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PKU版 - [合集] 北大校友柳存仁病逝zz
相关主题
北大校友柳存仁病逝zz3岁女童手被扶梯卡住 幸亏有人及时按停
法西斯:未死的幽灵--by Yu Jie一个爱国者应将国家从政府手中解救出来
[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人 - 洗冤录在圆圆怀孕前把她解救出来可能有多大
[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人 - 洗冤录传销洗脑多强?解救出来还想回去
陈衡哲世界最美小镇 竟是中国人捧红的
法轮大法把我从无神论的禁锢中解救出来将军们还是早点把未来的老婆解救出来吧
幼童被困车内 父母心疼维修费不愿砸车救儿(图)过去你能想像吗?卡扎菲帽子戴在平民头上(图)
深圳一女孩游乐园排队时自行将头卡入栏杆出不来JCP能把我从水深火热的烂休斯顿解救出来吗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东亚话题: 存仁话题: 上海话题: 文学话题: 汉奸
进入PKU版参与讨论
1 (共1页)
d**********u
发帖数: 4124
1
☆─────────────────────────────────────☆
fenge (大风) 于 (Thu Aug 20 09:10:08 2009, 美东) 提到:
澳洲华裔汉学家柳存仁病逝 被誉为“百科全书”
2009年08月20日 09:25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柳存仁教授(右)2007年在香港出席一个文化讲座。
【点击查看其它图片】
中新网8月20日电 据澳洲《星岛日报》报道,世界著名的华裔汉学家柳存仁教授8
月13日在堪
培拉CALVARY医院病逝,享寿92岁。
柳存仁教授曾任澳洲国立大学中文讲座教授、亚洲研究学院院长,退休后被委为名
誉教授和大学
研究员,在国际汉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学术研究集中在道教史、明清小说和中国古籍
等方面。
8月14日上午11点,追悼仪式在澳洲国立大学礼堂举行,地点位于ACTON区BALMAIN
CRESCENT与LIVERSIDGE街的拐角处。
澳洲比利时裔著名学者李克曼(PIERRE RYCHMANS)是总理陆克文(KEVIN RUDD)的大
学中文
指导老师,与柳存仁教授生前有“管鲍之交”。
李克曼称,他是应柳存仁教授的盛情邀请,1971年从香港千里迢迢来到澳洲任教,
在澳洲国立大
学讲授中国文学,客居他乡一留就是30多年。当时,澳洲国立大学刚刚开设中文课程,
迫切需要李克
曼这样的汉语专家。
两名汉语大师的最初结缘一时传为佳话,柳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学听到李克曼用中文
做报告,感觉
这个外国人的中文这么好,因而留下良好的深刻印象,为后来邀请李克曼来澳任教谱下
序曲。
李克曼称赞柳教授是“百科全书”,学术研究十分严谨,令他非常钦佩。例如有朋
友询问疑难,柳
教授必定查遍数据求证,如果不能百分之百地确信,绝不会轻易作答。他认为,柳教授
体现传统文化
遗风的中国学者,在汉学方面是“国宝级”人物。他还是著名的道教专家,生前致力于
探索真正的道家
精神。
柳存仁教授,1917年生于北京,毕业于北京大学,获得文学士;曾获伦敦大学荣誉
文学士、哲学
博士及文学博士学位。他是澳洲人文科学院的首届院士、英国及北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
会员。1974年
和1977年,作为澳洲科学院访问团成员两次访问中国。1984年,应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
研究所的邀
请,他在北京作一系列关于道教史的讲演。此后,他多次回中国参加学术会议,促进国
内外汉学的交
流。1992年,荣获澳洲政府颁发的AO勋衔和勋章。中文著述主要有《和风堂文集》和《
和风堂新文
集》。(峻鸣)
柳存仁:做人与做学问,都是中国的味道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6月13日11:09 南方都市报
柳存仁:做人与做学问,都是中国的味道
● 他就读北京大学国文系,沐浴兼容并包的一代学风。
● 他在澳大利亚育才无数,被称为“会走路的百科全书”。
● 他的学术成就斐然,被认为是当代最杰出的汉学家之一。
大家访谈
【文化老人系列】
柳存仁小 传
柳存仁:1917年生,193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获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及文学博士学
位。曾任澳
大利亚国立大学中文中文系主任、亚洲研究学院院长,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首届院士、
英国及北爱尔
兰皇家亚洲学会会员。著有《和风堂文集》、《中国文学史》、《道教史探源》等。
九十岁高龄的柳存仁先生依然在世界各地飞来飞去。这一次,他担任香港中文大学
新亚书院第二
十届钱宾四先生学术文化讲座的讲者,三个讲题分别为:《〈论语〉与〈春秋〉》、《
中国传统小说
的演变》、《丘处机传》。活动结束后的周六,我单独聆听柳存仁讲了整整一天,上午
回忆老北大,
下午谈治学。有时我问一个学术上的小问题,柳存仁可以讲一个小时。一天下来,我有
些精神不济,
但见柳存仁神采奕奕,笑称自己是“老不糊涂”。后来听痖弦说起他在威斯康辛大学的
老师周策
纵:“我问一个字,他能讲一个小时。你在走廊上问他一句,他就站在走廊上讲一个小
时,你又不好
意思走,因为是你问的嘛。”如果不是先见了柳存仁,还以为痖弦是在说笑话呢。
柳存仁的祖上和广州有渊源,不过他的童年记忆里只有老北京,直到十多岁才到过
广州。他
说:“我后来到广州,接待我的是商承祚、王季思。”又对我说:“我不知道广州的报
纸副刊怎么样,
香港的报纸除了一两家比较检点,很多流行的报纸是不行的。我希望广州不要受香港的
影响,(倒是)
可以影响一点香港的。”
见柳存仁前,几位老先生和我探讨过他的学问和经历,尤其关注他抗战期间在上海
的历史。访谈
中,我多次提起那些问题,可惜柳先生不着一语。谈到老师周作人的文章,他说:“我
后来写的文章
都是考证性的文章,跟周作人先生不能比。周先生的文章受到外国散文的影响,我比较
中国,因为我
外文的东西读得少,日本的东西读得少。”又谈到比他年轻三岁的张爱玲:“张爱玲我
认识,但不是很
熟,有些别的朋友可能跟她很熟。她那时候很年轻,也不出风头。后来的出名是从台湾
流行起来
的。”
从1962年起,柳存仁就在澳大利亚生活。在澳大利亚,学界称他为“会走路的百科
全书
(Walking Encyclopedia)”。
正宗的“冒牌”北大毕业生
柳存仁1917年生于北京。康熙年间,祖上从山东临清举家移居广州。柳存仁的父亲
为1898年广
东秀才,1914年北京海关学校毕业后即在税务处任职,定居北京。柳存仁幼时在北京接
受良好的传统
文化教育,12岁时到上海读书,喜欢阅读新文学。1935年,柳存仁从上海考入北京大学
国文系,受
知钱穆、罗常培、郑天挺、孙楷第等先生,同年出版《中国文学史发凡》。
柳存仁回忆说:“北大的课程富于中庸性,其原因就在于她确是领导你进了比较合
乎理想的、不
偏不倚的真正的学问的大门。”1937年抗战爆发,柳存仁转到上海光华大学借读,两年
后取得北京大
学文凭。
南方都市报:1935年进入北京大学时,感受到当时的学风如何?
柳存仁:今天的红楼那个地方是我们心目中的北大,是“五四运动”的地点。国文
系的系主任是胡
适之。老师很多,你愿意选谁的课就选,但是也有一些课是必修的。国文系必修的课是
文字学、声韵
学,此外的功课都是你自己去选,很松弛,并不像现在的大学很紧。很多事情跟后来不
一样,比如
说,北大的考试是用毛笔的,作文不是用古文,是用白话文。有些人专门搞文字学、声
韵学,因为北
大那时候以这个著名的,比如周祖谟就是那时候的学生。另外有些学生是偏于文学的,
对文字学、声
韵学就很隔膜,勉强读了一两年就读别的东西了。
南方都市报:北大标榜“兼容并包”,老师讲课是不是各有不同的风采?
柳存仁:当时什么老师讲课我都去听。有的时候两个老师讲的东西是不同的,甚至
于是冲突的,
而且互相知道的,于是老师常常在课堂上驳那个人。比如说朱光潜和废名,对一首词,
一个说上半
好,一个说下半好。(笑)不是太严重的冲突啦。废名真名叫冯文炳,他教我们作文,他
自己的文章极
难读的,所以成为一个奇怪的事情,学生也有兴趣去听,起码听一次看看怎么样。有一
次,著名的小
说家老舍从山东来演讲。胡适之先生常常到国外去,代理系主任常常是罗常培,他是很
好的语言学
家,跟老舍是好朋友,这两人都是旗人的后代,在一起讲话就很逗。
南方都市报:系主任胡适之讲课你听得多吗?
柳存仁:一个人刚进大学,心里头就想看著名的人,因为平常只看了他的文章,现
在有机会看这
个人了。胡适之很容易看见。胡先生是文学院长,又是中文系主任,虽然没有做官,但
常常出入政
界。胡先生留下很多日记,如果细心地看,就会看出他的思想的变化,配合当时时局的
发展。我一年
级就听胡适之先生的课,他是个演讲家。他的国语不大好,安徽口音,但是比钱穆好多
了。我后来也
在大学讲课,就明白其实一堂课讲不了多少东西的,他能够在一堂课中给你一些东西,
而且让你知道
这些东西怎么用,这个本领很大。他也有派头,他进来,有人给他开门,门一开,你就
知道胡先生要
进来了,别的教员就没有人开门。北大的女生不多,他对女孩子很客气,对其他的人也
没有不客气
的。有时候会讲到时局,因为他自己编一个杂志叫《独立评论》,里面常常有他们的见
解的文章。所
谓“他们”,其中就有丁文江,丁文江在上世纪30年代曾经写文章主张独裁的,因为国
家乱了,有人以
为应该共产,也有人以为应该独裁,当时世界上有几个独裁国家,都是希望自己的国家
一下子变了样
子。胡适之大不以为然,他们是好朋友,但是胡先生绝对反对独裁,就写文章很诚恳地
表示反对。后
来丁文江也不谈这种问题了。
南方都市报:钱穆对你后来学术研究影响很大?
柳存仁:我很爱听钱穆讲课,他讲话不是国语,是无锡口音,那个时候他讲中国通
史,就是后来
出版的《国史大纲》。当时研究的空气,就好像清朝的学者那样,很仔细,一个个题目
照顾到各方面
的问题。钱先生的研究也是那一种,不过他特别注意讲的就是国家的前途:中国不像人
家说的那样落
伍、腐败,从汉朝以来也有很多像样的人。他上课是在第二院,这是一个王府或公主府
,进去有一部
分是化学系,再进去有一个京戏的戏台,他在戏台上讲中国通史。钱先生拿着他的笔记
,他绝不看
的,不过拿在手里,我们学生之中大部分是北方人,很难听得懂他的话,钱先生讲到紧
要之处,常常
用无锡话问听的人:“是不是呢?”我听了觉得很有意思,不过我很爱听他的课。
南方都市报:周作人讲课又是怎么样的?
柳存仁:有些老师很著名,可是讲课的本领并不很高。周作人的学生很少,顶多二
十多人,因为
他讲话声音比较淡。周作人也写了很多打油诗,还要依托在佛教的名词上,把他的心情
说出来就完
了。周先生用了佛教的话:不打诳语,就是不骗人,但是不骗人其实是不简单的。同时
,周先生嘴里
讲的东西跟他书上表述的东西很接近的,他不是像鲁迅那样比较激烈,而且要发出来的
。鲁迅还有一
点要传播给别人,叫别人知道的意思,后来写了很多杂感。鲁迅后来跟他弟弟有些冲突
,我的印象
里,鲁迅对他的弟弟还是很好的。
南方都市报:你那时候也听了一些比较“冷门”的课?
柳存仁:有的老师很红,学生很多,有的老师不红,学生就很少。不过北大没有立
一个规矩,说
一定要多少学生才能开课。比如余嘉锡先生的课,五个人,我是其一。余嘉锡先生讲目
录学,他参加
过修《清史稿》。他讲湖南话,一开学就可以拿到他的讲义,一本订好的,不用钱。他
讲的内容如果
用心看书也可以明白,都差不多的,不过有时讲课会举点例子。余先生也研究别的东西
,写过讲《水
浒传》这一类的文章,当然全是文言文的。有一天,熊佛西来北大讲戏剧,我们一班学
生中,居然有
一半的人去听,所以听余先生的课的人就很少,我当时觉得很可惜。就剧本来讲,我们
看曹禺的剧
本,当然比熊佛西好多了,虽然曹禺的剧本也有从美国的剧本中得到影响,但是熊佛西
那样的剧本,
没有戏剧性的,不能引人爱看,好像是说教。
南方都市报:北大之外的学生来旁听的人多吗?
柳存仁:北大上课是不点名的,也有别的大学的学生来听课,像看戏一样,很热闹
。有一种学生
叫“旁听生”,照规矩是要登记的,请学校同意,其实哪有这回事呢?根本就是随随便
便进出的。我到
别的班上去,也是旁听生,也没有人问的。但是别的大学的学生来听,就很高兴,因为
别的大学听不
到胡适之的议论,又听不到某某人精彩的演讲,他们来得比我们北大的学生还早,所以
有时候很好的
位置坐的也许是别的大学的学生。也有日本学生,有时候我们怀疑可能是日本使馆来的
人,但是那个
时候是不会拒绝他们的。实际上来的多数的人是研究戏曲小说的,不一定跟时局有关系
,不过很容易
引起猜想。
南方都市报:当时中国的时局已经发生变化,北大的师生在课程上讨论时局吗?
柳存仁:也有些老师讲时局,讲当时国家的情形。我们同学中有一部分可以说是“
流亡学生”,从
东北下来,就讲家乡的事。虽然是北京大学,但是南方来的人不太多。那时候北大学生
没有穿得富贵
堂皇的,几乎没有人穿西装,如果有,大家不会觉得他不对,不过觉得他是另外一个世
界的人。可是
清华或燕京的话,穿西服的学生就不稀奇。北大的女学生也几乎没有烫头发的,也不会
擦粉、擦口
红。
南方都市报:抗战爆发后,你的处境如何变化?
柳存仁:我在北京大学读了两年,1937年就是抗战了。北大搬到湖南长沙,又搬到
云南昆明。我
们就到上海光华大学借读,所以我就认识那时候在上海教书的吕思勉先生。1939年毕业
,我在上海做
毕业论文,算是北大的学生,拿了北大的毕业证书,冒充北大。(笑)我有我的家庭,也
有父母,他们
都在上海。当时是比较忧虑的时代。
1120册《道藏》和50册笔记
抗战胜利后,1946年,柳存仁赴香港工作,先后任教于皇仁书院和罗富国师范学院
。1957年,
柳存仁以《佛道教影响中国小说考》的论文获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62年,柳
存仁赴澳大利
亚国立大学中文系任教,继汉学家毕汉思和马悦然之后,出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第三任
中文教授,也
是第一位华人学者担任中文系“学术带头人”。因为他的学术成就,1969年获伦敦大学
颁发文学博士
学位,此后获世界各地多个荣誉博士学位。1966年至1982年,柳存仁担任澳大利亚国立
大学中文讲
座教授、中文系主任。
南方都市报:怎么会去读英国伦敦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柳存仁:伦敦大学有个制度,如果要得到这个学校的博士,第一种是到学校里做研
究生,第二种
是可以在校外做研究。当时海外有几个地方可以考试的,像香港、新加坡。我在香港,
伦敦大学指定
你用什么书,就可以报名考这个学位。因为香港政府不承认北京大学的文凭,1954年我
在香港一边工
作也可以考伦敦大学。何以读伦敦大学呢?因为别的大学费用很贵的。到了1957年,我
就做了我的论
文,这个考试一定要到英国去考,还有口试,然后得到哲学博士学位。我的博士论文是
写中国小说,
主要是《封神演义》的作者的考证,因为书中涉及到佛教和道教,所以后来论文出版时
,就叫《佛道
教影响中国小说考》,英文叫《Buddhist and Taoist Influences on Chinese
Novels》。
南方都市报:后来又获得伦敦大学颁发文学博士学位?
柳存仁:1969年,由于我学术上的文章,又得到伦敦大学的文学博士学位,所以我
有两个伦敦大
学的博士学位。
南方都市报:1962年怎么去了澳大利亚教书?
柳存仁:我十几年在香港,1962年到澳洲。我不是移民,是澳大利亚国立大学请我
去工作。在那
里得到的工资比香港得到的还少。我在澳洲做教授时,教出来的学生,有好几个就在世
界各地的大学
里做系主任,这个我觉得很满意。但是何以他们在那里做了系主任呢?这些都是因缘,
因为很多事情
都是偶然的。有一个荷兰的同学,在我们那里读了学位,是研究元曲的,后来就到日本
一个大学做教
授。
南方都市报:你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中文系主要教什么?
柳存仁:我主要教语文,我不教白话,因为有些同事更适合教现代的东西,我教的
是古典的东西
多一点。有时候讲一下我那几个月特别感兴趣的题目。比如我这次在这里做三个讲演,
一是《论语》
与《春秋》,当然有很多种讲法,我自小念这些旧书的,但是我的准备是很详细地分析
孔子的环境,
所以我讲出来,听众会觉得很明白,又很特殊。《春秋》很长,孔子只是很小的一段,
里面有许多事
情,比如说“天下乃天下之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这句话非常有意思,可是孔子没
有想出怎么样选
举。
南方都市报:有学者写文章说,从(20世纪)60年代起,你潜心道教的研究,曾经花
了两年的时
间把1120册的《道藏》看完,写了50册的笔记。何以对道教这么感兴趣?
柳存仁:我曾经有若干年对道教有兴趣,猜想洋人对道教感兴趣,大概同我也有关
系。因为外国
朋友研究道教的人不多,古代这些书不容易读懂。很多书又不是道教,比如《老子》、
《庄子》哪里
是宗教呢?不能说《老子》是宗教吧?但是到汉朝时就有太上老君,这是从民间起来,
不是做学问的
人造出来的。道教又托了很多佛教的东西,道教的很多经跟佛教在一起,改两个字就是
了。我研究道
教的起源就是研究明史,明朝历史上有些皇帝极糊涂的,几十年不上朝。还有其他皇帝
糊涂得不得
了,自己封自己为大将军。明朝里道教的人做了大官的很多,能够帮助祈祷。
我从读明史开始,就要找出其它的旁证,又要看唐朝的历史。唐朝自称姓李是老子
的子孙。唐
朝、宋朝、明朝,道教都是很昌盛的。今天还有养生的东西。所以鲁迅讲:中国的事情
,道教可以作
为一个引子。有很多道教界的朋友以为这是鲁迅赞美道教的话,可是你读读《鲁迅全集
》,鲁迅什么
时候提倡道教呢?周氏兄弟都不提倡道教。我对道教的研究,就是道教里每一本书我都
写一篇文章,
但是都是文言文的。
南方都市报:你写学术著作有什么心得?
柳存仁:我的书都是很旧式的,因为我都是以一篇东西为主。当然题目要像样,如
果题目太大,
就真的不能包括那么多东西。文字也不可太难,如果太浅,看看又不大像有用的东西,
都不容易。自
己写文章一定要有风度,喜欢的句子,要讲明是抄的。
21世纪汉学将成显学
柳存仁是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的首届院士,英国及北爱尔兰皇家亚洲学会会员,曾
多次受国际著
名学府的邀请,担任访问教授。柳存仁在文艺创作、小说和道教研究、版本学、翻译方
面的成就受到
学术界和英语世界的认同。学者汤一介认为:“现在有些人动不动就想创造出能够解决
一切宇宙人生
问题的理论体系,或者写一些时髦的东拼西凑故作高深的文章,哗众取宠。这是很不好
的学风,应该
受到批评。而柳先生写的论文则是通过解决具体学术问题来树立一种良好的学风。”法
国学者戴密微
认为:柳存仁是当代最杰出的汉学家之一。
南方都市报:所谓“汉学”是一个什么概念?
柳存仁:在洋人看来,就是东方的学问,但是东方又可以包括日本、朝鲜、越南,
这些有文化的
国家都有些特殊的东西。“汉学”是十九世纪引来的,外国人研究中国。研究中国有两
个意思,一个是
好的,像明朝利玛窦到中国,并没有意思要征服中国,只是想把他的宗教解释给中国人
看,希望多一
些教徒。后来洋人在中国办学校、办医院,乃至于用武力作后盾,那是后来的事情,利
玛窦的时候是
毫无武力的。另一个是坏的,比如说,英国随着鸦片战争而来,他们来的时候就有做主
人的意思,还
不是像日本人那样真正要做主人,它是文化性地影响你,但是背后有武力。这种情形之
下,无声地影
响我们中国一百多年。如果要念外国的东西就要到国外去,再不然就到租界里办的学校
去念。
开始研究“汉学”,大概是鸦片战争以后,所以我们一直认为是跟武力有关系。那
时候只有很少的
洋人研究中国的东西,那些洋人如果是有宗教背景的,知道的东西多了,对他传教有用
处。如果有政
治的背景,就更复杂了。十九世纪以后,有很多传教的人,在中国是传教,回到英国、
荷兰就变成大
学教授了,比如最初翻译四书五经的人就是有宗教背景。
洋人研究“汉学”,如果要出名,首先翻译的东西是好的。“汉学”之中,一定要
有人把各种翻译的
书出版,于是有德国人出了英文的“汉学”的书,其中有一些是标准的书,因为大家引
用的一样,所以
讨论起来就方便。
南方都市报:杨联陞先生在国际汉学界很有地位,你跟他学术交流多吧?
柳存仁:杨联陞是我的朋友,何以很有地位?他是清华大学经济出身,学了日文,
多看汉学的
书,什么地方对,什么地方不对,就不会盲从日本人。日本研究汉学的人很多,其中也
有我很佩服的
人,但是我想,日本人研究中国的东西是能够用极笨的方法,不怕用时间去做,中国人
怕,而且很聪
明,等他们做了,改一改就出版,我当然希望中国不会有这么多的东西。杨联陞请我去
哈佛大学教
书,我答应跟他合作写一本书,后来杨联陞有头脑的病,就很痛苦,我去了那里半年,
杨先生可能有
三个月在医院里。杨先生很用功,最大的名气是写书评,能够批评西方人的书,而批评
的一定是比较
得当,比较靠得住。
南方都市报:杨联陞的学生余英时跟你有交往吗?
柳存仁:余英时我认识,他是钱宾四的学生,但钱先生不看外国书。当然,余先生
到哈佛大学之
后,就受杨先生的影响。余先生是绝顶聪明的人,我听说他在美国得了一个图书馆的奖
,那是中国人
很高的荣誉了。他会寄书给我,有时候我写的文章如果还可读的,我会寄给他。他太太
是陈雪屏的女
儿。你要是到国外去,可以去找他聊聊天。
南方都市报:你跟饶宗颐先生常有学术上的交流?
柳存仁:我们原来在香港常常见面,也还有书信来往。但是现在年龄大,我还每天
做一点工作,
饶先生我就不知道,因为香港的社会比我们那里复杂多了,要应付东南西北的来往,还
有学生的关
系。还有,香港是一个商业文化的城市,所以有时候香港也需要一个读书人在那里做一
个招牌,饶先
生就不可以离开香港。我去年因他的生日而来,当然看见过他,也到过他的家乡潮州,
今年这一次我
就没有去看他。
南方都市报:你去年在“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二十一世
纪汉学将成为显
学?
柳存仁:是。饶先生的学生替他编了一本书,叫《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吧。
他们叫我来开
会,我本来是想做一个论文,论文就不必赞美主人了,做一个特别题目的论文需要很多
时间,如果讲
庆祝的话,大概一两天就可以写好了。所以我就想说一点庆祝的话吧。恭维最要紧是得
体。
会上还有一本小册子,有一个日本学者就写道:二十世纪上半是王国维,下半是饶
宗颐。二十世
纪做汉学研究,是中国人的汉学,研究得好的,有陈援庵、陈寅恪。王国维何尝吸引人
?大家知道
他,就是民国十六年投湖而死而已。还有陈寅恪,他平常也不愿意批评国家的事情,也
不愿意见国家
的要人,就有一些有趣味的事情。我接触过许多中国年轻的学者,也许他们不大看西方
的书,如果看
西方的书,有一个好处,就是知道自己可以比得上别人了,也可以知道别人某一方面特
别好。如果中
国学者认真做下去,总有一天是能够吸引人的。但我们大概还需要十年八年,才可能研
究出大家一看
就为之一惊的东西,所谓“发光”的东西。
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李怀宇
☆─────────────────────────────────────☆
hdny (天龙八部) 于 (Thu Aug 20 10:36:23 2009, 美东) 提到:
80年后我死了,肯定没人发贴说北大校友XXX去逝。。。
☆─────────────────────────────────────☆
Benbenxu (悠悠) 于 (Thu Aug 20 10:45:17 2009, 美东) 提到:
如果真的能再有80年可以活,那估计是会有人发帖说,北大最长寿的校友XXX昨辞世。
☆─────────────────────────────────────☆
hdny (天龙八部) 于 (Thu Aug 20 13:38:06 2009, 美东) 提到:
过段时间我可能改成独孤九剑,反正,MM一定要看的出来那也是我啊~~
☆─────────────────────────────────────☆
titanshj (PKU05->UNC) 于 (Tue Aug 25 20:42:54 2009, 美东) 提到:
bless
授8
☆─────────────────────────────────────☆
Benbenxu (悠悠) 于 (Tue Aug 25 20:46:16 2009, 美东) 提到:
人家都走了,还bless啥啊?
☆─────────────────────────────────────☆
dozeoff (犯困的时候) 于 (Thu Oct 22 19:12:05 2009, 美东) 提到:
此人的文集貌似以“和风堂”为名
☆─────────────────────────────────────☆
Benbenxu (悠悠) 于 (Thu Oct 22 20:27:50 2009, 美东) 提到:
又不是和谐堂。
☆─────────────────────────────────────☆
Zeratul (英杰传全系列重温中) 于 (Thu Oct 22 21:12:26 2009, 美东) 提到:
这个名字有点奇怪,因为和风貌似是很日本化的一个词。
☆─────────────────────────────────────☆
Benbenxu (悠悠) 于 (Thu Oct 22 21:16:31 2009, 美东) 提到:
那改名 细雨堂呢?
还日本化么?
☆─────────────────────────────────────☆
Zeratul (英杰传全系列重温中) 于 (Thu Oct 22 21:20:16 2009, 美东) 提到:
那当然没嫌疑了,不过搞文史哲的一般都比较注意避讳,比如在汪精卫之后精卫就没什么人会用,而且看他的谈话对日本汉学研究是很注意的,所以可能也有点故意。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事。上周刚看完潜伏,现在看见什么都起疑心。
☆─────────────────────────────────────☆
Benbenxu (悠悠) 于 (Thu Oct 22 22:11:17 2009, 美东) 提到:
haha ,
不过,好像汪精卫之前也灭有什么精卫的吧,除了那个填海的。
倒是想起了秦桧的桧字。
不错, 你至少还看过他的谈话哈,俺是没有耐心的。
什么人会用,而且看他的谈话对日本汉学研究是很注意的,所以可能也有点故意。
☆─────────────────────────────────────☆
fenge (大风) 于 (Sun Nov 1 13:37:17 2009, 美东) 提到:
今天刚看到一篇文章
说柳存仁在抗战时期的上海,
给日本人做过事情。
了解上世纪四十年代上海沦陷时期文学的人都知道,柳先生曾名柳雨生。他1917年生于
北京。
少年时到上海读书。1935年,他从上海考入北京大学国文系。1937年抗战爆发,柳存仁
转到上
海光华大学借读,两年后毕业。孤岛时期,他在上海的几所大学兼任教职,又编《大美
晚报·
文史周刊》等,并从事文学创作,1940年出版散文集《西星集》。关于柳雨生在上海沦
陷时期
的作为,陈青生《抗战时期的上海文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一书和张曦《
悖离现
代文学传统的“大东亚文学”作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3年第一期)一文
中都有
专节的评述。概括地说,柳雨生是当时上海“中日文化协会”等日伪文化组织的主要成
员。
1942年11月及次年8月,他两度作为“上海代表”出席在日本举行的“大东亚文学者大
会”,
积极鼓吹“大东亚文学”,“是极为罕见的在自己的作品里明确鼓吹中日亲善、大东亚
共存共
荣思想的作家。从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见出,他对此是有着较为成熟的思考的。这最集
中的是
他的散文集《怀乡记》序言:‘我想,做人的道理,最高尚的是应该超乎以德报德的恩
仇观念
之外的,一个人是如此,一个民族国家其实也是如此。更进一步追寻吧,我们不但应该
以德报
德,并且应该用投饲饿虎的伟大精神,去拯救全人类正在挣扎苦痛中的水深火热的生活
,把人
类从战乱中解救出来,把自由和真理从压迫中解救出来。’他要说的是,今天中国人也
应‘超
乎恩仇之外’,忘却日本的侵略与杀害,而与敌人握手言和,‘以德报怨’。他又明确地
为‘大东亚共存荣’提供理论的依据:‘东亚地域至广,百年以来,被侵略被歧视而有
待于解
放之民族,亦极众多。在此东亚地域内,必先安定民族,使各民族各国家之庶众,均能
得适宜
圆满之生活,并致力于经济之提携,文化之沟通。’对大东亚鼓吹之得力,其论点之乖
张恶
劣,即使在此期亦确乎少见的”(张曦语)。1943年,柳雨生创办《风雨谈》,成为上
海沦陷
时期继朱朴创办、周黎庵主编的《古今》之后主要的汉奸文学刊物之一,“其反共、谄
敌之明
显,在此期的汉奸刊物上也是并不多见的”(张曦语)。1944年,他以敌伪资金接收“
太平书
局”,出版了不少汉奸文学的活跃分子之作品。柳雨生自己也创作了大量散文和小说,
散见于
当时不少杂志,结集的有散文《怀乡记》、短篇小说《挞妻记》集。《怀乡记》里的散
文,就
有那些明显赞扬“大东亚战争”、“大东亚共荣”的作品。由于他的这些作为,他被称
为上
海“汉奸文人”中的“最为活跃”分子,是抗战胜利后被中国政府明确以“汉奸文人”
罪名通
缉的少数作家之一。
1 (共1页)
进入PKU版参与讨论
相关主题
JCP能把我从水深火热的烂休斯顿解救出来吗陈衡哲
听说克利夫兰那三个小姑娘被解救出来后异口同声地问了同一个问题法轮大法把我从无神论的禁锢中解救出来
ZZ: 平安夜直闯私宰黑窝 众网友联手刀下救猫狗幼童被困车内 父母心疼维修费不愿砸车救儿(图)
什么是佛教,佛教徒相信什么?深圳一女孩游乐园排队时自行将头卡入栏杆出不来
北大校友柳存仁病逝zz3岁女童手被扶梯卡住 幸亏有人及时按停
法西斯:未死的幽灵--by Yu Jie一个爱国者应将国家从政府手中解救出来
[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人 - 洗冤录在圆圆怀孕前把她解救出来可能有多大
[一首歌一个故事]一个人 - 洗冤录传销洗脑多强?解救出来还想回去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东亚话题: 存仁话题: 上海话题: 文学话题: 汉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