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寇准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
f*l
发帖数: 742
1
中国有着数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在皇权体制下的名臣们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忠臣们为辅助君王恪尽职守、造福天下而青史留名,但他们往往命运多舛。本文述说了在中国历史上很有代表性的名臣,他们的人生归宿虽然并不能完全代表中国封建社会群臣的全貌,但却足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中国历史风云的变迁和人性的善恶,更能体会到中国历史是如何被打造出来的。
寇准客死他乡的北宋“脊梁”
寇准出生在关中道渭河边一个贫苦的农民家中。他17岁时父亲就死了,自幼跟着母亲饱受人世间的艰辛。19岁那年,寇准赶赴开封参加宋太宗亲自主持的全国会试。在殿试大堂下,年轻的寇准面对太宗的提问,对答如流,显示了卓越的才华。皇帝非常欣赏他的才识和刚直的性格,便破格录取了他,那时他还不足20岁。
寇准被宋太宗录取后的第二年,就去四川巴东县当了知县。寇准到了那儿不到半年,巴东县就政通人和、百业兴旺。老百姓亲切地称年轻的寇知县为“寇巴东”。
宋太宗非常器重寇准,提升他为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直学士,主持官员的考核与选拔工作,把组织人事的大权放心地交给了寇准。寇准不畏强权,公正不阿。无形之中,得罪了很多权贵。一天,他骑着马匆匆赶去办事,突然,街旁闪出一... 阅读全帖
f***g
发帖数: 316
2
世上任何事物到了极限,都会走向它的反面,所以人行世间,还是当修习一些处世的学问,知人情,懂进退。成为一个谦谦君子,像美玉一样触手温润、光华内敛,才会走得更久,行得更远。
在历史上,北宋名相寇准是个饱受争议的人物,有人说小人不待见他,君子也不喜欢他,这是怎么回事呢?对此,他的朋友张咏一句话道出了其中的秘密。
起先,张咏在成都,听说寇准当了宰相,曾对自己的僚属感慨地说:“寇公奇材,惜学术不足尔。”后来寇准被贬为陕州知州,张咏回朝经此路过,寇准热情款待,临别时,寇准送他到郊外,问他说:“您有什么教寇准的?”张咏缓缓地说:“《霍光传》不可不读呵。”寇准不明所以,回来后便读了起来,当他读到“不学无术”时,自己不由笑了,说:“这是张公对我的评价埃”张咏说寇准不学无术,本意并不是说他学问不高,见识有限,而是说他人情不够练达,方正有余,圆滑不足。
寇准性情刚烈,眼睛里揉不得沙子,最见不得不平之事。淳化初年,王淮和祖吉因为受贿被查处,然而王淮仅被打了20大板,而罪过明显比王淮轻的祖吉却被处以死刑,原因是王淮的哥哥王沔正任参知政事(副宰相)。寇准就此事向宋太宗作了汇报,然后当面质问王沔说:“这难道不是刑罚... 阅读全帖
l***o
发帖数: 7937
3
历史或真有其事,只是刘妈妈换成了寇准的舅舅
相传,宋淳化年间,青年时代的寇准,得到宋太宗的支持和信任,提升为参知政事
。不久,太宗又为寇准主婚,让皇姨宋娥与他成亲。宋娥是赵匡胤宋皇后的幼妹、邢国
公宋准的幼女,美貌聪慧,贤淑多才。新婚期间, 日日酒宴,夜夜歌舞。
一天,寇准与宋娥正在欢宴,忽听门官来报:“相爷,大门外有个老汉,说是相爷
的乡里,非要见相爷不可。”一听是家乡人,寇准忙说:“快请进来!”不一会,门官
领来一个老汉,衣着破烂,脸上布满皱纹。寇准一看,原来是舅舅赵午,便忙拉宋娥一
起上前拜见,侍女也急忙搬来椅子,让老人家坐下。谁知老汉两眼发呆,并不回答寇准
夫妻的问话,却大哭起来。寇准忙问:“舅舅,有什么委屈?受了谁的气?还是家里出了
什么事?”老汉连连摇头。问了半天,老汉才长叹一口气,叫着寇准的小名,说:“牛
娃,我进了这相府,见你这么荣华富贵,又听你手下人说,你每日每夜都是这样,叫我
不由得想起我那可怜的老姐了。他一辈子受苦受难, 没过一天好日子!”寇准听舅舅说
起母亲,慌忙跪倒,说:“都是甥儿不好,得意忘形,忘了母亲早年的苦楚。”
赵老汉擦了擦眼泪,拍着寇准的肩膀说:“牛... 阅读全帖
d********O
发帖数: 1196
4
来自主题: Jiangsu版 - 寇准初审钓鱼岛
这天, 寇准正于堂前落座。 忽听得有人击鼓喊冤。天官不慌不忙, 吩咐左右将喊冤
之人带上大堂。一会儿, 只见到一女子低头款款而入,来到堂前, 撩衣跪倒。
寇准把惊堂木一拍, 问道:堂前所跪何人?
我乃东海女子钓鱼岛。
寇准一惊, 忙说道:那你抬起头来
只见钓鱼岛缓缓将头抬起。寇准一看, 啊, 心想, 这就是传说中的钓鱼岛啊。好一
个美丽的小女子。只见她, 眉如黛玉含烟, 眼似碧波揽月。粉面桃腮,齿白唇红。
就算是西施再世, 也得输她三分。
寇准忙吩咐左右赐坐后, 问道, 你不再东海, 何故到此击鼓鸣冤啊?
钓鱼岛答道, 我与族人久居东海, 因与大陆相隔遥远, 备受冷落,如今,我等又落
入倭寇之手, 饱受凌辱。 让我等求生不能, 求死不得。 我偶尔得知六郎尚在。六郎
在, 我等就有一线生还希望。 我今冒死脱困,来到天朝, 垦请大人和朝廷以国民生
计为重, 早日驱除那倭寇,让我等草民安居乐业。望大人给我做主啊。 说罢,泪水涟
涟。
寇准心中不由得一阵惭愧, 忙说到, 你你你且莫哭, 你且在此暂住几日, 待我上表
朝廷, 定将那倭寇赶尽杀绝,你等从此不再烦扰。
钓鱼岛连声称谢。
寇准又把惊... 阅读全帖
m*****e
发帖数: 10963
5
晚年的寇准,在个人生活上追求新潮和时尚,喜好歌舞和酒宴。每当他家的歌舞晚会结
束后,寇准都会慷慨地对演员进行赏赐。为了劝诫,他的一位小妾曾作了一首诗:“一
曲清歌一束绫,美人犹自意嫌轻。不知织女寒窗下,几度抛梭织得成!”孰料寇准竟不
以为然地回应道:“将相功名终若何,不堪急景似奔梭。人间万事何须问,且向樽前听
艳歌!”
w*****n
发帖数: 937
6
没看过这本京剧,昆曲有一折,叫吟风阁-罢宴。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PbGeQfld_0/
查了下昆曲罢宴的简介。
http://www.kjcxs.cn/News_View.asp?NewsID=162
《吟风阁·罢宴》昆剧剧目。清人杨潮观作。杨潮观(1710一1788)无锡人,在任四川邛
州知州时,得卓文君妆楼旧址,建吟风阁。后将自写短剧三十二本,每剧均为一折,统
称《吟风阁杂剧》。《罢宴》为第三十一本,原题《寇莱公思亲罢宴》。本事见宋邵伯
温《邵氏闻见录》及欧阳修《归田录》、司马光《涑水纪闻》。演述宋人寇准寿辰盛宴
,高烧绛烛,府中老妪刘婆过廊下几为烛油滑倒,呜呜而哭,寇准问其故,答谓太夫人
当日百般哀苦,灯火寒窗,培育孤儿课读,今公功成名遂,夜间红烛高烧,蜡泪遍地,
痛太夫人当日之苦,竞未受享一日,不觉失声云。寇准闻之,大恸,乃罢贺宴。二十年
代,昆剧传习所经吴义生传授,后亦成为新乐府、仙霓社昆班的常演折目,由老旦马传
菁(饰刘婆)主演此戏。昆剧舞台演出本载《集成曲谱》声集八册。
w*****n
发帖数: 937
7
感兴趣查了一下此文中的出处。
欧阳修的归田录里只记载了寇准寇莱公的奢宴,没讲“罢”,寇准的豪奢宴饮可是历史
有名,呵呵。
归田录-卷一
“鄧州花蠟燭名著天下,雖京師不能造,相傳雲(一作亦)是寇萊公燭法。公嘗知鄧州而
自少年富貴,不點油燈,尤好夜宴劇飲,雖寢室亦燃燭達旦。每罷官去,後人至官舍,
見廁混間燭淚在地,往往成堆。”
邵伯温的邵氏闻见录也没讲罢宴,不过有类似的去奢向俭的故事,估计戏曲就是以此作
为蓝本了。
邵氏闻见录-卷七
“寇萊公既貴,因得月俸,置堂上。有老媼泣曰:『太夫人捐館時,家貧,欲絹一匹作
衣衾不可得,恨不及公之今日也。』公聞之大慟,故居家儉素,所臥青帷二十年不易。
或以公孫弘事靳之,公笑曰:『彼詐我誠,尚何愧!』故魏野贈公詩曰:『有官居鼎鼐
,無宅起樓臺。』後虜使在廷,目公曰:『此無宅相公耶?』”
有意思的是邵伯温还专门给寇准的豪宴做辩护。
“或曰公頗專奢縱,非也。蓋公多典藩,於公會宴設則甚盛,亦退之所謂:石之儲,
嘗空於私室;方丈之食,每盛於賓筵。余得於公之甥王公丞相所作公墓誌,公遺事如此
。”
司马光的涑水纪闻没有继续查了。
M**u
发帖数: 10158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寇准的历史地位
寇准下场比较惨,据说下放了皇帝都不知道
z****e
发帖数: 54598
9
宋仁宗时代名臣太多了
寇准,包公,范仲淹,司马光,王安石
演义虚构的杨家将和八贤王就不列入了

发帖数: 1
10
其邻母见擒 (擒虎,唐人讳虎字,故省略"虎"字) 门下仪卫甚盛,有同王者,母异而问
之.其中人曰: “我来迎王”.忽然不见.又有人疾笃,忽惊走至擒家曰: “我欲谒
王.”左右问曰: “何王也”?答曰: “阎罗王”,擒子弟欲挞之,擒止之曰: “
生为上柱国,死做阎罗王,斯亦足矣.”因寝疾,数日竟卒.(《隋书》)
寇准卒,有王克勤者,见公于曹州境上,向从者,曰: “阎罗处政.” (《翰苑名谈
》)
范仲淹也以清廉、正直著名,生前就以官声好誉为民间称道,因而在他死后,就有传说
他"在冥间""见司生杀之权","人死五七则见阎罗,岂非文正为此官耶". (《中吴纪闻
》)
俗传包拯为阴司阎罗王,其说在宋时已盛,《宋史·包拯传》云: 童稚妇女,亦知其
名,呼曰包侍制.京师为之语曰: 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
f*l
发帖数: 742
11
皇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皇帝生气发火,那朝臣只有低头领罪的份。不过,几千年的
历史总有那么几个个案。皇帝发火,他们反倒不怕,宁死也要谏言。
宋朝的皇帝不怎么样,但有很多忠君爱国的臣子,也有一些直言劝谏的宰相,寇准就是
其中一位。寇准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父亲寇相在五代后晋时中过进士,曾在贵族府第
做小官。寇准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家境贫寒,可是深受书香世家影响的寇
母十分重视寇准的学习。少年时的寇准,聪明好学,从书本上学得许多知识和道理。尤
其对《春秋》三传,读得烂熟,理解得很透彻。这为他以后入仕从政打下了初步的知识
基础。
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18岁的寇准考中进士,被任命为大理评事,一年后又被派往归州
巴东任知县。22岁升任成安知县。以后他又先后升任盐铁判官、尚书虞部郎中、枢密院
等直学士等官。寇准官运亨通:不是由于阿谀逢迎,依附权贵,而是他刚正廉明不畏权
,非常受人敬仰。寇准的青云直上靠的是自己的忠诚与智谋,宋太宗说他“临事明敏”
。寇准在太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真宗即位后,先后在工部,刑部,兵部任职,又任三司
使。景德元年与参知政事毕士安一同出任同平章事(宰相)。
端拱二年某日...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三)清正为民
北宋的寇准原籍山西,出身于书香门第。他出生后不久,父亲就去世了,因此家境清贫
,全靠母亲织布度日。寇母常常于深夜一边纺纱一边教寇准读书,督导寇准苦学成材。
寇准自幼聪颖过人,七岁时写了《咏华山》:“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举头红日近
,回首白云低。”成为“三步成诗咏华山”之佳话。
寇准不负母望,十八岁时进京应试,得中进士。喜讯传至家乡,寇准母亲正身患重病,
临终时她将亲手画的一幅画交给家人刘妈说:“寇准日后必定做官,如果他有错处,你
就把这幅画给他!”后来,寇准官至宰相,为庆贺自己的生日,他大事铺张,大摆宴席
,又请来了两台戏班,准备宴请群僚,极尽豪华向宾客炫耀。刘妈认为时机已到,便把
寇母的画交给他。寇准展开一看,见是一幅《寒窗课子图》,画中,寇准在松油灯下读
书,其母在一旁织布,上有题诗道:“孤灯课读苦含辛,望尔修身为万民;勤俭家风慈
母训,他年富贵莫忘贫。”这赫然是母亲的遗训,寇准再三拜读,不觉泪如泉涌,当即
“辞宾客,罢宴席”,此后严于律己,洁身爱民,秉公无私,成为宋朝一代贤相。
详情请看:
http://t.cn/EyE8oVe
s*******e
发帖数: 1389
1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各地人的品性(一) - 山东
推荐大家读下这篇文章:
海岱神韵话青州
纪连海
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到的是《海岱神韵话青州》。说到这个话题,首先我觉得就要交代
一下什么呢,就是人们来青州是干什么,我觉得大致…说到《海岱神韵话青州》,我觉
着人民大致都有两种想法:一,外地人来青州自然是看咱们青州这个全世界最大的“寿
”字;第二就是进城。进城来看什么呢,看很多很多的名人古迹。首先我觉得必须得从
咱们云门山的这全世界最大的寿字说起,这个寿字七米多高,光下面这个“寸”字就两
米三,所以说到七米多高的寿字、两米多高的寸字,自然青州人就很骄傲地说,人无寸
高。
何以骄傲?我们的话就出来了。这么巨大的“寿”字全世界第一高的“寿”字,它
到底是谁为谁刻的呢?说到这儿,这历史上还有个故事。不过要说这个故事,我们还得
从大明朝说起。
我们今天所在的位置就是大明朝在这儿的一个宫殿,这个宫殿想当初住的是明朝的
明衡王,这个第二代明衡王他姓朱,叫朱厚矫,咱们这个“寿”字就和朱厚矫有关。
故事中说公元1560年,当然,这个时间是我加的。嘉靖三十九年也就是公元1560年
,这个明衡王朱厚矫迎来了一个双喜临门的日子。双喜临门这... 阅读全帖
v******a
发帖数: 45075
14
来自主题: Shanxi版 - 荐贤名相毕士安
毕士安,字仁臾,西京大同人,宋朝著名宰相。其曾祖与祖父都在本州、本县做小官,
父亲还任过观城县令。毕士安从小好学,曾专程到宋(今河南省商丘)、郑(河南省郑州
市)等地求师。宋太祖乾德四年(966年),毕士安中进士,十年后任大理寺丞、三门
发运事。咸平元年,任礼部侍郎、翰林学士。
毕士安一生为人正直,勤于政务,治学严谨,知人善任。平日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曾大力推举寇准,向宋真宗上书说:“寇准忠义两全,善断大事,我以为是宰相之材。”
于是宋真宗同意毕士安之奏请,同时任命毕、寇二人为平章事(宰相)。寇准任宰相后,
小人申宗古诬告,毕深知寇之为人,极力为寇辩护,查清诬告案件,将申宗古斩首,寇准
才得安心政务。以后寇准力主抗辽,政绩显著,均为毕士安荐贤之功。景泰二年,辽国统
军挞览领兵南下侵宋,毕士安与寇准力主真宗皇帝御驾澶渊订盟,迫使辽邦不敢进犯,只
好订立澶渊盟约,双方罢兵议和。景泰二年,毕士安病逝,享年六十八岁。宋真宗废朝五
日,异常悲恸,赠太傅、中节令,谥文简。
毕士安去世之后,宋真宗对寇准等人说:“毕士安,善人也,事朕南府、东宫以至辅
相,饬躬慎行,有古人之风,遽此沦殁,深可悼惜!”
z****e
发帖数: 54598
15
应该是宋仁宗那一个时代
而且很有趣的是,那一个时代还有范仲淹等历史名人出来凑热闹
颇为有趣
做一个小整理,虚构的占了一半左右
首先是皇帝线
北宋前四个皇帝
宋太祖,宋太宗,宋真宗,宋仁宗
杨家将
第一代杨业,第二代杨家七郎八虎,第三代杨宗保和穆桂英,第四代杨文广
其中杨宗保是虚构的人物,第三代是虚构人物
呼家将
第一代呼延贊,第二代呼延得模,第三代呼延守信,呼延守勇,第四代故事主角呼延庆
八贤王趙德芳是宋太祖的儿子,宋真宗的堂兄
寇准,包拯,狄青
王安石,司马光
等等
然后是这样
宋太祖和宋太宗是兄弟,是第一个时代的人,同期还有杨业和潘仁美,呼延贊,这是属
于演义中传说
基本上不会在演义中正式出现
然后第二个时代,第二个时代也就是宋真宗时代的人
有杨家七郎八虎,呼延得模,八贤王,寇准已经渐受重用,在他的坚持下
宋真宗不得不御驾亲征,最后签订澶渊之盟,这也是在演义中的近代史,非现代
真正的故事多发生在第三个时代也就是宋仁宗时代
这个时代,包拯,狄青等人已长成,开始入朝从仕
而八贤王和寇准在演义中还没有挂掉还动不动伸手帮忙
历史上赵德芳因为太宗的猜忌很早就挂了
所以八贤王本身有很大程度上是... 阅读全帖
t*******a
发帖数: 4055
16
宋朝与辽国的和平盟约是怎么谈出来的?
来源:我们都爱宋朝 作者:吴钩 时间:2018-01-22
43 0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战争
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闰九月初八,辽国大举南伐。
算起来,这是契丹第九次发起对宋王朝的侵略了。在真宗继位之后的咸平二年(999)
、咸平四年(1001)、咸平六年(1003),辽国都曾进兵冒犯边境,或小胜北还,或为
宋师所败。但这一次辽军的来势特别凶猛。辽主萧太后与辽圣宗御驾亲征,率兵号称二
十万之众,先锋为辽国大将萧挞凛。十五日,辽国破宋境顺安城;十六日,又破遂城,
并擒宋将王先知;又自定州东部突破宋人的唐河防线,逼近阳城;然后,辽军分兵三路
,扑向瀛州、祁州,并欲乘虚直下贝州、冀州、天雄军(参见中信出版社出版、台湾三
军大学编著的《中国历代战争史》第11册)。
军情自边关急递至京师汴梁,宋王朝“中外震骇”。
其时宋真宗赵恒继承大统不过几年,作为一名从未像他的伯父(太祖)、父亲(太宗)
那样在沙场厮杀过的文弱君主,面对来势汹汹的契丹军团,真宗该如何对付这一场迫在
眉睫的危机?——这不但是国家的危机,也是真宗个人的荣誉危机。
真...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酌古鉴今:“买仁义这一高节,超越千古!”(三文)
慧淳 整理
【正见网2018年04月01日】
一、蔺相如•寇恂
赵惠文王从渑池回国后,认为蔺相如功劳最大,遂拜蔺相如为上卿,其官位居廉颇之上
。廉颇自以为南征北战建立下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费了一点口舌,官位居然高过自己
,就说:“我若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闻这件事后,避免与廉颇
相见,每天上朝,都假称自己有病,不想和廉颇相争。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望见廉
颇,就绕道避开他。于是,蔺相如的门客们劝谏他,甚至想辞别蔺相如而去。蔺相如便
极力劝说他们:“你们认为廉颇比得上秦王吗?”门客们都说:“比不上。”蔺相如又
说:“秦王那么威武,我都敢在大庭之上斥责他,并侮辱他的大臣。我虽愚笨,难道还
会畏惧廉颇将军吗?我顾念的是,强秦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用兵,是因为有我们两个
人在。如果我们两个人相斗,势必不会同时生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置于
首位,个人私仇放在后面。”
廉颇听闻这番话后,便袒露上身,背负荆条,由宾客引到蔺相如门前,向蔺相如请罪。
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东汉年间,贾复的部下,在颍川伤了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一、蔺相如•寇恂
赵惠文王从渑池回国后,认为蔺相如功劳最大,遂拜蔺相如为上卿,其官位居廉颇之上
。廉颇自以为南征北战建立下大功,而蔺相如只不过费了一点口舌,官位居然高过自己
,就说:“我若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蔺相如听闻这件事后,避免与廉颇
相见,每天上朝,都假称自己有病,不想和廉颇相争。有一次蔺相如外出,远远望见廉
颇,就绕道避开他。于是,蔺相如的门客们劝谏他,甚至想辞别蔺相如而去。蔺相如便
极力劝说他们:“你们认为廉颇比得上秦王吗?”门客们都说:“比不上。”蔺相如又
说:“秦王那么威武,我都敢在大庭之上斥责他,并侮辱他的大臣。我虽愚笨,难道还
会畏惧廉颇将军吗?我顾念的是,强秦之所以不敢对我们赵国用兵,是因为有我们两个
人在。如果我们两个人相斗,势必不会同时生存,我之所以这样做,是把国家利益置于
首位,个人私仇放在后面。”
廉颇听闻这番话后,便袒露上身,背负荆条,由宾客引到蔺相如门前,向蔺相如请罪。
从此两人结为生死之交。
东汉年间,贾复的部下,在颍川伤了人命。太守寇恂,将他(贾复的部下)逮捕并处死
。贾复把这件事,看作是自己的侮辱,经过颍川时,对左右的部将说...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362
19
(接上文
四、贬正排贤
宋代的丁谓,年少时就“机敏聪颖,书过目辄不忘”,棋琴书画、诗词音律,无不通晓
,多才多艺。他虽然才智过人,却没有用在正路上,为了权利变得邪佞狡诈,为了向上
爬和巩固权位,奉承皇帝,做事“多希合上旨,天下目为奸邪”。他鼓动皇帝大兴土木
,建造了一批豪华宫殿,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累进工、刑、兵三部尚书,宰相,显
赫一时。
诗人穆修为人正直,从不趋炎附势,诗作的非常好,又很出名。他常常到京城里游玩,
有人就把他作的诗,题在皇宫的墙壁上,宋真宗见到穆修的诗,非常赞赏,并且还问道
:“这是谁作的诗啊?这个人诗写的这么好,朝中的大臣为什么不向我推荐他呢?”丁
谓就向宋真宗说:“此人的品行比不上他的文章啊!”从此以后,皇上就不再问了。丁
谓的居心,竟是如此的阴险。
丁谓不顾国家与百姓的利益,一味迎合皇帝,并给皇帝出坏主意,自然会遭到正义之士
的反对。后来寇准担任宰相,丁谓担任副宰相,丁谓向寇准阿谀逢迎遭到拒绝,寇准当
众指出其谄主媚君,有失大臣的本份。丁谓怀恨在心,千方百计罗织罪名极力排挤,将
寇准贬为道州司马,一直贬到雷州半岛。又趁机将朝中凡是与寇准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
。... 阅读全帖
b**********7
发帖数: 814
20
溜须拍马人人都会,高手更是层出不穷,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位宰相,溜须拍马功夫
可谓登峰造极,时至今日,无人能与之比肩,此君名叫丁谓。
身体力行,缔造“溜须”
“溜须”一词,难见于《辞典》、《辞海》,而《宋史》中则有记载,大意是,丁谓在
宋真宗时即在中央政府的监察、财政部门担任领导职务,他伙同王钦若大营道观,屡上
祥异,以迎合帝意,不久升任参知政事,即副宰相。时宰相是寇准,丁谓对之毕恭毕敬
,唯寇准之言是听。某日,中央政府开办公会议,宰相、副宰相等在一起用工作餐,汤
污寇准的胡须,丁谓起而为之揩拂,即溜其须,寇准笑曰:“参政,国之大臣,乃为长
官拂须耶?”说得丁谓既羞又恼,从此对寇准怀恨在心,“溜须”一词也流传下来。
拍马屁功夫,绝对一流
一天,宋真宗与贵妃一起赏花钓鱼,钓了半天一条鱼也没钓到,心里很不高兴,皱着眉
头,一言不发。大臣们不知如何为好,丁谓笑盈盈地跑上去赋诗道:“莺惊凤辇穿花去
,鱼畏龙颜上钓迟。”一下拍的宋真宗是十分的舒服,“顿时十分开心,赏咏再三。”
居高位奴颜溜须,拍马屁无与比肩,实乃溜须拍马第一相,当然,这样的官员,做了的
坏事更是罄竹难书了。
k****n
发帖数: 780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宋太宗雍熙北伐遭到惨败以后,宋朝对辽朝就一直心存畏惧,逐渐由主动进攻转为被动防御。自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如王若钦等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力劝,真宗才驾临澶州督战,并接见守城的众将,宋军士气大振,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历来畏敌,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这是在北宋处于有利条件下签订的屈辱条约。宰相寇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真宗赵恒苦谏,称契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 阅读全帖
t*****n
发帖数: 362
22
(接上文
四、贬正排贤
宋代的丁谓,年少时就“机敏聪颖,书过目辄不忘”,棋琴书画、诗词音律,无不通晓
,多才多艺。他虽然才智过人,却没有用在正路上,为了权利变得邪佞狡诈,为了向上
爬和巩固权位,奉承皇帝,做事“多希合上旨,天下目为奸邪”。他鼓动皇帝大兴土木
,建造了一批豪华宫殿,耗费了大量的民脂民膏,累进工、刑、兵三部尚书,宰相,显
赫一时。
诗人穆修为人正直,从不趋炎附势,诗作的非常好,又很出名。他常常到京城里游玩,
有人就把他作的诗,题在皇宫的墙壁上,宋真宗见到穆修的诗,非常赞赏,并且还问道
:“这是谁作的诗啊?这个人诗写的这么好,朝中的大臣为什么不向我推荐他呢?”丁
谓就向宋真宗说:“此人的品行比不上他的文章啊!”从此以后,皇上就不再问了。丁
谓的居心,竟是如此的阴险。
丁谓不顾国家与百姓的利益,一味迎合皇帝,并给皇帝出坏主意,自然会遭到正义之士
的反对。后来寇准担任宰相,丁谓担任副宰相,丁谓向寇准阿谀逢迎遭到拒绝,寇准当
众指出其谄主媚君,有失大臣的本份。丁谓怀恨在心,千方百计罗织罪名极力排挤,将
寇准贬为道州司马,一直贬到雷州半岛。又趁机将朝中凡是与寇准相善的大臣全部清除
。... 阅读全帖
u**b
发帖数: 5366
23
这是我google的,一家之言
“古砚微凹聚墨多”这诗句不好?
(2010-08-05 16:54:24)
转载
标签:
杂谈

《红楼梦》中有诗有词,甚至还有诗论。香菱要学诗,向林黛玉请教,曹雪芹就借林黛
玉之口道出了自己的诗歌观:香菱笑道:“我只爱陆放翁的诗‘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
微凹聚墨多’,说的真有趣!”黛玉道:“断不可学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
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接着林黛玉要香菱学王维、学杜
甫、学李白。老实说,看了这段书,总觉得这话不能说到心坎上。究竟为什么,因为没
有读过整首诗,也说不出什么。
北宋名相寇准写过《踏莎行·春暮》,词中有“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之
句。寇准曾知巴东,因此他的诗词集叫《巴东集》。他在巴东建造了秋风亭。陆游入蜀
写过《秋风亭拜寇莱遗象》:“豪杰何心居世名,材高遇事即峥嵘。巴东诗句澶州策,
信手拈来尽可惊。”寇莱公就是寇准,可见陆游是读过寇准诗词的,也惊汉于这位一代
名相,公务之余信手写出了好诗。“重帘不卷留香久”与“屏山半掩余香袅”意思很近
,大概陆游是受了寇准诗句的影响吧。
近读《陆放翁诗词选... 阅读全帖
f****r
发帖数: 5118
24
南北榜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全国统一形势发展中南北政治平衡的要求,也体现了朱元
璋打击和限制江南地主的一贯政策,此事件开明朝分南北取士之先例,至洪熙以后遂成
定制。在一定程度上普及文化教育,提高落后地区考生的学习积极性,平衡政治关系,
乃至维护国家统一,在少数民族地区推广科举制度。但是,朝廷政事多被精于理学的南
儒把持,而理事者了了无已,明朝政事逐渐趋向腐败和混乱
其实,在北宋,南北榜就搞得很厉害。北宋名臣寇准,陕西渭南人,正宗北方人士,当
过宰相,当过主考,是个在历史上很正面的人物,但他主考科举,特别不公正,明目张
胆地搞地域歧视。有年,他担任主考,江西萧贯脱颖而出,高居榜首,寇准很不爽,「
南人下国,不宜冠多士。」硬是把萧贯的状元拿掉,把山东平度人蔡齐升为第一。这般
事情,按说是应该暗箱操作的,但寇准公开宣扬,逢人就说:我又为中原夺得了一个状
元;词人晏殊,也是江西人,有神童之誉,14岁参加高考,是个少年大学生,宋真宗对
他爱赏有加,特擢其为「同进士」,寇准极力反对,理由很不靠谱,只是一条,晏殊是
「江外人」,也就是他不是北方人,就是王朝的「外人」
j****i
发帖数: 68152
25
从古到今,深宫秘事,永远都是老百姓最感兴趣的话题。而宋朝的深宫秘事中,最广为
人知的就是“狸猫换太子”。
说是在宋真宗的后宫中,德妃刘娥与李宸妃同时有孕,李宸妃先期诞下皇子,刘德妃妒
忌,就将一只剥皮狸猫换去了皇长子,真宗以为李宸妃产下怪胎,便对李氏加以惩处,
而将刘德妃随后生下的儿子立为皇储。
另一种说法则是李宸妃产下皇子,刘德妃却不慎流产,她忌毒之下将李宸妃之子据为己
有,(当然倒霉的还是狸猫)。
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李宸妃被迫流落民间,直到包拯横空出世,才得以揭开这桩宫
闱迷案。于是虐待动物的刘娥被活活吓死,老包也因为替宋仁宗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官升
龙图阁大学士。
而实际上,这个传说故事与历史事实相比,不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是差得太远了。虽
然当事人仍然是宋真宗和刘娥、李宸妃,但是与老包却一点边都搭不上——包拯中进士
后,因为父母年高一直没有离家,直到刘娥去世四年后,守完孝的包拯才出仕为官做知
县。再说,把老包的升迁归于这么一桩事体,也未免太不把老包的政绩当一回事了。
刘娥约生于北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
、后汉王国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 阅读全帖
l*******1
发帖数: 16217
26
不用南方人为相,这是赵匡胤说的,“用南人为相、杀谏官,非吾子孙” 写入了官方
的意识形态
不错,宋太祖赵匡胤出生北方,生于洛阳夹马营的一个军人家庭。相传,伴随着婴儿时
的呱呱坠地 “赤光绕室,异香经宿不散,体有金色,三月不变。” 赵匡胤的父亲赵弘
殷,曾是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四代王朝的禁军将领。因此,他老赵家与北方游牧民
族血统较近,也像北方民族那样崇尚武力。他应该算是武术世家。也因此他从儿童起就
受家庭的熏陶,自幼爱好骑射和练武,并摔打出一—身好武艺。
据说赵匡胤是历朝历代皇帝中武功最好的皇帝,也是历朝历代中比较崇尚武力得天
下,强悍治理天下的皇帝之一。因此,与很多游牧民族靠武功马背上得天下也在马背上
巩固天下一个道理。这大概就是宋太祖非常看重北方游牧民族的强悍,喜欢北方人威武
勇猛的,尤其喜欢北方女人的直爽性格。据说契丹的萧太后年轻的时候与赵匡胤有一段
恋情。这可能是赵匡胤当政时期没有对契丹下手,到宋太宗上位才正式北伐契丹的重要
原因。
但不管怎么说,宋朝是一个十分重视武力征服的朝代。宋朝也是非常重视军队里必
须是孔武有力的北方人占绝对优势,因此朝廷选拔人才以北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毕士安辅佐宋真宗 荐贤护良
毕士安辅佐宋真宗 荐贤护良
文: 宋风
【明慧网二零一五年八月十四日】北宋的毕士安,辅佐宋真宗。宋真宗说:“谁可以与
你一同辅佐朕?”毕士安说:“寇准善断大事,此宰相才也。”宋真宗说:“朕听说他
性格刚强、好使气。”毕士安说:“寇准性格方正、慷慨、有大节,忘身为国,肯定不
为俗世所喜。现在西北有边患,像寇准这样的人正适合用他。”宋真宗就起用了寇准。
全文请看:
https://t57uyh7i.global.ssl.fastly.net/oo.aspx?name=c951875_1_138&key=
o8g3f56h&from=51t
R*****g
发帖数: 682
28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揭秘:古代“万岁”一词含义的演变
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万岁”是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词语。千百年来,匍匐于
专制淫威下的臣民口中的“万岁”就是专指皇帝,谁也不敢把自己与“万岁”联系起来
。其实,“万岁”一词开始并非是皇帝的专用词,它的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战国以前,传世文献中并未有“万岁”之记载,但在一些铭文中已多有“万年无疆
”“眉寿无疆”这样的字眼。然而它并不是专对天子的赞颂,而仅是一种行文款式,铸
鼎者皆可用。与此同时,“万年”一词也出现在《诗经》中,如“寿考万年”“君子万
年”“天子万年”“万寿无疆”等,从其语境可知,这大多是人们常用的祝福语。宋人
高承就曾指出:“万岁,考古逮周,未有此礼。”战国以降,“万岁”一词开始成为一
个较为流行的词语,它的含意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它的字面含义,即祝福长寿长
生的歌颂词;二是表示致敬赞叹的欢呼语;三是表示“死后”的讳称。此后,伴随着专
制皇权的确立和加强,这样一个拥有多重含义的词语开始为帝王所独有,并逐渐成为最
高统治者皇帝的代名词。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知最早名为“万岁”的人,是东汉章帝之子刘万岁,永元五年
(93年)封广宗王,其年即薨,无子,谥“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历史上有很多名臣名将,因为他们在世时拥有很大的权力或者能力,这种能力不像是人
类所具有的,所以百姓把他们传得神乎其神,说他们死后都去做阎王了。
因为中国历史漫长,所以做阎王的能人越来越多,开始是“四大阎王”,后来变成“十
殿阎王”,地府的官越来越多,搞得百姓都不知道谁做阎王好了。
事实上“四大阎王”的说法比“十殿阎王”流传得更广,那么这四个最终被敲定成为阎
王的竞争人选之一的分别有谁呢?
隋书里流传着韩擒虎奇兵破健康的事,韩擒虎作为隋朝的先锋大将,韩擒虎率领西骆军
500精兵从长江夜渡采石,消灭南陈政权。
五百人是不是有点太少了?隋文帝也太吝啬了,不过换句话说他也看得起韩擒虎,他相
信韩擒虎不用带兵,直接往那一站,敌人就口吐白沫抽搐而死。
韩擒虎以五百精锐抵挡了几十万大军,拿下几座城池,兵锋直指健康。剩下的士兵犹豫
要不要做出三贞九烈的样子保全名节,但韩擒虎投降部下喊了一声:“本将军尚且投降
,你们抵抗什么?”士兵腿一软,武器咣当一下掉了,纷纷拜见将军。
韩擒虎这一场战役让他在大隋刷出了阎王的名气,隋文帝给了他厚厚的封赏,然而有人
告发他放纵士兵强暴民女,皇帝把爵位撤销算是给了他小小的...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1374
30
一、汉朝。公元前206年,刘邦创建了汉朝,60年后即公元前146年,当政者是汉朝第4
位皇帝汉景帝。这一年,已是汉景帝在位的第12个年头。由于汉初几代统治者都能认真
吸取秦朝覆亡的教训,对统治方式进行了积极有为的调整,实施较为开明的政治,并延
续了“与民休息”、“轻徭薄赋”(三十税一)等政策,到汉景帝时,经济不仅得到了
全面恢复还有长足发展,社会出现了历史少见的富裕与稳定的景象,进而迎来了中国封
建社会的第一个盛世,史称“文景之治”。
景帝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削藩,平定了吴楚七国叛乱,使中央集权统治大大加强。为随
后的汉武大帝奠定了充分的政治基础和物质条件。
这一年(公元前146年),汉武帝刘彻刚满11岁,史学家司马迁已躁动于母腹。汉朝如
旭日初升,前景一片光明。
二、唐朝。公元618年,李渊创建了唐朝,60年后即公元678年,唐朝第3位皇帝高宗李
治在位,实际当政者是皇后武则天。
唐朝经历了20多年的“贞观之治”,社会安定,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但是到了唐太宗
统治的后期,皇室与贵族奢侈之风盛行,动辄劳民伤财,部分地区的社会矛盾开始激化
。早在公元653年10月,睦州青溪县(今浙江淳安境...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31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3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水浒就是一男权小说
水浒是典型的歧视女性的小说
就跟阿甘正传是典型的保守党人的小说一样
从左倾思想出发看这两部小说,都是有问题的
不过水浒还是蛮有趣的,四大名著就是水浒反反复复翻看了很多遍
尤其欣赏没羽箭张清,打你个石子,就连关公后裔关胜,呼家将呼延灼都被他打掉
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只要张清还在阵中,伤亡明显就小
但是张清阵亡之后,梁山好汉就开始挨个翘
这充分说明了远程攻击的重要性
你看,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都是远程攻击的好手
这几个人遇到李逵这种怪物,基本上是不败的
而要是李逵遇到那种近战的货色,基本上是稳拿的
还有入云龙公孙胜这种,擅长道术,大面积攻击,这种人的存在完全就是一个bug
所以破大辽之后赶快就把他赶走
宋朝真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
文官有包公,寇准,武将有呼杨高郑四家,还有狄青等人
各自都有自己的章回体小说
而且还经常互相客串,很有意思
水浒就是死活要跟这些名门之后拉上关系
你看杨志就是杨家将,呼延灼就是呼家将
呼延灼后来在说岳全传中就有出现
包公的小说,杨家将经常出来客串
呼家将小说里面,杨家将,包拯都经常出来兜圈
杨家将的小说里面,包公,狄青都有一席之地
不过杨家和狄青的关... 阅读全帖
w*********i
发帖数: 1969
33
中国历史,基本都是华北和中原人写的,古文里经常通篇对南方人,特别是广东广西歧
视,一说到北方就是劲悍忠勇,一说南方就是恶瘴,酷暑,传染病,寄生虫。什么闽人
狡险,楚人轻易。不读不知道,一读吓一跳
地图炮专家司马光。湖建和福蓝福北的同学们,请记住这个山西人的样子!还有一位不
主张变法的知识分子刘挚,宋神宗时问他你认不认识王安石?他可是老夸你呀,刘挚不
买账,说我是河北人,不认识。宋代史书里关于北方习俗的记载就是“质朴忠直”“劲
悍忠勇”“勤稼穑”,关于南方是这样——两浙:“善进取,急图利,而奇技之巧出焉
”,广南“民性轻悍”,江东“俗习骄脆”,苏州“骄奢好侈”,“长沙民最喜讼,号
难治”,四川荣州“姓名颠倒,不知礼法”……在北宋时最伤大臣心的惩罚就是贬过长
江,在北宋时南方最好的城市杭州都是贬官的地方,蔡京、苏东坡都去杭州蹲过。哦,
说到这里,壹读君(yiduiread)顺便提一下,北宋南宋之际,大批河南人随宋室南迁
,由于这批河南人中包括了皇族、高官、名流、巨商、富户,在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
)举足轻重,杭州人非但不敢歧视,还学着说河南话,以至今天的杭州方言还带北方味
。个中意思,各位...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hant (bighant), 信区: Joke
标 题: 上联: “夜袭寡妇村, 有进没出”, 下联真的是太经典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30 03:50:19 2018, 美东)
关于对对子,这个事,中国历史上真的不在少数,千古名对,实在是太多了,古往今来
,文人骚客,最喜欢拿对对子来检验对方是否有才。我们经常听说的,对对子比较厉害
的,纪晓岚啊,苏东坡啊,刘伯温啊等等。没一个人都是才华横溢。对于对子这个事情
,对人的文化功底要求是十分高的
关于对对子,有很多趣事,我们简单来看一个吧。宋朝有一个丞相,叫做寇准,就是电
视剧狸猫换太子里面的寇准,有一天,他和朋友出去游玩,在乘船上的时候,灵感大发
,说出一上联:水底月为天上月。旁边的人都没有人都能够对出来的,意思意思就是水
中的月亮其实是天上的月亮。过了一会,他的朋友来到了,然后得知此对子,想了一会
,就在寇准的面前说出了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大家都为两人的才华表示很羡慕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上联,看到了网友给出的下联,真的是佩服那些人的才华,真的是太
...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35
当时宋军在战场上已经用伏弩射死了辽军的统帅。
宋真宗还是听主和派的要议和。
寇准是主战派,使者去谈判前,寇准悄悄对使者说:老子是坚决反对和谈的。你要是和
谈赔款超过30万,老子砍你脑袋。
使者于是去了美国,阿不,辽国。辽人本来已经夺气,忽然看见宋朝来议和,大喜,漫
天开价。使者怕被寇准砍脑袋,随后就拿自己的脑袋价当底线砍价。辽人也就答应了。
(这真是大笑话,辽人中原打了那么多仗,从来没有跪求和平的,我大宋独出新招,从
跪求兄弟,到跪求叔侄,到跪求父子,右派“老成谋国”就是会金融创新)。
回到澶州,宋真宗听说议和有成,本来无故早已肝胆俱裂,大喜召见。问使者对方要价
如何?使者举手指出三。宋真宗以为要300万,面如土色,说三百万搞个宋辽国,还是
比打仗好,签!最后听说只要30万,大喜过望,立刻同意。于是开创了我大宋一路走上
龟儿子的历史。
说到美国下令在中兴安排美国监督官员,袁世凯的21条不过如此吧?嘿嘿!
g***x
发帖数: 1587
36
澶渊之盟发生在辽国绕过多座宋朝重镇,孤军深入钝兵于坚城之下,而宋朝已经大兵集
结情况下的。没有理由就这么放跑侵略者。当时澶渊城中君臣无一坚持主战。宋真宗亲
征也不是第一次,这次更不是出于寇准的强烈要求,也并非只有寇准一人建议亲征。真
宗本来就有亲征的打算。结果小胜之后辽朝太后一说议和,君臣就轻易把入寇放跑了。
寇准本人并不以澶渊之盟为耻,反而经常自夸。他骨子里还是个主和派。
b********n
发帖数: 38600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eijingren (to thine own self be tru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习近平真是让俺想起澶渊之盟前的宋真宗皇帝派人去议和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y 26 15:01:08 2018, 美东)
当时宋军在战场上已经用伏弩射死了辽军的统帅。
宋真宗还是听主和派的要议和。
寇准是主战派,使者去谈判前,寇准悄悄对使者说:老子是坚决反对和谈的。你要是和
谈赔款超过30万,老子砍你脑袋。
使者于是去了美国,阿不,辽国。辽人本来已经夺气,忽然看见宋朝来议和,大喜,漫
天开价。使者怕被寇准砍脑袋,随后就拿自己的脑袋价当底线砍价。辽人也就答应了。
(这真是大笑话,辽人中原打了那么多仗,从来没有跪求和平的,我大宋独出新招,从
跪求兄弟,到跪求叔侄,到跪求父子,右派“老成谋国”就是会金融创新)。
回到澶州,宋真宗听说议和有成,本来无故早已肝胆俱裂,大喜召见。问使者对方要价
如何?使者举手指出三。宋真宗以为要300万,面如土色,说三百万搞个宋辽国,还是
比打仗好,签!最后听说只要3...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54598
3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水浒就是一男权小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aoce (蜥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水浒就是一男权小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9 20:17:42 2011, 美东)
水浒是典型的歧视女性的小说
就跟阿甘正传是典型的保守党人的小说一样
从左倾思想出发看这两部小说,都是有问题的
不过水浒还是蛮有趣的,四大名著就是水浒反反复复翻看了很多遍
尤其欣赏没羽箭张清,打你个石子,就连关公后裔关胜,呼家将呼延灼都被他打掉
梁山好汉被招安后,只要张清还在阵中,伤亡明显就小
但是张清阵亡之后,梁山好汉就开始挨个翘
这充分说明了远程攻击的重要性
你看,小李广花荣,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都是远程攻击的好手
这几个人遇到李逵这种怪物,基本上是不败的
而要是李逵遇到那种近战的货色,基本上是稳拿的
还有入云龙公孙胜这种,擅长道术,大面积攻击,这种人的存在完全就是一个bug
所以破大辽之后赶快就把他赶走
宋朝真是一个英雄豪杰辈出的年代
文官有包公,寇准,武将有呼杨高郑四家,还有狄青等人
各自都有自己的章回体小说
而且还经常互相客串,很有意思
水浒就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关于对对子,这个事,中国历史上真的不在少数,千古名对,实在是太多了,古往今来
,文人骚客,最喜欢拿对对子来检验对方是否有才。我们经常听说的,对对子比较厉害
的,纪晓岚啊,苏东坡啊,刘伯温啊等等。没一个人都是才华横溢。对于对子这个事情
,对人的文化功底要求是十分高的
关于对对子,有很多趣事,我们简单来看一个吧。宋朝有一个丞相,叫做寇准,就是电
视剧狸猫换太子里面的寇准,有一天,他和朋友出去游玩,在乘船上的时候,灵感大发
,说出一上联:水底月为天上月。旁边的人都没有人都能够对出来的,意思意思就是水
中的月亮其实是天上的月亮。过了一会,他的朋友来到了,然后得知此对子,想了一会
,就在寇准的面前说出了下联:眼中人是面前人。大家都为两人的才华表示很羡慕
在网上看到了一个上联,看到了网友给出的下联,真的是佩服那些人的才华,真的是太
经典了。
上联:夜袭寡妇村,有进没出下联:情陷女儿国,以退为进
上联:夜袭寡妇村,有进没出下联:雾锁少林寺,探究深浅
上联:夜袭寡妇村,有进没出下联:偷轰珍珠港,炮火连天。
第一个情陷女儿国,那就是西游记的故事,唐僧取经路上到了女儿国。
不知道你还能给出什么好的下联嘛,...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40
如果说“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那么,“一个国家的兴衰史
也就是一个国家国民的读书史”,在这中间,一个国家官员的读书兴趣和持久力会在很
大程度上影响前者的。中国古代官员普遍好读书,这是一个悠久的良性传统。大凡古代
历朝的官员,大多是自幼入学,随之开始读书(经、史、子、集),目的是秉持“达则兼
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士子的价值理念,经过若干年严格的训练和伏案阅读的习成
,在入仕时方能知晓为人处世之理和感悟治乱兴衰之道。
同时,为官者通过读书提升了自我的品格,高远者更会提升了自己的思想境界。所
谓“人有三宝精气神,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造就、成就了官员,这是不言而喻的。
在中国古代,官员的读书是持续性的现象,大凡为官一生,“致仕”(退休)时一般也要
“刻部稿”(与“讨个小”并列),企盼给后世留下一点雪泥鸿爪。
如果要追寻一下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大致可以有以下的解诠:
一、这是官员日常行为方式和士大夫儒家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古代官员的选拔,依
靠的是入仕制度,即所谓“学而优则仕”,没有若干年寒窗下读书经历的人、没有对儒
家学问有一定造诣的人,是不可能通过严格的科举考试进入官场... 阅读全帖
q*****k
发帖数: 586
41
稍微有些历史常识的人都知道,古代为加快人口繁衍速度,解决人均寿命短、人口总量不足的社会弊端,通常采用早婚早育的婚姻模式来加以平衡,男子一般在十四五岁、女子一般在十二三岁,就开始考虑婚嫁了。唯独宋朝是个例外。
在宋代,男女婚嫁年龄平均推迟到十七八岁,当然,这还应该属于早婚,只是,社会潮流已经开始趋向于晚婚晚育了。
宋人姚宽在《西溪丛话》里有这样一段有趣的记载:“时人适龄而未婚者,非王家女也。乃东床无婿乎?则斯人也,得其所好矣。所好者,开风气之先也。”想来这位王家小姐并非找不到婆家,而是她自己压根就不想找,她想做晚婚晚育的时代弄潮儿。陆游的《家世旧闻》也有类似记载:“尝闻邻家女,及笄不思春。未知世间事,花谢本无痕。”
女子“及笄之年”是十五岁,到了这个年纪还不考虑出阁,连陆游也看不过去了:当真要等到花儿都谢了?潮流的力量真不能小觑。
据笔者分析, 宋代的这种晚婚晚育风气,多半起源于宋真宗赵恒主政的时期,兴盛于宋徽宗时代,并影响了整个南宋。原因有两个,一是宗教(道教) 流弊, 导致民间禁欲主义盛行;二是优渥的科举制度主导下的“及第热”,“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娶老婆别忙。有了这两个原... 阅读全帖
c**********l
发帖数: 4
4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宋与辽朝的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至今已一千年,大家能否预言下一个千年(3000年)中国会是什么样?

动防御。自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开始,辽朝陆续派兵在边境挑衅,掠夺财物,屠杀
百姓,给边境地区的居民带来了巨大灾难。虽然宋军在杨延朗(又名杨延昭,也就是人
们熟知的杨六郎)、杨嗣等将领率领下,积极抵抗入侵,但辽朝骑兵进退速度极快,战
术灵活,给宋朝边防带来的压力日益增大。1004年秋(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
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有的大臣如王若钦等主张避敌南逃,宋真宗也想南逃
,因宰相寇准的力劝,真宗才驾临澶州督战,并接见: 守城的众将,宋军士气大振,坚
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
宗历来畏敌,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
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
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这是在北宋处于有利条件
下签订的屈辱条约。宰相寇准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赶回南城向真宗赵恒苦谏,称契
丹已是强弩之末了,正是打败他们的大好时机,边...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43
时代,时代。
真宗时代宋军还不算完全的送死军,还是略有战斗力的,而且跟辽国也是胜负各有,不
是一路转进。
寇准如果在北宋末,就是个坑爹货李刚而已。实际上澶渊之盟也挺危险,要是真宗被寇
准弄挂了,寇准就成了王振了。
所以其实人都差不多,只不过手里的牌不一样而已。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智若愚
韩忠献公曾经说:“不管君子或是小人,都应该以真诚的心对待他。如果知道他是小人
的话,浅浅的和他交往就可以了。”通常,一般人碰到小人欺骗自己,一定会把他的计
谋点破。韩忠献公就不一样,他虽然清清楚楚知道小人的奸计,可是,他每一次都安然
忍受下来,不曾表现出来。
我们大都只愿意跟君子来往,因为以诚对待君子很容易,用诚来对待小人就困难多了,
一般人的习惯是,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为什么还要对你好?因此看
到对方有问题,我们就会毫不留情的指出来,这么做的结果,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让小人
恼羞成怒,找机会来伤害我们。
我们通常不能忍受别人一点点污垢、过失,名之为“洁身自好”,其实,这是道德学问
还没有内化到内心深处。我们应观察心相,为什么要揭穿别人过失呢?因为看不起对方
,讨厌对方,要把他的缺点揪出来,这动机本身就有慢心、嗔心的作用,自然没有办法
生出慈悲心来帮助对方。如果我们内心平静清凉,就不会在乎人家对你看法,不会在功
过得失上面打转,但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同样的如果在官场上和人互动,如果不能包容别人、不能容忍别人一点缺陷,就容易与
人产生对立,树立政敌;朋友间相处也是如此,你排...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1238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缴纳岁币,必然亡国灭种
缴纳岁币,必然亡国灭种
灵台山隐

中国的美元外汇储备,是不是岁币?

岁币,旧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输纳的钱物。

公元1004年(宋历44年),辽国萧太后、辽圣宗亲率二十万大军南下,前锋到了澶
州(今河南濮阳)。
副宰相王钦若、大臣陈尧叟等劝宋真宗逃跑。
宋真宗拿不定主意。
后来,在宰相寇准的坚持下,宋真宗决定亲自率兵出征。
由于宋军在要害处设下弩箭,辽军主将萧达兰中箭丧命。
于是,萧太后觉得宋朝不好欺负,又听说宋真宗亲自率兵抵抗,就有心讲和。
萧太后的使者要求宋朝割让土地。
宋真宗害怕战争,商量后决定:“割让土地是不行的。如果辽人要金银财帛,可以答应
他们。”
虽然寇准等反对议和,但宋真宗一心要和。最终,由宋朝每年给辽朝银绢三十万。
这笔巨额赔款,长期成为北宋人民额外的沉重负担。历史上把这次和议叫做“澶渊之盟
”。
公元1045年,辽国要求宋朝增加岁币,宋辽两国重新商定了岁币,宋国每年要给辽国绢
三十万匹,银二十万两。

同样是公元1004年,西北的党项族人也不停的骚扰宋朝边境,宋真宗这次没有出征,而
是听取大臣意见,每年都用赏赐大批的银绢的办法来安抚党项族人。
辽国的土地面积...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6
为什么说温家宝是古今第一奸相?2012-04-04
金复新
阅遍史书,大奸大恶一词似乎是专门给在中国做宰相做总理的人量身定制的。这种情况
一直延续到现在。本朝开国以来当过宰相的,哪个是好人?你觉得魔王周恩来是好人吗
?屠夫李鹏是好人吗?大贪官朱镕基是好人吗?影帝温家宝是好人吗?可以得出个结论
,只要能混上宰相总理大臣的,就肯定是坏人。
皇帝则不然。除了开国皇帝,其它的都是指定的世袭,因此其能力有别,秉性各异,随
机性很大,有残暴的,如隋炀帝,也有仁厚的,如明孝宗,有英明的,如李世 民,也
有白痴的,如晋惠帝。有的皇帝在任时干脆还是个孩子,根本谈不上好坏,如溥仪。而
要做上宰相,要么随开国皇帝南征北战,要么科举晋升,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成老油
子,要么干脆自己拥兵自重挟持皇帝。反正必须有超人之材,他们多数是能臣,不是人
杰坐不到这位子。皇帝只是代表着对江山的所有权,有无能力不是太重要,只需承担责
任,国家亡了,百姓大臣宰相大不了投降作亡国奴,而自己和整个皇族都得死。而宰相
必须是有能力的人担当,这就像店里的少东和掌柜的关系,少东可以是花花公子,而掌
柜必须精通业务,不能是甩手掌柜。
史上... 阅读全帖
z****7
发帖数: 880
47
阅遍史书,大奸大恶一词似乎是专门给在中国做宰相做总理的人量身定制的。这种情况
一直延续到现在。本朝开国以来当过宰相的,哪个是好人?你觉得魔王周恩来是好人吗
?屠夫李鹏是好人吗?大贪官朱镕基是好人吗?影帝温家宝是好人吗?可以得出个结论
,只要能混上宰相总理大臣的,就肯定是坏人。
皇帝则不然。除了开国皇帝,其它的都是指定的世袭,因此其能力有别,秉性各异,随
机性很大,有残暴的,如隋炀帝,也有仁厚的,如明孝宗,有英明的,如李世 民,也
有白痴的,如晋惠帝。有的皇帝在任时干脆还是个孩子,根本谈不上好坏,如溥仪。而
要做上宰相,要么随开国皇帝南征北战,要么科举晋升,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成老油
子,要么干脆自己拥兵自重挟持皇帝。反正必须有超人之材,他们多数是能臣,不是人
杰坐不到这位子。皇帝只是代表着对江山的所有权,有无能力不是太重要,只需承担责
任,国家亡了,百姓大臣宰相大不了投降作亡国奴,而自己和整个皇族都得死。而宰相
必须是有能力的人担当,这就像店里的少东和掌柜的关系,少东可以是花花公子,而掌
柜必须精通业务,不能是甩手掌柜。
史上普遍获得正面评价的宰相有这几位,文天祥、诸葛亮、史可法、寇准... 阅读全帖
z****7
发帖数: 880
48
阅遍史书,大奸大恶一词似乎是专门给在中国做宰相做总理的人量身定制的。这种情况
一直延续到现在。本朝开国以来当过宰相的,哪个是好人?你觉得魔王周恩来是好人吗
?屠夫李鹏是好人吗?大贪官朱镕基是好人吗?影帝温家宝是好人吗?可以得出个结论
,只要能混上宰相总理大臣的,就肯定是坏人。
皇帝则不然。除了开国皇帝,其它的都是指定的世袭,因此其能力有别,秉性各异,随
机性很大,有残暴的,如隋炀帝,也有仁厚的,如明孝宗,有英明的,如李世 民,也
有白痴的,如晋惠帝。有的皇帝在任时干脆还是个孩子,根本谈不上好坏,如溥仪。而
要做上宰相,要么随开国皇帝南征北战,要么科举晋升,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成老油
子,要么干脆自己拥兵自重挟持皇帝。反正必须有超人之材,他们多数是能臣,不是人
杰坐不到这位子。皇帝只是代表着对江山的所有权,有无能力不是太重要,只需承担责
任,国家亡了,百姓大臣宰相大不了投降作亡国奴,而自己和整个皇族都得死。而宰相
必须是有能力的人担当,这就像店里的少东和掌柜的关系,少东可以是花花公子,而掌
柜必须精通业务,不能是甩手掌柜。
史上普遍获得正面评价的宰相有这几位,文天祥、诸葛亮、史可法、寇准... 阅读全帖
z****7
发帖数: 880
49
阅遍史书,大奸大恶一词似乎是专门给在中国做宰相做总理的人量身定制的。这种情况
一直延续到现在。本朝开国以来当过宰相的,哪个是好人?你觉得魔王周恩来是好人吗
?屠夫李鹏是好人吗?大贪官朱镕基是好人吗?影帝温家宝是好人吗?可以得出个结论
,只要能混上宰相总理大臣的,就肯定是坏人。
皇帝则不然。除了开国皇帝,其它的都是指定的世袭,因此其能力有别,秉性各异,随
机性很大,有残暴的,如隋炀帝,也有仁厚的,如明孝宗,有英明的,如李世 民,也
有白痴的,如晋惠帝。有的皇帝在任时干脆还是个孩子,根本谈不上好坏,如溥仪。而
要做上宰相,要么随开国皇帝南征北战,要么科举晋升,在官场摸爬滚打几十年成老油
子,要么干脆自己拥兵自重挟持皇帝。反正必须有超人之材,他们多数是能臣,不是人
杰坐不到这位子。皇帝只是代表着对江山的所有权,有无能力不是太重要,只需承担责
任,国家亡了,百姓大臣宰相大不了投降作亡国奴,而自己和整个皇族都得死。而宰相
必须是有能力的人担当,这就像店里的少东和掌柜的关系,少东可以是花花公子,而掌
柜必须精通业务,不能是甩手掌柜。
史上普遍获得正面评价的宰相有这几位,文天祥、诸葛亮、史可法、寇准...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5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
原创2018-03-26 张鸣 张鸣 微信号 zhangming19830505
功能介绍
张鸣,浙江上虞人,1957年生,长于北大荒。出生赶上鸣放,故曰:鸣。著有《北洋裂
变》《直截了当的独白》《历史的底稿》《历史的坏脾气》等作品。
宋真宗赵恒晚年,皇后缺位,真宗有宠妃刘氏,一心打算将之扶正。但是,立皇后这样
的大事,在宋朝,皇帝一个人不好独断。当时宰相是王旦,副宰相参知政事为赵安仁。
恰好王旦告病辞官,真宗即问赵安仁,立贤妃刘氏为后可不可以?赵安仁说,刘氏出身
低贱,恐怕难以为母仪天下。宋真宗听了之后,一天都不高兴。
第二天,宋真宗把赵安仁的话告诉了时为知制诰翰林学士的王钦若,王钦若是个聪明人
,立刻就知道皇帝什么意思了。但他没有直接反着说,而是对真宗讲,陛下可不可以问
问赵安仁,在他的意中,哪个妃子做皇后合适?
过了几天,宋真宗果然问赵安仁,那你说谁做皇后合适?赵安仁回答说,陛下的德妃沈
氏是前朝宰相沈义伦的女儿,地位高贵,可以为皇后。接下来,宋真宗把这话再递给王
钦若,王钦若说,我就知道赵安仁会这样说,因为他曾经是沈义伦家的门客。
宋真宗听了,非常生气,原来,副宰相反对立我心爱... 阅读全帖
1 2 3 4 下页 末页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