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调御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S*********g
发帖数: 7653
1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觉得这首《御龙吟》真好听啊
说实话 听了原唱 殷瑜琼 的 有的音唱不上去的感觉 还有的地方跑调了,我可是音盲
都听出来跑调了 真不是黑她,就是觉得太平了,有点像是唱吧上的人唱的感觉
S*********g
发帖数: 7653
2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觉得这首《御龙吟》真好听啊
说实话 听了原唱 殷瑜琼 的 有的音唱不上去的感觉 还有的地方跑调了,我可是音盲
都听出来跑调了 真不是黑她,就是觉得太平了,有点像是唱吧上的人唱的感觉
D*****r
发帖数: 6791
3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菩萨本缘经 兔品 第六
如我曾闻。菩萨往昔曾为兔身。以其先世余业因缘。虽受兔身善于人语。言常至诚无有
虚诳。智慧成就远离瞋恚。于人天中最为第一。慈悲熏心调和软善。悉能消灭诸魔因缘
。言行相副真实无谄。杀害之心永无复有。安住不动如须弥山。与无量兔而为上首。常
为诸兔而说是言。……是时兔王常为诸兔宣说如是善妙之言。
……是时仙人忽于一时遥闻兔王为兔说法。闻已心悔而作是言。我今虽得生于人中。愚
痴无智不如是兔生在兔中晓了善法。譬如日光障蔽月光。我亦如是。虽生人中为彼畜生
之所障蔽。彼虽畜生或是正法之将。或是梵王大自在天。我今闻彼所说之法心调柔和。
譬如人热入清冷水。怪哉师子多行恶业受是兽身。云何复当杀如是兔。如是兔者乃是纯
善形虽如是乃能修行仙圣之法。虽生畜生而能宣说善恶之相。……
……
是兔其夜多集干薪告诸兔言。汝等当知。是婆罗门。今欲舍我远去他家。我甚愁恼身体
战栗。世法如是无常别离。虚诳不实犹如幻化。合会有离犹如秋雨。有为之法有如是等
无量过患。诸行如梦热时之炎。众生命尽无可还者。汝等今者知世法如是而不能离。是
故汝等要当精勤坏三有乎。
尔时兔王竟夜不眠。为诸兔众说法如是。夜既终已。清旦地了于薪聚边即便吹火。... 阅读全帖
q**2
发帖数: 1850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现世满愿,东方药师佛
与阿弥陀佛 一样重要的 东方净土 药师佛,在十二大愿中 应允 现世满愿。 成就无数
众生。
其十二药叉 大将,结五色缕 ,待满愿 后 解节的方法非常灵验。
http://boruo.goodweb.cn/books2/1253.htm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比丘众八千人俱,菩
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大众,
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躬
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
销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
号,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
!当为汝说’。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告曼殊师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
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第四章 性行与业处
[掌中之叶·清净道论实修手册]  加入时间:2010-7-9 16:03:34  点击:186
第四章性行与业处
性行
性行有六种,即贪行、瞋行、痴行、信行、觉行、寻行……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
《清净道论.第三章.第74段》依据《清净道论》的定义,性行和本性、增性是同一意
义,皆指人的个性倾向。精确地说,这里所指的性行是一个人在禅修上所显的性行。有
些人天生就不是一块读书的料子,但他在禅修上却很可能有着过人的潜能或造诣。将人
分为六种性行,是种相当简约的方法。事实上,每个人都可能同时具备贪、瞋、痴、信
、觉、寻六种性行当中的某几种性行。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很多人有多重性格。再者
,俗语说得好:「一种米养百种人」,世上实有千千万万不同种类的人,怎么说只有六
种性行呢?虽说人可以五花八门,但也不离这六大种,所以简略地说有六种性行。很多
修行人在修行时都忘了关注自己所属性行。一人的良药很可能是另一人的毒药。比如说
,现代健康学大多建议我们多吃生菜,喝生水,但对某些体质偏寒,特别是胃虚的人可
不要盲从。同样的,诸如:「完全放松」、「不需决意」等禅修口诀并不适合痴行修...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面对谩骂?
相应部7相应2经/恶骂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只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迦兰陀撒饵处的竹林中。
恶骂者婆罗堕若婆罗门听闻∶
「听说婆罗堕若姓之婆罗门在世尊面前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就生气、不悦地去见世尊。抵达后,以无礼的、粗恶的言语责骂、诽谤世尊。
当这么说时,世尊对恶骂者婆罗堕若婆罗门这么说∶
「婆罗门!你怎么想∶是否[有]你的朋友、同僚、亲族、亲属、客人来[拜访你]吗?」
「乔达摩先生!有时[有]我的朋友、同僚、亲族、亲属、客人来[拜访我]。」
「婆罗门!你怎么想∶你是否招待他们可吃的硬食或软食或美味吗?」
「乔达摩先生!有时我招待他们可吃的硬食或软食或美味。」
「婆罗门!但,如果他们不领受,那是谁的呢?」
「乔达摩先生!如果他们不领受,那还是我们的。」
「同样的,婆罗门!你恶骂、激怒、批评不恶骂、不激怒、不批评的我们,我们不领受,婆罗门!那还是你的;婆罗门!那还是你的。
婆罗门!凡回骂恶骂者;回激激怒者;回批批评者的人,婆罗门!这被称为『一起吃;交换。』我们既不与你一起吃,也不与你交换,婆罗门!那还是你的;婆罗门!那还是你的。」
「包括国王的众人这么知道乔达...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7106
7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
沙门佛觉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团四分
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于教主
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由于上
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更多的
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物供养和恭敬,这些大众部大乘邪教徒便伪造了大量的佛经及咒
语,与上座部原始佛教抗衡,并将其贬称为小乘.
目前,上座部原始佛教主要分布于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包括中国傣族在内)等地区,而
大众部大乘邪教主要分布于中国,日本,尼泊尔,朝鲜半岛和蒙古等地区.这些大乘邪教徒
以伪经(大乘经典)和雕像(阿弥陀佛像和药师佛像等)为工具,利用世间病人治病心切,女
人怕死和老人求长寿的心态及偶像崇拜的弱点,不择手段地骗取广大信徒的财物和恭敬,
对社会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巨大的破坏作用.然而,时代在不断进步,人类的智慧
在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科技和教育的突飞猛进,人们辨别和认识能力的不断发展,掩盖大
乘邪教表面的面纱会逐渐被揭开.
...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5008
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ZZ)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2010最新版)
2010-03-08 | 阅:1129  转:69  评:13 &#
160;|  分享 
  
 
 
揭开佛教历史的大骗局(最新版)        
;作者:沙门佛觉 
 ——关于大乘佛教经典纯属伪造的证据
作者:沙门佛觉 2010-1-22 12:13
网摘收藏 [43点击] [管理]
来源:心原绿色文苑·原始佛教版
 古印度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灭度后,其生前领导的佛教僧
团四分五裂,经过数年后,最终形成两大派系:上座部原始佛教和大众部大乘邪教.前者忠
于教主佛陀的教义教法,继承佛陀亲口讲的原始经典,如法如律修行,而后者大破戒律--
由于上座部佛教长老比丘们的批评和指责,加上为自身违戒而寻求袒护,以及为了发展
更多的信徒,从而得到更多的财...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9
Similar story at 北传:杂阿含93经, 南传:增支部7集47经
北传:杂阿含, 长身婆罗门证果.
But 害怕被杀 is not mentioned in either version.
杂阿含93经[正闻本1268经/佛光本1152经](婆罗门相应/八众诵/只夜)(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
时,有长身婆罗门作如是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特牸、水牛及诸羊犊,
种种小虫悉皆系缚,办诸饮食广行布施,种种外道从诸国国皆悉来集邪盛会所。
时,长身婆罗门闻沙门瞿昙从拘萨罗人间游行,至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作是念∶
「我今办邪盛大会,所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为邪盛
大会故,种种异道从诸国国来至会所,我今当往沙门瞿昙所,问邪盛法,莫令我作邪盛
大会,分数中有所短少。」
作是念已,乘白马车,诸年少婆罗门前后导从,持金柄伞盖\,执金澡瓶,出舍卫
城,诣世尊所,恭敬承事。
至精舍门,下车步进,至于佛前,面相问讯、慰劳已,退坐一面,白佛言∶
「瞿昙!我今欲作邪盛大会,以七百特牛行列系柱,……乃至小小诸虫皆悉系缚,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佛的一个问题,关于 忍辱
相应部7相应2经/恶骂经(婆罗门相应/有偈篇/只夜)(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迦兰陀撒饵处的竹林中。
恶骂者婆罗堕若婆罗门听闻∶
「听说婆罗堕若姓之婆罗门在世尊面前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就生气、不
悦地去见世尊。抵达后,以无礼的、粗恶的言语责骂、诽谤世尊。
当这么说时,世尊对恶骂者婆罗堕若婆罗门这么说∶
「婆罗门!你怎么想∶是否[有]你的朋友、同僚、亲族、亲属、客人来[拜访你]吗
?」
「乔达摩先生!有时[有]我的朋友、同僚、亲族、亲属、客人来[拜访我]。」
「婆罗门!你怎么想∶你是否招待他们可吃的硬食或软食或美味吗?」
「乔达摩先生!有时我招待他们可吃的硬食或软食或美味。」
「婆罗门!但,如果他们不领受,那是谁的呢?」
「乔达摩先生!如果他们不领受,那还是我们的。」
「同样的,婆罗门!你恶骂、激怒、批评不恶骂、不激怒、不批评的我们,我们不
领受,婆罗门!那还是你的;婆罗门!那还是你的。
婆罗门!凡回骂恶骂者;回激激怒者;回批批评者的人,婆罗门!这被称为『一起
吃;交换。』我们既不与你一起吃,也不与你交换,婆罗门!那还是你的;婆罗门!那
还是你的。」
「包括国王的众人这...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跟阿羅漢有什麼區別?
佛跟阿羅漢有什麼區別?
學佛釋疑(三)影音連結
今天我们要来探讨一个题目:有人问到佛跟阿罗汉有什麽区别?
为什麽会有人有这个问题出来?因为少部分的学术界人士,他们认为阿罗汉就是佛,这
样对吗?很明显这是不对的。那为什麽会有这个误解呢?因为在《阿含经》里面,佛有
提到说「祂也是阿罗汉」,所以学术界有些人士才会误认为阿罗汉就是佛,这是把数学
的包含误认为等号的结果。
我们先来看:阿罗汉到底有哪些定义?阿罗汉如果直接翻译就叫作应供,又称为杀贼,
或称为无生,一般民间有时也会把阿罗汉简称为罗汉。如果以声闻的修行果位来讲,是
从初果丶二果丶三果丶四果;当他证得四果,也就是在声闻人的最高果位时,他就是阿
罗汉。阿罗汉是依照 佛所教导的四圣谛丶八正道,他在蕴丶处丶界里面去作观行;他
去观一切法苦丶空丶无我丶无常,渐渐地丶慢慢地去断尽三界贪爱;从断我见断掉我见
烦恼,再来断掉我执烦恼,所以在这一生舍寿的时候,他愿意将自己丶自我把他灭尽;
所以当自我灭尽以後,他就不在三界中出生,所以就脱离生死轮回的苦,就直接入无馀
涅盘,这样的一位圣者,我们就称他叫作阿罗汉。所以阿罗汉是经过须陀洹丶斯陀含和
阿那含,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首先声明,我一直以来对索达吉堪布是很尊敬的,以为索达吉堪布是一位了不起
的真正的大法师。
尊敬的索达吉堪布在与济群法师探讨关于双修的问题时,为了证明双修的正
当,而提出许多论据,认为佛陀即使是在显教中也曾开许双修,或者说开许淫欲。
文章节选如下:
【 《律藏》中就记载了这么一个公桉:
有一阿罗汉名为色迦桑目,她原本是一普通女众,后通过修法而得阿罗汉果。在其
显现为得果比丘尼时,未生怨王与她行邪淫,但因她早已断除了贪欲之心,故在整个过
程中未有丝毫出自个体贪心指使下的乐受。释迦牟尼佛后来说她尽管身为比丘尼,但因
未生真实贪心之缘故,所以并不能将其行为判定为破戒。不仅对阿罗汉作了如是开许,
《律藏》中还记载了一个已断除了欲界贪欲的出家人,尽管也与人行过邪淫,但释迦牟
尼佛依然没有将他的行为指斥为破戒,因他也无有丝毫贪爱故。这个出家人还仅仅只是
断除了欲界贪欲,但佛陀亦对他的行为作了开许。
大乘经典中再次对未被贪心所摄的所谓破戒之淫行作了相应开许,这方面的一个最
典型的例子来自佛祖释迦牟尼佛。
据一些大乘经论记载,释迦牟尼佛有一世曾转生为婆罗门子星宿,他... 阅读全帖
n****l
发帖数: 3375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以前弄过一个SM高压公调群

男m什么心态我也迷糊,但是确实存在这种现象。
还有个词叫第四爱,就是女攻男受,这个女攻不仅是指御姐气息那种,而是男的自我性
意识是女的,女的自我性意识是男的,男的叫女的老公,女的干男的PY
妈的,我自己说的都乱

发帖数: 1
14
我看了一下排行榜上能唱的凑合的都是合唱,一人唱两句这样有喘气的机会。或者是遇
到背景和声就休息喘气的。像我这样能一个人一口气唱完的不多。
一个人能唱好的可以上中国好声音了。我再练练控制住不跟着和声往高里唱可能能把调
子唱出来。哈哈哈哈

:你这是念歌词,哪是唱歌啊。真的,愚公你就适合东北喊麦
:【 在 solarlight (MC重金属愚公) 的大作中提到: 】
j**n
发帖数: 13789
15
来自主题: astrology版 - 星云大师:解读命运的真相zz
命运这个话题伴随着人的出生而存在一世,有时候遇到人生的挫折,我们可能在哀怨命
运的不公,说自己命不好。但究竟命运是什么呢?是所谓的“迷信”吗?我们做为一个
平凡的人能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呢?这个话题牵涉我们无数代人的一个大问题。星云大
师是现代台湾佛教临济宗的一名大德长老,以一位敏锐和深邃的佛学造诣,通彻的告诉
我们人生与命运的关系。不论是否是佛陀的信仰者,聆听一位学者的人生所识确有“胜
读十年书之叹”,耐心的读下去可能会改变你以前的想法。
一、人为什么有命运?
人一生的境遇,往往由于各种的因素而改变命运。有的人由于一个人而改变命运;有的
人为了一块钱而生命改观,有的人由于一件事而走出截然不同的人生,甚至为了一句话
、一个念头,使人生有天壤之别的变化。转变人生的这些因素,本身虽然至为细微,但
是影响力却非常巨大,好比将一枚小砂石投掷江海中,砂石虽小,却能震动整个江面,
泛起阵阵琏漪。
为一个人而改变了一生。明朝的吴三桂,由于美丽的姬妾陈圆圆被闯贼李自成所掳,冲
冠一怒为红颜,愤然引清兵入关,虽然击溃了闯贼,夺回佳人,但是他个人在历史上,
却背负了危害国家民族的罪名,不但影响了他自己的命运...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1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我爱上了冷知识><!收集收集!!
1. 大家都知道国外认为星期五不吉利,早在18世纪,英国海军为了打破星期五不吉利
的传言,特地命名了一艘船叫“H.M.S.星期五”号,在星期五挑选了船员,船长名为
James Friday,于一个星期五起航, 然后。。。这艘船,它神秘的失踪了= =
于是本为了打破谣言而生的船,反而成为壮大谣言的一部分~~~
其实我爱星期五啊!!管它吉利不吉利!
2.皱纹 :每皱眉20W次,额头就会出现一条皱纹——大家谨慎皱眉吖~这东西是
有配额的
3. 靠山: “靠山”的意思神马的不用说了,需要注意的是,这典故出自于唐代
的官员张洎拒绝依附安禄山,从而流传下来。
所以那些拍汉代宫廷的古装片导演麻烦你们不要找靠山了好不好!你们到底是
有多期待那个一千年后才出生的安禄山啊!

4.“如来”和“佛”是一样东西,所以其实没有“如来佛”的称呼。就像可以
叫“爸爸”也可以“爹”,可你见过有人管自己父亲叫“爸爸爹”的吗?
如来还有十个名号,分别是: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
调御丈夫、天人师、佛、... 阅读全帖
q********g
发帖数: 10694
17
胡编乱造 自相矛盾
大乘邪教徒编造偽经,自认为天衣无缝,而实际是漏洞百出,自相矛盾.请看以下偽经(注
意其中几部经同一方面的比较):
1.须弥相佛究竟在哪里?
(1)《妙法莲华经》化城喻品第七
......西北方二佛,一名多摩罗跋栴檀香神通,二名须弥相。
(2)《佛说阿弥陀经》
......东方亦有阿閦鞞佛。须弥相佛。大须弥佛。须弥光佛。妙音佛.
2。阿弥陀佛的前身是比丘还是沙弥?其教化者是哪一尊佛?
(1)《佛说大乘无量寿经》
法藏因地第四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
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
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有大国主名世饶王。
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圆满成就
第九
。。。。。。佛告阿难:法藏比丘,修菩萨行,积功累德,无量无边。
。。。。。。法藏成佛,号阿弥陀。成佛以来,於今十劫。今现在说法。有无量无数菩
萨、声闻之眾,恭敬围绕。
(2)妙法莲华经卷第三 化城喻品第七
。。。。。。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诸佛之法
D*****r
发帖数: 6791
18
...这个看起来不错先喂上然后涮。山家清供都出来了……
我找到一个拿腐乳芝麻酱上味儿然后闷炖的做法,“开煲兔肉”。这个应该容易做切块
就行。
"开煲兔肉"的烹饪方法:
1、主料:兔肉;
2、辅料:黑豆、香菇、冬瓜、青蒜、五花肉、桂皮、大料、麻酱、腐乳、米酒、陈皮
、姜蒜;
3、烹调方法:
(1)用一块红腐乳与两大勺芝麻酱一起拌匀,调制成开煲酱备用;
(2)锅中倒入色拉油和香油,放入五花肉片、姜蒜、陈皮、大料、桂皮,炒香后放入
兔肉,倒入开煲酱继续翻炒;
(3)酱料完全包裹在兔肉上的时候,倒入热水,撒上黑豆,调入酱油、白糖、盐、米
酒进行调味,开锅之后调成中小火焖十五分钟;
(4)冬瓜、香菇放入砂锅底部,焖好的兔肉与黑豆放在上面,最后撒少许的青蒜。
(天天饮食 2011年 第327期)
http://www.youtube.com/watch?v=0D2NOzmyrrA

试试
之,
,也
x*********o
发帖数: 208
19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斥着邪见与欲望的社会中,直接向众生讲述佛法的甚深义理,恐怕不
但打动不了多少听众,反而会引起一些愚痴者及怀抱极大偏见与误解者的憎恶、厌烦、
错解甚或诽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语言、
事例,在佛法的观照下,既不失佛法本义,又方便善巧地随顺世人的思维习惯,然后再
向广大民众宣讲佛理,这种方法也许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讲法策略。故我在这篇文章
中即以世间语言宣说不违佛法正理、且能完全印证佛陀所言的世间正见,并真诚希望一
切有缘见闻触到此篇文章的读者,自此后都能在心相续中生起善妙之心及向道之意;特
别是那些终生沉迷于娱乐圈中的人物,以及把全部身心都扑在明星身上的非明星的追星
族们,也都能在心中生起真正的智慧与慈爱之意。
这篇短文主要阐释一些明星的学佛之路及学佛心态,因时下毕竟有为数不少的演艺界名
人皈依佛门。他们的目的及动机如何、闪光点或盲点又何在,这些问题相信也是不少读
者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提笔行文之前,我忽然想到了弘一法师,这...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20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在当前这样一个充斥着邪见与欲望的社会中,直接向众生讲述佛法的甚深义理,恐怕不
但打动不了多少听众,反而会引起一些愚痴者及怀抱极大偏见与误解者的憎恶、厌烦、
错解甚或诽谤。在这种情况下,用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他们能够理解并接受的语言、
事例,在佛法的观照下,既不失佛法本义,又方便善巧地随顺世人的思维习惯,然后再
向广大民众宣讲佛理,这种方法也许不失为一条行之有效的讲法策略。故我在这篇文章
中即以世间语言宣说不违佛法正理、且能完全印证佛陀所言的世间正见,并真诚希望一
切有缘见闻触到此篇文章的读者,自此后都能在心相续中生起善妙之心及向道之意;特
别是那些终生沉迷于娱乐圈中的人物,以及把全部身心都扑在明星身上的非明星的追星
族们,也都能在心中生起真正的智慧与慈爱之意。
这篇短文主要阐释一些明星的学佛之路及学佛心态,因时下毕竟有为数不少的演艺界名
人皈依佛门。他们的目的及动机如何、闪光点或盲点又何在,这些问题相信也是不少读
者朋友们非常感兴趣的。提笔行文之前,我忽然想到了弘一法师,这...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478
21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仆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
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於
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
。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诸善男子。如过去无
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
初善,中善,後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
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盘。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
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
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後佛,皆同一字。名日
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後善。其最後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
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
名响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
l******d
发帖数: 120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问一个土问题
请看WAICHI的解释吧.
另外我们常说如来,实际上如来只是佛的一个号,佛共有十个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只不过大家习惯把释迦如来
称为如来罢了.
l******d
发帖数: 120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问一个土问题
请看WAICHI的解释吧.
另外我们常说如来,实际上如来只是佛的一个号,佛共有十个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
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只不过大家习惯把释迦如来
称为如来罢了.
S**U
发帖数: 7025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问一个土问题
如来是佛的名号之一,佛共有十个名号∶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
,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释迦牟尼佛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称为如来的人,佛经中如果只称如来,通常指释迦牟尼佛
。其他佛则来自他方世界(如西方净土)或其他时代,不属于人类历史范围。
在大乘,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
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西方净土三圣之一,是阿弥陀佛的胁侍。往生净土的人,可能见
到观音菩萨来接引。
g**r
发帖数: 425
2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赞
楞严经赞
阿难示堕。调御垂怜。七重征诘破攀缘。心目耀金拳。真妄同元。决意在当权。 (卷一)
发明见性。真示缘尘。若能转物即能仁。离诸自观心。妙觉常春。五阴本来真。(卷二)
三科七大。藏性攸居。总缘尘业事纷与。全体即真如。理事双祛。信步架长车。(卷三)
深穷万法。同异俱生。广陈相续本无明。妙体觉真澄。同业推惩。法眼应时清。(卷四)
六根受用。生死严阿。从今解脱更非他。六解一谁何。诸圣吹螺。决意应高科。(卷五)
圆通三慧。方便初基。龙门听选树丰碑。明了远归期。规则无亏。直指造菩提。(卷六)
坚持净戒。建立坛场。顶光神咒大飞扬。修道事功忙。顶礼慈王。更演后佳章。(卷七)
修行增进。证果功圆。首楞万行一言诠。助道意乾乾。诸趣纷然。戒备在心田。(卷八)
修罗天道。苦乐条然。精研皆是受深渊。生妄镜中天。法座垂全。详辨阴魔怨。(卷九)
幽情扰动。罔象虚无。涅盘城背向迷途。最后示规模。五阴干枯。高举步天衢。(卷十)
楞严咒赞
楞严神咒。阿难根源。摩登伽女意牵缠。安地世尊前。法王重宣。究竟离言诠。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o*****s
发帖数: 193
26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唐三藏法师玄奘奉诏译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
菩萨摩诃萨三万六千,及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天龙八部、人非人等无量大众,
恭敬围绕,而为说法。
尔时曼殊室利法王子,承佛威神,从座而起,偏袒一肩,右膝著地,向薄伽梵,曲
躬合掌白言:世尊,惟愿演说如是相类诸佛名号,及本大愿殊胜功德,令诸闻者业障消
除,为欲利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
尔时世尊赞曼殊室利童子言:善哉善哉!曼殊室利,汝以大悲,劝请我说诸佛名号
、本愿功德,为拔业障所缠有情,利益安乐像法转时诸有情故。汝今谛听,极善思惟,
当为汝说。
曼殊室利言:唯然愿说,我等乐闻。
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殑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
来、应、正等觉、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薄伽梵
。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
得。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自身光明炽然,照耀无量无数无边
世界,以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形,庄严其身;令一切有情,如我无异。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
s******g
发帖数: 5074
2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法华经中奇怪之处
☆─────────────────────────────────────☆
bdbd (maotouying) 于 (Fri Jun 12 16:49:45 2009, 美东) 提到:
佛又告诉诸四众,提婆达多从现在起到将来无量劫,当得成佛,名号天王如来、应供、
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他成佛的世
界名天道世界。当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个中劫。我们的世界每一增一减,为一劫。人寿以
一百年减一岁,身高每一百年减一寸,由人寿八万四千岁,慢慢的减到十岁,从十岁又
慢慢的增加到八万四千岁,故一增一减,名一劫。二十小劫为一中劫。四个中劫为一大
劫。
在二十个中劫,天王佛为所有众生广说这一部妙法莲华经,这时有恒河沙数那么多
的众生,得证阿罗汉的果位,无量无边的众生发缘觉乘的心,有恒河沙数的众生发无上
正等正觉的道心。他们都得到无生忍,到了不退转的境界。
☆─────────────────────────────────────☆
bdbd (maotouying) 于 (Fri Jun 12 16:52:43 2009, 美东) 提到:
H******9
发帖数: 2766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命相
《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于是,净诸业障菩萨在大众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右绕三匝,长跪叉手,而白佛言
:“大悲世尊,为我等辈广说如是不思议事,一切如来因地行相,令诸大众得未曾有。
睹见调御,历恒沙劫勤苦境界,一切功用,犹如一念,我等菩萨深自庆慰。世尊,若此
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使诸众生迷闷不入?唯愿如来,广为我等开悟法性,令此大
众及末世众生作将来眼。”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如是三请,终而复始。
尔时,世尊告净诸业障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等乃能为诸大众及末世众生
,咨问如来如是方便。汝今谛听,当为汝说。”时净诸业障菩萨奉教欢喜,及诸大众默
然而听。
“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妄想执有我、人、众生及与寿命,认四颠倒为实我体,
由此便生憎爱二境,于虚妄体重执虚妄,二妄相依生妄业道,有妄业故妄见流转;厌流
转者妄见涅槃,由此不能入清净觉。非觉违拒诸能入者,有诸能入非觉入故,是故动念
及与息念皆归迷闷。何以故?由有无始本起无明为己主宰,一切众生生无慧目,身心等
性皆是无明。譬如有人不自断命,是故当知,有爱我者我与随顺,非随顺者便生憎怨,
为憎爱心养无明故,相续求道皆不成就。
r****n
发帖数: 8253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阿含九五六经
本经的重要经句是:“一切行无常,悉皆生灭法,有生无不尽,唯寂灭为乐”,也就是
大般涅槃经当中的“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此句是佛法要义.
它的意思是说世间一切有为法(诸行)都是生灭无常的,生生灭灭无穷无尽,只有代表
寂灭的涅槃才是最乐。
=====================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毗富罗山侧。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一切行无常,一切行不恒、不安、变易之法。诸比丘,于一
切行,当生厌离,求乐解脱。
“诸比丘,过去世时,此毗富罗山,名长竹山。有诸人民围绕山居,名低弥罗邑。
低弥罗邑人寿四万岁。低弥罗邑人上此山顶,四日乃得往反。时世有佛,名迦罗迦孙提
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出兴于世,说法教化,初、中、后善,善义善味,纯一满净,梵行清白,开发显示。彼
长竹山于今名字亦灭,低弥罗聚落人民亦没,彼佛如来已般涅槃。比丘,当知一切诸行
皆悉无常、不恒、不安、变易之法,于一切行,当修厌离,离欲解脱。
“诸比丘,过去世时,此毗富罗山,名曰朋迦。时有人民绕山而居,名阿毗迦邑,
彼时人民寿三万岁。阿毗迦人上此山顶,
S**U
发帖数: 7025
3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知佛是等正觉者?
中部经二七、象迹喻小经
(Cf: 北传中阿含三0、象迹喻经)
佛说经由戒防护诸根、念、知、四禅、宿命智、有情生死(天眼)智、四谛智、漏尽智
,渐次知世尊是正等正等正觉,世尊说法是善说,僧团是善行道者。
世尊乃曰∶
「婆罗门!譬如捕象师往象林,于象林见延长广大之一大象迹,彼真善捕象师者不立即
作此结论『实是大象也。』何以故?婆罗门!于象林名矮小牡象有大足,然此实有可能为
彼等之足迹也。
彼更于象林追寻时见延长广大之象迹,又见高处有被大象剃折之痕迹,彼若真善捕象师
者,不立即作此结论『实是大牡象也。』何以故? 婆罗门!于象林名大突牙牝象有大足
,然此实有可能为彼等之迹也。
彼于象林追寻时见延长广大之象迹,又见高处有被象牙剃刮掀折之痕迹,彼若真善捕象
师者,不立即作此结论∶『实是大牡象也。』何以故?婆罗门!于象林名大长鼻牡象有大
足,此实有可能为彼等之迹也。
彼于象林追寻时见延长广大之象迹,又见高处有被象牙剃刮掀折,折枝痕迹。彼见牝象
于树下,或空旷处,漫步,或立,或坐,或卧,于是始达结论∶『实是大牡象者。』
婆罗门!如此,如来、应供、等正觉者、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
天人
r****n
发帖数: 8253
31

~~
《四分律藏》
“鹿苑所初转法轮度五比丘,世间有六阿罗汉”
“尔时,此世间有六罗汉,五弟子,如来至真等正觉为六”
另外世尊的十種德號裏面就有阿羅漢的稱號
Iti'pi so Bhagava araham, sammasambuddho, vijjacarana- sampanno, sugato,
lokavidu, anuttaro, purisadammasarathi, sattha devamanussanam, buddho,
bhagava'ti.
“彼世尊亦即是阿羅汉、正自觉者、明行具足、善至、世间解、无上者、调御丈夫、天
人导师、佛陀、世尊。”
S**U
发帖数: 7025
32
杂阿含931经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38/yinshun38-28.html
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瞠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嶮众生中,无诸罣阂,入法流水,乃至涅盘。
复次、圣弟子念于法事∶世尊法律,现法,能离生死炽然,不待时节,通达现法,缘自觉知。圣弟子如是念法者,不起贪欲、瞠意、愚恚,乃至念法所熏,升进涅盘。
复次、圣弟子念于僧事∶世尊弟子善向、正向、直向、诚向,行随顺法,有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此是四双、八辈贤圣,是名世尊弟子僧,净戒具足,三昧具足,智慧具足,解脱具足,解脱知见具足,所应奉迎,承事供养,为良福田。圣弟子如是念僧事时,不起贪欲、瞠恚、愚痴,乃至念僧所熏,升进涅盘。
r****n
发帖数: 8253
33
这时世尊以一切种智、无上、调御(佛的不同名号)告诉纯陀:“善哉善哉。
我为了让你不再贫穷,用无上法雨浇灌,让你的身田生出佛法之芽。你向我求长寿、相
貌、辩才,我就给你永恒长寿、色相端正和辩才无碍。为什么呢?纯陀,布施食品有两
种无差别的果报。哪两种呢?一种是接受了布施的人能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
正等正觉);另一种是接受了布施的人进入涅磐境界。我今天接受你的最后供养,让你
成就檀波罗蜜(布施波罗蜜)。”
a*******g
发帖数: 867
3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如何证入初禅 - 《沙门果经》
http://www.dhamma.org.cn/books/ysfj/saamannaphala_sutta_11.htm
《沙门果经》节选
41. 世尊说:「在此,大王,如来出现于世间,他是阿罗汉、圆满觉悟者、明行足、善
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陀、世尊。他以亲身现证的智慧明了这个有
诸天、诸魔、诸梵天的世间,这个有诸沙门与婆罗门、诸王与人的世代,他广令众知。
他说法初善、中善、后善,具足义理与辞句。他显示彻底圆满与清净的梵行。
42. 平民、或平民之子、或生于其它种姓的人来听闻佛法。闻法之后,他对如来生起信
心。具备信心之后,他思惟:『在家生活是拥挤的、是尘扰之途;出家则有如旷野一般
开阔。在家人不容易过着彻底圆满、彻底清净、如磨亮的螺贝那般光明的梵行生活。且
让我剃除须发,穿着橘黄色袈裟,离开在家生活出家去吧。』
43. 过了一段时间,他舍弃财产,不论财产多或少;舍弃亲族,不论亲族大或小;剃除
须发,穿着橘黄色袈裟,离开在家生活而出家。
44. 出家之后,他遵守波提木叉戒 ,具足正当的行为与行处。自从受戒之后,就依戒
自律,见到最小的过失也能带来的危险。他拥有良好
T*********s
发帖数: 17839
3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顶礼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

地藏王菩萨圣诞:农历七月三十(2010年9月8日)

【地藏王菩萨简介】梵音乞叉底檗婆(KSITIGARBHA)译名地藏,地谓土地,大地;藏
是含藏,秘藏。皆属譬喻,以喻菩萨的功德。地能生、能育、能持、能载,能蕴藏珍宝
,能为万物所依,所住.宇宙万物,情与无情,无不依止大地;华果树木,五谷蔬菜,
无不生长于大地;名贵珍品,治病众药,无不孕育于大地;一切七宝,无不蕴藏于大地
;一切种子,无不摄持于大地。用以比喻菩萨,心如大地,能安住众生于菩提园,能摄
持众生的菩提种子,能生长众生的菩提芽,能运载众生至菩提果。令一切众生,究竟证
得佛道的三德秘藏,因名地藏。
又地是菩萨利他之功,藏是菩萨自利之德。菩萨久证如来三德秘藏,内蕴无量功德法财
,如世间宝藏,众宝具足,能济诸贫乏。菩萨本身含藏无量功德法宝,能为一切众生所
依止,能治一切众生身心重病,能生长众生善根,能负荷加持一切众生,令一切众生毕
竟离苦得乐,出离生死,疾证菩提,因名地藏。 乃往过去无量阿僧只那由他不可说劫
,尔时有佛,号一切智成就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
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其佛寿
d**********l
发帖数: 647
36
在此娑婆世界修行要达到不退转(阿惟越致)很难,但是极乐世界即使下品下生的也是
阿惟越致。实在是难信之法。龙树菩萨也是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西方极乐世界的殊胜方
便在于,用极致的环境帮助我们修行。用圣境(六尘说法等)熏染我们的心,就像我们
去了一个风景极美的地方,可以忘掉俗世的烦恼类似。
南无阿弥陀佛!
易行品
                         龙树菩萨 造
【初、序说】
〔一、举难请易〕
问曰:是阿惟越致菩萨,初事如先说:「至阿惟越致地者:行诸难行,久乃可得,或堕
声闻、辟支佛地。」若尔者,是大衰患,如助道法中说:「
若堕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是名菩萨死 则失一切利
若堕于地狱 不生如是畏 若堕二乘地 则为大怖畏
堕于地狱中 毕竟得至佛 若堕二乘地 毕竟遮佛道
佛自于经中 解说如是事 如人贪寿者 斩首则大畏
菩萨亦如是 若于声闻地 及辟支佛地 应生大怖畏」
是故若诸佛所说,有易行道,疾得至阿惟越致地方便者,愿为说之。
答曰:如汝所说,是儜弱怯劣,无有大心;非是丈夫,志干之言也。何以故?若人发愿
,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得阿惟越致,于其中间,应不惜身命,昼夜...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7
念佛
杂阿含931经
谓圣弟子念如来事∶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
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圣弟子如是念时,不起贪欲缠,不起瞠恚、愚痴心,其心正直,得如来义,得如
来正法。于如来正法,于如来所得随喜心,随喜心已欢悦,欢悦已身猗息,身猗息已觉
受乐,觉受乐已其心定。心定已,彼圣弟子于凶嶮众生中,无诸罣阂,入法流水,乃至
涅盘。

《清净道论》(佛随念的修法及功\德等)
「依照此等理由而世尊为阿罗汉」 ... 乃至「依此等理由为世尊」,(瑜伽者
)像这样的随念佛陀之德,此时则无被贪所缠之心,无被瞠所缠之心,及无被痴所缠之
心,他的心是只缘如来而正直的。因他这样没有了贪等所缠,故镇伏五盖\,因向于业
处,故他的心正直,而起寻伺倾于佛德;佛德的随寻随伺而喜生起,有喜意者由于喜的
足处(近因)而轻安,不安的身心而得安息;不安的得安,则亦得生起身心二乐;有乐
者以佛德为所缘而得心定(心一境性);在这样次第的一刹那中生起了五禅支。因为佛
德甚深或因倾向于种种佛德的随念,故不证安止定,只得...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38
☆─────────────────────────────────────☆
baofoen (喜悦) 于 (Mon Nov 22 22:37:53 2010, 美东) 提到:
听净空法师说的: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DAp6pUiOoo&NR=1
☆─────────────────────────────────────☆
SeeU (See you) 于 (Tue Nov 23 01:58:50 2010, 美东) 提到:
大藏经中,没有印度著作提到楞严经。国宝之说,不知有何文献根据?
说一切有部的《大毘婆沙论》倒是被当时印度国王视为国宝,禁止私传。
还有不要把《楞严经》跟《首楞严三昧经》弄混。
☆─────────────────────────────────────☆
baofoen (喜悦) 于 (Tue Nov 23 22:36:39 2010, 美东) 提到:
不知道,你看看那个youtube录像吧。
SeeU, 楞严里的那些色阴,受阴是什么意思啊?
如何解决那些飞精附人问题? 入定? 可你能2...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请SeeU和Runsun童鞋回答一下。

阿弥陀佛的涅槃和释迦佛的涅槃一样。
《观世音菩萨授记经》
佛言:「善男子!阿弥陀佛寿命无量百千亿劫,当有终极。善男子!当来广远不可计劫
,阿弥陀佛当般涅槃。般涅槃后,正法住世等佛寿命。在世灭后,所度众生悉皆同等。
佛涅槃后,或有众生不见佛者,有诸菩萨,得念佛三昧,常见阿弥陀佛。复次,善男子
!彼佛灭后,一切宝物浴池莲花众宝行树,常演法音与佛无异。善男子!阿弥陀佛正法
灭后,过中夜分明相出时,观世音菩萨,于七宝菩提树下,结加趺坐,成等正觉,号普
光功德山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
、佛、世尊。其佛国土自然七宝,众妙合成庄严之事。诸佛世尊,于恒沙劫说不能尽。
r*****g
发帖数: 478
4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严经》卷二疑问
提婆达多真的恶毒第一吗?他是因为吃素所以恶毒?
顺便引一点法华经里关于提婆达多的部分:
开经前,先念开经
甚深无上微妙法
百千亿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
愿解如来真实义。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于多劫中
、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
,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
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
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
名妙法莲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需,
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
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 为求大法故, 虽作世国王, 不贪五欲乐。
捶钟告四方, 谁有大法者, 若为我解说, 身当为奴仆。
时有阿私仙, 来白于大王, 我有微妙法, 世间所稀有,
若能修行者, 吾当为汝说... 阅读全帖
a*****y
发帖数: 33185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金刚经
词语解析
1、金刚:指金刚石,喻坚利之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
若用。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世间智慧高深得多)。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于烦恼之苦海。倘能
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4、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常道也,贯摄也,贯穿所应说义,
摄持所化众生。
5、顿悟: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
慧能为代表)
6、渐悟:由信而解,由解而行,由行而证,次第渐修,方可悟入。顿渐虽殊,而
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
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后,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及辩论法相的典籍)。
【如是我闻一时】 佛告阿难,结集时必以此数字冠诸经之首,如是者,表佛说皆
如,所谓诸法如义,我闻是阿难自称,以凭信实也。一时,言说法时也,佛说般若经六
百卷,凡四处十六会,一王舍城鹫峰山七会,二给孤独园七会,三他化天宫摩尼宝藏殿
一会,...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2

而且这有个更大的疑问,佛与阿罗汉有何差别? 为何要成佛而不是阿罗汉?
因为,佛陀在杂阿含中只说佛是阿罗汉的导师之类的话,没有说过有何特殊之处。
即使有遍一切智、大神通之类,这些对于解脱后都没什么用处呀?
更何况,”佛”在当时,应该也只是敬称,特别是对首领的敬称,其它教派也称其首领
为”佛”,
释迦摩尼也被称为阿罗汉。
我认为,对”佛”这个称呼的神化,应该是后世慢慢演化的。因为日子久了,自然会对
前人特别尊崇,就像后世对鲁班、华陀、孔子、黄帝总是特别尊崇。
在佛陀当世,”佛”这个称呼没有那么神吧? 应该与阿罗汉、调御丈夫同等,是尊称
而已。
这只是我的看法,有待查证,有待您解疑。
因为您对大乘见闻较广博,是真的说的出道理的,因此问您。
c***h
发帖数: 2262
43

而且这有个更大的疑问,佛与阿罗汉有何差别? 为何要成佛而不是阿罗汉?
因为,佛陀在杂阿含中只说佛是阿罗汉的导师之类的话,没有说过有何特殊之处。
即使有遍一切智、大神通之类,这些对于解脱后都没什么用处呀?
更何况,”佛”在当时,应该也只是敬称,特别是对首领的敬称,其它教派也称其首领
为”佛”,
释迦摩尼也被称为阿罗汉。
我认为,对”佛”这个称呼的神化,应该是后世慢慢演化的。因为日子久了,自然会对
前人特别尊崇,就像后世对鲁班、华陀、孔子、黄帝总是特别尊崇。
在佛陀当世,”佛”这个称呼没有那么神吧? 应该与阿罗汉、调御丈夫同等,是尊称
而已。
这只是我的看法,有待查证,有待您解疑。
因为您对大乘见闻较广博,是真的说的出道理的,因此问您。
q****n
发帖数: 4574
4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徒一悟
某日,突然想起不能随地吐痰,为舍? 这让人不舒服.
一转念, 不能随便骂人说脏话,这脏话,就如同地上的垃圾,痰,狗屎等等一样,让人讨厌.
从而决心以后不说脏话,少说废话. 废话,浪费别人时间, 也是不应该的.
-------
以外是为了支持YISU, 我写点东西活跃一下版面, 见笑于大方了.不过我脸皮厚,不怕.
有他在,这版上干净多了.我都半年一年很少来这了.
"善行者自我调御,如灌溉者引水,箭匠矫箭,木匠绳木。" 据说有个小孩,看见灌溉
者引水,想到自己的心也可如这样控制,从而证阿罗汉.好像是一本介绍<法句经>上说的
故事.
Y**u
发帖数: 5466
4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合集] 禅徒一悟
☆─────────────────────────────────────☆
qxdren (清虚道人) 于 (Fri Oct 14 00:24:19 2011, 美东) 提到:
某日,突然想起不能随地吐痰,为舍? 这让人不舒服.
一转念, 不能随便骂人说脏话,这脏话,就如同地上的垃圾,痰,狗屎等等一样,让人讨厌.
从而决心以后不说脏话,少说废话. 废话,浪费别人时间, 也是不应该的.
-------
以外是为了支持YISU, 我写点东西活跃一下版面, 见笑于大方了.不过我脸皮厚,不怕.
有他在,这版上干净多了.我都半年一年很少来这了.
"善行者自我调御,如灌溉者引水,箭匠矫箭,木匠绳木。" 据说有个小孩,看见灌溉
者引水,想到自己的心也可如这样控制,从而证阿罗汉.好像是一本介绍<法句经>上说的
故事.
☆─────────────────────────────────────☆
xiaoputi (小菩提) 于 (Fri Oct 14 00:39:45 2011, 美东) 提到:
呵呵,说得好,你还别说,偶正在抄法句经,准备参加YISU的活动。
去留自由,只...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4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圆觉经 9:净诸业障菩萨
问: 世尊,如果觉心本性清净,为什么会有被污染,致使众生迷闷不能证入?只希望
您广为我们开示法性,使我们大家以及末世众生能作为将来修习佛法的眼目。”
答:“善男子,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就虚妄地执着自我相、他人相、众生相和寿命相
。认为‘四颠倒’是实在自我的本体,由此便生出憎恨、贪爱、于虚妄的我执之上更加
有虚妄的憎爱。这两种虚妄相依,便产生了虚妄的业道。因为有虚妄的业道,就会虚妄
地认为有六道的生死流转。厌恶流转的人,就会虚妄地认为有涅槃境界。因此不能证入
清净本觉,这并不是觉性违拒能证入的人。能证入的人也不是觉性使他证入的。所以起
心动念以及止息心念都归于迷闷。
“为什么呢?因为有不知何时产生的无明做了自己的主宰。一切众生没有生来就有慧目
,身心自性也都是无明的。比如人不会自已了断自己的生命。由此得知,有爱我的人,
我就随顺他们;不随顺我的,便生起憎恶怨恨。因为憎爱心能滋养无明,如果憎爱与无
明相续不断,虽然修行求道,也不能成就。
“善男子,什么是我相?是指众生心所证知了别的善男子,比如有人全身协调,忘记了
自身的存在,如果四肢麻木,调养失当,稍加针刺或艾灸,就会知道有我,所以,只有... 阅读全帖
q****n
发帖数: 4574
4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心中有佛--“佛祖心中留”
这方法在佛经中有直接对应。其他别的东西,当我们遇到没有完全文字对应的情况下,
从佛理上,通过把握佛法本质大意,从而可以分辨是否是合适的。古代文字和现代文字
有所不同,再说,佛经中,常常非常简洁。现代人可以从其中的本质含义展开来,用通
俗的话和联系当下实际,用来修行。
我稍微摘点佛经中关于念佛的东西。主要是阿含经中。汉传佛法中念佛法门很普遍,更
是很多大师都有宣说,我就不摘了。净土经典中,也有观想佛形象念佛等等念佛方法。
念如来事,即念佛之行事,就是我们当下想念佛是怎么做的,不是只执持名号。
还有念佛功德等等,就是如佛彻断贪瞋痴,佛不会对人生瞋(所以学佛,自己也不能生
瞋等)。念佛法门非常深广,效果非常殊胜。
我前面曾说念佛的10个称号,功德等等。持名号,只是其中一小部分。
我们通过理解念佛法门的基本原理,就能够知道,当别人用不同的文字表达同样的意思
时,我们知道,这是佛的教导。
------------- 念如来事,念如来功德
刘宋时期求那跋陀罗译出的《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三记载:佛在迦昆罗卫国尼拘律园中
对释氏摩词南说:“(佛弟子)因为能够长夜修习,念佛、念法、念僧,命终之后,不
...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48
证初果以上的人才算僧宝。虚云法师证果了嘛?
还有,禅宗这个系统,很有中国特色,其中一个特色是活泼。六祖就说「心平何劳持戒
」。拿严持戒律来要求禅宗,没啥意思。
要谈严持戒律,不如看南传的上座部,或谈律宗的弘一律师。
杂阿含554经
长者!当念佛功\\\德∶此如来、应、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
夫、
天人师、佛、世尊。
念法功\\\德∶于世尊正法律,现法、离诸热恼、非时通达、缘自觉悟。
念僧功\\\德∶善向、正向、直向、等向,修随顺行,谓∶向须陀洹、得须陀洹、
向斯
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向阿罗汉、得阿罗汉,如是,四双八士,是名
世尊弟子僧,具足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供养恭敬尊重之处,堪为世间无上福
田。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554.htm
j*******1
发帖数: 182
49
结缘书籍
信源宝藏 《法王晋美彭措传》——如实记载了法王如意宝的生平事迹,可令大家正
面了解法王的真实功德。
《佛教科学论》——佛教为什么不是迷信?
《金刚经释》——《金刚经》到底是什么样的经典?
百业经 是本師釋迦牟尼佛宣說因果不虛的一部經典,共有一百多則公案,形象地闡
明了"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真諦。該經在漢文《大藏經》中已佚失,唯有藏文版本尚
存,故而上師仁波切發心重新將其翻譯出來。尤其是文中收集了法王如意寶、上師仁波
切傳講時對部分經文的精闢分析,頗有畫龍點睛之妙。
智悲清流 《金刚经开示录》——在藏地,《金刚经》没有藏文讲义可作参考。而上
师仁波切凭借自己的智慧,原原本本揭示了佛陀的意趣,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宝典。《净
土教言讲记》——很多人认为藏传佛教与汉传佛教势同水火、格格不入,尤其是净土法
门,似乎在藏传佛教中从不占有一席之地。但通过学习此论典,这部观念会有明显改变
,你能真正认识到佛教各派互不相违,各宗派之间没有任何隔阂与矛盾。
中论讲记 本论集佛陀二转般若法轮之所有精华于一体。尤其对汉地众生进一步理解
《金刚经》、《心经》等般若经典,以及禅宗祖...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