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沈尹默
首页 上页 1 2 (共2页)

发帖数: 1
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民国才女,叔喜欢张充和
董 桥:张充和耶鲁书展
今年四月十三日,美国耶鲁大学庆祝书法家张充和九十六岁生日举办“张充和题字选集
”书法展。照说,张充和生于一九一三年阴历四月十二日,阳历生日应该是五月十七日
,书展为了赶在学期结束之前举行,选订阳历最靠近阴历生日的四月十三日开幕。那天
,耶鲁图书馆东亚分部图书室里来了一百二十多位宾客,馆方还邀请纽约海外昆曲社好
几位社员光临,安排他们在开幕仪式礼成之后跟张充和一起演唱昆曲,九旬寿星奶奶不
仅嗓子清润,字正腔圆,连台上风韵都不减当年。
余英时先生来信说,耶鲁孙康宜教授和旅美几位张充和先生的友朋,都想出版一册张充
和墨宝,收集她多年来为人题写的书名、匾额等墨迹,收齐了印成这位书法名家的书谱
,孙康宜早已经为《选集》的展览写了一篇《小题亦可大做:谈〈张充和题字选集〉》
。孙教授文章里说,当初她跟张充和提起耶鲁大学要为她举行“题字选集”书展的时候
,充和先生半开玩笑说:“我的那些题字啊,简直是小题大做了!”孙教授一听大喜,
说张充和书法风采卓越,靠的正是老太“小题大做”的创作精神。每次人家求字,就算
只求几个字,她都费尽心思慢慢打好腹稿,酝酿多时才展纸搦笔写了又写,试了又...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
一般认为文革正式开始于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历时10年,到1976年10
月结束。这一场旷世疯狂与浩劫,致使至少数百万人非正常死亡,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与人伦道德遭受严重打击,亦有数不清文物惨遭蹂躏。下面是网上流传的一份文革期间
文物被毁清单。
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2.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
板车上游街示众。
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碎
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子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后,
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在地
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筒被打烂之外,霍去病的塑
像也毁于一旦。
9.颐和园佛... 阅读全帖
x****6
发帖数: 4339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前者历年名单里牛人很多啊
前者历年名单里牛人很多啊:
历任馆长
馆长
符定一(1951年-1958年)
章士钊(1959年-1973年)
杨东莼(1974年-1979年)
叶圣陶(1980年-1988年)
萧乾(1989年-1999年)
启功(1999年-2005年)
袁行霈(2006年-)
副馆长
叶恭绰、柳亚子、章士钊
邢赞亭、徐森玉、陈寅恪、谢无量、沈尹默、商衍鎏

萧乾、吴空
启功、王楚光
袁行霈
q****g
发帖数: 129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在共产理论中,不仅财产公有
在共产理论中,不仅财产公有,而且性资源也必须公有。按照马克思学说,消灭私有制
和家庭是解放全人类的关键:“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
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同传
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包括同传统的一夫一妻制观念决裂吗?决裂后就成了俄
共的“杯水主义”——性交象喝“杯水”一样的随便;到了陈独秀(1879-1942)那里
,“性器官长在头上,性交不过是点头而已”,是每日必打几次打招呼的革命仪式。
一,陈独秀先奸后娶小姨子高君曼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庆府城内(属于怀宁县)。其父陈
衍中是秀才,陈独秀2岁丧父,过继给叔父陈衍庶(昔凡)为子。1896 年,陈独秀参加
县府考试获得第一名秀才,时年17岁。1897年8月底陈独秀赴南京参加乡试,第一次接
触到了康梁派的报纸。乡试落榜后,1897年9月下旬,18岁的陈独秀回家与高晓岚拜堂
成亲。高晓岚比陈独秀大3.5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是出身将门之女却目不识丁。
她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体态端庄;一双小脚,总是穿着老蓝布做成的长长的大褂子,
... 阅读全帖
p*******9
发帖数: 1860
5
刚上岗的廊庑没见识,看看什么才叫做作践:
文革期间被毁文物清单
一般认为文革正式开始于1966年5月16日「五一六通知」出台,历时10年,到1976年10
月结束。这一场旷世疯狂与浩劫,致使至少数百万人非正常死亡,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
与人伦道德遭受严重打击,亦有数不清文物惨遭蹂躏。下面是一份文革期间文物被毁清
单。
1.炎帝陵主殿被焚,陵墓被挖,焚骨扬灰。
2 造字者仓颉的墓园被毁,改造成了“烈士陵园"。
3.山西舜帝陵被毁,墓冢挂上了大喇叭。
4.浙江绍兴会稽山的大禹庙被拆毁,高大的大禹塑像被砸烂,头颅齐颈部截断,放在平
板车上游街示众。
5.世界佛教第一至宝,佛祖释尊在世时亲自开光的三圣像之一八岁等身像被捣毁面目。
6.孔子的坟墓被铲平,挖掘,「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的大碑被砸得粉碎!庙碑被砸碎
了,孔庙中的泥胎塑像被捣毁。孔子的七十六代孙令贻的坟墓被掘开。
7.和县乌江畔项羽的霸王庙、虞姬庙和虞姬墓。香火延续两千年至今日,“横扫”之后
,庙、墓皆被砸成一片废墟。文革后去霸王庙的凭吊者,见到的只是半埋在二里半露在
地上的石狮子。
8.在横扫一切的风暴中,霍去病的霍陵也遭了殃。香烛、签...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13789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jnyn (hamster),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陈独秀嫖娼被北大驱逐: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Dec 6 15:07:17 2010, 美东)
来源:环球网
陈独秀嫖娼事件:改变中国历史? (博讯 boxun.com)

十六年后,胡适与汤尔和就此事在信中展开争论。胡适主张把“公行为”和“私行
为”分开:一方面认为公共人物(Publicmen)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他们的私行为也有可
能对公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任何人把私行为当做攻击某人的武器。在胡适看
来,借私行为攻击陈独秀的真正用意是变相攻击北大新思潮的领袖,3月26日的会议导
致了“国中思想的左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义者的变弱”。汤尔和则认为
陈独秀本为“不羁之才”,不会安于教授生活,即使没有这件事情,也会离职而去。

陈独秀嫖娼事发,蔡元培召开“三・二六会议”

1919年3月26日夜,北京,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家中。北大校长蔡...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167
7
“…… 宗教被破坏的最大原因是人心不行了造成的,拜佛的不是为了修佛,而是为了
求佛、保佑发财、消灾、生儿子,为了生活得如何自在。人人前世都造了很多业,怎么
能自在哪?怎么能干了坏事而不还业呢?魔看到人心不正纷纷出洞祸乱世间;神佛见人
心不正纷纷离位弃庙而去。庙中被求财求利的人带進很多狐、黄、鬼、蛇,这样的庙还
能不砸吗?……”
————以上摘自一九九五年十二月二十一日李洪志老师的经文《为谁而修》。
看来李老师作为当年在文革中加入过“毛泽东思想战斗宣传队”的红卫兵积极分子,仍
对砸庙捣毁文物的这种革命行动带有深厚的感情。仅从以上这篇李老师语录来看,大师
对文革砸庙行动持的是赞同观点,甚至还义正词严、声色俱厉、理直气壮地说:“这样
的庙还能不砸吗?”认为红卫兵砸庙的革命行为是符合天意的,是替天行道的,是有深
刻道理和内涵的,红卫兵只是想把带进来的狐、黄、鬼、蛇给赶走而已,只是常人看不
到里面的因缘关系。我私下认为大师所讲是对的,于是整理了以下红卫兵在全国范围内
破坏的部分文物的清单,请大师回个帖,讲讲这些除砸庙以外的革命行动背后的天意又
是什么?这些摧毁中国传统文化的革命行动究竟算不算替天...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文革中身亡的155位大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3 19:46:56 2015, 美东)
近年来,不少文革时期“红卫兵”公开向被害人和公众道歉,让这段十年浩荡的血腥往
事再度浮现在世人面前。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对于文学艺术界而言,最沉痛的,莫过于
在那十年里,有约155名文学、书画等艺术大师被迫害致死或自杀身亡。
他们,持文人高骨品格,坚持真理、据理力争,至死不渝。今天,让我们向这些为正义
、为科学真理、为祖国文化事业献身的志士致敬!
147名被迫害致死的文学艺术大师:
著名书画艺术家:潘天寿、丰子恺、王式廓、董希文、陈半丁、秦仲文、陈烟桥、马达
、倪贻德、肖传玖、吴耘、张正宇、吴镜汀、叶恭绰、刘子久、乌叔养、符罗飞、贺天
健、彭沛民、郑野夫、李斛、沃渣、王颂咸、李又罘、张肇铭、李芝卿。
著名作家、诗人:田汉、阿英、赵树理、柳青、周立波、何其芳、郑伯奇、郭小川、芦
芒、蒋牧良、刘澍德、孟超、陈翔鹤、纳赛音朝克图、马健翎、...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课本里那些课文的作者,他们都自杀了(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27 17:28:30 2015, 美东)
文革批斗。(网络图片)
30名文革中被迫害自杀身亡的名人:
邓拓: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加入中共。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
民日报》总编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
表文章公开点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
的一封信》和《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
一个以死抗争的人。
老舍: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著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日战争期间曾主持中华全
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工作。1949年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
等职。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馆》等。1966年8月24日因不堪迫害
投北京太平湖自杀。
陈笑雨:1917年生,江苏靖江县人。著名文艺...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周海滨:文革时期到底毁了多少字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8 11:49:28 2016, 美东)
1、北京名学者梁漱溟家被抄光烧光。文革过后梁漱溟回忆抄家时红卫兵的举动时说:
‘他们撕字画、砸石玩,还一面撕一面唾骂是‘封建主义的玩艺儿’。最后是一声号令
,把我曾祖、祖父和我父亲在清朝三代官购置的书籍和字画,还有我自己保存的,统统
堆到院里付之一炬……红卫兵自搬自烧,还围着火堆呼口号……
2、南京著名的书法家林散之珍藏多年的字画及自己的作品全部被毁之一炬,他被赶回
了安徽老家。当时在上海居住的画家林风眠家被抄家、画被焚烧,又在风声鹤唳中自己
将留存的作品浸入浴缸、倒进马桶、沉入粪池。
3、中央文史馆副馆长、84岁的杭州名学者马一浮的家被搜罗一空。抄家者席卷而去之
前,他恳求道:‘留下一方砚台给我写写字,好不好?’谁知老人得到的却是一记耳光
。他悲愤交集,不久即死去。
4、名满天下的上海书法家沈尹默是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也...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4691
11
来自主题: NextGeneration版 - 宝宝的名字有一个字和曾祖父重了
我有个朋友曾祖父是沈尹默,她的名字为了纪念曾祖父叫“晓尹”。但是如果你们家老
人忌讳还是算了吧,换一个同音字或者同意字什么的
wh
发帖数: 141625
12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刘文飞:耶鲁访张充和
(《耶鲁笔记》是学者、翻译家刘文飞作为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在耶鲁大学访学
期间对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书写。书中既有他的见闻感受,又有一脉相承的耶鲁校园文
化带给他的思索,还有他与一些中外学者的交往故事,以及他对美国社会的独到观察。
读者可以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美国学术界及其学术精神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图为刘文飞夫妇拜访张充和先生。)
来耶鲁之前,我就读了《合肥四姐妹》一书,知道张充和先生就住在耶鲁。到耶鲁
后,经东亚系孙康宜教授介绍,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拜访了充和先生。
用车载GPS搜寻充和先生的住处,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两家相距竟然不足两公里!
她居住的北黑文(North Haven,充和先生等旅居该地的华人始终将其称作“北港”,
一如他们称“纽黑文”为“新港”)和我租住的哈姆登(Hamden)虽是同属大纽黑文区
的两个小镇,但我们两家的住处却恰好处于两镇的结合部。两三分钟后,我们已经按响
了张先生家的门铃。
由于事先有过电话约定,老人显然在等我们,门很快就打开了。门后出现一位身材
矮小瘦削、面容晴朗慈祥的老太太。几句寒暄之后,她把我们让到长沙发上,交谈立即
热烈地展开...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3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刘文飞:耶鲁访张充和
(《耶鲁笔记》是学者、翻译家刘文飞作为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在耶鲁大学访学
期间对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书写。书中既有他的见闻感受,又有一脉相承的耶鲁校园文
化带给他的思索,还有他与一些中外学者的交往故事,以及他对美国社会的独到观察。
读者可以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美国学术界及其学术精神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图为刘文飞夫妇拜访张充和先生。)
来耶鲁之前,我就读了《合肥四姐妹》一书,知道张充和先生就住在耶鲁。到耶鲁
后,经东亚系孙康宜教授介绍,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拜访了充和先生。
用车载GPS搜寻充和先生的住处,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两家相距竟然不足两公里!
她居住的北黑文(North Haven,充和先生等旅居该地的华人始终将其称作“北港”,
一如他们称“纽黑文”为“新港”)和我租住的哈姆登(Hamden)虽是同属大纽黑文区
的两个小镇,但我们两家的住处却恰好处于两镇的结合部。两三分钟后,我们已经按响
了张先生家的门铃。
由于事先有过电话约定,老人显然在等我们,门很快就打开了。门后出现一位身材
矮小瘦削、面容晴朗慈祥的老太太。几句寒暄之后,她把我们让到长沙发上,交谈立即
热烈地展开... 阅读全帖
t******1
发帖数: 404
14
来源:环球网
十六年后,胡适与汤尔和就此事在信中展开争论。胡适主张把“公行为”和“私行
为”分开:一方面认为公共人物(Publicmen)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他们的私行为也有可
能对公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任何人把私行为当做攻击某人的武器。在胡适看
来,借私行为攻击陈独秀的真正用意是变相攻击北大新思潮的领袖,3月26日的会议导
致了“国中思想的左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义者的变弱”。汤尔和则认为
陈独秀本为“不羁之才”,不会安于教授生活,即使没有这件事情,也会离职而去。

陈独秀嫖娼事发,蔡元培召开“三・二六会议”

1919年3月26日夜,北京,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家中。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另两位北
大教员沈尹默和马叙伦开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会议。会议的主题是讨论北大文科学长陈独
秀的去留。临时召开这次会议的缘由,是北京的报纸刚刚刊登了陈独秀在八大胡同“因
争风抓伤某妓女下部”的新闻。

这次会议的具体情形,譬如讨论的侧重点究竟是陈独秀的去留,还是以何种方式让
陈独秀离开,因资料的匮乏已不得而知。胡适曾希望与会的汤尔
w***s
发帖数: 7132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boycott (haha),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课本上那些课文的作者 他们都自杀了(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10 17:26:14 2011, 美东)
课本上那些课文的作者 他们都自杀了(图)
储安平因所谓“党天下”言论被定为“右派”,文革中再次成为造反派折磨的对象。
1968年8月投河自尽。(网络图片)
这些中国的脊梁都自杀了。
邓拓
1912年生,福建闽侯人。1930年入党。曾任**北京市委宣传部部长、《人民日报》总编
辑和社长等职。1966年5月因“三家村”冤案受迫害,5月16日,戚本禹发表文章公开点
名批判邓拓,称邓拓“是一个叛徒”;5月17日晚,邓写下《致北京市委的一封信》和
《与妻诀别书》后,于5月18日自缢身亡,成为在那段非常的岁月里,第一个以死抗争
的殉道者。
老舍
生于1899年。北京人,满族。着名小说家、剧作家。抗战期间曾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
敌协会工作。解放后历任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代表作
有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话剧《茶...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8g徐志摩
看看康生是怎样的人,起码在某人眼里
文革中被打倒的王力反思:文革后对康生的栽赃(图) 书摘
由于对文物有共同的兴趣和爱好,加之工作上的交往,我和党内许多对文物有兴趣的收
藏者、鉴赏家成了朋友。邓拓、田家英是我的好友。我还是郭沫若、康生、夏衍家的常
客。对康生同文物的关系,我有必要说清几个问题。
我在秦城的时候,中纪委曾问我康生在文物方面有什么问题,我写了材料,说在我和他
接触的年代里,即一九六七年我被打倒之前,他没有什么大问题,也没有什么值得揭露
的罪状。康生收藏文物,爱好文物,是我们党内在这方面的杰出的专家。我同他曾在相
当长的时期朝夕相处,了解他的生活情况和性格特点。他在文革前就拿我国的最高工资
,每月四百元,加上他夫人的工资,每月收入超过七百元。那时物价很低,文物价格也
很低,康生常出国,不用自己花钱买衣服,加之生活俭朴,吃的简单,所以他手头总是
很宽裕。另外,康生有一种怪思想,说存钱是肮脏的,他从不存钱,多余的钱全部用在
购买文物上了。康生主要购买两类文物:砚台和善本书。他不藏字画,偶尔碰到喜欢而
便宜的才买一些,买了后多半是送给邓拓、田家英和我。他看中的东西,从不还价。康
生...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zz1989的一百万
在所有一百五十页的档案里,只有这一张1990年的剪报是彩色的。它就像那段灰蒙蒙的
历史中唯一的亮色,让人对未来存有希望。剪报上一张采光极好的照片,一群英姿勃发
的中国人正在普林斯顿大学标志性建筑拿苏堂前谈笑。当时的天气就像今日那么好,春
暖花开,万里无云,而那几张率真的笑脸上也丝毫不见阴霾。照片上,有一个时年24岁
的女孩。就像所有那个年纪的女孩,她长相单纯,笑起来很甜蜜。她周围的那些中年人
,待她的神态如同自家的小女儿。照片底下配文:“每个星期二,他们聚在一起,房间
里总是有一只小小的收音机放着旧时的中国音乐。他们在那里讨论着命运,中国的命运
和自己的命运。”
我想象他们也会像所有普林斯顿人那样在草地上野餐,我想象他们也总是乘坐着只有两
节车厢的火车叮叮当当地去纽约购物。而在大洋彼岸,1990年,他们是以另一种身份被
铭记的。那当时24岁的女孩,就是1989年那场震惊世界的风丨波中的学生领袖柴ling。
那些围着她的中年人,则是那个时代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最著名的记者、最著名的
电视编剧、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智囊。风丨波之后,他们立即成了政丨府通缉对象。有的
在黑龙江的森林里一件单衣躲...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贴文章猜作者
2. 1989的一百万
在所有一百五十页的档案里,只有这一张1990年的剪报是彩色的。它就像那段灰蒙蒙的
历史中唯一的亮色,让人对未来存有希望。剪报上一张采光极好的照片,一群英姿勃发
的中国人正在普林斯顿大学标志性建筑拿苏堂前谈笑。当时的天气就像今日那么好,春
暖花开,万里无云,而那几张率真的笑脸上也丝毫不见阴霾。照片上,有一个时年24岁
的女孩。就像所有那个年纪的女孩,她长相单纯,笑起来很甜蜜。她周围的那些中年人
,待她的神态如同自家的小女儿。照片底下配文:“每个星期二,他们聚在一起,房间
里总是有一只小小的收音机放着旧时的中国音乐。他们在那里讨论着命运,中国的命运
和自己的命运。”
我想象他们也会像所有普林斯顿人那样在草地上野餐,我想象他们也总是乘坐着只有两
节车厢的火车叮叮当当地去纽约购物。而在大洋彼岸,1990年,他们是以另一种身份被
铭记的。那当时24岁的女孩,就是1989年那场震惊世界的风丨波中的学生领袖柴ling。
那些围着她的中年人,则是那个时代中国最重要的知识分子:最著名的记者、最著名的
电视编剧、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智囊。风丨波之后,他们立即成了政丨府通缉对象。有的
在... 阅读全帖
e*******c
发帖数: 2133
19
re
"充和何以竟能在中国古典艺术世界中达到沈尹默先生所说的“无所不能”的造境?这
必须从她早年所受的特殊教育谈起。她自童年时期起便走进了古典的精神世界,其中有
经、史、诗、文,有书、画,也有戏曲和音乐。换句话说,她基本上是传统私塾出身,
在考进北大以前,几乎没有接触过现代化的教育。(详见Annping Chin, Four Sisters
of Hofei, New York: Scribner, 2002)进入二十世纪以后,只有极少数世家——所
谓“书香门第”——才能给子女提供这种古典式的训练。
在儒家主导下的古典教育一向以人为中心。为了使人的品质不断改进,精神境界逐
步提升,古典教育同时拥抱似相反而实相成的两大原则:即一方面尽量扩大知识的范围
,另一方面则力求打通知识世界的千门万户,取得一种“统之有宗,会之有元”的整体
理解。唯有如此,人与学、知与行合一的理想才有真正实现的可能。以儒家而言,自孔
子以下大致都主张博与约、通与专,或一贯与多闻之间必须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道家
也大同小异。《庄子·天下》篇斥百家之学为“多得一察焉以自好”,“不该不徧,一
曲之士”,这是对刻意求“专”的...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254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中西文化】我们的古典文学
唐振常《川上集》转述沈尹默看见鲁迅用弹弓瞄准在墙边小解的行人。
不过打鸡鸡需要桌球反弹的训练,有悖常理,估计鲁迅瞄准屁股可能性更大。
wh
发帖数: 141625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刘文飞:耶鲁访张充和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onnecticut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Connecticut
标 题: 刘文飞:耶鲁访张充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Oct 29 11:38:43 2014, 美东)
(《耶鲁笔记》是学者、翻译家刘文飞作为美国耶鲁大学富布赖特学者在耶鲁大学访学
期间对这片校园热土的深情书写。书中既有他的见闻感受,又有一脉相承的耶鲁校园文
化带给他的思索,还有他与一些中外学者的交往故事,以及他对美国社会的独到观察。
读者可以对世界一流大学的校园文化、美国学术界及其学术精神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图为刘文飞夫妇拜访张充和先生。)
来耶鲁之前,我就读了《合肥四姐妹》一书,知道张充和先生就住在耶鲁。到耶鲁
后,经东亚系孙康宜教授介绍,我们一家三口在一个秋日的下午拜访了充和先生。
用车载GPS搜寻充和先生的住处,我惊讶地发现,我们两家相距竟然不足两公里!
她居住的北黑文(North Haven,充和先生等旅居该地的华人始终将其称作“北港”,
一如他们称“纽黑文”为“新港”)和我租住的哈姆登(Hamden)虽是同属大纽黑文区
的两个小镇,但我们... 阅读全帖
u*****s
发帖数: 88
2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汉语拼音的困惑

这种网上段子是玩文字游戏罢了,要多少有多呃
汉字简化后,党内无黑,团中有才,国含宝玉,爱因友存,美还是美,善还是善,虽丑
无鬼,只不过台无吉,湾无言
或者
穷不躬,权不佳,党不黑,巩不革。车不行田,坚不称臣。无鹿亦能丽,无巫亦能灵,
无水亦能灭,无火亦能劳,无曲亦能礼,无手亦能击。办事左右不辛苦,垦荒何必靠豺
狼。心中无鬼不称丑,以人为本可生财。天时岂能囚山寺,人杰不可作夏桀。不做白日
飞升梦,手中粮多不用量。
第一个,汉字简化在国民政府在位的时候就开始推行了,这个板子是打不到TG身上的,
TG只是执行的比较贯彻罢了
第二个,大部分现在在网上打繁体的人都是叶公好龙罢了,你让他们手写个“忧郁”或
者“龟”这种都写不出来,既然写字都写不来,号称什么“保留传统文化”?
第三个,繁体有许多笔画繁复的部分在字体比较小的场合(在网上看文章这个问题凸显
)都挤在一起,非常没有美感
第四个,书法艺术其实是凌驾在字体之上的,沈尹默有简体字帖的,一样写的很好看,
不要说很多草体书法里面其实就是简体
当然还有些陈词滥调比如繁体不如甲骨文保留文化多之类的,就不一一赘述了。
G***O
发帖数: 839
2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求本书-积玉
中学时候见过同桌的,首页--积玉--是沈尹默的。
里面有许多好字。goole 了书名叫书法大成,好像是民国出的
不知道有没有再版
r****y
发帖数: 26819
24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天地玄黄
元黄派:赵佶,米芾,颜真卿,清圣祖。。。
玄黄派:智永,怀素,欧阳询,孙过庭,赵孟頫,文徵明,沈尹默,董其昌。。。
两可派:启功。。。
启功肯定不讲避讳,他祖辈弘昼,但千字文里“昼眠夕寐”,他给忘了。。。

发帖数: 1
2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性解放我只服陈独秀
在共产理论中,不仅财产公有,而且性资源也必须公有。按照马克思学说,消灭私有制
和家庭是解放全人类的关键:“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
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这“同传
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就包括同传统的一夫一妻制观念决裂吗?决裂后就成了俄
共的“杯水主义”——性交象喝“杯水”一样的随便;到了陈独秀(1879-1942)那里
,“性器官长在头上,性交不过是点头而已”,是每日必打几次打招呼的革命仪式。
一,陈独秀先奸后娶小姨子高君曼
陈独秀,原名庆同,字仲甫,1879年10月9日生于安庆府城内(属于怀宁县)。其父陈
衍中是秀才,陈独秀2岁丧父,过继给叔父陈衍庶(昔凡)为子。1896 年,陈独秀参加
县府考试获得第一名秀才,时年17岁。1897年8月底陈独秀赴南京参加乡试,第一次接
触到了康梁派的报纸。乡试落榜后,1897年9月下旬,18岁的陈独秀回家与高晓岚拜堂
成亲。高晓岚比陈独秀大3.5岁,因自幼受继母虐待,虽是出身将门之女却目不识丁。
她身材修长,眉清目秀,体态端庄;一双小脚,总是穿着老蓝布做成的长长的大褂子,
...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aozhu (打打油), 信区: Poetry
标 题: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6 17:46:48 2009, 美东)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作者: 来源:情诗网 时间:2004-05-23 点击:175 收藏 推荐 【大 中 小】
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起手是一九一六年七月。新诗第一次出现在
《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作者三人,胡氏之外,有沈尹默、刘半农二氏;诗九首,胡氏
作四首,第一首便是他的《鸽子》。这时是一九一八年一月。他的《尝试集》,我们第
一部新诗集,出版是在一九二○年三月。
清末夏曾佑、谭嗣同诸人已经有“诗界革命”的志愿,他们所作“新诗”,却不过
检些新名词以自表异。只有黄遵宪走得远些,他一面主张用俗话作诗——所谓“我手写
我口”——,一面试用新思想和新材料——所谓“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入诗
。这回“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于一九一八年的新诗运动,在观念上,不在方法上,
却给予很大的影响。
不过最大的影响是外国的影
R*****g
发帖数: 682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大师们笔下的书房
《书房》
摘自《梁实秋散文》
书房,多么典雅的一个名词!很容易令人联想到一个书香人家。书香是与铜臭相对
待的。其实书未必香,铜亦未必臭。周彝商鼎,古色斑烂,终日摩娑亦不觉其臭,铸成
钱币才沾染市侩味,可是不复流通的布帛刀错又常为高人赏玩之资。书之所以为香,大
概是指松烟油墨印上了毛边连史,从不大通风的书房里散发出来的那一股怪味,不是桂
馥兰薰,也不是霉烂馊臭,是一股混合的难以形容的怪味。这种怪味只有书房里才有,
而只有士大夫人家才有书房。书香人家之得名大概是以此。
寒窗之下苦读的学子多半是没有书房,囊萤凿壁的就更不用说。所以对于寒苦的读
书人,书房是可望而不可即的豪华神仙世界。伊士珍《琅嬛记》:“张华游于洞宫,遇
一人引至一处。别是天地,每室各有奇书,华历观诸室书,皆汉以前事,多所未闻者,
问其地,曰:‘琅嬛福地也。’”这是一位读书人希求冥想一个理想的读书之所,乃托
之于神仙梦境。其实除了赤贫的人饔飧不继谈不到书房外,一般的读书人,如果肯要一
个书房,还是可以好好布置出一个来的。有人分出一间房子养来亨鸡,也有人分出一间
房子养狗,就是匀不出一间做书房。我还见过一位富有的知识分子,他不但...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28
朱自清·《中国新文学大系·诗集》导言
作者: 来源:情诗网 时间:2004-05-23 点击:175 收藏 推荐 【大 中 小】
胡适之氏是第一个“尝试”新诗的人,起手是一九一六年七月。新诗第一次出现在
《新青年》四卷一号上,作者三人,胡氏之外,有沈尹默、刘半农二氏;诗九首,胡氏
作四首,第一首便是他的《鸽子》。这时是一九一八年一月。他的《尝试集》,我们第
一部新诗集,出版是在一九二○年三月。
清末夏曾佑、谭嗣同诸人已经有“诗界革命”的志愿,他们所作“新诗”,却不过
检些新名词以自表异。只有黄遵宪走得远些,他一面主张用俗话作诗——所谓“我手写
我口”——,一面试用新思想和新材料——所谓“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入诗
。这回“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对于一九一八年的新诗运动,在观念上,不在方法上,
却给予很大的影响。
不过最大的影响是外国的影响。粱实秋氏说外国的影响是白话文运动的导火线:他
指出美国印象主义者六戒条里也是不用典,不用陈腐的套语;新式标点和诗的分段分行
,则是模仿外国;而外国文学的翻译,更是明证。胡氏自己说《关不住了》一首是他的
新诗成立的纪元,而这首诗却是译的,正是一个重
p*******n
发帖数: 1928
2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转一篇偏激的
严谨的说,作者的定义是对的。
“新诗”也就是“poetry”,不属于任何中国古典意义上的“诗”。古文中的“诗”字
,从“言”从“寺”。从定义上讲必须是具有音乐美感的文字。所谓“诗言志,歌永言
,声依永,律和声。”古诗包括后来的词曲,从来没有放弃过格律上的要求。最宽松的
情况下,也是要押韵的。还有其他隐形的诗体要求,先不一一谈了。
而近代产生的,“完全自由体”诗歌无法归入任何中国古典诗歌分类,甚至定义上也和
“诗”相去甚远。因此用西人的诗歌分类以及定义来探讨古汉语诗歌是行不通的。文体
的内涵和外延都不尽相同。更何况,古代诗论已有大量的论述,其中的名词和西诗的名
词也很难对应。直接摒弃古人诗论,采用西方观点评论古诗,极不合理。《谈艺录》中
曾经做了很多比较文学的尝试,我觉得基本的分寸大约也就到此为止。至于,仅为了自
欺欺人,搞一些英文词汇来显示学问,而不细究古今词汇内涵的,并不在我讨论之列。
宽泛的讲,我不赞成作者否定新诗的态度。新诗的产生有其时代合理性。需要认清的只
是,新诗古诗是截然不同的文体。他们之间或可借鉴。但绝不可随意互换名词,尤其是
从西诗中生吞活剥来的名词。在这个版上我一再看...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110
30
柳是晏海林的老师,写魏碑和隶书的,他祖父是民国的中央研究院院士,他是沈尹默的
学生,认识很多人,上课很爱听他八卦,他还会带一些家里的藏品来课上给学生欣赏。
他2005年已经去世了,当时知道时觉得很可惜。晏海林前几年做了肝移植,也不知道现
在身体如何?
p********i
发帖数: 12365
31
贴首沈尹默的《月夜》
霜风呼呼的吹着,
月光明明的照着。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
却没有靠着。
诗社那种小孩子无病呻吟的东西实在是太烂了。看不下去

同意。水平也太差了吧,还人人传抄,高级黑吗。。。。
f***n
发帖数: 781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osAngeles 讨论区 】
发信人: truman01 (初吻), 信区: LosAngeles
标 题: 陈独秀嫖娼被北大驱逐:改变了中国历史走向(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4 02:38:52 2010, 美东)
来源:环球网
十六年后,胡适与汤尔和就此事在信中展开争论。胡适主张把“公行为”和“私行
为”分开:一方面认为公共人物(Publicmen)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他们的私行为也有可
能对公众产生影响;另一方面也不赞成任何人把私行为当做攻击某人的武器。在胡适看
来,借私行为攻击陈独秀的真正用意是变相攻击北大新思潮的领袖,3月26日的会议导
致了“国中思想的左倾,《新青年》的分化,北大自由主义者的变弱”。汤尔和则认为
陈独秀本为“不羁之才”,不会安于教授生活,即使没有这件事情,也会离职而去。

陈独秀嫖娼事发,蔡元培召开“三・二六会议”

1919年3月26日夜,北京,北京医专校长汤尔和家中。北大校长蔡元培和另两位北
大教员沈尹默和马叙伦开了一次不大不小的会议。会议的主题
M******a
发帖数: 6723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大,一艘搁浅在时代洋流的人文巨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6 14:50:48 2016, 美东)
2016-09-05于建嵘的东书房
摘要:大学之所以立于世,是因为大学精神。大学是传承与创新的机构,传承的是文明
,创新的是知识和思想!是之谓:科教重地,人文秀区。一个大学之所以著名,是其弘
扬的精神为人类的发展闪烁了应有的光芒!正如杨福家院士所说:“大学之所以称之为
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
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
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作者丨闫恩虎(经济学教授)
转自丨中国社会学
二十多年前,听北京的几位教授在一块闲聊,有点炫耀各自学校的光荣。清华教授说×
×领导人是清华毕业的;人民大学教授说××领导人可以说是人大校友。北大教授平静
中有点不屑:“我们北大没出过什么大人物,70...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北大,搁浅在时代洋流的人文巨舰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Sep 28 17:34:09 2016, 美东)
http://hx.cnd.org/?p=129926
作者:闫恩虎(经济学教授)
来源:中国社会学
摘要:大学之所以立于世,是因为大学精神。大学是传承与创新的机构,传承的是文明
,创新的是知识和思想!是之谓:科教重地,人文秀区。一个大学之所以著名,是其弘
扬的精神为人类的发展闪烁了应有的光芒!正如杨福家院士所说:“大学之所以称之为
大学,关键在于他的文化存在和精神存在。大学文化是追求真理的文化,是严谨求实的
文化,是追求理想和人生抱负的文化,是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是提倡理论联系实际的
文化,是崇尚道德的文化,是大度包容的文化,是具有强烈批判精神的文化。
二十多年前,听北京的几位教授在一块闲聊,有点炫耀各自学校的光荣。清华教授说×
×领导人是清华毕业的;人民大学教授说××领导人可以说是人大校友。北大教授平静
中有点不屑:“我们北大没出过...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85
35
来自主题: ZJU版 - 杭州人帮帮忙
章、林纾、陈叔通、马叙伦、蒋梦麟、钱家治、郁达夫、徐志摩、潘天寿、沈尹默、金
庸、华君武、吴茀之、程裕淇、丁舜年、徐志强、刘吉、蒋筑英、张启楣、孙优贤、潘
公凯、黄亚洲、胡祖光
hehe,all hang si
n*****h
发帖数: 212
36
来自主题: Shanghai版 - 家门口的三条路
从记事开始,大概搬过四次家,但搬来搬去,总离不开虹口这块地盘
。现在居住的地方,距鲁迅公园仅一箭之遥,家门前还有几条叫人浮
想联翩的马路,是那种信手拈来的文化感觉,假如要编售楼广告,恐
怕能写得很有诗意。在这里安家,仿佛也能沾点灵气。
说是家门前的三条马路,其实走走也要五六分钟。这种套近乎的狡黠
,是跟售楼广告学来的。就像有些楼盘,明明距地铁站甚远,却偏说
眨眼功夫就到,再一深究,原来人家是开车过去的。
离我家最近的多伦路,前一阵人气很旺,乘着旅游节的东风,一条文
化名人街在此间复活了。徜徉在多伦路,旧式海派建筑比肩接踵,深
情地回味着昔日海上繁华梦;沿街的欧式路灯别样风情,默默注视着
文化名人曾经留下的足迹。还有那些雕塑,也是匠心独运,栩栩如生
的造型,电影一般地闪回着昨日的镜头:诗人沈尹默裹挟一叠《申报
》,步履匆匆地步入小巷深处;作家丁玲坐在长椅上,安详地阅读着
远方来信;文艺理论家冯雪峰跨出屋门,招来一辆黄包车;鲁迅先生
依然身着长衫斜靠在藤椅上,与好友瞿秋白促膝长谈,“人生得一知
己足矣”……与这样的文化名人为“邻”,心情肯定不错,捧本书读
读,似乎更添兴头。
出多伦路不远,
T*****n
发帖数: 2456
37
wiki上刷出来的杭高著名校友,很多啊,只可惜越到后面越不认识
杭高的著名校友极多,许多校友在学术,政治,商业等领域起着领导整个领域发展的作
用。到目前为止,共有46位中外院士出自杭高。
养正、府中、旧一中时期(1899-1923)[编辑]
林启:杭高创始人,亦是求是书院(今浙江大学)创始人之一。
陈黻宸  林白水
陈叔通:政治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曾任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政协全国委员
会副主席
钟毓龙
钱家治
沈兼士
钱玄同:著名文学理论家,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湯爾和
马叙伦:民主人士,教育家,语言学家和书法家
陈介
徐新六
姜立夫
郑昶
张乃燕
郁达夫: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徐志摩:诗人,散文家,“新月派”文学代表  蔡堡
倪贻德  阮毅成
两级师范、省立一师时期(1908-1923)
徐定超  李次九  阮性存
沈钧儒:法学家,社会活动家。曾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全国人大常委副委员长、全国
政协副主席
经亨颐:教育家 朱希祖  刘大白
李叔同:
鲁迅
戴笠
张宗祥
许寿裳
沈尹默
姜丹书
夏丏尊
胡公冕
何炳松
陈望道
叶圣陶
刘延陵
朱自清
许宝驹
俞平伯...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38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沈祖棻《涉江词》
昔时赵李今程沈,总与吴兴结胜缘。我与寄庵同一笑,此中缘法自关天。
沈尹默1954

书告祖
不轻许
祖棻所
首页 上页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