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Military版 - 王宝强的前世是宋真宗赵恒,马蓉前世是章献皇后刘娥
相关主题
南方状元为何多于北方?吃得饱才能学习好(转载)每次皇权更迭多少都会有凶险
毛泽东的“毁誉参半”已经是客观事实。。。粟裕家的传说
说说中国历史上好听的年号吧习近平这是想做汉武帝的节奏?
习还不能泰山封禅吧搞不懂某些老将的逻辑
我在静安寺吃过一婉素面明万历年间政治谣言乱象
范仲淹这书是真没白读。。。缅军借道中国被拒试图武装越境不得,报复轰炸云南
宋朝与辽国的和平盟约是怎么谈出来的原来明朝的衰退是不带套内射引起的
阿根廷会议可比檀渊之盟李自成割朱常洵肉,和皇家园林里的梅花鹿一同烹煮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刘娥话题: 真宗话题: 赵恒话题: 宋真宗话题: 李氏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j****i
发帖数: 68152
1
从古到今,深宫秘事,永远都是老百姓最感兴趣的话题。而宋朝的深宫秘事中,最广为
人知的就是“狸猫换太子”。
说是在宋真宗的后宫中,德妃刘娥与李宸妃同时有孕,李宸妃先期诞下皇子,刘德妃妒
忌,就将一只剥皮狸猫换去了皇长子,真宗以为李宸妃产下怪胎,便对李氏加以惩处,
而将刘德妃随后生下的儿子立为皇储。
另一种说法则是李宸妃产下皇子,刘德妃却不慎流产,她忌毒之下将李宸妃之子据为己
有,(当然倒霉的还是狸猫)。
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的:李宸妃被迫流落民间,直到包拯横空出世,才得以揭开这桩宫
闱迷案。于是虐待动物的刘娥被活活吓死,老包也因为替宋仁宗找回了亲生母亲而官升
龙图阁大学士。
而实际上,这个传说故事与历史事实相比,不说是风马牛不相及,也是差得太远了。虽
然当事人仍然是宋真宗和刘娥、李宸妃,但是与老包却一点边都搭不上——包拯中进士
后,因为父母年高一直没有离家,直到刘娥去世四年后,守完孝的包拯才出仕为官做知
县。再说,把老包的升迁归于这么一桩事体,也未免太不把老包的政绩当一回事了。
刘娥约生于北宋太祖开宝元年(公元968),祖籍太原,祖父刘延庆在五代十国的后晋
、后汉王国时任右骁卫大将军(后晋高祖石敬瑭起兵于太原南,而后汉则建都太原)。
后汉王国只有短短不到十年的寿命,便于公元951年正月初五“禅”给了重臣郭威。郭
威建立的后周所存在的时间比后汉王国还短几个月,后周大将赵匡胤便将“禅让”又依
葫芦画了一次瓢,建立了宋朝。
进入宋王朝之后,刘延庆去世了,他的儿子刘通则做了禁军军官,并随后以军功升至虎
捷都指挥使,领嘉州刺史。嘉州即今四川乐山,大约就是这个时候,刘家迁到了四川,
做了成都华阳人。
据说当年刘通的妻子庞氏做了一个梦,梦见一轮明月入怀,不久便发现怀上了身孕,生
下了次女刘娥。然而这个梦月而生的女孩命运似乎并不好,出生不久刘通便奉命出征,
谁料就此一去不还,阵亡了。刘通没有儿子继承家业,家道中落,庞氏只得带着襁褓中
的幼女寄居娘家。
按说庞氏作为刺史夫人,怎么也该带些财产回娘家才是。然而不知是刘通生前未曾敛财
,还是庞家本身穷困,把寡妇女儿当成冤大头将财产弄了个干净,总之,刘娥在外祖父
家过得并不好,虽然读书识字却不曾享受过千金小姐的生活,倒是学会了一手击鼗的谋
生技艺,这种小鼓是一种乐器,现在似乎已经失传了。
庞家对这个寄居的外孙女儿的态度,不过是吃碗饭养条命而已,刘娥刚刚长成,庞家便
迫不及待地甩包袱,将年仅十三四岁的刘娥嫁给了一个名叫龚美的青年银匠。龚美有心
想要外出谋生,不久又带着刘娥离开了四川,来到了京城开封。
龚美的银匠手艺和为人处世应该还是很不错的,到开封后不久,他交了不少朋友,其中
有一个名叫张耆的,这张耆在襄王府里当差,是俗话说的“豪仆”一类人物,龚美格外
用心与他结交,关系尤其亲密。
襄王正是未来的宋真宗赵恒,此时他的名字还叫赵元侃,尚未被册定为太子,只不过是
十五六岁的少年。
——这里有一个小小的问题,赵恒和刘娥是同龄人,都是968年出生的,不过假如按宋
史的记载,刘娥十五岁与赵恒初会的话,她怎么也不可能进“襄王府”,因为赵恒是在
端拱元年(公元988)被封为襄王的,当时他已经20岁了。而在此之前,他也是十七岁
才封的“韩王”。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刘娥来到真宗身边的时候,要比他的其它所有妻妾都
要早。
赵恒当时尚未婚配,还是懵懂少年,不知从哪里听人说蜀地女子才貌双全,自己也不禁
胡思乱想起来,便向自己的随从暗授机宜,让他们帮自己暗暗物色一名蜀姬。
此时的刘娥,既为银匠之妻(妹?),为谋生计,自然也要抛头露面击鼗挣钱,美色广
为人所知。很快就被赵恒的随从们打听到了。听说是王府选姬,龚美自然不愿放弃,为
了能让刘娥入王府,他自称是刘娥的表哥。于是刘娥便在十五岁这年来到了赵恒的身边。
刘娥不但天生丽质,而且聪明伶俐,与少年王爷正是年貌相当,很快就如胶似漆。
然而这对少年男女的痴情看在赵恒乳母秦国夫人的眼里,却不是那么一回事。
秦国夫人秉性严谨,而宋朝的士大夫们对出身十分看重,这也肯定要影响秦国夫人的审
美观。“爱情不分贵贱”的观念她是绝对不接受的。
对于少年赵恒来说,刘娥找不出一处缺点,可是看在中年妇女秦国夫人眼里,可就是另
一回事了。她肯定不反对赵恒纳妾宠姬,但刘娥可不符合她的要求。因为刘娥出身低贱
、来历不明。——换句话说,秦国夫人的理解能力是这样的:假如刘娥出身高些,那么
就是“琴瑟和谐”;可是刘娥偏偏出身卑贱,那么她和赵恒之间的爱恋,就一定是她干
了些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总之,秦国夫人认为,“灰姑娘”就该永远拿着扫帚。
秦国夫人用自己的理解能力将刘娥反反复复地打量考究之后,自然不免向自己一手抱大
的养子发些牢骚。谁知平常对乳母千依百顺的小王爷这次却一反常态,对乳母的话置若
罔闻,于是秦国夫人终于忍无可忍,一家伙就把状告到了皇帝那里。
宋太宗听说儿子年纪小小便“溺于女色”,立即大怒,将赵恒召到面前来训了一顿,让
他立即把来历不明的刘娥逐出王府。
不久,十七岁的赵恒被封为韩王,依父命迎娶了他的第一个正式妻子:忠武军节度潘美
的八女儿。十六岁的潘氏受封为莒国夫人。
刘娥被赶出了王府,赵恒娶了一个出身名门望族的嫡妻。这两桩事体足以令秦国夫人心
花怒放。然而大出她和宋太宗预料的是,刘娥并没有离开赵恒。
长辈们永远都不知道,越是被他们排斥反对的恋情,反而越容易烧得热烈长久。赵恒迫
于父亲的压力,不得不把心爱的刘娥送出王府,但是他可不愿让刘娥改嫁,而是偷偷地
将她藏在了王宫指挥使张耆家里。
往后的日子里,赵恒的王爵以次升迁,所负担的职务也越来越繁冗,然而只有要机会,
他就想方设法地要去张耆家里和刘娥相聚。
这样的偷偷摸摸备受折磨的日子,赵恒和刘娥一共过了十五年。不过常言道“距离美”
,这样的相处方式,反而使他们的感情更加深厚。
刘娥虽然是赵恒的初恋,但她的身份实在太低贱,没有资格成为赵恒的妻妾。她在王府
外整整等了十五岁,才等到了赵恒登基为帝、能够给她一个姬妾名份的那一天。
宋太宗至道三年三月癸巳日,五十九岁的宋太宗赵光义病逝,遗诏传位于已立为太子两
年的赵恒。
在宫闱变幻一系列的意外中,赵恒当上了皇帝,他总算可以明正言顺地把自己至爱的刘
娥接到自己身边来了。
不过,宋真宗并不是一个惑于儿女私情的糊涂皇帝。总的来说,他算是一个重情更重义
的男人。此时他已三十岁,对自己该尽的责任和义务非常明了。
当初赵恒和刘娥被迫分居两地之后,奉父母之命迎娶了潘氏。潘氏作为韩王妃受封为莒
国夫人。可惜的是潘氏命不好,结婚才六年就早逝了,死时她年仅二十二岁,也没有为
赵恒留下孩子。
潘氏去世两年后,太宗又为已升为襄王的赵恒选择了继弦妻子:宣徽南院使郭守文的次
女。时年十七岁的郭氏受封为鲁国夫人,不久又晋封秦国夫人。
虽然潘氏和郭氏都不是赵恒自己选择的妻子,但是她们都克尽了为妻内助之责,而常言
道日久生情,赵恒这个多情种子也对与她们的夫妻情份难以忘怀。
赵恒是三月即位为帝的,仅仅过了两个月,他就册立继室郭氏为皇后,一个月后又追封
已去世八年的潘氏为“庄怀皇后”。
当然他更没有忘记守侯了十五年之久的蜀姬刘娥,很快也将刘娥接回了皇宫,封为“美
人”,总算一偿多年宿愿。
做这样一个多情皇帝的女人,到底是喜是愁?无论如何,这对于在张耆家苦熬十五年的
刘娥来说,已经是天大的喜事了。
自从到张府,刘娥和赵恒见面的机会就很少了,对于赵恒来说,虽然相思难耐,却好歹
是个王爷,而且娇妻美妾成群;而对于刘娥来说,咫尺千里地揣想赵恒的几度新婚之喜
,面对自己年华渐老妾身未明的畏惧,对任何女人来说都是极大的折磨。她只能寄希望
于赵恒不会欺骗自己。而她总算等到了这一天。而更大的安慰是,虽然离最初相见已经
过去了十五年,赵恒对刘娥依然一如既往,虽然做为皇帝后宫美女无数,他仍然给予人
到中年的刘娥在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待遇。
此时的刘娥,已经完全长成。住在张府时,为了排遣内心孤寂忧愁,(也不排除是为了
让赵恒觉得自己并不输给出身名门的正式妻妾),刘娥博览群书、研习书画棋乐,早已
是才华出众。走进开封皇宫的“刘美人”,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敲小鼓的川妹子了。
入宫后,刘娥眼看其它宫妃都有父母兄弟,自己却是孤身一人,心里自然不是滋味,于
是她便向真宗提出请求,让自己的“表兄”龚美改姓刘,做自己的兄长,传继刘家的烟
火。(常言道,一个女婿半个儿,龚美做为刘娥的前夫,如今却是不折不扣地成了前丈
人整个的儿子。)
实际上,早在刘娥初遇赵恒的时候,龚美便跟着“表妹”也进了王府,并以谨慎勤力成
为赵恒的亲信。因此刘娥一提这个要求,真宗就立刻答应了,并且给“刘美”安排了正
式的官职。
当年的小银匠龚美,恐怕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竟会有成为皇亲国戚的一天。而宋真宗
对于龚美和刘娥之间的关系,真的从来都没有过一点猜测吗?毕竟一个二十多岁的“表
哥”带着十五岁的“表妹”离乡千里,在古代可不是什么正常的事情。想不通这一对君
臣之间,是个什么光景。
然而刘美对宋真宗赵恒,确实是忠心耿耿的,甚至可以说,他只对真宗效忠。刘美任官
,既不阿附于权臣,对部属也关心备至,出任在外时他的随从兵卒,都按省籍定时轮换
,从不培植自己的私人势力(“同乡”这个词,在他那里是不吃香的)。相比某些一面
牛叉哄哄一面拼命拉拔亲朋乡里的士大夫官员,出身卑贱身份微妙的刘美更无愧于宋真
宗的信任。
景德元年(公元1004)的正月,刘娥正式得到了“美人”的封号,就在同一天,真宗另
一名出于藩邸的姬妾杨氏受封为“才人”。
这一年,刘娥已经三十六岁。距她与赵恒初遇之时,岁月已经流转了二十一个年头。
赵桢出自侍女李氏的腹中,却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只认刘娥做亲娘。
赵桢乳名“受益”,他的降生也的确使很多人得益。只是真正亲生孩儿的李侍女却没有
得到最大的益处。她在整件事里只扮演了一个“代孕”的角色。她只得到了一个“崇阳
县君”的封号。当然,对比起历史上其它的类似事例,李侍女还是非常幸运的。)
真宗虽是皇帝,日子却并不好过。
咸平六年(公元1003),郭皇后生的皇子赵祐夭折了,他是真宗最心爱的儿子。更令真
宗伤心的事接踵而至——九岁的赵祐刚死半个月,出生刚两个月的另一名皇子也夭折了
。真宗的后妃前后为他生的五个儿子居然一个也没能活过十岁,宋真宗年将四旬,忽然
间膝下荒凉,不禁悲从中来。为了聊以自慰,也为了以防万一,他只得选择宗室幼童养
在身边。
虽然儿女全无,但是宋真宗做为父亲,神经还是相对比较大条的,能够熬得住。但是对
于身为母亲的郭皇后来说,却是难以承受的。她嫁给真宗十余年,前后亲生的三个儿子
有两个很早就夭折,赵祐好不容易长到九岁又随兄弟们去了,郭皇后面对这样的打击,
悲伤过度,身体一天天地垮了下去。
景德四年正月,赵恒率后妃宗室往西京朝陵。他不但祭扫了祖父母、伯父母、父母,也
祭扫了早死的第一任妻子潘氏。同样,他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堂兄弟和儿子们,都一一祭
奠。
然而这一次的朝陵,却再一次触动了郭皇后的哀思。返回开封后不久,她就一病不起,
很快就在四月十六日离开了人世,享年仅三十一岁,谥庄穆。对于品行出众、贤惠宽仁
的皇后早逝,赵恒在相当长的一段日子里都郁郁寡欢,直到秋天仍然对宴乐毫无兴趣。
郭皇后终于摆脱了无休无止的丧子之痛,赵恒却再一次成了鳏夫。
丧妻失子,国事兵事又没有平静的时候,宰相王旦当面指摘宋真宗治下的王朝不是“圣
朝承平”;王钦若为了打击寇准,又说宋真宗御驾亲征的“澶渊之盟”只是被寇准利用
而已,这果然达到了离间真宗与寇准的目的,但是更将宋真宗的面子和信心弄得渣都没
得剩。宋真宗日子很不好过,急于弄点什么表明自己的能力,于是王钦若适时地加以引
导,真宗便转而相信起了祥兆瑞梦,沉湎在自己幻想出来的“天书”“神梦”中不能自
拨。连年号都改成了“大中祥符”。
上好则下效,几年间举国上下共谱“天书奇谈”,瑞芝仙草一类更是如潮水般涌来,光
是王钦若一次过就进献了八千株之多,从前史书上记载的仙芝都是“偶现”于世,到这
里却达到了开铺子都怕积压的程度。
天书奇谈发展到后来,就连一代名相寇准都被套了进去,他在被贬出京之后,和地方官
创造出了又一起天书祥瑞,获得了重新起用为宰相的机会。
这一场天书奇谈,搞得整个国家乌七八糟,士大夫们没了道德准则,老百姓们都晕头转
向。直到十几年后才算完事大吉。
不过,这个“大中祥符”和“天书祥瑞”,能够使真宗如此自打麻药自陶醉也不是没有
原因的。
除了重新找回的“圣明”信心,后宫也再次给真宗带来了天大的好消息——又一名皇子
降生了。真宗终于又有了亲生儿子,不必以宗室之子来继承自己的皇位了。
这名降生人世的皇子,是真宗的最后一个儿子,也就是未来的宋仁宗赵祯。他出自刘娥
侍女李氏的腹中,却从出生那一天起就只认刘娥为母亲。
李侍女是杭州人,出身卑微,生性寡言沉静,入宫后便做了刘娥宫中的侍儿,偶尔也为
真宗侍寝(又是一个平儿式的通房大丫头)。大中祥符元年的一天,她做了一个怪梦,
梦中有一个赤脚羽衣的仙人从天而降,还说是来给她做儿子的。醒后她将这个梦说了出
来,顿时使真宗和刘娥都喜上眉梢。
真宗之喜自不必说,刘娥之喜更有缘由:真宗多年来对她始终一往情深,郭氏去世后,
真宗一直想要将刘娥册为皇后,可是刘娥出身卑微又没有子女,士大夫们都坚决反对,
要求真宗册立十四岁的沈氏为皇后。沈氏是大中祥符元年才入宫的,虽然年幼却出身高
贵,是宰相沈伦的孙女。
进谏的群臣可算是弄不明白行情。当年赵恒做为小皇子,迫于皇帝老爹的压力,尚且要
打些埋伏,如今他已经身为皇帝,怎么还受得了这起大臣们又拿“出身论”来难为自己
。大臣们越是叨叨,他越是下定决心非要册立刘娥为皇后不可。然而真宗也知道,刘娥
这时已经年过四十,几乎是没有了生育的指望,既无子又无背景,要立皇后谈何容易,
于是他干脆让皇后之位空缺,闭口不谈立后之事。——如今刘娥的贴身侍女居然做了一
个大吉大利的孕儿之梦,真是瞌睡碰到了枕头,“借腹生子” 的妙计立刻就跳了出来。
此后不久,李侍女果然怀上了身孕。真宗闻讯大喜,闲暇游赏之时总不忘将李氏也带在
身边。
有一天,李氏在随真宗登台远眺的时候,头上的一枝玉钗却不慎掉下高台。李氏心中不
喜,真宗却在心中暗卜:若是玉钗坠地仍然完好的话,则胎儿当为男孩。待侍从将钗呈
上一看,果然没有任何损伤,真宗不禁心花怒放。
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10)四月十四日,李氏果然生下了一个男孩。孩子一堕地,李氏
做为母亲的权利和义务也宣告终了——真宗早已向世人宣布刘娥有孕,并且早在孩子出
生前三个月便晋封刘娥为“修仪”了(杨氏晋封为婕妤)。现在这个男孩也就顺理成章
地归到了刘修仪的名下。不过刘娥也并没有亲自抚养这个儿子,而是将赵祯交给了杨婕
妤照料。
这位杨婕妤,是刘娥的成都同乡,比真宗和刘娥小十六岁。她生性机敏通达,与刘娥亲
如姊妹。真宗爱的既是刘娥,自然也对这位顺从刘娥的妃子好感倍增,因此凡逢晋封刘
娥,也就都少不了杨氏的一份。这夫妻三人之间,可谓毫无芥蒂,相互间都十分信任。
年过四十的刘娥在养育孩子方面,精力自然不如二十出头的杨氏,因此她毫无顾虑地将
孩子交到了杨氏的怀中,让这位比自己年青的妹妹代行哺育之职。
在这样的安排下,乳名受益的赵桢成了真宗与刘娥、杨氏的儿子,真正亲生孩儿的李氏
在整件事里只扮演了一个“代孕”的角色。她只得到了一个“崇阳县君”的封号。
不过对比起历史上其它的类似事例,真宗和刘娥表现得要有人情味得多。或许出于愧疚
,真宗此后仍然频频召见李氏,而刘娥也默许了真宗的举动。
不久,李氏又生下了一个女儿,晋封才人,正式进入妃嫔行列。
然而不幸的是,这个小公主象她的五位异母哥哥一样,很早就夭折了。李氏做母亲的愿
望又一次遭到了打击。
女儿的夭折,使李氏再一次自认“命薄”,没有做“皇子母”“公主母”的福份,她选
择了沉默。终其一生,她都没有对自己不能与亲生儿子相认的事情表示丝毫的不满,没
有做过或者试图做过任何想让赵桢知道真相的举动——也许是出于对真宗和刘娥地位权
力的畏惧,但也有可能是害怕自己的无福会影响孩子的福份。对于一个活在“天命祥瑞
”之下,没有什么学识的女人,只怕后者起的作用更大。
儿女频频夭折,对做父亲的真宗来说也是难以承受的事情。他觉得自己和众多妃嫔们,
似乎都没有为人父母的“好命”,因此当后宫随后又为他生下一个公主之后,他立即将
这最后一个孩子舍入道观,出家为女道士——这位公主果然顺利地长大成人,似乎再一
次证明了后宫无福为母的说法。于是终真宗和刘娥的一生,这位小皇女都没有被晋封为
公主,直到赵桢即位为帝,她才受封为“卫国长公主”, 号清虚灵照大师。
归养刘娥的赵桢,便在这样的情形下,成了真宗唯一的孩子。
纵观整个立后过程,细数真宗与刘娥之间共度的岁月,实在不能不佩服两人之间的情份
之深。
赵祯既然归到了刘娥的名下,真宗便开始计划册立刘娥为皇后了。更何况刘娥通晓书史
,对朝中政事了如指掌,已经成了真宗真正的内助。
不过,大宋王朝的士大夫与其它朝代可不一样,极敢在皇帝面前甩派头、管皇家的闲事
。对于后宫的隐私他们虽然不敢明说,可也心里有数得很——尤其是高品的官员,几乎
都对刘德妃“生”太子的真相了如指掌。因此真宗不得不想着法儿迁就他们。在赵桢出
生后的几年间,真宗凡欲“立之”,刘娥便定要“固辞”,以此平息士大夫们的汹汹议
论。
这拉锯战打久了,真宗终于还是忍不住了,大中祥符五年(公元1012)十一月,真宗晋
封刘娥为“德妃”,开始为她立后做最后的准备。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宰相王旦忽然宣布他“病”了,拒不上朝。刘娥对士大夫首领的这
一行动的含义自然是非常了解,只得再一次向真宗“固辞”,表示自己甘愿不做这个皇
后。
真宗却不想再拖了,为了不招惹老宰相和他背后的高级知识分子,他决定先给宗室及内
外官员们先升官赐赏——王旦加侍郎兼清昭应宫使,向敏中加中书侍郎,楚王加太师,
相王加太傅,舒王加太保……
即使如此,真宗仍然不免心虚,于是册后礼仪一应从简。既不让地方官进贺,也不搞封
后仪式,封后诏书也回避朝臣公议,只下令将封后诏书传至中书省,自己家里宣布一下
就完事。
就这样,牛叉哄哄的士大夫们仍然不甘心,当真宗找翰林学士写封后诏书时,第一个选
中的杨亿也给他来了个当面拒绝。真宗没办法,只得另请高明。
一通忙乱之后,十二月丁亥,德妃刘娥终于成为大宋王朝的皇后——这时,她已经四十
四岁了。
赵恒和刘娥从十五岁相遇到终于成为正式夫妻,至此已经三十年了。
(纵观整个立后过程,除了佩服真宗与刘娥间的情份,就是不得不对宋朝的知识分子表
示羡慕:敢在皇帝面前挺腰子的读书人历朝都有,而挺了腰子还能高待遇加善终的,恐
怕只有宋一朝……)
成为皇后的刘娥,从此成为真宗赵恒名正言顺的内助。她才华超群,不但通晓古今书史
,而且记忆力极佳,朝政事务和大臣们的彼此关系,她只要听一遍就能把来龙去脉和细
节都记得清清楚楚;在皇宫内务方面,她也努力做后宫表率,除了大型典礼之外,她的
服饰简朴得与寻常宫嫔没有什么区别,处理宫中家务事也都遵照从前的定规而没有任何
逾越,宫中都对她心悦诚服。
做皇后做到这样的程度,那也就怪不得赵恒对刘娥越来越倚赖了。真宗每天退朝之后审
阅奏章到深夜,都要刘娥陪在身边,时时询问刘娥的意见;而外出巡幸之时,也一定要
与刘娥同行。经过了三十年的风风雨雨,他们已经由“少年夫妻”顺利地过度到了“老
来伴”的时间段了。
1 (共1页)
进入Military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李自成割朱常洵肉,和皇家园林里的梅花鹿一同烹煮我在静安寺吃过一婉素面
将华腊肉请下神坛范仲淹这书是真没白读。。。
凯撒听说过汉武帝吗?没有的话汉武帝是假的啦宋朝与辽国的和平盟约是怎么谈出来的
中国的修宪,不光是中国人自己关注阿根廷会议可比檀渊之盟
南方状元为何多于北方?吃得饱才能学习好(转载)每次皇权更迭多少都会有凶险
毛泽东的“毁誉参半”已经是客观事实。。。粟裕家的传说
说说中国历史上好听的年号吧习近平这是想做汉武帝的节奏?
习还不能泰山封禅吧搞不懂某些老将的逻辑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刘娥话题: 真宗话题: 赵恒话题: 宋真宗话题: 李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