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米芾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c*****g
发帖数: 1856
1
来自主题: Arts版 - 米芾 (转)
米芾,字元章,号鹿门居士、襄阳漫士、海岳外史,北宋著名大书画家,鉴藏家。
祖籍太原,后迁居襄阳,人称“米襄阳”。宣和年间为徽宗赵佶召为书画学博士。
米芾能诗擅文,书画尤具功力。篆、隶、行、草、楷各体皆能,行草造诣尤高。
芾自云学过各家各派,但从其作品观之,得王献之、释智永二家最多。其书淋漓
痛快,隽雅奇变,晚年书艺更达至炉火纯青之境。与苏轼、黄庭坚、蔡襄合称
“宋四家”。
米芾著有《书史》、《画史》、《海岳名言》等,对前人多有讥贬,然决不
因袭古人语,为历代书家所重。
米芾传世墨迹主要有《苕溪诗卷》、《蜀素帖》、《方圆庵记》、《天马赋》
等,而翰札小品尤多。
苏轼称米芾书法“风樯阵马,沉着痛快,当与钟王并行,非但不愧而已。”黄
山谷称米芾书法:“如快剑(石斤)阵,强弩射千里,所挡穿彻。书家笔势,亦穷
于此。”同为“宋四家”的苏轼、黄山谷对米芾有如此高的评价,可谓推崇备至了。
《宋史》称米芾书法:“沉著飞翥,得王献之笔意,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
辨……”《宣和书谱》则说:“书学羲之,诗追李白,篆宗史镏,隶法师宜官。晚年
出入规矩,自谓‘善书者只一笔,我独有四面’。寸纸数字,人争售之,以为珍

发帖数: 1
2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放大蔡京:字如其人?
时代造就了“苏黄米蔡”四大书法家:苏轼天然,黄庭坚劲健,米芾纵逸,蔡京姿魅,
各具仪态。
但因蔡京被称为六贼之首,而宋人书法“尚意”,特别注重个人风格与品性,故人们改
蔡京为蔡襄,但实际上,应该是蔡京。
蔡京的艺术天赋极高,素有才子之称,在书法、诗词、散文等领域均有辉煌表现。
蔡京虽然是权臣奸相,但对于蔡京的书法,我们仍旧应当给予一定的地位,应该客观的
评价其书法。
蔡京的书法从唐人入手,直溯“二王”,其笔法姿媚、豪健,痛快沉着,别具风格。他
用笔挥洒自如却好不放纵,笔画结构天然呼应,布局精巧,气韵生动。
可以说,字如其人这一句在蔡京身上就完全不起作用了。
当人们谈起蔡京的书法时,使用的词汇经常是“冠绝一时”、“无人出其右者”,就连
狂傲的米芾都曾经表示,自己的书法不如蔡京。
讲到这里,还要提起当时的一件趣事。
有一次蔡京与米芾聊天,蔡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什么人最好?”米芾回答说:“从唐
朝晚期的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
“当然是我。”
由此可见一斑。蔡京书法留存于世的有《草堂诗题记》、《节夫帖》、《宫使帖》等。
蔡京其人为官阴险狡诈,心狠手... 阅读全帖
m********7
发帖数: 841
3
蔡京:书法自成一家体
蔡京(1047-1126),福建仙游人,字元长,为徽宗朝“六贼”之首。宋徽宗赵佶
对他宠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潮,徽宗虽迫于情势,不得不将其降黜或外放,
以抚平民意,但总是很快就官复原职。从崇宁元年(1112年)任蔡为尚书右仆射(相当
于第二宰相的职权)兼中书侍郎起(半年后,蔡京便正式就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成为
当朝第一宰相)到靖康元年(1126年)罢其官爵止,20多年里,四次罢免,又四次起用
。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蹒跚,徽宗还倚重他,直到自己退位。
蔡京的书法自成一格,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据说,一次蔡
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答: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
。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后人恶其
奸邪,易以蔡襄。
史书记载说,有一年夏天,两个下级官吏极为恭谨地侍奉蔡京,不停地用扇子为他
扇凉。蔡京心中喜悦,于是要过扇子,在上面为他们题了两句杜甫的诗。没想到,几天
之后,这两个家伙忽然阔气起来,一问才知,他们的扇子被一位亲王花两万钱买...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4
中国两院新增外籍院士接续出炉 12位华人入选
发布时间: 2017-11-29 03:45:22 来源:中国侨网 浏览次数:129 评论:0
这两天,中国工程院和中国科学院新增院士名单,陆续公布。在所有新增外籍院士名单
中,共有12位华人上榜。
中国工程院
中国侨网报道,11月27日,中国工程院对外公布2017年新增选的67位院士名单,包括18
位新当选的外籍院士,这是历届增选外籍院士人数最多的一次。
在这18位外籍院士中,有5位华人:胡仕新、米耀荣、顾敏、李凯和余艾冰。
米芾后裔米耀荣:“我是一个有中国心的人”
米耀荣生于1946年,是世界著名材料力学专家,是新增选的五位华人院士中,年纪最大
的一位。
他生于香港,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机械工程系。1974年起,先后进入美国密西根大学、
美国标准与工艺国家研究院和英国皇家学院等国际一流机构从事研究工作,1977年受聘
澳大利亚悉尼机械工程系,1990年担任悉尼大学工程院副院长。
他一手创立了悉尼大学先进材料研究中心,并领导这一中心享誉世界材料研究领域。
现在人们普遍使用的隐形眼镜,就主要使用了米耀荣所在研究中心的成果。他们... 阅读全帖
c**v
发帖数: 1936
5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某大鳄打眼了
http://xmwb.xinmin.cn/html/2013-12/21/content_12_1.htm
今年9月在纽约苏富比以822.9万美元(约5037万元人民币)成交的苏轼《功甫帖》已抵
上海,计划明年在上海龙美术馆公开展出。不过昨天,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向本报记
者透露了最新的研究成果,经过鉴定与考证,这件《功甫帖》是“双钩廓填”的伪本。
发现钩摹本出处
近日,上海博物馆书画研究部钟银兰、单国霖、凌利中三位研究员对利用“双钩廓
填”之法制造赝品的画史现象进行了深入的考证和研究,并以晚清李佐贤(1807-1876)
《书画鉴影》中著录的《苏米翰札合册》中的苏轼《刘锡敕》《功甫帖》两件伪本作为
重点案例典型。“双钩廓填”又称“双钩填墨”,在唐宋时主要用来保护原迹,临摹学
习,此法易于传潘流行、到了刻帖成风的晚清,成了坊间作伪、制造书法赝品、欺世牟
利的主要手段之一。
三位研究员的主要依据是,通过考证,发现近期露面的《功甫帖》伪本钩摹自晚清
鲍漱芳(约1763-1807)辑刻的《安素轩石刻》(图一),其制作时间,亦可定于道光四年
(1820)至同治十年(1871)之间。
凌利中向...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6
来自主题: Arts版 - 唐以后 (转)
唐以后,书画艺术呈现出了多元化、多角度、多风格的特点。这充分
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社会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宋、元的苏(轼)
、黄(庭坚)、米(芾)、赵(孟[兆页]),史称“宋元四大家”。
他们既留下了尚意潇洒的笔迹,又是古今著名的诗人、词人、文学家;
明清两代的书画大师、皇族贵胄也留下了他们的笔情墨意;还有近代
民族精英、文化大师的珍贵作品……等等
宋 黄庭坚《黄庭坚诗》
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出苏轼门下,而与苏轼齐名,
世称“苏黄”。擅行、草书。其书特点是用笔以侧险取势,
纵横奇倔,风韵妍媚,自成格调,为“宋四家”之一。此碑
在宋代书法中是极为珍贵的佳作。
宋 米芾《米芾书四条屏》
米芾,北宋著名的书画家。曾任书画学博士和礼部员外郎,
人称“米南宫”。又因狂放,并有洁癖,也叫他“米颠”。
能诗文,擅书画,精于鉴别,好收藏名迹。其书特点是用笔
俊迈,有“风樯阵写、沉着痛快”之评。与苏轼、蔡襄、黄
庭坚合称“宋四大家”。
元 赵孟[兆页]《游天冠山诗碑》
赵孟[兆页],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宋宗室,精绘画,
擅长书法,书学晋、唐。其书特点为:用笔圆转流美,骨
气秀劲,后世称“赵体”。
s*******l
发帖数: 196
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苏轼位列宋四家俺心里不服
宋朝四大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其他几个我都比较认可,但苏轼我觉得不应该位居此列。黄庭坚、米芾、蔡襄的书法作品结体均有较明显的法度,横竖都见功底,有自己的艺术特色和美感。但是苏轼的书法,我个人觉得没有其他三人的好,而且算不上有很强的艺术魅力,他的字有人评价为是蟾蜍,像个窝着的癞蛤蟆,有点扁,看上去有点小气,虽然他的文学作品显得很大气。米芾的字畅达诡谲,蔡襄的字圆润有二王的气息,黄庭坚那是自成一派,创造了内紧外松的独特书体,老练成熟。唯有苏轼的字不怎么样,至少我是这样感觉。在宋四家里面,如果把苏轼算进去,他的书法应该是排在最后面的,有时间大家可以比对一下。无论是在结构上还是在整体美感上,苏轼的书法都比不上其他三人。当时,苏轼是百年不遇的文学天才,也是文学界的泰斗级人物,就是放眼中国文学史,那苏轼也是和李白能旗鼓相当的文学大牛。但是,因为他在文学上的巨大成就而同样在书法界也给他冠以宋四家之一的名号,我觉的不妥,因为他的书法和其他三位相差太远。

发帖数: 1
8
发表时间: 2017-01-09 02:00:00作者:
宋徽宗楷书瘦金体作品《牡丹诗帖》。(网络图片)
宋徽宗赵佶在位25年,政治上饱受诟病,却是个响当当的艺术家。古往今来不乏玩物丧
志的帝王,但若论艺术造诣,无人能出其右,后世的监赏家从不吝啬给予宋徽宗作品以
溢美之词。他的书法造诣更堪与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
宋徽宗将画家地位提到历史最高
宋徽宗赵佶生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史载其出生时,父亲宋神宗梦见南唐后主李
煜前来谒见,后世人也认为,徽宗赵佶身上有太多“千古词帝”李煜的影子。赵佶一生
精于书画,力主推动官方画院的形成与发展,在中国艺术史上功不可没,却实在不是块
当皇帝的料。
北宋元符三年(1100年),宋哲宗病死,无子,其弟端王赵佶在太后力主下继承大统,
宰相章敦曾反对说:“端王轻佻,不可君天下。”果如所言,宋徽宗继位后几乎把所有
精力都放在钻研书画上。
宋徽宗在位期间,提倡柔媚的画风,擅长画竹、翎毛,偶作山水,所画花卉能够画出不
同季节下的特定情态,其艺术成就以花鸟画为最高,他画鸟雀,常用生漆点睛,小豆般
的凸出在纸绢之上,十分生动,工笔山水《芙蓉锦...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9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运。“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推崇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石学家赵明诚。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藻清丽而闻名一时。这一方面得自家传。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满的爱情和家庭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优越的环境。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婚后,夫妻恩爱,伉俪情深,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金兵入据中原,繁华顷刻破碎。李清照与赵明诚美好而宁静的家庭生活也随之破灭,开始了流寓南方的孤苦后半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录》。之后李清照孤独一身,颠沛流离于江浙皖赣一带。她的悲苦心情很自然地表现...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0
赵无极作品《10.03.83》
赵无极作品《13.2.92》
赵无极
9日病逝瑞士的20世纪世界画坛最杰出的抽象主义大师之一赵无极,1921年出生于北京一个古老世家,族谱可上溯至宋朝皇族。每年祭奠先祖冥诞之日,赵家便摆上传家宝―赵孟俯和米芾的两幅画。年轻的赵无极尤其推崇米芾,这份敬仰延续至今,他被评论界称为「用另一种眼光观察的画家」。
赵家后来移家南下,赵无极的父亲赵汉生在上海银行界任职,为业余画家。赵无极十岁就能画画,在上海读完小学和中学,酷爱文学和历史。1935年他14岁时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绘画,师从林风眠。六年后毕业留校任教,同年(1941年)在重庆举办首次个人画展。
1948年,在父亲支持下,赵无极与第一任妻子谢景兰决定一起到巴黎深造,开始一条全新艺术探索之路。在随后几年内,他在欧美各国写生、游历,他的知名度也慢慢上升。1961年,他结交「西方的诱惑」一书的作者安德烈?马尔罗。他是当时法国的文化部长,在他的关照下,赵无极于1964年成为法国公民。
赵无极曾在世界各地举办160个人画展余场,他的作品被视为东方抽象的精髓,在法国,他甚至被视为与长城、孔子并列的中国文化符号。在... 阅读全帖
u***************r
发帖数: 11227
11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onews(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题: 公交车上一不起眼的蛇皮袋 打开之后让人傻眼!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Fri Sep 1 08:02:33 2017,GMT)
镇江一名年过六旬的大妈准备出游,但因为担心家中不安全,于是就将家中的60万元存折、存单及金器等塞入一只蛇皮袋内,随身携带保管。但不想在乘坐公交车时,将这只装有全部身家性命的蛇皮袋丢失了!30日,镇江公交公司二分公司相关人员告诉记者,所幸的是,被公司的驾驶员李侃捡拾后保管,29日下午,这只宝贵的蛇皮袋,已经完璧归赵,可谓有惊无险。
29日上午10点50左右,镇江6路司机李侃驾车行驶到该市大东枢纽站时,发现车厢最后一排的座位旁放着一只蛇皮袋。李侃随手将蛇皮袋打开看了一眼,原来只是一些生活用品及零零碎碎的方便袋。当时,李侃也没太过注意,就将蛇皮袋拎到了自己身旁保管,心想着先带会终点站交给站务员,然后等着失主来认领。
而等车到了镇江丹徒区米芾广场终点站时,站务员却主动过来询问李侃,问他在车厢内是否捡到一只蛇皮袋。闻听此言,还未及跟站务员交流此事的李侃,立即将身旁的蛇皮袋交给了站务...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补颜真卿《祭侄稿》背景,还有颜体书法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20:38:17 2016, 美东)
上次说到耶鲁图书馆门上的颜真卿及其堂兄颜杲卿的英勇就义故事。刚刚找到一篇生动
分析颜真卿其人其字的文章:
http://shufashenghuo.baike.com/article-117564.html
一共五页,挺长的。贴几大段我感兴趣的;喜欢书法的同学请看链接里的全文,外行如
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不知道内行如何评价。
(以下节选文字不用引号了,方便看。部分图片是我自己找的。括号里是我的插入语…
…)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
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
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他传世法书中的盛唐
气象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追念,他高贵杰出的品格气度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尊崇,他创
造了雄深雅健、敦...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补颜真卿《祭侄稿》背景,还有颜体书法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20:38:17 2016, 美东)
上次说到耶鲁图书馆门上的颜真卿及其堂兄颜杲卿的英勇就义故事。刚刚找到一篇生动
分析颜真卿其人其字的文章:
http://shufashenghuo.baike.com/article-117564.html
一共五页,挺长的。贴几大段我感兴趣的;喜欢书法的同学请看链接里的全文,外行如
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不知道内行如何评价。
(以下节选文字不用引号了,方便看。部分图片是我自己找的。括号里是我的插入语…
…)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
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
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他传世法书中的盛唐
气象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追念,他高贵杰出的品格气度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尊崇,他创
造了雄深雅健、敦...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755
14
☆─────────────────────────────────────☆
LeftEye (左眼观心) 于 (Mon May 9 14:18:10 2011, 美东) 提到:
包子就不發了,寫點東西吧。不過此樓無關風與月,感興趣的人可能不多。
先要說明一下的是,這裡的“帖”不是買賣提的帖子,是字帖。
最近新添了一毛病,喜歡讀帖。以前初習書法,讀帖時只見點畫結構,不見字字珠璣。
現在因為懶惰,沒有耐心也沒有時間展紙研墨,抓本字帖也只能是心摹而手不追,其惡
果自然是書法毫無進步,但意外的好處卻是發現了書法之美以外的文字之美。
當然,碑傳之類歌功頌德的帖在我所說的帖之外,我所指的大都是晉人書信短箋。我想
原因大抵是因為我是一個擺脫不了低級趣味的人,便箋短箋的私密性和隨意性,可以極
大地滿足我偷窺和八卦的慾望,尤其是晉人辭句,言簡意深,讀晉人帖就如讀一部手寫
的《世說新語》,那些毫無雕飾的文字,一下就能把我帶回千年前那煙雲水氣的南朝歲
月,無限貼近那直逼本心的魏晉之法。
嗯?我穿越了木有?有木有?
☆─────────────────────────────────────☆...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东主有喜
sasa你看下下面这段历史有问题没, 淑敏我管不了
横亘在北宋和南宋之间的“靖康之变”改变了整个国家的命运,也改变了无数个人的命
运。“靖康之变”发生后,难以计数的北方人背井离乡,辗转逃难到东南丘陵地带。颠
沛流离、风餐露宿的人群中就有日后被推崇为宋朝第一女词人的李清照和她的丈夫、金
石学家赵明诚。
李清照的前半生是锦衣玉食、吟诗颂词的安逸人生。她的许多闺房诗词以感情细腻、辞
藻清丽而闻名一时。这一方面得自家传。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就是当时齐、鲁一带知名
学者,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清照自幼聪慧,在父亲的培养熏陶之下,工诗词,能文章,
善画墨竹,字也写得非常好;另外一方面,美满的爱情和家庭为李清照的创作提供了优
越的环境。建中元年(公元1101年),18岁的李清照嫁给了赵明诚。婚后,夫妻恩爱,
伉俪情深,一起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和整理,共同见证了东京汴梁的繁华岁月。金兵
入据中原,繁华顷刻破碎。李清照与赵明诚美好而宁静的家庭生活也随之破灭,开始了
流寓南方的孤苦后半生。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49岁的赵明诚在流浪途中不幸病逝,只给46岁的李清照留下
15车古籍文物和半部没有完成的《金石... 阅读全帖
a*o
发帖数: 25262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大都会里藏了多少中华珍宝(转)
大都会里藏了多少中华珍宝
戴家湾村出土的西周青铜礼器
唐 韩干《照夜白图》(中国画)
宋元 云龙雕漆盒
作为世界四大美术馆之一,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和艺术品有200多万件,
涵盖了世界各地和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艺术,可谓是一座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而
亚洲部是其17个部中最大的两个部之一,藏品约有3.5万件,单中国文物艺术品就有1.2
万件,门类齐全,书画、青铜器、玉器、漆器、瓷器、金银器等应有尽有。日前,大都
会博物馆亚洲部中国艺术主任孙志新接受本报记者专访,详解了大都会博物馆最具代表
性的中国古代艺术珍品。
文、图/记者江粤军
书画:
唐代韩干《照夜白》最知名
孙志新告诉记者,大都会博物馆从1879年开始收藏中国文物艺术品,其收藏的中国
书画是美国最重要的书画收藏之一。而这源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收藏“黄金时代”。
这一时代的成就要归功于大都会历史上几位杰出的人物,其中举足轻重的是曾做过美国
财政部长,后任大都会董事会主席的狄龙先生。狄龙在上世纪70年代初对大都会的收藏
做了一个调查,发现中国艺术品特别是中国书画,是博物馆收藏的弱项,因此决定注重
收藏中国书画。狄龙亲自捐...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7
上次说到耶鲁图书馆门上的颜真卿及其堂兄颜杲卿的英勇就义故事。刚刚找到一篇生动
分析颜真卿其人其字的文章:
http://shufashenghuo.baike.com/article-117564.html
一共五页,挺长的。贴几大段我感兴趣的;喜欢书法的同学请看链接里的全文,外行如
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不知道内行如何评价。
(以下节选文字不用引号了,方便看。部分图片是我自己找的。括号里是我的插入语…
…)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
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
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他传世法书中的盛唐
气象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追念,他高贵杰出的品格气度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尊崇,他创
造了雄深雅健、敦厚磊落的新的文人书法审美范式,成为与“书圣”王羲之分庭抗礼的
唯一重量级人物。
(这段有点压迫感;其实不如用下面的故事作为开头更吸引人。)
一、生平
(安禄山叛乱时,颜真卿第一个领兵反抗。)其时,安禄山气盛,攻克洛阳,御史中丞
卢奕(其子卢杞后来为相,出计让颜真... 阅读全帖
I***d
发帖数: 1023
18
有可能只是一首诗的不同版本。。。但米芾这幅字拓我也觉得有疑问。


: 第一张号称米芾写的那首诗里的几个错别字是不是后人故意留的彩蛋啊? XD

: 宣纸好像这里一般叫做rice paper。blue paper大概是传说中的磁青纸吧,用靛
蓝染色

: 的;上面用金银粉书写,可不是白粉这么寒酸的。

wh
发帖数: 141625
19
你不说我还没注意到!查到这块石碑在常熟兴福寺,“诗碑之诗为唐人常建所作,宋代
书法家米芾手书,清乾隆时名刻手穆大展刻,名诗名书名刻,故有 “三绝”之称,为
兴福寺一宝。……米芾书碑时,对原诗作了改动,使诗与宋代兴福寺景点更贴切。”
https://www.douban.com/note/275579165/
http://www.sohu.com/a/100890824_406729?_f=v2-index-feeds
左边两行小字我还认不全……
磁青纸头回听说,查到是“最昂贵的写经纸……与佛教的写经需求有关”:
http://shu-fa.net/wfsb/5324.html
那倒符合写字人的僧人身份,也符合说明牌的介绍。不过他不用蝇头小楷来抄经,却用
大字抄政治颂文,真是极尽奢华。不用金银泥大概是他的创新吧,显出黑白强烈对比。
他有一巨幅《陋室铭》是朱纸金字,有四联“富贵荣华”是金纸朱字,一派皇家气度:
d******a
发帖数: 32122
20
呆湾人就这么土鳖吗?
zz
又在网上见到有人责难简化字,觉得好悲哀,义务教育搞了那么多年,这个国家居然还
有那么多傻逼。
冯小刚就是其中之一,他说繁体“親愛”二字经简化后变成现在的“亲”不见,“爱”
无心,然后就发生了文化大革命和唐山大地震。为此还呼吁道:请上级领导批准亲相见
爱有心,行吗?
大傻逼这么一说,小傻逼们马上跟进,转载、呼应、起哄,快二年了,直到今天还被当
作名人名言在引用着。
一个中国人,可以不知道简化字究竟是怎么弄出来的,但总该有脑子去想想,现在这些
简化字是经老一代语言文字学家,如黎锦熙、王力、吕叔湘等,一个字一个字反复研究
、讨论出来的结果,难道他们没注意到“亲不见、爱无心”?难道他们还没冯小刚懂?
冯小刚的专业是电影,难道在语言文字方面也很在行?
八十年代也曾有人呼吁恢复繁体字,但遭到了绝大多数语言文字学家的极力反对,其中
也包括王力和吕叔湘,还有至今健在的周有光先生。那么,是不是可以先去了解一下这
些人是怎么说的,他们为什么要反对,然后再发表议论呢?
没有。就是一群猪,还是一群特容易激动的猪。
其中包括同样对语言文字一窍不通的“著名经济学家许小年”,喊魂一样地喊...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555
21
来自主题: Arts版 - (八)帖学大行的宋代书法
八)帖学大行的宋代书法
北周衰微之际,宋太祖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自立为帝,建立赵宋王朝。
半个世纪的五代十国分裂混乱局面至此结束,国家复归统一。从公元960 年至
1279年,三百多年间,书法发展比较缓慢。宋太宗赵光义留意翰墨,购募古先
帝王名臣墨迹,命侍书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这就是《淳化阁帖》。“凡
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帖中有一半是“二王”的作品。所以宋初的书法,
是宗“二王”的。此后《绛帖》、《潭帖》等,多从《淳化阁帖》翻刻。这种
辗转传刻的帖,与原迹差别就会越后越大。所以同是宗王从帖,宋人远逊唐人。
所以一些评家以为帖学大行,书道就衰微了。这是宋代书法不景气的原因之一。
其次如米芾《书史》所指出的“趋时贵书”也造成了宋代书法每况愈下。米芾
分析说:“李宗锷主文既久,士子皆学其书。肥扁朴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
自此惟趋时贵书矣。”宋室南渡之后,如《书林藻鉴》讲:“高宗初学黄字,
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盖一艺之微,苟倡之自上,
其风靡有如此者。”在这种风气笼罩之下,书法家能够按自己对书法艺术的理
解去继承,革新的就不太多了。此宋代书法不十
c*****g
发帖数: 1856
22
《古木怪石图》
作者:宋.苏轼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州(今眉山县)人,
一生仕途坎坷,思想充满矛盾。他的主要成就在文学创作
上,工于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善诗词,是豪放派
的创始人,精于书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共享宋四家
美誉。至于绘画,只不过是读书吟诗之余事,也有一些画
论,见解精辟,他的主要贡献是文人画运动的创始人,对
文人画的发展影响很大。
说到文人画,唐代王维的破墨,王恰的泼墨,已开文
人画先河。到了宋代文人与绘画已结下不解之缘。文人们
自视清高,作画时好追求情趣和意境,往往取植物中的清
品如梅花竹菊,以及山山水水,一草一木,而笔墨本是寄
情之物,读书吟诗之余,草草几笔不假修饰,不求形似,
惟取物之意气和神韵,融合文人灵趣、学养、品格于笔端。
苏轼的画就是属于这一类的,不求形似,而求渲泄胸臆、
寓意抒情。
所选《古木怪石图》,无款,据画后刘良佐、米芾题
的诗,以及宋人记载苏轼的画风看,被史家认定为苏轼的
真迹。画枯木一枝,虬屈的姿态有如扭曲挣扎而生的身躯,
显示了无穷的活力,气势雄强,再配以怪石,怪就怪在石
似快速旋转,造成画面的运动感,又显现
l*r
发帖数: 79569
23
(上海书评)
阿城先生来沪,在文化圈颇为引人关注。以至于孙甘露先生从别的活动赶过来旁听,一
进门就说有多少人羡慕他,想跟着一起来围观。阿城先生每回来,都会分析天下大势,
然后讲几个惊心动魄的故事。这一回,有画家孙良先生在,就聊起了物质材料对艺术的
影响。他们二位从纸、墨、笔一直谈到透镜、装颜料的吸管,涉及古今中西,极具启发
性。
孙甘露:前几天在微博上看到一幅大英博物馆藏的拈花微笑佛陀像,宋代陈用志的
画,那个色彩和技巧跟传统中国画完全不一样,乍一看以为是梵高的作品呢。所以老听
到有人说,西方现代的技巧传统中国画里全有了。
阿城:台北故宫藏有一幅锦鸡图,黑底描金,可以归到现在说的漆画里面去。
孙良:唐宋时代的有些佛像的画法跟后来的确是不太相同的,后来引发了日本的禅
画和书法,它们是中国画的分支,但又不是文人画的路数。宋代散落在海外的画,风格
变化很多,包括泼墨、泼彩都有,但国内的正统教学里这类画看到的就不多。
阿城:文人画已经被明、清整理出了一个绘画传统,尤其在董其昌那里。这个传统
的规格很高,话语权很重,一直影响到我们今天。这个传统,核心人物是官和僚,我们
常常忘了他们是官和僚,就像... 阅读全帖
g****z
发帖数: 1135
2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瘦金体
我一般不看今人的字,即便是号称书家者,觉得他们差得太远。
你提及了曹宝麟,我就去查了一下,不行,离米芾差着N个档次,只学了米芾的形,神
没学到。今人写字
多潦草,形状怪异,哗众取宠,让他们写得正些根本写不了。不信你去看看书法展,有
几幅是长篇正行
的。而古人书之大成者无一不是手稿,信札一类的信手之作。我曾经说过一句话:给定
两幅字,即便不
从纸张的质地,也能立马判断出哪张是古人写的,哪张是今人写的。为啥,功力差着一
截子呢。而且今人写字,多少含有硬笔的痕迹。从小钢笔,圆珠笔写贯了。
a***d
发帖数: 2374
2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千字文》
米芾小楷千字文
米芾善行、草书,楷书不甚工,然小楷千字文颇精!
启功草书千字文
启功先生的书法在当今书坛的泰斗地位是不容质疑的,他的字中锋行笔,形长瘦健,稳正
而多姿,中规守法,章法布局,轻重提按,自然有度,结体求变,具有中庸和谐之美.当然,笔
法略有单一之嫌,线条的变化及立体感方面不足,易于仿假.
R*****g
发帖数: 682
26
在杭州的历史长河中,李清照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重量级的人物。她的诗词,既能写
出“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样的铿锵有力,也写得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
先流”这样的伤时念旧。她虽然不是杭州人,却在杭州生活了二十多年。如今,杭州还
有一间“清照亭”,以供后人怀念。
1132年,李清照来到杭州,并与张汝舟有一段为时一百天的短暂婚姻。随后,因为
金军南侵杭州,李清照逃亡金华避难。1136年又回到了杭州,她寄居在余杭门(现武林
门)外的西马塍,尽管生活每况愈下,却美丽依旧:“谁怜流落江湖上,玉骨冰肌未肯
枯。”
李清照在杭州的二十年
在杭州,她是在孤单寂寞中度过了二十年的岁月。此间,她坚持完成了与赵明诚合
作的《金石录》的整理和校勘工作,为世人留下了珍贵文物。李清照在杭州这二十年的
活动记载不多,翻遍史料,才找到一段素材:1150年前后,约69岁的李清照携带自己珍
藏的米芾墨迹,两次拜访米芾之子米友仁,求其作跋。1155年,李清照73岁,这年之后
,再也没有李清照的任何作品和关于她的任何记载。因此人们推测,这一年她在杭州去
世。她的墓在哪里?大家猜测和希望,是在孤山,这里,是杭州雅文化的代表。...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补颜真卿《祭侄稿》背景,还有颜体书法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20:38:17 2016, 美东)
上次说到耶鲁图书馆门上的颜真卿及其堂兄颜杲卿的英勇就义故事。刚刚找到一篇生动
分析颜真卿其人其字的文章:
http://shufashenghuo.baike.com/article-117564.html
一共五页,挺长的。贴几大段我感兴趣的;喜欢书法的同学请看链接里的全文,外行如
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不知道内行如何评价。
(以下节选文字不用引号了,方便看。部分图片是我自己找的。括号里是我的插入语…
…)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
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
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他传世法书中的盛唐
气象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追念,他高贵杰出的品格气度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尊崇,他创
造了雄深雅健、敦... 阅读全帖
b*******g
发帖数: 2175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yuhong (yuba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襄樊更名襄阳引争议:警惕带动新一轮地名崇拜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7 01:21:51 2010, 美东)
湖北襄樊将地名改回“襄阳”,引发了网上新一轮的地名争议。粗粗一看,大抵是
支持与批评旗鼓相当,支持者无非是讲讲“凸显文化底蕴”,而批评者则直指地方“瞎
折腾”、“糟蹋钱”。想想此前“石家庄”有意改名“正定”时遭遇的数不清的板砖,
襄樊,或者说现在的襄阳,已经很可以感到安慰了。
襄樊改回襄阳,不过是一次回归的努力而已。这种回归牵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
乃至发展理念等诸多方面,因为头绪复杂,所以就具有了多样诠释的可能。这些年来,
每有地名变动的动议或者实践,即会招来纷纭扰攘的批评质疑。何以如此?很简单,地
方上草率的决策或动议在先,民众简单粗暴的指责和批评紧随其后,想不热闹也难。
回溯历史,国内行政区域的变化堪称纷繁复杂。这一点,从时下很多城市在追溯历
史时往往能够翻捡出很多名称即可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会被冠以不同...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2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刚正不阿 为民造福
蔡襄,字君谟,北宋兴化军仙游(今属福建省莆田市)人,从小立志高远,十九岁即以
开封府乡试第一的成绩考取进士,官至翰林学士、三司使,以正直端方、敢于坚持正义
而名垂青史。
一、正义敢言
景佑三年,时任吏部员外郎的范仲淹因上书条陈时弊触怒朝中权贵,被贬至饶州任知州
。谏官和御史都闭口不敢说话。唯有秘书丞余靖和太子中允尹洙为范仲淹辩护同时被贬
;馆阁校勘欧阳修致信谏官高若讷《与高司谏书》,指出其虚伪、谄媚,身为谏官不但
不救护忠良,反而迎合权贵进行诋毁,欧阳修因此也被贬为夷陵县令。三人均被流放边
远僻地。
当时,任职馆阁校勘的蔡襄年仅二十五岁,他见正直者被贬,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作
《四贤一不肖诗》组诗,诗分五首共计1300多字,分别赞扬范、欧、余、尹为“四贤”
,高若讷为“一不肖”,褒贤贬奸。此诗一出,京城内外,士人争相传抄,大有洛阳纸
贵之势。就连契丹使者也买回去张贴在幽州馆。诗中写道:“君子道和久以成,小人利
合久以倾”,将“四贤”与“一不肖”的行为进行了对比,赞“四贤”有气节、讲道义
;称高若讷“四公称贤尔不肖,谗言易入天难欺”。蔡襄因此诗遭到泗州通判陈恢的弹
劾,幸得左司徒韩琦弹劾...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30
王开儒将复原后的神龙《兰亭序》贴与冯承素本、定武石刻及《圣教序》(王羲之行书样本)同陈一案,进行对比。胡向明摄
中新网唐山3月23日电(白云水 胡向明)23日,河北唐山学者王开儒以翔实资料佐证再现了“国之重宝”神龙《兰亭序》贴原貌,并再次质疑藏于北京故宫(微博)博物院的冯承素摹本《兰亭序》为明代赝品。
《兰亭序》又名《兰亭集序》,为晋代书法家王羲之在大都市会稽(绍兴)撰写,共计324字。此书法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誉为“为天下第一行书”。之后,唐太宗李世民把《兰亭序》真迹据为已有,随他殉入昭陵。其后《兰亭序》以宫廷摹本流传后世。而在一千多年临摹比较中,冯承素摹神龙兰亭帖被世人公认“下真迹一等”。
王开儒多年来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与鉴赏,对《清明上河图》以及《兰亭序》研究颇有建树。他介绍说,冯承素摹《兰亭序》原帖几经辗转于明朝嘉靖年间入书法家丰坊的万卷楼,丰坊于晚年刻于石碑之上。1562年万卷楼大火致原帖绝于人间,此石刻于宁波天一阁留存至今。所谓现存的冯承素摹本在明以前的收藏史上并无记载,有可能是明代人所伪造,其题跋也为拆配而成,此书却作为传世精品流传下来。王开儒认为,现存于天一阁的...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63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对魏晋感兴趣的么
书法的高峰是米芾, 他在研山铭里写的明白
"极变化,合道门“
丫都把门阖上了,如果不是吹牛的话。。呵呵。。
不过我觉得也差不多,书法这东西,就一根笔在那折腾,
还能折腾出多少花样来。。
b*******g
发帖数: 2175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oyuhong (yubao),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襄樊更名襄阳引争议:警惕带动新一轮地名崇拜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7 01:21:51 2010, 美东)
湖北襄樊将地名改回“襄阳”,引发了网上新一轮的地名争议。粗粗一看,大抵是
支持与批评旗鼓相当,支持者无非是讲讲“凸显文化底蕴”,而批评者则直指地方“瞎
折腾”、“糟蹋钱”。想想此前“石家庄”有意改名“正定”时遭遇的数不清的板砖,
襄樊,或者说现在的襄阳,已经很可以感到安慰了。
襄樊改回襄阳,不过是一次回归的努力而已。这种回归牵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
乃至发展理念等诸多方面,因为头绪复杂,所以就具有了多样诠释的可能。这些年来,
每有地名变动的动议或者实践,即会招来纷纭扰攘的批评质疑。何以如此?很简单,地
方上草率的决策或动议在先,民众简单粗暴的指责和批评紧随其后,想不热闹也难。
回溯历史,国内行政区域的变化堪称纷繁复杂。这一点,从时下很多城市在追溯历
史时往往能够翻捡出很多名称即可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会被冠以不同...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33
你家自然不用
你爷爷当时是民国化工业巨头
用蜡烛烧饭,帛锦揩腚的
文革没收了你家的铺子,但老年间留下的珠宝古玩还在.
随便垫桌子的宋版书抽出一本来,用米芾的涂鸦包好,放到佳士德就是个新纪录.
呵呵
d******a
发帖数: 32122
34
“因为徽宗跟真宗一样崇信道教的,所以才避此严格到改玄为元,”
千字文,徽宗避了9个,高宗避了15个,主要区别是包括了几个和宋钦宗有关的。难道
这15个避讳字都可以用崇信道教来解释?
比如这个:
鸣凤在树/鸣凤在竹。二宗避“树”,英宗名曙,避同音“树”。
避讳“树”字跟道教有关?
千字文的避讳字
一个月前我校林家寿先生临摹了一段宋徽宗瘦金体的千字文赠给我,我把它挂在
墙上观赏,尧尧也读起来,读第一句就问:“外公,‘天地玄黄’怎么写成了‘天地元
黄’?”我说:“这是避讳,宋朝皇帝的祖先名字中有一个‘玄’字,宋徽宗书写时要
回避,所以改成‘元’字。”尧尧又读下去,读到“推位逊国”,又惊讶起来,说他背
的《千字文》这句是“推位让国”,“让”字怎么又改了。我说肯定还是避讳,到底避
谁的名讳,我一下说不出,得好好查查。
我真的花费了一些时间查考这个问题。现在流传下来的《千字文》应以南朝后期
智永和尚的真书为最接近原作,我以此本对照宋徽宗的瘦金体楷书,共发现了九个避讳
字,又对照宋高宗的行书帖,发现了十五个避讳字。下面以原文在前,二宗书字在后,
顺次作一说明:
天地玄黄/天地元黄... 阅读全帖
m*****o
发帖数: 408
35
《玉台新咏》中有首《和湘东王名士悦倾城》诗:“履高疑上砌,裾开特畏风。”写得
很形象,那“高跟鞋”是有相当高度的,否则,脚还没有抬,怎么就让人看着像上了个
台阶呢?这是1500多年前梁代女性的穿鞋情形。
唐宋时期也有“高跟鞋”。宋代书法家米芾在《唐文德皇后遗履图》的跋中记述,
唐代长孙皇后的鞋子“以丹羽织成,前后金叶裁云饰,长尺,底向上三寸许。”这种“
高跟鞋”底高三寸多,下底窄小,时人给这样的鞋子起了个很诗意的名字叫“晚下”,
寓意为,鞋子的底是慢慢落下的,高而危。
这种鞋子适合“妇人短者着之”,在宫廷贵妇、大家闺秀中很风行。——如今流行
的女式坡跟鞋,类似于这种叫“晚下”的高底鞋,脚底如同踩了块砖头,让人视觉有沉
重之感。但是,女性因此“增高”近10厘米。而那些不是高底的鞋子,当时统称为“远
游履”,相当于运动鞋。
中国古代礼教讲究妇女的衣裙要曳地,但这不是为了漂亮,意在防“走光”。在封
建专制严重的明朝,妇人的衣裙是要把身体的每一个部位都包住,最好又不妨碍走路,
于是,“衣曳地则覆履,惟见底,故底高。”可见,明朝女性鞋子的底高,不仅仅是为
了增高炫美。
明清两代,裹脚之风盛行,尤...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36
清逊帝溥仪4岁即皇帝位,在位仅3年,宣统王朝便土崩瓦解。但溥仪却在此后一直生活在紫禁城北部的小朝廷中,宣统年号一直在这里使用,因此,从1909至1924年11月溥仪出宫,这15年的宣统时期,溥仪从一个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年,满怀复兴帝业的“壮志”,大量宫廷字画、书籍、珍宝便在这一时期流失宫外。
流失宫外的珍宝古物,至今还没有一份翔实的统计,估计数目惊人,其价值也无法估量。
流失出宫的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溥仪“赏赐”,二是“携带”出宫。
“赏赐”的方式真是五花八门。从溥仪这一方来说,分主动和被动两种情形。主动赏赐是指溥仪有意为之的,赏赐的是皇亲,目的是为复兴帝业积累资金。溥仪曾以“赐赏”的名义赏赐两位伴读,即皇弟溥杰、堂弟溥佳等大量的字画书籍。被动赏赐是指溥仪身边的师傅、近侍、政客等人以各种手段获得的赏赐。“携带”出宫的宫廷古物,各种情形都有,数目无法统计。
溥杰每天下学回家,必带走一个大包袱。这样的盗运活动,几乎一天不断地干了半年多的时间。运出的字画、古籍,都是出类拔萃、精中取精的珍品。因为,那时正值内务府大臣和师傅们清点字画,我就从他们选出的最上品中挑最好的拿。
我记得的有王羲之、王献...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601
37
乾隆、刘墉、和珅、纪晓岚(纪昀)是在电视荧屏上经常出现的“欢喜冤家”,或
是乾隆、刘墉、和珅一组,或是乾隆、纪晓岚、和珅一组。历史上,他们之间的关系究
竟是怎样的?
刘墉与乾隆
关于刘墉与乾隆的关系,民间有很多传说,比如说刘墉是皇太后的干儿子,那么就
是乾隆的干兄弟了。还有“和珅使坏,刘墉参万岁”的传说,这个传说还被编入了传统
相声《官场斗》。总之,把刘墉说成是连皇帝都不怕,连皇帝都敢捉弄的角色。当然,
这些事没有什么根据,也不可能发生,只是反映了老百姓的一种良好愿望。那么,历史
上的刘墉与乾隆的关系究竟怎样?
刘墉是大学士刘统勋的儿子,他前期在官场中的荣辱进退很大程度上与其父的遭际
有关。而刘统勋是乾隆皇帝颇为信任的股肱之臣,所以,总的看,这个时期乾隆对刘墉
还是比较关照的。刘墉被外放做安徽和江苏学政,乾隆都有诗相赠,可见关注与期许。
后来,刘墉因阳曲知县段成功亏空案被判斩决,乾隆也是看在刘统勋的面子上从轻发落
并重新起用。
当然,刘墉作为官场中人,自己也很注意搞好和乾隆的关系。乾隆四十二年秋天,
当时任江苏学政的刘墉向乾隆皇帝奏请自行刊刻乾隆的《御制新乐府》、《全韵诗》,
使之在江... 阅读全帖
M****h
发帖数: 4405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兰亭序为什么那么有名气
看过了以后也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
而且还涂涂改改
远远不如褚遂良,欧阳询,米芾的书法

发帖数: 1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一个种"德"有种子的故事(图)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uralChina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lu (HI), 信区: RuralChina
标 题: 一个种"德"有种子的故事(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31 01:09:27 2017, 美东)
一个种"德"有种子的故事(图)
昊天
宋 米芾《春山瑞松》局部。(台北国立故宫博物院)
有户富足人家,老来得子。因男主本份,雅然憨趣,便为出生不久的小公子,取了个禅
味十足的名字:净本,以示家族祖辈上纯净的为人根本。
小公子模样生得俊俏,天生透着灵气,全家上下看到自然欢喜非常。而此时,远处的高
山上,有一位道长,心血来潮,正在慧眼观望世间。忽见,这户人家的上空笼罩着团团
祥瑞的紫金光,心中惊讶非常,于是速速前来,一探究竟。
男主见到方外之士前来造访,自是热情款待。话间,有仆人抱来小公子,逗趣。小公子
一见道长,就裂开小嘴,不停憨笑。这一笑惹得男主,一众仆人,都笑起来,大堂里好
不热闹。
道长一看,便知这是自己的未来弟子,只是一样,得对男主实说:「小公子生来秉性顽
劣,而且短命之相,只能活到17岁。若跟我学道,命运可改。」正处于喜庆之中的...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3562
40
国(國):会意兼形声字,从口从或,或亦声,本义为邦,即王侯的封地。“國”的简体
字多达44种,最为常见的是“国”“囯”两种。“囯”为会意字,汉印有用“王”代替
“或”,敦煌写本、《俗字谱》也简作“囯”。“国”是南北朝时就已出现的会意字,
俗写加点所致,见于怀素、米芾等的书法。《简化字总表》采用了“國”的俗字“国”。
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2/09-10/4172373.shtml
r*******3
发帖数: 10886
41
把大都会里那几幅唐伯虎米芾的字画拿来
D********r
发帖数: 3238
4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长春市委书记嫖娼当场被抓!
姓米
不知道米芾同学是不是穆斯林
i***z
发帖数: 7508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开闽“三王”祠
三王祠位于泉州南俊路,始建于五代末,1999年按原式样重建,是一座悬山式、燕
尾脊、穿斗架构的砖木建筑,占地面积9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700余平方米。祠厅前梁
悬挂前新加坡总理王鼎昌题赠“开闽第一”匾额,后梁悬挂宋代米芾手迹之一“一本三
宗”匾额,门额横刻“檀樾王公祠”,为重修承天寺所发现之原构件;厅堂中央雕花坐
龛金碧辉煌,龛内供奉王潮、王审邽、王审知雕像。
王潮、王审邽、王审知兄弟于光启元年(885年)率军入闽。耆老张延鲁率泉州父
老奉牛酒请兵解救,王潮乃引兵围泉,于光启二年(886年)八月攻克泉州。唐授王潮
为泉州刺史,审邽、审知协理州事。景福二年(893年),王潮派三弟审知、从弟彦复
率军攻克福州,声威远播,汀州、建州刺史奉户籍册归顺降服,潮尽有闽五州之地。唐
授王潮为福建观察使,后又加封威武军节度使,审知为副使,审邽为泉州刺史。
王潮、王审邽先后于唐乾宁四年(897年)、天佑元年(904年)逝世。王审知继承
二兄事业总理全闽,唐授为福建节度使,梁开平三年(909年)晋封闽王,建立闽国。
王氏三兄弟治闽计40年(公元885-925年),广施德政
b*******g
发帖数: 2175
44
湖北襄樊将地名改回“襄阳”,引发了网上新一轮的地名争议。粗粗一看,大抵是
支持与批评旗鼓相当,支持者无非是讲讲“凸显文化底蕴”,而批评者则直指地方“瞎
折腾”、“糟蹋钱”。想想此前“石家庄”有意改名“正定”时遭遇的数不清的板砖,
襄樊,或者说现在的襄阳,已经很可以感到安慰了。
襄樊改回襄阳,不过是一次回归的努力而已。这种回归牵涉历史传统、文化价值,
乃至发展理念等诸多方面,因为头绪复杂,所以就具有了多样诠释的可能。这些年来,
每有地名变动的动议或者实践,即会招来纷纭扰攘的批评质疑。何以如此?很简单,地
方上草率的决策或动议在先,民众简单粗暴的指责和批评紧随其后,想不热闹也难。
回溯历史,国内行政区域的变化堪称纷繁复杂。这一点,从时下很多城市在追溯历
史时往往能够翻捡出很多名称即可看出。不同的历史时期往往会被冠以不同的称谓,不
仅“折腾”无休止,甚至被视为“体国经野”(《周礼》语,意为划分行政区划)之道
。地名频繁变迁,会造成部分历史信息的损失,形成某种程度上对历史真相的遮蔽。但
是,恢复历史记忆可以有很多方式、路径,是不是一定要回到原来的城市名称,好像还
需要多一份审慎。
襄阳的消失始... 阅读全帖
r*******3
发帖数: 10886
45
俺太大方了,给了一刀。。。。。看到米芾的真迹啥的觉得那钱给的真tm不该
y**o
发帖数: 8897
4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启功原来是雍正皇帝第九代子孙
我倒
讲形态不提二王,米芾,赵孟, 怎么也得题题老柳吧.
颜体是浑圆平衡,显然不以飘逸俊秀而形胜.
秦桧的字倒真看不出来峻峭,相当的率意自然.
h**z
发帖数: 9751
47
回族人要警惕“伊斯兰教化”
中国,汉族人口占百分之九十以上,而回族人口才占百分之零点几,而且还零星的
分散在各个省区、各个角落,人们日常接触的电视、广播、书刊、报纸、音乐、学校教
材、人和事……等等多是属于汉文化。所以很多回族人在担心汉化,在如何保持回族文
化和回族延续的话题中谈论最多的是如何应对汉化,但是人们却忽略了一个更大的、更
具危险性和深入性的同化力量,那就是宗教同化,即“伊斯兰教”化。在一些怀有各种
目的者的操纵下,所谓的“伊斯兰教”会杀人于无形,让回族这个民族在不知不觉甚至
是自我迷醉中逐步走向消亡,从精神到躯体!
伊斯兰教和佛教、基督教、天主教等一样都是世界性的宗教,信仰者可以是任何一
个民族的人,不是某几个民族的专利,世界各地、各民族的伊斯兰教信仰者(穆斯林)
的分布状况很清楚的说明了这一点。不可否认,任何宗教都有其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
,拿伊斯兰教来说它有教导各族信众与人为善、积极进取、友爱互助等的一面,但我们
不能因此而忽视它的另一面——文化灭种性质。
伊斯兰教文化灭种,即催毁信徒民众、族群的一切原生态文明和文化。拿远的来说
,中西亚地区(包括伊朗、伊拉克、阿富汗、... 阅读全帖
y*h
发帖数: 25423
4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文真是世界上最独特的语言

最暴露文盲本质的就是你这个“日本的片假名就是剽窃的《正草十七帖》”,知道什么
是片假名,什么是平假名么?片假名是从楷书的偏旁选取的,平假名才是草书,连这么
基本的概念都不懂还瞎扯个P啊。另外你知不知道日本人也是用汉字的,也是学习中国
古代书法的?
最关键的,你一直认为简化字来自于《正草十七帖》,但是就这个“国”字而言,并非
来自正草十七帖。口王的写法更早,而且字义更有道理,在中国古代的书法作品中口玉
的写法主要是出现在怀素、米芾的作品中,俗写时把口王加了点。日本人在简化汉字的
时候查阅了中国古代很多书法作品和文献,选用了大书法家的俗写变体的口玉,而不是
组字更有道理的口王。中国后来简化字也采用了日本的方案而不是更早更好的口王。
w******g
发帖数: 559
49
这你得分强盛期和衰弱期,也要区分对象民族本身的文化如何。
比如南方三苗的各少数民族。汉朝就进来了,现在还没。这就是本身有文化体系所以难
同化。
北方来的一些弱的就很快。比如宋朝画家米芾的祖上就是唐朝迁入的胡人,到宋朝都可
以吟诗作画,深得宋徽宗喜爱。可见文化公里颇高。
所以不要拿古代的辉煌功绩来比现代。现代少数民族有加分,有税收和执法优势。凭什
么融入?学汉语做生意可以,但文化上不会同化。
为啥?汉族人自己都崇洋媚外,为啥少数民族要先变汉人再变洋人呢?一步登天变洋人
多好、多直接
t******z
发帖数: 2929
50
古代官员“离任”那些事ZT
文 / 李志刚 )
官场可以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官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官场依然在。古代官
员离任,上演了一出出五花八门的悲喜剧:有的官员离开,当地老百姓依依不舍、哭声
震天;而有的官员离任,老百姓放鞭炮庆贺、欢呼雀跃,甚至诅咒谩骂。
过去,百姓对官员的腐败贪婪极为不齿,但又无能为力,怒气和怨恨只有在他们离任时
才能发泄。“遗臭匾”、“遗臭对联”、“遗臭碑”等各种能表达百姓不满的东西便“
粉墨登场”。
唐朝大历年间,一县太爷离任,当地绅民送给他一块匾,上书“天高三尺”。县官不解
其意,以为是乡绅对自己的颂扬,便满心欢喜地接受了。后来,还是他的老爹悟出其真
实含意:匾文乃诅咒之语,“天高”是因“地低”之故——此匾意在讽刺贪官刮去了此
地“三尺”地皮。
还有一个故事,说某县官在任期间,对当地老百姓敲骨吸髓,把财物搜刮得一干二净。
官员离任时,当地再没有什么可搜刮的了。但他仍不甘心,恨不能把当地的山山水水全
部带走,便找来一把折扇,把优美的山水画到了扇子上。贪官临走前,老百姓编了四句
诗送给他。诗曰:“来时萧索去时丰,官币民财一扫空;好山好水移不去,临行写入...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