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奏鸣曲式
1 (共1页)
b****a
发帖数: 4465
1
作者:何占豪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闻世已近半个世纪,当年参与创作的我,从来没有想到这首乐曲
竟会有这么多人喜欢,现在几乎成为国际乐坛上中国音乐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了。随着乐
曲知名度的提高,何占豪、陈钢、俞丽拿三位当年凭着参与《梁祝》创作和演奏而一举
成名的小青年,也越来越被人们看作是对国家作出贡献的“名人”了。几十年来,记者
频繁采访,媒体年年曝光,把三个人因为《梁祝》的成功而越抬越高。可是我心里总觉
得别扭:一是因为我们三人仅仅是当年《梁祝》创作过程中部分工作的参与者,而为《
梁祝》而付出精力的师生很多很多,有的还是《梁祝》成功的决定性人物。二是因为有
的文章和言论太离谱,甚至为了炒作而歪曲事实,很不应该。我多次讲过,不要“神化
”《梁祝》;如果能实事求是的从它的整个创作过程中吸取某些经验或教训,也许对年
青一辈音乐家们有所启发,让他们知道我们是如何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为民族音乐事业
而奋斗的。同时,也应该留下一部真实的《梁祝》诞生的历史,供理论家们去总结研究
。否则,多少年后,人们就很难辨别真伪了。因为我是这首乐曲从开始创意到完成全曲
整个过程的参与者和知情者,我有责任提供给大家。这就... 阅读全帖
S**********b
发帖数: 3142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有啥牛逼的音乐?
奏鸣曲式:乐曲的结构形式之一。是18世纪下半叶以来,各种大型器乐体裁中最常见的
、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曲式。大多数交响曲的第一乐章都用“奏鸣曲式”写成,其结构大
致如下:
引 子( 有时省略)———呈 示 部(主部—连接部—副部—结束部)——展 开 部
——再 现 部——尾 声
奏鸣曲式总是用“快板”写成,所以常被称为“快板乐章”。关于三部分的关系,
有人比喻为:呈示部好象是提出矛盾的、可争论的问题;展开部好象是进行讨论甚至矛
盾间互相斗争,再现部则是统一认识,作初步的结论;尾声是总结。
奏鸣曲式的这种“对比——发展——统一”的结构布局,很适合表现复杂的、甚至是
戏剧性的内容,所以奏鸣曲式不但是“奏鸣曲”“交响曲”和“协奏曲”中不可缺少的
一个乐章,而且管弦乐“序曲”“交响诗”等也常采用奏鸣曲式写成。
小提琴协奏曲《梁祝》 的结构示意图:
引 子( 江南春景)
呈 示 部
主部: A+B+A三部曲式
A爱情主题+B草桥结拜+A主题再现
连接部:自由华彩
副部:回旋曲式A+B+A+C+A
三载同窗、共读共嬉
结束部:长亭惜别
展 开 部:英台抗婚、楼台相会、哭灵投坟
...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4895
3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推荐一首曲子
最近经常听,很赞
http://www.youtube.com/watch?v=RG83EmwJpo8
如果对古典音乐有兴趣,yale有个公开课很好
http://oyc.yale.edu/music/listening-to-music/content/downloads
这是目录:
1. Introduction导言
2. Introduction to Instruments and Musical Genres介绍乐器和音乐风格
3. Rhythm: Fundamentals节奏:音乐的基础
4. Rhythm: Jazz, Pop and Classical节奏:爵士 流行和古典
5. Melody: Notes, Scales, Nuts and Bolts旋律:音符,音节,基本细节
6. Melody: Mozart and Wagner旋律:莫扎特和瓦格纳
7. Harmony: Chords and How to Build Them和声:和弦和如何创建主题
8. Bass Patterns: Blues and Rock贝斯风格:布鲁斯和摇滚
9. Sonata-A...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4394
4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挖个坑:谁有卖艺经验
小步舞曲这种体裁古时候确实是给人跳舞用的,但是并非所有的小步舞曲都只是跳舞用
的。正如肖邦写了很多圆舞曲,但是没有人用肖邦的圆舞曲跳舞。和维也纳的圆舞曲完
全不同,肖邦的圆舞曲是给人坐下来欣赏用的,你想跳舞也没法跳,它的速度太自由了
。很多巴赫的小步舞曲也是类似,只是借用这种体裁而已。
古典时代很多音乐名义上是写给贵族听的,因为只有贵族有钱养着这些作曲家。在这之
前,音乐家主要是教会养着。但是这些拿固定薪水的音乐家,往往有自己的艺术追求,
所以他们写的东西不受太多经济条件的限制,而勇于探索各种新手法,这就是古典音乐
和当时的世俗音乐的区别。其实贵族大部分都是附庸风雅,作曲家并不需要迎合贵族的
口味,可以按自己的想法去写。海顿有个交响曲别名叫“惊愕”,是因为交响曲里面经
常有突然强的重音。传说贵族们听他的音乐经常昏昏欲睡,所以需要来个“惊愕”来请
大家清醒。如果世俗音乐写的让大家昏昏欲睡,恐怕就没饭吃了。
我一般以一个标准来衡量一个著名作曲家的作品是否是真正的古典音乐,看这个作曲家
是不是载入音乐史的史书。一般有开拓性,创意性的著名作曲家都会载入史书。比如理
查-施特劳斯肯定是在史书里,...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5471
5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wings老师音乐小课堂(2012-2013)
》》》》音乐史/综合篇《《《《
基本上所有好的民乐编配,都是采用“支声复调”,就是说,像大树的枝杈一样。基本
上大家都是在奏同一条旋律,各自根据自己的乐器特色加花。这种复调接近于齐奏和复
调之间,可以说是一种原始状态的复调。这种编配手法是民乐小合奏,如江南丝竹,广
东音乐,以及戏曲伴奏中的最常见形式。这种编配不会抹杀民乐器的个性,也不会产生
太多西方理论体系的“和弦”。如果让民乐器来奏“和弦”,那效果是非常让人难受的
。而管弦乐队的形式,是以演奏主调音乐为主的,也就是基本编配手法是和弦或分解和
弦。所以,照搬西洋乐队的组织形式,组成大型民乐队是非常不合理的,特别是那些拿
西洋乐队在乐谱简单改编一下就给民乐队演奏的情况,那效果就更可怕了。合理的组合
应该是独奏,以“支声复调”为主要形式的民乐小合奏,或者中西结合。比如民乐器独
奏/演奏有特色的间奏/演奏对位声部,而西洋乐器演奏其他独奏声部,以及主要负责伴
奏。西洋乐器可以是管弦乐队,室内乐,甚至商业音乐的各种band组合,都是很合理的
形式。无论是严肃音乐,流行音乐(周杰伦那样的),改编音乐都可以。总之就是应把民
乐当成特色乐器来用,少而... 阅读全帖
d******5
发帖数: 99
6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耶鲁大学开放课程:聆听音乐
看目录不错,就是有些大
http://www.verycd.com/topics/2814513/
1. Introduction导言
2. Introduction to Instruments and Musical Genres介绍乐器和音乐风格
3. Rhythm: Fundamentals节奏:音乐的基础
4. Rhythm: Jazz, Pop and Classical节奏:爵士 流行和古典
5. Melody: Notes, Scales, Nuts and Bolts旋律:音符,音节,基本细节
6. Melody: Mozart and Wagner旋律:莫扎特和瓦格纳
7. Harmony: Chords and How to Build Them和声:和弦和如何创建主题
8. Bass Patterns: Blues and Rock贝斯风格:布鲁斯和摇滚
9. Sonata-Allegro Form: Mozart and Beethoven奏鸣曲式:莫扎特和贝多芬
10. Sonata-Allegro and Theme and Variations奏鸣曲式和
b*s
发帖数: 82482
7
俄罗斯的音乐传统本来就和西方的传统交响乐奏鸣曲式不是一路的。奏鸣曲式太严格了
,就有八股的味道,束缚了创造力。
老柴的罗密欧那些fantasy式样的其实更好。老柴的那些交响创作,不墨守成规,其实
比八股文更好。
“Scrutability over Tchaikovsky's work, however, has remained intense at
times, especially among critics. The fact that Tchaikovsky did not follow
sonata form strictly and instead amended it creatively has been seen at
times as a weakness rather than a sign of originality. Even with what music
critic Harold C. Schonberg termed "a professional reevaluation" of
Tchaikovsky's work, the practice ...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8
舒伯特钢琴五重奏《鳟鱼》
在西洋古典音乐中,“钢琴五重奏”并不是指五架钢琴的重奏,
而是由两把小提琴 (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 一把中提琴,
一把大提琴和一架钢琴来演奏的曲子,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的歌
曲《鳟鱼》和他的 钢琴五重奏《鳟鱼五重奏》,都是脍炙人口的
作品。
《鳟鱼五重奏》(作品114号)1817年,舒伯特著名的《鳟鱼》
问世。歌曲中,作者先以愉快的心情,生动地描绘清澈山溪中快活
游动的鳟鱼的可爱形象;尔后,当鳟鱼被冷酷无情的渔人诈获时,
作者又深为不平。后来舒伯特根据他的朋友庞姆加特纳的建议,他
创作了这首 《A大调调钢琴五重奏》。因该曲第四乐章是根据歌曲
《鳟鱼》写成,故又称《鳟鱼五重奏》。全曲洋溢着明快、热烈的
情绪,共包括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活跃的快板,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行板,柔和甜美,用没有发展部的奏鸣曲式写成。
第三乐章,急板,欢快的诙谐曲,用带再现的三部曲式写成。
第四乐章,小行板,根据歌曲《蹲鱼》写成的变奏曲。
D大调主题明亮,可爱.第一,二,三变奏承接和发展主题的音
乐形象,都采用装饰变奏手法,其主题的旋律基本不变,只是改变
乐器,音色
c*****g
发帖数: 1856
9
贝多芬 F 大调第六《田园》交想曲
第六交响曲(“田园”,作品68)贝多芬曲。作者非常热爱大自
然,常到维也纳近郊的森林里、草地上或河边的榆树下,细心洞察
自然的内在奥秘,凝神思索万物的生命实质。他说:“没有人会比我
更热爱田野了。”他还常与一个由七位农民组成的乡村小乐队聚会,
为他们谱曲,同时也向他们学习奥地利民谣。正是这种交往,他才获
得了创作该曲第三乐章“乡民欢乐的集会”的灵感。1807 ̄1808 年
间,作者完成了这部标题交响曲,并亲自在节目单上写明:“感情的
表现多于"音画",强调该曲不仅要描摹自然景色,更重要的是表现
人与大自然交往中的心灵感受。全曲分五个乐章;
第一乐章"达到乡村时的快乐的感受”,奏鸣曲式。全曲和谐、
明朗、纯扑、愉快,好象置身在鸟语花香的田野里,沐浴着温暖的阳
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一开始,小提琴拉出一个民歌风味的音调,这
音调伸出第一主题。第二主题建立在C大调上,是第一主题形象的补充。
展开部以第一主题中的第二小节中的几个音符为主,加以展开,描绘
出一幅辽阔无边的田野风光。
第二乐章“在溪边”,奏鸣曲式。弦乐流动不息的音调象漏漏溪
水声,小提琴拉
c*****g
发帖数: 1856
10
 柴可夫斯基的 b 小调《第六交响曲》 作品第74号
第六交响曲(“悲怆”作品74)是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悲怆”
这一标题,是他的兄弟莫杰斯特所起, 非常贴切地揭示了交响曲所表
达的内容,因此他也欣然 接受了。作品完成于1893年10月,献
给他的外甥达维多夫。可惜第一次公演 (10月28)后仅几天,作
者就不幸逝去了。该曲表现了悲哀、痛苦、幻想和斗 争,而悲剧性的
现象和气氛则贯彻始终。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戏剧性的序奏预 示出以后的主题,也概
括了该乐章的悲哀情绪。动荡不定的主部既有感情的冲动又 有焦急不
安的因素,安静的副部则温柔哀婉,仿佛是对幸福生活的憧憬和幻想。
在展开部中,当多种因素激烈的冲突达到顶点后,铜管乐器吹出旧时俄
罗斯教堂中为死者举行葬礼时的挽歌《与圣者共安息》的曲调,象征不
可避免的死亡。
第二乐章 (复三段式),是二拍于加三拍子的五拍子圆舞曲,充满
了清新、愉快 的气氛和迷人的情绪。中间部分,叹息的音调又驱走了
舞蹈的曲调,重又表现出无 可奈何的哀伤。
第三乐章(省略了展开部的奏鸣曲式)中,和谐谑曲性质的主部相
c*****g
发帖数: 1856
11
第六交响曲(田园)
本曲大约完成于1808年,是贝多芬的代表作之一,并由作曲
者亲自命名为《田园交响曲》,是他少数的各乐章均有标题
的作品之一,也是贝多芬九首交响乐作品中标题性最为明确
的一部。此时的贝多芬双耳已经完全失聪,这部作品正表现
了他在这种情况下对大自然的依恋之情,是一部体现回忆的
作品。这部作品于1808年在维也纳首演,由贝多芬亲自指挥。
整部作品细腻动人,朴实无华,宁静而安逸,与贝多芬的第
五号交响曲同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交响曲之一。作品共分五
个乐章,其中第三、四、五乐章连续演奏:
第一乐章,不太快的快板,表达了“初到乡村时的愉快感受”,
F大调,2/4拍子,奏鸣曲式。由双簧管呈现出明亮的第一主题,
充满着浓郁而清新的乡间气氛,使人们感受到贝多芬投身到
大自然后的喜悦心情。
第二乐章,很快的行板,描写的是“溪边小景”,降B大调,
12/8拍子,奏鸣曲式。这是一个描写静观默想的乐章,在形
如小溪潺潺流水的第二小提秦、中提秦与大提琴的伴奏下,
第一小提琴所呈现的第一主题显得悠扬而且明亮、清澈.
第三乐章,快板,“乡村欢乐得集会”,F大调,3/4拍子,
诙谐曲。这个乐章的主题是
e***e
发帖数: 3872
12
幻想曲,Fantasia,最初是早期巴罗克的一种器乐形式,规模相
对于Ricercare更为宏大、结构更为完整,并主要为键盘而作。但到了
巴赫的时代这一名词逐渐同前奏曲和托卡塔一样成为与赋格配对的一
种比较随意的乐曲形式,目的在于为随后的赋格铺垫一个调性或情绪
的气氛同时也作为演奏者活泛手指的演练。在贝多芬的作品27这里,
其含义主要是指曲式上的随意。
固然古典奏鸣曲式一词是车尔尼在1840年左右才正式提出,并被
用来作为对此前大半个世纪音乐风格所流行的曲式定义。但它的确立,
正如它所代表的音乐理念,早为海顿和莫扎特在各自的奏鸣曲和四重
奏中所示范。对比,尤其是主题性的对比,作为作品结构产生的主要
手段;动机性发展,特别是广义的动机概念,成为了乐思继续和完整
化的流行方式;正是这些,连同调性和声同主题更加紧密的结合,构
成了那个时代作品所显著的特点。
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不难知道OP27中两个附加标题的来源,毕
竟这两部作品的第一乐章没有鲜明如上述的结构特点,你无法简单地
按照古希腊戏剧传统来划分出它们的呈示、发展和再现部。相反我们
倒是不难从平均律或者无伴奏大
c*****g
发帖数: 1856
13

第1乐章:奏鸣曲式,庄严的行板,有生气的中板。一个威严的主题不但在
这一乐章中反复出现,而且在末乐章的结尾处又出现了,这就是“命运的主题”

命运的力量。通过表现沉重、忧郁的心情和梦幻般的幸福情绪的不断交替,揭示
了一种与无间断的精神折磨的抗争,孤独沮丧的感觉越来越强,一个清晰光辉的
人像闪现了,并向我招手。灵魂在梦中越来越远,把阴郁的一切忘记净。但这到
底还是梦。
第2乐章:复三段式,如歌的小行板。富于诗意的这个乐章略带忧伤的情绪

仿佛是对往事的回忆,思绪万干。回忆往事也是一种乐趣,让自己消失在过去之
中是辛酸的,却也是甜蜜的。
第3乐章:复三段式,谐谚曲,快板。这个乐章没有明确的感情,弦乐器时

重、时急时缓的拨奏,表现了一种变幻莫测、错踪复杂、虚无缥缈的情绪。
第四乐章:回旋曲式,热情的快板。通过《田野里有棵小白桦》这首一首俄

斯民歌的曲调,表现了一幅民间节日的图画,那不可战胜的命运之神的主题又一
次出现,他提醒我们它的存在,在欢乐的民间节日气氛中,结束全曲。
前面已经讲过,这个曲目的权威版本,是穆拉文斯基指挥列宁格勒交响乐
e***e
发帖数: 3872
14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To Meet Haydn [old post revised]
从音乐史的角度而言,能同海顿相提并论的并不多。确立古典奏鸣曲式的规范,
交响曲结构,新时期的清唱剧,室内乐形式……将罗可可时期的审美情趣和作曲
方式更明确地典范化进而开创了古典主义的巅峰时代,这些都使得海顿足以同蒙
特威尔第一样值得持久的研究和学习。
然而音乐史上的地位通常同持久的魅力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规矩的和声和转调,
自然音阶的旋律写作,分散和弦基础上的动机与主题,均匀对称的乐句和平衡的
曲式,这些是大部分海顿作品的特征,也是古典时期中庸限制的审美典范。对现
今我们的耳朵而言,一方面它们缺乏巴罗克后期繁复的技巧和复调音乐固有的那
种近乎让人迷乱的狂喜或仰慕,另一方面又缺乏其后继者在大革命后表现出的戏
剧性情感对比。相对同时代的另一位天才,那位天生的音乐戏剧家和天使,海顿
又显得不富于天真的灵气和创意。迷乱、狂喜、夸张和灵秀,这些现今人们渴望
从艺术中发见和寻觅的市场卖点,海顿都不富裕甚至贫乏。因此对大多数人来说,
他仅仅是一个过时的平庸市民典型。
那么是不是海顿就仅此而已呢?那些简单明了的音乐特征和外貌是平庸的实质呢
还是平庸的演奏者迟钝的借口?那些适中的力度/速度对比,接近的关
v****g
发帖数: 11080
15
交响音乐是Symphonia music,交响曲是Symphony。前者是总称,是指为交响乐队(即
管弦乐队)写的各种类型的作品,除了交响曲,还有协奏曲、交响诗、组曲、序曲等等
。交响曲是特定的一种奏鸣曲式—N乐章--交响套曲的体裁,也就是我们平常说的交响
曲,比如Beethoven Symphony No 9,即贝多芬第九交响曲。中国一般人习惯把交响曲
说成交响乐而已,但专业人士说的交响乐是交响音乐。
t*****r
发帖数: 117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erman 讨论区 】
【 原文由 Allmandring 所发表 】
东问西问,终于找到了比较有可能是我们目的地的地方——Ulmer Theater。呵呵,傻人
有傻福呀,竟然真的是这里,而且是一场音乐会,看到了Quebec的American friends,听
到了托福味十足的美语。小叙两句,就匆忙的进了音乐厅。
音乐响起来,多么熟悉的旋律呀,Mozart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序曲听起来就象一股股源源涌
出的清流,据说是象征着美好和光明的生活。
随后埃及王子Tamino出场了,竟然是一个黑小伙扮演的,还蛮帅的,颇有Will Smith的帅
气,不过唱功非常一般。又来了一只丑陋的巨龙,道具实在非常粗鄙,王子昏过去了,幸
好有黑暗女王(Koenigin der Nacht)的三位侍女相救。醒来之后,Papageno出场了,他
是一个快乐、随和的Mr. Everyman,总是穿着五颜六色的羽毛,以为黑暗女王捕鸟为业。
然后他就开唱了那段为人称颂的《快乐捕鸟人》(Der Vogelfanger bin ich ja)。太好
听了,当年在学校学德语的时候,就被这个唱段迷得神魂
A*********g
发帖数: 268
17
东问西问,终于找到了比较有可能是我们目的地的地方——Ulmer Theater。呵呵,傻人
有傻福呀,竟然真的是这里,而且是一场音乐会,看到了Quebec的American friends,听
到了托福味十足的美语。小叙两句,就匆忙的进了音乐厅。
音乐响起来,多么熟悉的旋律呀,Mozart用奏鸣曲式写成的序曲听起来就象一股股源源涌
出的清流,据说是象征着美好和光明的生活。
随后埃及王子Tamino出场了,竟然是一个黑小伙扮演的,还蛮帅的,颇有Will Smith的气
质,不过唱功非常一般。又来了一只丑陋的巨龙,道具实在非常粗鄙,王子昏过去了,幸
好有黑暗女王(Koenigin der Nacht)的三位侍女相救。醒来之后,Papageno出场了,他
是一个快乐、随和的Mr. Everyman,总是穿着五颜六色的羽毛,以为黑暗女王捕鸟为业。
然后他就开唱了那段为人称颂的《快乐捕鸟人》(Der Vogelfanger bin ich ja)。太好
听了,当年在学校学德语的时候,就被这个唱段迷得神魂颠倒的,今天终于置身音乐厅亲
身聆听,我来德国的一个梦想终于实现了,眼睛湿润了一下。
救王子的
a**********s
发帖数: 145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Zeratul (IGN sux), 信区: Joke
标 题: 2011年第一强帖:网络惊现“超强扫地老太太”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5 16:39:14 2011, 美东)
发信人: routing (梦云-- tik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2011年第一强帖:网络惊现“超强扫地老太太”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5 16:34:21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SN 俱乐部 】
发信人: routing (梦云-- tiki), 信区: WSN
标 题: 2011年第一强帖:网络惊现“超强扫地老太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5 16:33:39 2011, 美东)
【核心提示】:2011年第一强帖惊现网络:超强扫地老太太出现在很多论坛的头条显著
位置,150个版本的老太太出现在不同的场景,网友就像看《建国大业》数明星一样,
耐心地在帖子里寻找与自己行业相关的超强扫地老太。这个帖子的流行验...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3872
19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转] 古典主义音乐
这算是偶在网上看到的水平难得的文章之一了。古典主义艺术精神、
时代背景、发展来源和代表人物的介绍都比较准确(仅管在译名上有些
地方略可斟酌)。不足的是对音乐本体的介绍稍嫌薄弱,比如对歌剧和
奏鸣曲式的发展进行介绍时显得流于形式,没有能用前面相似的语言概
括出形式发展的内在实质,特别是古典精神表面上的保守——Restricted
Expressing同启蒙运动、同大革命、同共济会的理想——平等、博爱、
思想的自由等等流行思潮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偶觉得原因之一便是在
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音乐理论和技术的分析,不是欠缺而是不够深入。有
本颇为人称道的参考书:“The Classical Style”,by Charles Rosen
非常值得一看。
r****m
发帖数: 1264
20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我所知道的梁祝[ZZZ]
Subject: 我所知道的梁祝
在近代中国音乐作品中,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版本与改编成其他演
出型式的版本
之多,简直无曲能出其右,这里除了正版的小提琴之外我想多谈一些
其它乐器的改
编版本,不过先提一下我对这首曲子的看法。
梁祝是以单乐章奏鸣曲式写成的,旋律相当优美,相信有很多
人是由这首曲
子带入中国音乐的世界。它与黄河钢琴协奏曲、草原小姐妹琵琶协奏
曲并称中国三
大协奏曲,後来的协奏曲大都依其为范本,渐落入窠臼,十分糟糕(
长城随想和云
南回忆之所以成为我协奏曲的最爱,也就是它们别有新意且格局够大
)。
梁祝的旋律虽然优美,但结构相当松散,除了第一次听(西崎崇
子、林克昌指
挥名谷屋爱乐,RCA 8.240158)在惊喜之馀可以听完以外,在往後每
次的欣赏
里,就很难在近半小时的时间里不分心。其实西氏这个版本我并不喜
欢她的音乐表
现,但在早年可以公开取得的版本以这个最普遍,说来在推广中国音
乐上实在功不
可没。後来听过窦君怡和韩中杰指挥中央交响乐团的演出(Philips
416 678-2) ~
,觉得不论是音乐或音响都算是蛮标准的版本。直到听到俞丽拿和陈
燮阳指挥上
A*********g
发帖数: 268
21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莫扎特音乐与唐诗-转载
赵鑫珊 周玉明
莫扎特音乐与杜牧诗
在欣赏莫扎特音乐的时候,我们作为两个现代中国人,常爱把他
比作是我国晚唐的天才诗人杜牧。尽管莫扎特比杜牧晚出生953年,空
间又相距万余里。但这时空的万重山隔阂并不妨碍我们作这种东、西
方文化的比较。
听莫扎特音乐和读杜牧的诗,我们都能体验到一种忧伤抑郁之感,
但又都能以豪放旷达而出之;因为两者虽表现为凄婉忧伤(比如莫扎特
的许多慢板乐章),不过又会经常反过来,看破一切,表现为旷达,给
人以爽朗、峭拔和俊伟的感觉,或叫永恒的阳光感。但在永恒阳光的
背后又经常会飘浮着几朵乌云。
至于说到莫扎特的旷达和看破一切,则往往表现在他的末乐章。
比如小提琴协奏曲和钢琴协奏曲的最后乐章——常为回旋奏鸣曲式的
结构,情绪是那么欢快,饱满,富于活力。
末乐章出现在抑郁、悲怆的慢板乐章之后,每每使我们把它看成
是严冬过后必然吹来的解冻春风。从黑夜出发,迎接我们的必定是黎
明;悲哀和压抑的乐章过后,必定是明快、欢乐和看破一切的乐章。
这是莫扎特的天性;是莫扎特之所以认为莫扎特的最本质的东西。当
然也是笔者把莫扎特比作是杜牧的理由之一。
“青山隐隐水遥遥,秋尽江南草木凋。二
T******n
发帖数: 3180
22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舒伯特的钢琴sonata不行啊
这话说得好奇怪,那时风向变了,需要新的表现形式
当然奏鸣曲式作品要少些
u*******o
发帖数: 405
23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偶听Brahms (转载)
乐曲中优美的旋律和优美的乐曲形式通常难以兼顾。旋律越长,歌唱性越强,则变化起
来的难度越大。浪漫主义作曲家更加倾向于为了旋律而舍弃一部分结构上的美感。
贝多芬的一种技巧是在奏鸣曲式里把完整的,歌唱性的,美好的长旋律放在第二主题。
他通常第一主题都是一些精心设计的,能够进行各种变奏和切分的短小动机。在他复杂
的发展段里,很多都是只用到第一主题动机,第二主题很少出现,因为比较难以fit进
去。
勃拉姆斯还是很追求形式上的美感的。我觉得他写作的目标是向贝多芬的中晚期作品看
齐。但是他喜欢将两个主题都放上比较完整的旋律,这使后面的写作难度非常大。到后
面总是听不到贝多芬作品中那种精炼的感觉。
举个例子,勃拉姆斯的f小调钢琴奏鸣曲是一首我非常喜欢的作品,也是一首他向贝多
芬中期风格致敬的曲子。据说动机里还有贝多芬c小调交响曲的印记(我没怎么听出来
)。我绝对相信他试着去表现古典主义的形式美感。可是这个曲子听起来,怎么听怎么
像他老板舒曼。一个乐章中间就另起了好多段。
可以比较:
勃拉姆斯的f小调奏鸣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VZ__mkglvaY
舒曼的f...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4394
24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求推荐舒缓优美的古典音乐
这种风格就是这样啊,柴可夫斯基的意大利狂想曲也是一样啊。属于专门为大众写的音
乐。
交响曲一般是用奏鸣曲式,那个通常是素材用的最简练的写法。
z*******e
发帖数: 935
25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简单说一下上周的钢琴演奏会
自从我们村音乐中心的主任前两年换成了个华裔,品味大跃进。去年是勋伯格(我也在
这儿灌了篇帖子),今年是Boulez。不过都说步子大了容易扯着蛋,这次当然也不例外
, 实在是没人买票唉。作为一个穷人,原本定的是楼上靠边的座儿,这回居然给我升级
成了楼下前排正中央所谓golden area。
步入正题说说音乐。总得来说下半场比上半场好。上半场第一首是Notations I, 基本
上就是Webern和Berg的综合体,没有什么意外。两首钢琴sonata在某些章节能听出意思
在哪儿,说实话别的地方区分度并不是很高。可以听出作曲家不断地在实验,但是如果
不看谱子,真是不太好听出来都玩儿了那些活。还是无调性的那个问题:对普通的耳朵
来说区分度太差了。
下半场回来一看,大爷大妈们果然受不了折磨都回家睡觉了,上帝祝福他们。不过要我
说下半场有趣多了。Sonata No.3比前两首有趣,把系列主义都打乱了,然后又完全按
照他自己的方法重建了奏鸣曲式。在演奏家的提示下,第二乐章的赋格我是听出来了,
至于他的方法具体是啥,不要问我,我也不懂……接下来的Incises也蛮好玩,基本上
是用他自己的方法把华尔...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6
9/21/2017, 舒曼,钢琴四重奏,in E FLAT MAJOR OP. 47 4TH MOVEMENT, VIVACE. 4.
活泼地,降E大调,奏鸣曲式。钢琴、小提琴、中提琴齐奏第一主题后,展开赋格。大
提琴奏第二主题,中提琴在钢琴引导下奏呈示部尾奏主题。发展部中提琴先提出第二主
题,弦乐提出第一主题,主要为第一主题发展。再现部再现第一主题后删运河了了呈示
部中的赋格部分,频频使用间奏部。C小调由大提琴再现第二主题。结尾部由第二主题
始,再进行第一主题赋格,形成高潮,第二主题出现后,以暗示第一主题开头而结束。

发帖数: 1
27
9/21/2017, 舒曼,钢琴四重奏,in E FLAT MAJOR OP. 47 4TH MOVEMENT, VIVACE. 4.
活泼地,降E大调,奏鸣曲式。钢琴、小提琴、中提琴齐奏第一主题后,展开赋格。大
提琴奏第二主题,中提琴在钢琴引导下奏呈示部尾奏主题。发展部中提琴先提出第二主
题,弦乐提出第一主题,主要为第一主题发展。再现部再现第一主题后删运河了了呈示
部中的赋格部分,频频使用间奏部。C小调由大提琴再现第二主题。结尾部由第二主题
始,再进行第一主题赋格,形成高潮,第二主题出现后,以暗示第一主题开头而结束。
r*****g
发帖数: 7139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SN 俱乐部 】
发信人: routing (梦云-- tiki), 信区: WSN
标 题: 2011年第一强帖:网络惊现“超强扫地老太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5 16:33:39 2011, 美东)
【核心提示】:2011年第一强帖惊现网络:超强扫地老太太出现在很多论坛的头条显著
位置,150个版本的老太太出现在不同的场景,网友就像看《建国大业》数明星一样,
耐心地在帖子里寻找与自己行业相关的超强扫地老太。这个帖子的流行验证两个真理:
重复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与百姓相关最容易得到大众追捧。
【起始篇,2010年1月3日晚上9:42发布,内容由佚名网友创作】
据说在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程序员
的身边,扫一眼屏幕上的代码,会低声提醒对方说:小心,栈溢出了。
以下内容由@程序员幽默 根据新浪微博网友@丁壳儿、@倾木、@Tulipren、@微言博论、
@李冰清Lily、@香丘之都、@伟哥日报等的评论和转发整理而成。 不少网友都认为“扫
地老太太”是2011年第一个网络流行语,用来比喻那些深...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13042
29
2B的说法不多见,一般都称3B,这第三B就是勃拉姆斯了。
作为贝多芬的崇拜者,勃拉姆斯是个很认真的人。这部协奏曲本来是要写成交响曲的,
作为钢琴家的勃拉姆斯觉得火候未到,改成了钢协。即使是他的老本行,这位作曲兼钢
琴家把作品还是改了又改,最后除了第一乐章,后面的两个乐章都是重新写就。
作品完成于勃拉姆斯的好友罗伯特舒曼自杀后的两年,勃拉姆斯与舒曼遗孀克拉拉也建
立了“友谊”,到底是单相思还是有其他情节有不少八卦,我不太清楚。
全曲共分三个乐章。第一乐章”庄严“是标准的奏鸣曲式:呈示,展开,再现,规模宏
大,一气呵成,奔放的旋律隐藏着难以表达的痛苦。第二乐章慢板,三段体式的结构,
舒缓而深沉,钢琴和管弦乐此起彼伏,思念,自省,时而又有不少躁动。第三乐章,回
旋曲,快板。积极向上,乐队的工作非常密集,钢琴的主题融入整个乐曲,成为不可分
割一部分。整个乐章有些匈牙利的风格。
这张唱片收入在RCA Living Stereo套装里的1945年录音经过重新制作,音质有巨大的
飞跃,声音分离度,噪声抑制和细节堪与现代录音媲美。肖邦大师鲁宾斯坦和老牌芝加
哥交响乐团莱纳指挥合作非常出色,速度的控制很... 阅读全帖
Z*****l
发帖数: 14069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routing (梦云-- tiki),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2011年第一强帖:网络惊现“超强扫地老太太”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5 16:34:21 2011, 美东)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SN 俱乐部 】
发信人: routing (梦云-- tiki), 信区: WSN
标 题: 2011年第一强帖:网络惊现“超强扫地老太太”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5 16:33:39 2011, 美东)
【核心提示】:2011年第一强帖惊现网络:超强扫地老太太出现在很多论坛的头条显著
位置,150个版本的老太太出现在不同的场景,网友就像看《建国大业》数明星一样,
耐心地在帖子里寻找与自己行业相关的超强扫地老太。这个帖子的流行验证两个真理:
重复是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与百姓相关最容易得到大众追捧。
【起始篇,2010年1月3日晚上9:42发布,内容由佚名网友创作】
据说在每一个互联网公司里,都有一个扫地的老太太。很偶然地,当她经过一个程序员... 阅读全帖
l********k
发帖数: 14844
31
来自主题: Joke版 - 张绍刚被戏弄。
第一题的正确答案是奏鸣曲式

东西
p**j
发帖数: 7063
32
来自主题: Joke版 - 生物男的周末 (转载)
生物男约会吃饭的时候真的都聊课题吗?
连我们这些艺术男都知道,跟非专业吃饭不能聊课堂上讲的那些真东西,什么奏鸣曲式
,赋格,那些东西圈外人都听不懂也不感兴趣。饭桌上聊的都是艺术家背后的那些八卦
。比如什么罗丹的情妇被德彪西猛追,莫扎特和女高音们的故事。
c*****g
发帖数: 1856
33
第一乐章:原标题“海洋和辛巴德的船”,是个没有展开部的奏鸣曲式。引子中
阴沉威严的沙赫里亚尔的主题与小提琴独奏的富有东方幻想色彩的舍赫拉查德的
主题,
作为两个重要的音乐素材,贯穿发展于全曲各个乐章。主部中,沙赫里亚尔的主
题在
大提琴、中提琴的波动音型伴奏下反复模进,犹如无边的大海。副部分别以前面
两个
主题素材加以变化,描写平静的诲面上行驶着水手辛巴德的船,随后遇到暴风雨
,激
起了层层波涛。再现部主部的情绪十分不安,以精妙的配器手法描绘海上的风浪
。副
部中浪头渐渐平静下来,第二主题的素材再次出现,辛巴德的船渐渐地驶问远方

第二乐章:原标题“卡伦德王于的故事”,采用复三部曲式写成。故事中,
卡伦
德是回教游方僧,他们在巴格达三个女人家里叙述身世。乐章两头部分的音调是
由上
述第二个主题变化而成,通过多次变奏,似乎显示着舍赫拉查德的故事娓娓动听
,越
说兴致越高。中间部分的音乐作了较大幅度的展开。似乎是在讲诉卡伦德王子的
经历。
第三乐章:原标题“青年王子和公主”,两个主题十分接近均为6/8拍,抒
情、轻
盈、温柔描绘出一幅优美的爱情舞蹈画面。
第四乐章
c*****g
发帖数: 1856
34
柴可夫斯基的e小调《第5交响曲》
e小调作品第64号,作于1888年。在这之前的十年中,俄国正处于沙皇
亚历山大二世和三世的黑暗统治时代,柴科夫斯基几乎没有创作过什么作品,
作曲家并没有给这部作品拟定什么标题,乐曲反映了在沙皇统治下的俄国知
识分子的彷徨不安和对统治者极度厌恶的心境,在乐曲中,始终但有一个凶
兆不祥的主题,不时地或者经过变化,出现在整个乐曲之中。
第一乐章:奏鸣曲式,行板,活泼的快板。阴郁、沉重、缓慢的引子开
始就是凶兆的主题。引子的阴郁色彩似乎徘徊不去,渗入到第1乐章以活泼的
快板为主体的旋律之中。第一主题虽轻快,但他在第一次出现时却显得有些
离奇和古怪。随后,它的色彩逐渐明亮起来,进入高潮,但随即出现的副部
主题却显得清新、愉快、优美和抒情。展开部是节奏与音响的战场。
第二乐章:复三段式,如歌的行板,低沉的弦乐奏出短小的引子,一支
圆号哀伤地奏出了这个乐章的主题,接着,第二支圆号加了进来,独奏转为
二重奏,感情浓度陡增。接下去是双簧管、单簧管独奏的忧郁,然后抒情性
被小号打断,思慕又一次发展
e***e
发帖数: 3872
35

偶最喜欢的莫扎特歌剧(之一?),这个介绍实在偏离太远,Oper-L那里
的Synopsis和简评不错: http://www.orc.soton.ac.uk/ngb/cosi.html
还有一段和这个歌剧相关的文字:
《女人心》是莫扎特后期创作的意大利喜歌剧(Opera Buffa)典范之一。
同《唐·乔万尼》一样,它深刻地反映了莫扎特对喜歌剧创作所持有的不同
寻常的严肃。在保持喜歌剧幽默气氛的同时,在古典诗剧和奏鸣曲式的框架
内,莫扎特和剧作者力图表现的是他们对人性,对人物的心理、欲望和情感
的认识与理念。它们表面轻松的形式、它们让人喜闻乐见的情节和音乐表述
象那个时代很多艺术作品一样,常常能让当时的人们轻易将之等同于通俗。
但那些对世俗现象深刻的呈示,对剧情和整幕的音乐结构的精心安排,使后
来尤其是现今的人们不难认识到它们在古典美学之外的哲思,这正好像伏尔
泰创作“天真汉”时字句中富含深意的笔触。
另一方面,《女人心》在歌剧的写作上也是别具一格的——常常被称为
“Opera Ensemble”。各种重唱占据了通常是男女主角抒情的咏叹调;乐队
远远不是在伴奏,木管的织
c*****g
发帖数: 1856
36
第五交响曲(命运)
此曲完成于1807年末至1808年初,是贝多芬最为著名作品之一。
全曲共分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灿烂的快板,c小调,2/4拍子。奏鸣曲形式。乐章的
开始由单簧管与弦乐齐奏出著名的四个音动机,并发展为第一主
题,即命运主题,极富男性粗壮的气息。通过圆号对第一主题的
号角式变奏,引出明朗、抒情的第二主题。
第二乐章,稍快的行板,降A大调,3/8拍子,自由的变奏曲。第
一主题抒情、安祥、沉思,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与之对应的
第二主题先由木管奏出,后由铜管乐器奏出豪迈的英雄凯旋进行
曲,表现了战士们的信心和勇气。
第三乐章,快板,c小调,3/4拍子。诙谐曲形式。在这一乐章中,
命运主题的变奏依然凶险逼人,但在大提琴和低音提琴跃跃欲试
的曲调后,乐队奏出旋风般的舞蹈主题,引出振奋人心的赋格曲
段,象征着人民参加到与命运斗争的行列中去,黑暗必将过去,
曙光就在眼前。在低音乐器震撼人心的渐强声中,不间断地进入
第四乐章。
第四乐章,快板,C大调,4/4拍子。奏鸣曲式。乐章的主题是乐队
以极大的音量全奏出辉煌而壮丽的凯歌,如长江大河、浩浩荡荡,
表现了这一场与命运的斗争最终以光明
a****a
发帖数: 5763
37
来自主题: Apple版 - Inkling: 神奇课本人人爱zz
http://www.ipadzh.com/?p=7950
Inkling提供的课本包括了艺术、经济、商业、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类别
Inkling提供的课本包括了艺术、经济、商业、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类别
最近我们一直在了解互联网创新的诸多故事,其中一点让人印象深刻:我们经历着从内
容、平台到互动平台的发展过程,内容指的是传统媒体,平台指的是博客之类的系统,
而互动平台则是炙手可热的Facebook以及Twitter。这样的认识让我们对Inkling这款应
用的革命性举措惊喜不已。
Inkling课本目录
Inkling课本目录
简单来说,Inkling是款电子课本阅读器,他提供的教学内容包括了艺术、经济、商业
、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等类别,目前课本商店里有十多种书籍供选,而另外几十种课本
也即将上架。
这些教材的价格从几十美元到上百美元的价格不等,但每本书中都有一个章节可免费下
载试读。 Inkling内的教材可分章节购买,但如果整本教材完整购买价格会便宜近一半
。 我们下载了《Music: An Appreciation Brief Edition(卡曼音乐欣赏课)》(69.
99... 阅读全帖
e***e
发帖数: 3872
38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转] 古典主义音乐
这算是偶在网上看到的水平难得的文章之一了。古典主义艺术精神、
时代背景、发展来源和代表人物的介绍都比较准确(仅管在译名上有些
地方略可斟酌)。不足的是对音乐本体的介绍稍嫌薄弱,比如对歌剧和
奏鸣曲式的发展进行介绍时显得流于形式,没有能用前面相似的语言概
括出形式发展的内在实质,特别是古典精神表面上的保守——Restricted
Expressing同启蒙运动、同大革命、同共济会的理想——平等、博爱、
思想的自由等等流行思潮之间有怎么样的关联。偶觉得原因之一便是在
一定程度上脱离了音乐理论和技术的分析,不是欠缺而是不够深入。有
本颇为人称道的参考书:“The Classical Style”,by Charles Rosen
非常值得一看。
C***r
发帖数: 759
39
来自主题: Arts版 - 一个小问题关于小奏鸣曲
2000年05月17日
一个小问题关于小奏鸣曲
小奏鸣曲(Sonatina)指篇幅比较短小,技术相对简易的奏鸣曲。
它与奏鸣曲构成钢琴艺术发展史中一道色调亮丽的风景线。奏鸣曲
(sonata)源于拉丁语“sonare”及意大利语“snonare”,即“
发声”
主义,最初用于“器乐曲”以与“声乐曲”(cautata)或“山奏曲

(toccara)相区别。18世纪以后三百年来,小奏鸣曲伴随着奏鸣
曲同
步走过。最初的小奏鸣曲(实在与奏鸣曲很难分别)多由AB式的二

曲式构成。但其中少数已露奏鸣曲“星示展开——再现”(大结构

的“ABA”式)原则之端倪,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随着古典主

风格兴盛,小奏鸣曲作为微型的奏鸣曲,达到其极盛期。
《小奏鸣曲集》收集了十二首程度较浅的乐曲。包括18世纪到
19世纪初英国、西班牙、波希米亚、捷克、德国、奥地利、意大利七
位作曲家的作品,反映这一时代不同民族的不同音乐特征。
[要闻][读者][家园][新阅读][书里书外][中外书屋][每周了望][书
评广场][世界图书][科技视野][成长与书籍][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