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境上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m*******u
发帖数: 30
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300万字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
,可下载全书或去博客阅读。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 阅读全帖
m*******u
发帖数: 30
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大乘和密教
这是拙作道德经新论第九篇第三章(老子与佛陀)的附录。论坛排版不便,可下载全书
或去博客阅读,链接见文末。
一、大乘佛教
1,自利和利他
2,菩萨与六度、四无量心
3,净土
4,补特伽罗与中阴身
5,空与有
6,阿赖耶识与如来藏
二、密教
附录:大乘与密教
佛陀说法四十多年,足迹遍布半个印度。弟子学成之后各自分散,一些长老级的人
物也自组僧团,长年追随佛陀的寥寥无多。由于佛陀没有以文字形式撰著教义,弟子们
的理解领悟略有不同、记忆也有差错、各地方言有异,这就给后来的教理分歧和僧团分
裂埋下伏笔。佛陀涅槃后百余年,因为戒律和教理的分歧,教团分裂为大众部和上座部
。这次根本分裂后教团继续分化,至纪元前后已有各自独立互不统属的二十部派(又说
十八部派),其中属于大众部分化而成者九部,属于上座部分化而成者十一部。公元1
世纪左右以降,陆续出现了大乘独有的经典,如般若经、维摩诘经、法华经、华严经、
无量寿经等。这些经典的出现,意味着大乘佛教的诞生。大乘佛教将早前的部派佛教甚
至原始佛教贬称为小乘佛教(小乘原意下劣乘。小乘佛教自称上座部,绝不认为自己是
劣质根性者奉行的下劣教。今日小乘佛教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天堂与地狱
有一些人,包括佛门中的法师、居士,尤其是应成派中观的法师及居士,不相信有天
堂与地狱真实存在,更不相信有因果可言,认为那都是圣人施设出来的用来警惕众生的
一种说法,使得众生得以修善,不再造恶业而已。说穿了,根本就是不相信有天堂、地
狱真实存在,也不相信有因果可言,认为人死了就是一了百了。乃至有人主张,不仅要
及时行男女双身淫乐,还要饮酒吃肉、偷盗、邪淫、大妄语等等,引导众生堕入大火坑
中。由于学人没有智慧抉择,所以被他们骗得团团转,相信他们荒谬的说法,使得师徒
一起下堕三恶道受无量苦,真是悲哀啊!基于此,今天谈的:到底有没有天堂与地狱的
存在?到底有没有因果可言?
首先谈的是:什么是天堂,什么是地狱。一般人所认知的天堂,其实就是欲界六天
,因为一般众生所认知的,仅知道欲界六天的一部分,所以无法知道欲界天的全貌;既
然连欲界天的全部范围都不知道,更不用说能够知道欲界天以外的色界、无色界。由于
牵涉到 佛所说的世界悉檀,如果详细说明,将花费很多时间,所以仅作欲界六天的简
单说明,至于色界、无色界则省略不说;如欲了知详细情形,请恭阅经典即可了知。
欲界六天包括了四天王天、忉利天、夜摩天、... 阅读全帖
d******y
发帖数: 3668
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西方媒体的摄影艺术
【注:本系列以下我的帖子为本俱乐部专用贴,版权所有,谁转谁XXXXXXX,诅咒完毕】
我来“利益众生”一下吧,私货是BSO,哈哈
你不是问我讨教了些什么吗
quote:
无论修任何法, 也必需心一境性; 包括刹那定也必
需心一境性, 需要注意的是: 心一境性, 非心一境性 "功夫"
的入定.
>你的意思是,我可以随时在不同的攀缘境之间切换而修摄心
>一境?
>可不可以展开说一下这个需要注意的部分?
如你能任意摄心一境, 则随时在不同的攀缘境之间切换也是摄
心一境; 如不能任意摄心一境, 则随时在不同的攀缘境之间切
换则是以努力打妄想为摄心一境; 如不能任意摄心一境, 而只
能于某一所好处摄心一境, 则非真正(全面)的摄心一境, 而只
是堕禅定.
>我明白了,重点是要“任意摄心一境”这才是真正的心一境性,而
>不是禅定功夫,有了“任意摄心”的基础之后才能真正起观
是. 连刹那定, 也正恰恰只是摄心一境, 心完全于每一刹的一境, 只
不过, 心非为某刹的境之所好, 而致力去留住那境故成了 "功夫" 能
力.
注意重点首在 "明心", 及使达到 “任意摄心一境”.
守丹
M******8
发帖数: 10589
5
● 沈志華、董潔
關於中朝邊界在歷史上的爭議問題,中國學者已有非常深入和詳盡的討論。不過,這方
面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明清時代的邊界糾紛、談判及其結果,鮮有涉及之後特別是中
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論著[1]。究其原因,一是史料缺乏,二是問題敏感[2]。然而,研
究1950至60年代中朝關係的歷史,邊界問題無論如何是繞不過去的。為此,筆者盡力查
找了中國外交部和有關邊疆省區的檔案、台灣國史館和外交部的檔案,以及韓國學者公
布的相關檔案文件,以期對這個問題有所交代,並做出中國學者的解讀。
一 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中國和朝鮮對國界線的劃分有爭議,屬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而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有
自然地理和民族感情兩方面的因素。
在中國明朝和朝鮮李朝建立之初,兩國已確定鴨綠江、圖們江為界河。兩江皆發源於長
白山,長白山天池為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的三江源頭。鴨綠江、圖們江中游以下河
寬水深,兩國邊界分明,但兩江上游,尤其是圖們江的江源地帶,河多水淺,源頭不清
,故而造成邊界不明,屢有邊民越境,並出現邊界糾紛。有中國學者考證,朝鮮王朝早
期認定其發祥地為太祖的誕生地永興,而非長白山,那時長白山被朝鮮人看...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443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密宗的 “渡亡法” 简介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forayu (thinkorswim), 信区: Wisdom
标 题: 密宗的 “渡亡法” 简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9 21:15:58 2014, 美东)
一、死亡的去向——归阴
人和一切众生都因密的不同和无明不觉的感欲造成种种业障,故而入苦道轮回
不止,所以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和不可避免的。生与死是一样的基因而形成,生与死的感
受都是相等的,只是归属两个方面,即生者为阳,死亡归阴,是一个方向的两个境地。
在进阳时,即人降生之前后的瞬间,皆是迷茫的,而死前死后也也都是在迷茫中和朦胧
中。死亡和出生这是瞬间都意味着一个新的突变,这是人从一个恶境进入另一个恶境。
这两个恶境都逃脱不掉欲界,这两个恶境都是情况不同的造业的因缘。现在我们谈谈死
亡。过去几千年,甚至几劫吧,人类有智慧以来,对生死有所探索,对生是乐观的,对
死是恐惧的,这都是中阳中有欲之故。这个欲界和色界一切众生都有留恋和热爱,舍不
得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对死亡是极以厌恶,恐惧,畏惧;但这种种的留恋,种种的恐惑
不安都摆脱不了死...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7
发表于:2016-10-29 18:05:31
作者:小裤兜
级别:上将
修复边境铁丝网是和时间赛跑,冬天、春季是朝鲜军民越境盗窃、抢劫最频繁的时节,
杀人事件也时有发生。
来源:朝鲜通二世
昼夜加班修复铁丝网
中国政府正在昼夜加班、加紧修复边境被洪水冲垮的铁丝网,防范饥饿的朝鲜军民非法
越境杀人越货。
8月底9月初,中朝边境鸭绿江流域爆发有记录以来最大洪灾,朝方遭遇空前损失:400
多人死亡或失踪(外界估计过千人)、7万人流离失所、铁路公路中断;中方由于充分
应对,提前转移人口,取得了0死亡的奇迹。
如果要说中方的损失,被冲毁的边境铁丝网算是比较大的一项了。最大洪灾,加上粮食
减产,2016年的朝鲜冬天注定难捱;10月底,朝鲜北部开始进入枯水期、封冻期,鸭绿
江可能涉江而过,非法越境的朝鲜军民预料将增加。
开山屯,隶属中国吉林延吉龙井市的一个边境小镇,它的对岸就是跟朝鲜咸镜北道稳城
郡。广场上,9个工人正在加班加点准备铁丝网设施,不锈钢的立柱堆了一地。边上一
个工作正在用电钻打眼,按照要求,每一个立柱都将打上14个眼,在边境夯实后穿上铁
丝,就成了一道牢固的边防线。
开山屯的主要街道...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朝邊界爭議的解決(1950-64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Apr 1 12:41:18 2013, 美东)
● 沈志華、董潔
關於中朝邊界在歷史上的爭議問題,中國學者已有非常深入和詳盡的討論。不過,這方
面的研究成果大都集中在明清時代的邊界糾紛、談判及其結果,鮮有涉及之後特別是中
華人民共和國時期的論著[1]。究其原因,一是史料缺乏,二是問題敏感[2]。然而,研
究1950至60年代中朝關係的歷史,邊界問題無論如何是繞不過去的。為此,筆者盡力查
找了中國外交部和有關邊疆省區的檔案、台灣國史館和外交部的檔案,以及韓國學者公
布的相關檔案文件,以期對這個問題有所交代,並做出中國學者的解讀。
一 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
中國和朝鮮對國界線的劃分有爭議,屬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而影響問題解決的主要有
自然地理和民族感情兩方面的因素。
在中國明朝和朝鮮李朝建立之初,兩國已確定鴨綠江、圖們江為界河。兩江皆發源於長
白山,長白山天池為松花江、鴨綠江和圖們江... 阅读全帖
l*****a
发帖数: 38403
9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在家中運用基督的教導(ZZ)
还有
修 身
欲做精金美玉的人品,定从烈火中煅来;思立掀天揭地的事功,须向薄冰上履过
一念错,便觉百行皆非,防之当如渡海浮囊,勿容一针之罅漏;万善全,始得一生无愧
。修之当如凌云宝树,须假众木以撑持。
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动时念想,预从静里密操持,非心自息。
为善而欲自高胜人,施恩而欲要名结好,修业而欲惊世骇俗,植节而欲标异 见奇,此
皆是善念中戈矛,理路上荆棘,最易夹带,最难拔除者也。须是涤尽渣滓,斩绝萌芽,
才见本来真体。
能轻富贵,不能轻一轻富贵之心;能重名义,又复重一重名义之念。是事境之尘氛未扫
,而心境之芥蒂未忘。此处拔除不净,恐石去而草复生矣。
纷扰固溺志之场,而枯寂亦槁心之地。故学者当栖心元默,以宁吾真体。亦当适志恬愉
,以养吾圆机。
昨日之非不可留,留之则根烬复萌,而尘情终累乎理趣;今日之是不可执,执之则渣滓
未化,而理趣反转为欲根。
无事便思有闲杂念想否。有事便思有粗浮意气否。得意便思有骄矜辞色否。
失意便思有怨望情怀否。时时检点,到得从多入少、从有入无处,才是学问的真消息。
士人有百折不回之真心,才有万变不穷之妙用。立业建功,事事要从实地着脚,若少慕...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生天之论--天堂有路何为径
1.十善业道:生天的福德(条件)

持五戒未来世可以继续生而为人,若加修十善就可以往生欲界天 。如《佛为首迦
长者说业报差别经》:“复有十业能令众生得欲天报,所谓具足修行增上十善。”
《分别善恶报应经》卷上:“修习何业得生欲天?修十善业得生彼天。”
因此,受持五戒与力行十善,这是非常重要的!
所谓的十善业道就是十恶业道的相反,十恶业道就是身、口、意的十种恶业。也就
是身恶业有三:杀、盗、淫;口恶业有四: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绮语);意恶
业有三:贪欲、瞋恚、愚痴(恶见、邪见)。
如《优婆塞戒经》卷6〈业品 第24 之1〉中云:
身三道者,谓杀、盗、婬;口四道者:恶口、妄语、两舌、无义语;心三道者:妒
、瞋、邪见;是十恶业,悉是一切众罪根本。
所以,十善业就是指不造这十恶业,因为这十恶是一切众罪的根本。经中接著说:
如是十事,三名为业,不名为道;身口七事,亦业亦道,是故名十。是十业道自作
他作,自他共作,从是而得善恶二果,亦是众生善恶因缘,是故智者尚不应念,况身故
作?
也就是说这十个业与道中,心的三业是我们的意识和意根所想的,还没有身口的行
为造作出来,只...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因为一句话,又喜欢上烽火
烽火最近一章很温暖:
山水印
老妪正在灶房忙碌,看到陈平安的身影后,有些讶异,君子远庖厨,这可是圣人教诲,
虽然也有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讲究,但不意味着君子贤人们,会自己动手下厨。不过老
妪很快释然,眼前少年远游四方,风餐露宿,再者看着也不像是书香门第的孩子,但是
老妪还真不觉得陈平安能帮上大忙,便让他帮着做些择菜的活计,顺便帮着盯着炖菜的
火候,陈平安没有坚持什么,就帮着打杂,最后温暖的灶房内,砧板上发出老妪娴熟切
菜时的清脆声响,咄咄咄,陈平安坐在小板凳上剥春笋,带着清新的草木香味。
老妪随口问道:“陈公子,你的左手怎么了?”
陈平安瞥了眼包扎有棉布的左手,笑道:“不小心摔了跤,不碍事。”
老妪难得有人跟自己聊天,便笑道:“雨天地滑,害公子受伤了。咱们这栋宅子啊
,本就有些年头了,先前又是虎狼环视的艰难处境,更不敢大肆张扬,至多就是院墙的
缝缝补补,夜间也很少挂灯笼,这么多年,怕吓着了老百姓,不敢请砖瓦匠人过来帮忙
,都是我胡乱捣鼓的,手艺当然很差,好些个青石地砖,坑坑洼洼,连平整都算不上,
这要是在州郡大城里的大家门户里头,不说自家人瞧着碍眼,若是给别家人看... 阅读全帖
k*****a
发帖数: 7110
12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将夜 作者:猫腻
修行者破境是一件很难的事,这些天雪崖上的隆庆皇子,大明湖畔的宁缺,经年苦
修待天时才能破之,但有时候破境也是很简单的事,比如曾经的宁缺初悟感知不惑一气
呵成,竟似乎完全没有感到这三道境界之间的滞碍。
穿红裙的道门少女破境也非常简单,风雪凝成一束围绕她的腰身,崖上青草桃花似
开似萎,凝了生机似有若无时,她便成为了知命境的大修行者:
众所周知,道痴叶红鱼境界更在隆庆皇子之上,隆庆都走到了知命的门槛,更何况
是她。她很久以前双脚就已经踩在那道门槛上,只不过不知因为什么原因没有踏过去,
所以先前隆庆将入知命境时,她没有丝毫嫉意和忌惮。
因为只要想入知命,她随时都能入知命:
青翠山谷深处暴起一团强烈的天地气息波动,里面夹杂着令人心悸的符意。
叶红鱼飘浮在雪崖上方,双眼紧闭,红裙飘带向身体四周的空中延展美丽的脸上写
满了宁静,仿似根本没有注意到远处的动静,然而身周的雪风却骤然间变得狂野起来,
吹楠着红裙飘带猎猎作响:
几乎就在山谷澡处那道强烈气息暴涨的同时,她身前飘着的一根鲜红系带嘶的一声
碎成了满天蝴蝶那道不可抵挡的若有若无的箭道痕迹,便在这些血蝴蝶中间穿过擦着她
的肩头斟钦向极远的天空飞去,然... 阅读全帖
s******l
发帖数: 6898
1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isdom 讨论区 】
发信人: bigfool (fool), 信区: Wisdom
标 题: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5 16:16:58 2012, 美东)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 阅读全帖
J******s
发帖数: 7538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近行定与安止定-zz
近行定与安止定
慈济瓦法师讲
郑栢青译
按:慈济瓦(Sujiva舍弃我)法师是一位马来西亚籍佛教上座部比丘,献身于佛法内观
的教导。法师在1975年完成大学学业不久后,就出家。在修习的过程里,受教于多位禅
学师父,包括班迪达大师(Sayadaw U Pantida)。自从80年代的早期,驻锡在寂乐苑
Santisukharama)教导内观迄今已有15年。本文原是1993年1月法师于马来西亚 Kota
Tinggi的演讲,并经菩提色拉(Bodhisara)比丘整理,刊载于〝Vipassana Tribune〞
,1996.7. Vol.4。
前些日子,我们提过四念处,佛陀告诉比丘们,勤修正念,并以达成禅那(jhanas
)。从这里,我们将谈谈寂止禅(samatha奢摩他)和内观(vipassana 毘婆舍那)的
修行,以及如何进入内观,而最终从轮回中得到解脱。
两种禅定
有两种禅定的修行法:第一种,称为寂止禅。修习者先以专注或寂静的修习做基础
,意思是他们修习纯寂静禅定。例如:遍处(Kasinas,即取相观〔visualisation〕)
、不净观,在《清净道论》里有四十... 阅读全帖
O*********9
发帖数: 552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最初之决定---ZT--GS
学佛最初之决定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自知,设有
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信
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疑之劣性不除,转因
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甚矣
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转辗自误,更以误人。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子禄,终究不
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切
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著,佛又不许。因此世间
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只暂时的空喜,不是究...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7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格鲁派
藏传佛教格鲁派
刘立千著
一、 格鲁派的传承
格鲁派的创建人是宗喀巴【1】(1357-1419),他出生于青海省湟中县塔尔寺
地方,本名罗桑扎巴。幼年在噶当派寺庙甲琼寺【2】出家,依顿珠仁钦学显教,
对噶当派教义有了初步认识。由师劝说并助其赴卫藏深造。先后游学了当时有名的
噶当寺院,如德瓦坚【3】、桑浦【4】、聂塘【5】、纳塘【6】、玖莫隆【7】
等,依止聂塘巴?扎巴僧格【8】、耶协僧格【9】、聂温?衮噶白【10】、顿桑巴
【11】、噶希巴?罗桑【12】、仁达瓦【13】等学习了龙树的理聚诸论、慈氏诸
论、俱舍、律经、量论等,还听了噶当教典派的《道次第导引》【14】,系统地学
习了噶当派的教法,接受了噶当派思想体系。此外还依止穹布勒巴和萨迦派、觉囊
派、噶举派的诸多大师【15】,学习了密乘下三部瑜伽和无上部的《密集》、《胜
乐》、《大威德》、《时轮》等。他把噶当派和其它派别大德的显密教法熔为一
炉,构成他自己一套完整的教法体系,为他后来建立格鲁派打下了基础。当时,宗
喀巴所处的时代正是教派僧人争夺政权【16】,进行战争,醉心政治,佛法宗教无
人过问之时,以致寺庙戒律松驰,僧人放荡...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1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活中的缘起》佛使比丘
《生活中的缘起》
前言
佛说“缘起甚深”,正因其深奥,致使大部分的人无法洞悉因缘法则。二千五百多
年前佛陀对阿难的开示,至今依然真实如昔。佛教的核心──缘起,是如此难以理解,
因而成为人们严重误解与扭曲佛法的症结。本书中,佛使尊者将这些误解的根源挖掘出
来,并将其置于严谨的慧光下细察分析。这些根源虽可回溯到原始佛教时代,然而最早
的文献记载,却是在一千五百多年前觉音(Buddhaghosa)的论集中发现的。
许多上座部的正统教说,可说是建立在觉音解说的基础上,且把觉音对缘起的误解
当作标准,因此使真理变得混淆不清。简言之,觉音是从亘贯过去、现在和未来三世的
立场来解说缘起。过去世的无明与行(意志性的活动)引生现在世,在现在世中承受过
去所作所为的果报。这种过程决定了我们现世的烦恼(爱与取),且不断轮回而导致未
来世中的生与苦。佛使尊者仔细检查这种解说,并提出重大疑问:如果佛陀教导无我(
anatta),那么自一世转移到另一世的东西是什么?如果苦的因在某一世,而其果却在
另一世,那么我们要如何践行在此生此世即可获得利益的方法呢?
正确地了解缘起非常重要,它会使我们认识到“我”这个观念,是...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天主教与基督教的静观禅定 ZT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31/18/110108_50189143.shtml
天主教静观与禅定
来 源:天主教沧州(献县)教区网站
第一章 天主教的静观
第一节 静观祈祷的重要性
二十世纪,西方伟大的灵修大师多玛斯•牟敦(Thomas Merton)最坚定的信念是
:现代人最迫切需要了解、实行宁静的祈祷。这是因为,近日社会崇尚科技进步,寻求
物质享受,讲究工作效率,人们常常被迫处于紧张的状态下。每天上班,走重复的路径
,坐同号公交车,做同样的工作;下班,回家前,又要赶赴数处应酬,这里聚会,那里
邀宴,最后回家,早已筋疲力竭,只愿坐在电视前听听歌、看看戏,让之调剂一下快垮
下来的身心。如此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难免内心空虚,怅然若失。生活在这种状况下
的基督徒又怎能把持信仰,活出真我呢?圣巴西略(St. Basil the Great)说:“当
我们开启自我的心门时,透过此门,我们可以发现真我,同时也找到天主的临在。”7[
7] 心门只有在宁静中才能打开,当我们有规律性地,走进自己的内室,在宁静中通过
心门,我们才能发现...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87
2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欲望是苦
欲望是苦
梭巴仁波切/开示
释妙喜/恭译
不随顺欲望便是修行,随顺欲望则非修行;就这么简单。噶当派格西圣口宣说的开示《
启开佛法之门》,他们所修行体验到的是,要断除世俗八法,免除贪执今生的欲望。不
管你是否修行佛法,世俗八法的恶念是一切障碍、问题的根源。一切不如意事,都肇自
世俗法的念头。
当你被告以应当舍弃欲望,你觉得好像是要你牺牲快乐。舍弃了欲望,你就没有快乐可
言,你就一无所有,孑然一身。你的欲望被没收,快乐被剥夺,留下空荡荡的你,好像
泄了气的汽球。你觉得好像身体里面的心被掏空,好像你失去生命了。
这是由于你还没有了悟欲望的过患,没有认清欲望的本质是苦。其实欲望本身是受苦、
病态的心。若欲望薰心,心会产生幻觉使你看不出有别种快乐,真正的快乐。
譬如,当你对一个对境产生欲望,而享用它,你安立这种经验为“乐”。对你来说,这
好像是乐,其实只是苦。当你一直持续那个行为,例如吃东西,你的快乐不会增加,只
会减少。一旦肚子饱了,你的快乐就变成苦苦。在那个行为苦的本质还不明显之前,看
起来好像是乐,不过等到苦的本质显著了,它就变成苦苦。当苦还不明显,被称为“乐
”的感受,好像真的是乐,可是... 阅读全帖
f****u
发帖数: 443
2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密宗的 “渡亡法” 简介
一、死亡的去向——归阴
人和一切众生都因密的不同和无明不觉的感欲造成种种业障,故而入苦道轮回
不止,所以死亡是不可抗拒的和不可避免的。生与死是一样的基因而形成,生与死的感
受都是相等的,只是归属两个方面,即生者为阳,死亡归阴,是一个方向的两个境地。
在进阳时,即人降生之前后的瞬间,皆是迷茫的,而死前死后也也都是在迷茫中和朦胧
中。死亡和出生这是瞬间都意味着一个新的突变,这是人从一个恶境进入另一个恶境。
这两个恶境都逃脱不掉欲界,这两个恶境都是情况不同的造业的因缘。现在我们谈谈死
亡。过去几千年,甚至几劫吧,人类有智慧以来,对生死有所探索,对生是乐观的,对
死是恐惧的,这都是中阳中有欲之故。这个欲界和色界一切众生都有留恋和热爱,舍不
得离开这个世界;所以对死亡是极以厌恶,恐惧,畏惧;但这种种的留恋,种种的恐惑
不安都摆脱不了死亡的诱惑,尤其是一些巨富更加恐惧死亡的到来。我们人类应该树立
一个正确的死亡观,死亡是归向,是归到另一个境界,这个境界也是个色界,一切都是
物象。当死亡成立时,人的幽灵从躯体中腾出慢慢游荡往另一个境界。这个境界是一片
朦胧,有淡淡的日光,淡淡的月亮,淡... 阅读全帖
i****n
发帖数: 5
2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学佛最初之决定
凡人到歧途莫决的时候,是最痛苦的时候,一切疑怖恐慌,随之而起。忽有人指示
究竟,使勿入险道,则其人之感激诚不可名状。然又有人焉,已入险道而不 自知,设
有人指示究竟,彼终不信。必亲到遇险时,无处问津,发生恐怖时,方为之指示,彼始
信入。然又有人焉,虽入险道,急求指示。虽有人指示其究竟,但多 疑之劣性不除,
转因指示太易而生疑虑,常恐受欺,转而不信,指示亦终无益。此三等人,比比皆是,
甚矣度人之难也。是故世上迷人倍多,辗转自误,更以误人。 此佛菩萨大悲心之所由
启发欤?
佛说法四十九年,种种法门,一言以蔽之曰“为人决定”。惟菩萨每度人于未信入
之始,或勉强而行之,佛则度人于合机之时,不必徒劳白费,亦无丝毫得失成败之见,
随缘启之而已。
学佛伊始,人不独应求善知识为之决定,亦当自己一决定也。先问自己究为何事学
佛?曰为求究竟。问云何谓究竟?则曰世间一切一切,如苦乐事,如妻财 子禄,终究
不实,过眼成空,昙花一现,终归生灭,痛苦竟无了期。如此有也苦,无也苦。若云一
切不要,又是落于断灭,佛所不许。若云一切都要,又是落于贪 著,佛又不许。因此
世间愉乐,纵使十分满足,亦... 阅读全帖
d**********6
发帖数: 237
23
黄念祖居士主讲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
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
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
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
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行首楞严...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2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生死轮回是没有“主体”的
無我的輪迴─ ─佛教的生死觀
郭朝順
華梵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
元培學報
第五期 (1998.12)
一、印度傳統的輪迴思想
生死問題是一切宗教的大問題,更是人生的大問題。吾人因何有生?為何有死?在生之
前,在死之後,吾人存在嗎?還是並不存在?這些問題並不是只有宗教家或者宗教信徒
才會追問的,而是只要知道這世上存在死亡現象之人,在他內心的深處,都會不由自主
地興起種種關於生死的諸般疑問。相傳釋迦牟尼佛出家的因緣之一,便是當其為悉達多
太子時出遊,親眼目睹老病死的現象而引發[1]。
悉達多第一次看到死亡與葬禮,死亡的現象大大地震動了他的心靈,因為「死亡」就是
離開人世,就是無論父母、親人都無法再見到死者,而死者也無法再見父母、親人、愛
人。讓我們想像一下躺在墓地的死者,孤零零地一個人處在他的棺木之中,至親至愛的
親人,在喪禮結束之後,就算再留戀,遲早也會離去,所有的生者都要去過他們人世間
的生活,有陽光,有活力,有喜,有悲的生活﹔只有那棺中之人,一個人被留在墓穴的
棺木之中,身上布滿細菌,爬滿蟲蟻,流出膿汁,化為枯骨。印度以火葬為主,火葬雖
沒土葬那般令人對於地底幽冥產生想像與畏懼,但喪禮... 阅读全帖
B**M
发帖数: 74
25
以一九八七年于北京居士林录音为基础
诸位大居士发起无上菩提之心,建立道场共修忏法,持诵观世音菩萨大悲真言,功德实
是不可思议。法界众生同蒙利益。所以我除了随喜赞叹之外,仅以自己对观音耳根圆通
法门的一点体会,向大家汇报,供养观音大士以及在位的每一位大居士。
今天观音道场,大家持咒共修,皆得不可思议功德。先师夏老常说:‘理明、信深、愿
切、行专、功纯、业净、妄消、真显。’我们若能明白观音的发心是心佛众生,三无差
别;所得之果是上与十方诸佛同一心,下和六道众生同一体,所以感应道交,普门示现
,我们的信就深哪,我们愿就切,行就专哪。所以我们对于观音大士的成就,有所闻,
有所信,有所解,能够悟入,那就大大的不一样了。一点都不明白的人,你修啊,修一
劫。你要真能入了观音耳根法门,那就是圆修啊。你修一天等于不明白的人修一劫,所
以日劫相倍,大家实修是肯定的,但是我们还须读诵大乘,希望能解第一义谛。要能解
悟的话,你就成为圆人,你圆修一天等于其他的人修一劫。这也就是我愿意来作一些供
养的基本原因。
观音耳根圆通章在《首楞严经》,这个经的全名叫《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
行首楞严经》(大家称《楞... 阅读全帖
W*********E
发帖数: 197
2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发疯与梦境的差别
问、末学先前曾请问做梦的问题〔见《电子报》第12期〈般若信箱〉问九〕,〈般若信
箱〉答复说:“梦境与发疯的境界,都是当事人意识心的现量,无所谓非量可言,因为
都是真实带质境,都同样是由如来藏所出生的真实相分。”但末学还是有些疑惑在,因
“现量”系如镜对物,量知现在之境,不分别计度;但在梦中有时还是会作判断,因此
梦里也会趋吉避凶或选择某些方法以作一些事,此是否涉及“比量”?其次,譬如梦里
的景观有时只是目前或数年前工作或居住环境之变形,但梦中的人却错误分别执取认定
是为当时的环境,或睡觉时脚暴露在棉被外,梦见冰冷或与水相关的影像与行为而执以
为真实境,这类情况不算“非量”吗?此外,八识规矩颂对意识的第一颂说:意识为“
三性三量通三境”。似乎暗示独影(独头)意识也可以具有三量,如果独影意识只许有
现量,那么因五后意识类同独影意识,是否只剩同缘意识与五俱意识才具足有三量?
答:您误会现量与比量的意思了!问题中所说的现量,仅是针对于五尘境而说,我
们就只针对五尘境来作说明。但是所有的现量境界都是同样属于内相分的境界,从来都
不是指外五尘的境界,因为有情从无始劫以来的世世七识心,从来都不曾接触... 阅读全帖
n********n
发帖数: 8336
27
随佛法师 - 还原十二因缘原说
随佛法师依据汉译《相应阿含》(后世误译经名为《杂阿含》)及南传巴利《相应部》
当中七事相应教的古老共说,将“第一次结集”集成之经说当中的“十二因缘”,还原
依“六入分位”之“十二因缘法”的经法原说。在公元2002年先予以还原,2008年记载
在编着的《相应菩提道次第》中,并在纽约及台湾公开发表于世,2104年提出学术考证
更详细的《十二因缘之原说与奥义》,陆续发表在《正法之光》第38~41期杂志。[3]
无明
不如实知五阴(色、受、想、行、识)如何生起及如何灭尽,因此而不解五阴是因缘生
,因缘生则是无常、败坏、磨灭之法,如是种种不知者是为无明。无明不是发生在过去
世,而是在当前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触入处不如实观察如何缘起,所以无法如
实知五阴如何生起,而有无明。

妄见五阴是我、我所拥有之我见,以及常见、断见,是名为行。

为六识。六根、六境为缘生六识,当六识生时,因为贪爱识而造成(六)根逐于(六)境的
因缘(名色)。如是复缘(六)根、(六)境而生(六)识,如此循环缘生不休,即“名色缘识
,识(爱识)缘名色”。
名色
色指六根(眼根、耳根、鼻根...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虚空粉碎 大地沉落
要与大家一起讨论的议题是:禅宗就是禅定吗?
其实禅宗不是禅定,禅宗与禅定两者差异是非常的大;但是很多人却是误会了,以
为禅宗就是禅定。如果以为禅宗就是禅定,那误会就非常大,禅宗实证的内容也不是禅
定所证的内容,并且禅宗的悟入也不是透过禅定的方法而悟入,而是透过参禅的方法,
最后一念相应而悟入。
我们先从实证的内容来说:禅宗所实证的内涵不是禅定的内容。因为一般禅定的实
证内容是属于三界境界,例如四禅八定的世间有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内容只是通于世
间法而已;因为禅定的实证内涵乃是意识境界,是与世间共,也与外道共。但是,禅宗
所证悟的标的却不是这些三界境界,禅宗所证悟的内容也不是意识境界,禅宗证悟的内
容是与禅定所证的内涵大大不同;禅宗所证悟的标的乃是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藏
,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因果的所依。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
真如,乃至有的经典直接叫作识、如、心;这个心的实证内涵不是第六识的境界,它所
实证的部分,禅宗所实证的内容乃是实证第八识真心,而不是七转识的妄心。佛陀及诸
大菩萨,常常会依于不同的根器众生,或依于不同层面,来用种种不同的名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化城
我们跟大家讲解了大乘真是佛说。那么同样是佛说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两种的道
,到底差异在哪里?相信各位在这一系列课程听下来之后,心里面已经有所了悟,我们
在这里用提纲挈领的方式,跟大家讲一讲: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并且
我们会直接用阿罗汉的证境跟佛的证境的差异,给大家说明。首先我们来看看,阿罗汉
在成就阿罗汉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
这是每一个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证境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
面逐一来看看: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首先,“我生已尽”,我们可以
指时程的方面,我们来看看解脱道的修行,从已证初果之后到最终“我生已尽”所需要
的时程。证初果之后极为怠惰的修行人,当他真正证初果、破我见之后,他最多、最多
七返人天之后,必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当然,如果是利根人的话,在成就初果没有多久
,也许经过仔细的观行之后就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也就是当生成就阿罗汉果。这个在《
阿含经》里面可算是屡见不鲜,有非常、非常多的初果人当生到达阿罗汉的境界。所以
,从时程上来讲,成就阿罗汉----解脱道的极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0
我们跟大家讲解了大乘真是佛说。那么同样是佛说的佛菩提道跟解脱道,两种的道
,到底差异在哪里?相信各位在这一系列课程听下来之后,心里面已经有所了悟,我们
在这里用提纲挈领的方式,跟大家讲一讲: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并且
我们会直接用阿罗汉的证境跟佛的证境的差异,给大家说明。首先我们来看看,阿罗汉
在成就阿罗汉时,常常会说的一句话是:“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
后有。”
这是每一个阿罗汉在成就阿罗汉证境的时候都会说的一句话。我们可以从这句话里
面逐一来看看:到底解脱道跟佛菩提道的差异在哪里?首先,“我生已尽”,我们可以
指时程的方面,我们来看看解脱道的修行,从已证初果之后到最终“我生已尽”所需要
的时程。证初果之后极为怠惰的修行人,当他真正证初果、破我见之后,他最多、最多
七返人天之后,必能够成就阿罗汉果。当然,如果是利根人的话,在成就初果没有多久
,也许经过仔细的观行之后就能够成就阿罗汉果,也就是当生成就阿罗汉果。这个在《
阿含经》里面可算是屡见不鲜,有非常、非常多的初果人当生到达阿罗汉的境界。所以
,从时程上来讲,成就阿罗汉----解脱道的极果...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禅宗就是禅定吗?
禅宗就是禅定吗?其实禅宗不是禅定,禅宗与禅定两者差异是非常的大;但是很
多人却是误会了,以为禅宗就是禅定。如果以为禅宗就是禅定,那误会就非常大,禅宗
实证的内容也不是禅定所证的内容,并且禅宗的悟入也不是透过禅定的方法而悟入,而
是透过参禅的方法,最后一念相应而悟入。
我们先从实证的内容来说:禅宗所实证的内涵不是禅定的内容。因为一般禅定的
实证内容是属于三界境界,例如四禅八定的世间有为的境界,这样的境界内容只是通于
世间法而已;因为禅定的实证内涵乃是意识境界,是与世间共,也与外道共。但是,禅
宗所证悟的标的却不是这些三界境界,禅宗所证悟的内容也不是意识境界,禅宗证悟的
内容是与禅定所证的内涵大大不同;禅宗所证悟的标的乃是亲证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如来
藏,也就是生命的本源、因果的所依。这个法界实相心第八识,又名阿赖耶识、异熟识
、真如,乃至有的经典直接叫作识、如、心;这个心的实证内涵不是第六识的境界,它
所实证的部分,禅宗所实证的内容乃是实证第八识真心,而不是七转识的妄心。佛陀及
诸大菩萨,常常会依于不同的根器众生,或依于不同层面,来用种种不同的名称,来称
述这个第八识真心阿赖耶识,...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2
来自主题: Xibei版 - 欲望是苦 (正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Zhejiang 讨论区 】
发信人: zoun (Konchog Gyamtso), 信区: Zhejiang
标 题: 欲望是苦 (正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Mar 6 19:43:42 2013, 美东)
欲望是苦
梭巴仁波切/开示
释妙喜/恭译
不随顺欲望便是修行,随顺欲望则非修行;就这么简单。噶当派格西圣口宣说的开示《
启开佛法之门》,他们所修行体验到的是,要断除世俗八法,免除贪执今生的欲望。不
管你是否修行佛法,世俗八法的恶念是一切障碍、问题的根源。一切不如意事,都肇自
世俗法的念头。
当你被告以应当舍弃欲望,你觉得好像是要你牺牲快乐。舍弃了欲望,你就没有快乐可
言,你就一无所有,孑然一身。你的欲望被没收,快乐被剥夺,留下空荡荡的你,好像
泄了气的汽球。你觉得好像身体里面的心被掏空,好像你失去生命了。
这是由于你还没有了悟欲望的过患,没有认清欲望的本质是苦。其实欲望本身是受苦、
病态的心。若欲望薰心,心会产生幻觉使你看不出有别种快乐,真正的快乐。
譬如,当你对一个对境产生欲望,而享用它,你安立这种经验为“乐”。对你来说,这
好像...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3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欲望是苦 (正版)
欲望是苦
梭巴仁波切/开示
释妙喜/恭译
不随顺欲望便是修行,随顺欲望则非修行;就这么简单。噶当派格西圣口宣说的开示《
启开佛法之门》,他们所修行体验到的是,要断除世俗八法,免除贪执今生的欲望。不
管你是否修行佛法,世俗八法的恶念是一切障碍、问题的根源。一切不如意事,都肇自
世俗法的念头。
当你被告以应当舍弃欲望,你觉得好像是要你牺牲快乐。舍弃了欲望,你就没有快乐可
言,你就一无所有,孑然一身。你的欲望被没收,快乐被剥夺,留下空荡荡的你,好像
泄了气的汽球。你觉得好像身体里面的心被掏空,好像你失去生命了。
这是由于你还没有了悟欲望的过患,没有认清欲望的本质是苦。其实欲望本身是受苦、
病态的心。若欲望薰心,心会产生幻觉使你看不出有别种快乐,真正的快乐。
譬如,当你对一个对境产生欲望,而享用它,你安立这种经验为“乐”。对你来说,这
好像是乐,其实只是苦。当你一直持续那个行为,例如吃东西,你的快乐不会增加,只
会减少。一旦肚子饱了,你的快乐就变成苦苦。在那个行为苦的本质还不明显之前,看
起来好像是乐,不过等到苦的本质显著了,它就变成苦苦。当苦还不明显,被称为“乐
”的感受,好像真的是乐,可是... 阅读全帖
x*m
发帖数: 276
34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佛教圣典
佛教圣典
关世谦居士译
每个人都有迷与苦为渊源的烦恼,想从这烦恼的羁绊中挣脱,有五种方法:
第一,对事物的见地须正确,辨别它的前因与后果。一切苦的根源,是由于心中有
了烦恼,一旦烦恼祛除,就会显现出无苦境界的正知。
因为见地有错误,生起对‘我’的思虑及忽视原因与结果的法则,被这错误的思虑
所拘束而生起烦恼,陷入苦与迷的境地。
第二,抑制欲望,使烦恼镇伏。以光明正大的心,制服眼、耳、鼻、舌、身、意六
根所发起的欲望,把产生烦恼的根本斩断。
第三、使用物品须合适,思考要正当。选用衣著和食物时不要考虑是为享乐,考虑
到衣服是为防御寒冷和暑热,以及遮护羞耻;食物是维持修道的根本,是为滋养身体。
有了如此正当的思考,烦恼将无由生起。
第四,凡事都须忍耐。忍耐寒、暑、饥、渴、辱骂,毁谤更要忍耐,因为接受忍耐
可以消灭燃烧己身的烦恼之火。
第五,远离不应去的所在,远离不可交的朋友。如能做到这一点,烦恼的火焰则消
逝殆尽。(——巴利本中部二·一切漏经)
佛陀篇
第一章 历史上的佛陀
第一节 伟大的生命历程
(一)喜马拉雅山的南麓,在罗希尼Rohini河流域,释迦族老早就建都在迦毗罗
Kapila城。国...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古今之變的關鍵節點(上)
http://medium.com/@LiuZhongjing/%E5%8F%A4%E4%BB%8A%E4%B9%8B%E8%AE%8A%E7%9A%84%E9%97%9C%E9%8D%B5%E7%AF%80%E9%BB%9E-%E4%B8%8A-%E5%8F%B2%E8%A7%80%E7%B3%BB%E5%88%97-2-c8b306f5e211
此文根據本人2014年10月18日長沙“熬吧讀書會”講座的錄音整理
主持人:今天咱們的主題叫做“古今之變的關鍵節點”。我想問老師,這樣的題目是什
麼意思,跟您的這本新書《從華夏到中國》有關嗎?
劉仲敬:有關。應該說它和歷史的本質有關。什麼叫做通古今之變?大家都知道這是太
史公所說的。所以,通古今之變是一切歷史最原始的目的,但是隨著秩序的演化,有時
候我們會忽略甚至遺忘這些原始的目的,這就是捨本逐末。所以無論你們對中西歷史如
何瞭解,最關鍵的問題是通古今之變。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歷史?歷史是一種認
知結構,他是教你怎樣從紛繁、外化的各種細節中間,發現結構和規律的一種藝術。這
種藝術多半要靠你們的悟識或者說是認知能力,而不是依靠材料的堆積。...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36
第三部:谁是天子
卷之十三:迷楼惊变
目录:
(第一回)迷楼
(第二回)大荒魔物
(第三回)傲世绝学
(第四回)虚与委蛇
(第五回)春锁桃枝
(第六回)符力士
(第七回)别有洞天
(第八回)化麟
(第九回)春梦了无痕
(第十回)仙灵大会
(第一回)迷楼
当两根纤长、精致、莹白如玉的手指离开如酥似雪的腰肢时,一切就结束了。
碧怜怜瘫软桌上,小钩子委顿于地,小玄则两手撑着桌沿喘气,眼中一片惘然,似
乎对眼前发生的事情迷惑不解。
武翩跹抬眼望向他,眸中隐有忧色。
餍足了蛊主阴精的阴阳蜱终于不再闹腾,小玄松缓下来,满脸疲惫,非为之前的销
魂,而是因为神智被蜮魇引大肆拘夺锁困。
“小玄?”武翩跹试探轻唤。
小玄抬头,非但像是不认得她,且仿佛连她叫的是不是自己都不确定。
“你……叫我?”男儿迟疑着问。
武翩跹眉心微蹙,丽容一寒,转望向碧怜怜,压在她颈侧的剑鞘稍稍发力。
碧怜怜一阵晕眩。
此时的她可谓祸不单行,除给七焰玄虹鉴重伤,体内的巨阙昙之毒也因为真气不足
无法压制,开始令她心神躁乱,至于好不容易遇见崔小玄这救命宝贝,然却转眼即失。
最要命的是在这千钧一发的关头,竟然杀出来个武三绝。
此乃玄教第...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如何带领佛教徒归主
佛教网摘站:辨破《楞严百伪》——释愍生法师辨(1)
作者简介--释愍生
愍生法师,一九二六年出生。二十岁出家;早年亲近上海下仁老法师。一生专研三
藏,致力弘扬佛法,兴办佛教教育,培植人材。历任宝觉佛学院院长、住持,香港佛教
联合会义务司库。教学之余,常于海内外弘法,讲经说法四十年,辩才无碍,为教界所
称誉。对《楞严经》造诣尤深,曾讲述《楞严经》先后达十三次之多。今以法师精研《
楞严》之心得,驳斥吕澄作“楞严百伪”之谬说,堪称护法卫教之雄辩。

佛本无法可说,以有四悉檀因缘故,随机应说。若以无法可说而言,佛于四十九年
未说一字,以名言无实故。如以有法可说而言,离经一字使同魔说,以藉假修真故。无
论有说无说,主旨欲令众生,入佛知见也。由此可知,一切皆是佛法,又复皆非佛法,
以法无自性,故法不定法。《金刚经》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又云:“法尚
应舍,何况非法?”若明此理,何需于鸡蛋里挑刺?
诸大乘经,皆以一实相理,即证其说。诸小乘经,以三法印,印定无误。试问《楞
严》何处乖违大小乘印?吕澄全以是非之心、庸俗之念、妄想分别,刻意制造过失,引
人随落深渊,诚乃罪过无边!况经四依说:“依... 阅读全帖
f***2
发帖数: 162
38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道佛的一个问题,关于 忍辱
入行论-安忍品

不嗔胆病等,痛苦大渊薮,
云何嗔有情!彼皆缘所成。
倘若你不会去嗔恨风、胆、涎病等,这些痛苦的出生之处,那为什么要嗔恨有情众
生呢?他们也都是各种因缘聚合而成的呀!
很多人对别人发嗔恨,其原因是他们认为别人制造违缘逆境,伤害了自己。其实,
仔细去分析,这种怨恨很不合理。作者在此指出:我们是不是对每一种加于己 身的伤
害都报以嗔恨呢?并非如此,日常中伤害人们最严重的莫过于风、胆、涎等各种疾病,
在遭受这些病痛的折磨时,人们并不会去对它生起嗔恨;而对伤害自己的有情,我们却
生起猛厉的嗔恨。这种现象确实有点奇怪:同样是带来痛苦的近因,为什么对它们有如
此截然不同的态度呢?
有些人或许说:风胆等病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它们自己没有主宰,所以不必要
去嗔恨它们。然而有情对自己作伤害,同样也是因缘和合,自无主宰。怨敌本 身是五
蕴假合而成,由业风的吹动而产生了种种心念行为,由这些因缘的和合,而对我们有了
伤害行为,他们其实也是无有自主,就象木偶一样,因缘之线牵动,不得不做出种种行
动,致使我们感受伤害痛苦。
疾病的伤害与有情的伤害,既然同样是因缘和合而生起,那我们有... 阅读全帖
z*******a
发帖数: 57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智海浪花 - 我的佛教科学观
索达吉堪布 著
我的佛教科学观
今天我坐在一个山清水秀的寂静神山的山谷中,详详细细地记录下田博士的学佛经历。
放眼望四周,我们藏地的这些清净山河虽没有现代化城市的高速公路、摩天大楼之类的
跨越时空的设备,但我们在这一片湛蓝的天空下却可以处处得闻三宝的法音。看看蓝天
下的金色庙宇,这种和谐的景观带给人们多少在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所很难感受到的宁
静啊。
在静谧的氛围中写下这段文字,不知在浑浊的大城市里读到它的读者会有什么样的感受?
说到田博士,我还是比较了解的。他的法名叫慧贤,出生于一九六八年。后考入南京大
学,并先后于该校获得理学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为某高校信息工程专业副教授。
我们曾多次交换过各自对佛法、科学的理解。每次与他交谈过后,我都在想,这么一个
非常有头脑的人研究佛法,可能许多没有头脑的人要感到大惑不解了吧。而对许多根本
不懂佛法却经常要装模作样地大肆妄加评论的人们,我只想劝他们比照一下田博士的学
佛经历,然后约束一下自己那张滔滔不绝的谤法的嘴!
坐在青青草地上,我用智慧的笔在大悲心铺就的白纸上,描画出了田博士的形象。
对我而言,佛教最打动我的一点便是对“缘起性空”这一宇...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799
40
照见清净心 禅修入门指引
MEDITATION:ADVICE TO BEGINNERS
(本书已根据原版书校对,电子版请上 www.guanyin123.com 佛学网免费下载 南无观
世音菩萨)
作者: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译者:吴嘉真 陈玲珑
审阅:丁乃竺
出版社:张老师文化
作者简介:
波卡仁波切(Bokar Rinpoche)
一九四〇年诞生于藏西地区的游牧家庭中,经第十六世大宝法王认证为上一世波卡仁波
切之转世。二十岁那年,随着其他上师由西藏……至印度,在印度受教于藏传佛教中最
伟大的上师之一卡卢仁波切(Kalu Rinpoche),在其指导下完成两次三年三个月的传
统严谨闭关。他是藏传佛教香巴噶举传承之法脉持有者,担任多所寺院之闭关总导师,
亦广受其他教派所推崇,……也时常邀请他互相交换心得及讨论。
封面推荐:
随着禅修的进步,缠心的念头会减少,即使念头仍然存在,也已失去了牵制力,不再是
痛苦的原因。我们的心会平静下来,升起愉悦的觉受;甚至我们的脸会变得开朗、和善
及欢喜。我们会变得平易近人;别人会希望时常看到我们。
波卡仁波切是噶举派首席禅修老师,在...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1
截至24日,已有98个中央部门在各自网站上公布了本部门“三公经费”。从公布的情况来看,除全国总工会以外(“三公经费”为0元),各部门2012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与2011年决算相比,62个部门经费增加,17个保持不变,仅有18个部门减少了此项经费。
人均出国费用大多超2万元
据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预算79.84亿元,与去年决算数相比,减少了13.8亿元。三项经费中,唯独因公出国(境)费不降反升,由19.77亿元增加到21.45亿元。
从出国(境)费用总额来看,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商务部、农业部、中国贸促会。此98个中央部门之中,只有国家体育总局出国(境)费用过亿,达到1.87亿元;国家信访局35.23万的出国(境)费用为最低。
在公布出国人次的部门中,不考虑出国(境)路程及停留时间等因素的情况下,人均出国(境)费用最高的是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金额达11.26万元;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室以5.63万元紧随其后;出国(境)费用最低的是共青团中央,仅为1900元。据记者统计,多数部门的人均出国(境)费用居于2万... 阅读全帖
b*****d
发帖数: 61690
42
人民网北京7月25日电 (记者 李叶) 截至24日,已有98个中央部门在各自网站上公布了
本部门“三公经费”。从公布的情况来看,除全国总工会以外(“三公经费”为0元),
各部门2012年因公出国(境)费预算与2011年决算相比,62个部门经费增加,17个保持不
变,仅有18个部门减少了此项经费。
人均出国费用大多超2万元
据财政部公布的2011年中央决算报告显示,2012年中央本级“三公经费”财政拨款
预算79.84亿元,与去年决算数相比,减少了13.8亿元。三项经费中,唯独因公出国(境
)费不降反升,由19.77亿元增加到21.45亿元。
从出国(境)费用总额来看,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科学院、商务
部、农业部、中国贸促会。此98个中央部门之中,只有国家体育总局出国(境)费用过亿
,达到1.87亿元;国家信访局35.23万的出国(境)费用为最低。
在公布出国人次的部门中,不考虑出国(境)路程及停留时间等因素的情况下,人均
出国(境)费用最高的是国务院研究发展中心,金额达11.26万元;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公
室以5.63万元紧随其后;出国(境)费用最低的是共青团中央,仅为1...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38600
43
岁末词话(转载)
(按:本文出自红墙,是红墙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原文分若干次贴出,显得有些零乱。
我特整理出完整版,立此存照,只图今日不该留白,并向作者表示敬意。
张老三
2013年9月9日)
作者:生理药理
宋无名氏《绿头鸭》
醉留人,相逢谁在香庭?处飘萍、凄凉酒病,故国梅花归情。粉墙移,隔花似见,月暗
处、流落佳人。夜冷花零,孤窗曲径。前朝旧事随烟平,看流瓦、清辉佳丽。宝奁挂秋
英。离别恨,飞上银霄,耿夜孤明。
梦觉来,露痕轻缀,浣手重赋清景。燕交飞、暗香拂面,转楚腰,犹说盈盈。忆得中原
。风吹画栋,翠香飘落锦衫青。且休问,笙歌朱户,枉自夸娉婷,到如今,梅花折尽,
难寄离情。
伟人走了,前朝旧事并没有随烟平,剩一群蒋狗还在他的足迹旁边嗅来嗅去,狂吠个不
停。有些新狗也跟着吠声吠影。趁着诗人毛泽东诞辰119年之际,我就借洪七公的打狗
棒一用,揍它几棒。主席说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没办法,臭虫太多,扫
的时间长了点,只好分成若干小节,一段一段地扫。
(一) 引子:问题的提出。
(二) 东方文明的失败。
(三) 诗歌例外,我们大幅胜出。
(四) 抄袭还是化用?
(五) 用典与引申... 阅读全帖
t*********1
发帖数: 1443
4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空虚
友情的给你放放狗~~~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艺术境界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并作了简
略说明,他说: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过“。“
可堪孤馆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
淡淡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
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多,然未始不
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又说: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
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由于王氏的解释过于简略,后人的理解
也颇多歧义。首先是关于这两种境界的划分,有人赞成,有人反对或怀疑。赞成者对于
何为“有我之境”,何为“无我之境”,也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种可谓“情景说”。即从情与景的关系特点上解释。这种观点认为,“有我之境
”以情为主,多半是情语。“无我之境”以景为主,大体是景语,前者感情强烈,后者
感情冲淡;或前者感情外露,后者感情内蕴,因此,前者是“显我”,后者是“隐我”
d*********d
发帖数: 192
45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禅中的自我概念
转自智悲佛网之佛教与科学
(日)铃木大拙, (美)弗洛姆(Fromm,E.)著
禅宗对于实体的趋近法,虽然可以界定为前科学的,有时却是反科学的,因为禅与科学
所追寻的方向正好相反。这并不必然说禅是反科学的,而只是说,要了解禅,我们必须
要采取另一种立场,而这个立场到现在为止,都被科学家们当作“非科学的”而加以忽
视或抹杀。
科学一致都是离心的、外向的,它们“客观地”看着它们取来做研究的物体。如此它们
所采取的立场,乃是将物体同它们分开,保持距离,而从不想把它们自己同所研究的对
象相认同。即使当它们为了自我省察而向内看,它们也小心地把内在的东西向外投射,
如此使得它们自己同自己离异,于是乎,内在的东西并不属于它们自己。它们是彻底地
惧怕变得“主观”。
但我们必须记得,只要我们站在外边,我们就永远是局外者,而就为这个原因,我们就
永不能得知物体本身,而我们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关于它——而这意谓我们永不能得知
我们的真正自我是什么。因此,我们是永远不能预期科学家们可以达到自我,无论他们
是何等渴望。无疑,关于它,他们可以说得很多很多,而这是他们所能做的一切。
如此,禅劝诫我们,如果想真正得识自... 阅读全帖
P******A
发帖数: 126
46
来自主题: Belief版 - 梦参老和尚:念佛的障碍
梦参老和尚:念佛的障碍
我们念佛,要先把念佛的障碍除掉。你们跟我们这些师父们不一样的,净土部的师父天
天念佛,天天念经。你们这次儿来这里打佛七,就要先把障碍除掉。
什么障碍呢?你到了山上庙里头来,随着师父一起念佛,要把你在家的事都放下,如果
你心里头还牵挂那些在家的事,你念佛是念不好的。你来到这里,就把那些个家庭啊、
琐碎事啊,放下,先把心清净下来。
另外的呢?知道念佛当中修行,好像是一般的念阿弥陀佛,很简单,什么也不用学了,
就念句阿弥陀佛,完了就生极乐世界了,能有那么容易吗?不可能啊!因为你必须得把
这个世界,全部能看破了,放下,你才能去得了啊。如果娑婆世界的事儿,家庭啊、社
会啊、人事关系啊,什么都放不下,那你要生极乐世界,是绝对办不到的、不可能的。
念佛的人都记住:信、愿、行。
信心啊,这个分别很大的啦。不是像我们说:啊,我念句阿弥陀佛,我反正信佛了。那
么简单吗?因为,信心不恳切的话,你念佛念得绝对不能进入、不能投入。你先把信心
建立起来。当你确实是那个愿啊,是真诚的愿!那必须得把生命、这个世界的事儿,全
都看破了,你才能生得了!如果你平时不用功,等到你临命终的时候,要想生极...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47
☆─────────────────────────────────────☆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于 (Sat Nov 12 17:59:42 2011, 美东) 提到:
国内二十几个大小诗词论坛、贴吧、诗社等联合举办2011年年终诗词大赛,不知有人愿
意参加否?特点是对诗词的格律要求很严格。
要求如下:
2011年岁末网络二十六坛诗词联赛方案实施细则
为弘扬诗词文化,交流创作技艺,由半生缘论坛茶韵发起,5460论坛跑堂总策划,
二十六个网络论坛、诗社与诗词群决定联合举办2011年岁末网络诗坛诗词联赛,并一致
认同本届联赛重在参与、交流和提高。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认定本联赛方案
实施细则。
一、联赛主题
1、主题:五个“一”;
A、一个字:“夜”;
B、一个词:“寂寞空虚冷”;
C、一句话:“是月(淳熙二年闰九月),辛弃疾诱赖文政杀之,茶寇平”;
D、一张图:
图片.jpg
E、一首歌:《那时候哥还小》;
2、要求:以上五个主题,参赛作者可以诗、词俱选或任选,数量不限。
(1)诗限平水韵五、七言绝句、律诗,接受排律。不接受古风,组诗... 阅读全帖
c****t
发帖数: 19049
48
来自主题: SciFiction版 - 通天之路 作者: 无罪 (修真类)
一百二十二章 出天穹
今天早上之所以喉咙疼蛋疼的原因是,喉咙疼是熬夜熬的,蛋疼的原因是早上一看红票
排到第五,只有可怜巴巴的没多少票,如果真是看的人少那也算了,可点击都超人家几
倍呢,早上票还不如人家,后来偶蛋疼了,票票就起来了,说明蛋疼还是有用的,那偶
就只能继续蛋疼着了。红票赶紧给我砸起,经过一天的蛋疼之后,我蛋疼的决定,如果
今天给力的话,明天偶就又要蛋疼的爆发了。大家蛋疼的砸红票吧。
***
随着一阵灵光闪动,身穿毫不起眼的改制法衣的魏索在最靠近青风陵的那处山腹中的传
送法阵中走了出来。
看着独自一人掠出山腹的魏索,负责看守这个法阵的两名天一门弟子眼神中都露出了鄙
夷的神色。
这两名天一门弟子在所有负责看守法阵的外门弟子中,修为也算是高的了,都是神海境
四重的修为,而魏索现在虽然用潜隐诀压制了一层修为,也是有神海境五重,若是在平
时,这两名天一门弟子也不可能用这种眼光来看魏索的。
但是这种时候出现在青风陵,两名天一门弟子是不用想就知道魏索是为了弥天谷而来的
了。
随着天穹外弥天谷五彩毒瘴的日渐稀薄,光是从青风陵这个传送法阵出天穹的修士都已
经有六七百名之多。平时人迹罕至的青风陵...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633
49
禅定今说——现代在家居士的禅修途径
跃辰居士
禅定是佛教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如果缺少对禅定的了解,会给佛教史的研究增加
许多困难。但是现在很少有专门的著作能把禅定讲清楚,也很少有人讲清楚。这导致了
在坊间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关于禅定的传说,使禅定神秘化、神话化。今天我尽个人能力
给大家介绍一下禅定的实际情况。
解说禅定的困难
禅定不仅仅属于佛教,其他宗教修习禅定的也很多。据说早期基督教、伊斯兰教的
苏菲派也都有禅修手段。但佛教的禅定与其他宗教的禅定在目的上有根本不同。这个根
本的不同点在于:佛教禅定的目的是超越二元对立,现量体会缘起性空正见,契入空性
。但是近代以来,真正能从基本概念与基本练习角度讨论禅定的书籍非常少,这造成了
大家对禅定的不了解,从而形成了各种神秘,成为形形色色的无知传说的温床。造成这
些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第一个是缺乏训练有素的禅定者。这个问题到今天也是一样。不论古代还是现代,
真正有很深禅定功夫的人的数量总是很少的。古代的禅修大家可能比现在稍微多一点。
不过差距也不是太大。但是更重要的问题是下面的第二个困难。
第二个是缺乏名言共许下的语言传递信息。什么叫缺乏名言共...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993
5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藏传佛教噶举派
藏传佛教噶举派
刘立千 著

(一)噶举派的传承
(二)噶举派的法要
(三)噶举派的教义
(四)噶举派的特点
(一)传承系统
藏 派
甲 派
(1)穹布噶举──香派七宝传 桑定派
日贡派
噶玛 止贡
蔡巴 达隆 上主巴
(2)达布噶举 鲍绒 主巴─ 中主巴
帕竹─ 亚桑 下主巴
超普
修赛
叶巴
玛仓
(二)噶举派的法要(经续和教授)
幻身
...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