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 发帖数: 13466 | 1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七 六镇始末
北魏末年的六镇之乱影响深远。东西魏以至后来的隋唐都离不开六镇出身的那些名字。
六镇之乱的始末细说其实是蛮有意思的,比如六镇镇民究竟组成如何,他们的来源,民
族,他们的生活,几次起兵的前因后果等等。通鉴讲事情本末清楚,魏书,北齐书,周
书等则具体个人记载详细。大略总结整理一下。
六镇,即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沃野、怀荒。这些边镇位置相近,都是为了防御柔
然所设。对地理盲如我,去找来历史地图,这才看得分明,在从大同(平城)西北到东
北方向,一字排开,呈锯齿形,分别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怀荒之
东还有个御夷镇。御夷东南是上谷,再更南是左城,冀州等,再更南方是洛阳。现在地
图犹有武川县,宇文泰的故乡。边镇不止这六镇,如统万镇,本是灭赫连氏,毁统万城
后所置,但是相距六镇颇远,在平城西南约几百里,在书中记载却常与沃野一起出现。
再看洛阳遥遥在南,北魏迁都后,洛阳的朝廷之于六镇,自然更为疏离。六镇之乱直接
导致北魏灭亡,陈寅恪的讲演录里关于六镇之乱提及这个镇民地位下降等问题,可惜过
于简略。其中引用魏兰根作为李崇长史,关于六镇问题劝告李崇的一番话,相当著名:
缘...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七 六镇始末
北魏末年的六镇之乱影响深远。东西魏以至后来的隋唐都离不开六镇出身的那些名字。
六镇之乱的始末细说其实是蛮有意思的,比如六镇镇民究竟组成如何,他们的来源,民
族,他们的生活,几次起兵的前因后果等等。通鉴讲事情本末清楚,魏书,北齐书,周
书等则具体个人记载详细。大略总结整理一下。
六镇,即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沃野、怀荒。这些边镇位置相近,都是为了防御柔
然所设。对地理盲如我,去找来历史地图,这才看得分明,在从大同(平城)西北到东
北方向,一字排开,呈锯齿形,分别是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怀荒之
东还有个御夷镇。御夷东南是上谷,再更南是左城,冀州等,再更南方是洛阳。现在地
图犹有武川县,宇文泰的故乡。边镇不止这六镇,如统万镇,本是灭赫连氏,毁统万城
后所置,但是相距六镇颇远,在平城西南约几百里,在书中记载却常与沃野一起出现。
再看洛阳遥遥在南,北魏迁都后,洛阳的朝廷之于六镇,自然更为疏离。六镇之乱直接
导致北魏灭亡,陈寅恪的讲演录里关于六镇之乱提及这个镇民地位下降等问题,可惜过
于简略。其中引用魏兰根作为李崇长史,关于六镇问题劝告李崇的一番话,相当著名:
缘... 阅读全帖 |
|
S**m 发帖数: 53 | 3 盛唐中国强健的精神大概就来源
这些鲜卑战士吧.
《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二,记载北魏权臣尔朱荣把北魏胡太后和三岁的小皇帝扔进黄河
淹死,在河阴诛杀朝臣两千多人,派兵又把自己刚刚立为魏帝的元子攸两个亲兄弟杀害,
把元子攸劫持于一个帐蓬内,准备处理掉。一不做二不休,尔朱荣军士高呼“元氏既灭,
尔朱氏兴”。“时都督高欢劝荣称帝,左右多同之。”《周书·贺拨岳传》关于此段历史
的记载也如此。可如果翻看《北齐书》和《魏书》中高欢的帝纪《神武纪》,倒成了“献
武王(高欢)等曰:‘未若奉长乐王以安天下’,于是还奉庄帝”、“荣将篡位,神武(
高欢)谏……”——史书记载大相抵触:《周书》、《资治通鉴》说高欢为了巴结尔朱荣
而劝他篡位自立,《北齐书》、《魏书》反而把高欢说成是一个心存魏室宗高的忠臣大好
人!为什么会如此呢?《魏书》的作者是魏收,他本来就是灭亡了魏朝的北齐臣子,加之
北齐帝王个个凶残荒淫,高压高爵之下自然要美化老皇帝,否则也说不通高欢日后起兵反
叛尔朱氏的理由;加之魏收本人也是个无良文人,谁和他关系好他就在史书中美化这些人
的先人前辈,谁和他不好他就故意不给这些官员的家人入传或有意丑化人家,并狂... 阅读全帖 |
|
v******a 发帖数: 45075 | 4 北齐高祖神武皇帝高欢
高欢,字贺六浑,生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 495年),卒于东魏武定五年( 547
年)。渤海(上艹下修)(河北景县东)人。北齐高祖神武皇帝。
高欢出身官僚家庭。六世祖高隐曾为西晋玄菟太守(辽河流域),三世祖高湖曾为北
魏政权右将军。祖父高谧,官至北魏侍御史,后因犯法被迁居北部边境怀朔镇(内蒙古固
阳南)。高次即出生于怀朔镇。
高欢幼年丧母,寄养之家家境贫寒。直到娶妻成家,得岳父支持才有了自己的马,参
加了镇军,并担任镇军的队主,负责保卫边境和当地治安。后转任函使,往返于怀朔镇与
北魏都城洛阳,负责投递中央与地方间的信函。到此时,高欢的生活才开始有转机。
先天的官僚家庭出身和后天的贫困生活,使高欢逐渐养成了深沉大度、轻财喜士的豪
侠品格。担任镇军后,高欢的视野扩大了,尤其是出任函使常去洛阳,逐渐熟悉北魏政治
中心的情况。当他目睹羽林军烧主张排抑代来武人“不使预在清品”的领军张彝住宅,并
殴伤张彝,杀其子张始均,而朝廷却不闻不问,认识到北魏政治的腐败,遂产生了推翻北
魏统治的念头。为此,他与司马子如、刘贵、贾显、孙腾、侯景等结为好友,相机行事。
北魏正光六年( 52 |
|
r****p 发帖数: 1854 |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crdd (装神弄鬼), 信区: Prose
标 题: 南北朝历史小说- 金指环01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Aug 17 16:15:43 2012, 美东)
公元499年春夏之交,河南南阳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夜色中的北魏大军沿着沔水(1)扎寨延绵十数里,黄龙旗所环绕的中军大帐更是灯火
通明,皇帝元宏斜卧在大帐中央的床榻上。他虽然脸色苍白双手枯瘦,但是双目炯炯有
神,看似平和柔弱的目光却透露出一股坚毅。他将床榻四周所站立的众人来来回回的扫
视几遍后,最后定格在一个一身戎装的老年将军身上。
“广阳王辛苦了。你且说说,前方战事如何?”元宏虽然声音微弱,但依旧语气里透露
着似乎是能够洞察一切内心的威严。
这位戎装的老年将领便是广阳王元嘉,他浑身泥浆,花白的胡须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
是雨水。元嘉连忙回奏道,“启奏陛下,老臣奉旨率军赶到均口截断齐军退路。果不出
陛下所料,陈显达等率残兵败将从这里突围。臣率军掩杀,齐军大溃,丢盔弃甲,投沔
水而死者无数…”
元宏打断了他的话,说:“且慢,广阳王说率军掩杀,难道说被陈显达等突...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62 | 6 公元499年春夏之交,河南南阳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
夜色中的北魏大军沿着沔水(1)扎寨延绵十数里,黄龙旗所环绕的中军大帐更是灯火
通明,皇帝元宏斜卧在大帐中央的床榻上。他虽然脸色苍白双手枯瘦,但是双目炯炯有
神,看似平和柔弱的目光却透露出一股坚毅。他将床榻四周所站立的众人来来回回的扫
视几遍后,最后定格在一个一身戎装的老年将军身上。
“广阳王辛苦了。你且说说,前方战事如何?”元宏虽然声音微弱,但依旧语气里透露
着似乎是能够洞察一切内心的威严。
这位戎装的老年将领便是广阳王元嘉,他浑身泥浆,花白的胡须上已经分不清是汗水还
是雨水。元嘉连忙回奏道,“启奏陛下,老臣奉旨率军赶到均口截断齐军退路。果不出
陛下所料,陈显达等率残兵败将从这里突围。臣率军掩杀,齐军大溃,丢盔弃甲,投沔
水而死者无数…”
元宏打断了他的话,说:“且慢,广阳王说率军掩杀,难道说被陈显达等突围出去了?”
元嘉慌忙下拜,说:“当晚微臣醉酒(2),所以…….所以被陈显达,崔惠景和曹虎等
几个贼将逃脱了……”
“哼,原来如此!大战生死存亡之际,叔祖居然醉酒误事,真是愧为太武皇帝的子孙!”
从辈分上说,元嘉是皇帝的叔祖。元宏不称...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7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五 北齐高氏
提到北齐,最著名的可能是那位后主高纬以及他的冯淑妃: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
入晋阳。北齐高氏在史书里面留下的印象似乎是昏庸而暴虐,高欢的继承者们高澄,高
洋,高湛都有类似记录,他们中间有一位正常点儿的高演,这几位都是同胞兄弟,都是
娄昭君所生。据说高演比较善良仁厚,孝顺母亲,和睦弟弟,却不幸早死,传位给弟弟
高湛,只望弟弟保全自己儿子高百年性命,却终于还是侄儿被叔父所杀。高百年之死极
其凄惨,而他的妃子斛律氏手握分别时候的玉玦:
妃把玦哀号,不肯食,月余亦死,玦犹在手,拳不可开,时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
开。
不过即使高演,在母亲主持的废立事件中,也终于杀掉已经被废的侄儿高殷。所有这些
记录,容易让人联系到所谓北齐的鲜卑化。北齐社会文化领域对汉人存在某种敌意或者
蔑视,高欢与儿子们都曾大肆杀戮著名汉人大臣。颜之推记下的北齐某士大夫所说:
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
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
也常用来论述北齐鲜卑文化的盛行。不过细细考究,又未必尽然。南朝算是汉人正统了
吧,南朝刘宋那些皇帝叔侄们的作为,也颇可与...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8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五 北齐高氏
提到北齐,最著名的可能是那位后主高纬以及他的冯淑妃: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
入晋阳。北齐高氏在史书里面留下的印象似乎是昏庸而暴虐,高欢的继承者们高澄,高
洋,高湛都有类似记录,他们中间有一位正常点儿的高演,这几位都是同胞兄弟,都是
娄昭君所生。据说高演比较善良仁厚,孝顺母亲,和睦弟弟,却不幸早死,传位给弟弟
高湛,只望弟弟保全自己儿子高百年性命,却终于还是侄儿被叔父所杀。高百年之死极
其凄惨,而他的妃子斛律氏手握分别时候的玉玦:
妃把玦哀号,不肯食,月余亦死,玦犹在手,拳不可开,时年十四,其父光自擘之,乃
开。
不过即使高演,在母亲主持的废立事件中,也终于杀掉已经被废的侄儿高殷。所有这些
记录,容易让人联系到所谓北齐的鲜卑化。北齐社会文化领域对汉人存在某种敌意或者
蔑视,高欢与儿子们都曾大肆杀戮著名汉人大臣。颜之推记下的北齐某士大夫所说:
嘗謂吾曰:「我有一兒,年已十七,頗曉書疏,教其鮮卑語及彈琵琶,稍欲通解,以此
伏事公卿,無不寵愛,亦要事也.」
也常用来论述北齐鲜卑文化的盛行。不过细细考究,又未必尽然。南朝算是汉人正统了
吧,南朝刘宋那些皇帝叔侄们的作为,也颇可与... 阅读全帖 |
|
q**6 发帖数: 281 | 9 我叫王芳,1976年4月出生,内蒙古包头市固阳县怀朔镇怀朔新村人,姐姐王欢大我两
岁,1974年6月出生。因为父亲早逝,母亲对我们姐妹俩格外疼爱, 虽说日子过的艰苦
些,可一家人生活的十分幸福。
2001年姐姐不幸患上了严重的哮喘病, 由于家里经济不宽裕,姐姐得不到很好的
医治,饱受疾病折磨。为此,姐姐一度认为是自己的命不好,母亲也有些自责没把姐姐
照顾好。当时,在一位“好心” 邻居的介绍下,姐姐加入了全能神教会。每天和教友
们唱“唱圣歌、读神话”,由于每天很充实,姐姐的精神好了一些,哮喘也一直没犯。
从那时起,姐姐对全能神深信不疑,每天抱着“神书”刻苦钻研。
后来,姐姐开始神神秘秘的,每天早出晚归,当我和母亲问她去哪里了时,她却总
是支支吾吾的不肯说。一天,姐姐对我说他们教会里的一个朋友正在搞商品开发,投资
就能赚大钱,她很想试试,我便把自己攒下的2000元钱借给了她。可谁知没过多久姐姐
说她投资失败了,还欠了6000多元钱,在万般无奈下,我背着母亲从亲戚朋友那里借了
些钱给姐姐,姐姐拿了钱便急匆匆的去“还账”了。半个月后,姐姐突然打电话回家说
让母亲为她准备3000块钱,说她要和教...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10 包头那里原来的汉语名字也有几个:九原,云州,等等。感觉都比包头好听。
是吕布的故乡。
以下拷贝:
------------------
吕布(?-199年2月7日),字奉先,五原郡九原县人(今内蒙古包头九原区)
最早是赵武灵王于公元前306年(武灵王20年)筑九原城。公元前221年秦为九原郡。公
元433年,鲜卑族建立的北魏王朝,设怀朔镇。
进入五代后,包头属辽统治。辽在这里设云内州,一直沿袭至金元,建制未变。元代初
年,蒙古族各部落陆续进驻河套,包头地区又成为土默特部落游牧之地。
清朝 1809 年设包头镇。1870年(同治9年)前后,包头修筑城墙,辟东、南、西、东
北、西北5座城门,形成了近代包头的城市规模。 |
|
P**C 发帖数: 4333 | 11 都不是,关键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几句。黑山头是在包头,花木兰很可能是去北魏六大军镇
的怀朔镇。所以花木兰应该是内蒙古人。 |
|
y****g 发帖数: 36950 | 12 应该是河南啊,黄河以南,军队开到包头
:都不是,关键在“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这几句。黑山头是在包头,花木兰很可能是去北魏六大军
镇的怀朔镇。所以花木兰应该是内蒙古人。 |
|
P**C 发帖数: 4333 | 13 你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包头就在黄河边上,黑山头是很明确的在怀朔镇附近,北魏时期
这是著名的军镇,是北魏对柔然的前线。黑山头到黄河120公里左右,骑兵一天能够搞
定,这样花木兰第一天从家里出发一天到了黄河边上也大约是120公里,所以她应该在
现在的鄂尔多斯市。 |
|
y****g 发帖数: 36950 | 14 肯定不能这么算,诗歌肯定是夸张的修辞手法,比如日行千里这种。肯定是吹嘘木兰兵
贵神速,一天就跑到黄河了呗。
:你看看地图就知道了,包头就在黄河边上,黑山头是很明确的在怀朔镇附近,北魏时
期这是著名的军镇,是北魏对柔然的前线。黑山头到黄河120公里左右,骑兵一天能够搞
:定,这样花木兰第一天从家里出发一天到了黄河边上也大约是120公里,所以她应该在 |
|
C*****H 发帖数: 7927 | 15 核心提示:梁武帝到底是饿死的还是病死的,恐怕今人已经很难明察,但无论他是饿死
还是病死,自身都要负主要责任,因为他之所以死乃是由于侯景之乱,而侯景之乱则是
由于他过于崇信佛教,以致朝政废弛,老百姓民不聊生。
文章摘自《千古之谜终结解读:历史密码III》 作者:文裁缝 出版:新世界出版社
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百姓
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开来
,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托辞
,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盛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大增加。
其中,梁朝的萧衍皇帝堪称推崇佛教的典型,他不仅倾巨资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经常
请大批和尚到宫中讲解佛法,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连朝事也不再过问,甚至亲自出家
做和尚,潜心研究佛法,成为历代皇帝中最为特立独行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崇信
佛教的皇帝,最后却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萧衍(公元464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16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17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18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19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k****n 发帖数: 780 | 20 在中国历史上对于臣子推崇忠贞不屈,不能有二心,对于忠臣是歌颂立碑。而对于那些
因利善变、反叛的小人是大大的谴责和笔伐。以下四位"名叛"不但名气,大家都知道,
而且都是叛变过两次或两次以上。
一、英布
先来说说英布,英布是秦末汉出的名将,因受秦法被黥(刺面),又被称为黥布。英布出
身寒微,曾和郦山的一货囚徒出来在江泽作强盗。
陈胜吴广起义后,他聚众上千人也开始起义,投靠项梁,拥立楚怀王。项梁被秦将章邯
杀了后,项羽杀宋义夺得楚军的指挥权,以英布为先锋,击败围困巨鹿的秦军,后杀二
十万秦降兵。项羽军队进军咸阳,秦朝末代皇帝子婴奉玺跪地在城外向迎,可是项羽却
让英布“手起刀落”杀了子婴。
英布作战勇敢,被项羽封为九江王。其间项羽迫使楚怀王迁都,暗中派英布在路上予以
截杀。
英布到九江上任后,齐王田荣叛楚,项羽出兵伐齐,向英布征兵,英布托病,只派部将
率几千人前往。刘邦在彭城击败项羽,英布还是托病不救,这就引起了项羽对英布的怨
恨。在刘邦再次和项羽彭城大战,刘邦兵败时,刘邦派隋何去九江游说英布反项羽。英
布听了隋何的话,表面上答应,但是心里还是七上八下拿不定注意,刚好此时楚使来催
促英布发兵,... 阅读全帖 |
|
s*********1 发帖数: 226 | 21 南北朝时期,民族混战,天下分裂,北方少数民族屡屡南下,汉族朝廷偏安江南,
百姓生活困苦、民不聊生。佛教在这一时期传入中国,并在一片混战的局势中迅速传播
开来,贫民百姓将它当作乞求来生的期望和寄托,达官贵族将它当作逃避现实的借口和
托辞,朝廷更是屡屡将佛教定为国教,广建寺庙,重金资助,从而造成了“南朝四百八
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兴盛局面,僧尼数量也大大增加。在这其中,梁朝的萧衍皇
帝堪称推崇佛教的典型,他不仅倾巨资支持佛教事业的发展,经常请大批和尚到宫中讲
解佛法,一住就是几个月,期间连朝事也不再过问,甚至亲自出家做和尚,潜心研究佛
法,成为历代皇帝中最为特例独行的一个。然而就是这么一个崇信佛教的皇帝,最后却
饿死于内宫,不禁让人惊诧万分。
萧衍(公元464─549),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曾任雍州
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建立梁朝,是为梁武帝。萧衍夺取帝位
后,曾改定“百家谱”,重用士族,制九流常选,又立国学,招五馆生,不限门第立集
雅馆、士林馆等。据《梁书》记载,梁武帝萧衍为了广泛纳谏,最大限度地用好人才,
下令在门前设立...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2791 | 22 转:
关于李唐的身世,《旧唐书·高祖本纪》《新唐书·高祖本纪》,《册府元龟·帝王部
·帝系门》都有明确记载,是陇西李氏,(新唐书记载为陇西成纪,旧唐书记载为陇西
狄道) 西凉李暠之嫡裔,这些都是具有权威性的正史,没有确凿证据,是难以推翻的
。其次,陈寅恪先生在《李唐氏族之推测》《李唐氏族之推测后记》以及《唐代政治史
述论稿》中,提出的李唐出自赵郡李氏的推断。其主要论据是是《唐光业寺碑》,全称
《大唐帝陵光业寺大佛堂之碑》,以及《畿辅通志》《隆平县志》等方志关于此碑刻的
拓文。此碑为唐光业寺的建筑之一。唐高宗(李治)总章年间(668~670年),唐宗室
为保护高祖(李渊)第四代祖宣皇帝李熙和第三代祖光皇帝李天赐之陵(即建初陵、启
运陵,二陵共茔,全称“大唐帝陵”),在陵墓正东修建光业寺。唐玄宗(李隆基)开
元十三年(725年)又扩建整修,并增建大佛堂,竣工后立此碑以示纪念。关于此碑,
《畿辅通志》之拓文为“皇祖瀛州剌史宣简公谨追上尊号,谥宣皇帝。皇祖妣夫人张氏
谨追上尊号,谥宣庆皇后。皇祖懿王谨追上尊号,谥光皇帝。皇祖妣妃贾氏谨追上尊号
,谥光懿皇后”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维王桑梓,... 阅读全帖 |
|
c*****1 发帖数: 3240 | 23 ☆─────────────────────────────────────☆
Esquimau (雪门院) 于 (Mon Sep 24 23:20:41 2012, 美东) 提到:
为避免贴子过长,新开一贴继续贴自己的《通鉴》笔记,从晋朝开始。
晋纪一
世祖武皇帝上之上 泰始元年(265年):八月,司马昭卒,昭长子炎为晋王。吴主迁都
武昌,丁固、诸葛靓守建业。十二月,魏帝禅位于晋,降为陈留王,居邺。晋王即皇帝
位,尊封族亲诸王。帝承魏氏奢侈浮华,矫以仁俭。
二年(266年):永安山贼施但作乱,北至建业;丁固、诸葛靓平之。十二月,吴主还
都建业。
三年(267年):春正月,立司马衷为皇太子。夏六月,吴主作昭明宫。
四年(268年):正月,贾充等修律令。吴施绩寇江夏,万彧寇襄阳;刘俊等三攻交趾
;丁奉、诸葛靓攻合肥,皆败师。
五年(269年):帝有吞吴之志,使羊祜都督荆州,卫瓘都督青州,司马佃都督徐州。
安置西蜀人才(诸葛亮之孙京等)。吴主遣虞翻、李勖等会于合浦,以击交趾。
六年(270年):吴左大司马施绩卒,陆抗统军;何定权盛。胡烈讨鲜卑不克。南匈奴
五部居并州诸郡,改姓刘氏...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4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八 烈烈武川
六镇上层阶级,元深所谓“丰沛旧门”,在北魏灭亡后或西或东,高欢部下与宇文泰部
下各自多自己乡人,也是必然。就如刘邦的胜利使不少丰沛乡人成为从龙之士,名留青
简,如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卢绾,周勃等等。怀朔与武川,就如汉初丰沛一般
,成为新的风云之地。
宇文泰部下最著名的自然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八柱国除宇文泰与魏宗室元欣外,另外
六位是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十二大将军则有三位魏宗室,元
赞,元廓,元育。二位宇文家及近亲:宇文导与贺兰祥。剩下七位是侯莫陈顺, 达奚
武, 李远,豆卢宁,宇文贵,杨忠,王雄。这些人中不仅有建北周的宇文泰,也有隋
唐皇室杨忠与李虎。
检他们本传,有一句话是经常提到: "以良家子镇武川"。如独孤信:
云中人也。本名如愿。魏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
。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
北州咸敬服之。
侯莫陈顺与侯莫陈崇是兄弟,周书侯莫陈崇传:
字尚乐,代郡武川人。其先,魏之别部,居库斛真水。五世祖曰太骨都侯。其后,世为
渠帅。祖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25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北史笔记 之八 烈烈武川
六镇上层阶级,元深所谓“丰沛旧门”,在北魏灭亡后或西或东,高欢部下与宇文泰部
下各自多自己乡人,也是必然。就如刘邦的胜利使不少丰沛乡人成为从龙之士,名留青
简,如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卢绾,周勃等等。怀朔与武川,就如汉初丰沛一般
,成为新的风云之地。
宇文泰部下最著名的自然是八柱国十二大将军。八柱国除宇文泰与魏宗室元欣外,另外
六位是李虎,李弼,独孤信,赵贵,于谨,侯莫陈崇。十二大将军则有三位魏宗室,元
赞,元廓,元育。二位宇文家及近亲:宇文导与贺兰祥。剩下七位是侯莫陈顺, 达奚
武, 李远,豆卢宁,宇文贵,杨忠,王雄。这些人中不仅有建北周的宇文泰,也有隋
唐皇室杨忠与李虎。
检他们本传,有一句话是经常提到: "以良家子镇武川"。如独孤信:
云中人也。本名如愿。魏氏之初,有三十六部,其先伏留屯者,为部落大人,与魏俱起
。祖俟尼,和平中,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父库者,为领民酋长,少雄豪有节义,
北州咸敬服之。
侯莫陈顺与侯莫陈崇是兄弟,周书侯莫陈崇传:
字尚乐,代郡武川人。其先,魏之别部,居库斛真水。五世祖曰太骨都侯。其后,世为
渠帅。祖允,以良家子镇武川,因家焉。... 阅读全帖 |
|
m********3 发帖数: 3280 | 26 中国的唐朝,被称为盛世。那么,唐朝皇室的血统是怎样来源的?
说到血统,我们必须明确一点,男女双方对于下一代的血缘关系贡献相等,DNA各出一
半(或者用另外的方式叙述)。而中国古代,把女方对于下一代的血缘关系的贡献,完
全忽略。这是不能接受的。
欲大致明白唐朝的血缘关系,必须把话扯得远一点。
东汉末年,中国社会因为人口爆炸,整个社会彻底崩溃。最发达的黄河流域,人口大部
分都死亡了,还有许多人往四处逃散。
有人可能怀疑,扯唐朝皇室的血统,怎么扯到东汉去了?
历史有时就像一张渔网,扯一根线索,必须扯得足够远才能看清来龙去脉的。
当时,在东北兴起了一个民族——鲜卑人。他们以自己居住的山为号。今天搞清楚了,
鲜卑人最早在大兴安岭北部生活。后来慢慢南迁。在三国时,他们居住在东北及辽西一
带,还有山西北部一带。乌桓和他们是不同的部落,大概是一个种族的。袁绍和曹操都
是靠乌桓的骑兵横行天下的。后来,诸葛亮联络鲜卑人,准备联合夹击曹魏。结果,乌
桓人不想替诸葛亮当枪使,根本没有卖力作战。
东汉末年的战乱,黄河流域人口的大量死亡,给鲜卑人南下开辟了道路。西晋八王之乱
后,中原虚弱,五胡乱华,在中原互相残杀...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7 “汉化过度”的说法是最近一些教授模仿西方,提出来的。
以前中共的官方史书是说民族压迫和阶级压迫造成的,这是中共的老一套叙述习惯。
起义的领袖破六韩拔陵和孔雀等人都是匈奴人,所以中共史书说是鲜卑族压迫匈奴族,
或者是大汉族主义压迫匈奴人。
“匈奴人自古以来收到汉族地主的残酷压迫,汉族地主和鲜卑奴隶主结成同盟” 之类
说法。
其实呢,那个时代是乱世,是“有枪就是草头王”,用西游记的诗歌来说:“皇帝轮流
作,明年到我家”, “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自此敢争先”,北魏迁都,导致北方统
治力下降,自然就有英雄有了鸿鹄之志。
在我看来,什么“汉化过度”,和“民族压迫”一样,很可能都是过度解读,或者是新
的套话。
看那些穿越小说,当代猥琐男穿越到了古代乱世,大半都是要自立为王的吧。到了宋朝
明朝的盛世可能是考科举,娶才女。到了南北朝肯定要当皇帝,建后宫。至于到了清朝
,有一句话怎么说的:“清穿不造反”,后一句忘记了,。
以下拷贝:(其中还有中共传统叙述的痕迹,中共的叙述总是站在“义军”的立场,北
魏和柔然是互相勾结镇压义军,好比蒋介石和日本勾结起来,镇压我共。)
(破六韩拔陵带领二十余万军民南移,其...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8 北魏六镇之叛,北魏开始变乱,“英雄”即将出现。
梁纪五
高祖武皇帝五 天监十八年(519年):魏洛阳羽林、虎贲近千人暴动,杀张彝、张始均
。高欢居怀朔,始称侠雄于乡里。魏宗室权贵斗富。魏人陈仲儒论音律。
普通元年(520年):魏太傅、河清王怿与胡太后有染,元义、刘腾等杀怿,幽太后。
中山王熙等起兵于邺,败,死。梁韦叡卒。柔然内乱,阿那环入魏,复返国。
二年(521年):魏奚康生等欲救太后,事败,伏诛。高车、柔然归诚于魏,柔然二主
并存,阿那环居东,婆罗门处西。
三年(522年):魏宋云与惠生由西域返洛阳,得佛经一百七十卷。魏初行《正光历》
。柔然、婆罗门叛魏,魏将费穆大破之,擒婆罗门。
四年(523年):柔然大旱。阿那环叛魏,引兵南掠至平城,遂北遁;魏尚书令李崇追
之不及。魏作龙门石窟,至是二十四年。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 普通五年(524年):魏各地叛乱兴起:高平镇赫连恩、胡琛,沃野镇破
六韩拔陵,秦州莫择念生,秀容乞伏莫于,营州就德兴等。“六镇之叛”。
六年(525年):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反,三月降梁。岐州刺史崔延伯大破莫择天生于黑
水。刘腾卒,胡太后夺权,元义党人皆死。梁萧综奔魏,...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3920 | 29 北魏六镇之叛,北魏开始变乱,“英雄”即将出现。
梁纪五
高祖武皇帝五 天监十八年(519年):魏洛阳羽林、虎贲近千人暴动,杀张彝、张始均
。高欢居怀朔,始称侠雄于乡里。魏宗室权贵斗富。魏人陈仲儒论音律。
普通元年(520年):魏太傅、河清王怿与胡太后有染,元义、刘腾等杀怿,幽太后。
中山王熙等起兵于邺,败,死。梁韦叡卒。柔然内乱,阿那环入魏,复返国。
二年(521年):魏奚康生等欲救太后,事败,伏诛。高车、柔然归诚于魏,柔然二主
并存,阿那环居东,婆罗门处西。
三年(522年):魏宋云与惠生由西域返洛阳,得佛经一百七十卷。魏初行《正光历》
。柔然、婆罗门叛魏,魏将费穆大破之,擒婆罗门。
四年(523年):柔然大旱。阿那环叛魏,引兵南掠至平城,遂北遁;魏尚书令李崇追
之不及。魏作龙门石窟,至是二十四年。
梁纪六
高祖武皇帝六 普通五年(524年):魏各地叛乱兴起:高平镇赫连恩、胡琛,沃野镇破
六韩拔陵,秦州莫择念生,秀容乞伏莫于,营州就德兴等。“六镇之叛”。
六年(525年):魏徐州刺史元法僧反,三月降梁。岐州刺史崔延伯大破莫择天生于黑
水。刘腾卒,胡太后夺权,元义党人皆死。梁萧综奔魏,...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0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复苏传统的尚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3:47:02 2011, 美东)
前言: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个勇于进取,不断扩张的民族,而绝非今天一大帮文艺腔的
中宣部官员们所说的“和合文化”。说中国人热爱和平,其实是一种悲哀。事实是,不
是中国人热爱和平,而是自从宋朝以后,由于屡屡被北方民族征服,作为中华主体的汉
族,被迫淡化了尚武精神,奴性越来越强;而执政的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
,则由于人数太少,和朝代后期被汉族同化,居然也逐渐忘记了尚武精神。
最后就是本来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中华民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龙的后代,真把自
己当成猪了。要不是日本全面侵华,只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彻底死掉了。毛泽东稍
稍的让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苏醒了一点,但是要苏醒到勇于对外扩张的程度,还需要我们
这一代人的艰苦努力。
===========================================================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
炎黄吞并蚩尤与战国七雄拓边
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帝和炎帝合力吞并位于黄河下游的蚩尤的战争——涿...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1 前言: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个勇于进取,不断扩张的民族,而绝非今天一大帮文艺腔的
中宣部官员们所说的“和合文化”。说中国人热爱和平,其实是一种悲哀。事实是,不
是中国人热爱和平,而是自从宋朝以后,由于屡屡被北方民族征服,作为中华主体的汉
族,被迫淡化了尚武精神,奴性越来越强;而执政的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
,则由于人数太少,和朝代后期被汉族同化,居然也逐渐忘记了尚武精神。
最后就是本来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中华民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龙的后代,真把自己当成猪了。要不是日本全面侵华,只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彻底死掉了。毛泽东稍稍的让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苏醒了一点,但是要苏醒到勇于对外扩张的程度,还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艰苦努力。
===========================================================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
炎黄吞并蚩尤与战国七雄拓边
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帝和炎帝合力吞并位于黄河下游的蚩尤的战争——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
族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2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复苏传统的尚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3:47:02 2011, 美东)
前言: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个勇于进取,不断扩张的民族,而绝非今天一大帮文艺腔的
中宣部官员们所说的“和合文化”。说中国人热爱和平,其实是一种悲哀。事实是,不
是中国人热爱和平,而是自从宋朝以后,由于屡屡被北方民族征服,作为中华主体的汉
族,被迫淡化了尚武精神,奴性越来越强;而执政的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
,则由于人数太少,和朝代后期被汉族同化,居然也逐渐忘记了尚武精神。
最后就是本来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中华民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龙的后代,真把自
己当成猪了。要不是日本全面侵华,只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彻底死掉了。毛泽东稍
稍的让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苏醒了一点,但是要苏醒到勇于对外扩张的程度,还需要我们
这一代人的艰苦努力。
===========================================================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
炎黄吞并蚩尤与战国七雄拓边
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帝和炎帝合力吞并位于黄河下游的蚩尤的战争——涿...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2 讨论区 】
发信人: wayofflying (小破熊), 信区: Military2
标 题: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复苏传统的尚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14 00:00:42 2011, 美东)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复苏传统的尚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3:47:02 2011, 美东)
前言: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个勇于进取,不断扩张的民族,而绝非今天一大帮文艺腔的
中宣部官员们所说的“和合文化”。说中国人热爱和平,其实是一种悲哀。事实是,不
是中国人热爱和平,而是自从宋朝以后,由于屡屡被北方民族征服,作为中华主体的汉
族,被迫淡化了尚武精神,奴性越来越强;而执政的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
,则由于人数太少,和朝代后期被汉族同化,居然也逐渐忘记了尚武精神。
最后就是本来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中华民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龙的后代,真把自
己当成猪了。要不是日本全面侵华,只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彻底死掉了。毛泽东稍
稍的让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苏醒了一点,但是要苏醒到勇于对外扩...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4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复苏传统的尚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3:47:02 2011, 美东)
前言: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个勇于进取,不断扩张的民族,而绝非今天一大帮文艺腔的
中宣部官员们所说的“和合文化”。说中国人热爱和平,其实是一种悲哀。事实是,不
是中国人热爱和平,而是自从宋朝以后,由于屡屡被北方民族征服,作为中华主体的汉
族,被迫淡化了尚武精神,奴性越来越强;而执政的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
,则由于人数太少,和朝代后期被汉族同化,居然也逐渐忘记了尚武精神。
最后就是本来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中华民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龙的后代,真把自
己当成猪了。要不是日本全面侵华,只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彻底死掉了。毛泽东稍
稍的让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苏醒了一点,但是要苏醒到勇于对外扩张的程度,还需要我们
这一代人的艰苦努力。
===========================================================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
炎黄吞并蚩尤与战国七雄拓边
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帝和炎帝合力吞并位于黄河下游的蚩尤的战争——涿...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5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复苏传统的尚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3:47:02 2011, 美东)
前言: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个勇于进取,不断扩张的民族,而绝非今天一大帮文艺腔的
中宣部官员们所说的“和合文化”。说中国人热爱和平,其实是一种悲哀。事实是,不
是中国人热爱和平,而是自从宋朝以后,由于屡屡被北方民族征服,作为中华主体的汉
族,被迫淡化了尚武精神,奴性越来越强;而执政的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
,则由于人数太少,和朝代后期被汉族同化,居然也逐渐忘记了尚武精神。
最后就是本来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中华民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龙的后代,真把自
己当成猪了。要不是日本全面侵华,只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彻底死掉了。毛泽东稍
稍的让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苏醒了一点,但是要苏醒到勇于对外扩张的程度,还需要我们
这一代人的艰苦努力。
===========================================================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
炎黄吞并蚩尤与战国七雄拓边
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帝和炎帝合力吞并位于黄河下游的蚩尤的战争——涿...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6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复苏传统的尚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3:47:02 2011, 美东)
前言: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个勇于进取,不断扩张的民族,而绝非今天一大帮文艺腔的
中宣部官员们所说的“和合文化”。说中国人热爱和平,其实是一种悲哀。事实是,不
是中国人热爱和平,而是自从宋朝以后,由于屡屡被北方民族征服,作为中华主体的汉
族,被迫淡化了尚武精神,奴性越来越强;而执政的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
,则由于人数太少,和朝代后期被汉族同化,居然也逐渐忘记了尚武精神。
最后就是本来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中华民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龙的后代,真把自
己当成猪了。要不是日本全面侵华,只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彻底死掉了。毛泽东稍
稍的让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苏醒了一点,但是要苏醒到勇于对外扩张的程度,还需要我们
这一代人的艰苦努力。
===========================================================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
炎黄吞并蚩尤与战国七雄拓边
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帝和炎帝合力吞并位于黄河下游的蚩尤的战争——涿...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37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复苏传统的尚武精神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13 23:47:02 2011, 美东)
前言:中国历史上从来就是个勇于进取,不断扩张的民族,而绝非今天一大帮文艺腔的
中宣部官员们所说的“和合文化”。说中国人热爱和平,其实是一种悲哀。事实是,不
是中国人热爱和平,而是自从宋朝以后,由于屡屡被北方民族征服,作为中华主体的汉
族,被迫淡化了尚武精神,奴性越来越强;而执政的中华民族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和满族
,则由于人数太少,和朝代后期被汉族同化,居然也逐渐忘记了尚武精神。
最后就是本来擅长扮猪吃老虎的中华民族,忘记了自己其实是龙的后代,真把自
己当成猪了。要不是日本全面侵华,只怕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就彻底死掉了。毛泽东稍
稍的让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苏醒了一点,但是要苏醒到勇于对外扩张的程度,还需要我们
这一代人的艰苦努力。
===========================================================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
炎黄吞并蚩尤与战国七雄拓边
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帝和炎帝合力吞并位于黄河下游的蚩尤的战争——涿...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8 http://tieba.baidu.com/p/3426664210
非洲战象
刺史
夸大敌方的兵力、虚报战果,甚至掩败为胜,在古代战争中是常见的现象。早在三国时
就有「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之说,宋朝当然也不能例外,早在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
后就有大臣直言:
「侦逻边事,罢用小臣。用之,则边情有所隐而不尽知也」
「奏失利则未必尽言,报大捷则不足深信」
可见当时边报不实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宋朝对官员「赏重于罚,威不逮恩」,姑息迁
就,就算临阵畏敌避战的大罪也不重罚。在此种大环境下,必然助长官员的弄虚作假之
风。就连被宋廷列为中兴十三战功之一,著名的韩世忠大仪镇之战绩,经王曾瑜先生多
方考证就系典型的虚报夸大战功。而就算万一事败,处罚也微不足道,如元符二年钟传
等人虚报战功事败:
「勘会钟传统领两路大军出界,元奏斩获三千五百二十级,今勘得共实获二百九十级,
外有三千三百三十级系虚冒」
战绩虚报了十几倍之巨,结果主犯仅仅被贬官了事,不久后又得重用。即使如此,被坐
实虚报战功的罪名并被记录下来也只是凤毛麟角。实际上宋朝史料里记载的敌方兵力及
斩获,常常不加分辨地直接引用自前方官员发给朝廷的奏...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yingba (吳鐘學),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真实或虚幻 -- 由宋辽战争中部分战役看宋军战绩的真伪(完整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9 21:16:10 2016, 美东)
http://tieba.baidu.com/p/3426664210
非洲战象
刺史
夸大敌方的兵力、虚报战果,甚至掩败为胜,在古代战争中是常见的现象。早在三国时
就有「破贼文书,旧以一为十」之说,宋朝当然也不能例外,早在宋太宗雍熙北伐失败
后就有大臣直言:
「侦逻边事,罢用小臣。用之,则边情有所隐而不尽知也」
「奏失利则未必尽言,报大捷则不足深信」
可见当时边报不实的情况已经不容乐观。宋朝对官员「赏重于罚,威不逮恩」,姑息迁
就,就算临阵畏敌避战的大罪也不重罚。在此种大环境下,必然助长官员的弄虚作假之
风。就连被宋廷列为中兴十三战功之一,著名的韩世忠大仪镇之战绩,经王曾瑜先生多
方考证就系典型的虚报夸大战功。而就算万一事败,处罚也微不足道,如元符二年钟传
等人虚报战功事败:
「勘会钟传统领两路大军出界,... 阅读全帖 |
|
h****g 发帖数: 312 | 40 八年春正月辛巳,大军集于涿郡。以兵部尚书段文振为左候卫大将军。壬午,下诏曰:主
刑典天地大德,降繁霜于秋令;圣哲至仁,著甲兵于刑典。故知造化之有肃杀,义在无
私;帝王之用干戈,盖非获已。版泉、丹浦,莫匪龚行,取乱覆昏,咸由顺动。况乎甘
野誓师,夏开承大禹之业;商郊问罪,周发成文王之志。永监前载,属当朕躬。粤我有
隋,诞膺灵命,兼三才而建极,一六合而为家。提封所渐,细柳、盘桃之外,声教爰暨
,紫舌、黄枝之域,远至迩安,罔不和会。功成治定,于是乎在。而高丽小丑,迷昏不
恭,崇聚勃碣之间,荐食辽“之境。虽复汉魏诛戳,巢窟暂倾,乱离多阻,种落还集。
萃川薮于往代,播实繁以迄今,眷彼华壤,剪为夷类。历年永久,恶稔既盈,天道祸淫
,亡征已兆。乱常败德,非可胜图,掩慝怀奸,唯日不足。移告之严,未尝面受,朝觐
之礼,莫肯躬亲。诱纳亡叛,不知纪极,充斥边垂,亟劳烽候,关柝以之不静,生人为
之废业。在昔薄伐,已漏天网,既缓前擒之戮,未即后服之诛。曾不怀恩,翻为长恶,
乃兼契丹之党,虔刘海戍,习靺鞨之服,侵轶辽西。又青丘之表,咸修职贡,碧海之滨
,同禀正朔,遂复夺攘琛”,遏绝往来,虐及弗辜,诚而遇祸。輶轩奉...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1 中国的对外扩张史
炎黄吞并蚩尤与战国七雄拓边
位于黄河中游的黄帝和炎帝合力吞并位于黄河下游的蚩尤的战争——涿鹿之战
涿鹿之战,指的是距今约4600余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东夷集团中的蚩尤部族
在今河北省涿县一带所进行的一场大战。“战争”的目的,是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
浅耕
的中原地带。它也是中国历史上见于记载的最早的“战争”,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
代向
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相传为中国远古时代,黄帝、炎帝两族联合同蚩尤九黎族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战争。约
四五千年前中国母系氏族社会时期,传说兴起于今关中平原、山西西南部的黄帝族与炎帝
族经过融合,沿着黄河南北岸向今华北大平原西部地带发展。而兴起于今冀、鲁、豫交界
地区的蚩尤九黎族,则由东向西发展。两大部落为争夺适于牧猎和浅耕的地带,在涿鹿之
野(即浊陆,今太行山与泰山之间古河、济浊流充斥的广阔原野)展开长期争夺战。蚩尤
族勇猛剽悍,擅长角抵,联合巨人夸父部族与三苗部族,先驱逐炎帝,后又乘势北进涿鹿
(在今河北境),攻击黄帝族。传说蚩尤率领所属72氏族(或说81氏族)利用浓雾天气围
困黄帝族。黄帝族率领以熊、罴、狼、豹、... 阅读全帖 |
|
k*******d 发帖数: 1523 | 42 第二十一集
第一章
洛都金市位于城西,南接雍门,北临上西门,面积超过二百亩。市内一条二
十丈宽的大街纵贯南北,连接两端的坊门,规模比城中的主路也不遑多让。大街
两旁分出三条横街,将整个金市划分为八个区域。里面店铺林立,充斥着来自异
域的奇珍异宝。
乐行的胡商白白胖胖,唇上留着两撇漂亮的小胡子,笑容可掬。他飞快地用
大拇指抹了抹胡须,一边道:「胡琴?当然是我这里最好!客官请看,敝行胡琴
有三弦的,两弦的,还有马头的……」
对面的商人态度傲慢地说道:「不光要琴,乐工有吗?」
「有!洛都能歌善舞的胡姬,全都是在小店买的琴,学的曲。客官问问周围
的人就知道,昨天好几位公卿派人来召敝行的乐师过去演奏,敝行因此还歇业一
天。敝行的胡乐姬更是名震洛都!可谓是歌如裂帛,舞如天魔……」
商人摇了摇手,「不要年轻的。太不安分。」
胡商竖起大拇指,「行家!」
那商人道:「在洛都待得太久也不成。本店在舞都,习惯了洛都的繁华,只
怕看不上我们那穷乡僻壤。」
「舞都哪里是穷乡僻壤?」胡商道:「我听说舞都七里坊有个游春台,里面
的歌舞堪称绝妙!」
程宗扬道:「是游冶台。而且游冶台里面没什么歌舞,就是些奇装异服。」
... 阅读全帖 |
|
g*******0 发帖数: 5 | 43 西藏历史地位明辨(转载)
拨云现日
关于西藏的历史地位,可谓众说纷纭,然而不基于历代中原王朝对周边民族政权所采取
的羁縻政策来谈西藏乃至其他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都是无法说清的。本文从阐述羁縻政
策的层次及由此划分的三种羁縻关系入手,对西藏从元朝至清朝不同时期的历史地位进
行了辨析,同时驳斥了诸多不正确的见解与观点,希望有助于读者对西藏的历史地位建
立实事求是的认识。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元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三章 明朝与吐蕃的关系
第四章 清朝与前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五章 清朝与过渡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第六章 清朝与中期甘丹颇章政权的关系
结论 吐蕃历史地位简评
附录一 驳《西藏历史地位辨》
附录二 驳《西藏地方与清朝中央政府的属领关系》
附录三 正史对于各朝疆域的记载
附录四 零星驳斥
主要参考文献
前言 吐蕃疆域的变迁
藏区,藏族人称为吐蕃(藏文བོད,Bod,英文Tibet),国际
上称为大藏区,指的是青藏高原上的传...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44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的父亲妥协了,他指了指同页的一个非字对我母亲讲,那咱大儿子就叫作非吧。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翻非凡的作为。我的名字就这样被草率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事,你们完全可以当成故事来听,不用过于认真。
我的家乡叫龙江,属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周边的一个小县城。听我爷爷讲,龙江县以前叫做朱家坎。正所谓庙小妖风大,镇小是非多,就是这样的一个镇子,旁边的林子里居然还住着一伙胡子。家住在东北的朋友们都应该知道胡子是什么,就是土匪,...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的父亲妥协了,他指了指同页的一个非字对我母亲讲,那咱大儿子就叫作非吧。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翻非凡的作为。我的名字就这样被草率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事,你们完全可以当成故事来... 阅读全帖 |
|
j****e 发帖数: 12067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的父亲妥协了,他指了指同页的一个非字对我母亲讲,那咱大儿子就叫作非吧。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翻非凡的作为。我的名字就这样被草率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事,你们完全可以当成故事来...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31659 |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Detective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的父亲妥协了,他指了指同页的一个非字对我母亲讲,那咱大儿子就叫作非吧。希望他长大后能有一翻非凡的作为。我的名字就这样被草率的定了下来。
接下来我要给你们讲的事,你们完全可以当成故事来... 阅读全帖 |
|
d********d 发帖数: 1424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host 讨论区 】
发信人: joycee (买买提头号女魔头), 信区: Ghost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3:02:01 2011, 美东)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Detective
标 题: 阴阳先生这几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9 22:24:29 2011, 美东)
《我当阴阳先生的那几年》
第一章 黄米饭
我的名字叫崔作非,胡作非为的作非。.你是不是觉得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听上去有点像是“崔作废”。其实我也对这个名字很不满意。但是按照家谱上起名字的排序,我这代正好犯了一个“作”字。而且我的父母又没什么文化,听说给我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着实让他们头疼了一阵子。后来还是我父亲灵光闪现拿出了一本字典,说是翻到哪页就用头一个字当我的名字。说来也巧,翻到的那页上的头一个字正好是个废字。这时我的母亲不干了,谁希望自己的孩子名字叫“作废”呢?她充分的体现出了东北女人的彪悍,说什么也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就这么作废了。
于是我... 阅读全帖 |
|
n*******u 发帖数: 343 | 49 下面这边文章里提出的观点,作者好像是北师大的,觉得比什么埃及说靠谱多了。
有说法认为现在彝族就是夏朝遗民的一支,古彝文即夏篆的流传。水族文字据说也可能
有部分是夏朝文字。
——————————————————————————
夏朝遗民流布情况概说
王 宁
夏朝的故国本在今山东省,这是于史有明证的,一些历史学家多主此说,如王国维
言:“自上古以来,帝王之都皆在东方……夏自太康以后以迄后桀,其都邑及他地名之
见于经典者,率在东土,与商人错处河济间盖数百岁。”[1]顾颉刚也认为夏人的“势
力范围大部分在山东” [2],杨向奎云:“夏在中世以前之政治中心实在今山东、河北
、河南三省间,而以山东为重点”[3],又云:“中夏以前,启以后夏之政治中心在今
山东,其势力及于河北、河南” [4];劳里云:“山东应是夏族初期活动地域,后来又
西迁。大禹治水活动主要是在九州中的兖州,豫州、徐州只有一部分,后来禹治水遗迹
遍及全国各地,这是后人把实在的历史逐步附会扩大而成的”[5]。笔者也曾经写过一
篇《夏国疆域新证》,比较全面地论证了夏朝故国的位置和疆域范围[6],夏朝的故国
的确是以山东为中心,当... 阅读全帖 |
|
g***j 发帖数: 40861 | 50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