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忆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l**********o
发帖数: 2758
1
来自主题: UESTC版 - [节日回忆] 元宵逝忆
圣诞节过去了,元旦节过去了,我越发挂念中国的节日。离开中国甚久,对其
思念却更涌动于胸怀,而也恰是一个游子离开家后那种怀念与离畅。中国是色彩斑斓的
,起码与外国比是这样的。中国的每一个节日无不透露着鲜丽与奢华,单一点中国红,
就已经是灼趯于国际。红是中国的色彩,是斑斓的,是热血的。比如说,北美/欧洲的圣
诞节虽然是他们最隆重的日子,却无非也是依靠着屋顶的灯饰,屋内的一棵圣诞树做为
了主题。相比于中国,那一个节日不比其精彩,不比其深遂,不比其更具浓厚文化。中
国最大的节日,应该属于春节,春始之际,万象更新之时,无不是每一中国人最开心最
热闹的日子了。然而,对于我,却更喜欢春节之后的另一个重大的欢庆节日--元宵节。
或许由于我出自南方水乡的缘故,所以我对这个只有南方人才能深深体会到的
那种春雨绵绵,柔乡朦胧,彩伞舞动,少女牵曲的清凉柔美风格,加上元宵节的浪漫及
愉悦的气息,每年的正月十五,都是无法让人忘怀的。此时心头已涌动出崔液(唐)的
《上元夜》:
玉漏铜壶且莫催,
铁关金锁彻夜开。
谁家见月能闲坐,
...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10018
2
来自主题: Chongqing版 - 忆昔坝上夜观星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oet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indking (熊起端楞起睡), 信区: Poetry
标 题: 忆昔坝上夜观星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13 15:32:12 2013, 美东)
脚下波涛青似铁,鱼龙脊背浮沉冷。
一河垂地八千星,四野新秋三十省。
何处悲歌伤别离,无边大夜笼幽并。
茂先今夜起看时,或见冲天光耿耿。
应别人邀请,为一个诗赛助兴。限以杜牧七夕为韵脚,拈得冷字。
M******8
发帖数: 10589
3
人民日报1982年11月11日第5版
党和人民的金融事业家——忆曹菊如同志
乔培新 崔光 尚明 詹武 陈心波 夏鸣
曹菊如同志是福建省龙岩县(今龙岩市)人,1901年出生于一个店员家庭。因家境贫寒
,只读过几年私塾和小学。辛亥革命后,曹菊如同志受反帝反清思潮的影响,立下了“
富国强兵”的志向。五四运动时,为生活所迫在江西作店员的曹菊如同志结识了邓子恢
等同志,开始看到《新青年》、《新潮》等进步刊物,接受了进步思想,懂得了许多革
命道理。因曹菊如同志写文章揭露资本家投机发财的内幕,受到他们严重的打击,后来
不得不出走南洋。大革命失败以后,许多革命志士到了南洋,他接触革命同志日多,在
印尼等地参加了反帝大同盟和华侨爱国组织救国会,从事进步活动。曹菊如同志在南洋
六年,于1930年离开南洋,回到祖国,参加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
苏维埃国家银行创始人之一
1930年3月18日,闽西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在龙岩县召开,成立了闽西苏维埃政府。9
月,召开了闽西第二次苏维埃代表大会,决定设立闽西工农银行。邓子恢、曹菊如、赖
祖烈等七同志为银行筹备委员。11月闽西工农银行在龙岩城正式成立。曹菊如同志是... 阅读全帖
b****4
发帖数: 16
4
邱明伟更多文章请看邱明伟专栏
文/邱明偉(原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副主任、原時政記者)
(博讯 boxun.com)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清末,神州大地瀰漫著此起彼落的進步呼聲令人振奮,如:孫中山的執著、黃興的
衝刺、宋教仁的理想、康有為的探索、梁啟超的思考、譚嗣同的犧牲、魏源的《海國圖
誌》、嚴複的《天演論》、容閎的《西學東漸記》。讓我們銘記那些英勇戰鬥犧牲的先
烈: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黎元洪等一批辛亥革命先驅與志士仁人……

1911年的10月10日的中秋之夜,在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引領下,湖北革命黨人在武
昌城打響了辛亥首義第一槍,辛亥革命也是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在亞洲的歷史
上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轉折。武昌起義爆發,各省市陸續光復,此後革命浪潮席捲全國,
革命軍最終成功推倒帝制,建立共和。半個多世紀半殖民地半封建歷史沉重的閘門驟然
開啟,中國頓時變天,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政權(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宣告成
立。隨之,革命烽火迅速在神州大地點燃,君主專制制度黯然告別歷史舞台,2000多年
的封... 阅读全帖
b****4
发帖数: 16
5
邱明伟更多文章请看邱明伟专栏
文/邱明偉(原人民日報人民論壇副主任、原時政記者)
(博讯 boxun.com)
天下大勢,浩浩蕩蕩。順之者昌,逆之者亡。

清末,神州大地瀰漫著此起彼落的進步呼聲令人振奮,如:孫中山的執著、黃興的
衝刺、宋教仁的理想、康有為的探索、梁啟超的思考、譚嗣同的犧牲、魏源的《海國圖
誌》、嚴複的《天演論》、容閎的《西學東漸記》。讓我們銘記那些英勇戰鬥犧牲的先
烈:孫中山、黃興、宋教仁、黎元洪等一批辛亥革命先驅與志士仁人……

1911年的10月10日的中秋之夜,在中山先生革命思想的引領下,湖北革命黨人在武
昌城打響了辛亥首義第一槍,辛亥革命也是在亞洲打響了民主的第一槍,在亞洲的歷史
上是一次非同尋常的轉折。武昌起義爆發,各省市陸續光復,此後革命浪潮席捲全國,
革命軍最終成功推倒帝制,建立共和。半個多世紀半殖民地半封建歷史沉重的閘門驟然
開啟,中國頓時變天,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政權(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宣告成
立。隨之,革命烽火迅速在神州大地點燃,君主專制制度黯然告別歷史舞台,2000多年
的封...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1981年5月末,宋庆龄办公室一封电报送到福建电影《海囚》拍摄现场隋永清(又名宋琦,以宋庆龄养女而起名)的手中,她打开电报一看:“见到电报,马上回来。” 隋永清顿时感到突然她懵了。
图为宋庆龄和养女隋永清
隋永清,又名宋琦,宋庆龄秘书隋学芳的女儿,1957年12月18日出生莫斯科。1969年参军,总政文工团歌舞团舞蹈演员,后因伤转行为话剧演员转业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剧团担任演员,主演过许多影视作品。1981年,隋永清和达奇主演的《海囚》,在人民大会堂首场公演,受到中央领导的好评。2005年,隋永清又在《小鱼儿与花无缺》中饰女主人公屠娇娇,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
妈妈太太平时常留口中的话是:“你们工作了,我不会打扰你!”我们剧组正处于十分繁忙阶段,我在剧中饰演女主角姚杏春,妈妈太太也知道,隋永清深感家中一定出了很不一般的事情,不然,妈妈太太不会同意办公室发电报让我中断剧组拍摄,催我回家。
图为大众电影杂志1981年10月封面达奇饰《海囚》男主人公唐金龙,隋永清饰女主人公姚杏春的剧照。
隋永清赶紧给宋庆龄办公室去电话找秘书杜述周。
电话通了,隋永清脱口便问:“杜叔叔,家中出什么事了?”
杜述周...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7
(1)红色的禁忌
1997年在电视里看到在东山岛举行的军事演习,红旗依然在演习场上舞动,我想这肯定
是没有参加自卫还击战的人在那里指挥,至少他们不了解自卫还击战后期为什么不戴红
领章、红帽徽的原因?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前三天部队伤亡很大,除了指挥程序有问题外,与佩戴的红领章
、红帽徽成为敌人的射击目标点也有很大的关系。后来下令全部取消佩戴红领章、红帽
徽,进攻时也不再举着红旗进攻。
发现这一现象的是部队里的一名班长和战士。有一次部队在往前开进的时候,班长叫一
名战士背一袋红色的米袋子,这位战士不肯背。班长问他为什么不肯背?他指了指在前
面山坡上行进部队,班长一看就明白了。
原来那红色的领章和红色的帽徽是那么的耀眼,就更别说那迎风招展的红旗了。
于是班长取了一条备用的绿色军裤,将红色米袋子里的米倒了进去,并将这一发现报告
了上级机关。
上级首长对此非常重视,马上下达紧急命令,红色一律禁忌。红领章、红帽徽和红旗在
以后的战斗中就很少出现了。
后来这个班荣立了集体一等功,当然不仅仅是这一个方面的事迹。希望在今后的战争中
能记住,这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
(2)不许自伤
逃兵,在我们的宣...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612
8
第二季《我是歌手》的名单已经爆出,相比第一季,真是弱爆了。懒得吐槽第二季,还
是回忆一下第一季吧,实力派歌手+经典演绎,真是听觉盛宴。个人认为,第二季已经
无法再造辉煌,第一季已是绝唱。
羽泉
两个开朗的“大男孩”,能说会道,时不时来个“两个志”,HIGH翻全场,可谓是这一
季中的“活宝”。他们自己改编的《狂流》和《大地》超越了原曲,赋予新的生命,大
爱。
黄绮珊
对于她我一直用一个词来评价——后劲不足。她有实力,《等待》让人惊艳,《回来》
令人震撼,正如汪涵赞般,“把湖南卫视流失的观众唱回来了”。但是,她一直站在她
辉煌的那个年代,没有走出来,哭音虽强,但听多生厌。再加上她之后选曲的失败,只
能裹足不前。
沙宝亮
沙宝亮的骄傲是《暗香》,也止于《暗香》,在比赛中他一直试图突破自我,却没找对
路子,一直处于状态外。直到《最初的信仰》横空出世,“跟着希望跟着光,我是不落
的太阳”,爆发的嘹亮歌声展现了他摇滚激情的另一面,唤起了心底的激情。说实话,
当初听他一开嗓子唱的时候,真被震撼到了;此外,更多地是为他感到开心,他终于找
到了一首属于他的歌。
林志炫
很多年前就狂爱他的《单身情歌》,没...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38
9
来自主题: Xiqu版 - 李世济:忆马连良老师
马连良先生在世的时候,我一直称他老师。这并不是一般的晚辈对长者的尊敬,而是实
实在在地,发自内心地认为他是我的业师。那么,程派青衣何以又成了“马门弟子”呢
?其实,这也没有什么奇怪的。俗话说“一字为师”,何况我自一九五六年进北京京剧
团后,即随马老师演出,多年来在艺术上深得他的教诲呢!由于“四人帮”的迫害,马
老师过早地去世了。转眼间,我们师徒分别已有十八个年头了。追怀往事,绪起伏,书
此短文,以志悼念。
扶植弱苗
我刚陪马老师演戏时,艺术上可以说是茅塞未开,幼稚得可笑。想到将要和全国驰名
的艺术大师同台,心头别有一番兴奋和紧张。几天的戏派出来了:《三娘教子》、《法
门寺》和《审头刺汤》。当时,这对于我来说确实是很重的担子。演出之前,马老师一
遍又一遍地给我排练,亲作示范,甚至把着手教。我盼好心切,紧张得嗓音开始沙哑。
马老师也为我着急。马师母立即带我去一位名医那里针灸治疗。那时候,像我这样不起
眼的幼苗大有人在,但是马老师并未少用扶植之心,是花了许多心血的。同时,前辈名
丑马富禄和师友李慕良、马盛龙、马艳芬等,也热情地鼓励我,耐心地帮助我,终于使
我鼓起勇气把这几场戏唱了下来。演...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85
1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忆王孙
山台凉夜数流萤,星月迷踪鬼石横。重雾滞风滴翠藤。桀声狰。一唱雄鸡天下明。
alternative ending...
山台凉夜数流萤,星月迷踪鬼石横。重雾滞风滴翠藤。桀声狰,微火游光没野茔。
or
山台凉夜数流萤,星子迷踪兽月瞪。重雾滞风滴翠藤。桀声狰,八合万荒啼鬼婴。
微火游光没野茔
八合万荒啼鬼婴
星子迷踪兽月瞪
一唱雄鸡天下明
z********u
发帖数: 536
1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忆秦娥 给某人
李清照作品
临高阁,
乱山平野烟光薄。
烟光薄,
栖鸦归后,
暮天闻角。
断香残酒情怀恶,
西风催衬梧桐落。
梧桐落,
又还秋色,
又还寂寞。
o***s
发帖数: 42149
12
资料图:2010年12月20日晚,周立波与胡洁的婚礼在上海浦东香格里拉酒店隆重举行
北京卫视19、20日晚播出的《BTV秀场》中,周立波携妻子胡洁做客该节目。荧屏中的两人尽现夫妻恩爱一面,周立波当晚在谈到自己婚礼时,忍不住泪洒现场。他还大方回应日前与大学教授微博开骂而涉及的“教养问题”,并分享了自己教育女儿心得,称对孩子要“悠”着点。
周立波回应“骂战”
周立波近期因任《中国达人秀》评委,被同济大学教授张生撰文批评其点评“思想肤浅、教养低下”,而后,周立波就此事件连发多篇微博,引起网友关注。有人力挺也有人认为周立波言辞过于激烈。针对此事,周立波当晚如此评价自己的言论,“一种可以认为周立波在骂人,一种可以理解为周立波特别有修养,很尊重他的对手,我只是用他的语境在和他沟通。”
而在此事上,胡洁表示自己的想法与丈夫截然相反,“我觉得人家怎么骂你,怎么骂的难听,怎么没口德,你都不能去回应,你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你这样去回应是不对的,所以这两天到北京,一直到来这前,我一直没和他说话,希望他能静思一下这个问题。”
周立波随后也承认,近几天心情特别烦躁,“当我面对某些完全不在我的计划当中和认知范围内的...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13
妈妈是个传统的女人,她太把男人当回事。我总觉得她思想里有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情结。有这种思想的女人,最后总是要找一个值得她彻底自我牺牲的男人。
本文摘自:《献给母亲的礼物》,作者:王辉耀编,出版:人民出版社
在我心目中,妈妈是个悲剧性人物,但是她是史诗规模、莎士比亚级别的悲剧人物。
妈妈一生不知道自己的生父是谁,她的生母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即她已经四十多岁时,才和她有正式而且相对频繁的接触。妈妈进章家门的时候不到一岁。她成为外公第二位太太――溪夫人的女儿。
妈妈从小没有得到多少母爱。溪夫人是一个典型的上海姨太太,每天打麻将,在外面吃饭,而妈妈几乎是几个江北阿姨带大的。我想妈妈小时候过的是不缺吃不少穿,只缺爱的生活。记得妈妈说,她小时候信天主教,经常一个人在教堂里面发呆。
妈妈大学刚刚毕业时,她的生母通过我父亲又找到她。我父亲告诉我,那是因为他认识我的亲舅舅,也就是妈妈同母异父的哥哥。当时妈妈非常激动,这似乎解释了她小时候所有的委屈、孤独和不幸。
那时,妈妈甚至想脱离章家,回到自己生母身边。这事情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而那时候的革命教育也迫使妈妈认为,她的生母放弃她肯定是因为太穷,而穷...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4
张国荣陈凯歌
陈凯歌张国荣在片场旧照
说《霸王别姬》是中国电影的一个巅峰并不为过,这部作品成为了到现在为止,唯一获得戛纳电影节最高奖——金棕榈奖的华语片,而影片导演陈凯歌[微博]和主演张国荣、张丰毅、巩俐、葛优之间珠联璧合的合作,也更是被人津津乐道,反复回味。
围绕这部电影发生的故事,已经被说过太多太多,从最初的选角风波到后来扬威戛纳,张国荣的名字镌刻在了每一个瞬间。这一次珠联璧合的创作经历,也成为了陈凯歌导演难以忘怀的记忆。
在“哥哥”张国荣辞世十年之际,陈凯歌导演再次为新浪娱乐口述与张国荣一起拍摄《霸王别姬》前后的记忆,还原出一个“人戏不分,清澈纯净”的张国荣形象。
在这段特别的记忆中,有一个瞬间经常被陈凯歌提及,“电影拍完,在他走后不久,我做了一个梦,我梦到他穿着戏装穿着长衫,微微笑道说‘从此别过了’,我一瞬间蓦然醒来,眼角竟有泪流出。”在众多关于张国荣的故事中,这是一个浪漫而又伤感的注脚。
陈凯歌/口述 王玉年/整理
纯真张国荣:标高出世 自然真实
“一个人在花花世界那么干净,你还要他什么呢。”
《霸王别姬》整个制作是徐枫女士发起的,投资也是徐枫女士本人的公司,她是制片人,这个...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5
下午六七点钟张艺谋回来了,说他还没吃饭。我给他下了一碗面条,自己不想吃,就默默地坐在床上看着他吃。我脑子里一片混乱,似乎丧失了思维能力。张艺谋一边吃一边对我说:“这件事我本来没想瞒你,回来后一直很忙,想等忙完后再告诉你,在山东我们俩还没有什么,到宁夏后发生了那么几次……就是这么回事。”
在张艺谋之前,确实没有一部中国电影真正走出过国门。可以说,张艺谋给中国电影带来了一场革命,第一次将电影还原成电影;也正是张艺谋,第一次将镜头的使用提升到了艺术的高度,从
而使得中国电影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回归……火爆的奥运会开幕式,使得张艺谋再次成为舆论焦点,《印象中国――张艺谋传》让我们看到这样一个电影和艺术背后的传奇人物――
“我的父亲母亲”
任何人的身上,都强烈地打上了其家庭的烙印,这种烙印就像影子一样,会伴随他的一生。
张艺谋的身上会有其家庭的烙印吗?绝对有,而且更加深刻。
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男主人公,张艺谋就是以自己的父亲为原型,他想表现父亲所经历、所承受的一切。“父亲”背景其实很简单,简单到可以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被分配到乡下教书,因此和“母亲”有了交集,并且有了平淡得像...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6
新中国成立、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而且体现在意识形态领域。当然,这种变化也体现在普罗大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南方农村报记者大多是“80后”。作为改革开放后出生的第一代,“80后”正处于人生的黄金岁月,而“80后“的父辈,却已经和属于他们的时代揖首作别。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奋斗在改革开放后,这是“80后”父辈经历的时代。
生在改革开放后,奋斗在新世纪,这是“80后”经历的时代。
相比父辈,“80后”的成长环境、社会经历、思想观念都大为不同,这些不同会表现在工作、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会导致两代人的矛盾冲突,但这并不妨碍两代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即日起,南方农村报推出2014年新春走基层专题报道“日子”,记录中国百姓日常生活的变化,反映时代的变迁。
“民以食为天”,“吃”从来都是头等大事。但不同年代,人们吃的东西、吃的方式往往大异其趣。因此,从人们“吃“的变化可以一窥时代的变迁。
黄楚荣是一位普通农民,1954年生于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良田镇大虾尾村,今年恰逢花甲。六十年里,他碗里的食物以及不同时期对食物的不同偏好在不断变化,这一变化...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7
北戴河,这里曾经是中央高层领导人夏天休假的地方。在这个轻松的环境里,中央首长们得到了休息,他们的子女则在这片海滩玩耍、成长,留下难忘的回忆。如今,北戴河早已成为最普通不过的旅游景点。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北戴河的那段黄金时代,仍是高干子女们的美好记忆,他们无法忘怀那片等级森严、生活安逸的海滩。2014年9月,《国家人文历史》记者采访国民革命军上将、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程潜的女儿程丹,听她回忆生活在50年代的普通人完全无法体会的北戴河暑期生活。
上世纪60代初,程潜的六个女儿在海边合影。左起:程欣(四女)、程瑜(二女)、程玉(小女)、程熙(长女)、程文(三女)、程丹(五女)
去北戴河就像搬家
夏天到北戴河度假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年暑假,我们全家人就跑到北戴河得住一个月左右,最长的一次有四十多天。因此,每次到北戴河就跟搬家似的,被褥、床单、蚊帐、衣服、小板凳什么都自己带。除了我们一家人之外,跟随的还有秘书、司机、厨师、警卫员一起,杨秘书、汪秘书、谢秘书、厨师刘哥、陈哥哥,还有北京的两个警卫都跟着,可谓全家搬迁。所有这些都由阿婆统筹,刘哥就跟阿婆算账,跟在北京一样。
20世纪...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18
复兴门一家咖啡馆里,79岁的周秉德精神头儿不错,黑色马甲套在驼色针织衫外,花灰的短发烫着波浪卷。
沙发椅上坐定,她开口便是爽朗的“笑骂”,“我的时间都被你们占满了。”
今天是周恩来逝世40周年纪念日。和过去的39年一样,这段时间,总会是她一年中颇为忙碌的日子。
退休前,她的身份是中新社副社长。而另一个广为人知的名头是,“与周恩来关系最密切的晚辈”。作为周恩来的侄女,她12岁住进中南海西花厅,在周恩来身边生活了十余年。
1月2日,新年的第二天,她还出席了一个纪念周恩来总理逝世40周年的活动。
■ 对话人物
周秉德 周恩来侄女,沈钧儒的长孙媳。周秉德是周恩来三弟最大的女儿,自12岁住进中南海西花厅,在周恩来身边生活了十余年。周恩来夫妇无嗣,周秉德因此成为与周恩来关系最密切的晚辈。周秉德曾任中新社副社长、全国政协委员。
谈纪念
“39年从来没有断过”
记者:1月8日是周恩来逝世40周年,这一天周家会有什么样的纪念活动?
周秉德:我们周家的人和周总理生前身边的工作人员,都会在这一天到天安门的周恩来纪念室进行纪念。我现在也在筹备一个音乐会,不过还不能最终确定。
另外,今年江苏淮安(周恩来出生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梅葆玖(资料图)
魏海敏在台湾地区有“百变京伶”之称,1991年拜梅葆玖为师,专攻梅派艺术,当时,梅葆玖还没有好好想过收徒弟这件事,他被海峡对岸跑来的这个“小孩子”扎实的功底和迫切的学习欲望震撼了。转眼,师徒情已整整25年,又怎是三言两语能讲完,在决定接受采访之前,魏海敏花了很多时间整理心情。
生活里,他是个“理工男”
除了梅派艺术,生活里的梅葆玖是个“理工男”,喜欢摆弄机械。“我感觉老师是一个蛮洋派的人,更有一些雅皮士的感觉。比如,喜欢车,他就是喜欢研究,还有照相机、录音机,他觉得这样充满乐趣。”魏海敏告诉记者。
也许很多人不知道,梅兰芳大师1949年以后很多演出的声音和影像资料,都是梅葆玖帮父亲录的。“如果唱片没有,他就用X光片来录,这个也可以吗?他说可以。有时候我们去找老师,师母说他出去了。这个‘出去’,是指去附近的音响行了,他爱这些地方。”魏海敏说。每次到台北,梅葆玖一定会去博爱路,因为那里有很多摄影和音响器材店。
梅葆玖另一个爱好是牛排,据说一顿可以吃好几块。对此,魏海敏给记者进行了专业解密:“吃肉主要是为了上台的体力,这个行当里有蛮多人都这样,吃几块肉,体力够了,嗓子自然就... 阅读全帖
c**i
发帖数: 13113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身家20忆就能当京城四少
n年前注册的了,只有一个,平常也几乎不去天涯这些国内网站。。
今天是太好奇才去看八卦的。
哪里忙得过来啊,我也觉得平时光看一个mit都已经觉得很浪费时间了。
以后连mit都要少上一点了,浪费生命。。。
n*****u
发帖数: 1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爸爸忆饥荒
本文根据我父亲两年前的谈话录音整理而成:
我在59年7月高中毕业被旧城师范录取了。师范的师资相当棒,环境也很好。如果学生
认真学,成绩好,毕业后能当初中教师。我们年级有八个班,每班有四十多个学生。学
校吃住全管,自己有菜园,国家每人每天供应一斤粮食,生活还不错。所以,一开始我
感觉比较满意。我59年夏天入学一直到60年初学习比较安心,非常刻苦,争取毕业后当
初中教师。但是60年国家形势发生变化。由于大跃进和自然灾害造成粮食减产,60年初
国家粮食供应开始减少。由于饥饿,学生们无心学习,就成群结队去地里采野菜和掘茅
根吃。学生们体育课都不参加,很多人得了水肿病,脚肿的像罗卜,连鞋都穿不上,走
路困难,上完课就只好回到宿舍躺着。
当时家里也挨饿,你爷爷奶奶都吃不饱。我虽然自己也挨饿,但还是每月从伙食费里省
下一些粮票,在学校里换成窝窝头,给家里送去。那时,学校的窝头里也掺野菜,但还
能充饥。旧城离家里远,我就骑孙老师的自行车回家。我记得第一次驮着窝头回家,就
看见你奶奶瘦得皮包着骨头,你爷爷饿得躺在床上不能动。(为什么挨饿?就因为村里
成立了大食堂,吃大锅饭。接着刮五风,高产风和浮夸风,粮...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22
老毛的诗就是一味的装腔作势,一味的呐喊口号,言辞空洞,不知所云,一首词从头
到尾光见他猛绷着肌肉。
这种手段一两首可以叫风格,全是这个风格,那叫趣味怪异,和现在一堆肉的健美冠
军一样,实在没有美感。
y***i
发帖数: 11639
23
把讨论诗的转到这个贴子下来
老毛的诗看了一两首可以称赞有气势,但每首都那个风格,只能叫打鸡血。
为啥?因为每首都是“气势壮阔”,所有的字句都绕着“high, high, high!!!”的风
格写,言辞空洞,除了气势无所表达!实话实说,这是非常低等的审美观。不过低等的
审美观符合修养不够的人粗糙的感受力。说起来这些毛轮也都是些糙哥。。。。
居然有毛轮说他把苏辛比下去了,比比苏东坡的词,真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
来两首苏东坡的最著名的词吧。说实话就算是最糙的糙哥,读一遍这样的词都该感觉高
下如云泥之别。。。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阅读全帖
y***i
发帖数: 11639
24
老毛的诗就是一味的装腔作势,一味的呐喊口号,言辞空洞,不知所云,一首词从头
到尾光见他猛绷着肌肉。
这种手段一两首可以叫风格,全是这个风格,那叫趣味怪异,和现在一堆肉的健美冠
军一样,实在没有美感。
y***i
发帖数: 11639
25
把讨论诗的转到这个贴子下来
老毛的诗看了一两首可以称赞有气势,但每首都那个风格,只能叫打鸡血。
为啥?因为每首都是“气势壮阔”,所有的字句都绕着“high, high, high!!!”的风
格写,言辞空洞,除了气势无所表达!实话实说,这是非常低等的审美观。不过低等的
审美观符合修养不够的人粗糙的感受力。说起来这些毛轮也都是些糙哥。。。。
居然有毛轮说他把苏辛比下去了,比比苏东坡的词,真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
----------
来两首苏东坡的最著名的词吧。说实话就算是最糙的糙哥,读一遍这样的词都该感觉高
下如云泥之别。。。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
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抵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
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江 城 子
乙卯正月二十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852
26
也许我说全是毁谤有些过于绝对了,但是很多人主要用来攻击毛的什么饿死三千万(当然有更夸张的八千万的),那不是扯淡是什么? 中国当时的人口还不到六亿,如果光饿死就有三千万,加上老死、病死和事故,你说这个地球上还能有多少中国人呢? 我承认我自己也被这个谎言唬了好久,出来才搞明白
还有好多如主席之前的功绩,一生致力于公平、平等、正义、民族解放,严惩贪官,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化肥带来了70代中国粮食大幅增产,推广教育医疗科技,开启推动中国的工业化等等,好多并不为人知,为人意识到,很多功绩被人刻意压着不提,或是把功劳记到别人头上。 还有,主席很多非常棒的诗词,今天的新一代都难以有机会接触到
j****n
发帖数: 7636
27
到底饿死了多少或者说到底有多少人是因为营养不良而死的,这个事情,毛有多大责任
可能谁也不知道。 不过,从我的见闻,本家的经历来说,我是相信饿死了很多很多很
多人的。
不过这个本楼无关,不多说了。

当然有更夸张的八千万的),那不是扯淡是什么? 中国当时的人口还不到六亿,如果
光饿死就有三千万,加上老死、病死和事故,你说这个地球上还能有多少中国人呢?
我承认我自己也被这个谎言唬了好久,出来才搞明白
大力兴修水利,推广化肥带来了70代中国粮食大幅增产,推广教育医疗科技,开启推动
中国的工业化等等,好多并不为人知,为人意识到,很多功绩被人刻意压着不提,或是
把功劳记到别人头上。 还有,主席很多非常棒的诗词,今天的新一代都难以有机会接
触到
f****i
发帖数: 9419
28
说你不读书,你肯定不高兴,别的不和你举例了。就主帖这首词是“一味豪迈”么?你
中学中文老师咋教的?如果你都看不懂这首词里面的伤感,苍凉,光理解为豪迈,那么
你就别扯淡了。上赶着让主帖内容打你脸?
s****n
发帖数: 8912
29
1967年7月在中南海召开了所谓的“批斗会”,同时抄了家,会后就把王光美和刘少奇
分别隔离起来。她说,事前刘少奇曾对她说:“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刘少奇和
她永诀的话语!
王光美与刘少奇婚后合影(资料图)
王光美同志谈起和少奇同志最后分离的情景。
那是1967年7月18日。那天在中南海召开了所谓的“批斗会”,同时抄了家,会后就把
她和少奇同志分别隔离起来。对于这次突然袭击,他们思想上事先已有点准备,种种迹
象使他们预感到会出现某种更大的灾难。但绝没有想到,这次竟是他们的永别。她说,
事前,少奇同志一直很镇定,曾对她说过一句话:“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这是少奇
同志和她永诀的话语,也是她亲耳听见的少奇同志最后的留言!
王光美同志的语音里带着悲愤,但却是充满信心的。她说,多少年来,少奇同志的这句
话始终在她耳边回响。是对党、对人民坚定不移的信念,是少奇同志的这句话,成了鼓
舞她活下去的力量。她说,从那以后,直到1978年年底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她恢复自由,
她在监狱里度过了将近12年的时光。在那些苦难的日子里,她总感到少奇同志在伴随着
她,鼓舞着她,要她经受考验,要她相信党,相信人民,相信... 阅读全帖
a******9
发帖数: 1192
30
1967年,武斗开始,全国几乎所有城市一夜之间陷入隆隆炮声和枪林弹雨之中。到处都
是震耳欲聋的枪声和血肉横飞的场面。有一天宫齐领导的战斗队意外捕获到一个重要俘
虏,她就是对立派组织的女政委蔺女生。
时过境迁,蔺女生早已不是那个只会往脑门上别像章的革命小将,她在路线斗争的大风
大浪中飞速成长,成为这座城市一位家喻户晓的风云人物。人们常常看见她身着戎装,
像革命电影《红岩》中那位威风凛凛的双枪老太婆一样腰插双枪,柳眉倒竖英姿飒爽。
当地人把红卫兵女政委传得神乎其神,比如中央文革小组亲自接见过她,比如她能把《
毛选》四卷倒背如流,又比如她的枪法出神入化,左右开弓百步穿杨等等。女政委同宫
齐的战斗队是死对头,双方为争夺市委领导权打了许多仗,死伤许多人。
女政委是单独驾车外出才落入对方埋伏圈的。她很坚强,毫不畏惧,一张利嘴像飞刀,
把那些审判她的男生弄得下不了台。她跟他们针锋相对地辩论,引用领袖语录,口若悬
河滔滔不绝。男生恼羞成怒,不跟她辩论,开始动手打她。打耳光,抽皮带,灌凉水,
坐“老虎凳”。但是她绝不屈服,喊口号,唱《国际歌》,怒目而视,眼睛里充满篾视
,简直跟《红岩》里的江姐差不多。弄...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1489
31
本周末,一年一度的灾难剧情群演大片【高考】又要全国上映了。虽然岛君当年上场时
抱着最新款的打火机哪里不会点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但对这种群众喜闻乐
见的大戏还真是想想就有点儿小激动呢。
翻自己的简历件是让人忧伤的事儿,翻看别人的简历尤其忧伤。看自己的空叹岁月
如飞刀刀刀催人老,蔫儿了黄瓜绿了芭蕉奈何肥肉全在腰,看别人的就更是一声长叹。
罢了,高考季,岛君就翻翻七常委的简历,讲讲他们那些年的高考往事吧。
习近平:“三个志愿填清华,不让上拉倒”
说到高考……呃,其实毕业于清华的习总没经历过高考。1975年还没恢复高考那会
儿,正在陕西插队的习总进清华,走的是推荐。
1969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虽然身为革命元勋之子,但适逢“文革”,其父习仲
勋被打倒,因此习近平在陕北6年,“成分”一直不好。习撰文回忆,在陕北,光入团
申请书他就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更是写了10份。
而能在文革未结束时读大学,也是他和当地领导力争的结果。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回忆:“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
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清华,你让我上就上,不让我上就拉倒。
县里将我报... 阅读全帖
a****r
发帖数: 12375
32
没想到习胖这么高智商,秒杀曾红红应该没啥问题

本周末,一年一度的灾难剧情群演大片【高考】又要全国上映了。虽然岛君当年上场时
抱着最新款的打火机哪里不会点哪里妈妈再也不用担心我的学习,但对这种群众喜闻乐
见的大戏还真是想想就有点儿小激动呢。
翻自己的简历件是让人忧伤的事儿,翻看别人的简历尤其忧伤。看自己的空叹岁月
如飞刀刀刀催人老,蔫儿了黄瓜绿了芭蕉奈何肥肉全在腰,看别人的就更是一声长叹。
罢了,高考季,岛君就翻翻七常委的简历,讲讲他们那些年的高考往事吧。
习近平:“三个志愿填清华,不让上拉倒”
说到高考……呃,其实毕业于清华的习总没经历过高考。1975年还没恢复高考那会
儿,正在陕西插队的习总进清华,走的是推荐。
1969年,习近平到陕北插队。虽然身为革命元勋之子,但适逢“文革”,其父习仲
勋被打倒,因此习近平在陕北6年,“成分”一直不好。习撰文回忆,在陕北,光入团
申请书他就交了8次,入党申请书更是写了10份。
而能在文革未结束时读大学,也是他和当地领导力争的结果。
在《我是黄土地的儿子》一文中,习近平回忆:“那时候报大学,清华有两个名额
在延安地区,全分给了延川县。我三个志愿都填... 阅读全帖
h*****l
发帖数: 3857
33
北戴河,这里曾经是中央高层领导人夏天休假的地方。在这个轻松的环境里,中央首长
们得到了休息,他们的子女则在这片海滩玩耍、成长,留下难忘的回忆。如今,北戴河
早已成为最普通不过的旅游景点。但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北戴河的
那段黄金时代,仍是高干子女们的美好记忆,他们无法忘怀那片等级森严、生活安逸的
海滩。2014年9月,《国家人文历史》记者采访国民革命军上将、前全国人大副委员长
程潜的女儿程丹,听她回忆生活在50年代的普通人完全无法体会的北戴河暑期生活。
上世纪60代初,程潜的六个女儿在海边合影。左起:程欣(四女)、程瑜(二女)、程
玉(小女)、程熙(长女)、程文(三女)、程丹(五女)
去北戴河就像搬家
夏天到北戴河度假已经是生活的一部分。每年暑假,我们全家人就跑到北戴河得住一个
月左右,最长的一次有四十多天。因此,每次到北戴河就跟搬家似的,被褥、床单、蚊
帐、衣服、小板凳什么都自己带。除了我们一家人之外,跟随的还有秘书、司机、厨师
、警卫员一起,杨秘书、汪秘书、谢秘书、厨师刘哥、陈哥哥,还有北京的两个警卫都
跟着,可谓全家搬迁。所有这些都由阿婆统筹,刘哥就跟阿婆算账,跟在...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34
http://www.shz100.com/article-195-1.html
我的女儿是1960年5月出生的。那正是全民挨饿进入高潮。当时“孩子他爸”正在农村
下放劳动(长期在国外工作的人回来都需要下去锻炼,我如不是有此特殊情况,也会下
去的)。我们都认为这是宝贵的锻炼机会,决不想要他为我生产而请假回京。我全靠父
母家做后盾,在家坐月子。他们几个月前就把全家的票据和蛋、糖等副食品配额集中存
起来做好准备。但是肉票是过月作废的,而且有票也不一定买得到肉。家里的老保姆为
此费尽心机,在算准的预产期前夕,以全家的肉票早起排队买了一支蹄炖汤。偏偏我实
际生产的日子比预产期晚了十多天,那时又没有冰箱,急得老保姆直掉眼泪,只有每天
煮一开,保证它不变质,到我产后吃到时已经只剩汤了。反正“肉烂在锅里”,并未损
失,营养保留多少就不得而知了。至于产妇最需要的鸡蛋,靠全家的配额也是不够的。
母亲托一位亲戚从农村弄来一篮鸡蛋。那时报上正在大力批判农村自由市场,说是“挖
社会主义墙角”云云。我就认定那鸡蛋一定是从自由市场来的,拿出“耻食周粟”的精
神,坚决拒吃,真乃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其“左”愚不可... 阅读全帖
q*p
发帖数: 963
35
http://www.guancha.cn/local/2015_08_14_330666_1.shtml
8月14日早上六七点钟,泰达心脑血管医院,大部分病房门都开着,不像前一天大多关
着门。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早听到有护工说,这里住着一个消防战士,眼睛灼伤,脊椎骨折
。所以在一直注意寻找着这位伤员。
刚好在路过一间病房时,发现一个年轻男子眼睛蒙着纱布,正坐在床上,整个后背的皮
肤都被灼伤了,是一种点状的伤痕类型,红的、白的、黑的,他的妈妈一边帮他擦背,
一边安慰他:别想了,别想了,都会过去的。但他明显心情不太好,不断和家人发脾气
,大声埋怨着:慢点儿啊,轻点儿。
转了一圈再回来后,发现他正靠在床上休息,似乎心情也恢复了平静。于是《中国新闻
周刊》记者走上前去,亮明身份,问他可不可以介绍下当天救火时的情景。于是就有了
这份口述。临走时,他的妈妈对记者说:他的六个战友都没了……
我是湖南长沙理工大学学企业管理的,因为身体好,毕业后去当兵。到天津做消防员已
经4年了。
8月12日晚上,我们晚上11点多到接警到达现场。我是在开发区特勤队,一般特殊火情
、火情危重的时候需要特勤队出动。
最...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621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53忆《仙剑奇侠传》
在田伯光那里直接练成10级,横扫天下
M******a
发帖数: 6723
37
原订七点开船,九点钟了还在朝天门码头等雾散。江面上飘浮着各种秽物,有没有
人注意到污染问题?
渡长江,过三峡,偿平生愿。瞿塘峡雄伟、巫峡幽深、西陵峡滩多水急。三峡整个
就是一条曲折的画廊,时而峰回江转。江山如此多娇,入眼都是美景,心里早胀得饱饱
地。
解放后整治长江航运,花费达逾十七亿。夜航已有照明,远比以前安全方便。可是
泊岸、起锚、上货下货,还是竹钩撑竿、肩挑背扛的。进港时,口哨喇叭和大喉咙交替
开道:“的,的的……让一下,让一下……”长江航运要机械化、快速化起来,还需要
一段日子。
出游租用的浅绿色小汽车被围得密不透风,一大堆人排队要跟汽车合照,一条领带
,几个人轮番使用,有的嘴角还故意吊个纸烟,我迟疑了好一阵子,不好意思上前认车
,又想代车子收一笔陪照费。
吃中饭的时候,近邻三桌都是洋人,三个女服务员穿梭不停地为他们上菜下菜。好
高的一叠盘子刚收走,又大盘大盘地端新菜。偌大的餐厅,就为这几个人川流不息。
洋大人还都很有礼貌地每样菜品尝一下,在美国哪里见过这种吃中饭的局面?总统
元首的国宴也不过如此吧?当然,别人花钱和我不相干,但总觉得屈意承欢讨好,让别
人当笑料,真犯不着。看到... 阅读全帖
s******8
发帖数: 7105
38
除了高级干部,大部分人都有可能浮肿,光有粮食没有油、肉营养不够。
c*******e
发帖数: 70
39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Re: 童年杂忆 (18) 后记
还在打算写这段故事时心里就很是坠坠不安的,这里的一位好友鼓励我去写,于是就下决
心一路写了过来。最初的时候没有看到人回,一度很是灰心,虽然自己在长长的时间里也
只是当潜水员。后来一位朋友说我的故事“像一股清泉,像一弯新月,像刚出笼的肉包子
” ,我就觉得很高兴。我不善于驾驭文字,只是真实地记下过去的一段岁月,只要读者
喜欢,我想自己的一点小小的愿望就实现了。
我小的时候应该算是一个胸无大志之人吧。记得三年级时老师问我们长大了有什么理想,
有的同学说要当解放军,有的说要当医生,有的说要当科学家…我则老老实实的说自己想
当一个农民。感谢乡亲们为我保留了这个愿望--今天父母仍在耕种着属于我的一亩三分地
。不过对于那时的我来说这就是最实在的理想了,大学在我儿时的心里还只是一个遥远的
无法企及的梦,虽然多年以后我终于迈进了向往已久的大学校园。
我小时候没少挨妈妈的打,这当中少不了因为我的顽皮,而更多的是因为她恨铁不成钢。
后来妈妈问我还记不记得她打我的事,我只知道挨了无数打,其他的都忘光了。儿时的我
天天盼着自己快些长大,好用自己的双手早日为父母撑起一片天空;当然长大了也可以少
被妈妈打。妈妈一
c*******e
发帖数: 70
40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童年杂忆 (5) 山里红
山里红名如其果,秋日里只要你到山里去走一走,远远的就可以见到这满树红彤彤的果实
,很诱人的说。不过这种小小的果子可酸得很,难得碰到那么一两树好吃的。有一年冬天
上山砍柴碰巧遇到了这么一棵。这时节果子早已落了一地被埋在了雪里, 恰巧有那么几颗
露在外边的,拾起来一尝,凉冰冰的却很甜,很面。于是扒开雪,捡了好多拿回去给家人
吃。
后来有人收购山里红,好像是用它来酿酒吧。于是家家户户掀起了抢摘山里红的热潮。和
梨树比起来,山里红就长得瘦弱得多了,同样的是它的刺也很多,所以我们就三下五除二
把它砍倒再去摘果子。好在这种树多得是,生命力又极其旺盛,倒也没有被砍光,每到秋
天,仍是在山里点缀出一道独特的风景。
除了山里红,还有山葡萄,圆枣子,山杏,山李子… 记得很小的时候很多人家都在山上
种自留地,还有一个很好玩儿的叫法是“后门儿地” ,我们家在几里外的山里也有很大
的一块儿地,后来不让种了,我们就全栽上了松树。现在它们已经有碗口粗了吧。前些天
老爸电话里说这片木材能卖几千块钱呢。地边上就有不少的山葡萄,和大人一起到山里干
活时,小孩儿家干一会儿,玩一会儿,常会跑过去摘葡萄吃。其实这个时候的葡萄是
c*******e
发帖数: 70
41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童年杂忆 (13) 秋收
一年当中秋天应该是我最喜欢的季节了。秋高气爽的日子我会有好多新鲜的蘑菇可以采摘
;我可以吃到那么多可口的野果;但是金秋最让我心动的应该是田里的庄稼。看着我们洒
下一年的汗水终于换回了实实在在的收获,每个人的脸上都会挂满了甜甜的笑。
秋收当是在九月下旬。这个时候我们那里的昼夜温差极大,也可以说是早穿皮袄午穿纱了
。我们最先割的是大豆和玉米。记得那时候凌晨三点钟左右老爸就会起来割豆子;而我常
常要到五点钟才会爬起来,这时老爸已经割了好多。因为还是清晨,豆秧上满是露水,过
不了多久手就又湿又凉的了。我开始也会戴着手套,但湿湿的手套让你反而更不舒服,索
性光着手干活会更快些。我们就这样连割带拔的忙到八点钟左右回家吃饭。然后赶快回来
把割倒的豆子捆好,用牛车拉回家。这样到了十点多时,露水已经散尽,干干的豆荚用手
一碰就会四下裂开;我们就把豆子先扔在一边,等第二天一大早再割。于是我们要起好几
个早,才能割完整片的豆地。豆子拉回家后会先摆在菜园子里,这样免不了撒落不少的豆
粒。奶奶就会拄着拐仗把它们都捡起来,她老人家是不肯浪费一粒粮食的。
这样一天里剩下的时间就用来割玉米了。我们会先把三棵成三角形的
c*******e
发帖数: 70
42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童年杂忆 (17) 我的小学(一)
我们那里农村的孩子上学普遍都很晚,我也不例外。妈妈说当年我上学的心情很是迫切,
不过我还是差一点儿被我们的老校长据之门外。他在解放前就已经高中毕业了,在我们那
里算蛮有学问的。记得是在那年秋天,亲自给我们面试的校长一签就给我拒了,可能是因
为我长得又瘦又小吧,虽然我虚岁已经八岁了。我一下子就急得哭了起来,老先生不知怎
么回心转意,给了我一次死里逃生的机会。他让我数数,于是我一口气从一数到了一百。
就这么着,我开始了自己漫长的学生生涯--这是我哭着要上学时没有料到的。
上学的第一天是大姐领我去的。她早早用牛皮纸帮我包好教科书,我又用枕头什么的给压
平整。可惜我看书象吃书,没几天书皮先不见了;等到了期末,前头还好,只是丢到了第
一课,后面基本上是生词表全撕光了。记得刚上一年级时,我们班一共只有十个同学。我
努力地回忆了一下,怎么也想不起其中一个的名字了。入学的头一天吧,班主任就让我们
准备一个计数器--她一人身兼两职,语文数学一手抓。就是用杏条弯成一个弓形,用一根
细绳固定住,绳子中间穿上20个玉米粒。这样20以内的加减法就用它解决了。一年级在我
的记忆里没有留下什么影子,唯一的印象是到升
y*******g
发帖数: 1270
43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征文]童年忆事

“每次放牛回家,总是要提前把衣服弄干,否则到家了,被爸妈
看到又戏水了,那肯定得被狠狠地批评。”
唉……我也尝试过,不过给老爸老妈用手在背上一摸就暴露了。
后来的对策是,想玩水了,光腚下水,起来穿好衣服后,玩了命的玩一会,出尽量多的
汗。
这样就不会被发现挨训了。
l****a
发帖数: 4017
44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毕业往事]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记忆在时光大河的流逝和漩涡中,逐渐腐朽消失。许多往事,早已忘记。唯独学生时代
的许多回忆,却依然流淌在记忆的深处,任随时间的飞逝,永不腐朽。
我不是一个太引人注目的人,用柔弱而腼腆的江南男子来形容自己,丝毫不过。虽然还
不至于到肩不能担,手不能提的地步吧,但是体育基本是和我绝缘的,不是我不玩,而
是总是上手很慢,玩的不溜。可能这就是所谓的天赋吧。
因此,学生时代的娱乐,几乎只有小说,扑克和棋子了。然而有趣的小说总是有限的,
一段时候过后,出现了小说荒,陪伴我的,只有扑克和棋子了。扑克对于学生时代的我
,就像黄金屋颜如玉一般,如同鸦片一样吸引着我,为此乐而忘睡。夜里挑灯奋战那是
正常的,甚至还经常梦回牌局对战。因而每天上课,总顶着俩大大的眼圈,并伴随着一
声声哈欠,仿佛纵欲过度一般。。。
江湖人称纵欲少爷。
学生时代还有很多趣事故事,实在多不胜数,不胜枚举,在此就不说了。回忆过后,总
是唏嘘。
。。。。。。。。。。。。。。。。。。。。。。。。。。
最后的散伙饭,没有太多豪言壮语。倒是最后大家都沉默了,有几个人眼里还有一点泪
光,换作平时,肯定是会惹来大家的笑柄的,可是那晚,大家都没笑,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5
来自主题: Parenting版 - 忆一件我爸英勇事件
小学五年级的暑假,我爹看完球赛,大半夜的把熟睡的我喊起来出去宵夜。
我睡眼惺忪的有一筷子没一筷子的吃着毛豆,我爹光着膀子,啃着牛蹄筋,喝着啤酒,
心情不错的样子。我知道,定是他喜欢的球队赢了。
待他喝到眨眼都费劲的时候,起身拍拍我后脑勺,一把将我捞起来:“走!回去洗了睡
。”
刚出夜市,一辆摩托车迎面开过来,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我爹一把扯开我,愤怒的盯
着开过去的摩托车。我吓得一身汗,那车可以说是擦着我身子过去的。
摩托车在不远处减速停下来,后座上的两人下车朝我们这望了一眼,见我没什么事,骂
了几句脏话,跨上车准备走。“站到。”我爹一声喝住他们,“差点撞到人了你晓不晓
得?”
年轻人也毫不示弱的下了车:“又没撞到,你说个鸡巴说?”
“好,好,你有狠。”我爹边说边点头,环顾了一下四周。
抽起散落在夜市门口的啤酒瓶,连着照着他们甩过去。瓶子碎在三人周围,纷纷惊得往
后避让。
其中一人语气惊恐的吼道:“尼玛,真差点砸到了。”“又没砸到,等砸到了再说。
”开摩托的年轻人抓住我爹补充弹药的空挡,骑着车逃出了我爹的射程,剩下两人连忙
跟上,跨上车一同走了。
回去的路上,我对我爹充满了崇拜,简直智勇... 阅读全帖
l***5
发帖数: 3433
46
【2008/09/18 联合报】
赵宁是个天性醇厚的人,儿女妻子兄弟朋友都爱他敬他,即使离开了也该是满心喜悦的
。因此我也不想说些感伤的话,只用回忆的片段来纪念我们那些快乐的日子,那些在阳
光里的日子……
赵宁和我服兵役时同在一连,睡上下铺。慢著,不健忘的读者也许\记得我提到过,刘
兆玄和我服兵役时同在一连,睡上下铺。那么究竟是怎么回事?是否我得了健忘症?
读者请不要心慌,两者都是事实!我大学毕业刚到宪兵学校受训住的是大营房,报到时
就碰到一个讲话温文尔雅的大个子,交谈后才知道原来是赵宁。我俩都在台大,应该是
同学,但是因为他在政治系,不在校本部,所以居然在台大时没见到过,却在宪兵学校
认得了。等到编好号数,那就更巧了,不仅是同连,而且是同排同班!赵宁个子大是班
头,然后是殷允弟,然后就是我。但是在营房里我们同样是单号竟然睡上下铺,也不知
道营部是怎么排的。至于兆玄,则是在分发到部队后才睡上下铺,所以并没有矛盾。
一同受训的预官里面真是人才济济,除了赵宁、刘兆玄,还有阮大仁。赵宁画漫画、兆
玄画油画、大仁能文又写得一手好字。我们这些人上课都爱耍宝,宪兵学校的教官对我
们真是头痛极了。赵
i***l
发帖数: 9994
47
来自主题: Arizona版 - 【春节快乐征文】过年杂忆
不觉又是农历新年了。
在太平洋的这边,人们像平常一样过日子,感受不到多少过年的气氛。到了我这个年龄
,说起过年,几乎已不能再在心中激起一丝涟漪。似乎,记忆中的过年前的憧憬,兴奋
,希望,都是小时候才有的。回忆起过年,一下子闯入脑海中的,也都是自己六七岁时
候和哥哥姐姐爸爸妈妈在一起的场景。于我而言,过年的时光就如一幅画卷,已经凝固
在那个特定的时空里了。
年三十凌晨,半夜一过,哥哥姐姐就都起来了,我还赖在床上。其实早醒了,但是还要
装睡。哥哥来叫我起床了。我一下子光着身子跳起来,等着哥哥跳上床来抓我起来。这
时候姐姐也走了进来,看着我还没穿衣服,连说羞羞羞,然后哥哥就把我按在床上,很
快的把我的秋衣秋裤穿好。这时候我就老实了,激动的等着哥哥把年前刚买的新衣服给
我穿上。穿了新衣服,感觉自己顿时是这个村里最帅的人了,所以就志得意满的跳下床
,和哥哥一起帮爸爸妈妈准备祭祀的供品。
摆放供品是爸爸的工作,我们姐弟就打打下手,帮他拿一些盘子碗啊什么的。摆好了,
院子里每张桌子的供品前让几个茶杯,里面倒上谷粒,用来插香烛。冷飕飕的空气里很
快弥漫着香火的气息,心里也充满了敬畏和希冀,希望祖先能来...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51
48
来自主题: Boston版 - 风花雪月忆白胖
只看到你从墙角一个起点,开始走强,发散,超越,过火,爆炸,收光,黯淡,收敛,
聚点回到墙角,的网络爆喷过程。

吧。
f********9
发帖数: 298
49
来自主题: NewYork版 - 【来美国的二三事:忆】
哎..不知道你怎样了.
刚在MSN上和别人说见光死.
我和你大概就是那样.
想起真的有点想哭的.
N***G
发帖数: 408
50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忆一个好牙医
儿时牙不好,是牙科常客。那时挂号不宜,老妈半夜起来去挂,后来和医院太平间看更
大爷熟了,才不用半夜去了,不过也得4,5点到,免得别人说她的号不算数。
到美国第一次看牙医,X光片出来,医生把护士助理都招徕了。说不相信是大陆做得根
管治疗,太好了。
中学做第一个根冠治疗。是个很安静的女大夫,50来岁不到60吧。轻手轻脚一个人
。开始我们很烦她,老说没清干净,害我们一次次挂号。医院的医生大部分是职工的家
属,水平普遍不高。后来我发现几乎所有病人都排让她看病,其他几个看着就没太多文
化的医生大妈在一边聊天。那时国营工资应该是都一样的,干多少都没关系。
每次都坐在门口等个一两小时(过号就不能看了),于是听说只有她一个名牌医学院毕
业的,听说她出身最不好,听说牙科就她不是党员,听说评奖金她票最少。
看病时,除了和治疗相关该说的,没听她说过别的。一双干净安详专注的眼睛。病人再
多,她还是那样不急不躁。
时至近日,再没遇到这样的牙医。技术好,手轻,耐心。后来在美国看的第一个牙医也
不错,可惜去世了。再往后遇到的每个湾区牙医都把赚钱放在病人利益上太多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