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乐段
首页 上页 1 2 (共2页)
y*****g
发帖数: 1822
1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求助:好像弹琴把拇指伤了
会不平常弹琴的时候, 拇指肌肉通常比较緊张。而当弹一些较须要多用拇指( 或其
他较复杂的乐段时 )而引致拇指肌肉过劳而酸疼?
要学会在练习时候如何放松。每一次练习,也要思考节奏与音乐。不要只是纯
粹的技巧锻练,选择一个自己能应负的速度来练习每一乐句。技巧越困难的段落,就更
加越要有耐性地把一个个问题解决。
若痛楚仍然继续, 便应该立即停止练习, 并及早求医 :)
s*******y
发帖数: 46535
2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合集] 求助:好像弹琴把拇指伤了
☆─────────────────────────────────────☆
godspeedzou (pipi) 于 (Tue Dec 1 13:38:39 2009, 美东) 提到:
前天晚上花了很多时间练习左手,有几小结需要拇指和其他手指交替弹奏16分音符,指
法是
21314121....
不知道是不是练得太很,还是动作不对
昨天早上起来,拇指和手掌的那个关节好疼啊
特别是拇指左右移动的时候,还好像触键那样上下移动反而不是很疼
不知道是不是弹琴的原因
各位高人有这样的经历么?
☆─────────────────────────────────────☆
yschong (yschong) 于 (Tue Dec 1 19:16:29 2009, 美东) 提到:
会不平常弹琴的时候, 拇指肌肉通常比较緊张。而当弹一些较须要多用拇指( 或其
他较复杂的乐段时 )而引致拇指肌肉过劳而酸疼?
要学会在练习时候如何放松。每一次练习,也要思考节奏与音乐。不要只是纯
粹的技巧锻练,选择一个自己能应负的速度来练习每一乐句。技巧越困难的段落,就更
A*****X
发帖数: 58
3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勃拉姆斯的第一钢琴协奏曲
听勃拉姆斯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自己听他的作品,很少有第一次听就立刻喜欢上的
。往往需要过一段时间,耐心地找到乐句的节奏,跟随着乐段的高低起伏,再逐渐体味
交织推进的乐思中的逻辑,然后那初听时所有的艰涩,琐碎,阴郁,都会消逝,而变得
清晰,连续,厚重。象是看风景的人,你所需要做的是等待,等待那晨雾弥漫散去的一
刻。正是因为这一点,勃拉姆斯的音乐让我觉得有回味,耐咀嚼,愈听愈为之感动。记
得在大学时刚接触古典音乐的时候只喜欢贝多芬,莫扎特,门德尔松,再后来又多了巴
赫,老柴,肖邦,舒伯特。而勃拉姆斯绝对是排在很靠后面的。现在回头来看,其实也
是十分自然的事情。都说莫扎特的音乐是来自上苍的神乐,而贝多芬又何尝不是。如果
说莫扎特的音乐是神在欢愉,或者有些许忧伤时的创作,那么贝多芬的则是神在肆意张
狂,恣情放浪时的造物。作为听众的我们,理解接受他们不会有太大问题,因为它们纯
粹,直接。巴赫,老柴,肖邦,舒伯特的音乐我觉得它们依然属于纯粹的范畴。巴赫的
信仰如磐石的坚定,老柴极端感性,容易因脆弱而绝望,肖邦一如的清丽幽深宛若李商
隐,舒伯特淡然恬静仿佛陶渊明。勃拉姆斯则不同,他的音乐是来自于一... 阅读全帖
e***i
发帖数: 299
4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学钢琴周记
你随便google一下可以看到很多介绍在琴盖上练习的介绍
随便贴一个:二、练琴不一定在琴键上
1、技巧并非纯粹是肌肉运动的问题,又是加上“精神控制”及“思考”可以把你认为
不可能弹好的困难乐段给解决了。当你遇上困难时,不妨静下来研究如何运用肌肉的运
动感觉,试着找困难的原因,然后集中精神,将手指放在琴键上作无声的弹奏,然后把
琴盖上,就在琴盖上练习,当习惯了肌肉运动后,移到琴键上,你可以发觉容易多了,
而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无声练习”,对背谱及想象有莫大的帮助
e***i
发帖数: 299
5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学钢琴周记
你随便google一下可以看到很多介绍在琴盖上练习的介绍
随便贴一个:二、练琴不一定在琴键上
1、技巧并非纯粹是肌肉运动的问题,又是加上“精神控制”及“思考”可以把你认为
不可能弹好的困难乐段给解决了。当你遇上困难时,不妨静下来研究如何运用肌肉的运
动感觉,试着找困难的原因,然后集中精神,将手指放在琴键上作无声的弹奏,然后把
琴盖上,就在琴盖上练习,当习惯了肌肉运动后,移到琴键上,你可以发觉容易多了,
而你也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无声练习”,对背谱及想象有莫大的帮助
s*******y
发帖数: 46535
6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指挥家是怎么练成的
那个演奏家的说法是,很多时候现场指挥一high起来,速度就上去了
这个对于很多演奏家是很致命的,因为有些乐段太快的话乐手是没有办法按谱子来演奏
的,所以也许这样气氛上去了,但是实际上已经不准确了
至于为什么别的指挥排练的时候和演出的时候不一样,我想可能两个原因,一个是不觉
得这个重要,一个也许是做不到
另外即便是伟大指挥也还是有区别的吧。这书上有几个趣谈。
说是Wagner的儿子Siegfried一直想请Toscanini去拜鲁伊特指挥音乐节,但因为Toscan
ini不是德系指挥家,所以一直受到阻挠。直到1930还是那一年,估计这个谁觉得自己快
死了,也就不care别人怎么说,把Toscanini请来了。这就多了很多故事。
故事一。罗恩格林上伊丽莎白的出场,灯光一下子暗了。Toscanini说为啥要暗下来,S
iegfried说这是老爸的想法。Toscanini说哦?然后两个人就去找瓦格纳的手稿,里面写
着,这里应该用最明亮的光
故事二。Tristan还是什么,Toscanini对大提琴手说,这个地方你为什么是A,应该是B
flat,大提琴手说这个我演奏很多年了,都是用的A啊,结果两...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46535
7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指挥家是怎么练成的
那个演奏家的说法是,很多时候现场指挥一high起来,速度就上去了
这个对于很多演奏家是很致命的,因为有些乐段太快的话乐手是没有办法按谱子来演奏
的,所以也许这样气氛上去了,但是实际上已经不准确了
至于为什么别的指挥排练的时候和演出的时候不一样,我想可能两个原因,一个是不觉
得这个重要,一个也许是做不到
另外即便是伟大指挥也还是有区别的吧。这书上有几个趣谈。
说是Wagner的儿子Siegfried一直想请Toscanini去拜鲁伊特指挥音乐节,但因为Toscan
ini不是德系指挥家,所以一直受到阻挠。直到1930还是那一年,估计这个谁觉得自己快
死了,也就不care别人怎么说,把Toscanini请来了。这就多了很多故事。
故事一。罗恩格林上伊丽莎白的出场,灯光一下子暗了。Toscanini说为啥要暗下来,S
iegfried说这是老爸的想法。Toscanini说哦?然后两个人就去找瓦格纳的手稿,里面写
着,这里应该用最明亮的光
故事二。Tristan还是什么,Toscanini对大提琴手说,这个地方你为什么是A,应该是B
flat,大提琴手说这个我演奏很多年了,都是用的A啊,结果两... 阅读全帖
A*****X
发帖数: 58
8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勃拉姆斯的室内乐
对于室内乐,以前涉猎不多。因为喜欢勃拉姆斯,所以从ITUNE上买了他的室内乐全集
。听下来后发现几乎是首首是精品。大部分的作曲家在室内乐上,相对于交响曲,协奏
曲或钢琴作品,花的功夫并不是很多。而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和他的大型作品一样,却都
是精雕细琢的产物。他的第一交响曲,写了整整21年,而他的钢琴四重奏No.3(也被称
为维特四重奏)同样也经历了二十多年才完成。
勃拉姆斯一共有25首室内乐的作品包括钢琴三,四,五重奏,弦乐四,五,六重奏,小
提琴,大提琴奏鸣曲以及单簧管和圆号的作品。最早的作品是钢琴三重奏No.1,Op 8,
完成于1854年。最后的室内乐作品是单簧管奏鸣曲No.2, Op 120, 完成于1894年。以
前,在听勃氏的其它作品时,并没有太留意他的作品相对于时间,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变
。这横跨40年的25首室内乐作品听下来,却发现其曲风,及意境其实是一以贯之,并没
有太明显的变化。勃氏一直都以贝多芬为自己在音乐上景仰的偶像,那末我们就以贝多
芬为例,加以比较。
老贝的早期作品如第一,二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还带有明显的海顿和莫扎特的痕迹
,而从第三交响曲(英雄)开始,贝多... 阅读全帖
A*****X
发帖数: 58
9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勃拉姆斯的室内乐
对于室内乐,以前涉猎不多。因为喜欢勃拉姆斯,所以从ITUNE上买了他的室内乐全集
。听下来后发现几乎是首首是精品。大部分的作曲家在室内乐上,相对于交响曲,协奏
曲或钢琴作品,花的功夫并不是很多。而勃拉姆斯的室内乐和他的大型作品一样,却都
是精雕细琢的产物。他的第一交响曲,写了整整21年,而他的钢琴四重奏No.3(也被称
为维特四重奏)同样也经历了二十多年才完成。
勃拉姆斯一共有25首室内乐的作品包括钢琴三,四,五重奏,弦乐四,五,六重奏,小
提琴,大提琴奏鸣曲以及单簧管和圆号的作品。最早的作品是钢琴三重奏No.1,Op 8,
完成于1854年。最后的室内乐作品是单簧管奏鸣曲No.2, Op 120, 完成于1894年。以
前,在听勃氏的其它作品时,并没有太留意他的作品相对于时间,从早期到晚期的演变
。这横跨40年的25首室内乐作品听下来,却发现其曲风,及意境其实是一以贯之,并没
有太明显的变化。勃氏一直都以贝多芬为自己在音乐上景仰的偶像,那末我们就以贝多
芬为例,加以比较。
老贝的早期作品如第一,二交响曲,第一钢琴协奏曲还带有明显的海顿和莫扎特的痕迹
,而从第三交响曲(英雄)开始,贝多... 阅读全帖
A*****X
发帖数: 58
10
来自主题: ClassicalMusic版 - 冬天里听舒伯特
最近发现在冬季里特别适合听舒伯特。他的作品总体来说不像贝多芬那么亢奋,老柴那
么阴郁,勃拉姆斯那么纠结,总是给你一种淡然不惊,清净澄明的感觉,而在其中又听
的出无尽的真情与渴望。在寒冷的冬季里,能带给人温暖、平和与希望,对精神是特别
好的慰籍。以前对舒伯特不是特别感冒,很幸运在这个冬天找到了对的感觉。最近听的
最多的是Death and the Maiden 和 Rosamunde 弦乐四重奏,钢琴奏鸣曲 D840,D958-
960,以及即兴曲 No. 1 and 2. 最喜欢死神与少女的第二乐章,其中base theme 后的
第一、二、三变奏简直是妙不可言,是我听过的四重奏里最精美的乐段。钢琴奏鸣曲
D840, D959 2nd Mov, D960 2nd Mov 听的令人止不住的心动。两部即兴曲共八首也都
是动听之极,其中第二号的第三首是我的最爱。在钢琴的作品里,感觉最喜欢布伦德尔
的演绎,轻灵自由而不失深情款款。
Y*******n
发帖数: 4646
11
没关系, 大家都有perference 么。。。可以说这几个的功夫都差不多, christina有
表现华彩乐

的机会,其他人木有同级别的华彩乐段可以表现。
wh
发帖数: 141625
1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归去来兮 (转载)
发信人: JGG (六月的茉莉梦), 信区: Sound_of_Music
标 题: Re: 听了一晚上候德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1 13:55:39 2010, 美东)
其实是想和人分享下自己喜欢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1984年,出走大陆的候德建推出他在大陆的第一张专辑 新鞋子旧鞋子,他为归去来兮
重新写词编曲。李建复的归去来兮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这也是当时民歌的一大特征之
一。在新的版本里面,候德建加上了大提琴,让归去来兮听着有些凄然。为了回归故土
,候德建出走大陆,到了大陆;到了大陆,故土不复,故土又在哪里呢。
候德建的音色不像李建复那么干净书生气,唱归去来兮,反而更有味道。但限于唱功,
华彩乐段,没有李建复那么高亢。
1983年,台湾流行音乐界有两位重量级音乐人被迫离开台湾,罗大佑选择了美国,候德
建选择了大陆。。。这样的选择也预示着两人今后人生的不同轨迹。 从这里可以看出
,其实,罗大佑是妥协的,候德建是更激进一些的。。。
归去来兮
听歌链接:
http://www.imusiccn.com/player/play.asp?id=13883
wh
发帖数: 141625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广陵散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iterature 讨论区 】
发信人: clam (流浪中的唐先生), 信区: Literature
标 题: 正声何微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Aug 18 07:39:57 2010, 美东)
跟大家分享一下珍藏多年的《广陵散》。正声主调的几个片段,很喜欢。中国古曲的一
个特点就是,旋律的变化总是在刻画着情绪的变化。很容易理解。我觉得《广陵散》古
曲最终还是整理的结果,感觉旋律的发展变化不能一脉相承。有些地方感觉跟前面断了
,不知道断的原因是什么。有些地方遥相呼应,可是又不知道所呼应的是什么。大家听
听。
摘抄一段百度。
今存《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代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1425年),谱中有关于“
刺韩”、“冲冠”、“发怒”、“报剑”等内容的分段小标题,所以古来琴曲家即把《
广陵散》与《聂政刺韩王》看作是异名同曲。
据赵西尧等著《三国文化概览》的描述,《广陵散》乐谱全曲共有四十五个乐段,分开
指、小序、大序、正声、乱声、后序六个部分。正声以前主要是表现对聂政不幸命运的
同情;正声之后则表现对聂政壮烈事迹的歌颂与赞扬。正声是乐曲的主体
j******n
发帖数: 21641
1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无题zt
舒柏特的《未完成交响曲》
舒伯特和威伯是同时代的作曲家,也是德国早期浪漫派的代表,他创作了大量的艺术歌
曲,著名的有《魔王》、《野玫瑰》、《鳟鱼》,还有声乐套曲《冬之旅》等,他的歌
把诗词融于音乐,而他的器乐作品(钢琴曲、交响曲、重奏曲等),也充溢着诗情画意
的抒情性。因此,李斯特曾以“前所未有的最富诗意的音乐家”的评价,来赞颂舒伯特。
舒伯特的创作盛期,正是贝多芬声名大振的时候,舒伯特一方面热爱、尊重大师,一方
面也有苦恼困惑之感,他说过:“在贝多芬以后,谁还能做出些什么更多的呢?”但正
是他自己做出了独特的贡献。舒伯特在音乐创作(也包括他的交响曲创作)中,继承了
古典传统,又体现出前辈们所没有的个性气质,比如他的《未完成交响曲》、《C大调
交响曲》等。
在舒伯特作品编号中,列为《第八交响曲(b小调)》的《未完成交响曲》,创作于一
八二二年,舒伯特将它作为完成了的作品献给奥地利格拉茨市的音乐协会,以表示对协
会授给他荣誉会员证书的谢意。人们在他死后的一八六五年,才发现了交响曲的总谱,
因为它只有两个乐章,所以被称为“未完成”。虽然,按照古典交响曲的范式,仅有第
一乐章的快板,加上个第... 阅读全帖
x**8
发帖数: 1165
1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The Russianness in (Calssical) Music
要说搓麻将,是普罗菲耶夫的第三钢。第一部分的华彩乐段是电动洗牌,风雷电掣。
阿婶儿这个触键,真是 sparkling clear
wh
发帖数: 141625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经典芭蕾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
那么牛吗?比其他歌剧好听?我听瓦格纳歌剧倒的确听不到什么经典乐段。
d*****d
发帖数: 10658
17
2012年圣诞日首映的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无疑是我本年度最期待的电影.我是<悲>
剧的粉丝,DVD上的10周年和25周年看了二十遍以上,每一次都激动无比.这次圣诞日起了
个大早,赶9点的首映,看完后当天就想写影评,可惜事情耽搁,才拖到周五晚上写.
其实看电影的感受和期待很有关系.一些大导演大作品不错的作品,往往由于期待太高而
失望.而有些认为是小垃圾附带看看的电影,倒反而容易出乎意料地印象深刻.<悲惨世界
>的电影版也不例外.作为音乐剧的粉丝来说,电影版是在期待值之下的,10分的满分能打
个6分左右.但作为电影观众来说,电影版却补充了很多音乐剧中本质上的不足,四平八稳
,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可以打8分左右.可以说<悲>剧的观感评价,取决于你是去看电
影,还是听音乐.
先从音乐方面来说吧,电影版是比较失败的.真正唱得好的只有Samantha Barks(扮演
Eponione,也是音乐剧25周年纪念版的原版人马).为了吸引票房,电影不得不动用众多好
莱坞大牌,能够唱成这样也已经很不容易了,本来唱歌就是他们的副业而已.但是有两点
导演完全可以做得更好:(1)那些很小的角色完全可以找一...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820
18
这个绝对是新中国拯救出来的,要不然很可能失传。不过,据一位老先生说,所谓官方
版本也是一个糟蹋了的版本。他说从删改到取名都有问题,原曲里悲苦的东西给删了很
多。找到了他的博客,他是这么说的:
“然而,限于时景,从某种概念出发,为其定名《二泉映月》。并这样解说乐曲的由来
和意境:二泉是阿炳喜欢游览的地方,失明后仍经常徘徊流连于此,抚今思昔,美景感
慨交织,写成此曲。曲情幽婉如画,旋律缠绵有情。时如云雾笼罩,时如皓月当空,时
如月影浮动,时如流水淙淙,听了如置身二泉之滨,更加感到祖国山河可爱。音乐家们
无不沿此思路,在交响乐和二胡演奏时,对阿炳原作大动手术:五个主体乐段中,删去
了整整两个;把一直回环萦绕不绝如缕重复七奏的主魂乐句,删去四奏,仅余三奏;并
使节奏变得舒缓悠扬,成为另一支曲子:只觉山河之美,不闻身世之叹。使一个盲丐艺
人艰难挣扎在人生旅途上的身影泯然无踪,心酸痛楚而又倔强不屈的内心独白,也寂然
无声。”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57a7990100udwn.html
m**a
发帖数: 1208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鬼琴 38
“殷晴,我没法随叫随到。我父亲8点要打我的板子。”
“好,你挨完板子,到我这来接着挨。”
我抱怨道:“挨板子可以,你不可以让我靠边站得太久。要出问题的。”
“好啊,那你做我的跟班吧!” 她挂了电话。
她话中有话,难道她火眼金睛认出我了?不管这么多了,不查出她们与这法国糟老头在
搞什么明堂,我不会罢休。
殷晴出了驾驶室,从后背箱取出个灰掸子,忙着掸车后座。过了一会儿,他们三人重新
上车,开走了。
殷晴的手袋中有定位笔,我不担心会跟丢他们,跟踪距离拉得非常远。他们去了一趟邮
局,在那呆了十几分钟,然后,向袁河酒店开去。他们开进袁河酒店的地下停车场,没
有出来。
我在很远的地方等了十几分钟,才开进地下停车场,找到殷晴的车,然后将我
的哈雷停到再下一层。为防殷晴突然打电话给我暴露行踪,我将两个手机的铃声和振动
都关闭,才进电梯。我按亮了每一层的按钮,电梯每层一停地向上,手机显示,他们在
九楼。我在第十楼下电梯,沿着走廊找到信号所在,它在1021室下面。我收起手机,左
手放入夹克衣袋,从消防楼梯下到九楼,向921室走去。我尽量轻手轻脚地接近921室,
可我每走一步,脚上的大靴子就发出一声怪响,... 阅读全帖
d*****d
发帖数: 10658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悲惨世界>电影
我好几年前在这里写过观感:
2012年圣诞日首映的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无疑是我本年度最期待的电影.我是<悲>
剧的粉丝,DVD上的10周年和25周年看了二十遍以上,每一次都激动无比.这次圣诞日起了
个大早,赶9点的首映,看完后当天就想写影评,可惜事情耽搁,才拖到周五晚上写.
其实看电影的感受和期待很有关系.一些大导演大作品不错的作品,往往由于期待太高而
失望.而有些认为是小垃圾附带看看的电影,倒反而容易出乎意料地印象深刻.<悲惨世界
>的电影版也不例外.作为音乐剧的粉丝来说,电影版是在期待值之下的,10分的满分能打
个6分左右.但作为电影观众来说,电影版却补充了很多音乐剧中本质上的不足,四平八稳
,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可以打8分左右.可以说<悲>剧的观感评价,取决于你是去看电
影,还是听音乐.
先从音乐方面来说吧,电影版是比较失败的.真正唱得好的只有Samantha Barks(扮演
Eponione,也是音乐剧25周年纪念版的原版人马).为了吸引票房,电影不得不动用众多好
莱坞大牌,能够唱成这样也已经很不容易了,本来唱歌就是他们的副业而已.但是有两点
导演完全可以做得更好:(1... 阅读全帖
y********8
发帖数: 3587
21
有样板戏?我可是不怎么喜欢样板戏的,你看我还没翻唱过京戏,虽然有人点我唱《都
有一颗红亮的心》我一直拖着。我很好奇,是那个乐段像?
你说的没错,曲调走向很自由,应该说受西洋音乐多些,也喜欢外国音乐和歌曲的节奏
,打击乐用了3轨了。
如果能将中国戏曲溶进去,有时可以出好听的原创的。所以如果有戏曲的因素也不错哈。
f***a
发帖数: 11477
22
也是人见人爱的曲目。最出名的还是中间那一段流水。。。
请欣赏Horowitz的版本
米开朗吉列的版本
里赫特的版本
阿格里希版本
百度一个
平静的行板与华丽的大波兰舞曲 op.22
本曲是钢琴独奏,管弦乐团伴奏的作品。萧邦的钢琴曲中,有六首是和管弦乐团一起演
奏的作品,其中两首为钢琴协奏曲。本曲一般的演奏方式皆将乐团部分使用钢琴来代替
。整个曲子就分成两大部分,第一段为流畅的行板,第二段则是华丽的大波兰舞曲。
- 行板 -
如夜曲般
乐曲结构:导奏、A、B、尾声。
导奏:四小节,平静的分解和弦,准备引出主旋律。这段伴奏令人有如置身宁静的湖面
般的感觉。
A:aba三段式加尾声
a:由两个八小节的乐句所组成,前半句四小节,再写出雷同的後半句,以此形成一个
八小节的大乐句,再加以反覆,形成一个十六小节的乐段。当然萧邦的反覆,总是会将
旋律加以装饰变化。
b:这是和a段作对比的段落,只是一开始对比性并不明显。
再现a:同前a,但後面的八小节增加了对位旋律。
小尾声:伴奏音型并没有改变,旋律则为十六分音符所组成。
B:拍号改为3/4拍,乐曲结构为ababa,可看成是轮旋曲式或小三段式。
a:三
b***b
发帖数: 13249
23
翻唱说明:
我一直特别喜欢这首歌,喜欢它的歌词,这是炽热情感谱就的音乐。全曲在朴实的旋律
中透露出艺术气质的典雅,乐段之间,模仿跃进,回环往复,似内心涌动的情感,逐层
铺展,情深致远,是一支雅俗共赏的歌。曾获全国歌曲创作一等奖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又名《共和国之恋》,刘毅然词,刘为光曲,原唱:彭丽媛
/殷秀梅/杨洪基/廖昌永等歌唱家; 翻唱:bbppb

歌词:
在爱里,
在情里,
痛苦幸福我呼唤着你;
在歌里,
在梦里,
生死相依我苦恋着你.
纵然是凄风苦雨,
我也不会离你而去.
当世界向你微笑,
我就在你的泪光里.
你恋着我,
我恋着你,
是山是海我拥抱着你;
你就是我,
我就是你,
是血是肉我凝聚着你.
纵然是扑倒在地,
一颗心依然举着你.
晨曦中你拔地而起,
我就在你的形象里
纵然是扑倒在地,
一颗心依然举着你.
晨曦中你拔地而起,
我就在你的形象里。
m****i
发帖数: 1076
24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揉弦技术和滑音
揉弦和滑音几乎是属于弦乐器的“专利”了。无音品的弦
乐器,例如小提琴的委婉高歌,大提琴的咏回低吟,如果没有
揉弦和滑音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效果。有音品的弦乐器,例如:
琵琶、吉他等,它们的揉弦和滑音没有无品格乐器那么明显。
无品格弦乐器揉弦的波动效果。是靠指尖触弦点的揉动,以不
断改变振动弦的长短来造成音的高低波动。而有品格弦乐器的
揉弦是靠指尖揉动改变弦的张力以产生音的高低波动的效果,
虽然它波动效果没有前者强烈,但它的另一个极重要的也是被
许多人忽略的功能在于揉弦动作美化了(特别是吉他的)音色,
所以说对于古典吉他,揉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音色的美
化和变化(针对不揉弦音的音色来讲这是个变化)。二是为了
音乐表现的需要。如在乐句、乐段的情绪高潮部位,或需要加
深感情浓度的旋律部分都应当揉弦。
古典吉他的揉弦技巧可分为两种(1)纵向揉弦(用力方
向与弦平行),这种揉弦是用小臂发力、手腕放松带动手指
顺着和琴品格垂直方向揉动。这类揉弦用于第五品(把位)
至十二品(把位)之间的音。(2)横向揉弦(用力方向与弦
垂直)这种揉弦是用左手按弦的手指顺着品格的平行方向来
回推拉琴弦
m****i
发帖数: 1076
25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揉弦技术和滑音
揉弦和滑音几乎是属于弦乐器的“专利”了。无音品的弦
乐器,例如小提琴的委婉高歌,大提琴的咏回低吟,如果没有
揉弦和滑音就很难设想是什么效果。有音品的弦乐器,例如:
琵琶、吉他等,它们的揉弦和滑音没有无品格乐器那么明显。
无品格弦乐器揉弦的波动效果。是靠指尖触弦点的揉动,以不
断改变振动弦的长短来造成音的高低波动。而有品格弦乐器的
揉弦是靠指尖揉动改变弦的张力以产生音的高低波动的效果,
虽然它波动效果没有前者强烈,但它的另一个极重要的也是被
许多人忽略的功能在于揉弦动作美化了(特别是吉他的)音色,
所以说对于古典吉他,揉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为了音色的美
化和变化(针对不揉弦音的音色来讲这是个变化)。二是为了
音乐表现的需要。如在乐句、乐段的情绪高潮部位,或需要加
深感情浓度的旋律部分都应当揉弦。
古典吉他的揉弦技巧可分为两种(1)纵向揉弦(用力方
向与弦平行),这种揉弦是用小臂发力、手腕放松带动手指
顺着和琴品格垂直方向揉动。这类揉弦用于第五品(把位)
至十二品(把位)之间的音。(2)横向揉弦(用力方向与弦
垂直)这种揉弦是用左手按弦的手指顺着品格的平行方向来
回推拉琴弦... 阅读全帖
w*z
发帖数: 71
26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报个到,算做见面礼吧。
completely agree. 其实伴奏的味道就主要出在诸如Csus4,C9,C6
之类的和弦上。我的经验是挂四似乎最常见于两个乐段衔接
时的小停顿处,如大家熟悉的外面的世界,大约在冬季等,
9或者6似乎常用于 I9 ( 如同桌的你中的D9 )及IIm6(几乎到处都有)。
我自己也没什么好办法来扒这些挂靠和弦,但应该是见得越多
扒得就越快、越准。至于那些罕见的aug及dim就只能靠耳朵硬听了。

of
same
d****o
发帖数: 3197
27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初学吉他遇到瓶颈
要不,你把《天空之城》第3乐段的谱子扫上来,请这里的大牛指点指点?
g**o
发帖数: 3033
28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zt 个冷笑话
说实话很实用,鼓很多情况就是以小节为单位反复,不像其他的乐器有个乐段。
w***x
发帖数: 265
29
称不上对声音的理解了。。。lz小学时候学过几年电子琴,可能有点用吧。
我一直用sonar,用到的音色基本都是sonar自带的tts-1音源里的。五声器乐曲的音源
是个叫orchestral的小管弦音源,大概100M。这种小音源的好处是使用方便,缺点是不
够逼真,midi味浓,花样也不够丰富。。。不过对咱这自娱自乐是足够了。人家专业的
都用好多G的音源,甚至硬音源,听上去生动不少。软音源的话网上都可以下载到的。
作曲流程么,我离家之后手头一直没有键盘,所以就是想到什么就直接去sonar的五线
谱模式画谱子,然后给每个声部选上音色直接输出(我从来不分轨导出混音,也不大会
用效果器,比较土气= =)据说用midi键盘的话会很爽,不过我从来没有尝试过。。。
没有midi键盘弄节奏较自由的乐段会很麻烦。。。
每个人可能习惯不同,我是旋律与和弦一起想的。先把大框架搭好,之后可以用低音加
强一下和弦,也可以加上一两个装饰性的声部填充一下旋律和低音间的空缺。觉得哪里
不够带劲就加点打击乐,但我其实用鼓用的很少也很简单,一是因为我喜欢做舞曲,本
身就有节奏感,二是可以用有打击乐特性的乐器(比如马林巴,甚...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2230
30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大家来测测自己的音乐天赋吧
艺术不是科学,不可能有一个严格的标准。但这并不代表一个作品,就没有高下之分。
就好比一篇文章,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很好,有才华有新意;另一篇文章,绝大多数人都
认为很平庸。尽管没有固定的标准,但好和差还是很容易区分开的。至于有可能是很有
争议的导致完全两极化的评论,那是另外一种情形。
我说的不能完全用语言描述,说的是语言只能描述大概,但精妙细微之处,要靠理解和
领悟。比如演奏一段有强烈感情色彩的乐段,语言只能大概地描述感情是什么,演奏的
基本技巧表现提示,比如强弱力度变化,音色的变化。但不可能把每个音符怎么表现,
每个和弦内部哪个音要强调突出都面面俱到的说出来。乐曲细微的细节以及大的整体把
握,仍然要靠自己的理解和领悟。这就是为什么,任何两个人弹的同一首乐曲都会不同。
f*******r
发帖数: 5301
31
来自主题: MusicPlayer版 - 也说说小朋友入门选什么钢琴?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arent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fjcruiser (FJC), 信区: Parenting
标 题: 也说说小朋友入门选什么钢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Jan 12 01:18:37 2014, 美东)
小孩到底该买什么钢琴入门呢。。。转一个长贴说说某些观点。
总的来说,2009年出版的"Fundamentals of Piano Practice"作者Chuan C. Chang表达
了电子钢琴时代的观点:立式钢琴已经过时,初学者直到中级水平最适合使用电子钢琴
,而向高级水平发展则需要三角钢琴。
考虑作者写书的时间,应该是基于2007-2008年的电子钢琴技术为背景。电子钢琴每过
两三年就有明显技术进步,现在已经是2014年了,又更新换代好几次了,还有买立式机
械钢琴的必要吗?纷纷大规模团购立式钢琴的老中们,是否应该看看这篇文章再想想?
这本书的PDF在此:
http://www.pianopractice.org/book.pdf
相关内容从179页开始:"17. Upright, Grand & Electronic Pian... 阅读全帖
j*****h
发帖数: 2577
32
专辑名称:乱世无双
演唱歌手:幻世狂想乐队
唱片公司:R.H.C.国际联合唱片
发行时间:2006年08月19日
专辑语种:国语专辑1CD
音频码率:VBR 320K
专辑介绍:
《乱世无双》可以说是中国第一张交响力量金属专辑。专辑中所有曲目由李天骥作词
,侯珺硕作曲。乐队尝试在富有激情的金属乐中融入了大量的交响音乐成分,使得音
乐更加沉稳大气却又不失速度与力量,歌词方面以描写战争和人的内心感受这两大类
为主。乐队以创作出富有美感的金属音乐为自己的目标,因此在作品的旋律和和声上
都精调细琢,编曲层次丰富。Solo部分是专辑中的一大亮点,在很多曲目中都能听到
吉他与键盘的对飙 Solo 乐段。
⊙歌曲介绍
★ 01 命运之轮 (纯音乐)
专辑开场曲,金属吉他与管弦乐的融合,通过配器与调性的变化营造出时空交错的感
觉。
★ 02 乱世无双
演唱:李天骥、柳云龙、刘嘉
专辑主打歌,由三位男主唱演绎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三兄弟,SOLO部分是该曲的一大
亮点。
★ 03 夜之歌
演唱:刘嘉
专辑中的唯一一首抒情慢歌,一个在黑夜中徘徊的人的内心独白。
★ 04 Stand alone
演唱:李天骥、
J*G
发帖数: 6489
33
来自主题: Sound_of_Music版 - 听了一晚上候德健
其实是想和人分享下自己喜欢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1984年,出走大陆的候德建推出他在大陆的第一张专辑 新鞋子旧鞋子,他为归去来兮
重新写词编曲。李建复的归去来兮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这也是当时民歌的一大特征之
一。在新的版本里面,候德建加上了大提琴,让归去来兮听着有些凄然。为了回归故土
,候德建出走大陆,到了大陆;到了大陆,故土不复,故土又在哪里呢。
候德建的音色不像李建复那么干净书生气,唱归去来兮,反而更有味道。但限于唱功,
华彩乐段,没有李建复那么高亢。
1983年,台湾流行音乐界有两位重量级音乐人被迫离开台湾,罗大佑选择了美国,候德
健选择了大陆。。。这样的选择也预示着两人今后人生的不同轨迹。 从这里可以看出
,其实,罗大佑是妥协的,候德健是更激进一些的。。。
归去来兮
听歌链接:
http://www.imusiccn.com/player/play.asp?id=138837|
词曲唱:侯德健
归去来兮 田园将芜
是多少年来的徘徊啊
究竟苍白了多少年
是多少年来的等待啊
究竟颤抖了多少年
归去来兮 青春将芜 青春将芜
当年我离开家乡 他才二十五
挥一挥衣袖是多少寒暑
想要再见
j******r
发帖数: 125
34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曹格的海阔天空
贴一个去现场的评审的评价,不明觉厉。。开始那个鼓乐确实觉得很熟悉,原来是《胡
桃夹子》!!
二、曹格《海阔天空》
原唱 Beyond,F 大调,F3 - C5,曹格从 F 大调到 #F,音域从 F3 - #C5
涂惠源老师果然出手不凡,把一曲国人烂熟的《海阔天空》,改得情绪忠于原曲、张力
超越原曲,功力真是炉火纯青。
以《胡桃夹子》中《木偶兵进行曲》的动机变奏开场,铜管加军鼓的军乐配器营造出了
紧张、压抑、兴奋的气氛,算是恰到好处,人声进入后的副歌继承了引子里的铜管,嘹
亮华丽,更密集的重音切分把情绪在家驹原曲的基础上烘托得更强烈。开头的段落里情
绪已经几起几落,把听众对后面高潮演绎的期待又吊高了几分。此后主副歌依次推进,
每四句自成一个小乐段,环环相扣、层层递进。节奏、和声,用的都是流行歌里司空见
惯的搭配,没有复杂律动,没有高叠和弦。改变一个切分点,重新调整一下和弦排列,
适时加入个吉他搓弦等等,涂惠源老师信手拈来的都是最常用的编曲手法,却把段落编
配得重峦叠嶂——一般编曲都会在第一遍主歌尽量轻描淡写,以便与进了鼓后的段落形
成对比。涂老师四句结束后就进鼓,根本不怕后面没有再上升的... 阅读全帖
A*******8
发帖数: 1453
35
来自主题: TVChinese版 - 为什么很多人反对炫技?
音乐里有华彩乐段bravura, 就是专门炫技的。一般来说也就是10秒左右。有的作曲家
专门在曲子里写一段华彩来展现技巧,也有表演者即兴华彩表现技巧。
J*********8
发帖数: 4876
36
其实“香颂”在法文中的原意,就是“歌曲”的意思。它是法国世俗歌曲的泛称,也是
法国流行歌曲的代名词。关于它的发展历史,古老而又渊源流长。
所谓法国的世俗歌曲,是指从公元11世纪到13世纪之间,由叙事诗人与抒情诗人所写的
单旋律音乐。后来,19世纪末期的艺术歌曲也被归入到世俗歌曲的范畴。至于法国的流
行歌曲,由于受到传统世俗歌曲的影响,因此,在歌词意境的描写上,也就跟着格外讲
究起来。
在音乐的特色上,法国世俗歌曲大多是由叙事部分的乐段,和乐曲的反复部分相互构筑
而成。这种形式的确立,大约是在1900年前后,也就是所谓的“法国美好时代”。后来
时代变迁,再加上外来流行音乐元素的融入,终于形成今天多彩多姿的法国“香颂”的
面貌。

子。
L*****k
发帖数: 13042
37
我只是个听众,随便说说啊,不一定正确。
专业的录音和器材都要好。
业余的很多曲子弹不下来。长的,技术上要求高的曲子会弹错。
当然大师也会偶尔犯错。
大师在节奏,速度,强弱,和音色的控制上要比初级选手好很多。
同一个曲子有时会有不同版本的乐谱。
有时候乐谱里面标上cadenza(华彩乐段)演奏家就可以自由发挥了。
c*****g
发帖数: 1856
38
记谱还是即兴?
根据在南加州大学讲授早期音乐课程的詹姆斯·泰勒的研究,宗教音乐几乎都是
记谱的,“西方社会最晚在10世纪就已开始采用记谱法。但对我们来说当时的单
声部圣咏歌谱就已十分令人头痛,那种记谱实在难以令人理解。当时的大多数人
并不识字,懂音乐的就更少,记谱都是由教士和僧侣来完成的,那是当时仅有的
会读谱的人。”自14世纪以后,记谱法广为流传,直到16世纪出现了大量的印刷
乐谱。
文艺复兴时期主要以即兴形式上演世俗舞曲。我们看到的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中
演奏音乐的人们,他们几乎都不读谱(事实上也大都并不识谱),例加17世纪早
期法国宫廷弦乐队就是如此。巴尔的摩乐团就是根据帕莱特里那形容的英国混合
乐队组建的,他们的演出曲目由种种仅存的历史碎片记录与即兴演奏组成。因为
当时那些记谱者也是凭自己的演出记忆写的,其中也夹杂着他们自己即兴演奏的
乐段。
“国王之声”乐团总监道格拉斯说:“在16和17世纪的200年里,大部分音乐作
品是即兴的,小提琴手只是被传授他们的声部而不会读谱。如果有一位职业小提
琴手受雇来为节目演出,他将带来专业大提琴手与之一起演奏,他们还会要求雇
佣尽可能多的其他的
c*****g
发帖数: 1856
39
贝多芬《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如果有人问我:“你最喜欢哪部小提琴协奏曲?”,那我会毫不忧郁地回答他

“我最喜欢的小提琴协奏曲依次是:1,贝多芬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2,勃拉

斯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3,柴科夫斯基 D 大调小提琴协奏曲,4,门德尔松 e
小调小提琴协奏曲。我珍藏有许多大师演奏这部协奏曲的唱片,但我最喜欢的还

奥依斯特拉赫/克路易坦的这个版本,(EMI 769261-2)。
这部小提琴协奏曲是贝多芬于1806年写成的,在这年,贝多芬对他的学生勃伦

威克产生了爱情,由此而激发了贝多芬写这部小提琴协奏曲的激情,他把他对她

爱,统统都隐藏在了这部后来被世人称为不朽之作的小提琴协奏曲中,的确,三

乐章都特别美,有许多小提琴大师都为这部协奏曲写过华彩乐段,如:克莱斯勒

约阿希姆,奥依斯特拉赫等。
c*****g
发帖数: 1856
40
D大调小提琴协奏曲
本曲作于1806年,是贝多芬唯一的小提琴协奏曲作品,自古以来被誉为小提琴协
奏曲之王。这首乐曲旋律柔美、格调高雅、规模宏大,颇具王者风范。全曲共分
三个乐章:
第一乐章,从容的快板,D大调,4/4拍子,协奏风格的奏鸣曲形式。主部主题带
有深切的探询意味,随后呈现的副部主题旋律明澈柔美,从容匀称,充满了温暖
和喜悦,飘散出美丽花朵的芬芳。本乐章最后部分的华彩乐段是由不同的演奏家
谱写的。
第二乐章,抒情的慢板,G大调,4/4拍子,变奏曲式。优美的主题由加上弱音器
的弦乐群单独呈示,充满舒缓恬淡的气氛。主奏小提琴以华彩的风格翩翩上升、
下降后,旋律如歌般地呈现出来。
第三乐章,回旋曲,快板,D大调,6/8拍子,回旋曲形式。主奏小提琴旋律给人
以深刻的印象。在延长记号之后,主奏小提琴展现了它精彩灿烂的技巧,最后终
于进入炫耀琴技的华彩部分。此部分结束,音乐以回旋主题为基础,达到光华灿
烂的高潮巅峰,结束全曲(片段4)。
r******t
发帖数: 673
4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学林徽因做一个理智而睿智的女子!
(六)
丰碑上写下的辉煌
建国后,林徽因任清华大学建筑系一级教授,梁思成为该系主任。1952年林徽因为
《新观察》杂志撰写“我们的首都”专栏系列文章,同年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亚洲及太平
洋区域和平会议,并发表《和平礼物》一文。翌年当选为中国建筑学会第一届理事会理
事、中国建筑研究委员会委员、《建筑学报》编委。1954年6月当选划北京市人民代表
大会代表,《北京日报》介绍了她的简历和事迹。从这以后,她已经不能在课堂上站着
讲课,大半是躺在床上,给本科生讲授《中国建筑史》,为研究生开设了《住宅概论》
。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还做了三件大事:参与国徽设计、参加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
纪念碑设计、改造传统工艺景泰蓝。
1950年林徽因被任命为北京市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兼总工程师。解放后的北京要搞
古城改造,可是有些古建筑却面临着被拆掉的危险。作为罄尽一生精力研究和保护古建
筑的林徽因、梁思成夫妇,忧心如焚,奔走呼号。他们制定了一份《北京城市规划方案
》,提出北京是政治、文化中心,而不是工业中心,应保存故都紫禁城,保留古城墙古
门楼等5条建议。然而市长的答复是:“中央领导希望有一个现代化的...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42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叶嘉莹讲曹操《短歌行》
叶嘉莹讲曹操《短歌行》
曹操的诗,我们主要看他的《短歌行》。可是在介绍《短歌行》之前,我还有一些
话要说。我们已经讲过了词,大家也一定已经发现,讲诗和讲词是不大一样的。晚唐五
代小词,在文字表面上很容易懂,像李后主的“林花谢了春红”,像韦庄的“四月十七
,正是去年今日”之类,外表文字都没有什么需要多讲的,我讲课所注重的主要在它的
本质。而诗这个东西则不然,往往关联着很多资料、很多典故。因为在中国古代,诗一
向更为传统化,更被尊重,大家写诗时的态度也更为严肃,人们把思想意志主要是放在
诗里边表达而不是放在词里边。所以讲词时,我们可以直接去探讨词所表达的那些感情
的本质,而讲诗时我们就要先掌握有关的知识和资料。
首先,《短歌行》这个题目就需要解释一下。《短歌行》属于乐府诗题。乐府诗有
几种不同的体裁,我以前说过,有继承《诗经》的四言体式,有继承《楚辞》的楚歌体
式,有从民间来的杂言体式,还有汉代受西域音乐影响所产生的五言体式。从汉代开始
,经过魏晋南北朝,一直到唐宋,有很多人写乐府诗,但后来的人所写的乐府诗就跟汉
朝的乐府诗不完全一样了。汉乐府都是配乐演唱的,可是到后来那些音乐就逐渐失传。...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43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这段话怎么翻译
卡拉斯清楚地唱出每一个颤音,比别人更具表现力。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表现出
一种力度。她表演的一个美妙之处是她对于唱腔的音调对比表现,更加充分发挥音色的
魅力。她灵活运用颤音和滑音连接乐段,抑扬婉转。这绝不是一种无力的滑行,而是音
乐力度和准确的表现。在这个咏叹调中,卡拉斯比别人运用更多和更加变化的滑音……
跟别人不同的是,她不是在创造“效果”。她视这个咏叹调为一个整体,“如同鸟瞰”
,如同她的老师,Sviatoslav Richter的观察;但同时,她又脚踏实地,站在
Aliaferia宫的院子里,让她的歌声飘上她的爱人被囚禁的那座高塔……

Callas articulates all of the trills, and she binds them into the line more
expressively than anyone else; they are not an ornament but a form of
intensification. Part of the wonder in this performance is the chiaroscuro
th... 阅读全帖
b*s
发帖数: 82482
44
来自主题: Translation版 - 这段话怎么翻译
是Il trovatore里面的哪个咏叹调吧……

卡拉斯清楚地唱出每一个颤音,比别人更具表现力。它们不仅仅是一种装饰,而表现出
一种力度。她表演的一个美妙之处是她对于唱腔的音调对比表现,更加充分发挥音色的
魅力。她灵活运用颤音和滑音连接乐段,抑扬婉转。这绝不是一种无力的滑行,而是音
乐力度和准确的表现。在这个咏叹调中,卡拉斯比别人运用更多和更加变化的滑音……
跟别人不同的是,她不是在创造“效果”。她视这个咏叹调为一个整体,“如同鸟瞰”
,如同她的老师,Sviatoslav Richter的观察;但同时,她又脚踏实地,站在
Aliaferia宫的院子里,让她的歌声飘上她的爱人被囚禁的那座高塔……
Callas articulates all of the trills, and she binds them into the line more
expressively than anyone else; they are not an ornament but a form of
intensification. Part of the wonder in this performa... 阅读全帖
j********b
发帖数: 565
45
来自主题: Mod_CHN_Hist版 - 当钢琴遇上革命
石贝:当钢琴遇上革命 時間:2014-01-10 05:50 我从小就跟着哥哥姐姐学习钢琴,到
文革中的一天钢琴突然没有了。没想到江青居然玩起革命钢琴来,我们凭着一台东方红
钢琴,尽情抒发心中的积怨,那是一段难忘的青春记忆。
钢琴,对於今天的中国人来讲,已是一种地位的象徵,一种奢侈生活的标志,是可以炫
耀的东西。这恐怕是最早将这种乐器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洋人,所不曾想到的。
上个世纪民国初期,钢琴随着基督教的传播,开始进入中国,最早是在广东福建沿海一
带,后来进入内陆,尤其以上海当年的繁华,接受这种西洋玩意,完全不成问题.特别
是二战之后,大批犹太音乐家及钢琴老师,因希特勒的残酷迫害而逃难到上海(也有逃
到哈尔滨的),成为有史以来最多的外籍音乐教师进驻中国的时期。
中国当年中上流社会有传统派和西化派之分,传统派不必多解释,西化派则是以曾留过
学,或受西方文化教育的知识分子和企业家(资本家)为主,让自己家的孩子学钢琴的
就是这些比较富裕的西化家庭。
革命突然革走了我们家的钢琴
我的父母及一些亲戚当年都是医生,他们的子女自幼几乎都学过钢琴,我姐的钢琴启蒙
老师就是一个白俄犹太人,父母更在上海购... 阅读全帖
R*******e
发帖数: 25533
46
来自主题: _LoTaYu版 - 槐花几时开
地主难道。。。
http://www.sygz.dqt.com.cn/yangxudong/gqxs-2004-4-12-huaihuajis
歌名:《槐花几时开》
民歌:四川民歌
歌词:
高高山上(哟)一树(喔)槐(哟喂),手把栏干(啥)望郎来(哟喂)。娘
问女儿(呀),你望啥子(哟喂)?(哎)!我望槐花(啥),几时开(哟喂)。
《欣赏指引》
男女青年的恋爱,是文艺作品的永恒的主题。在民歌中,表现恋情的占了绝大多数,或
隐讳、曲折,或直率、热情,但总是那么情真意切,决不低级、赤裸。这首《槐花几时
开》,便是用隐讳、曲折的手法表现了少女对情郎的一往情深的恋情。
一个姑娘有了意中人,朝盼暮思,一大早起来就手把栏杆向远处眺望,希望能见到情郎
的身影。恰巧这一举动被姑娘的母亲看到了,不明真相的母亲问她:“你望啥子?”姑
娘脸红了,心跳了,又怕母亲看穿自己的心事,稍稍迟疑了一下,赶忙掩饰说:“我望
槐花什么时候开。”
这是一首川南山歌,语言纯朴,曲调优美,感情真挚动人,富有想象力。歌曲是由起承
转合四句体乐段构成。旋律随着歌词内容的发展和感情的起伏而变化,有很强的表现性
...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16668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desmond (desmond),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征文]2012年最期待的电影--<悲惨世界>评论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Dec 29 04:25:29 2012, 美东)
2012年圣诞日首映的音乐剧<悲惨世界>电影版无疑是我本年度最期待的电影.我是<悲>
剧的粉丝,DVD上的10周年和25周年看了二十遍以上,每一次都激动无比.这次圣诞日起了
个大早,赶9点的首映,看完后当天就想写影评,可惜事情耽搁,才拖到周五晚上写.
其实看电影的感受和期待很有关系.一些大导演大作品不错的作品,往往由于期待太高而
失望.而有些认为是小垃圾附带看看的电影,倒反而容易出乎意料地印象深刻.<悲惨世界
>的电影版也不例外.作为音乐剧的粉丝来说,电影版是在期待值之下的,10分的满分能打
个6分左右.但作为电影观众来说,电影版却补充了很多音乐剧中本质上的不足,四平八稳
,没有什么可挑剔的地方.可以打8分左右.可以说<悲>剧的观感评价,取决于你是去看电
影,还是听音乐.
先从音乐方面来说吧,电影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8
来自主题: _WHandFriends版 - Re: 听了一晚上候德健 (转载)
发信人: JGG (六月的茉莉梦), 信区: Sound_of_Music
标 题: Re: 听了一晚上候德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11 13:55:39 2010, 美东)
其实是想和人分享下自己喜欢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1984年,出走大陆的候德建推出他在大陆的第一张专辑 新鞋子旧鞋子,他为归去来兮
重新写词编曲。李建复的归去来兮主要以木吉他为伴奏,这也是当时民歌的一大特征之
一。在新的版本里面,候德建加上了大提琴,让归去来兮听着有些凄然。为了回归故土
,候德建出走大陆,到了大陆;到了大陆,故土不复,故土又在哪里呢。
候德建的音色不像李建复那么干净书生气,唱归去来兮,反而更有味道。但限于唱功,
华彩乐段,没有李建复那么高亢。
1983年,台湾流行音乐界有两位重量级音乐人被迫离开台湾,罗大佑选择了美国,候德
健选择了大陆。。。这样的选择也预示着两人今后人生的不同轨迹。 从这里可以看出
,其实,罗大佑是妥协的,候德健是更激进一些的。。。
归去来兮
听歌链接:
http://www.imusiccn.com/player/play.asp?id=13883...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