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殷墟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7
发帖数: 667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殷墟王陵也是曹操墓?
没任何直接证据就说哪个墓是帝乙,帝辛。太不严谨。
难不成又是一个曹操墓。
殷墟王陵遗址位于安阳市洹河北岸的武官村北地,与小屯村的殷墟宫殿宗庙遗址隔河相
望,与东面的洹北商城遥相呼应,共同组成了闻名中外的殷墟遗址。

它东西长约450米、南北宽约250米,总面积近200亩。从1933年起至今,在这里相继发
现了13座大墓、2000多座陪葬墓和祭祀坑,出土了数量众多、制作精美的青铜器、玉器
、石器和陶器,举世闻名的司母戊方鼎就发现于这里。殷墟王陵遗址是殷商王朝的陵地
与祭祀场所,被国际专家学者誉为世界“第二个古埃及”,开创了中国帝王陵寝制度的
先河,是我国目前已知最早、最完整的王陵墓葬群,被学术界公认为殷商时期的王陵所
在。它的发现,确证了殷墟商代都城的历史地位,直接推动了中国奴隶制社会的研究,
成为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重要基石。殷墟王陵遗址是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洹北商城遗址等共同组成了殷墟遗址。建有M260大墓揭示展示
和保护房工程、12座王陵大墓的植被标示以及480余座祭祀坑、兽祭坑展示工程等。目
前,殷墟王陵遗址已成为一座初具规模的集文物保护、科学研... 阅读全帖
k**********4
发帖数: 16092
2
近日,考古人员在河南安阳殷墟大遗址保护区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18座匈奴墓葬。
这些匈奴墓葬保存完整。
据考古人员介绍,此次发现的匈奴墓葬排列整齐,墓葬形制相同。从出土的器物判断,
这些墓葬晚于殷墟时期,且与中原墓葬的形制内容有所不同。
视频截图
中国社科院考古所安阳考古站研究馆员申文喜:都是一些小型的砖室墓,应该不属于典
型的中原式的墓葬,它的时代应该在东汉末年到魏晋,距今1800年左右。
考古人员在清理这些墓葬时发现,几乎在每一个墓葬内都会出土一件铜釜,而这种带有
明显少数民族特点的铜釜,在中原地区很少出现。
申文喜:它上边有两个铜耳,可以吊起来做饭,适宜游牧民族来回迁徙使用,每个铜釜
上面外表都有一层厚厚的烟胎,就是表明是使用过的,根据出土器物的形制大致推测应
该是匈奴族,和匈奴有关系。
视频截图
此外,在这些墓葬内还出土了串珠、金耳环、短剑、绿松石等器物。据了解,在殷墟的
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晚期墓葬十分常见,而此次典型少数民族特色墓葬在殷墟大遗址
保护区内出现,实属难得。目前,这批墓葬已经清理出一部分,预计到今年11月份全部
清理完毕。
申文喜:这批人在什么时候,在什么样的历...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读殷墟卜辞综述
读殷墟卜辞综述
作者陈梦家是容庚的学生,是古文字学家,又是新月派诗人。妻子赵萝蕤是翻译文学家
。陈梦家1966年自杀。李学勤曾是他的助手。
此书1955年写成,总结从甲骨发现到成书为止的甲骨研究。涉及甲骨发现过程,甲骨文
字的构造,文法,断代分类,以及解读卜辞得到的关于商朝历史,包括历法,地理,商
王世系庙号,商人亲属关系,宗教等内容。
甲骨出土前,古文字学只是古器物学,金石文字。据此书所述,发现甲骨的时间顺序大
致为:约1880清光绪初年前后,安阳之小屯村民耕地发现有甲骨出土, 村民用来填
井,磨粉做伤药,及卖给药铺,为龟板与龙骨。约二十年后有所谓贩卖古董的"估人"
来村里收买有字甲骨贩卖北京,从此村人才有意寻找有字甲骨。最早收藏人为王懿荣,
王死后收藏归与刘鹗。刘继续经估人手收集,约五千余片。其间这些估人们是对甲骨出
土与传播的直接负责者。直到1928-37年中研院开始殷墟考古系统发掘,又陆续
万余片出土。49年后又继续考古工作。这些出土甲骨碎片居多,整片极其稀少。到此
书出版时,甲骨收藏以国有最多,五万余片,还有运台的两万六千余,日本一万片,欧
美七千余,及私人收藏若干。这些碎片...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39
4
来自主题: Henan版 - 发一些殷墟的照片
http://picasaweb.google.com/lusi.foxd.videos/rEoUuH
前一段带女朋友回国,带她去看了一下殷墟。
现在殷墟修的真不错,已经跟儿时的记忆很不同,特别是现在新修一个地下博物馆,都
是真品展出,看的很过瘾的。包括镇国之宝司母戊大方鼎真品此刻还在安阳,可以一直
留到2008,国家博物馆建好再还。有机会的兄弟可以看看。据说这个鼎投保了好几亿,
温家宝特批,武警护送看护,才回一趟娘家,机会难得。
去的时候是冬天,里面基本上没有什么人,尤其在地下博物馆,武警都比游人多(haha
,就我们两个游人)。安阳为殷墟申遗真下了不少功夫,现在可以看点有地下博物馆,
宫殿遗址,祭祀区,妇好墓,车马坑,甲骨文碑林,书法壁展等 重点推荐地下博物馆和
妇好墓。妇好墓是在安阳帝王墓群当中唯一的一个女墓,也是唯一一个没有被盗墓贼光
顾的墓,70年代出土了N多宝贝,值得一看看,领略一下中国第一位女将军的风采。

发帖数: 1
5
陈梦家《殷墟卜辭綜述》述评
一、生平简介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 16日,笔名陈慢哉,祖籍是浙江上虞县。是现代学术史上著
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定专家、诗人。他的父亲陈金镛本是浙江上
虞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陈梦家1927年考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法律系。此时闻一多先生任教于此,他开始师从闻
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29年开始,他在《新月》上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诗人之一。
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俞大纲曾以王勃视之。1932年3月,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
青岛大学文学院任助教。并在闻一多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甲骨文。1934年1月,陈
梦家先生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导师为容庚先生。当时容先生是
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唐兰先生
当时代替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授《尚书》和金文,因此,也属于陈梦家先生的老师之一
。1936年9月,陈梦家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
他研究古文字学、古史学的历程。同年出版《梦家诗存》。1937年,经闻一多介绍,任
教于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6
陈梦家《殷墟卜辭綜述》述评
一、生平简介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 16日,笔名陈慢哉,祖籍是浙江上虞县。是现代学术史上著
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定专家、诗人。他的父亲陈金镛本是浙江上
虞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陈梦家1927年考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法律系。此时闻一多先生任教于此,他开始师从闻
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29年开始,他在《新月》上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诗人之一。
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俞大纲曾以王勃视之。1932年3月,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
青岛大学文学院任助教。并在闻一多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甲骨文。1934年1月,陈
梦家先生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导师为容庚先生。当时容先生是
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唐兰先生
当时代替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授《尚书》和金文,因此,也属于陈梦家先生的老师之一
。1936年9月,陈梦家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
他研究古文字学、古史学的历程。同年出版《梦家诗存》。1937年,经闻一多介绍,任
教于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 阅读全帖
n***5
发帖数: 405
7
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惟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
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从古老的甲骨文到今天的
汉字,汉字一共有多少个呢?
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古文字研究的郑州大学博士生导师王蕴智先生说,他们最新的研
究成果表明,商代文字字头已有4100多个,能和今天的字联系起来、仍然“活着”的字
有1250多个。
中国历来重视编写出版字书,最早的字书是东汉许慎编撰的《说文解字》,共收汉
字9353个,《说文解字》的出现,使汉字书写有了统一的标准和规范,许慎因此被历代
学者尊为“字圣”。
南北朝时期,南梁顾野王编撰的《玉篇》,收字16917字,这部书在唐代、宋代时修
订,收字增至22726个。宋代丁度等编纂的《广韵》,收字达53525个,是古代收汉字最
多的字典。清代张玉书奉诏编纂的《康熙字典》,收字达47035个,辛亥革命后,欧阳溥
存等编的《中华大字典》,收入汉字达到48000多个。
近年来出版的《汉语大字典》,共收录汉字56000多字,是迄今为止收录汉字最多的
字典,堪称当今汉语字典的“世界之最”,它的编纂,曾被列为国家文化建设重点科研
项目、

发帖数: 1
8
中商文化和考古学商史编年的新视野
----畏友唐际根教授《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述评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
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
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
科研人员行列之中。蒙唐兄不弃,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他的赠书。通读之
下,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骨鲠在喉,欲吐之而快,因成是文!
该书收录了唐际根教授从事商代考古学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共33篇,从内容上看,作者
先后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商研究、铁器与冶金术、文化遗产四个部分。其中,“考
古学理论与方法”收论文9篇,“商研究”收论文18篇,“铁器与冶金术”收论文3篇,
“文化遗产”收论文3篇。内容上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全部论文皆为围绕殷墟考古
和商代编年的考古学实证这一核心而来,可说主题集中。从时间上看,本论文集所收最
早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6月发表在《考古》上的《中国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一文,到此
论文集出版时最新发表的《殷墟早期田野工作的得失》等6篇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9
2017-05-10 刘正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考古暨历史语言通讯
考古暨历史语言学会常务会长刘正教授
科学出版社最近出版了著名考古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教
授、伦敦大学考古学博士唐际根教授的大作《考古与文化遗产论集》一书,我虽治商周
彝铭研究有年,然才疏学浅加之缺乏田野考古实践,所以至今也不敢归队到专业考古学
科研人员行列之中。蒙唐兄不弃,使我有机会在第一时间内就得到了他的赠书。通读之
下,多有振聋发聩、耳目一新之感,骨鲠在喉,欲吐之而快,因成是文!
该书收录了唐际根教授从事商代考古学专题研究的学术论文共33篇,从内容上看,作者
先后分为考古学理论与方法、商研究、铁器与冶金术、文化遗产四个部分。其中,“考
古学理论与方法”收论文9篇,“商研究”收论文18篇,“铁器与冶金术”收论文3篇,
“文化遗产”收论文3篇。内容上虽然分为四个部分,但是全部论文皆为围绕殷墟考古
和商代编年的考古学实证这一核心而来,可说主题集中。从时间上看,本论文集所收最
早的一篇论文是1993年6月发表在《考古》上的《中国冶金术的起源问题》一文,到此
论文集出版时最新发表的《殷墟早期田野工作... 阅读全帖
q*******u
发帖数: 1405
10
给你来点劲爆的。
--------------------------------------------------
【转 斧钺下的生灵:殷商时代的人殉与人祭】
商族人笃信鬼神,常常为了满足死者或神灵的“意志”而残杀生灵。被杀戮的
有人,也有牛、马、羊、犬、鸡等各种动物。这些被杀戮的生命被称为“牺牲”。
以人为“牺牲”通常发生在殉葬或祭祀两种不同场合,称为“人殉”或“人祭”。
虽然都是杀死活人以为“牺牲”,但人殉与人祭之间有着明确区别:
人殉的发生时间通常在埋葬死者的同时或稍后。人祭虽然也可能是在埋葬死者
的同时进行发生,但更多的是落葬以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殉人往往与死者同穴,
或者在死者坟穴附近,而人祭所用“牺牲”虽然有部分与死者同穴者,更多的却是埋
在死者坟穴前部,保持一定的空间区隔。人殉可以有随葬品,人祭一般是没有随葬
品的。人殉保持着全躯完整,人祭更多的是身首异处。人殉所用的人身份比较复
杂,他们大多是死者生前的近臣、近侍,有贵族、有平民、可能也有奴隶,人祭所
使用的人多是战俘。细心的学者发现,人殉与人祭最根本的区别在于目的不同。人
殉是为了死者,即让殉人待奉死去的祖先或亲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殷代金文中的庙制问题
一、殷周庙制发展史
古代中国的史学家们建构出一幅由夏至周的庙制发展史。但是,对这一发展史的建构却
有两种观点存在。
以《礼纬·稽命征》一书为代表,认为:”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夏,
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此说重点在于通过对”周因于殷礼”的
证明,从而达到否定周庙的真实存在这一目的。如果夏的四庙不包括始祖庙的话,那么
夏朝立国初期并不注重对祖先的祭祀,这或许是和夏启的”石破北方而启生”的异常出
生神话有直接联系。可参见《汉书》颜师古注引《淮南子》佚文中的有关记录。四庙说
的提出,为亲庙地位的建立提供了历史依据。
以《孝纬·钩命诀》一书为代表,认为:”唐尧,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禹,
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周,六庙;至子孙,七。”此说提出的意
义在于把周庙地位的提升,注重的是周礼对殷礼的”损益”。在这里也是主张夏朝立国
初期的四庙说。同样都是纬书,却有两种不同的庙制发展史观。看来,作为纬书,仍然
维持着孔子思想的正统性。
但是为两派观点都赞同的四庙说,在青铜器铭文中的具体例证如下:《戍嗣鼎》:“用
乍父癸宝餗”。...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是讲突厥语的吗?
周王朝疑似有突厥血统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
代37王。
周部落原先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
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
是将姬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安阳)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姬昌赎出,此后,
周悄悄大力发展生产,努力富国强兵,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
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姬发以吕尚为师,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6年左右,武王
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伐纣,然后出师潼关,挥师东向,次年在牧野大败商朝的
军队,杀死商纣王,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周朝。
周朝被认为是中国有详细历史纪元和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因此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崇高而且特殊,中国很多思想文化的源头都直接来自周朝,不过后人对于周人起源的研
究,却非常贫乏,仅仅只能将周人与神话传说中的黄帝联系起来,虽然他们中间还有两
千多年的空白。
虽然传统观念上,周人是华夏族的正宗,但是近来一些考古和历史研究,却对周人的族
源有所疑问。
一、周人的...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周朝是讲突厥语的吗?
周王朝疑似有突厥血统
周朝享国约800年,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到公元前256年,共传30
代37王。
周部落原先生活于渭河流域,其始祖姬弃就是被称为农神的“后稷”。周部落兴盛于周
文王姬昌作首领的时候,他的统治使周部落势力强盛,周的发展,使商纣感到威胁,于
是将姬昌囚禁于羑里(今河南安阳)七年。周人以珍宝和美女将西伯姬昌赎出,此后,
周悄悄大力发展生产,努力富国强兵,使更多的诸侯前来归附。周文王死后,他的儿子
姬发继位,称周武王,姬发以吕尚为师,积极作灭商的准备。公元前1046年左右,武王
在盟津召集八百诸侯会师盟誓伐纣,然后出师潼关,挥师东向,次年在牧野大败商朝的
军队,杀死商纣王,从而建立了中国历史上最长的周朝。
周朝被认为是中国有详细历史纪元和史料记载的第一个朝代,因此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崇高而且特殊,中国很多思想文化的源头都直接来自周朝,不过后人对于周人起源的研
究,却非常贫乏,仅仅只能将周人与神话传说中的黄帝联系起来,虽然他们中间还有两
千多年的空白。
虽然传统观念上,周人是华夏族的正宗,但是近来一些考古和历史研究,却对周人的族
源有所疑问。
一、周人的...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4
二里冈上层大型青铜容器除少数出自郑州人民公园、白家庄等地点外,大多出自三个青
铜器窖藏。1974年在郑州张寨南街窖藏坑出土2件大铜方鼎和1件铜鬲。1982年在郑州向
阳回族食品厂发现一个青铜器窖藏坑,出土13件铜器,器类有大方鼎2件、大小圆鼎各1
、羊首罍1、中柱盂1、素面盘、牛首尊2、提梁卣1、觚1。1996年又在郑州南顺街发现
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12件,包括方鼎4件、斝2件、爵2件、簋1件、戈2件、钺1件 。
对这些遗存的年代,学界有不同看法,《郑州商城》都定为二里冈上层一期,其他学者
大多倾向于定为二里冈上层二期或更晚一些。如杨育彬先生认为,“三座窖藏坑的时代
都属于二里冈上层晚期的范畴。严格来说还可以排一个相对的顺序,即张寨南街窖藏坑
为二里冈上层晚期偏早一些,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坑属二里冈上层晚期偏晚一些,南顺
城街窖藏坑则是二里冈上层晚期最晚段,甚至还要再晚一些。”杨育彬先生的断代可信。
图四 二里冈上层窖藏铜鼎与盘龙城、吴城同类器比较
(1.郑州张寨南DLH1:2;2.郑州向阳食品厂H1:3;3.郑州向阳食品厂H1:9;
4.大洋洲标本8;5.大洋洲标本2;6.大洋洲标2... 阅读全帖
c****u
发帖数: 8308
15
在介绍过《人面龙身盉》与《子母象尊》两件出土于湖南的青铜礼器后,有必要介绍一
件弗里尔美术馆藏的中国经典陶器——《回纹白陶罍》(罍音同雷)。此器也有《勾连
雷纹壶》等名,本书中则采用田自秉先生在《中国纹样史》中的称谓。这件陶器之所以
不同凡响,盖因为其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殷墟遗珍
英国作家狄更斯亲眼所见古罗马大斗兽场的雄伟遗址后,曾如此慨叹:“这是人们
可以想象的最具震撼力的、最庄严的、最隆重的、最恢弘的、最崇高的形象,又是最令
人悲痛的形象。在它血腥的年代,这个大角斗场巨大的、充满强劲生命力的形象没有感
动过任何人,现在成了废墟,它却能感动每一个看到它的人。感谢上帝,它成了废墟。”
商朝末都的宏伟遗址——殷墟又何尝不是如此。周人攻入商都后多个世纪,帝国宫
殿城垣的雄伟遗迹仍久久矗立于中原大地。曾踯躅乡间的东周农夫,曾安车驰骋的春秋
诸侯,曾为合纵连横往来奔走的战国使者,或许都目睹过这一“最具震撼力的、最庄严
的、最隆重的、最恢弘的、最崇高的”却已经成了废墟的奇伟景象。即使到了西汉,司
马迁也在《史记·项羽本纪》中以其一贯的平静口吻记述:“项羽乃与期洹水南殷虚上
。”人们由此知道,殷...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6
何为夏与商?华夏与东夷的恩怨情仇
何为夏?夏与华不是一回事,但夏与华,文化上有继承关系。
何为华?凡是继承了扶桑文化的都可以是华。最早的扶桑文化出现在湖南澧水流域,就
是三皇时代,晚期传播至夏水流域。
何为夏水,说的应该是汉水下游,其实水经注里曾经清楚地记载了夏水的范围,它的源
头在湖北荆州,曾经几度成为长江主泓,经过湖北监利仙桃汇入汉水,到达武汉,是为
夏口。所以何为夏,它最初只是一个地名,说的是江汉平原的一系列城邦国家,对应的
是五帝时代,只因为继承了来自南方澧水流域的扶桑文化,因此这个文明,就成为华夏
文明。
距今5千年前,在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出现了“城”。有考古学家统计,虽然目前这个
地区发现的能被确认的城大概是20座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应该有40座,最多达到50座,
并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器。
如此规模密集的远古城市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两河流域也只能
望其项背。一定要坚信,任何大城遗址,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中国史书牛逼的地方就
在这里。连埃及巴勒斯坦的文明咱国史书都没有放过,自家的历史岂能不记录清楚。
现代考古上的成果,关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有篇...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上甲微的"砌中"与"归中"
http://www.gmw.cn/content/2009-05/11/content_919697.htm
2009-05-11
作者:武家璧
《宝训》讲商先公上甲微报复有易氏,使之"服厥罪",其主要手段是"?中于河"。
《竹书纪年》载"殷侯微以河伯之师伐有易",《山海经・大荒东经》郭璞注引《
竹书》曰"殷主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李学勤先生释文"假中于河",殆拟合"假师
于河伯"之意,虽文意可通,但字形不合。
"?"字从石从刀,赵平安隶写为"?"甚确。此字见《龙龛手鉴》《四声篇海》《正字
通》等,谓"砌"之俗字。辽释行均撰《龙龛手鉴》辑录大量俗字、异体字、古文字及简
体字,在释读敦煌文献中发挥重要作用,是辨识古俗字的重要工具。《说文》"砌,阶?
也。""砌中"即以?石垒砌成台阶状的"中"坛。《汉书・礼乐志》"帝临中坛,四
方承宇。"石砌台阶状中坛,见于红山文化牛河梁遗址的方形祭坛,陶寺文化观象台半
圆形基址外壁也有一圈卵石围栏,殆即祭告天地之场所。中坛选址一定采用了"辩方正
位"的科学方法,坛中央可能立有定方向用的表杆,是谓"立中"或者"立极"。上甲...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施雨华:李济——失踪的大师
李济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他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完成了第一次中国人主持
的科学考古发掘。在半个世纪里,这位“中国考古学之父”主持了安阳殷墟的发掘和研
究。他一生从事考古,始终不曾忘情的是寻找“中国人的始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的名字在大陆销声匿迹……
1928年是李济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国
民政府成立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他被任命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10年之前,他由清华学堂选送留学美国,5年里拿了3个学位:心理学学士、社会学
硕士,最后是哈佛大学人类学专业的哲学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有人自
此习惯性地称他为“Dr. 李”。据说他父亲有一阵还给自己起了别号“博父”,在诗词
和书信中公开使用,有炫耀儿子的意思,更显示老父的尊严。
1923年回国后,他在南开大学当了两年教授。之后清华学堂成立国学研究院,聘梁
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教授,李济资历稍浅,加上需要做田野工作,任“特
约讲师”,但月薪400元鹰洋、助教一人、研究室一间的“标配”,与四教授持平。
李济拿的是人类学博士,但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无疑是考古。按他自... 阅读全帖
u*****a
发帖数: 9489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李硕:周灭商与华夏新生
上篇
文王八卦
据说周文王在忍痛吃掉了儿子的肉之后,才被商纣释放。这似乎流于野史传说。但在商
人的殷墟遗存和甲骨文献里,这种行为再平常不过……
公元前一千余年,《旧约》中以色列大卫王之世,《封神演义》的传说时代。正当壮年
的商纣王君临“天下”,统治着亚欧大陆最东端的华北平原。
此时的周文王,只是一个远在西陲(今天陕西)的小小部族酋长。好几代人以来,周族
都臣服于商朝。文王周昌已经年过五旬,[1]在那个年代已经是十足的老人,且又痴迷
于怪异的八卦占卜,更给这个撮尔小邦笼罩了沉沉暮气。
一支商军突然开到西部,逮捕了周昌,将他押解往商朝都城——朝歌。这是商人一次惯
常的惩戒征讨。数百年来,商王对于他征服之下的数百个邦国、部族,都是这样维持统
治的。
这次的结果却迥然不同。
尘封梦魇
三千年后的今天,河南安阳殷墟,黄土掩埋着殷商王朝最后的都城:朝歌。
一个世纪以来,考古学者在这里发掘出了数量惊人的被残杀的尸骸,一起出土的甲骨文
显示,他们死于商人血腥的祭祀典礼。累累骸骨告诉世人:这里掩埋了被忘却的血腥文
明,梦魇般恐怖而悠长的岁月。
在殷墟一座宫殿旁边,发掘出一百多座杀人祭祀坑,被杀人骨近六百...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ragonfly (小蜻蜓),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轉載一篇嚴肅文章-中国奴隶社会论析-歡迎拍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5 21:09:51 2017, 美东)
中国没有奴隶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奴隶社会通常有两种划分。一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5
年春秋时代结束,共经历了一千五百九十五年。二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正式结束,共经历了一千八百四十九年。前者为多数人所认可。
中国夏商时代,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时间长
达一千零二十四年,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
的信史。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是西周时代,辉煌了大约二百七十六年,于公元前770年
结束。之后,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广泛使用铁器和耕牛,带来了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开荒出来的大量私田,使得国土的“天子(国家)所有制
”遭到破坏,“井田制”经济瓦解,... 阅读全帖
c*****r
发帖数: 1958
21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道听途说--818那六十四件国之重宝(ZT)
5、司母戊鼎
司母戊鼎实在太有名了,媒体也好,各种教科书也好,商家也好都对它兴趣无限,资料
也很翔实清楚,这就严重影响了楼主俺8它的兴趣。所以俺就偷个懒,把百度来的文章
资料直接复制粘贴附加小标题,大伙儿慢慢看就是。明天让俺精神百倍地8利簋吧。
“商代后期”又称司母戊大方鼎,高133厘米、长110厘米、宽78厘米、重约832千
克,鼎腹长方形,上竖两只直耳(发现时仅剩一耳,另一耳是后来据另一耳复制补上)
,下有四根圆柱形鼎足,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发现过程】:http://baike.baidu.com/view/51515.htm?fr=ala0_1_1
(楼主提示:这一段详细介绍了司母戊鼎被发掘出土后早到日本鬼子觊觎,当地农
民保护大鼎直至解放的传奇经历。)
自从安阳小屯村发现甲骨文之后,质朴的当地农民逐渐意识到殷墟文物的价值,
于是积极参加了探寻文物的活动。
1939年3月的一天上午,吴希增在吴培文的田地上用探杆探找文物,当探杆钻到地
下十多米深的时候,触及到一个硬物,吴希增将探杆取上来二看,发现坚硬的探头卷了
刃,上面还留有绿色的铜锈,他意识到探到宝物了。按当地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中国没有奴隶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奴隶社会通常有两种划分。一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5
年春秋时代结束,共经历了一千五百九十五年。二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正式结束,共经历了一千八百四十九年。前者为多数人所认可。
中国夏商时代,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时间长
达一千零二十四年,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
的信史。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是西周时代,辉煌了大约二百七十六年,于公元前770年
结束。之后,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广泛使用铁器和耕牛,带来了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开荒出来的大量私田,使得国土的“天子(国家)所有制
”遭到破坏,“井田制”经济瓦解,各大诸侯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奴隶社
会开始走向瓦解,最终在公元前475年开始的战国时代分崩离析。两百五十四年后的公
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宣布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中国奴隶社会的
主要经济制度“井田制”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土地全部为大小地主私有,中国奴隶社会
...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3
九子皆才俊:梁启超的教子秘诀是什么
2016-05-26 18:30:15
一点即通
一点即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为了鼓励子女,梁启超与子女有密切的书信联系,上图为梁启超写给次女梁思庄的
家信。
眼下,由国家图书馆、江门市政府主办的“一门三院士”图片展,正在国家图书馆
展出。展览以图片的形式介绍了梁启超的良好家教及家风对子女产生的影响,并展示了
三个儿子梁思成、梁思永、梁思礼的成长、学习、工作和生活历程。
梁启超育有九个子女,除长子梁思成、次子梁思永、五子梁思礼分别是建筑学家、
考古学家和火箭控制系统专家外,其他五个子女也是人中龙凤。其中,长女梁思顺是诗
词研究专家;三子梁思忠毕业于西点军校,并参与了淞沪抗战;次女梁思庄是著名图书
馆学家;四子梁思达是经济学家;三女梁思懿是著名社会活动家;四女梁思宁就读南开
大学,后奔赴新四军参加革命。
毫无疑问,梁启超不仅自身取得了极大成绩,他的家庭教育和对子女的培养也十分
成功,谱写出“九子皆才俊”的佳话。
梁启超:每天给孩子们讲历史
梁启超是清末民初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是百日维新的领袖之一,出任过
北洋政府的司法总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
一、罗氏小传
罗振玉,清同治五年(1866)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南门更楼
东(今罗家巷)寓所。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字式如,又字叔言,号雪堂。因溥仪曾书
赠“贞心古松”四字以褒其忠心,故晚年常以“贞松堂”作为斋名,又号贞松老人。
1940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于旅顺洞庭街一巷3号的罗公馆内。
罗振玉的曾祖父是罗敦贤、祖父是罗鹤翔。他的父亲罗村勋,一生只是个小官:“历署
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他的叔叔罗树棠也只是个“遂昌教谕”
而已。他的生母是范以煦的长女。不论是当时的罗家还是范家,家境并不富裕,地位也
不显赫。罗树勋和范氏共生五男五女。五男为:长男罗振鋆、次男罗振镛、三男罗振玉
、四男罗振常、五男罗振銮。罗振玉自幼李岷江诵读诗书,勤奋好学、饱读经典。还在
年少之时写下的《存拙斋札疏》一文居然得到晚清著名学术大师俞樾的赞赏!足见他的
天资和学养。
16岁中秀才后更加倾心于金石考据之学。中日甲午战争后,他开始追求变法图强,留意
新学,并以农学为切入点,翻译介绍日本和欧美的农学著作,并协办武昌农校、江楚编
译局、苏州师范...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25
来自主题: Henan版 - 中国商代考古的发源地
中国现代考古学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特别是商代考古,可以说是从发掘和研究安
阳殷墟起家,逐渐澄清了商代的文化面貌和社会形态。
殷墟,位于安阳市西北约3公里,以小屯村为中心,包括其北的洹河两岸地区,东西长
约6公里,南北宽4公里。公元前十四世纪,盘庚迁都于此,直到帝辛(纣)亡国,共历2
73年。周灭殷后,逐渐荒芜,故称殷墟。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在小屯村出土的龟甲牛骨上发现文字,后又从中考释出
殷王名 10余人,从而证实此地即为文献中记载的殷墟。1928 —1937年进行过15次考古发
掘,发现小屯村北有宫殿的遗迹、侯家庄一带有殷王族的陵墓。殷墟共出士16万多片甲骨
刻文以及大量青铜器和生产工具、生活用品等文物。解放后又经多次勘探和发掘,已基本
摸清了殷墟的范围及分布情况,发现有武官村大墓及其祭炕、妇好墓及铸铜作坊和制骨作
坊等遗迹,并出土数千件文物和甲骨刻文。殷墟不仅为商代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同
时也成为中国商代考古的发源地。1961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发帖数: 1
26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
一、罗氏小传
罗振玉,清同治五年(1866)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南门更楼
东(今罗家巷)寓所。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字式如,又字叔言,号雪堂。因溥仪曾书
赠“贞心古松”四字以褒其忠心,故晚年常以“贞松堂”作为斋名,又号贞松老人。
1940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于旅顺洞庭街一巷3号的罗公馆内。
罗振玉的曾祖父是罗敦贤、祖父是罗鹤翔。他的父亲罗村勋,一生只是个小官:“历署
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他的叔叔罗树棠也只是个“遂昌教谕”
而已。他的生母是范以煦的长女。不论是当时的罗家还是范家,家境并不富裕,地位也
不显赫。罗树勋和范氏共生五男五女。五男为:长男罗振鋆、次男罗振镛、三男罗振玉
、四男罗振常、五男罗振銮。罗振玉自幼李岷江诵读诗书,勤奋好学、饱读经典。还在
年少之时写下的《存拙斋札疏》一文居然得到晚清著名学术大师俞樾的赞赏!足见他的
天资和学养。
16岁中秀才后更加倾心于金石考据之学。中日甲午战争后,他开始追求变法图强,留意
新学,并以农学为切入点,翻译介绍日本和欧美的农学著作,并协办武昌农校、江楚编
译局、苏州师范...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南帝北丐东邪西毒
这个发掘简报载于《考古》上,iask上有这个期刊的合集
你这问题可不是简单的商量能解决,这可是考古学的核心问题,俺这个爱好者只能说说
简单的考古abc。一个遗址主要根据其特征归为某一类型的考古学文化,所谓的考古学
文化其实就是考古发现的一类特征相似的人类遗存的总称。这个类似主要是根据遗址所
出土的器物特征,比如陶器青铜器的形状/花纹/制作方法等,还有包括墓地的葬式,建
筑的形制等等,这就是类型学,根据这些可以判断不同遗址,或者同一遗址不同地层之
类遗存的相似程度,传承关系等等,也可以知道不同文化或者同一文化中不同时期的相
对顺序。而通过碳14,热释光等年代学方法可以大致推定文化的相对年代。
中原地区史书中夏商时期前21-11世纪的代表性考古文化依次是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
化,殷墟(小屯)文化,比如偃师商城的二里岗早期地层下面就叠压着二里头文化。考
古学文化是不是可以跟历史记录中相应时期的朝代/国家/文明对照起来呢?
这其中殷墟文化因为有甲骨的文字资料是可以和武丁之后的晚期商朝对应的。但是文字
资料的出土是及其稀少的,没有什么文字资料的郑州商城为代表的二里岗文化,跟殷墟
文化有明显的继承...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28

妇好墓,即殷墟五号墓,是一個商代后期奴隶主贵族墓葬。由考古學家郑振香、陈志达
等,於1976年,在河南省安阳市小屯村西北,殷墟宗庙宫殿区附近发掘出土。
由於妇好墓是殷墟发掘五十年来,唯一保存完整,未经扰动的王室墓葬,也是目前唯一
能够跟历史文献和甲骨文联系起来,并进而推定具体墓主的殷代墓葬,因此对了解商代
后期(约当公元前十二世纪前半叶)的历史文化考古研究,有著重要的学术价值。
目录
[隐藏]
1 发现经过
2 墓主
3 藏品
4 保护
5 参见
[编辑] 发现经过
1975年冬天,中国农村兴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学大寨的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平整土
地。
村西北约100米,大约高出村庄80米左右的小岗成为了村民决定平整的对象,岗地形状
类似三角型,东窄西宽,约一万多平方米。由于众所周知,小岗村一带是殷墟的重要遗
址,因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决定对小岗进行钻探,从11月20日开始
钻探,很快发觉小岗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遗址。
1976年春季,此项考古发掘工作正式由考古學家郑振香、陈志达接手管理。5月16日,
由工人何保国使用探铲在8米深处...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9
☆─────────────────────────────────────☆
jjjstc (买买提就是一个垃圾处理站) 于 (Fri Jun 17 17:13:57 2011, 美东) 提到:
黄帝陵大禹陵应该不算吧,里面没尸骨
☆─────────────────────────────────────☆
fumanchu (Dr.Fumanchu) 于 (Fri Jun 17 20:28:06 2011, 美东) 提到:
连文革时掘孔老二的坟好像没听说挖出什么?
杭州的岳飞墓也被掘,是否挖出尸骨也是众说纷纭,不曾见到任何有关的翔实记载。
☆─────────────────────────────────────☆
didadida (滴滴嗒嗒) 于 (Fri Jun 17 23:36:47 2011, 美东) 提到:
妇好

☆─────────────────────────────────────☆
hairi (搞一个女机器人当情妇) 于 (Fri Jun 17 23:56:21 2011, 美东) 提到:
这俩陵肯定很新
☆──...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趣,关于夏商周的讨论
有趣个毛啊
商汤灭夏很可能是周人伪造的,
摘一个张四维的文章:夏朝的历史和考古的困境
这场争论的根源不在证据,而在方法,在思维模式。夏朝有无争论的正反两方都不应该
为此承担责任。
绝大多数人(包括不久前的笔者)都把夏的问题和百年前商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
了。在甲骨文尚未被学术界“发现”之前,国际上也曾经怀疑过商朝的存在。结果笔者
们发现了甲骨文,发现了殷墟,商朝的存在就成了无人可以怀疑的事实。夏朝的证明应
该也是这样:发现文物——发现城市遗址——破译文字——证实并完善古籍的记载。夏
朝的证实过程难道会与此有什么不同吗?
质疑夏朝存在最有力的证据(虽然极少被提起),正是来自殷墟甲骨文本身。
殷墟甲骨文根本就不承认夏朝的存在!
甲骨文已经被破译了一千余字,其中没有一个字可以被确定为“夏”。有些学者怀
疑某些未被破译的甲骨文是“夏”,但是未受广泛支持。就目前已经基本确定的甲骨文
来说,不仅没有“夏”字,也没有“冬”字。只有“春”和“秋”两字。这就很好地解
释了先秦中国编年史书为什么经常叫《春秋》——甲骨文里没有“夏”和“冬”两个字
,说明商朝人只有“春”和“秋”两个季节,每个季节6个月,两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从王懿荣到孙诒让
——《契文举例》为中心的考察
前 言
从1899年发现甲骨文开始,甲骨文研究走进学术界已经将近一百多年了。和中国几千年
历史的长河相比,一百多年的甲骨学史无疑是短暂的,但是它却加深并印证了我们对于
中国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真正了解和认识。正是因为甲骨学的出现,使得中国古籍中绵绵
数千载有关商周历史和文明的种种或明或暗的传说,变成了可资信赖的历史。而这一切
的开始,就不能不直接归功到两个人的身上,一个是甲骨文的发现者王懿荣,一个是甲
骨学的奠基者孙诒让。
首先介绍王懿荣。
王懿荣,生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卒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山东福山人。
字濂生,又字正孺。光绪六年(1880年)中进士,以翰林擢侍读,官至国子监祭酒。甲骨
文的发现者,金石研究世家,著名甲骨和铜器收藏家。根据《清史稿•王懿荣传
》中的记载:“懿荣泛涉书史,嗜金石,翁同和、潘祖荫并称其博学”。著有《天壤阁
杂记》、《续丛稿》、《各家藏金文目》等。其中,《续丛稿》所收为研究三代青铜器
铭文题跋约十篇。余外皆考证古泉学文章。无器形图,有尺寸说明,有释文,有考证文
字。据褚德彝《金石学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王宇信先生《中国甲骨学》一书述评
2009年8月初,著名甲骨学家王宇信先生撰写的《中国甲骨学》一书,由上海人民出版
社正式出版!王宇信先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研究生院先秦史专业
博士生导师、荣誉学部委员、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会长。1964年夏,他从北京大学考古学
专业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至今,他已经在先秦史、考古学、甲
骨学等众多专业领域耕耘半个世纪,留下了《建国以来甲骨文研究》、《西周甲骨探论
》、《甲骨学通论》、《甲骨学通论(增订本)》、《中国甲骨学》、《西周史话》、
《甲骨文合集》《合著)、《中国政治制度史》(合著)、《商周甲骨文》(合著)、总审
校《甲骨文合集释文》、主编《甲骨学一百年》《合著)、主编《甲骨文精粹释译》《
合著)等十余种,并有论文数十篇发表在国内外著名学术刊物上。在半个世纪的学术生
涯中,王宇信先生的学术科研专业主要是围绕着甲骨学、殷商史、西周史、商周考古学
、先秦政治制度史等。他是国际上研究甲骨学、殷商文化史和政治制度史的著名学者,
还是西周甲骨学的学科开创者。
可以说:《中国甲骨学》一书的出版,就是王宇信先生研究甲骨学从中青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i*****g
发帖数: 11893
34
【原创】夏朝的历史和考古困境 [ 张四维 ] 于:2008-01-10 08:22:57 主题帖
随着二里头等“先商”遗址的出土,有关《史记》所载中国第一个朝代——夏朝的争论
也日益热烈。尽管这种争论已经持续了将近半个世纪,但就争论水平来说,这些年来并
无大的提高。除了某些技术环节之外,正方和反方仍然是各说各话,全无任何思想交流
可言,更不用说能够说服对方了。这实在是有点悲哀的。
我一直是坚定的“二里头=夏”理论的支持者。最近一段时期来,我因为工作的原因,
去了几趟山西南部和河南北部,趁工作之余前往几个博物馆和研究机构,有幸和当地的
研究人员就这一问题略作交流,结果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固有思想。这并不是因为他们有
了什么惊人的新发现,获得了什么关键证据,而是方法问题。
这场争论的根源不在证据,而在方法,在思维模式。夏朝有无争论的正反两方都不应该
为此承担责任。
绝大多数人(包括不久前的我)都把夏的问题和百年前商的问题简单地等同起来了。在
甲骨文尚未被学术界“发现”之前,国际上也曾经怀疑过商朝的存在。结果我们发现了
甲骨文,发现了殷墟,商朝的存在就成了无人可以怀疑的事实。夏朝的证明应该也是这...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盘龙城发现大规模铸铜遗址
邱诗萤:汉北青铜文化之兴起——从石家河到盘龙城
历史考古与上古文明 10-11 21:52 大
【编者按】此前学界认定湖北地区的文化,从石家河文化到盘龙城文化之间是断裂的。
去年邱诗萤博士的硕士论文《汉北青铜文化之兴起——从石家河到盘龙城》,系统地论
述湖北地区从石家河文化到盘龙城文化之间的连续发展过程,具有重要学术意义,现征
得其本人同意,在此摘发该文摘要和部分结语,以飨读者。若有引用或参考,务请注明
“邱诗萤:《汉北青铜文化之兴起——从石家河到盘龙城》,台湾中正大学硕士论文,
2015年7月”。
一、摘要
一般认为中国青铜技术来自西方,并且兴起于黄河流域,而长江流域的青铜文化则是受
到外地影响而产生。不过随着长江流域出土众多精美青铜器,对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的既
有解释便逐渐难以自圆其说,长江流域青铜文化的来源与发展成为一大疑问。笔者整理
长江中游(两湖地区)青铜文化的考古资料后,发现汉水北岸地区在青铜文化初兴时期
处于关键的地位。
长江中游青铜文化初兴时的石家河文化和盘龙城文化,都是以汉北为中心。过去的观点
多认为石家河文化和盘龙城文化毫无继承关系,而盘龙城文化的中心是否位于汉北也有...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6
我们习惯性以为文献所叙述的历史传说,都在黄河流域发生,但仔细阅读,文献的
故事反而不能在黄河地带发生,而屈家岭、石家河文明面貌相当符合尧舜和夏王国的传
说和历史阶段,此乃屈原在描述其祖国楚的历史中的尧舜时代和夏王朝。考古研究成果
表明:天门石家河城势力大,应该就是夏王国的都城。到了距今3800年左右发生过国家
结构的演变:几个大城的神权中心变弱,包括石家河作中央的势力也衰落,而位处其东
邻并更靠近汉口和铜矿山的地区,出现更大的中央集权政体,这可能就是以盘龙城为代
表的政权。考古资料所反映的天门石家河没落而武汉盘龙城升起,或许正是汤克夏故事
中所隐藏的“现实”,即盘龙城文化或为传世历史神话中所载汤商王朝的历史阶段。
汤商的核心位置在江汉地带,但其所代表的文化和影响力的北界到达郑州、洛阳,
所以二里头、郑偃也属该文化的脉络,后者是先楚文明的北界城邦,而非一般所认为的
“中央”。
盘龙城文化时期,西北地区,黄河上、中游文化的国家化程度最低,虽然有本地的
青铜文化,但因族群的流动率高或其它因素,直至殷商末期和西周时,其影响力和权威
才成为主流。东北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另一系青铜文明,以发展战争技术...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37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史说汉字
最近大概看了一些。本来想给娃熏陶下我们中华文明的渊源流长,不过自己看得也蛮有
趣味。这个系列一共七集,讲文字发展历史,我觉得前面几集更有趣一点,还算比较系
统的讲汉字这个起源发展的过程。第一集文明晨曦从传说中苍颉造字讲起:苍颉造字,
而天雨粟,鬼夜哭。战国时候成书的世本-作篇说:“沮诵、苍颉作书。”传说这二人
为黄帝史官,文字由古老时代即开始存在发展。但是目前出土的最早成熟系统文字只有
殷墟甲骨,甲骨文之前的漫长岁月,如果有一个积累总结与统一的过程,为什么至今还
没有发现?这集里面总结了目前考古发现的远古遗迹,器物上的符号,称为初文阶段,
比如贺兰山山石上发现的壁画,距今约一万年前,里头大麦地岩画,有"日"字跟甲骨
文日字狠相似,同时却也跟埃及印度消失了的象形文字也类似。新石器时代则有陶符等
,如浙江的良渚文化发现的良渚陶符,还有大汶口文化陶符,其中有一个这个符号,第
二行第一个
上面是日,下面是山,中间像云的究竟是什么意思,有人以为是日出之象,为旦字,有
人以为日落之象,为炅字。此符号在不止一个地方出现,似乎已经有交流信息的作用,
所以可能已经算"前文字"?另外河南舞阳贾湖出土了最古... 阅读全帖
Y**********r
发帖数: 1222
38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步步惊情之二十一 表白心迹
二十一 表白心迹
当时思看到数十万的秦军扔下手中的兵器,跪地投降的时候,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兵败如
山。 项羽忙着指挥兵马纳降,时思却对范曾道,“肯请亚父调派两万兵马,回彰水接
应韩信将军。“
范曾点了点头,道,”此时不知章邯动向,如果章邯大军奔袭至此,我军连续作战,早
已精疲力尽,此时又是纳降混乱之时。。。“,说罢,范曾仔细看了看时思,道,“我
老了,本想在家中享个清福,不想项梁遭遇不幸,这才出山相助羽儿,如今看来我倒是
可以放心告老还乡了。“
时思心中一喜,知道范曾话里深意,道,“暴秦尚未消灭,还请亚父多为项将军,为天
下计。“
范曾道,“身居高位而不骄,面对大胜而不燥,好啊好。。。“, 范曾手捻长髯,笑
呵呵的看着时思,却让时思一阵脸红,不自觉的低下了头,范曾看着有趣,哈哈大笑,
随即传令,带两万骑兵,回师彰水。
已过一天一夜,时思不知韩信可否挡住章邯,心中忐忑,一路上纵马狂奔,终于在破晓
时分赶到彰水渡口,却见运粮甬道两边尽是秦军尸首,彰水里面泛着淡淡的红色,时思
心中恻然,尽管暴秦无道,可这些普通的士兵,又真的就该死于沙场么?
时思正犹豫间,突然听见一旁山上一阵梆子响,抬眼一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n*******u
发帖数: 343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夏就是甲骨文里的“人方”?
下面这边文章里提出的观点,作者好像是北师大的,觉得比什么埃及说靠谱多了。
有说法认为现在彝族就是夏朝遗民的一支,古彝文即夏篆的流传。水族文字据说也可能
有部分是夏朝文字。
——————————————————————————
夏朝遗民流布情况概说
王 宁
夏朝的故国本在今山东省,这是于史有明证的,一些历史学家多主此说,如王国维
言:“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
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1]顾颉刚也认为夏人的“势
力范围大部分在山东” [2],杨向奎云:“夏在中世以前之政治中心实在今山东、河北
、河南三省间,而以山东为重点”[3],又云:“中夏以前,启以后夏之政治中心在今
山东,其势力及于河北、河南” [4];劳里云:“山东应是夏族初期活动地域,后来又
西迁。大禹治水活动主要是在九州中的兖州,豫州、徐州只有一部分,后来禹治水遗迹
遍及全国各地,这是后人把实在的历史逐步附会扩大而成的”[5]。笔者也曾经写过一
篇《夏国疆域新证》,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夏朝故国的位置和疆域范围[6],夏朝的故国
的确是以山东为中心,当...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1
自抽嘴巴----评孙某的青铜器同位素一文 (2016-03-21 16:45:04)转载▼
先普及一下基本术语:
铅同位素: 自然界中铅以204Pb、206Pb、207Pb、208Pb四种同位素的存在,相对丰度
分别为1.48%、23.6%、22.6%、52.3%。除204Pb(普通铅)为非放射成因外,其他几种
铅同位素是由其他元素衰变而来,具有放射性。206Pb和207Pb分别是铀的238、235衰变
,208Pb是钍232衰变产生。孙的文章就是拿207Pb/204Pb, 206Pb/204Pb两个比值进行几
个地点的对比。
(随带说一下,其文中Figure 1标题竟然还能打错成260Pb :
Figure 1: 260Pb/204Pb versus 207Pb/204Pb diagram for ancient bronzes2,7,9,58
,59 and ore deposits60 from China.)
铅同位素测量:研究铅同位素丰度变化时,以204Pb作为比较基础,测定其他各同位素
与204Pb的比值。孙的文章主要研究铀衰变的两种铅同位素206Pb、207Pb与普通... 阅读全帖
v****e
发帖数: 1240
42
拜托,楼上已经说明这个问题了,中国南方古代是有犀牛的,官方确认的灭绝时间距今
不过百年;东南亚和印度的犀牛至今仍然存在。
汉墓的石刻当中发现过鸵鸟河马的形象么?你能举出例子来么?
另外鲁迅说过你所谓的“遥想以前的中国,还是心胸阔大的;汉墓的石刻,居然有鸵鸟
河马”这句话么?出自何处?
中國犀牛淺探
A Brief Survey of Chinese Rhinoceros
張之傑
前言
中國曾經有過犀牛。筆者在《科學月刊》1997年4月號寫過一篇通俗文章〈犀牛道情─
─中國犀牛雜談〉(下稱犀文),對中國犀牛作過一番查考,當時附帶發現,兩漢時國
人已犀、兕不分。
去年12月間,拜讀楊龢之先生鴻文〈中國人對「兕」觀念的轉變〉,龢之兄指出,兕的
觀念戰國開始轉變,兩漢開始「犀化」,全篇論證清楚,具有論文的嚴謹,又不失文采
,是一篇不可多得的生物史佳作。
讀罷楊先生鴻文,有一種「英雄所見略同」的快感,當即複印犀文交龢之兄指正,又著
手將犀文改寫。犀文是七年前寫的,七年來多少會增加些資料。其次,寫作犀文時我還
沒接觸電腦,這次改寫,當然會借助互連網這個利器。
犀文是一篇通俗文章,要不要改寫成論文格...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43
来自主题: Henan版 - 甲 骨 渊 源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一带,史称殷墟。商灭亡后,
殷都成为废墟。甲骨文也被埋入地下三千多年,约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被河南小屯村
民发现,搜挖甲骨为"龙骨"卖给药店。一八九九年,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上的文字,遂进
行收集。王懿荣是光绪六年进士、翰林,他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精深的研究。当一八八九年
他在北京发现甲骨后,确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是为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开创之
始。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 "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
古代文物继续大量人为地毁灭。
建国后殷墟中心区甲骨继续出土,最多的一次是一九七三年小屯南地,为甲骨学和殷
商史的研究增添了大量的新资料。在甲骨文的收集整理方面,我国早期的有王懿荣,山东
福山人(1845-1900)。
刘铁云(1857-1909)名鹗,字铁云,江苏镇江人,他一九零三年编<<铁云藏龟>>一
书,是甲骨学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从此甲骨文由只供少数学者观赏,摩挲的"古董",变为广大
学者研究的资料。
王襄(1876-1965)字纶阁,天津人, 祖籍浙江绍兴,世居天津,王襄和王懿荣基本
同时,是我国殷墟

发帖数: 1
44
一九二八年至一九三七年在殷墟历次发掘中,从商王陵附近的祭祀坑里出土了大批人头
骨,仅西北岗祭祀坑就发现人头骨398具。一九七六年春夏之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与安阳地区考古队在武官村北地商王陵附近又发掘出大批祭祀坑,其中绝大部分是集
体埋葬的无头祭祀坑,这和上述西北岗的人头祭祀坑是相对应的。在殷墟甲骨卜辞里见
到的杀人祭祀的记录更令人震惊。胡厚宣先生曾经从著录甲骨文字的九十种书刊,以及
他自己长年搜集尚未著录过的甲骨资料中找出大量有关人祭的卜辞。光商王武丁时期的
人祭卜辟就有甲骨673片,卜辞1006条,祭用9021人,另外有531条未记用人数。其中一
次最多用五百个奴仆作祭祀。
祭祀祖先,屠杀活人作供品,叫“人牲”。人牲起源于原始社会。人是从动物演变来的
。早期人类不会区分人和动物。为了生存,他们不仅捕食动物,还吞吃人肉。当然吞吃
的主要是捕捉到的其它部落的人,即俘虏。既然原始人本身吃人肉,就相信鬼神也吃人
肉。于是随着宗教的发展,就时常将俘虏和牲畜一起屠杀了供奉祖先神灵,这便出现了
人牲。原始社会解体以后,人牲没有立即随之灭亡,也进了奴隶社会。
商大批屠杀奴隶用以祭祀,盛行人牲。...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45
核心提示:近日,国务院参事任玉岭撰文指出,中国的GDP总量已超过英、法、德和日本,进入了世界第二位,但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和严重的腐败现象,社会的稳定和谐受到冲击。特别是“官压民”、“民仇官”、“贫仇富”等各种行为及心理,导致社会阶层分化严重和社会乱象百出。
社会管理创新不只是公安、城管的事情,它涉及政府的各个部门,政府怎样转型?转型怎样进行?这都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只有搞好社会管理创新,才能搞好政府转型,只有政府转型牢牢地与社会管理创新相结合,才能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做到社会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二十多”敲警钟,
改善社会管理刻不容缓
社会管理,就是要对社会构成的各个方面、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及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推进和管理的行为过程。它包括了协调社会关系、关注社会民生、规范社会行为、推进社会保障、搞好社会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正、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等内容。
就当前的情况看,我国的经济虽然取得了高速发展,GDP总量已超过英、法、德和日本,进入了世界第二位,但由于收入差距的拉大和严重的腐败现象,而致社会上怪象...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14458
46
三 中国文明形成的动力问题
讨论“中国文明的起源”的另外一个大的课题便是它如何形成的?从“文明”以
前到文明阶段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的问题便是这发展的动力。在过去主张中国
文明是外来的时候,这个问题是很容易回答的,但现在既然没有人再作这种主张了,
问题的解决便复杂化了。
上文说到在界说文明的时候,我们是在历史发展的程序中辨认以重要成分出现为
标志的发展阶段的,这些重要成分包括文字、青铜器与城市,甚至包括阶级社会与国
家的政府形式。但列举这些成分或它们个别的发展历史并不等于说明文明产生的动力
。文明是一个社会在具有这些成分时在物质上或精神上的一种质量的表现,而它的关
键是在于财富的积累、集中与炫示。谈文明的动力便是谈一个社会积累、集中与炫示
它的财富的方式与特征,也便是谈它的各种成分(如文字、青铜器、城市等)在财富
积累、集中与炫示上所扮演的角色及所起的作用。
中国古代社会中的财富包括哪些项目?在指认中国古代财富上很重要的一段文字
是《左传》定公四年记述周公分封子弟时赐给他们带到封邑去的财富都包含些什么内
容:
“昔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蕃屏...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2584
47
李学勤情系清华简 坦对诸多质疑和诘难
2011-11-11 陈洁 人民日报 点击: 863
上海中西书局的编辑们正在紧张地忙碌着,《清华大学藏战国楚简第二辑》即将付梓。
与此同时,李学勤带领的团队已经投入到第三辑的整理工作中,“我们保持每年年底出
版一辑的进度,每一次都有很多新发现。”李学勤语带兴奋。
情系清华简
在荷清苑一间普通的起居室里,李学勤坐在单人沙发上,很少有表情和肢体动作,
说话也毫无枝蔓,一副有话则长无话则短的样子。只有说到清华大学所藏战国竹简,他
的脸上才会焕发出神采和光亮,言语也生动起来。
自2008年7月入藏之后,这批竹简的内容和性质已经获得共识:它们是一批经史类
书,包括《尚书》及同《尚书》类似的文献。去年底整理出版的第一辑收的是其中的《
楚居》,而即将面世的第二辑是《系年》。
《系年》简长44.6—45厘米,共138支,原没有篇题,《系年》是清华整理者给拟
的题。这些简保存基本良好,只有个别残损。全篇分为23章,每章自为起讫,是编年体
史书,所记史事上起西周之初,下到战国前期。篇中讲到几个重要诸侯国的兴起,如秦
、卫、郑、晋等,至于楚国,则自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子虚乌有的赫梯帝国
赫梯从《旧约》中寥寥数行的传说摇身一变成冶金技术高度发达,战车纵横驰骋,威震
中东西亚几百年的军事帝国,仅仅是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也就是说在三千年时间内整个
中东并未有过任何有关赫梯的历史记载。赫梯为什么会在一夜之间出现在世界历史的版
图上,跟赫梯身上的“印欧人建立的第一个文明古国”的标签有很大关系。印欧语系,
印欧人等概念的提出本身就是为英国殖民印度背书,政治意义远大于历史学术意义。西
方历史中的赫梯是冶铁的发明者,是人类第一份和平协议《卡迭什和约》的缔约方,塑
造赫梯这样一个古国可以则为“印欧民族”的历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赫梯历史的重构完全依靠20世纪初古城哈图沙遗址的发现和从中发掘出土的多达三万块
的楔形文字泥板。刚出土的时候这些文字无人能读,破解的过程则颇为传奇。一位捷克
学者首先从密码般的楔形文字中找出了一句被他突然读懂的话——“现在吃面包喝水”
。令人乍舌的是在西方历史学家眼中,死亡两千年以上的楔形文字的读音似乎不存在任
何问题,这位捷克学者先用拉丁字母标注发音,然后在“印欧语系”的各种语言中寻找
相近的词汇来破译失传3000年的赫梯语。其中 "nu" 因为长得像拉丁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古文字和《周易》经传中出现人物的考古学研究
《周易》经传中出现的人物,种类繁多,大人、小人、王、君子、大君、武人等等,随
着历史的流失,我们已经无法复原那些名称背后的真正指代人物究竟是谁。但是,有些
人物则因为其史实的唯一性而迫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伏羲、神农、高宗、帝乙、文王
、康侯、箕子等人物,他们或者是历史上的曾经存在过的真实人物,或者是当时神话传
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因为生活年代的不同,客观上也可以作为判断《周易》文本成立
的具体时间段的重要证据之一。随着最近几十年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进展,对这些
人物史实的重新审查和考证成为可能。
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战国楚帛书甲篇。其内容上出现了伏羲和女娲名字以及
相关的创世神话,即:
“曰故(有)熊包戏,出自(帝)震,居于雎(山),厥□渔渔,□□□女,梦梦默默
,亡章弼弼。□每水□,风雨是阏。乃取□□子(氏)之子,曰女皇,是生四子。”
楚帛书是战国时期之物,则可以证明至少当时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创世传说。如此
成熟而又系统的文献史料的出土,证明了在战国时代以前的西周中期到春秋初期之间就
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传说,《易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第三,民俗资料
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首先主张:
文献不足则取决于考古材料,再不足则取决于民族学方面的研究。过去,研究中国古代
史讲双重证据,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鉴于中国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学的材料
,更可以补文献考古之不足,所以古史研究中三重证据代替了过去的双重证据。
按照叶舒宪的解释,即:
三重证据指传世和出土文献以外的各种文化参照,包括民间地方的口传叙事和仪式礼俗
,以及少数民族乃至域外民族的材料。希望凭借“礼失而求诸野”和“此失而求诸彼”
的认识方略,改进和拓展传统的训诂考据之学。
可是,民俗材料作为第三重证据,曾几何时遭到了日本学术界的反对。当Marcel
Granet博士的法国社会学派的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国际汉学界和中国学术
界流行之时,居然遭到了内藤湖南的弟子、京都帝国大学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小岛祐马的
嘲讽和轻视。这就是当时反对的一个证明。今天,日本研究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核心基地
是国立民俗学博物馆、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日本汉学界进行这一研究的学
者,早年有白鸟清、小川琢治、三原一雄、森安太郎、铁井庆纪、古贺澄、池田末利、
御手洗...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