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 发帖数: 113 | 1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战争的起源
沙皇俄国是对中国进行领土侵占最疯狂的国家,19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在世界范
围内争夺殖民地斗争的日趋激烈,中国的边境形势日益紧张。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夺取了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随后便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边疆。1864年,沙俄
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侵占了中国西部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
现在划入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中国领土,就是在1864年归属沙皇俄国的)
,并妄图吞并整个新疆。就在清朝在沙俄军队的炮口下被迫签订丧权失地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同时,新疆各地也卷入了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回民起义影响下的各民族反清起义浪潮。封建宗教
头目趁机而起,新疆出现了割据纷争,各自为王的混乱局面。
喀什噶尔由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马木提艾来木占据称王。不久,柯尔克孜族部落头
目司迪克,联络回族封建主金相印,在混乱中夺取了喀什噶尔,由司迪克称王。马木提
艾来木与司迪克为达到独霸新疆的目的都致书中亚的浩罕汗国(1710~1876年,原属布
哈拉汗国,1710年,乌兹别克明格氏族首领沙鲁赫建立以浩罕城为首都的独立国家。属
地为中亚浩罕... 阅读全帖 |
|
m********g 发帖数: 10469 | 2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http://wenku.baidu.com/view/c2a3d6707fd5360cba1adb01.html
在谈到左李二人之前,想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重新评价李鸿章的呼声很高,李鸿
章似乎已经成功地得到正名,开始以一代贤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这些重新评价
李鸿章的文章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几乎被视为经典和依据的,是梁启超著名的大作《
李鸿章转》。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发现,使笔者对梁氏文章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在网页上看到了梁启超故居的词条,就顺便浏览了一下,看过之后,有点出
乎意料。梁氏故居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建筑
,也算得上一座超级豪宅了。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梁启超却在这种时候大
起閈闳,将府邸打造得如此奢华,其非同寻常的财力不禁令人乍舌。
一八九八年,梁启超被光绪赐予六品衔,这是一个比较低微的品秩,而且是个闲职
,在当年的百日维新之后他就逃亡日本,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拥有巨额财富。日本
时期的梁启超,生活比较拮据,连住所都是向别人借的,一九零八年,还“与觉顿在此
忍饥相对”,“从事于著述以疗...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3 摘一段扯到近代史的供大家观赏。
心思不慎细密的我,对于翻阅资料这种事最感头疼,天一阁的几天让我到现在都对故
纸堆有恐惧症,不过当我在资料中排查信件、电报时,有一小捆的资料分外刺眼,尽管
这捆资料也是塑料带扎起来,但信封与信封之间贴合的甚紧,薄薄两三厘米厚的资料中
估计叠了十几封信件,像是有大半个世纪没有被分开了,如果没估计错,这打资料在博
物馆收集以前,原本就被前一个主人完整的收纳归拢了。最外面的一封还是国际信件,
用花体的英文书法写就,其中的收件人让我眼睛一亮:“Sun Yat Sen”,不就是粤语
的孙逸仙嘛,孙中山用英语写就的书信和书籍都自署“Sun Yat Sen”,国际上的朋友
也以这个拼音称呼中山先生。
小心翼翼的解开塑料带,把这封信剥离出来,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实发生,
安静的小房子里我还能听到旧纸张里粗制纤维断裂的声音,可见这封信件的久远。信封
不像现在用的侧面开封,而是背面的大翻折,打开时又听见一阵细微的脆纸崩裂声,听
着揪心,手难免发抖。
小刘觉察到我停下来,就跨过两摞他遴选掉的资料,凑到我跟前,抓住我拿着信
封的手,把里面的信纸慢慢抽出。三折的信纸在当他打开第一...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3875 | 4 摘一段扯到近代史的供大家观赏。
心思不慎细密的我,对于翻阅资料这种事最感头疼,天一阁的几天让我到现在都对故
纸堆有恐惧症,不过当我在资料中排查信件、电报时,有一小捆的资料分外刺眼,尽管
这捆资料也是塑料带扎起来,但信封与信封之间贴合的甚紧,薄薄两三厘米厚的资料中
估计叠了十几封信件,像是有大半个世纪没有被分开了,如果没估计错,这打资料在博
物馆收集以前,原本就被前一个主人完整的收纳归拢了。最外面的一封还是国际信件,
用花体的英文书法写就,其中的收件人让我眼睛一亮:“Sun Yat Sen”,不就是粤语
的孙逸仙嘛,孙中山用英语写就的书信和书籍都自署“Sun Yat Sen”,国际上的朋友
也以这个拼音称呼中山先生。
小心翼翼的解开塑料带,把这封信剥离出来,不知道是心理作用还是真实发生,
安静的小房子里我还能听到旧纸张里粗制纤维断裂的声音,可见这封信件的久远。信封
不像现在用的侧面开封,而是背面的大翻折,打开时又听见一阵细微的脆纸崩裂声,听
着揪心,手难免发抖。
小刘觉察到我停下来,就跨过两摞他遴选掉的资料,凑到我跟前,抓住我拿着信
封的手,把里面的信纸慢慢抽出。三折的信纸在当他打开第一...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1912年来京的孙中山受到退位清室的礼遇
孙中山的一生主要在南方和海外策划组织革命,北上的次数屈指可数,但每一次都是他
人生的转折。1894年,28岁的孙中山怀揣改良思想北上天津向李鸿章上书,但却未能如
愿见到李鸿章,于是又到北京做了短暂的考察,改良无望,失意南归的孙中山于次年选
择了在广州武装革命,立志推翻清朝统治。他第二次到北京,是1912年夏,北上与袁世
凯会谈,在京居留近一个月,但离京后的一年间,国内时局突变,孙中山成了袁世凯的
通缉犯。1924年冬,孙中山第三次来北京,却因病在京去世。
孙中山第一次进入清廷的视野是在1895年,孙中山及其兴中会在广州发动第一次反清武
装起义,但因事机不密而失败。12月7日,广东悬赏缉拿起义在逃要员,孙中山名列榜
首,赏格花红银一千元。清宫档案中关于孙中山的第一条记载,就是接到孙中山等广州
试图起事的奏报后,清廷下旨要两广总督谭钟麟等“严密购拏孙文、杨衢云,务获到案
”。清廷的通缉,使孙中山被迫离开祖国,开始了长期的海外流亡,但也使其名字开始
为国人所知。孙中山本名孙文,1897年旅居日本时才改名中山。不过,在清廷的官书报
纸以及宫廷档案中,我... 阅读全帖 |
|
h*****9 发帖数: 6643 | 6 http://it8857.blog.hexun.com/6331990_d.html
原作: 博弈
引子
长期以来,考虑到中朝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历史关系,中朝边界问题成为中国边
疆史地研究的禁区。而在改革开放以后,伴随着中朝两国政治关系的变迁,长白山天池
问题却逐渐浮出水面。1992年与韩国建交前后,随即又引出了在中韩两国学者中存在的
有关中朝之间涉及2.9万平方公里的领土(主要是延边地区)主权争执。于是乎,中韩
两国各种用心的“民族主义者”把中国和朝鲜这两个社会主义“兄弟国家”一并钉在了
“卖国”的柱子上。细想起两位共产党领袖互相卖国的“丑态”,不禁感叹世上但凡各
种可笑的事情却都可笑得有理之极。
中国这边,网上的有关言论对毛泽东“大手一挥”“出卖”领土主权的描写是栩
栩如生,去年此时博弈在舰船更是碰到一位朋友语出惊人,云:“正是因为毛泽东这大
手一挥,原本笔直的中朝边界线变成了一把尖刀,直插中国的东北边陲。”博弈当时大
惊失色,您别说,这“大手一绘”的动作对毛泽东而言还确实是形神兼备。无论是清废
帝,还是袁世凯孙文蒋介石各位人等,谁能有毛泽东这样这样的气魄?哪怕是“卖国”
也卖得...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sword (蜀山居士),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左宗棠收复新疆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15 01:13:41 2008)
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战争的起源
沙皇俄国是对中国进行领土侵占最疯狂的国家,19世纪60年代,随着西方列强在世界范
围内争夺殖民地斗争的日趋激烈,中国的边境形势日益紧张。沙俄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
夺取了中国东北边疆的大片领土,随后便把侵略魔爪伸向中国西北边疆。1864年,沙俄
通过与清政府签订《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又侵占了中国西部领土44万多平方公里(
现在划入吉尔吉斯斯坦和哈萨克斯坦等国的中国领土,就是在1864年归属沙皇俄国的)
,并妄图吞并整个新疆。就在清朝在沙俄军队的炮口下被迫签订丧权失地的《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同时,新疆各地也卷入了太平天国运动和陕甘回民起义影响下的各民族反清起义浪潮。封建宗教
头目趁机而起,新疆出现了割据纷争,各自为王的混乱局面。
喀什噶尔由伊斯兰教白山派首领马木提艾来木占据称王。不久,柯尔克孜族部落头
目司迪克,联络回族封建...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8 姚念慈
对“康乾盛世”这样的大题目,我没有什么发言权。我对清初历史做的一点探讨,
都属于实证性和辨析性的,至多只是透过具体的分析来窥视清前期的社会性质和时代特
征,类似管中窥豹。而“康乾盛世”则属于综合性的讨论,我还没有充分的思考,只能
就所看到的一些论述提出一点感受。
讨论“康乾盛世”,实质上就是对清前期进行历史定位,我觉得首先必须分疏出许
多分支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然后才谈得上综合性的结论。可是我们的研究往往是在具体
研究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就预先设定一些前提,并以这些预设前提来指导具体的研究。
当前清史研究的“主流”对清前期的研究,约而言之,就是以“统一中国”、“满汉平
等”、“康乾盛世”这三言十二字要诀作为基本预设,然后在这些预设下进行具体“论
证”。但这些预设带有很强的意识形态色彩,究竟是否成立,其实很难定论。例如清军
入关建立全国统治,究竟是“统一”战争,还是民族征服?或者还是什么“轮流坐庄”
?是否因为明清之际距离世界近代民族国家潮流尚早,或者因为中国传统上是一个多民
族统一国家,就可以模糊和淡化对清军入关的正义性的质问?清廷对蒙古,尤其是厄魯
特蒙古的战争,究竟是克服分裂势... 阅读全帖 |
|
O***2 发帖数: 622 | 9 对日作战:毁了大清,救了中国
zuozhi 于 2012/9/14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一百多年前,中日两国由外交摩擦直至甲午开战,当时很多理性人士劝说大家要冷静,
爱国不要“害国”。可结果就是那场战争却救了中国。
甲午开战前,大清正陶醉在“同治中兴”三十年的“伟大成就”中。“同治中兴”始自
慈禧垂帘听政后,当时太平天国造成的十几年的浩劫刚开始平息,国民经济处在崩溃的
边缘,清廷执政的合法性也受到挑战。以慈禧为核心的清廷不得不采取一些改革举措来
恢复经济,恢复文化事业,更重要的是恢复清王朝稳定的执政大局。
于是,在军事和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开始登场。湖北枪炮厂、福州船政局、江南制造总
局等近代军工企业陆续建立;开平煤矿、汉阳铁厂、轮船招商局、机器织布局等民用企
业也开始兴办;新式的铁甲军舰、钢甲军舰不断被购买回国;海军傲视亚洲,陆军战斗
力也有所提升。三十年间,这一番改革搞得轰轰烈烈,举世惊叹,一个世界强国似乎正
在崛起。
一八九一年,丁汝昌率北洋水师六舰访日,军容之盛,国际侧目。清廷若派记者随行,
当写出:“日本海军司令一言不发:清国水师不可战胜”之类的报道。
不过,这三十... 阅读全帖 |
|
T**y 发帖数: 1024 | 10 左宗棠与李鸿章之间的较量
在谈到左李二人之前,想说一些题外的话。这几年,重新评价李鸿章的呼声很高,李鸿
章似乎已经成功地得到正名,开始以一代贤相的身份出现在各种场合。在这些重新评价
李鸿章的文章中,被引用得最多的,几乎被视为经典和依据的,是梁启超著名的大作《
李鸿章转》。但是,一些不经意的发现,使笔者对梁氏文章的公正性产生了怀疑。
有一次在网页上看到了梁启超故居的词条,就顺便浏览了一下,看过之后,有点出
乎意料。梁氏故居的豪华程度,远远超过笔者的想象,即使在全国范围内,这样的建筑
,也算得上一座超级豪宅了。清末民初,国家衰败,民不聊生,梁启超却在这种时候大
起殂龋〈蛟斓萌绱松莼浞峭俺5牟屏Σ唤钊苏唷br />
一八九八年,
梁启超被光绪赐予六品衔,这是一个比较低微的品秩,而且是个闲职,在当年的百日维
新之后他就逃亡日本,所以,在此之前,不可能拥有巨额财富。日本时期的梁启超,生
活比较拮据,连住所都是向别人借的,一九零八年,还“与觉顿在此忍饥相对”,“从
事于著述以疗饥”,一九一零年三月十日在上海办《国风报》时,尚需克服窘困,四处
筹措款项,才能开业。梁启超一九一二年回国后,没有经商,没... 阅读全帖 |
|
f**z 发帖数: 186 | 11 一只“蝴蝶” 可以改变一个世界
在中国清朝最后的落日里,秋瑾被杀绝对是一个大事件。不是说,清廷杀害秋瑾技
术难度有多大,涉及的面有多广,事实上,清政权最喜欢制造政治犯,杀的人比黄河的
沙子还多,草菅人命早已是一种习惯。这里所说的“大”,是指这个事件激起的强烈反
应出乎统治者的意料。
从清廷这方面来看,他们自然会觉得有一千个理由处死秋瑾。秋瑾在日本留学期间
即加入三合会,积极从事革命宣传,反满言辞无比激烈。1905年6月,她又在上海正式
加入以暗杀清廷官员为重要目标的光复会。1907年初担任大通学堂的监督(校长)期间
,购买枪械,组织学生训练,还与徐锡麟密谋7月初在浙江、安徽两地共同起义。按照
清律,哪一样都足以砍头。他们只是没有想到,以前那个他们可以随意杀人的时代已经
过去了。
在皇权政治下,处理其他案子,官员可能七嘴八舌,但处理政治案历来是上下一心
的。因为官员是一个利益共同体,政治犯们想改变现状,也就等于改变某种利益格局,
它会让每个官员都产生危机感。而在秋瑾案中,负有“守土”之责的山阴县令李钟岳却
千方百计想保护秋瑾,他先是在执行上级抓捕秋瑾的命令时磨磨蹭蹭,意欲让秋瑾师... 阅读全帖 |
|
b*s 发帖数: 82482 | 12 扯!
所谓“慈禧向全世界宣战”、“慈禧向十一国宣战”,乃子虚乌有之事。建立在这一
伪史实基础上的所谓“联军乃正义之师”,也不过是无知之扯淡罢了。慈禧对义和团事
件之
处理,固然昏聩至极,但她终究还没有疯狂到“向全世界宣战”的程度。
其实,仔细分析这份诏书内容和事情前因后果,这份文件只是中国政府一个强硬的外交
立场宣示。清政府认为各国索要大沽炮台毫无道理,已不是友邦应该做的事情。既然各
国执意索要大沽炮台,那外交官就下旗走人,战场上见。只是因为后来的事情没有按照
这个逻辑发展,方才使这个照会被附加上许多不曾有的意思,以为清政府向世界宣战。
所谓“宣战照会”,无一字一句涉及“宣战”
所谓“宣战照会”,系清廷于6月19日发给列强驻京各使馆。其内容谓:
“中国与各国向来和好,乃各水师提督遽有占据炮台之说,显系各国有意失和,首先开
衅。现在京城拳会纷起,人情浮动,贵使臣及眷属人等在此使馆情形危险,中国实有保
护难周之势,应请于二十四点钟之内带同护馆弁兵等,妥为约束,速即起行,前赴天津
。”②
所谓“各水师提督遽有占据炮台之说”,是指同日送达慈禧之手的法国总领事杜士兰的
一份照会。杜在照会中要求中...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13 蒋国柱和梁化凤都希望达素赶紧离开江苏,作为地方官他们根本不想养这么一支不受他
们控制的大军,不仅仅他们二人这么想,其他江南的官员同样不愿意头上有这么一个太
上皇。既然马逢知已经放弃江南前往浙江了,他们就盼望达素赶快启程去浙江,等援军
离开了江南,也就不需要南京方面再承担这支援军的粮饷了。
与南京方面不同,浙江目前省城告急,倒是希望达素前去增援,在两边的合力劝说
下,达素也很快下定决心,向北京奏报江南已经稳定,请求朝廷批准他前去增援杭州。
达素的资历非常老,他和鳌拜一样都是皇太极的白甲近卫出身,在松锦大战时已经
是皇太极的亲卫指挥官。在松锦大战中,达素也和鳌拜一样立下功勋,等清军入关时已
经是一方战将。在清廷镇压姜镶叛乱的历次战役中,达素又屡次立下功劳,深得清廷信
任赏识。离开北京前,达素已经是顺治御林军的统领,得知郑成功威胁南京后,顺治一
边准备亲征,一边就派出猛将达素立刻南下,希望他能力挽狂澜。
在起草给清廷的奏章时,达素也有些犹豫,这几天梁化凤和蒋国柱的劝说起到了很
大的效果,让达素心中生出攻打金厦的念头来。虽然这十余年来郑成功在福建大小数十
战,屡次以少胜...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14 虽然朴烦不折不扣地执行了熊兰的命令,但是他对再次投降明军还是有些担忧——以前
朴烦并不太清楚清廷到底强大到什么地步,不过这次和熊兰一起投降后,王明德的军官
给朴烦讲了不少明军战略形势:四川虽然很大,但是陕西也不必四川小,人口还要比四
川多,川陕总督李国英已经全得取陕西,四川也占了一半,胜负已经很明显了;更有一
个军官说,控制这么大地盘的李总督和朝廷一比,都算不上什么,现在朝廷的疆土从南
走到北,至少要走上个两、三年的样子。
朴烦觉得从万县到chóngqìng、或是万县到奉节就已经很远了,要走上十几天,
四川更是大得没边了。朴烦当兵前的亲朋别说走出四川,就是万县附近都没离开过,那
时要是听说谁去过陕西,那对朴烦来说就和天外来客差不多了。从军后朴烦的见识虽然
增长了不少,但听清军军官说清廷的控制疆域光走就要chūn去秋来地走上几年,他还
是感到难以想象,这地盘得大到什么地步啊?
清廷既然控制了这么大片的土地,朴烦心里难免就会有畏惧感,觉得清廷的那个皇
上要比控制奉节、三峡的文督师要厉害得多。因此在关押好俘虏后,朴烦就向熊兰和秦
修采提出了个疑问,那就是和这么庞大的清廷作战,... 阅读全帖 |
|
h****n 发帖数: 4960 | 15
浩奇文学网 > 书库首页 > 伐清简介 > 伐清最新章节目录
小说简介 小说目录 我的书架 推荐本书 加入书签 繁體中文
伐清 第三节 上风
现在成都的权利分配依旧很混乱,邓名没有在成都进行长期停留的时间,每次都是
搭建一个框架就急急忙忙出征,而且总是一去就数个月不归,这导致成都各派都有争夺
权力的空间和机会。
对邓名来说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川军不进攻就是等死,每次暂停进攻都是往毁
灭的悬崖边迈了一大步。因此邓名不可能考虑留下监督、指导成都的发展,再说对外掠
夺对发展成都也有极大的益处,迄今为止邓名从李国英手中捞到的东西最少,但就是那
几百、上千头牛,四川自己就是闷头鼓捣几年也别想鼓捣出来。
虽然上次离开成都前邓名组建了税务局,并把税收工作从知府衙门转移到了税务衙
门,但在邓名离开时还没有尽数完成。等邓名越过武昌向下游进发后,刘晋戈也就停止
向税务局移交权利,即使在邓名的框架上后者都是知府衙门的下属机构,对此自然也是
无可奈何。
邓名对川盐很重视,因此刘晋戈对此也很重视,他因为精力问题不能插手各个行业
,之前把管不过来的行业大都移交给了秦...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16 设立在奉节的委员会让夔东众将都对航运的盈利能力有所了解,对其中一些些人来
说,邓名还与他们分享了一个重要的情报,那就是川西和湖广、两江的关系。其中李来
亨、刘体纯早就清楚此事,郝摇旗和贺珍也心里有数,但对王光兴、党守素来说就完全
是新闻了。
李嗣业抵达奉节后,根据邓名与李定国的协议,也让他知晓了川西和湖广、两江的
一部分协议——高邮湖一战的内幕当然不会在委员会上公开,而其他的协议邓名认为有
必要让同盟有所了解,这样才能起到委员会的协调作用。知情人都是坚持抵抗到最后的
将领或是他们的子侄、心腹,第一不会到处乱说,而且他们这些人无论说满清官员什么
坏话,都不可能被清廷相信。
长江航运的利润大大超过李来亨和刘体纯与邓名联合发布夷陵宣言时的预期,即使
不算舟山分润的那部分,刨除给李来亨、刘体纯以、袁宗第及汉水二将的补贴,这一年
来还给川西带来价值超过两亿元的收入。现在这部分收入就是邓名的财政支柱,保证着
欠条的信用和川西政府的运转,至于折合成多少银两,则会根据银价的起伏有些轻微波
动。
今年郝摇旗和贺珍也采用了类似李来亨和刘体纯的政策,调整了他们和缙绅的关系
,...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17 明清两军不断聚集,淮扬地区战云密布的时候,一个北京的秘密使者来到位于山东
边境上的康亲王大营中。用北京的话说,这个使者肩负的使命就是去执行缓兵之计,让
邓名不会疯狂破坏江北的农村——既然已经决定动用中央军南征,清廷知道沿途的乡村
肯定是要不得了,只要不把城市也都摧残得几年无法恢复就好。不过如果能缓一缓邓名
的脚步,让乡村能够完好地保存到清军过境,那不是还能给清廷省点军粮嘛。
现在北方的督抚都觉得邓名在某方面是个死脑筋,比如这个缓兵之计吧,他就一中
再中,屡教不改,导致北方督抚看邓名颇有点当初邓名看李世勋的感觉。听说又是缓兵
之计后,康亲王扫了一眼高参李国英一眼:“为何邓名总会中这个计?他又不傻。”
李国英的心脏又砰砰地跳了两跳。万县突围后,为了给王明德等人平安归来做一个
合理的解释,川陕总督也只好用了缓兵之计这个说法。就说王明德虚以委蛇,在实力不
足的时候用缓兵之计拖住了邓名,然后寻找到机会一举突围。重庆的驻防八旗也是跟着
王明德一起脱险的,他们能证明李国英没有撒谎。
“诈降计一般不管用,但对邓名就是管用,嗯,下官分析他的心理是:他第一次被
诈降骗了,以...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18 笔者按:今天周末,邀请一位可敬的女士共进晚餐,正常更新不加更了——
十二月初一,年底在望,现在邓名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督促扶清灭明军攻打登州府城
。而在这个时候,牙山的好汉们终于弄清楚了形势,不是包围他们的清军打算撤回登州
过年,而是从莱州开过来的扶清灭明军打算攻入登州庆贺新年。而这支扶清灭明军的统
帅名义上是牙山出身的高云轩少侠,而实际的统帅则是大名鼎鼎的大明保国公邓名。这
里面的混乱关系,牙山群豪也是花了很长时间才理清了头绪,不过直到他们出兵的时候
,还有不少好汉仍没有想通为什么大明的保国公会率领着扶清军去清军的地盘上实行“
灭明”大业。
弹冠相庆之后,于七、张定南等大侠命令手下继续向牙山的山寨里搬运粮食,同时
劝说那些百姓离开山寨,这样若是扶清军的灭明大业失利,祖泽溥卷土重来的话,牙山
根据地可以多坚持一段时间。不过百姓不肯走,因为他们外面的房屋都被杰书的中央军
烧光了,他们也没有存粮可以度过这个冬天。而且因为这次的牙山保卫战,群豪对于七
大首领也丧失了信心,就算把这些百姓赶出山区,等清军回来,还是要被赶进来的,而
到时候于七多半还是不肯看着他的乡亲饿死。
... 阅读全帖 |
|
s***a 发帖数: 2141 | 19 谌旭彬:刺杀体制内改革派
安徽巡抚被革命党刺杀
凡大转型的时代,必然也是一个讨价还价的时代。晚清也不例外——其具体呈现是
:朝廷希望维持君权至上之现状;民意(准确而言,是士意)大多数则已倾向于立宪,
要求限制君权,造就责任政府;而迫使朝廷接受民意的“砍价”手段,则是革命与暗杀
——古语所说“矫枉必须过正”,今人所谓“改革是倒逼出来的”,正是这个意思。
“但愿满人多桀纣”:革命党热衷于暗杀体制内改革派
1907年7曰9日,《纽约时报》刊发新闻《安徽巡抚遭革命党刺杀身亡》,报道说:
“汉口,7月8日讯:清国安徽巡抚昨日在安庆被人刺杀,刺客竟是该省警察局副局
长。当时,这位高级警官正执行公务,负责护送数位政府要员参加省巡警学堂的毕业典
礼。当巡抚正要进入学堂大门时,这名警官拔出手枪向他连开数枪,三颗子弹击中,巡
抚当场毙命。刺客被立即抓获,并就地处决。斩首前,他承认自己属于极端革命组织的
成员。此后,无进一步骚乱发生。”
被刺杀的安徽巡抚恩铭,是当政的庆亲王奕劻的女婿,一位体制内的改革派。其本
人虽然对宪政改革所知有限,但能罗致聘用严复这般对议会政治极有研究的改良知识分
子担任安徽高等学堂监...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4225 | 20 同治六年(1867年)年正月十五日,清廷剿捻主力刘铭传所属铭军与鲍超之霆军函约,
于湖北省安陆尹隆河(今永隆河)夹击东捻遵王赖文光、鲁王任化邦之部。此役清军未料
遭到捻军猛烈攻击,刘部猛将总兵唐殿魁、田履安先后中弹阵亡,几全军覆没,幸赖霆
军解围方免于难。随后清军转败为胜,虽有2,000人伤亡,加上总兵唐殿魁、田履安战
殁,但捻军阵方面损失9,000人、马5000匹,更有8,000人降清,系其成军以来最大挫败
。致赖、任等之东捻军放弃入川计划,北走河南,退出湖北省全境外,更导致捻军在战
略上转攻为守,同年底任柱被杀,来年一月赖文光被俘,东捻军被清廷剿平。
此役,不仅是清军对攻剿东捻军前期战斗中,最具决定性的一场主力战,亦为捻军由盛
而衰的转折点。此次战役清廷虽然大获全胜,但随着军事统帅们的争功诿过与护短,加
深刘铭传与鲍超的磨擦与冲突,让清廷剿捻停顿数月之久。鲍超也因此愤极病发,从此
退出军队十一年,所部霆军更遭到遣散命运,间接影响湘军与淮军的明争暗斗。因此,
尹隆河战役实为剿捻过程中颇有争议之事件,对尔后战局之发展影响很大。本文即以历
史学的方法,从现有的史料来探究战役前的局势及其经... 阅读全帖 |
|
i******s 发帖数: 359 | 21 正在溥仪为用什么样的仪式对待这个民国大人物而犯难的时候,张作霖却毫不迟疑地走到小皇帝的面前,趴在地上就磕了一个响头,毕恭毕敬地问道:“皇上好!”溥仪做梦也没想到张作霖能给他磕头,受宠若惊之余,赶紧弯腰扶起张作霖,连说:“上将军好!”
曾几何时,他们一个是高高在上、说一不二的大清皇帝,一个是仰之鼻息、食其俸禄的小统领。事事无常,瞬息万变,未及几年,二人的地位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一个一跃成为手握重兵、权倾四野的风云人物,一个却失去江山、仅剩下一个“末代皇帝”的空头衔。他们就是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和末代皇帝溥仪。本应是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物,却演绎了一段你来我往、相互利用的历史短剧。
早在张作霖千方百计接受清廷招抚起,便注定要与清廷皇室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了。而且张作霖内心是应该感谢行将末路的清王朝的,尽管该政权已经岌岌可危,但却让出身低微的张作霖完成了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从此平步青云、扶摇直上。
接受招抚之后,张作霖便以清廷的忠实子民自居,先是剿胡匪,后是剿蒙匪,出生入死换取了清统治者的奖赏与重用。由此也有了他与刚刚登基的小皇帝溥仪的初次接轨。小皇帝溥仪赏赐张作霖顶戴花翎,并以总兵记... 阅读全帖 |
|
z**********3 发帖数: 11979 | 2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pertain99 (pertain),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1862年发生啥事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0 10:49:16 2016, 美东)
晚清的“同治回乱”与左宗棠“收复新疆”
一、前言
1862—1873年(清·同治年间)在西北暴发了的回族暴乱,当年的回民,对渭南两岸的
汉人进行了疯狂的种族大屠杀,两岸汉人总数不过七八百万,被杀竟有五百多万之多。
临潼县志载:“1862--1869七年,临潼县死亡人口30余万。渭河南北烧杀之灾无一村一
人而幸免。”
富平县志载:“1855年(咸丰五年)全县有46795户,254257人,1876年(光绪二年)
统计,有28543户,120302人。户数、人数减少了一半,计1862--1869七年间被杀60%。”
三原县志记载“1861年(咸丰十一年)全县人口16万人,由于回乱加之光绪年间两次瘟
疫和大旱,人口锐减至4万人。回乱两年间(1862—1863),县旧隶五百余村俱残破,
仅存东里、蔡王二堡。”
高陵县志记载:“1864...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3 清末四川的“保路运动”的历史真相-雪珥版本
保路运动,是掀翻大清王朝的第一张骨牌,它如同一粒石子,彻底搅乱了如死水般苍寂
的晚清政府。
开 闸
1865年,英国商人杜兰德在北京宣武门外建了一条约一里的小铁路,没有用机车车头,
而是用人力推动,但最后遭遇强拆,理由是影响风水。
“要想富、先修路”,李鸿章、张之洞等洋务先锋还是看到了铁路的重要。在李鸿章的
安排下,1881年,自中南海紫光阁经静心斋至瀛秀园,全长2300米的小铁路铺设完成,
老佛爷每天坐在豪华小火车车厢里,由太监们在前挽拽牵引着享乐游玩。这之后,李鸿
章很快就拿到了支持修建铁路的上谕。
修建铁路需要大量的财力投入,但当时的清政府早已入不敷出,慈禧只能给出政策支持
:一是利用民间资本;二是引进外国投资。
方向一定,大门洞开,民资外资一起涌入,民间资本则更显疯狂。当时清廷对民资抬举
有加。1898年,清廷矿务铁路总局颁布的《矿务铁路章程》规定, “矿路分三种办法
,官办、商办、官商合办,而总不如商办”,立场坚定地为民资摇旗呐喊。后来清廷又
提高了民资的政治地位,规定“独立资本”在50万两银子 以上的路矿,如果其中民营
资本过半,...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7039 | 24 四、必然和必要的农民革命运动
必须对义和团运动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认识和评价。
1、历史赋予的革命使命
面对列强的侵略和宰割、清廷的卖国和腐败,谁来挽救中华民族的衰败和危机?
反映官僚资产阶级救亡意志的“戊戌变法”,被代表大地主、大官僚、大买办利益
的清廷封建顽固势力绞杀了。
先天柔弱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且在幼小阶段,尚无力抗衡反动势力。
当时,中国工人阶级尚未壮大成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尚未成熟到自觉登上历史
舞台的程度。
近代反帝救亡的革命任务,历史的落在中国农民阶级肩上。作为中国人民的主体,
作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受压迫的最底层民众,中国农民阶级果然挺身而出高举起反
帝爱国的革命大旗。
2、反帝爱国的正义宗旨
从义和团的战斗口号和檄文里明晰可见:在尖锐的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中,抗击列
强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和压迫,镇压汉奸、卖国贼、贪官污吏,维护祖国的
主权独立、领土完整、民族尊严,推翻封建统治,是义和团的战斗目标!
(1)宗旨
在清廷公开的与【八国联军】联合绞杀义和团之前,“扶清灭洋”这一口号逐渐成
为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的主导口号。并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义和团个别分支的“反...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5 原创:王亚军 王也歪
1
1860年10月7日,当英法联军的士兵冲进圆明园进行劫掠时,在一处皇家库房里,他们
发现了当年英王乔治三世精心挑选委托马嘎尔尼送给乾隆的相当于当时的“核武器”的
礼品:两门先进的榴弹炮、牵引车以及炮弹。
乔治三世希望用这种婉转的方式提醒乾隆,英国所具备的军事技术和工业潜力。可惜,
马尔嘎尼却发现乾隆皇帝对这种在当时如同“核武器”一样的先进科技产物,没有震惊
,没有惊讶,甚至连看都没看就吩咐奴仆当作一件普通的工艺品一样扔在进了库房。
在回程的船上,马嘎尔尼的日记中写道:
中华帝国只是一艘陈旧的破船,只是幸运地有了几位谨慎的船长,它那庞大的躯体使得
邻国望而生畏,才使得它在近150年的时间里没有沉没,假如不幸由一位无能之辈掌舵
,那它的厄运就降临了。
2
鸦片战争叫做“毁约战争”只是一个基于史实的辩驳,起因是大清帝国对英法商团的非
人道待遇和对《万国公法》的无视和公然践踏。以及前面一些列诸如“洋人与狗不得入
内”“外商与狗不得与人经商”等等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和地方官吏吃拿卡要无端勒索
的旧怨,和后来一些列说话如放屁签约当儿戏的新仇。
两次鸦片战争,打破了满清帝国的...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6 原创:大道 荣升
保路运动给了清王朝致命一击
粤汉铁路是京广铁路南段广州到武昌间的一条铁路的旧称,全长1059.6公里,从1900年
动工到1936年筑成.自广东番禺起,经湖南至湖北武昌.
公元1896年,在督办芦汉铁路时(芦汉铁路是卢沟桥、郑州至汉口的铁路,是甲午中日
战争后清政府准备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张之洞、盛宣怀等提议修筑粤汉铁路.
1898年起招募商股,屡次不敷(指不够、不能满足),其后美国合兴公司表示愿为铁路
提供资金,建筑权遂归美公司.
该铁路先从三水支线着手,工事亦非常迟缓,于是非难之声渐起,英法二国遂暗中指使
华人出面,购买铁路股标,结果合兴公司之理事以华人占多数.英法又在暗中活动,国
人恐蹈京汉铁路之覆辙,遂群起反对.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湖北、湖南、广东三省人士,合作取消前约.次年,以美
金六百七十万向合兴公司将三水支线收回,湖广总督张之洞筹划自办.决定由三省各就
本省地段,分担建筑,一方与英商汇丰铁路商订借款,德、法、美相继要求加入,宣统
三年,乃成立四国借款合同.接着商量工程实施,广东则从南至北,湖南则从长沙向南.
广东当年起,分段建筑,建...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27 蒋国柱那个让地方官自己想办法确保城池的命令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接到这个命令
后,各府县就知道江宁已经无力支援他们。上次郑成功攻入长江的时候,也曾发生过类
似的事情,那时郎廷佐不但无法支援周围的府县,反倒把他们所有的兵力都抽调去江宁
,结果就是四府、十数个州县向张煌言投降,根本没有进行丝毫的抵抗。
这次蒋国柱不希望重演大半年前的那一幕,所以尝试分散兵力驻守各个府城,赌邓
名不愿意分散兵力。可惜朱国治的自行其事导致江南绿营的机动兵力损失大半,形势和
郑成功、张煌言那次并无大的不同。
只是上次的府县虽然在郑成功退兵后又集体反正回清廷一边,地方上的一把手还是
尽数遭到了革职,现在清廷对这种墙头草也不放心。现在邓名遇到的都是才刚刚上任知
府、知县,他们知道如果旗帜鲜明的投降,那就像在明军走后也会惨遭罢官——不少知
县寒窗十年,好不容易才考上进士、同进士,在故乡父老的羡慕目光中才走马上任不到
一年,怎么肯甘心就此被革职还乡呢?
当然,若是邓名一定要逼他们投降,有一些知县可能还是会和前任一样反正,毕竟
革职总比掉脑袋强。不过幸好邓名并无这种打算,他同样不想重蹈张煌言的覆辙。
...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28 泉州,征南大将军的行营内战将云集,达素本人高踞中央的首座,他的面前挂着一张巨
大的厦门地图。站在这张地图盘的正是施琅,正代表主帅向在场的清军众将讲解本次进
攻的具体的部署。
“海寇不服王化,袭扰东南,理应讨伐,上解圣天子之忧,下安沿海黎庶之苦。”
施琅铿锵有力地开始了他的发言,首先是形势介绍:“郑逆去年窥视江宁,被梁提督打
得溃不成军,手下悍将也有不少被活捉,后来虽然被郎贼放走了几个,但他的披甲损失
过万。郑逆敢战的披甲党羽本来也就只有三万左右,江宁一战就去了他四成到一半,而
且还是最凶悍的那一部分,就算这大半年来他训练新兵,战力也远不能同之前相比。而
我军会聚南北精锐,更有禁旅八旗,还在梁提督去年手下的实力十倍之上。”
说实话,施琅也不明白郑成功的战斗力为何下降得这么快,和他以前在厦门时的印
象完全不同,对此他和黄梧商议了几次,最后认为只能是郑成功刚愎自用、胡作非为,
导致军队战斗力一落千丈。
“只要我军踏上厦门,郑逆便注定覆灭,这点想必郑逆也是心知肚明。郑逆凶顽,
势必要孤注一掷,和王师在决战,因此大帅决定分兵三路,让郑逆首尾不能相顾。”施
琅指点着地图,开...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29 达素的奏章抵达北京的第二天,顺治再次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南方的战局。在给顺治的奏
章中,达素称水师损失不小,但披甲兵都加在一起也不过损失了万余。从达素的这份报
告看,福建清军不过是受到小挫,顶多是伤筋动骨但绝对称不上元气大伤。战前集中在
福建的二十余万清军,拥有披甲六万,还有近万水手也能在关键时刻当作披甲使用,一
万的损失对士气或许印象较大,但并非不能恢复。
问题就是顺治不知道该不该相信这份奏章上的内容,根据他的经验,汉人官员很喜
欢夸大战果、缩小损失,顺治从小就从听很多臣子用讥讽的口吻谈起明朝文武的这种习
惯,他也总是听得哈哈大笑。
不过顺治一直把这当成汉人独有的坏习惯,彪悍的满洲兵将不会欺君媚上,不过这
次顺治越看达素的奏章,心里就越是不安。派去福建的禁旅八旗损失极为惨重。满洲部
队损失如此惨重,失陷在厦门的接近两千人,但北方绿营却都好好的,连同水兵才不过
损失了一万人不到?顺治感到有些迷惑。
“什么损失了一万披甲,至少也得有三万,只不过禁旅八旗没法隐瞒,绿营的损失
能少说就少说了。”索尼心中如此这般地猜测着,不过所有南征的八旗军官都一口咬定
厦门一仗损失不过万...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375 | 30 虽然周培公还没有回来,但是邓名估计明军肯定可以获得崇明岛作为基地。对于邓名放
弃镇江等沿江领地,撤退回崇明岛坚守的决定,张煌言显得有点遗憾。
可上次南京会议的时候已经确定了郑成功的下一步战略,闽军将保护台湾侨民,挑
战荷兰对东亚贸易线的控制权,一旦郑成功取得胜利,那么邓名、张煌言、郑成功这个
同盟就能从海上获得源源不断的财富。当然,郑成功只是打开了局面的一端,如果邓名
和张煌言不能保证东南同盟从内地获得货物的渠道,让满清禁海令发挥了效果,那郑成
功拿下台湾的意义就会变得非常有限,很可能只是相当于为闽军得到了一块开垦种植的
土地而已。
“延平和尚书并为东南支柱,虽然舟山和厦门间隔遥远,和成都更是远隔千山万水
,可我以为我们还是要尽力协作,把我们的力量合起来向一处使。”看出张煌言的遗憾
后,邓名便努力劝说道:“弘光以来,我朝屡屡受挫,恐怕就是因为将帅各自为政,而
被清廷利用;亡羊补牢,犹未晚也,这次张尚书帮延平突破封锁,让延平收复台湾后能
够得到最大的战果,而延平实力强劲后,自然会对我们的中兴大业有更好的支持。”
“如果延平能够顺利收复台湾的话。”张煌言轻叹一声,他...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31 邓名和刘体纯先后进入了应天府,邓名和川军已经是南京的常客了,所以并没有感
到有太多稀奇的地方;李来亨的先锋军也来过一次,所以他表现得也相当镇定;但刘体
纯的手下就要兴奋得多,这是大明的两京之一,是中国的心脏地区。就连他们的指挥官
刘体纯,也忍不住一再观察南京的城墙,似乎颇有去试一试的冲动。
“刘将军,我们之前可是说好了啊。”见刘体纯看南京城墙的眼神越来越不对劲,
邓名急忙提醒他注意:“如果蒋国柱不识好歹,那我们把南京城墙爆破了给他瞧瞧;但
如果蒋国柱老老实实的,我们就没有必要炫耀武力了,与人方便自己方便。”
“是,我记得。”
刘体纯这次又从邓名手里拿到几件新宝贝,其中一种东西就叫定时引信。就是用一
个玻璃容器盛着一种被邓名成为强酸的液体,在使用前敲碎玻璃,让酸液流出腐蚀一根
金属线。金属丝被烧断时,就会导致紧绷的弹簧猛地收缩,依靠剧烈摩擦发热或是燧石
打火来引燃火药——成功率不怎么样,不过节省了铺设导线的时间,有时为了铺设很长
的导火索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导火索也有铺设失误导致引火失败的几率。所以刘
体纯认为如果这种引信能改进的话,还是很有前途的。而... 阅读全帖 |
|
x****s 发帖数: 318 | 32 杰书的大营扎在徐州城外,这里已经属于江南省。如果确定要进入江南作战,那就
几乎不存在路线选择问题,就是好沿着运河向淮安,然后通过高邮到扬州,在瓜州一带
寻找机会渡江。现在明军主力据说驻扎在江北,这个态势有些古怪,不过若对方真的打
算与清军在江北作战的话,那肯定会选择在运河上的一点,清军的行军路线对方肯定也
是心知肚明。
这种双方都了如指掌的行军路线有利也有弊,虽然动向不可能瞒得过敌军的耳目,
但也不太可能会遭到伏击,因为熟悉地形的向导太多,而且沿途每一个位置都得到了仔
细的研究。尤其是遏必隆的伤心地高邮,辅政大臣很盼望明军会选择在这里应战,然后
用一场胜利来祭奠他没来得急赶到增援的先帝。
现在已经进入江南的清军就沿着运河分开,在江南省境内,这一段运河和驿道基本
是重合的,这条路线不但方便军队同行、粮草运输,还有情报传输上的优势。徐州北方
就是山东地界,陆续赶来的绿营部队正源源不断地进入江南,他们会先面见杰书和遏必
隆,接受他们的安抚和勉励,然后加入到备战的大军中。
徐州北方的驿路通过临城驿连接滕县,继续向北在兖州分叉,,一支通向济南,靠
着这条驿路康亲王...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33 邓名刚才说的都是实话,虽然时间不长,但依靠对翡翠生意的垄断和川陕官场上的
人脉,目前他已经是珠宝业首屈一指的大亨,而且还在长江流域开拓新的市场。连满清
朝廷太皇太后寿诞,邓名都是贺礼的提供商之一,他还真看不上潍县这些财主们的几两
银子。
“只要我的战无不胜的名气不受损害,潍县或者其他县城,甚至莱州府的府城是谁
打下来的我根本不在乎。反正我暂时不打算从这里抽税,也不打算投入军费,所以谁占
领府城对我无所谓,只要不是清廷的旗号就可以。”邓名把自己的底线展示给夏捷等人
,这些地方上的缙绅都大为震惊,陷入了沉默。
邓名公开表示他绝对不会费力不讨好地去控制义军,去帮着缙绅清洗山贼、整肃军
队,不过出于善意,他愿意给这些缙绅指出一条道路,那就是由缙绅们来负责军队的军
饷和粮草,从而取得对军队的控制权和发言权。
让缙绅养活起义军其实没什么难的,而且邓名还同意按照缙绅的要求进行甄别,把
那些缙绅们看不上的人,或是不愿意服从出资人规矩的人从军队里筛出去——准确地说
,这件事也得缙绅自己来办,邓名不会出面唱白脸,他只会保持善意和中立——不过这
就够了,缙绅的力量和江湖好汉们...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34 还在叙州的邓名接到了院会的提案,其中并没有什么具体的要求,只是表明了院会
的态度,要求帝国政府和军队为汉人的知识份子记录历史的自由做出更多的努力。
“我们身处战争之中,”邓名并没有立刻把手下叫来宣读文件,而是看着那份提案
自言自语:“如果不是在这个疯狂的时代,文字狱的对错即使是一个中学生都应该知道
对错,都会不假思索地选择站在汉族知识份子一边吧,哪怕这个中学生的户口本上写的
是满族。而战争扭曲了人的是非观,让人觉得这些人的家产似乎更重要,其实也扭曲了
我的,如果放在我刚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是不会如此态度暧昧,在这个问题上犹犹
豫豫,而是会旗帜鲜明,用我全部的力量去与汉文明的敌人作战。”
邓名召集了叙州周围的军官,向他们宣布了参议院和帝国议会的提案:“院会命令
,我们应该做的比现在更多。”
“比现在更多?”不少人都疑惑地问道:“这是什么意思?要我们做什么?”
“院会还不不会下命令,”邓名觉得也是不敢下命令给自己,所以才给了这么一个
几乎没有约束力的提案:“就我的理解,因为我们反对清廷因言罪人,所以正在进行的
活动,比如向被迫害的士人提供军火和其他...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35 康熙三年、永历十九年底,清廷发起了对川北的攻势。转年年初就遭到了空前的惨
败,此后就彻底丧失了对南方的军事威慑权。
以杨在杨大学士为首的大明中央朝廷,随即以永历天子的名义要进一步给邓名加官
进爵。邓名谢绝了晋升他为郡王的恩典,却暗示他希望在职务上能有更高的提升。
经过一番研究后,杨在以大明天子的名义重开大都督府,打算授予邓名征虏大将军
的称号,这也是武将能够得到的最高官职。虽说征虏大将军这个职务是朱元璋停止授予
武将的,重开大都督府似乎是对祖制的违背。不过,朱元璋也没有把亲王授给过外姓人
,从这个角度上说,永历给予南明三王亲王的爵位已经是开了先例。
在邓名高高兴兴地接受了这个武人的最高职位后不久,南方就再次出现了激烈的动
荡。
由于在川北遭到惨败,清廷只好把福建和广东的治权交给了耿继茂和尚可喜,让他
们二人成为了和吴三桂一样独立王国的藩王。不过清廷对广西的处理稍嫌迟缓,孙延龄
无论是资历还是实力都无法同他的岳父孔有德相比,对广西的控制也十分有限,因此没
能搭上这趟顺风车。
一无所获的孙延龄对此当然非常不满,他开始公开对手下抱怨,称清廷的主...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6 第六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三——金陵、天津及各省机器局
一、金陵、天津及各省机器局的创办目的及其概况
1864年,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虽然被镇压了,但太平军余部、东、西捻军
和连绵不绝的少数民族反抗斗争依然严重地威胁着清朝统治;外国侵略者也
在“中外和好”幌子下俟隙而动,以1870年天津教案为起点,武装侵略的战
火,又复不断燃起。为了维护封建统治,提高“安内”并进而“攘外”的能
力,清政府在兴建江南制造局和马尾船政局之外,还直接拨款筹建了金陵机
器制造局和天津机器制造局。各省督抚为了强化本辖区内的武装力量,在清
王朝的同意下,也纷纷自筹经费创办机器局,于是中小型机器局相继出现。
在江南、马尾、金陵、天津四大军工厂之外,各省机器局大致情况如表(见
下页)。
各省督抚筹资创办的中小型机器局,限于经费不足和技术水平不高,一
般设备均较简陋,大都只能制造枪枝弹药,供本省防营
各省军用工业概况表*(1869—1894年)
*资料来源:《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第1辑上册,第565、566页;另
参考其他有关文献。
使用,其中一部份地方机器局在中法战争等对外战争中也发挥了一定的
御侮作用。从各省机器局创办和发展... 阅读全帖 |
|
w****j 发帖数: 5581 | 37 这文章到处都是,就不贴link了。主要是有感于那么多人都认为清朝不用火器。另外,
明代应该是没有开花炮弹的。
清代火枪(公元1644——1840年)
首先要说明的是,清代的火器并非如网上大量所举述的从明末“世界领先水平”全
面倒退。虽然明末火器装备数量巨大且种类繁多,但其技术水准和战术水平尚不及西方
,所以谈不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清代的火器本身有其发展的高潮和低潮,总的来
说继承了明末的水平,只是两百多年几乎没有进步,但绝非全面落后于明朝而退化为弓
马骑射。有一点清朝做的比明朝好,那就是清代几乎全面淘汰了明代广泛使用的三眼铳
及单管火铳等原始落后的火门枪系列,全部以火绳枪(鸟枪)代替并成为军中的制式装备
。当然清朝做的糟糕的也不少:两百年间鸟枪几乎没有改进,燧发枪等先进火枪仅仅用
作宫廷狩猎却未装备部队;广大绿营装备的兵丁鸟枪枪身越做越长,可射程和威力仍是
明代鸟铳的水平;火炮方面至鸦片战争时已遗失明末的开花弹技术,性能也越来越差,
却以眼花缭乱的神威、无敌将军之类来命名。尽管至鸦片战争时全国装备火枪的士兵占
40-50%,但是在西方军队面前却相当不堪一击。
(一) 入关后的清军火... 阅读全帖 |
|
b*******7 发帖数: 907 | 38 改革的攻坚之年,终于到来。在晚清最后十年的改革进程中,没有哪一年比1908年更为
关键——呼唤真改革的民意,在这一年第一次以运动的方式爆发出来。朝廷如何应对这
汹涌澎湃的民意,直接决定着人心的去留与改革的成败——但终究,朝廷还是义无反顾
地走上了假改革、反改革之路;革命,也终于不可避免……
反改革案例一:下达谕旨,禁止绅商和学生“干预国家政治”
1907年12月,清廷下达谕旨,用十分严厉的口吻谴责“各省绅商士庶”干预朝政。谕旨
说:近年以来,各省绅商士庶,遇有内外政事,动辄拿立宪说事,“相率干预,一唱百
和,肆意簧鼓”,以此干预朝廷决策,着实可恶。谕旨明确强调,立宪法开议院这种国
家大政,决不是人人都可以议论干预的——“各国君主立宪政体,率皆大权统于朝廷,
庶政公诸舆论,……其开设议院专为采取舆论,……固非人人皆得言事,亦非事事皆可
参预。”
禁止“绅商士庶”议论立宪事宜的同时,1908年1月,作为中央最高教育行政机构的学
部,也秉承朝廷谕旨,明文禁止学生干预国家政治。在其下达给“大学堂”(清末大学
的通称)的文件里,如此严厉规定:
“(学生)不准干预国家政治及离经叛道、联名纠众、立会... 阅读全帖 |
|
s******8 发帖数: 7105 | 39 1939年就没有付过了
http://view.news.qq.com/zt2013/gzpk/index.htm
众所周知,辛丑条约赔款总计本息和为9.82亿两,加上各省地方赔偿教会、教士、教民
损失的2000万两,共计海关银10亿两。(编辑注:当时中国的官银分为关平银和库平银
两种:关平银又称海关银,一两约合37.7993克,库平银一两等于37.301克)这10亿两
白银在11个国家之间分配的详细情况如下:
图片来源:宓汝成《庚子赔款的债务化及其清偿、“退还”和总清算》
各国大使为中国官员详细谋划怎么才能凑齐赔款
如何能保证中国政府有能力按时足量偿还这巨额赔款呢?其实早在辛丑条约签订之前的
谈判阶段,各国大使就已经开始为中方的官员详细谋划筹措赔款的方法。1901年各国公
使与清方代表关于赔款来源的谈判纪要所描述的情形:“三月初一日申刻,徐寿朋,那
桐,周馥同至德馆晤法使毕君,德使穆君,英使萨君,日本使小村君。毕曰:‘今日请
三位来,专为要知中国有若干款项可以作抵?’徐曰:‘我想海关进口货税增订,商人
仍可将多出之数加入货价之内,于洋商无所亏损,而中国办理赔款大有裨益。’毕曰:
‘洋... 阅读全帖 |
|
m***e 发帖数: 428 | 40 顾诚
【摘要】:正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公元1644年,
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 民军从西安出发,
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了。就在大顺军占领北京,
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 战役的结果是众所周知
【关键词】: 大顺军 官绅 政权 李自成起义 吴三桂 县令 明王朝 山海关 知县 地主
阶级
一
写这个题目,是依据个人长期的探讨,提出一种新的看法。
公元1644年,在我国历史上是大变革的一年。这年春天,以李自成为首的大顺农民
军从西安出发,像奔腾的怒涛直泻千里,席卷了整个黄河流域。明王朝覆亡 了。就在
大顺军占领北京,迅速地接管明王朝的残山剩水的时候,山海关战役爆发了。战役的结
果是众所周知的:大顺政权仿佛极地的冬日,刚刚升起就落山了。对 于这种暴兴暴衰
的现象,人们作过许多解释,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清兵太强,大顺军不是敌手。
(二)大顺军进京后迅速地腐化了,从将领到士兵追欢逐乐,斗志锐减;大顺政权
也不再关心民间疾苦,丧失...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1 在镇压太平天国行动中,三支由官员自己组织的军队一直是军队的主力,他们就是曾国
藩的湘军、左宗棠的楚军和李鸿章的淮军。但是在镇压了太平天国之后,李鸿章的淮军
和左宗棠的楚军都还存在了一段时间。后来在部分淮军的老底子上,还成立了北洋军,
北洋集团成为清末和民国初期一支巨大的力量。不过三支力量中最强的湘军反而退出了
历史舞台,那么曾经不可一世的10多万湘军究竟去哪里呢?
1851年,魔教头子洪秀全在广西地区发动了起义。当时清廷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了沿海地
区,对于西南边陲的广西并没有太在意。但是偏偏在清廷防御力量薄弱的广西发生了大
起义,起初洪秀全本来想在广东发动起义。但是广东地区书香气息很重,洪秀全那点三
脚猫的学问根本忽悠不住人,这才不得不改为广西地区。淳朴的人民被这个家伙欺骗了
,他所做的一切完全是为了自己,所以的拜上帝教完全就是一个幌子。西南地区发生起
义之后,清廷本来没有把他们当回事,大清国什么场面没见过。但是这帮人越打越勇,
朝廷派去的军队根本无法彻底消灭这些太平军。在永安突围之后,太平军一路流窜到了
湖北地区。
经过一番鏖战之后,湖北省会武昌陷落,随后太平军顺江东进,一路攻破安庆、...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90 | 42 1911年
百科名片
1911年是一个平年,辛亥年(猪年);清宣统三年;日本明治四十四年;越南维新五年
。本年发生很多有影响的大事。
概述
1911年是20世纪一十年代的第二年,这一年,中国发生了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
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所以,1911年出现了20世纪中国第
一次历史剧变。
1911年全年中外大事记如下所述:
一月
1月7日 劳斯第一个发现癌病毒。
中旬 英兵2000人进犯云南西部的片马地区。
23日 武汉各界数万人集会,抗议汉口英租界巡捕房枪杀人力车工人。
25日 中国第一部专门刑法典颁布。
30日 湖北革命党人在武昌成立文学社。
1月31日,哈尔滨一带疫死者已达二千六百余人,双城、长春、新城、宾州、阿城
、 呼兰、绥化等地亦死去一千几百人以上。
二月
2月6日美国第40任总统罗纳德·威尔逊·里根(Ronald Wilson Reagan出生
2月11日 黄玉阶等在台湾发起第一次断发大会。
16日 俄要求扩大在华权益。
22日 无锡县立初等工业学堂(无锡市第一中学前身)创办
三月
3月 4日 慈禧太后的总管大太监李莲英病逝。
... 阅读全帖 |
|
y*h 发帖数: 25423 | 43 在这个时机发表这样的文章,居心叵测啊,还没批过的话快来批把:
[一种声音]庚子国变真相:八国联军是一支国际维和部队?
说庚子国变之前,首先我们要搞清楚义和团是怎么回事,鸦片战争时没见义和团;
英法联军时没见义和团;倒是并无列强武装入侵的时候却冒出来一个“抗击帝国主义侵
略”的义和团了。这不是怪事吗?义和团根本就是一些没有土地的农民,他们没饭吃的
时候,被人欺负的时候就有了一帮子和现代社会里耍轮子的李大教主之流鼓惑他们!暴
民文化的典型例子!可为什么会出现义和团? 还不是因为山东\直隶大旱,清廷不但不
赈济,反而加重了盘剥!
义和团是怎么进了北京的?还不是刚毅\载漪给勾搭进来了!义和团只是利益集团
争权夺利的工具而已!根本不是什么反帝爱国运动!可怜而又可恨的人啊!如果农民有
饭吃,谁会去做义和团?如果农民有饭吃,谁去投靠教会做什么教民!那个时代基督教
在中国传教是很困难的,老百姓根本不信洋人的神!
在北京的谈判桌上,西洋各国公使们鼻涕一把眼泪一把的控诉满清政府地反人类暴
行和违反万国公法的罪恶行径,李鸿章、庆王们缩着脖子抱着头被人骂的昏天黑地。公
使团成了“洋白劳”...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44 2017-02-01 C70 360doc个人图书馆 微信号v360doc
功能介绍
360doc个人图书馆(360doc.com)是国内领先的知识社区,依托上千万馆友的海量馆藏
,以有思想、有趣味、有爱和实用为标准,每日推送3篇文章,缔造知识微社区。
这一天夜里,朝阳群众赵小三的老婆不见了,于是戴着绿油油闪着光的大帽子的他,在
深夜的桥底下发现了一个“宝贝”——以及“宝贝”背后的大帅哥。从此,这个大帅哥
的人生轨迹为之改变:前半生是民族大英雄,后半生是民族大汉奸。
作者:C70
来源:谈资有营养(ID:tanzifeed)
朝阳群众赵小三,气得三晚上没睡好觉:三天前,他的老婆突然跟别人私奔了。
作为一名大清帝都车夫,他自知没资格去什么俱乐部泄火,只有深夜心如油煎地在外面
健步走,期待老天有眼,能让他撞上那对汪星人男女。
他运动到什刹海和后海附近,突然看见有人在桥下埋东西。他走近两步,桥下的人发现
他之后,竟然跑掉了。
即便头上的帽子正绿油油地发亮,赵小三的觉悟还是丝毫没受影响。他以大局为重,火
速启动了应急报警预案。很快警方赶到,将桥下埋的一个大铁罐挖出带走。
现在问题来了:竟然没人...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5 原创:谌旭彬 短史记 微信号 tengxun_lishi
功能介绍
腾讯新闻原创栏目《短史记》,疑今察古,鉴往知来。
问:今年是日本明治维新150周年。编辑能否讲一讲为何日本的明治维新可以成功,学
习明治维新的清末新政却失败了?
文 | 谌旭彬
很有意思的问题。
确实,在具体的改革内容上,清末新政与明治维新几乎如出一辙。
比如,政治上,明治维新追求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清末新政也在追求爱新觉罗皇
权的重振。经济上,日本殖产兴业,中国也在奖励工商、鼓励实业。教育上,日本派人
出国考察、办新式学堂;中国也组织了五大臣出洋、废科举办新学、选派留学生。军事
上,日本向西方学习改革军制,中国也在编练新军。……
甚至在改革的步调上,清末新政也充分借鉴了明治维新——日本1868年启动维新,17年
之后,才开始实施内阁制;再过4年,才颁布宪法;又再过1年,才开设国会。清廷于
1901年宣布新政,7年之后才颁布《钦定宪法大纲》,计划再过9年才颁布正式宪法,然
后再召集国会(后因形势所迫宣布缩短时限)。
最终的结果,也确实可以说是大相径庭。明治政府在东亚确立了自己的霸权,爱新觉罗
家族却在辛亥年丧失了他...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46 听了蒋国柱的分析,梁化凤脸上的忧色更重,但还存有一丝侥幸心理:“就算张总
督和董卫国对邓名军心、士气的报告不实,不过人数总做不了太多假吧?几份邸报都说
邓名这次自带了两万多兵马逼近武昌,久攻武昌不克之后,还有一半的兵马折返江陵了
,到江西的只有一万余人。”
“一万人又怎么样?”蒋国柱瞪了梁化凤一眼,关于邓名军队规模的情报有很多来
源,不像“九江闯关”那样容易伪造,就算湖广总督已经与邓名有私下交易,那也多半
不会在这种很容易被戳穿的情报上作假。而且武昌、汉阳归根到底还是在张长庚手中,
不管他是靠实力守住的,还是乖乖交银子赎买的,他都只有夸大邓名实力的理由,而没
有替邓名瞒报兵马的动机,除非他打算倒戈了,而蒋国柱看不出张长庚采取这样不智行
为的迹象。
因此梁化凤说的没错,蒋国柱估计邓名也就带了一万多本部来,而在武昌折返回去
的兵马,多半正如张长庚在奏章里说的那样,是打着李来亨旗号的虁东兵。当然,蒋国
柱认为这一万人绝不是张长庚声称的虁东精锐,而是李来亨借给邓名的辅兵,正因为可
有可无,所以邓名在放弃了攻打武、汉的念头后就打发他们回去了,省得继续留在他营
中吃粮,张长...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1329 | 47 虽然盐商既有危机意识又有计划,但实行起来却有很大的难度,在向江南贩卖食盐的
商人拿出提议后,那些握着北方各省盐引的商人就明确表示反对。去年的捐献已经让北
方的盐商损失不小,而且郑成功的进攻和他们并没有直接关系,上次肯出钱已经是同行
之间的守望相助了,这次他们再也不愿意为了与自己无关的战争而捐献巨款。
其实上次郑功成兵败后,北方盐商已经有了一些怨言,危机过后不少人开始怀疑捐
款的作用,人觉得就是少给一些清军也能取胜,更极端的认为就是不捐输江宁也能击败
闽军,所以他们掏出的巨款完全可以省下。
“这些奸商。”对盐商的类似言论,漕运总督衙门有所耳闻,梁化凤的使者说到这
里的时候,也不禁露出了鄙夷之色,前任漕运总督在战争中丧生,而盐商集团中居然还
有人心痛钱财,难道他们不知道他们的全副身家都是朝廷赐与的吗?
使者的回答让邓名心里微微一宽,刚才使者提起盐商集团的会议时,邓名也有点紧
张,担心清廷会进行反击,保护他们的商团,或是照猫画虎地反击邓名的商团。比起财
大气粗的徽商,四川盐商显然更经不起打击,而张长庚那边也很不可靠,如果来自清廷
的压力很大,让他感到自己会受到牵连的话... 阅读全帖 |
|
s********r 发帖数: 2067 | 48 “又是一个坏消息。”李国英接到部下报告,邓名、李来亨和刘体纯发布了宣告,
自高邮湖以来,这是第三个坏消息了。
上一个是朝廷的旨意,表示要继续给川陕总督提供物资和补给,甚至要从山西抽调
绿营来增援重庆。
本来在高邮湖之战后,李国英和他手下的文武官员都判断朝廷会从战略进攻转入防
守,以渡过最近几年的人心不稳期。那时李国英甚至已经做好了撤兵的准备,打算放弃
重庆,一口气撤退回保宁去。
得知朝廷不但不会削弱四川的物资供应,反倒要继续加强以给顺治报仇后,川陕总
督衙门下属的官员,除了李国英以外都欢呼起来,认为这是极好的消息——对川陕总督
衙门来说。只有总督本人力排众议,认定这是蠢得不能再蠢的主意,因为清廷需要拿出
巨大的赌本来进行这场风险巨大的赌博。
“如果朝廷主动转入防御,那什么时候再转入进攻就是朝廷说了算,但如果是惨败
后不得不转入防御,那什么时候还能反攻就不好说了。”李国英显然不是从他的总督衙
门的角度来看问题。他痛心疾首之余,甚至举出熊廷弼和王在晋的例子,把他们的战略
和今天清廷的战略相对比:“前朝熊廷弼、王在晋都认为,必须先有恢复全辽西的能力
,...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11251 | 49 清康熙二年、明永历十七年六月,江南的明军和山东的清军形成一种奇怪的对峙。
因为担心明军攻击南京、扬州、苏州等要害地区,山东的清军积极进行着南征的准备,
本来应该输送向胶东前线的大量辎重也没有送去,而是被船舟和车辆运往淮安方向,胶
东前线只是保证了必要的粮草;而明军对清军的动向也有所察觉,邓名把大营移动到了
镇江,和第二次东征时一样立营于运河对岸。
六月下旬,得知明军显露出封闭运河的姿态后,清军在山东的攻势变得更加乏力,
从北京赶来的后援依旧源源不断地进入山东,不过这成千上万的清兵看都没有看胶东一
眼,径直向南沿着运河前进;就是原先包围于七的部队,也有少量奉命赶回运河沿岸。
漕运总督林启龙已经向北京报告,邓名此番入寇,总兵力可能超过十万,披甲在四
万以上。虽然总人数还比不上郑成功和张煌言联合入侵长江那次,但甲士人数基本持平
。听说明军动员的规模如此之大,还在镇江竖起了大营,北京更加怀疑邓名有隔绝南北
,寻找机会在江南立足的计划。
不过蒋国柱的报告中称南京还没有受到攻击,因此清廷也没有命令部队全速前进增
援南京——邓名在之前的历次战役中表现出了惊人的战斗力,...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