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 发帖数: 2883 |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kayaker1 (霜晨のつき),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中国仅150多年来首都被屠有几次?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Feb 23 21:12:50 2012, 美东)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破北京,杀圆明园。
2. 义和团之乱,1900年8月,日俄英米印德等8国联军破北京,烧杀奸淫,无恶不做。
万事儿后前清国还要倒贴嫖资,庚子赔款。
当然了,格雷斯高笑了,没有破北京,哪来庚款,没有庚款,哪来庚校,没有庚校,哪
能搞北斗,没有搞北斗,哪能撕毯佛,没有撕毯佛, 哪来咖喱鸡。
矮贼也笑了,咱们后清国现在每个月买的米国债务,都顶3个庚子赔款。
3. 1937年,南京。常校长的牛逼国军,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男儿郎。
看这规律,似乎没40年左右,首都就要被人破一次。 中国人真TMD苦逼啊。 |
|
k******1 发帖数: 2883 | 2 1.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60年10月破北京,杀圆明园。
2. 义和团之乱,1900年8月,日俄英米印德等8国联军破北京,烧杀奸淫,无恶不做。
万事儿后前清国还要倒贴嫖资,庚子赔款。
当然了,格雷斯高笑了,没有破北京,哪来庚款,没有庚款,哪来庚校,没有庚校,哪
能搞北斗,没有搞北斗,哪能撕毯佛,没有撕毯佛, 哪来咖喱鸡。
矮贼也笑了,咱们后清国现在每个月买的米国债务,都顶3个庚子赔款。
3. 1937年,南京。常校长的牛逼国军,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男儿郎。
看这规律,似乎没40年左右,首都就要被人破一次。 中国人真TMD苦逼啊。 |
|
M******a 发帖数: 6723 | 3 http://vzan.com/t/d-9656766
近日王功权先生在微博上说了这样一件事:坐出租车回到住处,出租车司机的唠叨一直
萦绕在我的耳边。他从北京堵车开始说起,说到共产党的严重腐败,越说越气愤,最后
干脆痛骂起共产党来。我笑着插话,试着问他走民主道路行不行。他惊呼:“绝对不行
”。他坚持说“我们不能信西方那一套,西方和美国要亡我们国家不死,中国一旦实行
了美国和西方国家那种制度,就一定天下大乱”。我问那怎么办,他说:“再熬几代人
吧。”
呵呵,这位出租车司机说中国不能搞西方那一套,可是他不知道的是马克思主义恰恰来
自西方,我们改革开始后搞的所有的经济模式、股市、房市、市场经济等等都是学习西
方,我们所用的汽车电脑、电脑手机芯片、网络都是来自西方,不搞西方那一套,我们
的日子怎么过?难道要过清朝老佛爷封关锁国,见了皇帝下跪的日子?我们现在很多东
西恰恰是在搞西方的那一套。只是很多人被意识形态洗脑,认为马克思的一党专政可以
搞,西方的民主宪政不能搞,将民主宪政说得邪恶无比,为了是既得利益者维护一党专
政和集权的统治罢了,从来都没想过要将权力和民主下放给人民。
我前几天和一位多日...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4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池水甚浅,甚至连王国维背后的衣
服都未浸湿,他并没有呛水。但
湖底满是淤泥,王国维入水时头朝下并用了相当力量,以致口鼻都为淤泥湮塞,清道夫
托他出水后又不知道如何及时抢
救,观堂终于窒息而死。
莫道昆明池水浅,一样呜咽送大贤。
王国维给儿子贞明留下了... 阅读全帖 |
|
y******n 发帖数: 421 | 5 杨敬年:生命从百岁开始
来源: 光明日报2013年12月5日13版 发稿时间: 2013-12-05 13:23
他,86岁告别大学讲台,90岁撰写综合性论著《人性谈》,93岁翻译《国富论》,100
岁还在电话里给学生讲哲学课。他,就是南开大学的杨敬年教授。这位已在南开大学任
教65年的经济学家,眼下仍在精确地规划着时间:凌晨3点投入工作,每天累计工作时
间满8个小时。
现年106岁的杨敬年,就是一个生命的奇迹。他说:“我的年龄是100多岁,但在旁
人看来我的生理年龄只有70岁,而我的精神年龄却只有30岁。”
辗转人生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一个多世纪的坎坷经历,无论是政治压力、社会压力,还是经济压力,杨敬年都从
未消沉。即使面对丧子之痛、病妻卧床,他依旧热爱生活,满怀信心与希望地工作着、
生活着。
1908年,杨敬年出生在湖南汨罗。幼年时,其父杨海宗因与妻子关系不和,一气之
下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母亲黎蔚霞生下杨敬年1个月后带他住到外祖父家,在他
10岁的时候改嫁他人。当时的中国百业凋敝,乡村生活尤其贫瘠,但曾是清末秀才的外
公十分注重教育,杨敬年4岁开始启蒙,... 阅读全帖 |
|
c*c 发帖数: 2397 | 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ishing 讨论区 】
发信人: cxc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信区: Fishing
标 题: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Mar 26 15:07:19 2011, 美东)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
百年五牛图之四:关于陈寅恪
作者:梁由之 分类:百年五牛图 提交日期:2006-8-28 11:06:00 浏览:5784
目录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二.旧时王谢早无家
三.吾侪所学关天意
四.残废流离更自羞
五.浮海宣尼未易师
六.老岁为诗欠斫头
七.著书唯剩颂红妆
八.斯文自有千秋业
一.观堂而后信公贤
1927年,岁次丁卯,是个不寻常的年头。
单说这年的6月2日,农历端午节前两天,一代文史大师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
1877-1927)百岁功名才及
半,,却突然出人意料地在北京颐和园鱼藻轩投水自沉,当时约是上午11点。相隔十余
米处,刚好有个清道夫目击此
事,当即跃入水中将人救起,前后不到两分钟时间。...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7 [一种声音]去留与荣辱——《南渡北归》笔记【1】
来源: 千里 于 2016-03-29 09:30:56
1948年底,国民党输掉大陆已成定局,只好布局退守台湾。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
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
‘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对国民党来讲,黄金、贵重文物的搬迁不是问题,成问
题的是那些士林名流的去留行止。他们知道,在这个问题上,共产党也没有闲着。一场
关乎人心、人才的争夺战开始打响。
争夺战的重点是当时中国教育文化的重镇平津地区。在蒋介石的直接领导下,时任国民
政府教育部长朱家骅和傅斯年、杭立武、蒋经国、陈雪屏等要人于南京紧急磋商谋划了
“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细节办法,并拟定了“抢救人员”名单:一,各
院校馆所行政负责人;二,因政治关系必离者;三,中央研究院院士;四,在学术上有贡
献并自愿南来者。
听风观涛,平津地区学人内心五味杂陈。
回想1937年7月末,北京沦陷,何基沣将军撤离北平时面对学生曾喊出了“同学们!北平
——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的誓言。因此,在随后按照国民政府教育部统一安排而撤
离平津的教...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38600 | 8 国民党抗战之七大奇迹
送交者: 2016年10月18日00:11:29 于 [世界军事论坛] 发送悄悄话
国民党可悲可怜的抗战“功绩”
目录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一: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二:给伪军发军饷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三:自己虐死的壮丁,比被日军打死的士兵还多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四:全面抗战已经开打,国府却还继续给日军支付庚子赔款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五:一部分国民党军(注意:是国军,不是伪军!)竟被日军称为“
友军”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六:逼老百姓帮日军打击本国军队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七:之所以能坚持到最后竟然是因为表现太差
国民党抗战奇迹之一: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在日本侵略中国的时候进行抵抗,是中华民族每个成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就算不积极投
身抗战,最起码,不能投敌,资敌,助敌。而国民党军队,这支但负着主要抗战使命的
军队,却出了一个世界军事史上令人瞠目结舌的记录:投敌人数超过杀敌人数。
不信吗?我们先来看看侵华日军死亡人数。日本厚生省1964年调查统计,日军在中国大
陆的死亡人数总共为43.56万人。其中1937年起至1945年8月14日的死亡人数是38.52万
人。(详见...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48 | 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NKU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st (chist), 信区: NKU
标 题: Re: 何炳棣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Oct 23 01:50:12 2011, 美东)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氏一字一句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
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
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
有传世意义。
目录:
序 言
国内篇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
专忆1 何家的两根砥柱
【附录 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
第二章 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专忆2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
第三章 南开中学
专忆3 爱国记录的创造者
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
第五章 清华大学(上)
Ⅰ.考试与入学
Ⅱ.“发现”自己,磨炼意志
Ⅲ.培养自修习惯
Ⅳ.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
第六章 清华大学(中)
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
第七章 清华大学(下)
“天堂”与“精神”
专忆4 雷海宗先师
第八章 两年彷徨:光华与燕京
第九章 西南联大(上)
Ⅰ.留美初试失败
Ⅱ.“尽人事”
Ⅲ.再...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48 | 10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氏一字一句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
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
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
有传世意义。
目录:
序 言
国内篇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
专忆1 何家的两根砥柱
【附录 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
第二章 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专忆2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
第三章 南开中学
专忆3 爱国记录的创造者
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
第五章 清华大学(上)
Ⅰ.考试与入学
Ⅱ.“发现”自己,磨炼意志
Ⅲ.培养自修习惯
Ⅳ.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
第六章 清华大学(中)
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
第七章 清华大学(下)
“天堂”与“精神”
专忆4 雷海宗先师
第八章 两年彷徨:光华与燕京
第九章 西南联大(上)
Ⅰ.留美初试失败
Ⅱ.“尽人事”
Ⅲ.再“尽人事”
Ⅳ.否不单临
Ⅴ.东山再起
【附录1 留学考试的英文水平】
【附录2 第四届中英庚款英文试题】
第十章 西南联大(下)
Ⅰ.建校史略
Ⅱ.联大社群
Ⅲ.学风(上):人文社科
Ⅳ.学风(下):理工
Ⅴ.个人... 阅读全帖 |
|
c***t 发帖数: 48 | 11 读史阅世六十年》是何氏一字一句回忆亲撰,内中并附有私人信札和学术评估密件,详
述过去六十多年“读史阅世”的心得体会,反映出早辈留学海外的青年知识分子探求学
问、开拓思想、融合中西文化的学思历程,也是近现代教育史、学术史辉煌的一页,实
有传世意义。
目录:
序 言
国内篇
第一章 家世与父教
专忆1 何家的两根砥柱
【附录 家族与社会流动论要】
第二章 天津私立第一小学
专忆2 少年时代的朱英诞
第三章 南开中学
专忆3 爱国记录的创造者
第四章 一年插曲:山东大学
第五章 清华大学(上)
Ⅰ.考试与入学
Ⅱ.“发现”自己,磨炼意志
Ⅲ.培养自修习惯
Ⅳ.30年代的清华历史系
第六章 清华大学(中)
学运史料的几点考证
第七章 清华大学(下)
“天堂”与“精神”
专忆4 雷海宗先师
第八章 两年彷徨:光华与燕京
第九章 西南联大(上)
Ⅰ.留美初试失败
Ⅱ.“尽人事”
Ⅲ.再“尽人事”
Ⅳ.否不单临
Ⅴ.东山再起
【附录1 留学考试的英文水平】
【附录2 第四届中英庚款英文试题】
第十章 西南联大(下)
Ⅰ.建校史略
Ⅱ.联大社群
Ⅲ.学风(上):人文社科
Ⅳ.学风(下):理工
Ⅴ.个人...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939 | 12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3806
你看看这里有几样历史书上还在教?
在鸦片战争前,美国已经向中国贩卖鸦片,规模不比英国小。例如,1817年,在输入中
国的鸦片总额四千五百箱中,美国占一千九百箱,大约42﹪。如果考虑到当时美国的经
济实力远远不及英国,那么可以说鸦片贸易对美国比英国更重要。鸦片战争以前,美国
几乎所有的在华商人都经营鸦片贸易,他们跑遍全世界搜罗鸦片,自己也承认把他们“
能够运到中国来的鸦片全运来了”①。不过,尽管美国当时贩卖鸦片比英国更卖力,但
是毕竟贩卖来的鸦片英国要少些,于是很多中国人就淡忘了。
在鸦片战争时期,美国也派了舰队来中国,积极为英军声援,并且迫使清政府赔偿“损
失”数十万银元。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立即派了一个特使,带着军舰来到中国,
叫嚣:“上次中英战争,实由于广州当局漠视英国官吏的权利所致。……如果在过去五
年经验的前面,中国政府回复到已经招致灾祸的途径上去,我们只有把这种行径,看作
中国企图再与一个大国战争的证据”。②中国被迫和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这个条
约对中国的损害远远超过《南京条约》。例如关...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13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957
周启博
从友人借得一套“世纪清华”丛书(以下称丛书),洋洋三册,逾1300页,内容囊括
1911年庚款建校到现在的人和事,时间跨越90余年,空间涵盖中国和欧美,蔚为壮观。
由于父母曾任教清华和北大,我自小在清华和相邻的北大居住并上清华附属小学和附属
中学,后来在1963至1968期间就读清华,又于1978到1983年期间在清华作研究生和助教
,因而从普通学生和雇员的角度,对清华有些观察和了解。丛书详细列举了90多年来清
华大事和成就,令毕业生和教工同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掩卷沉思,我感到丛书有意回
避了一些不能忘记的事实,忽略了显而易见的历史结论,愿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俾能拾
遗补阙。
(1)教育独立局面在1949年逆转
现代民主社会中,教育如军队一样是国家公器,不是执政党私产。教育首要目的是教学
生如何做人,做独立思考的公民,其次才是传授专业知识技能。清华1928年成立大学,
到1937年成为世界知名大学,主要原因是大学能独立于政府及执政党,由教授治校。中
共自... 阅读全帖 |
|
s*****n 发帖数: 1636 | 14 在世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
终,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8日
在洛桑举行。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
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
,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
韩素音,又是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原名周光瑚,1917年9月12
日生于河南信阳。韩素音是“汉属英”的音译。意思是她这位汉人已入籍英国。她是客
家人,祖籍广东五华县水寨镇,父亲周映彤出生于成都郫县,是中国第一代庚款留学生
,母亲玛格丽特出身比利时贵族家庭。
1933年后,她考入燕京大学医预科读书。1935年秋,她获得奖学金到比利时布鲁塞
尔自由大学继续她的学业。在比利时留学期间,韩素音渐渐对文学产生兴趣。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韩素音闻讯后决定回国。她写道:“中国,中国是我的骨肉
,我的灵魂,我的气息,我的生命!”
她一生有过多次感情经历。1931年她从北京圣心中学毕业后到协和医学院当秘书,
其间自己的初恋对象是执迷不悟...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豬2),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7:54:22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957
周启博
从友人借得一套“世纪清华”丛书(以下称丛书),洋洋三册,逾1300页,内容囊括
1911年庚款建校到现在的人和事,时间跨越90余年,空间涵盖中国和欧美,蔚为壮观。
由于父母曾任教清华和北大,我自小在清华和相邻的北大居住并上清华附属小学和附属
中学,后来在1963至1968期间就读清华,又于1978到1983年期间在清华作研究生和助教
,因而从普通学生和雇员的角度,对清华有些观察和了解。丛书详细列举了90多年来清
华大事和成就,令毕业生和教工同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掩卷沉思,我感到丛书有意回
避了一些不能忘记的事实,忽略了显而易见的历史结论,愿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俾能拾
遗补阙。
(1)... 阅读全帖 |
|
s****d 发帖数: 1830 |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Francisco 讨论区 】
发信人: ssdssd (ssd),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0 23:43:07 2010, 美东)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
新的国
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
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
——它
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
个特别
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
侵略性
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
的风
度,博大的心怀。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
逊的博
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国土上已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们所代表的,也
早已经
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了。玛克吐温、惠特曼、爱玛生教育了我...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939 | 17 你看看这里有几样历史书上还在教?
http://www.here4news.com/article/3203806
在鸦片战争前,美国已经向中国贩卖鸦片,规模不比英国小。例如,1817年,在输入中
国的鸦片总额四千五百箱中,美国占一千九百箱,大约42﹪。如果考虑到当时美国的经
济实力远远不及英国,那么可以说鸦片贸易对美国比英国更重要。鸦片战争以前,美国
几乎所有的在华商人都经营鸦片贸易,他们跑遍全世界搜罗鸦片,自己也承认把他们“
能够运到中国来的鸦片全运来了”①。不过,尽管美国当时贩卖鸦片比英国更卖力,但
是毕竟贩卖来的鸦片英国要少些,于是很多中国人就淡忘了。
在鸦片战争时期,美国也派了舰队来中国,积极为英军声援,并且迫使清政府赔偿“损
失”数十万银元。鸦片战争结束后不久,美国立即派了一个特使,带着军舰来到中国,
叫嚣:“上次中英战争,实由于广州当局漠视英国官吏的权利所致。……如果在过去五
年经验的前面,中国政府回复到已经招致灾祸的途径上去,我们只有把这种行径,看作
中国企图再与一个大国战争的证据”。②中国被迫和美国签订了《望厦条约》。这个条
约对中国的损害远远超过《南京条约》。例如关... 阅读全帖 |
|
w****2 发帖数: 12072 | 18 1. 鸦片战争前,美国已经向中国贩卖鸦片,规模不比英国小。例如,1817年,在输入
中国的鸦片总额四千五百箱中,美国占一千九百箱,大约42﹪。
2.中美《望厦条约》对中国的损害远远超过《南京条约》。例如关于协定关税,《南京
条约》用的还只是“秉公议定则例”,而《望厦条约》则明确说:“倘中国日后欲将税
例更变,须与我国领事等官议允”。所以后来人们说,半殖民地中国的“协定关税”制
度是由美国人确立起来的。
3.1859年6月25日,英法侵略者向大沽炮台突然发动进攻,两国军舰开炮轰击炮台,并
以陆战队强行登陆。中国守军坚决反击,经过一昼夜的激烈战斗,击沉击毁英法兵船十
余只,其中英国的四艘炮艇被击沉,毙伤侵略兵四百余名,登陆部队半数以上伤亡,连
英国的舰队司令海军上将何伯也受了重伤。正在英法侵略军面临全军覆没的危机时,在
场的美国舰队公然参战帮助英法侵略军,使英法侵略军得以成功退出大沽口。
...
10.从1945年8月至1946年11月,单单上海、北平等五市,美国军队暴行至少在3,800起
以上,死伤3,300多人。除了众所周知的“沈崇事件”,还有更加恶劣的“景明大楼事
件”。1948年8... 阅读全帖 |
|
m******t 发帖数: 3041 | 19 钱钟书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87.95分,为历届中美和中英庚款平均分最高)考取英
国庚子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同船赴英。
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钟书摔了跤,自己又走回来,用大手绢
捂著嘴。手绢上全是鲜血,抖开手绢,落下半枚断牙,满口鲜血。杨绛急得不知所措。
幸同寓都是医生。他们教杨绛陪钟书赶快找牙医,拔去断牙,然后再镶假牙。 |
|
S***1 发帖数: 3140 | 20 说实话,200多年的贡献稳朝四大文明古国的五千年。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毛泽东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
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
,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它使一切受难的人感
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
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个特别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
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侵略性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
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的风度,博大的心怀。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
逊的博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国土上已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们所代表
的,也早已经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了。马克吐温、惠特曼、爱默生教育了
我们这一代。是他们使年青的东方人知道了人的尊严,自由的宝贵;也是他们,在我们
没有民主传统的精神领域里,筑起了在今天使我们可...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21 屁 我宣布你是今晚最不要脸的老将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对德、奥宣战后,停止支付这两国的庚子赔款。同时沙俄宣布暂停
“赔款”缓付5年。1924年5月,苏联宣布放弃庚子赔款。1924年底,美国政府宣布第二
次退还庚子赔款,把余下的所有对美赔款全数退还。1925年法、日、英、比、意、荷等
国都声明退回赔款余额,并订立协议,充作办理对华教育文化事业,或充作外国银行营
业费用和发行内债基金之用。这种退回庚款的实际使用,除苏联外都由中外合组的管理
委员会主持。实际上中国政府仍必须支付对美、英、日、法、比、意、荷、挪威等国的
赔款,支付给这些国家把持的管理委员会以用于上述事项。直至1938年赔款支付终止,
实际共支付赔款六亿五千二百三十七万(6亿5237万)余两,折合银元则约为十亿元。[ |
|
s****d 发帖数: 1830 | 22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
新的国
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
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
——它
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
个特别
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
侵略性
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
的风
度,博大的心怀。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每个中学生都知道林肯的公正与怛恻,杰弗
逊的博
大与真诚。这些光辉的名字,在我们国土上已经是一切美德的象征。他们所代表的,也
早已经
不止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荣誉了。玛克吐温、惠特曼、爱玛生教育了我们这一代。
是他们
使年青的东方人知道了人的尊严,自由的宝贵;也是他们,在我们没有民主传统的精神
领域
里,筑起了在今天使我们可以有效地抗拒了法西斯思想的长城。这一切以心传心的精神
道德上
的寄与,是不能用数字和价值来计算的。中国人感谢着“美麦”,感谢着“庚款”,感... 阅读全帖 |
|
j**p 发帖数: 1257 |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何炳棣去世 旧闻了,台北中研院的消息:
哲人日已遠 典型在夙昔 本院何炳棣院士與世長辭
發稿時間:2012年06月08日
本院人文組何炳棣院士於美國西岸時間2012年6月7日,病逝於加州,享年95歲。
何炳棣院士著作弘富,為歷史學界泰斗。1966年獲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1979年獲選
為美國藝文及科學院院士,1997年獲選為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高級研究員(相當於院士)。
由於學術貢獻厥偉,更曾於1975—76年被會員公推為美國亞洲學會(The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會長,乃該學會的首位亞裔會長,也是迄今唯一的華人會長。此外
,並受香港中文大學(1975)、勞倫斯(Lawrence)大學(1978)及丹尼森(Denison)大學(
198
8)贈予榮譽法學及人文科學博士的學位。
何院士為中國社會史研究最重要之學者。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何院士致力於明、清
兩朝帝制中國的人口問題、社會結構及流動,並旁及會館制度的研究,所作 Studies
on the Population of China, 1368-1953 (1959)及The Ladder of Suc... 阅读全帖 |
|
s****d 发帖数: 1830 | 24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ssdssd (ss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0 23:46:39 2010, 美东)
发信人: ssdssd (ssd), 信区: SanFrancisco
标 题: 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Dec 10 23:43:07 2010, 美东)
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和光荣;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
新的国
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
一百六十七年,每天每夜,从地球最黑暗的角落也可以望到自由神手里的火炬的光芒,
——它
使一切受难的人感到温暖,觉得这世界还有希望。从年幼的时候起,我们就觉得美国是
个特别
可亲的国家。我们相信,这该不单因为她没有强占过中国的土地,她也没对中国发动过
侵略性
的战争;更基本地说,中国人对美国的好感,是发源于从美国国民性中发散出来的民主
的风
度,博大的心怀。
在中国,每个小学生都知道华盛顿的诚实... 阅读全帖 |
|
h*h 发帖数: 18873 | 25 转载:
污蔑言论之九:共军不打敌军,专打友军,破坏抗战
“在此次作战中,山西军第六十一军(军长梁培黄)以其主力,作为我方友军参加了战斗
,此点值得注意。”
——《华北治安战》,下册第一章第一节
(评:谁的“友军”?)
(1941年日军在沁河攻击共军时制定的“指导方针”第六条)“命浮山南方的山西军,在
翼城、临汾平地阻止共军逃脱,协助我军作战。”
——《华北治安战》上册462页
(评:这话信息量颇大啊……日军进攻共军的时候,居然敢命令国军——是国!军!啊,
不是伪军——去阻截共军,“协助我军作战”。国军和日军究竟是怎样一种关系啊……)
“后来在我任中国派遣军总司令官的末期,估计向我军投诚的重庆系地方军的兵力共约
40万人,其中华北部分即达30万人左右。”
——[日]稻叶正夫编写,天津市政协编译委员会译:《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冈村宁次
回忆录》,中华书局1981年版,328页
(评:……我能否认为国民党军队在敌后存在的主要意义就是做潜在的伪军?)
“1月下旬,120师正规部队的连长率兵前来投降,这是少有的现象。”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华北治安战》,天津人民们出版社1982年版,上册第三...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5617 | 26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219163-gb2312.html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
京港台时间:2012/11/4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 7 条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图)
核心提示: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11月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去世,享年96
岁。韩素音的长篇小说《爱情至上》出版后,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轰动世
界文坛。其中1952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
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
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记者3日获悉,在世
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终,
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8日在洛
桑举行。
拥有多次感情经历
韩素音,又是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原名周光...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5617 | 27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219163-gb2312.html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
京港台时间:2012/11/4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 7 条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图)
核心提示: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11月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去世,享年96
岁。韩素音的长篇小说《爱情至上》出版后,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轰动世
界文坛。其中1952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
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
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记者3日获悉,在世
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终,
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式将于本月8日在洛
桑举行。
拥有多次感情经历
韩素音,又是英籍华人女作家伊丽莎白•柯默的笔名,原名周光... 阅读全帖 |
|
k********k 发帖数: 5617 | 28 韓素音最後的英文名字是 Elizabeth Comber
陸文星的印度原名是 Vincent Ratnaswamy
http://news.backchina.com/viewnews-219163-gb2312.html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
京港台时间:2012/11/4 消息来源:潇湘晨报 网友评论 7 条
著名华裔传奇女作家韩素音在瑞士逝世 享年96岁(图)
核心提示:著名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在11月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去世,享年96
岁。韩素音的长篇小说《爱情至上》出版后,被好莱坞拍摄成电影《生死恋》,轰动世
界文坛。其中1952年写成的自传体小说《瑰宝》奠定了韩素音在国际文坛上的地位。
综合新华社、《广州日报》报道 上世纪70年代的中国,至少有一亿人听说过韩素
音的名字。韩素音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她的初恋是纳粹党徒,后成为中国驻英武官的妻
子,她是比利时国防大臣的外甥女,曾为毛泽东和周恩来写传记。记者3日获悉,在世
界文坛上颇有影响的华裔女作家韩素音当地时间2日中午在瑞士洛桑的寓所无疾而终,
享年96岁。韩素音的女儿周惠音和唐蓉梅表示,韩素音遗体告别仪... 阅读全帖 |
|
h*d 发帖数: 19309 | 29 ☆─────────────────────────────────────☆
htd (孩儿她爹) 于 (Fri Apr 29 12:42:58 2011, 美东) 提到:
2011-04-19 EOL
分享到: QQ空间 新浪微博 开心网 人人网 豆瓣网
字体大小:小 中 大
如果让我选择一个清华被世人误解的话题,我首选就是,清华,是人文的清华,而
不是工程师的摇篮。
时下时髦的国学一词,无从考证真正的出处,但第一个大张旗鼓地说国学的,正是
清华。当时清华的国学研究院,名振中华,梁启超、陈寅恪、王国维、赵元任四大导师
树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丰碑。
不仅仅是他们,吴宓、冯友兰、梁实秋、金岳霖、王力、吴晗、周培源。。。。。
。。。
在1952年前的清华,那是一个国学大师云集的清华。北大,也只能望其项背。1998
年,北大百年校庆,推出的大师级人物,多毕业于清华,或从教于清华,后被合并调整
至北大。我几乎无法想象没有院校调整,今天的北大会有什么?
一些人记得人文的清华的似乎只有朱自清与《荷塘月色》了,其实我们不知道,或
者说被误导的还有很多,很多:
当季羡林先生过世时,许多... 阅读全帖 |
|
c*********2 发帖数: 3402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豬2),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7:54:22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957
周启博
从友人借得一套“世纪清华”丛书(以下称丛书),洋洋三册,逾1300页,内容囊括
1911年庚款建校到现在的人和事,时间跨越90余年,空间涵盖中国和欧美,蔚为壮观。
由于父母曾任教清华和北大,我自小在清华和相邻的北大居住并上清华附属小学和附属
中学,后来在1963至1968期间就读清华,又于1978到1983年期间在清华作研究生和助教
,因而从普通学生和雇员的角度,对清华有些观察和了解。丛书详细列举了90多年来清
华大事和成就,令毕业生和教工同人发思古之幽情。然而掩卷沉思,我感到丛书有意回
避了一些不能忘记的事实,忽略了显而易见的历史结论,愿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俾能拾
遗补阙。
(1)... 阅读全帖 |
|
g********n 发帖数: 2314 |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U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2 (豬2), 信区: THU
标 题: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7:55:49 2011, 美东)
发信人: communipig2 (豬2),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教育不应是一党私产——从“世纪清华”丛书说起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Dec 14 07:54:22 2011, 美东)
http://my.cnd.org/modules/wfsection/article.php?articleid=30957
周启博
从友人借得一套“世纪清华”丛书(以下称丛书),洋洋三册,逾1300页,内容囊括
1911年庚款建校到现在的人和事,时间跨越90余年,空间涵盖中国和欧美,蔚为壮观。
由于父母曾任教清华和北大,我自小在清华和相邻的北大居住并上清华附属小学和附属
中学,后来在1963至1968期间就读清华,又于1978到1983年期间在清华作研究生和助教
,因而从普通学生和雇员的角度,对清华有些观... 阅读全帖 |
|
c*****3 发帖数: 1141 | 32 网上传,清华校训原为「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格独立,思想自由」,被砍了后面的八个
字,没有独立自由,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典出《周易》乾卦和坤卦),但找不到确
切出处。
以下是一个关于清华大学的对比数据
诺贝尔奖获得者 中华民国国立清华大学 3:杨振宁,李政道,李远哲
中共清华:0
诺贝尔奖被提名者 中华民国国立清华大学 2: 张明觉,吴茂昆
中共清华:0
沃尔夫奖获得者 中华民国国立清华大学 1: 陈省身
中共清华:0
拉斯科奖 中华民国国立清华大学 1: 张明觉
中共清华:0
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中华民国国立清华大学3:陈省身,杨振宁,李远哲
中共清华:0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中华民国国立清华大学:11
中共清华:0
美国国家工程学院院士 中华民国国立清华大学:7
中共清华:0
陈省身 31届数学系 硕士
南开大学数学系学士 国立清华大学数学系硕士 德国汉堡大学博士
曾任国立清华大学教授 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授 芝加哥大学教授;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教授,
数学家,微分几何学家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1976年获美国福特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
1984年,获以色列总统贺索颁发的沃...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3 中国五代留学生历史...和贡献
来源: Icat 于 2011-11-14 06:30:28
“留学生”这个词,在中国已经很熟悉了。但实际上,“留学生”这个名词,最早还不
是中国人发明的,不是指中国人到国外学习,而是指这个外国人到中国读书。发明这个
词的,是中国盛唐时期日本的遣唐使。当时,有不少学生随着遣唐使来,随着遣唐使回
,当时叫海学生。有的学生留下来较长时间在中国学习,这类学生日本人叫留学生。留
学生这个词,实际上是一个外来语。
留学在国内已经成为一个比较热点的话题。目前为止,中国出国留学人员已经达到
了120多万人,回国人员目前也有三十多万人。去年回国四万多人,发展的势头是很猛
的。
回顾留学的历史,从1872年第一批官派的留美幼童算起,到现在有130多年,最开
始是几十个人,发展到今天的每年10万人,总数达到了上百万人。对留学生的分法有好
几种,我个人做了一个比较简单的分法,分成了五代。
第一代留学生是1872年到1900年之间,主要包括了留美幼童和最早的海军留欧的学
生。这些留学生造就了中国最早的一批领袖,产生了民国第一个总理。这批留学生推动
了洋务运动,引进了新的技术,为...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4 南开大学4日透露,该校107岁教授杨敬年获颁牛津大学荣誉院士。
杨敬年1908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1945年,他考取了中英庚款董事会第八届留英公费生,进入牛津大学圣体学院攻读“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专业”。
牛津大学对学术要求十分严格,对于获得博士学位者,要求其对知识有“原创性的贡献”,当时只有一半学生能顺利获得博士学位。1948年,40岁的杨敬年以《英国中央政府各部门职权的分配(与美国和英属自治领的比较)》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同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
任教南开大学后,杨敬年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入载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大洋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美国马奎斯世界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1998年,90岁的杨敬年翻译完成经济学名著《国富论》,百岁时撰写了自传《期颐述怀》。
牛津大学圣体学院院长理查德·卡沃丁近日向107岁的杨敬年教授发来贺信,宣布杨敬年当选为牛津大学圣体学院荣誉院士。查德·卡沃丁表示,“圣体学院的全体师生均以与您保有这层联系而骄傲”。
圣体学院始建于1517年,是牛津大学最早的成员学院之一。荣誉院士是该学院授...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5 她出身名门望族,明朝文渊阁大学士的后代,父亲是著名数学家、电机专家,伯父是物理学著作翻译家。
家里的兄弟姐妹除了夭折与早逝,剩下七人大多出身清华,留美留英,是各个领域的学霸、专家。
中科院院士的席位,他们家也占了好几个。
她自己还是清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然而相比兄弟姐妹,她可能是最命途多舛的学霸之一了。
她叫王明贞,讲她的故事,就要从王明贞的祖母开始说起。
王明贞的祖母叫谢长达,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
1901年,为了引导全社会的女性放开对双脚的束缚,谢长达成立了妇女放足会;五年后又创办了苏州振华女中,这所学校走出了许多优秀的女性代表:杨绛先生,农学家沈骊英,还有王明贞的表妹何泽慧。
何泽慧就是那位用二十几字情书拿下“原子弹之父”的中科院院士。
何泽慧曾说,自己学物理就是受到表姐王明贞的影响。
可王明贞的求学路走得坎坷的多。在回忆录《转瞬九十载》中,王明贞记录了自己去上小学的契机:
一次,祖母来到王明贞家,看到王明贞在为弟弟穿衣服,就问继母为什么让她留在家里当婢女使唤,不让她去学校念书,王明贞这才得以上了学。
念完初二,王明贞跟随家人搬到了上海,转学到一所美国人创办的教会学校。
在当时,... 阅读全帖 |
|
o***s 发帖数: 42149 | 36 天上飘着些微云,地上吹着些微风。啊!微风吹动了我的头发,教我如何不想她?
温婉优雅,若花开春夏,灿烂年华。这诗意之词中,“她”字尚首次使用,让人觉思恋故土,柔肠寸断之情。
作词者为新文化运动先驱,学术精英刘半农,然而他英年早逝,所幸这词被他人惦念,谱曲传唱,成为经典之作。1981年,一位年近九旬之寿的老人在清华照澜院前踱步徘徊,长吟一阕老歌,此歌歌词,正为刘半农谱写之词。这位老人,是前清华国学院导师,出身书香世家的“中国舒伯特”、中国语言学之父,赵元任。
他会33种汉语方言,还精通英、德、法、日、俄国、等多种外语。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并称清华国学研究院“四大导师”。曾在清华大学教数学、物理学,但最终却选择将语言学作为终身职业。
民国时期的大家,身上大都散发着“清冷”的气息,让人可望不可及。
但这位语言学大家不一样,因为会说33种方言,甚至比本地人说得还要好,走到哪赵元任都被人当做“老乡”。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办巡回演讲,赵元任担任翻译。每到一个地方,赵元任就用当地的方言来翻译,让人感到非常亲切,罗素的演讲内容广泛,绝不是一般海归学子能够胜任,赵元任却游刃有余。再加上他...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37 杨绛先生104岁-岁月难掩她的风华
来源:原载《文史参考》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
从容。”
7月17日杨绛先生104岁的生日,记得去年的今天,也在微信里祝她生日快乐!时间真是
如流水般地飞逝,杨绛先生像一种见证,一种人性的力量与光辉的见证,百年的岁月风
尘难掩她的风华。
安之若素,淡然处之,她历尽沧桑后的温润平和是这个喧嚣浮躁的社会里的一汪清泉。
让我们对这位才华横溢、热爱生活的老人说声:生日快乐!
杨绛真乃百年罕见之奇女子
作者:黄薇
多年前,钱锺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现在,她是这个
喧嚣躁动的时代一个温润的慰藉,让人看到,“活着真有希望,可以那么好”。
北京三里河,一个属于国务院的宿舍小区,全是三层楼的老房子,几百户中惟一一家没
有封闭阳台、也没有室内装修的寓所“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便是杨绛的
栖身之处。
自1977年搬进来,她就再没离开过。曾经的“我们仨”,只剩下她独自一人在整理钱锺
书的学术遗物,笔耕不辍。在她身上,人们会忘掉时间的残酷:103年无情而漫长,而... 阅读全帖 |
|
f*u 发帖数: 5923 | 38 1935年,以第一名成绩(87.95分,为历届中美和中英庚款平均分最高)考取英国庚子
赔款公费留学生,赴英国牛津大学埃克塞特学院英文系留学。与杨绛结婚,同船赴英。
钱锺书初到牛津,就吻了牛津的地,磕掉大半个门牙。……锺书摔了跤,自己又走回来
,用大手绢捂著嘴。手绢上全是鲜血,抖开手绢,落下半枚断牙,满口鲜血。杨绛急得
不知怎样能把断牙续上。幸同寓都是医生。他们教杨绛陪锺书赶快找牙医,拔去断牙,
然後再镶假牙。
伤痕啊。。。 |
|
S*********4 发帖数: 5125 | 39 著名光学家王大珩病逝 曾获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来源: 金银花叶子 于 2011-07-21 08:34:20 [档案] [博客] 旧帖] [转至博客] [给我
悄悄话] 本文已被阅读:134次 字体:调大/调小/重置 | 加入书签 | 打印 | 所有跟
帖 | 加跟贴 | 查看当前最热讨论主题 中新网7月21日电 据中国科学院网站消息,“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
,著名光学家王大珩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去世,享年96岁。
王大珩1915年2月26日出生,祖籍江苏吴县。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1938年考
取“庚款”留学生,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应用光学专业学习,获理学硕士学位
。1941-1942年在英国雪菲尔德大学玻璃制造技术系,攻读博士学位。1942-1948年在英
国昌司玻璃公司从事光学玻璃研究工作。1948年回国。1949-1951年任大连大学教授,
应用物理系主任。1951年到中国科学院工作,1952-1983年在长春从事光学仪器与工程
研究,1983年调至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工作。
王大珩... 阅读全帖 |
|
c*****i 发帖数: 11737 | 40 不光是美国,美国最先作的,但英法德随后也都有庚款退款资助留学生的 |
|
d**********i 发帖数: 2036 | 41 《胡适传》:胡适在1917年确实没拿到博士学位
核心提示:然而,胡适的博士学位毕竟又早用了10年。即使是由于夏、富二氏所说的“
手续问题”,胡适本人也应该明白。明知博士尚未到手,不加澄清,反而自称博士,并
且白纸黑字印在书上,就涉及读书人的“诚实”品格了。于情于理都是说不过去的。
点击进入下一页
本文摘自《胡适传》 作者;易竹贤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胡适在哥伦比亚大学经过一年的学习,加上他在康奈尔大学研究院学的一部分课程,便
达到了当时哥大研究生的规定学分。1916年11月,他考过哲学和哲学史的初级口试和笔
试,成绩及格,取得了“博士候选人”资格。同年8月初,便开始写“博士论文”了。
论文题目是:
AstudyoftheDevelopmentofLogicalMethodinAncientChina(《中国古代哲学方法之进化
史》)
一连写了近九个月才写成,全文约九万字,打印稿多达243页,真是皇皇大文!
1917年5月22日,胡适参加博士学位的最后考试。他走进考场抬眼一望,上面坐着六位
大主考:五个洋教授,一个洋博士。他的导师杜威和夏德两个老头,昂昂地坐在当中。
①这六位主考... 阅读全帖 |
|
B*******a 发帖数: 1280 | 42 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的东北。美国不但不谴责这一侵略行动,反
而与日本密商谅解。1932年1月3日,日本侵占锦州,进逼中国关 内。7日,美国国务卿
史汀生照会中国和日本政府,对日本强占中国东北的局面和足以损害美国在华权益,违
反“门户开放”及中日间的任何协定、条约,美国均不 予承认。但在次日,美国国务
院又表示美无意干涉“日本在满洲的合法条约权利”。此即史汀生主义,其实质是企图
以牺牲中国东北来维护美国在华的权益。它是此 后一个时期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
。因此,史汀生的照会和次日美国国务院的表示,实际向日本表明,日本不要伤害美国
在华投资、贸易利益密集区域(如上 海),日本可以侵略美国没有多少利益的、同苏
联接壤的东北地区。在美国的书籍中也记载着美国对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纵容。一部描
写美国最大化工公司和军火公 司——杜邦公司的书,就揭露了美国总统胡佛、美国军
火商对日本侵华的支持。该书写道:“日本军国主义者也从杜邦公司纯粹正规的商业道
德观中得益。胡佛总统 以同情的态度看待他们在1931年入侵满洲……他宣称:‘日本
方面也有些道理。我们与它的友谊是由来已久,根深蒂...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3 2015-07-08 09:38 编辑:Jaminie
扫描到手持设备
核心提示:国防大学的张召忠教授,意外地说出4小时就能打垮日本自卫队。
录制电视节目的张召忠教授
国防大学的张召忠教授,意外地说出4小时就能打垮日本自卫队。初听是痴人说梦
的傻话,细琢磨这话大有来头。为啥不是5小时或是3三小时。看来这位教授一定研究过
,不经意间说漏了。
4小时是什么概念,美国从听到红警,到国会讨论通过,再到传达命令,至少需要4
小时。换言之,美军还没接到命令,中日战争就已经结束。
从战略上讲,中方会有限范围打击日本,而不会考虑毁灭、占领、甚至世界大战。
打掉日本自卫队的空军、海军、及其重武器,就要及时收手。这算有理,有力,有节。
毕竟把日本打得半个世纪抬不起头,真正获利的是欧美。中国的经济处于产业链的
低端,与欧美还不具备竞争的优势。日本丢掉的大蛋糕,只能被发达国家所瓜分。白送
给北约,算资敌。中国等待的将是欧美的封锁制裁,最少也是哄抬物价。
因此,战略上只能教训日本,而绝不可以让日本伤筋动骨。至少现在不可以。
战术上讲,中国有压倒性的优势。似乎有人怀疑中国海军空军是否有优势,甚至有
人会怀疑能否获... 阅读全帖 |
|
T**********l 发帖数: 12149 | 44 南开大学4日透露,该校108岁教授杨敬年当日逝世并获颁获颁牛津大学荣誉院士。
杨敬年1908年11月出生于湖南省湘阴县。1945年,他考取了中英庚款董事会第八届留英
公费生,进入牛津大学圣体学院攻读“政治学哲学经济学专业”。
牛津大学对学术要求十分严格,对于获得博士学位者,要求其对知识有“原创性的贡献
”,当时只有一半学生能顺利获得博士学位。1948年,40岁的杨敬年以《英国中央政府
各部门职权的分配(与美国和英属自治领的比较)》通过论文答辩,被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同年起任南开大学教授。
任教南开大学后,杨敬年曾任南开大学经济系学位委员会主任、中国对外经济合作学会
常务理事等职,入载英国剑桥国际传记中心《大洋洲及远东地区名人录》、美国马奎斯
世界名人传记中心《世界名人录》。1998年,90岁的杨敬年翻译完成经济学名著《国富
论》,百岁时撰写了自传《期颐述怀》。
牛津大学圣体学院院长理查德·卡沃丁近日向108岁的杨敬年教授发来贺信,宣布杨敬
年当选为牛津大学圣体学院荣誉院士。查德·卡沃丁表示,“圣体学院的全体师生均以
与您保有这层联系而骄傲”。
圣体学院始建于1517年,是牛津大学最早的...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45 http://cdn.yixi.tv/o_1c38h4s7f1cahsak1urun7mm5qg-3.mp4
浏览器版本过低 supports HTML5 video
大家好。我先抱歉,我知道一席一般都是站着讲的,可是一个人站这么长时间还没有扶
手,我不太可能,所以我就要求坐着讲,请大家谅解。刚才介绍片上头说我今年81岁,
那是老的,我今年87岁了。
今天这个演讲,他们说讲什么呢,我说选了几个题目。主办方说那么你就谈谈爱国吧,
所以我就谈谈爱国。
其实爱国这个事本来是不需要谈的,因为爱这个事本来是一种自发的感情,你爱家庭,
爱父母,爱亲人,然后爱自己的国家。这个不是一个人家强迫的事,也不是道德问题,
实际上也不是政治问题,所以我觉得本来是不需要讲的。
但是你们也看到,我围绕着爱国这个课题,二十多年来写了很多文章。
为什么老要思考这个问题?其原因就是现在我常常碰到一些以爱国为名的事,实际上是
祸国殃民的。
我就觉得近代中国人,将近二百年来为了这个爱国纠结得不得了,而且有很多抛头颅洒
热血的牺牲。这个牺牲不是说跟外国人打仗牺牲——那是哪个国家都有的,很正常的。
中国人的这个爱国的牺牲是指在...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6 另外某个2B不会以为一战赔款是从1914年就停止付款吧?
不好意思,对协约国是从1917年中国参战开始算
对俄国的部分1918年都还在付款
:
=====================
1917年2月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北洋政府曾经决定因俄国国内形势不稳决定缓付庚子赔
款,但因为已经参加协约国一切以协约国的协调意见为准,未得各使答复前,先将庚款
存于道胜银行(沙皇俄国在华的银行),在询问过协约国的意见后当决定照常支付。
1918年1月26日税务处值安格联第149号令 准财政部函:“准外交部函开:“关于俄国
部分庚子赔款一事,前经照商协约国驻京各使,并函达在案。兹准英朱使函称:各该国
政府对于此事,除美国政府声言中国可自行酌办外,其日本、法国及本国政府以俄公使
……是协约国赞成继续赔付者居多数,似可照办……由道胜银行收存,完全负责。”(
安格联英国人曾经1910年 至1926年任第三任海关总税务司。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北洋
政府大量发行公债,其中大部分是用停付或缓付各国的赔款为担保的。在“内国公债基
金委员会”成立后,北洋政府任命安格联担任公债基金保管人,当时安格联曾有“太上
财政总长”)... 阅读全帖 |
|
p******o 发帖数: 9007 | 47 1937年8月26日梅乐和致孔祥熙电:“应付日庚款及善后结款,为保持海关完整、维护
税收计,仍应暂予照付,以全债信而免纠纷。除面陈次座外,谨电请鉴核。”
1937年8月27日孔祥熙致梅乐和电:“宥电悉。月款可照议暂付。”
——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丛刊编辑委员会主编《帝国主义与中国海关资料丛编之七:中
国海关与庚子赔款》,中华书局1983年版,196页
1937年9月7日梅乐和致关务署第11969号呈:“……至日本庚子赔款部分计英金三万二
千八百二十四磅十五先令,系于八月三十一日到期,前以奉到钧署八月卅电饬暂缓拨付
,未即照拨。嗣于八月三十一日奉准拨付,即于当日将款如数拨付,已由日方收讫。嗣
后对于日本债、赔各款,在未奉另令以前,自应遵照此次电令,仍照向例按月到期时照
拨,以全债信……” |
|
D***s 发帖数: 258 | 48 第一个故事
发生在19世纪美国的Sacramento市。那里是加利福尼亚州的首都,是淘金热的中心,也
是华人聚居的地方,有很多华人到那里去淘金。那里有一条大河,叫三acramentoRiver
,河上有桥。一天,满清政府有位领事,是一位武官,正在过桥。他身后有两个美国农
民,或者美国矿工,也在过桥。
两人看着这个中国官员穿着满清花花绿绿的官服,脑后拖着长辫子,很好玩,打赌这个
中国外交官会不会游泳。于是两人一使劲,就把这位官员扔进了 Sacramento河。他不
会游泳,淹死了。然后,什么也没有发生,也不会发生什么,就像这件事从来不曾发生
一样。那个时候,中国人并不认同 "中国"。
第二个故事
发生在1900年。八国联军只有两万个士兵,却打败了中国军队,占领了北京城,太后逃
到西安去了。结果是,中国赔款四亿五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是按照当时中国户部的人
口统计得来的,也就是中国人不分男女老幼,一人赔一两白银。这笔钱折合成八国各自
的货币支付。
八国之中,美国"损失"(出力)较小,仅分得赔款中的7.3%,即四亿五千万两中的三千三
百万两,估算为美元两千四百五十万元。后来,美国政府方面承认,... 阅读全帖 |
|
u****d 发帖数: 23938 | 49 ☆─────────────────────────────────────☆
mikeandlily2 (hehe) 于 (Fri May 27 20:19:47 2011, 美东) 提到:
两套房子原有面积折算进新房不用收费,一套在市区,一套在开发区,多出的面积折价
购入。父母都把钱准备好了,怎么还不拆,着急啊。换了新房继续一套居住,一套出租
,开来拆吧,我回去找个好地方买第三套房子,呵呵呵,爽!
☆─────────────────────────────────────☆
steve888 (Steve曾经曰过) 于 (Fri May 27 20:25:15 2011, 美东) 提到:
不要想得这么美。如果碰上市政动迁,或者重点工程。哭都来不及。
☆─────────────────────────────────────☆
mikeandlily2 (hehe) 于 (Fri May 27 20:27:25 2011, 美东) 提到:
不好意思,我只知道我家附近本来要修一条铁路,可使当地农民满天要价,最后谈崩了
,铁路改道,那些农民后悔不迭,呵...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50 ·胡果威·
首先请诸位不要失望,其实学英文并无诀窍,就是花苦功夫死记硬背。但是死记硬背也
有区别,有的可以误入歧途,有的则可以让你学到正宗地道的英文。下面将我多年的经
验总结成三条,与大家交流分享:第一,尽可能不借助中文工具书,多看原英文版;第
二,尽可能不要学英语语法;第三,背诵一些经典作品。
我上中学时恰逢中苏交恶,然而因为当时中国缺少英语教师,我还是学了四年俄文。文
革时到吉林插队三年,抽调到长春拖拉机厂后,1974年我25岁才开始自学英文,至今也
有35年了。
非常幸运,我学英文从未走过弯路,我的第一本教科书是英国出版的灵格风(当年是盗
版的),书中既没有中文解释和翻译,也没有习题,唯一的工具书就是一本郑易里编辑
的袖珍英汉词典。首先要感谢我的同事张康,他是1950年代支援东北的常州人,看见我
在学英文,便将他家的唱机借给我,我可以跟着唱片反复地读,如小和尚念经,每课书
念上几千遍,直至出口成诵为止。这是我初学英语时练的“童子功”。
其次还要感谢我的同事卢景义先生,他是六四届高中毕业生,比我早四届。当时我们俩
的宿舍在三楼同一条走廊的两头,每次经过他的宿舍,都会看见他在埋头苦读...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