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册以
首页 6 7 8 9 10 (共10页)
x********v
发帖数: 2535
1
中国新增的国土面积几千平方公里从哪里来?
[此博文包含图片] (2008-10-07 00:01:57)
转载
标签:
边界勘定
国土面积
被占领土
塔吉
中国
国际
李小龙
沙俄
左宗棠
总统
谈判
分类: 军事
中国和美国各自表述的“中国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
——中国领土面积再考
一、引言
2003年,我东方第一才子书法家李小龙曾写过一篇《中国领土面积考》,当时能查
阅的资料较少,所以其文中也有一些不足。但文中最后给出的结论是正确的。文章是根
据美国CIA (即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数据和中国官方数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简
册)分别计算出来的,两者计算结果基本一致,即中国宣称的领土面积实际应为972万
平方公里.本文重点谈谈中国官方和美国官方各自表述的“中国领土面积960万”的来源
和内涵。我东方第一才子书法家李小龙希望能由此澄清目前对中国领土面积的许多以讹
传讹。
二、问题的提出
美国CIA(即美国中央情报局)给出的中国领土面积是959.70万(近960万),其中
陆地面积(land ar...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2004 (挑灯看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大陆新版《中华民国史》编纂过程及价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8 19:00:53 2012, 美东)
金以林: 大陆新版《中华民国史》编纂过程及价值
一 引言
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两岸对民国史的叙述,从结构上讲长期以来是完全一致
的,特别是对1927年以前的叙述和评价几乎相同。比如两岸论述民国史的开端,大都从
民国纪元前18年(1894年)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开始。国史馆编纂的《中华民国史事
纪要》、教育部主编的《中华民国建国史》,以及大陆出版的诸多民国史研究论著中都
是如此。大陆新近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亦是如此。
事实上,长期以来两岸都在一个非常相近的“革命史观”下叙述民国史。对晚清政府、
辛亥革命、北洋政权的认识,双方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对此后的历史叙述,在历史分
期和结构上双方也完全相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924-1927年,大陆称之前“
大革命”、台湾称之为“国民革命”;1927-1937,大陆称之为“土地... 阅读全帖
g******4
发帖数: 6339
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ogo2004 (挑灯看剑),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大陆新版《中华民国史》编纂过程及价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28 19:00:53 2012, 美东)
金以林: 大陆新版《中华民国史》编纂过程及价值
一 引言
我注意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两岸对民国史的叙述,从结构上讲长期以来是完全一致
的,特别是对1927年以前的叙述和评价几乎相同。比如两岸论述民国史的开端,大都从
民国纪元前18年(1894年)孙中山先生成立兴中会开始。国史馆编纂的《中华民国史事
纪要》、教育部主编的《中华民国建国史》,以及大陆出版的诸多民国史研究论著中都
是如此。大陆新近出版的《中华民国史》亦是如此。
事实上,长期以来两岸都在一个非常相近的“革命史观”下叙述民国史。对晚清政府、
辛亥革命、北洋政权的认识,双方的观点几乎是一致的;对此后的历史叙述,在历史分
期和结构上双方也完全相同,可大致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924-1927年,大陆称之前“
大革命”、台湾称之为“国民革命”;1927-1937,大陆称之为“土地...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陆谷孙: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3 00:12:03 2016, 美东)
(本文摘自陆谷孙《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
忘记是哪一位大家(昆德拉?)说过,夕阳的余晖使一切显出醇美。年时何速,一不留
神,老已冉冉近矣,自己不但满了一个花甲,更成了复旦外文系现职教员中最年长的一
位。夕阳的余晖下,重存往会,怀想亲爱,不时有一幅幅师长的影像游走脑际,寤寐无
忘!
20世纪50年代初,内地的高等院系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组调整。政治上向着苏联
的“一边倒”导致俄语畸形行俏,而被贬作“帝国主义语言”的英语则迭遭砍伐,直到
全国之大只剩下七八个高校英语专业为止。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专业是当时硕果仅存
的“七零八落”之一,更因为调入了原先分别供职于几家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复旦以
外其他国立大学多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一时颇有群贤毕至之盛,成为院系调整的“得
益大户”。
复旦外文系虽也有调出支援外校者,如冒效鲁先生之调往安徽大学,方重先生之调往上
海外语学院,...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6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k*******d
发帖数: 1523
7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 云龙吟 4
书名丨六朝云龙吟4
作者丨弄玉X龙璇
出版丨河图文化有限公司
简介:
程宗扬做梦都没有想到那宛如神仙的剑玉姬出招如此狠辣,藉由云如瑶流产之事,
嫁祸给萧遥逸!他怒极、恨极,更恼自己一直披着小侯爷的名而没有解释!云家因此事
切断给予江州的援助,江州纵有殇侯坐镇,又能支撑多久?
宋国朝堂因纸币发行而派系倾轧;太乙真宗的掌教之争终是尘埃落定;剑玉姬虽算
无遗策,黑魔海巫宗却非团结一心……
目录: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一章
巍峨的梵天寺木塔浸浴在苍茫的暮色中,一行白鹭掠过飞挑的塔檐,檐角金色的铜
铃在晚风中摇曳,发出清脆的响声,铃身映射出落日的余晖。
站在凤凰岭的最高处凭栏远眺,半岛上的雷峰塔、碧波荡漾的西子湖,甚至湖畔绿
杨荫里的翠微园都隐约可见。
当目光掠过湖畔那边的桃林,程宗扬的眼角微微跳动了一下。
剑玉姬放出话,要斩断云氏对江州的支持,但经过自己在中间的奔走,如今的云家
与江州已经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利益共同体;黑魔海在晋国的根基早已被清除干净
,她哪里来的信心和手段能拆散双方的合作?
秦桧道:“剑玉姬……是个什么样的人?”
对于秦桧的询...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云龙吟34
第一章
南宫,玉堂前殿。
御座旁,两盏一人多高的连枝灯光焰四射,将大殿映照得灯火通明。几名戴
着貂蝉冠的中常侍立在御座两侧,乌黑的袍服犹如群鸦。
天子刘骜拿着一册竹简仔细看着,脸色越来越阴沉,还没看完,他就按捺不
住,挥手将简册摔到地上。
「啪」的一声,皮绳断开,竹简在大殿上四处乱飞。刘骜尚不解气,一脚将
御案踢翻,咆哮道:「好大的胆子!」
唐衡、徐璜、左悺、具瑗等人低着头,两眼看着鼻尖,大气也不敢透一口。
中行说倒是满不在乎地扬着脸,但这会儿也识趣地闭紧嘴巴。
一名小黄门爬在地上,轻手轻脚地将散落的竹简一一收拾起来。
蔡敬仲脸色苍白得像死人一样,没有一丝表情,语调也没有丝毫起伏,「非
止京师一地,各郡国商贾名下田地,亦被豪族侵吞。大司农宁成,籍在宛郡,日
前以铜铢五贯,购地千亩,每亩仅五文。」
刘骜愈发恼怒。他专门任命宁成为大司农,主持算缗,没想到连他都在其中
上下其手。
蔡敬仲无视天子和几位中常侍的脸色,旁若无人地说道:「算缗令一出,官
吏视商贾如肥羊,无不染指。连鸿胪寺这等所在也不甘其后。大行令某,前日便
一掷百万,在上津门外购置了大片田地。」
徐璜心里骂了句娘,硬着头皮想站出来... 阅读全帖
i****r
发帖数: 1803
9
第一章
程宗扬觉得自己一生的震惊都在这一晚用完了。 至高无上的天子在自己眼皮底下暴毙
,倍受荣宠的妃嫔像娼妓一样被人淫辱,鲜血和杀戮在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中肆意流淌。
吕冀的猖狂和嚣张远远超出自己的想像,但程宗扬无论如何也想不到,吕冀会肆无忌
惮到如此地步。
楼梯下方,吕冀像骑着一匹美丽的小母马一样,骑在友通期臀上,一边扯住友通期颈
中的绳索,死死勒紧,神情兴奋而凶狞。 友通期六识被禁,此时扬着面孔,空洞的双
眼圆睁着,嘴巴越张越大,连舌头都伸了出来。
绳索深深勒进少女粉嫩的玉颈,一点一滴地绞杀着她的生命。 不多时,友通期便呼
吸断绝,气息全无,她粉白的玉颈软软歪在一边,美丽的面孔再没有一丝血色。 吕冀
满脸兴奋,在友通期身躯抽搐的雪臀内狠狠挺动几下,然後放肆地喷射起来。
赵合德双手捂住嘴巴,身子瑟瑟发抖,整个人都到了崩溃的边缘。 天子的死让她惊
骇欲绝,友通期的死却让她感同身受——假若当初她不是代替自己入宫,
此时受尽淫辱,最终在无意识中凄惨死去的就是自己了。
人死如灯灭,无论生前如何地位尊崇,权倾天下,又或者如何的千娇百媚,
芳华绝代,死後都只是一具冰凉的尸体。 ...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10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苹果之迷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陆谷孙: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3 00:12:03 2016, 美东)
(本文摘自陆谷孙《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
忘记是哪一位大家(昆德拉?)说过,夕阳的余晖使一切显出醇美。年时何速,一不留
神,老已冉冉近矣,自己不但满了一个花甲,更成了复旦外文系现职教员中最年长的一
位。夕阳的余晖下,重存往会,怀想亲爱,不时有一幅幅师长的影像游走脑际,寤寐无
忘!
20世纪50年代初,内地的高等院系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组调整。政治上向着苏联
的“一边倒”导致俄语畸形行俏,而被贬作“帝国主义语言”的英语则迭遭砍伐,直到
全国之大只剩下七八个高校英语专业为止。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专业是当时硕果仅存
的“七零八落”之一,更因为调入了原先分别供职于几家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复旦以
外其他国立大学多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一时颇有群贤毕至之盛,成为院系调整的“得
益大户”。
复旦外文系虽也有调出支援外校者,如冒效鲁先生之调往安徽大学,方重先生之调往上
海外语学院,...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陆谷孙: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3 00:12:03 2016, 美东)
(本文摘自陆谷孙《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
忘记是哪一位大家(昆德拉?)说过,夕阳的余晖使一切显出醇美。年时何速,一不留
神,老已冉冉近矣,自己不但满了一个花甲,更成了复旦外文系现职教员中最年长的一
位。夕阳的余晖下,重存往会,怀想亲爱,不时有一幅幅师长的影像游走脑际,寤寐无
忘!
20世纪50年代初,内地的高等院系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组调整。政治上向着苏联
的“一边倒”导致俄语畸形行俏,而被贬作“帝国主义语言”的英语则迭遭砍伐,直到
全国之大只剩下七八个高校英语专业为止。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专业是当时硕果仅存
的“七零八落”之一,更因为调入了原先分别供职于几家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复旦以
外其他国立大学多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一时颇有群贤毕至之盛,成为院系调整的“得
益大户”。
复旦外文系虽也有调出支援外校者,如冒效鲁先生之调往安徽大学,方重先生之调往上
海外语学院,... 阅读全帖
j*******u
发帖数: 712
1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召会的七个时期
召会的七个时期
诗歌:补512首
读经:
启一4 约翰写信给在亚西亚的七个召会:愿恩典与平安,从那今是昔是以后永是的,
从 祂宝座前的七灵。
启三1 你要写信给在撒狄的召会的使者,说,那有神的七灵和七星的,这样说,我知
道你的行为,按名你是活的,其实是死的。
启三8 我知道你的行为;看哪,我在你面前给你一个敞开的门,是无人能关的;因为
你稍微有一点能力,也曾遵守我的话,没有否认我的名。
壹 在亚西亚的七个召会,是实在的七个地方召会,预言性的表明召会所已经经过,并
将要经过的七个时期,直到主来。(启二~三。)
贰 在以弗所的召会描写第一世纪末,初期召会的末了阶段。(启二1~7。)
叁 在士每拿的召会预表从第一世纪末至第四世纪初,在罗马帝国逼迫之下受苦的召会
。(启二8~11。)
肆 在别迦摩的召会预表属世的召会,与世界联婚的召会,从第四世纪初康士坦丁大帝
接纳基督教之日,至第六世纪末教皇制度建立之时。(启二12~17。)
伍 在推雅推喇的召会预表从第六世纪后期教皇制度确立,至召会时代末期的背道召会
。(启二18~29。)
陆 在撒狄的召会预表从十六世...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4
(本文摘自陆谷孙《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
忘记是哪一位大家(昆德拉?)说过,夕阳的余晖使一切显出醇美。年时何速,一不留
神,老已冉冉近矣,自己不但满了一个花甲,更成了复旦外文系现职教员中最年长的一
位。夕阳的余晖下,重存往会,怀想亲爱,不时有一幅幅师长的影像游走脑际,寤寐无
忘!
20世纪50年代初,内地的高等院系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组调整。政治上向着苏联
的“一边倒”导致俄语畸形行俏,而被贬作“帝国主义语言”的英语则迭遭砍伐,直到
全国之大只剩下七八个高校英语专业为止。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专业是当时硕果仅存
的“七零八落”之一,更因为调入了原先分别供职于几家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复旦以
外其他国立大学多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一时颇有群贤毕至之盛,成为院系调整的“得
益大户”。
复旦外文系虽也有调出支援外校者,如冒效鲁先生之调往安徽大学,方重先生之调往上
海外语学院,林今先生之调往厦门大学,朱复、索天章等先生之调往军队外语学院(后
陆续调回),然与调入者相比,毕竟是少数。那时,作为学生,仰望复旦外文系各位师
长,真可谓芒焰熠熠,大才槃槃;居心向学之士,只要善从诸儒不同的学养和专长,...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4
第四章近代军用工业之一——从安庆内军械所到江南制造局①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安庆内军械所
在本书前三章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
提出,或是洋枪洋炮的使用和“借师助剿”的实行,都在某一侧面和一定程
度上,为中国自己创办近代军用工业,作了思想上和技术上的准备。尤其是
清军使用洋枪炮、火轮船和“借师助剿”的实践,对清政府的军政官员下定
自己掌握先进武器的决心,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值得指出的是,对于中国
必须设厂制造枪炮轮船的直接认识,始自林则徐。林则徐在两广总督任内与
英国侵略军的接仗中,即明确意识到:为了国防的需要,不仅从西洋购买火
炮船只,更要自己制造,而首先在国防前线地区制造。他说:“以船炮而言,
本为防海必需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事筹维。..
粤东关税既比他省丰饶,则以通夷之银,量为防夷之用。从此制炮必求极利,
造船必求极坚。”①魏源并建议在虎门外的大角、沙角建立造船厂和火药局各
一座,雇用法、美等国技术工匠,制造船炮。这种主张在当时虽未能实现,
但对后人的影响却是深远的。直至60年代洋务运动兴起并付诸实践后,左宗
棠因此举被顽固...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12
第十二章金属矿的开采与冶炼
一、开采金属矿的目的及其简况
所谓金属矿,在当时是指金、银、铜、铅、铁等种类。在1874—1875
年间,大臣疆吏筹议海防中奏请开采煤炭时,常常是煤铁并提,也涉及铜铅
等五金矿藏。例如丁日昌于1874年在其《海防条议》中说:“镇江之东南山
煤铁五全似皆可采。..产煤之处皆多产铁。..五金煤铁等项,非特利源
所系,亦军事胜败所关,..故开矿一层,尤为目前军事饷事之第一要务矣。”
③其他封疆大吏也有类似的煤铁五金并提的说法。但付之于实行时,首先是煤
炭,虽也注意到铁的开采,实际上却未曾与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先煤
后铁”是办洋务企业者常讲的一句话,其他金、银、铜、铅等就等而次之了。
这可能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所造成:一是洋人觊觎中国矿藏最早的着眼点是
煤炭,清政府洋务派为保护自身的利权,故把采煤放在优先的位置:二是洋
务军用工厂和兵商各轮迫切需煤,不橡五金那样可以暂时从缓;三是采煤较
为易办,并且采出来即可使用,经济效益也可以立竿见影,不像铜、铁等金
属需要有一个冶炼加工过程。以故,金属矿使用机器开采与冶炼,延至1880
年前后始提到实践的日程,比之煤炭的开采晚...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陆谷孙:英文系里的那三个大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Feb 13 00:12:03 2016, 美东)
(本文摘自陆谷孙《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
忘记是哪一位大家(昆德拉?)说过,夕阳的余晖使一切显出醇美。年时何速,一不留
神,老已冉冉近矣,自己不但满了一个花甲,更成了复旦外文系现职教员中最年长的一
位。夕阳的余晖下,重存往会,怀想亲爱,不时有一幅幅师长的影像游走脑际,寤寐无
忘!
20世纪50年代初,内地的高等院系经历过一次大规模的改组调整。政治上向着苏联
的“一边倒”导致俄语畸形行俏,而被贬作“帝国主义语言”的英语则迭遭砍伐,直到
全国之大只剩下七八个高校英语专业为止。复旦大学的外文系英语专业是当时硕果仅存
的“七零八落”之一,更因为调入了原先分别供职于几家教会大学、私立大学和复旦以
外其他国立大学多位有经验的英语教师,一时颇有群贤毕至之盛,成为院系调整的“得
益大户”。
复旦外文系虽也有调出支援外校者,如冒效鲁先生之调往安徽大学,方重先生之调往上
海外语学院,...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8
那年那月的你,被老师点起背诵课文,倒扣在桌面上的书里掖着折角,还有你临时抱佛脚添上的疑难字注音。全班同学跟着你的背诵翻到下一页,你却想不起下一页上写的是啥,同桌的羊角辫女生轻声提示了两个字,你没听清楚,还是卡壳。那窘迫与燥闷至今难忘。
那年那月的你,期末考试最后一门结束,书包倒空,“鲁郭巴老曹”和“唐宋八大家”,俱往矣!亭子间书架底下一塞,或者干脆找弄堂里收废品的老头过来秤分量,卖得几角钱换小人书看。
刚刚闭幕的上海书展上,带着儿女的你,不经意路过上海教育出版社的柜台,余光扫过,记忆闪亮,那不是那年那月的语文课本?!只是它们那么新,那么整洁,就像从来不曾使用过,就像儿时的自己在新学期开学时从老师手里领来的模样……
“孤本”教材,出版社也只保存了一两套
“哎哟喂,这不是我以前用过的书嘛!”
“儿子快看,这是妈妈以前读的课本!”
“真可惜啊,我以前的课本都扔掉了,蛮好留下来的!”
书展一周,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在这里驻足,找到了自己童年的回忆。惊喜交加、、爱不释手、拍照留念的场面几乎没停过,让“潜伏”在人群中的上海教育出版社的值班人员十分满足。
“这书卖吗?”很多人扬起手中的某一册课本,充满...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三年前,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带团赴中国大陆访问故宫,首度开启两岸故宫的文化交流。那一年,台北「故宫」的年参观人数首度达到344万,2010年又增至384万。大陆游客正成为台北「故宫」急速增长的新客人。大陆游客甚至很大程度上促发了台湾地区领导人马英九宣布启动台北「故宫」史上最大一次扩建工程――「大故宫计划」。
在刚刚闭幕的「两会」上,对去年连发的「十重门」,故宫新任馆长单霁翔透露正在制定《故宫总体保护规划》,分别从10个方面提升故宫的管理。而今年正是台北「故宫博物院」正式动工落户50年,其在管理中的探索尤其是积极检讨的机制越发引人注目。近日,台北「故宫」首位女院长周功鑫接受本报专访,对台北「故宫」的管理「秘笈」以及即将招标的「大故宫计划」进行了详细解密。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东北后,国民政府开始计划将博物院文物南运。此后的80年里,南迁文物在多处辗转,最终分北京、南京、台湾三处安家。1948年因国共战乱,运往台湾的2972箱文物,占原南迁文物箱件数的22%。
关键词:失窃
移动文物不离院不离桌
文物不能够离开桌面或离开琅匣,只能在桌面上水平移动,也不能离开推送的车子,...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682
20
史学大师陈寅恪在《记唐代之李武韦杨婚姻集团》中指出,李唐皇室以关陇集团起
家,在婚姻上的择偶对象,最初自然多眷顾关陇集团;武则天入宫为一大转折点,标志
着山东集团成为李唐皇室的联姻对象,从而构成了所谓李武韦杨婚姻集团,适应了大唐
帝国的统治情势。
这一婚姻集团居于最高统治核心层的百余年间,也正是唐代文治武功的极盛期。安
史之乱后,这一集团势力衰竭,随之而来的,则是李唐中央政权丧失了统治全国的实际
能力。
这个著名的史学案例,其实际意义远远超出唐代政治史研究的视阈,在中国历代王
朝中,类似李武韦杨那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式的婚姻集团,几乎每个朝代都是存
在的,只是在具体表现方式上有所不同而已。在君主制下,任何皇室集团都试图通过婚
姻的纽带笼络或倚重一个或几个可靠有力的势力集团,使一姓的家国有一个更广泛坚实
的政治联盟基础。
如果说,历史上中原王朝往往以陈寅恪揭示的李武韦杨式婚姻集团缔结政治联盟,
那么,以少数民族而入主中原的封建王朝,其皇室往往通过世婚制的形式,构成一个持
续稳定的婚姻集团。他们立后册妃不必外求,只在后族中遴选。这种世婚形式的后妃制
度的产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人类婚...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1
许家屯回忆录曝六四前后鲜为人知高层斗争
微信
大中小 2016-06-29 05:17:21
多维历史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写道:五月十九日夜晚,李鹏声嘶力竭地在北京党政军干部会议
上宣布:学运是“动乱”,要反击动乱,杨尚昆宣称已调动军队进京。赵紫阳没有出席
这次会议。我感到赵紫阳可能给撵下台了,局势将会急转直下了。
原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图源:优酷视频截图)
一九八九年一月,方励之致函邓小平,要求大赦、释放因西单民主墙被捕的魏京生。二
三月中,国内一些著名的文化界人士,以及一批第一流的自然科学家,分别联名写公开
信,给中共中央、国务院及中央的主要负责人,表示支持方励之的建议,提出一系列民
主要求:改革政治体制、释放政治犯、取消以思想定罪等等。
这些人中有不少是共产党员,还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在国内外引起强
烈反响。海外不少著名的知识界、科学界人士纷纷呼应,发起签名支持运动,中国的政
治气候大有山雨欲来风啸满楼之势。我在香港也强烈地感觉到,一场政治风波即将来临。
我要新华分社的宣传部门收集,并整理香港和国际社会的反应,开始采取每天通过新华
社(小分社)的传真,向中央... 阅读全帖
b****q
发帖数: 567
22
许家屯香港回忆录:“六四事件”风云背后秘闻
许家屯,生于1916年,原名许元文,江苏如皋人,抗战期间参加革命。曾任中共江
苏省委第一书记、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书记、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许家屯是中共第十
一届、十二届中央委员,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第四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全国
人大常委。1989年“六四事件”期间,他默许当时中共驻港机构支持学运。北京宣布戒
严后,《文汇报》以开天窗形式发表社论,刊登“痛心疾首”四个大字,对香港社会产
生巨大冲击。1990年4月,他获悉自己将被整肃后经《文汇报》总编辑金尧如安排出走
美国。1991年被开除党籍,并撤销全国人大常委职务。1993年著有《许家屯香港回忆录
》。以下是该书前言和第十四章“六四”风云。
前言
我一向对写回忆录兴趣不大,总感觉到自己满意而又可供别人欣赏的事不多。对有
些熟人写的回忆录,自夸自大,“虚报冒领”他人成就为自己有的行为,更为反感。可
是,现在变了,要写回忆录了。
鬼使神差,临退休之年,碰到所谓“六四”事件,被卷入地方官原可置身事外的宫
廷之争。一个五十多年忠诚的共产主义的信徒,“旅游”到资本主义美国“休息”。这
对中国共产...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23
http://www.crt.com.cn/news2007/News/tgjx/16927153254A0H5E8B2DD71FFBB4F3H.html
2016-09-27 15:32:54来源:中红网—中国红色旅游网
作者:正言
中红网北京2016年9月27日电(正言)2016年9月13日上午九时,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
6楼50号法庭,庄严肃静,呈显法律的威严。李戈诉史义军侵害其祖父——东北抗联四
军军长李延禄将军名誉权一案正式开庭。
李戈说:“这一天终于等来了!”
今年一月,现年62岁的李戈女士怀着极大的义愤,向西城区人民法院是提交了民事诉状
。起诉对外称昌平区摄影家协会理事、抗联史研究人史义军侵害祖父李延禄将军名誉权
。李延禄是1929年参加革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创建东北抗日联军第四军(担任
军长)的革命老前辈。他在战争年代,为抵御日寇侵略,舍生忘死,保家卫国,建立了
不朽的功勋。建国后,为实现毛主席的嘱托,申请辞去副省长的行政职务,口述回忆,
1979年,由著名作家骆宾基整理出版了《过去的年代——关于东北抗联四军的回忆》。
史义军自2015年以来,以否定书中... 阅读全帖
W*******l
发帖数: 222
24
☆─────────────────────────────────────☆
GlacierMin (秦皇汉武) 于 (Sat Sep 17 22:24:44 2011, 美东) 提到:
我爸妈偶尔用落地晒衣架把衣服晾在阳台上。今天某个邻居丢了一个纸条。我看了以后
非常生气。字里行间充满了种族歧视。原文如下:
This is Not China...its the GOOD be USA(还双线画上了USA)!!
According to the Bylaws...you can not (画上了下划线)DRY/HANG clothes on your
balcony!
I am tired of seeing your laundry...takes away from the beauty of the
building. Please take care of today!
首句中就stereotype China and Chinese,让我非常不爽!靠,咱中国可是美国人的债
主!我仔细查阅了我的lease,里面只是说"may not"而不是"can not"。两个... 阅读全帖
z********f
发帖数: 452
25
来自主题: Midlife版 - 周末 给大家转一篇小说 - 赝品
赝品
《十月》
张大千人物
我和许耀宗是在潘家园地摊认识的。
许耀宗,天津人,出身名门,他祖父曾任北洋政府高官,落职后,喜收藏字画。因
此家中有大量书画留世。
许耀宗因为家族渊源,从小喜欢字画,因此与不少老一辈画家结下了不解之缘,帮
老画家卖出了不少字画。改革开放之初,他迁居日本,来往于东京与北京之间,进行中
日文化交流。许耀宗很会利用老祖宗的牌子,不管哪里来的字画、古董,他都说成是家
传家藏的。
当时,他拿来一册张大干人物册页,说是战乱年代,大千先生迁居成都时留下的。
他问我是否有意收下。前些日子,许耀宗曾卖给我一尺见方的两幅傅抱石山水人物画,
上有傅小石跋,日本装裱。我对这两幅小画比较满意。
我比较仔细地察看了张大千册页画,我先看题款,上款题:润良先生雅正。这个润
良,可能是末代皇后婉容的胞兄。册页是十开人物,人物有观海、坐禅、拜石、闲歇等
,神态各异,气度非凡。但人物头型,尤其是鼻子的细微处差异不大。还有一些疑点,
除上款几个字外,每张画都没有文字。画家的画与字相比,画比字容易仿。我看这画,
很像是教学时画的人物画。就算是真的,也是行货,不是精品。
许耀宗见我犹豫不决,便说,这样...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2067
26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康乾盛世
布鲁诺在罗马教廷的裁判所内直言:高加索山上的冰川,也无法冷去我心头的火焰。
满清的所谓盛世,仅仅是一小撮人的盛世。戳穿它的画皮是替天行道。农业经济在100%
自耕农的状态下也无法支持上亿人口共同富裕。更不要说越来越严重的土地兼并。同时
代利润最高,最能拉动产业升级的海上贸易又被满清完全禁绝。
清初,满人一人关内,就对直隶省内的汉人耕地接连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圈夺①,作为
皇帝、宗室、和八旗壮丁所有的土地。至于零星侵占是陆续不绝地在那里进行的,因此
究竟面积若干,我们还无法确定。据《清通考》转载“八旗土田志”数字,皇室、宗室
和八旗庄田共约十六万七千顷。各地旗兵的驻防庄田尚不在内②。这样大量土地被圈的
结果,直隶许多州县几乎没有民田,如雄县在明代民地4400多顷,现在旗地占了3056顷
,即70%③;唐县“垦田无多,腴者又半属旗地”④;可以代表许多别的州县的情况。
这是官拨旗地,此外还有农民“带地投充”并人旗庄的土地,如房山县内土地,圈占去
了十分之七,“投充”又达十分之二⑤。总的来看,清初各类旗地的总数当不下于明末
的官庄。
除了清统治者对直隶境内汉人土地的大规模的强暴掠夺以外,各地的大...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1379
27
宋子宁转眼间就恢复了从容淡然,甚至没有犹豫,“血族后裔无法违抗源血给予者的意
志,那不是力量的对比,而是天然法则。如果你真被初拥......”他的语气平静得近乎
冷酷,“那么我认识的千夜也就不存在了。”
千夜露出一个笑容,澄澈纯净如水晶般没有杂质,“所以,我相信你。”以宋子宁
的反应,也要怔了一下才明白过来,这就是千夜对他问题的回答。
想了想,千夜又道:“我在狙击暗杀方面还有些擅长,如果你在外面有什么需要办
的事,也可以来找我。”
宋子宁有点意外,说:“我还以为你不喜欢这些肮脏龌龊的勾当。”
千夜摇了摇头道:“谈不上喜欢不喜欢,过去在红蝎也干过一些,就是为了完成任
务吧。”千夜并不擅长言辞,说到这里停下来想了想,才道:“做事不能迷失本心,以
至于忘记最初的目标,手段如何其实并不重要。”
宋子宁突然拔高了声线,道:“这句话我喜欢。就应该让魏破天那个白痴好好听着
!不管什么时候都只知道顶个千重山,埋头冲冲冲,跟头野猪有什么区别!”
刚才满屋严肃到略有紧绷的气氛顿时一扫而空,千夜忍不住又想伸手揉额头,跟着
宋子宁把目光转向房门外。
院落...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2964
28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燕歌行2 上
第二集:家国柱石
第一章、谁家天子
寝宫内温暖犹如阳春,程宗扬却觉得一股刺骨的寒意从脚底升起,身体仿佛
坠入冰窖,连头发都一根根竖了起来。
天子……盛姬……
黑魔海……御姬奴……
短暂的呆滞失神之后,一股夹杂着羞耻的狂怒猛然涌上心头。剑玉姬这个该
死的贱人!自己居然又被算计了!
自己拼死拼活,好不容易摆平各方势力,把定陶王送上帝位,这会儿你居然
告诉我,这娃是被黑魔海的御姬奴养大的?我在前面玩命,剑玉姬那贱人躲在幕
后坐享其成——合着自己这么长时间,全是给剑玉姬那贱人数钱的?这还有天理
吗?
一次两次还可以说自己不小心,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剑玉姬算计,难道自
己就那么蠢吗?在剑玉姬眼里,自己该是个多么可笑的大傻瓜?
阮香凝脸色雪白,嘴唇不住发抖。她看着主人的目光由错愕、震惊,再到羞
愤,然后他的视线落在自己身边,流露出毫不掩饰的杀意。
阮香凝僵着身子,一动也不敢动。
睡在自己身旁的,正是定陶王刘欣,如今的天子。
程宗扬一手握住从未离身的环首刀,强烈的杀意喷薄而出。就在这一瞬间,
他心头杀机四起,直想一刀劈出,把定陶王当场斩杀。
杀了他!只要杀了他,剑玉姬瞒天过海的绝妙好计就成了泡影!
... 阅读全帖
j*****6
发帖数: 1059
29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认识撒旦
第四章 撒但用来使圣徒陷在悲伤、怀疑、质疑和不安光景中的诡计
要讲的第三件事就是,
撒但用来使圣徒陷在悲伤、怀疑、质疑和不安光景中的几样诡计。
尽管撒但绝不能剥夺信徒的冠冕,然而牠是如此恶毒、充满嫉恨,以致为了剥夺信徒的
安慰和平安,使他们的生活对他们来说变成重担和地狱,让他们活在愁苦和哀伤,叹息
和抱怨,怀疑和质疑的日子中,祂要挖空心思,用尽一切手段。祂说:“肯定我们在基
督里是没有分的;我们美德不是真的,我们的盼望是假冒为善之人的盼望;我们的信心
是我们自以为是,我们的享受是我们自欺。”(注1)
我要在一些具体方面向你们表明这一点:
撒但使圣徒陷在悲伤、怀疑、质疑光景中,就这样,使他们的生活变得如地狱一般的第
一样诡计,就是让他们停下来一动不动,细看沉思罪,思想他们的罪,胜过思想他们的
救主;是的,让他们如此思想他们的罪,以致忘记,是的,以致疏忽了他们的救主;正
如诗人说的:“他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神” (诗10:4)。他们的眼睛如此关注他们的
疾病,以致不能看到那解药,尽管它就在身旁;他们确实如此思想他们所欠的债,以致
他们既无意,也无心去思想他们的中保。(注2)
对付措施之一... 阅读全帖
t******g
发帖数: 17520
30
http://www.jcedu.org/dispfile.php?id=1801
转这个作为我的忏悔, 于大家共勉
释普性
内容提要:六根是连接众生心识与外界的门户,众生之所以流转于生死轮回的苦海
之中,就是因为六根的不清净,从无始以来的一切业报皆是由六根杂染所造成,比如眼
根贪色、耳根贪声、鼻根贪香、舌根贪味、身根贪细滑、意根贪乐境。而贪,是与瞋、
痴紧密相关联的。我们修行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断除贪、瞋、痴“三毒”的过程,
而守护根门是断除贪、瞋、痴“三毒”、趋向解脱的根本门径。《杂阿含经》是原始佛
教的根本经典之一,本文就《杂阿含经》中佛陀开示的有关守护根门的问题试加以探讨
,以便我们从守护自己的根门中体悟佛法的旨趣。
关键词:六根、六尘、守护根门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由于虚妄、颠倒的自我的作怪,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顺著自己
的爱好而选择自己的东西:眼喜欢见自己喜爱的颜色,耳喜欢听自己爱好的音乐,舌喜
欢尝适合自己口味的饭菜等等,不一而足。当现实生活不能满足自我无尽的要求时,我
们就会不断地起惑、造业,产生或大或小的诸多烦恼,正如印顺法师所言:“依佛法说
,有情的生死流转,世间的苦... 阅读全帖
d**********u
发帖数: 4124
31
☆─────────────────────────────────────☆
fenge (大风) 于 (Thu Aug 20 09:10:08 2009, 美东) 提到:
澳洲华裔汉学家柳存仁病逝 被誉为“百科全书”
2009年08月20日 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柳存仁教授(右)2007年在香港出席一个文化讲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澳洲《星岛日报》报道,世界著名的华裔汉学家柳存仁教授8
月13日在堪
培拉CALVARY医院病逝,享寿92岁。
柳存仁教授曾任澳洲国立大学中文讲座教授、亚洲研究学院院长,退休后被委为名
誉教授和大学
研究员,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学术研究集中在道教史、明清小说和中国古籍
等方面。
8月14日上午11点,追悼仪式在澳洲国立大学礼堂举行,地点位于ACTON区BALMAIN
CRESCENT与LIVERSIDGE街的拐角处。
澳洲比利时裔著名学者李克曼(PIERRE RYCHMANS)是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的大
学中文
指导老师,与柳存仁教授生前有“管鲍之交”。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的陵墓都是修建的非常壮观的,而且陵墓中往往有许多珍宝随帝王
埋在一起。那么大家对于清朝道光的陵墓有多少了解呢,道光的陵墓里埋藏着多少珍宝
呢,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道光的陵墓。
道光帝和他的三位皇后,虽然永远安静地生活在寂寞的国度里面,但是,人们对他们的
好奇关切,不但没有减少,反倒更加多了起来:深埋地下的地宫里面,这个生前生活很
节俭的皇帝和他的女人,究竟带走了多少人间的财富?
在帝王陵墓的随葬品中,不仅常有一些能显示出墓主人身份地位的专用品,还有一些能
显示出墓主人个人爱好和时代特征的物品,从某种角度上说,帝王陵墓中的随葬品不仅
仅是一个物质财富的大宝库,还是后世研究那个时代人物、政治和经济面貌的很好的物
质实体。因此,人们对于封建帝王深埋在地下的陪葬品,显得格外关注。
据现在已经掌握的档案和资料来看,清代的丧葬制度中,没有陪葬冥器的记载,不像明
朝及以前朝代那样,陪葬大量的生活、生产资料和物品,只是在其棺椁内,随葬有一些
代表身份地位的饰品、衣物和生前喜爱的物品或珍贵物品等。
“生死有命,富贵在天”。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肉体之身的人在所难免,封建帝
王...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3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们相信了共产党的宣传,对共产党的统治抱有希望和幻想。
下边就是部分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的大结局:
30:汤用彤
汤用彤(1893年8月4日-1964年5月1日),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学贯中西、
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学术著作... 阅读全帖
c*********2
发帖数: 3402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杨继绳:公共食堂的历史记忆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2192

公共食堂起于1958年夏秋之间,停于1961年夏,有的地方停得更早一些。公共食堂
在中国大地保持了不到两年时间,但它带来的灾难和影响却远远超过了两年。
一、消灭家庭
几千年来,家庭,这个以血缘为纽带的社会细胞,既是生产单位,又是生活单位,
还是生育和教育下一代的单位。然而,在某些理想主义者看来,家庭是私有制最基本的
社会基础,是实现共产主义或世界大同的障碍。所以,一些社会改革家主张消灭家庭。
毛泽东等一批新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年青时就深受这种理想的影响,接受了消灭家庭的
思想。
1958年3月22日,毛泽东在成都会议上的第四次讲话中说:“在社会主义中,个人
私有财产还存在,小集团还存在,家庭还存在。家庭是原始共产主义后期产生的,将来
要消灭,有始有终。康有为的《大同书》就看到了这一点。家庭在历史上是个生产单位
、消费单位、生下一代劳动力的单位,教育儿童的单位。现在工人不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合作社中的农民也大都转变了,农民家庭一般为非生产单位,只有部分副业。...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西方古代伪史的基本逻辑
西方古代伪史的基本逻辑——变色龙
来源:文行先生 时间:2018-06-22
34 0 西方文明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变色龙.jpg
我们中国人对西方历史如数家珍,非常熟悉,可是,对自己的历史却稀里糊涂,乃至连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都背不完整。
其实,西方“历史”在近代历史上屡屡发生“川剧大变脸”。
刘家和先生在拱书玉所著《西亚考古学》一书的《序》中指出:
“我们过去常会参考《剑桥古代史》(第一版),以后此书以单册的形式出第二版,以
后又陆续出了第三版。关于近东、因亚的史料及论断,新本对于旧本的补充和纠正的地
方真太多了,简直令人要刮目相看。”
《剑桥古代史》第一版于1924 - 1939年出版,共12卷;第二版于1970年开始着手编写
,至2006年全部完成。第一版中每卷的文字、地图、插图、数目,完全被重新改编,
某些卷不得不扩大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册,最后形成第二版的14卷19册,古代埃及、西
亚文明与早期希腊历史的篇幅更是成倍增加,还将第一版中公元3世纪的古代史下限推
到了公元7世纪左右。
可见,直到2006年,西方古代历史还没有定型(之后还有第三版),还在飘忽不定。...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36
清末民初汉冶萍公司与八幡制铁所比较研究
李海涛
——以企业成败命运的考察为核心
内容提要: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重要钢铁企业。清末民初,两
家企业呈现出一成一败的迥异命运。就先天发展条件而言,两家企业各具优势,也各有
不足,并不必然决定此后的命运。抛开微观层面的企业经营管理因素不论,汉冶萍公司
和八幡制铁所命运各异,应从更宏阔的国家层面考察。由于近代中国积贫积弱,政府无
法持续有效提供钢铁企业发展所必须的各项扶植政策,使汉冶萍不得不直面激烈的市场
竞争。然清末民初中国国内钢铁市场的有效需求十分有限,汉冶萍不得不转而依靠日本
市场,最终沦为日本钢铁产业的附庸。相比之下,日本政府自始至终大力扶植八幡制铁
所,推动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加之日本工业化迅猛发展,为八幡制铁所的发展提供了充
足的市场空间。这为八幡制铁所的经营成功奠定坚实基础。国家扶植力度大小和市场环
境优劣是导致两家企业一成一败命运的核心因素。
关键词:汉冶萍公司 八幡制铁所 钢铁工业 政府政策 市场环境
汉冶萍公司和八幡制铁所同为中日两国历史上的著名钢铁企业,前者被视为“中国钢铁
工业的摇篮”,[1]后者...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7
http://www.hprc.org.cn/gsyj/wjs/gjjl/201712/t20171204_405088.html
1960年秋至1961年5月中国自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粮食进口
发布时间: 2017-12-04 作者:瞿商 许天成 来源:国史网 2017-07-25
字体:( 大 中 小 ) 关闭窗口
新中国成立后,为稳定和保障国内粮食供应,曾采取过“以出养进”的粮食贸易策
略,即高价出口高等级大米以进口相对廉价的小麦。早在1954年,中国就曾试购过约
2000吨(按每蒲式耳小麦标定重量27.216千克计,此数约合73486.2蒲式耳,以1954年
上半年美国小麦远期合约均价2美元/蒲式耳折算,计146972.4美元。)的加拿大小麦。
[1]在外方资料中,到1958年第二次出现中国进口加拿大农产品(其中大部分为小麦
)的记录时,其金额已经攀升至700万美元。[2]根据澳大利亚的资料显示,1957~
1958财政年度,中国自澳大利亚进口了价值5.2万英镑的小麦;1958~1959财政年度相应
的数字则为23.3万英镑。[3]中方记录则显示,中...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1094
3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ewNote (新天地),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留在大陆的中华民国院士之大结局(四)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3 16:35:45 2017, 美东)
1948年3月25日至27日,中华民国中央研究院代院长兼评议会议长朱家骅在南京主持召
开了最后一轮院士选举会。经过与会者五轮无记名投票,原定要选出的100名院士最后
只有81人通过。这81人也成为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第一批院士。
在国民政府1948年3月选出的81名院士中,1949年后,到台湾的只有9位,占院士总数的
11.9%;去美国的有13人,占院士总数的15%;而留在大陆有59人之多,占院士总数
的74%。
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之所以选择留在大陆,以及后来大批留学欧美的科学家放弃
舒适的环境和优厚待遇,毅然回国,其原因很多。这些优秀的中华儿女都满怀着对这片
苦难深重的土地无法自拔地爱,都怀抱着对国计民生地殷切关怀,或是深深眷恋着这片
土地,或是对国民党统治感到失望等。但是,促成他们留守大陆或是回国的一个很大的
原因,就是他...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25234
39
初中
种类 书名 定价 出版日期 作者 出版社 备注 当当链接
文史哲
《最佳少年文学读本-初中卷三册》 36/三册 7/1/05 方卫平 选评
小学高年级也可以读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30893

新语文读本:初中卷-全6册/修订版/值得我们和孩子读一辈子的书 38/六册
2007.3.1 钱理群,王尚文 等主编 广西教育出版社
选文不够新颖,但是比较全面和经典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39530

时文选粹(第1辑)——智慧阅读系列丛书 9.2 2009.6.1 王玉强 主编
南方出版社
内容丰富质量好,读者评价高的一套书
http://product.dangdang.com/product.aspx?product_id=20619704&re... 阅读全帖
a*********7
发帖数: 30080
40
书单。价格是图书定价,真实进价要比这个便宜不少;如果需要看购书明细的话,我可
以跟国内义工要一份。
再次感谢大家对OCEF的支持,感谢大家对孩子们的帮助!
--------------------------------------------
2012年12月 天下溪发书 533册
图书编号 册数 书目名称 总码洋 出版单位
ISBN
7308 1 最好18岁前就做过这些事 28.00 湖南文艺
9787540446260
7724 1 丛林守护神(《儿童文学》典藏书库) 18.00
中国少儿 9787500794035
5567 1 战马(迈克尔·莫波格|著) 16.00 南海出版
9787544249713
3049 1 夏日历险(国际大奖小说升级版,09B1H) ... 阅读全帖
X*******g
发帖数: 489
41
引子
早有心思写这个题目,除了缅怀,亦有感于中医界的现状。
然而几次提笔又放下,总觉得这题目太过沉重。较之于老师的盛名,较之这个社会功利
化的标准,较之一个个如今已经成为“博导”的他的学生们,我觉得我没有给老师争光
添彩,也无缘什么显赫的社会兼职、学术头衔。我所做的,只是按照传统的家传、师承
,加上为拿文凭而系统接受的学院派教育;按照传统的读书——临证——再读书——再
临证,这样的模式走了三十余年。

我是1980年春节正式拜刘渡舟老为师的。
记得大年初三那天,我拿着父亲的亲笔信和一篮盖着过年红纸的水果,来到中医学院宿
舍的筒子楼二楼(不久刘老一家便迁进学院新建的教授楼四室一厅的新居)。表明来意
后,刘老先考查了我的中医基本功(这之前我已随父亲学医二年),然后点点头说:嗯
,不愧是将门虎子。还说:放在过去,这一拜师,这辈子饭碗是不愁了。不过学医不能
使人富,如果以发家致富为目的,就不要学医。我点点头。
后来老师告诉我,我是他“私人带徒的第四位弟子”。就这样,从1980年2月到1983年
10月,整整三年零八个月,跟随老先生攻读中医经典...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42
自1901年4月,袁世凯就开始筹划学堂的“规制”问题。他认为:“学校不难大兴,而
规制实难于初定。”欧美各国的学校体制大都“因时以损益,历久而观成”,经历了时
间的考验而逐步定形。中国则“古制就湮,事同创始”。他进行了长时间的思考,于11
月,提出了制定学制的标准,即“要使等级不至相陵,规模于焉大备,庶几人易从学,
学易收效,而才彦可期蔚兴”。并据此制定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第一学制。认为:教育
应分阶段进行,孩童“自七岁起至十四岁”进入蒙养学堂,这8年中 “讲读经史,并授
以简易天文、地舆 、算术”,然后进入小学堂、中学堂和大学堂。小学堂,学制2年,
由各蒙养学堂毕业之员选入,除随时温习经史外,再令讲求浅近政治,加习各种初级艺
学,如外国语言文字、史志、地舆、算术等。中学堂,学制4年,教授“普通学”,分
政、艺两门。政学包括中国经学、中外史学和中外治法学;艺学包括算学、天文学、地
质学、测量学、格物学、化学、生物学、译学八科。大学堂,学制2至4年,“习专门学
”,开设中国经学、中外史学、中外政治学、方言学、商学、工学、矿学、农学、测绘
学、医学等门类,“学者各专一门”[12](上册P31... 阅读全帖
b*********f
发帖数: 1585
43
[导读]《公民读本》一书为“国民学校”用书。其中《政体》一课对比立宪与专制,说
明分权制衡机制;《国会》一课告诉学生,国会职权包括立法权和监督财政权;《选举
》一课强调“选举为人民之权利”。
毕苑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公民”观念怎样在中国兴起
在现代民主政治中,“公民”是一个常见的概念。但对于中国来说,作为现代政治参与
意义上的“公民”概念却是一个舶来品。因为中国传统典籍中虽有“公民”一词,如《
韩非子》中有“是以公民少而私人众”,但其含义略近于“具有公心之人”,并不具有
政治参与内涵,正如马克斯·韦伯认为的,传统中国没有发展出近代“公民”观念。那
么,“公民”观念在中国是怎样兴起的呢?
■“公民”知识在晚清新式教科书中开始涌现
晚清以来,西方国家的近代政治常识尤其是国家制度学理等知识开始引介到中国。尤其
是清末十年,日文法政类书籍被国人大规模翻译出版。熊月之曾列举出清末“译作最多
,成效最大”的若干法政著作,指出它们“将西方国家观念、国际观念、法制观念、天
赋人权观念、权利义务观念、自由平等观念,集中而具体地介绍进中国”。这些近代公
民应具备的常识推动了近代中国“公民...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44
北京红黄蓝新天地幼儿园涉虐待、猥亵儿童事件引舆论广泛关注,当地警方及各官方教育部门亦已介入事件。
据知,红黄蓝幼儿园隶属于内地学前教育集团"红蓝黄教育",集团今年9月在美国上市,市值曾一度高达约7亿美元,而事件发生后的11月24日,最新美股盘前曾经一度重挫47%。不过除了本次事件,集团近年已曝出多宗丑闻。
而据调查,其神秘大股东在香港担任10间公司董事,幼儿园创办人亦于今年在香港成立新公司。
11月24日,红黄蓝教育盘前股价狂泻。
涉事幼儿园母公司、在美国上市的红黄蓝教育﹙RYB Education﹚股价急挫,最新盘前暴跌12.15美元或45.49%,报14.56美元。
翻查资料,RYB Education于今年9月于美国纳斯达克上市,发行价18.5美元,最高曾升至31.8美元,但受最近怀疑虐儿事件影响,股价今日已跌穿招股价,创上市后新低。
根据招股书,在纽交所上市的红黄蓝教育在开曼群岛註册,在内地的业务主体为北京红黄蓝儿童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是曹赤民,总裁是史燕来,两人是集团的创办人。
据了解,曹赤民早前经营电子公司,后来将"翻斗乐"游乐项目引入北京,并建立了内地第一家"...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4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曹雪芹的老家在哪里—————— 辽宁辽阳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19:10:37 2011, 美东)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 阅读全帖
s********n
发帖数: 1540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张宗禹传略
张宗禹,生卒年不详,安徽蒙城雉河集(今涡阳)人,别号“小阎王”,清末捻军首
领。
张宗禹约生于清朝嘉庆、道光年间,出身地主家庭。自幼闭门读书,成长后不赴科
举考试,绝意仕途,却“暗中联络贫苦,潜蓄实力”(王大球:《张宗禹传路》,《史
学工作通汛》1957年3期第13页。)。当时社会动荡不安,级阶矛盾激化,促使他走上抗
清斗争的道路,成为捻军的著名将领。
1853年(咸丰三年),在太平天国北伐军的影响下,规模巨大的捻军起义爆发了。张
宗禹毅然参加其战斗行列,隶于他族叔、著名首领张乐行麾下。1855年秋,各路捻军在
雉河集会盟,确立黄、白,黑、红、蓝五旗军制,张乐行被推为盟主,兼领黄旗,张宗
禹遂领镶黄旗。他以治军严整,临阵果断,“强忍敢战”,为部众所拥戴。
1856年,清兵一再袭占雉河集,张宗禹跟随张乐行率部撤离家乡南走。次年3月,
同太平军在霍丘、六安交界处会师。1860年2月,他同李大喜等率马步队3万多人,挺进
萧县境内,佯攻砀山,转而东趋徐州,经邳州南下,占领桃源(今泗阳南),直逼重镇清
江浦(今江苏清江市)。其时,河道总督庚长、漕运总督联英等正连日... 阅读全帖
m**c
发帖数: 7299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GayStudy 俱乐部 】
发信人: msgc (为了下一代免遭变态残害), 信区: GayStudy
标 题: 同治帝因同性恋梅毒病死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17 16:34:23 2014, 美东)
内容来源:新浪读书
[2012年1月5日 16:15]
同治帝画像
慈禧太后画像。同治帝19岁就病逝了。他究竟得的是什么病,是梅毒,还是天花?
这是一个历史之谜。
一同治帝病逝经过
同治十三年十月二十日(1874年11月28日),同治帝患病。二十日懋勤殿传旨,自十
月二十日至十一月初一日,同治帝都不上课。有人说,他得的病是天花。其实不是天花
,而是梅毒。
慈禧对同治帝的一言一行都是十分注意的。如果同治帝不出宫,他们母子几乎是天
天见面,并在一起进早膳的。而且,也有太监向慈禧报告同治帝的行动。同治帝自从十
月二十日着凉发病后,一直带病视事,但是没有接见大臣。
而自十一月初一日至五日,同治帝把阅折权和批折权完全交给了李鸿藻和奕?,一
时出现了权力真空。这对一个国家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同治帝的病看来不是短期内能治
愈的。
在这种情况下,政治经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8
偶然的机会,见到一套百年前的《女子高等小学国文教科书》,震惊之余,颇感惭愧!
想不到自夸“站在时代前列”的我们,在教育上竟落后于我们的前辈——至少在小学语
文教育上可以这样说。
这里不能不先做个说明:这套书编于1914年(即“民国三年”)。那时帝制刚刚结束,
旧式的私塾教育尚未完全废止,而城市已开始了新式学校教育。在大城市,连一向与读
书无缘的女孩儿也有了上学的机会。当时的小学教育又分初等小学(“初小”)、高等
小学(“高小”)。前者为一至三(或四)年级,后者指四(或五)至六年级。初小为
合班上课,高小则男女有别、分而教之。因此便有了专为女孩子编写的高小课本。
这套“国文”(今天叫“语文”)共六册,供高小三年六个学期使用。我大概总结一下
,以为此书有三大优点:一是课文内容极为丰富,二是编撰理念十分先进;三是文字深
度远胜今天。
先说内容丰富。六册书每册40课,共240课,内容无所不包。传统文化自然要占重要一
席,篇目包括《礼记》《左传》《国策》《论语》《孟子》以及历代名家诗文,粗算下
来,不超过全部课文的20%,所占比例并不算大。倒是一些涉及西方历史文化的篇目,
引人注目。从题目上看,...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大跃进、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
大跃进、大饥荒和文化大革命(5/5)
1962年:文化大革命的起源
“文化大革命”的种籽是在1962年播下的。
1966年6月10日,毛泽东对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说:“‘文化大革命’是积累多年的
产物,牛鬼蛇神放了多年的毒,主要是在1959年至1962这四年。”[145]1967年2月3日
,毛泽东对阿尔巴尼亚共产党领导人卡博、巴卢库谈话时说:“七千人大会的时候已经
看出问题来了,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146]
“修正主义要推翻我们”一说,虽不过是毛用来倒刘的借口,毛曾经有过被“推翻”的
忧虑,却是事实。七千人大会后,刘少奇在对政法部门的谈话中这样说过:“过去到底
死了多少人,搞了多少人,没有搞清楚。这次要搞清楚。”“现在不揭,将来要揭;活
着不揭,死了要揭。斯大林自己不揭,被敌人抓住了,来反对革命。”[147]毛泽东不
一定能看到这些讲话内容,但他一定明白,要是刘担任党主席后有人要追究大跃进失败
的责任,要对数千万农民饿死一案提出控诉,甚至如赫鲁晓夫清算斯大林一样清算他的
路线,他将无盾可护。
1962年6月一天,中南海游泳池畔,毛泽东质问刘少奇为什么不顶住邓子恢、陈云等人
的右倾...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50

你读过那个条约吗?
说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ZT)
手头有一套《中共党史参考资料》,是从地摊上购得的旧书。中央党校党史教研组选编
,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的。内中刊印了自1919年至1957年底,有关党史的历史文件,
共八册。闲来无事便拿来翻阅,虽然它们只是这个年代历史文件中的极少部分,但对于
业余研究者,亦是不易得到的权威文字。
正翻阅的是第六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部分资料。第190页载:《评美蒋
商约》(一九四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解放日报》社论),该书第192页附:《中美友
好通商航海条约》(摘录)(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四日)。有关历史描述告诉我们,当年
凡重大事件,延安的《解放日报》社论,多是毛泽东亲自撰写或修改审定的,但本社论
未注明,毛的文集等也没有收入记录。但这显然也是毛亲自拍板定夺的:12月9日毛在
王家坪接见西方记者时明确回答道:中美条约是不平等条约,将来一定废弃。十一月四
日是中国新的国耻纪念日。
于是这篇《社论》是毛的旨意当无问题。该《社论》首先定性:“这是历史上最可耻的
卖国条约,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又一次新的大... 阅读全帖
首页 6 7 8 9 10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