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海禁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e*****G
发帖数: 6239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gostic (π-packin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海禁vs网禁——都是历史教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6 17:13:41 2010, 美东)
网禁让我想起了明朝的海禁。不了解明朝海禁的人们,去google来读读。
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海禁,甚至是修筑的长城,这种被动防御无不加快政
权的衰落。只有主动去应对挑战,中国人多,民心凝聚了起来,在这个全球化的今天,
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竞争不过的呢?当Made in China横扫全球各大商店的时
候,我们经济在发展,但只有当我们的技术在全球领先的时候,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受制于人。
我们需要在竞争与挑战,甚至斗争中,锻炼自己的身骨,而不是在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
,搞内斗自残。是驴是马要拉出来溜溜,面对外面的世界,主动出击。只有鸵鸟心态才
害怕面对外敌,而龟缩门内,自我陶醉。
可是,网禁却在走向另一个方向,不能因为害怕少数人,甚至西方的挑战,而自己关起
来门来以寻求安宁。不想想,都欺负到了家门口,你以为关门
a*****c
发帖数: 3525
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agostic (π-packing),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海禁vs网禁——都是历史教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an 16 17:13:41 2010, 美东)
网禁让我想起了明朝的海禁。不了解明朝海禁的人们,去google来读读。
中国历史上的焚书坑儒,文字狱,海禁,甚至是修筑的长城,这种被动防御无不加快政
权的衰落。只有主动去应对挑战,中国人多,民心凝聚了起来,在这个全球化的今天,
还有什么可怕的呢,还有什么竞争不过的呢?当Made in China横扫全球各大商店的时
候,我们经济在发展,但只有当我们的技术在全球领先的时候,我们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不受制于人。
我们需要在竞争与挑战,甚至斗争中,锻炼自己的身骨,而不是在关起门来自己玩自己
,搞内斗自残。是驴是马要拉出来溜溜,面对外面的世界,主动出击。只有鸵鸟心态才
害怕面对外敌,而龟缩门内,自我陶醉。
可是,网禁却在走向另一个方向,不能因为害怕少数人,甚至西方的挑战,而自己关起
来门来以寻求安宁。不想想,都欺负到了家门口,你以为关门
p*********3
发帖数: 8525
3
现在有很多人颠倒因果,认为海禁带来了倭寇,解除海禁后倭寇就消失了。这是错误的
。好像西方殖民者本来是在做生意的,结果被我们打成强盗一样。实际情况是:西方殖
民者本来是强盗,被我们打成了做生意的。没有明军将士奋勇杀敌,倭寇不会自己跑掉
。美洲、非洲那些国家没有海禁,结果不仅没有享受到大航海带来的繁荣,反而亡国灭
种。
g********n
发帖数: 4809
4
没用的,中国是农耕文化,没有现代工业化和商业化的社会和经济基础,海禁是结果,
不是原因。
中国彻底沉沦的根本原因不是海禁,而是技术的发展,让机器彻底超越了中国中央王朝
能动员的无以伦比的人力,和隔断中国和世界其他文明中心的地理障碍。归结起来就是
洋枪洋炮和蒸汽轮宣告了中原农耕文明的终结,技术上的差距从质变到了量变,然后中
原王朝就悲剧了。
下面的洋务运动,五四运动,文革,改革开放,都是我国有先见的领导人革命清除农耕
文明代表的孔孟学说的努力,经过100多年,中国终于走上了正确的轨道,重工重商让
中国重现世界巅峰,但是这个时候遗老遗少们开始跳出来鼓吹中华帝国的复苏,孔孟学
说即将统一世界,真的不能不感叹某些人的精神胜利法和榆木脑袋。
d*******2
发帖数: 304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ldy (大才001),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今天有人在QQ聊天群里贴出一句话:在大航海时代,我们实行海禁政策;在大贸易时代,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n 24 22:17:25 2014, 美东)
今天有人在QQ聊天群里贴出一句话:在大航海时代,我们实行海禁政策;在大贸易时代
,我们禁绝国际贸易;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关闭互联网。----我们,为什么总是那么二
逼?
T****t
发帖数: 11162
6
一、防备倭寇。
倭寇不是从明朝开始出现的,元朝就有。明初中日关系阴晦不明,所以海禁,和倭寇有
关系。当时的汤和,多年不用了,就因为海盗问题,被委任为巡海大臣。
川普是防止恐怖分子
二、人口外流。
明初海上交通相当发达,尤其是福建泉州商人,不仅仅在国内知名,就是在世界航海历
史上也是相当突出。朱元璋混一宇内前后,确实有相当的人流向海外。明初的海禁,也
与防止人口外流有关。
川普是防止非法移民入侵。
三,当时明朝自认为是天朝,也是事实上的先进国家。几乎不需要通过交流获得物品,
最多就是皇家需要的一些奢侈品。所以禁海对明朝没什么大的影响。
川普基本想法一致。

发帖数: 1
7
1. 海上贸易显然对沿海居民有益,他们可以通过贸易改进生活
2. 但 “可能”会影响统治者的稳定 可能会被“海外势力”用来颠覆国家政权
3. 有大量“正义之士”和“有识之士”极力主张海禁,甚至认为海上贸易有损天朝威严
4. 被后世之人视为歇斯底里、莫名其妙、封闭愚昧
我不知道是不是第一个用海禁来反党的
q***s
发帖数: 2243
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上海禁刀令与精神杨佳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rld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qlnus (dd), 信区: WorldNews
标 题: 上海禁刀令与精神杨佳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4 00:12:38 2010, 美东)
日期:4/1/2010 来源:网络 作者:蓝无忧
报载,上海日前下了一道令:世博会期间购买菜刀等危险物品要凭身份证实名登记。蒙
元入主中华,汉人成了亡国奴,成群结队拴一块连坐互保,十家五户分配一把菜刀,据
说还得蒙古片警同意了才能使用。那是冷兵器时代。想不到过了几百年,代表先进文化
发展方向的党国仍把菜刀盯得那么紧。严控菜刀,风闻在北京已实施多次:08奥你妈的
运,09花甲庆,今年“二”会……但有司放狗屁一脸无辜,做得说不得。这次上海大胆
亮出自己的牛黄狗宝,虽丑陋不堪,也算言行合一。
论者多嘲笑当局的想像力。读过金梁古的人都知道,真正的武器并不限于有形的刀枪剑
戟或者菜刀。西毒欧阳锋曾对北丐洪七公说:“不一定要用刀,赤手空拳也可以杀人。
”黑帮电影常有这样的桥段:英雄勇闯龙潭虎穴,众喽囉如临大敌细密搜身,确保没有
夹带菜刀。但最终结果一定杀了个鬼泣
a**a
发帖数: 10
9
明永乐时期的海上实力还是相当强的,在海外有自己的军事基地,可惜后来都给废
了,明末倭寇之乱不能不说与之有相当大的联系。
清后期虽然有了一些海军,但是没有从事过海外扩张,也就不可能与当时的海上强
国产生直接对抗,也就谈不上提升海军实力。
如果讲因果,明代的海禁应是因之一吧。另一方面,中国不对海外扩张,利益是根
本,不像欧洲国家,资源不足,有着强烈的殖民驱动力。
f****r
发帖数: 5118
10
农耕民族就是要海禁啊,而且还要修围墙长城,农耕的本质决定的,肯定要禁的
你们贸易去吧,我关起门来过日子,自力更生。
经济基础确定政治政策
s***n
发帖数: 1280
11
明朝"海禁"之后,世界上三分之一的白银,通过贸易流向了中国...
E*****P
发帖数: 591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唉,要是没有海禁...
南澳I號備火炮相信是武裝走私船
02.05.2010 11:23
在汕頭南澳水域的明代沉船"南澳I號",近期打撈除了發現大批瓷器、銅錢之外,亦發
現多門火炮及槍枝。打撈人員說,由於明朝實施海禁,銅錢屬禁運物品,相信這艘備有
火炮的是武裝走私船。
a******e
发帖数: 1036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明朝海禁为什么包括纺织品
我大明资本主义萌芽了,大明海禁是防止外国学习大明先进技术,禁的是外国 不是自
己。
p*********3
发帖数: 8525
14
倭寇的后台其实是中国沿海的权贵和海盗(黑白,现在被定义为黑社会),海禁一下子
就切断的了倭寇的情报,补给,人力来源,是非常正确的军事措施。
w******y
发帖数: 8040
15
鳖党海禁呢?
s******d
发帖数: 9806
16
不海禁的话政府一分钱都收不上来,全让这帮福建人搞了走私贸易了。
e*****s
发帖数: 7359
17
海禁没贸易就收到钱了吗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1.0.4

发帖数: 1
18
就好像海禁一样。
非常相似
r****n
发帖数: 222
19
天朝的衰落就是从明代海禁开始的吧?
l*y
发帖数: 21010
20
今天有人在QQ聊天群里贴出一句话:在大航海时代,我们实行海禁政策;在大贸易时代
,我们禁绝国际贸易;在大数据时代,我们关闭互联网。----我们,为什么总是那么二
逼?
i***s
发帖数: 39120
21
与海为敌:被郑和舰队撞沉的商业文明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中华帝国本可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彼时中华民族的海洋势力十分强大,无可匹敌,足以让炎黄旗帜飘扬到世界的每个角落。而且,西方此时还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并不强大。中华帝国却主动放弃广袤的蓝色疆土,甚至联合刚刚崛起的西方国家,对这“蓝色中华”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围剿,将“蓝色中华”逼下大海,成为“海盗”。
波涛之上,中国“海盗”们与西方“海盗”们争夺着蔚蓝色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同的是,当西方“海盗”得到其祖国的强大支持、成为拓殖先锋时,中国“海盗”却必须时时面对自己祖国、来自背后的攻击。
从“海盗”这个独特的视角,回顾明清两代中国如何错过了通过当“海盗”及打“海盗”的“普世路径”,丧失了大国崛起的机会。
1407年九月初二,大明国首都南京充满了节日般的欢乐。
远航归来的郑和,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当着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的面,郑和将其在南洋旧港擒获的海盗首领陈祖义等三人献给朝廷。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下令即刻处斩,“诸夷闻之震慑”。
旧港,就是现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Palembang),此前名为三佛齐(Samboja),在...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2
http://history.voc.com.cn/article/201510/201510161025506341.htm
2015-10-16 10:25:50  [来源:中国经营报]
大航海时代开始之前,中华帝国本可以成为日不落帝国。
彼时中华民族的海洋势力十分强大,无可匹敌,足以让炎黄旗帜飘扬到世界的每个
角落。而且,西方此时还刚刚从睡梦中醒来,并不强大。中华帝国却主动放弃广袤的蓝
色疆土,甚至联合刚刚崛起的西方国家,对这“蓝色中华”进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
围剿,将“蓝色中华”逼下大海,成为“海盗”。
波涛之上,中国“海盗”们与西方“海盗”们争夺着蔚蓝色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不
同的是,当西方“海盗”得到其祖国的强大支持、成为拓殖先锋时,中国“海盗”却必
须时时面对自己祖国、来自背后的攻击。
1407年九月初二,大明国首都南京充满了节日般的欢乐。
远航归来的郑和,在这里举行了隆重的献俘仪式。当着文武百官和各国使臣的面,
郑和将其在南洋旧港擒获的海盗首领陈祖义等三人献给朝廷。明成祖(永乐皇帝)朱棣
下令即刻处斩,“诸夷闻之震慑”。
旧港,就是现在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的巨港(Pal...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9499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开海与朝贡
挖个 google 坑。
洪武海禁(1371年)与隆庆开海(1567年),算是个过了气的老话题了。海禁是很费事
的东西,如果没有巨大的利益驱动,或者巨大的危险强迫,这样一种古怪制度很难盛行
两百多年,以至于开海后又反复禁海。到底是什么幕后的利益和危险的博弈,导致了明
朝的海禁与开海?这些利益和危险是明所独有的么?宋和元就没有这些问题么?如果明
朝不实行海禁,会飞黄腾达,赶上工业革命这波东风,还是会当时就死得很惨?
海禁的巅峰,恰恰是明朝东西方交流的一个顶峰:郑和下西洋。也就是说,海禁的阻隔
国际交流说,起码是不完全成立的。同时,该从外国传入中国的,是否受到海禁的严重
影响?
硬通货是一个很有趣的禁或开海的动机。洪武海禁的一个考量就是避免铜和银的流失,
维持新建的明的国内经济稳定。而当美洲的白银在海禁末期开始大量涌入中国后,开海
的驱动之一就是为了增加白银流入,以期为后面的税制改革打下金融基础。其余的一些
海外新鲜东西,比如土豆,红薯,辣椒,天主教,也都是在开海后引入的 -- 这个到底
得益于海禁政策,还是时机恰好赶上了?
另一个海禁的动机,是为了避免商业暴利带来的贫富分化和对农业社会的
q*p
发帖数: 963
24
《明初海权扩张与朝贡体制重建》
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王日根
厦门大学军事教研室助理研究员 何 锋
【摘要】明初,在朝贡体制重建过程中,明朝的海上力量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永乐帝通
过纠正洪武帝在海上力量投向上的错误,使明朝海军具备了向南洋、西洋地区进行远洋
投送和作战的能力,为将该地区国家纳入朝贡体制提供了强有力的军事支持。同时得益
于明朝海军的远洋投送与作战能力,才使明政府在不自觉的状态下控制了朝贡贸易的核
心——货币发行权和贸易定价权,从而确保明政府在官方主导的朝贡贸易中大获其利。
【关键词】明初 海上力量投向 朝贡体制重建
洪武年间重建朝贡体制战略目标的确立与海上力量的错误投向明朝初创之际,国势艰难
。在朱元璋统治的31年时间里,虽然国家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国力也不宽裕,但这位
皇帝却早早定下了重建朝贡体制的战略目标,试图通过确立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宗主国地
位,来树立明朝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
“洪武初,海外诸蕃与中国往来,使臣不绝,商贾便之。”但是洪武帝重建朝贡体制的
行动明显是以军事力量为后盾的。例如洪武三年九月(1370年9月),针对辽霫不来朝
贡,朱元璋公然向对方发出了武力恫吓。...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10034
2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2018年春节联欢晚会
傻逼,多学点历史有好处。
明朝海禁始于明初终于隆庆,主要目的是遏制东南沿海倭寇侵扰,海禁时期,海上贸易
主要通过朝贡和官办的方式进行,对中国海上贸易有一定抑制,但不是如清代海禁的巨
大摧残和扼杀,这也是明清海禁的最大不同。
1、明初,太祖朱元璋为防止倭患和防止金银外流,在海上贸易除允许部分国家通过“
朝贡”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2、永乐以后,随着中国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逐渐松动。
3、明中叶倭寇活动剧烈,嘉靖元年(西元1522年),给事中夏言认为倭寇起于市舶,
建议罢市舶,厉行海禁。朝廷接受建议,封锁沿海各港口,销毁出海船只,断绝海上交
通以断绝倭寇的补给。凡违禁的沿海官民,必依法处以极刑。
4、随着明军剿灭倭寇,隆庆初年,朝廷开放海禁,“准贩东、西二洋”,以征收商税
,增加财政收入。
4-1、开放海禁后东南沿海地区商品性农业和手工业有所发展,为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提供了有利条件。
4-2、海禁的开放也采取了科学管理措施,不再是过去无序原始的形态,这表现在每位
出海贸易者都须经海防同知批准,领取政府颁发的“引票”,到指定地区贸易,并在规
定的期限回港。
4...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2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禁海令与禁网令[ZT]
禁海令与禁网令[ZT]
215907 次点击
1101 个回复
天理 于 2005/9/12 20:11:00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下面这几段资料完全是我引用的,没有一句是我自己创作的,我所作的不过是把
它们联缀起来——
明初,因沿海一带倭寇出没无常,明太祖屡颁海禁令。洪武四年(1371)十二月
,宣布“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洪武十四年,又宣布“禁濒海民私通诲外诸国”。
洪武十七年正月,“禁民入海捕鱼”。洪武二十三年十月,诏户部“申严交通外番之禁
”。洪武二十七年正月,甚至下令“禁民间用番香、番货”。明太祖制订律法,对于违
禁者及私行放禁的滨海军卫官兵,都要处以严刑。明太祖的海禁,使唐、宋、元以来的
海外贸易遭到沉重打击。至永乐时,明成祖宣布:“不许沿海军民人等私自下番交通外
国,遵洪武事例禁治。”明海禁政策时松时紧。使我国航海业长期处于不利地位。
清初海禁更加严厉,包括“迁海”和“禁海”两大措施。为防御与郑成功联合抗清
,实行迁徒沿海居民入内地的政策,史称“迁海”。与此同时,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入海
,是为“禁海”。顺治十八年(1661),清颁布... 阅读全帖
t****u
发帖数: 8614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西方自古海军就发达啊

明朝海禁大致是这样的,
太祖朱元璋海禁,
成祖朱棣开禁,(中间郑和就不说了)
宣宗宣德宣布不再下西洋了,但未禁民间贸易。
孝宗弘治再次下令海禁。
武宗正德海禁废弛,但未废止。海商就是这时候开始坐大的。
世宗嘉靖因为倭乱,再次加强海禁。直到倭乱平息。
穆宗隆庆元年,重开海禁,直至明亡。
R*****g
发帖数: 682
28
康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认为康熙是中国的潘多拉。我们华夏民族,从秦始皇到
宣统有二百七十多位皇帝,如果给划分一下的话,康、雍、乾这三个皇帝是一组,称之
为“回光返照组”。老一点的同志都会有这种经验,小油灯点到最后的时候,里面已经
没有油了,剩下那么一点点,在即将熄灭的时候,却呼腾、呼腾跳很高,然后,啪,灭
了!这在生理现象里面就叫回光返照。就是说,康熙、雍正、乾隆处于这个回光返照期。
我们知道,到了乾隆年间,中国的GDP还相当于现在的美国。整个的经济形势,达
到了中国封建社会极为成熟、极为完善的这样一个阶段,封建文化也达到了极为灿烂的
程度。取康熙、雍正、乾隆的一滴文化水,可以认知到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文的型态,感
受到它的灿烂性、它的璀璨性、它的迷人性。
康熙有很多西洋老师,他自己在数学、音乐、地震学、外语这些方面,都有突出的
造诣。他个人的兴趣,可以说是很先进的。康熙自己本人还三次下令,停止科举考试,
开海禁。从明代一直有海禁,开海禁的情况,就是我们一船一船运出去的是瓷器、茶叶
、药材和香料,运进来的是什么东西呢?是一船一船的银子。
我们读《红楼梦》,里面有一个人物叫王熙凤,这大家都知...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扫盲贴--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新浪历史论坛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怎样认识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中国为什么从先进走向落后,一直是史学界乃至国人关
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人热中于抨击明朝的腐败,同时也热中于称颂清朝康雍乾盛世。如
果孤立地谈论这两个事实,似乎并没有找到中国走向落后的病根。而将明代中后期与清
朝前期联系起来观察,人们则不难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看出问题的症结。解体中的明朝
给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强化的清朝统治却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明史.神宗本纪.赞》上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1]明朝到万历后期,各种衰
败的征兆已经尽行显露。皇帝的怠荒,宦官的跋扈,党争的激烈,都使政权处于失控状
态。从根本上看,这时期传统经济已发展到顶峰。新的经济因素已开始腐蚀着固有的社
会纽带。与此相适应的是思想上的离经叛道和社会生活的放纵颓废,都加速了明政权的
崩溃。
但是,无庸置疑的是,中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经济上,发达的农业手工
业处于领先水平,不仅为国内商业活动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基础,而且支持了强劲的海外
贸易。明帝国在通海势力的... 阅读全帖
j********p
发帖数: 9680
30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新浪历史论坛
从明到清的历史转折
——明在衰败中走向活泼开放,清在强盛中走向僵化封闭
毛佩琦
怎样认识中国从先进走向落后,中国为什么从先进走向落后,一直是史学界乃至国人关
注的重大问题。许多人热中于抨击明朝的腐败,同时也热中于称颂清朝康雍乾盛世。如
果孤立地谈论这两个事实,似乎并没有找到中国走向落后的病根。而将明代中后期与清
朝前期联系起来观察,人们则不难从众所周知的事实中看出问题的症结。解体中的明朝
给新事物的发展提供了可乘之机,强化的清朝统治却阻断了前进的步伐。

《明史.神宗本纪.赞》上说:“明之亡,实亡于神宗。”[1]明朝到万历后期,各种衰
败的征兆已经尽行显露。皇帝的怠荒,宦官的跋扈,党争的激烈,都使政权处于失控状
态。从根本上看,这时期传统经济已发展到顶峰。新的经济因素已开始腐蚀着固有的社
会纽带。与此相适应的是思想上的离经叛道和社会生活的放纵颓废,都加速了明政权的
崩溃。
但是,无庸置疑的是,中国依然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经济上,发达的农业手工
业处于领先水平,不仅为国内商业活动的发展繁荣提供了基础,而且支持了强劲的海外
贸易。明帝国在通海势力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国庆节以来,在神州最火的外国人是杜特尔特——这位菲律宾总统据说是神州人的外孙
,中菲友谊天长地久,来神州访问之前和访问期间,接受媒体采访,一个劲儿的骂美国
夸神州,那感情可不是盖的!
广告好不好,关键看疗效!
就这么一通忽悠,根据相关新闻报道,杜特尔特就拎着159亿美元的大礼包回家了——
回家之后当然就改口了,说和神州是经济关系,和美国军事同盟关系永远不会变,原来
说的是南海几个破岛和神州有什么可争的,回国就改口说南海问题还是要看国际仲裁的
结果。
听说了杜特尔特的事情,斯里兰卡很着急,想和神州关系好一把,因为,他们亟待神州
免除他们的80亿美元债务。当然,斯里兰卡对神州更友好,更给神州面子,还学会了使
用神州金融词汇,说这不是免除债务,其实是“债转股”……
柬埔寨也听说了杜特尔特几句恭维话和吹牛皮就换来159亿美元的订单加援助,于是迫
切希望来神州访问,表达一下中柬友好……
你以为这是现实?其实这是历史!
历史的来源,就是那个我们自我吹捧彪炳世界航海史史册的“郑和下西洋”。
那个时候,菲律宾还叫吕宋,斯里兰卡还叫锡兰,柬埔寨还叫真腊,泰国还叫暹罗,而
冲绳岛还不属于日本,名字叫琉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史海钩沉】中日历史上的两种“闭关锁国”
当前位置:主页 > 文史大观 > 陈忠海 · 2017-11-18 · 来源:中国智库 · 浏览数
:589次
字体: 大 / 中 / 小
文|陈忠海
近代以前,中国和日本先后实行了一套“闭关锁国”政策,原因和具体内容有相似之处
也有所不同,执行情况则有更多的差异,由此形成了两种不同版本的“闭关锁国”,也
为中日两国带来了不同的国运。
清朝闭关
明清时期,中国在对外交往方面总体呈保守姿态,从明朝的“海禁”到清朝的“闭关锁
国”,保守倾向越来越严重,政策越收越紧。
明初朝廷即规定“片板不得下海”,这道命令是朱元璋亲自下达的,主要出于经济和军
事上的考虑。在经济上,朱元璋执政后强调“重本轻末”,大力发展农业而抑制工商业
,不鼓励海外贸易;在军事上,当时东南沿海频遭倭寇袭扰,为加强海防,朝廷试图通
过“海禁”来断绝与外界的联系,维护沿海一带的安宁。
到了清初,由于郑成功抗清力量的存在,朝廷仍实施“禁海令”,顺治十二年(1655年
)应闽浙总督屯泰的请求,朝廷在沿海省份实施海禁,规定“无许片帆入海”,违者严
惩。郑氏降清后康熙曾下令解除海禁,各国商人一...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33
他的外交策略带有很强的主动性,仿佛是作为外交天才的双子座的特长
众所周知,双子是外交星座,盛产外交天才。这个星座最大的乐趣就是与形形色色的人
与事物打交道,而最大的爱好就是进行资讯交流,当然这也是双子座主行星--水星的使
命。
明初,朱元璋实行海禁,闭关锁国,他甚至废除了相当于外交部的市舶司。朱棣反其道
而行之,他恢复了市舶司,遣使与各国通好,主动恢复对日交往。郑和下西洋更是增进
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谊,郑和的宝船最多一次曾带回17个国家的贡使。永乐年间,有
4个国家的国王7次来华,这些都是朱元璋时期从未有过的。此外,朱棣放松了海禁。朱
元璋时期,每两年要重申一次海禁诏令,但是朱棣只在即位之初宣布过一次,以后就再
也没提。事实上,朱棣在位时海禁形同虚设,他之所以没有公开取消海禁,是因为他造
反时打着恢复祖制的旗号,所以不敢公然抵抗祖制。闭关锁国政策加速了中国近代的衰
弱,开放的朱棣似乎对此做了一点积极动作,但毕竟没有多走一步。
朱棣的外交策略带有很强的主动性,这仿佛验证了双子在外交方面的天赋。他优待来华
使节,给他们的赏赐远远高于其贡品的价值,并允许来华的外交官在中国进行商品交易
,以...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888
34
记得有一次看万历十五年,里面说,明朝后期倭寇严重,朝廷有大将提出其实倭寇海战
不行,陆战厉害,建议朝廷建立强大的海军,直接在海上歼灭倭寇。但是马上被朝廷否
决。后来说,其实很多的中国海盗都是被逼出来的,开放海禁,他们就是商人;不然,
他们就没了生路,只有抢劫。
海禁的政策危害这么大,但是明清都坚持海禁政策。具体的历史原因当然很复杂。但是
有时候想起来,估计一个原因,就是因为统治者的利益和国家的利益不是对等的。倭寇
再厉害,不会去紫禁城杀皇帝,虽然会杀害很多沿海中国人。放开海禁,与国当然是有
长远的好处,但是可能就会培养最终对抗朝廷危害皇帝的力量。
联想到现在的国内互联网政策,似乎也很类似。互联网发展,开发民智,言论自由,甚
至网络时代的高科技,统治者是不是那么在乎的,他在乎的是自己的位子。
b*********f
发帖数: 1585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倭寇是谁?
本来不想说的,但看到你这种打破沙锅问到底的精神,我还说说吧。
十四世纪中叶,日本进入分裂时期,诸侯混战。一些日本南部失败的封建主就组织武士
、浪人等等去中国进行武装走私和烧杀抢掠。明太祖朱元璋屡次警告并且加强海防,但
是无效,后来永乐朝时,明朝又打败过倭寇的入侵,沿海地区得到太平,一直到嘉靖时
期。
所以,鉴于倭寇的侵扰,明初政府下令禁止民间出海贸易,只允许官方上的朝贡贸易。
到了嘉靖时期,倭寇有开始猖獗,海禁的政策也变得更加严厉。明朝政府想通过这种海
禁政策解决倭寇的问题,但是适得其反,因为商道不同,中国商人失去生活的基础,转而
变成海盗,进而和倭寇结合,给沿海带来重大的灾难。通过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人
的努力,倭寇势力得以基本清除,明朝的一些有识之士也同时认识到海禁的危害,到了
隆庆朝,海禁政策得到了解除,开放海禁,发展沿海贸易。
f*******e
发帖数: 2791
36
4、 海禁和闭关锁国是一回事
明初是搞过海禁,但这政策是防外是防倭,其实和拿破仑封锁英国的“大陆封锁令
”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到隆庆时倭患渐平,这种海禁就取消了。而明代对于西方贸易,
西方文化从来没有搞过封锁。
满清不同,满清闭关锁国是为了防内是防汉,怕汉人和洋人勾结,更怕汉人在海外
建立根据地。所以其政策严厉得多,残暴得多。康熙时的“迁海令”屠杀沿海百姓百万
之多。之后,严防洋人来华。明确指出:“设禁之意,特恐吾民作奸勾夷,以窥中土。”
海禁和满清的“闭关锁国”有其本质上的不同,后果也完全不同,但是却一直被历
史学家们相提并论。要说不是有意愚弄人民,决不可信。
袁伟时说:“从乾隆爷开始,中国和西方各国交往的一大障碍就是要不要行跪拜礼
等所谓礼仪问题。鸦丅片战争后侵略者咄咄逼人,但是,在很长一个时期里,执政当局
仍在皇帝能不能及如何会见外国使节等虚文上纠缠不休。这类纠纷甚至成为触发或激化
双方矛盾的重要因素之一。在清廷看来,这类礼仪“体制攸关”,难以让步。背后是个
重要的文化心理:中国是天朝上国,与其他各国不是平等的敌体。” 但是有一条袁伟
时无法解释。汉...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899
37
http://news.ifeng.com/history/special/zhengheyantao/content-4/d
兰芳共和国:南洋华人独立求存的历史缩影
2010年07月02日 14:46先锋国家历史【大 中 小】 【打印】 共有评论1条
本文摘自《国家历史》2009年第6期 作者:黄艾禾 原题:《兰芳漂在南洋的华人之“
国”》
“兰芳”,不是一个女孩子的名字,而是200多年前一群中国人在数千里之外的热带海
洋岛屿上建立的自治体。他们在完全没有祖国支持的条件下,以惊人的意志,顽强求生。
公元1777年,中国的乾隆42年。罗芳伯站在西婆罗州(今印度尼西亚的西加里曼丹省)
东万律的“兰芳大总制”府邸前,接受弟兄们的朝贺。离开祖国已是第六年,脚下这块
土地,距离他的故乡广东嘉应府(今梅州市)有三千公里之遥,但这里的一切礼仪规制
都是地道的中国产:
府邸大门口,悬挂有中文的“兰芳大总制”的牌匾,代表“兰芳”的黄色长方形旗帜和
代表“太哥”的黄色三角形旗帜及代表副手们的其它各种颜色三角旗帜,在风中猎猎飘
扬。在“太哥”罗芳伯的旗帜中间,写着一个“帅”字。大堂里,悬有一副金匾,“雄...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8
于晓华
【题记:我正在构思一本书《中国经济危机史》。本文草稿作为该书的第一篇文章,欢
迎大家提出宝贵意见。今后会陆续登载,主要内容包括康熙时期经济萎缩,鸦片战争前
和经济,太平天国和经济危机,洋务运动和经济危机,上海橡胶泡沫和清朝灭亡,抗日
战争和民国通货膨胀等。】
关于明朝灭亡的解释很多,大多从政治,军事,瘟疫或者气候变化等角度去研究,鲜有
从经济角度去解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最近,重读明朝末年的经济史,认为明朝
灭亡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可以从经济的角度解释。把自己的一点体会,写成读书笔记,和
大家分享。
明朝两大经济政策的转变
明朝朱元璋开国时从经济政策面定下了两条规则:(1)使用‘大明宝钞’的纸钞,禁
止金银作为货币使用;(2)实行严格的海禁,禁止出海贸易和捕鱼,所谓「尺板不得
出海」。朱元璋实施这样的鸵鸟政策,是有其政治背景。 禁止金银作为货币,一方面
沿袭了元朝的传统,政府可以加强对民间经济的控制,另一方面白银在元朝被政府大量
掠夺,运送到中亚交易,使得白银在现实交易中,可能存量不足。实施海禁的目的是为
了打击走私和海盗。
但是,这两条不合现实的禁令,在经历一段时间后都逐步废... 阅读全帖
N********w
发帖数: 132
39
你要么就是一个史盲,要么就是满遗,只有满遗才开口闭口说大明实行严格海禁。如果
大明实行严格海禁,郑成功如何有能力(海军力量)赶走荷兰人?
只有满清搞严格海禁,所以满清的海军力量不堪一击。
----------------------
发信人: wsnonline (卫所南次郎-1块钱俩,5毛钱不卖!),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蒙元的时候和郑和下西洋的时候,台湾是神马情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r 26 09:59:22 2013, 美东)
原住民为主,大明实行严格海禁,福佬们是郑成功后才大批登台的。
m***n
发帖数: 12188
40
明朝的海禁和清朝的海禁是完全两玛事。
把它们等同起来,这是典型的望文生义。
清朝的海禁是完全锁国,只允许几个官方代理人在制定地点对外贸易。连渔民出海打鱼
都有巨多限制。
明朝的海禁其实有两个,一是限制海盗的临时举措,二是试图对海外贸易收税,比如万
历想从江南多收点税,包括对海船收税,被骂得狗血喷头。
愚昧的刘大夏灭了官方的郑和舰队,但是明朝自始自终有强大的民间海上力量,能与同
时代的西方海上强权对战,一点不差。
其实,与很多人的认识相反,中国自古以来是地球上的航海民族之一,是航海技术的重
要开创者之一,任何一本古代技术历史书都会告诉你古中国对航海的贡献,不比希腊差
,甚至犹有过之。长久以来,是东亚和东南亚海上的唯一霸主。
但是清朝完全没有了,清朝事实上废掉和结束了中华民族的海上能力和传统。
x*****z
发帖数: 787
4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國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那
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國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大的
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原因,我认为,那
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某种
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提
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王
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则
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灭
,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
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大妨称为“文明的中断”。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请允许我先引用周良霄《元代史》序文中
的一段话:宋亡之后,元王朝统一中國,并在政治社会领域带来了某些落后的影响,“
它们对宋代而言,实质上是一种逆转。这种逆转不单在元朝一代起作用,并且还作... 阅读全帖
C********w
发帖数: 1724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
“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不妨称为“文明的中断”。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请允许我先引用周良霄《元代史》序文
中的一段话:宋亡之后,元王朝统一中国,并在政治社会领域带来了某些落后的影响,
“它们对宋代而言... 阅读全帖
C********w
发帖数: 1724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用那个时代的话语来说,叫做
“亡天下”;用今天的话语来说,不妨称为“文明的中断”。

为什么说宋朝的灭亡是“文明的中断”呢?请允许我先引用周良霄《元代史》序文
中的一段话:宋亡之后,元王朝统一中国,并在政治社会领域带来了某些落后的影响,
“它们对宋代而言...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upidArrow (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04:00 2015, 美东)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5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upidArrow (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04:00 2015, 美东)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6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upidArrow (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04:00 2015, 美东)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7
来自主题: Texas版 -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upidArrow (快而不急,忙而不乱), 信区: History
标 题: zz 论唐宋之近代化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13 13:04:00 2015, 美东)

作者:文史越千年 2014-07-31

我们需要解释一个问题:既然早在11~13世纪的宋王朝,中国就已经产生了近代化
,那为什么到了19世纪下半叶,中国的近代转型还要显得那么艰辛、一波三折?这么重
大的问题当然不适宜用单一的原因来解释,不过如果要找出最深刻的历史远因,我认为
,那便是——“唐宋变革”所代表的近代化进程在南宋灭亡之后被中断了,历史发生了
某种程度的倒退。

敏锐的明末思想家黄宗羲与王夫之都察觉到,宋朝的覆灭不可跟其他王朝的更迭相
提并论。黄宗羲说:“夫古今之变,至秦而一尽,至元而又一尽,经此二尽之后,古圣
王之所恻隐爱人而经营者荡然无具。”王夫之说:“二汉、唐之亡,皆自亡也。宋亡,
则举黄帝、尧、舜以来道法相传之天下而亡之也。”宋朝之亡,不仅仅是一个王朝的覆
灭,更是一次超越了一般性改朝换代的历史性巨大变故。...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Re: 倭寇是谁?
你应该说明的不是明朝政府为什么要海禁,而是为什么因为有海盗就必须要海禁不许海
商。明末郑家在日本在东南亚就是海商集团,怎么在开放了海禁的伟大祖国就成了海盗
?你不解释海洋文明也没关系,具体问题总得解释吧。
E*********r
发帖数: 10
49
有清一代,闭关锁国,康熙年是一大关节,前后数十年开海禁又限制,这是众所周知的常
识。不过,凡事有经有常,康熙开海的政策的变化,不是简单的一句话,应当放到当时的
社会经济政治的环境中考察。然事涉中外,文献和资料并不齐整,我将前后一些留意的思
考如下,所谓不揣浅薄,以求就正。
清初的禁海政策主要是为了防堵明郑势力的侵扰,割断沿海地区和明郑反清力量的联系。
这一做法和明初海禁的背景有些相似,明太祖的禁海令目的就是防止张士诚,方国珍残部
勾联倭寇对内地的侵扰。
顺治十三年(1656),发布<<申严海禁敕谕>>,北自天津南至广东,“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
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交逆贼贸易者,不论军民,俱行奏闻处斩。”顺治十八年,又“立
界移民”,即“迁界”,逼迁沿海居民,在闽粤江浙沿海,划无人区,作隔离带,“令下
之日,放火焚烧,片石不留,民死过半。”<<台湾外记>>。夷其土地,空其人民,手段令
人发指。禁海期间,有的澳门商船,因风搁浅,也被法办。<<江宁巡抚题本残件>>,甚至
发现商人大量购买货物,就以“置卖货物,欲图出洋”的罪名可以比照谋叛未行,拟绞立
决。<<形部残题本>>。真是一时人头乱滚。说
E*********r
发帖数: 10
50
东洋,即日本。
清朝中前期实行银钱兼用的复本位制,国库会计以及大额成交以银两为计算单位,一般民
间交易,钱粮缴纳,工价兵饷则银钱相杂,社会上流通量最大的,仍推钱文。
清朝和日本通商最重要的原因正是由于经济发展,铜币的使用量激增,国内产铜不足,必
须从日本进口大量的“倭铜”“倭铅”。
有明一代,南倭北虏始终为患。明代经济发达,但是无法大量从日本进口铜,云南产铜,
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无铜,铜钱的调剂和运输花费巨大,明一度采用发行宝钞降低铜钱流
通的办法。
顺治初年,清决定“以铜为钞,逾于洪武纸万倍。盖其行使之不长,以其易腐朽也”<<顺
治元年七月户部左侍郎邓长春启本>>,当然,清朝初立,以政府信用为支持的纸钞在民间
能否接受也是问题。铜的来源,顺治海禁令颁布前,清还能“海航所市,岁以数千百万计
”,顺治十三年,铸钱数为2,604,872,380文,十三年海禁后,铜源受影响,顺治十五
年,铸钱数迅速锐减至14,017,399文,而顺治十八年铸钱不过291,584,600文,<<清
世祖实录>>故终顺治一朝,铸钱数也没有超过顺治十三年海禁以前。顺康海禁期间,为了
解决各地用钱问题,在多省开设铸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