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n 发帖数: 2230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2 何谓外道 ? 何谓内明 ?
第一种外道是人间道。譬如各种追求色、声、香、味、触的法,或世间的艺术。茶有茶
道,剑有剑道、书法有书道,各种不同的琳瑯满目的道,非常多,这也是道。学问家做
学问的诸子百家等也是道。有人专门研读诗词,有人专研古文词,各不相同。有人专门
研究各种不同的哲学理论,那也都属於人间的道。还有中国儒家所谓格物致知,修齐治
平这些儒学也是人间的道。
第二种外道是宗教之道。譬如各种鬼神祭祀之法,如何求神问卜,道家的练丹练气,
羽化飞升之法。又譬如世间各种宗教裡面,有的修不死神仙之法也是外道。有人专门行
善,求生天堂之天道,这也称為外道。有人专门做神学研究,或佛教中专门做佛学研究
而不实践,这也是人间的属於宗教的道,因為是心外求法所以叫外道。
有人虽然信佛学佛,每天三柱香点燃举起,就想求佛菩萨给他什麼?虽然名為佛子,
其实是外道。有的人参禪打坐目的是求神通;神通是心外之法,是妄心妄识裡面的法,
不离五尘境,是求三界之中的有,是心外求法,也是外道。
什麼是内明?这就要讲三乘内明的不同。声闻道是内明,缘觉道也是内明,还有菩萨
道也是内明。所谓声闻道是依照四圣諦的知见,藉著八正道的...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ibetan_Buddhism 俱乐部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Tibetan_Buddhism
标 题: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3 23:41:12 2014, 美东)
大藏寺 祈竹仁波切 开示
生死之轮图的起源
衲由今晚开始一连数天,应求为大家讲述有关西藏佛寺中常见的生死之轮绘画的种种。
为了能得到最大的闻法利益,听者应在听法前思维:「为了利益一切众生,我必须成佛
;为了成佛,我必须学习成佛之道;故此,我现在要好好地听受佛法!」生死之轮,藏
文中称为「轮回之轮」(Sipay korlo,梵语Bhava-chakra),但西方人称它为「生死之
轮」或「生命之轮」(The wheel of life, the wheel of life and death )等(注
:汉传佛教中称其为「五趣生死轮」、「五道轮」、「生死轮」及「十二缘起图」)。
这种图画,我们常常会在西藏寺院的外墙上见到。对佛法不理解的人,只会以好奇的目
光欣赏它,却不知道这幅画其实蕴藏着描述众生...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4 观察剎那生、剎那灭的讹误
然而,许多学人分不清楚「灭法」与「灭」的差异,不知「灭法」是「缘灭则灭之法」
,也是「缘生法如何灭尽」的说法,不是指「缘生法已经灭尽不起」的「灭」。
因此,后世的学人误将「生法」当作是「已生」,又误以为「灭法」是「已灭」。如此
一来,「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原是从「六触入处」入手,如实观「十二因缘集法
、灭法」的禅观法,被误解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了。
可是,怀着这种误解的学人,却没想明白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的交替,是纯属不
可能的事。因为「未生」则何有「生」可观,如何观察「生」?所以只能观察「已生」
!又「未灭则何有「灭」可观」?若是「已灭」,又如何观察「已灭」而无有的「灭」?
虽然「未生」则无从观察「生」,而「已灭」必是无从观察「灭」,「未生」与「已灭
」都无可观察,但是不明白甚么才是「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的学人,依然坚定的相
信「观五阴的生、灭法」,即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
如此一来,「已生」是现前的事实,「已灭」却是无从观察。试问:学人如何观察「生
」与「灭」?有趣的事,是学人将「缘生」的现前事实,在「缘生则无常」的观察中,
也就是面... 阅读全帖 |
|
n********n 发帖数: 8336 | 5 观察剎那生、剎那灭的讹误
然而,许多学人分不清楚「灭法」与「灭」的差异,不知「灭法」是「缘灭则灭之法」
,也是「缘生法如何灭尽」的说法,不是指「缘生法已经灭尽不起」的「灭」。
因此,后世的学人误将「生法」当作是「已生」,又误以为「灭法」是「已灭」。如此
一来,「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原是从「六触入处」入手,如实观「十二因缘集法
、灭法」的禅观法,被误解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了。
可是,怀着这种误解的学人,却没想明白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的交替,是纯属不
可能的事。因为「未生」则何有「生」可观,如何观察「生」?所以只能观察「已生」
!又「未灭则何有「灭」可观」?若是「已灭」,又如何观察「已灭」而无有的「灭」?
虽然「未生」则无从观察「生」,而「已灭」必是无从观察「灭」,「未生」与「已灭
」都无可观察,但是不明白甚么才是「如实观五阴的生、灭法」的学人,依然坚定的相
信「观五阴的生、灭法」,即是「观察五阴的已生、已灭」。
如此一来,「已生」是现前的事实,「已灭」却是无从观察。试问:学人如何观察「生
」与「灭」?有趣的事,是学人将「缘生」的现前事实,在「缘生则无常」的观察中,
也就是面...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6 禅关策进
禅关策进序
禅曷为有关乎。道无内外,无出入。而人之为道也,有迷悟。于是大知识关吏,不
得不时其启闭,慎其锁钥,严其勘核,俾异言服私越度者,无所售其奸。而关之不易透
,亦已久矣。予初出家,得一帙于坊间,曰禅门佛祖纲目。中所载多古尊宿自叙其参学
时始之难入,中之做工夫经历劳苦次第,与终之廓尔神悟。心爱之,慕之,愿学焉。既
而此书于他处更不再见。乃续阅五灯诸语录杂传,无论缁素,但实参实悟者并入前帙,
删繁取要,汇之成编,易名曰禅关策进。居则置案,行则携囊。一览之则心志激励,神
采焕发,势自鞭逼前进。或曰,是编也,为未过关者设也,已过关者长往矣,将安用之
。虽然,关之外有重关焉。托伪于鸡声,暂离于虎口,得少为足,是为增上慢人。水未
穷,山未尽,警策在手,疾驱而长驰,破最后之幽关,徐而作罢参斋,未晚也。
万历二十八年,岁次庚子,孟春日,云栖祩宏识。
禅关策进。后学云栖寺沙门祩宏辑。
一、诸祖法语节要第一
诸祖法语,今不取向上玄谈,唯取做工夫契紧处。又节其要略,以便时时省览,激
励身心。次二诸祖苦功,后集诸经引证,俱仿此。
筠州黄檗运禅师示众
预前若打不彻,腊月三十日到来,管取尔热乱。有...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7 第2章 曹溪一脉
一、慧能求法
慧能,一作惠能,原籍范阳(今北京大兴、宛平一带)人,俗姓庐。父名行瑶,早
年做官,后来遭贬,于唐武德三年(620)被流放至岭南新州(今广东新兴)娶当地
李氏女为妻,唐贞观十二年(638)二月初八日生下慧能。慧能三岁时,父亲不幸亡
故,母守志鞠养,孤儿寡母,穷苦无依,生活极为艰辛,在如此境遇中长成的慧能,聪
颖早慧,事母至孝,日日砍卖柴,奉母度日。不觉光阴荏苒,慧能已长大成人。
慧能二十四岁那年,一日去市上卖柴,忽闻有人诵读佛经,据说慧能“一闻经语,
心即开悟”,便问客人读的是什么经?客人告诉他,读的是《金刚经》。又问客人从何
处来?如何得到此经?客人云:我从蕲州黄梅县(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东山寺来,那里
有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在主持传法,门徒有一千多人,我前往礼拜,总得以听受此经。慧
能一听。心生羡慕,萌发了去黄梅跟从弘忍大师学习佛法的念头。客人本是一位热心的
信徒,见慧能对佛法如此虔诚,便赠送他十两纹银,让他回去安置好老母的衣食生活,
再到黄梅去参见五祖弘忍大师。
慧能辞别母亲后,便来到黄梅求见弘忍。据说,慧能...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8 诸大乘经,带说净土者,多难胜数。而《楞严经·大势至念佛圆通章》,实为念佛最妙
开示。众生果能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以念,岂有不现前当来必定见佛,近证圆通,远成
佛道乎哉?
大佛顶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
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
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
。二忆念深。 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
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
曰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佛问圆通
。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七大次第。先根后识。今识大后。方明根大者。以此念佛三昧。亦逗此方机宜。末世
众生。须依念佛得度。又四种三昧。同名念佛。念佛三昧。名为三昧中王。能摄一切三
昧故也。十六观经云。但见此菩萨一毛孔光。卽...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2262 | 9 发信人: cpath (秋十三),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9 09:21:08 2017, 美东)
发信人: freeman08 (心树), 信区: Wisdom
标 题: Re: 若识不入母胎者,有名色不?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ul 7 10:01:11 2017, 美东)
刚好想到一些相关的,不是针对你,只是借着我自己写的这段,我自己继续发挥”异阴
相续”
还是一样,对任何看的人,我说的不一定对,只是提供参考而已
上述说的也是异阴相续
当我们看到或听到甚么,触,
“触”是无常发生的, 你也不知它么怎么来的
看到或听到甚么,触,"触”之后升起的 无明 行 …受 这些不好的东西(五受阴、所
谓”世间”) 是不实而生 不实在
因为会消失 : 因缘而生 因缘而灭 不是永恒
无明行、世间行…. 也可能会变成 明行、出世间行…
但更细的观察,无明缘行是一阵一阵发生
第一个无明缘行,起来,消失。 你也不知它么怎么来的,它消失到哪里去
第二个无明缘行... 阅读全帖 |
|
p******n 发帖数: 2449 | 10 发表时间:2014-03-12 | 作者:吴言生
早期禅宗传授,非常重视《楞伽经》。《楞伽经》,全称《楞伽阿跋多罗宝经》,4卷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收于大正藏第16册。本书所论即主要依据此本。本章随文注括号
内只标卷数不另注出处者,均出此本。 禅宗东土初祖达摩大师以四卷《楞伽经》授与
二祖慧可,并嘱他“我观汉地,唯有此经。仁者依行,自得度世”。慧可依言奉行,并
令弟子们“常赍四卷《楞伽》,以为心要,随说随行。”《续高僧传》卷16《慧可传》
。按同书卷25《法冲传》谓慧可“依南天竺一乘宗”讲四卷《楞伽经》,“其经本是宋
代求那跋陀罗三藏翻,慧观法师笔受,故其文理克谐,行质相贯”。本书所论,即主要
依据四卷本,收于大正藏第16册。 此后数代禅宗祖师,一直都将《楞伽经》作为重要
经典递相传承。直到五祖弘忍传法六祖时,才改用《金刚经》传授。唐代净觉撰于景龙
二年708的《楞伽师资记》又称《楞伽师资血脉记》,收于大正藏第85册。 记述了《楞
伽经》八代相承、付持的经过。可见,《楞伽经》对禅宗初期历史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
响。考察《楞伽经》的基本思想,我们发现,《楞伽经》影响的不仅仅是初期禅宗史,
...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11 ☆─────────────────────────────────────☆
bdbd (kakali) 于 (Sat Feb 20 20:49:57 2010, 美东) 提到:
首先要分辨禅相-----遍作相、取相、似相,其次是要找到有分心,而不是急于分辨自
己在初禅,二禅,三禅,四禅。
没有见到遍作相、取相、似相,那是连初禅的边边都没有挨到,强行去分辨那只能是心
理安慰。
根据南传上座部佛教,首先,要确定你自己的修行业处,比如入出息念、慈心禅那等,
对于不同的禅定方法,禅相会不一致。
这里只描述入出息念,对于入出息念,业处是人中部位经过的呼吸。
1、遍作相的初始阶段:修行到一定阶段,最先可能会出现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眼前
好像有一片像云、像烟一样的淡白色光;有些禅修者会感觉好像有一层白雾笼罩着自己
;有些禅修者感觉在额头、眼前或者脸前有光。这些是遍作相的初始阶段。
2、遍作相的遍作定阶段:当定力提升时,出现在接触点(人中)附近的如烟、如雾状
的灰白色光,也称为“遍作相”;而此时的定力则称为“遍作定”
3、取相阶段:当心专注在遍作相时,定力将能得到提升。此时,出现在接触点... 阅读全帖 |
|
p****y 发帖数: 23737 | 12 达摩大师四行观
达摩祖师著
弟子昙琳序
法师者,西域南天竺国人,是婆罗门国王第三之子也。神慧疏朗,闻皆晓悟;志存
摩诃衍道,故舍素随缁,绍隆圣种;冥心虚寂,通鉴世事,内外俱明,德超世表。悲悔
边隅正教陵替,遂能远涉山海,游化汉魏。亡心之士,莫不归信;存见之流,乃生讥谤
。于时唯有道育惠可,此二沙门年虽后生,俊志高远。幸逢法师,事之数载,虔恭咨启
,善蒙师意。法师感其精诚,诲以真道,令如是安心,如是发行,如是顺物,如是方便
,此是大乘安心之法,令无错谬。如是安心者:壁观。如是发行者:四行。如是顺物者
:防护讥嫌。如是方便者:遣其不著。此略序所由云尔。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理入者:谓藉教悟宗,
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
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之理
入。行入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
云何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
浪...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13 第9章 云门家风
一、文偃机用
云门宗,亦称云宗,以云门文偃为宗祖,因文偃住韶州云门山光泰禅院,举扬一
家宗风,后世取其的居山名而命宗。
文偃(864-949),俗姓张,苏州嘉兴人,幼年依本地空王寺志澄律师出家
。敏质生知,慧辩天纵。及长,至常州毘陵坛受具足戒。侍奉志澄数年,偏览诸经,深
究律部。虽持戒清业,而心事未了,乃辞志澄往睦州参学,经数载,尽得睦州和尚之法
。又谒雪峰义存,据《云门匡真禅师录》载:他至雪峰庄,见一僧乃问:“上座今日上
山去耶?”僧曰:“是”,师曰:“寄一则因缘,问堂头和尚,只是不得道是别人语。
”僧曰:“得”。师曰:“上座到山中见和尚上堂,众纔集便出,据腕立地曰:‘这老
汉项上铁枷,何不脱却?’”其僧一依师教。果然,雪峰一闻此僧语,便下座拦胸把住
曰:“速道!速道!”僧无对。峰拓开曰:“不是汝语。”僧曰:“是某甲语。”峰曰
:“侍者将绳棒来。”僧曰:“不是某甲语,是庄上一浙中上座教某甲来道。”峰曰:
“大众去庄上迎取五百人善知识来。”次日文偃上雪峰,峰纔见便曰:“因甚么得到与
么地!”师乃低头,从兹契合。温研积稔,密以...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4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慈航法师 著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
一、有无的判断
宇宙万有,森罗万象,世出世间一切法,千差万别,形形色色,我们要用甚么方法
去判断这法是有,那法是没有呢?据古来大德告诉我们,判断法的有无,要用五种方法
,佛经上叫做五量:一是现量,二是比量,三是圣教量,四是譬喻量,五是神通量。现
在分别说明如下──
甚么叫做现量?「量」是度量,例如:轻重要用秤量,长短要用尺量,好歹要用心
量,才能得到一个正确的认识。「现」有三种:一是现在,简别不是过去和未来;二是
现有,简别不是此刻未有的人物;三是现露,简别不是现在虽有,而隐藏在里面看不见
的东西。要具足现在、现有,和现露这三个条件,而不用意识思索能够直觉亲证到这境
界,才可以叫做真现量。在佛学上说:眼耳鼻舌身前五识去了别色声香味触五尘的时候
,那是直觉,以及定中缘境,正智契真如,第八识所缘的境界这都叫做现量。
甚么叫做比量?「比」是比较,真正的比量,要有宗旨、因由,和事例。这宗因喻
,叫做三支比量。例如:远见烟就知道彼处有火,看见有生的人物,就知道将来一定会
破坏,听到隔壁有说话的音声,就知道里面有人,这都是用...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26222 | 15 方舟子自己在国内发文, 多次一稿多投, 多次翻译外国译文,而不征求原作者意见,
品行并不好, 打假只打别人, 不照自己。
为转基因粮食做宣传更是不遗余力,完全一边倒。
方舟子习惯性剽窃和一稿多投的历史ZT
ZT自亦明
方舟子生于福建省云霄县。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我小时候我家住在一家大院里。这
座大院是原来当地首富的住宅,三层的楼房,非常的气派,当街的墙上有守卫用的枪眼
,护家的大门则足足有三寸厚。一九四九年当地首富全家乘自己的汽船逃到台湾,房子
便充了公,分给三户干部,每户一层,我家住二楼。”(方舟子:《公安局长与父亲》
,见1994年4月26日《中央日报》,http://www.xys.org/fang/doc/prose/wusheng/gongan.txt)
亦明注:这样的生活经历,为他后来无所顾忌地偷、抢别人的东西打下了牢固的思
想基础。
【1974-1980年左右】
上小学。据方舟子后来回忆说:“据说我小时候长得人见人爱,是真心喜欢呢,还
是看在父母面子上的假意应承,早熟的孩子最清楚不过了。”(方舟子:《汤经理》,
见《方舟子诗文集》,http://www.xys.org/...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6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17 第二章 解脱道及其邪见
第一节 二乘解脱道之二种涅盘
这些前提说过了,我们回到刚才概略说过的佛法和邪见--解脱的智慧以及关于解脱道的
邪见。首先来讲二乘的解脱:二乘人的解脱道,说的就是有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
我们先来讲无余依涅盘,无余依涅盘的修证主要是在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上面来说。
五蕴是色、受、想、行、识,十二处是六根与六尘,六根与六尘相触就产生了六种的入
,也就是色、声、香、味、触、法,进入我们的心中,这六尘、六入就会产生六识出现
。六根、六尘、六识合为十八界法。在《阿含经》四大部中,佛说这十八界法、十二处
法、五蕴的法、六入的法都是虚妄性;在小乘法中,佛所说的是十八界空相(不是空性)
,为什么讲空相?因为这十八界法都是无常败坏之法,它不是永恒不坏之法,所以叫做
无常。无常所以是苦,无常所以是空,无常、、空所以是无我,因为它只有一生就坏掉
了。十八界当中只有一个意根是可以去到未来世的,其余十七界都是虚妄幻灭之法,只
有一生;而这个意根却又不是自然而有,它是由我们的第八识所生出的,所以在《阿含
经》里面,佛说这第八识叫阿赖耶识,佛说这是涅盘的本际。
声闻人是怎么修解脱道的呢?他就... 阅读全帖 |
|
f*****a 发帖数: 253 | 18
【推荐】谈忍辱和吃亏——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深恩大
德!
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你要向他致敬、感激他的深恩大德!
不必回头看骂你的人是谁
广钦老和尚说:受戒是受忍辱。
耳听得别人骂你,刺激你,而不理会,那就是戒。
与其别人说你好话,远不如别人骂你来得痛快。
别人骂你、批评你的时候,
是冒着作恶、折损福德的危险来提醒你
要积福,
你应该自我反省
向他致敬
感激他的深恩大德!
————————————————
何者多力?忍辱最健。忍者无怨,必为人尊。
——《四十二章经》
一、忍力最大
世间最大的力量是“忍” ,忍的力量胜过一切拳头刀枪。
任何力量在忍者的面前,都要甘拜下风。
所以,《罗云忍辱经》说:
忍之为明,愈于日月。
龙象之力,可谓盛猛,
比之于忍,万不如一。
七宝之耀,凡俗所贵,
然其招忧,以致灾患;
忍之为宝,终始获安。
布施十方,虽有大福,福不如忍。
《法句经》说:
“舍恚行道,忍辱最强。”
二、忍的真义
忍辱,是对无端横逆,能不以“忿怒心”迎之,而不是打不还手,骂不还口。
因此,能忍的人,并不是懦夫,是勇敢的,有力量的。
忍,是一种认...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摘要
阿赖耶识又称为第八识、藏识、异熟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等等,祂是大乘最
重要的秘密法,不共声闻与缘觉。阿赖耶识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的事实,所以祂有具体的
内涵与外延,也能让人观察到祂的存在。祂有种种的性状,而经论在描述祂时各有侧重
,以致在表面上看来差距很大,但在实证阿赖耶识的人看来,这些都是正确的描述。
大部分的西方和日本学者,都把佛教当做思想来研究,这其实是违背经教的,经教
中处处皆有要求实证的文字记载。这些学者因为偏见与方法上的错误,所得的结论也错
得很离谱。
阿赖耶识的内涵包括:祂是无始以来的存在,是不待他缘、本然的存在,是诸法的
根本因;祂隐藏于肉体内,维持众生的寿命,是众生所贪爱的对象,并且为众生内执为
我。
阿赖耶识的外延,则不是语言文字所能够表述的,因为祂正是语言文字所指涉的真
实事物。这只有大乘见道的菩萨能够了知.
一、前言
阿赖耶识又称为第八识、藏识、异熟识、阿陀那识、心、所知依等等,祂是大乘最
重要的秘密法,不共声闻与缘觉。内涵与外延,则是语意学的术语。
内涵,是以语言文字形容特定的事物。例如,“依法令从事公务之人”,是刑法定
义“公务员”一词的内...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0 佛教的因果观
一般人对于因果的印象,就如一位名人说的「要怎麽收穫,先那麽栽」。「因
」就好像是栽种的种子,经过一段时间及适当的条件配合之下,自然就会长出相应的果
实、花草或树木,这是一般人对因果刻板的印象。
以佛教的角度来说,我们不是仅有这一世而已,我们其实有无量的前世,也有
无量的未来世,在时间上是相续的,所以「因果」是通过去、现在、未来,前后三世的
。前世所造的业因,可能到这一世,才发挥它的影响力,才显现出它的果报。譬如前世
非常的悭吝、贪财,今世很可能就会得到贫穷的果报。因此,如果这一世很贫穷、生活
困难,那麽除了要检讨这一世的所作所为之外,过去世的作为更要纳入考量,才不会自
怨自哀、怨天尤人。
许多人认为,种什麽因和得什麽果之间,必然都是一对一的对应关係。但佛教
说的则是—因、缘、果、报。前世所作的因—也就是业因,能够呈现出什麽样的结果,
还需要有助缘;业因和助缘的关係,就好像一杯糖水裡面,会因为加了其他的成分之后
,嚐起来会不一样;如果加了柠檬,就会是酸中带甜的柠檬水;加了咖啡粉,就会是一
杯苦中带甜的咖啡。业因固然相当程度决定...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学人对宇宙器世间及六道众生存在之种种现象、差别叹为观止的同时,不禁会问:
“三界众生及器世间都是哪里来的?”“难道真的有一个造物主?”依佛教的教理来说
,三界里的一切——器世间及众生,都是由“心”——“识”变现出来的,乃至解脱成
佛也是“心”、“识”的作用,这就是佛教最上也是最根本的教理——“三界唯心”、
“万法唯识”。如佛教根本经典《华严经》(八十卷本)卷十九载,觉林菩萨承佛威力
,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佛教所说之能造三界的“心”、“识”不是一般人所感受到的那个有见闻觉知、能思考
、能作主的心——意识、末那识,而是“本心”“根本识”——不生不灭、能生万法之
第八识阿赖耶识(异熟识)。
本心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大极微,复能执持四大极微,使之积聚成宇宙器世间及有
情的色身。有情有了色身,接触外境,根尘相触,阿赖耶识又能生出有情的见闻觉知心
——识蕴的六识,来了知各种境界,故云“三界唯心造”。
一、心
所谓的“心”,是指精神活动的主体。先哲孟子谓...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2 四、观行蕴处界我之生起次第
次叙蕴我、处我、界我,及其生起次第,广令佛门四众可以依之实地观行而断我见
。若此界众生能断我见之人数极众者,则此界将可渐转清净,由众生之净业因缘故,可
以渐渐成就人间净土也。若佛门弟子中之多数人已断我见者,则必舍弃世相法上(广建
寺院、追求佛教界第一)之营谋,而开始注重人类心性之改善:以教导众生断除我见为
主要弘法内涵,以教导众生舍离我所(财色名食睡)之贪著为主要内涵,即可令社会清
净而不再有人干犯恶业、作奸犯科,则使国土渐转清净,人寿亦可因而渐次增长,福报
亦可因而日渐转增,从此以后,不再以建造金碧辉煌、一尘不染之寺院而可名为人间净
土也!人间净土之成就,在于心净则土净,而非泥土大地之清净故;心方是真实之土故
,众生心净则国土亦将随之渐渐清净,净业使然故。如是方是真实人间净土之建设者。
甲、五蕴我
五蕴我者,谓色蕴、识蕴、受蕴、想蕴、行蕴。蕴者何义?谓众集义、积聚义。
色蕴者,谓人类色身由四大物质所造成,经由父精母血而成就,经由四大所成之食
物而长养,是故新陈代谢、念念变异、生住异灭,由生而长,由长而变异、而老,由老
而死;有生则必有灭,是由物质... 阅读全帖 |
|
q*c 发帖数: 9453 | 23 ☆─────────────────────────────────────☆
binz (binz) 于 (Tue Jan 8 00:24:07 2013, 美东) 提到:
不知该怎样度过
我做错了很多
☆─────────────────────────────────────☆
lila (lila) 于 (Wed Jan 9 02:24:18 2013, 美东) 提到:
央视的两个年富力强的.
死于癌症.
罗京47岁死的,2009年6月,大概六四20周年.
主播了那么多东西.
陈氓(这个氓听着不喜欢)2008年没过平安夜死的,47.
排个什么电视片.死后进了八宝山,前总理赵都没进去成.
可见功劳很大.
人啊,最怕就是恶报,不信报应.
☆─────────────────────────────────────☆
yuuli (听,...听) 于 (Wed Jan 9 11:42:12 2013, 美东) 提到:
所以戒律重要。不守戒律,爽一下然后良心不安好久,生活打坐都立刻被干扰。现在
能理解,戒律的确是不是为了规范限制修行者,而是为了保护...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808 | 24 《秘本诸葛神数.占法》
《秘本诸葛神数.占法》
是书系旧时抄本,纸皆破碎.乃远代之遗传.世不多觏.相传为汉诸葛武侯所作.共有三百
八
十四签.按三百八十四爻.其中句法.长短不一.寓意深远.变化无穷.判断吉凶.如应斯响.
较
之金钱马前等数.实有霄壤之别.余什袭珍藏.视同拱璧今友人有家庭图书集成之辑.内有
艺
术汇编一篇.搜辑丰富.多为真传秘本.该主人再三以书付梓相商.因想祸福吉凶.人所共
有.
先贤传授此书.以指人迷惑.故未敢自秘.谨录一通.详加校对.搜残补缺.以供同好.惟愿
占
者诚心祷告.无不灵验如神.慎勿以儿戏为之.致损此书之价值也.
[占法]
甲) 报字
凡占卦者.必先报字.报字不拘何字.必先以三字为度.不可报四字.亦不可报二字.
乙) 计算
将所报之字.先写於纸上.数其笔画.以便查字.其法有三.
一) 第一字作百数.第二字作十数.第三字作个数.例如报佑咱统三字.佑字笔画作百数.
咱
字笔画作十数.统字笔画作个数.余仿此举例...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2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2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Jul 23 23:07:04 2011, 美东)
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四章辞职
这个世间上的事情往往都是虚假的。.没有人能真正的看收飞,这话挺对,起码我心具是这么觉得的。 记得今天刚回哈尔滨的时候,去袁大叔的面馆儿里吃饭,袁大叔聚精会神看着电视,当时我还以为是袁大叔对考古之类的东西感兴趣,但是现在一想却并不是如此。因为他当时看的是黄巢墓的掘现场。 不知道为什么,我现在也十分的怀疑袁大叔了,这个和蔼可亲的面馆老板,他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我无话可说,如果不是有石决明的话,恐怕我和老易这俩傻小子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到袁大叔竟然会隐藏的如此之深,一时间我和老易都没了言语。 良久,我抬起了头对着老易和石决明说:“先别想那么多了,你不是也只是猜测而已么?我想过了,张雅欣过几个星期不是要带我和老易去旅游吗?到时候我直接去问那个袁枚好了,我觉得还是摊牌比较好,毕竟咱们手里有...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26 第13章 临济法门(四)——临济宗再次分流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临济宗发展到元代,分为南北两大传承系统。北方以海云印简为代表,南方则以
高峰原妙、中峰明本、天如惟则等为代表。印简一系与蒙古贵族关系密切,在元初被奉
为“临济正宗”,势力很大,但在禅学思想上并没有多少创新和发展。南方临济宗不仅
保持宋以来丛林禅学的特点,而且对宋代“看话禅”等传统禅法有所丰富和扩展,从而
使临济宗风仍保持一定生机和活力。
一、印简与“临济正宗”
印简(1202-1257),字海云,俗姓宋,山西岚谷宁远(今山西岚县)人
。自幼出家,从学中观沼禅师,十一岁受具足戒,中观沼圆寂后,印简到燕京大庆寿寺
,从学于中和璋禅师,并接续其禅法。1235年,窝阔台差官选试天下僧道,印简被
推为住持。1247年,贵由皇帝命他统领僧众,赐白金万两。1251年,蒙哥即位
,命印简掌管全国佛教事务。印简死后,忽必烈命建塔于大庆寿寺之侧,谥“佛日圆明
大师”,前此,成吉思汗曾赐号“寂照英悟大师”,成吉思汗的二皇后赐号“光天镇国
大士”。印简历事成吉思汗、窝阔台、贵由和蒙哥四朝,...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27 达 照
俗话说:“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在这个社会转型的年代里,已显突出!佛
门慈悲,屡屡遭人欺侮,尤更突出!在读完台湾萧平实所著《无相念佛》、《念佛三昧
修学次第》、《正法眼藏——护法集》、《生命实相之辨正》、《真假开悟之简易辨正
法》、《禅净圆融》、《真实如来藏》、《如何契入念佛法门》、《大乘无我观》、《
佛教之危机》、《宗通与说通》、《我与无我》、《狂密与真密》(一到四辑)、《禅
门摩尼宝聚》等(公案拈提一到五辑)、《楞伽经详解》(一到六辑),以及一起出版
的《学佛之心态》、《慈悲的心声》等二三十部书后,感慨良深!起初只看表面的文字
叙述、名相解释,乃至义理参究存在很大的问题,总是觉得很别扭,特别感到作者一股
莫名强大的自我表现欲,处处不忘记“自我”,处处为“自我”包装,与佛法精神实不
相符。后来渐渐看到,一切好事都跟作者本人联系起来,一切坏事都跟现今佛门大德联
系起来,除了作者所说之外,已经没有任何佛法可学可修,除了作者创办的正觉同修会
之外,根本没有任何地方是真正的佛教道场,这亦与佛法万德庄严相悖逆。再后来终于
看清楚在以佛法名相义理为掩护的背后,深深隐藏着他自己“第一因...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8 再说《观经》中关于诸法实相的证得,从第八观佛菩萨像观开始,就渐次宣说理
入的部分,建立学人正确的知见,如《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卷1:【诸佛如来是法界身
,遍入一切众生心想中。】1十方如来都是法界身,法界身即是诸佛法界藏身,行者于
此观进行时,要有正知见,了知法身虽然无形无相,但此法身却能变现蕴处界等一切法
,普遍涉入一切众生心想中而与众生同在;所以行者透过观想佛时,观想诸佛三十二相
八十种随形好同时,能够随应此智慧正理而不著于色相来想佛,故经中才说“应当要一
心系念谛观阿弥陀佛”,这里就是在建立理行的正知见与行门要领。接下来,若是利根
的人,于《观经》中的第九观遍观一切色想时,即可悟入诸法实相如来藏,譬如说:
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以见诸佛故名念佛三昧。作是
观者,名观一切佛身,以观佛身故亦见佛心。2
“见十方一切诸佛”并不是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因为单是一佛的身相就已广大
无边,又如何能见十方一切诸佛的身相?这里指的是“亦见佛心”,即是见佛的法身,
不是见佛的应身与报身。法身即是诸法实相——如来藏,如《佛说不增不减经》卷1说
:【如来藏者即是法身。】3...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9 道德价值的体系与根源
1.佛教的价值体系
佛教的价值体系是具足世间与出世间的层次,称为十法界。十法界分为第一阶佛
法界,第二阶菩萨法界,第三阶缘觉法界,第四阶阿罗汉法界等四圣法道;以及第五阶
天法界,第六阶阿修罗法界,第七阶人法界,第八阶饿鬼法界,第九阶畜生法界,第十
阶地狱法界等六凡业道,共十法界。六凡业道是以“我爱”为核心的不道德的价值体系
,而四圣法道则以更高的价值──层次不同的无我解脱智慧──作为绝对善的道德价值
体系。因此,佛教的自由意志的抉择智慧是包含业道的抉择智慧以及法道的抉择智慧。
六种业道是可以在人类的生活中体验观察而实证的。譬如,有人天生富贵,衣食无
缺,不必劳动,身体强健,无有病累,眷属满足,一生极尽五欲的享乐,即是近于天的
境界。也有人生在贫苦饥渴之地,饮食难求,形体消瘦,腹大如鼓,即是近于饿鬼的境
界。也有人身受种种疾病伤残等等极端痛苦而不能停止,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即是近于
地狱的境界。除此之外,六种业道可以修学禅定发起天眼明而实际验证之。《长阿含经
》卷 7〈弊宿经〉:
迦叶又言:“汝今生存,识神出入,尚不可见,... 阅读全帖 |
|
e********2 发帖数: 116 | 30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问: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好几个已经过世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他们来找你了。偶然出现几次不要紧,如果经常作这样的梦,特别是早晨四点
到八点钟做的梦,梦醒来以后,梦里的情景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梦最准。如果你白天精
神疲倦、思想不集中,甚至感到头痛脑热,好像生病感冒一样,那就有问题了,要赶快
烧香,还要念经:“小房子”,超度亡灵。
问:家里养的金鱼和宠物死了,也要念往生咒吗?
答:要,一定要。金鱼和宠物也都是有灵性的,不可一扔了之的。念往生咒不必有什么
专门的形式,只要安心静气,心中想着金鱼或宠物的小名、颜色、种类等特征,然后念
7遍往生咒,送他们好好上路。
这里特别提醒听众,如果你的母亲、或妻子、或女儿,曾经有过怀孕流产打胎等情况,
或者出生不久便夭亡的,都要念往生咒,“小房子”。不然,后来出生的孩子,会受到
已经去世的孩子的影响,容易多病、不健康、智力不够、心理异常等。
问:我有一张观世音菩萨的彩色画像,一直贴在墙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答:凡是立起来的菩萨画像或亲人照片,都是有灵性的,要小心地对待... 阅读全帖 |
|
e********2 发帖数: 116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veroving2 (ggff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0 00:22:36 2012, 美东)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问: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好几个已经过世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他们来找你了。偶然出现几次不要紧,如果经常作这样的梦,特别是早晨四点
到八点钟做的梦,梦醒来以后,梦里的情景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梦最准。如果你白天精
神疲倦、思想不集中,甚至感到头痛脑热,好像生病感冒一样,那就有问题了,要赶快
烧香,还要念经:“小房子”,超度亡灵。
问:家里养的金鱼和宠物死了,也要念往生咒吗?
答:要,一定要。金鱼和宠物也都是有灵性的,不可一扔了之的。念往生咒不必有什么
专门的形式,只要安心静气,心中想着金鱼或宠物的小名、颜色、种类等特征,然后念
7遍往生咒,送他们好好上路。
这里特别提醒听众,如果你的母亲、或妻子、或女儿,曾经有过怀孕流产打胎等情况,
或者出生... 阅读全帖 |
|
e********2 发帖数: 116 | 3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everoving2 (ggff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0 23:37:18 2012, 美东)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问: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好几个已经过世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他们来找你了。偶然出现几次不要紧,如果经常作这样的梦,特别是早晨四点
到八点钟做的梦,梦醒来以后,梦里的情景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梦最准。如果你白天精
神疲倦、思想不集中,甚至感到头痛脑热,好像生病感冒一样,那就有问题了,要赶快
烧香,还要念经:“小房子”,超度亡灵。
问:家里养的金鱼和宠物死了,也要念往生咒吗?
答:要,一定要。金鱼和宠物也都是有灵性的,不可一扔了之的。念往生咒不必有什么
专门的形式,只要安心静气,心中想着金鱼或宠物的小名、颜色、种类等特征,然后念
7遍往生咒,送他们好好上路。
这里特别提醒听众,如果你的母亲、或妻子、或女儿,曾经有过怀孕流产打胎等情况,
... 阅读全帖 |
|
c*****v 发帖数: 108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shingtonDC 讨论区 】
发信人: everoving2 (ggffs), 信区: WashingtonDC
标 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0 23:37:54 2012, 美东)
发信人: everoving2 (ggff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0 23:37:18 2012, 美东)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问: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好几个已经过世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他们来找你了。偶然出现几次不要紧,如果经常作这样的梦,特别是早晨四点
到八点钟做的梦,梦醒来以后,梦里的情景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梦最准。如果你白天精
神疲倦、思想不集中,甚至感到头痛脑热,好像生病感冒一样,那就有问题了,要赶快
烧香,还要念经:“小房子”,超度亡灵。
问:家里养的金鱼和宠物死了,也要念往生咒吗?
答:要,一定要。金鱼和宠... 阅读全帖 |
|
c*****v 发帖数: 108 |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shingtonDC 讨论区 】
发信人: everoving2 (ggffs), 信区: WashingtonDC
标 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0 23:37:54 2012, 美东)
发信人: everoving2 (ggff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0 23:37:18 2012, 美东)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问: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好几个已经过世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他们来找你了。偶然出现几次不要紧,如果经常作这样的梦,特别是早晨四点
到八点钟做的梦,梦醒来以后,梦里的情景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梦最准。如果你白天精
神疲倦、思想不集中,甚至感到头痛脑热,好像生病感冒一样,那就有问题了,要赶快
烧香,还要念经:“小房子”,超度亡灵。
问:家里养的金鱼和宠物死了,也要念往生咒吗?
答:要,一定要。金鱼和宠... 阅读全帖 |
|
e********2 发帖数: 116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everoving2 (ggffs),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0 23:37:18 2012, 美东)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问: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好几个已经过世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他们来找你了。偶然出现几次不要紧,如果经常作这样的梦,特别是早晨四点
到八点钟做的梦,梦醒来以后,梦里的情景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梦最准。如果你白天精
神疲倦、思想不集中,甚至感到头痛脑热,好像生病感冒一样,那就有问题了,要赶快
烧香,还要念经:“小房子”,超度亡灵。
问:家里养的金鱼和宠物死了,也要念往生咒吗?
答:要,一定要。金鱼和宠物也都是有灵性的,不可一扔了之的。念往生咒不必有什么
专门的形式,只要安心静气,心中想着金鱼或宠物的小名、颜色、种类等特征,然后念
7遍往生咒,送他们好好上路。
这里特别提醒听众,如果你的母亲、或妻子、或女儿,曾经有过怀孕流产打胎等情况,
... 阅读全帖 |
|
e********2 发帖数: 116 | 36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问: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好几个已经过世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他们来找你了。偶然出现几次不要紧,如果经常作这样的梦,特别是早晨四点
到八点钟做的梦,梦醒来以后,梦里的情景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梦最准。如果你白天精
神疲倦、思想不集中,甚至感到头痛脑热,好像生病感冒一样,那就有问题了,要赶快
烧香,还要念经:“小房子”,超度亡灵。
问:家里养的金鱼和宠物死了,也要念往生咒吗?
答:要,一定要。金鱼和宠物也都是有灵性的,不可一扔了之的。念往生咒不必有什么
专门的形式,只要安心静气,心中想着金鱼或宠物的小名、颜色、种类等特征,然后念
7遍往生咒,送他们好好上路。
这里特别提醒听众,如果你的母亲、或妻子、或女儿,曾经有过怀孕流产打胎等情况,
或者出生不久便夭亡的,都要念往生咒,“小房子”。不然,后来出生的孩子,会受到
已经去世的孩子的影响,容易多病、不健康、智力不够、心理异常等。
问:我有一张观世音菩萨的彩色画像,一直贴在墙上,有什么要注意的地方吗?
答:凡是立起来的菩萨画像或亲人照片,都是有灵性的,要小心地对待...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92 | 37 基于佛教哲学来审视爱因斯坦与玻尔的争论
崔维成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无锡。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2008年10月23日
摘要:爱因斯坦和玻尔关于对量子力学现象的解释的争论是20世纪物理学界的一个重大
事件,尽管目前的量子力学基本上是采用了玻尔的所谓“哥本哈根解释”,但仍有不少
人对于他放弃微观世界的因果律而感到不满意。本文基于佛教哲学来重新审视爱因斯坦
与玻尔的争论,简要介绍了他们争论的过程和本质以及佛教哲学的基本概念,在此基础
上,用佛教哲学来重新解释量子力学的现象,并比较了它与爱因斯坦和玻尔的观点的差
别。同时,对当代多名顶级物理学家有关解释量子现象的哲学观点进行了剖析。通过这
一审视,本文作者认为,基于佛教哲学,我们完全可以在坚守因果律的前提下解释微观
世界的各种现象,同时,也发现了爱因斯坦、玻尔以及其他几名物理学家哲学观点中需
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有可能对当今的前沿科学研究有重要的推动
作用。
关键词:佛教哲学、爱因斯坦、玻尔、量子力学、因果律、概率性、可知论、不可知论
1 引言
在20世纪物理学的发展中,爱因斯坦和玻尔是两位最伟大的科学巨匠,他们都创... 阅读全帖 |
|
l*******g 发帖数: 286 | 38 请GoLost同学指正下面对佛法所说的“空”的观点。
佛教只想强调的是:万物(或凡物)无「实体」(Reality),仅仅都只是一种因缘和
合而成的假存在而已。所以只是一种 Sunya 的存在。这个梵文 Sunya,中译「空」,
译得不好,容易使人误会。难怪最近有一位八十四岁的台湾佛教徒余绍坡先生大胆地提
出异议说:「……常发现凡讲『空』字,就容易出毛病。『空』字在直觉意识中,很容
易认为『空无,断灭』。用之则自误误他,不用则太太平平。」(见氏着「佛法义理中
不应沿用『空』字」,台湾佛教《海潮音月刊》,一九八五年四月)。这是笔者研究佛
教四十年来,第一次看到有中国佛教徒如此勇敢地向佛教﹁空﹂观开刀的文章。本文后
半段中还要引用他的反「空」文章。
关于万物(诸法)因缘生的教义,我们不得不引用佛经:「诸法亦如是,因缘合乃成,
因缘离散即灭」(《增壹阿含经》第二「七邪聚品」)。对于「空」,佛经则说:「从
缘生势,无有是处。从缘生者,则是无我,则是空也。从缘生者,则是无来无去,从缘
生者,则非真实。」(《自在王菩萨经》卷上)经中之无我的「我」,乃指物的本体,
亦即婆罗门教所讲的「梵我一如」的那个... 阅读全帖 |
|
p***e 发帖数: 192 | 39 达摩大师四行观
[梁]菩提达摩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
若也舍妄归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
即与理冥符,无有分别,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
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
从末,流浪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
人所与,甘心忍受,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心故,识达故,此心生时,
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
等事,是我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
减,喜风不动,冥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
心无为,行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无安,犹
如火宅,有身皆苦,谁 |
|
D******u 发帖数: 70 | 40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理入者,谓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但为客尘妄想所覆,不能显了。若也舍妄归
真,凝住壁观,无自无他,凡圣等一,坚住不移,更不随于文教,此即与理冥符,无有
分别,寂然无为,名理入也。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
四称法行。
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
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与,甘心忍受
,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心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
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
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
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行
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有身皆苦
,谁得常安?了达此处,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故知无求,真为
道行, |
|
Y**u 发帖数: 5466 | 41 菩提达摩大师入道四行观
夫入道多途,要而言之,不出二种。一是理入;二是行入。
行入者,谓四行。其余诸行悉入此中。何等四耶?
一报冤行;二随缘行;三无所求行;四称法行。
云何名报冤行:谓修道行人,若受苦时,当自念言我从往昔无数劫中,弃本从末,流浪
诸有,多起怨憎,违害无限,今虽无犯,是我宿殃恶业果熟,非天非人所与,甘心忍受
,都无冤诉。经云:逢苦不忧,何心故,识达故,此心生时,与理相应,体冤进道,故
说言报冤行。
二随缘行者:众生无我,并缘业所转,苦乐齐受,皆从缘生。若得胜报荣誉等事,是我
过去宿因所感。今方得之,缘尽还无,何喜之有。得失从缘,心无增减,喜风不动,冥
顺于道。是故说言随缘行也。
三无所求行者:世人常迷,处处贪著,名之为求。智者悟真,理将俗反,安心无为,行
随运转。万有斯空,无所愿乐。功德黑暗,常相随逐。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有身皆苦
,谁得常安?了达此处,息想无求。经云:“有求皆苦,无求乃乐。”故知无求,真为
道行,是名无所求行也。
四称法行者:性净理体,目之为法,言解此理,众相斯空,无染无著,无此无彼。经云
:“法无众生,离众生垢故;法无有我,离我垢故。”智者若能信解此理 |
|
a***n 发帖数: 1993 | 42 http://philosophy.cass.cn/facu/sunjing/yinduzhexue/01.htm
第一章 乔荼波陀与《圣教论》
第一节 导言
《圣教论》1一书是印度婆罗门教正统派哲学吠檀多不二论派的经典性著作,作者为乔
荼波陀。乔荼波陀(GauaDpAda)是否为一历史人物,至今仍有争论。在名字GauaDpAda
,pAda是尊称,有时人们也称他为GauaD,以及还有一些别的称谓,如Gau-dacarana,
GauaDpAdAcArya,或者GauaDAcArya。乔荼波陀的生平不详,只有一些传说。据说印度
古代的拘罗尸陀罗国(Kuruksetra)有一条叫做希罗拉瓦蒂(HirarAvati)的河流,在
河岸上住着一个叫做乔荼(GauDa)的种族,其首长就被尊称为乔荼波陀。有关他的生
卒年代,我们只能进行推测。印度传统上认为乔荼波陀是商羯罗(700一750)的祖师,
是商羯罗的老师哥宾达(Govinda)的老师。商羯罗在对《圣教论》所作注疏中2称乔荼
波陀为“祖师”(paramaguru),或者“老师的老师”(guror garIyasa)。印度哲学
家达斯古普塔甚...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3 摩诃衍撰 (依据敦煌本辑校)
问曰:今看心除习气,出何经文?
谨答:准佛顶经云:一根既反源,六根成解脱。据金刚经及诸大乘经皆云:离一切
妄想习气,则名诸佛。所以令看心,除一切心想妄想习气。
问:所言大乘经者,何名大乘义?
答:楞伽经曰:缘有妄想,则见有大小乘,若无妄想,则离大小乘,无乘及乘者,
无有乘建立,我说为大乘。
第一问:或有人言,佛者无量多劫已来,无量(一九)功德,智聚圆备,然始成佛
;独离妄想,不得成佛。何以故?若只离(二〇)妄想得成佛者,亦不要说六波罗蜜,
十二部经,只合说令灭妄想,既若不如是说,于理相违。
答:一切众生,缘无量劫已来,常不离得三毒烦恼,无始心想习气妄想,所以流浪
生死,不得解脱。准诸法无行经上卷云:若一切法中,除却其心缘相不可得故,是人名
为已得度者。又金刚三昧经云:佛言一念心动,五蔭俱生,令彼众生,安坐心神,住金
刚地,既无一念。此如如之理,具一切法,又金光明经第二云:一切烦恼,究竟灭尽。
是故法如如,如如之智,摄一切佛法。又楞伽经第二云:但离心想妄想(二一)㈨则诸
佛如来法身不思(二二)议智慧,自然显现。又法身即顿现,示报身及以化身。又诸法
无行经:佛... 阅读全帖 |
|
a***n 发帖数: 1993 | 44 第1章 禅宗之源——从达摩到弘忍
本世纪初,随着敦煌禅籍的发现和研究,禅宗及其宗派源流问题,日益引起世人
的关注,尤其是中日佛教学者的高度重视。有关禅、禅学、禅宗的研究著作不断涌现,
这就为深入研究禅宗宗派源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诸说纷纭
禅、禅学、禅宗是相互关联而又各不相同的一系列概念。禅是古印度宗教通过打坐
使心念安定下来的实践。在释迦牟尼以前,印度即是以生天为坐禅目的的思想;至释迦
牟尼时,始展开远能苦乐两边,以达中道涅槃为目的之禅。此后,印度佛教的禅观思想
日趋发达,无数禅经应运而生。汉末传入中国的禅经,多系传承小乘承统的禅观思想,
刘宋求那跋陀罗译出四卷《楞伽经》,即列愚夫所行禅、观察义禅、攀缘禅、如来禅四
种禅。菩提达摩(即达摩多罗)所传(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禅经》所说自性清净禅
。禅学是关于修禅定的学说,而禅宗则是以达摩为初祖、以直探以源、见性成佛为宗旨
的大乘佛教宗派。中国禅宗的创立,有佛陀扇多说、达摩说、道信弘忍说、六祖惠能说
、马祖道一说等。
第一、佛陀扇多说。太虚大师持此说。太虚《与胡适之论菩提达摩书》说:“禅宗
所奉为初...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45 ☆─────────────────────────────────────☆
Hermes99 (Hermes99) 于 (Thu Oct 20 23:46:31 2011, 美东) 提到:
有贴佛化人生的,我就跟着合一下道化人生。其实,标签是无所谓的。
估计吵架的歇停了。可以开扯了吧。我通常是扯着扯着就扯出灵感了,所以,先感谢参
与。
都说,易有太极,而后是生两仪,两仪再生四象,四象而后生八卦,八卦用来类万物。
俺就以这句圣人总结的话为引子,扯几段,一为阴阳篇,二为类象篇,三为消长篇,四
为变化篇。扯完了,就差不多是偶的世界观。所以,世界观阿,也是很严肃的事情。
肯定有人觉得我是扯。我就行而上的扯扯,行下的也扯扯。
☆─────────────────────────────────────☆
luobing (萝冰) 于 (Fri Oct 21 00:12:43 2011, 美东) 提到:
☆─────────────────────────────────────☆
Hermes99 (Hermes99) 于 (Fri Oct 21 00:17:32...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46 三、 业的安立
1、逻辑不成
“由业非以自性灭,故无赖耶亦能生”(丁) 宗喀巴大师注解说“灭无自性是不许
阿赖耶识之因由”。这是一个怎样的逻辑?
任何有为法X都不是有自性的生灭的—— 由X(如“受”)非自性的灭,所以,无Y也
能生(丁-1)?
如果Y 是根境识,显然不能成立。只有当Y与X没有关系,则丁-1成立。那么,按照
应成派的逻辑,“X无自性是不许Y之因由”,应成派中观应该不许Y有。可是与X没有关
系的可多了,如中国境内的张三不小心跌倒所生受,此受非以自性灭,与美国人也没有
关系,要宣布世界上没有美国人吗?
主要的问题在于,“无Y也能生”成立的原因是“由X(如“受”)非自性的灭”还是“世
俗谛内观察的缘起中与Y的生无关的因缘条件”?“X(如“受”)非自性的灭”怎么就能
够作为前提,而有”无Y也能生”的结论?
丁命题如果成立,无阿赖耶的情形如阿罗汉舍阿赖耶入无余涅盘及无情的顽石也
能造业了。颂中所表达的是否是由于,业并非有自性地灭(丁1),果报没有阿赖耶也
能生(丁2)。(丁改进)
本文没有发现丁1和丁2间有必然的逻辑关系。如果业感果真与阿赖耶...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4574 | 47 正在学习心经。看到一篇注解(无名氏所做),感觉非常好, 推荐一下。
摘自 http://www.hudong.com/wiki/%E5%BF%83%E7%BB%8F
顺便一句,前面有人对“色受想行识”中“行”的意思,有疑问。这里也是解释为“行
为”,宣化上人也是解释为“行为,去做”等等意思。
******************************************************************
心经 - 概述
心经
心经,全称《般若波罗蜜多心经》[1], 梵文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
。 略称《般若心经》或《心经》。 全经只有一卷, 260字.属于《大品般若经》中600
卷中的一节。 被认为是般若经类的提要。该经曾有过七种汉译本。 较为有名的是后秦
鸠摩罗什所译的《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和唐朝玄奘所译的《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般若经》共有八部: 《放光般若》、《光明般若》、《道行般若》、《
胜天般若》、《胜天王般若》、《文殊问般若》、《金刚般若》、《大品般若》、《小
品般若》。
...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48 索达吉堪布---湖南师范大学问答
http://www.zhibeifw.com/dxyj/yj_list.php?id=8428
(一) 问:我是来自长沙大学的老师。最近在看一位法师的弘法讲座,他说:“佛经是
一半骗一半劝。骗是为了劝,开始都是骗大家,让大家产生敬畏之心,但最终的目的,
是劝大家断除贪嗔痴慢疑。”对于这句话,您是否赞同?
答:他说佛经一半是骗人的,这个我肯定不承认。我学习佛法、研究佛法这么多年,没
有一刹那这样认为过。
只不过,佛经有了义、不了义之分。所谓的不了义,是为了接引根基不够的众生,暂时
给他讲一些特殊法门,到了最后,待他的根基成熟了,再慢慢宣说究竟的法义,引导他
进入更深一层的境界。如果把不了义认为是“骗”,用词可能不太恰当。
要知道,语言有贬义词、褒义词之别。作为佛教徒,对佛经的金刚语,应该有正面的评
价。为什么呢?因为佛陀确实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纵然大海离开了波浪,佛
陀也不会欺骗众生,这是前辈大德异口同声赞叹的。佛陀所讲的每一字、每一句、每一
个道理,都是颠扑不破的无价之宝,不论过了多少时代,也都经得起推敲与观察,所以
,这并不是一种欺骗。
(... 阅读全帖 |
|
e********2 发帖数: 116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veroving2 (ggffs),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20 00:22:36 2012, 美东)
一命二运三风水
八年实录五百问
摘录
问:最近常常在梦里见到好几个已经过世的亲人,这是怎么回事?
答:这是他们来找你了。偶然出现几次不要紧,如果经常作这样的梦,特别是早晨四点
到八点钟做的梦,梦醒来以后,梦里的情景记得很清楚,这样的梦最准。如果你白天精
神疲倦、思想不集中,甚至感到头痛脑热,好像生病感冒一样,那就有问题了,要赶快
烧香,还要念经:“小房子”,超度亡灵。
问:家里养的金鱼和宠物死了,也要念往生咒吗?
答:要,一定要。金鱼和宠物也都是有灵性的,不可一扔了之的。念往生咒不必有什么
专门的形式,只要安心静气,心中想着金鱼或宠物的小名、颜色、种类等特征,然后念
7遍往生咒,送他们好好上路。
这里特别提醒听众,如果你的母亲、或妻子、或女儿,曾经有过怀孕流产打胎等情况,
或者出生...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50 《宝王三昧忏》续跋
《宝王三昧忏》乃先师夏莲老晚岁最后之巨著。“忏”者,梵语“忏摩”之略。正译为
“乞容恕”,旧译为“悔”。音义结合,名为“忏悔”。《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
,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是故古云:“灭苦之要,莫过忏悔。”
普贤大士曰:“我于过去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
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本仪中广列当世众生种种罪恶,其邪妄险毒,
倍蓰于前。若不速忏,果报堪悲。
夫忏法有事、理二类。仪中严净道场、礼佛诵经、随文忏罪,是为事忏,亦名作法
忏。至于仪中“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若欲忏
悔者,端坐念实相”等,乃观照无生,从容中道之妙行,是为理忏,亦名无生忏。唐清
凉国师曰:“事忏灭末,理忏拔根。”本仪寓理忏于事忏,人人皆可入手;从作法契无
生,念念灭除罪根。方便究竟,微妙难思。
又此忏名为“宝王三昧”者,盖宝王三昧即念佛三昧。本忏以法藏因行,为自典范
;弥陀果证,作我依归。仪中之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即《往生论》之“五...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