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张爱玲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s
发帖数: 70028
1
张爱玲遗失了哪些作品
从已公布的张爱玲书信中我们知道,在美频繁的搬家过程中,张爱玲的作品有多部遗失,如两篇未发表的短篇小说(1966年12月31日致夏志清信),不知是什么内容,也不知后来是否补写;“正在写的一大卷稿子”搬家时丢失,庄信正疑为《对照记》的初稿,后张爱玲“凭记忆写出来”;部分《海上花》英译稿迁徙中遗失,后来的译稿全璧或为补译(后由在美国南加州大学图书馆任职的浦丽琳女士在张爱玲遗稿中发现并出版,英文名《Sing-Song Girls of Shanghai》)。张爱玲从1983年到1991年因虫患频繁搬家,有一段时期是几天换一个汽车旅馆,随身东西大量丢弃,其中也不乏文稿,所以才有台湾记者戴文采淘垃圾之举。如果张爱玲的晚年生活安定些,或许会有更多传世的作品吧。
张爱玲在日本
张爱玲在1953年二、三月间给宋淇的书信中,谈到1952年11月“我到日本去了一趟又回来了”,试图通过在日本的好友炎樱找工作。我们知道,胡兰成自1950年起就居住在日本,此时张爱玲跟胡兰成分手没几年,而且胡已彻底伤了爱玲的心,张爱玲到日本肯定不会去见胡兰成。那么,张爱玲此趟日本之行都去了哪里?都见了什么人,...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2
张爱玲的人生,在旧上海的前半生是人们熟悉的,在美国的后半生是人们陌生的。2013年3月,92岁的夏志清先生在台湾出版了《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让张爱玲在美国的境况,有了清晰一些的面貌。
2008年庄信正出版《张爱玲来信笺注》公布84封信,2012年苏伟贞出版《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公布十余封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收录135封信,其中32封首次面世。
张爱玲到美国后,从上世纪60年代起和夏志清通信。从1997年4月至2002年7月,台湾《联合文学》曾断断续续刊载过这些信件,每封信后都有夏志清的按语说明。
1
谋生的刀子悬在头上
作为“登高一呼”,给予张爱玲文坛重要地位的夏志清,他和张爱玲的通信,意义也非同寻常。
这些信件最终结集,和夏志清2009年生了一场大病有关。“当时,他就说,我哥哥的信放在哪,张爱玲的信放在哪,好像在跟我交代后事。”夏志清夫人王洞对记者回忆当时的情况说:“其实,我想就是他年纪大了,应该出这么一本书。”
夏志清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最新披露的32封信无法亲自编写按语,都由王洞代为完成,夏志清审核认可后发表。王洞虽称“我这个人对文学没有兴趣”,但还是花了很大精力完成按语的编撰...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3
宋以朗邀请艺术家何倩彤为《少帅》画插图,尤其在一些张爱玲用笔简省处,让读者停顿。
9月1日,张爱玲最后一部未刊小说遗稿《少帅》繁体版由台湾皇冠文化集团正式出版。
《少帅》写于1960年代初,是张爱玲以张学良和赵四小姐的爱情为蓝本写就的英文小说。
50多年后,《少帅》由张爱玲遗产执行人宋以朗(主编)、冯睎乾(考证)、郑远涛(翻译)三位有心人耗时3年整理出版。大红色封面上,左侧黑白插图是一对男女紧紧相拥,配上文字:“他顺着气息将她吸进去。即使他们只能有这样的刹那又如何,时间缓慢下来,成了永恒。”从2007年开始,宋以朗从父母宋淇、邝文美手中接过重任,成为张爱玲文学遗产执行人。他持续整理张爱玲未发表的遗作,并将之出版。
张爱玲研究专家、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陈子善肯定宋以朗的贡献,“他将这些材料呈现出来,供大家研究,具有历史性的贡献”。而《少帅》与前述已出版的张爱玲遗作不同,这次宋以朗除精选翻译人选,还邀请学者冯睎乾撰写考证、分析文章附于中英文稿之后,形成文、译、析三者合一的出版体例。人人都说张爱玲,但这一次的张爱玲,真的被认真对待到了极致。
宋以朗的使命
香港九龙嘉道理道上,阳光从树荫中穿过,路...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
刚在未名新闻上看的,晕一个,还有於梨华……
张爱玲晚年信件被曝光:胡兰成会把我说成他的妾
2013年04月21日20:22:43 [新闻大杂烩]
张爱玲的人生,在旧上海的前半生是人们熟悉的,在美国的后半生是人们陌生的。2013
年3月,92岁的夏志清先生在台湾出版了《张爱玲给我的信件》,让张爱玲在美国的境
况,有了清晰一些的面貌。
2008年庄信正出版《张爱玲来信笺注》公布84封信,2012年苏伟贞出版《长镜头下的张
爱玲》公布十余封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收录135封信,其中32封首次面世。
张爱玲到美国后,从上世纪60年代起和夏志清通信。从1997年4月至2002年7月,台湾《
联合文学》曾断断续续刊载过这些信件,每封信后都有夏志清的按语说明。
1 谋生的刀子悬在头上
作为“登高一呼”,给予张爱玲文坛重要地位的夏志清,他和张爱玲的通信,意义也非
同寻常。
这些信件最终结集,和夏志清2009年生了一场大病有关。“当时,他就说,我哥哥的信
放在哪,张爱玲的信放在哪,好像在跟我交代后事。”夏志清夫人王洞对记者回忆当时
的情况说:“其实,我想就是他年纪大了,应该出这么一本书。”
夏志清年...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5
谁能想到,风华绝代的才女张爱玲,晚年生活的中心不是写作,不是研究,不是游历,而是艰苦卓绝地与虱子战斗。
据张爱玲遗嘱执行人林式同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她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这似乎是夸张,因为这样算下来,张爱玲搬家次数达 180多次,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张爱玲给文学史家夏志清的一封亲笔信里,说法更吓人:“我这几年是上午忙著搬家,下午忙著看病,晚上回来常常误了公车。”可以确信,晚年张爱玲即使不是每天都搬家,其搬家频率之高也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张爱玲如此频繁地搬家,仅仅是为了“躲虫子”——一种她认为来自南美、小得肉眼几乎看不见、但生命力特别顽强的跳蚤。她随身携带著简易的行李,只要在栖身处发现跳蚤就马上离开。1991年,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每月要花两百美元买杀虫剂”,“橱柜一格一罐”。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强迫症,一种病态。
17岁时,张爱玲就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爬满了虱子。”一个正当青春年华的女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想来令人恐怖,不幸的是一语成谶。张爱玲的一生,正是与“虱子”战斗的一生。
张爱玲很早就看到,穿梭于俗世繁华中的男男女女,华丽的外...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6
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张爱玲平均每周搬家一次,她如此频繁地搬家,仅仅是为了“躲虫子”,只要在栖身处发现跳蚤就马上离开。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强迫症,一种病态。本文摘自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文欢所著《历史不忍细看》一书。
张爱玲
谁能想到,风华绝代的才女张爱玲,晚年生活的中心不是写作,不是研究,不是游历,而是艰苦卓绝地与虱子战斗。
据张爱玲遗嘱执行人林式同说,从1984年8月到1988年3月这三年半时间内,她平均每个星期搬家一次。这似乎是夸张,因为这样算下来,张爱玲搬家次数达180多次,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但张爱玲给文学史家夏志清的一封亲笔信里,说法更吓人:“我这几年是上午忙着搬家,下午忙着看病,晚上回来常常误了公车。”可以确信,晚年张爱玲即使不是每天都搬家,其搬家频率之高也大大超乎一般人的想象。
张爱玲如此频繁地搬家,仅仅是为了“躲虫子”——一种她认为来自南美、小得肉眼几乎看不见、但生命力特别顽强的跳蚤。她随身携带着简易的行李,只要在栖身处发现跳蚤就马上离开。1991年,她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每月要花两百美元买杀虫剂”,“橱柜一格一罐”。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11067
7
我把这三个民国女作家如此排列,相信大家都看得懂——按名气排的,最红的放前头,
吸引眼球。
这三个女作家我都不是特别喜欢。我最喜欢的民国女作家是萧红,大学时我的写作课老
师特别推崇萧红,当时她还没像这几年这样红,我便揣着怀疑去读了,结果只能用四个
字形容:惊为天人。中学时曾喜欢过张爱玲,现在对她也还抱有好感,但我觉得,张爱
玲的才气实在不足以与萧红相比。
扯远了,还是说回本文主旨来。这幕大戏是读者们喜闻乐见的扇耳光扯头发撕逼剧,三
个各具才华的女作家于民国末年在上海上演的一幕互喷好戏。故事的主角之一——潘柳
黛直到70年代都还对自己曾经针锋相对过的张爱玲念念不忘,时不时地写文鞭笞一番当
时已远在大洋彼岸的张爱玲。
可能很多人要问了,这个潘柳黛,谁啊?大家都知道张爱玲,很多人知道苏青,知道潘
柳黛的,估计就少之又少了吧——这正是潘柳黛与前两人交恶的重要原因,名气差距产
生的妒忌。
文人相轻,大抵是出于妒忌。男性文人相对理智,还可以把批评基本上局限于作品这个
方面,就算放大一点,也多半是被对方抓住了什么私生活上的小辫子,拿出来嘲笑一番
罢了。但女性文人之间的骂战,那是海陆空加宇宙地底的五维打... 阅读全帖
m******s
发帖数: 665
8
17岁时,张爱玲就说过:“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衣袍,爬满了虱子。 ”一个正当青春年华的女孩子说出这样的话,想来令人恐怖,不幸的是一语成谶。张爱玲的一生,正是与“虱子”战斗的一生。
张爱玲晚年生活的中心不是写作,不是研究,不是游历,而是艰苦卓绝地与虱子战斗。张爱玲如此频繁地搬家,仅仅是为了“躲虫子”——一种她认为来自南美、小得肉眼几乎看不见、但生命力特别顽强的跳蚤……
谁都看得出来,这是一种强迫症,一种病态。
36岁时和美国作家“奉子成婚”
1952年开始,张爱玲在香港一住三年,并认识了名作家宋淇,她从此得到很多帮助。
到了1955年,张爱玲到了美国纽约,住在一个叫“救世军”的女子宿舍。她孤身一人,没有亲友可以投靠。另外,张爱玲没有大学学历,她在香港大学读了一年多,战事爆发后就回上海了。重回香港,她不可能复学,因为没有学费,所以她始终没有一个大学文凭。大家知道在美国那个社会,没有正式的大学文凭是无法找到工作的,尽管你很有才。在这样一个陌生社会里,想立身就只能结婚。
1956年3月,她申请到文艺营住半年。这个文艺营由著名作曲家爱德华·麦道伟的遗孀玛琳·麦道伟所创立。她老公死了,留下一大笔遗产做...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9
最近,张爱玲正在遭遇一些“曝丑”运动。她身前保持通信的朋友——那些她信任的人,出于各种考虑,开始不断地将张爱玲写给他们的信结集出版,毫无保留。
于是,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读者面前。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人一一整理出来出版。“张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张迷苦苦哀求。张爱玲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本报记者郦亮
张迷痛心:拿信出书影响张爱玲形象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
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身为文学评论家的这位老先生与张爱玲关系甚为密切,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给予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至高评价。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
“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这样写道。夏志清老...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10
最近,张爱玲正在遭遇一些“曝丑”运动。她身前保持通信的朋友,那些她信任的
人,出于各种考虑,开始不断地将张爱玲写给他们的信结集出版,毫无保留。
于是,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
读者面前。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人一一整理出来出版。“张
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粉丝苦苦哀求。张爱玲
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本报记者 郦亮
粉丝痛心:拿信出书影响张爱玲形象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
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
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身为文学评论家的这位老先生与张爱
玲关系甚为密切,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给予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至高评价。
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
“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
,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
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11
最近,张爱玲正在遭遇一些“曝丑”运动。她身前保持通信的朋友,那些她信任的
人,出于各种考虑,开始不断地将张爱玲写给他们的信结集出版,毫无保留。
于是,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
读者面前。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人一一整理出来出版。“张
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粉丝苦苦哀求。张爱玲
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本报记者 郦亮
粉丝痛心:拿信出书影响张爱玲形象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
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
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身为文学评论家的这位老先生与张爱
玲关系甚为密切,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给予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至高评价。
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
“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
,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
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12
最近,张爱玲正在遭遇一些“曝丑”运动。她身前保持通信的朋友,那些她信任的
人,出于各种考虑,开始不断地将张爱玲写给他们的信结集出版,毫无保留。
于是,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
读者面前。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人一一整理出来出版。“张
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粉丝苦苦哀求。张爱玲
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本报记者 郦亮
粉丝痛心:拿信出书影响张爱玲形象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
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
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身为文学评论家的这位老先生与张爱
玲关系甚为密切,他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一书中给予了张爱玲前所未有的至高评价。
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
“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
,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
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张爱玲曝八卦:傅雷与刘海粟小姨子偷情内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pr 6 22:07:00 2016, 美东)
1939年起,傅雷与刘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发生婚外情。张爱玲将此事写成了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张爱玲为何要对傅雷下刀,他们究竟为何交恶?本文摘自2016年1月22日《北京晚报》,作者唐山,原题为《张爱玲为何要写小说影射傅雷》。
1948年,张爱玲在香港留影(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地去,嫁了个空军,很快就离婚,我听见了非常懊悔。”1982年12月4日,张爱玲写信给宋淇,披露了她发表于1944年11月的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的内幕。
宋淇是翻译家,涉猎甚广,与张爱玲、傅雷均有密切交往。1949年后,傅雷一直租住在宋家的房子中,直到自杀。宋淇走上翻译之路,还是傅雷催逼的结果。
1939年起,傅雷与刘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发生婚外情。张爱...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4
1939年起,傅雷与刘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发生婚外情。张爱玲将此事写成了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张爱玲为何要对傅雷下刀,他们究竟为何交恶?本文摘自2016年1月22日《北京晚报》,作者唐山,原题为《张爱玲为何要写小说影射傅雷》。
1948年,张爱玲在香港留影(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殷宝滟送花楼会》写得实在太坏,这篇是写傅雷。他的女朋友当真听了我的话到内地去,嫁了个空军,很快就离婚,我听见了非常懊悔。”1982年12月4日,张爱玲写信给宋淇,披露了她发表于1944年11月的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的内幕。
宋淇是翻译家,涉猎甚广,与张爱玲、傅雷均有密切交往。1949年后,傅雷一直租住在宋家的房子中,直到自杀。宋淇走上翻译之路,还是傅雷催逼的结果。
1939年起,傅雷与刘海粟妻子成家和的妹妹成家榴发生婚外情。张爱玲将此事写成了小说《殷宝滟送花楼会》。张爱玲为何要对傅雷下刀,他们究竟为何交恶?
傅雷继承了母亲的刚烈性格
傅雷1908年生于浦东,家道殷实,据他写于1957年“反右”运动中的《傅雷自述》,傅家原有田400余亩,1948年时还有200余亩。傅雷4岁时父亲入狱惨死,24岁...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4647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张爱玲,华丽与苍凉(zz)
张爱玲可供人谈论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可供人争论的也因此不少。早两年有关于张爱玲
的大型争论,相对于文学史几十年来对张爱玲的视而不见,虽然现在的一些争论偏颇得
可笑,但总算是看到了张爱玲的存在。
张爱玲对这一切都已经不以为意,无论她是否还在这个世界。她活着,为自己活;
她逝去,也仅仅为自己逝去。特立独行,对她而言,就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不为什
么。
在左翼文人劝她不要发表作品时,她坦诚地拒绝了,因为“出名要早呀!来得太晚
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而在“张爱玲热”卷土重来时,她一个人躲在洛杉矶的公
寓里,坚决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张爱玲就是张爱玲,她一直没有变,也不会变。

我立在阳台上,在黯蓝的月光里看那张照片,照片里的笑,似乎有藐视的意味,然而那
注视里还是有对这世界难言的恋慕。     ——张爱玲
家世显赫
张爱玲的祖父张佩纶(1848—1903),字幼樵,清末同光年间“清流派”
的中坚人物,同治辛末翰林,官至侍讲,署左副都御史。佩纶在当时是主战派,可终究
一介书生,中法马尾海战,佩纶以指挥官身份竟至全军覆没,获罪被发配黑龙江热河,
一番建功立业的雄心终成笑柄。他获释...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607
16
来自主题: Missouri版 - 张爱玲,华丽与苍凉(zz)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fukCuiYi (阿拉日崔屹),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张爱玲,华丽与苍凉(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Feb 7 21:58:59 2012, 美东)
张爱玲可供人谈论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可供人争论的也因此不少。早两年有关于张爱玲
的大型争论,相对于文学史几十年来对张爱玲的视而不见,虽然现在的一些争论偏颇得
可笑,但总算是看到了张爱玲的存在。
张爱玲对这一切都已经不以为意,无论她是否还在这个世界。她活着,为自己活;
她逝去,也仅仅为自己逝去。特立独行,对她而言,就是生命存在的一种状态,不为什
么。
在左翼文人劝她不要发表作品时,她坦诚地拒绝了,因为“出名要早呀!来得太晚
的话,快乐也不那么痛快”。而在“张爱玲热”卷土重来时,她一个人躲在洛杉矶的公
寓里,坚决地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张爱玲就是张爱玲,她一直没有变,也不会变。

我立在阳台上,在黯蓝的月光里看那张照片,照片里的笑,似乎有藐视的意味,然而那
注视里还是有对这世界难言的恋慕。     ——张爱玲
家世显赫
张爱玲的祖...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4647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析张爱玲为何会老年贫穷(zz)
析张爱玲为何会老年穷困
张爱玲的《秧歌》于1955年在美国发行英文版,同年年底,张爱玲初次赴美国。几个月后
,张爱玲与美国剧作家Reyher相识并结婚,从此开始了在美国的颠沛流离。在此之前,张
试图在香港大学修完因战事而耽搁的大学课程,因港大补发奖学金一事未果而罢了。由此
,张爱玲一生都没能拿到大学文凭。
虽然身在美国,张爱玲并未能通过英文写作来谋生,相反,张爱玲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
给香港的电影公司写电影剧本。张爱玲的英语固然已经非常娴熟,然而她的英语写作之路
并不顺畅,她的英语小说产量很少,还曾被出版社拒过。除了为香港的电影公司写剧本之
外,张还有一些零碎的兼职,例如短期翻译,给美国之音写广播剧等。但其中没有一项工
作是正式的。直到在美国的第十年,即1966年,张才找到了对她来说再合适不过的正式工
作——在几所大学和研究所担任中文翻译史方面的研究员。1969年,张爱玲被聘为加州伯
克利中国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但2年后,张爱玲便从这个中心离职了。这是张爱玲最
后一份正式工作,自1972年起,张爱玲开始了在洛杉矶的隐居生活。23年后,张爱玲在租
住的公寓内悄然仙逝。
1952年是张爱...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546
18
这篇文章有关张爱玲的. 批得狠了点, 但是基本观点没错. 可以一读.
==============================================================
张爱玲--只忠于汉奸不忠于祖国
作者:林治波 2007-10-26
这些年来, 余秋雨先生的文章风靡海内外, 尤其是《文化苦旅》一书, 堪称精美之
作 。但最近读过《霜冷长河》的《中秋》一文后, 有点与余先生不同的感想。虽然是
已经过去了的事情, 但还是愿意写出来供大家讨论。
文章谈的是张爱玲, 余先生是这么写的:
"她死得很寂寞, 就像她活得很寂寞。但文学并不拒绝寂寞, 是她告诉历史,
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还存在着不带多少火焦气的一角。正是在这一角中, 一颗敏感的灵
魂, 一种精致的生态, 风韵永存。我并不了解她, 但敢于断定, 这些天她的灵魂漂浮太
空的时候, 第一站必定是上海。上海人应该抬起头来, 迎送她。"
不难看出, 这段文字表达了余先生对张爱玲的深切理解和赞许之情。对一个死
去的人, 即使并无好感, 讲几句好话, 写几句颂词, 乃人之常情, 无可厚非, 这就如同
不能把墓志铭和悼词里...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因为张爱玲是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因而胡兰成说张爱玲有“贵族血液”。潘柳黛讥讽这种说法,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只老母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自称是喝到鸡汤的距离一样,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关系。本文作者春秋,摘自《羊城晚报》。
张爱玲与潘柳黛曾算得上“闺蜜”(图源:维基百科公有领域)
潘柳黛也是一位颇有才华的女作家,她原名柳思琼,出生于北京的旗人家庭,受过良好的教育。十八岁时,潘柳黛只身南下到南京的报馆去求职,由于她的才华出众,很快就由誊稿员做到了记者。
后来,潘柳黛又到上海发展,以“南宫夫人”等笔名发表了一些直抒胸臆的散文和小说,崛起于上海文坛。她与张爱玲、苏青、关露并称为当时文坛的“四大才女”。
上海沦陷时期,潘柳黛曾任《华文大阪每日》、《文友》杂志的记者和编辑。她一枝独秀,拥有了一段分外风光的日子。张爱玲横空出世后,在文坛上红得发紫,令潘柳黛失色。
起初,张爱玲视潘柳黛为座上宾。潘柳黛是有才气作底蕴的,有比较讨人喜欢的一面。对潘柳黛,张爱玲曾有掏心窝的体己话———算是泛闺密吧。到家中吃茶,是张爱玲客人享受的最高礼遇。张爱玲曾盛装招待潘柳黛和苏青吃茶。
后来,张爱玲和潘柳黛却形同陌路。潘柳黛... 阅读全帖
k***l
发帖数: 2396
20
我喜欢张爱玲,因为她把我对文字的热爱发挥到极致。她也不是所有的文字都绝好,但
她总是会写出一些让人拍案叫绝,至少让你不禁微笑的文字,是特有的张爱玲式的,别
人写不来的。
我喜欢张爱玲,如果她是长长的竹子,我可以fit in 其中的一节。在文海里拾贝,我
只爱那些我可以与之交谈的作家。不过我也会有枝节伸出来。
我看过她的散文小说,但是真正热爱她是在读过《小团圆》之后。我想我对她的人生
感受,她和她母亲作为女人的一生更有兴趣。因此我不厌其烦的找了一些有关她的资料
,不过我写她的时候得到无限安慰。

<一>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1995年)。1967年赖雅去世。三年之后,50岁的张爱玲开始写“自传”
长篇小说《小团圆》。
《小团圆》里写最多的两个人,一个是胡兰成;还有一个就是她的母亲黄逸梵。晚年
的张爱玲在一生繁华落尽时回忆整理她对她生命中最让她纠结,让她既爱且恨的人的感
情。她与胡兰成的八卦人人都知道,但她的母亲就不怎么被提及了。事实上,她母亲在
她4岁时出国,一生只短暂回国三次,但是她母亲是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
<二>黄逸梵
黄逸梵自己也出身名门,是清末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 阅读全帖
k***l
发帖数: 2396
21
我喜欢张爱玲,因为她把我对文字的热爱发挥到极致。她也不是所有的文字都绝好,但
她总是会写出一些让人拍案叫绝,至少让你不禁微笑的文字,是特有的张爱玲式的,别
人写不来的。
我喜欢张爱玲,如果她是长长的竹子,我可以fit in 其中的一节。在文海里拾贝,我
只爱那些我可以与之交谈的作家。不过我也会有枝节伸出来。
我看过她的散文小说,但是真正热爱她是在读过《小团圆》之后。我想我对她的人生
感受,她和她母亲作为女人的一生更有兴趣。因此我不厌其烦的找了一些有关她的资料
,不过我写她的时候得到无限安慰。

<一>张爱玲
张爱玲(1920年-1995年)。1967年赖雅去世。三年之后,50岁的张爱玲开始写“自传”
长篇小说《小团圆》。
《小团圆》里写最多的两个人,一个是胡兰成;还有一个就是她的母亲黄逸梵。晚年
的张爱玲在一生繁华落尽时回忆整理她对她生命中最让她纠结,让她既爱且恨的人的感
情。她与胡兰成的八卦人人都知道,但她的母亲就不怎么被提及了。事实上,她母亲在
她4岁时出国,一生只短暂回国三次,但是她母亲是她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人。
<二>黄逸梵
黄逸梵自己也出身名门,是清末首任长江水师提督黄...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人生的两极--张爱玲与张中行 zt
人生的两极--张爱玲与张中行
安芃
张爱玲与张中行,虽说都姓张,但却是两个八竿子也打不着的人物,五百年前两人有没
有在一口锅里捞饭吃,我不知道,但最近一百年里,以本人的孤陋寡闻,没有发现这两
人之间有着任何联系。把这二张放在一块说事是有点牵强,但细究起来,把他俩放在一
块比一比还真有点意思。
初看起来,张爱玲与张中行似乎是两个不同时代的人物。
对当代读者而言,张爱玲早已是个愈行愈远的历史背影,张中行则是前些年才刚刚当红
的国学大师。但事实上这两人却完全是同一个时代的人物,而且张中行比张爱玲还年长
好些年。
张中行生于1909年,死于2006年,享年97岁。张爱玲则生于1920年,死于1995年,享年
75岁,这样张中行比张爱玲早出生11年,又恰好比张爱玲晚去世11年,这之间两人平行
生活在这个世界上的时间是张爱玲整整一生的75年。
张爱玲与张中行
知道张中行的人都会知道他是长篇小说《青春之歌》的作者杨沫女士的前夫,《青春之
歌》里面的反面人物余永泽的原型就是张中行。现在,张杨之间的这段往日恋情已经差
不多与张爱玲胡兰成之间的那段红尘旧事一样有名了。1936年,张中行与杨沫相恋五年
之后...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23
张爱玲的家极为简单,简直可以用“家徒四壁”来形容,白色的墙壁空空的,没有悬挂任何饰品。靠窗是一沓纸盒,这就是张爱玲的“写字台”,《对照记》、《小团圆》就是在这些纸盒上诞生的。
张爱玲 资料图
1995年9月8日中午,张爱玲的朋友兼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刚刚回到洛杉矶家中,便接到张爱玲房东女儿的电话:“你是我知道的惟一认识张爱玲的人,所以我打电话给你,我想她已经去世了。”林式同大吃一惊:“这不可能,不久前我才和她通过电话。”房东女儿说:“我们几天没见过她,也没听见过她房间有任何声响,估计她已经不行了。刚才我已通知了警察,他们马上到。”言之凿凿,再无可疑,林式同放下电话正准备赶过去,电话铃声再次响起,他忙抓起电话,对方说:“我们是洛杉矶警局,您是林先生吗?张女士已经去世,我们正在这儿调查。”
林式同来到罗契斯特街张爱玲公寓,只见警察和房东正在房间里忙碌,据法医检验,张爱玲大约死于六七天前,也就是9月1日或2日,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林式同上前告知了自己的身份,警察允许他进入张爱玲的房间。张爱玲生前从不请他人进她的家,对林式同也不例外,这是林式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进了张爱玲的私人空间。
这是一个安详...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4
写在张爱玲去世20周年(下)–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收藏人:busang
2015-09-14 | 阅:18 转:2
| 来源
| 分享

之秋
个人以为其实胡兰成最适合的人生角色应该是散文家,地道的文人,白话文运动之后的
新文体文人而非政客。《我身在忘川》的点睛之句“原是今生今世已惘然,山河岁月空
惆怅”,对应了胡兰成的《今生今世》,《山河岁月》的书名,以及《禅是一枝花》,
《心经随喜》等等文集,那真正叫美仑美奂,散文中之精品。
三四十年代的中国是个剧烈动荡新旧价值观交替更迭的社会,胡兰成“善写作,追随汪
精卫,对日抗战时期任汪精卫政权宣传部次长、行政院法制局长,被列为著名汉奸。”
(维基百科)
胡兰成在世间的负面评价,不外乎来自于两点,1.一个是汉奸背景的政治问题 2.一个
是风流浪荡的才子负心汉!特别是负了世人既爱又怜的旷世才女张爱玲。大家不喜欢胡
兰成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心疼张爱玲吧。
关于汉奸背景的政治问题,胡兰成投身汪伪政权,...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4756
25
1995年9月8日中午,张爱玲的朋友兼遗嘱执行人林式同刚刚回到洛杉矶家中,便接到
张爱玲房东女儿的电话:“你是我知道的惟一认识张爱玲的人,所以我打 电话给你,
我想她已经去世了。”林式同大吃一惊:“这不可能,不久前我才和她通过电话。”房
东女儿说:“我们几天没见过她,也没听见过她房间有任何声响, 估计她已经不行了
。刚才我已通知了警察,他们马上到。”言之凿凿,再无可疑,林式同放下电话正准备
赶过去,电话铃声再次响起,他忙抓起电话,对方说:“我 们是洛杉矶警局,您是林
先生吗?张女士已经去世,我们正在这儿调查。”
林式同来到罗契斯特街张爱玲公寓,只见警察和房东正在房间里忙碌,据法医检验
,张爱玲大约死于六七天前,也就是9月1日或2日,死因是心血管疾病。林 式同上前告
知了自己的身份,警察允许他进入张爱玲的房间。张爱玲生前从不请他人进她的家,对
林式同也不例外,这是林式同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走进了张爱玲的 私人空间。
这是一个安详的世界,日光灯还亮着,张爱玲躺在房间里惟一的一张靠墙的行军床
上,头发修剪得很短,手脚自然平放着,神态安详,头朝着门,脸向外,眼和 嘴都闭
着。她身穿旗袍——她... 阅读全帖
g*****p
发帖数: 790
2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胡兰成看张爱玲看到骨髓里了
很少有人,像胡兰成,看张爱玲,看到张爱玲骨髓里。
1944年,23岁的张爱玲与38岁的胡兰成结婚。这是她传奇一生最为传奇的一章。用李碧
华的话来说,张爱玲的小说是小说,张本身,也是一个小说。
这个婚姻没有仪式,只有一纸简单的婚书,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
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其时胡兰成已有家室,任汪精卫伪政府要员。他称张爱玲为“临水照花人”。两人缱倦
缠绵,夏天的一个傍晚,两人在阳台眺望红尘霭霭的上海,西边天上余辉未尽,有一道
云隙处清森遥远。胡兰成跟她说时局要翻,来日大难。张爱玲道,“我恨不得把你包包
起,像个香袋儿,密密的针线缝缝好,放在衣箱里藏藏好。”
这是在当时就不看好的一段情爱,张爱玲陶醉其中。她身穿一件桃红单旗袍,只因为这
个男人说“好看”; 每次他来,在房里她总穿一双她去静安寺庙会买得的绣花鞋子,
因为他“爱看”。
世人皆以为张爱玲文笔苍凉,性情应该也是如此。胡兰成一句,——“爱玲极艳”,让
世人惊愕。(《民国女子》)
她只为这个男人绽放自己的艳丽。甚至可以委屈自己,“她想不到会遇见我。我已有妻
室,她并不在意。再或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吃...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经济学是张爱玲小说的致命诱惑?
20年前的今天,75岁的张爱玲被房东发现逝于美国洛杉矶的一家公寓里。这时距离
她的死亡已有一个星期了,尸体开始腐烂。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这个地球上竟然没
有一个人需要过她的存在,察觉到她的离开。固然幸福的一生有多种诠释的方式,但无
亲人收尸的下场肯定不属于其中任何一种。“明白了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台词就像在说张爱玲。
去世时,张爱玲躺在房间里唯一的一张行军床上,家徒四壁。谁曾想,“陋室空堂
,当年笏满床。”张爱玲崛起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上海,少女得志,大红大紫,风头一
时无两。此后,城头变幻大王旗,讴歌者前仆后继。而张爱玲不讲政治,只谈风月,反
而奠定了“独孤求败”的江湖地位,经世不倒。随口一句不屑与冰心为伍,就搞得后辈
如我等,除了被动知道《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以外,对于冰
心的其他作品可谓一无所知,可见其号召力。
生于战争年代,她却不写史诗巨著,历史使命感缺失。专情男女之事,“因为人在
恋爱的时候比在战争或革命的时候爆发出更朴素也更放肆的激情”。但她并没有用“下
半身”写作来博取眼球,尽管这招现在很管用。男女之事也点到...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8
这几年,张爱玲轶文不断“出土”、出版,不断曝光的还有张爱玲与友人们的通信集。之前,张爱玲与苏伟贞、庄信正的通信集已经出版,但最有分量的张爱玲通信集就是这本由台湾联合文学出版的《张爱玲给我的信件》,因为收信人是已经92岁的夏志清。
上世纪60年代,夏志清出版《现代中国小说史》,不仅深入介绍了张爱玲的成就,并肯定她的地位在多数“五四”作家之上。张爱玲从此进入现代中国文学史的经典,先在海外,然后在中国大陆成为大热的作家。《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一书内容最早在1997年4月号的《联合文学》刊出,陆续刊载至2002年7月号,共刊出103封张爱玲的信件、卡片。这些信件数量仅次于张爱玲致宋淇夫妇的信札,在这些信里,张爱玲谈创作、谈翻译、谈出版、谈读书、谈生活、谈友情,时间跨度非常大,涉及面非常广。通常在每封信后面,夏志清会加上或短或长的按语,对信里所载之事实及其背景做了些批注和说明,对张迷而言,这将更有助于解读张爱玲。
该书的编辑、作家王聪威说,“从夏老师现存1963年5月9日最早的信算起,至1994年5月2日最后一封信为止,三十一年之间,夏张两人鱼雁往还的信件,自然有所佚失,但佚失便佚失了,人生若无缺...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9
晚年张爱玲。 资料片
最近,张爱玲生前保持通信的朋友将张爱玲写给他的信结集出版。由此,张爱玲在信中谈及的隐私,包括她晚年在美国不堪的困窘生活,全部暴露在读者面前。
而且,她的那些因不满意而未出版的文字,也被一一整理出来出版。这引发了网友热议:“张爱玲是爱面子的人,请给她留一点面子吧!别总想着稿费。”有张迷苦苦哀求。张爱玲被“曝丑”也引起了法律界人士的讨论。
不久前,夏志清推出了一本《张爱玲给我的信件》。新书中收纳了张爱玲信件103封,堪称目前公之于世的张爱玲信件的集大成者。现年92岁的夏志清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
张爱玲很信任夏志清,所以晚年在信件中写了自己很多的不幸。“我这一年来为了逃虫难,一直没固定地址,真不知从何说起……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有时候回来已经过午夜了,最后一班公交车停驶,要叫汽车,剩下的时间只够吃睡……”《张爱玲给我的信件》中有一封信张爱玲这样写道。
去年,曾向张爱玲约稿而与她保持10年通信的《联合报》编辑苏伟贞,出版了《长镜头下的张爱玲》,公布了张爱玲的10余封书信,里面也涉及了一些隐私。苏伟贞自己也说,通过之前披露的信件,和张爱玲写给她的信,可以发现一...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0
写在张爱玲去世20周年(上) – 读胡兰成的《我身在忘川》
2015-09-10 05:03:25
之秋
之秋日常首页 文章列表 博文目录
给我悄悄话
打印 (被阅读 7096次)
9
今年九月八号是旷世才女张爱玲去世二十周年,各类媒体上有不少纪念文章,每每提及
张爱玲的话题,张爱玲的前夫和乱世才子形象的胡兰成也必然会被连根拔起。胡兰成曾
经赠给张爱玲一句话“因为相知,所以懂得“, 而张爱玲予胡兰成的“因为懂得,所
以慈悲”则更为经典和惊艳。
今天傍晚路过公园捕捉到如图中墨尔本春天的信息,此情此景中,我于是想起来读一篇
一直存在手机里胡兰成的小短文《我身在忘川》。在繁琐忙碌的日常生活中,有时读一
下这样飞扬的文字,同听一首好听的歌,欣赏优美风光一样,都常常能使人心头滋润起
来。
这一篇胡兰成写给张爱玲的信《我身在忘川》,流畅的生花妙笔,真是美得不能再美。
当然文章后面的作者为人得另论。六七十年以前,这种寓情于文,言为心声的好文笔,
于今天都很少人能超越:-“我常以为,天空是湖泊和大海的镜子,所以才会如此湛蓝
。我坐在这儿,静静地等你,我的爱。而你,此刻在哪里呢,真的永不相见了吗?”还
...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31
围绕张爱玲的最后一次大的论争是在张爱玲去世之后,进入新世纪的一场论战。论争双
方分别是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重镇——刘再复和夏志清。1995年张爱玲去世之后,张爱
玲热也达到了最高峰。两岸四地学人纷纷撰文纪念。2000年香港岭南大学主办了“张爱
玲与现代中文文学国际研讨会”。集结各地的张学专家和张派作家,对张爱玲的作品做
一较为全面的研讨。会上,刘再复先生提交了题为《张爱玲的文学特点与她的悲剧》的
论文。论文主要针对夏志清《中国现代小说史》中的相关观点提出质疑与商榷。刘再复
的质疑文章除研讨会上提交的发言稿之外,还有一篇题为《夏志清先生<中国现代小说
史>的偏颇》一文,两篇文章曾合起来以《张爱玲的小说与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
》的题目刊登于《视界》第七辑。夏志清的反应文字主要有研讨会上的讲评文章《张爱
玲与鲁迅及其他》以及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中体现出的一些观点。
刘文首先对夏志清最早给张爱玲以文学史上的地位、对张爱玲作高度评价、把张爱玲的
文学成就充分展示出来、使中国与世界的眼睛看清这个天才的作家,给以肯定,认为夏
的《中国现代小说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写作的精彩之笔。其对张爱玲所作的...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32
在他看来,所谓金锁,就是权利与金钱的图腾。七桥是一个绝对的专制主义者,一个没
有任何商量余地与妥协余地的绝对权威与女皇。七巧是男权社会规定的一个角色。她的
欲望背后是一个庞大的男权社会。她包含着男权社会欲望、权力、金钱互动的全部密码
。这一密码不仅属于中国,也属于整个儿人类社会它带有超越中国近代历史世相的人性
普遍性。与其说《金锁记》是中国近代社会的历史写照,不如说它是权力社会的一个哲
学寓言。
对于这一点,刘再复认为张爱玲自己并没有意识到。她以为自己的成功在于表现凡人凡
事,表现与“飞扬对立的”和谐。以为“凡人比英雄更能代表这时代的总量”。实际上
,张爱玲成功的关键正在于她的作品超越了政治、国家、历史而进入了宇宙、哲学的永
恒之境,即超越《桃花扇》之境而进入《红楼梦》之境。
对张爱玲的天才,刘再复给予极高的评价。他说,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上真正有绝望感
的作家只有两个人,一是鲁迅,一是张爱玲。鲁迅虽然绝望,但他反抗绝望,因此总体
风格表现为感愤;而张爱玲感到绝望却陷入绝望,因此风格上表现为苍凉。
从《小艾》开始,张爱玲的小说体现出她政治立场和思想倾向的彷徨。在《自己的文章
》中,张爱玲...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33
这几天有空,再读张爱玲和其他相关的文章,
故而转来一篇篇关于她的帖子。
如今文坛乏人,没有什么值得一读的作品。
连王安忆这种我认为很俗的作家都不喜欢这个时代,
连卫慧这种虚荣浮躁的作家都开始挂笔了。
然而读张爱玲,仍然能够感受到那种机智和苍凉。
还读了张子静回忆他姐姐的文章。
http://data.book.163.com/book/home/009200070012/0000FIYF.html
那年的南方周末,用“三十年前的月亮”为题,
纪念那时死去的张爱玲,里面有张子静老人的照片,
如同任何上海弄堂里平庸退休的老人一样,
颓然、羞涩,但平静。
那本回忆里的开始多为张子静的亲身经历,
后来的就多半从他人的回忆录里摘抄--因为他已经全然不熟悉那些细节。
里面让我惊讶的是张爱玲居然告诉弟弟赵树理的小说生动,值得一看,
还向他推荐《白毛女》和《新英雄儿女传》。
里面还说虽然姐姐身体比他好,但有一个毛病:便秘。
这让我想起《白玫瑰与红玫瑰》里的佟振保的太太烟鹂,
那种对盘踞马桶的形容,非亲历而不能。
再读张爱玲,仍然有十五年前的感动,
那是一种因为看到她可以对心理描写和事物比喻如此精确的赞...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4647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临水照花张爱玲(zz)
生平最扯绊的女人只有三个,现在都已不在人世。
这最后走的一个,就是近年辞世的张爱玲。
这样的三个女人,我把她们归了类,尽管是落了俗了,若她们在世,定是不会通过
的。她们中的每一人,都是彼此大异的,当然是不能够类比的。
这三个女人中,林黛玉是在梦里活的,萧红是在地上,而那个张爱玲,应当是天上
的人物了。
夏日的午后坐在房中,拉下百叶窗,便似有了些许凉意,也许只是感觉上的凉,其
实已是大暑的天了,外面的温度已超过36度,蝉的鸣声就像一把霍霍的小尖刀,一下一
下地划在玻璃上,发出难耐和刺耳的噪音。
倒上一杯冰水握在手中,凉意是袭到了心的最底处,就像张爱玲那冷冷的话语,在
烦热中,冰一冰人们的头脑,热度会不会下来,当看你的懂与不懂了。
她说: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有人说张爱玲是民国世界的临水照花人,这真是奇特的准。“临水照花”,该是一
种特殊女人的特别状态——孤傲、敏感、卓尔不群,但是却逃不开心灵之篱栅。这样的
女人大都会用文字来跳舞,舞跳得过于高明,便没有了舞伴来陪,只落得人在高处,灵
魂总是寂寞。
寂寞的灵魂临水而立,水面漂浮... 阅读全帖
t*******y
发帖数: 21396
35
舒乙说“钱钟书和张爱玲被抬到这个地步,是夏志清干的”
/王小东
2006-04-15
舒乙对于钱钟书的评论——我在中国现代文学馆听他演说时听到的,记得不一定准确,
但大致思想不会错。舒乙说:钱钟书和张爱玲被抬到这个地步,是夏志清干的。夏志清
这样干完全是出于意识形态目的,因为他觉得这两个人是对抗中国官方意识形态的,而
其他人都是顺从了的。由于众所周知的“文革”后知识分子对于官方意识形态的态度,
夏志清的这个说法就大行其道了。其实,张还可以说确实有这个意思,钱则并没有这个
意思。不考虑意识形态,单从文学艺术的成就来说,这两个人决没有这样高的地位。当
然,这两个人在有着五千个席位的中国现代文学馆占有一席之地,则完全是合格的。
舒乙的评论完
我听说舒乙在“文革”中与他的母亲一起,对待老舍并不好。如果这个情况属实,则我
对于舒乙人格上有看法。但我认为舒乙对于钱钟书的评论是恰当的。人们所说的钱的小
说的好处,可以给钱舒乙所说的那个地位,但不应该是现在吹的那么高。
舒乙对于张爱玲的看法我倒有异议:张爱玲创造了一种独特的美,而且这种美使得时至
今日的小资男女们如痴如狂,多少酒吧、多少绘画,都在竭力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6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没有小世界哪有张爱玲呢
在其他版面看了一篇讲张爱玲的文章,说的跟白痴一样的没头没尾,竟然说起张爱玲的
小格局是个致命的缺陷?真的不知道这是读张爱玲还是一口把张爱玲给吃了!
我只能说这个是:读了这么多张爱玲的书,不了解张爱玲的人
这也许可以理解成一种读书的最高境界吧!反之呢,也可是说是对张爱玲的不尊重,只
能说张爱玲的书你都白白的白读了
首先你真的不知道张爱玲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这样的有什么的性格,她为人处世又
是一种怎么样的情况,一生中经历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这些你不知道你
不明白,张爱玲的书,不能说你白读,至少你看不到张爱玲真正想表达的东西
张爱玲是个很不善交际的人,按现在的说法就是个棒槌,有一种永远喜欢活在自己小世
界的性格,这样的一个人却遇到的胡兰成这样的人渣,一生中有大半生对胡兰成放不下
,她这辈子除了得到了文学上的高度之外,失去的都是最宝贵的东西
这样的一个人这样的一种性格,能有什么大格局呢?小格局中的波澜壮阔你没有感触到
而已。没有小格局哪有张爱玲呢。
z**********3
发帖数: 11979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mynight (一束星光),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道别再等,也未如愿--写给张爱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2 11:45:29 2015, 美东)
才女张爱玲这辈子有两件事做得最出名,一个是写文章,一个就是谈恋爱。
爱玲的文章,不需要细说了,作为小资文的鼻祖,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其实爱玲
的另一个长项,也是很难被超越的,就是谈恋爱真的可以“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
儿”来。
张爱玲遇到胡兰成的时候,胡是有老婆的。是的,你没有听错,胡那时是已婚身份。不
过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同时代著名的绿茶表林微因也是有老公的,一点也不妨碍人家
成为“人间的四月天”, 反正那个乱世,要是没点外遇,只能说明你没文化。
于是,有老婆的老男人胡兰成,遇到了连男朋友都没有的小清新张爱玲,他俩年纪差了
一轮,是广大索南喜闻乐见的老少配。他们是如此相遇的:才子胡看了才女张的文章,
对张的才华很是欣赏,于是专门登门拜访,经过几个小时的谈心,结果真的就谈到心里
去了,才子佳人惺惺相惜,围观群众大喊...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16663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mynight (一束星光),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道别再等,也未如愿--写给张爱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Nov 12 11:45:29 2015, 美东)
才女张爱玲这辈子有两件事做得最出名,一个是写文章,一个就是谈恋爱。
爱玲的文章,不需要细说了,作为小资文的鼻祖,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其实爱玲
的另一个长项,也是很难被超越的,就是谈恋爱真的可以“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
儿”来。
张爱玲遇到胡兰成的时候,胡是有老婆的。是的,你没有听错,胡那时是已婚身份。不
过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同时代著名的绿茶表林微因也是有老公的,一点也不妨碍人家
成为“人间的四月天”, 反正那个乱世,要是没点外遇,只能说明你没文化。
于是,有老婆的老男人胡兰成,遇到了连男朋友都没有的小清新张爱玲,他俩年纪差了
一轮,是广大索南喜闻乐见的老少配。他们是如此相遇的:才子胡看了才女张的文章,
对张的才华很是欣赏,于是专门登门拜访,经过几个小时的谈心,结果真的就谈到心里
去了,才子佳人惺惺相惜,围观群众大喊...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谁能想到,好好的一个大才女,生前谈了一场旷世骇俗的爱情,不仅不能白头到老,死的时候居然凄凄凉凉,尸体还是被房东在一周之后发现的。张爱玲这一辈子,真真是被那场卑微的爱情毁了。
谁都知道张爱玲是才女,她的《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等小说现在都是小资女桌头的必备。张爱玲算是个名门闺秀,出名很早,心高气傲的,没遇到胡兰成之前就已经在文坛也已经小有名气了。胡兰成刚开始追求张爱玲,也是冲着张爱玲的才华去的,两人一来二去,张爱玲爱得要死要活的,胡兰成入狱的时候,张爱玲还四处托人找关系帮胡兰成脱狱。可见张爱玲绝对是动了真心思的。
但她不知道的是,胡兰成爱的只是张爱玲的才华,而不是她这个人。两人没相处几年,胡兰成就各种出轨,先是医院的护士,后来是范秀梅。张爱玲伤透了心才独自一人到美国,选择孤独终老。
张爱玲在四十年代的上海大红大紫,几十年后,她在美国又深居浅出,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是胡兰成让她看透了相恋时男女人心的种种。如果没有和胡兰成这段,张爱玲最后也不会如此孤寂吧。
m*********y
发帖数: 389
40
来自主题: Prose版 - 析张爱玲为何会老年穷困
析张爱玲为何会老年穷困
张爱玲的《秧歌》于1955年在美国发行英文版,同年年底,张爱玲初次赴美国。几个月后
,张爱玲与美国剧作家Reyher相识并结婚,从此开始了在美国的颠沛流离。在此之前,张
试图在香港大学修完因战事而耽搁的大学课程,因港大补发奖学金一事未果而罢了。由此
,张爱玲一生都没能拿到大学文凭。
虽然身在美国,张爱玲并未能通过英文写作来谋生,相反,张爱玲的收入来源主要是来自
给香港的电影公司写电影剧本。张爱玲的英语固然已经非常娴熟,然而她的英语写作之路
并不顺畅,她的英语小说产量很少,还曾被出版社拒过。除了为香港的电影公司写剧本之
外,张还有一些零碎的兼职,例如短期翻译,给美国之音写广播剧等。但其中没有一项工
作是正式的。直到在美国的第十年,即1966年,张才找到了对她来说再合适不过的正式工
作——在几所大学和研究所担任中文翻译史方面的研究员。1969年,张爱玲被聘为加州伯
克利中国研究中心的高级研究员。但2年后,张爱玲便从这个中心离职了。这是张爱玲最
后一份正式工作,自1972年起,张爱玲开始了在洛杉矶的襴彺璑
]怯鵚o
岓
媸-低鴼E葙弌
j~PpqL+:<瓊)轻
m*****t
发帖数: 16663
4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道别再等,也未如愿--写给张爱玲
才女张爱玲这辈子有两件事做得最出名,一个是写文章,一个就是谈恋爱。
爱玲的文章,不需要细说了,作为小资文的鼻祖,总是被模仿,从未被超越。其实爱玲
的另一个长项,也是很难被超越的,就是谈恋爱真的可以“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
儿”来。
张爱玲遇到胡兰成的时候,胡是有老婆的。是的,你没有听错,胡那时是已婚身份。不
过我一点也不惊讶,因为同时代著名的绿茶表林微因也是有老公的,一点也不妨碍人家
成为“人间的四月天”, 反正那个乱世,要是没点外遇,只能说明你没文化。
于是,有老婆的老男人胡兰成,遇到了连男朋友都没有的小清新张爱玲,他俩年纪差了
一轮,是广大索南喜闻乐见的老少配。他们是如此相遇的:才子胡看了才女张的文章,
对张的才华很是欣赏,于是专门登门拜访,经过几个小时的谈心,结果真的就谈到心里
去了,才子佳人惺惺相惜,围观群众大喊“在一起,在一起”, 两人果然不负众望,
热恋的火花不应隐藏。
别人都说,婚姻是爱情的坟墓,这话用在情圣胡兰成身上,应该改成“婚姻是现任老婆
爱情的坟墓”。反正,他的前任老婆,很识时务的被踹了,张爱玲顺利的当上了胡夫人
。按理说,两个写作才华横溢的人在一起,可以互相抄...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2
来自主题: Whisper版 - 张爱玲瞎了心看上胡兰成了
首先张爱玲这个人的性格是相当内向的。她绝不是那种玩命的清高,只是那种很能在自
己的世界里沉醉的那种人。不善言谈,不善交际,这种人如果没有文字上的造诣和魅力
,可以说是注定要被时代大潮所吞没的一个女人。
张爱玲这辈子最大的错误就是爱上了一个汉奸胡兰成,抛开胡兰成这个恶名来说,其实
胡兰成还是很不错的一个文人。天下有几个文人不是那种明骚暗骚的高级动物呢?胡兰
成更不例外。也可以说是胡兰成毁了张爱玲也可以说胡兰成成就了张爱玲。张爱玲有很
多不错有名的作品,都是在认识胡兰成之后的作品。《连环套》《红玫瑰白玫瑰》《爱
》《传奇》《半生缘》等,都可以说是托了胡兰成的福,不管这福气是来自胡兰成的爱
或是刺激。
胡兰成最后跟小护士好上了,这也应该是张爱玲意料之中的事,张爱玲估计从心眼里对
胡兰成这人就不放心。只是张爱玲一厢情愿的幻想太多了而已。后来胡兰成跑路,张爱
玲还是够意思的,不断的接济胡兰成,又是稿费又是关怀!到回来胡兰成逃日本给一黑
社会的遗孀在了一起后,张爱玲才写了诀别的信。我有事找你,你没事就别想我了!拜
拜!老年的张爱玲老可怜了!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张爱玲把自己说的太贴切了。
f*****e
发帖数: 939
4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假如遍地张爱玲
作者:单车上的骑士
【本文原是回应一个文学专业师友的网上文章(他的文章见http://www.tianya.cn/techforum/content/942/1/228.shtml),写得比较长,就干脆贴到这里】
在一个人人爱上张爱玲的时代,如果你想切实讨论社会主义文学当中蕴含的历史丰
富性,就立刻会有人说你是在为官方文学做伥。这在今天是很正常的,群众有情绪总要
发泄,也不管是不是发对地方。~不过这种一刀切、打棍子的做法虽然貌似很文革,但
一般都还是善意的,因为都是希望中国文学能好起来。
只是什么是“好”?“好”这个词太抽象了。比如宅男萌女们会觉得:郭敬明小说
就是好!就是好!再比如,在1980年以来的泛人道主义和泛人性论视野下,夏志清们顺
理成章把张爱玲沈从文捧上天,而左翼文学当然就不好,甚至很多人希望左翼文学最好
从来没有存在过。
我小时候就觉得《读者文摘》最好,给了我享用不尽的“人性”,那时谁去看浩然
、赵树理啊。在今天,很多人已经是言必称张爱玲了,就和当年言必称主席语录一样。
比如今年第四期《书城》杂志,我统计了一下,一期杂志竟然有三篇长文都引用张爱玲
的话~
不过,任何... 阅读全帖
H***y
发帖数: 1134
44
来自主题: Fashion版 - 张爱玲的容颜不老术ZT
女人究竟要砸下多少钱,才能驻颜有术?多贵的保养品才叫贵?哪些值得花,哪些又不
值得花?我还是最喜欢张爱玲的那段话:“钱太多了,就用不着考虑了;完全没有钱,
也用不着考虑了。我这种拘拘束束的苦乐是属于小资产阶级的。”这里想谈的,不是豪
门贵妇那种一掷千金面不改色的消费模式,而是张爱玲所言这种拘拘束束的苦乐,有点
想又有点舍不得,只得盘算再三的消费模式。
张爱玲生前谈衣服谈得缠绵悱恻,但却几乎没有任何谈论皮肤保养的文字(除了她
那“咬啮性的小烦恼”———皮肤病的各种症候外)。倒是在张爱玲过世后,有一小段
不经意的现场文字报导,透露了些许张爱玲晚年使用保养品的状况。“厨房的柜子里发
现许多空的圆形玻璃盒,仔细一看,原来是ElizabethArden牌防止眼睛周围皱纹的胶囊
油剂,英文是CeramideEyesTimeComplexCapsules。至于润肤,她用的是Nutraderm。”
就这样三言两语,交代了一代才女相当简略的脸部肌肤保养方式。没有瓶瓶罐罐的
累赘,也没有琳琅满目的各种名牌,但这三言两语却也拉近了我们与张爱玲的距离。第
一次读到这段叙述时,诸天震动,原因无他,只因我在美国念... 阅读全帖
x*******a
发帖数: 11067
45
我都看晕了,确实是重外孙女。作者有问题。
WIKI上是这样的:
张爱玲在上海时,喜歡特別服裝。当时在上海漫画家文亭所绘的“上海女作家三画像”
中,给同时期在上海活跃的著名女作家苏青和潘柳黛的定义分别是“辑务繁忙的苏青”
和“弄蛇者潘柳黛”,而张爱玲的特征则为“奇装炫人”。
中華民国时期,张爱玲、苏青、关露、潘柳黛是蜚声上海文坛的四大才女,成为上海滩
灯红酒绿文化的牺牲品和达官贵人的玩物。同一时期,上海还有一大批“小姐作家”。
她们相互之间作矜持状,各自谈及同时代的女作家,都流露自傲,各不相让:“目前女
作家的作品,我不大读”,“女作家的作品我从来不看”,……。苏青与张爱玲则互唱
互和仿佛唱双簧:“只看张爱玲”(苏青语),“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
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心甘情愿的。”(张爱玲语)。潘柳黛在《
论胡兰成论张爱玲》中,对胡兰成说张爱玲有贵族血液(李鸿章的重外孙女),尖刻地
讥讽这关系就好像太平洋里淹死一只老母鸡,上海人吃黄浦江的自来水自称“喝到鸡汤
”的距离一样,以上海人脑筋之灵,不久将来,“贵族”二字,必可不胫而走,随后果
真有“贵族排骨面”上市;... 阅读全帖
l****u
发帖数: 3449
46
昨天是张的忌日,转一篇刘瑜前几年的文章
她怎么记得那么清楚呢?几十年前的细枝末节,金色阔条纹束发带,淡粉红薄呢旗袍,
白帆布喇叭管长褂……她记得每一件衣服的颜色和布料,但是不记得那场轰轰烈烈的战
争。
那有什么奇怪呢,她是张爱玲。
《小团圆》不好看,情节杂乱,语言急促。张爱玲写这个书,大约是想终老之前把这一
生交待清楚,但是又缺乏交待的耐心。于是就像一个困极了的人,急着上床睡觉,把衣
服匆匆褪在床边胡乱堆成一团。
缺乏耐心又实属自然。隔着大半生和千山万水,去回顾那个女人的小心动和更小的心碎
,哪里是自己的前半生,简直是自己的前生,简直是别人的前生,简直是霸王别姬小乔
初嫁孟姜女哭长城。
大家看《小团圆》都是冲着盛九莉与邵之雍的爱情而去的,我当然也是。但是在很多人
眼里的悲剧,在我眼里却是个喜剧。倒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将爱情过渡到柴米油盐的生活
所以可喜可贺,而是,看来看去,觉得基本可以确定:第一,她是真心爱过他的;第二
,他也是真心爱过她的——就算是他在真心地爱着另外的她、她、她时,他也是同时真
心地爱着她的;第三,他对她的爱以及她对他的爱,是建立在“懂得”的基础上的;第
四,他们都是有内... 阅读全帖
s**x
发帖数: 266
4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张爱玲,爱其作品,讨厌其人
张爱玲的作品,风格独具,比较喜欢,特别是从容不迫的叙事风格,不动声色的人物塑造手段,让人赞叹,其代表作《十八春》(又称《半生缘》)把这些写作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是一部有才气的作品。
至于对张爱玲其人,我则非常讨厌。张爱玲为人极其失败,在被同性蔑视的同时,也被异性所厌恶。作为男性,我对张爱玲无以复加地厌烦。“出名要趁早”这是张爱玲的名言。一个虚荣势利的女性要比虚荣势利的男性更令人讨厌。因为女性的天性是善良纯洁,张爱玲作为女性是不及格的性别废品。
自视甚高,连照相都仰着脖子,做出趾高气扬丑态的张爱玲,让我这种对女性比较宽容的人都恶心不已。所以,张爱玲根本得不到男性的爱恋和钟情。早年不过是汉奸胡兰成的掌上玩物,后被弃之如敝屣。晚年沦落为一个落魄外国老头的免费保姆而已。最后,无人问津,寂寞地死在贫困公寓,陈尸数日,魂飞魄散,永为异域野鬼。可以说张爱玲作为女人的一生,极其失败。
究其原因,张爱玲写了一辈子女人,但根本不懂何为女人,根本不懂如何做一个让男人爱慕的女人
K*******i
发帖数: 52
48
中国作家张爱玲的作品是每个文艺女青年们不可不拜读的,而张爱玲本人也是很多人十
分关注的。每个听了张爱玲故事的人,大多都会对这个卓然天成的女子心底觉得十分的
敬佩和喜欢。
张爱玲的爱情大概最能讲出来的就是她和风流才子胡兰成的那一段了,想当年是风流而
胡兰成用他的才情打动了少女时候的张爱玲。也只有他见过了张爱玲最真实的一面,最
小女人的一面,可是他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又怎么肯只守着爱玲这一朵花呢?所以他四处
留情,张爱玲在第三次原谅他后,选择了决绝的离开。但离开后的她却并不是老死不相
往来,依然在胡兰成身陷绝境的时候伸手援助,她的大情大义无不让人佩服。
再后来的张爱玲嫁给了一位很博学的外国老人,在老人病危的时候本可以选择离开的张
爱玲选择了坚守下来,还不辞劳苦的写作赚稿费来赡养老人,直到老人临终。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张爱玲冷漠高傲,但张爱玲的重情重义是她桀骜的资本。像这样的女
人,才是女人中的极品,才是男人们梦寐的结婚对象。
K*******i
发帖数: 52
49
中国作家张爱玲的作品是每个文艺女青年们不可不拜读的,而张爱玲本人也是很多人十
分关注的。每个听了张爱玲故事的人,大多都会对这个卓然天成的女子心底觉得十分的
敬佩和喜欢。
张爱玲的爱情大概最能讲出来的就是她和风流才子胡兰成的那一段了,想当年是风流而
胡兰成用他的才情打动了少女时候的张爱玲。也只有他见过了张爱玲最真实的一面,最
小女人的一面,可是他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又怎么肯只守着爱玲这一朵花呢?所以他四处
留情,张爱玲在第三次原谅他后,选择了决绝的离开。但离开后的她却并不是老死不相
往来,依然在胡兰成身陷绝境的时候伸手援助,她的大情大义无不让人佩服。
再后来的张爱玲嫁给了一位很博学的外国老人,在老人病危的时候本可以选择离开的张
爱玲选择了坚守下来,还不辞劳苦的写作赚稿费来赡养老人,直到老人临终。
虽然在很多人眼里张爱玲冷漠高傲,但张爱玲的重情重义是她桀骜的资本。像这样的女
人,才是女人中的极品,才是男人们梦寐的结婚对象。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