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 发帖数: 141625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neStory 俱乐部 】
发信人: MMJJ2008 (Adda), 信区: StoneStory
标 题: 读《杜甫诗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pr 23 16:17:43 2010, 美东)
1
2010-03-12 20:55
写这个题目我很纠结,因为一直没弄清楚到底是喜欢杜老头还是不喜欢。
不过不管喜欢不喜欢,我读他的诗的次数竟然要超过读别人的。
我手上这本选集不算厚也不算薄,是按创作年代编排的。选诗者显然是经历过特殊年代
的,他在选到律诗时说,这些诗虽然没有三吏三别通俗而思想性好,但律诗需要一定文
化修养才能理解其美妙,不能不选。可见特殊年代实在是扭曲审美观啊。
其实我不太喜欢做选集的做法——我希望一本集子能尽量收录一个诗人的所有作品,何
必令有遗珠?何必使选诗者的审美影响到读者?不过话虽如此,我倒是只买过青莲和黄
景仁的全集。
就如这本杜诗选,如果选者只选了三吏三别这样的东西,那这本书就无甚可观了。正如
我在前面说过的,我对这些所谓“诗”的感觉如果没有100%的厌恶,至少也有90%的厌
恶度。
杜诗真正好的,就是律诗。
2...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16963 | 2 李白出生在中亚只是一种说法。我前面已经说了,在上世纪之50,60年代以前,李白出
生在四川的说法是主流,是普遍观点。李白出生在中亚后来兴起,是郭沫若的李白与杜
甫那本书的大力推行的。而郭沫若采用中亚西域说,很大程度上不是从学术角度,而是
政治形势。那时候中苏关系恶化,中苏边界遗留的历史问题突出。李白出生在中亚,也
就是当时苏联的吉尔吉斯斯坦加盟共和国,是边境谈判的筹码之一。
李白写的诗歌可见李白对胡人的态度。
胡无人
严风吹霜海草凋,筋干精坚胡马骄。汉家战士三十万,
将军兼领霍嫖姚。流星白羽腰间插,剑花秋莲光出匣。
天兵照雪下玉关,虏箭如沙射金甲。云龙风虎尽交回,
太白入月敌可摧。敌可摧,旄头灭,履胡之肠涉胡血。
悬胡青天上,埋胡紫塞傍。胡无人,汉道昌。
子夜四时歌:秋歌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何日平胡虏,良人罢远征。
西上莲花山(《古风》其十七)
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请帖出考证文章,李...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rustInJesus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白话文运动与和合本《圣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3:51:51 2013, 美东)
延误与错失————白话文运动与和合本《圣经》
今天世界华人教会普遍使用的中文圣经为1919年2月 印 行 出 版 的 白 话 汉译《官
话和合本圣经》。官话(今日称普通话或国语)是清末中国朝廷及各地官员使用的语言
,也是中国全境日常使用的白话语言。此版本圣经因其版面如蝶翅像合页,故称“蝴蝶
本”或“和合本”.亦有学者认为,“和合”二字,乃“指着新教各教派对《圣经》中
一些关键的词的正确译法及人名的标准音译达成的一致意见而说”.(1) 和合本《圣经
》是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西方传教士与他们的中国助手合作的产物,对其翻译水平大
多数人评价甚高。与现代中文译本圣经、思高译本圣经等版本相比,我个人的体会是:
和合本《圣经》在语言形态上其实是浅文言和白话的结合。因着文言的特性,此版本的
语言内在上与传统的汉语思想有连接,使上帝之...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晚清遗老遗少的陈氏父子
陈三立和陈寅恪父子在辛亥革命前后时期的态度,一般地说,从他们写于这一时期的诗
歌中就可以得到比较直接的反映。
在陈三立的诗中,作为旧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位名宿和大儒,他一直以“乱”字来看待辛
亥革命。如,他在《情恨》一诗中自注说:“辛亥秋,避乱沪上。”这是把“辛亥革命
”和“乱”字联系在一起的铁证。又见《散原精舍文集·〈清道人遗集〉序》中说:“
辛亥革命之难兴,乱军四逼”。他进一步以“难”来看待它。通过此诗,我们可以知道
陈三立诗中的“乱”字是所谓“乱军”,而非“乱党”、“战乱”之“乱”。这反映了
他对这场革命认识的陌生。
两年后,陈三立在《留别散原别墅杂诗》一诗中公开地说“乱定我复归。”
何谓“乱定”?当时已是民国三年,中国社会虽已不是晚清时代,但亦不是武昌起义前
后时期的动荡与不安,在他看来这就是“乱定”。不过,进入民国时代以后,他的诸多
旧友(如谭组庵)、儿子(如陈隆恪、陈衡恪)皆在民国政府中任职,甚至有的学者说
陈寅恪先生本人也曾出任过蔡松坡的秘书。可见,陈三立本人对辛亥革命并没有持反对
态度,也没有持支持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在传统士大夫阶层中推广及...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从反蒋英雄到毛的叭儿狗
——关于文化班头郭沫若的若干问题透视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与宋代文豪三苏(苏洵、苏轼、苏辙)的老家眉山相距不远,可
算大同乡。四川自古人才辈出,特别是文人,以李白、苏轼为代表可谓名冠千古。“蜀
江水碧峨眉秀,幻出文君与相如”,也许这与四川的山水灵气有关。应该说郭沫若也沾
了一点山水灵气,他有点才,可总体看来,更多地则是“缺德”,这就让他的才黯然失
色了。关于郭沫若的人品,鲁迅曾以“流氓才子”概括之,那主要是指其生活品性方面
的问题。但那时郭政治上的品性、投机小丑和流氓本质尚未充分暴露,所以我们在此主
要展示一下他后来、主要是在毛统治下这些方面的表现。
本来郭沫若确也可算当时中国一个文化方面的人才,中共就封给他诗人、剧作家、翻译
家、历史学家、金石考古学家、书法家以及“社会活动家”等一大堆头衔和官衔。他的
官衔一般人不大清楚,只是其中两个最基本的头衔:中国文联主席和中国科学院院长,
人尽皆知。通俗地说,他是当时官、民双方都认可的毛政权下的“文化班头”。
郭这个文化班头在毛泽东当政时代可谓中国文化界的不倒翁。这一现象是很奇特的,因
为在毛统治下的中国,文化精英几乎被... 阅读全帖 |
|
i*****g 发帖数: 11893 | 6 http://www.mychery.net/forum/bin/ut/topic_show.cgi?id=1411733&h
我们现在还知道柳亚子,是因为他与毛主席唱和了几首诗而已。但是现在一些宣传有点
夸张了,所以也有人出来打脸。
下面内容主要来自一些回忆录或论文,我只是整理一下而已。
1949年3月18日,柳亚子从香港辗转来到北平。
柳亚子来解放区的路上春风得意,这是在途中写的《二月二十八日有作》:“六十三龄
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向北溟。”柳亚子自比为《庄子
·逍遥游》中的鲲鹏。《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柳亚子觉得自己就是那鲲鹏,只不过庄子笔下的鲲鹏是由北向南,柳亚子则是由
南向北而已。顾盼自雄、踌躇满志之态,溢于言表。
柳亚子在起身赴北平时,对在新政府中的地位,是怀着很高的期待的。22日,在致上海
的毛啸岑信中,他写道:“弟此次押货内渡,平安到达,已与此间主顾接洽,估计有利
可赚,甚为高兴。”(《柳亚子书信辑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348页
)。“有利可赚”,表明了他的待价而沽所欲不小。
但是进... 阅读全帖 |
|
s*****V 发帖数: 21731 | 7 我们现在还知道柳亚子,是因为他与毛主席唱和了几首诗而已。但是现在一些宣传有点
夸张了,所以也有人出来打脸。
下面内容主要来自一些回忆录或论文,我只是整理一下而已。
1949年3月18日,柳亚子从香港辗转来到北平。
柳亚子来解放区的路上春风得意,这是在途中写的《二月二十八日有作》:“六十三龄
万里程,前途真喜向光明。乘风破浪平生意,席卷南溟向北溟。”柳亚子自比为《庄子
·逍遥游》中的鲲鹏。《庄子·逍遥游》中的鲲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
里”。柳亚子觉得自己就是那鲲鹏,只不过庄子笔下的鲲鹏是由北向南,柳亚子则是由
南向北而已。顾盼自雄、踌躇满志之态,溢于言表。
柳亚子在起身赴北平时,对在新政府中的地位,是怀着很高的期待的。22日,在致上海
的毛啸岑信中,他写道:“弟此次押货内渡,平安到达,已与此间主顾接洽,估计有利
可赚,甚为高兴。”(《柳亚子书信辑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10月版,第348页
)。“有利可赚”,表明了他的待价而沽所欲不小。
但是进了解放区的地盘却无事可作。因为中共与到达解放区的各党派领导人商定:新政
协代表,每党推举六人参加。在柳亚子到达解放区之前,民革中...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白话文运动与和合本《圣经》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3:52:36 2013, 美东)
发信人: jmsma2007 (James), 信区: TrustInJesus
标 题: 白话文运动与和合本《圣经》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Oct 24 13:51:51 2013, 美东)
延误与错失————白话文运动与和合本《圣经》
今天世界华人教会普遍使用的中文圣经为1919年2月 印 行 出 版 的 白 话 汉译《官
话和合本圣经》。官话(今日称普通话或国语)是清末中国朝廷及各地官员使用的语言
,也是中国全境日常使用的白话语言。此版本圣经因其版面如蝶翅像合页,故称“蝴蝶
本”或“和合本”.亦有学者认为,“和合”二字,乃“指着新教各教派对《圣经》中
一些关键的词的正确译法及人名的标准音译达成的一致意见而说”.(1) 和合本《圣经
》是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西方传教士与他们的中国助手合作的产物,对其翻译水... 阅读全帖 |
|
L****o 发帖数: 1642 | 9 里尔克:我认出风暴而激动如大海
文/北岛
一
秋日
主呵,是时候了。夏天盛极一时。
把你的阴影置于日晷上,
让风吹过牧场。
让枝头最后的果实饱满;
再给两天南方的好天气,
催它们成熟,把
最后的甘甜压进浓酒。
谁此时没有房子,就不必建造,
谁此时孤独,就永远孤独,
就醒来,读书,写长长的信,
在林荫路上不停地
徘徊,落叶纷飞。
正是这首诗,让我犹豫再三,还是把里尔克放进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的行列。诗
歌与小说的衡量尺度不同。若用刀子打比方,诗歌好在锋刃上,而小说好在质地重量造
型等整体感上。一个诗人往往就靠那么几首好诗,数量并不重要。里尔克一生写了25
00首诗,在我看来多是平庸之作,甚至连他后期的两首长诗《杜伊诺哀歌》和《献给
奥尔甫斯十四行》也被西方世界捧得太高了。这一点,正如里尔克在他关于罗丹一书中
所说的,“荣誉是所有误解的总和。”
关于《秋日》,我参照了冯至和绿原的两种中译本,以及包括罗伯特·布莱(Ro
bert Bly)在内的三种英译本,最后在冯译本的基础上“攒” 成。绿原先生
既是诗人又是翻译家,但他《秋日》的译本显得草率粗糙:
主啊,是时候了。夏日何其壮观。
把你的影子... 阅读全帖 |
|
j*******7 发帖数: 6300 | 10 延误与错失————白话文运动与和合本《圣经》
今天世界华人教会普遍使用的中文圣经为1919年2月 印 行 出 版 的 白 话 汉译《官
话和合本圣经》。官话(今日称普通话或国语)是清末中国朝廷及各地官员使用的语言
,也是中国全境日常使用的白话语言。此版本圣经因其版面如蝶翅像合页,故称“蝴蝶
本”或“和合本”.亦有学者认为,“和合”二字,乃“指着新教各教派对《圣经》中
一些关键的词的正确译法及人名的标准音译达成的一致意见而说”.(1) 和合本《圣经
》是熟悉中国语言和文化的西方传教士与他们的中国助手合作的产物,对其翻译水平大
多数人评价甚高。与现代中文译本圣经、思高译本圣经等版本相比,我个人的体会是:
和合本《圣经》在语言形态上其实是浅文言和白话的结合。因着文言的特性,此版本的
语言内在上与传统的汉语思想有连接,使上帝之言在汉语语境中容易被接受(如《约翰
福音》1章 1 节:“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也因着文言的特性(
因为以诗、赋形式为本的古汉语在形式上是诗性的,非常注重言说的节奏、韵律),此
版本的语言在阅读与聆听的效果上透露着汉语言说的整饬、庄严与优 美( 如“太 ...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1 我们都在追求真理。基督教徒皈依佛门的人很多。比如曾是基督徒的宁波图书馆首任馆
长张汝钊女士皈依佛门。
印祖故事:老僧呵斥女诗人,才女皈依入佛门
1927年5月,张汝钊女士以她卓越的才能被聘任宁波图书馆首任馆长,她组织人员将薛
楼近9万卷藏书进行悉心整理修补,分类编目,于当年9月顺利开馆,开始谱写宁波公共
图书的历史。1928年夏天,天气炎热,一天,好友梅立德夫人邀请她去海天佛国普陀山
游览避暑,她爽快地答应了。她早知道普陀山是著名的观音菩萨道场,佛灵山秀,石奇
景美,金沙碧浪,海阔天空,值得一游。第二天,她与梅夫人等六七位女友从宁波轮船
码头上船前往普陀。
中午时分,船到普陀山短姑道头。女伴们登岸后,先到观音洞庵吃过午饭。然后游
历附近一带的胜景。观音洞在梅岑山西麓,传说为观音大士示现之处,洞广如室,中间
有一天然石柱支撑,上广下锐,倒注入地,有垂云倒浪之奇,洞内环行可通,石柱、石
壁镌观音大士像;洞顶白石累叠,古树嵌生,风景十分奇特。附近有二龟听法石:两石
龟一蹲岩顶,昂首延颈,一缘岩壁,筋膜尽露,睨之欲动,相传经观世音点化而成;又
有磐陀石,两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2 晚清遗老遗少的陈氏父子
陈三立和陈寅恪父子在辛亥革命前后时期的态度,一般地说,从他们写于这一时期的诗
歌中就可以得到比较直接的反映。
在陈三立的诗中,作为旧士大夫阶层中的一位名宿和大儒,他一直以“乱”字来看待辛
亥革命。如,他在《情恨》一诗中自注说:“辛亥秋,避乱沪上。”这是把“辛亥革命
”和“乱”字联系在一起的铁证。又见《散原精舍文集·〈清道人遗集〉序》中说:“
辛亥革命之难兴,乱军四逼”。他进一步以“难”来看待它。通过此诗,我们可以知道
陈三立诗中的“乱”字是所谓“乱军”,而非“乱党”、“战乱”之“乱”。这反映了
他对这场革命认识的陌生。
两年后,陈三立在《留别散原别墅杂诗》一诗中公开地说“乱定我复归。”
何谓“乱定”?当时已是民国三年,中国社会虽已不是晚清时代,但亦不是武昌起义前
后时期的动荡与不安,在他看来这就是“乱定”。不过,进入民国时代以后,他的诸多
旧友(如谭组庵)、儿子(如陈隆恪、陈衡恪)皆在民国政府中任职,甚至有的学者说
陈寅恪先生本人也曾出任过蔡松坡的秘书。可见,陈三立本人对辛亥革命并没有持反对
态度,也没有持支持态度。同时也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在传统士大夫阶层中推广及...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1340 | 13 it's not that straightforward,
作者:韩愈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注释:
【不久归】将结束
【杨花】柳絮
【榆荚】榆钱,榆未生叶时,先在枝间生荚,荚小如钱,荚老呈白色,随风飘落。
【背景】此乃《游城南十六首》之一,作于元和十一年。此时诗人已年近半百。
译文:
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即将归去
都想留住春天的脚步,竟相争妍斗艳。
就连那没有美丽颜色的杨花和榆钱也不甘寂寞
随风起舞,化作漫天飞雪。
赏析:
《晚春》是韩诗颇具奇趣的小品。历来选本少有漏选它的。然而,对诗意的理解却是众
说纷纭。诗题,一作“游城南晚春”,可知诗中所描写的乃郊游即目所见。乍看来,只
是一幅百卉千花争奇斗妍的“群芳谱”:春将归去,似乎所有草本与木本植物(“草树
”)都探得了这个消息而想要留住她,各自使出浑身招数,吐艳争芳,刹那间万紫千红
,繁花似锦 。可笑那本来缺色少香的柳絮 、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
,化作雪飞(言“ 杨花榆荚”,偏义于“杨花”)。仅此寥寥数笔,就给读者以满眼
风光的印象。
再进一步不难发现,此诗生动效果与拟人化的手法... 阅读全帖 |
|
x*****3 发帖数: 89 | 14 西游记完整贯穿了中国人文化根流的整个生态系统,所以跟着西游记走是没错的,能让
你游历一个完整的文明系统.....
第六十四回(下)(荆棘岭悟能努力 木仙庵三藏谈诗)
(7)驴唇对了马嘴 (8)每每忽然就转折 (9)换考官 (10)是非难辨
第六十四回(7)驴唇对了马嘴
三藏说,人身难得,木杆儿们压根儿就没有人身。三藏说,中土难生,木杆儿们在西牛
贺洲,跟中土不沾边儿。三藏说,正法难遇,这群木头桩子,不知道什么叫正法,也没
有师父教。三藏说,静修要有法可依,悟是个要有法有度的过程,木头们则闻所未闻,
一听就闹心。
眼见得着唐朝来的和尚,话里话外的都流露出一股遮盖不住的傲骄气息,拂云叟就开始
搜肠刮肚的,以惊世骇俗的话,来反击这和尚。
你不说人身难得,得有人身才行吗?哼!我们的身体,比你们人类强多了“我等生来坚
实,体用比尔不同。感天地以生身,蒙雨露而滋色。笑做风霜,消磨日月。一叶不雕,
千枝节操。”啊,瞧我们,没有人身,可是比人类坚实,身体是感天地以成长,不用吃
饭,你们人类行吗?容颜是蒙雨露而滋润,不需要美容养颜,你们人类行吗?笑做风霜
,消磨日月。哪像你们人类,冷了不行,热了够呛,几...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15 “有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人们曾以为可用它迫使逻辑学家陷入困境,并曾试图把他
们推到这一步,即要么不得不涉嫌于可怜的诡辩,要么就要承认他们的无知,因而承认
他们全部技巧的虚浮,这个问题就是:什么是真理。”P110这是康德在其晦涩的《纯粹
理性批判》中突然冒出的一段具有叙事风格的话。西方哲学自古希腊以来,一直相信真
理隐藏在事物的表象背后,和本质、本体等概念相联。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与各事
物之实必相符合”,P34康德对它的解释是:“真理是知识和它的对象的一致。”3P110
也即我们关于对象世界的知识,如果和对象自身的特性相一致,那么,这种知识就是真
理性的。同时,正是因为被认识的东西是可以实指的对象而非虚无,我们的认识才是可
能的。但是,从亚里士多德到康德一直延续的这一真理标准,却把两个问题无情地甩给
了后人,即:我们怎样才能断定自己的知识符合对象;如果知识并不指向具体对象,而
是指向一个空洞的虚无怎么办。
一
西方哲学在近代以前,很少为上面两个问题焦虑。这和其哲学对理性和上帝的信仰有关
。从认识论层面讲,人作为理性的动物,具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事物的本质是理
性知识可以把握的对...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16 西澳凯文:毛泽东诗词之我见(一)
发表于 2015 年 12 月 12 日 由 舟巷
——王康先生《思与诗- -却话毛泽东诗词》读后
王康先生最近所作《思与诗- -却话毛泽东诗词》一文,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写的大
气磅礴,读后受益匪浅。文章中的许多观点和评价,本人深有同感,不持异议。
如评价毛之诗词在思想上的“思而邪”,就十分给人以启迪。和王康先生一样,对毛泽
东的诗词也有一段从小学、中学就开始的由朦胧,到学习,到热爱,到崇拜,再到冷漠
,直至批判的过程。“文革”期间,一度曾达到痴迷的程度;天天手不释卷,背诵理解
。说倒背如流,那时不可能的,是吹牛;说首首背得滚瓜烂熟,却一点也不夸张,包括
那几首伪作。但即便在热爱崇拜那些日子里,也总觉得毛之作品中有一股说不清,道不
明的不对劲。格调差一些的,如“不须放屁,请君充我荒腹”之类的姑且不论,就是那
首思想成就和艺术成就都最高的《沁园春·雪》亦是如此,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9
·13”之后,对毛之诗词已持批判态度,但并没有像王康先生那样达到深恶痛绝的地步
:“自定规矩,不再引用毛任何话语诗词”。与之相反,使用是只多不少,虽然许多已
带有调侃的... 阅读全帖 |
|
l*******u 发帖数: 2496 | 17 加点诗评:
【陈子昂:感遇诗(上)】---------------施蜇存《唐诗百话》:
现在要讲到初唐时期一位复古诗人陈子昂,他的主要作品是三十八首《感遇诗》
。这些诗的形式都是五言古体(简称"五古")。自从齐粱以来,诗体日趋浮夸、靡丽,只
有文字之美,不见作者的思想怀抱。有汉魏风骨的五言古诗,几乎已没有人做。陈子昂
作这三十八首诗,直接继承了汉魏古风,从它们的渊源来讲,可以说是复古。但是,他
的诗扫除了齐梁旧格,为唐代五言古诗建立了典范,成为先驱者。从他的影响来讲,也
可以说是创新。正如后来韩愈的古文运动一样,口号是复古--"文起八代之衰",而效果
却是开创了一种新的散文。文学史上有过好几次复古运动,我们应当分别看待。有些复
古运动是开倒车,例如明代李攀龙等人的复古运动。他们主张诗复于唐,文复于秦汉--
"非三代秦汉之书不读"。又如清代同光朝的一部分桐城派文家。有些复古运动是向前有
所发展的,例如陈子昂的诗和韩愈的散文。顺便提一提,十五世纪中起源于意大利的文
艺复兴运动,也是以复古为口号,实质上是对当时奄奄无生气的教会文化的革命,从而
产生了人文主义文化。
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8 《陈寅恪研究出版热和读书热中的思考》
最近,陈寅恪研究出版热和读书热再次迎来了新一轮的高潮。也许,2011年出版的拙著
《闲话陈寅恪》是这轮高潮的始作俑者吧。当时,第21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在哈尔滨
拉开帷幕,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刘正、黄鸣合著《闲话陈寅恪》一书即被推出,并且
被称为“在读书界反响强烈,引发新一轮陈寅恪热”。时过两年,随着陆键东的新版《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的出版,报刊新闻和出版界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意识到这一热潮真
的已经形成了。
面对这一局面,我们这些陈学研究的局外人都感到十分欣喜,那么陈氏后人和“陈学专
家”应该更是喜不自禁了吧?然而,让我们始料未及的是:拙著引来了两位年轻有成的
“陈学专家”胡文辉和张求会二君的诘难。先是胡君主张拙著《虚经腐史意何如:陈寅
恪先生的文字游戏》一篇,完全是抄袭他对《经史》诗的解说。而后张君出面在《南方
都市报》上发表了《无准备却赶时髦……这样写陈寅恪,真的可以吗》 一文,该文对
拙著大加指责和嘲讽,并给拙著贴上了“恶意檃栝、以臆测代替考证等等不良学风”的
标签。有鉴于此,迫使我不得不停下手中的科研和著述,开始思考陈寅恪研究出版热和
读书...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虚经腐史意何如:陈寅恪先生的文字游戏
陈寅恪先生五十年代初有《经史》诗云:
虚经腐史意何如,谿刻阴森惨不舒。竞作鲁论开卷语(一稿作:见说鲁论开卷语)
, 说瓜千古笑秦儒。
此诗收在《陈寅恪先生诗集》中。这里的“虚经腐史”一语无从解说,莫明其所由
来。周一良先生说:“陈先生晩年诗篇中出现的所感受的客观环境与自己主观心态,
1950年《经史》絶句中的七个字可以概括无遗:‘谿刻阴森惨不舒’。”蒋天枢先生曾
指出:“昔年先生尝语枢:在德时曾读德文版马克思《资本论》。此殆后来《经史》诗
之所由作欤?”这两位先生的解释可以说风马牛不相及的。周先生寓意深远,而蒋先生
则故意美化此诗为歌颂《资本论》。金克木先生比较直接地说:“虚经腐史意何如?谿
刻阴森惨不舒,不好懂。‘虚经’不知有无出处。‘腐史’当然不会是通常用的指《史
记》的意思。看来‘虚’和‘腐’都是动词。说,把经架空,把史破坏,是什么意思?
”然后,他又似乎看明白了其中奥妙,并且说:“我看只好说其中有多层意思,不便明
讲。”首两句就解释不下去。吴小如先生则强为直解释说:
首两句盖指全国解放之初,有些极左人士对文化遗产持虚无主义观点,谓之“虚”、... 阅读全帖 |
|
a*********7 发帖数: 30080 |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李敖的诗 几乎没怎么读过李敖。对于他,印象最深的自然是他著名的狂言: 五十年来和五百年内
,中国人写白话文的前三名,李敖李敖李敖。他以杂文见称,我也许零星读过一些,也
许没有读过——大概应该读过一些罢? 还慕名读过他的"小说"法源寺,翻了十几页,
下决心人生苦短男人何苦为难男人?于是也就扔下了。
近日听说原传为朱令译作的《大麦歌》实为李敖译作(略有不同),不经意与人由该译
诗讨论到了李敖的古/近体诗水平。从一开始我就认为:如果《大麦歌》是朱令高中所
作,作为一个高中理科生的习作,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堪称优秀; 但如果不计作者年龄
身份,专看作品,那么作为译诗,有不“信”之嫌; 如果撇开翻译中的“信”光看这
首诗本身,倒可以称得上诗词爱好者中的佳作。现在知道了作者是李敖,要从这首诗判
断李敖的诗词水平,那得看这首诗在李敖作品中地位如何,是他的上上之作还是普通作
品,甚至只是年轻时候的劣作 -- 这将决定李敖的诗词水平相当于普通诗词爱好者
、高水平的诗词爱好者还是顶尖的诗词爱好者。
所以我以为光凭一首诗不好下断语,须多读几首——一时好奇,便四处寻李敖的诗读。
于是一生中的数小时光阴就这么浪费。
网上搜...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21 王康:思与诗:漫话毛泽东诗词(上)
2015.11.23 00:21
打扮成红卫兵的少女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一家名为“红色经典”的餐厅中的毛
主席像前表演(2006年4月7日)
打扮成红卫兵的少女手持《毛主席语录》,在北京一家名为“红色经典”的餐厅中的毛
主席像前表演(2006年4月7日)
我今天自投罗网,漫话毛泽东诗词。先作几点说明。第一,明年毛泽东死40年,文革发
动50年,在中国大陆公开独立评价毛泽东及其思想文章诗词,还很犯忌。海外中国人,
因为人生经历各异,价值观、审美意识不同,对毛观感的分歧不小,我不愿陷入类似分
歧,但也不回避争论。第二,本人少年时代曾是毛的狂热信徒,——整个中国恐怕找不
到几人不是毛的崇拜者或恐惧者;但经历了文革、上山下乡、林彪事件,本人跟很多人
一样猛然惊觉,成为一个对毛深恶痛绝的青年,终身不变。第三,本人曾自定规矩,不
再引用毛任何话语诗词,今天是自废规矩。现在言归正传。
1976年10月1日,毛泽东死后中共第一个国庆(江青还有6天才被拿下),余英时先生引
毛诗句作了一首七律:“帝子乘风御翠华,不周山下万旗斜。倦随夸父追炎日,漫访吴
刚问桂花。恒...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33185 | 22 汉传佛教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漢傳佛教,是以地理位置划分的佛教派别,是佛教的三大地理分支之一。另外两个为南
传佛教(即上座部佛教)和藏传佛教。佛教經由兩條路徑傳入中國,一支由古印度經西域
傳入中原地区,爾後傳入朝鲜半岛、越南、日本等处,故汉传佛教又称北传佛教[1]。
传入中国的另一支佛教則由南印度經海路傳至中國南方,为南传佛教,并不包括在漢傳
佛教中。
漢傳佛教與藏傳佛教同为大乘佛教的主要發揚传系。因為中國的影響,漢傳佛教將大乘
佛教的教義傳播至朝鮮半島、日本與越南等地,並且影響了藏傳佛教。實質上,漢傳佛
教可以說是形塑大乘佛教面貌的主要力量之一;但有別於藏傳佛教之顯密並重,漢傳佛
教的宗派以顯宗為多。另外,尽管漢傳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当年經西域傳入中原地区
的佛教也包括了流传远不如大乘佛教广泛的小乘佛教。
目录
[隐藏]
* 1 詞語釋義
* 2 发展过程
o 2.1 秦漢
o 2.2 三國時期
o 2.3 晋朝
o 2.4 南北朝时期
+ 2.4.1...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23 摘自:http://hi.baidu.com/%D1%F4%B9%E2%CA%A6%BD%E3/blog
作者:佚名
本文精华摘录:1950年阴历九月二十三日,本空法师(印祖女弟子,----师姐编注)接
到观宗寺根慧法师来信,要求她撰写一篇缅怀印光大师文章,以纪念大师圆寂十周年。
第二天晚上,她做了个奇怪的梦,醒后追述说:梦见在一座广博严丽的大殿中,印光大
师展开金黄色坐具礼佛,只见他身形高大,全身光明显赫。我进入后,在大师身后拜佛
。礼佛完毕,感慨万千,向大师顶礼祈请:“十年了,弟子日夜翘首期待,今天终于得
见师父一面,恳求师父慈悲开示。”大师说:“你好好弘法,不要厌倦,临命终时我会
来接你。”我赶紧又问:“师父相好光明,是否就是大势至菩萨?”只听大师清楚干脆
地回答:“是,不错!”我悲喜交集,不禁长跪合掌,说偈赞颂:
金瓶宝冠拥青螺,百亿牟尼漾碧波。
绝妙香尘严极乐,无边光色净娑婆。
摄生方便归安养,念佛圆通渡爱河。
足步莲花大势至,现前接引见弥陀。
1940年的一天,她得到大师西归的讯息,如同晴天霹雳,悲痛异常,作诗道:
噩耗传来一月迟,
经窗雪夜哭吾师。
人天眼目归何处?
肠断... 阅读全帖 |
|
M*V 发帖数: 3205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7:21 2014, 美东)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gardening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4:39 2014, 美东)
来源:《中国收藏》杂志 2013年第9期 文、图/唐枫
古人园子里种着的花草树木,大部分今天都还能看到,梅兰菊竹、松树牡丹、山茶
芙蓉……今天仍然是花园的主角。除了这些主角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在
古代,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木们蕴含的吉祥意蕴与风姿情调建构了一个令人
神往的诗意世界。
玉树临风
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夏天的槐荫下午休的情景,庭院中一棵
高大茂盛的槐树引人注目。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叶片细小的槐树,将槐荫的特点表现得很
充分。
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因为槐树对于...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5245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rden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gardening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4:39 2014, 美东)
来源:《中国收藏》杂志 2013年第9期 文、图/唐枫
古人园子里种着的花草树木,大部分今天都还能看到,梅兰菊竹、松树牡丹、山茶
芙蓉……今天仍然是花园的主角。除了这些主角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在
古代,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木们蕴含的吉祥意蕴与风姿情调建构了一个令人
神往的诗意世界。
玉树临风
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夏天的槐荫下午休的情景,庭院中一棵
高大茂盛的槐树引人注目。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叶片细小的槐树,将槐荫的特点表现得很
充分。
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因为槐树对于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吉祥寓意
。槐树多子,“槐子”与“怀子”谐音,多栽于宅院内以求多生儿子,所表达的是人们
对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槐树在古代还被认为是贵人之树、富贵之树,代表着高
官厚禄。《花镜》...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5245 | 2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rden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gardening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4:39 2014, 美东)
来源:《中国收藏》杂志 2013年第9期 文、图/唐枫
古人园子里种着的花草树木,大部分今天都还能看到,梅兰菊竹、松树牡丹、山茶
芙蓉……今天仍然是花园的主角。除了这些主角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在
古代,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木们蕴含的吉祥意蕴与风姿情调建构了一个令人
神往的诗意世界。
玉树临风
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夏天的槐荫下午休的情景,庭院中一棵
高大茂盛的槐树引人注目。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叶片细小的槐树,将槐荫的特点表现得很
充分。
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因为槐树对于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吉祥寓意
。槐树多子,“槐子”与“怀子”谐音,多栽于宅院内以求多生儿子,所表达的是人们
对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槐树在古代还被认为是贵人之树、富贵之树,代表着高
官厚禄。《花镜》...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7:21 2014, 美东)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gardening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4:39 2014, 美东)
来源:《中国收藏》杂志 2013年第9期 文、图/唐枫
古人园子里种着的花草树木,大部分今天都还能看到,梅兰菊竹、松树牡丹、山茶
芙蓉……今天仍然是花园的主角。除了这些主角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在
古代,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木们蕴含的吉祥意蕴与风姿情调建构了一个令人
神往的诗意世界。
玉树临风
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夏天的槐荫下午休的情景,庭院中一棵
高大茂盛的槐树引人注目。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叶片细小的槐树,将槐荫的特点表现得很
充分。
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5245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rden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gardening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4:39 2014, 美东)
来源:《中国收藏》杂志 2013年第9期 文、图/唐枫
古人园子里种着的花草树木,大部分今天都还能看到,梅兰菊竹、松树牡丹、山茶
芙蓉……今天仍然是花园的主角。除了这些主角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在
古代,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木们蕴含的吉祥意蕴与风姿情调建构了一个令人
神往的诗意世界。
玉树临风
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夏天的槐荫下午休的情景,庭院中一棵
高大茂盛的槐树引人注目。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叶片细小的槐树,将槐荫的特点表现得很
充分。
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因为槐树对于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吉祥寓意
。槐树多子,“槐子”与“怀子”谐音,多栽于宅院内以求多生儿子,所表达的是人们
对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槐树在古代还被认为是贵人之树、富贵之树,代表着高
官厚禄。《花镜》...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1093 | 29 本书下载于触电七村电子书网,如需更多好书,请访问:www.cd7c.com
《李逵日记》
《李逵日记》 第1节
作者: 仓土
日期:2010-9-18 12:25:00
(1)
扈三娘生了,是个大胖小子,我心里十分纳闷,二月份才结婚,这才刚刚进八月、
、、这里面肯定有古怪、、、
聚义厅照例聚会,烦透了,本不想去,但强盗圈就这么大,抬头不见低头见,不去
说不过去,去了就得随礼,哎!我区区一个堂级干部,一月俸禄才二十两银子,前几天
秦明结婚随了十两,他是厅级干部,给少了不好看,何况我以后可能要归他大舅子花荣
管。不过心里想想,秦明这厮忒不要脸,二婚还搞的这么隆重,咒你生儿子没屁眼。
扈三娘和王矮虎都是堂级干部,跟我平级,王矮虎武艺有限,人品也不咋地,估计
没多大前途,本来想给二两银子意思意思行了,不过扈三娘好像在宋大哥那边说得上话
,最近中层干部要调整,这是关键时刻,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给五两吧。
听说张顺的爹快死了,剩下的五两得给预备着。
幸亏这个月下山干了票大的,山寨规定按百分之十提成,估计有十两银子分红,明
天先预支一下,不然得喝西北风了。
王矮虎那厮脸笑的跟花似的,越看越恶心,扈三...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5245 | 30 来源:《中国收藏》杂志 2013年第9期 文、图/唐枫
古人园子里种着的花草树木,大部分今天都还能看到,梅兰菊竹、松树牡丹、山茶
芙蓉……今天仍然是花园的主角。除了这些主角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在
古代,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木们蕴含的吉祥意蕴与风姿情调建构了一个令人
神往的诗意世界。
玉树临风
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夏天的槐荫下午休的情景,庭院中一棵
高大茂盛的槐树引人注目。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叶片细小的槐树,将槐荫的特点表现得很
充分。
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因为槐树对于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吉祥寓意
。槐树多子,“槐子”与“怀子”谐音,多栽于宅院内以求多生儿子,所表达的是人们
对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槐树在古代还被认为是贵人之树、富贵之树,代表着高
官厚禄。《花镜》云:“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槐树象征三公宰辅之位。西周时朝廷中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分坐其下,左九棘为
卿大夫之位,右九棘为侯伯子男之位,而三槐为三公之位。后世常以三槐借喻三公一类
的高官,多喜在庭院中植槐,期盼子孙发达,位... 阅读全帖 |
|
t**********k 发帖数: 511 | 31 读史有感(柳宗元,刘禹锡)
刘禹锡和柳宗元是德宗贞元九年(793年)的同榜进士,两人可以说是志和道同的老朋
友,都是当时主张政治革新的著名人物,后来同时被贬,仕途坎坷。
一般认为柳宗元文强于诗,其文影响极大,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维基百科称他为
思想家。但是,他却写下了两首极为著名的短诗,就凭这,他就在宏大深远,色彩斑斓
的的众多唐诗中谋得了一个不朽的地位,为世代传颂。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渔翁》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这两首诗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用一典,写得极为清新可人,我想没有人读不懂。然
而,意境深远,很多人啰里啰嗦写了一大堆,仍然远远不及其内涵,唐诗的魅力就在于
此。
唐诗的确是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不信你就试一试,这二首诗几乎是白话。
第一首就是一张水墨画,以此景作画的可真不少。蓑笠翁真正是在钓鱼吗?也许在钓心
情,钓风景,或者干脆在钓官,没有人知道。只是一个人在寂静,孤独,一片雪白的天
...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5245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rden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gardening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4:39 2014, 美东)
来源:《中国收藏》杂志 2013年第9期 文、图/唐枫
古人园子里种着的花草树木,大部分今天都还能看到,梅兰菊竹、松树牡丹、山茶
芙蓉……今天仍然是花园的主角。除了这些主角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在
古代,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木们蕴含的吉祥意蕴与风姿情调建构了一个令人
神往的诗意世界。
玉树临风
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夏天的槐荫下午休的情景,庭院中一棵
高大茂盛的槐树引人注目。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叶片细小的槐树,将槐荫的特点表现得很
充分。
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因为槐树对于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吉祥寓意
。槐树多子,“槐子”与“怀子”谐音,多栽于宅院内以求多生儿子,所表达的是人们
对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槐树在古代还被认为是贵人之树、富贵之树,代表着高
官厚禄。《花镜》... 阅读全帖 |
|
s*********e 发帖数: 5245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rden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suanxiangge (蒜香哥), 信区: gardening
标 题: 古人园子里种什么?(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28 14:04:39 2014, 美东)
来源:《中国收藏》杂志 2013年第9期 文、图/唐枫
古人园子里种着的花草树木,大部分今天都还能看到,梅兰菊竹、松树牡丹、山茶
芙蓉……今天仍然是花园的主角。除了这些主角外,还有一些不太引人注目的植物,在
古代,他们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花木们蕴含的吉祥意蕴与风姿情调建构了一个令人
神往的诗意世界。
玉树临风
宋代佚名的《槐荫消夏图》,描绘了一位高士在夏天的槐荫下午休的情景,庭院中一棵
高大茂盛的槐树引人注目。作者细细地描绘了叶片细小的槐树,将槐荫的特点表现得很
充分。
古代人们喜欢在房前屋后种植槐树,因为槐树对于人们来说,有着特殊的吉祥寓意
。槐树多子,“槐子”与“怀子”谐音,多栽于宅院内以求多生儿子,所表达的是人们
对吉祥幸福生活的向往。同时,槐树在古代还被认为是贵人之树、富贵之树,代表着高
官厚禄。《花镜》...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9 22:50:27 2014, 美东)
http://www.guokr.com/post/547058/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
星魂丨不灭 |
2013-12-25 09:45
“我们是不是需要用谎言来打击那些说谎的敌人,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吗?用谎言去打
击敌人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你的谎言可能会先被揭穿!”
【作者】杨镰
【关键词】 坎曼尔诗笺、文革、郭沫若、唐诗
本文专门辨析曾轰动一时的“国家一级文物”《坎曼尔诗笺》的真伪。
首先,本文将推究它的发现、发表等经过;其次,对其真伪做彻底的讨论;最后,则披
露近八年来笔者针对它所做的调查与研究。如果本文的考辨过程与结论出于读者意外,
绝不是笔者有意危言耸听,而那只能证明,《坎曼尔诗笺》的出现及轰动,的的确确值
得我们做深刻的反思。
上篇 研究史
1971年——...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35 ☆─────────────────────────────────────☆
bdbd (kakali) 于 (Fri Nov 25 10:30:47 2011, 美东) 提到:
鬼仙---修到死后的精灵不灭,能够长久通灵而存在于鬼道的世界中.
人仙---修到却病延年、无灾无患、寿登遐龄.
地仙---修到辟谷服气、行及奔马、寒暑不侵,水火不惧,具有神通.
天仙---修到飞空绝迹,驻寿无疆,而具有种种神通.
大罗金仙---最高能修到形神俱妙,不受生死的拘束,解脱无累,随时随地可以散聚元
神.天上人间,任意寄居.
从鬼仙以上, 层次级级加深。
至于“神仙”,这应该只是一种世俗对仙的一种统称
☆─────────────────────────────────────☆
Yisu (大头教主) 于 (Fri Nov 25 10:46:00 2011, 美东) 提到:
吕洞宾是不是也只修到了天仙还差一点。。?
☆─────────────────────────────────────☆
bdbd (kakali) 于 (Fri Nov 25 11:05:05 2...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6 http://www.guokr.com/post/547058/
为阶级斗争服务的幽灵诗人——《坎曼尔诗笺》辨伪
星魂丨不灭 |
2013-12-25 09:45
“我们是不是需要用谎言来打击那些说谎的敌人,难道事实还不够有力吗?用谎言去打
击敌人是件可怕的事情,因为你的谎言可能会先被揭穿!”
【作者】杨镰
【关键词】 坎曼尔诗笺、文革、郭沫若、唐诗
本文专门辨析曾轰动一时的“国家一级文物”《坎曼尔诗笺》的真伪。
首先,本文将推究它的发现、发表等经过;其次,对其真伪做彻底的讨论;最后,则披
露近八年来笔者针对它所做的调查与研究。如果本文的考辨过程与结论出于读者意外,
绝不是笔者有意危言耸听,而那只能证明,《坎曼尔诗笺》的出现及轰动,的的确确值
得我们做深刻的反思。
上篇 研究史
1971年——正好20年前,北京故宫举办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期间出土文物展览”首
次向世人展示了两件珍贵文书,一件是唐白居易《卖炭翁》诗,署“坎曼尔元和十五年
(802)抄”;另一件是写于元和十年的三首诗,署“纥·坎曼尔”。原诗是:
忆学字:
古来汉人为吾师,
为人学字不疲倦。
我祖学字十馀载,
吾父学字十...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7 没那么简单。
第一,变法的结果需要时间,一两代人都算快的。
一两年就立杆见影的,那是穿越小说:主角一年穿越,二年种田,三年造炮,四年成军
,五年席卷天下。
第二, 如果这么简单,其它六国怎么不模仿? 或者你说六国国情不同,模仿不了,
那至少已经说明秦国还有个特殊国情,不是仅仅变法那么简单。
这个国情就是秦国的“耕战传统”。 其实以前央视有个讲秦国的记录片,就是这么说
的,犬戎灭西周,秦国因护卫王室有功,得封诸侯,郑国虢国等都跟着周天子东逃河南
了,从此周朝的起家之地,潼关以西就只有秦国一个诸侯了,也是唯一的一个农业国,
处在游牧民的包围之中。 20代秦君有十几个都是死于沙场,所有人都是耕战一体。 随
时待命。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就是这段早期历
史的产物。
(注意,后来儒家注释,说此诗是讽刺君主穷兵黩武,这就和说关鴡是“歌颂后妃不妒
之德”一样,纯是胡扯)。
类似的,赵国的胡服骑射,因为故事性强,被吹得厉害(人类大脑的特点,对于故事的
记忆最好)。同时代的秦国根本不想模仿,秦国既没有胡服,也不骑射。一样灭赵。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起居,猃狁之故... 阅读全帖 |
|
w*****s 发帖数: 4116 | 38 百度了一下,真长知识阿。
《诗经·邶风·式微》译注
题解:役夫怨恨劳役没有休止。
原 文 译 文 注 释
式微,式微1!
胡不归?
微君之故2,
胡为乎中露3!
式微,式微!
胡不归?
微君之躬4,
胡为乎泥中!
译 文
天黑了,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
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
为什么还不回家?
如果不是为君主,
何以还在泥浆中!
注 释
1.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
2.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
3.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4.躬:身体。
【赏析】
关于本诗主旨,《毛诗序》说是黎侯为狄所逐,流亡于卫,其臣作此劝他归国。刘向
《列女传·贞顺篇》说是卫侯之女嫁黎国庄公,却不为其所纳,有人劝以归,她则“终
执贞一,不违妇道,以俟君命”,并赋此诗以明志。二说均牵强附会,因为无论是实指
黎侯或黎庄妇人,都缺乏史实佐证。余冠英认为“这是苦于劳役的人所发的怨声”(《
诗经选》),乃最切诗旨。
诗凡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
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9112 | 39 《夕阳箫鼓》是一首琵琶文曲,又名《夕阳箫歌》,此外还有《浔阳琵琶》、《浔阳夜
月》、《浔阳曲》等不同版本流传于世。有人认为《夕阳箫鼓》的立意,来自于白居易
的《琵琶行》。如《浔阳琵琶》的曲名,即取自《琵琶行》中第一句“浔阳江头夜送客
,枫叶荻花秋瑟瑟”。事实上《夕阳箫鼓》的意境与《琵琶行》有较大差异。史上更多
人认为《夕阳箫鼓》的音乐内容和其展示的意境,来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诗。
到了上世纪二十年代,出现了改编自《夕阳箫鼓》管弦乐曲,更是直接取名为《春江花
月夜》。
《夕阳箫鼓》的曲情基本来自《春江花月夜》的诗情。《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张若虚
在初唐算不上是著名诗人,甚至不入《旧唐书》人物列传。《旧唐书》只是在贺知章的
列传里简略的提到了张若虚。张若虚是扬州人,曾任兖州兵曹。与贺知章、张旭、包融
一起被誉为吴中四士。贺知章是初唐著名诗人,张旭是书法大家,两人都是杜甫“饮中
八仙”诗中的绝顶人物。相比之下,张若虚的名气远远不及与贺知章和张旭。《全唐诗
》里只有两首张若虚的诗,除《春江花月夜》外,另外一首为《代答孤梦远》。
张若虚虽不著名,但他拥有这首被后人称为“孤篇冠全唐...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2226 | 40 《巨流河》选读
目录
序
第一章 歌声中的故乡
第二章 血泪流离——八年抗战
第三章 “中国不亡,有我!”——南开中学
第四章 三江汇流处——大学生涯
第五章 胜利——虚空,一切的虚空
第六章 风雨台湾
第七章 心灵的后裔
第八章 开拓与改革的一九七○年代
第九章 台大文学院的回廊
第十章 台湾、文学、我们
第十一章 印证今生——从巨流河到哑口海
后记 如此悲伤,如此愉悦,如此独特——齐邦媛先生与《巨流河》 王德威
齐邦媛纪事
《巨流河》参考书目
序
巨流河是清代称呼辽河的名字,她是中国七大江河之一,辽宁百姓的母亲河。哑口海位
于台湾南端,是鹅銮鼻灯塔下的一泓湾流,据说汹涌海浪冲击到此,声消音灭。
这本书写的是一个并未远去的时代,关于两代人从巨流河落到哑口海的故事。二十世纪
,是埋藏巨大悲伤的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欧洲犹太人写他们悲伤的故事,至今
已数百本。日本人因为自己的侵略行为惹来了两枚原子弹,也写个不休。中国人自二十
世纪开始即苦难交缠,八年抗日战争中,数百万人殉国,数千万人流离失所。殉国者的
鲜血,流亡者的热泪,渐渐将全被湮没与遗忘了。
我在那场战争中长大成人,心灵上刻满弹...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265 | 41 沈文华:“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故事考
原载《文景》杂志2011年1、2月号合刊
在历史上,吕洞宾是一位极富传奇色彩的“神仙”人物。
吕洞宾,姓吕名岩,字洞宾,号纯阳子,生于唐德宗贞元年间。师从钟离权,
传世作品有《灵宝毕法》、《钟吕传道集》等。其主要活动期在唐末五代,与其他
著名道教人物如崔希范、陈抟等均有交往。遇崔希范传《入药镜》,而有“因看崔
公《入药镜》,令人心地转分明”之语;《宋史·陈抟传》中称吕洞宾“百余岁而
童颜,步履轻疾,顷刻数百里,世以为神仙”,曾几次访陈抟,并在抟逝后写诗吊
唁。这基本可以断定,当时(陈抟卒于端拱二年,即公元989年)他仍健在。其确
切卒年不详。据《历世真仙体道真鉴》记载,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封吕为
“妙通真人”。至元六年(1269年),元世祖又封赠“纯阳演正警化真君”之号,
武宗时(1308年—1311年),更加封为“纯阳演化孚佑帝君”。
吕洞宾周游天下,踪迹或隐或显,神异莫测,屡屡行化济世度人。道门对他的
功业德行推崇备至,尊称为“吕祖”。他曾传道于刘海蟾、王重阳,由此开衍出内
丹南北二宗。时至近代,清内丹“西派”创始人李西月在近千年后也称...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3 李锐:庐山会议实录
2015-08-28 11:57:10
几十年来,1959年庐山会议史料文献浩如烟海,各界公认李锐著《庐山会议实录》贡献
最巨。湖南教育出版社在1989年那个特殊而敏感的年代推出李锐所著《庐山会议实录》
,不仅填补了再现庐山会议这段真实历史的空白,还让世人见识了湖南出版人敢为人先
的胆略。此书发行以后被抢购一空,随即被禁。
查了一下好像回首论坛还没有这个资料,网络上也没有在线阅读版本。把我的PDF转成
文字,换行没有换好,大家将就着看吧:)
前言
1959年的庐山会议,已经过去
30多年了。
庐山之变影响当代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至深且巨,阶级斗争的理论与实
践从此升级,引入党内,直到中央领导层,终于导致十年动乱的到来。
1980年秋,讨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草稿时,
关于庐山会议,我曾作过一个较长的发言(《简报》刊出两万余字)。当时
就有中央领导同志催我,将这段史实尽快详细写出,否则,许多真相后代
难以弄清。作为一个亲身经历者,自己也觉得义不容辞。但由于工作繁忙
及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动笔。现在利用在青岛消夏的时间,将已经收集和
整理过的资料编写出来。...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4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
|
I******n 发帖数: 292 | 45 转一个评余秀华的诗
秋叶,无证PPT达人,无证网络推广顾问,无证内…
如果不是这首突然就火了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还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农
妇,叼着烟,去喂兔子——如果要说她有什么和普通农妇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患过脑
瘫症,影响了她的运动机能,走路有点不顺,笑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也似乎不完全受自
己控制。
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她因诗而红,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这个“脑瘫诗人”的娱乐点上
,而没有好好去对待她的诗歌。
余秀华的诗歌才华是惊人的——她具有简单几个文字就创造出意象的能力。
把她全部的诗歌放在一起,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在当地生活圈不被人理解,在私人生活诸
多遗憾,却通过诗歌找到了灵魂的人,一个在自己的诗歌天地里创造出完整自我灵魂得
到拯救的人。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点。
有人问余秀华的诗歌到底好不好?
我想跳过现在爆炒的她的几首诗,在她的博客直接找到2010年初发表的一篇《风从田野
上吹过》这首诗,。
大家不妨先看看全文。
我请求成为天空的孩子
即使它收回我内心的翅膀
走过田野,冬意弥深
风挂落了日子的一些颜色
酒杯倒塌,无人扶起
我醉...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7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tang.txt)
亦明注:被人哄着、捧着,至今被方舟子视为“理所当然”。
【1980年-1983年】
上初中。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上了初中,文学才能开始显露...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mokinggun (硝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0 09:11:02 2011, 美东)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36289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Igrarden (绿缘),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一个评余秀华的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2 22:34:43 2015, 美东)
转一个评余秀华的诗
秋叶,无证PPT达人,无证网络推广顾问,无证内…
如果不是这首突然就火了的《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余秀华还是一个普通的乡村农
妇,叼着烟,去喂兔子——如果要说她有什么和普通农妇不同的地方,那就是她患过脑
瘫症,影响了她的运动机能,走路有点不顺,笑起来的时候面部表情也似乎不完全受自
己控制。
但正是因为这一点,当她因诗而红,更多人把注意力放在这个“脑瘫诗人”的娱乐点上
,而没有好好去对待她的诗歌。
余秀华的诗歌才华是惊人的——她具有简单几个文字就创造出意象的能力。
把她全部的诗歌放在一起,我们还能看到一个在当地生活圈不被人理解,在私人生活诸
多遗憾,却通过诗歌找到了灵魂的人,一个在自己的诗歌天地里创造出完整自我灵魂得
到拯救的人。这是最让我感动的一点。
有人问余秀华的诗歌到底好不好?
我想跳过现在爆炒的她的几首诗,在她的博客直接找...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50 7月
12日上午,毛泽东找我们三人谈话后的第二天,小
舟体会毛泽东是愿意听人谈缺点的。周惠鼓动小舟再去找彭德怀谈一次,
告知毛泽东跟我们谈话的精神。小舟于是向彭德怀介绍了这次谈话的情况,
关于会议多谈缺点还是有压力;“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国乱思良将,家
贫思贤妻”;以及蒋干故事等等,双方都谈了。说我们讲话很随便,毛泽东
都听进去了,希望他能去找主席谈谈。彭德怀说怕谈不好,有些意见还不
成熟,在西北小组会上没有谈。有些谈了,《简报》上也没有登,因此想写
一封信。小舟很赞成写信,说将那些发言加以整理充实,就很好了。彭欣
然同意,还对小舟说:“你当了我的参谋。”
在庐山时,张闻天的住处同彭德怀很近,早晚散步常见面。由于观点相
同,张闻天到彭德怀的住处交谈过多次。张闻天对小土做炼铁特别不满,
认为浪费人力、物力太多,并影响秋收,归结为“得不偿失或损失很大”。
彭德怀则认为,“有得有失或有失有得”,搞得太多,有很大浪费,但也发
动了群众,取得了经验,还普查了地质。中国大落后,他赞成大中小并举
和土洋结合的方针。张闻天认为今年钢产
1300万吨很难完成。造假报告,
夸大成绩现象仍然严重。报纸上...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