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白描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q********1
发帖数: 1480
1
来自主题: WashingtonDC版 - ABC大楼前的中国人----白描DC 11.9
89年之后就没有参加过任何政治集会活动, 119华盛顿特区抗议ABC歧视华人的集会是
二十几年来头一遭。从血气方刚的毛头小伙儿到不惑的大叔, 时间流逝,快得像越过
了个断层,没容回过神来, 几十年就过去了。把今天的活动白描一下,也算留住时间
的办法。
活动时间定在上午10点, 九点二十出门去接两个朋友。 这两位老兄昨晚和其中一位的
领导做标语牌做到近一点,实在幸苦。 三个人聚齐后沿着66号公路一路狂奔进城, 交
通异乎寻常地好, 等看见大宝剑纪念碑下面同胞的人群的时候还不到九点五十。DC
National Mall 今天还有其它大型活动, 找停车位又找了二十分钟,到场时活动已经
开始了。
集会其实选了个绝佳的位置:南面是纪念碑,北面紧挨宪法大道,这是华府的长安街;
再往北遥遥正对的,是白宫。总统先生早晨起来没事站在露台上喝咖啡时,可以看见这
里的人群。集会场边警车至少有四部,外加骑自行车警察若干,他们在这里是24小时的
惯例,并非因为今天的抗议。来之前我们猜测参与的人数,同车的朋友说了,“即使只
有一个人,我来了也要站到最后。”十点半钟,现场大约有五、六百人,还有人源源地
往这里聚拢。...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6689
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细雪》:白描之美
不知道多哈能不能看到这篇,这是写给她的。:)
谷崎润一郎创作《细雪》是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描述的是大阪莳刚家从 1936到
1941年初四姐妹的生活场景。莳刚家曾是大阪首富,在明治维新后的工业革命经济崛起
时期(船厂时代)曾显赫一时,后家道中落,继承家业的倒插门大女婿辰雄生性胆怯,
缺乏才干,干脆转让了家传的生意而继续当他的银行管事。大姐鹤子为人不大有主见,
加上孩子又多(书中提到的从2岁到十几岁的共有六个),又要处处维护莳刚家面子上
的风光名誉,应付了这样应付不了那样,本应与长房共居的两个未嫁妹妹雪子和“细姑
娘”(幺妹)妙子反而是跟着二姐幸子一家过活。故事主要围绕着幸子和丈夫贞之助张
罗雪子与妙子的婚事展开。
在某种程度上,以今天的时新语言来说,《细雪》的故事主线倒可总结为“大龄剩
女雪子小姐相亲记”。雪子在四姐妹中是最有传统关西女子风韵气质的,连最貌美的二
姐幸子也常常夸赞妹妹雪子的日本风味,比如说姿态端正、和服穿得漂亮、待人接物羞
涩纯真等等。这个如花似玉的妹妹何以到了三十多岁还是嫁不出去,除了家道中落,高
不成低不就的外在原因,雪子的“日本性格”也是主要缘由。年轻时雪子为了和...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细雪》:白描之美
日本白描作家很多的
另外静水流深和静水深流两个词什么区别,似乎很微妙的
s*********1
发帖数: 1166
4
来自主题: Joke版 - 白描军版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thinknet (我是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白描军版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5 01:30:02 2011, 美东)
网络世界斗争紧
和平发展非主题
民主老将斗志高
美国精英立场正
五毛洗地犹不及
焉能以一当百口
幸有小将跃马出
自带干粮不为上
质疑美帝阴谋毒
纷纷献策为崛起
不料立场难统一
毛邓两分形势变
邓派反思伤痕处
毛派怒问接轨急
更有离奇史料足
虎肉不出谁能敌
x*****7
发帖数: 4749
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扯几句金瓶梅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dude2010 (冒泡潜水艇), 信区: Prose
标 题: 扯几句金瓶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9 19:55:58 2015, 美东)

临上飞机前匆忙搜了搜能胡乱读读的东西,结果是格非的金瓶梅评论。读了几页,就失
掉了兴致。这和他评的好不好、深不深无关。只是他毕竟写小说出身,太重文字上的意
象,太过精致。饺子上褶儿太多,难免露了匠气。
比如说题目,格非一定太喜欢原作里这句“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是故
摘出成题:《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固然不乏张力(雪隐鹭鸶vs金瓶
梅,声色vs虚无),可说到底,最体现原作精髓的,还是“金瓶梅”这三个字下所藏所
蕴。原作“表里相歧”(孙述宇)式的张力极为克制,往往藏在字里行间,像格非这样
大张旗鼓地拉到前台,反到没意思了。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评论;但我也可以说,写评
论的话,就平平实实地写,有干货不在字面儿上(这方面我很推崇孙述宇)。秋水棠就
写的太煽,动不动就感叹,挥舞着自己那点感情。尤其是她评潘金莲,几近一边到。潘
金莲不是没有娇憨... 阅读全帖
C****a
发帖数: 7186
6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扯几句金瓶梅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Prose 讨论区 】
发信人: dude2010 (冒泡潜水艇), 信区: Prose
标 题: 扯几句金瓶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9 19:55:58 2015, 美东)

临上飞机前匆忙搜了搜能胡乱读读的东西,结果是格非的金瓶梅评论。读了几页,就失
掉了兴致。这和他评的好不好、深不深无关。只是他毕竟写小说出身,太重文字上的意
象,太过精致。饺子上褶儿太多,难免露了匠气。
比如说题目,格非一定太喜欢原作里这句“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是故
摘出成题:《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固然不乏张力(雪隐鹭鸶vs金瓶
梅,声色vs虚无),可说到底,最体现原作精髓的,还是“金瓶梅”这三个字下所藏所
蕴。原作“表里相歧”(孙述宇)式的张力极为克制,往往藏在字里行间,像格非这样
大张旗鼓地拉到前台,反到没意思了。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评论;但我也可以说,写评
论的话,就平平实实地写,有干货不在字面儿上(这方面我很推崇孙述宇)。秋水棠就
写的太煽,动不动就感叹,挥舞着自己那点感情。尤其是她评潘金莲,几近一边到。潘
金莲不是没有娇憨...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598
7
来自主题: Prose版 - 扯几句金瓶梅

临上飞机前匆忙搜了搜能胡乱读读的东西,结果是格非的金瓶梅评论。读了几页,就失
掉了兴致。这和他评的好不好、深不深无关。只是他毕竟写小说出身,太重文字上的意
象,太过精致。饺子上褶儿太多,难免露了匠气。
比如说题目,格非一定太喜欢原作里这句“雪隐鹭鸶飞始见,柳藏鹦鹉语方知”,是故
摘出成题:《雪隐鹭鸶——金瓶梅的声色与虚无》。 固然不乏张力(雪隐鹭鸶vs金瓶
梅,声色vs虚无),可说到底,最体现原作精髓的,还是“金瓶梅”这三个字下所藏所
蕴。原作“表里相歧”(孙述宇)式的张力极为克制,往往藏在字里行间,像格非这样
大张旗鼓地拉到前台,反到没意思了。当然,你可以说这是评论;但我也可以说,写评
论的话,就平平实实地写,有干货不在字面儿上(这方面我很推崇孙述宇)。秋水棠就
写的太煽,动不动就感叹,挥舞着自己那点感情。尤其是她评潘金莲,几近一边到。潘
金莲不是没有娇憨甚或率真的时候,只是这些难掩她的刻毒与癫狂。何况,黑白同时写
,黑白夹着写,穿插着写,对比着写,黑中有白,白里有黑,这才是金瓶梅。说实话,
像这种小说,无论谁对其中角色做解读,都难免受主观影响。反过来此亦是其伟大与生
命力所在。... 阅读全帖
b****r
发帖数: 2555
8
☆─────────────────────────────────────☆
znprc (Shrek) 于 (Sat Aug 13 21:20:17 2011, 美东) 提到:
范曾: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发布时间:2011-01-22 08:58 作者:范曾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709次
我忍耐着,一月月、一年年的忍耐着,黄永玉以他那毒戟般的心灵、蛇舌般的刀笔
,向我一次次的攻击、刺伤和宰割。我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黄永玉的艺术到底如何
?人品到底如何?他为什么这样恨我?这对世人是团团的迷雾,我今天作一次彻底的、
公正的剖析。我耻于与黄永玉再有任何的交往,包括答复他对我的攻击,我这篇文章是
对他的最后回答,使他知道,在中国不要以为可以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上帝给每一个
人平等的权利。在中国也没有什么高等华人。
一评黄永玉的画:国画尚未入门
黄永玉的画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
性的“如有智慧”。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
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厕身。十年前初...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054
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有谁喜欢王安忆的《长恨歌》吗?
其实王安忆早期的作品是没这么腻的。那时候语言里的留白还是给人以想象的。现
在可以说是把白描发展到极致了。。
我也同意捕捉上海人在线头里弄堂里的琐碎生活,白描是很适合的手法。不过白描也是
有局限的,比如说其特长是写景,不是叙事(当然景和事也不是完全分开的)。如果完
全用白描叙事,那就是眼前是景,站起来是另一瞥景,侧过头又成了一幅景,千针万线
的。镜头一直拉得很近,读者很难不形成某种程度上的视觉疲劳。
不过就象贾樟柯的电影(特别是早期几部)刻意地将镜头拉得远,这大概是王安忆试图
写出的美学效果。
王安忆的"叔叔的故事"是她很与众不同的一篇,没那么白描,故事也就有了抽象
的可能。"流逝"的时候也是用白描写上海人生活的变迁的,但读起来就没有现在腻。
我喜欢的是镜头能够表达出深深浅浅的层次出来。不过在细腻的景里淡化掉戏剧性也是
很了不起的,著名的,比如说,普鲁斯特。
g***y
发帖数: 16371
10
☆─────────────────────────────────────☆
wuyelan (水晶麻子) 于 (Tue May 3 15:06:56 2011, 美东) 提到:
听从wh的建议,转到这里来拜会版大,希望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
发信人: wuyelan (水晶麻子), 信区: ChineseClassics
标 题: [征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y 1 17:54:17 2011, 美东)
一直很喜欢画画,但是家人不太支持,所以始终没有接受相应的专业训练。直到上了大学,业余时间充裕起来,才有机会开始自学国画。
一次无意间在学校图书馆里看到了一本《王叔晖工笔仕女辑》,是1965年出版的老书了,页面已经泛黄,封面上也积了厚厚的一层灰,但是翻开第一页就被深深的吸引了。老人家画作里精致柔美的线条,栩栩如生的人物,浓淡相宜的色彩,让我从此爱上了工笔仕女。
后来又在学校图书馆里找到一本《李长白花鸟图集》,同样也很喜欢,尤其是老先生笔下的荷花,细腻婉约,明净雅致,尽显荷花的君子之风。于是荷花和仕女也成...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11
西闪评范曾
有朋友打趣我,说你批评了黄永玉,何不说说范曾?言下之意,我得一碗水端平。可是
,他二人的艺术并无本质联系,也缺少可比之处。更何况,在我的心目中,黄永玉值得
批评,范曾却不值得,又何必浪费笔墨?可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范曾先生的确“值得”
一说。一则我发现,在不着边际的夸赞以及更不着边际的道德评判遮盖下,真正的批评
不多见。二则因为范曾的作品在大众的视野里已经存在了三十多年。无论褒贬,他已是
当代中国人艺术认知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对范曾艺术的反思,也是对我们自己欣赏
水准的反思。
在我印象中,首度接触范曾作品,当是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小说《药》的两幅插图
。在那个年代,中国传统白描蜷缩在《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连环画中,能堂皇入
选教材的优秀作品太少了。相信很多学生和我一样,一笔一画地将那两幅插图临摹了不
止一次,只是并不知道它们出自范曾手笔。
范曾的功夫,七成来自白描。他曾放话“国内白描无人比肩”,未必全是虚言。他
就读中央美院时,师从蒋兆和、李苦禅、李可染、刘凌沧等人,功底打得比较扎实。毕
业后到故宫博物院工作,跟随沈从文先生编绘中国古代服饰资料,期间在白描上更是痛
下苦功... 阅读全帖
S********r
发帖数: 349
12
提到徐悲鸿,通常最先想到的是他笔下的奔马。其实除了奔马,他还留下了不少传奇。
其中一件,就是倾家荡产购回画圣吴道子的《八十七神仙卷》,而且还是两次,同一幅
画。
要说这个,还得从“吴带当风”说起。“吴带当风”,是专指吴道子的画风,以下是网
上找到的详细描述:
http://baike.baidu.com/view/7709.htm
“吴带当风”,中国画术语。是对吴道子人物画风格的概述。吴道子(约686-760)是
盛唐最杰出的画家,在宗教画上成就突出。在用笔技法上,他创造了一种波折起伏、错
落有致的“莼菜条”式的描法,加强了描摹对象的份量感和立体感,他突出了人体曲线
和自然的结合,这种画风在后来的西方也有一定的影响。所画人物、衣袖、飘带,具有
迎风起舞的动势,故有“吴带当风”之称。 后人亦以之称美其高超画技与飘逸的风格。
下面的视频详细介绍了画圣吴道子的风格和作品,包括那幅著名的《八十七神仙卷》:
至于徐悲鸿和《八十七神仙卷》的结缘,以下是找到的详细描述:
http://www.cctv.com/lm/235/64/85899.html
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中,存放着一件极其珍贵的国家一... 阅读全帖
d******0
发帖数: 1598
1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书blabla(2)
那么接下来,关于当代或现代或不管什么代,我们还是可以聊几句的。去年回国的时候
因为来回坐飞机实在无聊,就买了本刘震云先生的《一句顶一万句》,据说是某年的茅
盾文学奖。又据说获奖当年全国只卖了几十本。小说写的挺好看,文字颇有特色。尤其
是头半部《出延津记》。几代人几代事错错落落密密麻麻,又都十分拧巴,最后终把男
一号推出了延津。这大概就是作者眼中所谓的命势。好几个人物写的都很出彩,尤其是
意大利传教士老詹。但我怀疑老詹的故事,大多可能是真事。倘若不是真事,那也没什
么不好,无非就是我更佩服刘震云了。然而后半部《回延津记》就没了前半部的那种气
蕴。到了结尾,我甚至找不到了焦距。也可能是我耐心不够吧。但总之前半部绝对值得
一看。令人绝倒的倒是封面封后的几位名家书评推荐:小说文字返璞归真浑然天成,广
大读者有福啦,恭喜刘震云升级成功,blablabla。我真不知道这些在网络上挪下屁股
都要引出上万份关注回帖的先生大人们到底有没有稍微用点心读读他们推荐的这本小说
。刘先生的确在狂用浅词短句,刘先生的确在尽量躲避文辞繁藻。但这恰恰说明了整部
小说的文风是刻求出来的,文字是经过作者精心排布筛选的。有...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2367
14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西闪评范曾
【 以下文字转载自 Histo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nprc (Shrek),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谁有黄永玉骂范曾?这里是范曾骂黄永玉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Aug 13 22:25:49 2011, 美东)
西闪评范曾
有朋友打趣我,说你批评了黄永玉,何不说说范曾?言下之意,我得一碗水端平。可是
,他二人的艺术并无本质联系,也缺少可比之处。更何况,在我的心目中,黄永玉值得
批评,范曾却不值得,又何必浪费笔墨?可是很快我就意识到,范曾先生的确“值得”
一说。一则我发现,在不着边际的夸赞以及更不着边际的道德评判遮盖下,真正的批评
不多见。二则因为范曾的作品在大众的视野里已经存在了三十多年。无论褒贬,他已是
当代中国人艺术认知的一部分。某种程度上,对范曾艺术的反思,也是对我们自己欣赏
水准的反思。
在我印象中,首度接触范曾作品,当是语文课本里鲁迅先生小说《药》的两幅插图
。在那个年代,中国传统白描蜷缩在《三国演义》、《西游记》等连环画中,能堂皇入
选教材的优秀作品太少了。相信很多学生和我一样,一笔一画地将那两幅插图临摹了不
止一次,只是并... 阅读全帖
z***c
发帖数: 2959
15
范曾:蝜蝂外传——为黄永玉画像
发布时间:2011-01-22 08:58 作者:范曾 字号:大 中 小 点击:2709次
我忍耐着,一月月、一年年的忍耐着,黄永玉以他那毒戟般的心灵、蛇舌般的刀笔
,向我一次次的攻击、刺伤和宰割。我遍体鳞伤、身心交瘁,但黄永玉的艺术到底如何
?人品到底如何?他为什么这样恨我?这对世人是团团的迷雾,我今天作一次彻底的、
公正的剖析。我耻于与黄永玉再有任何的交往,包括答复他对我的攻击,我这篇文章是
对他的最后回答,使他知道,在中国不要以为可以仗势欺人、为所欲为,上帝给每一个
人平等的权利。在中国也没有什么高等华人。
一评黄永玉的画:国画尚未入门
黄永玉的画巧密有余而睿智不足,停留在艺术的浅层智慧,而无佛家所谓的深入法
性的“如有智慧”。他早期的木刻作品极尽工细而殊乏醇厚内涵,善用刀法变化而不善
用黑白对比,尚不能见彦涵、古元等大师项背,不可在一流版画家中厕身。十年前初学
中国画,由于缺乏中国画的笔墨功底,用排笔、排刷、丝瓜囊和大片水粉色彩作画,这
未始不是一法,然而由于黄氏作画,心浮气躁,其所作国画,类多线条破败、色泽淆乱
,油画家以为无色彩而国画家认为无... 阅读全帖
t***h
发帖数: 5601
16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8761428/
2009-11-23
王亭之读《推背图》文章一组
眼看浩劫無由挽
當「特異功能」突然變成「社會現象」之時,王亭之為之憂心,不斷為文,叫千祈不可
將之渲染,弄到成為「怪力亂神」。那時候,還有人誤會王亭之是對人不對事。
王亭之的劣徒,幫嚴大師一行打開泰國市場,王亭之聞訊,怫然不悅,其時那些劣徒,
大概還以為是師父脾氣僵。
其實通通不是。只是因為王亭之識歷史,又識「大玄空」,故甚為擔心大陸會有亂局耳
。──現在,果不幸而測中,王亭之可謂枉拋心血,枉開罪人。
不談術數,只談歷史,每逢世變,「怪力亂神」心然成「社會現象」,而讀書人亦必隨
而有邉樱y治者亦必加以鎮壓,國邚拇司蜁ソ撸瑖乙啾匾蛑畡颖U。
以清末為例,明明是標榜「反清復明」的義和拳,會忽然受到清廷扶掖,改為標榜「扶
清滅洋」,此豈非怪事也耶。而當日的義和拳,刀槍不入,咒水戒煙,其非「特異功能
」而何耶?
至於知識分子的邉樱瑒t有「公車上書」,「百日維新」。清廷捉人,殺人,最後弄到
自己覆亡。
比對今日歷史,**一向反迷信,竟然會忽然提倡「特異功能」,而... 阅读全帖
y***k
发帖数: 1078
1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曾经的阅读体验
上中学,大学时,乱读过若干小说,现在想想还有印象的,好像基本上都是比较传统风
格的作品,那种读起来很舒服的。
首先是阿城的三王,当时很震撼:在那么多的伤痕文学之中,这个实在是鹤立鸡群。他
的白描冲淡的风格,对普通人的坚韧和突然焕发的光彩的描写,非常吸引人。阿城好像
还是“寻根文学”的大将(当然他自己不见的认同那个标签)。我觉得阿城是真正白描
手法出生入化的作家。可惜他后来的作品不多,也不知道为什么来美国了。后来哈尔滨
好像一个叫阿成的,也写民俗民情的小说,写的也很好。但比起钟阿城,还是差不少。
还记得的有刘庆邦和迟子建,作品都富有诗意,文字非常好,白描功夫都很高。不过刘
庆邦作品不记得了。迟子建记得一个《清水洗尘》。贾平凹《废都》之前的作品也很喜
欢,象《浮躁》,商州系列。铁凝的短中篇也很喜欢。
很多文人小说我也很喜欢看,都是比较中正平和,怨而不怒型的。比如宗璞的《野葫芦
引》。不过好像是在《南渡记》里吧,宗璞写一对夫妻尖酸刻薄,应该是以钱钟书和杨
绛为原型,很好玩。汪曾祺的也很喜欢,现在能记得就是《受戒》。林斤澜的也很不错
。杨绛的散文也不错,但总觉得不经意间,她就把自己和别人划开了...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6689
1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多情的背影——读《八九十枝花》
用“素静”来形容沈书枝的《八九十枝花》,我觉得很合适。
但沈书枝的“素”并不是平淡。她的文字里藏了一个又一个多情的背影。
《八九十枝花》写的是沈书枝回忆里的乡村,安徽南陵。我这北方的孩子对江南本
就疏远,从小在城市里长大距南方的乡村就更加陌生。但沈书枝文字里的这个乡村,却
是那么柔软动人。这个柔软,不是因为她只写回忆里的美好童年,只写那些快乐的,美
丽的,有趣味的风物。她也写乡村劳作的苦,比如种瓜的不易,养鱼塘的累,冬天里从
凉水坛子里掏年糕的冻,成长中无时不刻的饥饿,甚至很多贫瘠生活中人的残酷,大人
用竹丝子抽小孩子的小腿,酒后的打骂,受了委屈和怨气,活活把家养的好狗吊在门板
上打死的狠。
文字里的柔软,在写字人的多情,对草木,对人物,对故土,对旧时光的深切怀念
,所以才那么细致入微地观察、描述。在文字的世界中,在记忆的空间里,升华出一个
减法之后的,最美好最天真纯然的南方的乡村。
看她怎么写春耕。
“春耕时候,田里灌满冷水,爸爸扶着犁,用鞭绳赶牛。犁铧带着锋利的银光一路
潜行,紫云英簇簇的花被压到初见阳光的黑褐泥土下。水牛伸长了被田水溅得湿漉漉的
脖子,时时想去够一口从缝隙里露出来...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7016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克制与哀婉
^_^,在我眼里席慕容用词不算精致
席慕容不用花哨技巧,这是她厉害的地方。不用花哨技巧,就假不起来。任何艺术,最
厉害也最有感染力的手段,是最简单的,就是白描。白描用得好,看似漫不经心的三两
笔,境界全出。白描能力是跟抽象概括能力结合在一起的,关键在于要知道描什么,不
描什么。这可能跟席慕容是画家有关,长期的绘画训练给了她精准的眼光。
c***s
发帖数: 70028
20
8月初,上海,在第12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期间,某公司举办的“游艇派对”随着不断升级加码的爆料上升至“门”,直至掀起“风暴”。Showgirl、游戏玩家、加长悍马、游艇、比基尼这些元素在坊间的口耳相传下,在一张张据传是现场照片的曝光下,迅速发酵,最终演变成由外围、夜场、土豪、群趴等敏感词组合而成的黄浦江“海天盛筵”。然而,在喧哗与骚动的背后,只有一种暧昧的气息在煽风点火,事件本身的摸样因为当事人的缺席而扑朔迷离。近日,“Showgirl游艇”活动的组织者杨先生和参加当晚活动的Showgirl林镁希接受了网易娱乐的专访,他们试图以尽可能详尽的白描、有问必答的对谈、以及各色证物的展示来还原这一出在网络传言中几近失控的“土豪游戏”。
chapter1:当事人描述
主办方:
土豪服务回馈玩家
早在ChinaJoy开幕首日,就有网友爆料,夜幕背后,Chinajoy上的一些Showgirl就脱下光鲜亮丽的外衣,脱不开的是“外围”的嫌疑。该网友还随之附上一份Showgirl过夜价目表。也许是缺乏形象上的联想度,简短的文字叙述并未在网上激起太大的波澜。8月4日,一组香艳热辣...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1
showgirl林鎂希生活照
8月初,上海,在第12届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期间,某公司举办的“游艇派对”随着不断升级加码的爆料上升至“门”,直至掀起“风暴”。Showgirl、游戏玩家、加长悍马、游艇、比基尼这些元素在坊间的口耳相传下,在一张张据传是现场照片的曝光下,迅速发酵,最终演变成由外围、夜场、土豪、群趴等敏感词组合而成的黄浦江“海天盛筵”。然而,在喧哗与骚动的背后,只有一种暧昧的气息在煽风点火,事件本身的摸样因为当事人的缺席而扑朔迷离。近日,“Showgirl游艇”活动的组织者杨先生和参加当晚活动的Showgirl林镁希接受了网易娱乐的专访,他们试图以尽可能详尽的白描、有问必答的对谈、以及各色证物的展示来还原这一出在网络传言中几近失控的“土豪游戏”。
chapter1:当事人描述
主办方:
土豪服务回馈玩家
早在ChinaJoy开幕首日,就有网友爆料,夜幕背后,Chinajoy上的一些Showgirl就脱下光鲜亮丽的外衣,脱不开的是“外围”的嫌疑。该网友还随之附上一份Showgirl过夜价目表。也许是缺乏形象上的联想度,简短的文字叙述并未在网上激起太大... 阅读全帖
i****1
发帖数: 84
22
家长和孩子在北京儿童医院的候诊室等候。(2016年12月18日)
在今天的互联网世界,什么文章能立刻变成网红文?署名李可的一篇文章,一上网就引起十万多人的关注,引起广泛的共鸣和传播。这篇文章讲的是一位北京老人罹患流感送进医院不久死亡并随之火化的过程。作者讲述了在北京求医之艰辛,过程之复杂,耗费之巨大,牵扯的家庭和社会资源如此之多,引起很多读者的反响。有评论指出,这篇文章抓住了中国最有发言能力的中产阶级的苦闷心态,将中国、中产、中年这“三中全汇”于一炉,是写给全体中产阶级的一份“医嘱”。
这篇文章作者是“李可”,南方人,北京公司高管,同东北人妻子岳父母住一起。文章很长,有两万多字,最初是在微信上发出来的,一夜之间,在网络疯传,“席卷舆论场”,读者网评无数。网络作者令狐卿(搜狐网)发表评论说:“它像一段无词的歌曲,每个人都在旋律中注入想法。”
生命、死亡、爱情,是文字、文章永恒主题。
李可的文章是这位南方人发自肺腑的一段“挽歌”,它用浅显直白甚至白描的形式,讲了一个令读者心酸的故事:60岁的岳父,因为一场感冒,就在北京医院里躺倒直至生命最后衰竭、离世并火化。
为何小小感冒能要人命?这个问题...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36950
2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愚公感到很失败
我画的多好,怎么叫白描了,我都画了两张颂扬夏将军的历史功绩了 哈哈哈

:白描了两天
a**********u
发帖数: 28450
24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走近真实的路遥zz
我觉得这段话说得很中肯:
作为“农民的儿子”的路遥希望妻子是一位能体贴入微,对自己学习、工作,都能够有
所帮助的妻子。在潜意识里,也许只有《人生》中的“刘巧珍”才是他最好的“媳妇”
林达是一个具有“小资”情调和独立意识、事业心极强的现代知识女性。让她放弃事业
心甘情愿地去做一个家庭妇女,那是万万不可能的。而半夜写作、通宵达旦,早晨从中
午开始,尤喜独处而又时常“封闭”自我的路遥让林达难以适应、无法容忍。在林达看
来,她希望有一个体贴自己能够保持正常的夫妻生活的好丈夫,而不是一个不管家,甚
至一个不管她的贴着各种光环的“圣人”。在生活习惯、性格上的差异也越来越凸显,
一度达到激烈冲突的程度。短短几年时间,路遥和林达就行同陌路。
走近真实的路遥
文/王爱忠

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流星,在短暂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
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其作品展现出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无数读者心灵,
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征程。可路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
的郁闷、痛苦和煎熬,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
。让我们走近路... 阅读全帖
j********1
发帖数: 408
25
来自主题: FleaMarket版 - [合集] 为什么不要与notnow交易
☆─────────────────────────────────────☆
yykk (幽兰花雪) 于 (Thu Dec 9 02:41:20 2010, 美东) 提到:
版主不让我跟帖说这事。那我就另外发帖说说。
你卖卡就卖卡。我发帖收卡,你嫌低就不卖。发信给我要卖卡。末了控诉说你的卡都是
九折换来的,要不是等钱用就屯着了。 搞的我像黄世仁似的。最后来句不喜欢讨价还
价。 我哪里和你讨价还价了? 你这种心态还是不要出来卖卡了。 谁买你的卡都像乘
火打劫的。
☆─────────────────────────────────────☆
notnow (whynot) 于 (Thu Dec 9 02:57:20 2010, 美东) 提到:
是谁要在运费上跟我计较的?
我的卡愿卖谁卖谁,
没卖给你就成了别人也不要跟我交易的理由?

☆─────────────────────────────────────☆
karpar (回复正常) 于 (Thu Dec 9 02:59:18 2010, 美东) 提到:
你收多少运费?
☆──────────... 阅读全帖
h******n
发帖数: 605
26
来自主题: Craft版 - 娃娃(2):家庭成员
是啊,我喜欢画画。但只会画白描,就是像小时候小人书上的那种画,从来都不用橡皮
。素描水彩也画,但是不如白描拿手。现在没事我在家还画呢。画衣服样子和画画就完
全不同了,先量好身体的尺寸,再套公式计算,像做衬衫,裤子,西服等等都是固定的
步骤。我上初中时学校里有裁减课,这些都学过了。其实只要有兴趣,有耐心,谁都能
做的很好。先天后天的好像没多少关系,呵呵。
d******0
发帖数: 1598
27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撒玛利亚十二记

我个人有种偏见,总觉得以短篇的size,似乎不大适合你说的表现生活原貌的文本风格。
或者说,那种白描式的写法,在中长篇的size更有威力。
当然,这些在高手看来都不是问题。比如说张爱玲的色戒。既白描,又简省,而且上面
文本是冰山一角,字里行间才是水下的大部分。绝对是短篇里上乘的上乘。
至于这个小故事,太业余,仅供诸位同学消遣消遣了。
a*********3
发帖数: 660
28
01.《将进酒》·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
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
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
侧耳听:钟鼓馔玉何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
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
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唐代李白沿用乐府古体写的《将进酒》,影响极大。虽然在思想内容上得不到历代
主流意识的推荐,但从艺术和诗的角度看,仍然是一首十分完美的诗。此诗在喜欢喝酒的
广大群众中影响是不同凡响的。
02.《水调歌头》·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
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
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1...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大家也来谈谈自己喜欢的作家吧
说得挺好啊,我也是纯凭自己的感觉。祥林嫂孔乙己死得好像不算突然,也是一点点下
坡路地走,从发呆,到血色没有了,脸瘦了,到头发白了,眼珠间或一轮。我觉得他的
写法是没有陪伴以温情脉脉的同情叹息,只有冷冷的白描,对孔乙己还不客气,就容易
让人觉得硬。他看不起软绵绵的文字,写个情诗也不好好写,非要嘲讽一番。他喜欢嵇
康,喜欢魏晋风骨,心里苦闷,外有傲骨吧。周作人的文字很静,很炉火纯青,不过我
看他的白描前看后忘,记不大住。
z*i
发帖数: 58873
3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吴虹飞:《敦煌》
我文青的时候也写过一篇关于敦煌的。。。厚脸皮也贴出来吧。。。
"十年前,几乎是漫无目的一个人背包去了敦煌。
那时候敦煌还没有通火车,所以从嘉峪关过去的长途汽车上挤满了人,有看书的,有聊
天的,有睡觉的。汽车很脏很旧,而前方的国道完全的空旷,司机仿佛是在跟随手头烟
卷的燃烧来决定汽车应该的速度,忽快忽慢。而窗外的景色则与车速没什么关系,好像
一部镜头固定不变的电影 -- 上面是蓝色,然后是黄色,最近处是公路边缘的青色 --
一切都没变,但一切都在动,急速的不断的划过。
车突然停了,沙尘暴 -- 西北的沙尘暴根华北的不一样,因为舞台的大小完全不同。在
天津北京附近没有这样四面都是地平线的开阔,所以即使看不见,你也知道在你500米
的前方可能是立交桥,或者是房子。而在这里,黑色的沙尘充满了四维让所有的地平线
完全消失,忍不住想,难道整个世界都变成这样了么。
敦煌到了。敦,大也;煌,盛也。而敦煌其实是一个小城。
城外的颜色是黄色,有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阳关,玉门关。鸣沙山的沙真的会响
,月牙泉的水也如月亮一般的变化。骆驼其实很温顺,从几十米高的沙山上快速滑下来
比想象的更刺激。在夕阳与残阳...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1
赞你。为啥为了听瓦格纳再去学德语就不cost efficient?我上过褚孝泉的课,他也是
对语言(也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一切知识)极为痴心的人,他觉得德语非常重要啊,所以
花公共汽车的时间去学。我本来论文想做德国哲学的,就是因为不懂德语,被老板枪毙
了。我对语言的兴趣远不及文学哲学,惭愧啊。
好啊,有机会找pendulum读读。玫瑰之名我是大段大段跳着读的,dan brown倒的确是
一口气读完的……上次你和satas说故事之外的背景白描重要,我还没来得及回,我是
觉得背景白描要让读者觉得和自己relevant,即使在讲历史但似乎就在讲当下,有一种
跨时空的共鸣,而不只是作者个人爱好的自我发挥。

the
b*s
发帖数: 82482
32
我又不是去学哲学,听歌剧德语太没用了啊,除了瓦格纳,德语歌剧比起意大利歌剧和
法国歌剧,至少是数量上少太多了。经常演出的,除了瓦格纳,还有那个Salome,再就
没有什么了啊……
德语的歌剧,可能就是比英语的多一点,呵呵。不过,上次在Met上的塞维利亚的理发
师居然是英语演唱的!@#$%

赞你。为啥为了听瓦格纳再去学德语就不cost efficient?我上过褚孝泉的课,他也是
对语言(也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一切知识)极为痴心的人,他觉得德语非常重要啊,所以
花公共汽车的时间去学。我本来论文想做德国哲学的,就是因为不懂德语,被老板枪毙
了。我对语言的兴趣远不及文学哲学,惭愧啊。
好啊,有机会找pendulum读读。玫瑰之名我是大段大段跳着读的,dan brown倒的确是
一口气读完的……上次你和satas说故事之外的背景白描重要,我还没来得及回,我是
觉得背景白描要让读者觉得和自己relevant,即使在讲历史但似乎就在讲当下,有一种
跨时空的共鸣,而不只是作者个人爱好的自我发挥。
the
b*s
发帖数: 82482
33
Dan Brown太小儿科了,把很多东西都dumb down了。Eco好像也是教廷的死对头,呵呵
……

赞你。为啥为了听瓦格纳再去学德语就不cost efficient?我上过褚孝泉的课,他也是
对语言(也对文学历史哲学等一切知识)极为痴心的人,他觉得德语非常重要啊,所以
花公共汽车的时间去学。我本来论文想做德国哲学的,就是因为不懂德语,被老板枪毙
了。我对语言的兴趣远不及文学哲学,惭愧啊。
好啊,有机会找pendulum读读。玫瑰之名我是大段大段跳着读的,dan brown倒的确是
一口气读完的……上次你和satas说故事之外的背景白描重要,我还没来得及回,我是
觉得背景白描要让读者觉得和自己relevant,即使在讲历史但似乎就在讲当下,有一种
跨时空的共鸣,而不只是作者个人爱好的自我发挥。
the
l****i
发帖数: 20439
3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合集] 神韵不值得买票去看
☆─────────────────────────────────────☆
CONFIDENCE (CONFIDENCE) 于 (Wed Jan 9 17:13:42 2013, 美东) 提到:
说是本月在Costa mesa上演
☆─────────────────────────────────────☆
qilikala888 (qilikala) 于 (Wed Jan 9 17:15:40 2013, 美东) 提到:
轮子功的

★ 发自iPhone App: ChineseWeb 7.7
☆─────────────────────────────────────☆
lila (lila) 于 (Wed Jan 9 17:19:07 2013, 美东) 提到:
求生得生,求死得死.
☆─────────────────────────────────────☆
bos (Bart) 于 (Wed Jan 9 17:22:23 2013, 美东) 提到:
什么东西啊,这些个都是?
轮子功的
★ 发自iPhone App: Ch... 阅读全帖
l**********r
发帖数: 1325
3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克制与哀婉
我说的精致是小女人的精致,觉得她的东西不大气,非要说白描那也是工笔白描了,她
语言相对来讲还是细腻优美的。
我们各自保留自己的意见吧。
y***k
发帖数: 1078
3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中国小说很少有那种震撼人心的
是白描吧。说起来小时候读三国,真觉得是震撼人心啊,关羽的其酒尚温,诸葛的舌战
群儒,周瑜的醉酒风流。然后读红楼,一个白雪琉璃世界,和它的毁灭,也很震撼人心
啊。 其他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甚至杨家将。
以后我也是更喜欢白描的作品,像阿城的三王等。反而看到很多细致的心理描写觉得琐
碎。
i***a
发帖数: 11826
37
(2)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少年凌云
徐悲鸿,本名徐寿康,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书画人家。甲午战争之
后的中国,困顿不堪。童年时代的徐悲鸿,在贫寒中挣扎,不求闻达。他是家中的长子
,6岁习字,9岁习画,13岁即随父亲行乡走里、卖字卖画。
图1是现存的徐最早的作品,白描戏曲水人物《时迁偷鸡》,为徐17岁
时投稿上海某报画展二等奖作品。带有乡村戏曲风格的少年习作,尤可见中国传统白描
笔力。
后来,父亲长期患病,去世。作为长子,徐悲鸿走上了文士漂泊、独立
奋争的道路。。。
他曾历次闯荡旧上海,学画、求职、求学。。。在生活困窘时,被赶至
街头,在黄浦江畔彷徨,幸未飞花逐江水。。。由于家境贫困,夜里悲从中来,有如鸿
雁悲鸣,因此改名“悲鸿”。
短短数年里,他终以扎实的功底和技巧,盛名京沪。之后,他入读复旦
公学(复旦大学前身)法文系半工半读。其才华亦深得康有为赏识,成为康有为入室弟
子。
徐悲鸿的青年时期,曾与中国文...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8
转贴两篇陈忠实发在上海新民晚报上的短文,其中95年的那篇里有他和贾平凹、路遥、
京夫、子页、白描这几位陕西作家在1985年的合影。贾平凹比较矮……路遥圆咕隆冬鸡
蛋脸。陈忠实咋就让我想起李健了呢……
最初的晚餐
陈忠实
想到这件难忘的事,忽然联想到“最后的晚餐”这幅名画的名字,不过对我来说,那一
次难忘的晚餐不是最后的,而是最初的一次,这就是我平生第一次陪外国人共进的晚餐。
那时候我三十出头,在公社(即现今的乡政府)学大寨正学得忙活。有一天接到省文艺
创作研究室(即省作协)的电话,通知我去参加接待一个日本文化访华团。接到电话的
最初一瞬就愣住了,我的第一反应是我穿什么衣服呀?我便毫不犹豫地推辞,说我在乡
村学大寨的工作多么多么忙。回答说接待人名单是省革委会定的,这是“政治任务”必
须完成。这就意味着不许推辞更不许含糊。
我能进入那个接待作陪的名单,是因为我在《陕西文艺》(即《延河》)上刚刚发表过
两个短篇小说,都是注释演绎“阶级斗争”这个“纲”的,而且是被认为演绎注释得不
错的。接待作陪的人员组成考虑到方方面面,大学革委会主任,革命演员,革命工程师
等,我也算革命的工农兵业余作者。陕西...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39
与之前所写的帖子不一样,我决定先贴歌词,再来分析歌词。《补习街》是郑智化写的
最现实的作品之一,另外一首歌叫《阿飞和他的那个女人》也是很现实的。
黄昏的斜阳 映着发亮的看板
黄色的脸孔 映着苍白的眼光
你在汗水和书包 擦肩而过的样子
仿佛迫不及待想要逃离拥挤的补习街
完全白描的写法,写一群补习的学生,黄昏里放学归来,脸色苍白,汗水和书包,一下
子把补习生的形象写的跃然在纸面。
深度的近视 凝视模糊的未来
点燃的香烟 打发无聊的现在
你在别人的眼里 不被允许的样子
仿佛毫不在意用你的方式固执地存在
这也是白描的写法,但是第一段是写景,这一段是写景的同时变成写人生,补习生是麻
木的,也是害怕去想象未来的。补习生和高中生不一样,和大学时候也不一样,感觉是
这两者的中间的混合。
在这条拥挤的补习街
在文凭统治的世界
出轨的你就像被遗弃的小孩
一个人在荒唐中长大
在这条拥挤的补习街
在补习街外的世界
课本里教的和现实里所学的
成了一种彼此矛盾的对立
矛盾的对立
文凭统治世界,现在的时间也是看文凭的,你没文凭就没有那个敲门砖,因为有些单位
招人,都有最低条件是什么学历,还是需要什么样子的学校,一般... 阅读全帖
s****t
发帖数: 17096
40
其实贾樟柯一直不算能讲好故事的导演
这能得最佳故事奖,到时候挺期待看一下
不过这种白描掺杂了目前国内很浮夸的态度,包括电影和平民的政治讨论,在这个环境
下有多少还是电影本身都不得而知
窃以为电影都是有主题的,除了纪录片或者伪真实的传记片,可以以贴近现实为主。其
他电影如果以大众为为受众,则基本的旋律是应该有的。如果一部以现实为题材白描的
电影带来很大的冲击,不多不少是个遗憾。
m******1
发帖数: 19713
41
来自主题: PhotoForum版 - 贴片儿吧 - 两个岛屿
再瞎说几句
我觉得摄影作品,要么就是给人一种视觉上的冲击力,比如象唯美主义的传统的糖水风
景照,要么就是给人一种感情上的冲击力,比如象写实主义的马格南。后者类似于文学
作品里的白描的手法,从头到尾没有矫情的噱头,貌似平铺直叙,实际上内含着汹涌的
冲突,这种震撼往往来自于太过残忍的真实。这个stephen shore到底是有了白描的一
面,我却看不见它要表现的东西。
I*****s
发帖数: 3995
42
(zz)
真实的路遥与真实的《平凡的世界》
2015-02-28书房记
文/王爱忠
路遥,中国当代作家,生于陕北清涧县一个世代农民家庭,其代表作《平凡的世界》以
其恢宏的气势和史诗般的品格,全景式地展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
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该作获得第三届茅盾文学奖。1992年11月17日因肝病早逝,年仅42
岁。本文为你记录路遥: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一生。
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颗流星,在短暂写作生涯里,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
道难以磨灭的辉煌。其作品展现出奋斗不息的昂扬斗志曾经感染了无数读者心灵,激励
着一代又一代青年走向了自己的人生征程。可路遥的一生经历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郁
闷、痛苦和煎熬,以至于他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去完成《平凡的世界》这部长篇小说。让
我们走近路遥,一起去感悟他平凡而又悲壮的人生旅程、透视其鲜为人知而又跌荡起伏
的内心世界。
终生与贫穷为伴
路遥1949年12月3日生于陕北清涧县,原名王卫国。他的家庭是一个人数众多的群体。
父母亲是目不识丁的文盲,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身高只有1.5米左右的父亲用一副
侏儒般的钢铁双肩,挑起了全家十口人的生... 阅读全帖
y**********n
发帖数: 39
43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转】只是欢喜随意而至
1
一片沼泽,潮湿泥泞,草很深,一家人也没有,只有对面山坡上远远能看到两个毡房。
三个女人把货卸下来,卸到被窝铺盖的时候,下起了雨,雨很快把被子湿透了。她们从
林子里拖了几根碗口粗的倒木,栽在沼泽里比较平的地方,搭一个架子,上面盖上棚布
和塑料布。到处都歪歪斜斜的,一看这个家里就没有男人,一点劲儿都没有。
风半夜刮起来,越刮越暴躁,开始不分东西南北地乱吹,柱子嘎吱乱响,帐篷顶要鼓破
一样,又象突然被狠狠地吮一下,“吧”地一大声,沉重地塌下来。
姑娘裹着被子坐起来,大声喊“妈妈------”
风猛地一下就停了,她们全都静下来,不知道为什么而害怕。风停了,帐蓬还在喘息一
样地轻轻抖动。她感觉到她妈也在黑暗里坐了起来,但什么也没说。过了很久,在帐蓬
另一边,外婆说:你们听-----
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近,越来越密,但不是风,头顶的蓬布上有一道被风吹裂的缝,
四下漆黑里,看不到,但能感觉到什么冰凉的东西从那一处正长驱直入。
直到最后,一滴很大的水落到了脸上-------雨下来了。
2
这本来是一个天然含有隐痛的命运-----三代女人来到新疆的腹地阿勒泰,在一个哈萨
克的聚居区,在沼泽地里扎根...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11826
44
(2)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少年凌云
徐悲鸿,本名徐寿康,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书画人家。甲午战争之
后的中国,困顿不堪。童年时代的徐悲鸿,在贫寒中挣扎,不求闻达。他是家中的长子
,6岁习字,9岁习画,13岁即随父亲行乡走里、卖字卖画。
图1是现存的徐最早的作品,白描戏曲水人物《时迁偷鸡》,为徐17岁
时投稿上海某报画展二等奖作品。带有乡村戏曲风格的少年习作,尤可见中国传统白描
笔力。
后来,父亲长期患病,去世。作为长子,徐悲鸿走上了文士漂泊、独立
奋争的道路。。。
他曾历次闯荡旧上海,学画、求职、求学。。。在生活困窘时,被赶至
街头,在黄浦江畔彷徨,幸未飞花逐江水。。。由于家境贫困,夜里悲从中来,有如鸿
雁悲鸣,因此改名“悲鸿”。
短短数年里,他终以扎实的功底和技巧,盛名京沪。之后,他入读复旦
公学(复旦大学前身)法文系半工半读。其才华亦深得康有为赏识,成为康有为入室弟
子。
徐悲鸿的青年时期,曾与中国文...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856
45
《朝元仙仗图》
作者:宋.武宗元
《朝元仙仗图》长卷,无款印,后面有元赵孟题字,定为是
武宗元真迹,此图和《八十七神仙卷》一样,都是宋代宫观
壁画的“小样”,是留备后世修补壁画破损之对照,也可为
师徒世代相传的“秘本”,山西永乐宫早年曾存有此壁画小
样。小样粉本一般是白描稿,此图在白描稿上稍见墨染。此
画的内容描写的是道教神话:“南极天帝君”和“东华天帝
君”一同前往朝谒“元始天尊”时与随从的神仙共同组成的
队伍行列。本图从左向右排列,以东华、南极二帝君为中心,
首尾有 神将护卫,行列中有金童、玉女、仙伯等不同人物。
八十八个神仙共四种类型,头上有“圆光”的即两帝君;十
一名男神仙(其中“扶桑大帝”头上亦画圆光);八名武装
甲胄神将和六十七名女装神仙,即道教神话中的“金童”、
“玉女”,但都作女妆。整个行列的人物形象,是按道教规
仪来描绘的。在天桥之上,神仙行列浩浩荡荡,仙乐齐鸣,
款款而行进。天桥两侧栏槛曲曲折折,桥下开满莲花,祥云
浮动,瑞气升腾,一派仙境。虽是神仙,画家着力塑造人物
的个性。东华帝君,高大俊伟,头戴仙冠,眉字轩昂,背有
灵光,姿态潇洒。神将口吐神火,八面威风。众女
g***y
发帖数: 16371
46
来自主题: Arts版 - 荷叶罗裙一色裁 (转载)
哈哈,又见王叔晖。。。算起来她也是我最早的一位启蒙老师了
很小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王叔晖工笔仕女图,里面图文并茂的讲作画过程和她的
代表作品,其中就有这幅易安居士燕居图,还有另外一幅涉江采芙蓉也印象深刻。不
知道和你说的这本书是不是完全一样。哪一年的倒还真不记得了,那个时候看书不在
意版本和出版社。之后就一直陪伴了我的大部分青少年时期。临摹过很多她的作品,
不过都是线描的,直到开始认真的找了一个老师画速写,才慢慢放弃了白描。
其实国画的主要内容是用线或者是用墨,也叫用色。严格的讲我当时主要就是拿铅笔
临摹之后偶尔勾勾线条上上色,也大都是为送同学这么做的。我其实对国画的了解并
不多。那个时候就是纯粹的觉得好看而去画,并不多考虑它的艺术价值。直到现在我
对国画了解也不多,实在不敢多做评价,版上关于国画和书法的帖子我一般回的较少
也是这个原因。哈哈,看到wh的推荐多说俩句吧,要不然辜负了她的吹捧,哈哈哈~
至于你的那张画,背景有点繁琐了,虽然画的狠细可是不突出重点,有点喧宾夺主的
意思了。而且你的墨色分得不够,一幅画当中,今天即使是国画也是区分黑白灰的,
也就是国画中的墨分五色,你的画面显...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16371
47
☆─────────────────────────────────────☆
iyiya (钟粉良民~) 于 (Fri Apr 8 00:02:59 2011, 美东) 提到:
BBS的艾的贴子全上了首页,以前不了解的人都知道了。
艾现在肯定笑不动,连早上的英文广播都提到伊是Olympic Game的艺术指导。
有作品肯定就有争鸣,很多艺术家其实当时都不能为大众接受,樊高的自画像估计当时
扔街上都没人捡。特别现在已经没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很多艺术家博的就是标新立意。
葵花子也不错,但是有些作品确实很惊世骇俗。
在BBS上争论没什么意思,呵呵。不如强人们大家都贴些自己知道的艺术品或者其他作
品,让其他人参观一下?:)
看这个censorship现代艺术~~:)。作者是罗马尼亚的Dan Perjovschi,也算有名,小
型展馆收藏,也是批判政治和censorship的,风格温和,可能更为大众或主流接受,呵
呵。
☆─────────────────────────────────────☆
rodney (=) 于 (Fri Apr 8 00:05:22 2011,... 阅读全帖
i***a
发帖数: 11826
48
(2) 博观而约取, 厚积而薄发---少年凌云
徐悲鸿,本名徐寿康,1895年出生于江苏宜兴的书画人家。甲午战争之
后的中国,困顿不堪。童年时代的徐悲鸿,在贫寒中挣扎,不求闻达。他是家中的长子
,6岁习字,9岁习画,13岁即随父亲行乡走里、卖字卖画。
图1是现存的徐最早的作品,白描戏曲水人物《时迁偷鸡》,为徐17岁
时投稿上海某报画展二等奖作品。带有乡村戏曲风格的少年习作,尤可见中国传统白描
笔力。
后来,父亲长期患病,去世。作为长子,徐悲鸿走上了文士漂泊、独立
奋争的道路。。。
他曾历次闯荡旧上海,学画、求职、求学。。。在生活困窘时,被赶至
街头,在黄浦江畔彷徨,幸未飞花逐江水。。。由于家境贫困,夜里悲从中来,有如鸿
雁悲鸣,因此改名“悲鸿”。
短短数年里,他终以扎实的功底和技巧,盛名京沪。之后,他入读复旦
公学(复旦大学前身)法文系半工半读。其才华亦深得康有为赏识,成为康有为入室弟
子。
徐悲鸿的青年时期,曾与中国文...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9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征文] 荷叶罗裙一色裁
我把goldy在arts版的专业回帖也转过来吧,供大家学习:
发信人: goldy (我邪恶的笑起来~), 信区: Arts
标 题: Re: 荷叶罗裙一色裁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3 23:38:59 2011, 美东)
哈哈,又见王叔晖。。。算起来她也是我最早的一位启蒙老师了
很小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王叔晖工笔仕女图,里面图文并茂的讲作画过程和她的
代表作品,其中就有这幅易安居士燕居图,还有另外一幅涉江采芙蓉也印象深刻。不
知道和你说的这本书是不是完全一样。哪一年的倒还真不记得了,那个时候看书不在
意版本和出版社。之后就一直陪伴了我的大部分青少年时期。临摹过很多她的作品,
不过都是线描的,直到开始认真的找了一个老师画速写,才慢慢放弃了白描。
其实国画的主要内容是用线或者是用墨,也叫用色。严格的讲我当时主要就是拿铅笔
临摹之后偶尔勾勾线条上上色,也大都是为送同学这么做的。我其实对国画的了解并
不多。那个时候就是纯粹的觉得好看而去画,并不多考虑它的艺术价值。直到现在我
对国画了解也不多,实在不敢多做评价,版上关于国画和书法的帖子我一般回的较少
... 阅读全帖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