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n 发帖数: 7636 | 1 好把,既然大家认为这个词太攻击性,我这里到个欠先。
不过这个帖子错得也离谱。
天启皇帝在位七年。前期东林党掌权,天启三年“正月己酉,礼部侍郎朱国祯,尚书顾
秉谦,侍郎朱延禧、魏广微,俱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预机务。”已经是阉党掌权了。
天启三年到七年一共四年是阉党掌权。期间罢免孙成宗,任命高第,不战而弃关外。幸
亏有袁守宁远。宁锦大捷之后罢免袁承焕。 这些都是阉党的功劳? 如果问宁锦大捷的
功劳的话,首先是孙的。孙本人就是东林巨头。如果依着阉党,孙早死翘了。
东林党一共就掌了两年权,哪来的十几年? 你不会把崇祯的烂事都算到东林党头上了
吧? 崇祯最信任的前有温体任,后有杨私昌,哪个是东林党? |
|
l**k 发帖数: 45267 | 2 武官见文官自动降一等,提督跟从二品文官同。否则的话,提督跟兵部尚书平级比兵部
侍郎还高半级,去兵部报到的时候谁向谁报告啊。总督兼兵部尚书衔,巡抚兼兵部侍郎
衔,所以都是提督的上官。 |
|
T*****y 发帖数: 18592 | 3 2014年01月08日08:42来源:人民网
上官婉儿墓志上的982个字,记载了不少史书上未曾有的内容
上官婉儿,一代才女,在香消玉殒千余年后,去年9月,其墓现身西咸新区空港新
城,备受关注。而完好的墓志,982个字的志文,究竟给我们还原怎样一个真实的上官
婉儿,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昨日,上官婉儿墓志全文在最新一期的《考古与文物》期刊发表,披露或者颠覆了
很多史书记载的内容,墓志记载的情节,堪比今天的古装剧。记者采访多位唐史研究专
家和考古专家,还原历史上真实的上官婉儿。
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李明说,上官婉儿墓志,青石质,正方形。出土于甬道正中
,出土时志盖覆于志石之上,上首皆朝北。其中志石长宽均为74厘米,厚15.5厘米。划
细线棋格,阴刻正书32行,总共有982字。
记者发现,志文主要记载了其家族的来历,用了近一半的篇幅叙述上官昭容祖父三
代,其祖父上官仪的官职就罗列有10多个。而对上官婉儿的经历描述则颇为简略,主要
记载了上官婉儿年十三为才人(唐朝嫔妃等级,相当五品官。后提到的婕妤、昭容、昭
仪均高于才人),神龙元年(705年)42岁册为昭容,之后请求皇帝贬自己为婕妤(ji
é... 阅读全帖 |
|
S*********5 发帖数: 168 | 4 用了不少四六骈文,词藻甚美。。。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造化取之而为识用。挻埴陶铸,合散信息
,不可备之于人,备之于人矣,则光前绝后,千载其一。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
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曾祖弘,随藤王府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
史、会稽郡赞持、尚书比部郎中,与觳城公吐万绪平江南,授通议大夫。学备五车,文
穷三变。曳裾入侍,载清长坂之衣冠;杖剑出征,一扫平江之氛祲。祖仪,皇朝晋府参
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
、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
,波涛海运,崖岸山高,为木则揉作良弓,为铁则砺成利剑。采摭殚于糟粕,一令典籍
困穷;错综极于烟霞;载使文章全盛。至于跨蹑簪笏,谋猷庙堂,以石投水而高视,以
梅和羹而独步,官寮府佐,问望相趋,麟阁龙楼,辉光递袭,富不期侈,贵不易交。生
有令名,天书满于华屋;没有遗爱,玺诰及于穷泉。父庭芝,左千牛、周王府属,人物
本源,士流冠冕。宸极以侍奉为... 阅读全帖 |
|
j********p 发帖数: 9680 | 5 愚蠢的满清外交:看康熙,雍正是怎样被外国使节轻蔑的!
17 世纪70年代,沙皇俄国镇压了斯杰潘拉辛的起义,国库空虚急需贸易补充。但时逢
英荷战争爆发,使俄国的对外贸易几乎中断,因此沙皇政府希望开拓远东市场,与当时
的满清做生意。于是在1675年3月,沙皇派遣尼古拉使团出使中国,他给使团的训令有
45条之多,主要是收集中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情报,以便为帝俄远东扩张而服务。使
团携带了沙皇给博格腾汗(满清康熙老狗)的回信,和一批所谓的礼物,有莫斯科向中
国的北京进发,在1676年1月到达了中国境内的嫩江。
由于当时俄国远东地区的总督已经通过耶稣会教士通知了满清政府,当尼古拉使团到达
嫩江以后,中国边境的满清官员纷纷前来迎接,并提供了大量的物资,其中有130辆双
轮牛车和60匹马,以及大量的猪肉和牛肉,正使尼古拉对礼物如此之多而大为吃惊。当
尼古拉和满清的大小奴才官们会面的时候,满清官员请求其出示中国皇帝给沙皇的信(
以便确认其身分),尼古拉将信拿出后满清官吏竟纷纷跪倒对着尼古拉三叩九拜,至此
以后尼古拉对满清官员十分地轻视“他们竟有如此不分场合地,奴隶般的举止,实在是
我所见过的,最为卑贱... 阅读全帖 |
|
k**a 发帖数: 1181 | 6 初期战况及明援朝经纬[编辑]
面对日军的大举侵略,朝鲜各地的有力乡士自立组织义军,如庆尚道星州的郭再祐于4
月21日组织义兵,屡次令安国寺惠琼败战使其无法顺利进入全罗道,甚至在10月10日的
第一次晋州城之战中击退细川忠兴和长谷川秀一的大军,人称“天降红衣将军”,还有
郑仁弘、孙仁甲、金沔等也令毛利辉元无法顺利占领庆尚道。全罗道光州的金千镒、全
州高敬命、李基鲁、洪彦秀父子也于6月1日组织义兵,忠清道公州出身的赵宪、僧人灵
圭则于7月3日整顿兵力,联合抵抗小早川隆景、立花宗茂等日军第六军团,其中经历清
洲城之战、梁丹山之战、两次锦山之战。另外还有京畿道海州的李延馣对抗黑田长政,
以上战事皆阻碍了日军的进军。
5月27日,日军第一、第二、第三军团追击而至,突破临津守备攻陷开城,李昖不得不
在6月11日离开平壤,继续流亡至中朝边境的义州,并遣使向宗主国明朝求援。当时朝
鲜全国八道仅剩平安道以北,靠近辽东半岛的义州一带尚未为日军攻占,李昖认为如果
要收复国土,必须要仰赖明朝的支援,因此便派几批使者去向明朝求救。朝鲜使臣们除
向万历皇帝递交正式国书外,又分别游说了明朝的阁臣、尚书、侍郎、御史、...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
|
b***d 发帖数: 304 | 8 说起中国历史上第一贪官,恐怕人们想到的就是和珅。的确,和珅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贪官。说起和珅人们又会想起王刚,因为王刚演了一百六十八集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而被称为「当今第一和珅」。通观王刚所扮演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人们不难看到,和珅大都是光棍一条,只有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中和珅身边有了三大美女,这就是茹萍所扮演的冯月瑶、宁静所扮演的的青莲、盖丽丽所扮演的长二姑。其实,和珅并非是光棍一条,也不是身边只有三大美女,而是既贪财又贪色的色狼式的贪官。在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里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畔的烟花女子,甚至还有碧眼金发的西洋美女。从下面所说的九大中外美女中人们不难看到和珅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贪官对于女色贪得无厌的一生。
一、冯霁雯:和珅的结发妻子,当朝宰相英廉的孙女,也是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中冯月瑶的原型。冯霁雯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子丰绅殷德,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冯霁雯悲伤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冯霁雯的葬礼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二、长二姑:和珅的小妾,... 阅读全帖 |
|
b***c 发帖数: 2280 | 9 不是说和府除正室外另有二十四姬,如红楼梦中正副十二钗。
而且为和珅殉死的美人不止一个。
一大贪官。说起和珅人们又会想起王刚,因为王刚演了一百六十八集有关和珅的电视连
续剧而被称为「当今第一和珅」。通观王刚所扮演有关和珅的电视连续剧,人们不难看
到,和珅大都是光棍一条,只有电视连续剧《梦断紫禁城》中和珅身边有了三大美女,
这就是茹萍所扮演的冯月瑶、宁静所扮演的的青莲、盖丽丽所扮演的长二姑。其实,和
珅并非是光棍一条,也不是身边只有三大美女,而是既贪财又贪色的色狼式的贪官。在
他的身边不仅有北京城里的名门千金,也有秦淮河�: 系难袒ㄅ樱踔粱褂斜
萄劢鸱⒌奈餮竺琅4酉旅嫠档木糯笾型饷琅腥嗣遣荒芽吹胶瞳|作为中国历史上
第一贪官对于女色贪得无厌的一生。
》中冯月瑶的原型。冯霁雯与和珅成婚时,和珅尚在官学读书。他们婚后生得二子,长
子丰绅殷德,娶乾隆皇帝膝下十女儿和孝公主为妻;次子于嘉庆元年夭亡。冯霁雯悲伤
过度,身染重疾,在嘉庆三年,即公元1798年春天病逝。终年四十七岁。冯霁雯的葬礼
十分隆重,当时的王公大臣无不前往吊唁。
和府后便与冯霁雯住在同一个院子里,府中都称之为二夫人... 阅读全帖 |
|
C*******r 发帖数: 10345 | 10 张勋复辟是一场闹剧,同时也是一场笑剧,时人天忏生便在《复辟之黑幕》中将其间的
种种笑料丑闻录下,姑撷取数则,以飨读者。
在复辟的季节里,最宝贵的莫过于脑后的那条辫子。众所皆知,张勋不但自己留辫
子,他的军队也全留辫子,“辫子军”实乃名至实归。据说,张勋在去见清帝的时候,
太保世续说辫子与时世不合,劝他将辫子剪去。张勋听后大恼,便在清帝面前起而为辫
子辩护:“我手下的兵,个个都有辫子。这些兵之所以要有辫子,这在军事上关系重大
。正因为我的兵都留辫子,所以奸宄之徒就难以混入。如今这些乱党奸徒,岂不个个都
是没有辫子的?”
复辟的当天下午,当手下报告街上到处都是留辫子的人后,张勋乐不可支,拍腿掀
须大笑道:“我说人心不忘旧主,今日果应其言。不然,哪里来这许多有辫子的人呢?
这就是民心所向啊!”
在这些复辟大佬中,众人的辫子都保留得完好无损,唯独康有为的辫子既短而秃,
垂下来也不过六七寸,蓬蓬然如蒲草一般。当有人指斥他不像个复辟派时,康夫子辩解
道:“我自从戊戌年后亡命海外,不得不剪发易服。自从辛亥国变后,这才返回祖国,
重新蓄发,距今五年有余,所以长不盈尺耳。”众人问他,辛亥年后,别人都剪发... 阅读全帖 |
|
x**b 发帖数: 290 | 11 曾国藩(1811年11月26日-1872年3月12日),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嘉庆十六年(公元1811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荷叶塘白杨坪(今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6岁时入塾读书,他勤奋好学,孜孜不倦。至道光十二年(1832年)他考取了秀才,并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 阅读全帖 |
|
z***t 发帖数: 2261 | 12 这篇文章欠缺对四次拒绝的交代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
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
,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
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
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
七迁,连跃十级。
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 阅读全帖 |
|
y**********o 发帖数: 241 | 13 曾国藩和他提拔的李鸿章,一辈子只干了一件事,为大清朝在续命,
师徒俩一个比一个贪,都实现了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对中华民族的
贡献有限。
反例就是袁世凯,本来他也可以像曾一样,灭了革命党,做中兴之臣,
好在他没这么干,而是把清给推倒了。
曾国藩最大的本事就是做人和做官。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
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
,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
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值...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14 曾国藩对道光可能还有感激之情,他在道光期间得到很快的提拔,有知遇之恩。咸丰经
常敲打他,他很不爽,咸丰死的那年还纳了妾,这是曾国藩唯一一次纳妾,按当时的法
律国丧期间纳妾应该是违法行为。曾国藩看不上同治和慈禧,私下和赵烈文议论过同治
和慈禧,对他们评价不高,被赵烈文记在小本本上了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
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
,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
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1374 | 15 他没有资本称帝
族,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现属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荷叶镇)。晚清重臣,湘
军之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清朝军事家、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晚
清散文“湘乡派”创立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
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曰文正。
县荷叶镇大坪村)的一个普通耕读家庭。兄妹九人,曾国藩为长子。祖辈以务农为主,
生活较为宽裕。祖父曾玉屏虽少文化,但阅历丰富;父亲曾麟书身为塾师秀才,作为长
子长孙的曾国藩,自然得到二位先辈的伦理教育了。
与欧阳沧溟之女成婚。连考两次会试不中,随后又努力复习一年,在道光十八年(1838)
,虚岁28岁时殿试考中了同进士,从此之后,他一步一步地踏上仕途之路,并成为军机
大臣穆彰阿的得意门生。在京十多年间,他先后任翰林院庶吉士,累迁侍读,侍讲学士
,文渊阁值阁事,内阁学士,稽察中书科事务,礼部侍郎及署兵部,工部,刑部,吏部
侍郎等职,曾国藩就是这样坚韧不拔地沿着这条仕途之道,步步升迁到二品官位。十年
七迁,连跃十级。
政府从全国各地调集大量八旗、绿营官兵来对付太平军,可是这支腐朽的武装已不堪一
战[2]。...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805 | 16 1、唐僖宗骚年当政,体察民情。
十三岁那年,京畿闹了蝗灾,千里赤地,颗粒无收。
僖宗对此深表关怀。
京兆尹上奏:陛下圣明,蝗虫虽说是飞来了,可天子脚下难道也敢为非作歹吗?还有没
有王法啦!都趴那里不敢动,宁肯饿死也不肯吃庄稼!
唐僖宗:那太好啦!
2、北宋的郭京是个老兵油子。
打仗什么的狗屁不懂,硬说自己会法术。
表示在道观学过,主攻六甲大法。
功效刀枪不入。
在朝廷开会的时候,变了个戏法,成功忽悠住了大家。
他终于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神棍。
宋帝病急乱投医,信了。
守城那日,老郭给七千多士兵施了法。
他表示,施完这套法术,大家就刀枪不入啦,金人怎么砍都没事儿,只管冲锋陷阵就对
啦。
于是部队开门冲锋,一个个也不防守了,结果让金军砍了个血流成河。
大家非常生气,骗局暴露。
老郭:“看来只能由我亲自出马了!”
领着残兵绳缒而下。
顺着墙根儿就跑了。
金军继续猛攻,宋城无兵把守,徽钦二宗轻松被俘。
这就是传说中的靖康之耻。
3、秦始皇想要永生,想弄些长生不老的仙药。
徐福说,这还不容易,我见过!
始皇龙颜大悦,派徐福去找。
徐福说,得有钱。
始皇说,好办。
给了巨款。
始皇等了十年,也没见... 阅读全帖 |
|
G********l 发帖数: 574 | 17 韦皇后(?-710年7月21日),唐中宗李显第二任皇后。京兆府万年县(今陕西省西安
市)人。父韦玄贞,母崔氏,邵王李重润、永泰公主、永寿公主、长宁公主、安乐公主
生母,谯王李重福、节愍太子李重俊、新都公主、定安公主后母,唐殇帝李重茂嫡母。
李显为太子时(公元680年至683年),韦氏因姿色美艳,被立为太子妃。
公元683年(弘道元年),韦氏生下一个儿子李重润,也是李显的长子。另外又生下四
个女儿,即永泰、永寿、长宁、安乐四位公主。
公元684年(嗣圣元年),李显登基,韦妃立为皇后。同年,被武则天罢黜,改为庐陵
王,韦氏一直跟随他到了房州,途中韦氏生下一个女儿,为安乐公主。李显与韦氏在房
陵被幽禁期间,共同经历了各种艰难困苦的生活,因而两个人的感情十分深厚。李显每
当听到武则天派使者前来的消息,就惊惶失措地想要自杀,韦氏制止他说:“祸福并非
一成不变,最多不过一死,您何必这么着急呢!”
李显曾经私下对韦氏发誓:“如果日后我能重见天日,一定会让你随心所欲,不加任何
限制。”
韦氏的家族在中宗被废除后,境遇惨痛。父亲韦玄贞配流放钦州而死,母亲崔氏被钦州
首领宁承兄弟所杀。兄弟韦洵、韦浩、韦洞... 阅读全帖 |
|
a******i 发帖数: 174 | 18 明清时期,“状元”特指殿试第一名,依次而下,会试第一名称“会元”,乡试第一名
称“解元”,院试、府试、县试第一名则通称“案首”。科举之途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考个“状元”已属不易,连中“三元”则尤为难得,至于从县试到殿试,六战六捷,
六获第一,难度自然最大。历史上只有一人曾从县试到殿试六夺第一,他就是明代的科
场奇才黄观,时人称其“三元天下有,六首世间无”。
黄观,生于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南直隶贵池人(今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父
亲黄古出身书香门第,后家道中落,不得不入赘贵池上清溪的许家,成了“倒插门“的
女婿。黄观出生后,即从母姓,名叫许观,直到他做了礼部右侍郎以后,才获得恩准恢
复原姓,改称黄观。
黄观酷爱读书,他的老师是元末学者翰林待制黄冔。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黄观以
贡生的身份入太学。这年八月,他参加乡试的考试,获得第一名,中“解元”。次年应
会试,又得了第一名,中“会元”。同年,他参加由明太祖朱元璋亲发策问的殿试,再
次获得第一名,中“状元”。这样,明代第一个连中三元的读书人就诞生了。
一个考生只有在三次大考中都得第一名,即“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 阅读全帖 |
|
h*h 发帖数: 27852 | 19 李成梁与努尔哈赤的纠葛:努尔哈赤如何崛起的?
来源:趣历史时间:2015-5-19编辑:徐亚军
大明辽东总兵李成梁曾经是大明帝国真正的英雄。
努尔哈赤和李成梁之间的恩怨纠葛,错综复杂,极为诡异,至今无人能够完全考证
清楚。
诚如我们所知,早期的努尔哈赤远不像后来人们所愿意相信的那样强大与传奇;而
早期的李成梁则是一位真正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一位起于贫寒却曾经百战百胜的将军。
可惜,当努尔哈赤日益强大起来时,这位英雄却在大明朝万历十年之后扑朔迷离的
政局中,如美人迟暮般无可挽回地走向了末路。努尔哈赤崛起的整个经过,几乎贯穿在
李成梁没落的全部过程之中。双方此种消长的原因何在,正是我们需要在此展开的。而
这种消长的结果,就是大明帝国辽东局势的糜烂日深。
仔细观察一位真正的英雄走向末路,真是一种令人伤感的体验。
四十岁时,一位巨眼识人的大明巡按御史发现了李成梁。
当时,这位具有朝鲜族血统、出身于中级武将世家的李成梁,正在辽东铁岭卫走投
无路,苦度时光。这里,就是今天出了个赵本山而为全国人民所熟知的辽宁省铁岭市。
李成梁,字汝器,又作汝契,号银城。他的先祖李英是朝鲜人,明朝初年从朝鲜渡
江来到... 阅读全帖 |
|
z**z 发帖数: 98 | 20 来自一个关于太监的笑话:有一天,清朝才子纪晓岚进宫要面圣,被一位太监拦着。那
太监素知纪晓岚颇具机智奇才,便央求他说个故事,否则不让他过去。纪晓岚没办法只
好说道:“从前有一个太监”,说到这里顿了一下却不说了。太监等了半晌忍不住问道
:“下面呢?” 这时纪晓岚笑了笑说:“下面没有了。”这位太监听后十分恼怒,便
要与纪晓岚对对子:“纪先生文才过人,今日可否对得上咱家的一个对子?”纪晓岚“
那就请出上联吧?”太监说:“三光天地人。”纪晓岚脱口而出:“四季夏秋冬。”太
监嘲笑道:“都说纪先生文才过人,没想到却不知道一年有四季?请问春天呢?春天哪
儿去了?”纪先生哈哈大笑道:“你还有春天吗?”到了此时,这个太监只好红了脸讪
讪的让纪晓岚过去了。
太监,通常是指中国古代被阉割后失去性能力的男性,他们是专供皇帝、君主及其家族
役使的官员。古代时,这样男性通常称为“宦官”,到了隋唐以后,地位较高的内侍宦
官就被称为“太监”。唐高宗时,改殿中省为中御府,以宦官充任太监,少监。后来宦
官也通称为太监。到了明代,宦官权势日增,人们就把所有宦官都尊称“太监”,太监
也就称为宦官代名词了。
说起来,作为太监的... 阅读全帖 |
|
G******s 发帖数: 51 | 21 再过几天就是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庆典了,这段时间,为了阅兵彩排,北京京开
始了较为严厉戒严措施,戒严时段内,地铁不通,公交绕行,目的就是为了保证天安门
广场的畅通。而在古代时候,不仅是天安门,也不仅仅在某个重要节日,在紫禁城内有
不少的规矩,也是值得一提,例如,紫禁城内骑马乘轿的规定就颇有趣味~
紫禁城是帝王的家,到帝王家门口,无论富贵贫寒、高尊卑贱,乘轿者下轿,骑马
者下马,这是规矩,也是礼制,否则就会受到惩罚。“旦旦上朝,以议时事”,但这种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的传统,却在几千年里一直延承。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记载:“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意既百官上朝到了
皇宫的外门,都停下车来,步行进宫。汉朝的时候,文武百官已经不能随便骑马乘轿出
入皇宫了。
但是也有例外。《晋书·石勒载记》记载:“勒宫殿及诸门始就,制法令甚严,讳
胡尤峻。有醉胡乘马突入止车门,勒大怒,谓宫门小执法冯翥曰:‘夫人君为令,尚望
威行天下,况宫阙之间乎!向驰马入门为是何人,而不弹白邪?’翥惶惧忘讳,对曰:‘
向有醉胡乘马弛入,甚呵御之,而不可与语。’勒笑曰:‘胡人正自难与言。’”历史
上,没经皇帝... 阅读全帖 |
|
k****r 发帖数: 43 | 22 曾国藩(1811-1872),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双峰县荷叶镇天坪村(旧属湘乡县)。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曾国藩故居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精细的整修后,前来参观的人,除了党政领导、专家学者,更多的普通百姓。大家最感兴趣的,要数这个封建皇朝货真价实的“高干”之家,不管天下风云变幻,几番改朝换代,其家庭终保持着严谨的家风,数代无一废人,均有建树。曾国藩的两个儿子:曾纪泽是著名外交家,曾纪鸿是著名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二十三岁即中进士;第四代孙曾约农、曾宝荪均是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第五代、第六代遍布海内外,大都学有所成……
唐浩明说,曾国藩一生中,曾有四次被别人劝说当皇帝。能不能做皇帝?他为什么不当皇帝?对此,民间流传着多种说法。唐浩明从当时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中进行了剖析。
他说,虽然有名士相劝,但曾国藩主观上并没有要当皇帝的想法。曾氏从一个艰苦...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3 我大清有个死规矩,在职失地者死。
比如青麟是湖北学政,干得不错,包括非本职的剿匪。
于是刚刚升官到湖北巡抚,屁股还没坐热丢了武昌,他就得死。其实他很冤枉,但是规
矩如此。
没得商量。曾国藩求情,戴罪立功,有裙带关系,等等。都没用。
想要像明朝关宁军那样不断转进,那是没可能的。
我大清吸收了明朝的很多历史教训。
以下拷贝百度
/////////
青麟,图们氏,字墨卿,满洲正白旗人。道光二十一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中
允。大考二等,擢侍讲。五迁至内阁学士。督江苏学政有声。咸丰二年,擢户部侍郎。
学政任满,命督催丰北塞决工程。三年,回京,复出督湖北学政,调礼部侍郎。
时粤匪由江西回窜湖北,青麟按试德安,闻警停试,督率知府易容之募乡勇筹防守,府
城获全。疏陈军事,请湖北、江西、安徽三省合剿,以期得力。四年,授湖北巡抚。城
中兵仅千人,荆州将军台涌署总督,未至;而贼由黄州进至汉阳、汉口,渡江欲扑武昌
。青麟督总兵杨昌泗、游击侯凤岐与副都统魁玉水陆合击,却之;复败之豹子海、鲁家
港,毁贼垒五。已而贼扑塘角、鲇鱼套,逼攻省城,青麟武胜门督战,城中忽火起,土
匪内应,兵尽溃,遂失守。青麟将自经,...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24 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
,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
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当然,男宠也不止一个,例如汉武帝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史称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这些汉朝皇帝的同性恋,准确地说,应该是“双性恋”,因为他们一方面妻妾
如云,迷于女色,另一方面又湎于男宠。他们和男宠的关系,和后世的达官贵人玩弄“
相公”、“小唱”不同,和男宠往往还有较为真挚的感情,如前所说的汉哀帝和董贤的
关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汉文帝和邓通则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汉文帝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英明皇帝,
“文景之治”是整个汉朝的盛世。文帝是汉朝最勤俭的皇帝,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
不得丢掉,但对男宠邓通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他的得宠是因为汉文帝做了一个梦而引起的。据《汉书
·佞幸传》记载,有一次汉文帝梦见一个在宫掖池中撑船戴黄帽的小吏,从后面推他上
天,到达长生不老的仙境,文帝回头一看,这个人的衣襟系在后面,梦醒后就派人去找
这个“小吏”... 阅读全帖 |
|
f**o 发帖数: 12685 | 25 海日先生墓志铭
杨一清
王阳明全集
正德己卯,宁濠称乱江西,鸠集群盗,发数千艘而东,远近震动。巡抚南赣都御史王守
仁伯安传檄邻境,举兵讨贼。时其父南京吏部尚书王公致仕居会稽。有传伯安遇害者,
人谓公曰:“盍避诸?”公曰:“吾儿方举大义,吾避安之。”或曰:“伯安既仇贼,
贼必阴使人行不利于公,避之是也 。”公笑曰:“吾儿能弃家讨贼,吾何可先去,以
为民望。祖宗功泽在天下,贼行且自毙。吾为国大臣,恨老不能荷戈首敌。即有不幸,
犹将与乡里子弟共死此城耳 。”因使人趣郡县,宜急调兵粮为备;禁讹言,勿令动摇
人心。乡人窃视公宴然如常时,众志亦稍稍定。盖不旬月而伯安之捷报至矣。初,贼濠
东下,将趋南都。伯安引兵入南昌,夺其巢。贼闻大恐,急旋舟。伯安帅吉安知府今都
宪伍君文定等大战于鄱阳湖。贼兵风靡,遂擒濠,并其党与数千人,献俘于阙。呜呼!
自古奸雄构乱,虽有忠臣义士,必假以岁月,乃能削平祸难。伯安奋戈一呼,以身临不
测之渊,呼吸之间,地方大定。公闻变从容,群嚣众惑,屹然不为动。伯安得直前徇国
。不婴怀回顾以成懋绩。公之雅量,伯安之忠义,求之载籍,可多见哉?
及是武庙南巡,权奸妒功,构飞语陷伯安,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6 和珅(1750~1799年),字致斋,钮祜禄氏,满洲正红旗人。史称其“少贫无藉,为文生
员”。和珅的高祖尼雅哈纳是清朝开国功臣,作为他的后人和珅自然可以随帝侍君。乾
隆三十四年,和珅开始摆脱困境,初为銮仪卫(掌皇帝仪卫排列及承应诸事),后承袭高
祖尼雅哈纳的三等轻车都尉世职,自此为他铺平了一条接近皇帝的便捷途径。和珅聪明
能干,相貌俊秀,好察言观色,善见机行事,又会逢迎讨好,所以他的仕途平步青云,
官至宰辅,控制朝政长达二十余年。和珅在职期间,擅权纳贿,贪赃枉法,网罗亲信,
迫害异己,祸国害民。这一切均发生在乾隆时期。诚然,乾隆并非昏庸之辈,而是一个
精明且有作为的皇帝。但是乾隆“喜好歌功颂德,陶醉文治武功,生活奢侈,贪恋声色
”,这一致命弱点,被善于“揣摩帝意,曲意逢迎”的和珅所利用,方造就了其传奇的
一生。
和珅幼年丧母,家境贫寒,贫穷和冷漠的生活给和珅童年留下了深深的创伤和阴影,从
那时起和珅就立志要出人头地,争取抓住一切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和珅十来岁时就被
选入咸安宫官学,接受儒学经典和满、汉、蒙古文字教育。他天资聪颖,勤奋努力,成
绩突出,因而得到老师的器重。乾隆三十四年,2...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27 我认为这个问题绝对很有意思。
道家主张以德报怨(《老子六十三章》: 报怨以德),而儒家跳出来反对,说不行,要
以德报德,以直报怨。儒家又说:父母之仇,不共戴天。
自古以来的传统,儒家号称是阳刚,讲究一往无前,鼓励自杀和杀人,和敌人不共戴天
,决不妥协(想想崖山海上,十几万人跳海自杀的场面)。而道家是阴柔,讲究退让,
柔弱胜刚强。
儒家经典很多文字,仔细想想,真是血淋淋的。
子夏问于孔子日: “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夫子日:“ 寝苫,枕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不反兵而斗。”
日:“ 请问居昆弟之仇,如之何?”
日:“ 仕弗与共国,衔君命而使,虽遇之不斗。”
日:“ 请问居从父昆弟之仇,如之何?”
日:“ 不为魁。主人能,则执兵而陪其后。”
基督教和道家一样,主张以德报怨。而伊斯兰据说是主张争取正义,圣战到底。很多人
因此赞美伊斯兰。但是,正义是什么?本身就是一个回答不清楚的问题,结果就是伊斯
兰的圣战都成了魔鬼的手段。
儒家强调嫉恶如仇,“见义不为,无勇也。” 结果就是族诛成为必要。不族诛的话,
就是没完没了的复仇。一开始可能只是... 阅读全帖 |
|
z****g 发帖数: 2497 | 28 洪荒考
洪荒二字最近如卷席之势,横扫网络,各路神仙引用之如过江之鲫,但是这二字究竟作
何解,从何而来?
--------------------------------------------------
分开来看,洪字在我国最早的史书《尚书》中出现13次,《诗经》中出现1次如
书 堯典:汤汤洪水方割;洪,大也
书 皋陶谟:禹曰,“洪水滔天”;意同上
书 大诰: 洪惟我幼冲人;颜师古曰:洪,大也。
诗·商颂 长发:洪水芒芒,禹敷下土方;意同上
由上可见,洪基本上古意为大,因常用于形容水,则洪字单用也有大水之意了。而使用
中多与大禹治水有些联系。
--------------------------------------------------
荒字在尚书中出现10次(若计伪古文尚书则出现20次), 诗经中出现11次,如
书 禹贡:五百里荒服;荒:边远之地;五百里边远之地
书 盘庚:非予自荒兹德;荒,废乱;不是我废前人之德
诗 国风·周南 樛木“葛藟荒之”;荒:掩,覆盖; 三家诗言:掩覆之大;
诗 国风·唐风 蟋蟀“好乐无荒”;荒废之意
诗 大雅·生民之什 公刘“豳居允荒”;荒,广大
... 阅读全帖 |
|
W*****B 发帖数: 4796 | 29 毓贤杀人挺狠,有点ISIS味道,也确实按罪当斩。
:第二款
:一、惩办伤害诸国国家及人民之首祸诸臣,将西曆本年二月十三、二十一等日,即中
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本年正月初三等日,先后降旨,所定罪名,开列于后(附件四、
五、六):
:端郡王载漪、辅国公载澜,均定斩监候罪名,又约定如皇上以为应加恩贷其一死,即
发往新疆,永远监禁,永不减免;
:庄亲王载勋、都察院左都御史英年、刑部尚书赵舒翘,均定为赐令自尽;山西巡抚毓
贤、礼部尚书启秀、刑部左侍郎徐承煜,均定为即行正法;
: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刚毅、大学士徐桐、前四川总督李秉衡,均已身故,追夺原官,
即行革职。又兵部尚书徐用仪、户部尚书立山、吏部左侍郎许景澄、内阁学士兼礼部侍
郎衔联元、太常寺卿袁昶,因上年力驳殊悖诸国义法极恶之罪被害,于西曆本年二月十
三日,即中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奉上谕开複原官,以示昭雪(附件七)。
:庄亲王载勋已于西曆本年二月二十一日,即中曆正月初三日,英年、赵舒翘已于二十
四日,即初六日,均自尽;毓贤已于二十二日,即初四日,启秀、徐承煜已于二十六日
,即初八日,均正法。
:又西曆本年二月十三日,即中曆上年十二月二十五... 阅读全帖 |
|
m***n 发帖数: 12188 | 30 嘉靖三十四年腊月十二(1556年1月23日)夜,在陕西渭南一带发生了一场可能是中国
史上最惨烈的大地震。明朝官方记载死亡人数为83万人,远超唐山地震。
《明史》记载:
(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壬寅,山西、陕西、河南同时地震,声如雷。
渭南、华州、朝邑、三原、蒲州等处尤甚。或地裂泉涌,中有鱼物,或城郭房屋,陷入
地中,或平地突成山阜,或一日数震,或累日震不止。
河、渭大泛,华岳、终南山鸣,河清数日。
官吏、军民压死八十三万有奇。
嘉靖三十二年(1553)的进士秦可大是此次地震的亲历者,他用文字记载了自己在这次
地震中的经历,让人读来仿佛身临其境:
是夜,予自梦中摇撼惊惺,身反复不能贴褥,闻近榻器具若人推堕,屋瓦暴响,有万马
奔腾之状。初疑盗,继疑妖祟,俄顷间,头所触墙,划然倒矣,始悟之,此地震也……
家南有空地,从墙隙中疾走,比至其处,见母暨兄及弟侄咸先至,无恙,曰:‘急号汝
,汝不闻耶?’盖其时万家房舍一时摧裂,声杂然塞耳,都不闻也,矧号呼哉!
据史书记载,此次地震共有101个县遭受了破坏,分布于陕、甘、宁、晋、豫5省约28万
平方公里。地震使当地民房、官署、庙宇、书院沦为废墟,较坚固的...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1 作者:
胡赛萌
趁着夜色,崇祯在近侍的护卫下企图乘乱混出宫去,刚骑着马出东华门,就被内城守军
的乱箭所阻,再跑到朝阳门,守门的成国公朱纯臣却闭门不开。崇祯无奈,只好再转向
安定门,然而此门的守军早已作鸟兽散,宫门被巨大的铁锁锁住。这时候,宫中早已是
大火四起,崇祯之后再返回内宫。
凌晨,该是上朝的时间了。崇祯亲自在前殿鸣钟召集百官上朝,然而却无一人前来。崇
祯听着城外传来若隐若现的喊杀声悲怆地说道:“可惜苦了我大明的百姓啊!”说完涕
泪横流。
此时的崇祯早已明白,悲伤是没有用的。是的,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崇祯把3个
儿子叫到跟前,命令太监将他们分别送往外戚家藏起来,叮嘱他们一定不要落入李自成
手中。崇祯又流着泪对身旁周皇后说:“你是国母,理应殉国。”周皇后哭了,说:“
妾跟从你18年,陛下没有听过妾一句话,以致有今日。现在陛下命妾死,妾怎么敢不死
?”说完解带自缢而亡。
崇祯又召来15岁的长平公主,流着泪痛心地说:“可怜我儿,可是你为什么要生在这帝
王之家啊!”说完左袖遮脸,右手拔刀向长平公主砍去,由于衣袖遮眼,崇祯只砍中了
长平公主的左臂,鲜血直流的长平公主昏死了过去。接着,崇祯...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32 多尔衮在满清军队攻入北京城的第二天,就发檄文引贴全城,檄方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
要求降官降民剃发以示效忠:“檄文到日,剃发归顺者,地方官各升一级”,“凡投诚
官吏军民缘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朝鲜官员随即报告说:“及有剃头之举,民
皆愤怨。”多尔衮于是不得不让步,发布榜文:“予前因归顺之民,无所分别,故令其
剃发,以别顺逆,今闻甚拂民意,反非予以文教定民之本心矣,自兹之后,天下臣民,
照旧束发,悉从其便。”
顺治二年,多铎陷扬州,剑指南京,弘光政权不战而降。总宪李乔易服剃发,拖了条大
辨子来见多铎。多铎大为恼火,当即将李乔一通臭骂,赶了出去,并于随后张贴布告:
“剃头之事,本国相治成俗,今大兵所到,剃武不剃文,剃兵不剃民,尔等毋得不遵法
度,自行剃之,前有无耻官员先剃求见,本国已经唾骂,特示。”
过了一个月,满清开始强硬的推行剃发令。这一政策的改变,皆拜一位名叫孙之獬的所
赐。
孙之獬,山东淄川人,明朝天启年间中进士,清人入关,他是第一批出城欢迎的官员,
被赐礼部侍郎的官衔。孙之獬身为礼部侍郎,尽管满清一再说过剃武不剃文的话,为了
表明自己维护满清的正朔,与表明自己的忠诚,穿了满清的...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984 | 33 文/本报记者曾鸣
“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在社
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立宪步骤
。”著名学者王亚南在《中国官僚政治研究》一书中曾这样评价过清王朝爱新觉罗“部
族”这个特殊的利益集团。
满驭汉,中央驭地方,是清王朝“部族政治”的基础。这两个基础的崩坏,构成了王朝
的衰竭。而尤其是后者的改变,清晰地决定了1911年辛亥革命的形态:王朝不是被革命
派中央军、民众义军或者外族军队推翻,而是在各省宣布独立的革命形态中退出历史舞
台。蓄积于民间的“一省之力”的壮大、成熟和独立,在王朝部族集团自身衰败的同时
,从另一个方向揭示了帝国政治走向革命立宪的独特的中国道路。
皇帝的独裁路径
在美国梦之前,大抵无数人有过“中国梦”。中国美梦,就是做皇帝。“普天之下,莫
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在这个国家,皇帝最大,乃至大过一切梦想,可以制
约一切梦想。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中国传统政治,皇帝独裁。不过,如果你想做一个独裁者的美梦,我
建议你把梦境放在明清两朝;在汉、唐、宋诸代,你并不是那么为所欲为的,那时还有
一个... 阅读全帖 |
|
d**0 发帖数: 984 | 34 及至最后时刻被迫立宪政改时,清朝还曾于1911年演出过一台“皇族内阁”的临终丑戏
,彻底暴露了其死也不想开放政权、视国家权力为一姓私产的反动面目:13名内阁成员
中,满洲贵族9人,汉族官僚4人,而满洲贵族中皇族又占7人!
著名学者王亚南就此曾写到:“假使当时中国的统治者不是异族的爱新觉罗王朝,
而是同族的什么王朝,那么,在社会转型当中就少了一项种族间的猜忌与倾轧,也许比
较容易实施像日本那样的立宪步骤”。
中华帝国是一艘陈旧而又古怪的一流战舰,在过去的一百五十年中,代代相继的能
干而警觉的官员设法使它漂浮着,并凭借其庞大与外观而使四邻畏惧,但当一位才不敷
用的人掌舵领航时,它便失去了纪律与安全。它可能不会立即沉没,它可能会像残舸一
样漂流旬日,然后在海岸上粉身碎骨,但却无法在其破旧的基础上重建起来。--马戛尔
尼,1794
“部族政治”对清王朝的自我杀伤
所以,如果你梦想做清代的皇帝,你得先掂量掂量自己的精力。“朕即国家”的另
一面是,万事都由你做主,你得多忙呀。光奏折,每天你得批百来份;然后你还是最高
法庭,案子你都得过一下;你还是宗教首脑,你要祭拜天地孔圣人封达赖喇嘛;你还要
做学... 阅读全帖 |
|
S*********4 发帖数: 5125 | 35 明朝"万历朝鲜战争"时期中日之间军事领域对比...(超长)
明军与日军的编制考
本章分为明军的战术综述,常规军制、野战军制、武器装备、指挥系统、后勤保障;日
军的布阵、出阵,战斗序列,指挥系统、后勤保障。 在这里拙音主要说一下具体情况
,背景和深入分析不讲。
明军的战术综述:明朝军事战术主要有几个发展变化阶段,一是明太祖朱元璋时期,明
军以步兵为主,骑兵为辅,守城是强项。和北元作战时也曾大量使用骑兵,但都是在步
兵方阵伴随下运用的。
二是明成祖朱棣时期,明军以骑兵为主,步兵、火器为辅,野战是强项。明成祖本身就
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在他指挥下的明军极具攻击性,他曾五次亲征漠北(前三次大获
全胜,后两次游牧民族干脆望风而逃,让朱棣很没面子),这一时期的明军战力应该是
明朝历史上最强盛的时期。
三是明军沿海平倭时期,以步兵为主,火器、骑兵为辅,这和南方地理条件限制了骑兵
发挥有关。当然,在北方对付游牧民族的明军,仍以骑兵出击和火器守城为主,这一时
期明军呈现出军事战术上的多元化。
四是对后金的战争,明军主流战术达到了超越时代的先进性!即以火器为主,步骑为辅
,战术特点是以火器打头阵,步骑混合... 阅读全帖 |
|
j****i 发帖数: 68152 | 36 康熙年间,有个刑部尚书徐乾学,此人每天上早朝,都要用一大堆点心把肚子填饱。都
有哪些点心呢?馒头50个,鸡蛋50颗,烤黄雀50只,另加10壶小酒。《清代名人轶事》
里说,徐尚书早上吃完这些东西,可以“竟日不饥”,一天都不会饿。这是废话,不管
谁吃下去这么多东西,一天都不会饿。
传说袁世凯爱吃鸡蛋,一天能吃12个:早上4个、中午4个、晚上4个,跟坐月子的妇女
似的。人家徐乾学一顿就吃50个,老袁要是知道,肯定甘拜下风。
乾隆年间,有个工部侍郎吴省钦(据说此人是大贪官和珅的死党),他跟某将军比试饭量
,一顿吃下24碗米饭,结果还是输了。他不服,第二天中午又跟那个将军比试,这回只
吃米饭不吃菜,竟然吃了36碗米饭。那将军挑食,“无肴不能下咽”,只吃了20碗,就
吐得满地都是,让吴侍郎扳回了一局。
再一位是道光年间的闽浙总督孙尔准。孙总督去泉州阅兵,泉州知府请客,端上100个
馒头、100个蒸饺,以及一个一品锅———锅里有两只鸭子两只鸡。孙总督阅兵阅饿了
,竟把那些馒头啦、蒸饺啦、鸭子啦、鸡啦,一点儿不剩全倒进肚子里去了。泉州知府
惊呼,席上众客瞠目结舌,孙总督摸着肚皮说:“我阅兵两省,惟至泉...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54598 | 37 看什么人
明兵部侍郎譚綸
显然兵部侍郎的记录更合理
人管的就是兵员
史官嘴巴一张,数十万
到底是多少万?史官也没给出来数据
那么敢问,你这种数据你也敢要?
搞笑嘛这不是 |
|
v****o 发帖数: 978 | 38 一、丰臣秀吉发动侵朝战争的原因及其备战
日本经过将近半个世界的割据战乱后,首先由织田信长,接着由丰臣秀吉完成全国
政治上的统一。天正十八年(公元1590年),丰臣秀吉统一全国后,深知各大领主如德
川家康等对他的服从是不坚定的。在长期割据环境中养成的好勇狠斗的武士,其领土欲
是贪得无厌的。而且在统一全国进程里的领地重新分配中,丰臣秀吉所得的直辖领地并
不占有绝对优势,只要德川家康等一些大武士联合起来,他将处于劣势。因此,丰臣秀
吉不愿意看到这些大领主处于安宁状态。他希望把大领主在统一过程中所积蓄起来的人
力物力,引向能够消耗其实力的战争中去。这样,既可使这些领主将其对领地的欲望投
入到这场战争中去,而不在已形成的国内局势中制造麻烦,同时,又可在战争中消耗他
们的实力,以利于自己的统治。于是,丰臣秀吉物色了朝鲜,作为制造这样一场战争的
目标。
此外,丰臣秀吉选中朝鲜作为发动战争的目标,还有其他的原因。在日本统一后,
迅速发展的商业资本与丰臣秀吉结合的很紧密,丰臣秀吉的经费筹措,很大程度上依赖
于商人。所以,商业资本要求向外发展,特别是有倭寇经验的九州、博多、山口、界等
地的商人,要求发展中... 阅读全帖 |
|
u****r 发帖数: 1163 | 3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unfair (unfair), 信区: History
标 题: 满清的王立军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Feb 15 21:12:22 2012, 美东)
盛宣怀逃亡了,藏进了美国驻华使馆,这一事件,迅速轰动了整个世界。这位67岁的大
清国正部级干部,成为全球各大报纸争相报道的焦点人物。
这是1911年10月27日,距离那场日后被称为“辛亥革命”的暴动,仅仅17天,其受关注
程度却丝毫不亚于在遥远的华中地区正在进行的血腥战争。
逃亡者
这一天,大清国全国人大(“资政院”)通过了一份特殊的决议,要求中央政府对邮传
部部长盛宣怀“明正典刑”。
堂堂国家立法机构,在证据阙如的前提下,以“人民”和“宪政”的名义,不经审判程
序,以100多人投票表决的方式,要求处决一位政府高级领导人。这无疑是世界议会史
上的一个奇观。
此前2天(10月25日),资政院还只是要求政府罢免盛宣怀的部长职务。路透社(
Reuter)从北京发出的电文说,资政院此举,给大清政府出了道难题:要么服从资政院
的要求,赶走一位“忠诚的官员”;要么... 阅读全帖 |
|
t****a 发帖数: 3544 | 40 严嵩
嚴嵩(1480年-1567年),字惟中,號介溪,江西分宜人,明朝权臣。孝宗弘治十八年
(1505年)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旋病休归里,读书八载,诗文峻洁
,声名始著。武宗正德十一年(1516年),还朝复官。世宗嘉靖七年(1528年),奉命
祭告显陵,归而极言祥瑞,世宗喜。几年内先后迁其为吏部右侍郎,进南京礼部尚书,
两年后改任吏部尚书。嘉靖十五年(1536年),以贺万寿节至京师。时值廷议重修《宋
史》,遂留京以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衔主持其事。他善伺帝意,以醮祀青词,取得宠
信,加为太子太保。二十一年(1542年),拜武英殿大学士。入直文渊阁,仍掌礼部事
。后解部事,专直西苑;累进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少傅兼太子太师,少师、华盖
殿大学士。
严嵩喜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专擅国政近二十年。士大夫侧目屏息,不肖者奔走其门,
行贿者络绎不绝。戕害他人以成已私,并大力排除异已。他还吞没军饷,废弛边防,招
权纳贿,肆行贪污;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晚年,以事激怒世宗,为世宗所疏远,抄
家去職,兩年而歿。著有《钤山堂集》40卷。
--------------------------...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540 | 41 俞大猷(1504-1580)汉族,字志辅,又字逊尧,号虚江,福建泉州北郊濠市(今洛江
区河市镇)濠格头村人,生于弘治十六年(1503)。是明代著名民族英雄、抗倭名将、
儒将、武术家、诗人、兵器发明家,然而,他最主要的功绩是领导抗倭战争。他历任明
代三朝,一生坎坷。戎马生涯四十七年,“时而受重用,名声显赫;时而受贬责,沦为
囚徒”,四为参将,六为总兵,累官都督。本邑好友潘湖黄光升(明兵部侍郎后任户刑
二部尚书)密授俞大猷方略,率部转战于苏、浙、闽、粤之间,身经百战,战功显赫,
“俞家军”威名赫赫,与当时另一位抗倭名将戚继光并称“俞龙戚虎”。《明史·俞大
猷传》曰:“大猷负奇志”,“忠诚许国,老而弥笃”。《明史·戚继光传》把戚继光
与俞大猷比较,说戚继光“操行不如而果毅过之。”
俞大猷出身于下级军官家庭,祖籍安徽凤阳,始祖俞敏跟从朱元璋打天下,以开国
功臣袭泉州卫百户官,至其父俞元赞已历五代。俞大猷自幼家贫,靠母亲杨氏编发网和
亲友资助,寄居清源山水流坑村,勤学不辍。五岁时即在家乡河市入塾读书,拜几位当
地名士习文。十岁随家迁居泉州城内北隅(其遗址即今泉州侨中),与邓城、汤克宽等
读书于清... 阅读全帖 |
|
n*******w 发帖数: 6708 | 42 郭京(?-1127年),北宋靖康之难首都开封城破之直接罪魁祸首之一。
1126年冬,金国第二次伐宋。宋朝因为投降派唐恪、耿南仲专务议和,命令各地宋军不
得妄动,希望这种讨好金军的举动能够止战。等到完颜宗望、完颜宗翰率东西两路金军
围开封城,四方宋兵除了张叔夜的一支勤王的部队经过苦战进入开封城,其他部队无一
到达,开封城中只有七万人。
郭京本来是禁军中的一名老兵,自言善于“使神役鬼”,有“移山倒海、撒豆成兵,隐
形潜身”之能,王宗濋把他推荐给首相何㮚,何㮚开始不信,要当面一试
。郭京带了两名助手在金殿之上进行试验,一个是被称为“傅先生”的还俗和尚傅临政
,一个是在开封街市卖药的道人刘无忌。试验过程大致是这样的:他们用白粉在金殿地
砖上划了许多个大圈小圈,大圈外侧的左右边各画一道门,左门上写个“生”字,右门
上写个“死”字。试验开始,郭京南面而坐,口中念念有词。郭京喝声“住”,刘道人
从衣兜内取出一只猫,傅先生也从衣兜内取出一只鼠。郭京喝一声“生”,傅先生把鼠
放在生门,刘道人把猫放进死门,猫鼠一齐进入大圈,彼此沿着小圈转来转去。有几次
,猫鼠擦身而过,鼠并没有... 阅读全帖 |
|
m********7 发帖数: 841 | 43 蔡京:书法自成一家体
蔡京(1047-1126),福建仙游人,字元长,为徽宗朝“六贼”之首。宋徽宗赵佶
对他宠信有加,朝廷中每一次的反蔡风潮,徽宗虽迫于情势,不得不将其降黜或外放,
以抚平民意,但总是很快就官复原职。从崇宁元年(1112年)任蔡为尚书右仆射(相当
于第二宰相的职权)兼中书侍郎起(半年后,蔡京便正式就任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成为
当朝第一宰相)到靖康元年(1126年)罢其官爵止,20多年里,四次罢免,又四次起用
。最后,蔡京年已八十,耳背目昏,步履蹒跚,徽宗还倚重他,直到自己退位。
蔡京的书法自成一格,就连狂傲的米芾都曾表示,其书法不如蔡京。据说,一次蔡
京问米芾:当今书法何人最好?米芾答:从唐柳公权之后,就得算你和你的弟弟蔡卞了
。蔡京问:其次呢?米芾说:当然是我。当时“苏黄米蔡”之蔡,原指蔡京,后人恶其
奸邪,易以蔡襄。
史书记载说,有一年夏天,两个下级官吏极为恭谨地侍奉蔡京,不停地用扇子为他
扇凉。蔡京心中喜悦,于是要过扇子,在上面为他们题了两句杜甫的诗。没想到,几天
之后,这两个家伙忽然阔气起来,一问才知,他们的扇子被一位亲王花两万钱买...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1695 | 44 温世霖及其教育世家(上)
高成鸢
小引
温世霖,天津宜兴埠镇人,开北方女校先河,作为首次全国学运领袖,被流放新疆而
备受举国注目。他曾影响过张伯苓、李大钊的人生道路。
他的多彩人生后来转趋黯淡,以至几被遗忘。这全因他痛心于国事日非,壮年愤而退
出政坛。
大户人家的生命在于“家业”。温家创办的普育女校与南开学校可谓形同兄妹。普育
的特殊,在于学校的家族性;温姓“教育世家”的值得注意,在于其事业和精神是转而
由同族晚辈传承的。
地域背景:津郊古镇宜兴埠与老城厢风气相应
温世霖的生平和他一家的事业,是从天津北郊的古镇宜兴埠开始的。
“宜兴埠”这个名称,传说跟江南名城宜兴有关。700多年前的元朝初年,当时的上海
总管奉朝廷之命,漕运粮食到直沽,一批宜兴籍的船工最早在这里搭棚聚居。宜兴埠镇
的历史比天津建城还要古老。明成祖2年(1406年)朝廷遣发一批山西移民到这里居住
,这只比天津筑城建“卫”晚两年。都知道老城厢是天津文化形成的核心,而想不到有
个古镇历来就跟老城厢两相呼应,它就是宜兴埠。
天津人以性格直率豪爽闻名,用古语来说就是“任侠好义”。研究天津史的学者公认
,早期天津的民风“尚武”,明...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45
不过,下面这篇文章说的是:朱元璋的酷刑最后还是导致了 100 年廉政。你说的
大概是一开始,效果不好。后来当官儿的还是害怕了。
中国人当官贪污也真的很顽固,朱元璋杀贪官杀红了眼,很多县令都做不到任期结束就
要送命。 看来不这么杀,很多人都有侥幸心理,而且可能中国历来就是把当官发财当
成一回事的。
把贪官剥了皮,还要在人皮里填上草示众。 习近平如果这样做, 国际人权组织非要
疯了不可, 哈哈哈。
(以下转载)
贪污受贿是官场的毒瘤,既破坏社会和谐,又腐蚀政权根基。所以,历代统治者
为收拢人心,巩固千秋大业,总是信誓旦旦,要创建廉洁政府。然而,往往在一番“雨
疏风骤”之后,官员们照例是“浓睡不消残酒”了。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倒是不信这个
邪,他决心革除弊端,曾经数次下诏,誓以严刑治贪。在此重威之下,明初官场确乎是
清静了一阵子。
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从小就深受官府之害,这使他天然产生一种复仇心理,请听听他
的一段肺腑之言吧:“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
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者,
决不宽恕。”(《明太...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46 下面这篇文章说的是:朱元璋的酷刑最后还是导致了 100 年廉政。
但是朱元璋手段残忍,把贪官剥了皮,还要在人皮里填充稻草示众。
习近平如果也这么对付贪官,国际人权组织非要发疯不可,哈哈哈。
那么现实社会,如何折磨这些贪官呢 ? 关在秦城监狱,我觉得那个实在是优待。
我想至少也可以把它们送到新疆,西藏的基层去搬砖头,挖沟比较好些。当然这个说的
是不枪毙的。那就少枪毙一些,活受罪其实更有威慑力。
(以下转载)
贪污受贿是官场的毒瘤,既破坏社会和谐,又腐蚀政权根基。所以,历代统治者
为收拢人心,巩固千秋大业,总是信誓旦旦,要创建廉洁政府。然而,往往在一番“雨
疏风骤”之后,官员们照例是“浓睡不消残酒”了。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倒是不信这个
邪,他决心革除弊端,曾经数次下诏,誓以严刑治贪。在此重威之下,明初官场确乎是
清静了一阵子。
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从小就深受官府之害,这使他天然产生一种复仇心理,请听听他
的一段肺腑之言吧:“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
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者,
决不宽恕。”(《明太祖实... 阅读全帖 |
|
w********t 发帖数: 12853 | 47 独裁体制下,廉政应该学习的是朱元璋:对贪官剥掉人皮,填充稻草示众,而且将其全
家老幼屠杀一尽。
贪污受贿是官场的毒瘤,既破坏社会和谐,又腐蚀政权根基。所以,历代统治者为收拢
人心,巩固千秋大业,总是信誓旦旦,要创建廉洁政府。然而,往往在一番“雨疏风骤
”之后,官员们照例是“浓睡不消残酒”了。不过,明太祖朱元璋倒是不信这个邪,他
决心革除弊端,曾经数次下诏,誓以严刑治贪。在此重威之下,明初官场确乎是清静了
一阵子。
朱元璋出身社会底层,从小就深受官府之害,这使他天然产生一种复仇心理,请听听他
的一段肺腑之言吧:“从前我在民间时,见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
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心里恨透了。如今要严立法禁,凡遇官吏贪污蠹害百姓者,
决不宽恕。”(《明太祖实录》卷三十八)
[ 转自铁血社区 http://bbs.tiexue.net/ ]
好不容易爬上了皇帝高位,朱元璋很想有一番作为,他决心“重绳贪吏,置之严典”,
革除元朝“吏治纵弛,民生凋敝”的弊端。因为,他深知“此弊不革,欲成善政,终不
可得”的道理。所以,一方面,他苦口婆心地告诫到京城的府州县吏说:“天下新定,
百姓... 阅读全帖 |
|
S*********5 发帖数: 168 | 4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hakaLC1985 (潜水艇), 信区: History
标 题: 大家来评评新出土的这个《上官婉儿墓志铭》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9 02:52:18 2014, 美东)
用了不少四六骈文,词藻甚美。。。
大唐故婕妤上官氏墓志铭并序
夫道之妙者,乾坤得之而为形质;气之精者,造化取之而为识用。挻埴陶铸,合散信息
,不可备之于人,备之于人矣,则光前绝后,千载其一。
婕妤姓上官,陇西上邽人也。其先高阳氏之后。子为楚上官大夫,因生得姓之相继;女
为汉昭帝皇后,富贵勋庸之不绝。曾祖弘,随藤王府记室参军、襄州总管府属、华州长
史、会稽郡赞持、尚书比部郎中,与觳城公吐万绪平江南,授通议大夫。学备五车,文
穷三变。曳裾入侍,载清长坂之衣冠;杖剑出征,一扫平江之氛祲。祖仪,皇朝晋府参
军、东阁祭酒、弘文馆学士、给事中、太子洗马、中书舍人、秘书少监、银青光禄大夫
、行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赠中书令、秦州都督、上柱国、楚国公、食邑三千户
,波涛海运,崖岸山高,为木则揉作良弓,为铁则砺成利剑。采摭殚于糟粕,一令典... 阅读全帖 |
|
w*********g 发帖数: 30882 | 49 方舟子批评余凤高支持高尔顿的优生学,有多少人认为方舟子是对的呢?
2010-10-19 00:02谢觅仁 | 分类:其他社会话题 | 浏览456次
大家说的有一定道理。我觉得,方舟子之所以批评余凤高,批评高尔顿的优生学,主要
是因为他不知道中国有中国的不同国情,就像一位网友所说,方舟子是“媚西方之俗”
,不能理解中国是一个人满为患的大国,需要优生学来提高中国人的素质。关于方舟子
批评优生学的问题,我写了一篇题为“从优生学的是与非说起——方舟子对了吗?”的
文章和其它一些文章和故事等,欢迎各位来讨论,我的博客地址是:http://blog.sina.com.cn/u/1825589161
优生学是英国著名科学家弗朗西斯 · 高尔顿( 1822-1911)创立的。就像西方的文
艺复兴和近代历史时期的一些其它先驱科学理论经历了历史风雨考验一样,优生学在诞
生以来的一百多年里,也在经受历史风雨的考验。
关于高尔顿的优生学,余凤高和蒋功成等学者已经做过一些介绍和论述,但为了让人们
对高尔顿及其优生学多了解一些,我再把高尔顿创立优生学的情况介绍一下。高尔顿是
进化论奠基者达尔文的表弟,他从小就显露...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5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ao_and_Deng 俱乐部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ao_and_Deng
标 题: 陈晓平:唐德刚的硬伤太多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ul 20 01:17:58 2014, 美东)
自1999年岳麓书社推出了超级减肥版的《晚清七十年》以来,该书被无数名人非名人反
复推荐,俨然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必读书”,唐氏也被捧上了神坛。由于“糖粉”阵容
强大,批评的声音几被淹没。虽然唐德刚关于北洋海军“主炮晾衣”一说,已被海军史
研究者陈悦驳得体无完肤,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唐氏治学粗疏,是一以贯之。从专业角
度看,《晚清七十年》可以说是浪得虚名之作,硬伤太多,盛名之下,其实难副。本文
拟引用可靠史料和学界研究成果,略举数例,暴露唐氏史学功力的不足,读者自可举一
反三,重估该书的实际价值。近几十年晚清史研究成绩斐然,史料整理和考证方面成绩
更加突出,已非唐氏所能想见。
本文所引唐德刚《晚清七十年》原文,用的是远流版五卷本,为免繁琐,仅注出册数和
页码,如第四册第87页,注作“四,87”。
(1)李鸿章 “李鸿章是荣禄的政敌。...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