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History版 - 明朝灭国 其则不远——明朝灭亡对当今中国的启示
相关主题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给中国人带了移民潮?登月的那些事儿(二十四)--争分夺秒
西方自古海军就发达啊一段尘封的历史:墨西哥托雷翁城排华血案(1)
明史:明朝皇族的最后下场Re: 倭寇是谁?
明皇族百万子孙可悲下场康熙开海贸易政策的一些思考(上)
明皇族百万子孙可悲下场康熙开海贸易政策的一些思考(中)
晚清财政收入和结构变化表铁炮来袭--东亚三国火器战的开始
讨论下甲午时期日元的价值明朝海禁都是满清卧底的搞得吧
武则天如何挑选男宠?开海与朝贡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白银话题: 明朝话题: 中国话题: 使得话题: 经济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M******8
发帖数: 10589
1
于晓华
【题记:我正在构思一本书《中国经济危机史》。本文草稿作为该书的第一篇文章,欢
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今后会陆续登载,主要内容包括康熙时期经济萎缩,鸦片战争前
和经济,太平天国和经济危机,洋务运动和经济危机,上海橡胶泡沫和清朝灭亡,抗日
战争和民国通货膨胀等。】
关于明朝灭亡的解释很多,大多从政治,军事,瘟疫或者气候变化等角度去研究,鲜有
从经济角度去解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近,重读明朝末年的经济史,认为明朝
灭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从经济的角度解释。把自己的一点体会,写成读书笔记,和
大家分享。
明朝两大经济政策的转变
明朝朱元璋开国时从经济政策面定下了两条规则:(1)使用‘大明宝钞’的纸钞,禁
止金银作为货币使用;(2)实行严格的海禁,禁止出海贸易和捕鱼,所谓「尺板不得
出海」。朱元璋实施这样的鸵鸟政策,是有其政治背景。 禁止金银作为货币,一方面
沿袭了元朝的传统,政府可以加强对民间经济的控制,另一方面白银在元朝被政府大量
掠夺,运送到中亚交易,使得白银在现实交易中,可能存量不足。实施海禁的目的是为
了打击走私和海盗。
但是,这两条不合现实的禁令,在经历一段时间后都逐步废除。
第一,由于政府开支不断扩大,和不断的对外战争,大明宝钞超额发行,通货膨胀严重
。1000文的大明宝钞在洪武九年(1376)市价与一两白银相对应;到永乐十一年(1413
年)中只对应0.012两白银,到了正统元年(1436)年只对应0.0009两白银(彭信威,
465页)。大明宝钞的贬值,使得百姓在私下交易广泛采用白银。到了明英宗即位后(
1434年),不得已,就正式废除了禁银令。
第二,由于倭寇在16世纪早期基本肃清,葡萄牙人于1542年通过航海发现了通往中国之
路,航海抵达亚洲,试图向中国传教,并开始和中国以及日本,以及中国与日本之间做
生意。福建广东沿海走私开始盛行。到了1567年,隆庆皇帝登基后,福建巡抚涂泽民成
功奏请开放海禁。所以,延续了200多年的海禁也被废除。
由于这两条禁令的废除,使得明朝晚年,尤其在万历时期的经济高度繁荣。另一方面,
也为明王朝的灭亡埋下了祸根。
万历年间的经济繁荣
中国丝绸,茶叶,陶瓷以及香料等产品对西方和日本人有非常高的吸引力,使得葡萄牙
人在亚洲做贸易的利润非常惊人,利润率达数倍。西班牙人和荷兰人风闻后也加入了和
中国贸易的大军。西班牙人于1571年开始从南美新大陆的阿卡普尔科(Acapulco)携带
大量白银跨过了太平洋到达了菲律宾的马尼拉,开始殖民马尼拉,并开始与当地的中国
商人开始贸易。
据统计,1500-1650年,南美洲产银13-15万吨,其中40-50%通过不同路径流入中国。一
部分是上述的从南美直接运到菲律宾,然后转运流入中国。另一部分,白银从南美运抵
西班牙后,葡萄牙人走私从欧洲又运入中国。
同时,由于葡萄牙人在1591年教会了日本人先进的银冶炼技术,日本长崎等白银产量大
增。日本学者估计,在17世纪初,由日本人,中国人,葡萄牙人和荷兰人从日本运出的
白银每年达150-187.5吨。最终,大部分流入中国。
对于明代流入中国的白银总量,现有研究很多,具体估计数量存在差异。总体看法是明
朝流入中国白银数量超过一亿两。譬如,王裕巽先生认为明代中国从马尼拉贸易中得到
的白银为87 ,750 ,000 两,即11700 万比索(约合4212 吨);而万明先生认为中国从马
尼拉转口贸易获得白银达7620吨,通过欧洲转口,大概获取5000吨,合计流入明朝的白
银超过2亿两。
中国大量贸易顺差导致大量的白银流入,使得江南地区经济空前繁荣,明万历年间政府
税收大增。虽说,宰相张居正“一条鞭法”税收改革也功不可没,但是张居正改革的核
心是折合各种赋役为银两。如果没有足够银两,张居正的改革估计也无法成功。在“隆
庆开关”之前,明朝的岁入非常有限。隆庆之前的嘉靖年间每年财政收入只有200多万
两白银,嘉靖37年甚至财政收入只有7万两。到了万历中期,岁入通常超过400万两,国
库充盈。
比较一下明朝的“隆庆开关”和1978年的改革开放,颇有几分类似。同样,大量的出口
导致了大量的贸易顺差,货币的大量涌入,使得经济空前繁荣,财政收入也空前扩张。
但是这样的好日子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
17世纪初的经济危机
在1610年之后,流入中国的白银数量开始减少。主要原因有 (1)由于英国,荷兰海盗
的兴起,使得海上生意风险很大;(2)西班牙由于一方面白银的外流,另一方面进口
了大量的物品,使得国内货币供给不足,陷入了通货紧缩的危险。西班牙政府开始有意
识控制在马尼拉的贸易。1636年西班牙政府在阿卡普尔科展开了清除腐败和走私的活动
,使得西班牙和中国商人之间的关系恶化,西班牙人和中国人在马尼拉的贸易开始减少
。到了1640年元旦前后,终于爆发了中国人和西班牙人之间的激烈冲突,导致上万中国
人被西班牙人屠杀。这样,西班牙和中国之间的贸易中止了一段时间。
此外,日本的德川幕府在控制了日本政治后,于1639年从长崎赶走了葡萄牙人,因为他
们反对葡萄牙人在日本传播基督教,然后日本引入荷兰人代替葡萄人的位置。这样的过
程不容置疑的对中日贸易产生重大影响,减少和中国的贸易。因为葡萄牙人一直占据澳
门作为和中国做贸易的据点。
因为出口的减少,中国经济陷入了危机,主要表现为非食物产品价格通货紧缩,而食物
价格上涨(与现下中国经济问题有几分类似)。丝绸,陶瓷和茶叶主要为江南产品,经
济危机对江南地区的打击尤为严重。从当时的记载可见危机严重。据记载,17世纪40年
代早期长江三角洲下游地区的经济活动实际上已接近停止,生铜、铜币、生丝、丝绸、
棉织品、桑蚕、土地和其他非食用物品的白银价格在急剧下降。1642年初,生活在长江
三角洲地区最大城市里的一个人是这样描述的:“民房多空废坍颓,良田美产欲求售而
不可得”(见,艾维泗)。粮食价格反而高涨。
政府的税收收入随着经济危机的爆发急剧下降,但是政府支出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削减
。这种经济危机和灾害叠加的后果是让人们开始窖藏白银,以备不时之需。这进一步加
剧了货币的萎缩。
对大明朝来说,真是祸不单行。在经济危机发生的时候,自然灾害和兵灾又叠加肆虐。
(1)在中国的东北,清军不断壮大,使得明朝在1630年代的军费不断扩张,竟然占明
朝中央预算的80%。(2)西北在1630年初发生旱灾,李自成带领饥民揭竿而起,四处抢
劫。(3)江南灾害连连,1639-1640浙江北部发生水灾,1641年又发生旱灾和蝗虫灾害
,1642-1643同时发生水灾和旱灾。因为,中国出口产品主要为丝绸,陶瓷和茶叶,需
要大量的土地,与粮食争地。结果,灾害使得粮价飞涨,出口相关行业无钱买粮,民不
聊生。
明朝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官僚机构急剧膨胀。按照历代官制,汉朝公务员编制满员为
7500人,唐朝为18000人,宋朝冗员扩张为34000人。到了明朝,从成化5年起,单武职
公务员就达8万人,文武公务员合计在10万以上。明末有民谣“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
走“(彭信威)。公务员支出越来越庞大。
明朝最后的皇帝崇祯,本身是一位非常勤勉的皇帝,但是过于刚愎自用。面对经济危机
,采取了不当的“开源节流“方法。”开源“就是增加税收,尤其是对江南增税。1639
年增税的结果,与灾害叠加,使得老百姓更加民不聊生,拖欠税款,无法耕作。大家只
得背井离乡,盗匪猖獗。政府越发失去威信,抗租和抗税频繁发生,叛乱四起。
“节流”就是对过多的公务员裁员分流,尤其裁减基层的驿站成员,但是并没有减少皇
室的奢侈生活支出。这样的裁员政策,反而壮大了反叛军队的实力。因为受过专业军事
训练的基层官员,加入叛军,使得叛军的组织能力加强。1628年,全国1/3的驿站被裁
。李自成当年也是一位驿站工作人员,正是因为被崇祯皇帝裁员失业后才加入叛军。
明朝灭亡
崇祯皇帝拼命维持将倾的明王朝大厦,到了1644年,再也无法维持。1644年初,已经欠
军饷达数百万两,南方来的税款只有几万两,国家粮仓已经空虚。当北京被李自成包围
时,明朝驻军已经5个月无饷。士气涣散,无法抵抗叛军。于是,崇祯皇帝在1644年4月
25日午夜吊死在御花园的歪脖子树上。次日凌晨,李自成的军队出现在北京城的大街上。
其实,李自成一直不想称皇帝,历史学家认为他也是被逼无奈才攻打北京城的。在攻打
北京城之前,他一直只是自称顺王。叛军也需要生活,但是他们不从事种植生产,抢劫
是他们主要的收入来源。因为叛军一路从陕西打来,经过山西,河南,河北等省,不断
有饥民加入,规模空前扩大。不过由于其在陕西,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能够抢来的
财产,已经都抢来了,无法再有资源支撑其庞大的军队。于是,李自成想到了皇宫里肯
定有财产可以抢劫。
当李自成刚入北京城时,士兵纪律非常严明,抢劫者马上被处死。不过,当李自成在皇
宫和国库并没有发现所谓期待的财产。于是,在一周后,叛军开始对明朝的官员和士兵
严刑拷打,勒取财物,不过收获不大。在没有从官员身上搜刮到财物后,军队开始抢劫
商贾和百姓。因为同样缺少财政资源,李自成很快对军队失去控制。叛军也失去了群众
支持基础。
“冲冠一怒为红颜”,在吴三桂引清军多尔衮入山海关后,李自成与吴三桂经历过几次
失败的战斗后,于1644年6月3日仓促在武英殿登基称帝,并于第二天匆匆逃离了北京。
从此,中国的历史开始了另一轮循环。
总结
明朝万历年间的繁荣,是由“隆庆开关”这样的改革开放政策造成的。
中国在第一次全球化浪潮中,大量出口丝绸,陶瓷和茶叶等导致流入了大量货币白银,
其数量达到亿两,这带来了经济繁荣。但是,一旦对外出口受阻,国内就陷入了经济危
机,主要表现为非食物产品价格通货紧缩,而食物价格上涨(与现下中国经济问题有几
分类似)。加之,同时发生了外来入侵和自然灾害,政府应对失当,加剧了危机。
面对财政收入减少,支出却必须扩张的财政窘境,崇祯皇帝采取了不适当的“开源节流
”的经济政策,加税使得政府失去了民众支持,反抗四起;裁员使得政府的精英分子加
入了敌对势力,壮大了叛军。最终,辉煌了260多年的明王朝灭亡了。
明王朝末年的情况,与现在何等类似。抚今追昔,使人警醒。
参考资料:
1,费正清,崔瑞德,主编《剑桥中国史. 明史》。
2,彭信威著,《中国货币史》
3,晁中辰 《明代隆庆开放应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河北学刊,Vol. 30(6), 2010.
4,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
来源:哥廷根大学于晓华的新浪博客
1 (共1页)
进入Histo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开海与朝贡明皇族百万子孙可悲下场
窃明YY中的硬伤晚清财政收入和结构变化表
美国跟大明很像啊讨论下甲午时期日元的价值
中国近代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永乐之后的海禁政策武则天如何挑选男宠?
郑和下西洋为什么没有给中国人带了移民潮?登月的那些事儿(二十四)--争分夺秒
西方自古海军就发达啊一段尘封的历史:墨西哥托雷翁城排华血案(1)
明史:明朝皇族的最后下场Re: 倭寇是谁?
明皇族百万子孙可悲下场康熙开海贸易政策的一些思考(上)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白银话题: 明朝话题: 中国话题: 使得话题: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