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古史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f**z
发帖数: 186
1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中国古史传说的西部底层
中国古史传说的西部底层
一、文化底层的含义
底层这个理念,始源于韦斯登·拉巴(Weston La Barre)的一篇研究美洲印第安
人巫教与幻觉剂的论文,意思 是说美洲印第安人的宗教一般都保存着他们的祖先在进
入新大陆时从其亚洲老家所带来的旧石器时代和中石器 时代底层的特征。后来,彼得
·佛斯特(Peter T.Furst)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念,用以论证“亚美巫教底层” 。张
光直先生又运用了这一理念,来继续论证‘中国——玛雅连续体”,从而提出“中国古
代文明的太平洋的 底层”。尽管目前对于底层这个术语及其理念还有不同认识,但借
用它来分析不同区域的共同文化积淀是会有 所助益的。
按照我们的认识,所谓文化底层,是指存在于不同区域中一种或数种来源相同、年
代古远,并在各自文化序列中处于底层成带有底层特征的共同文化因素。从这个意义上
说,文化底层应当具有三层含义:第一,来源于一个共同的文化祖源。第二,积淀为各
地区文化序列的底层。所谓底层,是相对于文化序列的发展演变而言。第三,在各地区
文化的发展演变中,底层特征恒久不变地保留并贯穿于各个发展序列,长期而持续地发
生着它特殊的重要作用。
从... 阅读全帖
p***r
发帖数: 20570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古史中的普文二
古史中的普文二
最近读蒙文通的古史甄微,研究先秦古史,通常会发现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版本,通常
三晋以竹书纪年为代表,会有一个普通的,阴谋论的,没有啥大善人的,符合大众对历
史认识的版本,通常鲁国附近以论孟墨为代表会有一个类似中宣部的高度意识形态化的
充满大善人的版本,楚国附近有一个类似山海经的,神神叨叨的二逼版本。
举例说明:
周文王:
普:文王花了大价钱贿赂,送一大堆好东西,美女,腐化堕落纣,后来就搞定了。
文:文王占了天下三分之二,还对纣王服务的很公谨,多么仁义啊。
二:有只红鸟衔丹书降在岐社,于是文王就称王了。
看看历史就不难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商朝末年,纣怎么瞧周也不顺眼,所以百般刁难文王,囚禁文王,文王就拼命花钱来搞
定。这个应该是历史事实,也正是三晋这些周王近宗之后传下来的版本。
但是周朝建立之后,出了个意识形态大师,那就是周公。周公要为周灭商寻找正义的道
理,于是就得说文王是个大圣人,就算很有能力,还是对商很恭顺,商的灭亡最后就是
天怒人怨,自取灭亡,武王是吊民伐罪。周公这套意识形态宣传一直在他的封地鲁国流
传,再经过孔孟墨的加工,就形成了从尧舜开始的儒统。所以这套故事里...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
何新:西方学术伪造希腊古史的手法
通过虚拟语言学,伪构古希腊种族和雅利安种族
何新:西方人伪造“古希腊史”的手法 - 何新博客管理员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根据近代西方历史学界所解释的荷马史诗:原希腊人在公元前三千年末,先到达现在被
称为“格里斯”(伪希腊真正的国名是Greece)的土地、巴尔干半岛的南端。而后来,
迁移到小亚细亚(安纳托利亚东部)、叙利亚和亚美尼亚,这就是所谓希腊先古史上一
个“大希腊的泛亚洲殖民地”时期。
构造这一说法的全部历史根据就是所谓的荷马史诗。但是,所谓荷马史诗并非一部具有
可信性的历史著作。
荷马史诗只是一些神话和传说的汇集作品。这部作品本身,产地及来源不明,作者不明
,所描述的故事发生地也很难考证。
在西方学术中,荷马一直是个问题,即所谓“荷马问题”(Homeric questions)。因
为荷马史诗本身并不是一部自古以来传承有绪的著作,它甚至没有古希腊文的原本。
荷马史诗实际上晚出于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距离它所描写的那个传说时代已经
相隔数千年。这样一部神话传说作品,犹如中国的《搜神记》或者《封神演义》描写的
史前故事——如何可以采信而据之构造信...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
"顾先生的心态从得意、兴奋到郁闷、沮丧,主动宣告休战。而后胡适改变了努力社的
决定,立刻把论战的阵地停掉以避免为对手利用,并费尽心思曲为辩解。顾先生私下发
奋读书,试图拔剑再战,最终放弃。这实际上意味着顾先生已经明确承认辩论失败。"
...
无论是在辩论场内还是在场外,立论一方实际上都处于下风。在场内,刘掞藜一直奉陪
;在场外,顾胡两人情绪都在论战尾声开始陷入低谷,顾先生的精神状态甚至走向崩溃
,悄然编纂中的《古史辨》因其心理畸变而中辍。论战失败连带整个新文化运动派受到
挫折,胡适不再参与疑古辨伪,与此同时,学者印象中如火如荼进行的“古史辨”运动
实际上也已奄奄一息。从反方看,他们确实认为是取得了胜利,如重新在己方刊物上刊
发刘掞藜等文,柳诒徵则以评论人的身份——实际是以“学术警察”自居,4月1日发文
大开教训,持续“羞辱”新文化运动派,而胡适师徒和深通小学的钱玄同均沉默以待,
实际上就是默认了失败。
顾先生心理遭受重创、产生畸变,4月11日订立细读《说文》日程;13日,向来行为循
规蹈矩、家庭观念极重的谦谦君子竟立刻产生了单相思,从此难以自拔;22日,他想改
换门庭拜王国维为...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文科考据的逻辑到处都差不多啊。
古史辨派考据大禹传说起源“大禹是条虫”的逻辑如下:
大禹为虫字部,东南地区多虫蛇;大禹治水,东南多水患;越人自称大禹后裔;大
禹陵墓在会稽——推出大禹本来是百越的部落神,很可能来自虫蛇图腾,后来被嫁接为
中原民族的古帝王。这就是被反对派批判多次的“大禹是条虫”。
后期古史辨派的观点如下:
《尚书·吕刑》将大禹、伯夷、后稷三人并列,《吕刑》是姜姓民族的文献,而姜
姓民族来自西北;“禹贡九州”的九州是指“九州之戎”,即姜姓民族的祖居地;禹灭
三苗的传说取自姜戎与苗人的交战;大禹治水的传说多在黄河流域,正是姜戎活动的区
域;周人自称与夏人同源,夏人、周人都在黄河中上游活动;古书还有言论称禹为“西
夷之人”——推出大禹本来是姜戎的部落神或祖先神。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136376.shtml
b*****l
发帖数: 3821
6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文科考据的逻辑到处都差不多啊。
古史辨派考据大禹传说起源“大禹是条虫”的逻辑如下:
大禹为虫字部,东南地区多虫蛇;大禹治水,东南多水患;越人自称大禹后裔;大
禹陵墓在会稽——推出大禹本来是百越的部落神,很可能来自虫蛇图腾,后来被嫁接为
中原民族的古帝王。这就是被反对派批判多次的“大禹是条虫”。
后期古史辨派的观点如下:
《尚书·吕刑》将大禹、伯夷、后稷三人并列,《吕刑》是姜姓民族的文献,而姜
姓民族来自西北;“禹贡九州”的九州是指“九州之戎”,即姜姓民族的祖居地;禹灭
三苗的传说取自姜戎与苗人的交战;大禹治水的传说多在黄河流域,正是姜戎活动的区
域;周人自称与夏人同源,夏人、周人都在黄河中上游活动;古书还有言论称禹为“西
夷之人”——推出大禹本来是姜戎的部落神或祖先神。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books/1/136376.shtml
p***r
发帖数: 20570
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古史中的普文二
好吧,再给个比较二的例子
伯夷叔齐:
普,这两位在首阳山举兵反周复商,事败被杀。(出处:竹书和韩非)
文,伯夷叔齐坚持气节,隐居,不吃周黍,饿死在首阳山。(出处论语)
二,伯夷叔齐先是采薇,后来人家告诉他们薇也是周朝的,于是他们就薇也不吃,眼看
饿死了,上天派来一头白鹿,于是他们就喝鹿奶为生,可还是饿啊,于是就惦记起鹿肉
来,鹿发现他们的阴谋就跑了,于是他们终于饿死了。(天问,古史考,列士传)
p***r
发帖数: 20570
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古史中的普文二
真的,我就白话翻译一下而已。
天问: 惊女采薇鹿何祐
古史考:伯夷、叔齐者,殷之末世,孤竹君之二子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野有
妇人谓之曰:‘子义不食周粟,此亦周之草木也。’于是饿死。
列士传:伯夷,殷时辽东孤竹君之子也,与弟叔齐俱让驿位而归于国。见武王伐纣,以
为不义,遂隐于首阳之山,不食周粟,以微(薇)菜为粮。时有王糜子往难之曰:‘虽
不食我周粟,而食我周木,何也?’伯夷兄弟遂绝食,七日,天遣白鹿乳之。迳由数日
,叔齐腹中私曰:‘得此鹿完噉之,岂不快哉!’于是鹿知其心,不复来下。伯夷兄弟
,俱饿死也。
wh
发帖数: 141625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古史中的普文二
哈哈天问、古史考、列士传这几本是什么时候的书?竹书是什么时候的?
b*****l
发帖数: 3821
10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
20世纪初年,诸子学勃兴,老子其人其书再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特别是二三十年
代古史辨派所发起的疑古思潮,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名家大师纷纷加入这场讨论
,结果形成二种不同的观点:一派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
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认
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顾颉刚甚至持秦汉间说,他说:“《吕氏春秋》……的
作者是很肯引用书的,所引的书是不惮举出它的名目的。……《吕氏春秋》的作者用了
《老子》的文词和大义这等多,简直把五千言的三分之二都吸收进去了,但始终不曾吐
出这是取材于《老子》的。……于是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吕氏春秋》著作
时代,还没有今本《老子》存在。”[28]钱穆意识到老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他说:“
余尝谓老子之伪迹不影,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终不明,其源流派
别终无可言。”但他考证后说:“据其书思想议论及文体风格,盖断在孔子之后。当自
庄周之学既盛,乃始有之。”并认为老子可能是楚人詹何,《老子》产生于《庄子》之
后,《荀子》之前。[29]双方针锋相...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1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不可否认的是,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往往大胆假设有余,而小心求证不足。
如他根据《说文解字》提出的禹是一条虫的论点,就显得相当草率,
几乎没有任何证据,仅凭主观想像:“我以为禹或者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
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
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3]
这里他用了不少含糊的词语,如“以为”、“一定”、“或者”、“就算”等,
都是猜测之语,并没有做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20cnygsc/0402.htm
b*****l
发帖数: 3821
12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这个“禹是一条虫”的考据出于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是典型的缺乏形式逻辑训练的臆测式立论,至于有人再把臆测当结论来用就更可笑了。
佛教的某些考据派及其仰慕者,也不过是类似的把戏而已。
“至于禹从何来?禹与桀何以发生关系?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
虫也;从禸,象形。”禸,《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晰
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
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伯祥云:
禹或即是龙,大禹治水的传说与水神祀龙王事恐相类。)流传到后来,就成了真的人王
了。九鼎是夏铸的,商灭了夏搬到商,周灭了商搬到周。当时不过因为它是宝物,所以
搬了来,并没有多大的意味;但经过了长时间的保存,大家对它就有了传统的观念,以
为凡是兴国都应取九鼎为信物,正如后世的“传国玺”一样。有了传统的观念,于是要
追溯以前的统,知道周取自商,商取自夏,自然夏、商、周会联成一系。成了一系,于
是商汤不由得不做夏桀的臣子,周文王不由得不做殷纣的臣子了。他们追溯禹出于夏鼎
,就以为禹是最古的人,应做夏...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3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不可否认的是,以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派往往大胆假设有余,而小心求证不足。
如他根据《说文解字》提出的禹是一条虫的论点,就显得相当草率,
几乎没有任何证据,仅凭主观想像:“我以为禹或者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
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
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3]
这里他用了不少含糊的词语,如“以为”、“一定”、“或者”、“就算”等,
都是猜测之语,并没有做真正意义上的研究。
http://www.confucius2000.com/scholar/20cnygsc/0402.htm
b*****l
发帖数: 3821
14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这个“禹是一条虫”的考据出于 <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
是典型的缺乏形式逻辑训练的臆测式立论,至于有人再把臆测当结论来用就更可笑了。
佛教的某些考据派及其仰慕者,也不过是类似的把戏而已。
“至于禹从何来?禹与桀何以发生关系?我以为都是从九鼎上来的。禹,《说文》云:“
虫也;从禸,象形。”禸,《说文》云:“兽足蹂地也。”以虫而有足蹂地,大约是晰
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当时铸鼎象物,奇怪的形状一定很多,禹
是鼎上动物的最有力者;或者有敷土的样子,所以就算他是开天辟地的人。(伯祥云:
禹或即是龙,大禹治水的传说与水神祀龙王事恐相类。)流传到后来,就成了真的人王
了。九鼎是夏铸的,商灭了夏搬到商,周灭了商搬到周。当时不过因为它是宝物,所以
搬了来,并没有多大的意味;但经过了长时间的保存,大家对它就有了传统的观念,以
为凡是兴国都应取九鼎为信物,正如后世的“传国玺”一样。有了传统的观念,于是要
追溯以前的统,知道周取自商,商取自夏,自然夏、商、周会联成一系。成了一系,于
是商汤不由得不做夏桀的臣子,周文王不由得不做殷纣的臣子了。他们追溯禹出于夏鼎
,就以为禹是最古的人,应做夏... 阅读全帖
b*****l
发帖数: 3821
15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古史辨派考据的一些逸闻笑话
关于《老子》其人其书
20世纪初年,诸子学勃兴,老子其人其书再度成为学术界关注的中心,特别是二三十年
代古史辨派所发起的疑古思潮,更是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名家大师纷纷加入这场讨论
,结果形成二种不同的观点:一派以胡适、唐兰为代表的“早出论”,认为《老子》在
春秋末年或战国早期就已形成;一派以梁启超、钱穆、冯友兰为代表的“晚出论”,认
为《老子》成书于战国中晚期,顾颉刚甚至持秦汉间说,他说:“《吕氏春秋》……的
作者是很肯引用书的,所引的书是不惮举出它的名目的。……《吕氏春秋》的作者用了
《老子》的文词和大义这等多,简直把五千言的三分之二都吸收进去了,但始终不曾吐
出这是取材于《老子》的。……于是我们可以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在《吕氏春秋》著作
时代,还没有今本《老子》存在。”[28]钱穆意识到老子其人其书的重要性,他说:“
余尝谓老子之伪迹不影,真相不白,则先秦诸子学术思想之系统条贯终不明,其源流派
别终无可言。”但他考证后说:“据其书思想议论及文体风格,盖断在孔子之后。当自
庄周之学既盛,乃始有之。”并认为老子可能是楚人詹何,《老子》产生于《庄子》之
后,《荀子》之前。[29]双方针锋相...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193
16
那篇记者的文章背后推手多半就是文章里提到过的吴锐。吴锐跟刘起釪关系好,不过他本人也很有意思。
抄一篇刘起釪的文章,学术上不评价,不过这里面的
“遵循备受党中央、社科院领导、学术界尊重的顾学之路”
“应该首先把先行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和党的社会科学领导同志对待顾先生学术的态
度告诉大家,当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始终尊重顾先生学术也都要告诉大家,以见出我们
从事社会科学的人,对顾先生应持什么态度才是正确的。”
“特别是他作为历史研究所所长,直接违抗胡乔木、胡绳先后两位院长重视顾学的指示
,顶着干而来的”
学术界还有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也就算了,提党中央、社科院领导,拉周恩来,胡绳,
周扬,胡乔木的大旗,有意思吗?要批李学勤应当从学术上批判,扯到“中央”,“领
导”上面,甚至有一些人身攻击,这难道就是“顶尖史学大家”应该有的风范?而且如
果这篇文章发表在60,70的文革年代,在时代的背景下,也就算了,到现在还扯这
些东西,就没意思了。还有文章后面对李学勤连一些不适合的话都出来了,这不是硬生
生地把学术研究自我贬低为江湖恩怨的水平么?
当然,一种可能是刘起釪过去曾经受到李学勤的打压,不过就算这样,阐...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顾颉刚疑古思想评价
http://theory.jschina.com.cn/a/200904/t32280.shtml
摘要:顾颉刚及其领导的“古史辨”派,曾经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左右史坛,风靡
一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发展和出土文物的丰富,人们对疑古史学有了新
的认识。本文即剖析顾颉刚疑古思想提出的背景和目的,抽出其有代表性的十大论点进
行探讨,评价它的成就和影响。
关键词:顾颉刚;疑古思想;古史;伪史
作者简介:杨善群(1937-),男,上海人,研究员,主要从事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研
究。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个以“疑古”为旗帜的“古史辨”派在史坛崛起,其领导人
物顾颉刚被称为“疑古大师”[1]。从1926到1941年,《古史辨》共出版了七册九本
(第七册分为上中下三本),洋洋数百万言,人们称其为“疑古文献的大成”[2],
在史坛上掀起一股巨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史学研究的迅速发展,特别是地下文物—
—有关的古籍竹简、帛书不断出土,人们对“古史辨”派的疑古思想有了新的认识,需
要对《古史辨》的成败得失重新进行评价和总结,对它的经验和教训进行检查和反思,
以利于史学研究的进一步健康发展。正如已... 阅读全帖
y****e
发帖数: 1785
18
刊《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4期
摘要: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一直得到学界的赞扬,然而深入审视,实乃以新
的文字资料参证古籍文献资料,不必看作“二重证据”,其中以商代君主世系推想“夏
后氏世系之确实”,更是严重的逻辑错误。“二重证据法”是针对“古史辨”派提出的
反对理念,在中国现代史学史上起到阻断史学革命、将传统史学过早衔接于新史学的作
用。此后史学界在上古史的研究中,将“二重证据法”的负面作用扩大、滥用,造成不
良的影响,应当及早摒弃。
关键词:王国维 二重证据 古史辨 考古学
王国维是20世纪初期杰出的史学家,早在1917年,他就通过辨识甲骨文字、破解其
中历史信息而撰成《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等重
要论著,取得了确证殷商君王世次的重要学术成就。1925年,他又高调提出所谓“二重
证据法”的命题,成为学术史上被多数人评价极高的史学方法。然而细检众论,随声者
多、考实者寡,对于“二重证据法”这个影响重大的问题,理应置于大的学术背景及史
学史的进程中重新审视。
一、“二重证据法”风靡于世的时代因缘
历史学在其持续发展... 阅读全帖
s*****V
发帖数: 2173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夏王朝,从疑古说起
http://www.cchere.com/thread/3355320
考虑坛中不少朋友对夏王朝的认定很关心。由于诸多条件限制,难于了解真相。为使各
位对目前夏朝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将在这篇夏王朝系列文中尽可能详细解说。至于文
笔枯躁,读之味同嚼蜡。。这个。。其实你不说,也心知肚明。然此类文章既不能瞎说
,又要幽默风趣。。弱弱的问句;仁兄要求似乎高了点吧?看在本公子辛苦查资料的份
上,将就着看吧.
我是楚歌的朋友,他目前在外地,走时请我帮忙把文章作者名找到.就是说这篇文章我们
不确定是谁,但考虑到这里的朋友对考古情况不了解,因此打算系统的介绍,这里申明一
点,文章不保证全部是原创造,有借用,有部分调用资料,有原创.但我们会注明,初发此文
由于没查出作者,只好暂时空置,目前已确认此文是;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
王勇老师作品.
我国这几十年来田野考古进展迅速,成果颇丰。较早出土的青铜器铭文遂公盈(西周中
期)和叔夷钟(春秋时期)都提到过大禹治水的有关内容。殷墟卜辞的研究,除非了证明
商朝的信史地位,实际上也证明了夏朝的信史地位。{1}
因为商朝的历史从成汤算起,则见于b辞的先公先... 阅读全帖
l***y
发帖数: 1166
20
一、禹的传说及启和三康的故事的考辨
说禹的本义为虫,并不始于顾先生,就我所知,是他的老师崔适首先提出来的。
《史记探源》卷二:《集解》:“《谥法》曰:‘受禅成功日禹。”’案:此言谬矣。
禹之本义为虫名,犹鲧之本义为鱼名,夔、龙、朱虎、熊罴之本义为毛虫、甲虫之名也
。受禅成功,乃禹之勋业,岂禹之字义乎?
崔氏虽然首先提出“禹之本义为虫名”,但没有进一步的阐述,因此在学术界没有什么
影响。顾先生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中,除引《说文》“禹,虫也”之外,还说
: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物,……九鼎是夏铸的,商灭了夏搬到商,周灭了商
,搬到周。……他们追溯禹出于夏鼎,就以为禹是最古的人,应做夏的始祖了。
这就是说他以为“禹为动物,出于九鼎”。此后,在《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的信中
,他又“因为九鼎不铸于夏代,禹说才起于西周的中叶”,而修正了这个假定,他说:
“我现在对于这个假定的前半还以为不误,对于后半便承认有修改的必要了。”这就是
说他坚持“禹为动物”之说,放弃“出于九鼎”之说。同时,他列举了九项理由,对禹
的来历再作了一个新的假定:“禹是南方民族神话中的人物。”
对于禹为动物之说,他...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1
☆─────────────────────────────────────☆
dangran (当当当) 于 (Wed Aug 8 04:17:40 2012, 美东) 提到:
2012年6月,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文系教授夏含夷质疑“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成果报告简本发
表十年后仍无繁本,恐怕将来也不太可能发表。”
2002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关键数据在美国“亚洲学协会”年会被质疑“站不住脚”
中国政府在上世纪末只花了上千万人民币、只搞了五年“夏商周断代工程”,就于2000年
10月验收了“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工作成果《夏商周断代工程1996―2000年阶段成果报告
(简本)》,并对其颁发“全国十大科学进步奖”。这个研究结果看似光鲜,但其中的数据
经不起质疑,戳破了之后“断代工程”的成员还死不认账。
2002年4月4日至7日,美国“亚洲学协会”的年会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专门邀请了“
工程”的学者来美讨论。在会议上,美方与会学者蒋祖棣以自己带去的计算机和OxCaI序
列程序当场对“工程”以同样程序处理的若干碳-14数据重新进行验算,结果明显与“工
程”的有差距。中国方面参加会议的“工...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10093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有人看过这本书么?
终止疑古 正本清源
时间:2011年04月25日 09时23分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韩树英
字号:『 大字体 中字体 小字体 』 我要评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潮流,中国的史学界兴起了以
顾颉刚为首的《古史辨》疑古思潮。王国维以“二重证据法”,即用从地下发掘得到的
殷墟甲骨文的记载与地上典籍记载的一致性,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是信史。疑古派
只好退一步说“殷前无古史”,但仍以“在甲骨文中始终未见有关夏代的记载”为理由
,继续坚持其学说,至今影响深远。因此,殷前古史的证实遂成为终止疑古思潮的关键
,也是正中华民族之本、清中华文明之源的基础。
老友李元星同志,以九十高龄,积五十年研究成果,写就了《甲骨文中的殷前古史
》一书,正是终止疑古、正本清源的一部力作。
我和作者是大连同乡,大连解放后,我由太岳抗日根据地被派回家乡工作,奉命创
办大连高中并任校长,作者任历史教师,为同事。当时的印象他是一位通经史、博学多
闻的谦谦君子。不久我调任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文教局长,1950年我被选调北京考入
马列学院(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4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中间从1...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3498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甲骨文中没有”夏“字么?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伴随着“以科学方法整理国故”潮流,中国的史学界兴起了以顾颉
刚为首的《古史辨》疑古思潮。王国维以“二重证据法”,即用从地下发掘得到的殷墟
甲骨文的记载与地上典籍记载的一致性,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是信史。疑古派只好
退一步说“殷前无古史”,但仍以“在甲骨文中始终未见有关夏代的记载”为理由,继
续坚持其学说,至今影响深远。因此,殷前古史的证实遂成为终止疑古思潮的关键,也
是正中华民族之本、清中华文明之源的基础。
老友李元星同志,以九十高龄,积五十年研究成果,写就了《甲骨文中的殷前古史
》一书,正是终止疑古、正本清源的一部力作。
我和作者是大连同乡,大连解放后,我由太岳抗日根据地被派回家乡工作,奉命创
办大连高中并任校长,作者任历史教师,为同事。当时的印象他是一位通经史、博学多
闻的谦谦君子。不久我调任大连市教育局副局长、文教局长,1950年我被选调北京考入
马列学院(现中共中央党校)学习,4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中间从1983年任中央党校
副校长5年。大连高中升格为关东文法专门学校,作者则继续在此校任教,后于1953年
调至旅顺博物馆做研究员,后来历遭磨难:1955年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dragonfly (小蜻蜓),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轉載一篇嚴肅文章-中国奴隶社会论析-歡迎拍磚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Sep 5 21:09:51 2017, 美东)
中国没有奴隶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奴隶社会通常有两种划分。一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5
年春秋时代结束,共经历了一千五百九十五年。二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正式结束,共经历了一千八百四十九年。前者为多数人所认可。
中国夏商时代,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时间长
达一千零二十四年,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
的信史。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是西周时代,辉煌了大约二百七十六年,于公元前770年
结束。之后,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广泛使用铁器和耕牛,带来了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开荒出来的大量私田,使得国土的“天子(国家)所有制
”遭到破坏,“井田制”经济瓦解,...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5
中国没有奴隶社会吗?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奴隶社会通常有两种划分。一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5
年春秋时代结束,共经历了一千五百九十五年。二是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
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正式结束,共经历了一千八百四十九年。前者为多数人所认可。
中国夏商时代,从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1046年商朝灭亡,时间长
达一千零二十四年,为中国奴隶社会的产生和发展时期,是中国有文字记载和考古发现
的信史。
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时期是西周时代,辉煌了大约二百七十六年,于公元前770年
结束。之后,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广泛使用铁器和耕牛,带来了
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大幅提高,开荒出来的大量私田,使得国土的“天子(国家)所有制
”遭到破坏,“井田制”经济瓦解,各大诸侯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土地所有权,奴隶社
会开始走向瓦解,最终在公元前475年开始的战国时代分崩离析。两百五十四年后的公
元前221年 ,秦始皇统一了中国,宣布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中国奴隶社会的
主要经济制度“井田制”全面退出历史舞台,土地全部为大小地主私有,中国奴隶社会
... 阅读全帖
d*****n
发帖数: 3033
26
从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失败检验“走出疑古”
文章来源:大樗树下 文章作者:吴光泳
1996年5月,“夏商周断代工程”(以下简称“工程”)正式启动,国家史无前例地
投入了几千万元的资金 ,让一向经费少得可怜的社科界瞠目结舌。5月16日在该“工程”
启动会议上,宣读了《超越疑古,走出迷茫》的官方发言,政府将“工程”定性为“凝聚
力工程” ,从此,有人自称于1992年“大胆”提出的“走出疑古时代”由一个私人口号
上升为官方口号。外国学者观察到:“‘走出疑古时代’正演变为国家的口号” 。提倡
者抓紧机会,马不停蹄地接待媒体采访,强调“工程”“将大大有利于中国文明的寻根探
索,提高中华民族的自尊自信,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这显然是在说:一贯鼓吹“
东周以上无史”的“疑古派”推翻战国以来三代同源、黄帝一元的古史框架,打消了中华
民族的自信心,瓦解了我们民族的凝聚力 ,不利于统战 ,副作用更加明显。“工程”结
束后又投入400多万元进行“中华文明探源预研究”,“走出疑古”的提倡者依然是领导
。这还是预备性研究,真要研究起来,还不知是何等规模。由于事态还在发展,“走出疑
古”的发展趋势还无法预...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2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武汉将来真正的城市中心是武昌
考古與古史重構||郭靜雲《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評介(專題一)
07-10
傳承古史辨派科學求真精神,促成傳統文化現代轉型
編者簡評
郭靜雲教授《夏商周:從神話到史實》「全書貫穿這樣一條主線,中國上古文明是首先
發源於江淮流域,然後由南向北傳播,還是首先發源於黃河流域,然後由北向南傳播?
此書的觀點認為是前者,這與傳統的觀點大相徑庭。」出版以來,如張惟捷教授所指出
的:「全書的體系、觀點和結論卻極具爆炸性和震撼性,我不能具體預測此書出版後,
其主要觀點會有多少學者反對或支持,但它將引起學術界的巨大反響和震蕩是無疑的。」
對於引起的巨大反響和爭議,爭論的焦點似乎主要在盤龍城的規模和一些古文字的釋讀
,這些我不持特定觀點。這裡我們將各方意見以及各方後繼的回應,分成二到三個專輯
陸續推出,讓讀者從中了解其梗概,並隨著討論的深入而推動研究的進展,引發更多的
思考和理論的重建。
對我們新古史辨而言,對考古學與上古史的態度明確的,儘管兩重證據法近代以降對考
古學和古史研究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但如喬治忠先生指出的:「『二重證據法』是
針對『古史辨』派提出的反對理念,在中國現代史學史上起到阻斷史學革...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28
何新先生坚定地认为,西方伪造希腊历史的幕后黑手是共济会,而且这个“境外势力”
已早早干预了我国内政。胡适就是“共济会的中国门徒”。据作者称,这位胡骨干发展
了他的下线顾颉刚,策划并制造了“古史辩”运动,否定了中国的上古史,沉重打击了
国人的自尊自信。
新近出版的《希腊伪史考》是何新先生的博客文章汇编。博客是自家的后花园,栽花,
种草,吊嗓子,发牢骚,总归是个直抒胸臆的地方。学术型、研究型的博客偶然能见到
,但大多人是不会以严谨的态度来经之营之的。这部“博文”集也不例外。书中到处可
见饱满的情绪和昂扬的斗志,所缺的是细密的分析和连贯的论证。标题中空悬一个“考
”字,像一道障眼法,让人误以为作者下了考辨、考证的真功夫。但稍读几页,就会发
现,作者的“研究”,大约不出上网、查维基百科、摘抄百科全书的范围。把道听途说
来的零星资讯塑成令人骇怪的观点,把几十篇单薄的博文粘贴成一个超长的文档,然后
再找人印出来,一本书就这样诞生了。
书的写成,是很轻易的,但书中所涉及的话题却极其重大。按市价估算,养活四五
个社科重大项目,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在序言第一页,作者就激动地宣告,古希腊历
史完全是西方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9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1290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方舟:致张爱玲小姐at
LD 幾年前寫的胡蘭成的"中國文學史話"的讀書筆記
(一)
胡蘭成這個人,一提起來都難免先想到張愛玲。此人如何,自不待言,也原同我要
看他這本書無關。其實對於胡蘭成的文章,我本是沒什麼真正的具體認識的。前些時候
,偶然間看到關於此書的三言兩語,似乎頗有些不一樣而且有趣的東西在裏面,頓時留
了心,好是一番尋找,輾轉了一個月,總算借到手。其實本來不是那麼難借的,雖然我
們學校圖書館裏沒有,總還有館際借書。整個長春藤聯盟,共有兩本。本來在網上借了
一本來,滿以為沒幾天就到了;誰曉得幾個星期了無蹤影。跑來跑去的問,最後負責人
讓我直接去借另一本,而這一本麼,他倒是不大關心的說多半寄丟了。我當時便想,倘
若我弄丟了圖書館的書,他們也這麼無可無不可的,就好了。借了第二本,天天盼啊盼
,還是不見它來。真是奇怪,居然連續兩本書都下落不明。結果今天再跑去圖書館問,
那第一本竟然出現了,也算是異數。不曉得是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但連續兩本芳蹤遲
遲,多半是我們這邊的圖書館辦事不力。果然麼,書到了都不通知我,還要我自己跑去
問。
(二)
晚上就開始看。翻開書,便跌入一個奇怪的意想。“中國文學史話”,確實是在談...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2926
3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蒋方舟:致张爱玲小姐at
Mark
胡写这中学术性的 更多是随笔性的吧 难得你领导当作一本正经的学术著作读
发信人: Bremen (獨孤不再),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Re: 蒋方舟:致张爱玲小姐at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Oct 7 18:42:04 2013, 美东)
LD 幾年前寫的胡蘭成的"中國文學史話"的讀書筆記
(一)
胡蘭成這個人,一提起來都難免先想到張愛玲。此人如何,自不待言,也原同我要
看他這本書無關。其實對於胡蘭成的文章,我本是沒什麼真正的具體認識的。前些時候
,偶然間看到關於此書的三言兩語,似乎頗有些不一樣而且有趣的東西在裏面,頓時留
了心,好是一番尋找,輾轉了一個月,總算借到手。其實本來不是那麼難借的,雖然我
們學校圖書館裏沒有,總還有館際借書。整個長春藤聯盟,共有兩本。本來在網上借了
一本來,滿以為沒幾天就到了;誰曉得幾個星期了無蹤影。跑來跑去的問,最後負責人
讓我直接去借另一本,而這一本麼,他倒是不大關心的說多半寄丟了。我當時便想,倘
若我弄丟了圖書館的書,他們也這麼無可無不可的,就好了。借了第二本,天天盼啊盼
,還是不見它來。真是奇怪,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王国维及其《观堂集林》的学术成就述评
一、王国维生平简介
王国维,字静安,又字伯隅,号观堂,1877年生于浙江海宁。1898年,他来到上海《时
务报》馆充书记校对。并利用业余时间到罗振玉主办的“东文学社”研习日语、外交与
西方近代科学。1901年,在罗振玉资助下,他赴日留学。1902年,他因患脚气病归国。
又在罗振玉推荐下执教于南通、江苏师范学校。1906年,他随罗振玉入京,任清政府学
部总务司行走、图书馆编译、名词馆协韵等。辛亥革命以后,他随罗振玉逃居日本京都
,以前清遗民的身份在日开始研究甲骨文、金文、汉简等古代文史之学。1916年,应上
海犹太富商哈同之聘,他返沪任仓圣明智大学教授,并继续从事甲骨、金文的研究。
1922年,他受聘任北京大学国学门通讯导师。1923年,经晚清陕甘总督升允推荐,他出
任清逊帝溥仪南书房行走。1925年,他受聘出任清华学堂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开设了
“古史新证”、《说文》、《尚书》、《仪礼》等专业课程,他的个人研究范围和当时
指导的学生科研范围涉及到了(1)传统经学(含《书》、《礼》、《诗》),(2)传
统小学(含训诂、古文字学、古音韵学),(3)上古...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72
33
转贴这篇狗到的文章是为了回应:“看起来中华文明真的是起源于苏美尔文明” 一文。
C. J. Ball 的《汉语与苏美尔语》是“中华文明西来说”重要文献。“中华文明西来
说”确实不令人信服,实质上已经被放弃,只有学术史上的意义了。如果想要重新提出
,需要有新的材料支持。仅仅把旧的资料翻出来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的文章算是讨论学术观点背后的社会心理问题。但是对“中华文明西来说”有比较
好的总结。
中国文明西来说的流播与文明的自我认同
2011-02-09 13:51 白钢 来源: 四月网
核心提示:中国文明西来说就其所依凭之语言、器物、文化证据言,以今日之学术视之
,根基虚浮而多臆想凿空之论,本不足待言,唯其于中国近代思想史所产生之影响及其
折射之文明认同意识,颇有可道者。本文试图稍稍勾勒其生成流播之轨辙,进而讨论其
与文明认同特别是中国文明自我认同之关联。
中国文明西来说,并非某种孤立的有关文明发生-流播的表述,而是整体性的世界文明
一元论之分支。这种一元论就其实质而言,是将某一系列特殊的文明属性上升为普遍的
人类共同文明经验的冲动,是具有高度自信的特殊文明体将自我意识外化为它者并构成
一... 阅读全帖
d******a
发帖数: 32122
34
黄帝、黄帝部族与黄帝发祥地
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是中华民族的主体——华夏族的人文初祖,这在今天。已
是每一位华夏儿女的共识了。出于对自己祖先的崇敬,也出于增强华夏民族凝聚力 的
考虑,现在.不少地方每年都有对于黄帝的祭奠活动,这些活动应当说是十分有意义的
。但有一个问题让人不得其解,就是各个地方都争着说黄帝是自己那个地方 的人氏。
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儿出生的,或说黄帝是在自己那个地方故去的,或说黄帝的都邑在
自己那儿,或说黄帝的足迹到过自己那个地方。这些地方北到今燕山 以北的涿鹿,东
到今山东曲阜,即古代的寿丘,西到今陕北高原,南到今浙南的缙云山区,当然更有今
黄河中游的一些地方。果真黄帝都到过这许多地方吗?黄帝到 底是什么地方的人氏?他
又是怎样成为我们民族的共同祖先的?作为历史学者,应当对这些问题有一个科学的回
答。这篇短文,即是对上述问题的一个简单交待。

首 先我们应明白的是,黄帝之作为华夏民族的祖先,只是一种文化现象,是华夏
族作为一个民族所具有的共同文化在民族心理素质上的表现。它与真的历史并不是一回
事。这种现象,也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早在华夏民...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3498
35
中国各民族精神文明排座次:羌族第一,藏族第二,维吾尔族第三,蒙古族第四,回族
第五,汉族第十五

(博讯 boxun.com)
周止戈


2007年7月出版的《中国古典学》第一卷《中国西部文明研究•清江篇》将中
国各民族按精神文明的高低排座次,结论如下:

序号 族名 人口(1990年) 分布 主要信仰
1 羌族 198252 四川藏传佛教
2 藏族 4593330 西藏、四川、甘肃藏传佛教
3 维吾尔族 7214431 内蒙古及全国伊斯兰教
4 蒙古族 4806849 内蒙古及全国藏传佛教
5 回族 862978 中国西北伊斯兰教
6 苗族 7398035 湖南、贵州、湖北道教、基督教等
7 土族 191624 青海、甘肃藏传佛教
8 撒拉族 87697 青海、甘肃伊斯兰教
9 东乡族 373872 甘肃、新疆伊斯兰教
10 保安族 12212 甘肃伊斯兰教
11 裕固族 12297 甘肃藏传佛教
12 柯尔克孜族 141549...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36
胡适鼓吹疑古史学的要害是主张文化殖民化
- 何新《论中国历史与国民意识》
五四运动鼓吹反孔推翻礼教,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进步有重大意义,但在文化上则有
殊多误解与曲解。胡适、顾颉刚创《古史辩》派,以经验主义推翻中国古史系统,致使
疑古之谬种流传久远,一直影响到今天。
西方将自己的传统追溯于《旧约》及希腊以至苏美尔、埃及神话。《圣经》中说耶稣被
钉死在十字架上,但犹太密教则一直有另一种说法认为耶稣并没有死,钉在十字架上的
只是替身。耶稣有后裔,出卖耶稣的犹大乃是圣人。共济会就认为耶稣后裔一直被“锡
安山隐修会”的修士和“圣殿骑士”们在法国秘密守护直到今天。11 连这样的重大历
史宗教问题西方人至今还没有弄清真相。但西方学术界却并无疑古之风潮,反而一直致
力于将特洛伊、大西岛及《圣经》中的传说一一考实。
近世学人中,最可鄙视的就是胡适。此人之师傅杜威是19世纪美国共济会大师。胡适之
流专对中国之历史大举“疑古”。其最为荒谬的就是不仅否认炎、黄、尧、舜、禹之存
在,而且否认在《史记》及古史中谱牒有序、记述彬然的夏王朝的存在,使华夏古史无
端地被抹空了数千年。近世只知耳食之言的文人墨客关于...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许宏玩弄二里头、夏朝、考古学界和历史学界于股掌之中
来源:文行先生 时间:2018-07-08
40 0 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二里头和夏朝问题是当今中国历史学界和考古学界的前沿问题,貌似具有巨大的争议。
经过较长时间的跟踪研究,我认为,二里头和夏朝的问题不是资料问题,而是逻辑和常
识问题(深层次是史观问题,而史观的背后是政治)。
为什么这么说?
正像拙文(必须把许宏调离二里头,否则,夏朝得不到实证)所说,许宏先生是立场和
偏见先行(可能受拙文影响,《三联生活周刊》在“寻找夏朝”专栏的篇首和篇首就直
指立场问题),利用其二里头队长这个职位的权威,故意把水搅浑,玩弄学界于股掌之
中,导致很多问题陷入“逻辑混乱”。
许宏的不少说法貌似非常严谨,让人感觉到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者,甚至觉得,
他是中国学界的“濒危动物”,唯一“珍宝”,唯一的“良知”,唯一的“真正”的学
者。
许宏关于二里头和夏朝的问题的“严谨”言论确实具有巨大的迷惑性,如果不去深究,
不进行逻辑思辨,就难以揭穿其“貌似非常严谨”的背后是什么?
就当前中国学界关于二里头和夏朝的“漩涡”,只要驳倒许宏...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272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tardance (狗牌撸子), 信区: History
标 题: 中国文明西来说的流播与文明的自我认同
关键字: 白钢 中国文明西来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Nov 20 08:16:11 2011, 美东)
转贴这篇狗到的文章是为了回应:“看起来中华文明真的是起源于苏美尔文明” 一文。
C. J. Ball 的《汉语与苏美尔语》是“中华文明西来说”重要文献。“中华文明西来
说”确实不令人信服,实质上已经被放弃,只有学术史上的意义了。如果想要重新提出
,需要有新的材料支持。仅仅把旧的资料翻出来是远远不够的。
下面的文章算是讨论学术观点背后的社会心理问题。但是对“中华文明西来说”有比较
好的总结。
中国文明西来说的流播与文明的自我认同
2011-02-09 13:51 白钢 来源: 四月网
核心提示:中国文明西来说就其所依凭之语言、器物、文化证据言,以今日之学术视之
,根基虚浮而多臆想凿空之论,本不足待言,唯其于中国近代思想史所产生之影响及其
折射之文明认同意识,颇有可道者。本文试图稍稍勾勒其生成流播之轨辙...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9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7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eseClassics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beida (北大民工),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项婴是谁?-《史记》奉“项婴”头而窜的误会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Wed Feb 18 12:49:47 2004) WWW-POST
项婴是谁?-《史记》奉“项婴”头而窜的误会
by 北大民工
中华书局版《史记》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官方版本,当年毛主席要用自己的稿费印大字本
给高干们读的,也就是这个版本。现在有影印的宋本《史记》了,但仍然不是普通人能买
的起的。对大部分人而言,还是读中华书局版《史记》的比较多吧。
这个版的确也相当好,用的是张文虎校刊的金陵书局本作底本,把三家注都移到每段正文
之后,易读得多。更重要的是,加了现代标点。建国后若干饱读诗书的老同志被集合起来
,发挥余热,校勘标点古籍,中华书局版的《二十四史》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此版一出,
几乎是余版尽废。可是,这并不意味着这个版本就没有错误了。正因为这个版本所拥有的
压倒性优势,如果有错误,其影响也是最大的。
《淮阴侯列传》里面有... 阅读全帖
r*****d
发帖数: 57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原创】鲁迅的一件缺德事
【原创】鲁迅的一件缺德事 [几曾回首] - reached(1532 bytes ) (3593
reads)2004-05-17
【原创】鲁迅的一件缺德事
文章来源: reached 于 2004-05-17 04:54:08
1923年5月,顾颉刚在《读书杂志》第9期上发表《与钱玄同先生论古史书》,认为“自从
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的古史系统,是到汉代才层累伪造出来的。附带着还谈到
“禹,《说文》云:‘虫也,……’,大约是蜥蜴之类。我以为禹或是九鼎上铸的一种动
物。”作为讨论对象的钱玄同第一个站出来表示有所保留的响应:“先生说‘层累地造成
的中国古史’一个意见,真是精当绝伦。”“先生据《说文》云,……以为大约是蜥蜴之
类,窃谓不然。”接着,又有人着文表示反对,顾颉刚便在《讨论古史答刘胡二先生》中
发表声明:“禹为动物,出于九鼎,……这原是一个假定”。
这个话题看起来可笑,是个学术问题。顾先生的治学态度是严谨的。
鲁迅先生后来却创造了下面这个笑话。我虽是鲁迅的忠实信徒,但是对鲁迅借大禹话题对
顾先生的人身攻击不敢苟同。
1935年11月,原本支持过顾颉刚的“怀疑”态度的鲁
z***c
发帖数: 2959
42
对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质疑
沈善增
在网上看到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两篇文章:《〈保训〉十疑》与《作伪与防伪
之博弈》。以我孤陋寡闻,不知姜广辉先生为谁,但从文章看,旁征博引,推理缜密,
一定是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的专家。文章收藏了,待以后好好研读。但对他文章中提出
的质疑,我也有些疑问,提出来向方家与各位对此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求教:
一,姜先生以舜“亲耕”来证明“清华简”涉嫌“高级”作伪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理由是:“因为在古代,‘亲耕’二字从来不是随便用的。我们查了汉代以前古籍,只有
天子、诸侯行藉田礼时,方书‘亲耕’,三公九卿大夫随行藉田礼时,则书‘躬耕’。而
天子微时、圣贤在隐,皆书‘耕’或‘躬耕’,绝对不书‘亲耕’。传世文献在述及舜的
往事时照例皆书‘舜躬耕历山’云云。王连龙先生文章说:‘《保训》篇既然为传世抄
本,即不排除异文讹误、甚至润色改写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排除,即便如此
,古人无论如何‘润色改写’,都不应该犯这种一面说‘舜旧(久)作小人’,一面又说‘
亲耕于历丘’的低级错误的。犯这种错误的只能是不懂史书笔法的现代作伪者。”
看来理由很充分,把传抄时...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43
对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质疑
沈善增
在网上看到姜广辉先生质疑“清华简”的两篇文章:《〈保训〉十疑》与《作伪与防伪
之博弈》。以我孤陋寡闻,不知姜广辉先生为谁,但从文章看,旁征博引,推理缜密,
一定是古文献学、古文字学的专家。文章收藏了,待以后好好研读。但对他文章中提出
的质疑,我也有些疑问,提出来向方家与各位对此问题有兴趣的朋友求教:
一,姜先生以舜“亲耕”来证明“清华简”涉嫌“高级”作伪的可能性“非常之大”,
理由是:“因为在古代,‘亲耕’二字从来不是随便用的。我们查了汉代以前古籍,只有
天子、诸侯行藉田礼时,方书‘亲耕’,三公九卿大夫随行藉田礼时,则书‘躬耕’。而
天子微时、圣贤在隐,皆书‘耕’或‘躬耕’,绝对不书‘亲耕’。传世文献在述及舜的
往事时照例皆书‘舜躬耕历山’云云。王连龙先生文章说:‘《保训》篇既然为传世抄
本,即不排除异文讹误、甚至润色改写的情况存在。’这种情况当然不能排除,即便如此
,古人无论如何‘润色改写’,都不应该犯这种一面说‘舜旧(久)作小人’,一面又说‘
亲耕于历丘’的低级错误的。犯这种错误的只能是不懂史书笔法的现代作伪者。”
看来理由很充分,把传抄时... 阅读全帖
j****7
发帖数: 667
44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如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
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
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
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为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为一个孝
子的模范。
第三,在这样的状况下,我们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一件事在传
说中的最早状况。如我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但可以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
顾颉刚在《古史辨》中提出的最著名的十个论点:
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
禹是动物,是神,与夏无关
尧舜禅让说是战国时代墨家所编造
孔子作《春秋》说是儒家所伪造
《老子》成书在秦汉之际
《尚书》中的《禹贡》作于战国,《尧典》写定于汉武帝时
《周礼》是刘歆伪造,《左传》为刘歆重编
“炎帝神农氏”等古史人物名为刘歆所编造
夏“少康中兴”的历史是东汉人所编造
《孔子家语》是王肃伪造
g******t
发帖数: 1815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对待先商,正确的科学态度
豆腐渣工程已经上书了,李学勤利用政治运动批死人整活人起家的内幕也上书了,你悲
愤也没有用了
http://www.baike.com/wiki/%E3%80%8A%E5%8F%A4%E5%8F%B2%E8%80%83%
最近出版的《古史考》九卷彻底否定夏商周断代工程、李学勤“走出疑古”。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和湖北民族学院专家编辑、2003年12月由海南出版社出版
的《古史考》九巨册,第五至九卷釜底抽薪地反驳了李学勤“走出疑古”,首次披露了
他利用政治运动批死人整活人起家的内幕,第九卷彻底否定夏商周断代工程,在北京反
响强烈。92岁的省部级革命家何幼琦专著《西周编年史复原》第十章“假冒工程 不验
而收”更是痛斥断代工程假冒伪劣,欺骗党中央。可以说《古史考》在被捧上天的断代
工程的棺材上钉上了最先一颗钉。
现代版《古史考》九卷是专题论文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湖北民族学院专家历时三年
编纂而成,汇集国内外经典力作,旨在展示1949年至2003年54年间中国古典学的重大进
展和前沿成果,是高起点的纯学术著作。

发帖数: 1
46
古文字和《周易》经传中出现人物的考古学研究
《周易》经传中出现的人物,种类繁多,大人、小人、王、君子、大君、武人等等,随
着历史的流失,我们已经无法复原那些名称背后的真正指代人物究竟是谁。但是,有些
人物则因为其史实的唯一性而迫使我们不得不去面对,伏羲、神农、高宗、帝乙、文王
、康侯、箕子等人物,他们或者是历史上的曾经存在过的真实人物,或者是当时神话传
说中的人物,这些人物因为生活年代的不同,客观上也可以作为判断《周易》文本成立
的具体时间段的重要证据之一。随着最近几十年考古学和古文字学研究的进展,对这些
人物史实的重新审查和考证成为可能。
1942年在湖南长沙子弹库出土了战国楚帛书甲篇。其内容上出现了伏羲和女娲名字以及
相关的创世神话,即:
“曰故(有)熊包戏,出自(帝)震,居于雎(山),厥□渔渔,□□□女,梦梦默默
,亡章弼弼。□每水□,风雨是阏。乃取□□子(氏)之子,曰女皇,是生四子。”
楚帛书是战国时期之物,则可以证明至少当时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创世传说。如此
成熟而又系统的文献史料的出土,证明了在战国时代以前的西周中期到春秋初期之间就
已经存在着伏羲和女娲的神话传说,《易传...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7
世纪之交轰动一时的夏商周断代工程,以空前的规模引发一波古史年代学研究的风潮,
在中国学术史上无疑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但工程的“阶段成果”公布后,在国内外
学术界也引起一些争议。近十几年来,仍有不少学者不避繁难,继续致力于夏、商、西
周三代年代的探索,张富祥教授的《〈竹书纪年〉与夏商周年代研究》(下简称《研究
》)是这方面综合撰述的最新成果之一。
断代工程留给社会各界的总的印象,是创新性地引进金文历谱、考古测年及天文推算等
多学科手段,并结合零散的古文献年代资料,以重新“拟合”西周共和以前的三代年代
。张先生的《研究》对这一路向是有保留的,强调当下本课题研究的可行的路径,“应
该还是在现存古文献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方联络和考证,力求将已有的年代系统调整
到目前能够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水平上,以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更为有效的借鉴
”,而不是脱离旧有的记录而另外拟合一套数据。为此他转换思路,着重围绕现在所知
最古而已残缺变乱的年代学文本《竹书纪年》展开考证,并以《史记》所见相对可靠的
西周鲁国纪年为主要参照系,同时尽可能地利用其他文献史料和金文史料,力求恢复古
本《竹书纪年》原载的三代王...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8
何新希腊伪史批判:古雅典有多少人?
2012-09-18
何新希腊伪史批判:从雅典城的人数谈起
兼论关于古希腊的史料与传说之不可信
本文之要点是指出多数国人包括许多希腊史专家至今都不知道的一个基本事实——在西
罗马帝国灭亡后(公元5世纪)到文艺复兴(15世纪)的1000年所谓“黑暗世纪”(中
世纪)里,整个欧洲的人根本不知道世界上曾经存在什么希腊文明,也没有人懂希腊文。
文艺复兴前后,欧洲学术界是通过十字军、东罗马人和阿拉伯人的媒介,才知道有所谓
希腊文明的存在,并且有学者开始通过希伯来文和阿拉伯文学习希腊文,开始了解希腊
,也开始利用和炒作希腊这个话题。于是,在这个过程中就出现了对于希腊文献和文化
的大规模而且有意识地伪造活动。
所以无须引用关于希腊有多少书籍、多少文物来反驳本人——我们前此已经列举许多证
据证明,那许多书籍包括荷马都是可疑的近代赝品。也许你已经翻译过或者阅读过无数
关于荷马、休昔底德、希罗多德、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的书——但只要你此前并不知道
这些书中其实有许多内容是靠不住的灌水,那你译了也是瞎译,读了也是白读。
我最近查阅了大批中国人翻译的希腊题材书籍——我惊讶... 阅读全帖
y***u
发帖数: 7039
49
几位博友对高某批何以及老何驳高的评论
以下是本博博友对何新驳高某文的几片跟帖评论:
哥是流氓没文化 对你的博文发表评论:
2014-03-01 13:59:01
贴一个朋友对高某文章的的看法。高某文的性质属于一个轻浮媚外文人被击中命根,有
打碎饭碗之忧,遂疯狂反扑,结果却一口狠的地方都没咬到:
1、“ 据作者(指何新)称,这位胡(适)骨干发展了他的下线顾颉刚,策划并制造
了古史辩运动,否定了中国的上古史,沉重打击了国人的自尊自信。”
——这不像是中国人的口吻!顾颉刚的研究本来就有根本性的错误。
2、 “书中到处可见饱满的情绪和昂扬的斗志,所缺的是细密的分析和连贯的论证。”
——老何是在占有海量文献史料的基础上做的缜密剖析,各论点直接能够相互印证,冷
峻客观,貌似一点也没感情用事。
3、 “ 养活四五个社科重大项目,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中国文人在权力,金钱和洋人面前总是一副贱兮兮的恶心样,龟鳖学棍圈子才张口
闭口社科项目(圈钱吗!),老何可从不弄这个。
4、“ 一个读不懂希腊文、手捧荷马史诗而望洋兴叹的人,如何能“杜撰”出两万多
行的希腊文诗句?”
——古老的希腊文著作在哪儿?哪...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50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田余庆先生今晨在京去世。我们经《东方早报·上海书评》授权,
重刊田先生谈其代表作《东晋门阀政治》中未能如愿完成部分的访谈,以纪念。
田余庆先生的名著《东晋门阀政治》自1989年首次出版以来,虽不曾洛阳纸贵,但
史学圈内的评价却持续走高,先生将东晋一朝之门阀政治视为“皇权政治在特殊条件下
出现的变态”的观点也早已深入人心。该书再版之际,我们约请年届九十高龄的田先生
再谈皇权政治与门阀政治。在田先生看来,并无充分史料证明中国曾出现过西方式的“
贵族政治”,即使是东晋门阀政治,也并未真正偏离皇权政治传统,“专制皇权可能一
时式微,可能一时旁落,但是不能须臾缺失”。
不无遗憾的是,这次再版时田先生本想增补一章《温峤与江州》,由于健康原因,
最后并未如愿完成。此次访谈中我们特别请田先生谈了谈这部分未能问世的内容,希望
略补此憾。
在最新版的《东晋门阀政治》后题记中,您说本来还要写一章“温峤与江州”。按
照您的归类,温峤似乎不是第一流的东晋门阀士族,为什么要加入这一章呢?
田余庆:关于温峤,我初探东晋门阀政治时已有较深印象。以他平庸的条件,过江
不久就得到执政诸高门的接纳和信任,...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