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 发帖数: 428 | 1 《史学月刊》2014年第10期 作者:万明
【内容提要】迄 今对明代中国财政史最重要而且也是最流行的成说之一,是黄仁宇
的“洪武型财政”说,由此将明代中国视为“不能在数目上管理的国家”的典型。“洪
武型财政” 说滥觞于黄仁宇《十六世纪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一书,其中对明代财政
史的基本评价是保守、僵化与倒退。这种评价有失公允。从明代白银货币化的学术理路
出 发,结合近年对于明代赋役与财政改革的实证研究,特别是对《万历会计录》整理与
研究的结论,可以看出,“洪武型财政”说不仅受到西方中心论史观的影响,而 且忽视了
明朝中央大型财政数据文献的利用,致使立论根据严重不足,对一些基本史实存在误解。
实际上,晚明中国已处在由传统赋役国家向近代赋税国家转型的过 渡期。
【关键词】16世纪;明代财政史;洪武型财政;史观;方法论;重新检讨
一、引言
财 政改革历来是惊心动魄的,处于社会转型、制度变迁、世界巨变关键时期的16世
纪明代财政史,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在研究史的回顾中,我们看到一个二律悖反的 现象:
一方面对于张居正改革和一条鞭法的高度评价基本成为学界的共识,另一方面对于16世
纪明代财政乃至整...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2 纹银、足银、折色银、金花银应该都能看出来吧。
不同时代的人有不同的经验。
http://www.sinoss.net/qikan/uploadfile/2010/1130/3263.pdf
中国社会历史评论Chinese Social History Review二零零四年第二辑
----------------------------------------------------------------------------
明代白银货币化与社会变迁
万明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北京 100732)
摘要:或许在明朝最重要的变化是白银货币化的成功。事实上,白银在明朝后期成为合
法的货币,摆脱了明朝
早期的不合法的地位。但是,白银货币化不是从皇帝制定法令开始的, 它出现的趋势
是自下向上的过程,而官
方的接受和推动则是随后才自上向下的。由于白银货币化,在成化和弘治统治之后,金
融和征税几乎从实物转
化为白银,它显现明初到晚明农业经济向货币经济的转变。一系列变化在整个社会方面
起因于白银。白银经济
表明市场经济的萌芽。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础之一就是货币经济。如果我们只关注于商品
经...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3 布鲁诺在罗马教廷的裁判所内直言: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无法冷去我心头的火焰。
满清的所谓盛世,仅仅是一小撮人的盛世。戳穿它的画皮是替天行道。农业经济在100%
自耕农的状态下也无法支持上亿人口共同富裕。更不要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
代利润最高,最能拉动产业升级的海上贸易又被满清完全禁绝。
清初,满人一人关内,就对直隶省内的汉人耕地接连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夺①,作为
皇帝、宗室、和八旗壮丁所有的土地。至于零星侵占是陆续不绝地在那里进行的,因此
究竟面积若干,我们还无法确定。据《清通考》转载“八旗土田志”数字,皇室、宗室
和八旗庄田共约十六万七千顷。各地旗兵的驻防庄田尚不在内②。这样大量土地被圈的
结果,直隶许多州县几乎没有民田,如雄县在明代民地4400多顷,现在旗地占了3056顷
,即70%③;唐县“垦田无多,腴者又半属旗地”④;可以代表许多别的州县的情况。
这是官拨旗地,此外还有农民“带地投充”并人旗庄的土地,如房山县内土地,圈占去
了十分之七,“投充”又达十分之二⑤。总的来看,清初各类旗地的总数当不下于明末
的官庄。
除了清统治者对直隶境内汉人土地的大规模的强暴掠夺以外,各地的大...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4 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教授何炳棣,于1973年发表的著名演讲,后于1974年出版
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何炳棣
(一九七四年一月)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
多或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
事实。从最早有文献的商代起,国王是世袭的,“国”是“王室”的扩大,国家的土地
是国王的“产业”。商部落国家最大多数的成员,即卜辞和《尚书》“盘庚篇”中的“
众”,直接间接都是商王的隶属,从事生产,担负劳役兵役。周代疆土扩大了,不得不
施行封建,土地和人民都属于周天子和列国封君;因为列国封君是由周天子所封,所以
理论上“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经过春秋、战国几百年的巨变
,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出现,帝国制度延续到辛亥革命,共两千一百多年。在这漫长的
帝国时期,土地所有和赋役制度,人民在政治、法律、经济、社会地位,各朝代之间都
有些性质及程度上的不同,本文不必细论。但值得注意的是当西汉皇帝制度建立之际,
民间称皇帝为“国家”。以县吏成天...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5 | 5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朱嘉明:中国货币史和“白银纠缠” —— 《白银帝国: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序
源远流长的中国货币史,是一种超级复杂系统,包含着众多子系统和因子。其中,白银
自始至终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存在着一种与物理世界的“量子纠缠”类似的“白银
纠缠”。这里所说的“白银纠缠”包含两个含义:离开白银货币,中国货币历史根本无
法书写;而没有对中国货币经济历史的整体性把握,白银货币也绝无说清楚的可能。徐
瑾女士所撰写出的《白银帝国 — 一部新的中国货币史》,其中考察从960年建立的宋
朝至1930年代的中华民国,时间跨度长达1000余年细密经纬货币史,并描述和诠释了其
中那根连绵不绝、隐匿无比和充满“纠缠”和“纠结”的“银线”。
(1)“白银纠缠”发端于何时?
中国自战国到两汉,大体以黄金为计算标准。究竟白银货币在何时开始成为其中的重要
子系统,或者主要的因子,并没定论。据彭信威先生的《中国货币史》:“一直到元末
,白银还算不成十足的货币”。彭信威先生这样的结论,显然基于白银在货币体系的比
重或者权重。
宋代相比较于之前的历朝历代,发生了人口革命、商业革命、交通革命、农业革命、手
工业革命和都市革命,以致...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7 何新:被中国历史忽视的吐蕃王朝
点击:308 作者:何新 来源:作者博客 发布时间:2018-01-26 11:32:57
在平均海拔四千多米的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上,除了巍然屹立的喜马拉雅山、奔流
不息的雅鲁藏布江、漫山遍野的格桑花,还存在过一个强大的地区——吐蕃王朝。
吐蕃王朝大约和李唐帝国同时建立,在唐初归顺大唐帝国。中唐以后崛起,其存在和李
唐王朝差不多时间兴盛,也差不多同时间衰落。
图中黄色为全盛期的大唐帝国
隋唐之前,吐蕃仅是生活在中国西部地区的一个小部落,史书中把它归属于西羌一部。
后来吐蕃兼并唐旌、羊同、苏毗等周边部落后,影响日大,中原史料中逐渐开始记载它
的存在。而之前,中原史料只是将它简单的归类在羌族之中。
吐蕃在赞普松赞干布时期崛起,由山南匹播城(今西藏琼结县)迁都逻些(一作逻娑,
即今西藏拉萨),兼并了苏毗、羊同(今青藏高原)等部,又破党项、白兰,击败吐谷
浑,取得其旧地,向西征服了在今克什米尔地区的大、小勃律(位于喀喇昆仑山脉以南
、喜马拉雅山脉西北部),向南取得了泥婆罗(今尼泊尔)等地。
吐蕃帝国
唐朝之前近千年中,吐蕃与中原王朝关系并不密...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8105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崇善广德 恩泽四方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6 23:10:04 2016, 美东)
唐太宗在《帝范》中有这样的论述,“人有云,非知之难,惟行之不易;行之可勉,惟
终实难。是以暴乱之君,非独明于恶路;圣哲之主,非独见于善途。良由大道远而难遵
,邪径近而易践。小人俯从其易,不得力行其难,故祸败及之;君子劳处其难,不能力
居其易,故福庆流之。故知祸福无门,唯人所召。欲悔非于既往,唯慎祸于将来……。
若崇善以广德,则业泰身安;若肆情以从非,则业倾身丧。且成迟败速者,国基也;失
易得难者,天位也。可不惜哉?”
其大意是:有人说,难的不是明白道理,而是不易实行;更难的不是一时能够实行,而
是能否坚持始终。所以说,暴虐荒乱之君,原本不是只懂得作恶,而是不能把善行推延
下去;圣明哲智之主,也不是没有缺点和错误,但他们能始终行善备恶。确实是正道幽
远而难以遵行,邪路近在眼前而极易循行。小人因为只选择那些容易的事情去做,不愿
努力去做较为... 阅读全帖 |
|
b**********u 发帖数: 2817 | 9 太平军在奉贤的斗争
作者:吴廷嘉、沈大德 文章来源:中华文史网 点击数: 413 更新时间:2008年11月
17日
(一)奉贤县系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年)从松江府华亭县析出,地处江苏东南,枕海
带浦。清政府相当数量的漕粮、白粮都经此地解支起存。县西柘林镇是古时著名海口要
塞,与金山卫相呼应,同宁波、定海绕杭州湾互成犄角之势。这里,既是守卫上海的门
户,又是连接浙江的水陆海要冲,为浦东南咽喉要地。历来在政治、经济、军事上,都
有一定的战略地位。 从建置以来,奉贤隶属苏松太道。清政府对这个县是重视的,
除设有奉城县署外,还在南桥设立巡检司衙门;在奉城,柘林分别驻扎两个兵营,两个
水师营。全县还有大批漕丁,兵汛达七十二处之多。仅本地驻军,每年即需饷银四千四
百六十三两。嘉庆十五年,奉贤人口约二十六万,就要交田赋四万八千三百五十八石三
斗四合一勺米。其余苛捐杂税,名目繁多,举不胜举,大宗如盐税,每年八千八百四十
四两,小的如每石漕米加收银六分,修海塘每亩捐钱五文。据曾国藩、李鸿章供认:包
括奉贤在内的“苏、松、太浮赋,上溯之,则比元多三倍,比宋多七倍 …… 比同省镇
江等府多四、五倍,比他...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1118 | 10 在杭州镇海节度府后面,本有一个大的水塘,附近的百姓都唤作余塘,余塘当中有一小
块陆地,约莫有半亩大小,与陆地用一座小桥相连,本来只有一处亭子,早就荒废了,
可最近却建起了一起院落,那座孤岛与陆地相连的小桥旁甲士林立,便是偶尔有进出的
书吏也都要一个个契合符节,戒备十分森严,有路经塘边的婢仆都下意识的加快了脚步
,仿佛多看上一眼此地便会惹来什么祸患一般。
上得岛来,就会发现这院落与府内的其他建筑不同,竟然没有用上一块木头,全是
由砖石建设而成,连窗户都是用铁条制成,院落两侧是两排房屋,房门也是完全用铁制
成,在房门的上方挂着铭牌,分别写着两浙各州的名称,只有当中的大堂中放着几张木
椅,这可能是这院子内部唯一的木制品了。
“很好,此地干系重大,且不可留下一点易于着火之物,所有要查阅或者誊写书册
之人都必须在堂屋去外面工作,且不可在库房内点燃火烛。”从左厢那间挂着“杭州”
铭牌的房间里传出一阵人声,随即沉重的铁门被推开了,第一个从里面走出来的是个紫
袍男子,正是镇海军节度使吕方。
紧跟着吕方走出来的却是掌管两浙金谷的节度府推官骆知祥,他点头应答道:“主
公说的是,我马...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
|
s******c 发帖数: 44 | 12 前几天说好要写一篇东西的, 可真写起来确实太困难
一是资料的问题, 二是时间的问题. 只能极为不专业地乱侃了.
大家多多包涵.
讲宋朝是因为前面和人掐架时对方提出王安石误国. 我想对此
说说看法, 但用句套话: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不得不从宋初
说起, 简单讲讲宋代的整个户口制度.
宋初的户籍制度称"五等版籍", 中又分"主户"和"客户"的区别.主户指拥有
田地的人家(历代的户口和土地是不分家的). 无田地者称"客户", 主要
是租种土地的佃户. 主户因占田, 所以要承担赋役, 按其财产分为
五等. 是谓"五等版籍". 赋役税主要情况如下: 税分夏秋两次征收
(同唐两税制), 赋包括丁口赋和杂赋. 役包括差役和杂徭.
总体来说, 这里看不出什么问题, 似乎和各代制度差不多. 但放到那时的
环境里就有问题了. 北宋边境上长年战争, 而且战争屡败,年年进贡, 国家经
济问题很大. 再加上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 重官轻民的时代, 在继承唐的
科举制度的前提下, 大量增加录取名额. 有两个数字为证: 太宗期间因科举而得官的
近万人. 仁宗期间光进士一科(此为唐遗制, |
|
s****y 发帖数: 704 | 13 http://economy.guoxue.com/article.php/4620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2004-12-31 魏宏运 李金铮 《中国经济史研究》2004/3,中国经济史论坛扫校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从11村个体农民生产消费看近代中国农村变迁
——评侯建新《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
魏宏运 李金铮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 300071;河北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 071002)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之交,学术界曾对中国近代经济史的中心线索进行了讨论,结果似乎
并没有取得广泛的共识,尤其对20 世纪前半期中国农村的发展与不发展,这个在半个
世纪前中外学者就争论不休的问题,仍有扑朔迷离之感。显然,必须进一步挖掘资料,
特别是个案分析资料,首先搞清“是什么”。近年,又有不少新成果、新观点推出,其
中侯建新教授是比较突出的一位。他的新著《农民、市场与社会变迁:冀中11村透视并
与英国乡村比较》(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以下简称《农民》),正是一项颇为
珍贵的、以20世纪上半叶冀中11个村庄为剖析对象的个案... 阅读全帖 |
|
y*****2 发帖数: 863 | 14 嘉靖朝是从1522-1567。明朝虽然有很多大问题,但发展还是很先进的,只是运气
太不好,又处在时代变化找不着更好出路的堕落心态中。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问题,现在学术界还在争论,有许多不同的意见。有的人认
为资本主义萌芽很早,有的人认为很晚。所提供的史料的时间性都很不肯定,从八
世纪到十六、十七世纪都有。特别是关于《红楼梦》的社会背景的讨论展开以后更
是如此。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了《红楼梦》这部作品呢?它的社会基础是什么?
《红楼梦》中的贾宝玉反对科举、尊重妇女的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他骂念书人,骂
那些举人、秀才都是禄蠹,说女孩子是水做的,男人是泥做的,这样的思想认识是
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的?对于这一系列的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看法,各有各的论据。
而且关于“萌芽”这个词的意义也有不同的理解。比如种树,种子种下去以后,慢
慢地露出了头,这叫萌芽;又如泡豆芽菜,把豆子放在水里,长出一点东西,这也
叫萌芽。既然只是萌芽,它就不是已经成熟了的东西,还只是那么一点点。假如是
整棵的菜,那就不是萌芽;至于开了花、结了果的东西就更不是萌芽了。所以要把
这些情况区别开。可是现在在某些讨论中存在有这样的问题:将... 阅读全帖 |
|
h*h 发帖数: 27852 | 15 北宋赋重役轻说
长期以来,学界认同度颇高的共识是:随着北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进一步强化,强制
性劳役比前代大大加重。[①]而笔者则以为:北宋与前代相比,赋税虽有较大幅度的增
长,但徭役有所减轻。一言以蔽之,北宋赋重而役轻。
一、职役非役
按照通常的说法,北宋的役包括职役和夫役两种。有必要指出的是,职役和夫役的性质
并不相同。职役不可与“身任军旅土木之徭役”[②]混为一谈,一般应当排除在徭役范
畴之外。其主要理由有二:
第一,从承担差事上看。马端临说:“古之所谓役者,或以起军旅,则执干戈,冒锋镝
而后谓之役。或以营土木,则亲畚锸,疲筋力,然后谓之役。”[③]职役既不“亲畚锸
,疲筋力”,也不“执干戈,冒锋镝”,而是承担胥吏一类的职责。用北宋人晁说之的
话来说,便是:“有官府则有府吏胥徒,有府吏胥徒则差役于民。”[④]诸如主管官物
、负责辇运的衙前、掌管督催赋税、参与推排户等的里正之类,在当时虽有“差役”之
称,但断断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力役或徭役篪,甚至还应当将其视为一种特权。这些所谓
“差役”确实是有机会利用手中的权力,骑在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的。
第二,从差派对象上看。北宋人韩琦称乡村上三等...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学家何炳棣谈文革中国的伟大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43:58 2012, 美东)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17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从来,以压倒同时之旧学派,此点关系吾国之佛教史,人所共知,又其事不在
本文范围,是以亦可不必涉及,唯就退之有关者略言之。
昌黎集一一原道略云: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1379 | 18 古代的人怎么杀女婴 发贴心情 Post By:5/1/2012 3:14:00 AM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1379 | 19 战国时期溺女婴就有一定的普遍性,《韩非子·六反》:
“且父母之于子也,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说明溺女已是人们的带有一种普
遍性的心理。到南北朝时,“世人多不举女”,表明溺女婴者多,颜之推在说到这种事
情的时候,特地举出他亲戚的例子:那人广有婢妾,每当她们将分娩时,派奴隶守在产
房门外,若是生的女孩,就拿出去害死,产妇心疼,号哭不让,其悲惨之声令人不忍听
闻,但并不能改变那个人溺女的习性和举动(《颜氏家训》)。颜之推这个亲戚极残忍
,是溺女的一个典型。
元末人郑文和在《郑氏规范》中说:“世人生女,往往多至淹没。”反映的是元代
人的溺女习俗。
明初浙江严州府遂安人“生女多不举”,知县袁政禁止,以后百姓生女儿,多取名
叫“袁留”,表示对袁县令的纪念(民国《吴县志》卷六十六引《姑苏志》)。金华府
人“产女多不举”,县令吕祚禁止,据说活下的女婴甚多(光绪《常昭合志稿·人物》
)。嘉靖间兰溪令李昭祥令民间生三个女儿的豁免徭役,因此几年内没有抛弃女婴的(
光绪《华亭县志·人物》)。同时间江西贵溪县民人也使溺女成为风俗(民国《吴县志
·传》)。浙江新昌人弃女,县令采取刑法处断的手段严行禁止,他在任...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787 | 20 20、十全老人
清高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十三日生。1736年-
1795年在们,年号乾隆。其后又做了三年太上皇,是中国历史上实际执政时间最长的皇
帝。
乾隆在位期间,进行了平定大小金川叛乱、出征缅甸、安南等诸多战役,自我总结为“
十全武功”,自诩为“十全老人”。乾隆开四库全书馆,历时十五年编修成《四库全书
》。
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初三,于养心殿驾崩,享年八十九岁。庙号高宗,葬于裕陵。
19、勤步终生
清世宗胤禛
雍正,名爱新觉罗·胤禛。康熙皇帝玄烨第四子,乾皇帝弘历之父。
1723年,胤禛在纷争中神秘继位,年号雍正。继位之后,雍正即着手整顿吏治,打击朋
党。先后除掉与自己争储失败的皇八弟、皇十四弟,以及侍功自傲的年羹尧、隆科多等
人。
1724年,雍正诏令实行耗羡归公和讵廉银制度。雍正四年(172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
推广“摊丁入亩”之策。命鄂尔泰都督云南,实行“改土归流”。并用兵西北,维护边
疆。
1735年8 月23日,雍正皇帝在圆明园猝然去世。其死因至今依然是史学界的一大疑团,
众说纷纭,没有定论。
18...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一 明末全球大贸易产生现代地图
中国完整、现代的世界地图,应该产生于明万历年间。
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传教士耶稣会士利玛窦进宫,一是给献给万历皇帝的自鸣钟
上发条,二是献上世界地图。此时,距离麦哲伦完成环球旅行已经过去了80年,大航海
时代方兴未艾,欧洲人了解地球是圆形的,经纬线、子午线已经成形,对各大洲有相对
准确的了解。
明代后期到康熙时期是传教士的黄金时代之一,也是中国与西方科技文化接触的鼎盛时
期。当时正值中国通过瓷器、茶叶、丝绸等贸易全面融入全球产业链,虽然贸易在每一
朝都存在,但明末开始的白银时代显然与前朝不同,中国吸走了多半美洲新大陆与日本
的白银,中国登上舞台中心,成为国际贸易中的主角。
万明先生在《中国的“白银时代”与国家转型》一文是指出,明代中国白银货币化,并
且通过白银货币化打通了全球贸易链条。否则,源源不断运往欧洲的丝绸与茶叶是没有
办法有效交易的。
土地买卖契约文书的考察证明,十四世纪末,中国市场开始白银货币化,十六世纪初奠
定了白银在流通领域的主币地位。这本来只有中国本土的意义,由于十六世纪全球化开
端,日本、美洲白银矿产资源的发现、开采和进入全球贸...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2 2017-12-26历史研习社 微信号mingqinghistory
功能介绍
顺时针研习历史,逆时针解毒世界。
研习社社论
二师兄
据悉,中国明史学会会长商传先生遽然仙逝。商传先生出身于明史世家,他与父亲商鸿
逵都是著名明史学家,又师从著名史学家谢国桢,曾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过36集的朱
元璋系列。作为一个历史学家,他曾这么描述过自己的志业:“作为史学工作者,我的
工作更多的是恢复历史。史学工作者尽量去找到历史的真相,去无限接近它,从而了解
我们传统历史的一些优秀遗产,找到社会发展的规律,但永不会完全抵达它。”
晚明社会转型最终伴随着明朝的灭亡而结束了,中国从此失去了一次与世界同步发展的
机会,给我们留下太多的历史遗憾。回首明朝灭亡的那幕“天崩地裂”的悲剧,究竟谁
应该对这一切负责呢?是张居正,还是万历皇帝?或者是东林党与阉党?抑或是那个时
代从上至下的每一个人?这才是我们今天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无法改变的规律是改朝换代。每个朝代,长不过三百年,短不过数
十年,便都灭亡了。自秦统一中国开始,每一个朝代都有它的建立与灭亡,即“初”与
“末”。但是,如果我们进一...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23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们,从秦汉之际的陈涉、吴广直到晚清太平天国的洪秀全,基
本政治社会观念都是陈旧的。其中比较激进的,在起义初期虽多少有些原始均产的号召
,但这些起义,或者失败,或者将要成功时已经变了质。起义成功者,建立新皇朝,人
民仍是被统治剥削的对象。太平天国的下级成员虽较富于“革命”... 阅读全帖 |
|
f****a 发帖数: 351 | 24 《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比起《三国演义》的政治军事智谋,《水浒传》的义薄云天,《红楼梦》的丰富情感世
界,西游记更像一本儿童读物。
虽然历史上曾有不同的评论家做证道说,心学说,劝学说,玩世说,但无一不牵强附会。
吴承恩到底为什么要写这么一部书?又不像现在,可以贴网文挣钱。
西游记成书于16世纪中叶,大约是在明朝嘉靖年间。
嘉靖皇帝早期整顿朝纲、减轻赋役,对外抗击倭寇,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但不久
与杨廷和等朝臣在议父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争论,史称“大礼议”之争。后期崇信
道教,并痴迷于炼丹,致使后来发生“壬寅宫变”,之后不再理政。嘉靖四十五年(
1566年)驾崩,终年60岁。庙号世宗。
世宗皇帝一是大赦天下,抑制宦官,整顿朝纲,下诏废除了武宗时的弊政,诛杀了佞臣
钱宁、江彬等,使朝政为之一新;二是减轻租银,整顿赋役,赈济灾荒;三是勘查皇庄
和勋戚庄园,还地于民,鼓励耕织;四是体恤民情,集异纳谏,勤于政务;五是征剿倭
寇,清除外患,整顿边防。这期间,“资本主义”开始萌芽,文化科技空前繁荣,优秀
作品和杰出人物大量涌现,“天下翕然称治”。后史誉之谓“中兴时期”。
吴承恩在155...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5 2016-08-25 仲伟民 邱永志 青年史学家 微信号qinianshixuejia
功能介绍
欢迎关注青年史学家!我们将本着“文不虚发”的原则,提倡紧扣前沿、促进交流,探
索公众史学发展路径,服务史学青年、体现现实关怀。青史出品,必属精品!希望大家
支持我们,踊跃投稿,共同进步!
数据估算与历史真实
中国史中GDP估算研究评述
主编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曾经担任
《中国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编审、总编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
编。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近年来,中国史中GDP的估算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引起了热烈讨论。关
于国民所得、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核算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学
人多承认由巫宝三等人率先开创。此后,关于这一方面的研究成果不断,但估算研究时
段主要集中在中国的近现代史。最早把GDP估算研究带入中国古代史领域的是外国学者
保罗·贝洛赫、安格斯·麦迪森等人,但是他们较为粗略式的估算引起了学界不断的质
疑,并直接或间接地促成了此次古代经济史...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14447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Herzog (singularity),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历史学家何炳棣谈文革中国的伟大成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4 15:43:58 2012, 美东)
读完后感慨万千。
[原文标题]从历史的尺度看新中国的特色与成就
[作者]何炳棣,美籍中国历史学家,系美国芝加哥大学历史系汤普逊讲座教授,台湾中
央研究院院士。曾在1974年出任美国亚洲学会会长。
[出版时间]1974年
[出版地点]芝加哥
(一)人民的真正解放
“中国人民真正解放了”是今日中国最流行的口号之一。表面看来,凡是口号都或多或
少地具有宣传性。但从历史观点看来,这口号是无可否认的、空前的、崭新的基本事实
。历代少数君主,为延续皇朝的生命,保持社会的安定,有时不得不采取些所谓“惠民
”的治标措施。但无疑义地,两千年来人民始终是田赋、劳役、兵役的对象,是被统治
者、被剥削者、被鞭策者,决不是国家的主人。文彦博对宋神宗说:“殿下为与士大夫
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一语道破了两千年的基本史实。
即使历代“起义”的领袖...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28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从来,以压倒同时之旧学派,此点关系吾国之佛教史,人所共知,又其事不在
本文范围,是以亦可不必涉及,唯就退之有关者略言之。
昌黎集一一原道略云:
曰:斯道也,何道也?曰:斯吾所谓道也,非向所谓老与佛之道也。尧以是传之舜
,舜以是传之禹,禹以是传之汤,汤...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仲伟民:数据估算与历史真实——中国史中GDP估算研究评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30 14:18:19 2016, 美东)
2016-08-25 仲伟民 邱永志 青年史学家 微信号qinianshixuejia
功能介绍
欢迎关注青年史学家!我们将本着“文不虚发”的原则,提倡紧扣前沿、促进交流,探
索公众史学发展路径,服务史学青年、体现现实关怀。青史出品,必属精品!希望大家
支持我们,踊跃投稿,共同进步!
数据估算与历史真实
中国史中GDP估算研究评述
主编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学报》常务副主编。曾经担任
《中国社会科学》与《历史研究》编审、总编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常务副主
编。
仲伟民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摘要
近年来,中国史中GDP的估算研究引起了学界的高度关注,并由此引起了热烈讨论。关
于国民所得、国民收入等宏观经济核算的研究,最早可追溯至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 阅读全帖 |
|
o*i 发帖数: 69 | 30 大化二年春正月甲子朔,贺正礼毕,即宣革新之诏曰:
其一曰,罢昔在天皇等所立子代之民,处处屯仓,及别臣、连、伴造、国造、村首
所有部曲之民,处处屯仓。仍赐食封,大夫以上各有差。降以布帛,赐官人百姓有差。
又曰,大夫,所使治民也。能尽其治,则民赖之。故重其禄,所以为民也。
其二曰,初修京师,置畿内国司,郡司……凡畿内东自名垦横河以来,南自纪伊山
以来,西自赤石节渊以来,北自近江若狭波合山以来,为畿内国。凡郡以四十里为大郡
,三十里以下,四里以上为中郡,三里为小郡。其郡司并取国造性识清廉,堪时务者,
为大领,小领……
其三曰,初造户籍,计帐,班田授受之法。凡五十户为里,每里置长一人,掌按检
户口,课殖农桑,禁察非违,催驱赋役。若山谷阻险,地远人稀之处,随便量置。凡田
长三十步、广而二十步为段,十段为町。段租稻两束两把,町租稻二十二束。
其四曰,罢旧赋役而行田之调。凡绢、缗、丝、绵并随乡土所出。田一町绢一丈,
四町成匹。长四丈,广二尺半;二丈,二町成匹,长广同绢;布四丈,长广同绢、缗,
一町成端。别收户别之调,一户布一丈二尺。凡调副物盐亦随乡土所出。凡官马者,中
马每一百户输一匹,若细马每二百 |
|
m********y 发帖数: 21909 | 31 【整理者按】这是秦晖、温铁军、汪晖三人的一个对话。《天涯》与《中国改革》杂志
曾先后发表过未经笔者审阅及认可的两个删改版,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发表未删改的文
本以正视听。在这个由笔者整理的版本中,本人的谈话部分有相当篇幅的进一步补充,
同时也保留了其它两位对话者的全部对话内容(包括两位事后整理增补的内容及前后文
的顺序、体例,乃至两位认为应当放进来的他人言论,均一字不删,以对历史负责),
但他们的对话内容在文中的性质属于引文,不影响笔者自负文责、自享文权。——秦晖
第一部分 国家的责任与权力 关于过去的争论
中国农民摆脱束缚,无需支付失去保护的代价?
秦晖:在中国—东欧转轨比较上,如今争论双方似乎有个共同点,即都说中国
渐进、东欧激进。只是一方说中国渐进就对了,而东欧激进则是犯了过分市场化的错误
。另一方则认为:目前中国采取的渐进改革,虽然短期内增长比较快,但将来可能会发
生很多问题。而东欧国家采取彻底的自由化道路,所以现在虽然付出了一些代价,但是
从长远的角度看,将来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我看,如果不谈政治改革,仅就经济转轨而
言,中国渐进东欧激进之说本身就很可疑。
如果拿东欧和中国做比较...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32 【原序】
癸卯岁,西原贼入道州,焚烧杀掠,几尽而去。明年,贼又攻永破邵,不犯此州边鄙而
退。岂力能制敌欤?盖蒙其伤怜而已,诸使何为忍苦征敛?故作诗一篇以示官吏。
【原序的今译】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西原蛮起兵攻入道州,烧杀抢掠,几乎抢光才离开。第二年,
盗贼又攻破永州和邵州,不再侵犯道州边境,就退走了。难道是因为道州有力量制服敌
人吗?不过是蒙受了敌人的哀怜罢了。催缴赋税的官吏,为什么还这样忍心苦苦搜括呢?
因此作诗一篇,以告官吏。
【原诗】 【今译】
昔年逢太平, 早年幸逢着太平盛世,
山林二十年。 在山林里隐居二十年。
泉源在庭户, 清泉水流经我家庭院,
洞壑当门前。 山涧洞谷对着家门前。
井税有常期, 征收赋税有固定时间,
日晏犹得眠。 太阳升高还可以安眠。
忽然遭世变, 忽然发生了安史之乱,
数岁亲戎旃。 好几年随军南征北战。
今来典斯郡, 如今来管理这个郡县,
山夷又纷然。 又遇到山寇骚扰侵犯。
城小贼不屠, 城市小 山寇无意洗劫,
人贫伤可怜。 百姓穷苦 山寇也哀怜。
是以陷邻境, 因此邻县全都被攻破,
此州独见全。 唯有这个州独得安全。
使臣... 阅读全帖 |
|
N*****e 发帖数: 1094 | 33 著名国学大师蒙文通(网络图片)
与中共统治下鲜有大师不同,民国时期涌现了一批学贯中西的大师,按照一些描述民国
时期的书籍所言,他们是一批有“骨气”而又“好玩”、“有趣”且学问深厚之人。他
们有时如孩童般天真,而且对于世事,亦常有惊世骇俗的作为。而他们可以如此随性而
行正是得益于民国政府的宽容。
彼时,无论是北洋军阀政府,还是蒋介石治下的南京、重庆国民政府,对自由主义知识
分子的人格、知识和信仰都保持了一定的尊敬。而知识分子对待政府则是:你不对的时
候我批评你,你对的时候,我就支持你。毫无疑问,能够形成这种相互信任关系的根本
原因还是在于民国政府的诚意。
然而,中共建政后采取的杀伐政策,不仅使留在大陆的民国大师们一个个惨遭迫害,甚
至惨死,而且也彻底使知识分子的脊梁弯曲。1949年后中国大陆再无大师出现也是必然
,因为出现大师的土壤已被完完全全地破坏。本系列讲述的就是几位大师惨遭中共迫害
的经历,本篇说的是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蒙文通。
1894年出生的蒙文通,是四川人。他被誉为超级的“跨学科”人物,其论述方面之广,
层次之多,近世几乎无人可比。他在哲学及哲学史方面,从先秦儒家、诸子,到汉代... 阅读全帖 |
|
d******2 发帖数: 6 | 34 西双傣语为十二的意思,双版纳即为十二个版纳:版纳景洪、版纳勐养、版纳勐龙、
版纳勐旺、版纳勐海、版纳勐混、版纳勐阿、版纳勐遮、版纳西定、版纳勐腊、版纳勐
捧、版纳易武。西双版纳是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宣慰司(当地最高的行政长官)
把辖区分十二个“版纳”(傣语“十二”“西双”“版纳”是一千亩之意,即一个版纳
,一个徵收赋役的单位)。从此便有了“西双版纳”这一傣语名称。
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22°36′,东经
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由于入射角高,冬至时分高度角最
低为45°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
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
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
,四季常青。又因距离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
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 1993年
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 |
|
i***s 发帖数: 39120 | 35 你知道最小的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吗?
昨天上午,南京高淳区桠溪镇桠溪村中村一位居民,向扬子晚报记者展示了一张清代地契,里面对土地的描述竟然十分精确。
这张代代相传的地契上,除了亩和毫厘等我们耳熟能详的单位,还出现了有“丝”和“忽”。相关历史资料显示,清代及以前,有关长度及重量的记录,竟然精确到了百万亿分之一。专家表示,这些“超细微”单位最早始于汉代,于细到百万亿分之一是因为古人没有有效数字的概念。
百年收藏
高淳发现清代地契
藏在梁下保存至今
今年70岁的史先生,是土生土长的南京高淳桠溪村中村人,正是他收藏了这些地契。
见到扬子晚报记者,史先生小心翼翼地从木箱里拿出个纸包。打开纸包,是10多张发黄破旧的地契。仔细看,除了一部分因为保存原因出现些许破损,大部分完好。
史先生表示,由于这些地契用的都是比较好的宣纸,这才能保存到今天。扬子晚报记者了解到,如果从立地契的年代算起,这些地契已经有百余年的历史了。这些地契里,最早的可追溯到清光绪十一年,距现今有近130年了。
史先生说,这些地契反映了爷爷那一辈人家庭生活的历史。爷爷去世后,父亲便将这些地契保存下来,并传给了自己。据史先生回忆,很小的时...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1017 | 36 明王朝平蜀后,置四川承宣布政使司,又置四川都指挥使司和提刑按
察使司,合称“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司法。各地府、州、县地方政府
相继建立起来。在县以下,普遍建立里甲机构,在城市建立坊厢机构,使王
朝的赋役征调得到保障。
明朝中叶,四川人民赋税沉重,地主兼并土地日益严重,不断引起农
民起义,并波及陕、湖、贵等省。
明末阶级矛盾十分尖锐,社会危机十分严重。四川爆发多起民变和兵
变。明末农民战争爆发后,张献忠于1633年首次率师入川,1644年
初由湖广第五次入川,号称有众60万,以“澄清川岳”为旗帜,溯江而上,
节节胜利。6月克重庆,8月克成都,明蜀王朱至澍投井自杀,结束了明王
朝在四川的统治。1644年11月16日,张献忠在成都即帝位,国号大
西,建元大顺,自称西王。大西农民政权建立了中央机构和地方各级政权组
织,并开科取士,补充官员。大西政权没收明地方政府的库金和王朝宗藩的
财产,向富民大贾征收赋税,发放金银赈济贫民。又铸货币“大顺通宝”以
供流通。1644年清军入关后,于1646年攻入四川,张献忠率军迎击,
不胜,在西充县凤凰山多宝寺前太阳河畔遭清军突 |
|
n***5 发帖数: 405 | 37 明万历年间,政府的赋役越来越重。随之全国各地几乎连年遭灾。先秦晋,后河洛
,继之齐、鲁、吴越、荆楚、三辅,并出现全国性的大旱灾。万历、崇祯年间,旱灾变
得越来越频繁,大旱之年的比率也在增加。最后波及华北数省的大鼠疫终于在山西爆发
。
万历八年(1580年),“大同瘟疫大作,十室九病,传染者接踵而亡,数口之家,一染
此疫,十有一二甚至阖门不起者”。同年,在太原府(治今太原)的太谷县、忻州、苛
岚州及保德州都有大疫的记载。次年,疫情传至辽州(治今左权),再传至潞安府(治
今长治),疫情进一步扩大。万历《山西通忘》卷26记载,潞安“是岁大疫,肿项善染
,病者不敢问,死者不敢吊”。患者表现为肿项,传染性极强。
万历十年鼠疫传到相邻的河北宣府(治今宣化)地区,这里是军卫密集的军事重镇。疫
情发生时,“人肿颈,一二日即死,名大头瘟。起自西城,秋至本城,巷染户绝。冬传
至北京,明年传南方。”此疫不仅造成怀来卫城中的人口大量死亡,并且传入北京。
北京周围地区,直到清末光绪年间当地人仍然能够回忆:“万历十年四月,京师疫。通
州、东安亦疫。霸州、文安、大城、保定患大头瘟症死者枕藉,苦传染,虽至亲不 |
|
|
m******r 发帖数: 4351 | 39 hoho,这个中州本来我也不是很确定,所以一开始就声明了这只是"疑问"
另外只有这点我没有展开说,只是列出来而已。
元史食货志讲述户口的时候说得也不是很清楚,“初,太宗四年,括中州户得七十三万
有余。八年,复括中州户,续得一百一十万有余。宪宗二年,再籍汉地户口。”
后面就是各种户口名字,如官户,军户,站户,趋良等的解释。
当时行政管理一片混乱,窝阔台括户口,目的也是为了规范管理。当时即使汉人军将,
也普遍私占民户,截流税收。以东平为例,将校各占民部曲户,谓之脚寨,擅其赋役,
几四百所。诸王大臣所得驱奴,也往往寄留诸郡,各置首领管理,不属州县,此类驱口
,号称"其数几居天下之半"。窝阔台括户口后,紧接着又搞了一个诸王分封,一方面是
默认了其拥有大量驱口的权利,另一方面也有限制他们驱口的数量的意味。 |
|
W**o 发帖数: 428 | 40 知识分子活得轻松,升斗小民就惨了,宋代的税赋役历代最多吧,靠百万大军和对外跪
地求饶苟延了200多年
多。 |
|
x****o 发帖数: 29677 | 41 什么是法制,区别于法治,是对各样事务活动都有相应的法律或者律法来约束,违反时
有相应的律法来惩罚
每个王朝都有律法,这就是法制
唐朝法律形式主要有四种:律、令、格、式
律是封建国家的基本法典:《贞观律》《永徽律》
令是经过系统整理公布的关于国家各种制度的法规,比如田令、户令、赋役令、关市令
、官制令、选举令、官品令
格是皇帝针对某一国家机关或某一具体事项临时发布的、经过分类整理汇编确定为“永
格”后重新颁行天下的各种单行敕令,又称敕格。主要涉及国家各部门百官日常办事规
则。比如《武德格》《贞观格》《开元格》等
式是国家机关的办事细则和公文程式,在唐朝也称为“永式”,是国家机关中长期适用
的行政法律规范。重要的式有《武德式》《贞观式》《永徽式》等。
中国自古至今问题是法治,有了法制,官员徇私枉法,不按律法去断案判案,因此法治
是最大的问题。难得有官员遵守律法,依法办事的,就成了清官了,比如唐朝狄仁杰,
宋朝包拯等
所以说中国最大的问题不是法制,而是法治。再好再完善的制度,执法不按制度也没用 |
|
J*********r 发帖数: 5921 | 42 【帝制兴衰:辛亥百年话“传统”之三】
"历史上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
大灾难的形成机制
与那些“封建”文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秦以后中国历史的明显特征就是它的大盛大衰
。承平之时,“秦制”不像“封建”那样领主林立多内耗,因而可以多次取得“大国崛
起”的成就。英国经济学家安格斯·麦迪森说“鸦片战争前中国GDP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今天流传甚广,我以为难以置信。但至少在明初以前,即马可·波罗和郑和的时代
,中国的王朝盛世要比当时的欧洲繁荣许多,则应该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们历史的一
大特点是始终无法摆脱“治乱循环”,即所谓“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而且中国
秦以后历代王朝的寿命不但比“封建”时代的周“王朝”和欧洲、日本的宗主王系(不
是dynasty)短很多,其“改朝换代”的巨大破坏性更几乎是人类历史上独有的。
古代没有精确统计,惟一能反映国家兴亡、社会荣衰的指标就是人口的增减,而历史上
中国人口的大起大落,可以说是任何别的民族都没有的。固然,人口(在农业时代基本
也就是经济)的升降并非传统中国独有。罗马帝国极盛时人口据说达到一亿,帝国崩溃
后原领土上的居民估计还...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54598 | 43 关于日本源氏和平氏关系
2007年03月24日 星期六 20:21
从镰仓幕府成立到明治维新,武士阶级统治日本长达700年之久。武士政权或武家政权
是日本历史上存在时间最长的政权形态,而且直接与近现代日本相联结,因此在日本社
会和民族性格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1991年日本集英社出版了一套(日本历史)丛书,其
中第7卷(武者之世)写武士阶级形成的历史。著者是日本东北大学教授入间田宣夫。他
在该书结语中评价了武士政权的历史作用。他先引用了1602年利玛窦绘制的《坤舆万国
全图》中对日本的文字说明:“尚强力”、“权常在强臣”,然后评论道:这个评语决
不是褒奖语,其意思是说,日本人好战,武力优胜者即可掌握权力,由于这种野蛮的风
俗,日本不能成为先进的文明国家,这是很可悲的。著者认为:利玛窦是从国际性的或
普遍性的立场出发评价中世纪的日本人的,而国际性普遍性的立场,例如当时的中国人
认为男子应以习文修学为最高目标,而视武人为鹰犬,而日本正相反,“其民多习武,
少习文”。著者认为:这正是武士政权存在的阴暗的一面,而这一中世纪的遗产即轻文
重武的岛国风气,即使到了近代以至现代也未能消除,对此我们难道... 阅读全帖 |
|
e********3 发帖数: 18578 | 44 清政府将历代相沿的丁银并入田赋征收的一种赋税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赋役制度
的一次重要改革。源于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普遍实行。其主要内容为废除人头税,此
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客观上是对最底层农民人身控制的放松。
将丁银摊入田赋征收,废除了以前的“人头税”,所以无地的农民和其他劳动者摆脱了
千百年来的丁役负担;地主的赋税负担加重,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或缓和了土地兼并;
而少地农民的负担则相对减轻。
摊丁入亩,也是一个解决士族偷税逃税的好办法,事实上也起到了合理分配社会税赋的
作用,对清朝早期的康乾盛世功不可没。 |
|
m********y 发帖数: 21909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monkeylady (MonkeyQueen),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温铁军、汪晖三人的一个对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0 12:38:49 2011, 美东)
【整理者按】这是秦晖、温铁军、汪晖三人的一个对话。《天涯》与《中国改革》杂志
曾先后发表过未经笔者审阅及认可的两个删改版,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发表未删改的文
本以正视听。在这个由笔者整理的版本中,本人的谈话部分有相当篇幅的进一步补充,
同时也保留了其它两位对话者的全部对话内容(包括两位事后整理增补的内容及前后文
的顺序、体例,乃至两位认为应当放进来的他人言论,均一字不删,以对历史负责),
但他们的对话内容在文中的性质属于引文,不影响笔者自负文责、自享文权。——秦晖
第一部分 国家的责任与权力 关于过去的争论
中国农民摆脱束缚,无需支付失去保护的代价?
秦晖:在中国—东欧转轨比较上,如今争论双方似乎有个共同点,即都说中国
渐进、东欧激进。只是一方说中国渐进就对了,而东欧激进则是犯了过分市场化的错误
。另一方则认为:... 阅读全帖 |
|
b****r 发帖数: 2555 | 46 ☆─────────────────────────────────────☆
monkeylady (MonkeyQueen) 于 (Sun Nov 20 12:40:18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monkeylady (MonkeyQueen),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秦晖、温铁军、汪晖三人的一个对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0 12:38:49 2011, 美东)
【整理者按】这是秦晖、温铁军、汪晖三人的一个对话。《天涯》与《中国改革》杂志
曾先后发表过未经笔者审阅及认可的两个删改版,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发表未删改的文
本以正视听。在这个由笔者整理的版本中,本人的谈话部分有相当篇幅的进一步补充,
同时也保留了其它两位对话者的全部对话内容(包括两位事后整理增补的内容及前后文
的顺序、体例,乃至两位认为应当放进来的他人言论,均一字不删,以对历史负责),
但他们的对话内容在文中的性质属于引文,不影响笔者自负文责、自享文权。——秦晖
第一部分 国家的责任与权力 关于过去的争论
中国农民摆脱束缚,无需支付失去保护的代价?
秦...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47 自耕农的痛苦不止是税的问题,更多的是来自徭役。依附大地主可以逃徭役。明朝本来
是按丁征税和分派徭役。徭役这个东西其实对小生产者的负担比税还难承担。过渡征用
就很容易造成土地兼并,这样,小户依附大户就可以逃脱部分徭役。到明中后期,有张
居正的一条鞭法,A.清丈土地,按亩收税;B.将役归于地,计亩征收,同时把力役改为雇
役,由政府雇人代役(由于赋役统一,各级官吏难以巧以名目);C.计亩征银,官收官
解。但是,张居正的财政改革第一不解决流通上的问题,第二,他死后也就松弛了。另
外,江南大户财富也渐渐向工商业转移,明朝收工商税的阻力一直极大,这也造成江南
粮贱,国家税收上自然损失极大。这些不是不上税的问题,而是国家税收政策上有问题
,无法开源。当然,改革税制的阻力来自士大夫阶层这点我是同意的。 |
|
h****g 发帖数: 312 | 48 八年春正月辛巳,大军集于涿郡。以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壬午,下诏曰:主
刑典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圣哲至仁,著甲兵于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在无
私;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版泉、丹浦,莫匪龚行,取乱覆昏,咸由顺动。况乎甘
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商郊问罪,周发成文王之志。永监前载,属当朕躬。粤我有
隋,诞膺灵命,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提封所渐,细柳、盘桃之外,声教爰暨
,紫舌、黄枝之域,远至迩安,罔不和会。功成治定,于是乎在。而高丽小丑,迷昏不
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之境。虽复汉魏诛戳,巢窟暂倾,乱离多阻,种落还集。
萃川薮于往代,播实繁以迄今,眷彼华壤,剪为夷类。历年永久,恶稔既盈,天道祸淫
,亡征已兆。乱常败德,非可胜图,掩慝怀奸,唯日不足。移告之严,未尝面受,朝觐
之礼,莫肯躬亲。诱纳亡叛,不知纪极,充斥边垂,亟劳烽候,关柝以之不静,生人为
之废业。在昔薄伐,已漏天网,既缓前擒之戮,未即后服之诛。曾不怀恩,翻为长恶,
乃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又青丘之表,咸修职贡,碧海之滨
,同禀正朔,遂复夺攘琛”,遏绝往来,虐及弗辜,诚而遇祸。輶轩奉...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49 秦王朝建立过程中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
——兼论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罗思鼎
《人民日报》(1973.11.14)
秦王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秦始皇所建立的封建统一事业,以及他所采
取的一系列政治措施,都不能单纯归结于偶然的原因,而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
果。
毛主席在《矛盾论》中指出: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的矛盾运动,必须注意“在过程
发展的各个阶段 中,也有其特点”。秦国从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开始于秦孝公,
完成于秦始皇,其间整整经历了七代国君。在这一百五十年中间,充满着激烈的变法与
反变法、 复辟与反复辟的斗争。秦始皇由于适应了封建制一定要代替奴隶制的社会发
展趋势,才能“续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①,统一了中国,开创了中国历史上
第 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汉承秦制”②,这说明秦所创立的地主阶级专政的封建主义的社会制度是逆转不
了的。研究中国 封建社会的历史,批判尊儒反法思潮,必须认清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
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而要正确认识儒法论争的社会基础和秦始皇的历史作用,就必须
弄清从秦 孝公到秦始皇这一百五十年间复辟和反复辟斗争的历史及其各个阶段的特点。
一
“秦行...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50 于晓华
【题记:我正在构思一本书《中国经济危机史》。本文草稿作为该书的第一篇文章,欢
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今后会陆续登载,主要内容包括康熙时期经济萎缩,鸦片战争前
和经济,太平天国和经济危机,洋务运动和经济危机,上海橡胶泡沫和清朝灭亡,抗日
战争和民国通货膨胀等。】
关于明朝灭亡的解释很多,大多从政治,军事,瘟疫或者气候变化等角度去研究,鲜有
从经济角度去解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近,重读明朝末年的经济史,认为明朝
灭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从经济的角度解释。把自己的一点体会,写成读书笔记,和
大家分享。
明朝两大经济政策的转变
明朝朱元璋开国时从经济政策面定下了两条规则:(1)使用‘大明宝钞’的纸钞,禁
止金银作为货币使用;(2)实行严格的海禁,禁止出海贸易和捕鱼,所谓「尺板不得
出海」。朱元璋实施这样的鸵鸟政策,是有其政治背景。 禁止金银作为货币,一方面
沿袭了元朝的传统,政府可以加强对民间经济的控制,另一方面白银在元朝被政府大量
掠夺,运送到中亚交易,使得白银在现实交易中,可能存量不足。实施海禁的目的是为
了打击走私和海盗。
但是,这两条不合现实的禁令,在经历一段时间后都逐步废...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