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铜器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gd
发帖数: 101
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二里头文化的铜器
二里头文化的铜器
作 者: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2005届硕士毕业生 陈国梁
二里头文化时期是夏商考古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其上承王湾三期文化,下启二里冈
文化。以成组铜礼器为代表的青铜文明是三代文明的核心,其在我国古代文明的形成和
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二里头文化铜器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了解青铜文明的形成
和发展,了解二里头文化在中国古代冶金史上的地位。
截至目前为止,已经发表的铜器资料中,二里头遗址墓葬以外遗迹内共93件,二
里头遗址出土铜器的墓葬20座,计有铜器38件,该遗址还出土冶铸遗物54件。二
里头文化其他18个遗址出土该时期的铜器41件,冶铸遗物51件。国内外收藏的二
里头时期或约相当于二里头时期的铜器目前可知约有17件。以上,发掘品共计172
件,传世品大约17件,合计189件。冶铸遗物不少于105件,两者合计不少于2
94件。
一、二里头文化铜器的形制与制作
二里头文化铜器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容器、乐器、武器、工具和其他礼仪用器等。
容器类包括爵、角、盉、鼎、斝、鬲等器型,其中铜爵是二里头文化最早出现的、
最具有特色、数

发帖数: 1
2
江西所出应国铜器铭文研究
1958年,江西余干县曾出土一件铜器《应监甗》,通高34.9厘米、口径22.4厘米,款足
高15.8厘米,足饰饕餮纹,口沿内壁铭文只有六个字:“应监乍宝尊彝”。这里的铭文
并不难解,其中比较有争议的是对应监的理解和地望问题。
对“应监”含义的理解,学术界目前为止大致有四种说法:
其一,是中央派往应国的监国者。
其二,是指应国君主,他先被封为应监,后发展为应候。
其三,是用来监督殷王朝的。
其四,应监是人名。
郭沫若先生在《释应监甗》一文中主张,这里的应监可能是“中央派往应国的监国者”

《应监甗》出土以后,学术界掀起了对西周监国制度的研究。西周监国制度开始于封商
纣之子武庚于殷之时。册封之时同时派遣武王的两个弟弟管叔与蔡叔前往殷地进行监察
。武庚、管叔、蔡叔三人同时肩负起监察殷代遗民的工作。这就是史书所称的“三监”
。三监的出现是西周监国制度和监国组织的系统化和具体化的开始。西周监国制度在本
质上无非是保障西周王权一体化的一种行政手段。
但是,应国的地理位置不该远到今天的江西余干。当然,李学勤先生在《应监甗新解》
一文中主张应国就在江西。此说恐怕和对应国的古... 阅读全帖
s***c
发帖数: 1926
3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29cae10100p34e.html
关于中原青铜器的出现,青铜礼容器的产生以及青铜时代的到来,究竟是本土起源还是
受到了欧亚大陆中西部兴盛已久的青铜文化的影响,学术界历来聚讼纷纭。
陶寺文化所处的龙山时代,一般认为属铜石并用时代,在时间上正处于以礼容器为特征
的中国青铜时代的前夜,也有学者认为龙山时代的中原已经进入了青铜时代;空间上,
黄河与太行山之间的山西,历来是中原与北方交流的重要孔道,而陶寺所处的晋西南,
本身就是大中原的组成部分。因此有理由相信,陶寺一定在中原青铜文明的崛起中扮演
过重要的角色。
也正因此,陶寺零星铜器的发现,惹人注目。
最著名的,是陶寺铜铃。1983发现于陶寺墓地,这是陶寺遗址首次发现铜器。
铜铃颇不起眼。首先是小,长五六厘米,宽两厘米多。其次是做工粗劣,表面有铸造的
缺陷和气孔。经成分测定,铜铃系将近98%的纯铜铸成。纯铜质软性脆,呈红色,所以
一般称为红铜。较之合金制品的青铜,它当然具有相当的原始性,但陶寺红铜铃却意义
非凡。
众所周知,在陶寺消亡一二百年后,坐落于中原腹地洛阳盆地的二里...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说商周彝铭中的“宜”祭——商周铜器彝铭为中心的考察
在商代晚期铜器铭文中经常出现所谓的“宜”祭和“遘”祭。关于这类祭祀活动,除了
张玉金教授曾为此专门撰有二文加以探讨之外,学术界对这些铜器铭文一直还没有引起
应有的重视以及给出合理的解释。围绕着商代晚期几件铜器铭文中出现的“宜”字和“
遘”字及其相关铭文的理解,中外学者解释得五花八门,难成定论。有鉴于此,特作此
文,探稽索隐,力图恢复商周时代曾经十分重要的“宜”祭和“遘”祭的历史原貌。
一、商周铜器彝铭中所见的“宜”字
按照容庚先生《金文编》中的统计,“宜”字先后有如下字形:
(图片请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9482685/
我们首先来分析一下《四祀邲其卣》的铭文:“乙巳,王曰:尊文武帝乙宜。才召大庭
,遘乙。羽日丙午,。丁未,煮。己酉,王才榛,邲其易貝。才四月,佳王四祀羽日。
亚獏犬父丁。”
(图片请见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89482685/
按照上述铭文的记载,“遘”祭之前是“尊文武帝乙宜”的活动。
这里的“宜”,见《诗经·郑风·女... 阅读全帖
a****t
发帖数: 7049
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发展一个铜器很牛叉么?
朝鲜棒说青铜是东夷发明的,因为山东史前坑里铜器最早最发达。这好像是真的。埃及
论怎么解释这个东来现象呢。哈哈,我笑而不语。
l*****i
发帖数: 20533
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最早进入铜器时代
如果按照之前西来说主张者的简单逻辑,这个发现证明了关键的冶金技术方面中国早于
世界其他地方已知的类似工艺,所以应该说是中国把炼铜合金的技术传播给了世界其他
地方,才有了铜器时代。

发帖数: 1
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最早进入铜器时代
标题是“铜器时代”。
U*****5
发帖数: 189
8
来自主题: Collectibles版 - 问个铜器/铜佛像的问题?
请问铜器或铜像从器里看,两个范模间是不的是有接缝的?或者说是先用范模做好两部
分,然后焊起来?n哪位懂的指点一下。谢谢

发帖数: 1
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邀请作者认领本论文
邀请作者认领本论文
第一作者:刘学堂
作者简介:刘学堂,新疆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乌鲁木齐 830054);李文瑛,新疆
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乌鲁木齐 830011)。
人大复印:《历史学》2014 年 06 期
原发期刊:《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年第 2 期 第 79-88 页
关键词: 史前“青铜之路”/ 小麦西东向传播/ 黄牛与绵羊西东向传播/ 中原早期文
明/
关键词: 史前“青铜之路”/ 小麦西东向传播/ 黄牛与绵羊西东向传播/ 中原早期文
明/
摘要:石器时代东西方人群的远距离迁徙。初步奠定了内陆欧亚人类及文化分布的基本
格局。青铜时代东西方人群的迁徙更加频繁,这时期欧亚大陆西东向的文化交流可以用
史前“青铜之路”来概括。史前“青铜之路”主要指的是欧亚西部青铜技术东向的传播
途径、方式与过程,同时随着史前“青铜之路”的开辟,自西向东传播的还有小麦和大
麦的人工种植技术、羊和牛的驯养,它们共同构成了史前“青铜之路”研究的内容。史
前“青铜之路”的形成和繁荣时期,正是中原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原文明的
起源是多种因素碰撞交融与发展的结晶。20世纪末...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0
二里冈上层大型青铜容器除少数出自郑州人民公园、白家庄等地点外,大多出自三个青
铜器窖藏。1974年在郑州张寨南街窖藏坑出土2件大铜方鼎和1件铜鬲。1982年在郑州向
阳回族食品厂发现一个青铜器窖藏坑,出土13件铜器,器类有大方鼎2件、大小圆鼎各1
、羊首罍1、中柱盂1、素面盘、牛首尊2、提梁卣1、觚1。1996年又在郑州南顺街发现
铜器窖藏,出土青铜器12件,包括方鼎4件、斝2件、爵2件、簋1件、戈2件、钺1件 。
对这些遗存的年代,学界有不同看法,《郑州商城》都定为二里冈上层一期,其他学者
大多倾向于定为二里冈上层二期或更晚一些。如杨育彬先生认为,“三座窖藏坑的时代
都属于二里冈上层晚期的范畴。严格来说还可以排一个相对的顺序,即张寨南街窖藏坑
为二里冈上层晚期偏早一些,向阳回族食品厂窖藏坑属二里冈上层晚期偏晚一些,南顺
城街窖藏坑则是二里冈上层晚期最晚段,甚至还要再晚一些。”杨育彬先生的断代可信。
图四 二里冈上层窖藏铜鼎与盘龙城、吴城同类器比较
(1.郑州张寨南DLH1:2;2.郑州向阳食品厂H1:3;3.郑州向阳食品厂H1:9;
4.大洋洲标本8;5.大洋洲标本2;6.大洋洲标2...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1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2
郭沫若《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述评
毫无疑问,金文研究在郭沫若先生(1892—1978)的旅日中国古代史研究活动中占有极
其重要的地位。如何历史和公正地评价郭老在20世纪中国历史学领域的地位和突出贡献
,这肯定不是本文所能完成的大任。特别是在清末民初之际那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罗振
玉老先生的《贞松堂集古遗文》、《贞松堂集古遗文补遗》、《贞松堂集古遗文续编》
、《殷文存》、《殷文存续》等名著接连出版,直至最后出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
成了中国古代金文研究图录类著作千古难得的经典文集,而他的学生、儿女亲家和友人
-----传统历史学的最后一位大师级学者王国维先生,却以横空出世的气魄,贡献给学
术界《观堂古金文考释》、《观堂集林》、《宋朝金文著录表》和《国朝金文著录表》
等惊世名作之后,两座丰碑竖立在那里,金文研究几乎成了当时学术界难于上青天的蜀
道、还有几个人愿意问津于此呢?!正是在这一冷酷的环境下,加之旅居日本的寂寞和
无奈,郭老开始了利用甲骨文、金文史料对中国古代社会和历史展开全新研究的治学里
程。
《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考释》一书,就是中国现代著名史学家、古文字学家郭沫若先生
研究两...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13
我们习惯性以为文献所叙述的历史传说,都在黄河流域发生,但仔细阅读,文献的
故事反而不能在黄河地带发生,而屈家岭、石家河文明面貌相当符合尧舜和夏王国的传
说和历史阶段,此乃屈原在描述其祖国楚的历史中的尧舜时代和夏王朝。考古研究成果
表明:天门石家河城势力大,应该就是夏王国的都城。到了距今3800年左右发生过国家
结构的演变:几个大城的神权中心变弱,包括石家河作中央的势力也衰落,而位处其东
邻并更靠近汉口和铜矿山的地区,出现更大的中央集权政体,这可能就是以盘龙城为代
表的政权。考古资料所反映的天门石家河没落而武汉盘龙城升起,或许正是汤克夏故事
中所隐藏的“现实”,即盘龙城文化或为传世历史神话中所载汤商王朝的历史阶段。
汤商的核心位置在江汉地带,但其所代表的文化和影响力的北界到达郑州、洛阳,
所以二里头、郑偃也属该文化的脉络,后者是先楚文明的北界城邦,而非一般所认为的
“中央”。
盘龙城文化时期,西北地区,黄河上、中游文化的国家化程度最低,虽然有本地的
青铜文化,但因族群的流动率高或其它因素,直至殷商末期和西周时,其影响力和权威
才成为主流。东北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另一系青铜文明,以发展战争技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4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
一、罗氏小传
罗振玉,清同治五年(1866)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南门更楼
东(今罗家巷)寓所。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字式如,又字叔言,号雪堂。因溥仪曾书
赠“贞心古松”四字以褒其忠心,故晚年常以“贞松堂”作为斋名,又号贞松老人。
1940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于旅顺洞庭街一巷3号的罗公馆内。
罗振玉的曾祖父是罗敦贤、祖父是罗鹤翔。他的父亲罗村勋,一生只是个小官:“历署
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他的叔叔罗树棠也只是个“遂昌教谕”
而已。他的生母是范以煦的长女。不论是当时的罗家还是范家,家境并不富裕,地位也
不显赫。罗树勋和范氏共生五男五女。五男为:长男罗振鋆、次男罗振镛、三男罗振玉
、四男罗振常、五男罗振銮。罗振玉自幼李岷江诵读诗书,勤奋好学、饱读经典。还在
年少之时写下的《存拙斋札疏》一文居然得到晚清著名学术大师俞樾的赞赏!足见他的
天资和学养。
16岁中秀才后更加倾心于金石考据之学。中日甲午战争后,他开始追求变法图强,留意
新学,并以农学为切入点,翻译介绍日本和欧美的农学著作,并协办武昌农校、江楚编
译局、苏州师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5
罗振玉《三代吉金文存》述评
一、罗氏小传
罗振玉,清同治五年(1866)农历六月二十八日出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南门更楼
东(今罗家巷)寓所。祖籍浙江上虞县永丰乡。字式如,又字叔言,号雪堂。因溥仪曾书
赠“贞心古松”四字以褒其忠心,故晚年常以“贞松堂”作为斋名,又号贞松老人。
1940年5月14日因病逝世于旅顺洞庭街一巷3号的罗公馆内。
罗振玉的曾祖父是罗敦贤、祖父是罗鹤翔。他的父亲罗村勋,一生只是个小官:“历署
江宁县丞、海州州判、徐州经历、清河县丞”。他的叔叔罗树棠也只是个“遂昌教谕”
而已。他的生母是范以煦的长女。不论是当时的罗家还是范家,家境并不富裕,地位也
不显赫。罗树勋和范氏共生五男五女。五男为:长男罗振鋆、次男罗振镛、三男罗振玉
、四男罗振常、五男罗振銮。罗振玉自幼李岷江诵读诗书,勤奋好学、饱读经典。还在
年少之时写下的《存拙斋札疏》一文居然得到晚清著名学术大师俞樾的赞赏!足见他的
天资和学养。
16岁中秀才后更加倾心于金石考据之学。中日甲午战争后,他开始追求变法图强,留意
新学,并以农学为切入点,翻译介绍日本和欧美的农学著作,并协办武昌农校、江楚编
译局、苏州师范...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6
夏含夷教授的“厉王在位十二年”说商榷
Edward L.Shaughnessy(中文名字:夏含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52年生。1970
年考入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大学毕业以后,到台湾留
学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汉语和魏晋玄学。1977年回国以后,考入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系,师从倪德卫(David S.Nivison)。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
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1985年受聘为芝加哥大学东亚系助教
授。1997年晋升为“顾立雅(Greel)中国古代史讲座教授”。研究范围:中国上古文
化史、古文字学、经学、《周易》。主要著作:《西周史料:铜器铭文》(1991),《
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第一英文翻译》(1996),《孔子之前:中国经典的创造研究》
(1997),《温故知新录:商周文化史管见》(1997),《古史异观》(2005),《重
写中国古代文献》(2006),编辑《中国古代新史料:阅读铭文与写本的指南》(1997
),与鲁惟一(Michael Loewe)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7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东方既白——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东方既白——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作者:李零 时间:2018-03-22
7 0 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0 收藏 打印
东方既白
——写给湖南省博物馆春秋战国文物大联展
李零
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是个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时代,但这一时期,中国的物质文化和精
神文化却空前繁荣,其中先秦诸子对中国精神影响之大,无论怎么估价都并不过分,他
们留下的精神遗产一直影响到现在,甚至可以毫不夸大地说,这是中国的第一次启蒙,
可谓“东方既白”。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古人盛言三代。三代既是三个朝代,也是三个彼此平行的地理板
块。夏、商、周三分天下,最后一统于西周。西周是三代的集大成者。后来,西周亡于
犬戎之难,中国陷于分裂。历史学家把平王东迁到周室灭亡的历史称为东周史(前770
—前249年),并把周室既灭到秦统一前的28年加上去,积549年,分为前后两段,前面
一段是春秋史(前770—前476年),后面一段是战国史(前475—前221年)。
怎样以出土发现的物质资料来展现这段历史,又从思想史的高度来思考这段历史,无疑
是个有趣的话题。应湖南省博物馆邀请,我把我的感想讲一下。
诸侯力政,不统于王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8
夏含夷教授的“厉王在位十二年”说商榷
Edward L.Shaughnessy(中文名字:夏含夷),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1952年生。1970
年考入University of Notre Dame,以宗教学为专业。1974年大学毕业以后,到台湾留
学三年,随爱新觉罗?毓鋆学习汉语和魏晋玄学。1977年回国以后,考入Stanford
University东亚系,师从倪德卫(David S.Nivison)。1980年获硕士学位。1983年,获
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周易》的编纂”。1985年受聘为芝加哥大学东亚系助教
授。1997年晋升为“顾立雅(Greel)中国古代史讲座教授”。研究范围:中国上古文
化史、古文字学、经学、《周易》。主要著作:《西周史料:铜器铭文》(1991),《
易经:马王堆帛书易经第一英文翻译》(1996),《孔子之前:中国经典的创造研究》
(1997),《温故知新录:商周文化史管见》(1997),《古史异观》(2005),《重
写中国古代文献》(2006),编辑《中国古代新史料:阅读铭文与写本的指南》(1997
),与鲁惟一(Michael Loewe)合...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19
殷代金文中的庙制问题
一、殷周庙制发展史
古代中国的史学家们建构出一幅由夏至周的庙制发展史。但是,对这一发展史的建构却
有两种观点存在。
以《礼纬·稽命征》一书为代表,认为:”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夏,
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此说重点在于通过对”周因于殷礼”的
证明,从而达到否定周庙的真实存在这一目的。如果夏的四庙不包括始祖庙的话,那么
夏朝立国初期并不注重对祖先的祭祀,这或许是和夏启的”石破北方而启生”的异常出
生神话有直接联系。可参见《汉书》颜师古注引《淮南子》佚文中的有关记录。四庙说
的提出,为亲庙地位的建立提供了历史依据。
以《孝纬·钩命诀》一书为代表,认为:”唐尧,五庙:亲庙,四;始祖庙,一。禹,
四庙;至子孙,五。殷,五庙;至子孙,六。周,六庙;至子孙,七。”此说提出的意
义在于把周庙地位的提升,注重的是周礼对殷礼的”损益”。在这里也是主张夏朝立国
初期的四庙说。同样都是纬书,却有两种不同的庙制发展史观。看来,作为纬书,仍然
维持着孔子思想的正统性。
但是为两派观点都赞同的四庙说,在青铜器铭文中的具体例证如下:《戍嗣鼎》:“用
乍父癸宝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0
《效父簋》铭文新考
1980年,著名历史学家张政烺先生发表了《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这篇著名论
文,他对金文中数字卦问题的精湛解读,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在甲骨学界、金文学界和
易学界的一个“斯芬克斯”之谜。”张老演《易》”的学界佳话和这篇著名的论文,如
同当年王国维先生以殷墟卜辞考证殷代先公先王用来印证《史记·殷本纪》的真实性一
样,必将在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留下清晰的一页!
自那以后整整20多年过去了,中外学者对《周易》成立的研究,在帛书《周易》经传的
解读工作的全面展开而向前发展着。这20多年来,特别是张政烺、于豪亮、李学勤、韩
仲民、连劭名、陈松长、邢文,以及台湾学者陈鼓应、严灵峰,日本学者池田知久,美
国学者夏含夷先生有关帛书《周易》研究论著的发表,极大的改写了古代经学史上对《
周易》的起源所形成的传统化的认识。它标志着一个脱离了数千年治《易》方法和传统
的发生学的和文化史学意义上的《周易》考古学派的正式形成。
在张政烺先生《试释周初青铜器铭文中的易卦》一文的《甲骨金文中易卦史料汇编》一
段内容中,他曾罗列了32个数字卦的使用实例。其中,在该文第20页中曾引用了留有数
字卦的《...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2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甘肃火烧沟古文化遗址
火烧沟文化与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一样占有重要位置。火烧沟文化作为中国史前文
化考古中一种独特而稀有的文化类型,因其地处河西走廊西部,对河西地区的史前文明
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日前,玉门火烧沟遗址被《中华遗产》评为“最具中华文明意义
的百项考古发现”之一。
火烧沟文化遗址是甘肃六大古文化遗址之一,正式出土于1976年。这是一处含有大
量彩陶的早期青铜文化遗址,距今约3700年,相当干夏代晚期和商代早期。该遗址位于
玉门市清泉乡境内312国道边,范围约20平方公里,距玉门市区20公里。因火烧沟文化
的出土地周围是一片红土山沟,土色红似火烧,所以这一古文化遗址被考古界称为“火
烧沟文化”。火烧沟文化遗址也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羌人生活的再现
火烧沟文化遗址发现具有偶然性。1972年春天,甘肃省酒泉地区玉门市的清泉公社
,打算在公社旁边修建一所中学,就在他们挖地基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些古物。于
是学生报告给一名叫杨敏老师,他是从甘肃省的省会兰州来的知识青年,当时在清泉中
学任教,爱好历史。具有一些历史常识的杨老师意识到这些东西很有可能是文物,于是
,他制止了乱扔乱玩的学生,把完整一些...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22
☆─────────────────────────────────────☆
nobrain (nobrain) 于 (Sat Nov 17 19:02:30 2012, 美东) 提到:
.吐火罗人——最早的印欧人
吐火罗人——最早的印欧人
——吐火罗人研究札记之一                  cinason
吐火罗人是原始印欧人的一支。原始印欧人的始居地至今未有定论,大致可以认为
在东欧、南俄、西亚和中亚这些区域之间。确切可考的最早印欧人为何,至今也无定论
,因为当印度、伊朗、希腊、罗马等印欧部落姗姗进入历史舞台之时,在三大洲交接处
早已兴盛多时的各文明主人都是闪含人或达罗毗图人等。安纳托里亚地区赫梯人的重新
发现将印欧人的历史大大前推了一段,但仍显太晚;直至近世对丝绸之路上重新发现的
吐火罗语的研究获得较大进展,学者们才越来越感觉到,这种语言的主人很可能就是最
早的印欧人。
现在的欧洲固然是印欧语的天下,然而远古并非如此,至少欧洲西部和南部的远古
居民不是说印欧语的,例如西欧的巴斯克人就是古代欧洲非印欧语人的遗裔,而南部的
伊比利亚和亚平宁乃至巴尔干地区在凯尔特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3
商周彝铭中的“嗣子”和作器者的关系研究
商周彝铭中经常出现对作器者和受器者之关系的记载。
如反映子为祖和父作器的《走钟》:“走作朕皇且、文考宝和钟”。反映子为父作器的
《小臣作父乙觯》:“小臣作父乙宝彝”。如反映子为母作器的《龙母尊》:“作龙母
尊”。如反映妇女自作器的《妊壶》:“妊作宝壶”。 如反映男子自作器的《史仆壶
》:“史仆作尊壶”。如反映诸侯国君给自己妻妾作器的《鲁侯壶》:“鲁侯作尹弔姬
壶”。 如反映诸侯国君给自己父母作器的《王作母癸尊》:“王作母癸尊”。如反映
大臣自作器的《师望壶》:“大师小子师望作宝壶”……等等,通读铭文,作器者和受
器者的关系一览无余。《墨子·鲁问》:“子墨子谓鲁阳文君曰:‘攻其邻国,杀其民
人,取其牛、马、粟、米、货、财,则书之于竹帛,镂之于金石,以为铭于钟鼎,传遗
后世子孙’。”既然是为了“传遗后世子孙”,因此,作器者和受器者的血缘和辈份关
系自然就很真实地反映在铭文中。
记载在铭文中的文辞,出于“传遗后世子孙”的需要,就经常在铭文结尾出现特定的祝
辞。即在铭文内容上,几乎每件铜器铭文上都会出现作为作器者对受器者及其子孙后代
所说的“子子孙孙永保...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2201
24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早的
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
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
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
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
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
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
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
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
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
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
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 阅读全帖
h*******g
发帖数: 2201
25
青铜是人类历史上一项伟大发明,它是红铜和锡、铅的合金,也是金属治铸史上最
早的合金。青铜发明后,立刻盛行起来,从此人类历史也就进入新的阶段-青铜时代。
中国使用铜的历史年代久远。大约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就发现并开始使用
铜。1973年陕西临潼姜寨遗址曾出土一件半圆型残铜片,经鉴定为黄铜。1975年甘肃东
乡林家马家窑文化遗址(约公元前3000左右)出土一件青铜刀,这是目前在中国发现的
最早的青铜器,是中国进入青铜时代的证明。相对西亚、南亚及北非于距今约6500年前
先后进入青铜时代而言,中国青铜时代的到来较晚,但却不能否认它是独立起源的,因
为中国存在一个铜器与石器并用时代,年代距今约为5500~4500年。中国在此基础上发
明青铜合金,与世界青铜器发展模式相同,因而可以排除中国青铜器是由境外传播而来
之说。
“国之大事,在祀及戎”。对于中国先秦中原各国而言,最大的事情莫过于祭祀和
对外战争。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
战争上。夏、商、周三代所发现的青铜器,其功能(用)均为礼仪用具和武器以及围绕
二者的附属用具,这一点与世界各国青铜器有区别...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6
[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09:30:56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讲,黄金、贵重文物的搬迁不是问题,成问
题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也没有闲着。一场
关乎人心、人才的争夺战开始打响。
争夺战的重点是当时中国教育文化的重镇平津地区。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
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
“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一,各
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
献并自愿南来者。
听风观涛,平津地区学人内心五味杂陈。
回想1937年7月末,北京沦陷,何基沣将军撤离北平时面对学生曾喊出了“同学们!北平
——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的誓言。因此,在随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安排而撤
离平津的教... 阅读全帖
F******k
发帖数: 7375
27
原文:
http://msn.people.com.cn/GB/170756/12126118.html
http://msn.people.com.cn/GB/185699/12126331.html
一直以来,中国官方在对国内的宣传中都宣称什么中国是所谓的“四大文明古国”
之一,我们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老国家,以此做为愚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可笑的论调还流传颇广,深入人心,其实呢,只要稍有一点世界史常识的人都知
道这只是一种荒唐可笑的提法。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个所谓“四大文明古国”的说法,国际上和学术界是不会有这
种幼儿园口号式的提法的,比较近似的只有“几大文明发源地”的提法,即便是这样,
中国也是排不上什么“四大”的。
如果是按照“四个最古老的文明国家”的定义的话,那么,我们中国,不要说四大
,连前十大恐怕都排不上,它的文明开始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商王朝,不过三千多年
的时间,而其他几大文明早于此之前已经分别存在了两千到一千年:中东两河流域文明
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埃及尼罗河流域文明也开始于公元前3500年左右,希腊爱琴
文明开始于公元前2500年左右,...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28
来自主题: Arts版 - 青铜器 (转自中国文物) -3-
青铜器铜质
战国以前的铜器,皆为铜锡铅合金的青铜器。锡的成份越大,
铜质的灰色色泽越浅淡。商至战国的铜器铜质纯净,极少有沙
粒。宋仿铜器,合金成分为铜、锡、铅和少量的锌,铜色为黄
中泛红。明清伪器含锡成分很少,而铅锌成分增多,铜色皆发
黄,但明代伪器色为黄中泛白,清代伪器色却是黄中透黄。
青铜器的断代
唐代以前的铜器习惯上称为古代青铜器,其历史既久,发展变
化也很大。从商代至唐代,各个时期的铜器在铸造工艺、花纹、
铭文上各有特色。如商代青铜器的花纹,多为平纹、二层花纹、
三层花纹的;图案则是被夸张与改造过的各种动物形象,如四条
腿的动物,在有的铜器图案中被改为两条腿,有的动物羽毛被代
之以篆形纹等。平纹铜器的饕餮纹,在形象之间多以回纹填空,
大空间填上大方空细回纹,小空间填上小方空细回纹,微小空间
填上小点方细回纹或小长方空细回纹。二层花纹的纹饰多是窄而
凸,常为夔龙纹,空间填上细回纹。三层花纹的纹饰在器物上凸
起,旁边凹下去的空间填上细回纹,这是三层花纹的特点。三层
花纹的铜器,多有起脊的,如商方鼎,四面是饕餮纹,口下夔纹,
鼎腹中饕餮面纹,中间起脊,四角起脊,脊上有豁口纹。
商代青
s*****V
发帖数: 21731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仰韶文化时期就已经有铜了
就是青铜晚一点,搞不懂,为什么中国人就不能独立发现。中国现在是山寨大国,不代
表老祖宗也穿开裆裤。
http://shoucang.dahe.cn/sczx/wbzl/t20101126_1834637.html
由于时代的局限性,对于这些古史传说中的记载,以往的研究者常常将其视为单纯的神
话传说,在探讨青铜器的起源上,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这与长期以来未发现原始社会
的铜器是紧密相关的。近年来,随着中国文物考古事业的兴旺发展,在黄河流域上游的
甘肃、青海地区和黄河中、下游的河南、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多次发现原始社会晚期
的铜制品或与冶铜有关的一些遗物和遗迹。这些发现为人瞩目,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和视
野,所发现的铜器内含红铜制品和青铜制品,从它们表现出的原始特点可以看出它们与
夏代青铜器在某些方面有着一定的连续性。
举例分析各地出土的原始社会铜器的主要特征如下:
仰韶文化铜制品:1956年在陕西西安半坡和1973年在陕西临潼姜寨仰韶文化遗
址内,各发现一个薄铜片。半坡的为长条状,姜寨的为圆形。有关方面对这两件铜片进
行了成分测定,前者为含镍20%的白铜,后... 阅读全帖
z**z
发帖数: 436
30
前几年回国时候买了本夏商周断代工程纪实,就是前一阵板上有人总结的那本。然后看
各种议论。咱是外行,就看个热闹。
前几天有个帖子说陕西眉县杨家村2003年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就挑战了那个断代工程,我
不知所以然,就去网上搜了一把,找到了这篇文章。但是看完了也没明白为啥就挑战了
断代工程?有没有人可以指点一下?
http://www.qlwh.com/jidi/xinshu.asp?id=362
由新出 公盨、逨氏铜器论夏商周世系——纪念王国维《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发
表85周年
下面是文章中有关杨家村2003年发现的青铜器窖藏及断代工程
2、眉县新出逨氏青铜器与西周王室世系
2003年1月19日,陕西眉县杨家村新发现了一处青铜器窖藏。内有27件青铜器
,包括逨盘1件,逨盉1件,叔五父匜1件,单五父壶2件,单叔鬲9件,42年逨鼎2件,43
年逨鼎10件,天盂1件。27件铜器件件有铭文,其中逨盘372字,42年逨鼎281字,43年
逨鼎310字,均为长篇铭文,具有相当珍贵的史料价值。我们曾就这批铜器做过综合研
究。这里着重就其中逨盘对于西周王室世系研究方面的重要意义,试作讨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1
陈梦家《殷墟卜辭綜述》述评
一、生平简介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 16日,笔名陈慢哉,祖籍是浙江上虞县。是现代学术史上著
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定专家、诗人。他的父亲陈金镛本是浙江上
虞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陈梦家1927年考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法律系。此时闻一多先生任教于此,他开始师从闻
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29年开始,他在《新月》上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诗人之一。
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俞大纲曾以王勃视之。1932年3月,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
青岛大学文学院任助教。并在闻一多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甲骨文。1934年1月,陈
梦家先生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导师为容庚先生。当时容先生是
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唐兰先生
当时代替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授《尚书》和金文,因此,也属于陈梦家先生的老师之一
。1936年9月,陈梦家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
他研究古文字学、古史学的历程。同年出版《梦家诗存》。1937年,经闻一多介绍,任
教于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 阅读全帖
n*****s
发帖数: 3246
3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清羽记 19
目录
第一章 玉花
第二章 战果
第三章 理想
第四章 广袤
第五章 酒宴
第六章 随波
第七章 夜访
第八章 百戏
第一章 玉花
低垂的柳条风中摇晃,晚秋的阳光暖暖洒在身上,和风拂过,将草帽边沿吹得一动
一动。时值正
午,正是秋高气爽时节,周围的玄武湖烟波浩渺,几日前湖上的鏖战已经消失无痕。岸
旁成片的芦苇
绽开无数白花,在阳光下随风漫舞。
天蓝如洗,槐荫深处露出了别墅一角。程宗扬舒服地呼了口气,架在鼻梁上的墨镜
映出身前一团
雪白美肉。
这会儿程宗扬躺在一张帆布做成的躺椅上,身下洁白的沙滩朝两侧张开,宛如一眉
新月,围出一
个亩许大小的泳池——不是池塘,正是一个标准型的泳池。
整座游泳池全部用白色大理石铺成,周围没有砌出边沿,而是从沙滩边缘由浅到深
,东侧的最深
处接近一丈。泳池两端各有一条水渠,将玄武湖水引入池中,水源用编织的蒲苇团滤过
,清澈池水在
白色大理石间折射出澄净的碧蓝色彩。沙滩的沙子又细又白,在阳光照射下散发出耀眼
光泽。
躺椅旁边触手可及的位置摆放一张圆桌,上面摆着红茶、绿茶、鲜酿的果汁,还有
一瓶上好葡萄
酒。桌旁立着一个美艳妇人。她胸前围着一条鲜红色绸巾,下身是...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3
陈梦家《殷墟卜辭綜述》述评
一、生平简介
陈梦家先生生于1911年4月 16日,笔名陈慢哉,祖籍是浙江上虞县。是现代学术史上著
名的古文字学家、考古学家、文物收藏和鉴定专家、诗人。他的父亲陈金镛本是浙江上
虞一个虔诚的基督教徒。
陈梦家1927年考入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法律系。此时闻一多先生任教于此,他开始师从闻
先生,学习诗歌创作。1929年开始,他在《新月》上发表诗歌,成为新月派诗人之一。
1931年出版《梦家诗集》。俞大纲曾以王勃视之。1932年3月,应闻一多先生之邀,到
青岛大学文学院任助教。并在闻一多先生的指导下,开始研究甲骨文。1934年1月,陈
梦家先生考取燕京大学研究院研究生,专攻古文字学。导师为容庚先生。当时容先生是
燕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燕京学报》主编、北京故宫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唐兰先生
当时代替顾颉刚在燕京大学讲授《尚书》和金文,因此,也属于陈梦家先生的老师之一
。1936年9月,陈梦家先生获得硕士学位后,留在燕京大学中文系任助教,从此开始了
他研究古文字学、古史学的历程。同年出版《梦家诗存》。1937年,经闻一多介绍,任
教于南迁长沙的清华大学中文系。1938年...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4
第三,民俗资料
杨向奎先生在《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一书中首先主张:
文献不足则取决于考古材料,再不足则取决于民族学方面的研究。过去,研究中国古代
史讲双重证据,即文献与考古相结合。鉴于中国各民族社会发展不平衡,民族学的材料
,更可以补文献考古之不足,所以古史研究中三重证据代替了过去的双重证据。
按照叶舒宪的解释,即:
三重证据指传世和出土文献以外的各种文化参照,包括民间地方的口传叙事和仪式礼俗
,以及少数民族乃至域外民族的材料。希望凭借“礼失而求诸野”和“此失而求诸彼”
的认识方略,改进和拓展传统的训诂考据之学。
可是,民俗材料作为第三重证据,曾几何时遭到了日本学术界的反对。当Marcel
Granet博士的法国社会学派的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国际汉学界和中国学术
界流行之时,居然遭到了内藤湖南的弟子、京都帝国大学著名中国哲学史家小岛祐马的
嘲讽和轻视。这就是当时反对的一个证明。今天,日本研究民俗学和人类学的核心基地
是国立民俗学博物馆、日本文化研究中心等科研机构。在日本汉学界进行这一研究的学
者,早年有白鸟清、小川琢治、三原一雄、森安太郎、铁井庆纪、古贺澄、池田末利、
御手洗...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084
35
楚明秋从两个红卫兵手中接过吴锋,将吴锋抱到三轮车上坐下,他没想到吴锋不过
进去了几天,便变成了这副模样,他既愤怒又着急,抬头盯着那两个红卫兵。
“你们怎么他了?!他是起义军官!是革命干部!”
几个红卫兵被他的愤怒吓了一跳,过了会才反应过来,一个高个红卫兵不屑的说:
“他算什么起义军官,他是军统特务,哼,我告诉你,少在这胡咧咧,信不信,我把你
们一块抓进去。”
楚明秋就想说老子不信,吴锋忽然抓住他,楚明秋强将愤怒咽下去,作了两个深呼
吸,稳定下情绪后开始给吴锋检查身体,从脉搏上看,吴锋的脉搏还是很稳健,又摸了
摸内脏,吴锋冲他点点头,就这稍稍动了下,吴锋便忍不住皱了皱眉,楚明秋连忙转过
去检查背部,这才发现后背颈部有一道很深的口子,血肉都翻出来了。
他连忙将衣服扯下来,也不管脏不脏,便给吴锋裹上,除了颈部的伤口,左腿小腿
被打断了,楚明秋左右看看,手边没有任何工具,只得暂时放下。
“要紧吗?”
楚明秋抬头见是殷柔柔,他沉默的摇摇头,这点伤对吴锋来说还不算致命,养一段
时间便行了。殷柔柔松口气,当她看到吴锋时,被他的伤吓了一跳。
“你们也真是的,怎么能把人打成这样!严重违反党的政策... 阅读全帖
c*****1
发帖数: 3240
3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吐火罗人研究札记(转载)
大体不错,不过青铜传播到中国,以及怎样和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过程,考古学的资
料还有待进一步加强。比如天山南北的铜器,之前认为都是小型器,对炼铜技术的传播
还存疑,不过最近一些陶范坩锅的发现让疑点消失。可同时发现青铜的样式受到甘青地
区的影响更多一些,当然中原和甘青的相差也很多。而马家窑的铜器年代也更早,其后
马厂和齐家的铜器水平也比同期的新疆器物高。。那么这些人到底是西方来带着青铜技
艺的人群,还是原来天山一代人类向周围人学习了青铜工艺呢?还有就是铜合金比例的
问题,新疆所出的早期铜器包括砷铜和各种铅锡青铜,可跟内地的早期铜器比例都不大
一样,没有特别强的继承关系。不能不说青铜传播路径在考古上还有很多缺环,但是西
来这个大方向是不错的:)

发帖数: 1
37
商代銅器銘文中的“遘祭”及相关问题研究
“遘祭”的“遘”字,铭文中一般作“”,也作“”。如《保卣》中就是如此。《说文
解字》:“遘,遇也。”《尚书·金滕》:“遘厉虐疾。”可见这是“遘”字的本意。
但是,出现在商代金文中的“遘”字,还有另外一种含义,即“遘祭”。如《四祀邲其
卣》,在卣底圈足内有铭四十二字,铭文云:
乙巳,王曰:尊
文武帝乙宜。
才召大庭,遘乙。羽日丙午,。
丁未,煮。己酉,王
才榛,邲其易貝。
才四月,佳
王四祀羽日。
此卣盖内有“亚獏犬父丁”五字。
“亚獏犬”是器主族氏,“父丁”是所祭之先人,记载商王祭祀文武帝乙和邲其受商王
赏赐之事,“文武帝乙”是帝辛之父帝乙,这件卣作于帝辛四年。
宋镇豪先生在《夏商社会生活史》一书中解释说:“铭文记商王帝辛在召大庭举行尊宜
的祭祀父王文武帝乙的行事,亲自操持其烹饪礼仪,自乙巳日开始,到次日丙午主持了
将食物或调料投放入炊器的仪式,到第三日丁未又用煮的烹饪法,文火炖烧,熟而敬献
神灵。前后进行三天,颇如《礼记·内则》说的 ‘八珍’之一‘炮豚’的部分烹饪操
作,牲体经宰杀切件和初步烧炮后,又‘钜镬汤,以小鼎芗(香)脯于其中,使其汤毋
...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8
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意义及其前景
一般人大多认为:在众多人文学科中,只有考古学才是一门与世无争的学科。在文艺作
品中甚至出现了以当考古学家的妻子就可以取得婚姻安全和稳定(自己的妻子越老就越
可爱)的话题,因为据说考古学家是一群只钟情于“年老”物品的怪物。当然,这些都
是对考古学和考古学家的误解。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国外的考古学界对中国考古学的成
果乃至于对中国考古学家是持有很深的偏见的。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第一批西方考古学家
来到我国时,当时我们的考古工作者曾经有过石头和化石分不清的幼稚时期,一部分原
因又是和当时对出土的层位记载和区域划分的混乱有关。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盘据在西方考古学家脑海中的“欧洲中心论”在作怪。他们提
出了“中国文化西来说”、“中国人种是埃及人种的移民说”、“埃及象形文字是中国
象形文字的始祖说”……如此等等,不胜枚举。因此,考古学和一个民族的政治和文化
是密切相关的。
一、艰难的起步
当我们的考古学家根据西安半坡遗址的骨骼化石复员出半坡人的头像时,日本著名的历
史学家和汉学家贝塚茂树教授在他的名著三卷本《中国史》中却得出了“那个头像更象
是现代日本人的祖先”的结论。...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东西方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早已存在一条由西向东的“青铜之路”。
关于“中国青铜文明西来说”,已经有很多著作和论文论证了这一点。本文从另一
个角度-----美洲印第安人文明发展的角度,从侧面证明“中国青铜文明西来说”的正
确性和合理性。
有一个非常有说服力的证据,证明中国的青铜文明是西方传过来的,而不是独立起
源的,那就是:和中国人同一个祖先的美洲印第安人,没有青铜器!
中国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都属于蒙古利亚人种,属于同一个祖先。祖先都居住在
从西伯利亚到东南亚的广阔地域。
在一两万年前北极白令桥消失之前,一部分亚洲大陆的蒙古人种来到了美洲,成为
了印第安人。
其后,海平面上升,白令海峡的通道被淹没,美洲的印第安人从此与欧亚大陆隔绝
!只能独立发展文明。也发展出了玛雅等众多印第安文明。
但美洲的印第安人,从来没有进入过青铜器时代~!
印第安人在6000多年前开始铸造并使用铜器,但不属于青铜器,而是红铜器!
世界上最早掌握青铜器技术的是欧洲人。
大约11000年前,欧洲就有了金属铸造;
世界上最早的铜器是在土耳其发现的,距今已有9000年的历史;
世界上最早的青铜冶炼遗址在欧洲巴尔干,大约公...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0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解开古蜀文明的密码
解开古蜀文明的密码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王天佑 时间:2018-08-09
24 0 中华文化 字号:A-A+
分享到: 收藏 打印
三星堆出土的戴金面具辫发青铜人头像
三星堆出土的人首鸟身青铜像
三星堆出土的爬龙柱形青铜器
成都百花潭出土的水陆攻战纹青铜壶
三星堆出土的纵目青铜面像
郫县独柏村出土的虎纹青铜戈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冠带
金沙遗址出土的金面具
【守望家园】
原编者按
三星堆遗址、金沙遗址,三星堆文化、金沙文化,纵目青铜面具、太阳神鸟金箔……提
到古蜀文明,您还能想到什么?
20世纪80年代,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两个埋藏坑的发现,揭开了古蜀文明的神秘面纱,
其中出土的人像、头像、神坛、神树等各种造型奇异的青铜器,以及面具、权杖、动物
形饰等多种制作精美的金箔制品震惊海内外。本世纪初,成都金沙遗址发现后,随着太
阳神鸟金箔片、金面具、金冠带、青铜立人、石虎、石人等重要文物陆续现世,同时揭
露出大量礼仪性的玉器、铜器埋藏坑,古蜀文明又一段璀璨的历史钩沉浮现于世人面前。
独树一帜、高度发达、横空出世却又戛然而止,三星堆文化犹如天外来客,自发现起就
充满神秘色彩。它从何而来?去了哪里...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632
41
何为夏与商?华夏与东夷的恩怨情仇
何为夏?夏与华不是一回事,但夏与华,文化上有继承关系。
何为华?凡是继承了扶桑文化的都可以是华。最早的扶桑文化出现在湖南澧水流域,就
是三皇时代,晚期传播至夏水流域。
何为夏水,说的应该是汉水下游,其实水经注里曾经清楚地记载了夏水的范围,它的源
头在湖北荆州,曾经几度成为长江主泓,经过湖北监利仙桃汇入汉水,到达武汉,是为
夏口。所以何为夏,它最初只是一个地名,说的是江汉平原的一系列城邦国家,对应的
是五帝时代,只因为继承了来自南方澧水流域的扶桑文化,因此这个文明,就成为华夏
文明。
距今5千年前,在汉水下游的江汉平原出现了“城”。有考古学家统计,虽然目前这个
地区发现的能被确认的城大概是20座左右,但实际上当时应该有40座,最多达到50座,
并在屈家岭和石家河时期已经出现了铜器。
如此规模密集的远古城市群,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是绝无仅有的,甚至两河流域也只能
望其项背。一定要坚信,任何大城遗址,史书上一定会有记载,中国史书牛逼的地方就
在这里。连埃及巴勒斯坦的文明咱国史书都没有放过,自家的历史岂能不记录清楚。
现代考古上的成果,关于湖北武汉盘龙城遗址有篇... 阅读全帖
B*******a
发帖数: 452
42
来自主题: paladin版 - 六朝清羽记20
六朝清羽记20
作者/弄玉&龙璇
简介
玉鸡巷热热闹闹地办起婚宴,程宗扬也乐见出生入死的兄弟们有了家室。
他舒心地到湖边别墅左拥右抱,岂料碰上云丹琉前来单挑。
为了让小紫排解战书,他忍痛把手中的产业及股分交换出去,偏偏死丫头还让美人
们挑逗他,死命挖出他仅有产业,讽他「人为色亡」!
云如瑶在他再次夜探时,镇定地献上冰滑娇嫩的身子,这时他才知晓自己能解她身
上寒毒,然而他仍顶着「萧公子」身份……
原以为日子可以舒心下去,未料巡视产业时被怀恨的苏妲己计杀,甚至还让小魏夫
妇赔了性命,连小紫都不能不使尽全力和妖术一拼。
遭受暗算的程宗扬和重伤昏厥的小紫落入大江,深深沉底……
第一章 故人
第二章 喜宴
第三章 比试
第四章 四姝
第五章 献媚
第六章 义死
第七章 沉江
第一章 故人
黑暗中,一个优美的身影静静坐着,她盘着腿,叠放的双足脚心朝天,素白纤手放
在膝上,拇指轻扣中指,食指、无名指、小指张开,状如兰花。微微低着头,乌亮发丝
黑瀑般披在颈后。
良久,她松开中指,双掌摊开,合在一起,掌心相接,慢慢旋转,然后缓缓分开。
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素白的掌心没有丝毫变化。她重新收...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084
43
楚明秋离开包家便直奔九中,正好是下班时间,下班的工人很多,不过,除了高音
喇叭的喧闹,其他人却很少说话,整个大街显得很沉闷,快到九中时,两边的墙上大字
报越来越多,到处是“打倒”“油炸”“狠批”之类的字眼,巨大的红色大叉,显得血
淋淋的。
楚明秋赶到学校时,朱洪刚刚结束了一次会议,几个原校领导正跟在他身后,他边
走边说着话,根本不用说明便能砍出他正处于得意之时,朱洪的大名传遍了整个燕京市
,造反兵团牢牢掌控了九中大权,支持他的学生组织掌控了越来越多的学校大权,以前
那些高高在上的书记校长现在围在他身边转,没有他的命令,学校任何一件事都干不下
去。
“应该首先抓住阶级立场,对这些假左派,要坚决批判,坚决揭露.....”朱洪说
着,抬眼便看见楚明秋和陪着他的林百顺,俩人正在树下说着什么,神情都很轻松。
他怎么来了,朱洪心中闪过一道疑虑,对楚明秋,朱洪的感情很复杂,他朱洪能有
今天的辉煌,有大半功劳当归功于他,没有他的谋划调派之劳,绝没与他今天的辉煌。
可朱洪心里总有几分怪怪的,总觉着楚明秋正渐渐远离,他思考过原因,难道是自
己没有采纳与葛兴国联合的建议?葛兴国的实力并不强,到现在也...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084
44
“红卫兵小将们!红卫兵小将们!”书记连忙制止:“毛主席教导我们,要文斗不
要武斗,你们有什么意见或者建议,可以给我们邮电部党委反应,我们一定会公正处理
!”
“不行!”霍震来之前便估计到有人会出来阻拦,早就有对策了,今天的行动就是
抓出这两个家伙,将他们批倒批臭:“根据我们调查,这俩人有严重历史问题,必须对
他们进行审查。”
书记愣了下,不由自主的反问道:“他们有什么历史问题?”
“这个人在历史上曾经被捕过,他是怎么出来的?是不是成了叛徒!”霍震指着徐
清的父亲说道,然后又指着陶三勇的父亲说:“这个人生活作风腐化,道德败坏,在部
队时便乱搞男女关系,这样的人居然被提升为处级干部,我看你们邮电部的领导有严重
问题!”
陶三勇的父亲本在拼命挣扎,可当听到说他乱搞男女关系,气势顿时一落千丈,可
红卫兵并没有放过他,依旧英勇的挥舞皮带,皮带落在他的后背上,啪啪直响,不一会
便将他的衬衣给抽破了。
“给他挂上!”
一双破鞋挂在了陶三勇父亲的脖子上,随后又在他身上刷上江湖,贴上大字报。
涂完陶三勇的父亲,徐清的父亲又被拉过来如法炮制,两个人眨眼间便变成了纸人
,红卫兵又将铜锣塞进俩人手中,...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45
一号墓二号墓高空俯拍
陶俑
这是二号墓(萧后墓)墓室及其中出土的女性人骨遗骸和随葬品
这是扬州原有的“隋炀帝陵”。它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是由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并出资修复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曹庄墓葬确认为隋炀帝墓后,原来槐泗“隋炀帝陵”,将作为历史纪念性遗址存在
现代快报记者16日下午在江苏扬州召开的隋炀帝墓考古发掘成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
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质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墓志清楚写着“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此前位于该市邗江区槐泗镇槐二村,已有一处公布为省级文保单位的隋炀帝陵,是由清嘉庆年间大学士阮元经考证并出资修复的。上世纪80年代以后,该处经过多次整修,成为扬州著名的旅游景点。
16日上午,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中国考...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14370
46
而一定要古埃及,苏美尔的人做的才正宗?
中国铜器的出现,晚于世界上其他一些地方,但是就铜器的使用规模、铸造工艺、造型
艺术及品种而言,世界上没有一个地方的铜器可以与中国古代铜器相比拟。
所以说,商人的青铜也有自己独特的地方。
y****e
发帖数: 419
4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隋炀帝与萧后合葬墓被确认
http://www.js.xinhuanet.com/2013-11/17/c_118172057.htm
2013年11月17日 09:50:23 | 责任编辑:许任芳 | 来源:新华网综合
11月16日下午,中国考古学会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扬州曹庄隋唐墓葬为隋炀帝墓,是
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的埋葬之地。11月16日,国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扬州
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专家一致确认,此前在该市发现的疑
似隋炀帝陵经过考古发掘论证,确认为隋炀帝杨广与萧后最后埋葬之地。墓葬中不仅出
土大量随葬品,还发现了两颗男性牙齿和女性人骨遗骸。今年3月,在扬州市西湖镇司
徒村曹庄一房地产建设项目中发现两座砖室墓,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
,墓志清楚写着“隨故煬帝墓誌”等字样。考古专家推测,该墓志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
广。新华社发
新华社照片,扬州(江苏),2013年11月16日扬州确认发现隋炀帝墓
11月16日,工作人员在一号墓(隋炀帝杨广墓)的墓室内进行考古研究发掘。当日,国
家文物局和中国考古学会在江苏扬州组织召开扬州曹庄隋唐墓葬考古发掘成果论证会,
专家... 阅读全帖
P**5
发帖数: 7467
4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关于夏商周史的几点分析
http://www.chnmuseum.cn/tabid/212/Default.aspx?AntiqueLanguageI
新石器 新石器时代后期 距今约5000年,马家窑文化类型
1975年甘肃东乡林家出土
长12.5厘米,宽2.4厘米
这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一件青铜器,为单范铸成。这件青铜刀属于马家窑
文化马家窑类型,文化层经碳十四年代测定约在公元前3280年至公元前2740年之间,是
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青铜器。
这件青铜刀由单范铸成,弓背,微弧刃,短柄,保存完整。青铜一般是铜与锡
、铅等金属的合金,具有质地坚硬、熔点较低、容易铸造等特性。青铜器的出现对于社
会进步意义重大,常常被认为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之一。然而,青铜器在中国发展的
进程比较迟缓。考古资料证实,直到龙山时代,人们才逐渐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已发
现的冶炼遗址规模都不大,青铜制品数量不多,器型也只是镜子、小刀、锥子等形状简
单的日常用具,尚未发现青铜容器。龙山时代的青铜器并未如玉礼器那样成为划时代的
标志性器物,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也很有限,直到约公元前21世纪的夏文化时期,中国历
史才真正进... 阅读全帖
d*******3
发帖数: 8598
49
2003年1月9日,眉县马家镇杨家村五位农民在取土时发现了一个青铜器窖藏,随后,
省考古部门对该窖藏进行发掘,并对窖藏周围进行了调查、钻探和发掘。发掘面积300
平方米,除铜器窖藏外,共发掘墓葬16座(其中西周墓葬5座,先周墓葬11座),车马
坑1座,马坑1座。青铜器窖藏为一长方形竖穴连接一个大致呈圆形的龛。竖穴为南北向
,长4.7,东西宽2.5,穴底距地表7米。竖穴自深2.5米。其南部的龛底径为1.6 X1.8米
,高1.1米。竖穴与龛的连接处,用夯土密封,27件青铜器放置于龛内,保存状况良好。
这批窖藏青铜器是西周最为著名的单氏家族所有,。一个家族27件青铜器出土于一
个窖藏,件件都有铭文,是第一次;其中盘铭文多达350多字,字数超过著名的墙盘,
是盘铭中最长的一件,也是建国以来出土最长的意见;一个家族史拥有总数4048字的文
字记载,是第一家;标准器多,气势宏伟,纹饰好且有底纹,观赏价值很高。最为重要
的是铜器铭文提供的材料,盘铭文一一记载的周王十一代十二位王,在以往的青铜器中
是绝无仅有的;单氏家族8代与周王十一代十二位王的对应关系,对估定西周积年总数
具有一定的积极意...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50
商周古文字史料中的蚩尤和善卷
一、“蚩尤”和炎帝、善卷关系之研究
蚩尤和黄帝之间的大战和史实早已经是上古文献中的重要篇章了。根据《山海经·大荒
北经》中的记载:“蚩尤作兵伐黄帝。黄帝乃令应龙攻之冀州之野。应龙畜水。蚩尤请
风伯、雨师纵大风雨。黄帝乃下天女曰魃,雨止,遂杀蚩尤”。关于这场著名的大战,
《逸周书·尝麦解》中记载为:“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
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又见裴骃《史记集解》中引应劭曰:“蚩尤,古
天子”。
可以得知:蚩尤是和黄帝同时代的一个“古天子”。他们二人之间的战争,其实就是争
取部落联盟首领之战。但是,为古今学术界所注意的却是他和炎帝、和善卷之间的亲族
关系,这正是本节所要研究的内容。
根据《路史·蚩尤传》中的记载:“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有关“蚩尤”和炎帝、善卷关系,学术界大约有以下几说:
蚩尤即炎帝说。
先后有夏曾佑、丁山、吕思勉等先生持此观点。如,丁山先生主张:“蚩尤泉即阪泉的
支津,阪泉即涿水的支津,当然与炎帝的阪泉之战,可以说即与蚩尤战于涿鹿。由是言
之,所谓赤帝(或炎帝),确即蚩尤了。”
蚩尤乃神农臣说。
...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