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 发帖数: 1799 | 1 问:请仁波切详细开示什么是空性?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答】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破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2 问:请仁波切详细开示什么是空性?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答】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破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 由于世间人知道出生了未来就要死亡,没有一个人可以不死,所以不愿自己很快的
就死;所以总是希望自己得到长生不老药,使得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乃至身为皇帝,希
望自己永远可以统治帝国而不死,或者希望自己的帝国可以千秋万代屹立不摇。传说秦
始皇为了使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曾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去寻找长生不老药. 然而
长生不老这样的事,都是痴人妄想.
我们看看《新约圣经》里面怎么说,《新约全书》〈罗马书〉:【因为罪的工价乃
是死,唯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新约全书》<罗马
书>6:23也就是说,他们主张人若想要永生,是必须要依靠上帝的恩赐,恩赐之后生到
天上,来获得快乐而获得永生。可是 我们要知道,如果有一种生命,他是被创造出来
的,其实他就必然要灭。就像说,如果人是上帝创造,而被创造在世间,他毕竟要死了
之后才有可能生天嘛!他死了 在人间,还有什么永生可言呢?能够生到天上,那是新
的出生啊!能够新的出生,那一定还会再灭亡;因为生跟灭它是相对应的。如果是真正
的永生呢,其实那就叫 无生,它不是可以被出生的法。
近来挟科技进步之雄风,谷歌的首席未...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 在恋爱中,往往由于前世的业力、恶缘和情债,导致今生双方在感情上遇到种种不顺与
挫折,因怨恨而争吵,因对方不信佛而苦恼,或遭遇外界阻力,或被欺骗感情,甚至因
失恋而欲殉情等情况。面对这些复杂的感情问题,台长慈悲开示,只有随缘念经,改正
自己性格中的毛病才能化解恶缘,促进善缘,在令人迷惘的感情中拨云见日、看开放下
。况且人生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以豁达的心态接受现实,创造充满法喜的人生才是
活着的意义。
(一)精彩开示摘录
1.以何种心态面对婚姻不忠的问题:感情遭受挫折要接受现实、接受业报、勇于放下(
2013年8月30日《玄艺问答》)
一位女同修自诉困于情网中无法自拔,她双眼基本看不见,男友一直照顾她,却同时在
外面有其他女人,同修很困惑,并且觉得无法向家人交待。台长开示同修要为他人的幸
福着想,要接受现实,不要有怨恨,强求来的婚姻只会让自己造更多的业,给自己带来
更多的痛苦。
听众:我向您忏悔,我最近一直在情网里兜不出来,一直困扰着我。
台长:你准备什么时候走出来?准备人走掉了再走出来?走掉了你就走不到人间了啊!
听众:台长,我知道一切是自己的因种得不好,我的习气也很差,在台长面前您应...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5 ☆─────────────────────────────────────☆
runsun02 (runsun) 于 (Thu May 27 09:21:28 2010, 北京) 提到:
1。 我妈妈说了,如果做坏事就是个坏孩子,妈妈就会生气,而且不再给我好吃的东西
了。所以我不能做坏事。
2.我如果做坏事了,警察会来抓我,所以我不能做坏事。
3。我如果做坏事,别人会不喜欢我,讨厌我,我名声坏了。
4。我如果做坏事,就不是好人了,不符合圣人教导。
5。我如果做坏事,会下地狱的,所以我不能做坏事。
以上几种人都是善人吗?都是在修行吗?都会解脱吗?
No!实际以上这些人,几乎全部是恶!所谓的不作恶,其背后动机仍然是贪爱,是无明
,是愚痴
所以,绝非所有的不作恶都是好的,背后的动机目的更为重要。
☆─────────────────────────────────────☆
Yisu (yisnotme) 于 (Thu May 27 09:30:50 2010, 美东) 提到:
如此也可以说, 绝非所有做恶都是坏的,要看背后的动机。
☆────────────────... 阅读全帖 |
|
Y**u 发帖数: 5466 | 6 广超法师
三法印
三法印既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及涅盘寂静。此三法印的教理在佛教中才
有,在其它宗教是绝对没有的,这是佛教的特色,与其它宗教最大不同之处。三
法印是阐释人生宇宙的三个真理,它可协助我们判断佛教所讲的道理是否符合佛
法,凡是符合三法印的佛法就是符合真理,不管它是谁说的。因为此三法印是由
佛陀讲演出来,所以它是印证真理(佛法)的一种方法。
什么叫法印?所谓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的方法。法可分为
世间法与出世间法。只要世间人有智慧,也能通晓的道理,称为世间法。十善业
道就是一种世间法。除了这些世间法外,佛法中还有出世间法,它是佛法研究的
道理,教导我们解脱生死轮回。这些真实的道理就是符合诸行无常、诸法无我以
及涅盘寂静这三法印。它是人生宇宙的真理,任何人都不可以推翻与破环,所以
佛陀说没有人能破坏佛法。三法印是用来印证某种道理是否符合佛法中的出世间
法,所以世间法就绝对不可以用三法印来印证。比如说,世间法教导我们行善,
追求人生的快乐,这是不符合三法印;只有那些教导我们出离世间、走上解脱之
道的佛法,才是符合这三法印。三法印并非能印...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938 | 7 (六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尔时。世尊晡bu1时从禅起。出
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 则断下分结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
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
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
.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此色
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我。受.想.
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
。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时。彼比丘白佛言
。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
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
无我无我所 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938 | 8 (六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尔时。世尊晡bu1时从禅起。出
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 则断下分结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
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
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
.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此色
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我。受.想.
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
。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时。彼比丘白佛言
。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
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
无我无我所 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 阅读全帖 |
|
|
Y**u 发帖数: 5466 | 9 ☆─────────────────────────────────────☆
rapier (Avanti) 于 (Fri Jul 22 02:19:15 2011, 美东) 提到:
一片乱象:
大,小乘经典都开示了轮回的主体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21178118/
一网友引了《中阿含经》相关原文:
比丘复问曰:『世尊!云何因外有恐怖也?』
世尊答曰:「比丘者,如是见、如是说:『此是神,此是世,此是我。我当后世有。』
这是阿含系列,在大乘法义里,“此”即是第八识,入胎识。 第八识所含种子起现行
,生出五阴及万法,五阴被意识执为“我”(妄我),故会带来恐怖。
可见无论阿含系列还是大乘经典,都开示有一个论回的主体。
==================================================
宣扬这种观点的人居然是中科院宗教博士
☆─────────────────────────────────────☆
SeeU (See you) 于 (Fri Jul 22 11:37:59 2011, 美东... 阅读全帖 |
|
s********h 发帖数: 938 | 10 (六四)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东园鹿子母讲堂。尔时。世尊晡bu1时从禅起。出
讲堂。于堂阴中大众前。敷座而坐。尔时。世尊叹优陀那偈
法无有吾我 亦复无我所
我既非当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脱此 则断下分结
时。有一比丘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白佛言。世尊。云何无吾我。亦无有
我所。我既非当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脱此。则断下分结。佛告比丘。愚痴无闻凡夫
计色是我.异我.相在。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多闻圣弟子不见色是我
.异我.相在。不见受.想.行.识。是我.异我.相在。亦非知者。亦非见者。此色
是无常。受.想.行.识是无常。色是苦。受.想.行.识是苦。色是无我。受.想.
行.识是无我。此色非当有。受.想.行.识非当有。此色坏有。受.想.行.识坏有
。故非我.非我所。我.我所非当有。如是解脱者。则断五下分结。时。彼比丘白佛言
。世尊。断五下分结已。云何漏尽。无漏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具足住。我生
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后有。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
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
无我无我所 二俱非当生
攀缘四识住。何等为四。谓...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1 您说的对,佛法是知命改命。我们懂得因果无欺的道理后,发誓再不做不善业,并对以
前所做的不善在诸佛菩萨面前诚心忏悔,罪业还是可以清净的。
“如果有人造了严重的罪业,后来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在诸佛菩萨面前深自忏悔,并
发誓今后再也不造这样的罪业,就能将罪业从根本上拔除。
总的来说,不管什么罪业,只要忏悔则没有不能清净的。古大德曾经这样说过:“本来
罪业无功德,然忏可净为其德。”所以罪业再重,通过忏悔也能得以清净。”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识!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藏传净土法,现在正在讲往生极乐世界四因中的积资净障,前面已经
讲了供养支,今天开始讲忏悔支。
道友们应当知道,学修佛法的次第非常重要,初学佛者首先要通过闻思认识罪业的体性
,进而修习忏悔罪业之法,在清净罪业的基础上再渐次进修,这样才有修行成功的希望
。本师释迦牟尼佛和诸传承上师们一再强调,欲修佛法者首先必须打下稳固的基础,如
果背离了学修佛法的次第,即使修再高深的法也不可能成就。可是现在许多...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12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破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我没有创造任何
理论上的见地,因此没有任何过失。”这句话指...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3 “当学观音耳根圆通。反闻自性。当学势至都摄六根。净念相继。”
(下面解释是藕益大师的《楞严经文句》)
尔时世尊。普告众中诸大菩萨。及诸漏尽大阿罗汉。汝等菩萨及阿罗汉。生我法中。
得成无学。我今问汝最初发心。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
垂询圣众。其故有二。一者正显方便多门。二者正显门门各有成验。所谓要知山下路
。须问过来人也。最初发心等者。先开解也。从何方便入三摩地者。依解起行也。二十
五圣。虽未必人人先开圆解。而从解起行。自是修证通途轨式。或见此处有最初字。便
欲拟答最初方便之问。反以第一大科拟答妙奢摩等。误矣。误矣。
(庚)三众圣各说证门五。初观六尘。二观五根。三观六识。四观七大。五观耳根。
(辛)初中六。初陈那观声。(至)六迦叶观法。
(壬)今初。
憍陈那五比丘。卽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在鹿苑。及于鸡园。观见如来最
初成道。于佛音声悟明四谛。佛问比丘。我初称解。如来印我名阿若多。妙音密圆。我
于音声得阿罗汉。佛问圆通。如我所证。音声为上。
六尘圆通。色应居首。今先明声尘者。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且与耳根圆通。一
始一终。互相映故。释此二十五种圆通。各为三意。一。...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4 吃肉之过患
——索达吉堪布
顶礼本师释迦牟尼佛!
顶礼文殊智慧勇士!
顶礼传承大恩上师!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
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今天跟大家一起学习吃肉的过失。
这个话题,在座的道友并不陌生,我在课堂上经常提到,而且几年前曾经要求:凡来学
院求学的四众弟子必须要吃素。当时有些人以前吃肉的习气比较严重,或者因学藏传佛
教时受到其他上师和环境的影响,一下子改掉比较困难,所以我就试着采取各种办法,
让大家循序渐进地改掉这种坏习惯。
说实话,我刚开始戒肉的时候,也犹豫了半天,在翻阅了很多大乘经典和论典之后,才
从内心中对吃素生起随喜之心,并坚定发愿有生之年一定要吃素。从这一辈子来讲,我
虽然不像其他孩子一样喜欢杀生,但因为藏地条件所限,吃肉还是有一定的习气,最初
戒掉时有点困难。但后来依靠诸佛菩萨及上师如意宝为主传承上师们的加持,和自己所
发的坚定誓愿力,再加上我们这里买蔬菜和水果比较方便,我个人就慢慢适应了素食。
同时,我还用高压政策强制性要... 阅读全帖 |
|
z**n 发帖数: 22303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什么是空性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Dec 10 23:50:14 2013, 美东)
问:请仁波切详细开示什么是空性?
【宗萨将扬钦哲仁波切答】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
最常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
,又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
个字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
和概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16 《二规教言论》讲记(四)(上)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二规教言论》。
违盟无耻非法行,所获财食无愧用,
不顾闲言恶语故,身神肩神皆消遁。
如果大肆享用通过一些欺骗的手段、比较恶劣的行为所得到的衣食、钱财,还没有
一点惭愧之心,身神、肩神都会远离。
无论是做买卖,还是与人之间交往,都要实实在在,不能使用狡诈、欺骗的手段。
现在有很多这样阴险狡诈的人。有些人总说些不靠谱的话,为了让对方相信,还赌咒、
对天发誓,实际上都不是真实的。虽然发誓了,却不守护自己的誓言;虽然承诺了,却
不去实现承诺。
现在社会上有很多欺骗手段。比如说做买卖,若是通过合理的途径,如理如法地做
也不会造业。否则,正如华智仁波切在《前行引导文》里讲的,做买卖也具备了十种恶
业。确实如此,若通过欺骗的手段去做,既伤害了他人,也跟他人结上了恶缘,将来是
要感受恶果的。也许当时得到了一些利益,很得意,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但因果是不虚
的,自己早晚都一定会感受恶果。那个时候才会知道,这对自己来说是一种很大的伤害
,但是一切都...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97 | 17 何谓五停心观 ?
对於三宝已长养了信根,也想进一步修学的佛弟子,一定要找个让自己的心可以安住止
息下来的方法;平常的心随着日常生活所需而攀缘散乱,随着烦恼妄想而起起落落,这
样的散乱心没有能力可以止息下来,如理思惟观察内法而生起解脱智慧;心若不能止息
下来,各个佛弟子其实都有别别不同的因缘,有的是因为贪欲特重而散乱,有的是因为
瞋恚特重而散乱,有的是因为愚痴而不能如理思惟,有的因为骄慢特重而不能如理思惟
,有的因为过度於世俗法中寻思而心散乱,不能如理思惟有这五种现象;根据个人的烦
恼因缘有这五种,可以於相称缘安住其心的方法,这五种方法就称为五停心观。哪五种
呢?第一种:若贪欲重,应於不净缘安住其心;若瞋心重,应修慈愍而安住其心;若愚
痴重,应於缘住缘起安住其心;若憍慢重,应於界差别安住其心;若寻思重,应於阿那
波那念安住其心,於这五种相称缘安住其心,就称为五停心观。
那麽接下来,我们就一一来解说这五种 :
第一种是不净观,它对治贪欲,面对着有情色身毁坏以後,经过肿胀烂坏等朽秽不净为
所缘,使得男女身色以及身触所产生的淫欲相应贪,能够因为安住於不净观,而将男女
身根交合所领受细滑触乐受当...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8 什么叫作金刚行呢?那就是说,十回向位又叫作十金刚,也就是说十回向位的修行
,又叫作十金刚行。那十回向位从第一回向“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开始,到第
二回向“不坏回向”,一直到第十回向“法界无量回向”,全部都是金刚行!统统都是
金刚行!
那这个十回向里面,以哪一个回向位为最重要呢?也就是以初回向位最重要!初回
向位的救护众生离一切众生相回向,如果能够做得到的话,那么其他的九回向就没有问
题了。初回向位的工作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工作。为什么初回向位的回向行是吃力不讨
好的工作呢?也就是说,当我们要救护众生出离邪见深坑,当我们要救护众生离众生相
的时候,众生是非常的难度!众生是非常的坚固于我见!众生坚固我见,所以《地藏经
》里面才会说:“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难伏。”南阎浮提众生其性刚强难调
难伏的最主要的一个道理,就是因为众生来自于我见相的执著,才会因为我见相的生起
,辗转执取我所执、辗转执取我所诸法,就是全部源自于我见相。
在佛世的时候,就有一个人掉到深坑里面去、掉到悬崖里面去,结果双手抓著树枝
不放;佛经过那边的时候,他就说:“佛啊!你是不是能够救救我啊...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9 由于世间人知道出生了未来就要死亡,没有一个人可以不死,所以不愿自己很快的
就死;所以总是希望自己得到长生不老药,使得自己可以长生不老。乃至身为皇帝,希
望自己永远可以统治帝国而不死,或者希望自己的帝国可以千秋万代屹立不摇。传说秦
始皇为了使自己能够长生不老,曾派徐福率领童男童女数千,去寻找长生不老药. 然而
长生不老这样的事,都是痴人妄想.
我们看看《新约圣经》里面怎么说,《新约全书》〈罗马书〉:【因为罪的工价乃
是死,唯有上帝的恩赐,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里,乃是永生。】 (《新约全书》<罗马
书>6:23也就是说,他们主张人若想要永生,是必须要依靠上帝的恩赐,恩赐之后生到
天上,来获得快乐而获得永生。可是 我们要知道,如果有一种生命,他是被创造出来
的,其实他就必然要灭。就像说,如果人是上帝创造,而被创造在世间,他毕竟要死了
之后才有可能生天嘛!他死了 在人间,还有什么永生可言呢?能够生到天上,那是新
的出生啊!能够新的出生,那一定还会再灭亡;因为生跟灭它是相对应的。如果是真正
的永生呢,其实那就叫 无生,它不是可以被出生的法。
近来挟科技进步之雄风,谷歌的首席未...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20 来源“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fjask/2011/08/062037174413.html
问:如何当好妻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了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
”;“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
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
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
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
。”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故养成骄慢性格。后嫁
给舍卫国须达多长者第七子为妻。须达多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当时著名的佛
陀在家护法者,因常怜愍贫穷、孤独者,好行布施,故人誉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
长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个儿媳不仅温良贤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后
,仍然...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21 来源“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fjask/2011/08/062037174413.html
问:如何当好妻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了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
”;“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
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
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
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
。”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故养成骄慢性格。后嫁
给舍卫国须达多长者第七子为妻。须达多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当时著名的佛
陀在家护法者,因常怜愍贫穷、孤独者,好行布施,故人誉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
长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个儿媳不仅温良贤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到夫家后
,仍然...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662 | 22 大家谈谈。。。
来源“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fjask/2011/08/062037174413.html
问:如何当好妻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了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
”;“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
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
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
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
。”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故养成骄慢性格。后嫁
给舍卫国须达多长者第七子为妻。须达多为波斯匿王大臣,其性仁慈,是当时著名的佛
陀在家护法者,因常怜愍贫穷、孤独者,好行布施,故人誉为“给孤独长者”。须达多
长者的家庭非常和睦,六个儿媳不仅温良贤慧,并且都信奉佛法。而玉耶女嫁... 阅读全帖 |
|
b*****l 发帖数: 538 | 23 批评得太片面了吧。要是你看到这篇,岂不说佛祖贬低或压抑女性?
发信人: baofoen (喜悦), 信区: Wisdom
标 题: 转: 如何当好妻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13 00:46:15 2011, 美东)
大家谈谈。。。
来源“佛教导航”
http://www.fjdh.com/fjask/2011/08/062037174413.html
问:如何当好妻子?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6日
来源:学佛网 作者:了幻法师
人关注 打印 转发 投稿
如何当好妻子
如何为妻,佛陀教诫甚多。如佛言:女人当“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
”;“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
食”等等。
在佛经中最有代表性、最具戏剧性的当属《玉耶女经》。它讲述了印度玉耶女,经佛陀
教诫后,从一个骄慢的女人变成一个谦虚的女人的故事,既生动又有说服力,全经详细
说明了该如何当好妻子。
据《玉耶女经》等载:玉耶是王舍城护弥长者的女儿,出生“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
。”玉耶因长得姿容美丽,身材楚楚动人,加之从小娇生惯养,... 阅读全帖 |
|
a**u 发帖数: 8107 | 24 ☆─────────────────────────────────────☆
runsun02 (runsun) 于 (Tue Dec 15 13:24:00 2009, 北京) 提到:
(个人浅见,写得也比较粗略,仅仅供这里交流用,任何人不要转载传播到到其他任何
处)
一。认为证果者必然有大神通,大能力,必然有突破物质限制的能力,这一点是根本不
懂佛法解脱为何物,佛法解脱是彻底熄灭贪嗔痴,是灭苦,是取证涅槃,和神通以及改
变物质限制能力没有任何关系,那些拥有神通的,可以变化自在,穿墙入地的人未必是
证果者,只是禅定或者邪术的结果。须深经当中的慧解脱阿罗汉,就没有任何神通。佛
陀在世的时代,这种慧解脱阿罗汉也是大多数。杂阿含四十五经“五百比丘中,九十人
三明,九十人俱解 脱,余但慧解脱”
二、认为证果者都有四禅八定。这个也是错误的观点。因为解脱主要是慧,四禅八定并
不是必须的,只能说是解脱的一个有力辅助工具。根据原始经典以及后来的部派佛教记
载,初果和二果者相当多都不具备四禅八定。但是三果和四果则基本都有四禅八定,但
是少数的全分慧解脱阿罗汉,只依靠接近初禅的欲界定就证果,...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5 印顺法师『空之探究』详细讨论这个问题。我略谈一些。
http://www.mahabodhi.org/files/yinshun/30/yinshun30-00.html
「阿含」的空,是重于修行的解脱道。「般若」的空,是体悟的「深奥义」。「龙树」的空,是『般若经』的假名、空性,与『阿含经』缘起、中道的统一。
空与心解脱
『相应部』(三五)「六处相应」(南传一五·八七──八八)说∶
「阿难!眼,我我所空;色,我我所空;眼识,我我所空;眼触,我我所空;眼触因缘所生受,若苦若乐若非苦非乐,我我所空。……意触因缘所生受,若乐若苦若非苦非乐,我我所空。阿难!我我所空故,名空世间」。
世间,佛约眼等内六处,色等六外处,六识,六触,六受说。这些,都是可破坏的,破坏法所以名为世间。六处等我我所空,名为空世间。以无我我所为空,是空三昧的一般意义。
『相应部』的「质多相应」,说到了四种心解脱──无量心解脱,无所有心解脱,空心解脱,无相心解脱(『杂阿含经』作四种心三昧)。四种心解脱,名字不同,意义当然也不同了。但都是心解脱,也就可说文异义同。约意义不同说,空心解脱sun~n~ata^-cetovimutt...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26 阿弥陀佛!您可以学习一下索达吉堪布宣说的“藏传净土法”。末学自己分别念觉得可
以念佛号,抄经和做各种善事回向给他,愿他早日悔改。如果您愿意,也可以发私信到
末学信箱,末学每天为他回向。
在网上找到一个戒邪淫论坛,也许会对您有帮助。http://bbs.jiexieyin.org/forum.php
第五十一课
思考题:
1. 什么是非梵行?
2. 什么是大邪淫,中邪淫,小邪淫?
3. 邪淫的等起是什么?
4. 现在有些人以密宗的双运为借口作不净行,你是怎样看这个问题的?
5. 邪淫有什么果报?
6. “法苑珠林”中提到邪淫有哪十种罪过?
7. 断除邪淫有何功德?
在十不善业中,现在正在讲身体的三种不善业,前面已经讲了杀生和不与取,今天讲非
梵行。
所谓的非梵行,是指下到梵行居士 、上至比丘,对成年女人、幼女、旁生或者非人 作
不净行,以及一般在家人在非处等作不净行。本来十不善业中说的是邪淫,而此处说的
是非梵行,这是为了便于对一般人阐述,或者因为嘎单派教言中也出现过。梵行是指断
除一切淫行,因此这里所说的非梵行,既包括梵行居士至比丘之间的人作不...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27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 刘冠锋 (2012/6/7 9:45:02)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以前没有学佛,对于往生,会感到这是非常遥远和飘渺的,但是,实际上,它迫在
眼前。
在现今这个世界,不论大家是什么宗、修什么法门。求什么愿、修什么福,都必须要修
这个法门——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不修这个法门,就算成了亿万富豪,帝王将相,荣华富贵,嫁娶最好的配偶,生最卓越
孝顺的儿女,穿最好的衣服,住最豪贵的别墅;就算经藏全部通透了,开悟了,彻悟了
,三贤十圣了,法力无边了。到死的时候也没用,只有几十年时间而已。
而我们必须要关注今后百千万亿劫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想要福报,怎样保证今后无数恒河沙千万亿劫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福报呢?想要寿命
,怎样保证今后有无量的寿命呢?每个同学必须要求一件关系到今后百亿千亿万亿条恒
河中所有沙子数量这么多无尽无数劫岁月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这就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宣化上人说:
我们人间最富有豪贵美貌的帝王,也不如最差的天人生活的百分之一。而阿弥陀佛极乐
世界的生活,比天人,光是外表的美貌就是...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28 說穿了,你是個傻冒,誹謗正法,斷人世世法身慧命, 罪過於殺人,因為殺人只斷了人一生
五陰,你連這也不懂 ?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二》
若人愚痴 恶见所害 断於慧命 远离菩提 是故应当 捨恶知识
亲近恭敬 明慧之人 一切世间 无量过患 眾生常没 三恶趣中
皆从痴恶 因缘所起 随惑流转 不得自在 弃捨正法 行於非法
是故当离 愚小之人 犹如御者 自折其轴 既作恶业 生地狱中
口出恶言 恒自伤害 如持利斧 自伐其身 不知诸法 因缘所造
随业受报 无能救者 亲近世仙 以為善友 而便自谓 修习於空
已证无為 生断灭见 如身器破 心亦随灭 多所乐说 綺饰言辞
於此味著 终无义利 虽為毒蛇 之所螫害 终不令人 堕於恶趣
愚者说法 坏人善根 令无量眾 堕於地狱 汝等大眾 应当观察
。。。。。。
而為什麼謗法比殺人罪還重 :
《佛藏经》:
『而是痴人在大众中说于邪见。自以忆想分别教人。此是佛法此是圣道。如是痴人。则
为诽谤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痴人。名恶知识不名善知识。舍利弗。怨虽夺命但失一
身。如是痴人不净说法。千...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29 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294.htm
北传:杂阿含294经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
「愚痴无闻凡夫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
......
若黠慧者,无明覆,爱缘系,得此识身。
......
诸比丘!彼愚痴无闻凡夫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不断,爱缘不尽,身
坏命终,还复受身;
...
若黠慧者,无明所覆,爱缘所系,得此识身。彼无明断,爱缘尽。无明断,爱缘尽故,
身坏命终,更不复受;不更受故,得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所以者何
?彼先修梵行,正向尽苦,究竟苦边故,是故,彼身坏命终,更不复受;更不受故,得
解脱生、老、病、死、忧、悲、恼、苦。
是名凡夫及黠慧者,彼于我所修诸梵行,种种差别。」
南传:相应部12相应19经
「比丘们!为无明所盖,为渴爱所系,愚痴者的这个身这么生成。
......
比丘们!为无明所盖,为渴爱所系,贤智者的这个身生成。
......
比丘们!愚痴者不曾修为了苦的完全灭尽之梵行,因此,以身体的崩解,愚痴者有身体
的转生
......
比丘们!凡为无明所盖,为渴爱所系,贤智者的这个身生成。贤智者的那无明...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0 文章来源:多识仁波切
我们从萧平实的《狂密与真密》一书可以看出,用吃奶的功夫所使出的招数也只是“信
口开河”四个字。可笑之处是,评头论足别人时,却完全暴露了自己孤陋寡闻的致命弱
点;使出的杀人武器,却成了自杀性的武器,对别人毫毛未损,对自己伤得十分狼狈。
——摘自本书
序言
他们把藏汉佛教界善知识的宽容忍耐的高风亮节,变成他变本加厉、推销谬论的商机,
竟然大言不惭地叫嚣:“没有一个人敢和我对辩,印顺等人不敢和我对辩,藏传佛教的
喇嘛、法王、活佛没有一人敢和我辩论。”
——题记一
世界上只有最愚蠢的蚊蝇,才会把自己想象成展翅遮天的大鹏
——题记二
本来我想多做一些理论研究和经典精品的译介工作,不愿把宝贵精力浪费在和邪魔外道
的无聊的辩论上,但这个保护圣教理论环境的“清洁工”的工作得有人来做,在这种情
况下只好见义勇为了。
——题记三
我在2001年写的《密乘是非分辨论》中说了如下这样一段话:“本来显宗般若乘和密宗
金刚乘是大乘教的两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密宗是显宗理论的进一步升华,走向更透
彻的必然产物。犹如从小乘有部的诸法实有,逐步走向大乘唯识的境空识有、到中观的
万法性空一样... 阅读全帖 |
|
j********p 发帖数: 9680 | 31 当今邪师的十九种典型表现 (学佛人一定要看)
依止善知识乃修行之必须,但行者不能盲目随便依止。若错误地依止了毫无修行证量的
邪师,反而堕落更快。末法时代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因此在决定依止之前,一定要小心
抉择观察避免被邪师所骗。
邪师多是打着佛陀正法的旗号,现与正法相似的形象,其言语行为极具迷惑性,对经论
了解不多的初学佛者最易上当。那么,邪师通常有哪些表现呢?
其一,喜好浮夸:有一类邪师常让弟子编写资料,将自己吹嘘成“法王”,“活佛”“
金刚上师”“大伏藏师”,“大禅师”等,逢人便发,如世间推销做广告一般。与人相
处,不论对方根基如何,千篇一律总会将话题引到自己是某某大师转世,某某活佛与自
己关系如何密切,某某社会名流是自己弟子等方面。真正的法王,活佛,伏藏师等决不
会以此为标榜,反而会故意隐瞒自己的功德,因为他们知道这样做会障碍修行。例如藏
地大德华智仁波切宁玛派传承祖师,却经常自称“老狗”“疯狗”,以隐藏行迹证量。
另外,善知识即使为令弟子生起信心而透露自身功德,也是随缘而说,且是在弟子已经
依止后,而非在初见时。
其二,不具传承:传承是指至自己的上师,每一代皆依正法修持,而对心性... 阅读全帖 |
|
r****n 发帖数: 8253 | 32
按照某人对自欺的定义,我不是包括在内。
按照我自己对自欺的定义,我是包括在内。
明白了?
如果不知道自欺具体指的是什么,那话没有什么意义。
佛陀说众生都是无明愚痴颠倒,佛陀在GA?
显然,佛陀说的愚痴颠倒,和一般人理解的愚痴颠倒,不是同一个意思。 |
|
发帖数: 1 | 33 有人问到:佛教说众生平等,既然是众生平等的话,佛跟众生有没有差别呢?
也就是说,既然说一切众生都是平等,应该佛跟众生是没有差别的。所以问说:“
佛与众生有没有差别?”这里我们必须从几个层面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先探讨一下,
佛跟众生如果没有差别的话,会怎么样呢?表示说一切众生现在就是佛了。可是我们从
事实上来看的话,一切众生是众生,但是佛是佛。因为佛必须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必
须要经过菩萨道的修行,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位,乃至于十地、等觉、妙觉
,完成了佛所应该要具足的所有的一切福德;还有佛所要成就的一切种智,圆满以后才
能够成佛。
但是目前我们所看的这些众生,其实三界六道众生,我们说地狱、饿鬼、畜生,乃
至于人道、天道、阿修罗道等等,都是各种不同道的众生;而且各种不同道的众生,都
还在三界轮回里面继续在轮回。所以众生是众生,佛是佛;所以很显然从这边来看的话
,佛跟众生是有差别的。所以如果说:佛跟众生没有差别的话,如何去说明这个事实呢
?所以说:佛如果跟众生没有差别,那众生现在就是佛。可是这个又跟我们现在所观察
的事实,它是违背的。但是如果又从经典里面来探讨的话,佛教说众...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1232 | 34 (五)
漫长的修持生涯中,老五福全在证悟《五福经》、《五福经外记》的同时,还熟读各类
典籍,包括天文、地理、医学、史学等方面,也包括正传和野史。几十年来,他随时随
地证悟五福法,不断地从各类书籍中汲取知识,努力让自己的身、心与精神尽可能地回
归自然。
他所读到过的文字中,只有一类文字是他所不屑的,那就是有关玄幻之事的传说。在他
看来,所有玄幻的故事都夹杂着杜撰者的私己愿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私欲而诞生的。
尽管如此,遇到此类文字他依然会仔细阅读,用心思考,然后淡然一笑,给出一句话:
这种神秘兮兮的事,除了引人贪婪,让人由贪而愚痴,没有丝毫意义。
几十年前,在老五福全还是一个年轻的五福的时候,有一个传说平地而起,仅几天的时
间就将鸿河两岸勤勉劳作的人们变成了挖山寻宝的好汉。那段日子,不分男女老幼,心
里想的是挖宝,嘴里说的是寻宝,恨不得夜里做梦都在挖山。一些年轻力壮的男人,更
是成了寻宝的义士,成了倍受家人推崇的英雄。
眼看着农田一片一片地荒芜下去,眼看着手工作坊一个又一个地成了“空城”,就连很
多小商号也接连关门,年轻的五福焦急万分。他一边四处游说,力劝人们安心己业,切
不可因了无影之事... 阅读全帖 |
|
h**y 发帖数: 1232 | 35 (五)
漫长的修持生涯中,老五福全在证悟《五福经》、《五福经外记》的同时,还熟读各类
典籍,包括天文、地理、医学、史学等方面,也包括正传和野史。几十年来,他随时随
地证悟五福法,不断地从各类书籍中汲取知识,努力让自己的身、心与精神尽可能地回
归自然。
他所读到过的文字中,只有一类文字是他所不屑的,那就是有关玄幻之事的传说。在他
看来,所有玄幻的故事都夹杂着杜撰者的私己愿望,都是为了满足人的私欲而诞生的。
尽管如此,遇到此类文字他依然会仔细阅读,用心思考,然后淡然一笑,给出一句话:
这种神秘兮兮的事,除了引人贪婪,让人由贪而愚痴,没有丝毫意义。
几十年前,在老五福全还是一个年轻的五福的时候,有一个传说平地而起,仅几天的时
间就将鸿河两岸勤勉劳作的人们变成了挖山寻宝的好汉。那段日子,不分男女老幼,心
里想的是挖宝,嘴里说的是寻宝,恨不得夜里做梦都在挖山。一些年轻力壮的男人,更
是成了寻宝的义士,成了倍受家人推崇的英雄。
眼看着农田一片一片地荒芜下去,眼看着手工作坊一个又一个地成了“空城”,就连很
多小商号也接连关门,年轻的五福焦急万分。他一边四处游说,力劝人们安心己业,切
不可因了无影之事... 阅读全帖 |
|
l*****a 发帖数: 38403 | 36 佛陀的根本教义
何谓根本教义
此所谓根本教义,顾名思义,乃是佛教教义的基础或原则。佛陀悟道之前的印度,没有
这样的思想,佛教的悟道,便是开发了自有地球的人类历史以来,从未发现过的真理,
这个真理,便是说明宇宙人生的存在及其变迁的原理,明乎其中的道理之后,便可循着
此一道理的轨迹,走向超脱的境界。
所以,当释迦世尊成道之后,最初说出的教法,即是从其大觉智慧之中流露出来的根本
教义。但是,佛陀在世,一共度过了四十多年的传道生涯,在此漫长的岁月之中,他遇
到了各色各样的个人和群众,也经历了好多文化背景和风俗语言并不相同的环境,为了
适应各种不同的对象,便以种种不同的角度和方式,宣说他的教法。然而,宣说的角度
和方式虽有不同,却是为了同一个原则,站在同一个基础,那便是佛陀的根本教义。
印度宗教的梵天和人类
在佛陀以前的印度宗教,认为宇宙万物均系梵天所生,在祭师阶级的婆罗门,优势独占
的情形下,又将人类的产生,分为四个等级:由梵天的头上生出职业的宗教师婆罗门族
,由肩上生出武士及王者阶级的刹帝利族,由腿上生出农工及商业阶级的吠舍族,由足
上生出奴隶贱民阶级的首陀罗族。此系出于四吠陀中最早出现的梨...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7 你不理解很正常,因为整个西方就缺乏空性的见解,而这恰恰就是佛法最根本的见地,
宗萨钦哲仁波切的这篇开示深入浅出的介绍了空性的意义: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常
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又
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个字
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和概
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799 | 38 虽然“空性”是佛教最有名的教法之一,但它和“无我”以及“业力”一样,也是最常
被人误解的概念。
人们常认为“空性”就是空无所有,有的时侯则认为空性是没有了什么东西,譬如
说空杯子里没有茶。有些修行人误认为思想暂时停止的辽阔感就是空性,另外有些人则
认为.空性是隐藏在一般现象界或经验之后的某样东西,或某种隐藏次元,只有具定智
慧的人才能看得到。
这些误解是可以谅解的,因为佛法中空性的慨念非常难于了解,而我们唯一具有的,又
不足以表达或描述它。我们使用文字、片语所组成的语言来说话,在我们心中为每个字
和概念都创造了一幅图像,这些图像障碍了我们的沟通。“空性”超越了这些图像和概
念,只有从“没有这些图像”的观点上,才能讨论空性。
但由于我们没有这种影像,所以只要一讲到或想到“空性”,一般都设法先把心里
已经有的图像去掉,以我们假想的“空性”图像取代——这只是另外一张图像而已。因
此,我们的心企图捕捉或抓住“空性”的见地,这本身就是个错误。札巴妾臣曾说:“
若有执着即非正见。”
可以这么说:无见就是正见。伟大的中观论师龙树菩萨曾说过:“我没有创造任何理论
上的见地,因此没有任何过失。”这句话指... 阅读全帖 |
|
d******y 发帖数: 3668 | 39 http://www.pingyang.gov.cn/read/shehuikexue/zhexuezongjiao/zongjiao/xz/007.htm
西藏生死书
第五章 把心带回家
二千五百多年前,有一位许多世以来一直在追求真理的人,来到北印度一个安静的
地方,坐在菩提树下。他发誓如果不发现真理就不起来。传说,到了傍晚,他征服了愚
痴的力量;第二天清晨,在金星划破天空时,他长久以来的坚忍、修行和圆满禅定,终
于成就了人类存在的最终目标--觉醒。在那神圣的时刻,大地振动,好象「乐得醉醺醺
」;经典上说:「任何地方都没有人动怒、生病或忧伤;没有人做坏事,没有人傲慢,
世界变得十分宁静,犹如已达到圆满的境界。」这个人被尊称为佛陀。以下是越南籍一
行禅师对佛陀觉醒的美丽描述:
乔达摩觉得拘禁他百世千生的监狱已经打破了,愚痴一直是监狱的看守人。由于愚
痴,他的心被蒙蔽了,就好象月亮星辰被乌云遮住一般。心受到无尽的妄想波浪蒙蔽,
错将现实世界分为:主和客、自和他、存在和不存在、生和死;这些分别并进一步产生
邪见--感觉、贪欲、执取和生存变化的牢狱。生老病死的苦,只是加厚牢狱 |
|
H****y 发帖数: 1321 | 40 1,我不设定“愚痴凡夫”一定是人身,但是预期寿命
该是百年量级,大牲口海龟老乌龟都不妨算愚痴凡夫。
2,我不计算愚痴凡夫轮回“一百万世”的机会,只算
他的来世得人身的机会。 |
|
H****y 发帖数: 1321 | 41 嗯,这就是对于这段佛经的不同理解啦。
现在已经有了3种理解:
1,愚痴凡夫是指目前是人,再想得人身,“甚难于彼”,持这个
理解的,RS。
2,愚痴凡夫是指所有众生,包括细菌,再想得人身,“甚难于彼”,
如此理解的,大傻,Hermes等。
3,愚痴凡夫是指目前是人以及其他百年量级寿命的众生,再想得人
身,“甚难于彼”,持这个理解的,hotfly。
两个可能性差异极大的事件组合起来,是很难评估的。比如,一个
女人临产,一个母马临产,都要在今夜分娩。分别生出人马的概率
是0.99999,都生马或者都生人的机会是多少?
(所以这是伪问题)
伪问题,不是说没用,至少可以搅和。
很难 |
|
r****n 发帖数: 8253 | 42
“非我”比“无我”语义上更准确。无我容易让人误解成虚无。而非我,则是指“那”
不是我。这个“那”,就是所有的五蕴。也就是五蕴当中的任何都是非主宰,非恒常,
非独立。
不过只要清楚“我”的定义是恒常,主宰,独立,那么说无我也无所谓。
杂阿含64经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
我无我所,二俱非当生,攀缘四识住"
杂阿含 110经
诸比丘!于色当观无我,受、想、行、识当观无我。此五受阴,勤方便观:如病、如痈
、如刺、如杀,无常、苦、空、非我’
杂阿含 202经
佛告彼比丘:‘于眼正观无常,若色、眼识、眼触、眼触因缘生受──若苦、若乐、不
苦不乐,彼亦正观无我。如是乃至意触因缘生受── 若苦、若乐、不苦不乐,彼亦正观
无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见,次第我见断、无我见生’
杂阿含262经
愚痴凡夫所不能解,色无常,受、想、行、识无常,一切诸行无常,一切法无我,涅槃
寂灭
相应部
大德!无我法,说无我法者。大德!如何为无我法耶?’‘罗陀!色是无我法,受是无我法
,想是无我法,行是无我法,识是无我法”
意、法因缘生意识,三事和合触,触俱生受、想、思。 |
|
r****n 发帖数: 8253 | 43
佛陀早清楚揭示了愚痴凡夫害怕“无我”,“无我所”。
“佛告比丘。愚痴凡夫无闻众生于无畏处而生恐畏。愚痴凡夫无闻众生怖畏无我无我所”
一派胡扯。
佛法根本不承认有“我”,不是让你去找什么真正的“我”。因为一切法无我(一切法
非我),这是佛教的法印之一。
佛陀所在的时代,婆罗门教认为有灵魂,有梵,有主宰,就是Atman。而佛陀通过缘起
的理论彻底否了这个,提出没有灵魂,没有梵,没有主宰,就是无我。
世间法的五蕴不具有主宰性,出世间法的涅槃更不具备主宰性。所以不可能有任何所
谓的“我”(主宰)
那些试图寻找所谓的主宰,所谓的自由的修行人,都是在寻找龟毛兔角,最后就是越修
越邪,深堕轮回。
涅槃是五蕴的灭尽,是名色的灭尽,这个在佛经里面显示的清清楚楚,如果不承认这个
,就是堕入外道邪见。
根本目标就错了,是不可能解脱的。 |
|
r****n 发帖数: 7315 | 44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360d190100i8r8.html
一、修习才能保持正法的纯净
佛陀说过,当他的正法放入凡夫的心中时,必然会彻底地败坏无余;但是如果放入圣弟
子的心中,必定是真正的纯净和可靠,同时也是不能被抹灭和遮蔽的。
所以,如果我们只是致力于正法理论的研究,那是起不了作用的,只有当我们已经训练
自己的心意去消除它的反复无常——也就是它的烦恼尘垢时——它才会充分地利益我们
——也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正法的纯净,避免扭曲或偏离了它的原始法义。
二、追随佛陀,在训练别人之前我们必须先训练好自己
「可化丈夫调御士,天人师,佛,世尊。」
我们的佛陀在成为世尊-向可化(可调教的)众生说法者,之前,先行调御(调伏训练)自
己达到无上正等正觉,成为佛陀——觉者。惟有如此,他才能成为尊师,人类和天众中
开发程度值得予以教导者的老师和训练者。因此,他的声誉流传四方,直到今天。
所有过去的圣弟子们也是一样,在帮助老师传播他的教导给予大众之前,他们都善予训
练和调伏了自己,所以他们的声誉就像佛陀那样的流传着。
然而,如果一个人没有先行训练好自己,就宣扬教... 阅读全帖 |
|
S**U 发帖数: 7025 | 45
当然不会。例如提婆达多驱醉象向佛陀冲来时,佛陀入慈心定,降伏大象!
不会。
是滴。总是正念正智的阿罗汉,不会分心,只怕反应更快更正确。
《杂阿含经》(大正藏470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佛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多闻圣弟子,亦生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诸比丘!凡夫、圣人,有何差别?」
诸比丘白佛∶「世尊是法根、法眼、法依,善哉世尊!唯愿广说,诸比丘闻已,当受奉行。」
佛告诸比丘∶「谛听!善思!当为汝说。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身触生诸受,增诸苦痛,乃至夺命,愁忧称怨,啼哭号呼,心生狂乱。当于尔时,增长二受∶若身受,若心受。譬如士夫身被双毒箭,极生苦痛。愚痴无闻凡夫,亦复如是,增长二受──身受、心受,极生苦痛。所以者何?···。
多闻圣弟子,身触生苦受,大苦逼迫,乃至夺命,不起忧悲称怨,啼哭号呼,心乱发狂。当于尔时,唯生一受,所谓身受,不生心受。譬如士夫被一毒箭,不被第二毒箭。···。」
尔时、世尊即说偈言∶「多闻于苦、乐,非不受觉知,彼于凡夫人,其实大有间。
乐受不放逸,苦触不增忧,苦乐二俱舍,不顺亦不违。比丘勤方便,正智不倾动,于...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7644 | 46 不一定。
举个简单的例子,前一阵有个人批评我不会赚钱,不精明,
我认为本来金钱就不是我人生追求的目标,反而认为那个批评我的人很愚痴。
所以就是这样,观点不同,志向不同,互相认为对方愚痴,对方自以为是。 然后又开
始judge. 总的来说就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情。
因缘还是别人自身。
是愚痴的。 |
|
r****n 发帖数: 8253 | 47
呵呵,对一个头发都白了,在僧团当中地位又很高的人说"你是童子“,这显然是非常
重的责骂。就类似有人说你是三岁小儿,这个你会觉得爽吗?
愚痴之类的词,在经典当中太多了,那是佛陀对所有无明凡夫的代称。
经典当中常说“愚痴无闻凡夫。。。。”
本篇经文当中,阿难说“忍之,尊者摩訶迦葉!此愚痴老妇,无自性智”
阿难也对那位女性也没客气。 |
|
r******3 发帖数: 586 | 48
当然不是要离所有外道,佛陀不会这么极端。
远离愚痴人,也不是所有愚痴人,因为其实没证果的人,都是愚痴人,这里也是显然有
特定对象的。我认为是那些心性不正,以及在佛法上无可救药的人。
为什么要远离呢,第一是恶人小人最好不要招惹,第二是无可救药的人,对他说什么都
没用。 |
|
r******3 发帖数: 586 | 49
当然不是要离所有外道,佛陀不会这么极端。
远离愚痴人,也不是所有愚痴人,因为其实没证果的人,都是愚痴人,这里也是显然有
特定对象的。我认为是那些心性不正,以及在佛法上无可救药的人。
为什么要远离呢,第一是恶人小人最好不要招惹,第二是无可救药的人,对他说什么都
没用。 |
|
r******3 发帖数: 586 | 50
当然不是要离所有外道,佛陀不会这么极端。
远离愚痴人,也不是所有愚痴人,因为其实没证果的人,都是愚痴人,这里也是显然有
特定对象的。我认为是那些心性不正,以及在佛法上无可救药的人。
为什么要远离呢,第一是恶人小人最好不要招惹,第二是无可救药的人,对他说什么都
没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