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两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K*****2
发帖数: 9308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台湾高考历史题
18.某人指出:我发现四颗行星,发现银河系是一团星体,这是以前的天文学家未曾观
察到的。借助于望远镜,清楚出现在感官前,古往今来烦扰哲学家们的争辩,为我们看
到的证据所破除。这种说法最可能出现在那个时期?
(A)天文学是十五世纪发展起来的,所以这是十五世纪的事
(B)科学革命是十六世纪肇端的,所以这是十六世纪的事
(C)望远镜是在十七世纪发明的,所以这是十七世纪的事
(D)能如此观测行星者只有牛顿,所以这是十八世纪的事
19.一个国际组织的规约中表示﹕「1.会员国应依国家安全之最小需求及国际义务
裁减军备;2.对会员国的军事威胁视同对整体的共同威胁;3.会员国间之争端应交仲裁
,各国亦应遵守仲裁结果。」请问这是那一个组织的规约?
(A)三国同盟 (B)国际联盟
(C)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华沙公约组织
20.以下那一项最可能是欧洲中古商业组织行会所订立的规范?
(A)「每家应提供一人为领主的草地割草两天,他能从领主那里每天接受三餐。」
(B)「从早晨到十点是读书的时间。十时以后到下午五时前,个人要做指派的工
作。」
(C)「所有的成员可以接受生活上的必需品做为劳动的报酬,但不能接受钱... 阅读全帖
f****y
发帖数: 7425
2
陆绩不就是啥也没说认怂了吗
其实两汉时最讲孝道,陆绩怀橘不仅不是贼,在那时人眼光中还是值得歌颂的呢。
所以说罗贯中笔下,孔明用这种方式让陆绩闭嘴是很败笔的。而且还加了句:公小儿之
见,不足与高士共语!
这是废话PA
陆绩闭嘴了也是不合常理的。
D********i
发帖数: 514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西汉是一个朝代还是两个?
主贴的问题不应该这么问。相隔数百年的两个人,亲缘关系无论如何不可能很近。应该
探讨的是刘秀和同时期法统上西汉统治者的亲缘关系。
刘秀与汉平帝按家谱计算下来相同的基因为1/2^13(父母与子女基因一半重合)。这不
仅早就出了传统上的“五服”,打几个来回都带拐弯了。换句话说,以最保守估计其共
祖汉景帝后裔每人仅有二子(事实上远不止,例如景帝本人不少于十四子),比刘秀更
接近皇族血统的全中国也有上百人了(多说一句,还不应包括与其处同等血缘地位的刘
玄)。
换句话说,刘秀按遗传继承的法理,无论如何都轮不到他当皇帝。所以两汉是两个朝代
,只是国号一样而已。与后世的刘备,刘渊,刘知远,刘崇等这些人建立的汉政权并无
二致。
r***l
发帖数: 9084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东西汉是一个朝代还是两个?
后世的史籍好像都承认两汉是一个朝代的,光武中兴嘛。
q*******u
发帖数: 1405
5
按中国的历史,王朝300年算大限,就像人的寿命一样。明差不270年,清260,两汉400
年,两宋可能超过300了,唐也没超过300年。英国17世纪崛起到20世纪衰落也差不多
300年。这么看的话,美国1783+300的话差不多2080年,未来50,60年还真不好说。不过
我老是活不到了,儿孙说这一代说不定有变古。
f**********4
发帖数: 2617
6
第二节 哥特的征途
在晚期罗马帝国的传世史料中,哥特人(Goths)是诸日耳曼民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最初,和其他日耳曼民族一样,他们的家乡也是在寒冷的斯坎迪纳维亚半岛上。考察现
在瑞典境内的地区,两个地名很容易吸引到了我们的注意。其一是瑞典三大区(
landsdelar)中最南边的约塔兰(Götaland);其二是几乎位于波罗的海正中央
的瑞典第一大岛哥特兰岛(Gotland)。这两个名称与“哥特”的相似读音多少揭示了
哥特人起源地的所在。
哥特人属于东日耳曼族,大约在公元前后迁离斯坎迪纳维亚半岛,属于比较晚开始移民
的日耳曼人。前105-前101年左右,日耳曼移民的先辈条顿人(Teutons)和辛布里人(
Cimbiri)已经和罗马共和国交了火,阿劳西奥一战给罗马带来了单次战役损失最高的
记录(八万)。公元9年,切鲁斯克人(Cherusci)的领袖阿明尼乌斯(Arminius)率
领的西日耳曼各部联军在条顿堡森林(Teutoburg Forest)全歼了三个罗马军团,差点
把首任罗马皇帝屋大维气疯。而哥特人直到公元一世纪末才完全在他们的第一个移民目
的地——波兰境内的维斯... 阅读全帖
f**********4
发帖数: 2617
7
第二节 哥特的征途
在晚期罗马帝国的传世史料中,哥特人(Goths)是诸日耳曼民族中出现频率最高的。
最初,和其他日耳曼民族一样,他们的家乡也是在寒冷的斯坎迪纳维亚半岛上。考察现
在瑞典境内的地区,两个地名很容易吸引到了我们的注意。其一是瑞典三大区(
landsdelar)中最南边的约塔兰(Götaland);其二是几乎位于波罗的海正中央
的瑞典第一大岛哥特兰岛(Gotland)。这两个名称与“哥特”的相似读音多少揭示了
哥特人起源地的所在。
哥特人属于东日耳曼族,大约在公元前后迁离斯坎迪纳维亚半岛,属于比较晚开始移民
的日耳曼人。前105-前101年左右,日耳曼移民的先辈条顿人(Teutons)和辛布里人(
Cimbiri)已经和罗马共和国交了火,阿劳西奥一战给罗马带来了单次战役损失最高的
记录(八万)。公元9年,切鲁斯克人(Cherusci)的领袖阿明尼乌斯(Arminius)率
领的西日耳曼各部联军在条顿堡森林(Teutoburg Forest)全歼了三个罗马军团,差点
把首任罗马皇帝屋大维气疯。而哥特人直到公元一世纪末才完全在他们的第一个移民目
的地——波兰境内的维斯...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求推荐历史小说
东汉王朝
第一章 刘秀的前世今生
【刘秀的祖宗们】
第一位登场亮相的,是我们这部大戏的主角,也是东汉在位时间最长,年龄最大(
登基及驾崩时),儿子最多(人家有条件)的皇帝刘秀。
刘秀,字文叔,无外号,荆州南阳郡蔡阳县人。据史料记载,刘秀身高七尺三寸(
大约是172厘米),高鼻梁,大嘴巴,额头突兀犹如圆日,且长着很好看的眉毛和胡须
(美须眉)。按当时相书上的标准,单从外表来看,刘秀属于能成大事的猛人。
而据我们读史的经验,大凡猛人,尤其是能青史留名的猛人,一定都有着不同凡响
的身世。作为一条基本规律,刘秀也不能例外。
翻开老刘家的族谱,遍查刘秀的祖宗九代,我们不难发现,作为一位敢于在历史这
条大街上挂牌开店、扬名立万的主,刘秀有着一位更为勇猛的祖先:刘邦。
话说刘邦通过个人努力,在开创大汉实业公司,成为公司首任老板的同时,也生了
一个名叫刘恒的儿子。虽然刘老板对这个儿子不怎么待见,只让他掌管了一个名叫代的
又穷又偏远的子公司,但刘恒却穷人富命,在阴差阳错之下,反而接了刘邦的班,成了
大汉公司的第二任老板。我们知道,刘恒便是汉文帝。
又话说汉文帝百年之后,汉景帝刘启走马上任,成了大汉公司的...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7544
9
王立群搞两汉文学的,讲历史差点火候。
刘弗陵不是汉武帝的儿子,轻轻带过;同理,始皇帝是
庄襄王的儿子,却大著笔墨。为了自己的内容,剪裁史
实。
其实当年霍光肯定知道刘弗陵不可能是汉武帝的儿子,所
以把他弄死,找一个货真价实的皇太孙,还是自己的亲戚。
s*****V
发帖数: 21731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夏王朝,从疑古说起
http://www.cchere.com/thread/3355320
考虑坛中不少朋友对夏王朝的认定很关心。由于诸多条件限制,难于了解真相。为使各
位对目前夏朝情况有个基本的了解,将在这篇夏王朝系列文中尽可能详细解说。至于文
笔枯躁,读之味同嚼蜡。。这个。。其实你不说,也心知肚明。然此类文章既不能瞎说
,又要幽默风趣。。弱弱的问句;仁兄要求似乎高了点吧?看在本公子辛苦查资料的份
上,将就着看吧.
我是楚歌的朋友,他目前在外地,走时请我帮忙把文章作者名找到.就是说这篇文章我们
不确定是谁,但考虑到这里的朋友对考古情况不了解,因此打算系统的介绍,这里申明一
点,文章不保证全部是原创造,有借用,有部分调用资料,有原创.但我们会注明,初发此文
由于没查出作者,只好暂时空置,目前已确认此文是;天津师范大学古典文献研究所教授
王勇老师作品.
我国这几十年来田野考古进展迅速,成果颇丰。较早出土的青铜器铭文遂公盈(西周中
期)和叔夷钟(春秋时期)都提到过大禹治水的有关内容。殷墟卜辞的研究,除非了证明
商朝的信史地位,实际上也证明了夏朝的信史地位。{1}
因为商朝的历史从成汤算起,则见于b辞的先公先... 阅读全帖
R*******a
发帖数: 2463
11
瞎扯
东汉几乎年年在打仗,都是对匈奴主动出击。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纯粹的殖民侵略战争。
如果没有葱岭,两汉早联合贵霜打到两河流域去了。
冷兵器时期,真正武功尽失的朝代,只有明。之前的时代从皇帝到贫民人人都晓得,要
发大财就去打仗。

界。
g*c
发帖数: 4510
12
你说的这些人物绵延上千年。你也可以问,为什么两汉魏晋唐宋牛人这么多。
b***i
发帖数: 113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致史版之魑魅魍魉
史版近来风气被以坑王等人为首之一干人等,搞得乌烟瘴气。每次看到这些鞑子到处挖
坑,肆意诋毁我汉族历史,鼓吹蒙古满清等野蛮朝代,就如同踩到狗屎一般。肚中有话
,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史版本为历史讨论之地,言谈辩论不说引经据典,至少要有历史依据与求真务实的心态
。而轮回之流,肆意挖坑,大放厥词,满嘴喷粪,论点论据不仅多是个人主观臆断,毫
无史料作证,基本一派胡言。吾辈不才,但魑魅魍魉横行,岂可袖手旁观?
好,直接抛我的论点:判断一个名族是否优秀,不能光从历史长短来看,更本质上,应
该看这个名族是否产生过优秀的文明。中国千年历史,波澜壮阔,孕育了很多优秀的思
想、文学,产生了深厚的历史积淀。先秦、两汉、隋唐等等朝代诞生了无数耀古烁今的
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对世界文明体系贡献巨大。此外,汉族历史悠久绵长,有着
很多优秀的文化传统,千年之下,依然传承有序,深植于每个有正义感的华人心中。这
足以证明汉族文化的向心力。
历史上的鲜卑族入主中原后,迅速吸收汉族优秀文化,并结合自身的开拓性,和汉族一
同孕育出中国古代史上最强大的隋唐盛世。欧洲的日耳曼名族征服罗马之后,也迅速吸
收学习周围优秀文明,结... 阅读全帖
f*******e
发帖数: 2791
14
为什么汉族(此处指认祖先为炎黄的人)能够最早占据中原黄河流域开始的膏腴之地,
然后扩展到长江乃至湄公河流域,将其他游牧民族排除在这片东亚最肥沃的土地外,进
而转化为能够供养庞大人口的农耕民族,创造大量的物质和灿烂文化,以至于现在那些
民族追溯自己的历史还得依靠汉人的记述?
军事上,扣除元清的400年统治汉人历史和五胡、辽金等的统治黄河流域300年历史
(反过来,女真在汉人的手下混日子的历史决不比汉人倒于女真脚下的日子少),中原
至川湖、华南这片土地被华夏人占据了至少1500年,而西域的统治历史,在汉军的控制
下至少也有700年(两汉、唐、明、民国、当代),别告诉我什么当时自成一体,难道
那些所谓国王乃至单于、可汗的地位真的能跟手握重兵、监视乃至控制废立的“都护”
、“都督”相比??
而所谓的少数民族猛将,不用说单独的民族,就是全部加起来,能在历史上留名的
,能有汉族的2/3吗?(正如元昊所说:我知道,在历史上留名的不是你........)
跟汉族作对的民族,现在有点嚣张的有几个?
沙漠虽然贫瘠,但是汉军的统治却比任何一个走马灯的民族都更长久
当然,还有一个能长期保持独立超然地位的,那就... 阅读全帖
r**o
发帖数: 4614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求达人讲解一下欧洲历史
现代世界史基本是3个世纪欧洲史的外延和继续, 谁让人现在发达了了?
中国的历史从来不是封闭的。关于制衡,老祖宗在北方和草原民族都玩烂了。 两汉的
西域故事就不说了, 隋唐长孙晟就是个搞制衡离间的好手。 欧洲王室比起来, 才是
幼儿园的水平, 成天想着怎么在手套上下毒的猥琐技法。
B****s
发帖数: 5731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赵构是不是被丑化了?
两汉又有几个能领兵打仗的皇帝?刘彻也没上过阵么。
o**n
发帖数: 2130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朝伊始算不算封建复辟
我有一个问题,两汉时期地方的政治经济管理和罗马帝国有什么不同?中国地方部曲的
势力似乎非常强大,中央的控制力度上不是很强,感觉上中央是依靠地方豪强大族来管
理地方的
p********6
发帖数: 1339
1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感慨一下隆中对 (转载)
楼主,我和你想的基本一致。如果曹操赤壁之战获胜,并在十年内一统天下,中国可以
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当时南方经济受到的破坏比北方小得多,曹操能在当时如此
艰难的情况下都能重整北方,如果以小代价统一南方,中国经济有机会迎来快速回复。
但很不幸没有成功,而且遭黄巾军和军阀混战破坏最小的地方(荆州、汉中)也都沦为
了前线。其实三国相持时期已经为后来西晋的崩溃埋下了祸根。
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看,曹操毫无疑问是那个时代的引领者和大英雄。一直到唐朝这都是
主流观点。因为经历过两晋胡人侵扰以及南北朝的纷争,那个时代的人能够切身体会到
曹操这种强力人物的价值。自北宋民间开始尊崇刘备集团,形成了中国人对历史的最大
误读。北宋是门阀政治彻底倒台,平民政治崛起的第一个王朝,士大夫和平民阶层都涉
世未深,无法理解曹操以强力手腕治天下的做法。实际上曹操裁抑豪强启用寒族,按理
说应该更得到平民阶层的拥戴,但为何恰恰相反呢?
我理解的原因,是因为宋朝新的平民士大夫阶层在理想上继承往昔贵族的社会责任感(
以天下为己任),但在实际事务上却无法像贵族门阀一样集中资源,所以他们追求的是
一个可以让士大夫阶层尽量团结一致的共...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1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版举办中秋推书活动!
一千字太多了,京东500字我从来都写不满。所以把我最近半年看过的书罗列一下,不
过都是我的个人主观评价,读后感也称不上,算是片毛鳞爪吧。
杨国桢<明史>
本书为作者继承自己老师的未完之作,补充而成的。胜在图文并茂。有很多独到的见解
,比如关于明朝为什么从明初的文武并重转到中后期的中文轻武。比如萨尔浒之惨败的
更多的原因。缺点也有,对一些学术争议较大的历史人物和事件,尽量回避关键问题,
比如袁崇焕,张献忠之类。
南明史略
书的内容是五十年代的写的;有意思的是那时候对明末的看法。那时范文程还是大汉奸
,吴三桂是超级大汉奸,袁崇焕还没走上神台,只是被冤枉的一个有能力的人。
万历野获编
小书一本,作者的意图是想当史料来着. 比如有一段,明英烈这个评书的起源,是嘉靖时
期的武定侯郭勋,为了自己升官,就找人写了这么一个,天天在皇帝面前说书, 把自己的
祖先郭英吹捧为和徐达常遇春一样的英雄, 日久天长,皇帝也觉得郭英功大赏薄, 于是
找机会封郭勋为国公. 要知道那年月别说国公或侯爵,能搞个伯当,就很了不起了。
张献忠剿四川实录
里面汇集了若干原始史料,只是不包括圣教入川记和五马先生纪年。不过读的时候... 阅读全帖
m******r
发帖数: 4351
20
又翻了一下书,其实楼主说的也不能说全错。三国的人口减少和瘟疫还是有很大的相关
性的,但是就此走向极端,把主要原因归结到瘟疫上就未免武断了。
大致中国古代的瘟疫而言,其流行受很多方面影响。
首先,地理上,南方潮湿温暖,冬季河流不结冰,各种病原菌和中间宿主还有蚊虫之类
的媒介生物在南方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疫病常在南方高发。但是在两汉三国的时候
,南方地广人稀,所以抵消之下北方稍稍多一些(正史上记载的重大瘟疫数目统计,北
方:南方,秦汉为16:13, 三国两晋为16:12)。但到了南北朝开始,便是南方显著高于
北方了。比如两宋时代为20:54,像苏东坡的儿子和妻妾都死在他几番贬谪地的瘟疫里。
另外南方因为有极好的天然水源条件,而较少饮用井水,人民习惯于在同一条河中洗菜
和洗便桶,造成饮用水的污染,极易出现消化道的传染病的大流行。而北方因为干旱,
不得不掘深井为饮,反而保证了水源不易污染。
第二,中国的民间习俗很多对传染病的流行有助长作用。比如侍奉患病的亲人,甚至尝
便,朋友问疾,送葬,求神,逐鬼等。古代的中国人一直对传染性缺乏足够认识,又由
于封建伦理的影响,不但缺乏隔离,反而增加了接触机... 阅读全帖
L*********2
发帖数: 10195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就是被大一统给害了
靠,两汉加起来才多长时间,你丫从哪儿找8百年去?
x**s
发帖数: 534
22
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有
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其事
迹不那么突出罢了。当然,男宠也不止一个,例如汉武帝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史称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这些汉朝皇帝的同性恋,准确地说,应该是“双性恋”,因为他们一方面妻妾如云,迷
于女色,另一方面又湎于男宠。他们和男宠的关系,和后世的达官贵人玩弄“相公”、
“小唱”不同,和男宠往往还有较为真挚的感情,如前所说的汉哀帝和董贤的关系就是
一个突出的例子。
汉文帝和邓通则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汉文帝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英明皇帝,“文景之
治”是整个汉朝的盛世。文帝是汉朝最勤俭的皇帝,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不得丢掉
,但对男宠邓通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他的得宠是因为汉文帝做了一个梦而引起的。据《汉书•
佞幸传》记载,有一次汉文帝梦见一个在宫掖池中撑船戴黄帽的小吏,从后面推他上天
,到达长生不老的仙境,文帝回头一看,这个人的衣襟系在后面,梦醒后就派人去找这...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http://hx.cnd.org/?p=108047
偶尔得闲:漫话高句丽
引言
二零零五年一月底二月初,我用了十几天的时间写了这个系列,陆续发在微信朋友圈里
。写完之后,有人建议整理一下,于是就把它们放在一起,顺便从网上找来一些地图附
上,以便读者参考。所附地图,都是来自维基百科。在这里向维基百科表示感谢。
(一)
我贴出《历史应该怎样解读》那篇杂感之后,有朋友提出质疑,说高句丽跟高丽没有关
系,只有韩国人这么说,我们中国人并不承认,似乎我把高句丽作为朝鲜人的祖先的说
法是站不住脚的。我觉得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想在这里专门讨论一下。
在我小的时候,也就是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高丽人是高句丽的承传似乎是人皆尽知的公
论,听大人说朝鲜也叫高丽,以前叫高句丽,后来把中间的句字去掉了,就叫高丽。因
为朝鲜既是国名,也是民族的名称,所以我也不是很清楚高丽或者高句丽到底是代表民
族还是国家,只是知道朝鲜,高丽和高句丽是不同时代使用的名字,把时间概念抛开不
算,都是一回事。但高句丽到底是怎么回事,并不清楚。
为什么不清楚?因为那不是我们中国人的事,所以我们不关心。虽然高句丽也曾占领过
中国东北大片... 阅读全帖
w**p
发帖数: 4080
24
这个吹了。
秦长城其实也就过了鸭绿江一点点。
两汉确实长期占领了北朝鲜一带。不过统治力量应该比较薄弱,而且当地人反抗得厉害
。到了后来高勾丽崛起后,汉军占领平壤的时候就超级短了。唐朝没占多久就放弃了平
壤。
l*****e
发帖数: 1633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刘秀同学是西汉景帝之子长沙王刘发的后裔,父亲是个小县令,在刘秀九岁时就去世了
,刘秀14岁这年,王莽篡位,刘氏宗亲作为王莽的眼中钉肉中刺,被取消宗室待遇,削
为平民,刘家兄弟就靠种地卖粮为生。据后汉书记载,阴丽华是刘秀姐夫的同乡,长得
很漂亮,美名传遍十里八乡,刘秀在去二姐家走亲戚时对阴丽华一见钟情,“光武微时
过新野,闻后美,心悦之,因叹曰仕宦当作执金吾,娶妻当得阴丽华”,这一年刘秀最
多二十一二岁,阴丽华十一二岁的样子,然后两人再无交集,直到七八年之后,刘演刘
秀兄弟起兵,阴丽华的大哥投靠了刘演,在阴丽华19岁这年阴大哥把妹子嫁给了28岁的
刘秀,然后,问题来了。。。
两汉女子的初婚年龄普遍在13~16岁之间,15岁以上还不嫁要多交税,举几个例子,西
汉武帝时的卓文君,父亲是大商贾,跟阴丽华出身类似,嫁人后丈夫死了,在娘家守寡
遇到司马相如时17岁,许平君小官吏出身,嫁给平民时的汉宣帝时14岁,东汉才女班昭
也是14岁出嫁。当时19岁的女子相当于现在三十好几的大龄剩女,阴丽华出身大地主,
家资丰厚,十一二岁时美名就传遍十里八乡,让刘秀同学垂涎三尺,堪称南阳郡的奶茶
妹子,这样的姑娘... 阅读全帖
l*****e
发帖数: 1633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翻看汉史时开的几个脑洞
阴丽华嫁刘秀的年龄在两汉确实不寻常,《汉代婚丧礼俗考》里收录的婚龄里,如果不
是二婚,阴丽华算最大的了。
范晔的后汉书大体上以东汉官修史书东观汉记做参考,后汉书成书于南北朝,这个问题
如果东观汉记有避讳的话,范晔也无从考证
z**********e
发帖数: 22064
27
张广达专访:沙畹与法国现代汉学
李丹婕
2015-02-14 16:33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法国汉学一再展现骄人的成就,巴黎因而成为举世瞩目的汉学
中心。法国汉学在这一时期的领先优势,即便在欧洲,也得到当时英、德、荷、俄、匈
、瑞典等国诸多有成就学者的首肯。鉴于这一形势,陈垣等中国学者多次表示,应当将
汉学中心由巴黎夺回到中国来;1928年1月,傅斯年向蔡元培陈述建立中央研究院历史
语言研究所之必要,揆其初衷,也未尝不是出于同样的心态。
法国的汉学之所以能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在于当时的法国汉学家一代比一代具有更加
明确的指导思想和问题意识:若要使汉学研究富有成果,就不仅需要致力于探讨中国和
东亚的传统旧学,也需要善于参照西方的古典旧学,借鉴近代西方日新月异的新知,促
使汉学更加邃密深沉;与此同时,也不能忽视西方近代科研模式的不断更新或转型,推
陈出新。换言之,法国汉学之领先,在于既不忘记欧洲十八世纪以来研究中国学问的成
就而加以继承,又在处理具体课题的方式方法上致力于在知识论和方法论层次上做出调
整与更新,使之符合十九世纪以来西方现代学术发展的水准及其范式的要求。在这一治
学程序的...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28
张广达专访:中国历史的实态与表述
李丹婕
2015-02-15 09:57
【编者按】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台湾政治大学历史系讲座教授张广达先生近年来持续
关注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叶汉学研究在中、日、俄、法、美等不同国家 的转型特
色,其中对法国方面就以沙畹为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在张先生看来,沙畹的最大贡献可
以归结于一点:他以亲自的践行为当代汉学确立了专业规范 (professional
standards),与当代同侪相比,他更卓有成效地将汉学这一专业训练(professional
training/discipline)引上了现代学术研究的轨道。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汉学不
再仅仅是西方传教士、外交家等业余者的嗜好了。
1814 年法兰西学院创设“汉语和鞑靼-满语语言与文学”讲座,是法国现代汉学建立的
标志性事件,迄今已逾两百周年;刚刚到来的2015年,又恰逢沙畹诞辰一百五十周年。
澎湃新闻因而邀请张广达先生就沙畹及其所代表的法国现代汉学形成之初的诸多特征做
些介绍。
访谈分上下两篇,以下为下篇。
埃玛纽埃尔-爱德华·沙畹 ,简称沙畹,是学术界公认的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最有
... 阅读全帖
y***f
发帖数: 341
29
中国近现代是一个大师云集、伟人辈出的时代。大师实在太多,我只就我个人的看法,评出这十位文科即人文类学术大师来。
辜鸿铭(1857—1928),名汤生,祖籍福建泉州府惠安县,生于马来西亚槟城,是中国近现代为数稀少的一位在博学汉学中国传统的同时,又精通西方语言与文化的学者,号称“清末怪杰”,还是杰出翻译家。曾获13个博士学位,后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第一个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者。他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拉丁文、希腊文、马来文等9种语言,通晓文学、儒学、法学、工学与土木等文、理各科。他第一个创造性地翻译了中国“四书”中的三部——《论语》、《中庸》和《大学》,并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原名《清流传》)和《中国人的精神》(原名《春秋大义》)、《中国札记》等书,向西方人倡扬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在西方形成了“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的说法。
章太炎(1869—1936),名炳麟,字枚叔,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思想家、中国近代著名朴学大师。著名... 阅读全帖
b*******8
发帖数: 37364
3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河西走廊》不错!
对两汉讲的还是少了,应该再多一倍。
全片也就讲汉朝的看得过瘾,爽,颇有大航海探险的感觉
j****c
发帖数: 19908
31
中国历史上超过两百年的王朝,夏商不算,有西周、两汉、唐、两宋、明、清
这里头西周、两宋、清的灭亡都不是你说的原因

灭亡, 历史学家会归咎出很多不同王朝灭亡的不同原因,理由很充分,也没怎说错,
但他们都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各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人和粮。
的,有被杀的,有饿死的,有病死的,新建立的王朝自然有了大量的发展空间,耕地也
不会少吧!于是人口就会大量发展起来,也不会轻易出现粮食问题,人口自然得到高速
发展,经过200-300年发展,人口就很容易饱和,特别是中国人百子千孙的传统观念下
,人口发展更会是惊人的,饱和就饱和呗,勉强够吃也没啥事,可一旦出现天灾,特别
是大型持久的天灾就问题大了。
不好,没饭吃的人要么等饿死,要么聚众起义夺粮求生存,挨饿的人越多,起义的规模
越大,最后席卷整个王朝无人能幸免于外,内乱影响生产导致粮食不足也是一个因素。
在这些情况下,王朝要么被起义者取代,要么在两败俱伤的情况下被乘虚而入的异族取
代,很多王朝就是这样被推翻的,晋朝如是,明朝如是。底子厚运气也好的王朝会把起
义镇压下来,可自身也元气大伤,更危险的还是一些在镇压起义崛起的豪强势力,往往
他... 阅读全帖
h******i
发帖数: 21077
32
偶觉得关键是有个标准。
偶认为的标准就是:
1.是不是连续;
2.继承人是靠继承还是Civil War的形式取得的天下;
两汉不连续,所以断了;
两明连续,但继承人是靠Civil War上台的;
满清连续且没有Civil War,算一个;
但满洲国不算,虽然是继承(同一个人),但是不是连续的。
w**********i
发帖数: 601
33
众所周知,古代皇帝的后宫拥有三千佳丽,因此,皇帝除了上朝理政之外,最感兴趣的
事情就是如何与这三千佳丽及时行乐。那么,在冰封雪飘的冬天,皇帝和他的后妃宫女
是怎样及时行乐的?古代的宫廷之中究竟有哪些的适合帝后妃嫔的娱乐和休闲活动呢?
古代宫廷的娱乐休闲生活虽然不如现代社会的丰富多彩,但是也并非想象中的那样匮乏
。早在两汉时期,宫廷中的娱乐休闲活动就十分盛行。经过二千多年的发展,到了明清
时期,宫廷中的娱乐休闲活动更是花样翻新,层出不穷。平时娱乐和休闲活动如蹴鞠、
投壶、赛马、射猎、棋弈、骋鹜、游观、钓鱼、鼎力、斗鸡等等,宫中娱乐之盛,历朝
不衰,宫中的娱乐好尚和帝后妃嫔们的雅好不绝如缕。即便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
冬天,皇宫之中的娱乐和休闲活动也是妙趣横生的。
据有关史料记载,明清两代,每逢到了冰天雪地的冬日,皇宫中便开展名为“冰嬉”的
娱乐休闲活动。冰上嬉戏的乐趣将源自大自然的魅力毫无保留地展示给人们,直到今天
,人们对冰上运动的兴趣依然浓厚不减。在“冰嬉”中加入竞技的元素,可以使人们在
游戏中的乐趣得到极大的提升,而明清两代的宫廷冰嬉活动无不打上那个时代帝王后妃
及时行乐的深深印... 阅读全帖
f*l
发帖数: 742
34
三国时代基本上是旷日持久的“内战”时代,在对外作战方面,鲜有“传奇”。但鲜者,并非无有,只是少见,东汉末期乃至三国近一个世纪,中原之外患并未停息,从北到南均有“夷犯”,令三国部队不得不腾出空来,对外征战。其中最著名的战例有两起,一是曹操北征乌桓,二是诸葛亮南征孟获。后人在评价这两起“外战”时,大多“爱憎分明”。对曹操北征乌桓,贬者居多;对诸葛亮南征孟获,赞誉一片。
当然,一起征战,均有利弊得失、正反面两方作用。三国这两起“外战”中,诸葛亮南征的“闪光点”名载史册。那就是以“攻心”为上、“七擒孟获”的传奇。
这场外战史书多有记载,“七擒孟获”的传奇大多得到公认。传奇不是传说,有一定的史实依据。正面评价,“七擒孟获”是儒家文化“仁者无敌”的延伸与升华。这也是最能体现诸葛亮具备“正统汉才”的战例, 诸葛亮的“正统汉才”,吸取了先秦两汉以来儒家的“德治”与法家的“刑治”思想,治军偏重于法,理政则偏重于儒,但其核心思想仍为儒家思想。面对周边甚多少数民族地区,诸葛亮提出了他“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对策,体现了“汉才”的宽仁。这对于收服“南夷”的人心,无疑起到了正面作用。彝族首领孟获最终对诸葛亮的“... 阅读全帖
f******d
发帖数: 2394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崇祯皇帝是昏君吗?
体制问题。崇祯本人也是体制的牺牲品。或者说他的眼界受限于体制。有明一朝,按朱
元璋的设计,各行各业都是长子世袭制,从皇帝,到将军,到士兵,到工匠。 到王朝
末期,大家的能力已经和后世的八旗末期相差不多。唯一的例外是文官(读书人)。但
文官都是靠科举选拔出来的,主要能力在研读程朱和已发生的历史。按大的中原正统王
朝的历史,两汉,两晋,两宋甚至于隋唐,都经历了大规模的分裂割据或者南北对峙的时
期才最终灭亡。所以当时的士大夫(读书人)没有人会想到大明会脆亡。尤其是明朝有
皇帝被俘,于谦仍守住北京化险为夷的历史。大明过于强调内部的稳定性,经过200多
年(十代左右)的和平环境的麻痹,在王朝末期对外部强权的打击抵抗力其实很脆弱。
统治集团能力低下加上严重低估亡国的危险,最终的结局是比两宋还不如。

,想要努力维持岌岌可危的皇朝,但是朝庭腐败已经到了无力回天的地步了。
就能亡国,实在是难圆其说。晋朝出了一个白痴皇帝,低能儿都没有因为自己的原因而
让一个国家灭亡,因为他还有一群有思维的大臣。更何况是崇祯皇帝,他不仅不是白痴
,而且从他剪除魏忠贤及其党羽就能看出这为年轻皇帝的睿智和胆识,但是他背就背在...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719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的“中国”究竟有多大?
唐朝的时候,国土面积大的非常惊人,共计1240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元朝国土面积
最大,为1680万平方公里。清朝国土面积扩大成为1310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古代名列第
二。到目前为止,还有一些人认为,将历史时期的古代“中国”,或中国历代王朝的疆
域说得越大就越能显示爱国主义。但是,事实却恰恰相反,如果中国真想和平崛起,就
得了解历史事实,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立足现实,面向未来。
提起中国的和平崛起,说到世界大国的历史,自然会想到古代的中国。古代中国究
竟算不算大国,究竟有多大?这是人们了解历史和进行比较的前提。但到目前为止,人
们对此还存在不少误解。
据有关史料记载,中国第一次有明确国土面积的朝代,是公元前221年的秦朝。秦
朝疆土面积360万平方公里,两汉时期国土面积增加到了890万平方公里。历经三国、西
晋、南北朝、隋朝等朝代,到了唐朝的时候,国土面积大的非常惊人,共计1240万平方
公里。宋朝国土面积仅为460万平方公里。历史上元朝国土面积最大,为1680万平方公
里,包括整个中国和蒙古,和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大片土地。明朝国土面积大为缩水,仅
有710万平方公... 阅读全帖
S********4
发帖数: 787
37
黄霸,西汉阳夏人,史学家班固曾评论说:“自从汉朝建立以来,要讲治理百姓的官吏
还是数黄霸第一。”黄霸年少时就立下做一名好官吏的志向。汉时并无科举制度,汉武
帝为缓解财政困难,发布诏令,凡是向国家贡献财产的给官做。黄霸便用粮食换了一个
卒史。
黄霸不坐轿,不骑马,骑着骡子带一个管家去上任。进入其管辖颍川地界,一路上看到
逃荒要饭的百姓一拨又一拨,他问这些百姓为何要背井离乡?逃荒者告诉他因为他们的
土地被豪强恶霸掠夺去了,无田可种,不逃荒就得饿死。黄霸问为何不去县衙告状?逃
荒者哭诉:“进衙门告状,未开口先挨打,谁还敢去啊!”
但在路上,也有让黄霸眼前一亮的地方。岭武村满山树木葱郁青翠,牛羊在田间山边吃
草,家家炊烟袅袅,一派祥和的景象。
强烈的对比使他明白了,不是颍川“刁民”难弄,而是豪强恶霸作祟。然而,黄霸到任
后先不触动和打击豪强地主,他认为打击这些人的时机尚未成熟。在他看来最重要的事
是重视农桑,发展生产,丰衣足食,使农民上足以赡养父母,下足以抚养妻子儿女。流
亡农民见有了出路,便纷纷返乡耕种。
经济上打下一定基础后,他开始打击豪强地主、恶霸、地痞。凡证据确凿,便狠狠地打
击,让他... 阅读全帖
m****l
发帖数: 35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新蔡葛陵楚简里有一句:“小臣暮生早孤”。
“早孤”一词不见先秦典籍而见于两汉以后的文献。“晚生早孤”一词最早见于唐李延
寿的《北史》。是不是可以按姜先生的逻辑说明考古发掘出土的新蔡葛陵楚简是现代人
伪造的呢?
q*****k
发帖数: 586
39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记忆自己的出生日期,不过最初是以干支纪日的形式记录的。
说起过生日,2月29日出生的人可能有点郁闷,他们4年才能过一回生日。可是,如果把庆生视为人生一大乐事,古人的“悲催”显然要比现代人多。他们以干支纪日记忆生日,为过一个生日,他们要等的可能不止4年。
算年龄有时要做应用题
中国人很早就开始记忆自己的出生日期,不过最初是以干支纪日的形式记录的。公元前4世纪,著名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意思是说自己出生于寅年正月的庚寅日。这里的“庚寅”就是中国古人用来纪日的方式。
干支是天干与地支的合称,有甲乙丙丁等十天干,子丑寅卯等十二地支。这两者可以组合搭配成60对,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
两汉以前,历史记录中的日期都是以干支纪日的方式出现的,这直接决定了出生日期的记录方式。例如,鲁庄公出生于公元前706年9月丁卯,与其父鲁桓公同月同日,因此取名为姬同。如果按照数字纪日,这父子两人的出生日期并不相同。
《左传》中还记载了一位老者给官员出的算术应用题。
公元前543年,晋悼公的夫人向国人发放救济粮,绛县有一个老人前来领取。负责的小吏询问他的年纪,他回...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59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历史上十大盗墓狂人
纵观古今,有名有姓的盗墓者多如牛毛,但以伍子胥、项羽、刘去、曹操、董卓、黄巢、温韬、刘豫、杨辇真珈、陈奉、乾隆、孙殿英等十二位人物最有影响,其行为在中国的盗墓史上是抹不掉的。借用今天流行的“名人概念”来说,这些人个个都是盗墓名人,当然更是狂人!
1伍子胥——最毒的盗墓者
伍子胥,春秋末期吴国大夫,是中国史书着墨比较多的人物之一,本来就是一历史名人。从中国的盗墓文化史来说,他也是重量级的。掘开了人家的陵墓不说,还要拿着皮鞭,朝尸体发泄,可谓最狠毒的一位掘墓者。
伍子胥成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盗掘者,源于其出走吴国之前,与楚平王结下的仇恨。《左传》记载,公元前522年(周景王二十三年),因遭楚太子少傅费无忌陷害,父、兄均为楚平王所杀,伍子胥被迫出逃吴国,发誓要搞垮楚国,以报杀雪恨。公元前506年,在孙武攻破楚国城池,成全吴王“春秋五霸”地位后,伍子胥也寻得了弑父兄之仇的机会。据说入楚后的伍子胥最想干的第一事,就是找到死去不久的楚平王陵墓。开始找了一天也未找到,原因是当年楚平王为防止陵址被人知晓,下令把参与修陵的工匠全杀掉了。经一个侥幸逃脱的老工匠指点,伍子胥顺利掘得楚平王陵,把他的尸体挖了出来... 阅读全帖
w********9
发帖数: 8613
4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转载:少数民族融入汉族
http://minzu.people.com.cn/BIG5/166719/11192796.html
少数民族融入汉族
何星亮
汉族人口目前超过12亿,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人口众多,并非单纯靠人
口的自然增长。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汉族人口不断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少数民族的
融入。
自华夏族形成以来,就把周围的其他民族吸收进本族群中。汉代形成汉族之后,继
续不断吸收其他民族成分而日益壮大。大量少数民族迁入汉族地区是导致少数民族融入
汉族的主要原因。由于汉文化水平较高,进入中原或汉族聚居区的少数民族大部分融入
汉族。尤以中原最为典型,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几乎全部被融合。
两汉时期是少数民族融入汉族较多的时期,当时的匈奴、鲜卑、高丽、大月氏、乌
孙、羌等无不向往汉朝与汉文化,与汉族人杂居通婚的不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少数民族大量进入中原的时期。在十六国时期,史称“五胡”的
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纷纷进入中原,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在十六国
中,其中有11个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民族的大迁徙造成了各民族大杂居、大融合。各少
数民族统治者都主张学习汉文化,兴办教育,崇尚儒学。十六... 阅读全帖
y**w
发帖数: 175
42
旗袍,中国女性的传统服装,被誉为中国国粹[2] 和女性国服。虽然其定义和产生的时间至今还存有诸多争议,但它仍然是中国悠久的服饰文化中最绚烂的现象和形式之一。旗袍形成于上个世纪20年代 ,有部分学者认为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先秦两汉时代的深衣 ,是民国20年代之后最普遍的女子服装,由中华民国政府于1929年确定为国家礼服之一。50年代后,旗袍在大陆渐渐被冷落,尤其文革中被视为“封建糟粕”、“资产阶级情调”遭受批判。 80年代之后随着传统文化在内地被重新重视,以及影视文化、时装表演、选美等带来的影响,旗袍不仅逐渐在大陆地区复兴,还遍及世界各个时尚之地。 1984年,旗袍被国务院指定为女性外交人员礼服。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起,历次大陆举行的奥运会、亚运会以及国际会议、博览会多选择旗袍作为大会礼仪服装。2011年5月23日,旗袍手工制作工艺成为国务院批准公布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2014年3月,中国旗袍会成立,名誉会长为彭丽媛。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第22届APEC会议上,中国政府选择旗袍作为与会各国领导人夫人的服装。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 阅读全帖
D**l
发帖数: 62
43
本文作者 倪方六
南京俗称六朝故都,东晋是其中重要的一朝。
令人奇怪的是,葬在南京的东晋帝王陵至今竟然无一座能够被确认。所谓,1964年在市
区富贵山发现晋恭帝的冲平陵、1981年在北郊幕府山发现晋穆帝司马聃的永平陵、1972
年在南京大学北园发现晋元帝兴平陵,都是考古界的主观推测,并无定论。而同样的现
象,在洛阳的西晋帝王陵身上也同样出现。
是什么导致一个朝代帝王的最后归宿处集体失踪,成了“谜陵”?一是反盗墓,再是盗
墓。
晋室立下“三不”丧葬祖训
在中国古代帝王陵寝中,元代的帝王陵是最难找的,曾因此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考古探
索热。成吉思汗到底葬在哪,成了最具悬念的考古话题之一。次之的则是曾为中国统一
作出贡献的晋帝王陵建,其陵址、陵主都是考古界苦苦探求的项目。
西晋、东晋有名可考的帝王陵共有15座(并非15位皇帝)。晋帝王们都葬在哪,并不是
什么悬念,但其具体位置,墓中埋葬的是哪位皇帝,属何人之陵,则是千古之谜,一直
搞不清,至今没有一座能被确认。
晋陵为何这么神秘?原因在奠定晋室基础的宣帝司马懿身上,司马懿曾立下了“三不”
遗嘱——“不坟”、“不树”、“不谒”。这给后世考古,带来... 阅读全帖
T****t
发帖数: 11162
4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excat (德州猫),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孙家洲的文章在此, 大家查查,看看是否有抄袭和闹笑话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Sep 21 16:51:04 2015, 美东)
特别是历史版的, 那个时代的教授,好多屁股不干净的。
著作
《岁月河山》,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9 年 8 月
《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合著,重庆出版社, 1991 年 6 月
《韩信评传》,独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1995 年 1 月
《中国历朝行政管理》,合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1 月
《命运与性格的对话》,独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 年 7 月
《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著,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0 年 10 月
《两汉政治文化窥要》,独著,泰山出版社 2001 年 12 月
《历史学习精要》合著,第二署名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3 年 1 月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合著,第二署名人,岳麓出版社 2003 年 3 月
《宏观中国史——衰世篇》,合著,第一署名人,大象出版社...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5
在汉朝,皇帝们拥有男宠是相当普遍的,史书上记载很多。在两汉25个刘姓帝王中
,有10个皇帝有男宠,占到40%,至于其他60%的汉朝皇帝,也不是完全没有男宠,但
其事迹不那么突出罢了。当然,男宠也不止一个,例如汉武帝这个“罢黜百家,独尊儒
术”,史称拥有宏图大略的英明皇帝,男宠就有五个之多。
这些汉朝皇帝的同性恋,准确地说,应该是“双性恋”,因为他们一方面妻妾
如云,迷于女色,另一方面又湎于男宠。他们和男宠的关系,和后世的达官贵人玩弄“
相公”、“小唱”不同,和男宠往往还有较为真挚的感情,如前所说的汉哀帝和董贤的
关系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
汉文帝和邓通则是另一个突出的例子。汉文帝是历史上记载的一个英明皇帝,
“文景之治”是整个汉朝的盛世。文帝是汉朝最勤俭的皇帝,连一件穿破了的衣服也舍
不得丢掉,但对男宠邓通的宠爱却无以复加,在邓通身上所花的钱难以计数。
邓通,是蜀郡南安人,他的得宠是因为汉文帝做了一个梦而引起的。据《汉书
·佞幸传》记载,有一次汉文帝梦见一个在宫掖池中撑船戴黄帽的小吏,从后面推他上
天,到达长生不老的仙境,文帝回头一看,这个人的衣襟系在后面,梦醒后就派人去找
这个“小吏”... 阅读全帖
o****d
发帖数: 5454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版几大谬论之一气候论
这显然是可疑的。首先,像“小冰河期”这样的气
候灾变,都是全球性的,但是西方中世纪的盛衰与中
国传统时代的治乱明显不同步。西方于六七世纪之交
发生第一次鼠疫大灾难时,中国却出现“贞观之治”;
14-15世纪发生更大的黑死病之灾时,中国却又出现
永乐、宣德“盛世”。而中国两汉之际大乱时,西方却
正值繁荣的“罗马和平”时期。全球性的小冰河期怎么
解释这些相反的事实?
秦晖说的真好,早就想抽气候论者大嘴巴子,可惜才疏学浅,没有论据,今天找到了。
o**********e
发帖数: 18403
4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补颜真卿《祭侄稿》背景,还有颜体书法分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5 20:38:17 2016, 美东)
上次说到耶鲁图书馆门上的颜真卿及其堂兄颜杲卿的英勇就义故事。刚刚找到一篇生动
分析颜真卿其人其字的文章:
http://shufashenghuo.baike.com/article-117564.html
一共五页,挺长的。贴几大段我感兴趣的;喜欢书法的同学请看链接里的全文,外行如
我觉得很有说服力,不知道内行如何评价。
(以下节选文字不用引号了,方便看。部分图片是我自己找的。括号里是我的插入语…
…)
颜真卿是继王羲之后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书法家。他创造出方严正大、朴拙雄浑、大
气磅礴的楷书书法审美范式,他的行草也传递出沉着痛快、豪迈洒脱的大师气象。传世
作品主要有《祭侄稿》、《争座位》以及《麻姑碑》等众多碑刻。他传世法书中的盛唐
气象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追念,他高贵杰出的品格气度成为中国文人的集体尊崇,他创
造了雄深雅健、敦...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18403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onetiemyshoe (onetiemyshoe),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Feb 12 11:06:54 2016, 美东)
全文在这里: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0852922/
我为什么不再信佛教:
我信佛十年,去年终于不信了。
到今天,我和佛教分手一年了。
回首十一年,我坚信脱离佛教是非常正确的抉择。我今年虚岁34了,张三丰道长的
《称骨歌》里说:“三十三岁始知人生”(我用自己的生辰八字去推算的)。作为一个
理性主义者,我不大相信命理。但我却在虚岁33岁(去年)开始反省自己,反思人生,
可能冥冥中有安排吧。现在我的同学朋友都认为我是一个有智慧、有担当的男人。我常
对他们说我信佛十年的历史,告诫他们别信佛,别让孩子们接触佛教,因为佛教没正能
量。
我就像《雪山飞狐》里的胡斐,中了七星海棠的剧毒之后,再也百毒不侵了。我中
佛教的毒中了十年,如今醒悟过来,算是有些生活的智慧了。
... 阅读全帖
g*c
发帖数: 4510
4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匈战争四百年
匈奴两汉是不是一直没有掌握铁器?后来啥时候掌握的?
kx
发帖数: 16384
50
http://www.guancha.cn/MaBoYong/2015_04_13_315722_s.shtml
马伯庸:《洛神赋》背后的惊世阴谋
关键字: 洛神赋曹植三国曹丕甄宓古诗文
《洛神赋》
——曹植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fú)妃。感宋玉对楚王
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辞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越轘(huán)辕,经通谷
,陵景山。日既西倾,车殆马烦。尔乃税驾乎蘅皋(héng gāo),秣驷乎芝田,容与乎
阳林,流眄(miǎn)乎洛川。于是精移神骇,忽焉思散。俯则未察,仰以殊观。睹一丽人
,于岩之畔。乃援御者而告之曰:“尔有觌(dí)于彼者乎?彼何人斯,若此之艳也!”
御者对曰:“臣闻河洛之神,名曰宓妃。然则君王所见,无乃是乎?其状若何,臣愿闻
之。”
余告之曰: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
,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lù)波
。秾纤得衷,修短合度。肩若削成,腰如约素。延颈秀项,皓质呈露,芳泽无加,铅华
弗御。云髻峨峨,修眉联娟,丹唇外朗,皓齿内鲜。明...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