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学术研究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t******t
发帖数: 15246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余杰:在此岸,中研院只是一个传说——读岳南《中研院那些人和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1 11:25:23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553
近年来,西南联大、商务印书馆、《观察》杂志、《申报》等民国时期的教育、学术、
文化和传媒机构长期被湮没的辉煌成就,逐渐引起研究者与普通人的关切。有心人在历
史长河岁岁积淀的泥沙中,淘洗出一颗颗可以照亮幽暗的当下的珍珠。中央研究院无疑
是民国时期最辉煌的学术机构之一。一九二八年成立的中央研究院,是中华民国的最高
学术研究机关。有人曾这样评价当时的中研院,“生物组接近世界最高水平,数理组与
世界顶尖水平不相上下,人文组几乎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说它开创了“科学的东方学
之正统在中国”的局面并无过誉之处。一九四九年之后,中研院的少许机构迁台,大部
留在大陆。而后,中研院在台湾继续充当最高...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6566
2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看过《天下无贼》的人,想必大都会记得葛优这句非常经典的台词。虽然是一句搞笑的
话,却也讲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在知识经济占主导的21世纪,无论是企业还是
国家,人才是决定盛衰的关键。在全球范围内争夺优秀人才,已经变成了各个国家之间
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以“千人计划”为代表,中国政府已经高调加入这场人才争夺战。打开“千人计划”的
网站,上面有各种层次的人才引进计划。中国政府已成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大猎头公
司,并且这个公司的重点对象是在海外的华人精英。
“祖国需要你们,祖国欢迎你们,祖国寄希望于你们!”这是“千人计划”网站上不停
滚动出现的一行醒目大字,让人想起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拒绝国外的优厚物质条件,
突破重重阻挠和困难,毅然回到新中国的种种感人事迹。
只不过今天的时代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当年的中国,一穷二白,而今天的中国,
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更为重要的是,当年的中国,有博士学位的人屈指可数,而
2010年中国就有超过11万博士生毕业,成为世界第一大博士学位授予国。
既然我们有世界上最大的博士培养体系,为什么还要投入巨资从海外引进各种人才...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警惕境外渗透,别排斥正常交流
警惕境外渗透,别排斥正常交流
字号:小中大2014-06-18 10:56:15
更多
354
关键字 >> 社科院中国社科院境外势力点对点渗透中纪委批社科院张英伟意识形态学术
交流政治敏感性
近日,网传是中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组长张英伟的内部讲话受到舆论关注,张指出,社
科院内的意识形态存在“四大问题”:穿上学术隐身衣,制造烟幕;利用互联网炮制跨
国界的歪理;每逢敏感时期,进行不法的勾连活动;接受境外势力点对点的渗透。
中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组长张英伟(资料图)
中纪委驻社科院纪检组组长张英伟(资料图)
作为党和国家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社科院代表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最高
水准。专家云集,著述丰富,其研究成果可以直接提供给中央与政府部门决策参考,这
就决定了它的“灵魂”不能出问题,意识形态工作不能放松。否则,轻者干扰政府决策
,影响现代化进程;重者误导政府决策,危害国家安全。
1899年,基督教在华的最大教会出版机构“广学会”总干事李提摩太给上海英国总领事
布仁南的信中说:“我认为十分重要的课题是重新考虑我们如何控制中国舆论;如何对
中国的主要高等教育学府取得更多的管理权的问题。...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打肿脸充不了胖子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KU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PKU
标 题: 打肿脸充不了胖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22 10:52:56 2014, 美东)
http://www.vistastory.com/a/201407/3096.html
2014-07-22 13:15来源:Vista看天下
要说恶劣程度,与我们听闻的许多新闻事件相比,“北大燕京学堂风波”实在不算
什么。我们之所以谈论它,也不是因为它发生在中国最有名的大学北大,而是事情饶有
意味,反映了中国当下的某种普遍现实。
今年5月,北大发布了一个新计划“燕京学堂”,设立一年制“中国学”硕士,首
批全球招生100名,其中海外65名,国内35名,选址定在北大静园六院。两个多月来,
这个号称“北大近年来推出的首个具有国际视野的开放、高端的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计
划”,演变成了一场愈演愈烈的风波。
在北大校园的核心区,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全额奖学金、
新修缮的宿舍教室、豪华的师资力量(70名教授对应100名学生)??这让北大许多师生
不高兴... 阅读全帖
q*d
发帖数: 22178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hysics 讨论区 】
发信人: qed (小白兔终于熬成了大灰狼), 信区: Physics
标 题: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br />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Sep 19 13:53:58 2014, 美东)
层子模型前后-关于声称以马 克 思主义哲学指导物理学研究的案例分析
关 洪
(中山大学物理系,广州 510275)
摘要:本文回顾了从20世纪50年代初期开始,在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进
行的多次批判运动。特别是依据“百花齐放”的方针,对层子模型前后声称以马克思主
义指导基本粒子理论研究,并指责同行物理学家为“唯心主义”的一些正式发表的言论
进行了案例分析。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心主义 双百方针 层子模型
[作者简介] 关洪(1935-),男,中山大学物理系教授,主要研究理论物理,物
理学史和科学哲学。
一 我国对“物理学中的唯心主义”批判的启动和推进
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刊物《科学通报》继在1951年6月号登载了从苏联《哲学问题》
翻译过来的《反对数理逻辑中的唯心主义》的文章之后[1],...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6
戴耀廷承认与五国领事密会 诡辩称学术研究不违法
与英加德日澳五国的密电被曝光后,戴耀廷立即上电台回应。《文汇报》今日署名为高
天问的评论文章透露,戴耀廷称密会为“学者因为研究而与外国人往来”,不算勾结外
国势力。戴耀廷并不否认有关他会见外国总领事,电邮频密来往的报道,反而倒打一耙
,说这些证据曝光,是有黑客入侵了他的计算机,他受到了“监视”。身为法律系副教
授的戴耀廷还使用了“白马非马”的诡辩术,说自己虽然和外国总领事接触,但并不是
从事非法行为。
观察者网全文转载《文汇报》评论:
文汇报近日揭露了戴耀廷和外国势力千丝万缕的关系,以及“占中黑金”的来龙去脉。
戴耀廷立即上电台回应,指他的计算机被黑客入侵。他还说港大是国际级大学,学者因
为研究而与外国人往来,是非常正常的,不应该说为外国势力服务。戴耀廷的回答,可
说是欲盖弥彰,说明戴耀廷的确有为外国势力服务,合谋策动“占中”。戴耀廷并不否
认文汇报有关他会见外国总领事,电邮频密来往的报道,反而倒打一耙,说这些证据曝
光,是有黑客入侵了他的计算机,他受到了“监视”。这是故意转移视线。既然有关电
邮是真的,他与外国势力勾结也证据确凿,又岂能...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红太阳》被海关没收一案始末
由于首都机场海关将之没收,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华博士凝聚10年心血的
结晶——中共党史学术著作《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延安整风运动的来龙去脉》一书(
简称《红太阳》),被戴上了“否定毛泽东、否定毛泽东思想、否定延安整风运动”的“
帽子”,列为“诽谤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道德有害的
印刷品”而遭中国各主要海关封杀;
由于首都海关机场将之没收,在香港三联书店购买了这本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中共党史学术著作、并将其携带回京的北京律师朱元涛,背上了“走私违禁印刷品”的污
名。
在一个倡行法治的国度里,国家行政机关必须依法行政。确定国家行政机关对公民的
处罚行为孰是孰非的最后一环,则在于司法审判。首都机场海关没收《红太阳》一书究竟
是否合法?作为首都机场海关行政执法行为的直接相对人,朱元涛律师则慨然走上了法庭
,为自己的公民权利,也为《红太阳》一书的命运,向法律呼唤公平和正义。
今年3月4日和7月1日,本报连续独家报道了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朱元涛律师
状告首都机场海关违法没收《红太阳》一书行政诉讼案,以及朱元涛律师不服一审... 阅读全帖
y********l
发帖数: 3970
8
太长了。懒得看。有没有人能给个总结?我最感兴趣的是就他从这篇文章表达出的立场
来看,他该不该坐牢?
-----------------------------------------------------
【伊力哈木:当前新疆民族问题的现状及建议(全文)】(按:这是中央民族大学副教
授伊力哈木在2011年应官方高层要求所撰写的《当前新疆民族问题的现状及建议》。他
曾于2013年10月进行第一次修改,但尚未定稿。)
自张春贤主政新疆以来,中央新疆政策的大力推进及张春贤本人一系列努力,新疆各族
居民对新疆未来社会稳定和发展前景又开始抱有良好期望,而且,张春贤在很短事件内
就赢得了本地少数民族干部和知识分子的极高评价。
目前看,新疆新政在解决民族矛盾上的思路,是以经济投入和民生改善来缓和民族矛盾
,短期内肯定会有良好效果,但深层次问题尚未触及,情形不能乐观,易起反复,要赢
得民心民意,真正长治久安,需要进一步的制度安排和社会调整。
关于影响新疆民族关系的问题,其现状、成因及解决建议,现择其要者,简列总结如下:
一、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
现状:
就业压力问题是中国各地都面临的社会问题,但在新疆...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关于南京大屠杀人数
孙宅巍:论南京大屠杀遇难人数认定的历史演变
2011-09-05 10:41:33作者:孙宅巍
近年来,日本一部分顽固坚持军国主义立场的右翼势力,为了否定南京大屠杀暴行,
制造了种种奇谈怪论,竭尽颠倒黑白之能事。其中,认为中国方面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遇难
人数“随意变化”,便成了他们进行翻案活动的重要依据。1984年,日本拓殖大学讲师田
中正明在《“南京大屠杀”之虚构》一书中,一口气列举了中国大陆和台湾、香港等地
区15种书报、资料中30万人、42万人、20万人、几十万人、10万人、30~40万人等6种
不同的数字,认为它们“如同恶性肿瘤般地不断出现,而且开始不受约束,随意变化”[1]
。1998年,日本亚细亚大学东中野修道教授在《南京大屠杀的彻底检证》一书中,专门列
出一章,列举中外军事法庭在不同阶段、不同场合提出过的不完全相同的南京大屠杀遇
难人数,指责法庭“判决的内容”“不停地变化”,“不管其(按,指南京大屠杀遇难者)
具体数字多少,只要能够对有关责任人员进行处刑,也就达到他们的目的”[2]。同年,日
本退休职员松村俊夫在《南京大屠杀大疑问》一书中,也列举中国方面关于南京大屠...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Joke
标 题: Re: 习主席最近有没有背书名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8 13:11:25 2016, 美东)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2016年05月18日23:24:0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17日)
习近平
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参加的大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
面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有成果丰硕的学术带头人,也有崭露头角的
后起之秀,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咨询委员或首席专家、国家高端智库
代表,还有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首先,我向...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1
老杨分析系列(1)
深度分析|为什么我们不能访问谷歌?
by 长沙杨飞
前言:这篇三万字长文可能是互联网上关于谷歌撤出中国叙述最为详尽的一篇,它通过
事件回顾、原因分析和未来展望,辅以诸多案例,全景式再现了谷歌事件的真实面貌,
驳斥了所谓的“为人民屏蔽互联网”的谎言,指出既得利益集团以及政府高级官员假公
济私才是谷歌和YouTube等世界知名网站被封锁的真正原因。本文亦穿插回顾了中国新
闻出版和互联网管制的历史和现状,并提出了四点个人建议,希望对中国互联网环境的
正常化有所帮助。
目 录
点击直达相关章节:
中国的互联网管制状况综述
一,谷歌篇
1,大鳄翻脸
2,我反对什么我就封什么
3,过滤与审查(为什么中国没有新闻法)
4,内外有别
5,分歧何在?(审查的内容)
6,真理部指示
7,网络屏蔽案例分析
8,分歧何在?(审查的方式)
9,秘密法律
10,审查与暗杀
11,意大利汽车和巴拿马香蕉
12,谁是“老干部”?
13,不作恶
14,真的不作恶?
15,谷歌产品封锁情况分析
16,重返中国?
17,四点建议
18,尾声:为人民屏蔽互联网?
--------------------...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问题意识与调查研究
2017-01-25 曹锦清 量化研究方法 微信号phdthink
功能介绍
以量化之思想认识世界,体会量化之美。
【内容提要】:一切学术研究都始自问题,所有的理论创新皆源于发问本身。所谓问题
就是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反差引起的心理困惑。据此可将问题分为三类:理论与现实的差
异、政策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在同类事物比较中的差异。由困惑上升到焦虑不安,这是
研究的起点,也就是知困而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排除人们内心的困惑与焦虑,从而得到
感悟,这就是佛家所言的“自利利他、自觉觉人”。要从问题出发来研究课题,进而设
计调研框架,要把握“选点”与“进场”两个关键环节,唯此方能通过调研扩大常识,
解决困惑。
【关键词】:问题意识;自觉觉人;调查研究
一、何为问题
研究自问题出发,理论创新始自发问方式的变迁。那么接下来要追问,何为问题?许多
没有思考过这一问题的人写了大量连其自身都不知为何物的文章,调查研究也不是一个
收集材料就自动从无知变为有知的过程。没有预设的大多数经验处于习焉不察、听而不
闻和熟视无睹的状态。
我们不会对熟悉发问,习惯阻碍了我们的发问能力。也就是说,缺少预设,经验材料将
处于不察、不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3
2017-04-28 政治视野之光 微信号 hlw166
功能介绍
研究现代政治理论,客观冷静地看待国内外的政治生活。交流思想,启蒙常识。自由民
主平等博爱。自由主义者的摇篮。注重生活的乐趣,体味不一样的理论常识。
【导语】2001年以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学界对国际问题做出过大量预测与判断,其主
流判断和预测,战略性判断以及战术性预测,大多与今天事实相去甚远,几乎是集体性
走偏。如果盖棺式总结,这是一帮废物点心。现在,又轮到韩国和朝鲜过来打这帮“专
家”的脸。(科罗料夫语)
真的,特别痛心。其实哪儿仅仅是伊战、阿战,那些千山万水之外的事!
所谓学界的人们也就是怎样到付国内的老百姓拿了一曲又一曲的基本国策,而对于国际
舞台上总是“穷途末路”“无计可施”“撒手溜之大吉”。
花钱保安宁。人们不要忘记,那是中国式纳税人的血汗钱。是中国式的自然资源、人力
资源、人性资源的最大付出。
就是在自己国家周边的那些“同志加兄弟”的邻国,现如今的关系也被一一远离,甚至
于倾斜到了他处。
难道都是人家的不是,来掩盖自己的失误?国人一清二楚,只是话语权的丧失殆尽,而
被霸占在那些“脑残粉”们...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4
http://news.sina.com.cn/c/2017-05-09/doc-ifyeycte9308296.shtml
2017年05月09日19:31 解放网
原标题:清华大学“美女教授”是否负气出走?
有人认为,颜宁和清华大学关系良好,真正的问题出在学术研究环境。具体来说,
是她对自然科学基金委感到失望。
日前,清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颜宁受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雪莉·
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一事引发关注。围绕她为何离开清华,引发了“正常学术人才交流
”和“负气出走”的争论。
颜宁是一位“明星科学家”。她在媒体上最常见的冠名是“美女教授”——她的学
术研究可能过于高深,不容易被门外汉所理解,但她的高颜值却有目共睹。一位美丽、
时尚的年轻女孩,同时头顶知名大学教授、博导的光环,自然是媒体追逐的焦点,也是
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除了高颜值之外,颜宁的学术成就更加眩目:2007年,年仅
30岁的颜宁被清华大学特聘为教授,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博导,一时全国瞩目。2009年以
来,颜宁领衔的研究团队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国际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17
篇。2016年,颜宁... 阅读全帖
c*****y
发帖数: 1028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1994年的王沪宁
1994年的王沪宁
2017-03-09 风清扬 那个局外人
文丨风清扬
在现在的语境下,“学而优则仕”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汇,如果改成“学而优为仕”就成
了贬义词,改成“学而优不仕”大概就是褒义词了,像魏晋时期的名士。如果一个人书
读的好,官做的也好,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1994年的日记
1994年的王沪宁,是复旦大学的一名年轻教授,说年轻仅仅是因为他只有39岁,还未到
不惑之年。但他当时已经成就斐然,在复旦甚至上海都有名气。尽管如此,王沪宁还是
更像读书人而不是名人,每天授课、读书、著书,也会看电影、看电视剧,甚至玩电脑
游戏。当他骑车穿行在90年代的复旦校园时,他平静地思考学术问题,思考他感兴趣的
一切,却唯独没有思考过一年后自己会在哪里。
王沪宁把1994年发生的事情记在日记里,写了一本《政治的人生》。日记绝大多数是在
深夜写的,他在自序中写道:
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
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做一点小小的
思想享受。
读《政治的人生》,就像在听一位睿智的朋友聊他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王沪宁的1994与他的书单
作者: 风清扬
在现在的语境下,‌‌“学而优则仕‌‌”应该是一个中性词汇
,如果改成‌‌“学而优为仕‌‌”就成了贬义词,改成‌
;‌“学而优不仕‌‌”大概就是褒义词了,像魏晋时期的名士。如果
一个人书读的好,官做的也好,那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
1994年的日记
1994年的王沪宁,是复旦大学的一名年轻教授,说年轻仅仅是因为他只有39岁,还未到
不惑之年。但他当时已经成就斐然,在复旦甚至上海都有名气。尽管如此,王沪宁还是
更像读书人而不是名人,每天授课、读书、著书,也会看电影、看电视剧,甚至玩电脑
游戏。当他骑车穿行在90年代的复旦校园时,他平静地思考学术问题,思考他感兴趣的
一切,却唯独没有思考过一年后自己会在哪里。
王沪宁把1994年发生的事情记在日记里,写了一本《政治的人生》。日记绝大多数是在
深夜写的,他在自序中写道:
夜色下来,一切归于宁静,望着窗外闪烁的路灯,可以静静地思考自己和世界,思考在
自己的行政工作和学术研究中排不上号的事情。从...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武连峰-好文共赏 微信号i
2018-01-19 武连峰-好文共赏 微信号i-Sharing
功能介绍
愿好文时刻伴随您,分享即快乐,也希望您也推荐好文,让我帮您分享给更多的朋友!
来源:于华看社会
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学术界或称为知识界,正面临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局面:在一些人
欢呼学术的春天来临时,另一些人却感受到寒冬的凛冽。我很能理解为何人们有春天之
感,因为确乎有繁花似锦的热闹局面。而这并不是发明创新和研究成果的繁荣(早有人
发出为何中国缺少创新和创造力之问),而是各种头衔、名目、计划、工程的五花八门。
先来看头衔,自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香港李嘉诚基金会“为提高中国高等学
校学术地位,振兴中国高等教育”,共同筹资设立“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以来,各地各
方各种学者头衔呈“涌现”之态,计有黄河学者、珠江学者、闽江学者,枝江学者、紫
江学者、香江学者、湘江学者、赣江学者、钱江学者、皖江学者、三峡学者、龙江学者
、松江学者、两江学者(重庆);以山命名的有泰山学者、黄山学者、华山学者、衡山
学者、恒山学者、嵩山学者、天山学者、珠峰学者、昆仑学者、井冈山学者;没有名山
大河的就只好以地域命名:绿洲学者、燕赵学者...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8
王公权
常言道,谁都极容易犯错误,但绝不可犯低级错误。王沪宁居然也会犯低级错误。
据报导,王沪宁被称为“三朝帝师”。他不仅是习近平的首席智囊,还曾辅佐江泽民和
胡锦涛,分别为他们包装推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还有,外界有传是“习
帝永续”的功臣。据说,在十九大上提出了习近平思想,把习近平提升到与毛泽东并齐
的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法,就是出自于王沪宁之手。我
们从行业、学术角度来分类的话,王沪宁只能被算为专门从事于思想理论的学术研究的
这一类。当然,在此基础上还可以细分之,如从事于政治学思想理论的学术研究的细分
一类,或如陈寅恪的专长在于隋唐历史思想史的研究的这一细分类中等等。每一个行业
都有专属于它行业的一个或几个看家功夫,或者说基本功,或者说基本知识,或者说最
最基本常识。我们讲的犯低级错误,主要是讲在自己所从事的这个行业的基本功,或者
说基本知识,或者说最最基本常识上所犯的错误,足以堪为被驱除此行业、驱除此门派
的。如同一个入了佛门的僧人吃肉一般。
那么,王沪宁所从事的这个行业的低级错误又是什么呢?作为一个专门从事于思想理论
学术研究的这一类的从职...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19
独立学者荣剑、FT中文网编辑王昉
【编者按】本文为FT中文网「中国改革开放40年」专题文章之一,基于独立学者荣剑与
FT中文网编辑王昉的一次深度对谈整理而成,试图从社会思潮的维度,探究这场改革得
以发端和推进的根本动力,以及造成眼下改革停滞以及诸多社会矛盾的深层原因。
荣剑为独立知识分子。上世纪80年代,时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博士生的他深度参与和见
证了中国思想界几场重要论争。90年代初他因故被迫下海谋生,近年成为艺术藏家与策
展人。2012年他重返公共舆论场,对时局与社会热点密集发声,展现出深厚的现实关怀
、批判精神和学理储备。
在本次访谈中,他回顾了过去40年间中国思想界的递变与分裂,梳理了目前几大主流思
想阵营的主张与交锋。《庄子·天下》言「道术为天下裂」,意为学术由最初的混沌状
态向诸子之学分化。过去40年,中国思想界也经历了从共同启蒙到尖锐对立,从学理之
辩到意识形态之争的过程。思想迟疑,则改革必然徘徊。我们讨论道术之「裂」,是期
冀寻求让它重「聚」与对话的可能性。以下为编辑后的访谈实录。
一、中国改革以来的思想史:从思想的年代到主义的年代
FT中文网:可否先请您梳理一下改革开...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2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美谁先暴发金融危机?
中美谁先暴发金融危机
安民(商务部原副部长)
一、关于立场和态度问题
M:安民兄,您好!您上周的文章我仔细读了,就是《中美世纪大PK谁能胜出》。现在
有些问题想向你请教,不知您有没有可能讲得更清楚一些?
安:我尽最大努力吧。你请讲。
M:我看了您多年的文章,机会难得,因此有些问题我会直问,不拐弯抹角,请您不要
见怪埃
安:没问题,你直接问吧。
M:好的。我想问的第一个问题是,您那篇文章中的观点,中美世纪大PK中国会胜出,
这个结论的得出,您能在多大程度上能说服您自己?
安:我没有任何问题呀?我的结论是自自然然得出来的,我自然就信它。
M:这么说啊,我看别人的文章,往往要看几个方面:第一那人的文章是纯学术研究呢
,还是写文章之前屁股就在哪一边坐好了。如果是纯学术研究,那就比较有说服力;但
如果是写文章之前屁股就已经坐好了的,说服力相对来说就要差一些。第二是,我看别
人的文章,特别是涉及中国、中国人、中国政府,我要看清楚这些文章是否有某种功利
色彩。如果没有功利色彩,那样的文章说服力跟纯学术研究相比,要差一个层级,但仍
然说服力很强;如果有功利色彩,那样的文章,说服力往往不够。第三是,我会...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1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中国的学术界到底有多腐败?
http://www.ideobook.com/doc/chinese_academia_corruption.pdf
亦 明
一 前言
学术腐败是九十年代之后风靡中国大陆的一种社会现象,它是继政治腐败和经济腐败之
后的另一个大规模、深层次的社会腐败。学术腐败的具体表现就是,学术界人士,上至
院士、
博导,下至研究生、大学生,抄袭剽窃成风,巧取豪夺成性,弄虚作假为常,欺世盗名
为荣。
不仅如此,学术腐败已经从学者的个体行为发展成集体、集团行为,并且有制度化、合
理化
的趋势。比如,大学普遍向高官明赠暗送高等学位,学术界头面人物公开地、明目张胆
地欺
骗政府、舆论和社会,学术机构对学术腐败现象不仅熟视无睹,任其泛滥,甚至包庇纵
容,
等等。
不过,在中国,对学术腐败现象的讨论和揭露目前主要停留在互联网上。在社会上,中
国的一般民众对学术腐败现象几乎一无所知,或不甚关心。在大学,在科研机构,尽管
人们
承认学术腐败的存在,但对它的严重程度却看法截然不同。在中国的常规媒体上,讨论
学术
腐败问题的文章和报道充其量也就是零星的,表面的。而中国的政府部门至今未对学术
腐败
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或...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22
20年前就看见有各种争论。现在也没啥大多数人公认的比较准的数字。
看这个对3000万的辩论。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D%99%E7%BB%8F%E5%85%88
彻底揭露“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 [2]
§1 “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谣言的来龙去脉 [2]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关于我国在1960年前后有“数千万人非正常死亡”的重大谣言
就开始出现。下面我们首先简要的回顾一下这个谣言的来龙去脉。 [2]
1983年国家统计局将1949年—1982年期间我国经户口登记的每个年度的人口数据予以公
布。这一数据表明,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出现了人口大幅度异常减少的情况,其
中最突出的是1960年我国人口总数比1959年减少1000万人。 [2]
这些数据公布以后,在国内外引起重大反响,西方几十个通讯社都报导了这一消息,共
同社说这是“和平时期最大的人口事件”。 [2]
国家统计局人口数据公布后,在国外以国际著名人口学家、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安斯利·
科尔为代表的一些人开始研究我国这一时期人口变动问题。科尔公开出版了专著《从
1952年到198...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518
2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odian (有熊),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孙经先为什么研究三千万问题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8 00:20:24 2020, 美东)
我的文章发表以后,出现了疯狂的谩骂甚至以死亡相威胁的情况。对此我一点也不后
悔,一点也不害怕。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是无所畏惧的!我是在以一个学术工作者的良心
做我应当做的正义的事业。我们坚定不移地相信,历史是站在我们这一边的!真正胆怯
和害怕的不是我们,而是蒋正华、杨继绳、曹树基这些编造谎言的人。面对我们的揭露
和批驳,他们的“鸵鸟政策”表明了他们连做出辩护的勇气都没有!
专访孙经先:他戳破了二十世纪中国最大的谎言
进步文化:孙老师您好!大约在2012年左右,您发表了《关于我国20世纪60年代人口变
动问题的研究》等一系列文章,对“饿死三千万”的说法进行驳斥,引起舆论广泛关注
。请问,作为一个数学教授,是什么原因使您踏入这个充满风险的研究领域的呢?可否
简要介绍一下您的履历?
孙经先:首先介绍一下我的简历。我出生于1948年,1966高中毕业后于19... 阅读全帖
v*********k
发帖数: 2293
24
惡毒攻擊,原文是下面第一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e9e53a770102v9ow.html
李银河“拉拉”身份曝光
作者:刘长安
媒体报道:以“我虽然不是同性恋,但我要为同性恋争取权利”的公知身份赢得许多同
性恋者尊重与热捧的性学家李银河,近日私生活被曝光,她本人就是一位同性恋者,与
一“男人婆”同居多年。
媒体介绍,李银河是同性恋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她近年来与一位中年
妇女同居,这位中年妇女一副男子打扮,几年以后看起来几乎就是一个男人!大家揣测
,李银河在现在的“家庭”中,继续扮演着“女性”的角色。
更令人大跌眼球的是,频频出现在媒体上,以专家身份指导中国人民幸福生活的李银河
同志私生活最近几年痛苦不堪:养子“壮壮”也已经成年,不知是否是由于在一个不正
常的家庭气氛中成长、还是其他令人不敢揣想的原因,壮壮的心理发育极不正常,无法
与同龄人交往,后来无法上学,去年李银河只能帮其联系了一所厨师技校。
这一条新闻,一连串的猛料,真让“全国人民惊呆了”!
王小波“英年早逝”后,李银河频频利用与王小波的凄美爱情赢得王的粉丝、以及更多
的... 阅读全帖
S**********s
发帖数: 766
25
千万别做科学家!——一位物理学家的建议
Jonathan I. Katz是美国华盛顿圣路易斯大学物理系的教授。此公笔耕不辍,喜欢写文
章。他的这篇《不要做科学家》被很多人讨论和引用。个别观点虽然难免有失偏颇或者
偏激,但是却能引起我们很多思考,试着翻译如下。
Don't Become a Scientist!
Jonathan I. Katz
Professor of Physics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http://physics.wustl.edu/katz/scientist.html
你在考虑做个科学家?你想解释自然的奥秘,通过实验或者计算来了解世界是怎么样运
行的?算了吧!
科学很有趣,也让人兴奋。做出发现时的激动是无与伦比的。如果你聪明,有野心并且
很用功,你应该在本科的时候学习科学。但是就此打住吧。一旦毕业,你就得和现实的
世界打交到了。那就意味着你别想着去读科学的研究生。做点儿别的吧:医学院,法学
院,计算机或者工程师,或者任何吸你的事情。
为什么我,作为一个已经获得了终身教职的教授,事业已经获得了成功,却给你们...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3962
26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事业成功的金字塔
最近大家在讨论成功。我也来凑凑热闹。
成功很难刻画。我们先讨论事业方面。
这个也很难。有人从政,有人经商,有
人做学术研究,有人做医生,等等等等。
我选择学术研究和个人财富这两个方面
抛砖引玉。
先说做学术研究的。
最高档次的,应该是诺奖和相当于诺奖的。
第二个档次的,应该是美国的三院(NAS, NAE, IOM)之一的院士,或者相当层次的。
再往下就不好说了。我随便说说。
第三个档次的,应该是牛校的终身正教授。什么是牛校,自己有秤。其它国家的院士也
在这档。
第四个档次的,应该是各大学会的会士(Fellow)。有很多,但也算小有名气了。
第五个档次的,应该是说得过去的研究大学的终身教授。
第六个档次的,我就不说了。
还有在工业界的研究室做研究员的,如果不在一,二,三,四档,应该算是第五档的了。
再说个人财富这方面。
最高档次的,应该是富一代有亿万美元资产的。
第二个档次的,应该是创业回报有几千万美元的。
第三个档次的,应该是有亿万美元资产的能发扬光大的富多代。
第四个档次的,应该是年薪在百万美元之上的高级白领。
第五个档次的,应该是能住四千英尺豪宅并开德国车的打工仔。
第六个档次的,...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8694
2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Returnee 讨论区 】
发信人: Devonshire01 (Devonshire), 信区: Returnee
标 题: 学术界现状及海归高校前景分析
关键字: 学术,海归,现状,展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3 07:13:30 2016, 美东)
学术界现状及海归高校前景分析
0 前言
笔者在国内读本科,后在欧美辗转多年,对中美欧学术体制都有了解。近两年有意
海归高校,经历过几次面试,和高校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接触。因此结合自己的见闻对形
势做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由于笔者见识有限,欢迎补充指正。希望大家客
气交流,知识分子要有绅士风度。
1 西方学术界的危机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仍然主导着世界,这在50年内都不会改变。他们有悠久
的学术传统、高贵的学术血统、大量的一流学者、强大的软实力。同时,他们控制着学
科导向、出版发表、以及国际学术评价体系。然而近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恶化,同时面
对新兴经济体的冲击,西方学术界也面临很大的困境。
...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1249
28
来自主题: Faculty版 - 美国的校园政治(zz)
随着美国在本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和高等教育的普及,学位几乎成了寻找理想
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作为青年学生迈向社会的必经之路,高等院校一方面体现了社会
对于青年日益增长的知识需求;另一方面高等院校本身也随这种社会需要而日渐社会化
和商业化。高等院校不再是“世外桃源”,而是复杂多变的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政治
纷争作为人的一个社会特性也不断地演映在校园中,成为近年来美国社会学家所瞩目的
一个课题。这里我们就几本美国有关著作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学校权力机构 校董会是形式上的学校最高权力机构。从理论上讲校董会“有全权
决定校务,制定教育方针,遴选校长及其他官员,任命教员并规定教职员纪律。”(R.
Maciver:Academic Freedom in OurTime)但事实上校董会并没有这么大的人事权。它
的最高职能是募集学校经费和举办各种庆典。除此而外,它还任命在群众中没有争议的
教职员。不过就连这种任命也只是仪式性的,在任命书的开头总是:“校董会荣幸地确
认对您的任命……”
校长是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通常由校董会推荐或出广告招聘,然后由教职员酝酿
选举,最后由校董会认可。一般来说,校长、副... 阅读全帖
n********o
发帖数: 210
29
学术界现状及海归高校前景分析
2016-10-04 Devonshire 千老与教授
(配图:来自网络)
0 前言
笔者在国内读本科,后在欧美辗转多年,对中美欧学术体制都有了解。近两年有意海归
高校,经历过几次面试,和高校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接触。因此结合自己的见闻对形势做
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由于笔者见识有限,欢迎补充指正。希望大家客气交
流,知识分子要有绅士风度。
1 西方学术界的危机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仍然主导着世界,这在50年内都不会改变。他们有悠久的学
术传统、高贵的学术血统、大量的一流学者、强大的软实力。同时,他们控制着学科导
向、出版发表、以及国际学术评价体系。然而近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恶化,同时面对新
兴经济体的冲击,西方学术界也面临很大的困境。
(a) 经费短缺。以美国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经费缺口逐渐凸显,外部基金会
以及工业界的经费大量削减,大多数课题组依靠NSF及NIH勉强维系。国会拨款的增加杯
水车薪,依然无法弥补其它经费的缺口。教授们的大部分精力用在经费申请上,然而实
际资助率非常低(5-8%)。例如NSF通过将一个项目拆分为两个小项目...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033
30
来自主题: Returnee版 - 吴晗的悲剧值不值得同情?(ZT)
不时有人提出这个问题:假如鲁迅能活到解放后,将会怎样?据说毛泽东在回答他的湖南
老友罗稷南的提问时给出了两种可能:鲁迅要么闭嘴,要么进监狱。
有人否认老毛曾说过这样的话,甚至有人专门写书为老毛辩解。其实老毛是否说过这样的
话并不很重要,重要的是他是如何做的。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1949年后似乎有过一段说得过去的日子,但很快便不得不做出性命攸关
的人生选择。随着“胡风集团”的覆灭,大多数学者文人选择了闭嘴,或者只唱赞歌。这
类文人中有不少曾是当年的“民主人士”,包括周扬、郭小川、何其芳、丁玲、郭沫若、
吴晗,等等,都很能与党保持一致。下面专门说说明史学家吴晗的遭遇。
吴晗的一生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耐不住书斋的孤独和寂寞,贸然
闯入政坛,注定以悲剧收场。
上世纪40年代,在昆明西南联大, 吴晗和闻一多曾名噪一时。他们是国统区勇敢的持不
同政见者,经常发表演讲,严厉批评国民党统治,呼唤民主政治。人们称他们为“一头愤
怒的狮子和一只凶猛的老虎。” “一个鼓手,一个炮手。”
但二人的命运截然不同。闻一多死在国民党特务的枪口之下,吴晗则在1948年投奔“自由
”,来到解放区。通过...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学术界现状及海归高校前景分析 (zhuan)
2016-10-04 Devonshire 千老与教授
0 前言
笔者在国内读本科,后在欧美辗转多年,对中美欧学术体制都有了解。近两年有意海归
高校,经历过几次面试,和高校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接触。因此结合自己的见闻对形势做
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由于笔者见识有限,欢迎补充指正。希望大家客气交
流,知识分子要有绅士风度。
1 西方学术界的危机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仍然主导着世界,这在50年内都不会改变。他们有悠久的学
术传统、高贵的学术血统、大量的一流学者、强大的软实力。同时,他们控制着学科导
向、出版发表、以及国际学术评价体系。然而近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恶化,同时面对新
兴经济体的冲击,西方学术界也面临很大的困境。
(a) 经费短缺。以美国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经费缺口逐渐凸显,外部基金会
以及工业界的经费大量削减,大多数课题组依靠NSF及NIH勉强维系。国会拨款的增加杯
水车薪,依然无法弥补其它经费的缺口。教授们的大部分精力用在经费申请上,然而实
际资助率非常低(5-8%)。例如NSF通过将一个项目拆分为两个小项目从... 阅读全帖
n********o
发帖数: 210
32
2016-10-04 Devonshire 千老与教授
(配图:来自网络)
0 前言
笔者在国内读本科,后在欧美辗转多年,对中美欧学术体制都有了解。近两年有意海归
高校,经历过几次面试,和高校不同层次的人都有接触。因此结合自己的见闻对形势做
一些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参考。由于笔者见识有限,欢迎补充指正。希望大家客气交
流,知识分子要有绅士风度。
1 西方学术界的危机
以欧美为代表的西方学术界仍然主导着世界,这在50年内都不会改变。他们有悠久的学
术传统、高贵的学术血统、大量的一流学者、强大的软实力。同时,他们控制着学科导
向、出版发表、以及国际学术评价体系。然而近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恶化,同时面对新
兴经济体的冲击,西方学术界也面临很大的困境。
(a) 经费短缺。以美国为例,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经费缺口逐渐凸显,外部基金会
以及工业界的经费大量削减,大多数课题组依靠NSF及NIH勉强维系。国会拨款的增加杯
水车薪,依然无法弥补其它经费的缺口。教授们的大部分精力用在经费申请上,然而实
际资助率非常低(5-8%)。例如NSF通过将一个项目拆分为两个小项目从而提高表面资
助率,只是为了...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33
来自主题: Stock版 - 顺德人在华尔街(1-38)
三十八(2011年11月1日)
会吹牛还是有点好处的,在蛤蟆的吹嘘下,教授原本的商业计划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现
在90%变成了蛤蟆的商业计划。利用学校之便是很有好处的,最近教授为蛤蟆安排了两
个高校的实习生,协助蛤蟆做宏观投资方面的研究。
所谓宏观投资实质上是利用市场的规律或缺陷来赚钱,索罗斯和John Paulson都是属于
这种类型。股票的价格、黄金的价格、石油的价格以及美元的价格(指汇率)都并非随
机漫步的,都有各自内在的推动力,但这些推动力上渗入了很多杂音,使价格的变化显
得毫无规律,像随机漫步似的。市场上99%以上的人都被这些杂音所迷惑,真正能把杂
音分离的人远小于1%。
*************
三十七(2011年10月1日)
纽约大学(NYU)的一个教授计划自己创业,成立一个针对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公司,
由于他是一个教授,他有先天的条件去挑选一些优秀的学生加入他的团队,蛤蟆居然在
他所挑选的名单当中。原本他所计划的服务对象是销售额一百万到一千万美元的传统小
型企业,有趣的是,在蛤蟆的游说下,他正在把服务对象从传统的小型企业转向小型对
冲基金。
之所以游说把服务对象转向对冲... 阅读全帖
S*********g
发帖数: 24893
34
来自主题: SanFrancisco版 - 顺德人在华尔街(1-38)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tock 讨论区 】
发信人: StephenKing (88), 信区: Stock
标 题: 顺德人在华尔街(1-38)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Nov 11 21:32:36 2011, 美东)
三十八(2011年11月1日)
会吹牛还是有点好处的,在蛤蟆的吹嘘下,教授原本的商业计划已经变得面目全非,现
在90%变成了蛤蟆的商业计划。利用学校之便是很有好处的,最近教授为蛤蟆安排了两
个高校的实习生,协助蛤蟆做宏观投资方面的研究。
所谓宏观投资实质上是利用市场的规律或缺陷来赚钱,索罗斯和John Paulson都是属于
这种类型。股票的价格、黄金的价格、石油的价格以及美元的价格(指汇率)都并非随
机漫步的,都有各自内在的推动力,但这些推动力上渗入了很多杂音,使价格的变化显
得毫无规律,像随机漫步似的。市场上99%以上的人都被这些杂音所迷惑,真正能把杂
音分离的人远小于1%。
*************
三十七(2011年10月1日)
纽约大学(NYU)的一个教授计划自己创业,成立一个针对小型企业的金融服务公司,
由于他是一个教授,他有先天的条... 阅读全帖
g********s
发帖数: 3652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iojailbreak 俱乐部 】
发信人: BandW (B&W), 信区: biojailbreak
标 题: 美国白皮儿也支持转行俱乐部————千万别做科学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l 10 15:16:27 2014, 美东)
http://blog.sohu.com/s/ODc1NDcyMzk/304191621.html
千万别做科学家!——一位物理学家的建议(翻译)
修改自科学网原贴:http://blog.sciencenet.cn/blog-1102703-809193.html
Don't Become a Scientist!
Jonathan I. Katz, Professor of Physics
Washington University, St. Louis, Mo.
http://physics.wustl.edu/katz/scientist.html
你在考虑做个科学家?你想解释自然的奥秘,通过实验或者计算来了解世界是怎么样运
行的?算了吧!
科学很有趣,也让人兴奋。做出发现时的激动是无与伦比的。如果...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文/季羡林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
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
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
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着迎接解放军。适逢北大校庆
大喜的日子,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记得作为校长的
适之先生,作了简短的讲话,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正在这个
时候,城外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大家相互开玩笑说:“解放军给北大放礼炮哩!”
简短的仪式完毕后,适之先生就辞别了大家,登上飞机,飞往南京去了。我忽然想到了
李后主的几句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我想改写一下
,描绘当时适之先生的情景:“最是仓皇辞校日,城外礼炮声隆隆,含笑辞友朋。”我
哪里知道,我们这一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如果我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话,这是含笑不
起来的。
从此以后,我同适之先生便天各一方,分道扬镳,“世事两茫...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文/季羡林
我现在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他虽已长眠地下,但是他那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
笑容,仍宛然在目。可我最后一次见到这个笑容,却已是五十年前的事了。
1948年12月中旬,是北京大学建校五十周年的纪念日。此时,解放军已经包围了北
平城,然而城内人心并不惶惶。北大同仁和学生也并不惶惶,而且,不但不惶惶,在人
们的内心中,有的非常殷切,有的还有点狐疑,都在期望着迎接解放军。适逢北大校庆
大喜的日子,许多教授都满面春风,聚集在沙滩孑民堂中,举行庆典。记得作为校长的
适之先生,作了简短的讲话,满面含笑,只有喜庆的内容,没有愁苦的调子。正在这个
时候,城外忽然响起了隆隆的炮声。大家相互开玩笑说:“解放军给北大放礼炮哩!”
简短的仪式完毕后,适之先生就辞别了大家,登上飞机,飞往南京去了。我忽然想到了
李后主的几句词:“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唱别离歌,垂泪对宫娥。”我想改写一下
,描绘当时适之先生的情景:“最是仓皇辞校日,城外礼炮声隆隆,含笑辞友朋。”我
哪里知道,我们这一次会面竟是最后一次。如果我当时意识到这一点的话,这是含笑不
起来的。
从此以后,我同适之先生便天各一方,分道扬镳,“世事两茫...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4334
3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谢宁:我在北京大学三十年
赵存生在1990年代初期兼任了新成立的北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当初调他兼任这
个职务时,听说他为此琢磨了很久,他是个比较内向的人,有些患得患失。到了1994年
北大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时,令我们没有想到的是赵存生担任了校党委副书记,主管宣传
工作。赵存生个性比较软弱,属于那种给他权力也不知道怎么用的领导,在下属面前也
没有多少威严。虽然他当上了副书记,但平时出头露面的时候并不很多,经常是在办公
室里看书、看文件,有一两次还借过我的书在办公室看。往往是其他领导都忙不过来时
,有些活动才请他出面圆场。不过赵存生为人确实比较和善,在副书记的任上也中规中
矩,没有多少特别值得一提的事情。
赵存生对我虽然没有特别的关照,但也还说得过去。大概在1990年代中后期,听说赵存
生也提出过对我的职务安排问题,不过他毕竟比较软,不能坚持自己的意见,一旦其他
人说一句否定的话,他也就没有其他话了。1999年底我离开了办公楼去了统战部,赵存
生当时也分管统战工作,经常会参加统战方面的活动。2001年我开始在北大校报上写专
栏评论,校报的清样要经过赵存生审批,第一篇文章见报时他还亲自给我修改了题目,
此后我写的... 阅读全帖
s*****9
发帖数: 19
39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有些人竟然骂方舟子,我想不明白
你真够懒的,自己搜一下不就全有了,下面是公开信的内容,联署的人名你自己去查吧
,别再让我提供了
关于科学研究诚信的公开信 (傅新元等120人连署)
尊敬的:教育部部长周济 科技部部长徐冠华 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委员会主任陈宜瑜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十分关切国内近来多起有关学术研究不端的指控事件。我们愿意
针对科学研究诚信的重要问题表示如下观点:
1. 我们反对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行为,并强烈主张一个科技工作者应当保持高标准的
学术道德规范。我们支持揭露任何形式的学术不端。与此同时,要确证学术不端的案例
,我们必须遵循合法和适当的调查程序。例如,美国公共卫生署关于学术研究不端行为
的处理指南规定,对学术研究不端行为指控的调查,起初应当是非公开的,其首先应当
由所涉及机构的内部委员会调查并处理。“无罪假定 (Innocent until proven guilty
)”是我们在调查学术不端的指控时必须遵守的一个重要原则。
2. 如果争论或指控不能够在该研究机构内部解决,那么,更高的主管部门和基金支持
机构或专业协会应当介入,建立外部调查委员会,直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在调查期
d*********t
发帖数: 4393
40
李玫瑾回应药家鑫案争议:
接受批评 不接受歪曲
(香港)凤凰网 (2011-04-19)

“我始终认为,一个学者是要耐得住寂寞的。”很少接受人物专访的中国人民公安
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告诉我,这一次确实是有话要说。打开李玫瑾的博客,涉及
药家鑫案件她的评论和回应将近十篇,博客的更新频率超过以往。在新近的几篇博客中
,有三篇是回应清华大学肖鹰教授的文章。很多人由此认为,李玫瑾眼里只有清华大学
的教授。其实,这其中的原因是,在李玫瑾看来,肖鹰教授代表了一类人:“他们这些
人是大学教授,不是普通的网民,他们作为有学术素养的人,应该知道自己不熟悉的领
域是不能随便批评的。”
一切都来得太仓促。药家鑫案件审理当晚,中央电视台的直播引起了轩然大波。关
于道德的、法律的、逻辑的所有讨论,尤其是孔庆东教授在网上的“开炮”,让李玫瑾
措手不及地卷入了这场风波。
不要让调笑专家成为一种风气
西安音乐学院大三学生药家鑫于2010年10月20日深夜驾车撞人后又将伤者刺了六刀
(又说八刀)致其死亡。10月23日,药家鑫在父母陪同下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今年3
月23日,案件在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庭... 阅读全帖
r***u
发帖数: 1272
4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劝君免谈陈寅恪 易中天
一 不该热的热了起来
已故历史学家陈寅恪在辞世多年后忽然成了文化新闻的热点人物,似乎是一件没什么道
理的事情。
史学不是显学,陈先生也不是文化明星、大众情人。没错,这些年文坛荧屏上是有不少
“历史”,而且上演得轰轰烈烈,风头十足,好像全国人民都有历史癖,也没患过健忘
症似的。然而最走红的“历史小说”和“历史剧”又是什么呢?《还珠格格》和《雍正
王朝》。前者已自己坦言是“戏说”,后者则被史学界斥为“歪说”。历史在文艺作品
中能不能“戏说”或“歪说”,这是另一个问题(比如《西游记》就是戏说,《三国演
义》则是歪说,或不乏歪说成分)。但戏说、歪说不等于实说、正说,总归是一个事实
。它们和陈先生以及陈先生所治之史八杆子打不着,也是一个事实。所以,历史小说和
历史剧走红,并不意味着历史学家也会走红,也该走红,何况那历史小说和历史剧还是
戏说和歪说?事实上历史学家无论生前身后多半都是很寂寞的。唐长孺先生曾自撰墓志
铭曰:“生于吴,殁于楚,勤著述,终无补”,说的大抵是实话。一个历史学家可能会
因其学术成就而成为文化名人,却很难因此而成为热点人物。如果成了,那就一定有别
的原因,比如吴晗。
陈寅恪也不... 阅读全帖
t****v
发帖数: 9235
4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156个人渣骗子事迹介绍,欢迎补充
什么是剽窃?——以徐友渔《哥白尼式的革命》为例
王有礼
来源:   497[文化批评]
2010年,整个中国学界对学术剽窃问题有不少讨论。但这场讨论有着明显的缺陷:首先
,除了美国学者白露和中国学者同俊子等少数作者说明了他们对于抄袭或剽窃的界定,
大多数讨论是在没有清晰界定剽窃标准的前提下进行的。例如,讨论中出现的“参见式
抄袭”、“注释式剽窃”等等就是很不负责任的概念。以这样的概念和界定对学术著作
进行甄别,不但混淆了正常学术研究与剽窃的区别,而且也为学术工作制造了人为的混
乱和障碍。如果媒体不加细察,将这样的标准用于某一个作者(无论其立场和派别如何
),就有可能造成冤假错案,这是任何一个负责任的公民、学者和媒体工作者都应该避
免的。其次,这场讨论有明显的党同伐异的色彩,正由于此,对于讨论中出现的捏造证
据、掩盖事实等等现象,即便在被揭露之后,媒体并不加以报道,反而继续发表同类文
章,这对一场以学术规范为名的讨论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大的讽刺。有谁还会相信这场
讨论的公正性呢?
为了让这场讨论具有正面价值,笔者认为需要找出贴切的抄袭或剽窃的案例,并做细致
剖析,让人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剽... 阅读全帖
d********f
发帖数: 43471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eadline 讨论区 】
发信人: Cnews (chinanews), 信区: Headline
标 题: 复旦“门萨女神”成长史:曾被星探看中 5年模特经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16 01:09:17 2014, 美东)
每到考试季节,各种祈祷帖就会在各个平台疯转,内容大同小异,一般总是祈求孔子保佑语文,祖冲之保佑数学,司马迁保佑历史,霍金或者爱因斯坦保佑物理……诸如此类。虔诚转发的除了忧心忡忡的学子,还有大量焦虑的家长。
按照钟形曲线,一群孩子中真正的学霸和学渣总是少数,大部分人可上可下,于是在希望和失望的波浪中载沉载浮,可能是最受煎熬的一群。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好心态,是这个社会的稀缺品。
通往学渣的道路有无数条,成为学霸却有明确的路径。周刊记者对学霸集聚地的调查发现,智商,或曰禀赋,只是外场的入场券(至关重要的入场券);如要登上万众瞩目的舞台,还需要明确的目标,超强的执行力,以及持之以恒的毅力。此外,兴趣是超级学霸的终极武器。
如果编写《学霸喂养手册》,管用的也就是这么几条。天底下真正的秘诀其实都晒在阳光下,运用之妙,存乎一... 阅读全帖
l*********g
发帖数: 1899
44
来自主题: Joke版 - 王垠:未来计划 (转载)
如果从钱的角度来看学术研究,我认为富二代最应该去从事学术研究,或者有个有钱老
婆/老公的人去做学术研究。一些有学术价值的研究不一定有商业价值,从业者往往还
要拿着较低的薪水但是同时要全情投入不能让赚钱的事分心。
当然有些学术霸权或者明星级教授还是比较有钱的,这些是比较幸运的。
z**********e
发帖数: 22064
45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8/c_1118891128.htm
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全文)
2016年05月18日23:24:00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18日电
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2016年5月17日)
习近平
5月1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哲学
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丁林摄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参加的大多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方
面的专家学者,其中有德高望重的老专家,有成果丰硕的学术带头人,也有崭露头角的
后起之秀,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的咨询委员或首席专家、国家高端智库
代表,还有在校的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以及有关部门负责同志。首先,我向大家
,向全国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致以诚挚的问候!
党的十八大以来,为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党中央先后召
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文艺工作座谈会、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网络安全和信息
化工作座谈会等会议,我在这些会议上作了讲话... 阅读全帖
c*x
发帖数: 555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 原文由 whg 所发表 】
作者: 邢宇皓(沈.国.橙.石) [2178], 18:37:11 1/15/99:
 1998年的暖冬,对许多人来说并不轻松。钱钟书先生的悄然远逝,
给痛失巨星的中国社科学界带来了几分沉重。近日,记者走访中国社
会科学院,分明感受到,透过洋洋洒洒的鸿篇巨制、幽默机智的灵性
文章,这位传奇式的文化大家,给中国知识界留下的是深深的感悟与
思索。

“慎于出手”与“剽窃自己”
  张海鹏(近代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对于一个学者来说,潜心作学问、不受外界的诱惑是最重要的。
书是不是写好了,才是学者唯一应该关心的,这是钱先生留给我们的
治学之道。说似平淡,其实难得。在当今学术界,把拼凑的学术论文
作为出国参加研讨会、“广结朋友”的敲门砖,这样的现象并不少见。
我就遭遇过几次这样的尴尬:有的学者在国外的会议演讲平淡如水、
报送的论文水平太低,甚至被国外的专家认为“不值...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7
索达吉堪布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x*********o
发帖数: 208
48
索达吉堪布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Z*****l
发帖数: 14069
49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法医秦明 小说 全5卷
陈诗羽鄙视地看了一眼林涛。
“那这是什么?”我指着地面上像是足迹轮廓一样的痕迹问林涛。
林涛说:“这是没有花纹的足迹轮廓,我们穿着鞋套走进现场,踩到了血迹,再踩
回地面的话,都会留下这样的足迹。”
“你是说这是我们民警穿戴鞋套进入现场留下的足迹?”大宝问。
“是。”林涛顿了一下,接着说,“不过,如果凶手也穿着这样的鞋套,也会留下
这样的痕迹。”
陈诗羽忽然蹲下身,用手指蹭了一下尸体旁边地面上的血迹,说:“凶手应该就是
穿着鞋套进入现场的。”
“啊?”大宝吃了一惊,“陈羽毛你是怎么知道的?”
陈诗羽说:“你们看,旁边有几个类似的足迹应该是民警留下的,因为时间不长,
所以还没有完全干掉。而这几枚足迹,已经完全干掉了,说明足迹留下的时间很长。另
外,我叫陈诗羽,不叫陈羽毛,谢谢。”
一个大学生能做出这样的推断,确实让我有些刮目相看。我赞许地点了点头,表示
对她的论断予以支持。
“戴着橡胶手套,穿着鞋套进入现场杀人。”大宝说,“杀的还是精神病人。听上
去好像那部美剧,叫什么《嗜血法医》里的情节啊。”
“难道是美剧迷...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5617
50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英文系怎么办?
回应推荐喜欢
2013-04-14 23:16:03 瞬间收藏家(中国梦 做不起)
不在天朝上大学不知道大学可以这么坑爹,上了那么多年学第一次想把课本点了居然不
是什么高中是大学…… 同英专生荐此文。
> 删除
2013-04-14 23:36:58 向晚荼靡(软风吹过窗纱,心期便隔天涯)
外语作为一门专业,的确是有很多需要反思的地方。在大学选择辅修英语,我承认有混
文凭和证书之嫌,但也与从初高中起培养起的兴趣很有关系。至今完全记不起高级综合
英语这种课怎么上的,倒是记得外教让我们做的每周新闻报道作业挺有意思的,还有喜
欢诗歌的翻译老师,授课很有底蕴,最后写毕业论文时外教老师给我们定制一个很详细
的时间表定期检查进度,跟着他一步步地走过来,也不觉得很吃力。搞笑的是,他还将
写作规范整理成册发给我们,那时才惊觉我们在英文系辅修三年,居然没有接触过写论
文的技术规范,要知道他指导的学生里还有本身主修英语的哦。
> 删除
2013-04-14 23:52:41 木頭記
香港的大学生英文能力主要还是英文中学里历炼出来的。不知道国内几大外国语学校的
高中毕业生水准如何。
然而我感觉港大英文系的课...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