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 发帖数: 1825 | 1 新皮夹克发表于 4 天前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新皮夹克 于 2015-8-28 21:50 编辑
马哈希禅法有三个特点,一个是对象全面,包含六根,这样可以很快看到它们之间的联
系也就是缘起,缘起直接引发无常苦无我,一个是标记,也就是把微细的现象变成粗的
现象,因为不标记这种全面种类的对象初学者就观不过来,第三个是慢也就是把现象放
慢了给你观。这三点是入手的好方法,大幅度提升前期的效率,基本上后期所有观禅的
方法都是一样的,随观无常苦无我缘起而已。当然除了帕奥禅法是去观注疏里发光的那
粒色聚,看过去未来世去了,这是不明白缘起无常苦无我是一体。 |
|
r****n 发帖数: 8253 |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含道的念佛与禅修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8 00:43:26 2009, 美东)
“正念只是單純地接受當下的現象,對當下的現象,以如實客觀的態度來覺知它的變化
過程”
这确实是正念的非常关键的核心。理解了以上,就会知道正念其实并不难,它也未必需
要强烈的专注。
专注可以辅助正念的产生,但不是必须的,让正念建立起来,必须要有对正念的深刻的
理解,这些需要依靠思维。
很多人以为禅修不能进行思维,不,这是错误的,思维在禅修中也同样占据重要地位。
只是必须要了解什么是正思维。什么是头脑的妄想。
是的,其实有相当多的人可以直接从正念开始修,也就是直接修纯观,有的人错误的以
为纯观是极其少数的人,是极其智慧,根性很高的人才能修的,这是非常严重的错误。
慧很强的人,确实适合修习纯观,但是它并非高不可及。
实际上根据原始的阿含经文,有一些证据显示佛陀本人教导的实际是纯观,并非现在的
清净道论里面的先止禅后观禅的体系。当然这方面确实有争议, |
|
c*c 发帖数: 2397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余英时: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9 14:29:57 2011, 美东)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5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6 释印顺在《佛法概论》中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1
然大乘经与小乘论都是依于佛说而流传的典籍,佛从初转法轮到入涅槃,所说之法从无
矛盾之处,更不会把佛教分化,不论是教义或教派。对于三藏经论不能正确理解,无法
融会贯通者,才会说大乘经与小乘论是佛教分化中“产生”的教典。孔子于儒家之世间
道的说法都可以一以贯之了,何况是同为佛陀所说的三乘佛法竟然说会使佛教分化?释
印顺所说的有没有道理?值得我们来探讨。
注1 释印顺著,《佛法概论》,正闻(新竹),2003.4 新版2 刷,页35
对佛法若不能通达,不要说是大乘、小乘,即使是同样的大乘法也会认为有冲突;
不是还有人说参禅不能与念佛同时修吗?他们说:参禅是空,念佛是有,禅与净土不同
路,不能合修;还说:参禅的人念了佛号就要漱口三日,听见佛号耳朵也要去洗一洗。
您若相信这种说法,那就只能站到一边去,那一边叫作佛门外道;以为说那是佛法,其
实是外道邪见。譬如经典说“一切诸法有生有灭有相有为”,这个大家容易信受;但到
了二转法轮,讲般若时,佛就说“一切诸法无生无灭无相无为”,像达赖喇嘛这类不懂
佛法的人,就会说佛陀说...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7 http://www.historykingdom.com/read-htm-tid-107849.html
反智论与中国政治传统
——论儒、道、法三家政治思想的分野与汇流
一 引 言
中国的政治传统中一向弥漫着一层反智的气氛;我们如果用“自古已然,于今为烈
”这句成语来形容它,真是再恰当不过了。但是首先我们要说明什么叫做“反智”。
“反智论”是译自英文的anti-intellectualism,也可以译做“反智识主义”。“
反智论”并非一种学说、一套理论,而是一种态度;这种态度在文化的各方面都有痕迹
可寻,并不限于政治的领域。中国虽然没有“反智论”这个名词,但“反智”的现象则
一直是存在的。因为这个现象可以说普遍地存在于一切文化之中,中国自然不是例外。
研究这一现象的学者都感到不易给“反智论”下一个清晰的定义,不过一般地说,“反
智论”可以分为两个互相关涉的部分:一是对于“智性”(intellect)本身的憎恨和怀
疑,认为“智性”及由“智性”而来的知识学问对人生皆有害而无益。抱着这种态度的
人我们可以叫他做“反智性论者”(anti-intellectualist)。但是在西方,“反...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7927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riya_sacca 俱乐部 】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ariya_sacca
标 题: 工作禅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0:15:25 2011, 美东)
工作(kamma, kicca)时有禅,简单的工作保持念念分明即可;若复杂的工作,则需有更
多禅要,这里提供九种正念以供参考。
1.必须明了任务。掌握因缘及要达成的目标。把四圣谛(知苦.集.灭.道)融入工作。
2.必须认真工作。有责任、有担当。
3.工作时要坚忍不拔。不计寒暑,朝夕勤作。
4.必须知时。适时工作,不偷懒;勿在不适当时间工作,不过劳。
5.工作时,专注,不散乱,不急躁。
6.顺从七种醒觉∶
一) 念的醒觉∶分别工作的是非、对错、善恶。六根触境时,要念念明白,用眼看到,
用身触到,用心见到。
二) 分辨的醒觉∶有说明、分析、比较的能力。
三) 精进的醒觉∶刻苦耐劳地工作。
四)喜的醒觉∶工作如法进行或完成而喜悦。
五) 轻安的醒觉∶保持身心轻安、稳定。
六) 定的醒觉∶专注,心不散乱。
七) 平衡的醒觉∶保持内心柔顺,不懈怠,... 阅读全帖 |
|
J******s 发帖数: 7538 | 9 Not really.
《清净道论》
止业处依所缘分为四十种,这四十种所缘又可分为三类:自性法所缘(sabhàvadhammà
rammaõa)、相所缘(nimittàrammaõa)和不可说所缘(na vattabbàramma
245;a)。自性法所缘属于究竟法,相所缘和不可说所缘属于概念法。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所缘的属性与证入禅那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先排除四无色,来看看其余的三十六种业处。在十随念中,佛随念等八种
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共十种业处的所缘为自相法,也即是究竟法,而且这十种业
处正好不能证得禅那,只能证得近行定。剩下二十六种业处的所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是概念法(pa¤¤atti),而且都能证得色界禅那。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四十种业处当中,除了四无色,凡是取概念法为所
缘的业处可以证得色界禅那,取究竟法为所缘的业处只能证得欲界近行定。 |
|
J******s 发帖数: 7538 | 10 Not really.
《清净道论》
止业处依所缘分为四十种,这四十种所缘又可分为三类:自性法所缘(sabhàvadhammà
rammaõa)、相所缘(nimittàrammaõa)和不可说所缘(na vattabbàramma
245;a)。自性法所缘属于究竟法,相所缘和不可说所缘属于概念法。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所缘的属性与证入禅那的关系。
在这里,我们先排除四无色,来看看其余的三十六种业处。在十随念中,佛随念等八种
随念、食厌恶想、四界差别共十种业处的所缘为自相法,也即是究竟法,而且这十种业
处正好不能证得禅那,只能证得近行定。剩下二十六种业处的所缘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都是概念法(pa¤¤atti),而且都能证得色界禅那。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四十种业处当中,除了四无色,凡是取概念法为所
缘的业处可以证得色界禅那,取究竟法为所缘的业处只能证得欲界近行定。 |
|
w*******w 发帖数: 2051 | 11 转载自
http://www.xici.net/b495440/d95291893.htm
bhavana 发表于:09-07-26 13:05
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佛教论坛上介绍蒂帕嬷的一些帖子,但并没有引起我的重视[1]
。后来看到网友翻译整理的一些资料[2],介绍蒂帕嬷一些弟子受蒂帕嬷指导禅修的修
行经历,认识到这些是非常有价值的禅修参考资料,于是才搜索蒂帕嬷的有关资料,从
网上购买了《佛陀的女儿:南传佛教大修行人的传奇心灵》的英文原版“Dipa Ma——
TheLife and Legacy of A Buddhist Master”[3]。阅读此书,才知道到蒂帕嬷在成就
内
观智慧(证得了二果)之后,修习并征得了八种禅定和五种神通。不仅仅是她,还
有她的妹妹以及她们两家的几个孩子,都是先证得了内观智慧(至少是初果),再修禅
定和神通,只是书中没有提她们几位禅定和神通达到了何种水平,但至少书中的记载表
明她妹妹的神通成就也是相当大。我们知道,一般认为马哈希禅法修纯内观,走的是慧
解脱的路子。有的朋友发心比较高远,不满足于修纯内观,还希望成就禅定和神通,所
以可能就会选择先修禅定的法...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2 呵呵,在下写的有关明心见性那一段的确有点“bug”, 让师兄一眼挑出来啦, 佩服佩
服。
一开悟就顿修顿证者的,那是古佛再来,对一般的修行者,明心见性后多生积累的习气
尚在,无明壳子只是打个洞而已,我法二执尚存,第八识尚有多生积累的种子,这就是
师兄说的那个“在整体有透亮的状态,依然有的细微灰尘,该如何清扫”的问题。
如《修心诀》云:“凡夫无始劫来,流转六道,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已
成性,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而此旧习,卒难除断,故逢顺逆境,
嗔喜是非,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着力薰修,焉能对治净明,得
到大休大息之地?” “但照惑无本,念念不住;空花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
汤销冰。客尘烦恼,自然俱成醍醐。” “学者如能如是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定慧等
持,则爱恶自然淡薄,智慧自然增发。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
亿化身,于十方国土中应机赴感而无留碍矣。”
这一段突出了一个“照“字。下座后,妄念一来,参禅的,把话头提起;念咒的,提起
咒语;念佛的提起佛号,自然就把妄念转了。
我在这里把心密的修行要点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益:...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1 | 13 谢谢师兄!
我看了一下你说的密宗心法,感觉与别的心法差别也不是太多。其中我感觉突出的有两
点,一是强调了一定要遵守的严厉性,二是采用了咒语作为定神的手段。
前面我给师兄的回帖,其实已经想点一下师兄,我说的那个共鸣,其实指的就是念佛与
持咒所产生的效果。我对共鸣很熟悉,知道借力的效果,也深知借力不等于从心态的角
度成就了。这就好比借来的是清水,你总是用那清水去对付你自己的问题,让那清水不
断地流,你就不容易感觉到自己表面标示出来的问题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水
不是你自己生产出来的,是借来的。我们修到最后的境界,一定是什么提醒都不用做,
也依然好好地呆在那里的,对不对?我觉得你的程度足够高了,所以我对师兄的建议,
是试试脱离对念佛和持咒的依赖,光是静心,看看能不能由自己的心力来对付妄念的干
扰。你应该足够敏感了,可以比较一下心力的作用与咒语的作用,在力量来源之间的分
别。
当然,借力给了你一个preview的显现,就好比你要登的山,为了鼓励你往山顶登,给
你看一下山顶的风景,让你明白放空的“好处”,当然能帮你建立能登到山顶的信心,
树立正确的目标,对理解“空”很有帮助。所以,我从来不...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14 呵呵,在下写的有关明心见性那一段的确有点“bug”, 让师兄一眼挑出来啦, 佩服佩
服。
一开悟就顿修顿证者的,那是古佛再来,对一般的修行者,明心见性后多生积累的习气
尚在,无明壳子只是打个洞而已,我法二执尚存,第八识尚有多生积累的种子,这就是
师兄说的那个“在整体有透亮的状态,依然有的细微灰尘,该如何清扫”的问题。
如《修心诀》云:“凡夫无始劫来,流转六道,坚执我相,妄想颠倒,无明种习,久已
成性,虽到今生顿悟自性,本来空寂,与佛无异。而此旧习,卒难除断,故逢顺逆境,
嗔喜是非,炽然起灭,客尘烦恼,与前无异,若不以般若着力薰修,焉能对治净明,得
到大休大息之地?” “但照惑无本,念念不住;空花三界,如风卷烟;幻化六尘,如
汤销冰。客尘烦恼,自然俱成醍醐。” “学者如能如是念念修习,不忘照顾,定慧等
持,则爱恶自然淡薄,智慧自然增发。若微细流注永断,圆觉大智朗然独存,即现千百
亿化身,于十方国土中应机赴感而无留碍矣。”
这一段突出了一个“照“字。下座后,妄念一来,参禅的,把话头提起;念咒的,提起
咒语;念佛的提起佛号,自然就把妄念转了。
我在这里把心密的修行要点贴出来,希望对大家有益:...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281 | 15 谢谢师兄!
我看了一下你说的密宗心法,感觉与别的心法差别也不是太多。其中我感觉突出的有两
点,一是强调了一定要遵守的严厉性,二是采用了咒语作为定神的手段。
前面我给师兄的回帖,其实已经想点一下师兄,我说的那个共鸣,其实指的就是念佛与
持咒所产生的效果。我对共鸣很熟悉,知道借力的效果,也深知借力不等于从心态的角
度成就了。这就好比借来的是清水,你总是用那清水去对付你自己的问题,让那清水不
断地流,你就不容易感觉到自己表面标示出来的问题了。这里面最大的问题,就是清水
不是你自己生产出来的,是借来的。我们修到最后的境界,一定是什么提醒都不用做,
也依然好好地呆在那里的,对不对?我觉得你的程度足够高了,所以我对师兄的建议,
是试试脱离对念佛和持咒的依赖,光是静心,看看能不能由自己的心力来对付妄念的干
扰。你应该足够敏感了,可以比较一下心力的作用与咒语的作用,在力量来源之间的分
别。
当然,借力给了你一个preview的显现,就好比你要登的山,为了鼓励你往山顶登,给
你看一下山顶的风景,让你明白放空的“好处”,当然能帮你建立能登到山顶的信心,
树立正确的目标,对理解“空”很有帮助。所以,我从来不... 阅读全帖 |
|
t******g 发帖数: 17520 | 16 可能应该说对空性的证入。。。仅仅了知是理论上的, 是不究竟的, 不过对于南传的
禅修基础扎实的人, 或许仅仅需要理论上的就可以跳出一些坑了
至于什么是空性,
去看印顺法师的 ”中观论颂讲记“吧(也欢迎推荐其他的译释 ),个人认为中论整部
都是在讲空, 为什么是空, 直接讲空不行的, 就是用破“有”的方式进行的。不过
空和有也不是对立的, 这是个辩证的手段。。。
还有肇论等
如果要走偏门, 量子力学, 呵呵, 空就是quantum soup
http://physics.stackexchange.com/questions/30973/what-is-meant-
I am not a phycisist, so please forgive my ignorance. This is related to my
posts and this.
I am trying to undertand what is meant by the term "Nothing" in physics or
Quantum Mechanics since it seems to me that thi... 阅读全帖 |
|
r**m 发帖数: 1825 | 17 “如果你不曾照见自己的过去世,也不了解缘起,就不可能证悟涅槃,为什么呢?因为
从证悟初果须陀洹的那一刻开始,禅修者自然地对佛、法、僧生起不可动摇的信心。业
报法则、缘起与生死轮回是佛陀教法的重要部分,如果你还不曾以观智直接知见它们,
又怎么能肯定且毫不怀疑它们的存在呢?即使是已经直接照见它们的人也还只是「小须
陀洹」而已,只是临时性地去除自己的疑,那么,是否可能还未照见它们就成为须陀洹
呢?即使你说自己对它们有十足的信心,但那只像婆罗门众对他们不曾亲眼见过的大梵
天有十足的信心罢了,因为你对法的十足信心只是依靠理论知识而建立起来的,并不是
建立于亲身经验的观智。”
请仔细解释一下“照见”是什么意思?所谓“照见自己的过去世”只有三种可能,一种
是大多数人理解的是神通的一种:宿命通,另一种可能是这只是修行人的一种禅相,第
三个可能是这里的意思是思维修,(根据上下文看,这里的修行人是没有证果的),无
论哪一种,都和真正的“观智”毫无关系,如果中文的翻译和我的理解没错的话,帕奥
似乎和随佛是一类的啊,太可怕了。难道真的是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 |
|
c******l 发帖数: 577 |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laoyao (carnivore), 信区: Joke
标 题: 神雕立场论Re: 你说为什么金庸非要小龙女被尹志平那个了呢?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Thu Aug 12 12:00:48 2004) WWW-POST
神雕立场论
□ 萧 一
用什么立场去看问题,这是革命的首要问题。一本《红楼梦》,琼阿姨看到三角恋爱
、包办悲剧;毛主席他老人家看到阶级斗争,为此要求许大粗放下手头的红宝本,先把林
妹妹读十遍;金庸他老人家比较仔细,看完了后欣喜地发现他的最后一部小说的主人公可
以至少搞八个女人——还不包括男人;鲁迅的学问就高些了,板着指头给我们讲瞎子摸象
的故事;最新进展则是小沙子折出大杂烩,从一个次次要人物身上居然同时发现了武侠与
儒、道、禅,口气与魄力之大,令九泉之下鲁迅先生的眼镜摔得粉碎。他老人家预测中国
的人性和历史无一不准,居然在一个破落子弟身上栽了跟头,岂不冤哉!
您要说曹雪芹老先生精通儒、道、禅,熟读《游侠列传》及《水浒》,情场上身经百
战,是著名的男女混双选手,那我一百个同意 |
|
a*******g 发帖数: 867 | 19 大智度论释遍学品第七十四(卷八十六)
圣者龙树菩萨造
后秦龟兹国三藏鸠摩罗什译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何等是菩萨摩诃萨戏论。
佛告须菩提。
菩萨摩诃萨观色若常若无常。是为戏论。
观受想行识若常若无常。是为戏论。
观色若苦若乐受想行识若苦若乐。是为戏论。
观色若我若非我受想行识若我若非我色若寂灭若不寂灭受想行识若寂灭若不寂灭。是为
戏论。
苦圣谛应见。集圣谛应断。灭圣谛应证。道圣谛应修。是为戏论。
应修四禅四无量心四无色定。是为戏论。
应修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分八圣道分是为戏论。
应修空解脱门无相解脱门无作解脱门。是为戏论。
应修八背舍九次第定。是为戏论。
我当过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辟支佛道。是为戏论。
我当具足菩萨十地。是为戏论。
我当入菩萨位。是为戏论。
我当净佛国土。是为戏论。
我当成就众生。是为戏论。
我当生佛十力四无所畏四无碍智十八不共法。是为戏论。
我当得一切种智。是为戏论。
我当断一切烦恼习。是为戏论。
须菩提。是菩萨摩诃萨行般若波罗蜜时。色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受想行识
若常若无常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乃至一切种智不可戏论故不应戏论。何以故。性 |
|
c*********y 发帖数: 53 | 20 来源: 杨☜♥☞桦的日志
虽然本人平时也会写一点小文章,运气好了出出书什么的,但各位注意:作者系天津的
翟文喆老师:http://www.renren.com/247533971/profile
1、哈利是学什么专业的?
霍格沃茨是所魔法学校,当然是学“魔法”的。问题是,现实生活中“魔法”到底是什
么呢?
众所周知,霍格沃茨包括四大学院,哈利三人组所在的学院叫做“格莱芬多”,那么什
么是格莱芬多呢?
影片里,每个魔法学院的学生,着装上都有自己学院的徽标,格莱芬多学院的学生,衣
服上,帽子上都有一个“格莱芬多”,这个词的词根是gryffin,音译为“格里芬”,
格里芬是中世纪传说中的神兽,具体形象是一只长翅膀的狮子,因此在很多中世纪文学
和游戏中,也翻译成“狮鹫兽”。
大家能从下面的图片中找到格里芬吗?
如果你在右下角找到的话,还应该顺便看看上面的几个字:inns of court / school
of law.,可以简单的翻译成“律师学院”。
凡是英国人都能看懂,霍格沃茨的四个“学院”,原型就是英国法律界著名的“四大律
师学院”:林肯、格雷、内... 阅读全帖 |
|
|
x*********o 发帖数: 208 | 22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普贤王如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
显密深广虚空中,传承加持集浓云,
放射教理巨雷声,遇痴邪众当躲避。
前世宿缘虽成熟,亦于密法具正见,
无力遮止邪说者,欢喜谛听我宣说。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度化无边有情,适合种种不同的根基而宣说了八万四
千法蕴。《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
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
”如是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根性、意乐的不同,佛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续部等无量殊
胜法门,后来以印、藏、汉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众多教派而饶益无边有
情,如雪山之水分流四方,普泽了大地。对各宗各派的如来清净教法本应普皆推崇,然
有少数人或基于凡夫情见,除自己的宗派外不承认其余宗派是正教,尤其对无上密宗多
有疑惑,甚至诽谤。为了昭明正理,故于此简略阐述涉及到密宗的有关问题。
谤法的过失
行文之前,首先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对佛法轻易评论甚至诽谤的过失。佛法是佛陀从大觉
智海中流露出来的度人方便,是芸芸众生离苦得乐的唯一津梁,佛陀甚至把佛法比喻成
诸佛的“法身舍利”来显示... 阅读全帖 |
|
|
S**U 发帖数: 7025 | 24 杂阿含347经
http://www.mahabodhi.org/agama/Class_Note_10.htm
时彼须深语比丘言∶「尊者!云何学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具足初禅,
不起诸漏,心善解脱耶」?
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离有觉有观,内净一心,无觉无观,定生喜乐,具足第二禅,不起诸漏,
心善解脱耶」?
比丘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喜,舍心住,正念正智,身心受乐,圣说及舍,具足第三禅,不起
诸漏,心善解脱耶」?
答言∶「不也,须深」!
复问∶「云何尊者离苦息乐,忧喜先断,不苦不乐,舍净念一心,具足第四禅,不起诸
漏,心善解脱耶」? |
|
O*********9 发帖数: 552 | 25 那谁
整一下吧
排版有问题
===================================================
四十种适合不同性行的业处整理如下表:【四十业处】
七组
四十
业处
近
行
定
安止定
似
相
性格
初
禅
二
禅
三
禅
四
禅
十遍
地遍
*
*
*
*
*
*
一切
水遍
*
*
*
*
*
*
一切
火遍
*
*
*
*
*
*
一切
风遍
*
*
*
*
*
*
一切
青遍
*
*
*
...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26
原来还有这些派系纷争。
不过我也不是很赞成印顺一些说法,
例如 判教
有很多经典,应该另外归一类,不能称为”经”。
(只是大家觉得我是戏论而已。)
例如
我觉得,小乘比较容易不修深定,也就是只是观禅,剎那定,不是安止定。
刚好相反,我发现小乘比较不容耽于禅乐。
我觉得,越接近原始佛教,应该越不容易耽于禅乐才对。 |
|
x*********o 发帖数: 208 | 27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普贤王如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
显密深广虚空中,传承加持集浓云,
放射教理巨雷声,遇痴邪众当躲避。
前世宿缘虽成熟,亦于密法具正见,
无力遮止邪说者,欢喜谛听我宣说。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度化无边有情,适合种种不同的根基而宣说了八万四
千法蕴。《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
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
”如是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根性、意乐的不同,佛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续部等无量殊
胜法门,后来以印、藏、汉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众多教派而饶益无边有
情,如雪山之水分流四方,普泽了大地。对各宗各派的如来清净教法本应普皆推崇,然
有少数人或基于凡夫情见,除自己的宗派外不承认其余宗派是正教,尤其对无上密宗多
有疑惑,甚至诽谤。为了昭明正理,故于此简略阐述涉及到密宗的有关问题。
谤法的过失
行文之前,首先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对佛法轻易评论甚至诽谤的过失。佛法是佛陀从大觉
智海中流露出来的度人方便,是芸芸众生离苦得乐的唯一津梁,佛陀甚至把佛法比喻成
诸佛的“法身舍利”来显示...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566 | 28 1997年元音老人于美国灌顶传法开示
学佛互相毁谤,不知不觉中就造了业。学净的人不知道密宗,就瞎说密宗是鬼神教,只
有净土最好。我曾经在东北听过宣化上人说密宗最不好。他说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大师,
我听后问他:“你修净土,是不是念密咒?念大悲咒?念往生咒?念十小咒?”他答:
“是啊!”我说这些咒不是密咒吗?您自己离不开密宗,毁谤佛法有罪啊!即便是律宗
弘一大师,也曾说过密宗是鬼神教,后来他看了密宗全文,才知道密宗这么完美,从浅
入深,从小到大,和禅宗无二无别,才知道自己错了,写了一篇忏悔文收录在文集里。
谈密一密宗修持次第
这些都是不知道密宗而信口瞎说,只知道自己,不知道别人,信口瞎说。密宗修到后面
与鬼神就不相干了,密宗讲九乘次第,讲九步法。初讲外三乘,也就是先学显教、学小
乘、学佛乘、学菩萨乘。这些教理都要通达后,才修内三乘。内三乘是实际修行,教理
通了再修密法。这个法教怎么消业障、除灾、治病、发财等。发财便是财神法,财神就
是鬼神,所以是有鬼神法不是没有。但这是刚刚开始,密宗后面有圆满大法,譬如西藏
白教的大手印,大手印所说和禅宗完全一致。大手印讲见定行,见是见到本性,认识本
性,认...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867 | 29 据唐慧琳《一切经音义》,此《破相论》(观心论)为神秀造。据分析,此文应为神秀
门人所记,转述神秀所传的达摩大师的思想。
我的观点是学佛应已读经为主,后人写的论也可以适当参考。
支持一下purity。
参考文献:
敦煌遗书中禅宗北宗文献的学术价值
http://www.gywh.net/ziyuan/1999.shtm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 杨曾文
在敦煌遗书中发现的比较重要的北宗文献有以下几种。
一、《观心论》
此书在敦煌遗书发现之前在朝鲜、日本已存在几种本子,例如有朝鲜16世纪刊印的《达
摩大师观心论》,日本的金泽文库收藏有抄于13世纪镰仓时代的本子,题为《达磨和尚
观心破相论》。日本《少室六门集》所收的此论称《破相论》。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它
们的价值没能引起注意,没有把它们与北宗联系起来考虑。
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从敦煌遗书中陆续发现多种《观心论》的抄本(S2595、S646、
S5532、P2460、P4646),引起日本很多学者的注意,经过研究,认为此虽冠以菩提达
摩之名,但从内容上看却是反映神秀一系禅法思想的文献。此论强调“唯观心一法,总
摄诸法”,三界一切现象为心所生 |
|
k********8 发帖数: 7948 | 30 尊重趋势和本楼主说的抄顶摸底并不矛盾。我们尊重的是主要趋势方向,我们抄顶摸底
的对象是,违背主要趋势方向的走势。我们就拿现在的上证指数说说,无论现在有多少
专家说要见底,有多少人去摸底,但是走势图告诉我们,日k线上证指数跌破2400点,
并且在今年上半年完成了对于2400点的确认,日后跌破2000点的暴跌(很保守的估计)
,已经是大概率事件。假设日后上证指数2000点受到支撑再一次冲向2400点,我们会作
何选择?本楼主会选择在2400点放空股指期货,因为那是顺着主要趋势方向的大概率事
件。这纯属预测具体还得看市场具体走势但是思路就是这样的。
本楼主早就说过,你不可能知道市场所有的走势,市场也没那么多为什么。你所要做
的只是用你的办法,去市场上切蛋糕。成功的方法有很多种,成功的思维却只有一种。
有些传说中的期货高手,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好像这个市场就是他们家开的,这其实是
大错特错,越是厉害的期货高手,在市场面前越像个小媳妇。他们知道他们规则之外的
走势是属于傻瓜的, 属于别人的。而他们规则之内的走势,才是属于自己的。枯燥乏
味的期货交易,就是这样。一切超越规则自认为聪明的想法,在这里都...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1 呵呵,我自己门还没有入,哪有资格指导禅修啊。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讲禅定入门很不错,你有兴趣可以看看,一行禅师也很好。
http://www.fjdh.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90315150353.html
宣化上人有本书叫虚空打破明心地写得也很有意思,不过我估计绝大部分人做不来。
关于六道轮回的问题,据说达赖尊者在西方讲法的时候,一般是不提的,因为大家接受
不了。不过话说回来,从我个人来说,如果死后烟消云散,什么都没有的话,学佛真是
毫无必要,远不如不享尽世间的荣华富贵,过把瘾就死算了。
六道轮回在西方被作为是一个严肃的领域加以科学研究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当然在唯
实论为基础的现今科学体系里,还远谈不上主流,可毕竟有了一定的成果。
霍金最近的一篇题为我们感知的世界是否真实的文章里就提到,当今科学的基础,认为
独立于观测者之外存在一个客观的现实的唯实论,随着近代物理的发展,其地位已经岌
岌可危。也许这就是很多科学家,尤其是物理学家们,对佛陀对这个世界的本原的描述
越来越感兴趣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
|
r****n 发帖数: 8253 | 32
瑜伽师地论是大乘唯识的作品,对于想要学习南传的初学者来说是没有必要读的,会引
起见解的混乱。而且这本书有相当的难度。我个人是因为想要透彻了解大乘的各种思想
,便于将来写书所以才研读。
如果你想要学习南传佛法,我建议第一先要阅读佛教史,英国人渥德尔,日本人平彰川
以及台湾的印顺法师等的佛教史都还不错,阅读佛教史便于让你了解整个佛教发展的大
致脉络。
其次可以阅读一些南传尊者写的佛教入门书,这方面的书有很多,比如斯里兰卡那兰陀
长老的《觉悟之路》,罗睺罗的《佛陀的启示》,菩提尊者的《八正道》等,这些都是
不错的入门书,可以帮助你大概了解南传佛法的基本教义,另外也可以阅读一些佛陀以
及佛陀的弟子的生平资料,这方面有《亲近释迦牟尼佛-从巴利藏经看佛陀的一生》,
还有《佛陀的圣弟子传》等。
以上基本可以让你了解佛法的历史发展以及佛法的基本教义,后面就开始具体的选择一
种禅修方法,在这里,我特别推荐马哈西尊者这一体系的纯观禅法。因为这一体系无论
在法理以及修行的系统性完整性方面都是非常好的。是南传里面目前最均衡的,而且地
位也非常高。除了马哈希的体系之外,南传里面还有两个主要的体系,一个是泰国阿 |
|
S**U 发帖数: 7025 | 33 增加了我慢是有害的,修行佛法的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这种错误。
清净道论列举十种观的染,大智度论举一精进比丘得四禅起增上慢堕地狱,佛陀堂弟提
婆达多苦行精进而想继承僧团领导权,都是修行佛法的过程中发生偏差。这些例子是禅
定有成,或是正见不足,或是戒行不净,起增上慢。
偶有时也会生起没成就者的慢心啦 :-)
本版多数 ID 禅定还没有成就到可以生起我慢,宿世习气而已。 |
|
P****S 发帖数: 2286 | 34 第十讲 禅宗的开悟(一)
今天开始给大家讲禅宗,以后不再另换题目了。佛家的各宗各派,老实说,其目的都是
为了开悟佛之知见。释迦牟尼佛以开悟而成佛,他根据他的开悟──亲证境界变成语言
文字而传播他的教。在各宗各派中特别强调开悟的是禅宗。并且从原理到方法上都有其
特殊风格,而其他各宗各派呢,虽然都讲开悟,大多以为开悟是逐渐的,要依照一定的
次第渐修渐悟。禅宗则主张顿悟,不论次第的。现在先就禅宗的一些问题来谈一谈。
假使要问中国佛教的特色是什么?如果举一个宗派做代表,那就是禅宗,这个地位没有
任何一个派别可以充当。又如果说佛教不是在天上而是在地下、也就是从人间佛教这个
角度上来看,选一个宗派做代表,那也只能是禅宗。再如果从整个佛教的传播、发展、
延续这一条线上来看,贡献最大的,比较各宗各派只选一个的活,恐怕还是禅宗。因此
要研究我们中国的佛教,不懂禅宗,那真是太遗憾了。
作为讲课这么一个方式给大家传授知识,一般通行的历史方法是离不开的。不过在这里
,我只能在必要时提一提,因为时间短。要是说从历史上来谈禅宗,恐怕今年就光讲这
一个问题也讲不完。所以我在这里要给大家讲的主要是专门围绕一个中心,... 阅读全帖 |
|
P****S 发帖数: 2286 | 35 第十三讲 禅宗的开悟(四)
根据习惯的说法,中国的禅宗是从印度直接传过来的,在《景德传灯录》中又有‘拈花
公案’之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人天百万众前拈花示众,大众茫然;唯有大迦叶尊者破颜
一笑……世尊便传给他‘不立文字’的‘正法眼藏’,并付衣为证。禅宗就这样地以迦
叶尊者为第二祖而代代一脉相承,且自标为‘教外别传’。直传到第二十八代达摩大师
时,恰值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代。达摩于梁武帝普通七年( 526)经广州而至金陵,
在金陵会见了梁武帝,但语不投机,遂北行达魏,止息嵩山少林寺。壁观之余,以‘二
人四行观’教人。后来大师把自己在印度继承的‘教外别传’祖位授给了一个叫慧可的
中国高僧,并付以《楞伽经》印心。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给弘忍,弘忍最
后传给了慧能大师,他是东土禅宗之第六祖,在中国佛教历史上,影响于中国佛教最大
的是他,光显禅宗的是他,使佛教摆脱教条主义的是他,使佛教深入生活和中国文化密
切结合的更是他。他可以说是把中印文化从佛教的实践中结合起来的第一人。
六祖慧能大师本是岭南新州一位姓卢的樵夫,本来一字不识,当然谈不上有什么文化。
因听人诵《金刚经》而有省,于是就跑到黄... 阅读全帖 |
|
|
b****n 发帖数: 50 | 37 苏东坡在瓜州任职的时候曾与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成为至交,他们经常在一起谈禅论
道,十分快活。有一天苏东坡认为自己对于禅已经领悟到一定程度了,于是便写了一首
诗,来阐述自己对于禅的理解,然后送给佛印禅师印证。
诗是这样写的: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意思是说:我顶礼伟大的佛陀,蒙受到佛光的普照,我的心已经不再受到外在世界的诱
惑了,好比佛陀端坐在莲花座上一样。
佛印看了他写的诗后,笑着在上面写了“放屁”两个字,然后就叫书童带回去给苏东坡
看,书童不敢怠慢,赶紧回去,把佛印禅师的批文交给苏东坡看。
苏东坡打开一看,又羞又恼,起身去找禅师理论。来到金山寺,远远看见禅师站在江边。
禅师告诉他说:“我已经在此等候多时了!”
苏东坡气呼呼地说:“禅师!我们是至交,我写的诗,你即使看不上,也不能侮辱人呀
!”
禅师说:“我没有侮辱你呀!”
苏东坡指着诗文上批的“放屁”两字,说:“这不是侮辱人是什么?今天我一定要讨个
公道,听听你的说法。”
禅师哈哈大笑:“还‘八风吹不动’呢?怎么‘一屁就打过江’了!”
苏东坡听完惭愧不已,再也不敢炫耀自己了。 |
|
R******g 发帖数: 272 | 38 读废名《阿赖耶识论》及其他
作者:阿啃1919
废名的文字里有他的血肉。
这个话,意思是说,废名的文字有真性情,是他自己生命的投影。这些天看了他的一些小说
、诗歌,还有一本《阿赖耶识论》,就爱上他了,简直是痴迷。几个月前我看废名的《论新
诗及其他》时,说他有禅境,并且是个狂人,现在仍然这么想,而且,我觉得这种禅意是深入
到他的生命中的,是交融在一起的。
废名说,《阿赖耶识论》是为破达尔文“进化论”而作的,兼订正一些熊十力《新唯识论》
中的谬误。
佛家认为,心有眼耳鼻舌身意等“识”。“阿赖耶识”则是主体,人死后,“阿赖耶识”脱
离躯体,它是一种能永恒执持并产生一切生命的种子,是物质世界自身的本源。废名用刀和
快、水和波来比方,“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都如流水之波,而阿赖耶识如水流”。故
废名说:“阿赖耶识断,即种子心断,于是心不是生起的心,不在因果之中,便是‘真如’。
”
那么怎么破谬见呢,只要将道理讲清楚了,自然破在其中。因为西洋哲学家“无论唯心与唯
物都是无鬼论,这便是说他们不知不觉的是唯‘形’,只承认有五官世界”,而“五官并不
是绝对的实在,正是要理智去规定的”,所以进化论是“妄 |
|
r****n 发帖数: 8253 | 39
佛陀否定专注禅???
这个我完全不了解,我只知道佛陀当时否定印度教的神我论,否定苦行等等,从没听说
佛陀否定专注禅,这个是你从哪里知道的。 |
|
S**U 发帖数: 7025 | 40 第一句话「“四禅八定”属于释家禅宗大乘功法。」就错得厉害。“四禅八定”在原始
佛教的阿含经就有,要知道“四禅八定”的原始定义,读南传长部的《沙门果经》就好
。一一驳斥这种文章太费劲。 |
|
r****n 发帖数: 8253 | 41
这个不是,是听了一些佛经名词,胡乱拼凑出来的,里面错误实在太多太多。
四禅八定本身是内外道共有的,不是大乘独有,更不是大乘禅宗独有。禅宗的禅,和四
禅八定有没有关系。
没有小乘阶段这种说法。后面的错误也太多。 |
|
S**U 发帖数: 7025 | 42 学友有些人打坐。
《瑜伽师地论》的性质是佛法百科全书,回答各种问题,直接用来作禅修教科书是
overkill.
读《瑜伽师地论》如果有特定目的,最好是选读,而不是从头读到尾。选读《瑜伽师地
论》的材料目前似乎还很缺乏。
《清净道论》的性质是修行教学手册。针对的读者是老师。
从《清净道论》取材的书,更适合作止观教材,例如帕奥禅师的《智慧之光》,《如实
知见》。 |
|
r****n 发帖数: 8253 | 43
很不幸,这是错误的。
因为解脱的关键在于“慧”,不是只是努力就可以的。什么一心念佛就可以成就这都
是瞎扯。
如果一个人缺乏必要的“慧”,哪怕最迅猛的无常在他眼前,他也无法生起观智。
按照上座部阿毗达摩的观点,投生在这个世界的人,大部分都是二因人。这些二因人因
为在投生的时候就缺乏慧心所,于是此生将无法证得任何禅那(佛法的禅那本身需要慧心所的),更不可能证果(慧心所在观禅当中极其重要)。
而二因人,我记得好像大概五分之四(一些南传禅师的说法)
修行是需要基础的,投生为三因人,也是因为很好的积累,而二因人能够做到的就是多
多积累善报,积累波罗密,争取以后世的机会。
只听师父的,全然接受,倒更像二因人的特性,因为他们往往不善明辨,不懂明辨,更喜欢蒙头瞎练。
佛陀教导的则是以自为洲,以自为皈依处,不以他人为皈依处。佛教本身其实也更鼓励质疑。 |
|
r****n 发帖数: 8253 | 44
你说的内观禅定是什么?
内观是观禅的修法。可以证观智,证涅槃。佛法独有。
禅定是止禅的修法。可以证四禅八定,可以证神通。内外道共有 |
|
w**u 发帖数: 311 | 45 以单一"概念法"为所缘,会导致定力的增加,也能有很好的福报。其结果是根据所选“概
念”不同,达到四禅八定中的一层。
以“真实法”为所缘,开始能训练定力和念力。但由于“真实法”具有“无常,无我,
和苦”的特点,定力只能到近行定,不能到初禅。念力和慧力只能通过现观“真实法”而获得。
关于“概念法”真实法“的定义,请robbin再复习一下南北传论藏吧。 |
|
w**u 发帖数: 311 | 46 以单一"概念法"为所缘,会导致定力的增加,也能有很好的福报。其结果是根据所选“概
念”不同,达到四禅八定中的一层。
以“真实法”为所缘,开始能训练定力和念力。但由于“真实法”具有“无常,无我,
和苦”的特点,定力只能到近行定,不能到初禅。念力和慧力只能通过现观“真实法”而获得。
关于“概念法”真实法“的定义,请robbin再复习一下南北传论藏吧。 |
|
|
|
|
S**U 发帖数: 7025 | 50 不是。
想修习南传佛法的初学者,禅修或是入门书,我建议读帕奥禅师系统或马哈西法师系统
的著作。
佛法已经有基础的,经论我建议读∶
* 阿含经(相应部,中部为主)
* 摄阿毘达摩概要精解(解释《摄阿毘达摩义论》)。《清净道论》慧学的地方,要依
赖对《摄阿毘达摩义论》的理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