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集诗
首页 6 7 8 9 10 末页 (共10页)
m*******7
发帖数: 1531
1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读《王右丞集笺注》(8)
恩,人如果没有办法面对自己,不留神就入了空门。所以考验人性实在是很残忍的事情
。。。千古艰难惟一死,伤心岂独王右丞。
可如果没有这样的痛苦经历,他也写不出那样的山水诗吧。骨气什么的,为人和为文还
是要分开来d~
l****s
发帖数: 113
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bdwm诗版2008年作品选(转载)
觉得这个系列不错,偷偷转过来,不知道是不是侵犯版权,嘿嘿~
詩版2008年作品選 by littlesen (转载)
詩非小道也,必抉擇至精,因天賦,入性情,縱懷抱,陶鑄而成。秦漢以降,詩體
屢變,洎乎唐,則洋洋大觀矣。源流相繼,歷千年而不墜。逮清季,一朝陵夷,至於華
夷莫辨,風流沉響。又百年後,國家稍安,古韻漸振。吾今所為是編,諸生於風騷皆與
有力焉。
littlesen本人的作品係我補入。小驢
yeun
舊游二首
舊游蹤跡見還非,小徑苕華減愈稀。白墮欲隨愁漸昨,朱門想是意多違。
商量琴侶難終譜,檢點詩痕復染衣。凈掃庭除如可待,聊將閑坐解璇璣。
信馬行程系不回,西園一漏損清輝。眉邊中酒藏鈎子,星外浮槎贈海機。
解佩神仙應有誓,來雲宮殿漫留歸。恍然殘夜衾翻冷,新雪瀟瀟鎖素幃。
2008.1.24
夜深讀集,口得時事
南方諸省困雪,致有舉縣路斷糧絕、行客滯站棄野等事,故云爾
紛紜薄宦未歸家,雲陸烟波隔雪花。野獲芹編閑作帖,仙承風露澀推茶。
生民久信遷秦鼎,治世何須吊楚沙。獨恨微身難與雁,衡陽千里路欹斜。
2008.1.30
清平樂四首 選二
閑時憶戴,遂成諸作
屏山輕悄,樹裡流鶯小。莫怨
a***d
发帖数: 2374
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香奁集》和《漱玉词》z
"香奁诗」,对作为待字少女的心灵冲激和对其创作灵感的诱发,当是不言而喻的。"
hehe
l*r
发帖数: 79569
4
哈哈,你终于来泼水了
等第二集
M******8
发帖数: 8425
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随笔论诗
恩,观王右丞集,很有一些在别人的集子中见到,也有些别人写的也会出现在王维集中
。这个就需要点判别了。
这首是不是王维写的,俺也没去考证过,不过看上去还不错,嘻嘻
j******y
发帖数: 554
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脚印集》读后
这给人改诗的破毛病,你是新学的吧?
S*******t
发帖数: 3956
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也谈脚印集
呵呵,谢谢,写得很真诚很朴实:)不过咱们换个话题说说吧,好长时间没看到你的诗
s*****p
发帖数: 578
8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文学版的论诗标准----论抄袭
我还颇看到过几次...不过写明集句就可以了:)
N****f
发帖数: 25759
9
太祖诗词,并不一味以文字争锋,贵在一派舍我其谁之气。以当年黄巢、
完颜亮、朱洪武作诗底气,佐以深厚笔墨造诣,为海内万千文人墨客所
不能。自明季以降,文人纷纷缄口,诗风因循守旧,应酬敷衍之作为多。
除去若干大家,灵气、豪气均告短缺,传世之作相对不多。太祖之兴,
对一代诗坛确有振聋发聩之效。
《沁园春·雪》捉刀之说,由来已久,直溯1945年该词初次面世之时。
至今仍是无头公案,公说婆说而已。而太祖佳作,绝非仅仅一曲《沁园
春·雪》。从早年《沁园春·长沙》、《菩萨蛮·黄鹤楼》到晚年《浪淘沙·
北戴河》,多有可圈可点之处。俺以为若论文字功力,莫过于《忆秦娥·
娄山关》。一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写尽千古苍凉。
F****l
发帖数: 3843
W*****u
发帖数: 204
11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四月篡诗活动】舟渡春山旁
好一番大好春光!集句之妙,莫过于此。
W*****u
发帖数: 204
12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篡诗】送芷晴
藏头集句,功夫了得!
N****f
发帖数: 25759
13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四月篡诗】春思余则成
这又是哪位才子/才女最新马甲?为什么似乎众人皆知、我独昏昏?
集句技术指标越来越高,令人生畏啊。
N****f
发帖数: 25759
14
来自主题: LoveNLust版 - 【四月篡诗】春风那个吹(二)
红点集句,自然天成,可赞!
c*****i
发帖数: 42
15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为诗一鸣
為詩一鳴
在我們這個泱泱古國里,詩可謂傳統攸久,素有“詩國”之稱,令人遺憾的是近几十年來由于追求時髦學步邯鄲,以至如今假洋鬼子和新古懂充斥詩市,至使整個詩壇暗然失色,佳作寥若星辰,讀者愈來愈少。詩沒有放出它應有的光彩,早已名存實亡。詩歌已走進了死胡洞,正臉色慘白地躺在曲巷的牆角下奄奄一息無人理會。所以,為詩吶喊、救詩已到了刻不容緩的時候了。為什么會出現如此不幸的局面呢?其原因究竟又何在?鄙人不揣冒昧,甘冒被戴“落后分子” 帽子、或被人笑破肚皮的危险試探之。因求更正于大方之家,以期拋磚引玉。
首先是概念模糊。在此我們还先得搞清楚什么叫詩,還是這個老掉牙的問題:許多版面上分行文字究竟算不算詩,怎樣看待詩的隨意化、平庸化与散化問題。(古懂化另文讨论)有些人不承認詩与散文有本質區別,甚至有些詩壇“泰斗”也持此觀點。他們的理論完全排除形式美,片面提倡所謂詩体“大解放”,照他們看來寫詩一講究節奏、韻律等于自戴鐐銬,即范了“形式主義”,現代詩就不應講究形式,應該徹底“自由”、“解放”,否則就有落后、頑固不化、复古倒退之嫌。他們公然否定詩文界線,甚者談“形”變色,以為犯了“形色主義”大忌而擔心挨批。竊... 阅读全帖
S*********e
发帖数: 3006
16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紊乱的雨丝(短歌集)
看到好诗,总忍不住有点想法,虽然文字和思想都很可笑。。。
[故乡]
我四处流浪 --
故乡
是旅行的终点
而不是出发的地方
S*********e
发帖数: 3006
17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紊乱的雨丝(短歌集)
[爱人]
知道你一切都好
于是爱情变得不再重要
**************
很喜欢下面两句。里面有大爱。无法写出能够接近的东西。我在上面的两句虽然作为诗
歌来说很逊,却也是有感而发。
妻子
她数着草地上的野花
我数着她头上的白发
L****o
发帖数: 1642
18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紊乱的雨丝(短歌集)
谢谢,我要是能给你带来灵感,抛砖引玉,写出好诗来,也算没白写了。就象瓦雷里之
于里尔克,哈哈。不知道你有没有读到过这个轶事。里尔克的长诗《杜伊诺哀歌》共十
首,1912年开始写,到1915年写出了头四首加一些片断,然后就再也写不出了,接下来
的六年无以为继。1921年他读到瓦雷里刚发表不久的长诗《海滨墓园》,非常兴奋,叹
为观止,他后来回忆说:“当时我孑然一身,我在等待,我全部的事业在等待。一天我
读到瓦雷里的书,我明白了:自己终于等到了头。”瓦雷里激发了他的灵感。1922年2
月2日到5日,25首十四行诗接踵而至,后来又增补了一首,完成了《致俄耳甫斯十四行
》的第一部分。紧接着,2月7日到15日,一口气写出《杜伊诺哀歌》剩下的六首。从2
月15日到23日,他又完成《致俄耳甫斯十四行》的第二部分共29首。

发帖数: 1
19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靜源律詩自選集》7
没看懂你的诗哎~
P******l
发帖数: 1648
20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mitbbs信仰问答集(一)
发信人: antilawyer (antilawyer), 信区: USANews
标 题: Re: 如果这次上帝显灵救了这26个人,全世界就相信上帝了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7 15:57:55 2017, 美东)
我没有做任何假设,只是陈述一个事实:这26个人死了。
总结你的解释:
1)你承认上帝没救他们肉身的生命(肉身的生命没了,就是死了,我是这么认为的)
,那么上帝救了他们什么?能不能科普一下
2)另一个朋友总结了:你在说上帝比魔鬼撒旦无能,魔鬼撒旦想要他们死,上帝想救
也救不了。
3)你最后又说其实是上帝给了他们恩惠,让他们死的 (这26人在丧失地上生命的时候
就被上帝接回天家进入永恒了)。
我总结的对吗?
发信人: charles9901 (010101), 信区: USANews
标 题: Re: 如果这次上帝显灵救了这26个人,全世界就相信上帝了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7 16:40:59 2017, 美东)
统一回复上面几个,
首先,肉身生命没了就是死了,这是你的认为,你以为你没有灵魂,不代表你就没有... 阅读全帖
s*******y
发帖数: 46535
21
来自主题: Xibei版 - 刘诗诗长得挺像刘亦菲的
网上不是说了,看了四集还是什么也没有
为啥不看都铎或者blood and sand啊,多香艳
l******k
发帖数: 27533
22
来自主题: Xibei版 - 刘诗诗长得挺像刘亦菲的
雪叔紧跟潮流尾巴呀你
怎么样?
看了喜欢不?
你看到最后几集没?刘姥姥眼睛都快睁不开了。。。
S*******l
发帖数: 1822
23
很难懂吗?
钱《围城》里的苏文婉就是 影射林,还有《猫》。杨绛《洗澡》里的那个把牙齿都敲
掉重镶的大家小姐好像也是影射林(不过这个记不大清了)。据我的评估,林应该是个
有几分姿色,热爱卖弄风情,且懂得利用自己优势的女人。至于她的才情,和你贴得她
那首破诗差不多,一半用来自恋,一半用来和男伴调情。这个人恐怕和wsn心目中理想
知识女性的投射有些差距。
btw,那个时代男知识分子色胚很多啊,哈哈
S*********g
发帖数: 24893
24
来自主题: _Hope版 - 贱货不贱
《贱货不贱》出自扎西拉姆·多多2007年5月开始写的《疑似风月集》。诗原名《班扎
古鲁白玛的沉默》。班扎古鲁白玛是梵文的音译。班扎,Vadjra,是“金刚”的意思;
古鲁,Guru,是“上师”的意思;白玛,pema,是“莲花”的意思。
这首诗,来自于班扎古鲁白玛的一句话:“我从未离弃信我的人,或不信的人。虽然他
们看不见我,我的孩子们,会永远受到我心的护卫。”
这首诗表达的是上师对世人的不离不弃,跟爱情没有半毛钱关系:
你见 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 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 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 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者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You see or not
I am there
Neither sad nor happy
You feel or not
Feelings are there
No more no less
You love or not
Love is there
No more no less
You follow or not
My hands in yo... 阅读全帖
p****y
发帖数: 23737
25
看完了梁思成和林徽因的纪录片,感动,感慨。连大S的八卦绯闻我都可以长篇大论一
番,不写点东西聊表我对林徽因的敬意和欣赏之情实在是太对不起这位民国奇女子了。
在林徽因面前,谁能理直气壮的说:比我美的都没我有才华,比我有才华的都没有我美?
以前,对林徽因的认识停留在她是个美女,是个才女,以及围绕着徐志摩、陆小曼、金
岳霖这些名人之间的绯闻的表象中。她是梁启超之子梁思成相濡以沫的爱妻,是徐志摩
曾经倾心的恋人,是金岳霖毕生追随的女神,是民国时期一群精英才子仰慕尊崇的对象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并不见奇,林徽因的风头之盛难免招来一些闲言碎语。大家熟
悉的冰心和钱钟书就写过酸文讥刺她,赫赫
冰心的小说《太太的客厅》含蓄地讽刺林徽因,因为每星期六下午,便有若干朋友以她
中心谈论种种现象和问题。梁林在北平的家聚集了一批当时中国知识界的文化精英,如
徐志摩、金岳霖、周培源、胡适、朱光潜、沈从文等。这些人,包括冰心的老公吴文藻
,常聚集在梁林家,高谈阔论。林徽因思想活跃,善谈,健谈,口才极佳,于谈古论今
中,所说观点很是让人叹服。慢慢地,梁林家便成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北平最有名的文
化沙龙,时人称之为“太... 阅读全帖
M******8
发帖数: 8425
26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读《王右丞集笺注》
2010-03-16 12:45
1
其实我一开始不太喜欢王维的。主要是他的诗一眼看上去,并不惹眼或者说并不让人情
绪汹涌。
然而后来越读越觉得有味道。如果说,青莲以气韵纵横五古,杜老头将悲悯沉郁格律,
那么王维则标格调观照尘世。
牧之也冷淡,然而那是纵情不驻的风流飘逸;而王维的冷淡则是物我两忘的超脱,比牧
之更不沾尘气;
渊明也平淡,然而那是不与俗世同流的淡然;而王维的平淡则是“绘事后素”,比渊明
多一段文采。
白石也格高,然而终究于字面上着力了些;而王维的格调仿佛就在漫不经心的挥袖之间
,比白石多一点从容。
王维诗,说禅理,说理趣,固然有之;然而更多的是以平淡字句营造画面般的诗意,而
这诗意终归于物外,尽付超忽。颇有点妙空真有的意思。
一贯的,我先从此书附录的补遗诗中去看,发现这样一首小诗: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整首诗虽然也说了“慵开”,“坐看”,似乎是有我;然而坐久苍苔人衣不复分别,归
于无我,意味不尽,用笔轻灵,可以说是王维一贯的调调——细品之竟然无中生有,观
照中终于化有为无,意在言外,辞气全敛,一段风流,无法言说。
2
王维七言写的少,也无甚特
M******8
发帖数: 8425
27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读《王右丞集笺注》
裴迪的诗我看了,不如王维的;但是个妙人。。。哈哈
M******8
发帖数: 8425
28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读《王右丞集笺注》
恩。其实以前我灌水的时候说过一个胡说八道的,解释王维的“不再娶”。不过太过轻
薄,这次就放弃这个观点了。
杜老头的诗评我也写完了,过几天贴上来,一起踩踩。
我还写了杜牧的,李青莲的。
曹子建的写了开头两段。太忙,还没写完。
y****e
发帖数: 2023
29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读《王右丞集笺注》
怪不得林妹妹教诗时首先就让读王摩诘一百首
c*******g
发帖数: 2472
30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读《辋川集》作
记得读叶嘉莹诗评时说过王维是刻意学佛,痕迹还是稍微重了些
M******8
发帖数: 8425
31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读《辋川集》作
错,那种不是诗,不是因为关心了卖炭翁的疾苦,也不是因为没和士大夫为伍,更不是
因为不认识mj,而只是因为他写的不好,至于为什么不好,我已经说过
不想再说
s*p
发帖数: 3865
32
来自主题: _StoneStory版 - 读《辋川集》作
先秦时代除了两个大部头, 还有些啥子诗?
BTW, 你怎么会用"锤子"这个词语? 你是川娃子吗?
M****o
发帖数: 7045
33
奔你妹!
这是摇学诗,泥马你给我严肃点
l**o
发帖数: 239
34
难道没有人来说说吗,这一段我写得最快啦,就是选例诗有点晕
p****y
发帖数: 23737
35
来自主题: _PathToTruth版 - 步向內心安寧──思絮集錦
发信人: vankie (似水流年| play it with grace), 信区: LosAngeles
标 题: Re: 忍不住吼一声:太有中国特色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15 14:52:19 2010, 美东)
当时还有非法写诗的,该反革命诗曰:
欲悲闻鬼叫,
我哭豺狼笑。
洒泪祭雄杰,
扬眉剑出鞘。
作者被通缉来着。两年后的1978年,这首诗被收入《天安门诗抄》(中央主席花果蜂签
题),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也就是说,时隔两年,一首“反革命诗歌”正式定性成
为了“人民的文学”。当然了,又过了11年到了1989年,这首诗又出现在了北京的一些
大街小巷的墙上,于是它有具有了某种“反革命”的性质。。。LOL
所以说,在我们伟大的祖国,一个言论究竟是人民的文学还是反革命的别有用心,并不
取决于它的内容,而是取决于它是出现在市井的墙上,还是出现在官方出版社的印刷品
当中。
而这次的“Google白白花”出现在中关村某条大街路边的地上,它的性质就可想而知了
。。。LOL
http://www.mitbbs.com/article_t/LosAngeles
s***h
发帖数: 372
36
来自主题: _BibleStudy版 - 祷告集——古圣徒的祷告
http://www.blhzj.com/lanmu4/dg.htm
“神阿!我的心切慕祢,如同鹿切慕流溪。”(诗42∶1另译)
一、圣善的神
圣善的神,我主耶稣基督的父,祢的公义是无比的,祢的名是至伟大的,祢统治万有,永
远配受一切的众天使与众天军所颂赞。求主启示我们的良心,洗净我们的身体、魂与灵,
从我们中间除去一切罪恶的思念、卑污的欲望、一切嫉妒与骄傲和不合乎祢旨意的怒气。
爱人的主阿!求祢使我们常存一个痛悔的灵,并一颗纯洁的心,来向主我们在天的父祷告

——雅各的祷告[Liturgy of St,James(2nd Century)]
二、谦卑
神阿!万有都因祢的旨意成全,一切都因祢的真理保全。求主施恩使我们不至因狂傲而倾
跌,丧失我们里面的喜乐。求主使我们能站在谦卑的阶梯上升,在祢的圣手的大能下自卑
,因而可得将来的高举,此乃是赖我主耶稣基督的名求。
——班克的祷告(Bright Ancient Collects)
三、罪人的救主
主阿!祢到我们的舍下,我们实在不敢当。主阿!只要祢说一句话,祢的仆人,就必痊愈
了。狐狸有洞,空中的飞鸟有巢,只是人子没有安枕的地方。但正如祢宁
j******n
发帖数: 21641
37
http://cnd.org/my/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3Farticleid=287
民主诗人:瓦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
我是肉体诗人
我是灵魂诗人
我有天堂的愉快
我有地狱的痛苦
前者在我身上繁衍
后者是我的语言
我的灵魂,在破晓宁静的清凉中
找到了归宿
我的声音追踪着我目力不及的地方
舌头一卷,我尝到了大千世界
我是丑陋的诗人
我是伟大的诗人
我享有快乐的极致
我享有痛苦的深渊
前者在我身上永驻
后者是我的思想
我的灵魂,在漫长凄凉的躅行中
找到了光明
我的呐喊鼓动着我想象不及的空间
臂膀一张,我拥抱了整个宇宙
我把自己交给泥土
在草丛中成长
如果你需要我
请在靴底下找寻
——《我是肉体诗人》,瓦尔特·惠特曼
瓦尔特·惠特曼(Walt Whitman),是美国著名诗人、美国现代诗歌之父
、人文主义者,他创造了诗歌的自由体(Free Verse),其代表作为诗集《
草叶集》(Leaves of Grass)。惠特曼是一个颇具争议的人物,他说
过:“我不愿意做伟大的哲学家,建立任何学派。……我愿意把你们每一个人带到窗前
……我... 阅读全帖
k******k
发帖数: 6800
38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陈寅恪南下岭表的象征与隐喻
作者:张少鹏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2011.10
摘要:陈寅恪南下岭表,在政治上象征着他不仅对中共不信任,而且对国民党失望。在
文化上则隐喻着他在祖、父两辈先人之卓绝人格的影响下想成为中国文化托命之人,一
方面承先哲之统绪,示来者以轨则,另一方面尊崇气节,贬斥势利,以转移一代世风。
而陈寅恪南下岭表则主要受国共两党划江而治、陈序经个人魅力及抗战末期在燕京大学
所受良好照顾等因素的影响。
1948年12月15日,陈寅恪随胡适乘国民党派往北平的专机飞往南京,第二天即乘火
车前往上海。1949年1月16日,陈寅恪偕夫人唐篑及女儿小彭、美延乘船南下广州。从
此,在广州康乐园终老。关于陈寅恪南下岭表而未飞赴台湾一事,学界聚讼纷纭。实际
上,就陈寅恪当时的地位而言,其南下岭表具有浓厚的政治象征与文化隐喻意味。揭示
其间的象征与隐喻,不仅可以解开陈寅恪南下岭表的“本事”,透视其崇高的人格魅力
和文化追求,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陈寅恪的认识,进而促使我们在陈寅恪精神的感召下
增进历史责任感和文化使命感。
一、政治象征
陈寅恪随胡适乘机飞往南京时,虽然陈寅恪曾表示他很苦恼,“当...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40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Re: 苹果在古文里叫什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y 12 09:56:14 2014, 美东)
真正的苹果,在古代叫“蘋婆”,不过现在的“频婆”已经指另外一种热带水果了。
http://agri-history.ihns.ac.cn/scholars/zhangfan1.htm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阅读全帖
r****y
发帖数: 26819
41
来自主题: Poetry版 - 苹果之迷
名字是误打误撞从佛经来的,东西不是一个:
频婆果考——中国苹果栽培史之一斑
张帆,《国学研究》第13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
【内容提要】本文从考察频婆果到苹果名称的演变入手,从一个侧面讨论了中国古
代苹果栽培史的发展线索。文章认为:汉语中苹果一名,源于佛经中的“频婆果”。两
果原非一物,其名称的混同,属于中印文化交流中的“误读”现象。元朝后期,中国绵
苹果的一个新品种由西域输入内地,时人开始借用佛经中的“频婆果”一名来称呼它,
到明朝后期正式出现了苹果这一名称。岭南地区原有一种亚热带坚果,很早也被称为频
婆果,但它与苹果没有任何关系。李时珍《本草纲目》等书认为频婆果是柰的别称,这
一说法是不准确的。
我们今天日常食用的水果,大多数在中国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其名称也很早就见
于史载,苹果的情况则是一个例外。尽管中国古代很早就有种属与其十分接近的水果,
但苹果这一名称却到明朝才正式出现。究其渊源,苹果是“苹婆果”的简称,“苹婆”
起初写作“频婆”,而“频婆”又有过“平波”、“平坡”等同音异写。本文拟从考察
“频婆”果出发,讨论汉语中“苹果”一词的来源,兼为中国古代苹果栽培史的研... 阅读全帖
o***e
发帖数: 3526
4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elg (二里沟),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6 13:41:23 2013, 美东)
李则芬1979年旧文:明人歪曲了元代历史
一、元代不是黑暗时代
七年前,作者开始研究元代史。仿照读书先看序文的习惯,首先遍读近人所著的许多中
国通史、史纲,及各种专史之元代部分。这些著作,几乎众口一词,都说元代政治黑暗
,毫无文化可言。有些专史,甚至根本不谈元代事。写完宋代之后,但说元代政治黑暗
、无足述,且谈明朝。於是,这些议论,就形成了我的先见。在我潜意识内,相当牢固
。我在研究过程中,凡发现与此先见相迳庭之处,对於新的发见,总是保留一个问号。
要到研究了五年之后,我才知道这个先见是错误的,但仍不知其所以然。我更涉猎明代
的历史文献,又过了一年多,才发见了答案:元代的历史事实,原来已被明人歪曲了。
与一般人的想像相反,元代不但不是一个黑暗时代,毋宁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难得的小康
时期。一般人说元代黑暗的,所引证的事例,无非是蒙古初期的残...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43
不必美化赵宋王朝——宋代顶峰论献疑
张邦炜
2011-11-23 09:36:19 阅读 2211 次
刊《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6期,刊载时略有删节),蒙邱志诚先生提供完整
版,象牙塔网络发布
一、“往前多走了一步”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赵宋王朝真可谓时来运转:30年前,备受贬损:“
守内虚外,积贫积弱”;30年后,博得赞美:“空前绝后,登峰造极。”宋朝顶峰论,
据说出自史界泰斗。的确,陈寅恪曾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年之演进,造极于
赵宋之世。”[1]邓广铭讲过:“宋代的文化,在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截至明
清之际的西学东渐的时期为止,可以说,已经达到了登峰造极的高度。”值得注意的是
,邓氏强调“历史不能割断”,既重视隋唐两代的“传承”,又在时间上严格予以限制
,“截至明清之际”。[②]至于陈氏的论断,只怕应当正确理会,不能无限引申。正如
那句名言所说:“真理往前多走一步就是谬误。”
宋朝顶峰论的代表作,当推萧建生先生所著《中国文明的反思》一书。此书号称“
当代中国的《盛世危言》”,某些媒体在高度评价之余,也曾指出:“作者对每个时代
史料的把握真切与否,有...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421
44
来自主题: NKU版 - 纪念李霁野诞辰110周年
【纪念李霁野诞辰110周年】文教同辉----李霁野编辑:管理员来源:南开大学新闻网
时间:2014-04-03点击:   肖福堂
李霁野早年结识鲁迅,共同创办未名社,成为鲁迅先生的学生和挚友,是我国著名
作家、翻译家和鲁迅研究专家。他终生从事教育工作,也是著作等身的教育家。
李霁野1949年9月来天津,任南开大学外文系教授,并从1951年起任系主任至1982
年。在此其间,他曾兼任天津市文化局局长、市文联副主席、主席、天津市作家联合会
副主席等职。1997年5月4日去世前,他仍以90多岁高龄兼任中国作家协会名誉副主席、
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外国文学研究会顾问、中国鲁迅研究会顾问、中国民主
促进会中央参议委员会常委、天津市文联名誉主席、天津图书馆名誉馆长、天津译协名
誉会长、南开大学外文系名誉系主任等。
追逐新潮 抗争旧俗
李霁野1904年4月6日出生于安徽省霍邱县叶集镇,1913年入私塾附读,1914年入叶
集明强小学读书。他的小学同学有韦素园、台静农、韦丛芜、张目寒等人。
1919年,著名的“五四”爱国民主运动爆发。那年秋天,李霁野考入安徽省阜阳第
三师范学校。当时,小学同学...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清华简是不是曹操墓?
这是连续剧第三季,姜广辉、付赞、邱梦燕等人对程浩的商榷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18158
4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上博简、清华简都是真的
岳麓书院房顶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口
口戎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
元前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
饰语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
,不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
目。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
见于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
现代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
孔子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
百零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
。假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上雅乐或豳音(豳为周之旧邦),而不会被谱
上周族人并不习惯的唐音。还有,《蟋蟀》若真是周公于伐耆行“饮至”礼时即席所作
,当时辛公甲、作册... 阅读全帖
P*****T
发帖数: 292
47
原文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04113d0101oxp3.html

清华简《耆夜》为伪作考 姜广辉 付赞 邱梦

本文考证清华简《耆夜》为伪作,理由是:一、简文载周公致毕公诗,开头一句是“戎
服”,考“戎服”概念晚出,大约在公元前800年左右军旅之衣称为“韎韐”,公元前
650年左右称为“均服”,公元前550年左右称为“戎服”、以“赑赑”叠字作为修饰语
直到唐代才有。二、简文两次见“祝诵”词汇,考先秦古籍只单言“祝”或“颂”,不
言“祝诵”或“祝颂”。宋代学者作文献研究,分析文辞、文意,始立“祝颂”之目。
三、简文载周公酬武王祝诵诗,开头一句是:“明明上帝,临下之光。”前一句首见于
晋人诗句,是歌颂上帝的;后一句首见于宋人诗句,是歌颂宋帝的,这两句诗乃是现代
人集句,非周公原创。四、《蟋蟀》一诗原载《诗经·国风·唐风》,先秦季札和孔子
都认为此诗反映唐尧节俭遗风。简文则说《蟋蟀》一诗为周公所作。考《诗经》三百零
五篇皆曾被谱曲,十五国风属于民谣,地域不同,音亦各异,豳有豳音,唐有唐音。假
如是周公所作之诗,必定会被乐师谱... 阅读全帖
g***r
发帖数: 6820
48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杜甫:我TM才不是小号 (zz)
昨晚,我梦见杜甫。我说,老杜啊,好久不见,对了,今天看见一篇写你的文章,是一
个叫六神磊磊的作家写的,《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
老杜眉头皱起来了:说我猛,倒不错,但老夫从来都不是小号啊!
我把手机递给老杜:诺,自己看。
老杜捋着胡子开始了他的阅读。
以下,黑字是《猛人杜甫:一个小号的逆袭》的原文,红字是杜甫的话。

公元735年,一个很平静的历史年头。
在大唐帝国的东都洛阳,一个24岁的小伙子唉声叹气,用河南话骂着娘——他刚刚
查了高考成绩,400分。
杜甫:这是个误会。那一年,我从吴越回到洛阳,但是考试是在长安,不是洛阳。
这个落第的学渣,或者说大唐帝国的判卷老师——“考功郎”眼中的学渣,叫做杜
甫。
杜甫:“考功员外郎”可以简称“员外郎”,不能简称“考功郎”,那样别人还以
为是“考功郎中”。高祖时候,考功郎中负责贡举,贞观以来,就由员外郎负责了。但
开元十二年,也就是你们西元724年,出了点问题,有个叫李昂的员外郎被举人告了,
然后就开始改革,到736年,贡举已经由礼部负责了。我考试的时候,是最... 阅读全帖
x*****u
发帖数: 3419
49
好像从明来就争论不休,比如下面这一篇,仅供参考:
《生查子.元夕》词作者考辩
张明霞
摘要:关于《生查子·元夕》词的作者问题,在文学史上至今没有定论。曾健将《元
夕》词收入欧公名下时,朱淑贞年龄尚小,甚至还未出世,她的《元夜》诗三首和《元夕
》词的思想感情并不相同。《元夕》词实为欧公所为,而非朱淑真之作。
最近,在《百家唐宋词新话》中读到张璋先生的一篇文章,他说:无论从“意境”、
“风格”,还是从“时间的叙事衔接上,《生查子·元夕》词都与朱淑真的《元夜》诗极
为相似,可称之为姊妹篇。”因此,他便认为:“既然一向都承认诗是朱淑真的作品,而又
不敢肯定词为朱淑真所作,似乎于情于理上说不通。”张先生此说未免有些武断了。为
了便于分析,现将《元夕》词和《元夜》诗抄录于下: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
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生查子·元夕》
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吹鼓斗春风。新欢人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
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元夜》之三
关于《生查子·元夕》词的作者问题,在文学史上至今没有定... 阅读全帖
c*c
发帖数: 2397
5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陈寅恪:论韩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六億人民齊躍進, 十年國慶共歡騰), 信区: History
标 题: 陈寅恪:论韩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1 13:15:11 2012, 美东)
http://site.douban.com/widget/notes/134616/note/208286045/
陈寅恪:论韩愈
2012-04-05 01:33:42
论韩愈
陈寅恪
古今论韩愈者众矣,誉之者固多,而讥之者亦不少。讥之者之言则昌黎所谓“蚍蜉
撼大树,可笑不自量”者(昌黎集五调张籍诗),不待赘辩,即誉之者亦未中肯綮。今
出新意,仿僧徒诠释佛经之体,分为六门,以证明昌黎在唐代文化史上之特殊地位。至
昌黎之诗文为世所习诵,故略举一二,藉以见例,无取详备也。
一曰:建立道统,证明传授之渊源。
华夏学术最重传授渊源,盖非此不足以征信于人,观两汉经学传授之记载,即可知
也。南北朝之旧禅学已采用阿育王经传等书,伪作付法藏因缘传,已证明其学说之传授
。至唐代之新禅宗,特标教外别传之旨,以自矜异,故尤不得不建立一新道统,证明其
渊源之所... 阅读全帖
首页 6 7 8 9 10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