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涅盘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h
发帖数: 2262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算了,先放弃。
才刚爬完家里附近的一个小山坡,涅盘。
就想爬世界第一高峰,疯了。
S**U
发帖数: 7025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有余涅盘与无余涅盘
胜鬘经是大乘经,十二分教属于方广。
阿含经的意生身,在胜鬘经变成「变异生死」,解决了二乘入涅盘之后,如何成佛的问
题。
c***h
发帖数: 2262
3
原来如此
礼敬 无上等正觉 人间阿罗汉。
你如果愿意说明南传如何解说,
此有故彼有,
无常、贪爱、苦 之间的关系,
我们也都愿意搬椅子来听。
这是南传整理的结果,很好呀。
我没有不同意
很同意呀
没有不同意
生灭变化 与 苦 中间关系是什么 ????????
我就是想知道南传如何的详细解释这个???????
生灭变化
就是 肉体这一秒与下一秒都在变化、 心念 升起又消失的变化
假设这位阿罗汉说的就是这样 ok
有为法,缘生缘灭法 不是仅限定在十二缘起里面
但是 没有贪爱、无明 却又一且名色不再升起
(这 贪爱无明、名色 , 应该指 在有为法、缘生缘灭法 中述说的??)
有为法,缘生缘灭法不是仅限定再十二缘起,
那还有什么 可以告诉我们吗? 可否举个例子。
就是这样。

这就是 “集灭”的 “灭”
我就是想知道,南传如何说,
何谓 “集灭”的 “灭” ? “灭” 与 (生前)身心生灭 之间的关系
e.g. “集灭”的 “灭” 与 生前心念不生起、消失 之间的关系
e.g. .“集灭”的 “灭” 与 ... 阅读全帖
i********7
发帖数: 808
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Jotika 禅师谈涅盘
从这段话看,Jotika也逃不出刹那生灭生灭的妄见阿
不仅如此,而且他也认为观生灭现象是证入涅磐的唯一方法
汗。。。

彻底了解身心生灭现象,我们可以证入涅盘,没有其他的方法可以证入涅盘
r****n
发帖数: 8253
5
“比库们!有一处(āyatana),那里没有地火水风四大。它既不是空无边处、识无边处
、无所有处,也不是非想非非想处。它既不是这个世界,也不是其他世界。那里没有月
亮也没有太阳在照耀。于此,比库们,我说那里没有来也没有去。它没有立足处也没有
住处。它是不死、无生,又无形。它没有依处。没有任何东西在那里生起。它没有感官
所缘。它是苦的尽头。”
....
“涅盘之界,那里没有地、火、水、风四大。那里没有星星闪烁,没有太阳照耀,没有
月亮发光。然而,那里也没有黑暗。”
“圣者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道智进而证悟涅盘,最终成为阿罗汉。那时,他从色和非
色,从快乐和苦恼中解脱。”
....
【转帖即为法布施,功德无量】出处参考:http://bbs.foyuan.net/forum.php?mod=vi
ewthread&tid=130735#lastpost
n********n
发帖数: 8336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佛教的涅盘与净土
“有信六道轮回的人,才会相信涅盘这个教义的。凡不讲轮回的宗教,涅盘与她无关。”
看样子,轮回是一个大前提,轮回的概念--》不生不死的“不二”,即涅磐。
若只有一生,则无“不生不灭”之说
基督教的神是掌控生死的,人生没用轮回。
五蕴应指时空,和受时空制约之物
所谓无常,是时空下的无常。
因为无常,显然至少是从时间的延续,和运动来考虑的。
1. 所以没有时间静止的无常。没有时间的运动,不可思量,应不存在。
2. 而运动是需要空间的。没用空间的运动,也不存在。
脱离无常,即脱离时空,涅磐。
这又回到那一个问题:涅磐是脱离宇宙,还是与宇宙一体?
基督教的神是超越时空的,可独立于宇宙,所以可以创造宇宙万物。
i********7
发帖数: 808
7

「见法般涅盘」会不会指明确自己肯定会涅磐这件事情?
「得当生涅盘」,难道不是在将来会涅磐的意思?
我是见过几次杂阿含提到般涅磐,般涅磐指的就是涅磐
之前我有讨论过,为什么他们用这个词,可能般涅磐是当时的流行词
所以他们就有在用,但是毕竟他们是经师的传承,希望不违背圣经量
所以经文中,都没有出现与般涅磐相对的有余涅磐
不过我很有可能记错
请法友分享一些这样的经文
O******1
发帖数: 13088
8
要印证某种道理某种说法是否符合佛法,是不是真的佛理,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
我、涅盘寂静”就是判断标准。
有些功法的弟子,如果认为自己的修行法门是符合佛理的正道,就要用这三法印来判断
。否则,就是喊口号,不足为信。
b**d
发帖数: 7644
9
要证悟涅盘,禅修者必须逐步地培育十六种观智(bana)。
第一种观智是名色分别智(namarupa-pariccheda-bana)。在前面如何辨识名法
与色法的讲座中,我已经解说了这种观智。
第二种观智是缘摄受智(paccaya-pariggaha-bana),在上次的讲座中,我解说
如何辨识过去、现在、未来的名色法,以及如何辨识缘起,即是解说这种观智。
培育前面这两种观智之后,你必须依照每一种法个别的特征、作用、现状与近因[
1],再度辨识所有名法、所有色法与缘起法的每一支,借着如此辨识而完成对它们的修
行。这些无法以简短的方式来解释,所以,如果你想知道这些细节,最好的方法是:在
实际修行的时候学习它们。
现在,我要简要地解说其余的观智。
思惟智
第三种观智是思惟智(sammasana-bana),即以分组的方式觉照行法的智能。要
培育这种观智,需要将行法分组──分成两组:名与色;或五组:五蕴;或十二组:十
二处及十二缘起支;或十八组:十八界。然后需要觉照每一组的无常、苦、无我三相。
例如,佛陀在《无我相经AnattalakkhanaSutta》中教导以正思惟来辨识五蕴:辨
识一切
T*********s
发帖数: 17839
10
老魔的真魔功来源有凡圣残片,有托天魔功,明王决也算。
加起来没准也很全了,加上老魔自己也能融汇创新
这个把真灵血激发加进去估计就不是原版的
倒是让人想起叶家的那个涅盘真灵大法
P******a
发帖数: 478
11
我着到有关诸法实相的经论有:
大乘妙法莲华经
^^^^^^^^^^^^^^
尔时四部众 见日月灯佛 现大神通力 其心皆欢喜各各自相问 是事何因缘 天人所
奉尊 适从三昧起 赞妙光菩萨 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 能奉持法藏 如我所说法 为
汝能证知 世尊既赞叹 令妙光欢喜说是法华经 满六十小劫 不起于此坐 所说上妙
法 是妙光法师 悉皆能受持佛说是法华 令众欢喜已 寻即于是日 告于天人众 诸法
实相义 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 当入于涅盘 汝一心精进 当离于放逸
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取要言之,
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一
希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
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下品下生者,或有众生,作不善业,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如
此愚人,以恶业故,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苦无穷。如此愚人,临命终时,遇善
知识,种种安慰,为说妙法,教令念佛,彼人苦逼,不遑
S**U
发帖数: 7025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杂阿含经的涅盘观
涅盘是世间空,世间灭。
世间没有常、恒 、不变易法。
杂阿含230经
佛告三弥离提∶「谓眼,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内觉若苦、若乐、不苦不
乐。耳……。鼻……。舌……。身……。意,法,意识,意触,意触因缘生受──内觉
若苦、若乐、不苦不乐,是名世间。
杂阿含232经
白佛言∶「世尊!所谓世间空,云何名为世间空」?
佛告三弥离提∶「眼空,常、恒 、不变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空,常、恒、不变
易法空,我所空。所以者何?此性自尔。
耳、鼻、舌、身、意,亦复如是,是名空世间」。
杂阿含233经
世尊告诸比丘∶「...
云何为世间?谓六内入处。
......
云何世间灭?谓当来有爱,喜贪俱,彼彼乐著无余断∶已舍、已吐、已尽、离欲、灭、
止、没。
云何世间灭道迹?谓八圣道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6/yinshun36-13.html
f********4
发帖数: 253
13

心所
爱”
……真是太可怕了……
宣隆大师是南传公认的阿罗汉,原来是个农民经文一点都不懂,有一次种地别人作物长
势都不好就他一个人丰收了,而暴富被认为是要死亡的征兆,而且有人给他算命说是他
家有人要离开了,然后他自己还做了好几个奇怪的梦,于是他就担心的要死了……当然
正常来讲没人愿意死,他就在自己家做布施,然后有人给他介绍入出息念,他觉得很好
就非常努力的练习,然后没几个月就又有一位阿罗汉诞生了……
苦的原因是渴爱,不是说因为你渴爱五蕴而五蕴无常所以苦,此有故彼有不是这么回事
……苦也不是指情绪痛苦……根据《分别论》,苦圣谛是除了渴爱(tanha,属于贪心所)
之外的烦恼、不善法、三善根有漏法、有漏善法、有漏善不善法的果报、既非善不善和
果报的唯作法,及一切色法。苦的原因是渴爱是说以渴爱为条件升起这些有为法。此书
还说渴爱是房屋的建造者。难道情绪痛苦比作房屋是合适的吗?此书还说“心、心所与
色身等三者的生灭变化是悲惨的(woeful),它确实是苦”,这还不够明确么……
此书没有特别对生灭进行描述,不过“心、心所与色(肉体)总是处于一迁流不息的状
态( a state of flux)...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4

发信人: insight007 (insight007),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含经『有之灭为涅盘』的探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Oct 12 14:16:18 2012, 美东)
五蕴的形成,把时间拉长看,前世今生来世来看,本来推动力就是贪爱。
不管是很单纯的五蕴,或是五取蕴。
最后,我是说阿罗汉死了以后,一定是五蕴灭尽,我当然不否认。
我只是在意你怎么说,或者南传怎么说,这一世阿罗汉还活着的状态的说法。
我认为阿罗汉还活着,只要在意没有五取蕴就好。
五蕴怎么灭尽呢? 佛陀走路、说话、思考怎可能没有五蕴?
当然 你说那是不得已的,最好五蕴灭尽,这我也不否认。
这可以是附加的,但不是必要的。这不会影响他成为阿罗汉。
等死了,就灭尽,这样就好。
不过色是灭不了,只能自己感觉灭了。
就算没观察到就当它灭了好了,这也不是我的重点,
再说,慧解脱阿罗汉是否有办法在某种特定状态,e.g.打坐、入定,特别去五蕴灭尽呢
???
如果没办法,那岂不是所有慧解脱阿罗汉都要继续练习入定,特别去灭尽五蕴。
我认为五取蕴只是产物,贪爱的产物,
即使单纯的五蕴也是...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5

五取蕴没灭,岂能成为阿罗汉。
那是还有对五蕴的贪爱吗?
色集色灭 色没灭吗?
受集受灭 受没灭?
我举的很多经说的不是更清楚?
比对很多经,都与此经不合。只有这经这样”暗示”。
不该做阿罗汉还有五取蕴解释。
只能做阿罗汉还是戒慎五蕴造反来解释。
不然
你举哪个南传法师同意阿罗汉五取蕴没灭的。
(七五)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比丘于色厌.离欲.灭
.不起.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如是受.想.行.识。厌.离欲.灭.不起
.解脱。是名如来.应.等正觉。比丘亦于色厌.离欲.灭。名阿罗汉慧解脱。
(六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有五受阴。何等为五。谓色受阴。受.想.行.识受阴
云何色受阴。所有色。彼一切四大。及四大所造色。是名为色受阴。复次。彼色
是无常.苦.变易之法。若彼色受阴。永断无余。究竟舍离.灭尽.离欲.寂没。余
色受阴更不相续.不起.不出。是名为妙。是名寂静。是名舍离。一切有余爱尽.无
欲.灭尽.涅盘
(一○三)
如是,多闻圣弟子{离}[虽]于五受阴,正观非我、非我所,...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6

如果你们是指 :
还有这个身体,这个身体还是属于五取蕴。所以阿罗汉还有五取蕴,
但是,其它 受想行识取蕴,没有了。
我可以理解
的确就有这身体,谁也拿他没办法。
这又回归”取蕴”的解释,
你给的网站的解释也是”论”,也是后人这么分类,
如果解释可自成一系统,那也可以接受。
不过,四取蕴没有,独有色取蕴,你们不觉得怪怪的吗?
佛陀也说要灭色取蕴,怎么灭? 有归于死,或者某些特定方式,日常生活又不能。
你们不觉得怪怪的吗?
只要自己再附加解释色取蕴怎么灭,也解释得通,我也可以接受。
只是,我不会采这样的解释。
你列了一经,我也列了很多经要灭五受阴,才成为阿罗汉、才叫涅盘。
取蕴解释为,只要没有对色的贪爱,就没有色取蕴。
没有对受的贪爱,就没有受取蕴,……..
简单明了,也合于经典佛陀一再要我们灭这灭那。
五取蕴都很一致,不会留下一个灭不了的麻烦。
这样还是很通。
问题就在于,
这对修行的方法有没有什么影响,有没有不同?
这我就不确定。
目前初步看,是没什么影响 有没不同。
c***h
发帖数: 2262
17

」。
斗胆再两位高手前插一言
十结尽解之外,是否还有个特异状态的涅盘?
这是一个问题
我也不知道。
没有的话,
道心果心,就是证阿罗汉果的状态(也包含日常生活的状态)
这个状态,无我、贪爱永不再起,看起来比较像常。
有的话,
道心果心,就是那个特异状态
这个状态,进去又出来,比较像无常。
但是这状态看起来似乎更高明,灭得更彻底,干脆灭尽定最彻底。
c***h
发帖数: 2262
18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含经『有之灭为涅盘』的探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3 11:11:35 2012, 美东)

,我
?还
经藏里面也有阿。只是阿含翻译的比较模糊而已,而对应的相应部,尤其是巴利原文就
比较清楚了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055.htm
注意,相应部里面说的是“比丘们!凡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远、或近,
有烦恼的、会被执取的,这被称为色取蕴。
“会被执取的”
***** 佛陀不只色身被人执取 连名号都被人执取 一堆人想成佛。
那佛陀的名号怎么算?
***** 是说 肉身不死?
还是说, 阿罗汉的肉身不会生生灭灭

这种荒谬的想法 我怎么可能会有
阿罗汉 照你这么说,我认为 不只色身被人执取吧?
阿罗汉的触 想 …… 也被人执取
阿罗汉 看着那边 人家就以为那边真有什么神奇的东西 拼命想看出什么
阿罗汉...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19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阿含经『有之灭为涅盘』的探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22 13:08:22 2012, 美东)
:【 在 cpath (秋十三) 的大作中提到: 】
我一直这么认为呀,非常赞成你的说法,许多文章里,我一直强调
不只剎那,小事小物, 甚至到大事大物,都有这样的特性,这世上的事物都含有这样
的特质
也不只是连续/不连续特性 还有变异的特性
我之前有些文章也常举日常生活能懂的比较大的例子,说明我们一直误认为这样的连续
现象
因为”常”的特性,当然脑袋也会认为有”我”这样一个恒常的东西,
“常”可以说是脑袋一切运作的基础。 是”我”的基础, 有”我”之后就有欲贪,
贪爱。所以也是贪爱的基础。
所以,修行第一步就是观无常。
这点我们是有一致认识的。
这是你独特的观察,你觉得剎那的”跳跃”现象才是重点。 这就是重点了 Good
我也会注意是否真的是这个原因,造成误解有”我”。
目前我不确定是否一定是剎那跳跃,或只是我们观察力有限,只能观察到如此。
不排除有剎那跳跃的可能...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5175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涅盘?
涅盘不可说,哈哈.
S**U
发帖数: 7025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涅盘?
『杂阿含经」第四百九十经与 『杂阿含经」第三百五十一经对读,就发现对涅盘有两
种说法。
杂阿含351经∶有灭。
杂阿含490经∶贪欲永尽、瞠恚永尽、愚痴永尽,一切烦恼永尽。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351.htm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490.htm
两种说法是否相同呢?
如果杂阿含351经的「有」,指后有,则依十二之缘起的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两
者一致。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杂阿含351经属于修多罗部分,杂阿含490经属于弟子记说部分。
两者观点若有不同,当以修多罗为准。
c***h
发帖数: 2262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何谓涅盘?

涅盘 如果只在打坐中才发生,才不受后有,
日常生活的一举ㄧ动、思考活动中,还是有贪爱,还是受后有,
这样的佛法, ………………. 我觉得太逊了。
如果确定是这样,
只能说,实在很抱歉,我误会佛法了,
我可能就要提早退出,信基督教 印度教 就好。
c***h
发帖数: 2262
2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Jotika 禅师谈涅盘

出书时,他说他初果
现在就不知了
初果之前,我听过两个法师说会有涅盘体验
一个是焦地卡 一个是大愿
t******g
发帖数: 17520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楞伽经》开示涅盘真实义
校長你說的 ,印順法師說 “以一切法缘灭为涅盘” 的出處在哪裡?
沒有基礎地談法空, 確實是一種斷滅見
一個南傳法師在被問到, is there consciousness outside of our consciousness
的時候, 回答是 “yes”, 問的人是有一定水準的, 我等菜鳥也不敢亂問。LOL
p****y
发帖数: 23737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WaiChi (WaiChi),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美国脑科学家亲历涅盘。 进来讨论讨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24 18:32:33 2009, 美东)
涅磐是指真实了解了宇宙万法及人我之成因, 及运作
机制方式, 开悟是可指你明白了如何下手操作, 使自
己可达到如上涅磐, 亦可指已经完全达到涅磐了.
而那文, 来来去去只不过是觉受.
Y**u
发帖数: 5466
26
☆─────────────────────────────────────☆
GWZW (GWZW) 于 (Thu May 3 17:39:31 2012, 美东) 提到:
轉貼,
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末学看过很多人阐述过涅盘, 最常看到的说法就是 : 『涅盘就是无贪, 无瞋, 无痴的
快乐又殊胜境界, 清凉无烦恼, 我们修行, 打坐就是最终进入这个境界』. 但是这其实
是个大误解, 我们从很多经教上都可以看出, 这里引述了”阿毗达摩论",如果不嫌烦琐
而对此题且有兴趣的同修, 不妨探讨一下, 看看佛法所述的涅盘到底是指什么 ?
『阿毗达摩论"的究竟法中的见地 :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
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
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
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1]
共有四:在经教里,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受、想、行、
识五蕴(pabc...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7
☆─────────────────────────────────────☆
runsun (runsun) 于 (Thu Nov 1 03:44:00 2012, 美东) 提到:
修者从本质上了知到,一切有为法每次重新生起后就坏灭掉。发展到行舍智后,禅修者
就能觉知到一种超越生灭现象的状态。这意味着他已经超越行法倾近了涅盘。行法和涅
盘是完全相反的,两者是不相容的。一者存在,另一者就消失。没有生起的地方,那里
就是涅盘。相反,有生起的地方,那里就没有涅盘。(这如同)在黑暗中无法看到光明
,在光明中也无法看到黑暗。
Meditators know inwardly that every conditioned thing comes up afresh every
time it dissolves. As knowledge of equanimity about formations (sankhārupek
khā ?āna) develops, the meditator becomes aware of a state that is beyond
the ph...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5466
28
☆─────────────────────────────────────☆
Sekon (求空,其实是色) 于 (Mon Jun 11 12:49:47 2012, 美东) 提到:
解脱,涅槃,其实就是不存在了。大家为什么要追求“不存在”呢?
解脱,就是没有自我这个边界了,就是“全存在”了,就是全部了。
但是这个全部形式的存在,打个比方吧,孙悟空在一个房间里,他要变成“全存在”的
形式,也就是桌子里有他,他就是桌子;凳子里有他,他就是凳子;地板里有他,他就
是地板;空气中有他,他就是空气。。。
也就是说,“全存在”这个存在形式,就等于是“不存在”了。因为存在的特征性没有
了。
要知道,自杀并不能消灭自我,所以还要继续轮回。但是涅槃是彻底达到“全存在/不
存在”了,所以想找也找不到了,所以不会轮回了。所以涅槃也可以认为是最彻底的躲
猫猫,是最彻底的”自杀“。
大家确定你追求的就是这个解脱吗?
想起了一个经典的笑话:Everyone wants to go to heaven, but no one wants to
die.
:)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又怎么会是一种识?连佛经里面最基本的核心概念都敢随意篡改内涵,真是够有“魄力
”。

我何时说过涅盘是五蕴的识?任何五蕴的识,当然是无明所生,而涅盘绝对不会是五蕴
的识的。五蕴的识是有为法,而涅盘的识,是无为法。

涅盘是彼岸,是清凉地,是寂静,殊胜,是微妙,而之所以有这些特性,就是因为涅盘
本身是具有信息识别能力的,这种信息识别能力,就是一种“识”,只是和五蕴的识的
特性是不同的。五蕴的识,其信息识别能力是独占式的,破坏式的,它会破坏信息原有
的态,造成“信息”的“坍塌”,进而造成现象的生灭,造成轮回。但二者本质都是一
种信息识别能力。

如果涅盘没有任何获取信息的能力或者功用,那就是彻底的毫无意义的死物。无余涅盘
就变成永死,而并非佛陀所说的“不死”。

我引用的两段经文,佛陀就是明确将涅盘形容为识,但加了限定词,是不可见的识。突
出其抽象性。以便和五蕴的识区别开。

佛经上所说的识,几乎都是形容的五蕴的识,是有为法,它是无常,苦的。

而且涅盘的识,其特性,由于超越凡夫经验,凡夫很难理解,所以一般很少提。

另外这种特性,是绝无可能在还有五蕴的状况下有功用的,更不...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7025
30
如果涅盘是一种存在形式,佛陀应该会说四有(bhava)-三有加上涅盘有,而不是三有。
但是佛陀没有说四有。

能有五蕴。
无它。
能缘的识或者出世间道心。(南传阿毗达摩此处有严重错误,为分别说部见解,不符经
典)
识,则表现为五蕴。无无明,无贪爱,识灭,则表现为涅盘。熄灭无明,熄灭贪爱,熄
灭识,于是由生灭相续的五蕴"成为"毫无任何五蕴的涅盘。这里的"成为"类似于水加热
成为水蒸气,是由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而不是产生,创造,发生的意
思,五蕴不是涅盘的发生因。
于众生身中的如来藏佛性或者阿赖耶的无漏种子。
,彻底舍弃五蕴,才能有解脱的涅盘。而建立在五蕴涅盘不二思想基础上的大乘,则由
于忽略五蕴涅盘的互斥性,扭曲五蕴涅盘的互补性,导致解脱道路的严重反向。
r****n
发帖数: 8253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非常违背了大乘佛理,但是也说得过去。唯一的遗憾就是解释不了谁是第一义的问题,
从二者皆无到二者互生,其因力何在?阿赖耶识,就是为了解释这个问题而产生的概念


阿赖耶识根本就是错误的解决方案。

其实我完全知道那个底层的问题,那个底层,不是什么阿赖耶识,而是涅盘界!这个涅
盘界,不是识!

佛陀对涅盘界的很多特性是没有讲的,其也是业力的存储地,后世很多人,为了解决某
些问题,创造出新的概念,却忽视了佛陀没有讲的涅盘界!

涅盘界和涅盘,二者是不一样的,前者是所有抽象存在的统称,后者是专门针对抽象的
意识的。

是两两互生乃至五取蕴互生,互为因果。根本是两套体系,难怪扯不清楚


涅盘界是阳,现象界是阴,无明贪爱是所谓的“冲气”。“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只有阴彻底灭,才能生阳。阴极生阳。

五蕴“灭”,涅盘“生” ,解脱是从阴(五蕴)转为阳(涅盘)的一个过程。
W*********E
发帖数: 197
3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以下转贴 :
龙树菩萨《十二门论》:「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
,谁得涅盘?」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有一个中国禅宗的公案,是说仰山禅师的故事,谈到真正开悟的见地就是明白了『入』
无余涅槃的本际,有位居士听了就说: 『入』_之一字,不要也可以。这个其实才是真
悟居士的见地啊1
我们看看史上有很多阿罗汉入涅槃时,究竟有谁能『入』涅槃? 结果是没有任何人『入
』涅槃。
当你入了无余涅槃时,大家都说你捨报时入涅槃,然而『入』无余涅槃其实并没有人去
『入』啊, 有情的本际, 每个人的真如, 本来就是不生不灭,那就是本来涅槃嘛.又何
必你去『入
』呢? 所以入涅槃其实是你自己消失了.你消失了以后,是完全无我的境界,剩下『衪
』保持在祂自己原来的涅槃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涅槃。 所以『你』根本无法『入』
涅槃,而『祂』也没有入涅槃,因为『祂』是本来就涅槃,不必再入涅槃., 而你的五
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都消失掉了,变成了真实的无我,根本就没有丝毫的你的自
我存在, 那裹还有你 ? 所以根本没有你去入涅槃.
所以禅宗公案中的那位大居士说 : 「入之一字,不要亦可」。而...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33
轉貼,
涅盘中是什么境界 ?
末学看过很多人阐述过涅盘, 最常看到的说法就是 : 『涅盘就是无贪, 无瞋, 无痴的
快乐又殊胜境界, 清凉无烦恼, 我们修行, 打坐就是最终进入这个境界』. 但是这其实
是个大误解, 我们从很多经教上都可以看出, 这里引述了”阿毗达摩论",如果不嫌烦琐
而对此题且有兴趣的同修, 不妨探讨一下, 看看佛法所述的涅盘到底是指什么 ?
『阿毗达摩论"的究竟法中的见地 :
虽然究竟法是实际上存在的实质,但由于它们非常微细深奥,所以缺乏训练的人无法觉
知它们。这种人无法知见究竟法,因为他们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装成世俗现象的概念所
蒙蔽。唯有在运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们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
竟法为其智的目标。如是究竟法被形容为属于究竟智范围里的目标。[1]
共有四:在经教里,佛陀一般上把有情或人分析为五种究竟法,即:色、受、想、行、
识五蕴(pabcak-khandha)。于(阿毗达摩)论教,诸究竟法则归纳为四种类别。首三
种──心、心所与色──包含了一切有为法,
经教里的五蕴相等于这三种(究竟法)。识蕴(vibbana)在此列为心(...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4
马哈希尊者说:
行法和涅盘是完全相反的,两者是不相容的。一者存在,另一者就消失。没有生起的地
方,那里就是涅盘。相反,有生起的地方,那里就没有涅盘。(这如同)在黑暗中无法
看到光明,在光明中也无法看到黑暗。
行法和涅盘是完全相反的,两者是不相容的。一者存在,另一者就消失。没有生起的地
方,那里就是涅盘。相反,有生起的地方,那里就没有涅盘。(这如同)在黑暗中无法
看到光明,在光明中也无法看到黑暗。
而我说:
五蕴和涅槃完全排斥。五蕴在,就不可能有涅槃。涅槃在,就绝无可能有五蕴。
这个互斥性在经典里面从来没有明确提到过,类似这种一者存在,另外一者就消失的奇
怪描述也没有出现在经典里面。
然而为什么我的说法和马哈希尊者的说法这样接近。
不相容,互斥。。。。。。这个太重要了!
r****n
发帖数: 8253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runsun (runsun), 信区: Wisdom
标 题: waichi歪曲阿罗汉有余涅槃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26 09:27:58 2009, 美东)
waichi:
>三界之外, 有佛土, 而所有佛土与三界比, 乃只好梦与恶梦之别, 其性亦梦一场.
>能带着不了解三界成因及自我生命成因之迷惑, 而乘佛愿离三界而住佛土者, 称 "带
>业" 往生. 带业往生者, 未解脱三界惑, 故有自 "我", 故有所住,住佛土. 已除三界
>惑者, 分三大类, 首类称四果 "阿罗汉", 罗汉乃自觉好不容易才于生世轮回中大梦
>觉醒, 而且既然认识到梦中的所谓 "山河大地" 与 "人我" 皆非实存, 所以 "住"
>进 "涅盘", 而此 "涅盘", 称为 "小乘涅盘", 或 "罗汉涅盘", 亦即 "有余涅盘",
>"有余涅盘" 之有余, 指未尽, 未学尽, 妄见未除尽之意, 而其 "涅盘" 即万法不生
>但觉知永觉永存不灭之境
===================
以上waichi毫无根据的编造让人惊叹。
r****n
发帖数: 8253
3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也必然是五蕴的识蕴。都与涅槃没有关系!

你能不能告诉我,什么样的五蕴的识竟然不被已生者所经验,不被天神所经验。除了涅
盘之外,还有其他可能吗?

你每时每刻都在经验五蕴的识啊!


无疑的佛法法义自相矛盾!

我前面已经说了,注释书是指明那个识说的是涅槃,而注释书,南传认为是佛陀所说。
连觉音尊者这样南传几乎最权威的尊者都不能否定这个,又怎么变成和公认的佛法法义
矛盾了?

南传公认涅盘是无知无觉吗?南传公认阿罗汉死后灰飞烟灭吗?认为涅盘无知无觉,认
为阿罗汉死后灰飞烟灭,这些才是真正的不公认,是断灭邪见,也因此,才被大乘抓到
漏洞而攻击。

说涅盘是一种识,只是指信息的获取能力而已,和五蕴的识,显然是有根本不同的。如
果无此信息获取能力,那涅盘就变成毫无意义的死物,更谈不上涅盘的寂静,清凉,永
乐。解脱也不是成为不死,而是变成永死,如此才是真正的邪见,和那萧平实坚持有个
不生不灭的第八识贯穿生死轮回本质完全一样。只不过一个常见,一个断见而已。
r****n
发帖数: 8253
3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http://www.accesstoinsight.org/tipitaka/mn/mn.049.than.html#fn-
Thus, for the arahant, nibbana is not an object of consciousness. Instead it

is directly known without mediation. Because consciousness without feature

is directly known without mediation, there seems good reason to equate the

two.
=============

我试着翻译下这段吧,如果我翻译的是对的话,我觉得坦尼沙罗尊者是南传当中比较少
见的深入理解涅盘并且愿意直接讲出来的人。

因此,对于阿罗汉来说,涅盘不是意识(此处指的是五蕴的识)的目标(所缘),相反
,涅盘不需要任何中介可以直接的被认识。因为无特征(无相)的意识(此处指涅盘)
是不需要中介可以被认识的,这看起来是合理的平等二者的理由。


这段有...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很多人经常犯这样的错误

1.错误的以为涅盘是无记,而实际上,涅盘百分百不是无记,而是要特别搞清楚的,因
为这涉及到基本正见,如果对灭谛都搞错,对修行的目标都搞错,是绝无可能解脱的。
而佛陀在经典当中,用各种方式来阐述涅盘的特性,尽最大程度帮助弟子建立对涅盘的
正见。一些南传尊者,也专门写著作,阐述涅盘的特性。比如马哈希尊者

2,错误的以为五蕴灭尽之后的延续问题是无记,这个问题,绝对不是无记,而是必续要
搞清楚的,在五蕴灭尽之后,必定要有其他存在方式的延续,此存在方式,就是涅盘,
这也是基本正见!而现在很多南传的人,在此问题上陷入断灭邪见。

3,只有如来死后有,死后无才是无记问题,而且之所以无记,是因为无明凡夫对如来究
竟是什么,不能正确理解,所以才变成无记。但绝对不是说那相续生灭的五蕴在灭尽之
后,是否还有其他存续是无记问题。

4,如果正确理解如来究竟是什么,众生究竟是什么,没有我见的影响,那么如来死后有
无的问题就不是无记,而是非常清楚的唯一答案:如来死后有!




的空间。
r****n
发帖数: 825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假如对方错误的理解如来是指什么,那么回答如来死后有,和如来死后无,都会导致严
重的问题。

对方如果有我见,认为如来是某个生死轮回的主体,回答如来死后有,则肯定了对方的
我见,从而进一步加强对方的我见!回答如来死后无,则违背事实。

如果对方认为如来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很多学南传的人都有这种邪见),那么回答
如来死后有,则变成五蕴还可以相续,则显然是邪见,而回答如来死后无,则加强对方
的错误见解,让对方认为如来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的见解是正确的。

所以,只要对如来有以上两种错误认识,则无论回答如来死后有,还是如来死后无,全
部都会加强对方的邪见,或者导致违背事实,如此,这问题,必定变成无记。而无明凡
夫,几乎百分百是以上两种见解当中的一个。第一种是常见,第二种是断见。


如果对方明白,如来不是生灭相续的五蕴,如来也不是生死轮回的某主体(比如灵魂,
心等),明白如来只是那生灭相续的五蕴和无生灭的涅盘的两种缺一不可的存在形式的
代称,那么这个问题就变的非常明确:如来死后有!

即,当在轮回的情况下,如来是那生灭相续的五蕴,除此无它。而一旦轮回终止,则如
来是那无生灭的涅盘...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0
http://bbs.foyuan.net/thread-97957-1-1.html
我在这个主题下特别列出了一些将涅槃认定是没有贪嗔痴的生活状态的相关观点
下面这些观点,都是与南传完全相左的认识,大部分都是高举原始佛法大旗的人所坚持
的。
我还没有看到随佛比丘这方面的一些认识,很可能也近似。
===================================================
大陆吉祥祝福法师(北传具有原始佛法倾向的法师):
对于证得有余依涅槃的人。佛说:烦恼尽就是涅槃。涅槃只是完全断尽贪嗔痴时的五蕴
状态(或心理状态)此外并没有一个专门的涅槃。
动中禅大陆推广者岩松
涅盘是众生的心的一种正常的状态。(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平常心”)在这种状态下,
贪嗔痴不复存在。这种状态没有生,也没有死。(这叫不生不灭)因为它一直就在那里
。这种状态无法用人类语言去准确的描述。涅盘离我们有多远?涅盘就在当下。
台湾大愿比丘(台湾原始佛法倡导者)
因為涅槃是一種清醒狀態的覺知,並非是一種無感無覺的定境。無感無覺的定境是屬於
從無所有處定產生出來的一種境地,是暫時依定安住,因此並非是涅...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请贤友出示依据:经文哪里说“前面是描述涅槃的识”“后面描述的是五蕴的识”?
难道您认为:识除了五蕴的识之外,还有一个识是超越五蕴的涅槃识?
=======================

除了五蕴,就是涅槃,涅槃本身也是一种识。

意识有两种存在方式,一种是轮回状态下的五蕴的识,具有非连续性,分立性,所以是
无常,是苦,

而另外一种存在方式,就是涅槃,它是一种抽象的,非空间和时间性的特殊意识存在方
式,是连续性的,是常,也是一种圆满的存在方式。

这两种存在方式是互相排斥的,要么只能是五蕴的识,要么只能是涅盘的识,不能同时
表现,但是又互补的,缺一不可。

五蕴的识,类似于粒子性(非连续,分立),是“有”(实体),涅盘的识,类似于波
动性(弥散,非定域),是“空”(抽象),空有二像(波粒二像),互斥互补。

那萧平实就是搞不清楚这个互斥互补,为了避免断见就不得不坚持有个所谓的第八识贯
穿轮回和解脱,陷入常见,而反他的人,为了避免常见,不承认阿罗汉涅盘后还有某种
存在方式,不承认涅盘是一种特殊的识,陷入了断见。
G**W
发帖数: 1865
4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有一个中国禅宗的公案,是说仰山禅师的故事,谈到真正开悟的见地就是明白了『入』
无余涅槃的本际,有位居士听了就说: 『入』_之一字,不要也可以。这个其实才是真
悟居士的见地啊1
我们看看史上有很多阿罗汉入涅槃时,究竟有谁能『入』涅槃? 结果是没有任何人『入
』涅槃。
当你入了无余涅槃时,大家都说你捨报时入涅槃,然而『入』无余涅槃其实并没有人去
『入』啊,
有情的本际, 每个人的真如, 本来就是不生不灭,那就是本来涅槃嘛.又何必你去『入
』呢? 所以入涅槃其实是你自己消失了.你消失了以后,是完全无我的境界,剩下『衪
』保持在祂自己原来的涅槃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涅槃。 所以『你』根本无法『入』
涅槃,而『祂』也没有入涅槃,因为『祂』是本来就涅槃,不必再入涅槃., 而你的五
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都消失掉了,变成了真实的无我,根本就没有丝毫的你的自
我存在, 那裹还有你 ? 所以根本没有你去入涅槃.
所以禅宗公案中的那位大居士说 : 「入之一字,不要亦可」。而仰山慧寂禅师则说 :
「入之一字,不为居士」。说入这个字, 并不是为你这位开悟的居士所说, 而是为还不
明白...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8107
43
☆─────────────────────────────────────☆
runsun (runsun) 于 (Mon Aug 24 05:18:45 2009, 美东) 提到:
问 9:根据北传佛教,即使佛陀般涅盘之后,他仍然能以神通力变现无数的应化身,继
续救度众生。禅师认为如何?
帕奥禅师 答 9:南传有一部经中提到一个故事:
有一天,一个婆罗门来见佛陀,请问佛陀许多问题。佛陀一一答复了,婆罗门感
到很满意。最后他问道:「你的弟子是否全部都证悟涅盘?」佛陀回答说:「有些人证
悟,有些人没有证悟。」婆罗门问说:「涅盘一直都在,指示通往涅盘之道的佛陀也在
,既然如此,为什么有些人证悟涅盘,有些人却没有证悟涅盘呢?」佛陀反问他说:「
你知道前往王舍城的路怎么走吗?」婆罗门说:「知道。」佛陀说:「如果有两个人请
示你前往王舍城的路,一个依照你的指示而走,另一个不依指示而走,反而走上错路。
结果一人走到了王舍城,另一人却走不到。为什么会造成这样的问题呢?」婆罗门回答
说:「哦,乔达摩,我只能指示他们前往王舍城的路而已,他自己走不到,我又有什么
办法呢?」佛陀说
r****n
发帖数: 8253
44
修者从本质上了知到,一切有为法每次重新生起后就坏灭掉。发展到行舍智后,禅修者
就能觉知到一种超越生灭现象的状态。这意味着他已经超越行法倾近了涅盘。行法和涅
盘是完全相反的,两者是不相容的。一者存在,另一者就消失。没有生起的地方,那里
就是涅盘。相反,有生起的地方,那里就没有涅盘。(这如同)在黑暗中无法看到光明
,在光明中也无法看到黑暗。
Meditators know inwardly that every conditioned thing comes up afresh every
time it dissolves. As knowledge of equanimity about formations (sankhārupek
khā ?āna) develops, the meditator becomes aware of a state that is beyond
the phenomena of arising and passing away. It means that it has gone beyond
formations to come nearer to...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45
有一个叫做罗陀的比丘问佛陀:「佛陀!你常常在开示中说到魔,到底什么是魔呢?」
当时佛陀回答罗陀:「观五受阴身心为魔,观五受阴为杀人犯、为瘤、为刺刀,如是的
观察,是名为正观。
为什么要如实观察?为厌离五受阴所生的祸患,所以要如实观察。
为什么要厌患五受阴?为远离欲贪而厌患五受阴。
因为有欲贪、渴爱执取五阴,就会引生烦恼。
为什么要远离欲贪?为解脱烦恼而远离欲贪。
为什么要解脱?为达到涅盘。
什么是涅盘?
佛陀说: 罗陀!虽然你问这么多,但对实际修行没有帮助,我只能开示涅盘的方法。
罗陀再问为何要涅盘呢? 佛陀说,何必再问。
我多嘴,帮佛陀回答,涅盘就是要离苦(烦恼)。佛陀已经说过了。
我认为,除非见苦谛,见灭谛,不然会如同罗陀一样生”疑”结。有一堆疑问。
当然,我也还没解开”疑”结,大家共勉,努力精进。

五受阴
c***h
发帖数: 2262
46

执取
anupadises
parinibb
这篇刚好说到南北传阿含的两个不同
一个是有余涅盘 无余涅盘
南阿含SeeU 法友提示没有这两个词,
所以应该是某论师自己借用别派的词,用自己对这两词的解释,
在自己说明涅盘的观点中,找个安放的位置。
一个是 空三昧 无相三昧 无所有三昧
南阿含 说是 涅盘同时的不同方法或 涅盘的不同观点
北阿含 是说有先后次第 先有空 再有无相 最后无所有
r****n
发帖数: 8253
47
相應部35相應95經/摩羅迦子經
巴利语原文
tato tvam, malukyaputta, na tena. Yato tvam, malukyaputta, na
tena; tato tvam, malukyaputta na tattha. Yato tvam, ma
lukyaputta, na tattha; tato tvam, malukyaputta, nevidha, na huram na
ubhayamantarena. Esevanto dukkhassa”ti.
中文翻译,
“摩罗迦子!当你在这些感知对象上面失去了立足处,你将不在这个世界这里,也不在
其他世界那里,不在任何世界的任何地方,这意味着苦的结束。”
本段翻译出自马哈希尊者的《摩罗迦子经讲记 》,马哈希尊者在后面的一段解释
“因为你于它们没有立足处,你不在这,不在那,不在任何地方,同时,因为你不存在
于任何处,这意味着你已经证悟涅盘,一切苦都熄灭了。"
本经直接证明了以下观点
1,完全可以在世亲证名色五蕴灭的涅槃,涅槃绝对不是什么没有贪嗔痴的精神体验。
2,在亲证涅槃的刹那,不可能存在识,因为只要... 阅读全帖
G**W
发帖数: 1865
48
"亲证名色五蕴灭的涅槃" "亲证名色五蕴灭的涅槃" "亲证名色五蕴灭的涅槃"
『亲证』二字,不為大德所說 ?
====
『此五阴灭,更不生余五阴,是名涅盘。……又我亦复空,谁得涅盘?』---龙树菩萨
《十二门论》
禅宗『入』无余涅槃的公案
有一个中国禅宗的公案,是说仰山禅师的故事,谈到真正开悟的见地就是明白了『入』
无余涅槃的本际,有位居士听了就说: 『入』_之一字,不要也可以。这个其实才是真
悟居士的见地.
我们看看史上有很多阿罗汉入涅槃时,究竟有谁能『入』涅槃? 结果是没有任何人『入
』涅槃。
当你入了无余涅槃时,大家都说你捨报时入涅槃,然而『入』无余涅槃其实并没有人去
『入』啊,
有情的本际, 本来就是不生不灭,那就是本来涅槃嘛.又何必你去『入』呢?
所以入涅槃其实是你自己消失了.你消失了以后,是完全无我的境界,剩下『衪
』保持在祂自己原来的涅槃境界中,这才是真正的涅槃。 所以『你』根本无法『入』
涅槃,而『祂』也没有入涅槃,因为『祂』是本来就涅槃,不必再入涅槃., 而你的五
蕴我、十二处我、十八界我都消失掉了,变成了真实的无我,根本就没有丝毫的你的自
我存在, 那裹还有你 ? ... 阅读全帖
r****n
发帖数: 8253
49
两年前写的帖子
====================================================
网友问:涅槃是在五蕴之内还是五蕴之外?
如觉答:涅槃不在五蕴之内,也不在五蕴之外,是和五蕴互斥又互补。
互斥:意思是说五蕴和涅槃完全排斥。五蕴在,就不可能有涅槃。涅槃在,就绝无可能
有五蕴。
当众生身处轮回,有无明贪爱或者“识”在的时候,则仅仅是生灭相续的五蕴,除此无
它。
还未解脱的众生,仅仅是五蕴;已经解脱的圣者,还有识在的时候,也仅仅是五蕴。
当圣者在有色身的情况下以涅槃为所缘的刹那,也绝无任何五蕴,此刹那也并不存在能
缘的识或者出世间道心。(南传阿毗达摩此处有严重错误,为分别说部见解,不符经典

当圣者色身灭,则是无余涅槃,五蕴完全灭尽不会生起,此也没有任何五蕴。
互补:意思是指五蕴和涅槃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存在形式。当众生有无明,有贪爱,有识
,则表现为五蕴。无无明,无贪爱,识灭,则表现为涅槃。熄灭无明,熄灭贪爱,熄灭
识,于是由生灭相续的五蕴"成为"毫无任何五蕴的涅槃。这里的"成为"类似于水加热成
为水蒸气,是由一种存在形式成为另外一种存在形式,而不是产生...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2262
50
发信人: SeeU (See you),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解脱,涅盘,其实就是不存在了。大家为什么要追求“不存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20 00:31:46 2012, 美东)
这有两个层面。
人是依靠五蕴而存在,人本身并不是实体,人活着的时候就不是实体的存在。人活着的
时后,没有实体,所以「无我」。
「人」只是五蕴的代名词,在概念层面存在而已。涅盘后,连「人」的概念也不适用了。

=================
我的意见如下,不见得正确,仅供参考。
-- 五蕴俱灭,这里五蕴,是指五取蕴。
也就是无明转明,不再认为五蕴的运转有个”我”
五蕴的运转,不再为”我”所污染,因此因缘法中,不再轮回。
杂阿含很多经也敎我们要熄灭五取蕴。
想想,
佛陀在世说法时,那时他没有涅盘吗? 有。 涅盘是贪嗔痴的熄灭。
佛陀一举一动都熄灭了贪嗔痴,都在涅盘中。
他没有肉体吗? 没有想吗? 看到东西,没有眼识吗?
不可能如此,一定有。佛陀在世说法时五蕴当然在。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