10
指导老师 周慧
本文对属于内蒙古长城地带,与畜牧/游牧有关的内蒙古朱开沟、饮牛沟古代人群样本
和辽西地区喇嘛洞古代人群样本进行了分子遗传学分析(线粒体),
在内蒙古我们采集了饮牛沟和朱开沟二批样本,均属于青铜到早期铁器时代遗存。结果
表明饮牛沟古代人群与东亚人群有着较近的亲缘关系。鄂尔多斯东部龙山时代晚期至夏
商时期的朱开沟遗址结果表明朱开沟古代人群与饮牛沟墓地古代人群及现代东亚人群遗
传关系最近。在考古学上已经证明了朱开沟古代居民是中国境内本土起源的最早的具有
畜牧文化特征的居民。这些古代居民在母系遗传上与其后的内蒙古饮牛沟古代居民及现
代东亚人群具有较近亲缘关系,表明从大约4000年前到现在,该地区居民在母系遗传上
具有一定的连续性。
鲜卑是汉、晋、南北朝时期活跃于中国东北部的一个古代民族,慕容鲜卑属于鲜卑非常
重要的一个分支,本文对辽宁省喇嘛洞三燕墓地慕容鲜卑遗骸进行了分...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410
37
中国西北地区三个古代人群的线粒体DNA研究/
----------
作者 高诗珠  <>
----------
答辩日期 2009.06.05
指导老师 周慧

喇家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史前遗存,其考古学文化为齐家文化
。齐家文化属于中国西北部古老民族氐羌族的文化之一,是新石器时代早期到青铜时代
晚期河西走廊地区的一种主要文化。人类学研究表明氐羌族对现代汉族及藏缅语系人群
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贡献。考古研究表明是一次地震后的特大洪水侵袭导致了喇家居民的
死亡。这场自然灾害后喇家文明也随之消失,因此喇家遗址被考古学家称为“东方庞贝
”。 线粒体DNA分析表明喇家遗址的14个个体具有较近的母系亲缘关系。但同一房址中
不同线粒体单倍型的发现排除了该遗址为母系氏族的可能。喇家个体的单倍型类群均为
亚洲特异的类型。,,单倍型类群的分析显示喇家古代人群与现代汉族人群及藏缅语系
人群均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这一研究结果与人类学历史相一致。
圆沙古城位于新疆塔里木盆地,地处古丝绸之路的南线,其年代为西汉时期。,...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某人穿越到先秦 (转载)
http://www.uux.cn/viewnews-44184.html
来源:神秘的地球
网站编辑:杨毅
时间:2013年2月24日10:34
几年前,考古工作者在青海省民和县喇家遗址发现了距今4000年的面条。据媒体报道,
面条是在一个倒扣在地上的陶碗里发现的,发掘者认为面条的成分是粟和黍,并推测面
条是经过反复拉抻面团做成的,很像今天的西北“拉面”。这个发现一经报道,立即引
起很大轰动,这团“世界上最古老的面条”成为中国史前农业的重要发现。
最近发表的一份中美科学家的实验报告,对喇家遗址出土面条的成分和制法提出了质疑
。这份实验报告透露了非常重要的信息:发表的喇家面条照片是在发掘现场拍摄的,当
时看上去面条的形状还是完好的,发掘者把陶碗重新扣上送到了实验室。在实验室里,
研究者把陶碗重新打开以后,吃惊地发现面条“不翼而飞”了,碗内只剩下残留的泥土
。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提取了6个分析样本,前面说的面条成分和制法的推论,就是
基于这6个分析样本。通过这份实验报告学界才知道,原来研究样本存在着这么严重的
缺陷。
中美科学家的实验包括两部分:面条试制和水煮试验;对水煮前和水煮后的面条...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9
“寻找大月氏”联合考古活动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昨日,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首
席考古学家、文化遗产学院教授王建新向记者介绍,根据考古调查,目前国际定论的“
贵霜帝国是大月氏建立的”观点可能不成立。
关于大月氏的研究,是历史学界、考古学界、民族学界、语言学界等,世界上很多学科
的热点课题,但是有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王建新介绍,通过考古发现,在乌兹别克斯
坦南部到哈萨克斯坦南部区域,同时存在着基本可以确定的古代贵霜遗存,公元前一世
纪贵霜之前的贵霜,同时还存在游牧遗存,这个游牧遗存很多跟大月氏人有关系。
“大月氏人是游牧人群,贵霜人是农业人群,本来就是两种人群。贵霜王朝建立于公元
后一世纪50年代左右,在这之前的贵霜,公元一世纪的贵霜存在在苏尔汗河流域,他们
一直在这里,一直有农业,一直有城邦国家,这是他们的文化传承。”王建新说,大家
传统认为游牧人是居无定所,认为他们一年四季都在草原上,其实是错误的,游牧人冬
天必须要定居的,不可能在冰天雪地里游牧,就会有定居场所。同时,夏季还有一部分
贵族游牧人也要定居。“ 可能这个认识最终会反过来,不是大月氏建立的贵霜,而是
贵霜灭掉了大月氏。”
链...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被秦国抓获的大量白人战俘
判断月氏人是何种人,可以先梳理一下中国古籍是怎么说的。
史记里面没有说月氏人长什么样,说了他们西迁后灭了大夏。贵霜帝国是东汉时候建立
的,离月氏人西迁有大约200年。后汉书上称贵霜人是月氏人,这就是月氏人建立贵
霜帝国说法的来源。从贵霜帝国帝国留下的钱币上可以看出贵霜国王是白人,于是就有
了月氏人是白人的说法。
不过这个说法不是没有漏洞,因为贵霜帝国的建立离月氏西迁有两百年。如果月氏人原
来是黄种人,在中亚的白种人包围之中,这么多代之后也可能混血成白人样了。
另外出了新的说法,连月氏人是不是贵霜人都成了问题。最近西北大学去乌兹别克斯坦
考古,探索月氏人下落,初步结论是贵霜帝国可能不是月氏人建立的。所以月氏人是不
是白种人更不好说了。
西北大学的这个考古成果还没有正式发表,可以以后关注一下。下面转贴一段他们的初
步推测:
古代月氏是在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古代人群。熟知丝绸之路历史的
人都知道,张骞出使西域的丝绸之路凿空之旅的最初原因和使命就是寻找大月氏,联合
月氏人共同对抗匈奴。而西北大学中亚联合考古队正是随着古代月氏人的足迹,进入中
亚进行考古调查。经过多年调查、发掘和...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522
41
历史上,中、日、朝三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领域十分宽广。在这部经常为三国
人民引为美谈的史册中,我们注意到,在兵器与武艺的交流方面,也写下许多精彩
篇章,其中尤以剑刀武艺的交流内容丰富,引人入胜。一般说来,中、日、朝的古
代武艺,有着各自不同的发展历史,民族风格上存在显而易见的差别。但是,由于
长时间的相互影响,交叉渗透,使三国在武艺领域里产生了许多共生现象,不少具
有共同特点的东西一直遗存到现代。显然,这些共同点正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结晶
,是最值得我们注意的地方。以剑刀技艺为主体的所谓“短兵”体系,从来都是中
国古代武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日、朝武艺交流的重心所在。这个问题的历
史背景比较复杂,牵涉到许多尚待探索的史事,而我们的研究才刚刚起步,还有待
今后的努力,特别有待三国学者的共同努力。总之,历史上三国之间的武艺交流活
动,直到今天还在以体育文化的形式延续着,并且显现出了广阔的发展前景。从这
一点着眼,研究这个问题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就自不待言了。首先对古代中、日
、朝剑刀武艺交流活动进行研究的,是已故学者唐豪先生。(1)步唐先生之后尘
,1980年,我发表过一篇研究中日剑刀...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2
律师为文革弑母忏悔:说教偶像全是骗人鬼话
2013年09月19日14:30 新民周刊 我有话说(7,751人参与)
我为什么会卖母求荣
在方忠谋冤案的发生地固镇县和知道此案的人群里,到现在都有许多人无法理解:
为什么,一个丈夫和一个儿子,这么绝情地要求判处妻子和母亲死刑?
有多种说法——也许是为了自保,求得撇清与方忠谋的关系?也许是为了自己理想
的纯洁,宗教般的虔诚,不惜奉上最贵重的祭品?也许是知重刑为获轻判而教训一下方
忠谋?
而张红兵并不避讳地告诉《新民周刊》:“确实有自保的念头。”
自保后的张红兵,并没有因此而平静生活,这一段往事的影响,伴随其一生。“
1998年,我已经做了多年律师,在担任一起刑事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时,一次,与被告人
熟悉的一位村民对被害人丈夫说:‘任何人说张红兵,他都不愿意调解。他妈妈都被他
告死了,他是什么人都敢告的。你还是同意调解吧!’”张红兵告诉《新民周刊》。这
样的刺激并不鲜见。“2001年,我曾经的一位同事,也是律师,在法庭上,我们代理双
方,激烈辩论。休庭后,他在楼梯口拦住我,高声地向过路人宣扬我检举母亲的事情,
说《固镇县志》里都提了,大家都去看... 阅读全帖
u*******g
发帖数: 3300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渔民比海警牛逼多了
中国被菲律宾扣押的渔民可能被菲律宾起诉,因为菲律宾宣称,在中国的渔船上发
现了500只海龟。他们将以环境罪起诉被扣押的中国渔民。
报道称,如被证明收集珍稀、遭威胁的濒危物种,最严厉的判罚可能是20年的牢狱
之灾以及大笔罚金。
这件事的焦点是中菲的领海纷争。壹读君坚定支持维护我国的领海主权,跟菲律宾
死磕到底。但是,壹读君也认为,如果被扣渔民真的非法捕捞、贩运海龟,应该严惩不
贷。当然,前提是先弄回来,依照中国法律。
我们争主权,但是也要正视一小撮中国非法捕捞者的犯罪事实。现实是,南海的渔
民能够靠捕鱼过日子的越来越少,而非法捕捞一直屡禁不止,对南海生态破坏巨大。今
天,壹读君就来聊聊这些令人痛心疾首的事。
海南岛已经20年没有海龟上岸
海龟已经被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确定为濒危物种,严禁国际贸易并加以保护,我国
也于70年代将海龟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而在我国,90%的海洋龟类生活在南海海区。
和他们的稀有相对照的是,中国人将海龟视为经济资源,将龟肉和龟甲制品当做补
品或药品,玳瑁这种龟类因为美丽的壳,被拿来做装饰品,还有眼镜架。于是,从1959
年至今,在中国南海至少有10万只海龟被捕杀...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44
江西九江考古获重大发现 中国青铜器冶炼史或前推至夏代
字号:小中大2014-06-09 10:12:43
更多
298
关键字 >> 青铜器商代夏代中国青铜器商代青铜器江西考古重大发现商代考古江西九江
荞麦岭商代遗址
6月8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江西九江荞麦岭商代遗址考古获重大进展,发掘
出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重要遗存,并在遗址下层还发现有中原二里头文化因素的生活用具
,年代应与夏代晚期相接近。专家认为,这对于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
值,中国青铜器冶炼史或被前推至夏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
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
的代表。而中国青铜器普遍认为出现在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共470年)末
期,但一直没有实物证实,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共554年)青铜器发展成
熟,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标志。
江西九江荞麦岭遗址出土的商代汲水罐(资料图)
荞麦岭遗岭是近来商代考古的重大发现,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发掘。经初步钻探,其分
布范围约5万平方...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青铜器冶炼史前推至夏代
中国青铜器冶炼史前推至夏代
6月8日,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透露,江西九江荞麦岭商代遗址考古获重大进展,发掘
出与青铜冶炼有关的重要遗存,并在遗址下层还发现有中原二里头文化因素的生活用具
,年代应与夏代晚期相接近。专家认为,这对于中国早期青铜器的起源研究具有重要价
值,中国青铜器冶炼史或被前推至夏代。
青铜器在世界各地均有出现,是一种世界性文明的象征。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器出现于
6000年前的古巴比伦两河流域。苏美尔文明时期雕有狮子形象的大型铜刀是早期青铜器
的代表。而中国青铜器普遍认为出现在夏朝(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共470年)末
期,但一直没有实物证实。西方史学家有人认为,中国青铜文明起源于西部草原,来自
西亚。商族是一个来自西部、北部大草原董民族。此次江西早商时期青铜冶炼遗址董发
现,颠覆了上述说法。
商朝(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共554年)青铜器发展成熟,成为中华文明的一大标
志。
江西九江荞麦岭遗址出土的商代汲水罐(资料图)
荞麦岭遗岭是近来商代考古的重大发现,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发掘。经初步钻探,其分
布范围约5万平方米,此次发掘考古面积为2000平方米...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389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各地人的品性(一) - 山东
推荐大家读下这篇文章:
海岱神韵话青州
纪连海
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到的是《海岱神韵话青州》。说到这个话题,首先我觉得就要交代
一下什么呢,就是人们来青州是干什么,我觉得大致…说到《海岱神韵话青州》,我觉
着人民大致都有两种想法:一,外地人来青州自然是看咱们青州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寿
”字;第二就是进城。进城来看什么呢,看很多很多的名人古迹。首先我觉得必须得从
咱们云门山的这全世界最大的寿字说起,这个寿字七米多高,光下面这个“寸”字就两
米三,所以说到七米多高的寿字、两米多高的寸字,自然青州人就很骄傲地说,人无寸
高。
何以骄傲?我们的话就出来了。这么巨大的“寿”字全世界第一高的“寿”字,它
到底是谁为谁刻的呢?说到这儿,这历史上还有个故事。不过要说这个故事,我们还得
从大明朝说起。
我们今天所在的位置就是大明朝在这儿的一个宫殿,这个宫殿想当初住的是明朝的
明衡王,这个第二代明衡王他姓朱,叫朱厚矫,咱们这个“寿”字就和朱厚矫有关。
故事中说公元1560年,当然,这个时间是我加的。嘉靖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60年
,这个明衡王朱厚矫迎来了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双喜临门这... 阅读全帖
n******g
发帖数: 17225
47
学诚法师,1966年生于福建仙游,1982年于莆田广化寺出家,1991年毕业于中国佛学
院并获硕士学位,2007年被泰国朱拉隆功佛教大学授予教育行政学荣誉博士学位,2011
年被全印度比丘僧伽会授予“三藏大法师”博士学位,现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
佛学院副院长、陕西法门寺住持、北京龙泉寺住持、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宗教界和平委
员会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人文宗教高等研究院副院长等。■本报记者 陆航/摄
2000多年前,始于西汉都城长安,跨越陇山山脉,经河西走廊连接亚洲、非洲和欧
洲的丝绸之路不仅见证了中西贸易的繁荣,也促进了各宗教的交流与传播。在丝绸之路
上,除了兴盛的佛教外,基督教、伊斯兰教、摩尼教、拜火教等多个宗教与民族文明相
遇融合、共同发展。为进一步探究千百年来,佛教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与发展、丝
绸之路上各宗教间的对话,本报记者采访了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
丝绸之路见证佛教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报》:古代丝绸之路贯通远东、中亚、南亚、中东、欧洲和非洲,
见证诸多宗教的传播与交往,汇聚了不同宗教的智慧与贡献。在中国倡导和推动“一带
一路”构想的大背景下,请您谈谈历史上佛教...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48
2015年03月14日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古建筑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大火焚烧过后的废
墟,拆、盗过后的累累伤痕,不仅是古建的伤痛,更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殇。今年一月
,我们的记者报道了山西古建被拆、被盗、被破坏的情况,令人触目惊心。节目播出后
,山西政府高度重视,在两会期间,山西省副省长张复明接受了小丫的专访。
坍塌烧毁被破坏 古建缺乏保护怎么办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记者李雪峰:我现在是在长治市壶关县的秦庄村,我身后
的这个建筑就是秦庄东岳庙。该庙始建于元代, 2004年,该庙被定为了山西省级文物
保护单位。这样一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多年的缺乏维护,现在导致了一个面阔五
间的大殿,已经坍塌了四间。
唐大华,民间古建保护志愿者,中华社会救助基金会拯救古建公益基金创始人。唐
大华告诉记者,2012年他发现省级文物秦庄东岳庙常年缺乏维护,损毁非常严重。更令
人担心的是,不仅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古建如此,就连被列为国家级的重点文物保
护单位的古建,也命运堪忧。
记者李雪峰:我现在是距秦庄东岳庙100多公里以外的晋城市泽州县川底村。我身
后的这个建筑就是川底佛堂,2013年...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49
名人故居强拆风波不断:拆的是房子 痛的是文化
梁思成夫妇位于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故居,是1930年代北平文化界人士重要聚会场所
,如今被迁除已成废墟。
文/本刊特约撰稿 沙可
名人故居,在世界各国都是一种文化标志和宝贵遗产。日前北京东城区总布胡同内的“
梁林故居”突遭拆除,几成瓦砾,引发公众强烈关注。据2011年底国家文物局第三次全
国文物普查统计结果显示,全国登记的不可移动文物总量当中,新发现登记不可移动文
物总量为536001处,约4.4万处不可移动文物已消失,在经济利益的背后,在推土机的
轰鸣声中,镌刻着一个民族文化记忆和精神灵魂的名人故居保护举步维艰。
北京东城区北总布胡同内的梁思成、林徽因故居日前突遭拆除,几成瓦砾,引起社会各
界的强烈反响。没想到当年林徽因竭尽全力保护北京城墙时所说的话,无意中却成为了
“梁林故居”今日惨遭“维修性拆除”命运的注脚:“你们现在拆的是真古董,有一天
,你们后悔了,想再盖,也只能盖个假古董了!”
“太太的客厅”随风而逝
梁思成、林徽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的设计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中国建筑
设计的国家奖就被命名为“梁思成奖”。
1931年到...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库大道与西伯利亚大铁路
茅海建
2016-08-28 13:31
就在不久前(2016年6月),我用了整整两个星期的时间,做了一件“思出其位”的事
情——去了外蒙古(蒙古国)和外外蒙古(俄罗斯联邦布里亚特共和国,布里亚特是蒙
古的一支),然后沿着西伯利亚大铁路,从乌兰乌德到赤塔、后贝加尔斯克、满洲里,
回到哈尔滨。原订计划还包括尼布楚(涅尔琴斯克),但由于奇特的原因,未能成行。
我之所以这么做,是想能实地考察一下清朝历史上非常有名的“张(家口)库(伦,即
今乌兰巴托)大道”和世界历史上非常有名的“西伯利亚大铁路”。
张库大道起点
西伯利亚大铁路
无论是张库大道还是西伯利亚大铁路,都不属我专题研究的范围,也不是今天能够看到
或体会到其伟大功用的壮丽景象。“张库大道”在历史上的灿烂辉煌,今天已难觅遗迹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时的伟大设想,从未实现。我之所以花去这么多的时间(其中还
包括大量的前期准备),只是为了满足我的知识好奇。这些毕竟是在历史上意义重大的
道路——在史籍中所占的地位太重、所占的分量太大,以致我在教学与研究中时常会与
之不期而遇——能够站在实地想象当年,稍稍有点“凭吊”、“怀古”的意味。历史学
家最...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