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体西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发帖数: 1
1
近代史上的中西交汇——从“西学中源”、洋务运动、近代化和“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谈起
当西方科学技术开始高速发展之时,中国则是闭关自守、乾嘉学派的发展和“西学
中源说”的流行。这使中国又失去了一次推行近代化的机会。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业
生产方式方法,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任何发生在两种文化之间的这
种传入和吸收,两种文化之间的冲击、碰撞、摩擦,甚至是抵制、抗拒和冲突,都可以
说是难以避免的。即便是仅就科学和技术的层面而论,也是如此。
这种抗拒和抵制,其所采取的表现形式则是各式各样的。“西学中源说”就是表现
形式中的一种。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西学虽有其可取之处,但穷究其源,则是起源于
中国。由于西学的传入最初是以改革历法所引发的,“西学中源说”便也是以天文历法
发其端,又因在中国历、算本是一家,因而也就当然地兼及数学。
最早提出“西学中源说”的有黄宗羲、方以智、王锡阐、梅文鼎等人,乃至清康熙
帝也支持这种看法。“西学中源说”有明末遗民发端于前,又有清帝及其宠幸者倡导、
发挥于后,至清中叶其影响遂逐渐扩大。加上乾嘉时期考求国故的学术空气,清中叶的
“西学中源说”一时... 阅读全帖
b*******n
发帖数: 1267
2
从“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到“西学为体 中学为用”
中国近代有关中学与西学关系的命题。张之洞在《劝学篇·设学》中提出,“中学为体
”,是强调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社会命运的根本;“西学为用”,是主张采
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学技术,效仿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 、 武备 、律例等
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 ,举办洋务新政,以挽回清王朝江河日下的颓势。
19 世纪 70~80 年代 ,早期改良派曾提出 “ 主以中学,辅以西学”的口号,主要目
的是鼓励人们向西方学习,反对顽固守旧 。到了 19 世纪末 ,发生了尖锐激烈的旧学
与新学、中学与西学之争。守旧的封建顽固派坚决反对西学,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一
切事物都采取仇视和排斥态度。而资产阶级维新派则积极提倡西学,认为中国不但应当
学习西方国家的科学技术,更要效仿它们的议院制,改革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张之洞
强调“ 中学为内学 ,西学为外学 ;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表面上是要“新旧
兼学”,实际上是站在旧学、中学一边,反对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政治伦理学说。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中国外储全球第一
我本以为是三年前
g****t
发帖数: 31659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guvest (我爱你老婆Anna),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还是有成功经验的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Mar 30 23:00:13 2012, 美东)
宋儒对之前佛教知识分子的工作是充分掌握了并且融会贯通了,
然后reformulate了儒教.人家有底气开新教,是因为人家学问到了.
但张之洞说 X体X用,这属于意淫空想.
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张之洞,如果拿孙文同阶段的文章的水平来比较的话,
可以说是对西学所知非常之少.
其实直到现在,任何一个对西学了解点的人,恐怕都说不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
莫名其要大话.
其实也就是中学最弱的时候,才往往会出现这种意淫式的宣传口号.
对比下佛教入侵的情况:
韩愈可以看得出对佛教恨之入骨.王安石却泰然处之.
甚至多处宣讲甚至附和佛教的长处.
道理很简单,王安石是开创新教的学问level,压根不忌惮佛教.
中土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收算是一个
这个成功可以复制
g****t
发帖数: 31659
4
宋儒对之前佛教知识分子的工作是充分掌握了并且融会贯通了,
然后reformulate了儒教.人家有底气开新教,是因为人家学问到了.
但张之洞说 X体X用,这属于意淫空想.
说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张之洞,如果拿孙文同阶段的文章的水平来比较的话,
可以说是对西学所知非常之少.
其实直到现在,任何一个对西学了解点的人,恐怕都说不出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种
莫名其要大话.
其实也就是中学最弱的时候,才往往会出现这种意淫式的宣传口号.
对比下佛教入侵的情况:
韩愈可以看得出对佛教恨之入骨.王安石却泰然处之.
甚至多处宣讲甚至附和佛教的长处.
道理很简单,王安石是开创新教的学问level,压根不忌惮佛教.

中土对印度佛教文化的吸收算是一个
这个成功可以复制
s*******n
发帖数: 452
5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医行天下 5 - 东学为体,西学为用
四、东学为体,西学为用
科学与宗教有类似之处,都是人类为探索、解释“真理”而弄出的某种方法、标准
、仪规、模式、程序等等,为的是适应根器、资质、机缘不同的人。东西方渊源不同,
得到不同的天启,遂产生不同的文明。它们在不同的时空各领风骚,决非偶然。为方便
起见,我在此对西方和东方之学问以西学、东学统而论之。西学乃当今世界流行的学问
与文化,它以源自希伯莱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基督教文化和科学思维或曰线形思维为基
础,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今日的主流文明。但是世事无常,循环轮回,西学养育之文明发
展到今天,无论在生态环保、生命健康、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已经显露出种
种弊端与不足。好在人类除了流行的西学,还有几乎被人遗忘的东学。事实上,东学不
仅未灭,且大有否极泰来之象,故东学正好补西学之不足,东西融和、交流、互动、互
补乃大势所趋。
东学之精华在于道,而道的思维方式不是科学般的直线型,而是循环无端、周而复
始的圆形,阴阳太极图就是道的最佳视觉显示。然国人常问,既然吾中华之道如此博大
精深,何以大好山河衰败至此?人心不古,礼仪尽失,道德沦丧?连知识分子也不再“
唯道是从”,而是“唯西是从”?答
t*n
发帖数: 14458
6
来自主题: ChineseMed版 - 医行天下 5 - 东学为体,西学为用
有本书叫回归中医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
现在中医黑的言论都是在重复80年前的

四、东学为体,西学为用
科学与宗教有类似之处,都是人类为探索、解释“真理”而弄出的某种方法、标准
、仪规、模式、程序等等,为的是适应根器、资质、机缘不同的人。东西方渊源不同,
得到不同的天启,遂产生不同的文明。它们在不同的时空各领风骚,决非偶然。为方便
起见,我在此对西方和东方之学问以西学、东学统而论之。西学乃当今世界流行的学问
与文化,它以源自希伯莱文明和古希腊文明的基督教文化和科学思维或曰线形思维为基
础,二者相辅相成构成今日的主流文明。但是世事无常,循环轮回,西学养育之文明发
展到今天,无论在生态环保、生命健康、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等各方面都已经显露出种
种弊端与不足。好在人类除了流行的西学,还有几乎被人遗忘的东学。事实上,东学不
仅未灭,且大有否极泰来之象,故东学正好补西学之不足,东西融和、交流、互动、互
补乃大势所趋。
东学之精华在于道,而道的思维方式不是科学般的直线型,而是循环无端、周而复
始的圆形,阴阳太极图就是道的最佳视觉显示。然国人常问,既然吾中华之道如此博大
精深,何以大好山河衰败至此?人心不
j******u
发帖数: 1968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unjichu (大清军机处--First Watch常年戴帽子大厨),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现在越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越靠谱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Dec 13 19:54:03 2009, 美东)
也很正确,可是从小教育说这个太肤浅,我看这帮历史学家太傻查,被西方忽悠的不轻
,呵呵
O****X
发帖数: 24292
8
但是缺乏对一些暂时看起来无意义的研究,像度量衡的名称,时间宇宙,死后安慰等等
,所以拿来用用就好啊
这就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z********f
发帖数: 452
9
昨天看youtube,讲中学为体 西学为用,和现在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很相似。

发帖数: 1
1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从“西学中源”谈起
近代史上的中西交汇——从“西学中源”、洋务运动、近代化和“中学为体、西学
为用”谈起
当西方科学技术开始高速发展之时,中国则是闭关自守、乾嘉学派的发展和“西学
中源说”的流行。这使中国又失去了一次推行近代化的机会。洋务运动引进了近代工业
生产方式方法,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任何发生在两种文化之间的这
种传入和吸收,两种文化之间的冲击、碰撞、摩擦,甚至是抵制、抗拒和冲突,都可以
说是难以避免的。即便是仅就科学和技术的层面而论,也是如此。
这种抗拒和抵制,其所采取的表现形式则是各式各样的。“西学中源说”就是表现
形式中的一种。持这种看法的人认为,西学虽有其可取之处,但穷究其源,则是起源于
中国。由于西学的传入最初是以改革历法所引发的,“西学中源说”便也是以天文历法
发其端,又因在中国历、算本是一家,因而也就当然地兼及数学。
最早提出“西学中源说”的有黄宗羲、方以智、王锡阐、梅文鼎等人,乃至清康熙
帝也支持这种看法。“西学中源说”有明末遗民发端于前,又有清帝及其宠幸者倡导、
发挥于后,至清中叶其影响遂逐渐扩大。加上乾嘉时期考求国故的学术空气,清中叶的
“西学中源说”一时... 阅读全帖
a***g
发帖数: 3377
11
非常有道理。必须彻底改变自己。其实,从过去孙中山的共和,蒋介石的新农村运动,
到毛泽东的文化大革命,以及刘BB的三百年殖民地论,都是这个出发点。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已经证明不行。西学为体,中学为用,走日本的路,也许有可能
。西学为体,就是实践普选,尤其是县市级竞选普选,让民权在区域上的到伸张。高层
,比如省或者中央一级,实行精英政治,保证主权。中学为用,就是伸张道德,司法实
践(不是法律)必须服从于普遍道德。
c*******v
发帖数: 2599
1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中学为体,这个很难操作啊。
中学实际上比西学更复杂,争论也更多。
国学发展到宋朝巅峰期,北宋实际上实践了百年左右的两党制。
两派学说,哪一派为体?
或者从学术上来说, 程朱 vs 陆王,以何为本呢?
王安石从《周礼》看出来一堆财政制度,说《周礼》半部是理财。
司马光等骂他是妖人。
按说我们今天经济建设为中心了,是不是要学王安石,
从周礼之类的典籍中去找经济思想?这好像又有点过于滑稽了。
h***f
发帖数: 11
13
清朝时候的中学为体和现在你意思的中学为体不一样啊
那会的中学为体是接轨西方的船坚利炮,但是从社会指导思想到社会组织方式都基本保
持原来的状态。除了引进看得见先进玩意,不改变旧式的利益和资源分配方式和组织动
员方式,这种“中学为体”必然失败没啥好说的吧
现在的中学为体更多是指更多从传统中挖掘有价值的思想,决策实践中更多独立自主而
不盲从西方,发展中更注重自主创新而非盲目买办接轨吧。
含义不一样。一个背景是,中国很大程度上已经现代化或者即将现代化了。清末所提的
“中学”早就被打破了。
a*******e
发帖数: 3897
14
你这个想法,一百多年前就很有代表性而且占主流地位了,那就是“师夷长技以制夷”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认为只用提升科技能力就可以保证国家逐渐反超,重回天
朝上国的地位。然而一百多年过去了,我国的科技仍落于人后,基本没有自己原创的东
西,所谓的高科技就是给发达国家当组装工厂,总体上处于产业链的最低端,在微利的
区间上与其它低人力成本国家进行着惨烈的拼杀…… 为什么仍然有这么多人看不到,
政治架构与经济、科技水平是地基与房顶的关系,如果不能创造一个尽可能公正公平的
社会,你所说的发达科技才“都是浮云”吧。
f**d
发帖数: 2494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提什么是体,什么是用就没多大意思。还是鲁迅的拿来主义有道理。
m*******e
发帖数: 21667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当然不是回到君主制的封建王朝,也不是要搞盲目的个人崇拜。言必称希腊与言必称中
庸同样也是要反对的。而中学为体,此中学也与古也大有不同。2000年的文化有精华也
有糟粕,当然应该汲取精华,去其糟粕。在过去的100多年里,因为军事政治势弱,对于
中学的反思过了,现在在回头,相信会找到一个平衡点。
S********8
发帖数: 4466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这个,戴旭,如何?参考他的一系列言论以及那首伟人体的诗
w*********g
发帖数: 30882
18
出处: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759024-1.shtml
儒家文化结构的核心是“家”。这种“家”文化的结构可以用“忠”、“孝”、“仁”
、“义”四个字来概括。
这四个字之中又以“孝”为根本。“孝”维系了家庭与家族的基本伦理;“孝”的向上
延伸和扩展成为“忠”,整个国家是一个大家族,帝王就是头号大家长——不忠不孝是
十恶不赦的重罪,人人得而诛之;
“义”是家族伦理的横向扩展,“四海之内皆兄弟”——结党营私,结党夺权争利,是
儒家文化官场的传统文化;
而“仁”则是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对下的恩典,君主官吏或家族长辈被儒家当作圣人,
是永远伟大、光荣和正确,出了问题都是小人(即下级)的过错和责任。
“忠”、“孝”、“仁”、“义”是搭起中国文化结构的四根支柱,上下纵横互为支撑
,形成一个不可拆散的完整框架,衍生出中国文化中大部分意义、价值、伦理与道德的
体系。所以社会公德是不受重视的,自私自利衍生为团体、血缘和地域利益的亲疏,远
近,轻重和高下。所以任人唯亲是儒家这种文化的延伸;而强权就是真理,有权有钱就
有地位,只要有了地位,对于小人(劳动人民,...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9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17
第十七章洋务教育的发展
一、由封建教育逐渐向资产阶级教育转变
本书第七章已对洋务运动前期的新式文化教育,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
随着洋务事业、尤其是洋务民用工业企业的创办与发展,新式海陆军的建设,
需才孔亟,洋务文化教育很自然地迅速发展着。而且在性质上也必然起着变
化。如果说19世纪60年代洋务教育方面的改革,基本上是封建主义教育的
话,那么,70年代以后到80—90年代,则是逐渐向资本主义转化并相当程
度变为资产阶级教育了。60年代的教育,是与军用工业、对外交涉相适应的,
虽带上资本主义教育的色彩,但它是直接为封建统治服务并仍然是封建主义
的教育体制,这一点是显然的。奕曾企图挑选正途出身的官吏到同文馆学
习天文数学等科技知识,以逐步改变原有的干部队伍结构和制度,但这仍然
没有超出封建主义的范畴①。70年代以后,特别是80—90年代则大不相同了。
办新式教育的根本目的,虽也是为了维护封建主义统治,但教育的直接服务
目标,却是日益增多地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也就是为造船、驾驶、电报、矿
务、冶金、铁路、纺织、商务以及一切近代资本主义企业的发展培养所必需
的人才。因此,教育的体制,包括课程设置、...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0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19
第十九章洋务运动尾声
一、成功与失败
“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初开始包括它的尾声在内,共经历了40年之久。
1895年到1901年应是洋务运动的尾声。”为什么我认为1895年到1901年是
洋务运动的尾声呢?多年来学术界谈起洋务运动,总是习惯他说它“失败”,
或者说是“破产”、“彻底破产”等等。他们以什么作根据这样说的?无非
是洋务运动搞了几十年,但甲午战争中被打得大败,这不是洋务运动失败或
彻底破产的标志吗?!诚然,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在一定意义上说,
也是洋务运动的失败,但二者不能划等号,即不能说甲午战争的失败,即等
于洋务运动的失败或彻底破产。因为如果那样认识的话,那就是洋务运动没
有“成功”之处可言了。事实上,按照本书各章节所述,洋务运动成功之处
是很多的,从全局看,甚至可以说“成功”多于“失败”。在洋务运动过程
中,不断有成功也随时有失败,这无论从具体某一企业、事件或从带总体性
的方针路线看均是如此。
历史学家评价历史事件或者是战争,说它们胜利与失败、成功与破产,
是从政治路线和目的等方面说的,是将事件置于历史长河规律中考虑的,离
开“目的”、离开“规律”来谈成功、...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1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洋务运动史--7
第七章洋务文化教育的开端
一、举办洋务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
洋务文化教育,是指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洋务运动中,洋务派为适
应洋务活动需要所举办的文化教育事业。这种事业,既与清政府同外国资本
主义国家打交道的外交活动有关,也与办洋务企业的经济活动及一切政治、
军事活动有着密切的关联。因此,洋务文化教育涉及面是比较广泛的,它培
养了包括翻译、外交、律例、科学技术、企业管理、电报、矿务、冶炼、机
械制造、水陆军事等等多方面的专门人才。这些文化教育事业,主要是由于
洋务派在洋务活动实践中,意识到培养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性而逐渐举办
的,是适应洋务活动的具体需要进行的。因此,虽有一些计划,但并无远景
规划和战略目标,因而基本上是被动的,尤其在洋务运动开始时是如此。
首先意识到紧迫需要的是通事(翻译)人才。清政府在与洋人打交道中
使用通事,并不是到鸦片战争之后才开始的,更不是到1860年《北京条约》
签订后才开始,而是早已有之。那时的通事,主要是由于广州一口对外贸易
等活动,和澳门一隅同洋人接触及传教士的活动等关系,而自发的出现和形
成的“通事”群。没有谁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只有在北方因与沙俄交往...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2
什么是陈寅恪所谓的不古不今之学
陈寅恪先生在1933年时曾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
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诚为他自己思想的最为真实的自述。
“不古不今之学”,依傅璇琮先生解释,是指陈寅恪先生的中古史研究,自可得通。但
“不古不今之学”之前有“平生”二字,据蒋天枢先生《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关于
陈寅恪先生早年求学条目及回国之初期为学取向及同时人回忆可知,他的主攻方向先是
语言学及西北史地之学以及佛学,回国后因国内研究条件所限,才毅然转向中古史研究
,则此处的盖棺论定性质的“平生”二字,实无着落。
我们认为,这三句话句式相同、语气连贯,且语意上“咸丰、同治之世”与“湘乡、南
皮之间”正处于对应修饰与说明关系,则“不古不今之学”必与此二者有关。其实质是
指由张之洞总结而出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之体用论引出的中国文化本位论。蔡美彪
先生在《陈寅恪对蒙古学的贡献及其治学方法》一文中说:“据我们的理解,这是表明
他不同于曾国藩对封建文化的顽固守旧,但比提倡西为中用的张之洞,更加强调继承和
发扬民族文化传统。”这一分析是恰当的。
曾国藩及张之洞与陈寅恪先生的祖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什么是陈寅恪所谓的不古不今之学
陈寅恪先生在1933年时曾说:“寅恪平生为不古不今之学,思想囿于咸丰、同治之世,
议论近乎湘乡、南皮之间。”诚为他自己思想的最为真实的自述。
“不古不今之学”,依傅璇琮先生解释,是指陈寅恪先生的中古史研究,自可得通。但
“不古不今之学”之前有“平生”二字,据蒋天枢先生《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中关于
陈寅恪先生早年求学条目及回国之初期为学取向及同时人回忆可知,他的主攻方向先是
语言学及西北史地之学以及佛学,回国后因国内研究条件所限,才毅然转向中古史研究
,则此处的盖棺论定性质的“平生”二字,实无着落。
我们认为,这三句话句式相同、语气连贯,且语意上“咸丰、同治之世”与“湘乡、南
皮之间”正处于对应修饰与说明关系,则“不古不今之学”必与此二者有关。其实质是
指由张之洞总结而出的“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之体用论引出的中国文化本位论。蔡美彪
先生在《陈寅恪对蒙古学的贡献及其治学方法》一文中说:“据我们的理解,这是表明
他不同于曾国藩对封建文化的顽固守旧,但比提倡西为中用的张之洞,更加强调继承和
发扬民族文化传统。”这一分析是恰当的。
曾国藩及张之洞与陈寅恪先生的祖辈、... 阅读全帖
m**x
发帖数: 75
24
http://www.chinaelections.org/newsinfo.asp?newsid=177360
作者:范海辛
周泽雄在他的《三个经典的"上海牌"的男人》中,只把周立波视作上海人,而把余秋雨
与韩寒都视作没有体现上海文化的"上海牌"男人。对此,笔者无法接受。如果要以此标
准,起码不少上海人将被划出上海人的圈子。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当地人,主要不是看他
是否出生在此,而是看他成长、成就事业是否在此。也就是说,这个人是否接受或受到
了当地文化的影响。否则美国加州州长施瓦辛格要被排除在美国人之外了,因为他是出
生在奥地利,长到17岁才移民到美国的。
余秋雨当然是上海人了,因为他成长与事业成就之地在上海,而且他的做派也体现
了上海文化中的不那么体面的一面。你不能因为此就否认他是地地道道的上海人,更不
能把上海文化视作只有光鲜、绝无丑陋的一种地域文化。
因此我们面前有多种不同的上海人,他们各自代表了上海文化的不同侧面。
首先,我们面前有黄金荣、杜月笙、王亚樵一类的老上海人,也有余秋雨、陈良宇
、周正毅这类现代的上海人。其次我们有鲁迅、张爱玲、徐志摩这类旧上海的文人,还
有顾准、王若望...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25
丑人多读书 丑人多读书 微信号 xsyxzd
功能介绍
学习力就是竞争力!
或许可以说,是大清自已拒绝了这些满怀赤诚的拯救者,拒绝的结果是,作为拯救者的
幼童们报国无门,而作为拒绝者的大清则轰然倒塌——这个日暮途穷的帝国最反动之处
就在于:它宁愿选择死亡,也要断然拒绝来自另一种文明的急救。
大清之恶:宁愿选择死亡,也要断然拒绝来自另一种文明的急救
文/聂作平
1
故事得从一场棒球赛开始。这场棒场赛已经过去了两个甲子,当年的参赛者和观看者都
已化作了泥土和腐殖质。人们之所以还记得它,乃是参赛队之一来自一个古老而陌生的
国度。
当这支参赛队队员的同胞们脑袋后面还拖着一根猪尾巴似的长辫子,还穿着长袍马褂,
随时伸手打拱时,这些年龄在二十岁左右的青年,已经在被他们的同胞看作蛮夷之地的
美利坚生活了将近十年。
十年里,这群来自中国的少年,三三两两地入住于新英格兰地区的美国家庭,并与同龄
的美国孩子同窗共读。溜冰、跳舞、打棒球,这些新鲜的东西潜滋暗长地烙进了他们记
忆的沟回。
少年的经历影响巨大,十年过去,他们不仅已经习惯了美式饮食起居,也接受了美式价
值观。几十年以后,当他们垂垂老矣,却仍然...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6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1881年度事件:朝廷下旨中途召回留美幼童
1872年8月,第一批幼童30人从上海港乘船出发前往美国。其后三年,1873、1874、
1875每年各有一批,共120名幼童(年龄在10—16 岁间)到美国留学。留学年限定为15年
,另加2年游历以验所学,加上行前在上海预备学校肄习一年中西文,共计将近20年时
间。史称“晚清幼童留美计划”。计划最强力的推动者李鸿章曾如此表述其目的:“求
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
尽管在启动之初,李鸿章屡次言及须不畏艰险与流言,绝不使计划流产,但最终,他没
有能够坚持到底。伴随着李鸿章对留美幼童计划进展的失望,1881年6月28日,总理衙
门照会在美国的幼童出洋肄业局,令全体师生尽速返华。留美幼童被分三批启程,于
1881年秋返回中国。至此,始于1872年,历经10年的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以失败告终。
一度拟将推动留学教育以开启民智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容闳痛心疾首:“毕生志愿,既
横被摧毁……顿觉心灰,无复生趣。”后来他在天津见到李鸿章,严厉指责这位洋务老
臣没有尽力保全这一事业。然而,容闳所不知道的是,李鸿章本就是撤回留美幼童的强
力主张者——188...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7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美国的那些事1
1881年度事件:朝廷下旨中途召回留美幼童
1872年8月,第一批幼童30人从上海港乘船出发前往美国。其后三年,1873、1874、
1875每年各有一批,共120名幼童(年龄在10—16 岁间)到美国留学。留学年限定为15年
,另加2年游历以验所学,加上行前在上海预备学校肄习一年中西文,共计将近20年时
间。史称“晚清幼童留美计划”。计划最强力的推动者李鸿章曾如此表述其目的:“求
洋人擅长之技,而为中国自强之图。”
尽管在启动之初,李鸿章屡次言及须不畏艰险与流言,绝不使计划流产,但最终,他没
有能够坚持到底。伴随着李鸿章对留美幼童计划进展的失望,1881年6月28日,总理衙
门照会在美国的幼童出洋肄业局,令全体师生尽速返华。留美幼童被分三批启程,于
1881年秋返回中国。至此,始于1872年,历经10年的中国第一次官派留学以失败告终。
一度拟将推动留学教育以开启民智作为自己毕生事业的容闳痛心疾首:“毕生志愿,既
横被摧毁……顿觉心灰,无复生趣。”后来他在天津见到李鸿章,严厉指责这位洋务老
臣没有尽力保全这一事业。然而,容闳所不知道的是,李鸿章本就是撤回留美幼童的强
力主张者——188...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28
第三次中华历史文化大革命(现实篇1)
问题、理论、主义,认识上有着“王道”与“民道”的天壤之别。认识是唯心和唯物的
对立统一,可见就是“王道”唯心还是“民道”唯心的不同,都能直接决定着所形成的
唯心和唯物对立统一的不同,也构成认识不同;就是同一理论同一主义也会因“王道”
与“民道”心灵眼镜的不同有着大相径庭不同解读的版本,最终影响到问题的不同。这
是上世纪“五四”思想启蒙运动的论争,却是就“王道”而“王道”的思想争论,今天
不同的是就“民道”这个思想战略而阐述。道理都明白,可隐藏在其背后的“道”(“
王道”或“民道”)的启蒙作用却未必人人皆知。
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提前五年胜利实现,这确实是中华民族了不起的进步发展。但能就
此认为是本质性、革命性和历史性的?这点从“道”的角度倒是值得商榷,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不管什么人,怎样的看法,甚至偏激性的,想必对于中华民族今后的社会发
展应该是大有益处的,社会声音都是赞美辞藻沉浸在沾沾自喜,反倒觉得不正常不现实
了。成功中知失败,失败中知成功,这个问题就有必要倾诉不同于“王道”赞美的、不
同于具象感觉的“民道”另类观点、知觉另类观点。
...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胡适与韦莲司
主题:胡适思想与现代中国
主讲嘉宾:周质平(作家、普林斯顿大学东亚系教授)、耿云志(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
究所研究员)
【要点1】在中国现代化的过程里,胡适是一个中心人物,从提倡白话文到批判旧礼教
,从整理国故到全盘西化,他不但是一个提倡者,也是一个总结者。孙中山于1911年推
翻满清成立中华民国,但只给出了一个空的政治框架,这个框架一直等到胡适出来以后
才在文字上、语言上和文化上有了一个新的意义。在文化上胡适引进了许多西方思想,
比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的概念。
【要点2】回看胡适的一生,是以笔杆子去和枪杆子斗争。虽然胡适做过中华民国驻美
国大使,也做过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这两个职务理论上都由蒋介石任命,但胡适代表
的是清流,而不是当道。中国知识分子对政治始终是关怀的,但关心政治和热衷名利其
中有微妙的界线,胡适在政治上给了我们新的典型,他对国事和政治发表他的意见,参
与而不同流合污,介入而不为政治势力所吞噬。笔杆子和枪杆子的斗争一直坚持到他死。
【要点3】1949年以后,胡适之所以受到这么多的批评,被视为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头号
敌人,原因在于1919年他和李大钊有过一次辩论——“问题...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31
秦晖:那些最早认识西方的小人物
2017-03-25秦晖 影响力发现 微信号
功能介绍
优秀原创文章推送
郭嵩焘:每叹西洋国政民风之美
近代以后,西方对中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怎么造成的呢?有些人造出一
种三段论,说中国人最早佩服西方的器物,西方人把我们打败了,我们对洋枪洋炮感兴
趣,于是有了洋务运动。但是,我们有了洋枪洋炮之后还是被打败,像中法战争、中日
战争都是在中国有了洋枪洋炮、军舰的情况下被打败的。于是,又有人说光学器物还不
够,还要学制度,因此有了戊戌变法。但是,后来搞了共和制之后,结果还是不行,于
是中国人这个时候才认识到西方的文化是最重要的,就有了新文化运动等。
这个所谓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文化的过程听起来有道理,但是仔细一分析,就发现远远不
是那么回事。
鸦片战争以后,的确有极少数人注意过洋枪洋炮确实很厉害,但是大部分的中国人包括
清政府根本不把洋枪洋炮当作一回事。实际上,中国人重视洋枪洋炮是很晚的事,早在
这之前,中国人对西方文化就已经产生了很大的好感,甚至有一些好感是走入误区的。
早在1843年,也就是鸦片战争结束不久,晚清名臣徐继畲就写了《瀛环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2
编者按:
光绪元年腊月二十八日,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亲赴保定与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两
度举行会谈,就日本军舰“云扬号”入侵朝鲜江华岛事件以及学习西方、变革服制、尊
重妇女、举借外债等问题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北京大学哲学系科技史教授周程基于
1899年在日本出版的《森先生传》中所揭载的对话记录,译介、分析了这场精彩对话的
主要内容。从中可以看出,尽管李鸿章组建了一个人数众多的幕府,但由于无法破除人
身依附关系、建立独立的智库,以致他很难听到不同的意见,学到有价值的新知。结果
,中国洋务派领袖李鸿章在同日本西化派先锋森有礼的论战过程中无法占据明显优势也
就在所难免。
撰文 |周程(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责编 | 吕浩然
●●●
光绪元年,中国洋务派领袖李鸿章(1823—1901)和日本西化派先锋森有礼(1847—
1889)曾就1875年日本军舰“云扬号”入侵朝鲜江华岛事件以及学习西方、变革服制、
尊重妇女与举借外债等问题在保定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战。国内媒介已经刊发了不少论
及这场对话的文章,但作者大都参考的是《李文忠公全集》中收录的《日本使臣森有礼
署使郑永宁来署晤谈节略》[1]或《... 阅读全帖
w*********g
发帖数: 30882
33
“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谣言追踪
标签: 谎言 中国人 国民性
顶[0] 分享到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参见核心关联词条:谎言重复再重复,种族自虐妖魔化,西奴自虐典型文章存档
目录
• 点评
• 正文
• 附录一 《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
• 附录二:兰德原文《中国与全球化》
[显示全部]
点评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友们的这个接力分析很辛苦,很用力,是群体智慧的结晶。
真相很给力。
谣言的问题在于,制造和传播太简单了,而分析和治理相对成本要高的多,即使被戳破
也能过段时间重新拿出来继续骗,这个骗不了,还可以去骗另外一个,反正总能找到自
己的土壤。
所以眼下只能指望志愿者义工们出来,找些典型谣言文来戳破,警告那些智商较低,总
是习惯性上当受骗进而义愤填膺或跟着种族自虐的小笨蛋。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故意埋
藏破绽地雷的钓鱼文,起到的其实就是疫苗免疫针之用。
正文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三声:为什么仇恨、鄙视中国的总是中国人——《兰德公司对中国人的评价》真相
http://bbs.anti-cnn.com/threa...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和魂洋才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中的一个思想,由思想家佐久间象山提出。顾名思义,“
和魂”指大和民族的精神,而“洋才”便是指西洋的科技。“和魂洋才”的精神,鼓励
日本国民学习西方文化,同时也要求国民保留日本传统文化。
和魂洋才这个词,很容易让我想到“中体西用”吧?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的缩略语。词语词条是这么说的,19世纪60年代以后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指导思想。
“中学”指以三纲八目即明德、新民、止至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
、治国、平天下为核心的儒家学说,“西学”指近代传入中国的自然科学和商务、教育
、外贸、万国公法等社会科学。它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采用西方造船
炮、修铁路、开矿山、架电线等自然科学技术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具体办法来挽救统治
危机。
实际上,中体西用与和魂洋才差不多是同时代提出。硬要通过时间推演,中体西用还应
比和魂洋才早一些。和魂洋才这个词,小日本有抄袭中国之嫌。可最后的结果,日本明
治维新大获成功,到1894年通过中日甲午战争检验,中国的洋务运动却是一堆渣渣,根
本不管用。

和魂洋才的取向相对有些简单。那是日本的民族精神丢不...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10589
35
一家村主 于 2013/8/27 15:45:51 发布在 凯迪社区 > 猫眼看人
此人头像为何被印到日本万元钞票上?
李钟琴
2012年夏天,我第一次见到日本最高额纸币一万日元的时候,还以为纸币上的那个人是
日本的某位天皇,要不就是丰臣秀吉啊伊藤博文啊大久保利通之类的著名政治家。后来
才知道,此人既不是哪个天皇,也不是某位首相,而是一个出身平民、终身未仕的教育
家、思想家,他叫福泽谕吉。
对福泽谕吉其人,我早就有所了解,对他既敬又恨,感情是复杂的、矛盾的。他是日本
明治维新时期的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劝学篇》、《文明概略论》、《脱亚论》
等,主要思想是反对封建专制、崇尚自由平等,呼吁日本脱离东方愚昧文化,全盘西化
。虽然他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名人,但毕竟是一介平民,终身未得一官半职,没
有什么文治武功,日本人怎么把他的头像印到最高额的日元上呢?一个教书匠有何德何
能啊?
少年时期曾受中华文化熏陶
福泽谕吉生于1835年1月10日。他的父亲福泽百助是一个俸禄微薄的知识分子,喜欢收
藏中国古书,致力于研究中华文化,是当地名望颇高的汉学家。在谕吉诞生的那一天,
福泽百助恰好买到了中...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3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愚蠢小猪:《刷盘子读书》
愚蠢小猪写的《刷盘子读书》 2005-05-30 22:38:58
第一节 从西班牙衰落看俄罗斯2003年亮丽的经济表现
强国上有好事者贴了俄罗斯2003年的经济数据,数据是多么好,成长多么快,自由市场
经济如何有成效,引得自由市场经济崇拜者惊叹不已。愚是数字游戏门出生,擅长把黄
金说成稻草,或把稻草说成黄金,而且还不说谎。俄罗斯如此好的表现,愚偏说不好,
还说俄罗斯更加衰落。各位看官,让愚慢慢道来。
要说俄罗斯,先说西班牙。西班牙离俄罗斯远着呢,但数字游戏门不管,先把人绕晕。
西班牙曾经是超级大国。西班牙当时出产一种羊,羊毛质量非常好,通过圈地运动和羊
吃人,西班牙率先实现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当时羊毛与其自己纺织,还不如出口卖的钱
多。羊毛主要用来出口,使纺织业及相关技术发展缓慢,产业革命没有在西班牙产生。
后来,在南美发现金山,与其养羊纺织,还不如去淘金,金山把勤勉精神消灭了。大量
金银流入,而生产并没有相应增长,引发通货膨胀,使西班牙的羊毛和毛织物比其它欧
洲国家贵好几倍,与其自己做还不如买,这样金山把资本主义的芽给淹没了。到了1820
年代,西班牙已经是欧洲的穷国。为了保护自己的... 阅读全帖
D****R
发帖数: 6053
37
来自主题: Connecticut版 - 开卷有益
读陈志武《中国人为什么勤劳而不富有》有感
抄:想当年西班牙、荷兰以及后来的英国人从事跨国贸易的时候,他们在各地面对
的是异质文化、异质制度、异质社会,其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没有保障,他们只好求助
于原始的野蛮暴力,以此来保障自身的安全。(第7页)

评:我们痛恨英国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对我们的侵略,但是我们很少分析,英国用什么理
由来进行侵略,这些理由为什么英国政府能说服本国人,为什么英国国会能够批准出兵。
把敌人定义为茹毛饮血的兽类,看似解恨,却不利于心智成熟。
如果我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是我们咎由自取,一定会被口水淹没的。
我们讨论的着眼点永远放在为什么会被打败了,共识是落后就要挨打。
很少检讨为什么别人要来打我们,当然,如果检讨别人为什么要来打我们,万一结
论竟然是欠揍,情何以堪。
抄:从一开始,东印度公司的贸易船只都有重兵压阵,在当时没有任何国际法、国
际法院,也没有多国公认的“国际惯例”,跨国贸易公司的利益都只能由“枪杆子”打
出来,并由“枪杆子”来保护。在最多的时候,东印度公司自己拥有一支26万人的军队
(包括海军和陆军),大约是英国皇家军队的两倍。其他诸如... 阅读全帖
f****c
发帖数: 5
38
选这个做标题,要感谢鲁迅。可惜的是,今天得到的消息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刚刚去
世。
中国文化传承了多少年?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或是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多个有相同
相近甚
至大相径庭文化特征的国家并存共有多少年的历史?
我们所知道的夏商周(有三代称)已经通过文字和文物被印证了,我们所不知道的三皇
五帝,
以及唐尧虞舜已经成了神话和传说。夏朝的建立距今已经有了四千多年,从这四千年到
现在,
我们唯一承认的是,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承的是文化,不是单一民族,因为文化的传承我
们才有
了中华民族(现在的主体是汉族)这个大民族。
中国有过秦唐的血统不纯,有过元清的完全异族统治,可到后来呢,中国还是中国,在
文化方
面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延续性。
晚清体用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他们忘了,体用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去看待体和用
。我们
要感谢鲁迅,是他大声疾呼,拿来,而不是送来。任何送来的东西要么受到中国的抵制
,要么
被证明并不适用于中国。那些送来的被我们吸收消化而又重生的东西,让我们蒙受了多
少的苦
难。也是他,提醒我们人血有时也能用来沾馒头吃,面对传统文化,我们也要拿来。
晚清民国,西学东进,先是器物后是... 阅读全帖
w*****s
发帖数: 27
39
选这个做标题,要感谢鲁迅。可惜的是,今天得到的消息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刚刚去
世。
中国文化传承了多少年?中国作为一个统一的国家、或是在中国这片大地上多个有相同
相近甚至大相径庭文化特征的国家并存共有多少年的历史?
我们所知道的夏商周(有三代称)已经通过文字和文物被印证了,我们所不知道的三皇
五帝,以及唐尧虞舜已经成了神话和传说。夏朝的建立距今已经有了四千多年,从这四
千年到现在,我们唯一承认的是,中国这片土地上传承的是文化,不是单一民族,因为
文化的传承我们才有了中华民族(现在的主体是汉族)这个大民族。
中国有过秦唐的血统不纯,有过元清的完全异族统Zhi,可到后来呢,中国还是中国,
在文化方面还是保持了一贯的延续性。
晚清体用之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可他们忘了,体用的目的是什么怎么去看待体和用
。我们要感谢鲁迅,是他大声疾呼,拿来,而不是送来。任何送来的东西要么受到中国
的抵制,要么被证明并不适用于中国。那些送来的被我们吸收消化而又重生的东西,让
我们蒙受了多少的苦难。也是他,提醒我们人血有时也能用来沾馒头吃,面对传统文化
,我们也要拿来。
晚清民国,西学东进,先是器物后是文化思想。... 阅读全帖
d*****g
发帖数: 1616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北洋的儒家渊源
http://www.csscipaper.com/chinahistory/zhongguojindaishilunwen/
第二,它以“中学为本,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晚清时希望用以挽救其政权濒临灭亡的“救世良方”。
小站练兵就是“中体西用”指导思想在军事方面的应用和体现。袁世凯提出“训以固其
心,练以精其技”作为其建军的基本方针,即以封建伦常关系来团结军心,以西方军械
操典来娴熟军事技能。他更明确提出“兵不训不知忠义”,“兵不练不知战阵”等主张
,把训与练作为两大建军思想和练兵内容,实质上体现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而为当
时朝野上下所重视与接受,从而使他的练兵得到较充裕的供应和装备,使北洋军阀集团
在创建阶段能够顺利地发展和壮大。
民国以后,北洋军阀集团掌握了政权。它面临的是一个新旧并存,中西杂陈的过渡
性社会。它把“中体西用”思想推演到政治范畴。所强调的“中体”,虽然不能公然宣
扬“君权”,但其核心内容仍然是封建主义的伦常关系;而所谓“西用”,已不仅采用
西方的军事操典、器械、营规,还增加了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如宪法、议会、...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zt
陈寅恪晚年心境考
刘正教授的学术博客
关于陈寅恪的晚年心境,余英时先生专门撰写了《陈寅恪晚年诗文释证》一书加以研究
。他陈述说:
一九八二年友人金恒祎先生旅居美国,主编《中国时报•人间副刊》。我们偶而
见面,也曾谈到陈寅恪和他的晚年著作。恒祎对我旳一些看法极感兴趣,一再怂恿我把
这些意见正式写出来,《人间副刊》愿意为我提供发表的园地,而且篇幅不加限制。我
经不起他的盛情鼓舞,终于写出了那篇惹祸的长文《陈寅恪的学术精神和晚年心境》。
当时董桥先生主编香港的《明报月刊》对我的文字也有偏好,要求同时刊出此文,这
才流入了中国大陆。生平文字闯祸,事已有有,而未有甚于此者,尚在《红楼梦》争议
之上。但我有自知之明,并不是这篇文字涵有特别的价值或特别的荒谬,而是由于其中
道破了一些历史疑点,为人人心中所已有,适逢其时,竞酿成一大公案,至今未了。这
正应了陈寅恪“人事终变,天道能还”的预言。现在我必须趁增订本出版的机会向金恒
祎和董桥两位老朋友致最诚挚的谢意。无论是功是罪,他们两位恐怕都不能不和我共同
承当。
今天我们已确知寅恪先生当年是熟悉我的《书后》的内容的。那么他自己究竟有过什么
... 阅读全帖
p**p
发帖数: 10318
42
这就是我以前说的,中国这百年来有什么进步。
中国100多年来,咋进步,一言以蔽之,还是张之洞那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有
什么长进啊! 有什么政治思想和路线啊!
100多年, 怎么讲,大清,那为体就是我圣母皇太后圣谕煌煌,唯我独尊,你们几个书
生,愿意立宪,愿意共和,愿意接轨,都好说!
我袁世凯,那是,大总统乾罡独断,你们各省的督军和国民议会议员,愿意学西方,搞
选举,没问题,只要我儿子能登基,别说一马车银元,10马车也给的出!
我蒋介石一个党,一个领袖,别的都接轨才好呢! 四大家族,八大家族也可以;
我党妈, 从毛主席,到邓小平,到今天, 只要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只要我手里有权,
你们爱怎么吆喝改革,爱怎么折腾,爱怎么接轨怎么接轨, 爱怎么pussy怎么pussy。
who cares~ 只要我掌权!
中学为体,就是掌权
西学为用,就是发财
100多年,从大清,到洪宪,到民国, 到党妈今天, 这八个字,足以概括

上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他们还是会反对!
c*********d
发帖数: 9770
4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解读罗小朋的“总理难题”
解读罗小朋的“总理难题”
荣剑
罗小朋写的“党天下的总理难题”,近日来在京城的思想圈子里有所流传,有所议论。
这篇文章从题目上看,显然还不太适合在目前的公共话语环境中进行讨论,其中原因不
必详解。在我最初看到这篇文章时,我的第一感觉是,作者从“总理”这个角度切入来
分析和评价中国现有体制最高权力配置及其效果,是一个别开生面的叙事方式,他把中
国体制运行集中于少数几个关键政治人物上,的确还是抓住了中国制度安排的核心要素
——人。对社会公众来说,“总理”这个概念,不仅仅是指国务院的一个最高职位,其
实它还承载着许多尚未被时代风雨清洗掉的历史记忆,比如作为总理典范的周恩来,可
能就是维系执政党在文革期间所剩无几的合法性的惟一象征。自周以来,历任总理不再
具有神圣光环,几届政府的治理绩效如何,民间时有评论,但是把总理作为一个“难题
”来谈,这还是头一回。正是基于这个判断,我和王瑛商量,由我俩分别约上学界几个
朋友,围绕罗小朋这个话题,深入地谈一谈。
这回是由我做东,于9月1日在紫玉山庄会所银树楼聚会,邀请的朋友是:金观涛、刘青
峰,王瑛、周为民(蛇口)、翁永曦、杨冠三、张维迎、盛天启、周为民(...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学习西方是为了自救
请不要把我当成“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早在清朝末年的就被实践证明是
失败的;因为不改变中国的专政制度,只是引进西方的科技,并不能让中华民族在与西
方列强的竞争中改变被动挨打的局面;同时社会生产力和自身科技的发展也因制度的制
约,发展速度远落后于西方工业发达国。
古老的中国在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起被西方列强打开闭关自锁的国门。那时“洋务
派”们只认为把西方的“船坚炮利”学到了就行了,传统的专制制度绝不能改变。然而
“洋务派”的所谓30年中兴再一次被西方人打得稀烂。1894年腐朽没落的大清朝败给了
西方的好学生“小日本”;在西方列强的趁火打劫下,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便只能用体
无完肤来形容。
在惨败面前,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渐渐认识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不对,关键要
改变极其专政的制度,于是有了后来极其失败的“戊戌变法”。短命的“百日维新”激
起了革命,清王朝在十一年后被推翻。然而革命者们引进的西方议会制度始终没有真正
运行起来。得,“十月革命一声炮响”,号称一定要民主的中共最终通过内战夺取了大
陆政权。很快,他们抛弃民主的伪装,实施了越来越严酷的“无产阶级专政”。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5
来自主题: Military2版 - 战前大清:没落的王朝
2014年06月17日14:17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但这是一场在维护封建皇权的前提下
进行的改良运动,没有改变政治体制。整个大清就像是一轮正在落山的太阳,积重难返。
【官场腐败官员缺乏现代政治、经济常识】一方面很多省都喊叫冗员过多,另一方面从
中央到地方都感到熟悉“洋务”的人员奇缺。冗员又成为官场腐败的温床。
从1861年登台到1908年去世,慈禧是这48年间统治清朝的绝对权威。这些年间,大清经
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败、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等大事。慈禧把维护个人权威和享
受放在首位。为了过60大寿,在甲午海战爆发的当年,她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
。图为宫中的慈禧。
大清名义上的皇帝是光绪。1874年,同治帝驾崩,在争权的斗争中,年仅四岁的载湉在
慈禧的运作下登基,年号光绪。他一生受制于慈禧,从未真正施展自己的抱负。1894年
,光绪24岁,不知战争为何物。从帝师翁同龢到军机处,绝大多数是文官,很少有人打
过仗。图为光绪画像。
军机处是清政府的中枢权力机关。从1861年到1884...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6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战前大清:没落的王朝
2014年06月17日14:17
两次鸦片战争失败之后,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始着手进行改革,以“自强”和“求富”
为口号进行了一场大规模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但这是一场在维护封建皇权的前提下
进行的改良运动,没有改变政治体制。整个大清就像是一轮正在落山的太阳,积重难返
。【战前日本请点击:崛起的帝国】
http://slide.news.sina.com.cn/j/slide_1_45272_61694.html
【官场腐败官员缺乏现代政治、经济常识】一方面很多省都喊叫冗员过多,另一方面从
中央到地方都感到熟悉“洋务”的人员奇缺。冗员又成为官场腐败的温床。
从1861年登台到1908年去世,慈禧是这48年间统治清朝的绝对权威。这些年间,大清经
历了洋务运动、甲午战败、戊戌变法、八国联军侵华等大事。慈禧把维护个人权威和享
受放在首位。为了过60大寿,在甲午海战爆发的当年,她不惜挪用海军军费重修颐和园
。图为宫中的慈禧。
大清名义上的皇帝是光绪。1874年,同治帝驾崩,在争权的斗争中,年仅四岁的载湉在
慈禧的运作下登基,年号光绪。他一生受制于慈禧,从未真正施展自己的抱负。1894年
,光绪2...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939
47

改革意义的理解,历史就是改革与改良、民学说与人学说相混淆的思想认识。“
鸦片战争”之后的中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间,“洋务运动”“维新改良”“新政运动”
使古老的中华大地崛起了历史从未有过的青岛、天津、厦门、大连、上海、武汉等新型
工业城市,上海还曾一度跃居于东亚金融中心,工厂、煤矿、纺织、铁路、报社等新型
产业也拔地而起,甚至外评和自己都一度都认为中国自己已经和英国并列成为世界强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用中学的封建专制嫁接西学的经济技术,用中学的“王道”之
根嫁接西学的“民道”之叶,既政治王道经济民道,结果政治决定经济,经济民道也不
民道,不伦不类为“官僚资本主义”,“洋务运动”与今天的“改革开放”何其地惊人
相似,都演绎着“官僚资本主义”发展轨迹,就连全面接轨的全盘西化与经济接轨政治
脱轨的“改革开放”之间的思想斗争,都是惊人的如出一辙,从“鸦片战争”开始的中
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关系问题,就一直争论不休,直到今天,这场思想斗争依然还是“
中国国情”与“全盘西化”的不解,依然还是“第三次中华历史文化大革命”的迷宫,
依然还是本质的“王道”与“民道”...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9309
48
☆─────────────────────────────────────☆
boldhead (光头司令) 于 (Mon Apr 25 13:24:36 2011, 美东) 提到: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独立精神,自由思想
这后面两句从来没听说过哈。看来真是被阉割了。这个校庆也是。我一直觉得参加这次
校庆对于一般校
友来说是自取其辱。如果你不是位高权重,或者是黄金万两,还是不要去了。这校友也
是要看看含金量
的。记得有个朋友参加一个所谓清华校友聚会,发现参加的都是各大公司的CEO之类,
都是在清华MBA班
认识的,他自己就是一个普通校友,根本没人理会,只好灰溜溜的回来。
☆─────────────────────────────────────☆
hillhong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于 (Mon Apr 25 13:26:38 2011, 美东) 提到:
从来不是十六字,看新竹清华的就知道了

☆─────────────────────────────────────☆
piyaoke (辟谣客-睡教大师) 于 (Mon Apr 25 14:23:...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6
49
─评历史连续剧《走向共和》的美学价值─
辛 灏 年
(黃花崗雜誌《革命與改良》文章選刊之十)
献给伟大的共和革命——辛亥革命九十二周年
題 解 ﹕问曰﹕ 保共改良未死,何以言祭?
答曰﹕ 保共改良必死,共和革命必再。
当此方死方生之际,为促其早死,乃为之祭。
前 言﹕
一位近代史学者在看完了长篇电视历史剧《走向共和》之后,曾兴奋地评价说﹕《
走向共和》不啻为──
专制中国的一道闪电,
共和思想的一片霞光;
痛斥改良的一阵狂飙,
呼唤革命的一声惊雷……
是的,当此中共北京洋教专制复辟政权──依然在拼命效法着大清慈禧皇太后“假
改革、真保权”的──“愚民之术”时,《走向共和》》的播放和传播,和它 始被中
共“删除革命、只播改良”,终被中共彻底禁播禁售的“必然命运”,虽然突显了中共
专制统治者的心慌意乱,却在海外为惊醒人心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特别是在国内
,它实已成为号召再造共和革命、推翻专制复辟的惊天之雷……
它形象地告诉了我们﹕历史竟是如此惊人的相似。
它艺术地回答了我们﹕何为专制改良?何为专制复辟?谁才是中华民族的新中国?
谁才要真正地“走向共和”?
上篇﹕
一、《走向共和》形...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