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r 发帖数: 669 | 1 楚昭王幼年即位,去世时也就30多岁,典型的英年早逝。关于昭王的病势,还有一
则故事。昭王生病——或许就是这次刚从城父出兵的时候——占卜,卜师说:“是河(
黄河)神作祟。”但昭王拒绝下令祭祀河神:“根据三代以来的祭祀制度,祭祀对象不
超越本国的望(山川)。江、汉、雎、漳,这些才是楚之望。我虽无德,也不至于得罪
于河神。”这番话传到孔子那里,孔子大发感慨:“楚昭王真可谓深知大道了!他没有
失掉自己的国家,宜哉!《夏书》上说:‘古代圣君陶唐,遵循上天纲常,拥有冀州一
方。后人胡行乱闯,毁坏原有纪纲,国家因此灭亡(惟彼陶唐,帅彼天常,有此冀方。
今失其行,乱其纪纲,乃灭而亡)。’又说:‘拿出什么就得到什么(允出兹在兹)。
’作为国君,只要听凭自己去遵循天常,也就够了!”
昭王得到这样的肯定,固然是由于他的态度符合孔子为政以德、敬鬼神而远之的主
张,同时,他与孔子之间曾发生过的一段机缘,也使孔子对他充满了好感。
约于前493年,赵鞅约请孔子前往晋国一展宏图,不料是一个陷阱,多亏孔子机灵
,虎口脱险,回到卫国。不久,因与卫灵公难以投机,遂南下陈国寻找机会,又于前
491年前往蔡国,又碰上吴楚两国争... 阅读全帖 |
|
y*d 发帖数: 2226 | 2
古公就好比说是先王,先君的意思。亶父是周人先祖,后人尊称古公没有啥怪的
大芒骆、赤奮若出自尔雅、史记,没见周人用过。这些占星学的词有可能是从楚人那学
来的。楚人比周人更迷信,对这些东西可能更有研究 |
|
o*****p 发帖数: 2977 | 3 摘自 汗青著 《天崩地解——1644大变局》节选
在明清之季的党争中,素有清名的东林一脉未必个个身上干净有骨气,而阉党中人、贪
官污吏则未必一定无气节,如东林魁首钱谦益、黄宗羲和历来臭名昭著的弘光朝“奸臣
”马士英,以及著名的死节忠臣史可法等人事迹,就有极强烈的代表性。而其中牵涉到
的其他一些所谓正人君子楷模如大儒刘宗周、黄道周等人之表现,则颇令人齿冷。
马士英,字瑶草,贵阳人,万历四十七年(公元1619年)进士,授南京户部主事,《明
史》将其与温体仁、周延儒、阮大铖等一起列入奸臣传。天启时,迁郎中,历知严州、
河南、大同三府。崇祯初迁任山西阳和道副使,后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宣府。
到此时,马士英的仕途都是颇顺利的,只是他做了巡抚后仅一月,就开始动用公款贿赂
朝贵,结果为镇守太监王坤揭发,被罚遣戍,随之流寓南京。
而马士英在南明弘光朝的得势与一方坐大,与当时同在南京的一位名列“逆案”的人物
——阮大铖,有极大关系。马士英与阮大铖两人就此熟识起来,也从此时开始,他们被
东林党人及大多史家指为阉党和大奸大恶的人物。
可实际上,阮大铖的名挂逆案与马士英被指奸臣,多少是有些冤枉的。认真追究起来,...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4 他说的好像不是政治口号的高大上,而是文采,说那俩造反者(努尔哈赤,洪秀全)没
受过良好教育。
要说文采,我觉得晋国给秦国的绝交书最完美(《左传:绝秦书》),绝对的气势磅礴
,而且有理有据有节。把自己说的完美无暇,把秦国说的卑鄙无耻到了极点:
“殄灭我费滑,离散我兄弟,挠乱我同盟,倾覆我国家。”。
周恩来都评价过,说是外交演说的范本。
成公十三年 左传
晋侯使吕相绝秦,曰:
「昔逮我献公及穆公相好,戮力同心,申之以盟誓,重之以昏姻。天祸晋国,文公
如齐,惠公如秦。无禄,献公即世,穆公不忘旧德,俾我惠公,用能奉祀于晋;又不能
成大勋,而为韩之师。亦悔于厥心,用集我文公,是穆之成也!文公躬擐甲胄,跋履山
川,逾越险阻,征东之诸侯,虞、夏、商、周之胤而朝诸秦,则亦既报旧德矣。
(秦晋两国,约为兄弟,晋国是非常诚实的,而秦国莫明其妙地背叛了)
郑人怒君之疆埸,我文公帅诸侯及秦围郑。秦大夫不询于我寡君,擅及郑盟,诸侯
疾之,将致命于秦。文公恐惧,绥靖诸侯。秦师克还无害,则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晋国对秦国是恩重如山的,“是我有大造于西也”)
无禄,文公即世,穆为不吊,蔑死我...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5 说商周彝铭中的“宜”祭——商周铜器彝铭为中心的考察
在商代晚期铜器铭文中经常出现所谓的“宜”祭和“遘”祭。关于这类祭祀活动,除了
张玉金教授曾为此专门撰有二文加以探讨之外,学术界对这些铜器铭文一直还没有引起
应有的重视以及给出合理的解释。围绕着商代晚期几件铜器铭文中出现的“宜”字和“
遘”字及其相关铭文的理解,中外学者解释得五花八门,难成定论。有鉴于此,特作此
文,探稽索隐,力图恢复商周时代曾经十分重要的“宜”祭和“遘”祭的历史原貌。
一、商周铜器彝铭中所见的“宜”字
按照容庚先生《金文编》中的统计,“宜”字先后有如下字形:
(图片请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9482685/)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四祀邲其卣》的铭文:“乙巳,王曰:尊文武帝乙宜。才召大庭
,遘乙。羽日丙午,。丁未,煮。己酉,王才榛,邲其易貝。才四月,佳王四祀羽日。
亚獏犬父丁。”
(图片请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9482685/)
按照上述铭文的记载,“遘”祭之前是“尊文武帝乙宜”的活动。
这里的“宜”,见《诗经·郑风·女... 阅读全帖 |
|
o**4 发帖数: 35028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12:12:36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946
聂作平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
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 阅读全帖 |
|
q*******n 发帖数: 20306 | 7 汉字“我”,就是一种兵器的名字。 等于是说我就是枪,枪就是我。 中国的传统文化
原本就是军事化了的。
http://www.wenwuchina.com/news/detail/201101/27/82809.shtml
《说文解字》上说:“我,古杀字。”“我”这种武器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秦以后逐
渐消失。根据现藏于故宫博物院西周时期的青铜“我”和现藏于陕西扶风博物馆西周时
期的青铜“我”来看,“我”的形状有点像《西游记》里猪八戒扛的铁筢子,只不过“
我”是三根齿罢了。“我”是一种短兵器,装上长柄后才能用于战场上砍杀,那尖尖的
三角刺砍将下来时,一般的皮甲胄都是难以保全的。
在古代“我”是兵器的时候,人们使用的第一人称代词是“朕”、“寡人”、“不才”
、“不佞”、“小人”、“贱民”以及“余”、“吾”等等,当然使用最多的还是“余
”“吾”二字。那时候“朕”、“寡人”都不是皇帝的专用词,《尔雅•释诂》
中解释说: “朕,身也。”秦始皇统一天下后,规定“朕”只能是天子自称。至于“
寡人”,更是大众用词,《诗经•邶风》中就有“先君之恩,以勖寡人”等等,
“寡人”到了唐代... 阅读全帖 |
|
l**********l 发帖数: 361 | 8 原文如下:
(参与2011年7月2日訊):凤凰卫视今天(2011年7月2日)的《时事开讲》节目传达一
个重要信息:胡锦涛定性重庆模式为文革式改革。
凤凰台副总编何亮亮在《时事开讲》中解读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时说:“文化大革
命没有进步的意义,这个是中共中央正式的一个决定。胡锦涛主席这次七一重要讲话就
是在告诉大家,要解决现在的矛盾,不可能、不可以用文革的方式。”
虽然何亮亮没有明说这一话题是针对重庆的“唱红改革”,但他说“因为现在有的人在
怀念文革”——其语境已让观众明白,今日中国最想用文革方式解决现实矛盾的,只有
重庆的唱红打黑最为近似。至此,人们方明白,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
的“不折腾”,就是指不能推广重庆模式。
胡锦涛若真的远离文革,这是好事。不过有些网民分析,胡锦涛的“七一重要讲话”对
重庆不点名地否定,这没有假。但胡这一举动到底是否因为恼火薄熙来是对立面的先锋
,带头挑战胡中央的权威,让胡陷入了“诸侯坐大,周室衰弱”的困境,则大有可能。
因为在文革中未受到什么冲击损失的胡锦涛,一向没有特别反感文革和红歌,此次对重
庆“唱红”始终冷处理,多半有其它的政治因素。何...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2959 | 9 今天(2011年7月2日)的《时事开讲》节目传达一个重要信息:胡锦涛定性重庆模式为
文革式改革。
凤凰台副总编何亮亮在《时事开讲》中解读胡锦涛“七一重要讲话”时说:“文化大革
命没有进步的意义,这个是中共中央正式的一个决定。胡锦涛主席这次七一重要讲话就
是在告诉大家,要解决现在的矛盾,不可能、不可以用文革的方式。”
虽然何亮亮没有明说这一话题是针对重庆的“唱红改革”,但他说“因为现在有的人在
怀念文革”----其语境已让观众明白,今日中国最想用文革方式解决现实矛盾的,只有
重庆的唱红打黑最为近似。至此,人们方明白,胡锦涛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再次强调
的“不折腾”,就是指不能推广重庆模式。
胡锦涛若真的远离文革,这是好事。不过有些网民分析,胡锦涛的“七一重要讲话”对
重庆不点名地否定,这没有假。但胡这一举动到底是否因为恼火薄熙来是对立面的先锋
,带头挑战胡中央的权威,让胡陷入了“诸侯坐大,周室衰弱”的困境,则大有可能。
因为在文革中未受到什么冲击损失的胡锦涛,一向没有特别反感文革和红歌,此次对重
庆“唱红”始终冷处理,多半有其它的政治因素。何亮亮为了代主子胡锦涛立言,不惜
将文革首次定义... 阅读全帖 |
|
y*d 发帖数: 2226 | 10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不善,弊在賂秦。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或曰:「六國互
喪,率賂秦邪?」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失強援,不能獨完。故曰弊在賂秦也。」
嗚呼!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並力西嚮,則吾恐秦
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趨於亡,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阿拉伯国家不能联合起来对付以色列,反而互相出卖
靠讨好MD换得一夕安寢
早晚全都是MD和以色列殖民地
昔者晋献公使荀息假道于虞以伐虢,荀息曰:“请以垂棘之璧与屈产之乘,以赂虞公,
而求假道焉,必可得也。”献公曰:“夫垂棘之璧,吾先君之宝也;屈产之乘,寡人之
骏也。若受吾币而不吾假道,将奈何?”荀息曰:“不然。彼若不吾假道,必不吾受也
。若受我而假我道,是犹取之内府而藏之外府也,犹取之内皂而著之外皂也。君奚患焉
?”献公许之。乃使荀息以屈产之乘为庭实,而加以垂棘之璧,以假道于虞而伐虢。虞
公滥于宝与马而欲许之。宫之奇谏曰:“不可许也。虞之与虢也,若车之有辅也,车依
辅,辅亦依车,虞、虢之势是也。先人有言曰:‘唇竭而齿寒。’夫虢之不亡也恃虞,
虞之不亡也亦... 阅读全帖 |
|
e*u 发帖数: 10016 | 11 李陵全家被杀了,只好投靠匈奴了。
============================================================
自从初降[1],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2]。韦韝[3]
毳幕,以御风雨;羶肉[4]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5],边土
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6]互动
,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7]子卿,陵独[8]何心
,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9]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10];身负
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
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11]之嗣,更成戎狄[12]之族,又自悲矣。
功大罪小,不蒙[13]明察,孤负[14]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
[15]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16],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17]
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
... 阅读全帖 |
|
A****0 发帖数: 12393 | 12 答苏武书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讬异国,昔人所
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
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
鞲毳幙,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
,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
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
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
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
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
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
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辄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
,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秖令人悲,增忉怛耳。 嗟乎!子卿!
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先帝授陵... 阅读全帖 |
|
o****y 发帖数: 26355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oldguy (老人), 信区: History
标 题: 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14 09:55:51 2012, 美东)
聂作平: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
拉开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
常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
如果有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
天的镇子,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
的工作,政府竟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
纷纷,却没人接招。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
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
扛到了北门。--他果然“意外”地得到了高达五十金的奖赏。
这起小概率事件的幕...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14 http://www.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
岳南
1948年11月29日,共产党所属东北野战军会同华北军区主力共100万人,在北平、天津
、张家口地区联合发起平津战役,与国民党军傅作义部60万人展开决战。12月12日,北
平城被解放军包围,南苑机场失守,国民党军气脉已竭,力不能支,平津即将陷落。蒋
介石急派飞机空投手谕致平津守军各军长,以鼓舞士气。手谕末尾以悲壮无奈的口气道
:“固守待援,不成功,便成仁。”13日,北平西效炮声隆隆,解放军发射的弹片从清
华园上空“嗖嗖”掠过,校内师生及家属大为惊恐,纷纷逃跑躲避,清华陷入混乱。鉴
于此情,校方只好宣布停课,师生员工自寻出路。
在国民政府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急时刻,朱家骅、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
陈雪屏等在蒋介石授意下,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
细节办法,很快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名单包括四类:
(一)各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
(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
(三)中央研究院院士;
(四)在学术上有贡献并自愿南来者。
计划既定,立... 阅读全帖 |
|
a*******m 发帖数: 14194 | 15 妈的,讲起来就有气,写诗作赋,虽然做不到一挥而就,
但是above average还是100% sure的。
我的古文和阅读理解也很好,前段时间第一次看《李陵答苏武书》,
我不要翻工具书,就能看懂90%。这都多少年不学古文了?
妈的,每次被傻逼作文坑。
几次关键的考试,五十分的作文估计也就能拿10分-15分。
老说老子跑题,跑你妈呀?
结果,中考120分的语文考了71分, 高考150考了89分。
中考是直接算总分,还能拿数学啥的拉一下。
高考直接算标准分,咣当就死了。
跑到平顶山煤炭学院挖了好多年煤,到处被Top XXX的天之骄子鄙视,
惨呀!
你说中国的狗屁倒灶的语文考试,害人不害人呀?
98、李陵答苏武书·西汉文
子卿足下:
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
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
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gōucu
ì幕,以御风雨;羶shān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
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侧耳远听...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16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
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
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
天我来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 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
紫阳临时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
是 杨尚昆。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
就去杨尚昆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 要杨一
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 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 阅读全帖 |
|
T**********e 发帖数: 29576 | 17 泡面传奇——中国当代政坛的生死对决(42-60)
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问,离
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天我来
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紫阳临时
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是杨尚昆
。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就去杨尚昆
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要杨一块去,杨同意
。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对赵说,“... 阅读全帖 |
|
d*******3 发帖数: 8598 | 18 其一,以上实物仅能说明李渊的高祖与曾祖因种种原因葬在隆尧,那么李熙之上的先茔
何在?如果在赵郡,那么应一并建七代陵庙才对.所以仅凭两陵不足以令人信服.况此二陵
在唐至今,千余年学人尽知,并非出土之新证,但无人提出李唐出赵郡之说。
再者:从残存的碑文可以直接得到的文字为 “维王桑梓,本际城池”无疑提供出李唐
源出赵郡的铁证。仅此“桑梓”二字就为铁证乎?碑文多有文学性修饰,不能等同于史
料,只能相互参照。如唐张彧撰《忠武先庙碑记》中有李晟在祭祖之时“惨凄改容,欷
歔流泪,若见祖考,如闻话言,神魂仿佛兮皆故乡之游……”李晟的父亲李钦本在长安
后因宫廷之变而谪贬陇西又葬于临洮,李晟在临潭成长,那么不能据李钦葬地和李晟曾
经生活的地方来推测其为临洮人,尽管先庙碑记里也视临洮为故乡。但在《新唐书宰相
世系》中李晟还是定为陇西徙京兆房,因为其先祖李重耳早就迁关内了,传至其曾祖李
嵩又迁至长安京兆。二者同理。李渊不能因高祖与曾祖葬在隆尧就成为是那里人氏的铁
证。论据不充分。
其二,陈先生提出李唐先世是否有李重耳其人.在据史书上只有恒农太守李初古拔曾为薛
安都所俘,其子李买得战死这一史料的基础上提出李重...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12685 | 19 蒲寿庚(1205-1290年)
家世
——蕃客回回说。
——西蜀望族说。
伊斯兰教徒
擅番舶利者三十年
——提举泉州舶司。
——福建广东招抚使。
——亦官亦商。
叛宋
——瑞安之役。
——泉州闭城不纳。
——尽杀南外宗室。
仕元
——重其事权。
——固守泉州。
——行省平章政事。
历史贡献
遗迹
又称蒲受畊,号海云,宋末元初人,阿拉伯(色目)商人后裔,蒲开宗之子(参见《
泉州人名录·蒲开宗》)。任泉州市舶司三十年,是宋元时期“蕃客回回”的代表人物
。后叛宋降元,终生显赫。
家世
一、蕃客回回说
元代脱脱等编撰的《宋史》,明代宋濂等人编撰的《元史》都没有为蒲寿庚立传;
清末思想家魏源(1794-1857年)《元史新编》之《平宋功臣传》目录,只有蒲寿庚之
名而没有正文。二十世纪的研究者都认定蒲寿庚是阿拉伯人汉化的后裔,这一点没有疑
问。
记蒲寿庚血统世籍最早的是南宋·遗民郑思肖(字所南,福建连江人,1241-1318
年)德祐八年(应是祥兴七年之后一年,1280年)著的《铁函心史·大义略述》(民国
卅年版)曰: “泉州蒲受畊,祖南番人,富甲两广。”蒲受畊即蒲寿庚,南番是唐宋
时期对中国的南... 阅读全帖 |
|
j*****g 发帖数: 254 | 20 最吊的就是美国的了,这直接就是先X遗X, 比什么先军先君高到不知道那里了 |
|
w********2 发帖数: 632 | 21 《诅楚文》刻在石块上,北宋时发现三块,根据所祈神名分别命名为“巫咸”、“大沈
厥湫”、“亚驼”。《诅楚文》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但由于史书
没有记载《诅楚文》刊刻于什么时代,因而造成后世学者的争论。
原文编辑
有秦嗣王,敢用吉玉瑄璧,使其宗祝邵鼛布忠,告于丕显大神巫咸,以底楚王熊相之多
罪。昔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实戮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齐盟。曰:叶万
子孙,毋相为不利。亲即丕显大神巫咸而质焉。今楚王熊相康回无道,淫佚耽乱,宣侈
竞从,变输盟制。内之则暴虐不辜,刑戮孕妇,幽刺亲戚,拘圉其叔父,置诸冥室椟棺
之中;外之则冒改久心,不畏皇天上帝,及丕显大神巫咸之光烈威神,而兼倍十八世之
诅盟。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欲灭伐我社稷,伐灭我百姓,求蔑法皇天上帝及丕显大
神巫咸之恤。祠之以圭玉、牺牲,逑取我边城新隍,及邬、长、亲,我不敢曰可。今又
悉兴其众,张矜亿怒,饰甲底兵,奋士盛师,以逼我边竞。(读作境。)将欲复其凶迹
,唯是秦邦之羸众敝赋,鞟䩱(音俞,刀鞘也,言以革饰刀鞘也。)栈舆,礼使
(上声。)介老,将(去声。)之以自救也。繄(亦)应受皇天上帝及丕...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632 | 22 楚都纪南城的繁华与衰落
2016/04/06 | 论文 | 北落师门 | 暂无评论 | 3542 views
楚郢都纪南城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南方地区面积最大、古城垣保存状况最为完好的楚国都
城遗址。春秋战国时期,在长达411年时间中,楚人以纪南城为都城,成功跻身于“春
秋五霸”“战国七雄”之列,不仅成就了辉煌的霸业,也创造了可与古希腊文化相媲美
的灿烂文明。纪南城遗址以其规模宏大的城垣遗迹,丰富的地下文化遗存,被列入全国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100处大遗址保护项目。
风烟楚都四百年
公元前11世纪,在黄土高原渭河之滨崛起的周族,一举剪灭了中原王朝——商朝,取而
代之的是一个新的王朝——周朝。周朝立国伊始,即大封天下。周成王念及楚人之祖鬻
熊曾为周文王之师,殷勤事周,于是分封鬻熊曾孙熊绎为子爵,始建楚国。楚人建国后
,既要在蛮荒的荆山与自然作斗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同时又要应对周朝及其宗亲
国的排挤和打压。为了寻求更为广阔的生存空间,楚国先君历经数代,不辞艰辛,举国
南迁。春秋早期,楚武王率领国人来到了江汉流域一处名为“浧”的水泽边驻留下来,
发展生产,休养生息。随着人口... 阅读全帖 |
|
M******a 发帖数: 6723 | 2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5d5790760102zayr.html
过期大还丹 http://blog.sina.com.cn/u/5860986998 2019-09-24 20:30:56
引子
平王东迁之后,诸侯不再奉天子号令,中国社会进入“礼崩乐坏”的春秋战国时期。而
各个诸侯的国内政治也呈现出极不稳定的态势,公子作乱、太子被废、大夫弑君之事层
出不穷,各方势力痴迷于争权夺势,而那些依然恪守周礼的国君和贵族往往就成为无辜
的牺牲品。鲁隐公,因为在《春秋》编年顺序排在第一个而为人所知,他的被弑就是一
个典型的悲剧。
一、隐公的悲剧
鲁隐公名息姑,他这个国君是比较特别的。上一代鲁君惠公死后,本应由太子允(即鲁
桓公)继位,但因为他还年幼,为保证鲁国政局稳定,便由兄长隐公摄政,所以《左传
》特意在鲁隐公开篇说明:“不书即位,摄也。”鲁隐公有点像当初周成王刚即位时周
公摄政那样子,所以他只是个代理国君,太子成年以后他仍要把君位交还给太子。
不过隐公这个代理国君当得也算是有声有色,没有什么显赫的成绩,但也没有什么大的
过错,十年来鲁国政治稳定,鲁隐... 阅读全帖 |
|
p***r 发帖数: 20570 | 24 清华简楚居里面讲得很清楚,这里面吹嘘楚人的先君和商人的公主通婚。楚人真阔起来
还是在河南的时候。楚人的基本脉络就是从汉水上游一路向南扩张发展。
其实文明主要还是要看河流,大河相交之处容易出文明,比如汉水和长江相交附近出盘
龙城,
古济水和古黄河北支相交附近出商人。
古人在发明马车之前,主要是靠水运。两河相交之处必然是天然的交通枢纽和商贸中心。
今天也类似,比如大河入海口必然是大城市,长江口有长三角,珠江口有珠三角,作为
黄河北支
的替代物的海河出海口有京津冀。再有就是高铁枢纽或者大型空港的发展必然强于别的
城市。
再早一点,黑龙江省也是大河相交交通便利的地方出最早的玉石文明。
往后辽河流域出现的红山文化也都类似。长江流域的良渚也类似。
再到铜石并用和青铜时代,铜矿的位置也起显著作用,比如长江附近有方便水运的铜绿
山遗址,赣江到长江的交界处附近的瑞昌,赣江上的樟树,都和水运和铜矿有关。
甲骨文里这类痕迹非常多,很多汉字以舟或者凡做偏旁,描述的都是禹贡的世界里水运
的便捷
和核心作用。凡俗的凡字,很可能就是风帆的帆的本字。以风帆为标志的世界的就是凡
界,重农业,工商业和贸易,以山人为标志的...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453 | 25 【人民报消息】根据现代词典的释义,“诅咒”一词原指祈求神加祸于所恨之人,现泛
指咒骂。事实上,“诅咒”最初是写作“诅祝”的,出自《尚书》,向神祈祷称为“祝
”,请求神加祸于仇人称为“诅”。早在两三千年前的周代,就设有“诅祝”、“太祝
”等官职,负责掌管盟誓和祈神事宜。
东汉的《论衡》中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晋国的中行寅在家族大难临头之际,召来掌管
祭祀的太祝,并质问他:“你为我举行祭祀仪式时是不是偷工减料,贪污了供品?斋戒
时是不是不够虔诚,以至于得罪了神灵?如今上天马上要降罪于我了,国家很快要灭亡
了!”
太祝回答道:“当年先君中行密子仅有十辆车,但他却不嫌少,并且每天都在修身养性
,增加自己的德行;可是如今您拥有一百辆兵车,每天仍旧考虑着怎样再增加兵车的数
量,以至于横征暴敛,招致百姓的诅咒。您以为祈祷上天真的会赐福于国家吗?民怨沸
腾自然就会亡国。何况只有我一个人‘祝’,为您祈福,而整个国家的百姓都在‘诅’
,一‘祝’怎能战胜万‘诅’呢?如此国家怎么可能不灭亡呢?我何罪之有?”中行寅
听了十分惭愧,但并未从中吸取教训,最终导致家族获罪。
由此可见,“诅祝”的本义既包含祈福之意,也包... 阅读全帖 |
|
x*****i 发帖数: 1329 | 26 “You educate a man; you educate a man. You educate a woman; you educate a
generation.” ― Brigham Young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女性,周朝“三母”: 太姜、太妊、太姒合称“三太”,是
周朝三位开国先君的夫人,母仪天下的典范,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的几位君王。后
世“太太”称谓由此而来。
太姜是周太王的后妃,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她的儿媳是太妊,孙媳是太姒。历
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周武王和周公都是太姒所生。这三位母后懂得把女性最好、最高
、最伟大的德行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奠定周朝伟大基业、实施幕后工程的关键人物。
太姜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到大,在品德行为上都没有过失。两个儿子为
了让位给弟弟王季,以便传位于姬昌,兄弟俩一起逃到荆蛮之地,这成为了历史上兄弟
礼让友爱的千秋佳话。这一切与母亲太姜对儿子的良好教育分不开。
太姜儿媳太任,生性端正严谨、庄重诚敬,凡事合乎仁义道德才会去做。太任怀孕
的时候,注重胎教,所以文王生下来就非常聪明,教一知十。
太任是历史上有记载的胎教先驱。
文王在母亲... 阅读全帖 |
|
f*****n 发帖数: 14 | 27 最近看到有人在讨论美国人的礼貌,这让我想到古人也曾经有过一段类似的讨论。
孔丛子‧执节第十六─
魏安厘王问天下之高士、子顺曰世无其人也。抑可以为次。其鲁仲连乎。王曰鲁仲连强
作之者。非体自然也。答曰人皆作之。作之不止。乃成君子。文武欲作尧舜而至焉。背
我先君夫子欲作文武而至焉。作之不变习与体成。习与体成则自然矣。
简单讲就是子顺觉得鲁仲连大概可算是君子,魏安厘王不认同,因为魏王觉得鲁仲连是
勉强作出君子的样子,而不是发自内心,表里如一的君子。
子顺回答说每个人一开始本来就都不是君子,而都只是刻意模仿君子的行为而已,但如
果你一直持续的作假,久了就弄假成真,习与体成,变成一个货真价实的君子了。 |
|
x*****i 发帖数: 1329 | 2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amily 讨论区 】
发信人: xinzhai (abao), 信区: Family
标 题: “太太”一词的由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3 23:30:47 2014, 美东)
“You educate a man; you educate a man. You educate a woman; you educate a
generation.”
― Brigham Young
**
历史上有许多伟大的女性,周朝“三母”: 太姜、太妊、太姒合称“三太”,是
周朝三位开国先君的夫人,母仪天下的典范,辅佐和教化了开万世太平的几位君王。后
世“太太”称谓由此而来。
太姜是周太王的后妃,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人,她的儿媳是太妊,孙媳是太姒。历
史上建立了丰功伟绩的周武王和周公都是太姒所生。这三位母后懂得把女性最好、最高
、最伟大的德行发挥得淋漓尽致,是奠定周朝伟大基业、实施幕后工程的关键人物。
太姜以身作则教导儿子,使他们从小到大,在品德行为上都没有过失。两个儿子为
了让位给弟弟王季,以便传位于姬昌,兄弟俩一起逃到... 阅读全帖 |
|
o**4 发帖数: 35028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12:12:36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946
聂作平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
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 阅读全帖 |
|
s*****o 发帖数: 22187 | 30 度娘:
据考证,萌萌和荆楚有关系的!
在《礼记.月令》中记载着:“是月也,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
达。”
意思如下:这时候,阳气开始散开,草木中弯曲的都出土了,直立着向上生长,不
能阻止他们。
(草木出土时,弯的叫句,直的叫萌)
又如:句爪(钩形的尖爪);句枉(曲枝);句曲(弯曲);句倨(弯曲);句圜(屈曲连环)
郑玄(孔子的弟子,其后世封为朐山侯)注:“句,屈生者;芒而直曰萌。”
“萌者”,指带刺的直条灌木。而荆,又名楚,也就是“带刺的灌木”。所以,萌
,也就是“荆楚”。
瑜的意思是,荆楚的马是“萌”的,也就是“直”的,不会“句”于曹操(委屈于
曹操之意)。
关于“荆楚之地”的由来是这样的:西周初年,楚国先君熊绎被封在荆山一带(今
湖北保康,南漳境),国号荆。“荆”本是一种灌木的名称,也叫做“楚”,在南方江
汉流域的山林中极为常见,可用作薪柴等多种用途。 |
|
c***r 发帖数: 4631 | 31
土人俺的签名档来自《金石录后序》,每次看都会眼泪汪汪的。附全文。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
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
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呜
呼!自王涯、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名虽不
同,其惑一也。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
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
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
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
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
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
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俸...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4631 | 32
土人俺的签名档来自《金石录后序》,每次看都会眼泪汪汪的。附全文。
右《金石录》三十卷者何?赵侯德父所著书也。取上自三代,下迄五季,钟、鼎、甗、
鬲、盘、匜、尊、敦之款识,丰碑大碣、显人晦士之事迹,凡见于金石刻者二千卷,皆
是正讹谬,去取褒贬,上足以合圣人之道,下足以订史氏之失者皆载之,可谓多矣。呜
呼!自王涯、元载之祸,书画与胡椒无异;长舆、元凯之病,钱癖与传癖何殊?名虽不
同,其惑一也。
余建中辛巳,始归赵氏。时先君作礼部员外郎,丞相作吏部侍郎,侯年二十一,在太学
作学生。赵、李族寒,素贫俭,每朔望谒告出,质衣取半千钱,步入相国寺,市碑文果
实归,相对展玩咀嚼,自谓葛天氏之民也。后二年,出仕宦,便有饭蔬衣綀,穷遐方绝
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日就月将,渐益堆积。丞相居政府,亲旧或在馆阁,多有亡
诗、逸史,鲁壁、汲冢所未见之书,遂尽力传写,浸觉有味,不能自已。后或见古今名
人书画,一代奇器,亦复脱衣市易。尝记崇宁间,有人持徐熙《牡丹图》求钱二十万。
当时虽贵家子弟,求二十万钱岂易得耶?留信宿,计无所出而还之。夫妇相向惋怅者数
日。
后屏居乡里十年,仰取俯拾,衣食有馀。连守两郡,竭其俸... 阅读全帖 |
|
p****t 发帖数: 4256 | 33 境界不同,也没啥不好
《赵氏孤儿》里有一段挺深刻(copied):
公孙杵臼和程婴商议救孤儿赵武之时,公孙杵臼问程婴:“立孤与死,孰难(活下来抚
养孤儿与慷慨赴死,哪个更难)?”程婴说:“死易,立孤难耳(慷慨赴死容易,忍辱活
下抚育孤儿更难)。”然后,公孙杵臼就说:“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
其易者,请先死(赵家对您有厚恩,您就选择做难事,我选择干容易的事,请让我先去
死)。”
甄嬛该算是干难的事去了 |
|
p****t 发帖数: 4256 | 34 其实这个人为了证明自己观点,还是选择性的展示了证据
赵氏孤儿这个故事本身说什么忠义,重点不是说赵家人怎样怎样忠君,其实主要亮点是
程婴公孙杵臼等人
同样从《史记》上Ctrl+C, Ctrl+V的:
赵朔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
胡不死?”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
何,而朔妇免身 ,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 ,祝曰:“赵宗灭乎
,若号 ;即不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臼曰:“今一索不
得,后必且复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与死孰难?”程婴曰:“死易,立孤难
耳。”公孙杵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
人谋取他人婴儿负之,衣以文葆 ,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
立赵孤。谁能与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
杵臼谬曰:“小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
立,而忍卖之乎!”抱儿呼曰:“天乎天乎!赵氏孤儿何罪?请活之,独杀杵臼可也。
”诸将不许,遂杀杵臼与... 阅读全帖 |
|
o**4 发帖数: 35028 |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History
标 题: 秦国是怎样崛起的?——重读商鞅变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y 20 12:12:36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28946
聂作平
令人非常意外的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大国崛起运动,竟然以近乎开玩笑的方式拉开
了帷幕。
时间是距今两干多年前的公元前359年,地点是当时的绝大多数人心目中,都异常
边远的秦国首都栎阳。这天,秦国政府在南门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棍,并宣称,如果有
谁愿意把这根木棍从南门扛到北门,赏十金。栎阳虽是秦国都城,但比起今天的镇子,
其实大不了多少,南门到北门,也就两三公里吧。这么近的路,这么轻的工作,政府竟
然愿意花费十金?围观的人都以为此乃咄咄怪事,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却没人接招。
一会儿工夫,政府又加价了:还是这根木棍,还是从南门扛到北门,赏五十金。好半天
,终于有个人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把这根并不沉重的木棍扛到了... 阅读全帖 |
|
z**c 发帖数: 7595 | 36 张公召忠,未知仙乡何处,国朝讲武堂之教官,宣谕台之谈兵客者也。张公相貌堂堂,
戎装谨严,似军中饱学之士也。夫讲武堂,国朝将帅之摇篮,军中文武之芽蘖,则孙武
、鬼谷辈或隐于堂,赵括、晋灵辈亦或滥竽其中,张公其为何者乎?
国朝五十四年,米国再伐伊拉克国。先是,伊国撒达姆氏不告而伐弱小,内则虎狼当道
,人民如草,联合国屡斥之,然撒氏不以为意,米国乃大愤,先君老布什者发奇兵,越
大洋而伐之,一鼓而下,复弱 国科威特于三日之内,天下称庆,暴君股栗。
撒氏败归,阴衔其恨,内则清君侧,养死士,外则宣圣战,布甲兵。细作忽报其秘制巨
弹,期予米国玉石俱焚也。
米国新遭巨创,恐而愤,先总统之子小布什者继位,檄文布告天下,先礼后兵,三军再
越大洋而聚沙漠,意者必毁其暴政,擒其暴君,救民于水火,庶几可自保也。
国朝宣谕台自开战以来,忽起莫名之兴,开战事评点之席,虽三更而不辍;以两国交战
为戏,期数月之自娱。
张公乃戎装入席,挂战图于室,指点乎战伐之要塞,置电脑于桌,注目乎时刻之进展;
宣谕台水、鲁辈体察上意惟恐不周,乃鼓惑张公等逞口舌之快,张公乃误入其壳,置亲
考米国之兵威于乌有,抛熟读孙武之诡道于子虚,竟尔... 阅读全帖 |
|
w**********5 发帖数: 1741 | 37 第四十二回 赵儿皇出访北高丽,杨国老三次操国柄
4月23日下午4时20分,决定中国命运的时刻到了。
这时,赵紫阳一行在列车候车室,准备登上开往朝鲜的列车,他此行要去朝鲜访
问,离开北京6天半(23日下午——30日上午),李鹏前来送行。
“不是简化礼宾规格了吗?”看到李鹏到来,赵紫阳微笑着问,“你这一来就破
格了。”
李鹏有点尴尬:“破一次格也值得,社会上传闻多得很,说中央内部不团结,今
天我来送你,可以显示下团结嘛。”
这 肯定是托词,显示团结之类,不是李鹏会关心的。真正值得的是,有人生怕
紫阳临时变卦不走了,让李鹏来送行,一定要把赵送上车,他在家里等消息。这个人就
是 杨尚昆。果然,紫阳前脚刚走,匆匆吃过晚饭,看完新闻联播,约20点30分,李鹏
就去杨尚昆那儿了。杨告诉李,“形势正在发生变化,你要去找小平。”李鹏 要杨一
块去,杨同意。杨心里一定暗暗得意,他的奇谋将要得逞了。
形势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呢?什么变化也没有。在紫阳看来,大局已定。4月 19日,赵为
访问朝鲜,提前到邓小平那里辞行,谈了学潮和处理意见,邓表示同意。不仅如此,邓
还... 阅读全帖 |
|
|
|
z********g 发帖数: 968 | 40 《史记赵世家》曰:晋景公时,赵盾卒,谥为宣孟;子朔嗣。三年,大夫屠岸贾欲
诛赵氏。屠岸贾者,始有宠于灵公,及景公而贾为司寇,将作难,乃治灵公之贼以致赵
盾。韩厥告赵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绝赵祀,朔死不恨。”韩厥许诺,称疾不
出。贾不请而擅与诸将攻赵氏于下宫,杀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皆灭其族。赵朔
妻成公姊,有遗腹,走公宫匿。赵朔客曰公孙杵臼,杵臼谓朔友人程婴曰:“胡不死?”
程婴曰:“朔之妇有遗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无何,而朔妇
免身,生男。屠岸贾闻之,索于宫中。夫人置儿绔中,祝曰:“赵宗灭乎,若号;即不
灭,若无声。”及索,儿竟无声。已脱,程婴谓公孙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后必且复
索之,奈何?”公孙杵臼曰:“立孤与死孰难?”婴曰:“死易,立孤难耳。”公孙杵
臼曰:“赵氏先君遇子厚,子强为其难者,吾为其易者,请先死。”乃二人谋取他人婴
儿负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婴出,谬谓诸将军曰:“婴不肖,不能立赵孤。谁能与
我千金,吾告赵氏孤处。”诸将皆喜,许之,发师随程婴攻公孙杵臼。杵臼谬曰:“小
人哉程婴!昔下宫之难,不能死,与我谋匿赵氏孤儿,今又卖我。纵不能立 |
|
k******k 发帖数: 753 | 41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好的 |
|
G*********o 发帖数: 49669 | 42 kink兄出手
举世瞩目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好的 |
|
k******k 发帖数: 753 | 43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
之子于归,远送于野。
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之子于归,远于将之。
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
之子于归,远送于南。
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
终温且惠,淑慎其身。
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好的 |
|
x******n 发帖数: 8550 | 44 【鹊桥活动】写一写你心中最向往的couple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十年生死兩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千里孤坟
无处话淒涼
纵使相逢应不识
尘满面
鬓如霜
夜來幽梦忽还乡
小轩窗
正梳妆
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腸断处
明月夜
短松岗
很考虑了一会到底什么是让人向往的夫妻或者情侣。到底是因为幸福的爱情,还是相依
相伴的亲情。到底爱情是不是一袭华美的袍,长满了虱子?也许,更多的时间,最让人
向往的情侣“死生契阔,与子成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因为,当我们都老去了,这
以往的记忆就沉淀了,没有争执不合,只有永远的回忆。
在熙宁八年(1054年),十九岁苏轼和十六岁的王弗成亲。二人婚后恩爱情深,生子苏
迈,共度11年幸福生活。王弗在27岁去世,苏轼《亡妻王氏墓志铭》载:“治平二年(
1065年)五月丁亥(二月二十八日),赵郡苏轼之妻王氏卒于京师,六月甲午(初六日
)殡于京城之西。其明年六月壬午(十四日)葬于眉之东北彭山县安镇乡可龙里先君夫 |
|
l*d 发帖数: 134 | 45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地震赠孤三章 钱钟书对吴宓还是很敬重的。
《吴宓日记》序言
学昭女士大鉴:奉
摘示
先师日记中道及不才诸节,读后殊如韩退之之见殷侑,“愧生颜变”,无地自容。
先君与先师雅故,不才人清华时,诸承先师知爱。本毕业于美国教会中学,于英美文学
浅尝一二。及闻先师于课程规划倡“博雅”之说,心眼大开,稍识祈向;今代美国时流
所讥DWEMS[注],正不才宿秉师说,拳拳勿失者也。然不才少不解事,又好谐戏
,同学复怂恿之,逞才行小慧,以先师肃穆,故尊而不亲。且先师为人诚悫,胸无城府
,常以其言情篇什中本事,为同学笺释之。众口流传,以为谈助。余卒业后赴上海为英
语教师,温源宁师亦南迁来沪。渠适成Imperfect Understanding一书,中有专篇论先
师者;林语堂先生邀作中文书评,甚赏拙译书名为《不够知已》之雅切;温师遂命余以
英语为书评。弄笔取快,不意使先师伤心如此,罪不可逭,真当焚笔砚矣!承命为先师
日记作序,本当勉为,而大病以来,心力枯耗。即就摘示各节,一斑窥豹,滴水尝海。
其道人之善,省已之严,不才读中西文家日记不少,大率露才扬已,争名不让,虽于友
好,亦嘲毁元顾藉;未见有纯笃敦厚如此者。于日记文学足以 |
|
l*****d 发帖数: 7963 | 4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orthEast 讨论区 】
发信人: ladyred (落红万点,好运名:小旺红), 信区: NorthEast
标 题: 曹雪芹的老家在哪里—————— 辽宁辽阳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0 19:10:37 2011, 美东)
这篇是转载的:
转一篇文章如下:
再论辽阳即古襄平——“曹雪芹祖籍铁岭说”商榷
本文来自: 习斋 作者: 画架 日期: 2008-1-9 23:28 阅读: 48 人 收藏
作者:邱华东
【内容提要】
20世纪,关于《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籍,主要有“河北丰润说”和“辽宁辽阳说”
。“丰润说”的致命弱点是无法与史籍明确记载的曹氏关外祖籍联系起来。近年来辽宁
铁岭李奉佐先生根据《上元县志》记载曹家“著籍襄平”,认为“古襄平在铁岭”,提
出曹雪芹关外祖籍是铁岭的新说,试图弥补这一根本缺陷。但根据自前汉至明清史籍关
于古襄平城和辽阳城地理位置的大量记载,笔者以为古襄平城确实在今辽阳,“古襄平
在铁岭”、“曹雪芹祖籍铁岭”等说法不能成立,曹雪芹祖籍应为辽阳。
...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7 北朝墓志中与北齐高氏有关的几篇
北齐墓志里有一位博陵郡君太姬崔幼妃墓志。崔幼妃是崔辩的孙女,崔楷的女儿。检魏
书崔辩传,葛荣之乱时,崔楷出任殷州刺史,州郡危急而崔誓死以守,在众人劝说下本
欲"乃遣第四女、第三儿夜出",但后来改变主意,还是追回这一双子女,崔楷死于此
役,"力竭城陷,楷执节不屈,贼遂害之,时年五十一",但其幼小儿女似乎还是幸存
下来了,包括这位崔幼妃;墓志云"年在」幼冲,先君早世,婴号孺慕,毁削绝人"。
墓志又云:
司空文」简公,一时龟镜,当世伟人。理属河鲂,言刈其楚,集木迁乔,来嫔作好,义
若芣卫,和似琴瑟。
司空文简公为李希宗,赵郡李氏李顺之后。李顺一支在魏书里几乎与清河崔氏一般举足
轻重,这位崔幼妃长大后即嫁李希宗,有女李祖娥,即高洋之妻,墓志中所云:
高祖」神武皇帝,位居二相,身眺八维,意忉过庭,礼求盛族。乃为第二息娉第□女焉。
又北魏墓志亦有李希宗与其父李宪墓志;李宪墓志较为详细,也记载了其儿女婚配子息
情形:
希宗妻博陵崔氏。父楷,仪同三司。孙祖升,字孝举,司徒参军事。第二孙祖勋,字孝
谋。孙女祖猗,适安(下残)」
可能残缺较多,故失去记载李希宗第二女祖娥文字... 阅读全帖 |
|
l*****f 发帖数: 13466 | 48 北朝墓志中与北齐高氏有关的几篇
北齐墓志里有一位博陵郡君太姬崔幼妃墓志。崔幼妃是崔辩的孙女,崔楷的女儿。检魏
书崔辩传,葛荣之乱时,崔楷出任殷州刺史,州郡危急而崔誓死以守,在众人劝说下本
欲"乃遣第四女、第三儿夜出",但后来改变主意,还是追回这一双子女,崔楷死于此
役,"力竭城陷,楷执节不屈,贼遂害之,时年五十一",但其幼小儿女似乎还是幸存
下来了,包括这位崔幼妃;墓志云"年在」幼冲,先君早世,婴号孺慕,毁削绝人"。
墓志又云:
司空文」简公,一时龟镜,当世伟人。理属河鲂,言刈其楚,集木迁乔,来嫔作好,义
若芣卫,和似琴瑟。
司空文简公为李希宗,赵郡李氏李顺之后。李顺一支在魏书里几乎与清河崔氏一般举足
轻重,这位崔幼妃长大后即嫁李希宗,有女李祖娥,即高洋之妻,墓志中所云:
高祖」神武皇帝,位居二相,身眺八维,意忉过庭,礼求盛族。乃为第二息娉第□女焉。
又北魏墓志亦有李希宗与其父李宪墓志;李宪墓志较为详细,也记载了其儿女婚配子息
情形:
希宗妻博陵崔氏。父楷,仪同三司。孙祖升,字孝举,司徒参军事。第二孙祖勋,字孝
谋。孙女祖猗,适安(下残)」
可能残缺较多,故失去记载李希宗第二女祖娥文字...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3199 | 4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宴死 祭生 在读《古今笑史》,被冯兄笑昏过去,又笑醒,笑醒又笑昏;昏沉恍惚只有嘴巴合不笼
。。。前天看了迂腐部,昨天和今天看怪诞部,相比迂腐略觉参差,甚至粗俗;然而今
朝读到“宴死,祭生”一条倒忽然觉得有世说味道--世说什么味道?晋人好批评,凡
事必不苟从俗见,务求由己出发原本求真的味道。
下附 "宴死 祭生
黄彪夜看张敉,见其斋中设筵,敉独居主人,嘿若谈对。问其故,答曰:"今日宴死友
张之象、董宜阳、何良傅、莫如忠、周思兼五人。我念所至,辄与心语。"彪笑曰:"以
公所邀,谅诸君必赴。
张孝资与张敉善。尝谓敉曰:"予倘先君殁,当烦设祭;及吾未也,盍先诸?"敉奇其意
,为卜日,悬祭文,高几筵、笾豆。孝资至,先延之后阁,令傧相赞礼,令人奏乐出之
。正襟危坐,助祭者朗诵祭章,声伎满堂,香烟缭绕。敉赠以诗云:"祭是生前设,魂
非死后招。"
ps.犹龙同学批语及金陵史痴事略去。 |
|
x*****3 发帖数: 89 | 50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空门
(1) 不周之天与不同之轮回
(2)接二连三的死而复生
(3) 为什么是南瓜?
(4) 生与死的奥义
(5)佛道相悖
(6)凭啥要选你陈玄奘呢?
PDF TXT订阅 PDF订阅 mp3播客 mp4播客
(1)不周之天与不同之轮回
这一回回目是《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空门》,回目感觉不妥贴,主要是后半
句“度孤魂萧瑀空门”和内容相当有点文不对题,从小说的水平、其他回目的命名上看
,不像是原著所有。这表明,虽然西游记是明朝时期的着作,虽然作者一字一句的留下
来文字了,可还是在流传中,不断的被掺水掺假。换做那释迦牟尼佛的佛经,光是口头
流传,就流传了四五百年,然后才开始集结文字,不知其中被加入了多少、被改变了多
少。然后流传中又是上千年的传抄,翻译。翻译中又是译者水平、境界参差不齐,不知
道又是多少的水分与扭曲。然后就被改变成分、被稀释之后的佛经,又是几百上千年的
改变、稀释。到了现在,恐怕佛经中释迦牟尼佛原话能有十分之一,都是不可求的了。
诗曰:“百岁光阴似水流,一生事业等浮沤。昨朝面上桃花色,今日头边雪片浮。白蚁
阵残方是幻,...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