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给事中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
g********n
发帖数: 2314
1
来自主题: _GoldenrainClub版 -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7:00 2009), 站内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paladin
标 题: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zz 钱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28 11:16:46 2009), 转信
eBookCN|Txt电子书籍下载 http://www.ebookcn.com
目 录

前言
第一讲 汉代
第二讲 唐代
第三讲 宋代
第四讲 明代
第五讲 清代
总论
钱穆年表
钱穆先生小传
王昆吾:读《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毕明迩:关于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我很早以前,就想写一部中国政治制度史。一则我认为政治乃文化体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国,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负,一向着重修齐治平。要研究中国传统文化,绝不该忽略中国传统政治。辛亥前后,由于革命宣传,把秦以后政治传统,用专制黑暗四字一笔抹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点击:115 作者:综合 来源:百度百科 发布时间:2018-03-11 12:45:27
1.jpg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起源甚早,中国古代的封建国家为监督政府官员,为国家利益和皇帝
利益而服务,维护既有的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一项专门的“准司
法”性质的国家监督制度。
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和法制的统一,参与并监督中央和地方司
法机关对重大案件的审理活动,是中国古代监察机构及监察官员的主要职责。
中文名:中国古代监察制度
形成日期:战国
来源:中国古代
性质:制度
发展历程:
战国
战国时期,职掌文献史籍的御史官就已有明显的监察职能。[1]

秦代开始形成制度,之后便成为历代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经过长期的发展,这一制度
逐步健全和完备。在公元前22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秦始皇统一中国,建立起
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并创建了相对独立的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御史大夫,
位列三公,以贰丞相,御史府为其官署,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在地方上,皇帝派御史常
驻郡县,称“监御史”,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1]...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林点将录
这是明朝末年的一篇奇文。关于作者是谁有多种说法。一般说是魏忠贤的阉党制造出来
的。不过很多东林党人因为排名先后,比如认为自己应该在天罡星里面,而大打出手,
甚至朋友断交。
开山大元帅:
托塔天王 南京户部尚书李三才
总兵都头领二员:
天魁星 及时雨 大学士 叶向高
天罡星 玉麒麟 吏部尚书 赵南星
掌管机密军师二员:
天机星 智多星 缪昌期
天闲星 入云龙 左都御史 高攀龙
协同参赞军务头领一员:
地魁星 神机军师 礼部员外郎 顾大章
正先锋一员:
天杀星 黑旋风 吏科都给事中 魏大中
左右先锋二员:
天暗星 青面兽 浙江道御史 房可壮
地周星 跳涧虎 福建道御史 周宗建
马军五虎将五员:
天勇星 大刀手 左副都御史 杨涟
天雄星 豹子头 左佥都御史 左光斗
天猛星 霹雳火 大理寺少卿 惠世扬
天威星 双鞭将 太仆寺少卿 周朝瑞
天立星 双枪将 河南道御史 袁化中
马军八骠骑八员:
天英星 小李广 福建道御史 李应升
天捷星 没羽箭 陕西道御史 蒋允仪
天空星 急先锋 山东道御史 黄尊素
天退星 插翅虎 浙江道御史 夏之令
天究星 没遮拦 吏科给事中 刘宏化
天满星 美髯公 刑科...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五十一章 贵客盈门(上)
尽管尚未到晚上戌时,但路上行人已经寥寥无几,太平里的一众住户大多已经造好了饭
,这会儿炊烟尽去,却是仍有隐约的饭菜香味从各家各户飘了出来。而对于徐家小院来
说,忙活了一天之后姗姗来迟的这顿饭无疑更是要紧,不约而同的,饭桌上三个人全都
是狼吞虎咽。很快,徐勋带头风卷残云地扫荡完所有碗碗盘盘,金六嫂进来收拾着那些
家什,屋子里除了碗盘碰撞的声音,寂静得一丝动静也没有,就连金六嫂也不由得抬头
瞧瞧这个瞧瞧那个,几次张嘴却什么话都没敢说,最后索性加快动作干完了,立时退了
出去。把满食盒的东西往厨房一撂,她也不急着收拾,快步到了门上寻着丈夫金六,当
即没好气地说:“这里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个都不说话,脸不是黑的就是白的
青的,看着吓人!瑞生也是的,平时看起来那么一个规规矩矩的小子,居然敢和少爷同
桌吃饭,还有那和尚,一个出家人吃肉比谁都狠,这叫怎么回事!”“你他娘的少说两
句行不行?”尽管那一晚回来之后次日一大清早就磕头赔罪,徐勋也没说什么,但金六
何等滑溜敏锐,只看徐勋进进出出多半都带着慧通,今天甚至连瑞生都提溜出去了,却
留着自己看门,再加上下午那应老儿溜了...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5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五十一章 贵客盈门(上)
尽管尚未到晚上戌时,但路上行人已经寥寥无几,太平里的一众住户大多已经造好了饭
,这会儿炊烟尽去,却是仍有隐约的饭菜香味从各家各户飘了出来。而对于徐家小院来
说,忙活了一天之后姗姗来迟的这顿饭无疑更是要紧,不约而同的,饭桌上三个人全都
是狼吞虎咽。很快,徐勋带头风卷残云地扫荡完所有碗碗盘盘,金六嫂进来收拾着那些
家什,屋子里除了碗盘碰撞的声音,寂静得一丝动静也没有,就连金六嫂也不由得抬头
瞧瞧这个瞧瞧那个,几次张嘴却什么话都没敢说,最后索性加快动作干完了,立时退了
出去。把满食盒的东西往厨房一撂,她也不急着收拾,快步到了门上寻着丈夫金六,当
即没好气地说:“这里头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一个个都不说话,脸不是黑的就是白的
青的,看着吓人!瑞生也是的,平时看起来那么一个规规矩矩的小子,居然敢和少爷同
桌吃饭,还有那和尚,一个出家人吃肉比谁都狠,这叫怎么回事!”“你他娘的少说两
句行不行?”尽管那一晚回来之后次日一大清早就磕头赔罪,徐勋也没说什么,但金六
何等滑溜敏锐,只看徐勋进进出出多半都带着慧通,今天甚至连瑞生都提溜出去了,却
留着自己看门,再加上下午那应老儿溜了...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6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一百五十章 会揖吵架,小徐摊牌
和大明门之外千步廊左右五府六部等气势恢宏的衙门不同,宫城右顺门东南的文渊阁内
阁直房始终都并不起眼。随着内阁的重要,使用的文书人等越来越多,但贵如首辅,也
不过是小小的直房一间,更不要说次辅三辅等等。几次修缮之后,这片地方便分作了三
片院落,中间是俗称的内阁,也就是文渊阁,东边是诘敕房,西边是制敕房。
终弘治一朝,内阁中人除非致仕抑或去世,否则基本一个不动,反倒是十几个文书
承旨已经换了好几茬,不少都高升到六部抑或放了外任,正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这一日乃是八月十五,民间百姓可以热巅闹闹过个中秋节,可对于宫中来说,中秋
算不上正节,望日大朝之后固然赐了月饼和御酒给部阁高官,正事儿却是不能耽搁的。
因为十五这一天除却大朝之外,还是六科给事中前来内阁和辅臣会揖的日子。
此时此刻的会揖直房中,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辅臣居左而坐,六科给事中则是坐在
右边,虽是人员相比悬殊,可谁都知道这三位阁老多年秉政威权极重,天子甚至称之为
先生而不明,更何况六科中人多数不过七品。往常的会揖虽偶尔也有一些争争吵吵,但
多数时候,就如同这会揖二字的意思,不过是辅臣一锤定音,其余...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7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一百五十章 会揖吵架,小徐摊牌
和大明门之外千步廊左右五府六部等气势恢宏的衙门不同,宫城右顺门东南的文渊阁内
阁直房始终都并不起眼。随着内阁的重要,使用的文书人等越来越多,但贵如首辅,也
不过是小小的直房一间,更不要说次辅三辅等等。几次修缮之后,这片地方便分作了三
片院落,中间是俗称的内阁,也就是文渊阁,东边是诘敕房,西边是制敕房。
终弘治一朝,内阁中人除非致仕抑或去世,否则基本一个不动,反倒是十几个文书
承旨已经换了好几茬,不少都高升到六部抑或放了外任,正可谓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这一日乃是八月十五,民间百姓可以热巅闹闹过个中秋节,可对于宫中来说,中秋
算不上正节,望日大朝之后固然赐了月饼和御酒给部阁高官,正事儿却是不能耽搁的。
因为十五这一天除却大朝之外,还是六科给事中前来内阁和辅臣会揖的日子。
此时此刻的会揖直房中,刘健李东阳谢迁三位辅臣居左而坐,六科给事中则是坐在
右边,虽是人员相比悬殊,可谁都知道这三位阁老多年秉政威权极重,天子甚至称之为
先生而不明,更何况六科中人多数不过七品。往常的会揖虽偶尔也有一些争争吵吵,但
多数时候,就如同这会揖二字的意思,不过是辅臣一锤定音,其余...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8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1952)
新浪历史论坛
清代政治,和中国传统政治不同,因它背后有一批特别拥护皇帝的,这便是皇帝的同部
族,就是满洲人。照理皇帝是一国元首,他该获到全国民众之拥护,不该在全国民众里
另有一批专门拥护此政权的。这样的政权,便是私政权,基础便不稳固。
清代政权,始终要袒护满洲人,须满洲人在后拥护,才能控制牢固,这便是这一政权之
私心。在这种私心下,他就需要一种法术。所以我们说,清代政治,制度的意义少,而
法术的意义多。
在这种私制度之下,最坏的还是他们自己心虚,要替自己留一个退步。这个退步,就留
在关东三省。清政府把关东三省划成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
我们已讲过:满洲人是吉林长白山外松花江畔很小的一个小部族,满洲并不就是东三省
。辽河东西两岸,秦以前就是中国的土地。战国时代属于燕。秦始皇筑万里长城,东边
直到大同江。无论如何,清代奉天一省,两千年前,早就是中国的。两千年来,也一向
是中国的。
清代把它划出去,做他们的禁地,不许中国人出关。直到光绪末年,河北、山东人才可
以出关开垦。当时的台湾,也划为禁地。因为台湾由郑成功经营以后,还不断有人造反
,因此不许福建...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谈谈感想吧
温体仁,字长卿,乌程人。万历二十六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累官礼部侍郎。崇
祯初迁尚书,协理詹事府事。为人外谨而中猛鸷,机深刺骨。
崇祯元年冬,诏会推阁臣,体仁望轻,不与也。侍郎周延儒方以召对称旨,亦弗及
。体仁揣帝意必疑,遂上疏讦谦益关节受贿,神奸结党,不当与阁臣选。先是,天启二
年,谦益主试浙江,所取士钱千秋者,首场文用俚俗诗一句,分置七义结尾,盖奸人绐
为之。为给事中顾其仁所摘,谦益亦自发其事。法司戍千秋及奸人,夺谦益俸,案久定
矣。至是体仁复理其事,帝心动。次日,召对阁部科道诸臣于文华殿,命体仁、谦益皆
至。谦益不虞体仁之劾己也,辞颇屈,而体仁盛气诋谦益,言如涌泉,因进曰:“臣职
非言官不可言,会推不与,宜避嫌不言,但枚卜大典,宗社安危所系。谦益结党受贿,
举朝无一人敢言者,臣不忍见皇上孤立于上,是以不得不言。”帝久疑廷臣植党,闻体
仁言,辄称善。而执政皆言谦益无罪,吏科都给事中章允儒争尤力,且言:“体仁热中
觖望,如谦益当纠,何俟今日。”体仁曰:“前此,谦益皆闲曹,今者纠之,正为朝廷
慎用人耳。如允儒言,乃真党也。”帝怒,命礼部进千秋卷,阅意,责谦益,谦益引罪
。叹曰:“微... 阅读全帖
t******o
发帖数: 2792
10
关于具体的决策程序,唐代的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很多细节也是前后不一,能力所及,这里先说个大概:

政事堂的决策面很宽,凡是军国事务都涉及,根据来源,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是皇帝直接下达命令,这也是五花八门的,可以是婚丧嫁娶,也可以是讨论改革方案,官员任免。对此政事堂会议有权拒绝。如元和初,河东节度使王锷求兼宰相。密旨下:“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但是当时主持政事堂的李藩却以笔涂“兼相”字,上奏:“不可”。第二类是臣下的奏疏,有的是先递给皇帝,皇帝转发给政事堂讨论;有的是中央各机构向皇帝所上奏状主动要求转发政事堂,尚书省诸司的某些奏状也可以直接上报政事堂处理。第三类是宰相们认为有必要讨论的政事。如唐武宗时回鹘逼近河套天德军一带,政事堂在讨论后拟定了十一条措施。
第二类、第三类这里可以归到一起,属于政事堂自己的决策,宰相们协商一致后形成“熟状拟定”,以中书门下奏状的方式呈递皇帝,如果批准,熟拟就作为与诏令具有同等效力的文件颁布,或转交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起草正式诏令颁发。如果被否决,其所议即作罢论。反之,皇帝的命令(即第一类),在一般情况下也要经过政事堂讨论通过,...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11

政治制度方面俺一直糊涂的说

关于具体的决策程序,唐代的各个时期有所不同,很多细节也是前后不一,能力所
及,这里先说个大概:

政事堂的决策面很宽,凡是军国事务都涉及,根据来源,大体可分为三类:第一是
皇帝直接下达命令,这也是五花八门的,可以婚丧嫁娶,也可以是讨论改革方案,官员
任免。对此政事堂会议可以予以拒绝。如元和初,河东节度使王锷求兼宰相。密旨下:
“王锷可兼宰相,宜即拟来”。但是当时主持政事堂的李藩却以笔涂“兼相”字,上奏
:“不可”。第二类是臣下的奏疏,有的是先递给皇帝,皇帝转发给政事堂讨论;有的
是中央各机构向皇帝所上奏状主动要求转发政事堂,尚书省诸司的某些奏状也可以直接
上报政事堂处理。第三类是宰相们认为有必要讨论的政事。如唐武宗时回鹘逼近河套天
德军一带,政事堂在讨论后拟定了十一条措施。
第二类、第三类这里可以归到一起,都属于政事堂的决策,由宰相们协商一致后形
成“熟状拟定”,以中书门下奏状的方式呈递皇帝,如果批准,熟拟就作为与诏令具有
同等效力的文件颁布,或转交中书舍人或翰林学士起草正式诏令颁发。如果被否决,其
所议即作罢论。反之,皇... 阅读全帖
o*****p
发帖数: 2977
12
摘自 汗青著 《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节选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未必个个身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
官污吏则未必一定无气节,如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和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
”马士英,以及著名的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事迹,就有极强烈的代表性。而其中牵涉到
的其他一些所谓正人君子楷模如大儒刘宗周、黄道周等人之表现,则颇令人齿冷。
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明
史》将其与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等一起列入奸臣传。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
河南、大同三府。崇祯初迁任山西阳和道副使,后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到此时,马士英的仕途都是颇顺利的,只是他做了巡抚后仅一月,就开始动用公款贿赂
朝贵,结果为镇守太监王坤揭发,被罚遣戍,随之流寓南京。
而马士英在南明弘光朝的得势与一方坐大,与当时同在南京的一位名列“逆案”的人物
——阮大铖,有极大关系。马士英与阮大铖两人就此熟识起来,也从此时开始,他们被
东林党人及大多史家指为阉党和大奸大恶的人物。
可实际上,阮大铖的名挂逆案与马士英被指奸臣,多少是有些冤枉的。认真追究起来,... 阅读全帖
x****t
发帖数: 824
13
钱太后就快还政退养了,虽然她不至于想当武则天,但多少还是有点敏感,即将失
去权力的失落感萦绕在心头。
看到群臣如此不体谅、不合作,三番五次扫她的面子,钱太后执拗的逆反心理发作
了。这十来年,她谦虚自抑,优容大臣,结果这些大臣全然不感念于此,忘恩负义的让
她情何以堪!
这也是君臣两者之间观念有差异了。钱太后认为自己做出了贡献,付出和牺牲很多
。但在群臣眼里,钱太后代行皇权,所以虚心纳谏,善待臣民,都是理所当然的本分,
君上本该如此…
话扯远了,却说李佑这伴事在钱太后心里,第一,李佑的官职是重要筹码,暗中涉
及到她退养后钱家的安置问题;第二,她堂堂的秉政太后费尽周折,连李佑一个小小的
五品都免不掉,这口气如何出的来?
更何况她始终寻求在现有已成惯例的政治框架内解决问题,但由于群臣羁绊,就是
解决不了!那就只好甩开现有框架,凭借君权霸王硬上弓,难道满朝文武都要为区区一
个李佑死硬到底?
有时候,政治就是耐心的较量,但钱太后秉政时间余日无多,已经没有耐心了。作
为超脱于臣民律法之外的唯二人,就算她奈何不了别人,但别人谁又能奈何她?
当李佑接到吏科送来的消息,不由得大喜过望,他就在等着这一刻!不... 阅读全帖
i*e
发帖数: 859
1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downstreet (麻辣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刘瑾潜流——“财政阴史”的一个断面(作者吴思)三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Sun Mar 24 13:05:27 2002) WWW-POST
三、 抽水机规则
正德初年,刘瑾当政期间,兵科给事中周钥奉命去淮安查勘,在返京的船上自刎身亡。
那一刀下手很重,身边人抢救时,周先生已不能言。从者拿来纸笔,周钥写下“赵知府
误我”几个字后便死了。
按照级别,给事中不过“从七品”,还不如七品知县的官大。按照实际的地位和权力,
六科给事中在皇帝身边负责监察中央六部和天下诸司,各部各地的大员们也不敢不敬畏
三分。即使碰到皇帝本人的错误指示,只要不合圣人之教、祖宗之法,给事中在名义上
也有权“封驳”,顶回去不准下发。科道之官是官场上的鹰,是最高层级的食肉动物,
是以各级官员的身家性命为食的动物。在科道任职,成为六科给事中或十三道御史的一
员,乃是明朝读书人的仕宦美梦,一个美梦成真的人何必自杀?
《明史》卷188上说,那时刘瑾当权,甚为骄横,
N*****e
发帖数: 1094
15
纪元420—589年,中国的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代。北魏处于386-534年。北魏那时有
个皇帝是拓跋焘。从拓跋焘开始,北魏的国势日渐强大。首先是皇帝英明,其次是有一
批优秀的大臣。古弼和高允这些人,对皇帝的帮助很大,起了良好的作用。请看这两位
大臣的故事:
一、古弼要求判古弼的罪!
古弼是北魏的皇帝拓跋焘的侍中(官职名),一向忠直坦率,敢提不同意见。皇帝新辟
的园林“上谷苑”,占地太多,把附近百姓都赶跑了,人们无以为生。古弼很反感,要
求皇帝退还良田,再将一部分无主的山地,分给特别穷困的人。谏书写好了,立即进宫
谒见。
皇帝拓跋焘,在书房和给事中(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刘树,正在聚精会神地下围棋,没
有注意到门外来人。
古弼不出声,静静地等着。可是他们双方杀得兴起,难解难分,一时不得收场。
古弼忍不住,突然站起身,一把揪住给事中刘树的头发,拖下坐榻,扇了几个耳光,又
使拳头狠揍,恨恨地骂道:“朝廷的事搞不好,都是你的罪!”
刘树身为给事中,却吓得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皇帝拓跋焘,也大惊失色,把棋盘推
开,连连道歉:“没有答理侍中(古弼的官职),是我的错。刘树没有罪,快些放掉他
!”
古弼... 阅读全帖
k*******y
发帖数: 219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淘汰清官”定律
作者按:在中国历史上的帝国时代,官吏集团极为引人注目。这个社会集团垄断了暴力,
掌握着法律,控制了巨额的人力物力,它的所作所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社会的命运。
对于这个擅长舞文弄墨的集团,要撇开它的自我吹嘘和堂皇表白,才能发现其本来面目。
在仔细揣摩了一些历史人物和事件之后,我发现支配这个集团行为的东西,经常与他们宣
称遵循的那些原则相去甚远。例如仁义道德,忠君爱民,清正廉明等等。真正支配这个集
团行为的东西,在更大的程度上是非常现实的利害计算。这种利害计算的结果和趋利避害
的抉择,这种结果和抉择的反复出现和长期稳定性,分明构成了一套潜在的规矩,形成了
许多本集团内部和各集团之间在打交道的时候长期遵循的潜规则。这是一些未必成文却很
有约束力的规矩。我找不到合适的名词,姑且称之为潜规则。
官场内部有许多层面和方面的潜规则,我想先写一个“淘汰清官”。这一个“淘汰清官”
的定律又涉及到许多方面的因素,不是一两篇短文就能说透彻的,我想分开掰碎了慢慢说
。几篇能说清楚,我也不敢确定,也许四五篇,也许七八篇。
读史只是我的业余爱好,不敢冒充专家。我所写的,都是一些我在读史的时候冒出来的心
得,很可能...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17
明朝比清朝究竟强在哪些方面
新浪历史论坛
朱家雄/文
明亡清兴是中国历史的倒退,是华夏文明的倒退,这是无数铁的事实所证明的。就清朝
和明朝的区别做一个比较的意义就在于能使我们对这种倒退看得更清楚,从而吸取历史
教训。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在其代表作《论法的精神》一书中对清
朝时期的中国这样评价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那里笼罩着不安全与恐怖。它的
统治只能靠大棒才能维持……”而明朝呢?在其中后期,似乎已经“人在曹营心在汉”
一般,在与专制渐渐拉开了若干距离。
有的网友曾在我的博客上留下评论,大意是说:现实问题这么多,为什么要谈历史而不
谈现实社会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呢?历史谈得再那个,不也是在逃避吗?这样的质疑当然
不无道理,那我就在这里做个回应,叨咕几句现实问题吧。
我以为中国的社会政治制度,还是应该尽早与西方民主国家接轨才对,毕竟西方发达国
家的政府官员都是围绕着老百姓(选民)在转悠,而中国的情形却是所有的老百姓都围
绕着当官的转。这显然是很多社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给予解决的原因所在。如果当官的
都要看多数老百姓的眼色行事,都要时刻追踪民意并以此作为自己行政的驱动...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428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顺政权失败的主要原因
顾诚
【摘要】:正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公元1644年,
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 民军从西安出发,
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了。就在大顺军占领北京,
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 战役的结果是众所周知
【关键词】: 大顺军 官绅 政权 李自成起义 吴三桂 县令 明王朝 山海关 知县 地主
阶级

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
公元164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
军从西安出发,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 了。就在
大顺军占领北京,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战役的结
果是众所周知的:大顺政权仿佛极地的冬日,刚刚升起就落山了。对 于这种暴兴暴衰
的现象,人们作过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兵太强,大顺军不是敌手。
(二)大顺军进京后迅速地腐化了,从将领到士兵追欢逐乐,斗志锐减;大顺政权
也不再关心民间疾苦,丧失...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1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古风正气:古弼要求判古弼的罪!(二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3 20:20:23 2016, 美东)
纪元420—589年,中国的历史,进入到南北朝时代。北魏处于386-534年。北魏那时有
个皇帝是拓跋焘。从拓跋焘开始,北魏的国势日渐强大。首先是皇帝英明,其次是有一
批优秀的大臣。古弼和高允这些人,对皇帝的帮助很大,起了良好的作用。请看这两位
大臣的故事:
一、古弼要求判古弼的罪!
古弼是北魏的皇帝拓跋焘的侍中(官职名),一向忠直坦率,敢提不同意见。皇帝新辟
的园林“上谷苑”,占地太多,把附近百姓都赶跑了,人们无以为生。古弼很反感,要
求皇帝退还良田,再将一部分无主的山地,分给特别穷困的人。谏书写好了,立即进宫
谒见。
皇帝拓跋焘,在书房和给事中(相当于宰相的官职)刘树,正在聚精会神地下围棋,没
有注意到门外来人。
古弼不出声,静静地等着。可是他们双方杀得兴起,难解难分,一时不得收场。
古弼忍不住,突然站起身,一把揪住给事中...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740
20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伐清_第二十三节 波澜(下)
魏象枢(1617年10月19日—1687年9月6日),字环溪,号庸斋,晚称寒松老人,山西蔚
州(今河北省蔚县,蔚州在康熙三十二年以前属山西省大同府)人。生于1617年九月二
十日(10月19日),逝于1687年七月三十日(9月6日)。顺治三年进士,选翰林院庶吉
士,历任刑科给事中、工科右给事中、刑科左给事中、吏科都给事中、都察院左佥都御
史、顺天府尹、大理寺卿、户部侍郎、都察院左都御史、刑部尚书等职。不过该员在顺
治十六年以母老乞终养,应该离开京畿了。
c****t
发帖数: 19049
21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二十六章 秦淮风月,贵人何方(上)
傍晚的秦淮河沿岸渐渐点起了无数的灯笼。从东牌楼贡院街,再到内河河口的魁元楼,
往西过珠宝廊下街口一带,全都驶出了一条条华丽的灯船。白日里停在岸边显得很不起
眼的这些画舫,这时候却是灯火璀璨,佐以船头上那一个个身影窈窕笑容妩媚的女郎,
自然让往来路人不知不觉停下了脚步。至于那些从车轿上下来的熟客们,不少熟门熟路
地钻上了这些画舫,在笙歌曼舞中享受这销魂一夜。就是那些觉得上灯船过于招摇的人
,也有他们的去处。沿河一路本就是河房水阁林立,最最出名的就有十四座楼。这其中
,位于升平桥和中正街街口的清平楼,曾经一度是达官显贵最爱来的地方。只如今附近
住的达官显贵渐少,而通济门大街以东的那些衙门里,真正掌握大权的官员也少,于是
这里不免也就成了附近那些富商大贾一掷千金的处所。这会儿站在清平楼前,看着那里
头的煌煌灯火,听着那不时传出来的丝竹管弦之声,徐勋想起金六送自己到这儿来时那
满脸殷羡,想起他给自己解说这地方时的暧昧表情,他哪里不知道,这从外间看上去仿
佛是一座豪华酒楼的地方,只怕不如贡院街口的魁元楼那般单纯。今夜这趟赴约来得蹊
跷,金六虽是苦劝他打扮得光...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22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奸臣 by 府天 第1章~第25章
第二十六章 秦淮风月,贵人何方(上)
傍晚的秦淮河沿岸渐渐点起了无数的灯笼。从东牌楼贡院街,再到内河河口的魁元楼,
往西过珠宝廊下街口一带,全都驶出了一条条华丽的灯船。白日里停在岸边显得很不起
眼的这些画舫,这时候却是灯火璀璨,佐以船头上那一个个身影窈窕笑容妩媚的女郎,
自然让往来路人不知不觉停下了脚步。至于那些从车轿上下来的熟客们,不少熟门熟路
地钻上了这些画舫,在笙歌曼舞中享受这销魂一夜。就是那些觉得上灯船过于招摇的人
,也有他们的去处。沿河一路本就是河房水阁林立,最最出名的就有十四座楼。这其中
,位于升平桥和中正街街口的清平楼,曾经一度是达官显贵最爱来的地方。只如今附近
住的达官显贵渐少,而通济门大街以东的那些衙门里,真正掌握大权的官员也少,于是
这里不免也就成了附近那些富商大贾一掷千金的处所。这会儿站在清平楼前,看着那里
头的煌煌灯火,听着那不时传出来的丝竹管弦之声,徐勋想起金六送自己到这儿来时那
满脸殷羡,想起他给自己解说这地方时的暧昧表情,他哪里不知道,这从外间看上去仿
佛是一座豪华酒楼的地方,只怕不如贡院街口的魁元楼那般单纯。今夜这趟赴约来得蹊
跷,金六虽是苦劝他打扮得光...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末十大废物大臣

这个应该算废物大臣
光时亨(?-1645年),明朝南直隶桐城(今安徽桐城)人。明末政治人物。
光时亨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李自成陷大同,明思宗
有南迁的念头,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反对,并指使光时亨激烈谏阻,坚决主张固守
北京。城破时,时亨投降李自成,留任兵科给事中。后投降南明弘光帝,为马士英所劾
:“给事中光时亨力阻南迁,致先帝身殒社稷;而身先从贼,为大逆之尤。”与周钟、
武愫同时弃市。

发帖数: 1
2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坑死崇祯的“光处长”
周淮安
01
公元1644年,农历甲申年,明崇祯十七年。
这是一个天崩地坼,山河巨变的动荡时代。
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内有“流贼”攻城略地。《明史》称“溃烂而莫可救”,两百七十
多年的大明王朝已经进入生命倒计时。
是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称帝,建国号“大顺”。一个新政权的成立意味着敲响旧政权
的“丧钟”。
从飘忽不定的“流贼”到建立政权,从无政治主张的农民到明确“争天下”的集团,李
自成已经向崇祯亮明了“掘墓人”身份。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开始渡过黄河进攻山西,所向披靡,官民迎降。下一个目标十
分明确:将革命进行到底!进京赶考去!
摆在崇祯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死守京师,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不成功则成仁;二是
南迁,做战略性转移,迁都南京,重振旗鼓再图一战。
无论是崇祯,还是群臣,其实内心都很明白,第一个方案无异于痴人说梦。
继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军克星”孙传庭潼关兵败身亡后,最后一支“听指挥
,能打仗”的明军主力已经不存在了。
分镇各地的左良玉、刘泽清、吴三桂等将领虽然掌握有兵马,但朝廷实际上已指挥不动
,他们已经成了各怀鬼胎,有奶就是娘的地方军阀,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和后路。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崇祯曾经想过南逃
“光时亨为崇祯七年(1634年)甲戌科进士,任兵科给事中。李自成陷大同,明思宗有
南迁的念头,内阁大学士陈演、魏藻德反对,并指使光时亨激烈谏阻,坚决主张固守北
京。城破时,时亨投降李自成,留任兵科谏议(给事中)。李自成败,光时亨南归,为
马士英所劾:“给事中光时亨力阻南迁,致先帝身殒社稷;而身先从贼,为大逆之尤。
”与周锺、武愫同时弃市。”
c*********d
发帖数: 9770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坑死崇祯的“光处长”
http://wemedia.ifeng.com/58143364/wemedia.shtml
崇祯十七年二月,李自成开始渡过黄河进攻山西,所向披靡,官民迎降。下一个目标十
分明确:将革命进行到底!进京赶考去!
摆在崇祯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死守京师,号召天下兵马“勤王”,不成功则成仁;二是
南迁,做战略性转移,迁都南京,重振旗鼓再图一战。
无论是崇祯,还是群臣,其实内心都很明白,第一个方案无异于痴人说梦。
继崇祯十六年(1643年),“农民军克星”孙传庭潼关兵败身亡后,最后一支“听指挥
,能打仗”的明军主力已经不存在了。
与死守北京的方案相比,“南迁”方案显然更具可行性。
一句话,“南迁”有钱、有粮、有兵,有现成的政府班子,如果不能东山再起,最不济
也可划江而治,保住半壁江山,不至于亡国亡天下。
“南迁”虽然好,对于崇祯而言,却隐含着一个巨大的道德风险。
堂堂一国之君,大明天子,竟然弃都城而逃,丧师失地,置黎民于水火,而且很可能一
去不回,如南宋一样偏安一隅。这既需要痛下决心,更需要群臣的配合,给个理由先,
给个台阶下。纵观中国历史,正常的表演程序应该如下:
群臣进谏:“形势危急!奔跑吧...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759
2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三省六部制的细节?
FOX的比喻挺好的, 但有若干偏差吧.
多说两句:
唐朝的确是存在非常完善的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制度.
在中央有政事堂, 由三省的长官副掌管(令和侍郎,仆射等都在三品以上,
他们实际上就是宰相, 正常情况一般有八人, 称"八座".)
组成集体议事小组,完了, 中书省的中书舍人(六品)起草诏书, 皇帝划敕,
完了交给门下省得给事中(六品)核查, 再转给尚书省执行.
这是下行文书过程, 上行文书也要到 给事中那审查.
中书舍人和给事中品位不高, 但是典型的清要官. 中书舍人的任务,在武则天
时代, 后来部份转移到北门学士, 以及中晚唐的翰林学士.
顺便说一句, 唐朝因为太宗作过尚书令, 此后无人敢作. 直到晚唐才给人作为
一种赠官, 虚衔.
吏部管理官员铨选, 定期以殿(最末)最(最好)考察他们的政绩,
礼部管理科举, 那些考试通过的人要过吏部考试, 主要是身言书判,
字写得糟糕, 长得烂柿子脸的不能做官, 话不利落的也不中, 头脑不清楚的也不行.
九寺里头的鸿胪寺管些宗教事物和外蕃朝贡事宜. 礼部也有时赞襄礼仪吧.
但是皇帝一直怕有人官高镇主, 逐渐排斥三省长官, 而给一些低品亲信以
"参
l*d
发帖数: 134
2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zz: 阮大铖

奸臣才子阮大铖
|
明末时人阮大铖(1578—1646)字集之,号园海,又号石巢。安徽怀宁人氏。万历丙
辰科中会试,天启初,由行人擢给事中,不久因居忧还里。阮大铖曾经列籍东林,为高
攀龙弟子,同乡左光斗是一位谠直敢言的御史,也是大铖倚以自重的朋友。天启四年春
甲子,吏部都给事中出缺,左光斗通知大铖来京递补。而赵南星、高攀龙、杨涟等以察
典近,大铖轻躁不可任,准备改用他人。大铖至北京,使补工科,因此心怀怨恨。于是
暗中结交宦官进行活动。吏部不得已,重新任用大铖为吏部都给事中,遂得偿心愿。
大铖自此投靠魏忠贤,与一班阉党结为死友,造《百官图》,以献媚于魏忠贤。因
为畏惧东林党人的口诛笔伐,上任未及一月便自请归里。大铖回到故乡怀宁,难免心有
不平,私下谓亲朋曰:“我犹善归,未知左氏何如耳。”已而杨涟、左光斗诸人因弹劾
魏忠贤,而被捕入狱死,大铖不免面有得意之色。不久又被召至京城,为太常少卿。再
次进京为官,大铖似乎预感到危机即将来临,与阉党的来往总是非常地小心。甚至每一
次去拜见魏忠贤,都要以重金贿赂忠贤的门卫,要还其投递的名刺。仅过数月,便又侦
知大事不妙,复上书乞归。崇祯改元,忠贤既
Z*****i
发帖数: 1888
29
韩拖古烈又吩咐了南面房知事一些事情之后,后者便告辞离去。为免启人疑窦,韩拖古
烈自是不便相送。南面房知事一走,他便端了几盏蜡烛到书案之上,打开札子,细细阅
读。就算是在军心涣散的局面下,通事局南面房还是恪尽职守的,这份札子中,的确收
罗了许多的紧要军情,包括宋朝宣抚副使、京东路转运使蔡京已经水陆兵马两万余众,
向沧州进发等机密军情。
南面房还打探得清楚,蔡京是奉南朝皇帝密旨行事,而齐州都总管府宋球则仍奉石
越之令,并没有北上。因此蔡京率领的两万余众,其中只几个指挥,不足千人的禁军,
其余都是所谓的“京东兵”。那是战争开始后,蔡京在京东路征募的厢兵,其中还有许
多受招安的寇贼。虽然大宋是承平之世,然而京东绿林,在宋朝也算是赫赫有名的,不
过,这些绿林豪杰,先是被李清臣严厉镇压,后又被蔡京剿抚并用,如今已是十去其九
,余下的都是些小寇,已经难成气候。此次蔡京两万余人马,其中一半以上,倒是绿林
出身。因此这两万余“京东兵”其实是乌合之众,倒是不足为惧。然而南面房获得到的
消息,是皇帝已令蔡京兼领沧州一切兵马,其目的可能是救援霸州。一旦蔡京的京东兵
与沧州的海船水军、禁军、教阅厢军,以及霸州的...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0
怎么这么想当然呢?
1)哪来的满桂追着后金打?你一定是把时间搞混了,把宁锦之战和己巳之变的满桂张冠
李戴了。不然的话,请拿出证据来看看。
2)袁崇焕和关宁军冒冒失失地冲上去和后金军硬拼是不行的,因为袁军数量不足,当然
你可以怪袁崇焕遣散援兵搞得(这个可以留到下回合吵)。当时情况下,如果孤注一掷硬
拼的话,只能把关宁军葬送掉,然后后金获得充分的行动自由,局面更加恶化。
当时后金分兵几路,不能明确后金主力的去向之前,关宁军的小心谨慎,避免像之前赵
率教那样轻率地钻入敌人的口袋阵之中,是可以理解的。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
殆。崇祯就是如此,一厢情愿,满桂刘之伦等死得真是太憋屈了。
3)河西务的粮食很重要,依我看可能真的比皇上的脑袋重要。
河西务是漕运咽喉、榷税钞关,水陆驿站所在,地位显要、市景繁荣,早在明朝即有“
京东第一镇”之称。从边事小记"驻兵张湾,就食于河西务"的描述也可知河西务当时是
军粮的供给地。明朝朱元璋建国, 派徐达统帅大军北伐,舟师步骑,夹运河而进, 就是
在河西务大破元兵主力的。此役后,元朝皇帝放弃北京,由居庸关逃往上...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1
怎么这么想当然呢?
1)哪来的满桂追着后金打?你一定是把时间搞混了,把宁锦之战和己巳之变的满桂张冠
李戴了。不然的话,请拿出证据来看看。
2)袁崇焕和关宁军冒冒失失地冲上去和后金军硬拼是不行的,因为袁军数量不足,当然
你可以怪袁崇焕遣散援兵搞得(这个可以留到下回合吵)。当时情况下,如果孤注一掷硬
拼的话,只能把关宁军葬送掉,然后后金获得充分的行动自由,局面更加恶化。
当时后金分兵几路,不能明确后金主力的去向之前,关宁军的小心谨慎,避免像之前赵
率教那样轻率地钻入敌人的口袋阵之中,是可以理解的。
孙子兵法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
殆。崇祯就是如此,一厢情愿,满桂刘之伦等死得真是太憋屈了。
3)河西务的粮食很重要,依我看可能真的比皇上的脑袋重要。
河西务是漕运咽喉、榷税钞关,水陆驿站所在,地位显要、市景繁荣,早在明朝即有“
京东第一镇”之称。从边事小记"驻兵张湾,就食于河西务"的描述也可知河西务当时是
军粮的供给地。明朝朱元璋建国, 派徐达统帅大军北伐,舟师步骑,夹运河而进, 就是
在河西务大破元兵主力的。此役后,元朝皇帝放弃北京,由居庸关逃往上... 阅读全帖
l*****9
发帖数: 9501
32
山寨晚明续 第一卷 改元工商 第七章 隔墙有耳
温体仁一身青衣小帽,下了马车,在灯笼那昏黄的微光下,随小厮进了茶楼,随即上了
二楼,进了一间雅室。雅室内仅在两个屋角点了两支小蜡,烛光摇曳,照得人的影子如
鬼影一般在墙上乱晃。侯恂也是一身青衣小帽,满脸惶恐,坐立不安,一见温体仁推门
进来,立即抢前一步道:“下官拜见阁老,求阁老救救满朝文武的性命。”温体仁心下
不悦,但面上却未表露半分,只是说道:“尚书大人言重了。”
两人坐定,茶楼的小厮进来,烧旺了炭火,室内顿觉温暖,温体仁耐心地等着小厮把一
应茶具都备好之后,才挥手将小厮赶了出去,对侯恂问道:“尚书大人所为何事来?”
侯恂还未及答话,就听得雅室东间隔壁一阵桌椅乱响,显然是有客人进了隔壁的雅室,
就住了话头。待得隔壁雅室安静下来,方才示意侯恂。
侯恂吃隔壁这一闹,也压低了声音,问道:“阁老还记得崇祯元年户科给事中韩一良故
事[注1]么?”看到温体仁微微颌首,急道:“阁老,看皇上今日的做派,分明是要借
户部之手扣减各部钱粮,如此下去,今日要户部报送帐目明细,明日要兵部后行军出兵
明细,后日再要工部报行宫修善明细,如此,谁还能做得这官?就是阁...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591
33
山寨晚明续 第一卷 改元工商 第十八章 求皇上作主啊
崇祯九年二月二十日,崇祯皇帝出巡登莱,仪仗精简,随行百官包括六部九寺首脑
,由登州军近卫第一营、骑兵第二营、青州团练沿途护送,锦衣卫和东厂半数随行。
沿途穿州过县,每到州一县,崇祯均与六部官员一起召见地方官,询问民生和粮食贮
备,多闻流寇肆虐之后各种荒芜之景,于是拣选一二村镇现场视察,崇祯与百官均叹
息不已。于是与地方官讨论如何恢复生产,稳定饥民,多数州县都是下令开仓放粮,
招募饥民整治沿途道路、疏通水渠,以工代赈,同时以备春耕。由是,沿途皆靖,流
民欣欣。
这一日,皇帝抵达青州,进入了登州军的实际控制区,刘民有率周世发、宋闻贤、
莫怀文、李东华、吴有道、张大会等到青州边境迎驾。崇祯见青州城池狭小,拒绝了
刘民有进城驻扎的建议,也没有和刘民有过多交谈,直接让朱国斌选城外两里处扎营
,并令青州巡抚等一干大臣于次日一早见驾。
次日一大早,崇祯在朱国斌中军大帐后的边账起床,正在王承恩的服侍下梳洗,就
听得营门方向人吵吵嚷嚷,似乎有数百人聚集在营门口喧哗。崇祯命曹化淳前去查看
,不待梳洗完毕,曹化淳就喘着粗气奔了回来,低眉说道:“皇上,营门...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34
首先得搞清楚起居注是个神马东西
古时候不是随便神马人都能搞个起居注的
最基本的条件就是你必须得是现任的皇上
过去的,未来的皇上的都不行
具体到唐朝,有明确的龟腚:
唐六典

起居舍人二人,从六品上。(起居舍人因起居注而名官焉。古者,人君言则右史书之
,即其任也。其设官沿革,起居郎注详焉。隋炀帝三年,减内史舍人四员;置起居舍
人二人,从第六品上,次内史舍人下,始以虞世南、蔡允恭为之。皇朝因之。贞观二
年省,显庆二年又置。龙朔二年改为右史,咸亨元年复故。天授元年又改为右史,神
龙元年复故。) 起居舍人掌修记言之史,录天子之制诰德音,如记事之制,以纪时
政之损益。

这是贞观2年之后的设置,在中书省。之前有起居郎,设置在门下省。工作性质是一样
的。
李二郎就算再牛逼,他没当皇上之前也是没有起居注的,所以就算他往死了改,也改
不了打天下时候的,因为那会儿根本没有他的起居注。
具体到要求看起居注这件事,基本上通鉴的版本和贞观政要,唐会要之类的记载都差不
多:
《贞观政要》

贞观十四年,太宗谓房玄龄曰:“朕每观前代史书,彰善瘅恶,足为将来规
诫。不知自古当代国史,何因不令帝王亲见之?”对曰...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5
针对一下某人的所谓证据: “不得已而动大兵剿之,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全城俱
歼,或杀男留妇”。
我爱较真,这段文字的上下文是什么? 如果深挖一下岂非有更多证据么。遗憾的是,
主张满清屠蜀的人士们却无人做这个工作。 我试图google了一下也没有发现。 只知
道是顺治六年刑科给事中陈调元揭。如果谁有全文,请帮忙贴出来, 也是大功一件.
查了一下陈调元这个人,生卒年是(1595-1684),1639中举、1643进士(48岁),顺治二
年(1645),得授直隶河间府宁津县知县,做起了清朝的官。顺治五年(1648年)冬,以歼
寇保城之功授刑科给事中,顺治七年晋礼科右给事。
陈调元写这个疏的时间是顺治六年,也即1649年。 他之前一直在河北, 不可能有四
川的第一手资料。 在1649年这个时间点, 清军在四川根本处于无力状态。简要地说,
1647年豪格击败张献忠,一路打到遵义,因粮饷不足,撤军。 “从1647年起,四川
、贵州两省处于军阀割据自雄的局面。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领
下迅速南撤,三月间已经进入云南。清军方面,肃亲王在正月间驻于合川,委任明朝降
将王遵坦为四川巡抚...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6
针对一下某人的所谓证据: “不得已而动大兵剿之,民贼相混,玉石难分,或全城俱
歼,或杀男留妇”。
我爱较真,这段文字的上下文是什么? 如果深挖一下岂非有更多证据么。遗憾的是,
主张满清屠蜀的人士们却无人做这个工作。 我试图google了一下也没有发现。 只知
道是顺治六年刑科给事中陈调元揭。如果谁有全文,请帮忙贴出来, 也是大功一件.
查了一下陈调元这个人,生卒年是(1595-1684),1639中举、1643进士(48岁),顺治二
年(1645),得授直隶河间府宁津县知县,做起了清朝的官。顺治五年(1648年)冬,以歼
寇保城之功授刑科给事中,顺治七年晋礼科右给事。
陈调元写这个疏的时间是顺治六年,也即1649年。 他之前一直在河北, 不可能有四
川的第一手资料。 在1649年这个时间点, 清军在四川根本处于无力状态。简要地说,
1647年豪格击败张献忠,一路打到遵义,因粮饷不足,撤军。 “从1647年起,四川
、贵州两省处于军阀割据自雄的局面。大西军在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率领
下迅速南撤,三月间已经进入云南。清军方面,肃亲王在正月间驻于合川,委任明朝降
将王遵坦为四川巡抚...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吴思:恶政是一面筛子

东汉中平二年(185年)二月的一天,皇都洛阳的南宫起火。这场大火烧了半个月,烧
掉了灵台、乐成等四座宫殿。古诗十九首中描写洛阳的皇宫说:“两宫遥相望,双阕百
余尺。”两宫相距七里而可以遥遥相望,门前的两座望楼竟有百尺之高,由此可以推想
皇宫的规模和巨额耗资。皇宫的这场大火搅乱了帝国的财政预算。皇上要给自己家盖新
房,这笔额外开支从哪里出?
这时,太监张让和赵忠给28岁的汉灵帝出了一个主意。他们建议皇上发出命令,大小田
每亩要交十钱。此外,各级官员升官上任,也要先交一笔钱,用于修建宫室。汉灵帝欣
然采纳了这二位太监的建议。于是,帝国官员上任之前,一概要到一个叫西园的地方问
价交钱。这种勾当看起来很像卖官鬻爵,后来也确实发展成为赤裸裸的卖官鬻爵。
钜鹿太守司马直是个有名的正派人,他接到了一项新的任命,上任前也要交钱。因为名
声清廉,对他特别优惠,交300万即可上任。公平地说,这个要价确实不高。在公元188
年之前,各郡的太守就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地位近似现在的省委书记兼省长。这个级
别的官员的俸禄是每年2000石,按照当时的行情,买这种高官要花上2000万钱,而人家
向司马直要的钱还不... 阅读全帖
G********l
发帖数: 574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真实的和坤(转载)
一 家庭、出身与学历
“和坤”是他的“满语”名字的音译,如果译成汉文应为“三纲之纲”之意,其乳名叫
“善宝”。他生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二甲喇人。祖籍在长
白山英额峪(今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地区)。和坤的先祖叫噶哈察鸾,很早就
归顺了努尔哈赤(后金),过着平时狩猎、耕作,战时出征作战的生活。其五世祖尼牙
哈纳,因作战英勇,为他家挣得了一个“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他的父亲名叫常保,
也是八旗军武官出身,除了继承“三等轻车都尉”的世职外,还因为他的堂弟阿哈硕色
,在跟随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部的战争中,在西北地区阵亡,追叙军功,他家又获赠了
个“一等云骑尉”的官职,后来也由其承接下来了。常保一生最高做到“福建副都统”
(正二品)的官位,相当于今天的军队中的“中将”级别的军官,这在当时也可以算是
个“高级武官”了。常保的妻子(即和坤的亲生母亲)是河道总督嘉谟的女儿,其继妻
是吏部尚书伍弥泰之女,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家。和坤的妻子冯氏是清乾隆朝名臣大学士
英廉的亲孙女。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正史(如《清史稿》等)、野史和传说中说和
坤家庭出身“低微”、“贫贱”、“少贫无...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5125
39
明朝"万历朝鲜战争"时期中日之间军事领域对比...(超长)
明军与日军的编制考
本章分为明军的战术综述,常规军制、野战军制、武器装备、指挥系统、后勤保障;日
军的布阵、出阵,战斗序列,指挥系统、后勤保障。 在这里拙音主要说一下具体情况
,背景和深入分析不讲。
明军的战术综述:明朝军事战术主要有几个发展变化阶段,一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明
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守城是强项。和北元作战时也曾大量使用骑兵,但都是在步
兵方阵伴随下运用的。
二是明成祖朱棣时期,明军以骑兵为主,步兵、火器为辅,野战是强项。明成祖本身就
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在他指挥下的明军极具攻击性,他曾五次亲征漠北(前三次大获
全胜,后两次游牧民族干脆望风而逃,让朱棣很没面子),这一时期的明军战力应该是
明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三是明军沿海平倭时期,以步兵为主,火器、骑兵为辅,这和南方地理条件限制了骑兵
发挥有关。当然,在北方对付游牧民族的明军,仍以骑兵出击和火器守城为主,这一时
期明军呈现出军事战术上的多元化。
四是对后金的战争,明军主流战术达到了超越时代的先进性!即以火器为主,步骑为辅
,战术特点是以火器打头阵,步骑混合...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32610
40
嘉靖四十五年二月朔。
此时已是三更时分,整个北京城都沉沉睡去,入夜的春寒悄然爬进这一座矮小的房屋。
屋子
里没有灯,只有电脑闪烁着幽幽的蓝光,把画屏前海瑞清癯的脸庞染上一层黯淡神色。
这台电脑已经有年头了,蒸汽风扇的声音大得惊人,画屏的颜色也有些失真,外头就连
车马
店的前台伙计都不愿意用这种配置的垃圾货。但海瑞一直没有更换,一则是因为他坚信
君子
固穷;二则是真穷——现在物价太高了,买块硬盘得一两多银子,即使海瑞是户部主事
,可
凭自己的薪俸,实在是没钱去给电脑升级。
为了不惊扰母亲睡觉,海瑞没有开灯,他在黑暗中保持着最标准的坐姿,用苍老的手挪
动了
一下鼠标。空寂的屋子里传来“咔嗒”一声,画屏上很快出现了一个论坛。
这是一个叫做“大明理学之光”的论坛,论坛的题图是朱熹与孔子的画像,主色调是青
色,
以象征着“青青子衿”的优雅与清高。
这个论坛分成好几个部分,主论坛叫天人合一,用来讨论理学的各种话题,以前海瑞很
有兴
趣,但现在已经不想去了。因为这个论坛里冒出几个王学的支持者,跟朱子的拥趸吵得
不可
开交,动辄一画屏的“歪理邪说”,简直就是斯文扫地。
除了主论坛以外,还有几个附属论坛...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6858
41
宋鲁郑:埃及危机让西方重新审视“中国模式”
字号:小中大2013-08-21 10:18:56
更多
173
关键字 >> 埃及危机埃及清场埃及惨剧穆巴拉克中国模式中国制度政治制度民本主义
民主是西方的核心价值观、最大的软实力。虽然2008年制造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经
济危机和主权债务危机,但令谁也想不到的是,2011年被认为民主最不可能生存的阿拉
伯世界竟然发生了“阿拉伯之春”。一个个长期终身执政的领导人穆巴拉克、本·阿里
、卡扎菲、萨里赫或和平或暴力都被高举民主大旗的民众所推翻。
阿拉伯之春仿佛给处于危机之中的西方打了一针兴奋剂,一定程度缓解了经济危机对其
合法性和正当性的冲击。然而,历史自有其规律,一个自身都运转不灵的制度,怎么可
能在另一片土壤完全不同的社会里生存——更不用说表现优异。果不其然,仅仅两年,
温馨的阿拉伯之春演变成严酷的阿拉伯之冬:突尼斯在连串政治暗杀之后处于一触即发
状态,利比亚则处于事实上的无政府状态和国家解体的前夜。最令世人震惊的则是中东
核心国家、一度视为“阿拉伯之春”样版的埃及竟然以军事政变,对平民血腥镇压以致
处于内战的边缘。更刺激这个世界的消息是,...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2
http://www.zhihu.com/question/34143570/answer/68821824
为何崇祯不让太子和二王南下南京?
为何崇祯不让太子和二王南下南京?
晋有琅琊王活着逃到了南方;宋有康王活着逃到了南方;为何崇祯死心眼不让太子或者
永王、定王随便哪一个去南方呢?
关注者
274
被浏览
64,739
​5
阜东
阜东
想得多,做的少,治疗中。
3 人赞同了该回答
其实朝里的大臣是提议太子去南京。
但崇祯是自己想去南京。
当时朝中两派,一派想撤去南京,一派要死守(每个危难的时候都会有的两派)。本来
当时的情况就是更应该选择南撤,但东林党人为了打压政治对手,就说想南撤的是想逃
跑,不顾国家,只顾自己。
好死不死,明的历史上出过一个于谦,在更危险的时候守住过北京。于是东林党坚持不
让崇祯南下,只是提议太子南下。
问题是崇祯大爷想自己南下呀,但又没人敢在朝堂上提议(崇祯是个有黑锅只会让手下
背,自己永远光荣伟大正确的人。)即使他私下找了个大臣提议,结果那人都不敢说。
他自己去不了,不爽了,也不想别人爽,于是驳回了太子南下的提议。
崇祯是勤快,但水平也就现在一...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崇祯年间,东林党争不已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崇祯年间,东林党争不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1 22:32:24 2019, 美东)
原创:隔壁的老罗 隔壁的老罗 微信号 xinjingluopan
功能介绍
学习历史,不是为了预测未来,而是让自己知道,当下的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
公元1644年3月19日,崇祯于煤山自缢。
太监的评价:“若厂公还在,天下本不会如此的。”
文官的评价是:“独夫授首,何足道哉!”
崇祯皇帝遗恨:“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
可见相互的怨恨。
要说到崇祯朝廷,免不了要说东林党。
最近一年常在无锡,动笔前想去下一直没进的东林书院,于是阴雨初冬,驱车前往,未
料巷口冷清,书院内部施工,闭门谢客。正遗憾间,管理员送客开门,入内留个影,匆
匆作别。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第一次见东林党和顾宪成的名号还是初中课本,却不料
以今日时境,自把某种势力比作东林党后,东林已快成敏感词了。
东林源于万历二十二年,顾宪成被削职回无锡老家讲学,得地方官员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大难来前老者救 清廉良相神护佑
中原
古人有“一念之善,吉神随之;一念之恶,厉鬼随之。知此可以役使鬼神。”的说法。
到底有没有鬼神,在中国的修炼文化中有很多类似的故事。
杜暹年幼时,曾从蒲津过河,河流水势湍急。当时上船的人很多。撑船的人已经解开缆
绳,这时岸上有一个老人招呼:“杜秀才可暂时下来!”老人特别诚恳反复要求,杜暹
没办法只好下船走过来,同老人说了很长时间。船上的人等杜暹等得不耐烦了,把他的
包袱扔到岸上便开船了。杜暹和老人交谈还没完,回头看船已经开走了,心里挺恨这个
老人。那天风急浪大,忽然发现水中有几十只手攀船,船被弄翻沉没,同伴们都死了,
只有杜暹活着。老人对杜暹说:“您的事业贵重得很,所以才来相救。”说完就不见了
。杜暹后来多次升迁直到公卿。
其实中国人从内心都是有信神的基因的,从心灵的深处都相信神的存在。用今天的话讲
,我们不叫神而叫超能力不是一样吗?放下内心的偏见,你会发现神时时都在我们身边
,护佑着我们每一个人。在灾难来前,或许上天也在派天使来在人间,只是我们没有留
心而已。
注:杜暹,明经及第,历任婺州参军、郑县县尉、大理评事、监察御史、给事中,以清
廉著称。后...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1257
4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游记】合肥包公园包公陵
这块墓碑我没看是什么年代的,如果原包公陵有墓碑,应该不会在文革早期幸存下来。
所以这个墓碑应该是80年代刻的。背面我没看。
墓志铭应该在北宋末年就被金兵毁坏了。包氏后人把碎成六块的墓志铭埋在迁葬的小墓
,1973年出土,现在藏于安徽博物馆。
能读的文字就这样:
宋故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
封肆佰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谥孝肃包公墓志铭并序。
枢密副使、朝散大夫、左谏议大夫、骑都尉、濮阳县开国子、食邑伍佰户、赐紫金鱼袋
吴奎篆。
朝奉郎、尚书屯田员外郎、知国子监学兼篆石经、同判登闻鼓院、上骑都尉、赐绯鱼袋
杨南仲书,甥将侍郎、守温州里安县令文勋篆盖。
宋有劲正之臣,曰“包公”。始以孝闻于州闾,,及仕,从□□□□□□□□□立于时
,无所屈。□举有名效,其声烈表爆天下人之耳目,虽外夷亦服其重名。朝廷士大夫达
于远方学者,皆不以其官称,呼之为“公”。□□□□□□□□□□其县邑公卿忠党之
士,哭之尽哀。京师吏民,莫不感伤,叹息之声,闻于衢路。□相属也。公讳拯,字希
仁,庐州合肥人。天圣五年进士甲科,初命大理评事,知建昌县。时皇考刑部侍郎家居
... 阅读全帖
z***t
发帖数: 2261
4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王维的爱心捐款
王维的文集中,收存了这样一篇文章:《请徊前任一司职田粟施贫人粥状》。这篇文章
不足一百五十字,里面却包含了丰富的历史事实。
我们先把这篇文章抄写下来:
右,臣比见道路之上冻馁之人,朝尚呻吟,暮填沟壑。陛下圣慈怜悯者,公粥施之,顷
年以来,多有全济。至仁之德,感动上天,故得年榖颇登,逆贼皆灭,报施之应,福祐
昭然。臣前任中书舍人、给事中,两任职田并合交纳。近奉恩勅,不许。并请望将一司
职田徊与施粥之所,于国家不减数粒,在穷窘或得再生,庶以上福圣躬,永弘宝祚。仍
望令刘晏分付所由讫具数奏闻,如圣恩允许,请降墨勅。
首先,这是一篇见证,丰收年景,王维在道路上,见到“冻馁之人,朝尚呻吟,暮填沟
壑”;唐朝官府对饥民采取了救济措施:“公粥施之”。唐代官员的奉禄,是以“职田
”的方式发放,解除官职应交纳回这些“职田”。
在这篇申请文书中,还可以看出,王维作为士族文人的代表,并不是贪得无厌的,而且
对底层贫困交加的百姓,怀有同情心。既然皇帝不许他交回他以前任中书舍人、给事中
的官职时的职田,就主动申请将“一司职田”,徊与施粥之所。说这样作,“于国家不
减数粒,在穷窘或得再生”。
今天那些贪污贫困地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他不好色,却也成了亡国之君
1、
标题即一悖论。
按常识,励精图治的总是那些圣明的帝王,如唐宗宋祖,康熙乾隆。而亡国之君,
不用说,那自然要么昏庸,要么残暴,要么糊涂——要么竟然是兼具三种特色的特殊人
才。
因此,将崇祯定位为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就好比说某人是个奸诈的老实人,某人
勤奋地偷懒,某人辛苦地享受一样不合逻辑。然而历史本身并不一定非要依照逻辑来运
行,更不一定与我们的常识相吻合。
说崇祯励精图治,这在姚雪垠同志写《李自成》的时代自然是荒唐之论,少不了要
被扣上为封建地主阶级歌功颂德的帽子。但是,即便夺了大明江山的满人,在作为胜者
编撰的《明史》中,也给予了崇祯这位亡国之君相当高的评价:
“崇祯继承神宗和熹宗,慨然而有所作为。即位之初,他精明果断地铲除了魏忠贤
这个奸臣,天下都希望他能带来承平。但可惜的是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朝廷
里党派纷争,战场上兵疲将骄。四面战争不已,流寇四处蔓延,天下溃烂得不可救药,
可谓是不幸之极。然而崇祯在位十七年间,不溺于声色犬马之中,而是勤勉辛劳,励精
图治,在面对臣子时常感叹,希望能得到非常之材,却没能如愿,以至导致了... 阅读全帖
x****t
发帖数: 824
48
风波愈演愈烈,手持诏书的给事中们愈发左右为难,他们原本指望太后冷静下来后
主动收回诏旨,这样各方面子都过得去。但没想到太后一次又一次的下诏,一次比一次
强硬,在这个风口浪尖上,封驳诏书的后果只会比想象的更加严重。
眼见太后已经钻了牛角尖,摆出不惜一切代价的架势,如若将诏书毫不客气的封驳
回去,必然要触发更加可怕的事情。可是若将诏书下发,只怕登时遭遇千夫所指,天下
人的唾沫也能将他们淹死。
其实作为在内廷办公的官员,内阁也好,六科也好,除了秉性特别刚正无畏的人之
外,最怕的就是这种针尖对麦芒、毫无回旋余地的极端状况。
君主和外朝互不让步,内阁与六科夹在中间两头纠结,一个不小心便两面不是人。
作为距离君主最近的文臣,他们必须站稳立场后据理力争,没有推脱躲避的空间。但作
为内廷官员,距离君主太近也是隐患,更易被君主迁怒伤害,自身安危处境反而不如外
朝。
眼看着局势朝着最极端的状况迅速发展,里外两面的压力几乎让相关给事中喘不过
气来,守着诏旨在房冇中不敢出门。
在宫外,太后第三次下诏至六科后,已经被公认为朝臣急先锋的李大人不负众望,
果然还是连夜将奏疏送进通政司当值官员处。
八月三十日上午,李...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1933
49
通晓朝廷掌故的人可以发现一个现象,历代倒台的大学士中,常常并不是因为他犯下了
惊天动地、十恶不赦的大罪。一些对于大学士身份来说本该是不大的事情,这种时候却
变成了倒台的缘由。
但这些不大的事情背后,却有不断积蓄和发酵的形势,那些倒台大学士稍不留神便
就栽在这些“不大的事情”上面。
如今朝中很多人就在琢磨,彭阁老是不是到了这个门槛上?登闻鼓事件是否将成为
那个“不大的事情”?
李佑并没有参与角力,继续保留远离朝堂的态度,只作壁上观看热闹,反正现在事
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基本与他无关了。抱着和李佑差不多心态的人不少,大都是许阁老
的手下人马。
进入冬季,各衙门事务进入了清淡季节,但聚会酒宴明显增多了。在寒冷的冬日,
与友人在温暖的屋内饮酒作乐,不胜惬意。
当然,少不了例行吐槽几句朝会。公认京官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冬天早朝,李大人在
这个话题上屡屡躺着也中箭。在各个场合被人以各种方式问候过。
“明日又是朝参之日,每每思及此时,忍不住艳羡李大人,吾恨不能取而代也!”
在大明门外某处酒家暖阁中,已然酒至半酣,渐渐放浪形骸起来。有人带着几分酒
意如...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3455
50
老白牛:订阅越来越好了,高兴,感谢朋友们的支持,月票也不错,没请也有好几十张
,更要感谢天下纵横有我书友的热心。要跟阿点签大神约了!唉,时光荏苒啊,转眼在
点点好多年了。
初四日,皇极殿。
除了有时举行各种典礼,皇极殿其实很少用于上朝,大明皇帝处理政事,一般放在
奉天门,乾清宫等处,不过最近皇极殿人流不断,频繁的朝议在这里举行一次又一次。
今日又是如此,崇祯皇帝坐在宝座上,放眼看去,下面一片芒丝罗绢的朝服,红色
的,蓝色的服色,仙鹤的补子,孔雀的补子,獬豸补子,镶玉腰带,犀角腰带,满满的
衣冠禽兽。
此时身着衣冠禽兽朝服的大臣小臣们,正在进行激烈的争论,崇祯帝面无表情地看
着,看着下面各个官员大打口水战,说着没有营养的东西,然而除了相互攻击,却没有
一人可以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
他心中不无悲凉:“这就是朕的臣工。”
他下意识攥紧右手,那方,有一份名单,那是王斗交于王德化,再由王德化转交给
他。
虽说有些半信半疑,不过对这份名单,崇祯帝认为有些还是可信的,他看向下方一
些人,看他们神情安详,似乎这次风波,一点也不关自己事一样,心中更是恨恨。
再看过去,此时殿中,正有二人正在大声辨论,...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下页 末页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