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朱大可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
b*j
发帖数: 293
1
内容摘要 朱大可表示,中国的作家协会受官方控制,一些得奖的作品不入流,有些还
是政府官员一些不懂文学的人得奖去了。 朱大可(录音):有些人把持作协的位置,他是
凭关系进来的,管理作家,然后凌驾于之上,这种情况对作家的矛盾变的很深,那么这
完全是一个错误的体制决定,作家协会本来是民间由作家选举出来的,现在不是的现在,
全部任命的,即使有选举程式也是假选举,体制也是问题,因为那些评委,根本不懂诗歌
,导致文学日益凋蔽,文学的形象日益丑陋,民众背弃文学离文学而去。
近年来,中国大陆文坛层出不穷的丑闻,使作家形象一落千丈。大陆学者指出,中
国的作家协会受官方控制,媒体参与共谋的文化工业,以丑闻搏版面,好的文学作品被
淹没,但是文学的批判精神不死,很多人透过写短信传达对社会批判的使命。
近年来,大陆文坛丑闻不断,作家洪峰上街乞讨,陕西诗人张起坚持男人也能“卖身”
,寻求富婆包养。两位“80后女写手”,一位声称要与余秋雨一夜情,另一位则叫嚷着
要做韩寒的“情妇”,还有张一一扬言“裸奔”。在媒体推波助拦下,以丑闻搏版面的小作家不
胜枚举。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痛斥中国文坛已经荣升为一个庞大... 阅读全帖
h***f
发帖数: 4541
2
作者朱大可在编造这篇文章的时候(2008年),还干了一件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为了
抗议共产党的简化字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破坏,朱大可毅然改姓为繁体的“邾”。他的精
神固然可嘉,但是且慢表彰,因为邾和共产党的简化字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春秋时期,在山东有个曹姓的邾国,部分王族成员以封国作为自己的姓氏,这就是邾氏
的最早起源。战国时期鲁穆公打败邾国,为了宣示战果,把国名改为邹国,邹国之后又
被楚国灭掉,彻底亡国。亡国后的王族后人,一部分为了纪念故国改姓邹,而以邾为姓
氏的一部分人,因为丢掉了国土,便去掉邑部,改为朱姓。因此,朱在历史上根本就不
是邾的简化字。更何况,朱作为今天的大姓,来源要比邾和邹复杂得多,今天的很多朱
氏未必源自历史上的邾国。
作为一个“文化学者”,朱大可改姓暴露了自己在文化历史知识上的缺陷。当然,如果
从老将的角度来看,错的都是共产党:这难道不是共产党的简化字割裂历史,误导人民
造成的吗?
x5
发帖数: 27871
3
☆─────────────────────────────────────☆
naf (NowAndForever) 于 (Thu Dec 15 14:33:56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Onews (Overseas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同济教授朱大可批“十三钗”消费苦难 为情色爱国主义(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1:26:18 2011, 美东)
《金陵十三钗》海报
文/朱大可(作者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在谈论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之前,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图。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
殖龅佳莸慕艹霾呕故玖说缬叭说幕玖贾6印兑“∫。〉酵馄徘拧菲穑乓漳笨冀涞缬爸鸩阶臀恢钟顾椎纳桃滴谋尽br />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4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朱大可:中国文化已经病入膏肓 zt
朱大可:中国文化已经病入膏肓
* 作者:朱大可
* 2011-07-04
字体:大 中 小 | 打印
*
更多
* 转播到腾讯微博
*
* 评论[1]
* 我要评论
第一,有没有健康的伦理生活?没有。第二,有没有健康的教育体制?没有。第三有没
有独立和自由的精神空间?回答还是没有。第四有没有内在的文化信仰以及合乎人类标
准的价值观?这个方面也不存在。按照这样的标准来衡量的话,我们的文化已经病入膏
肓了,就像一个垂死的老人。
我总觉得文化和经济有点不同寻常,前面有一位上海世博的官员,我们看了中国世博馆
,里面主体是清明上河图的电子模拟图,我觉得做的很聪明,实际上不知道放一些什么
东西,2000多年文化乃至到了5000年我们完全不了解我们的文化应该怎么盘点它,最后
找了一个讨巧的办法,就是清明上河图,它成功展现中国的基本风貌。
关于中国历史我们还能说什么?图画里的官员,商人,市民都已经化成黄土,没有人知
道他们,但是只有这个叫做张择端的画家以及他的作品被我们牢牢记住,他超越了时间
,这个就是经济与文化的区别。
经济在当下的...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5
本刊记者/丁尘馨
那些真正的大师,也需要进行“去魅化”处理。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大众狂欢,而更像是知识界的自我反省和自我清算
这次学者李辉揭文怀沙造假事件,虽然如此前其他文化事件一样,“名人效应”迅速在
媒体和社会间引起巨大反响。可不同之处却在于,不仅仅在坊间,来自学术界的反响更
为强烈,这实际上体现了知识界对自身更深的追讨与反思。
从这点来说,也许学界还需要更多的如李辉的“挑事者”。
为此,本刊专访了文化批评学者朱大可,作为长期从事中国文化现象观察的学者,他时
常也是那个“挑事者”的角色。
这不是一次简单的大众狂欢
中国新闻周刊:这次李辉揭文怀沙“造假”之事,看似一个带有正义理由的文人笔仗,
此前这类事极少发生,你觉得,它和曾经风行的文化人因观点不同,通过媒体就事件观
点互相争论的情形有什么不同?
朱大可:李辉是负责任的传记作家,他的质疑,代表许多文坛老人的看法,并且(这个
看法)至少已经在文坛流行了二三十年之久,因为早在80年代, 我就已经听过类似的传
言,但大多数人也就一笑了之而已。
此事酿成轩然大波的原因,不仅在于文怀沙遇到了李辉这种执着探究的作家,而且缘于
一个重要的社会背景—
o***s
发帖数: 42149
6
《金陵十三钗》海报
文/朱大可(作者系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
在谈论贺岁大片《金陵十三钗》之前,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张艺谋电影的进化路线图。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活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张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现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而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起,张艺谋开始将其电影逐步转型为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这是一个戏剧性的转折,意味着中国主流电影的价值转向。而后,在《英雄》、《十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三枪拍案惊奇》中达到恶俗的高度。张艺谋就此完成了他向“三俗”领域(庸俗、低俗和恶俗)的华丽飞跃。
国产大片主宰的庸众市场由此诞生了。张艺谋公式=情色暴力民族苦难题材爱国主义,制造了政治和商业的双赢格局,由此成为中国电影的最大救星。但与此同时,张艺谋电影的技术指标和媚俗指数都在与日俱增,而《金陵十三钗》的上映,即将迎来新一轮身体叙事的狂欢。
金陵的六朝金粉和秦淮风月,最易引发世人的情色想象,它是中国情... 阅读全帖
v********8
发帖数: 35
7
来自主题: Talk版 - 艾未未旧事(转)
听说艾出事了,颇感慨。忽听朱大可与艾的旧事,印证了我对艾的认知。说来分享。
中国前卫艺术界的研讨会,题为“批评的力量”,由包泡策划。上海这边到场的,有朱
大可和张献,广州则是李公明、冯原和杨小彦,北京是北村、崔卫平、刘湲、汪民安、
隋建国等等,还有就是“流氓艾”,以及几位朱大可不熟悉的艺术家。整个会议花一天
时间,谈中国文化现状及其批评的意义。
下午四点左右,会议已近尾声。北村和汪民安起身告辞。随后,应包泡之邀,崔卫平谈
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刘湲介绍前卫音乐界的现状,朱大可也简述了大众文化的现状
。姗姗来迟的流氓艾,竟然一张嘴就动粗,叫骂崔卫平、刘湲和朱大可是“装逼”。朱
大可向来不喜吵架,但若有流氓缠身,一般也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就把
扔过来的秽物,回敬给对方,请他自己享用。流氓艾大惊,因他误以为朱大可是白烨之
类的软柿子,而他在京城横行,从未有人胆敢挡道,便砸碎主办方的无线话筒,很委屈
地叫道:我骂你了吗?我骂你了吗?继而摆出好勇斗狠的姿态,被众人劝住,离去,又
返回,再做打架科,又被劝住,如是再三,装得跟真的似的,颇有点技术含量,最后还
亲自找了个台阶,挥动可爱的粉... 阅读全帖
p*********w
发帖数: 23432
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艾未未旧事zz
艾未未旧事zz
http://hjmolihua.blogspot.com/2011/04/blog-post_5764.html
听说艾出事了,颇感慨。忽听朱大可与艾的旧事,印证了我对艾的认知。说来分享。
中国前卫艺术界的研讨会,题为“批评的力量”,由包泡策划。上海这边到场的,有朱
大可和张献,广州则是李公明、冯原和杨小彦,北京是北村、崔卫平、刘湲、汪民安、
隋建国等等,还有就是“流氓艾”,以及几位朱大可不熟悉的艺术家。整个会议花一天
时间,谈中国文化现状及其批评的意义。
下午四点左右,会议已近尾声。北村和汪民安起身告辞。随后,应包泡之邀,崔卫
平谈了中国知识分子的使命,刘湲介绍前卫音乐界的现状,朱大可也简述了大众文化的
现状。姗姗来迟的流氓艾,竟然一张嘴就动粗,叫骂崔卫平、刘湲和朱大可是“装逼”
。朱大可向来不喜吵架,但若有流氓缠身,一般也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
就把扔过来的秽物,回敬给对方,请他自己享用。流氓艾大惊,因他误以为朱大可是白
烨之类的软柿子,而他在京城横行,从未有人胆敢挡道,便砸碎主办方的无线话筒,很
委屈地叫道:我骂你了吗?我骂你了吗?继而摆出好勇...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同济大学教授撰文:“把大屠杀的教堂变成情场,把民族创伤记忆变成床上记忆,把血色战争变成桃色新闻,把苦难题材变成牟利工具,这种大义凛然的情色爱国主义,难道不是价值取向的严重失误?”
剧照。
张艺谋虽然名头大,但最近10年每有新作公映,就遭骂声一片。但这一次,他不再孤立无援。
昨日,张艺谋的新作《金陵十三钗》(以下简称《十三钗》)在国内公映,同济大学教授一篇题为《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的文章将该片推向了风口浪尖。文中称,《十三钗》靠“情色暴力”博取眼球、谋取利益,十分可耻。
不过,与此前《十面埋伏》、《三枪拍案惊奇》等片遭遇的骂声居多不同,这一次无论是观众还是业内人士,基本都站在了张艺谋一边。
此外,就在昨晚,从美国传来该片入围第69届金球奖最佳外语片的消息,又为张艺谋加了一分。
事件起因 教授痛批 贩卖“情色爱国主义”
对张艺谋这部耗资6亿的最新作品,绝大部分人予以了肯定。但同济大学知名教授朱大可撰文指出,《十三钗》靠“情色+暴力+民族苦难题材+爱国主义”来博取观众眼球,进而谋取商业利益,是可耻的行为。(注:文章题为《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12月13日发表于《南方都市报》,见下页)
“...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0
《新闻1+1》2014年7月10日完成台本
——金色大厅“镀金”,再次被叫停!
(节目导视)
解说:
自付场租,对外赠票,组织观众,以文化交流之名的出国镀金演出,紧急叫停。
文化部近日下发通知,明确要求坚决杜绝政府资助项目赴国外镀金。
不计成本,不看对象,不讲实效,通过不时炒作,捞取名利的演出行为,严重损害
艺术尊严。
中央芭蕾舞团副团长 王全兴:
有些还是一种卡拉OK现象,我觉得这些都是对中国文化的传播都是非常不利的。
解说:
国家正规院团去了,业余老年合唱团去了,就连国内寂寂无名的小学表演团体也去
了。
中国艺术管理协会会长 谢大京:
好像非到哪儿镀镀金回来以后,国内人或者评职称,什么宣传报道好像就有资本。
解说:
《新闻1+1》今日关注:金色大厅镀金,再次被叫停!
评论员:
晚上好,欢迎您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
奥地利的维也纳金色大厅在中国人的心中可以称的上是音乐圣殿。这些年不管是个
人还是音乐团体,都以能踏上这样一个舞台为荣。
我们看几张照片,他们中有著名的演员,也有著名的音乐团体。这些年我们看有一
些少年宫的儿童艺术团也去,也有一些老年的合唱团也去。一方面中国的艺术团...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39279
11
转载一篇
话说加西亚马尔克斯跟卡斯特罗是好朋友
-----------------------------------------
加西亚·马尔克斯是南美大陆的儿子。他风靡世界的小说《百年孤独》把加勒比海岸的
小镇马孔多塑造成了一个充溢着鬼魂、传说、异象、谜团、吉普赛人、水晶球、发疯的
人与兽、最原始的欲望和爱的迷人之地。
马尔克斯或许是诺奖历史上最畅销的小说家之一,自1967年起,《百年孤独》在世
界的销售量高达2500万册。他那将魔幻与现实交错编织、极富想象力和陌生性、富丽而
荒诞的叙述方式,让他成为拉美文学“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马尔克斯在西班牙
、意大利等欧美国家享有极高声誉,甚至要盛于在他的祖国哥伦比亚。也正是因为他和
与他同时代的一批杰出作者,一直受惠于宗主国文学的拉美文学有了反哺欧陆文学的可
能。
2014年4月17日,马尔克斯在墨西哥逝世,享年87岁。哥伦比亚总统胡安·曼努埃尔
·桑托斯在推特上发文悼念:“一千年的孤独和哀伤,致这位最伟大的哥伦比亚人。”
从记者到小说家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生于哥伦比亚的阿拉塔卡。马尔克斯小时候在外祖父母的
照拂下长大。外祖父... 阅读全帖
z**********0
发帖数: 224
12

[导读]它可能是那个年代除毛选和新华字典外,读者群最多的书籍。它与那个时代的青
少年的性意识一起,被压抑在地底下。
《少女之心》与七十年代的“流氓们”
《少女之心》
《少女之心》与七十年代的“流氓们”
电影《山楂树之恋》剧照。男女主角过河以树枝代替牵手。
主笔┃杨东晓
1973年的一天,上海市第二中学的朱大可参加了在操场上举行的一场流氓犯宣判大会。
台上那个外校高年级男生,偷看了一本叫《少女之心》的淫秽手抄本,在这本坏书的影
响下,开始追求自己的亲姐姐,想仿效书上的情节耍流氓。他的姐姐不从,哭着把他告
到了派出所。这个男生被派出所抓去后打了一顿,又放了出来。但是他不仅不思悔改,
反而迁怒到亲人,在姐姐肚子上捅了一刀。
学校的大喇叭,用义正言辞的声音宣判:“死刑”。而台上的男生居然没有一般死囚临
死前的惧怕,相反,他的眼光不时睃往台下,大约是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熟悉的面孔,他
呲着牙笑了。他已经被各所学校的大喇叭宣判过多次“死刑”,只因没有完成各校示众
这一“使命”,才一直没有拉去枪毙。
37年后,当这个案件再次被提起时,作为研究者,中国政法大学青少年犯罪研究室主任
皮艺军教授提...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3
张艺谋这几年的新片都有争议,但争议最大的还是《金陵十三钗》。跟以往不停辩白不同,面对这轮争议,张艺谋基本保持沉默。有人戏称,张导不理争议只顾低头数钱。
《金陵十三钗》从确定到选角到开拍,媒体一直以最大热情跟踪,这也让普通观众和学者都知晓了拍摄进度。在影片还没上映时,知名文化学者、同济大学教授朱大可一篇题为《十三钗的情色爱国主义》的文章将该片推向了风口浪尖。文中称,《十三钗》靠“情色暴力”博取眼球、谋取利益,十分可耻。
朱大可向《十三钗》打响了第一枪,接着更多的批评之声从四面八方涌过来。一位网友指出《十三钗》“电影营销手段的粗暴”、“影片不乏刻意、生硬、过分戏剧化的情节故事,平面化、脸谱化的人物塑造,失去了以真实质朴打动人心的机会”;还有一些观众把《十三钗》与其它揭露人类战争罪行的影片,如《辛德勒的名单》、《美丽人生》等经典影片相比,感觉到“没有感受到猛烈的冲击与深刻的思索。”。
这次朱大可炮轰《十三钗》,张艺谋本人并没有接招儿。只是在另一个场合表示,“片中更衣和男女主角约翰与玉墨最后的缠绵不是‘激情戏’,而是剧情推进和角色发展的需要。”而《金陵十三钗》片方宣传负责人陈先生则认为这样的批...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著名学者陈丹青(资料图)
吕丽萍一篇反同志的言论不仅将其个人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将同性恋这一长期以来处于暧昧、隐晦地位的族群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激烈方式被推送至青天白日下任人评说。
在就吕丽萍所为本身对错长达一周的焦灼争论之后,我们有必要转移思路,从更深也更广的角度去思考此事。
为何一个公众人物的一篇对于反对同性恋的微博的转载可以引发如此声势浩大的一场争论?从明星到普通网民,从同性恋者到非同性恋者,从网络民意表达到国家级电视台就此发声,这一场表面看上去只是关于同性恋的选择问题的争论,其背后是否隐含了更深层次的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讨的价值与意义?
某网站就此对话知名文化学者陈丹青、朱大可(《朱大可:这场讨论有助于改善同性恋受歧视的地位》)。从与他们的对话中,或许我们可以拨开事物表面,看到内部更深。
与陈丹青对话实录:
陈丹青:文革时期,同性恋要被枪毙
记者:演员吕丽萍通过个人微博发表对同性恋群体的看法,认为其是“罪人”、“羞耻”。2007年,她的丈夫孙海英也曾公开表示,同性恋是犯罪。你对此事的看法是?
陈丹青:这两口子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扮演50年代初一对革命夫妇,演得很好,很像。但是,今...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5
网传余秋雨参观黑宝药业时在黑宝熊乐园题词:“百般熊态,一派人道”。
2月17日,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发布微博称,学者余秋雨参观黑宝药业时在黑宝熊乐园题词:“百般熊姿,一派人道”。微博联播记者18日致电余秋雨助理,对方对题词一事予以否认。而黑宝药业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则表示,他可以肯定余秋雨曾经参观过黑宝厂房,并留下上述题词。
余秋雨助理金克林18日在接受微博联播记者电话采访时称,他从未听说过“黑宝”,有关余秋雨为其题词一事是“空穴来风”,他表示不会对微博上的言论予以回应。
黑宝集团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则向记者证实,他可以肯定余秋雨参观过黑宝药业,并且为该公司题词:“百般熊姿,一派人道”。黑宝集团的官网上也放置了余秋雨题词的现场照片。
18日,记者多次致电朱大可教授,截至记者发稿时止,朱教授的手机一直无人接听。
相关新闻
多地停售 熊胆制品
“活熊取胆”事件再起波澜,16日晚间中国中药协会(以下简称“中药协”)在其官网上发布紧急更正声明:“经查,福建归真堂股份有限公司系我会一般会员单位,房书亭会长下午在媒体沟通会上表述有误。特此更正,并致歉意。”据中药协《会员会费交纳标准与办法》,会...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6388
16
http://news.163.com/12/0220/00/7QLRL4R700011229.html
网传余秋雨参观黑宝药业时在黑宝熊乐园题词:“百般熊态,一派人道”。
CNTV消息 2月17日,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大可发布微博称,学者余秋雨参观黑宝药业时在黑宝熊乐园题词:“百般熊姿,一派人道”。微博联播记者18日致电余秋雨助理,对方对题词一事予以否认。而黑宝药业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则表示,他可以肯定余秋雨曾经参观过黑宝厂房,并留下上述题词。
余秋雨助理金克林18日在接受微博联播记者电话采访时称,他从未听说过“黑宝”,有关余秋雨为其题词一事是“空穴来风”,他表示不会对微博上的言论予以回应。
黑宝集团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则向记者证实,他可以肯定余秋雨参观过黑宝药业,并且为该公司题词:“百般熊姿,一派人道”。黑宝集团的官网上也放置了余秋雨题词的现场照片。
18日,记者多次致电朱大可教授,截至记者发稿时止,朱教授的手机一直无人接听。
C*******f
发帖数: 13152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骂公知的都是逻辑混乱
给个名单,楼猪给分分类吧,谁支持土共,谁反对,各有几个。
南方人物周刊50人名单[3]
经济学家:茅于轼、吴敬琏、温铁军、张五常、郎咸平、汪丁丁
法学家、律师:张思之、江平、贺卫方
历史学家:袁伟时、朱学勤、秦晖、吴思、许纪霖、丁东、谢泳
哲学史家:杜维明、徐友渔
政治学家:刘军宁
社会学家:李银河、郑也夫、杨东平
作家、艺术家: 邵燕祥、北岛、李敖、龙应台、王朔、林达夫妇、廖冰兄、陈丹青、
崔健、罗大佑、侯孝贤
科学家:邹承鲁
公众人物:华新民、王选、高耀洁、阮仪三、梁从诫、方舟子、袁岳
传媒人:金庸、戴煌、卢跃刚、胡舒立
专栏作家、时评家:林行止、杨锦麟、鄢烈山、薛涌、王怡
另有向六位已故的公共知识分子致敬:殷海光、顾准、王若水、王小波、杨小凯、黄万里
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
2005年
艾晓明 北岛 陈丹青 陈永苗 崔健 崔卫平 崔之元 杜维明 范亚峰 甘阳 高
行健 贺卫方 胡舒立 季卫东 蒋庆 康晓光 郎咸平 李敖 李昌平 李银河 梁
从诫 林毓生 刘军宁 刘小枫 茅于轼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石勇 孙立平 汪
晖 汪丁丁 王怡 王力雄 王思睿 王小东 温铁军...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23939
18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崔健,有种!赞一个
中国大陆「摇滚教父」崔健的经纪人尤尤昨天深夜在微博上证实,崔健因拒绝大陆官方
中央电视台审查和改歌词,已确定不会上春晚。
尤尤17日深夜近11时在微博上转贴大陆文化评论家、小说家朱大可在微博上有关崔健上
春晚的发言并留下聊聊数语说:「崔健不会上春晚,感谢大家的关注。」
综合新京报等媒体今天报导,尤尤昨晚在接受访问时指出,崔健不上春晚是因为「因为
我们接到通知,那个节目没有通过审查。」
至于央视通知节目未通过审查是哪方面无法通过,尤尤说:「不清楚。」但她证实,崔
健上春晚原本就预定要唱「一无所有」。
最後,尤尤告诉新京报,崔健拒绝登台是「因为我们不会改歌词」。
尤尤10日曾在微博上转发其他网友谈论「崔健上春晚」留言时说,「坚持他想坚持的,
改变他想改变的,反正他不低头,他是崔健。」
崔健被喻为「中国摇滚教父」,他的代表作「一无所有」唱出大陆民众在中共统治下「
一无所有」的心声,当时颇受大陆民众和全球乐迷喜爱,也因此长期以来一直被中共当
局禁唱。
大陆媒体日前曝光崔健受央视邀请上春晚演出,立刻引起大陆民众热烈讨论,想看看春
晚总导演冯小刚会在马年春晚「玩出什么新花样」。
不过,不久随即传出...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19
新华网北京9月10日新媒体专电题:教材“减负”莫拿古诗开刀 文化基因还须心口相传
新华社“中国网事”记者吴振东 俞菀
近来,古典诗词和散文传承不断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一方面,一些地方的中小学
教材里古诗词严重缩水;另一方面,“国学”热度持续上升,众多家长纷纷把孩子送往
各类“国学班”接受传统文化教育。教材“减负”该不该拿古诗词开刀?“中国网事”
记者多方采访有关专家学者,他们认为,相比于课本中新增的那些“时髦”作品,古典
诗词歌赋的德育和美育作用更为明显,更有利于文化基因的传承。
教材可“瘦身” 古诗非“赘肉”
据了解,随着新一轮课改工作的展开,一些地方的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删除了部分
古诗词。记者从教育部门了解到,改革的初衷并非认为诗词学习不重要,而是给课堂“
减负”,尊重低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将古诗词移至“听读材料”,希望以更丰富的教
学形式、更自主的学习时间来帮助孩子理解这项传统文化精髓。
但“删诗减负”一说仍然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古诗学习究竟是不是负担?传统
文化在当今又该如何更好地传承?一些网民和专家疾呼,教材可“瘦身”,古诗非“赘
肉”。
“女儿今年读大学了,小学一年级的课...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2153
20
吕丽萍一篇反同志的言论不仅将其个人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也将同性恋这一长期以来
处于暧昧、隐晦地位的族群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激烈方式被推送至青天白日下任人评说。
在就吕丽萍所为本身对错长达一周的焦灼争论之后,我们有必要转移思路,从更深也更
广的角度去思考此事。
为何一个公众人物的一篇对于反对同性恋的微博的转载可以引发如此声势浩大的一场争
论?从明星到普通网民,从同性恋者到非同性恋者,从网络民意表达到国家级电视台就
此发声,这一场表面看上去只是关于同性恋的选择问题的争论,其背后是否隐含了更深
层次的值得我们去挖掘和探讨的价值与意义?
某网站就此对话知名文化学者陈丹青、朱大可(《朱大可:这场讨论有助于改善同性恋
受歧视的地位》)。从与他们的对话中,或许我们可以拨开事物表面,看到内部更深。
与陈丹青对话实录:
陈丹青:文革时期,同性恋要被枪毙
记者:演员吕丽萍通过个人微博发表对同性恋群体的看法,认为其是“罪人”、“羞耻
”。2007年,她的丈夫孙海英也曾公开表示,同性恋是犯罪。你对此事的看法是?
陈丹青:这两口子在《激情燃烧的岁月》中扮演50年代初一对革命夫妇,演得很好,很
像。但是,今天是201...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1
想起来了,王彬彬的《在功利与唯美之间》,当时和郜元宝的《拯救大地》、张新颖的
《栖居与游牧之地》、胡河清的《灵地的缅想》、朱大可的《逃亡者档案》、李振声的
《季节轮换》等是同一套火凤凰丛书的,复旦中文系的陈思和主编,上海学林出版社出
版,这些人都是上海的,王彬彬和郜元宝是复旦92届中文博的同学,张新颖也是复旦,
好像当时是做博士论文。李振声也是复旦中文的。胡河清好像是华师大的?很年轻就去
世了,我买了他两本书,另一本记不起来了。朱大可好像也是华师大。当时复旦中文出
了一大拨年轻人,据说个个都很恃才自傲。说陈思和像老大,护着他们。感觉中文系还
是很活跃的,能人辈出,思维活跃,互相影响。
wh
发帖数: 141625
22
(评论很长,每段的标题很提纲挈领。)
在语言暴力的乌托邦中迷失
——从莫言《檀香刑》看中国当代文学的缺失
余杰
《檀香刑》是莫言潜心五年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它以上个世纪之交德国人在山东修建
胶济铁路、民间爆发义和团运动、袁世凯进行残酷镇压为历史背景,讲述了发生在“高
密县东北乡”的一场血腥的斗争、一种可怕的刑罚以及一段疯狂的爱情。《檀香刑》既
是一部具有史诗般辉煌气质的小说,也是一本社会史和文化史的鲜活素材。它的目光指
向一百年以前的历史书页里,它的尾巴却遗留在我们正在经历的现实之中;它是虚构,
也是纪实,因为它表达了当代文化人对百年历史的记忆、追溯乃至重构。
《檀香刑》淋漓尽致地展示了莫言在小说创作方面的才华。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无疑可
以列入最优秀者的行列。《檀香刑》也大气磅礴地显示出莫言在民间文学上的自觉求索
。在当代小说家中,他是少数有向土地沉潜倾向的作者之一。然而,令人遗憾的是,《
檀香刑》也凸现了包括莫言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当代作家在思想能力上的缺陷和在精神
向度上的偏差。作家对历史的反思迷失在他本人充沛的激情之中,作家对现实的关照消
解在他本人灿烂的文字之中。莫言没有走出他自...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655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刘晓波:超女的微言大义
2005年的大陆中国,严肃的公共话题遭到政治左转的严厉封杀,但大众文化领域的“平
民狂欢”却如火如荼。
自称有一 副 “火爆得让男人流鼻血的身体”的 “芙蓉姐姐”,凭著自恋得近于失常
的数百张S造型和自述语录,居然于瞬间就走红网络,先是在清华网站初露“芙蓉”,
随之风靡全中国的网络,继而进入报刊和电视,“芙蓉教”应运而生,24小时都有5000
网友同时在线,等待“芙蓉姐姐”贴出新造型或新语录, 相关网页高达近三百万篇。
与此同时,湖南卫视推出的“超级女生”,凭借无门槛的参选程序而风靡全国。尽管,
参与海选的女子千奇百怪,进入十强的选手也绝无“选美”节目的靓丽,而是相貌和身
材皆平平的姑娘,但正因为这种极端平民化的特征,“超女”才创造了大陆娱乐节目的
一系列“天文数字”:全国报名参赛人数达15万;超过 2000万观众每周热切关注,截
至8月19号的三强产生,已经有四亿人次收看;收视率突破10%,稳居全国同时段所有
节目第一名;最高收视率还曾一度高于稳居收视率之首的央视《新闻联播》;报道“超
女”的媒体超百家,北方报纸以为做了8个版“超女 ”就不得了,但南方报纸可以拿出
32个版、40个版...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24
发信人: sjleeds (Pidgin), 信区: Movie
标 题: 从山楂树之恋说开去(ZZ) --很长
发信站: 水木社区 (Fri Sep 24 13:35:29 2010), 站内
1
小说《山楂树之恋》的封底上,有甚多炫人眼目的推荐语。但逐条看下来,我倒怀疑这
也仅仅是出版商为了追求商业利益而精心设计的广告语而已 ——其真实性不得不叫人
生疑。我不相信王蒙会说:我们再也不愿意去经历这样一段历史,但愿这样的爱情已经
绝版。我不相信熊召政会说:打开这本书,初看是酸,后看是痛,最后是痛彻肺腑。我
更不相信苏童会说:老三如此完美,堪称中国情圣!——苏童再怎么没档次,也不至于
说出这样一句荒唐的话!或只有一句还可让我信服,那就是朱大可的一句:这是一本关
于性压抑的原始考察报告。——但这一句,偏偏又被放在了所有推荐语的最后一行,纵
观那十数行出自不同行当的名人之口的评述,朱大可这最后一句,反倒令人不得不再次
怀疑,是否就连这一句,也是出版商为了吸引买家的眼球,而故意安插进去的恶意广告
。就是要明晃晃的告知读者——在这本书里,至少你还可以看到性...。
《山楂树之恋》这本小说为什么...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4358
25
☆─────────────────────────────────────☆
dodofat (猪姑娘的妈) 于 (Sat Oct 2 18:38:50 2010, 美东) 提到:
山楂树之恋我还没看,不小心进了天涯的人肉贴,这一看就囧出新境界了
先是那张公布的老照片,我一看就认出她了,后来做我们老师的时候戴了眼镜,但是正
如她说的“I am
not fat, I am thick”,说实话我是打死都不想看山楂树之恋了,她那个形象可是和
大家热议的静
秋差了千千万万里啊
我死都不相信艾米能找上德普一样的帅哥,现在更是打死都不想看静秋了,据说还有R
级描写,想想我这
等当年在台下听她满嘴English的同学们,实在是情何以堪啊
但是jane喜欢写作是没说的,口齿也很是伶俐,当年在武大研究生的时候号称是和王朔
等作家进修班的
同志们一个宿舍楼里呆过的
话说当年据Jane说武大研究生楼里的情话很多呢,还有充满趣味的情人节男生戏弄女生
去厕所领苹果的
故事。号称美国女孩16岁还是virgin就觉得shame的话也是从“静秋”嘴里震撼演绎的
我囧的叮铃啷,上来湖北来爆料
☆────... 阅读全帖
g*****g
发帖数: 6798
26
http://cul.china.com.cn/renwu/2011-12/29/content_4730719.htm
文化中国-中国网 cul.china.com.cn  时间: 2011-12-29 11:23  责任编辑: 苏
向东
28万字遗著《高华历史笔记——革命内战与民族主义》下月将出版,沈志华等老友深
情忆高华
高华,1954年出生于南京,文革期间做过八年工人,恢复高考后于1978年考入
南京大学历史系,此后留校任教。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
,著有《在历史的风陵渡口》(2005年)、《革命年代》(2010年)等文学著
作。  (资料图片)
深圳商报记者 刘悠扬
听到高华老师病逝的消息,第一时间从脑海涌出的,是两年前他和深圳擦肩而过的往事
。现在回想起来,那其实是个时间节点,是高华刚刚确定肝癌复发的时间节点。
2009年9月24日,高华在给广东人民出版社资深编辑肖风华的邮件中写道:“今
天我已拿到身体检查报告,情况不好,我明天或后天要赶到上海住院,很可能要动大手
术,如果确定动手术的话,深圳‘书广场’的活动我就不能参加了。”
当时,《深圳商报》主办...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930
27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韩寒:苏轼这些死人比我差
名人谈韩寒集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
力人士”,韩寒入围,委实名至实归...我曾经说过,就公共事务而言,就是整个知识
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
,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
准的异类。他天不管、地不收,连中学都没读完,自己凭一双手,杀将出来。眼下单单
靠赛车,就活得好好的。如果凭他的影响力,文字也可以卖大价钱。他是一个完全独立
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
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即使在市场中,也是资本家求他,不
是他求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
这个山寨违法的痕迹。若要收编,各方人士想尽办法,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
什么也不在乎。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衔,甚至“大师”的头衔
,他一概视如敝屣。若要打压吧,他也没犯到什么,...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共産豬2), 信区: Joke
标 题: 传余秋雨为熊胆企业题词“一派人道”助理否认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9 16:35:06 2012, 美东)
http://news.sohu.com/20120219/n335180572.shtml
2012年02月19日13:28 来源:央视网
网传余秋雨参观黑宝药业时在黑宝熊乐园题词:“百般熊态,一派人道”。
CNTV消息(微博联播记者 黄俞榕报道)2月17日,同济大学文化批评研究所教授朱
大可发布微博称,学者余秋雨参观黑宝药业时在黑宝熊乐园题词:“百般熊姿,一派人
道”。微博联播记者18日致电余秋雨助理,对方对题词一事予以否认。而黑宝药业北京
办事处负责人则表示,他可以肯定余秋雨曾经参观过黑宝厂房,并留下上述题词。
余秋雨助理金克林18日在接受微博联播记者电话采访时称,他从未听说过“黑宝”
,有关余秋雨为其题词一事是“空穴来风”,他表示不会对微博上的言论予以回应。
黑宝集团北京办事处负责人则向记者证实,他可以肯定余秋雨参观过黑宝药...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804
29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文革中, 全民打鸡血
“打鸡血秘方”书中竟有记载
最早将“打鸡血”作为条目收集到书籍中去,还是在“文革”后期。下面的这段文字显
然较具代表性——
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而非静脉注射)里,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某
些特殊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在一部分医药、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贫下中农
们用它来替代某种免疫性药物。它的疗效和适用范围,据一些革命的患者同志们介绍,
鲜鸡血对脑中风、妇科病、不孕症、脱肛、痔疮、咳嗽等都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但也有
一些医疗科学工作者认为,由于鸡感染的疾病较多,鸡血的质量情况也不明确,带来副
作用的可能性不易控制,也曾经发生过一些患者在注射后突然亡故的事件。但无论如何
,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新生的医疗成果,鸡血疗法本身的科学性已得到了人民群众
的一致肯定……
——摘自《赤脚医生培训教材(供南方地区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年版
如此莫衷一是的所谓“教材内容”,在今天看来,简直就像一场笑话。
一段疯狂的岁月,为一个疯狂的医生平添了一股“敢想敢干”的勇气;一次“大胆”的
试验,在试验对象产生副作用的背景下,还是进行了约1.5万人次的大规模人体试验;
一种荒唐的所谓“... 阅读全帖
J*******l
发帖数: 133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满独运动大事记(2012年2月版)
一)【灰飞烟灭】
1908年11月,毒杀光绪帝之后,慈禧太后病逝,立光绪帝的五弟醇亲王载沣为摄政王,
其子溥仪为帝。慈禧是叶赫部,曾经杀害咸丰帝的顾命八大臣之铁帽子王郑亲王瑞华、
怡亲王载垣、首席大学士肃顺(瑞华之弟),成功夺权,垂帘听政,引起清朝皇族的不
满。
1908年11月,《大公报》登出袁世凯奏请速开国会,实行宪政以安人心的新闻,让载沣
等恼怒不已。
1908年12月,大清皇帝登基典礼,3岁的溥仪坐在太和殿的宝座上接受文武百官朝贺时
,哭闹不止,父亲摄政王载沣哄他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典礼结束
后,文武百官窃窃私议,摄政王怎么可以说“快完了”呢?好象预示一种不祥之兆。
1909年1月,清王朝的开明派要求朝廷平反戊戌变法与维新派,载沣的岳父瓜尔佳·荣
禄正是囚禁、迫害光绪帝的元凶,为寻找替罪羊,载沣解除了军机大臣袁世凯的官职,
引发在朝廷与军队中的汉族官员的不满,“北洋陆军皆袁旧部,闻之大哗,个个摩拳擦
掌”,而载沣自己所任用依靠的这群人,无一不是亲贵、虽无能但权欲极重的庸才。
1909年2月,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国内外形势,清统治集团内部立宪组阁的呼声越来越高
,清...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106
3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傅苹回忆录 真伪大调查
http://epaper.usqiaobao.com:81/qiaobao/html/2013-06/23/content_
美籍华人企业家傅苹去年12月在美国出版回忆录《弯而不折:一命两世界》。其中,傅
苹对于在中国的“苦难”经历的描写,成为海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傅苹的母校苏州大
学近日连续发表声明,希望这位曾经的校友“收回她在回忆录中的谎言”。
如果傅苹本人出现在6月20日的苏州大学学术交流中心,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面对苏
州大学校方,面对昔日的老师、同学,她有没有底气对校方出具的材料与她所述事实不
符作出解释?能否拿出证据反驳?她有没有勇气与老师、同学等故交就事实当面对质?
傅苹,1997年创办科技企业杰魔公司,2010年担任白宫创新与创业顾问委员会顾问
的美籍华裔3D打印先驱。
这天,她的母校苏州大学,为这位78级校友办了一个专场新闻发布会,只是会议主
题听上去不美:“傅苹造假事件媒体集中采访会”。
去年底,傅苹出版回忆录《弯而不折》,讲述她从中国劳改队到美国创新企业家的
人生历程,但其内容真实性引发多方质疑。
在本次采访期间,记者尝试采访傅苹,对于苏州大学的一系列指控,傅苹将... 阅读全帖
s***q
发帖数: 10585
32
恰恰是脏艺谋这种垃圾导演,导出了章外F,更在无形中把无数观众塑造成外F.
还“爱国主义”呢,我看分明是卖国主义
s******g
发帖数: 437
33
竟然是严歌苓的小说原著,编出来这么脑残的故事,真够恶心的。
t***o
发帖数: 4265
34
张艺谋确实是个垃圾。从红高粱就是。
M*****c
发帖数: 3306
35
说的太对了,无数演艺人士(或者戏子),最喜欢的就是把中国人的苦难拿来作践。
M*****c
发帖数: 3306
36
太好莱坞了
张艺谋这傻逼还此地无银两百五的说,不是为奥斯卡,这厮为了奥斯卡估计都要疯掉了。
这写傻逼就喜欢拍一些yy到无极限的苦难片来作践中国人去博取洋大人的开心,博取日
本人的耻笑。
h*****q
发帖数: 176
37
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赚钱的
w*******r
发帖数: 2792
38
张艺谋是中国导演中最恶心的, 坚决抵制不看张艺谋的片。 不过他这个片本来就是
瞄准西方市场拍的
g******7
发帖数: 1532
39
而且拍摄手法大量剽窃.
国军端枪走路是那样的么?
t***a
发帖数: 306
40
窃以为老谋子还是有两下子的,不过给人感觉确实太饥渴奥斯卡了。
C*****m
发帖数: 392
41
这个文章很深刻。。。

。从民族寻根的《红高粱》,经过民族劣根性批判之《菊豆》,到表达底层痛苦的《活
着》、《秋菊打官司》和《一个都不能少》、《我的父亲母亲》,我们看到了一个被张
艺谋遗弃的早期自我,它不仅表现出导演的杰出才华,更展示了电影人的基本良知。而
从《摇啊摇,摇到外婆桥》起,张艺谋开始将其电影逐步转型为一种庸俗的商业文本。
面埋伏》和《满城尽带黄金甲》中,张艺谋推行赤裸裸的低俗主义,并于花花绿绿的《
三枪拍案惊奇》中达到恶俗的高度。张艺谋就此完成了他向“三俗”领域(庸俗、低俗
和恶俗)的华丽飞跃。
,制造了政治和商业的双赢格局,由此成为中国电影的最大救星。但与此同时,张艺谋
电影的技术指标和媚俗指数都在与日俱增,而《金陵十三钗》的上映,即将迎来新一轮
身体叙事的狂欢。
作为本土最著名的红灯区,秦淮河摇篮催生了董小宛、李香君、陈圆圆、柳如是、马香
兰、顾眉生、卞玉京、寇白门等名妓,而这个妓女团体的作为,颠覆了唐朝诗人杜牧“
商女不知亡国恨”的著名论断。李香君头撞墙壁而血溅扇面,成为《桃花扇》中献出政
治贞操的著名隐喻;柳如是因史学家陈寅恪立传而身价倍增;董小宛则因金庸的武侠小
... 阅读全帖
r********1
发帖数: 1043
42
张艺谋嘴上说不想奥斯卡, 其实心里都想的发疯。
l****t
发帖数: 36289
43
walkwater 于 2011-12-14 15:11:39 的留言:
张艺谋是中国导演中最恶心的, 坚决抵制不看张艺谋的片。 不过他这个片本来就是
瞄准西方市场拍的
tango 于 2011-12-14 12:13:25 的留言:
张艺谋确实是个垃圾。从红高粱就是。
b**********a
发帖数: 930
44
名人谈韩寒集锦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现在的中国大学教授加起来的影响力,赶不上一个韩寒。”
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教授张鸣:“近日,美国《时代》周刊评选本年度“全球最具影响
力人士”,韩寒入围,委实名至实归...我曾经说过,就公共事务而言,就是整个知识
界,其影响力加起来都不及一个韩寒。韩寒说话,胆子很大,虽然在用词上也有所考究
,但似乎只要他想到而且想说的,就没有不敢说的。韩寒对于这个体制来说,是一个标
准的异类。他天不管、地不收,连中学都没读完,自己凭一双手,杀将出来。眼下单单
靠赛车,就活得好好的。如果凭他的影响力,文字也可以卖大价钱。他是一个完全独立
于现体制的人,一个市场里游泳的健将,但又不像市场的经营者,需要对管理者折腰。
他无需睬任何人,无论这个人是官员还是资本家。即使在市场中,也是资本家求他,不
是他求资本家。他就像“化外之地”的山寨,齐天大圣的杏黄旗高高竖起,却也找不到
这个山寨违法的痕迹。若要收编,各方人士想尽办法,无计可施。因为他什么都不要,
什么也不在乎。一般知识界人士所难以抗拒的金钱、名誉、官衔,甚至“大师”的头衔
,他一概视如敝屣。若要打压吧,他也没犯到什么,...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45
据台湾媒体报道,罗志祥(小猪)昨(30)日“疯狂世界”演唱会第2场,邀“天敌”小S当嘉宾。小S年初与Makiyo在广播节目上说“小猪太孝顺”,令他火大不爽,她昨在台上搞笑说:“我们不是闹翻了吗?我就知道你想利用我的高人气。”
小S模仿陈小云造型
小S以陈小云的造型登场,扭腰摆臀和罗志祥合唱《爱情恰恰》,笑翻全场万名观众。
小S一头卷发、复古装扮,又像周星驰电影《食神》里的“鸡姐”,高歌“情和义…值千金”,宣告2人合解。
小S:我风头正劲
但两人在台上斗嘴火力依然猛烈,她直言Makiyo是他前女友,“你被我姐妹用过”,罗志祥硬掰:“不是前女友,是前朋友。”罗志祥之前为“太孝顺”事件在脸书对小S呛声,小S昨说罗志祥“太计较”,对方装傻:“我脸书被盗用啦。”
罗志祥难敌小S火力,最后求饶让她下台,她偏不走,对他作鬼脸说:“你能拿我怎么样,而且第3场嘉宾很倒楣,因为我风头正劲。”
此前报道:从小S到陈乔恩,污文化并非穿肠毒药
不出意料,大龄失业女性小s又在新节目《姐姐很饿》里开“污”了,尽管有评论批评她又用康熙时期的老梗,比如袭男明星的胸、吃豆腐、和林志玲比美等等。还有官媒批评她年近四十还说不... 阅读全帖
l******z
发帖数: 804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革中, 全民打鸡血
发信人: lzlzlzlz (lzlz),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文革中, 全民打鸡血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23 13:12:16 2012, 美东)
“打鸡血秘方”书中竟有记载
最早将“打鸡血”作为条目收集到书籍中去,还是在“文革”后期。下面的这段文字显
然较具代表性——
鸡血注射在皮下肌肉(而非静脉注射)里,液体蛋白进入人体所引起的免疫反应,对某
些特殊疾病可能有一定疗效。在一部分医药、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偏远农村,贫下中农
们用它来替代某种免疫性药物。它的疗效和适用范围,据一些革命的患者同志们介绍,
鲜鸡血对脑中风、妇科病、不孕症、脱肛、痔疮、咳嗽等都有治疗和预防作用,但也有
一些医疗科学工作者认为,由于鸡感染的疾病较多,鸡血的质量情况也不明确,带来副
作用的可能性不易控制,也曾经发生过一些患者在注射后突然亡故的事件。但无论如何
,作为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新生的医疗成果,鸡血疗法本身的科学性已得到了人民群众
的一致肯定……
——摘自《赤脚医生培训教材(供南方地区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971年版
如此莫衷一是的所谓“教材内容”,在今天看...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1862
47
文革时“打鸡血”的荒谬疗法为何能盛行
文章摘自《新上海 旧上海》
作者:《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 出版社:《先锋国家历史》杂志社
本书简介:1949年初,上海面临解放,如何接管和改造这个远东第一大城市,成为摆在
中共领导人眼前的难题。早在1948年,陈云和中共中央东北局的其他领导人就一再强调
,目前党的“工作重心开始由乡村向城市转移”。要像在农村……[连载内容]
当年“打鸡血”疗法方子(新浪读书配图)
从1959年到“文革”期间,一种将鲜鸡血注射进人体的“奇效”疗法蔓延全国。在“打
鸡血”这个形容人亢奋、好斗的词语背后,是一段狂热的岁月。
文/国家历史记者 杜兴
1959年5月26日上午8点,上海永安棉纺三厂(次年8月转为上海无线电三厂),一个叫俞
昌时的医生,在依约而来的病人眼前,给自己打了一针鲜鸡血。五年后,他回忆这次“
当众表演”时说,“不到三小时,就感觉奇饿,中午吃了八两饭”。
医生的亲身示范消释了病人们的疑虑。从下午1时开始,四十多人让俞注射了鸡血,奇
迹立刻显现:“有的频频咳嗽,注后五分钟即愈;有的喘息数月不能睡,当晚即睡得极
甜;有的胃痛即止;有的疖肿大消”。
这已经不... 阅读全帖
l*****n
发帖数: 1679
48
方舟子:苏三是不是胡说八道?
网易科技报道 http://tech.163.com 前往科技论坛
2004-11-09 22:53:14 来源: 博客中国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查看评论
作者:方舟子
这个苏三,不是起解“离了洪洞县”的那个苏三,而是北京一名业余历史研究者,
两年前辞职开始学习历史,“但她不是到大学学习,而是在网络上学习”,出版过《三
星堆文化大猜想》和《向东向东、再向东》两本书,重弹中国文化西来的老调,声称中
华文明来自红海文明,中国人是以色列人的后裔。近日又在学术网站发表“破解甲骨文
起源”的文章,称汉字的起源主要借鉴了古埃及象形文字,同时还借鉴了包括腓尼基文
字、楔型文字在内的其他文字系统云云。
对这种贻笑大方、荒诞不经的“学术成果”,本来应该将之当成“科幻小说”看待
,做为市民们饭后的谈资,或小报的猎奇新闻即可。各大媒体都热炒此事已属不该,更
奇怪的是还有人以专家学者的身份出来为其捧臭脚。例如“著名文学评论家”朱大可在
《南方窗》上盛赞苏三的说法“新奇大胆,占尽风流”,是对“自我封闭的... 阅读全帖
A****0
发帖数: 12393
49
公共知识分子名录
南方人物周刊50人名单[2]   经济学家:茅于轼、吴敬琏、温铁军、张五常、郎
咸平、汪丁丁   法学家、律师:张思之、江平、贺卫方   历史学家:袁伟时、朱
学勤、秦晖、吴思、许纪霖、丁东、谢泳   哲学史家:杜维明、徐友渔   政治学
家:刘军宁   社会学家:李银河、郑也夫、杨东平   作家、艺术家: 邵燕祥、
北岛、李敖、龙应台、王朔、林达夫妇、廖冰兄、陈丹青、崔健、罗大佑、侯孝贤
科学家:邹承鲁   公众人物:华新民、王选、高耀洁、阮仪三、梁从诫、方舟子
、袁岳   传媒人:金庸、戴煌、卢跃刚、胡舒立   专栏作家、时评家:林行止、
杨锦麟、鄢烈山、薛涌、王怡   另有向六位已故的公共知识分子致敬:殷海光、顾
准、王若水、王小波、杨小凯、黄万里   年度百位华人公共知识分子(政右经左版
)   2005年   艾晓明 北岛 陈丹青 陈永苗 崔健 崔卫平 崔之元 杜维明
范亚峰 甘阳 高行健 贺卫方 胡舒立 季卫东 蒋庆 康晓光 郎咸平 李敖
李昌平 李银河 梁从诫 林毓生 刘军宁 刘小枫 茅于轼 钱理群 钱永祥 秦晖
石勇 孙立平 汪晖 汪丁丁 王怡 王力雄...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987
50
张育仁(重庆师范大学中文系教师):“我认为余杰的抄袭行为是铁板钉钉的事。二、
三十年前我就读过《学习与批判》、《朝霞》杂志(文革中风头很健的杂志)中余秋雨
的文章。写《灵魂拷问链条的一个重要缺环》之前,为了慎重起见,我专门到图书馆查
了半个月的资料。我是做了艰苦的资料收集和研究工作才写成这篇文章的。余杰很显然
不光是全部照搬我的材料,而且最恶劣的是全盘抄袭我的观点。为了把自己打扮成文章
的首创者,故意把资料和观点的来源有意地抹去,而且非常恶劣的是,所引用的我的观
点都不注明出处。有一处提到我的名字,居然还弄错了,可见作者心虚的慌张丑态。
余杰曾在报上说,他抄袭我的资料、观点,是经过冉云飞同意的。冉云飞是否说过
这样的话,我认为很值得怀疑。冉云飞作为杂志编辑,我想他是懂常识的,他没有权力
授意余杰抄袭别人的文章。
我在文章引用了几段余杰的随感集《火与冰》中谈知识分子的话,但每句话我都严
格标明了出处。比较我对余杰的尊重,余杰对我完全显得非常没有教养。余杰去年在《
上海新书报》答记者问时,针对记者问他有关抄袭朱大可的问题,他搬出了钱理群和陈
平原,引用二位学者的话说:写杂文引用别人的观点和... 阅读全帖
1 2 下页 末页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