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杨绛会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C*****e
发帖数: 2102
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家——读杨绛的《我们仨》
书是写得很感人的。
在实际生活里,我怀疑杨绛和钱有点过分自私,把孩子全当成自己的财产。钱瑗自己的
家庭,在书里几乎是不值一提。钱瑗生命中最重要的爱情,丧夫之痛,充当继母之难。
。在书里完全看不到。难道孩子只是自己的宠物吗?
我的表姐,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相亲来的老公也很能干,但是父母就是非常清楚地
摆出我们这一家子(现在又包括了孩子)不包括女婿的态度。去哪里旅游都是父母,女
儿与外孙。父母对女儿也非常好,伺候的了不得。可是我表姐看起来还是象个小寡妇,
一点不开心。
w*****e
发帖数: 684
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家——读杨绛的《我们仨》
嗯。回头再找那一本来看。总之钱媛是很可惜的。最可惜不是婚姻的挫折,或没有孩子
,而是英年早逝。这个不能太多责怪父母,却是这个三口之家最使人遗憾的事。
杨绛的作品文字细腻,才情横溢,的确让人爱不释手。但是读完了之后,更多的印象在
她的文字功夫上,相对来讲,总感到文章的立意比较牵强。就像吃奶油蛋糕,本是个蛋
糕,吃完却只留了一口奶油味。这个和楼上评钱钟书的意思是一样的。
不过文字功夫也是功夫。现在少有这么精细琢磨文字的作家了。
R*****g
发帖数: 682
3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一百岁感言·杨绛
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我今年一百岁,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走多远,寿命是不由
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
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 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
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细想至此,我心静如水,我该平和地迎接每一天,准备回家。
在这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
,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 你大度退让,人家
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
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时吃亏。
少年贪玩,青年迷恋爱情,壮年汲汲于成名成家,暮年自安于自欺欺人。
人寿几何,顽铁能炼成的精金,能有多少?但不同程度的锻炼,必有不同程度的成
绩;不同程度的纵欲放肆,必积下不同程度的顽劣。
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拥有金钱;拥有金钱未必得
到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保持知足常乐的心态才是淬炼心智,净化心灵的最佳途径。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
精神,这种快乐把忍受变为享...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杨绛先生去世,享年105岁
不排除很多人是为了跟风和博眼球
也许很多人根本不了解杨绛也没读过她的作品
但多多少少也知道有这个人,感叹一下缅怀一下无可厚非
而且我觉得更多的应该是对生死的感叹吧

的爱

发帖数: 1
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由杨绛先生的离世想到的
杨绛先生走了,想起来钱锺书那首著名的《赠绛》。
卷袖围裙为口忙,朝朝洗手作羹汤。忧卿烟火熏颜色,欲觅仙人辟谷方。
乍听起来,真是个知冷知热的好老公:
老婆每天为我做饭好辛苦哦,我好担心好担心你被油烟熏成黄脸婆呀。每当想到这些,我都想干脆不吃饭了,嗯,向仙人求个方子,辟谷去了。
然而,以我小人之心揣度出的背后的真实逻辑是:
如果寻不到仙人,找不到辟谷之方,我总不能饿死吧,饭还是要吃的。虽然我很心疼你,但是出于如上原因,老婆,这饭你该做还是得做啊!
其实通篇翻译过来就说了一句话(以一种我好关心你的方式):“你不给我做饭,我就饿死。”
你对老婆的心疼,还不敌你对下厨房这事的抗拒。
这就是为什么人们都说,宁可相信这世界有鬼,也不能相信男人那张嘴。
搞文学的男人尤甚。
u**h
发帖数: 509
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由杨绛先生的离世想到的
这个杨绛, 说什么去了牛津求学, 又去了巴黎大学,
怎么搞了半天连个学士学位都没拿到? 每天在干啥呀?
别跟我说那时的留学生拿学位难, 她老公也只拿了个
学士。 人家陈学昭也是去法国留学, 不就拿了文学
博士!
k**i
发帖数: 10191
7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由杨绛先生的离世想到的
文学这玩艺和理工科不一样,学位根本不重要.你到底有没有看过杨绛写的书,我看过她
写的文革里面的记事,写的很好看.你说的什么文学博士,如果写出来的东西比不上,那博
士就屁都不是.民国时期,好多著名文人墨客本身学位也不高,好不.
n*****d
发帖数: 303
8
别的不敢说 这两本我都仔细读过
特别是 《我们仨》语言方面太平 太干枯 而且刻意地压抑 这跟刻意地滥情一样 跟人的感觉很不舒服
对悲伤的描写 最喜欢用的比喻好像是 我心上又出一个血泡 并不动人 也无新意
文学方面“真”并不是唯一的量度 应该用艺术化的 动人的方式把真挚的感情表达到位才好
我这么说自己真实的感受
相信天堂里的杨绛先生不会认为是冒犯!
x**z
发帖数: 56
9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有人跟我一样喜欢杨绛艾。
不过,还是 干校六记 最好。
y*****u
发帖数: 226
10
来自主题: Reader版 - 杨绛:走到人生边上
为什么我觉得杨绛写的东西很一般呢。。。。
真实是真实吧。。。网上找个一般人写个自己的感人故事,不会比她差多少。。。
h******d
发帖数: 1891
11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杨绛: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
http://www.wenming.cn/qmyd_pd/jckd/201107/t20110708_240366_5.sh
笔会:杨先生,您觉得什么是您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最值得骄傲的品质
,能让人不被摧毁、反而越来越好的品质?您觉得您身上的那种无怨无悔、向上之气来
自哪里?
杨绛:我觉得在艰难忧患中最能依恃的品质,是肯吃苦。因为艰苦孕育智慧;没有
经过艰难困苦,不知道人生的道路多么坎坷。有了亲身经验,才能变得聪明能干。
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对文化的信仰,对人性的信赖。总之,有信念,就像
老百姓说的:有念想。
抗战时期国难当头,生活困苦,我觉得是暂时的,坚信抗战必胜,中华民族不会灭
亡,上海终将回到中国人手中。我写喜剧,以笑声来作倔强的抗议。
我们身陷上海孤岛,心向抗战前线、大后方。当时凡是爱国的知识分子,都抱成团
。如我们夫妇,陈西禾,傅雷,宋淇等,经常在生活书店或傅雷家相会,谈论国际国内
战争形势和前景。我们同自愿参加“大东亚共荣圈”的作家、文化人泾渭分明,不相往
来。
有一天,我和钱锺书得到通知,去开一个不记得的什么会。到会后,邻座不远的陈
西禾非常紧张地跑来... 阅读全帖
h******d
发帖数: 1891
12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杨绛: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
http://www.zaobao.com/wencui/2011/07/liaowang110714a01.shtml
在读完杨绛96岁写的散文集《走在人生边上——自问自答》之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
研究所研究员周国平写道:“这位可敬可爱的老人,我分明看见她在细心地为她的灵魂
清点行囊,为了让这颗灵魂带着全部最宝贵的收获平静地上路。”
E******u
发帖数: 3920
13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杨绛:我的“向上之气”来自信仰
查了一下,杨绛还健在。祝杨老健康。
k********u
发帖数: 2209
14
来自主题: FDU版 - 杨绛写杨必 (转载)
我也有一本杨绛先生的散文集,清晰的记得里面的杨必的故事。
是说她从小就不爱睡觉,要哭闹好久才能入睡,最后又是在睡梦中过世的,
冥冥中,像是一种宿命。。。
h******d
发帖数: 1891
1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Belief 讨论区 】
发信人: humanoid (landlord), 信区: Belief
标 题: 杨绛:相信灵魂不灭,得是有信仰的人。有了信仰,人生才有价值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Mar 3 13:24:54 2008)
wh
发帖数: 141625
16
这一页是杨绛。里面傅聪的说话总是夹着英文。钱杨“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
最纯净的婚姻”。之后丧女丧夫的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
译、写作、整理学术。
杨绛:百年淑子映月泉清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封面)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
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
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
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锺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钱人生
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
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好几位被访者都向记者感叹,钱杨夫妇捐了...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17
这一页是杨绛。里面傅聪的说话总是夹着英文。钱杨“两人相濡以沫63载,共同营造了
最纯净的婚姻”。之后丧女丧夫的杨绛“仿佛大战风车的堂吉诃德,越战越骁勇”:翻
译、写作、整理学术。
杨绛:百年淑子映月泉清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南方人物周刊2011年第17期封面)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
,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对于悲痛和酸楚,她从不多著一字;潺潺缓缓地道来,举重若轻。
传说中的“南沙沟”,离钓鱼台国宾馆极近,小区门口有人站岗,里面清一色三层
旧式小楼,楼距很宽,中间是静谧的乔木和草坪。
据说,这里几百户人家中,没有封闭阳台也没进行装修的,如今只有这一家。杨绛
拒绝封起阳台:“为了坐在屋里能够看到一片蓝天。”
1977年春,钱锺书一家告别学部办公室的蛰居生活,搬到此处新宅,这也是钱人生
中的最后居所。三十多年来,这是一个略显寂寞的地方,因为主人罕有的孤独;但它也
不断迎来送往,因为主人稀世的分量。
“他们家不是一般的朴素啊!”好几位被访者都向记者感叹,钱杨夫妇捐了... 阅读全帖
s*********5
发帖数: 5637
18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擦肩而过的惊鸿一瞥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6/view-3685419.htm
多年前,杨绛读到一位英国作家概括的最理想的婚姻——“我见到她之前,从未想
到要结婚;我娶了她几十年,从未后悔娶她;也未想过要娶别的女人。”她将这段话念
给钱钟书听。
他说:“我和他一样。”
她答:“我也一样。”
相视一笑后,他们在彼此的眼中看到了爱情最初的模样和光芒。
钱钟书出生于江苏无锡,父亲钱基博是近代著名的古文家,钱钟书自幼钟情于书,
恰恰应和了他的名字。他1932年春考入清华大学,入学前已全校闻名。杨绛进入清华大
学时,钱钟书已经在这里生活了一年。清华园里流传着这位才子的各种传说,他与曹禺
、颜毓蘅并称“三杰”。
杨绛也是江苏无锡人。在苏州,杨家也是有名的书香门第,父亲杨荫杭是著名的律
师。她的家世背景丝毫不逊于他。
十七岁那年,杨绛高考。那时候,她一心一意要报考清华大学外文系,不巧的是那
一年清华招收女生,但南方没有名额,杨绛退而求其次,去了苏州东吴大学政治系。
1932年初,东吴大学因学潮停课,她毅然放弃了留学的机会,去了清华大学当借读生。
也许是命运的指引,冥冥之中安排了她和他的... 阅读全帖
c***s
发帖数: 70028
19
近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易延友针对李某轮奸案在微博上说了句“强奸陪酒女也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要小”,一时引起轩然大波。白岩松针对此事在节目中发表评论称:送易教授12个字,违反常识、突破底线、冒犯公众。
易延友(资料图)
近日,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易延友针对李某轮奸案在微博上说了句“强奸陪酒女也比强奸良家妇女危害性要小”,一时引起轩然大波。7月18日,白岩松在《新闻1+1》节目中表示,“送易学友教授12个字:违反常识、突破底线、冒犯公众。”1、法律前人人平等,易的说法违反常识;2、法律是最低道德底线,法律并没对身份做界定,他的说法突破底线;3、最要命的是冒犯公众,冒犯公众比虚假新闻伤害更严重。知识分子管好自己的嘴。
解说:面对热点事件,站在公共平台,身份特殊的学者们,如何向公众发出理性的、有影响力的声音,《新闻1+1》今日关注理性、责任,公众需要正能量。
评论员白岩松: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正在直播的《新闻1+1》。今天有两位清华大学有关的知识分子,从不同的角度,都在提醒我们,要关注同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一个在众生喧哗的这个时代里头,如何发出公共之声,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知识分子。第一位,我...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0
钱锺书:吴晗不值得同情 整起人来无情得很
大中小2015-04-11 23:28:06
多维历史
1950年代的反右斗争,是中国知识分子劫难的开始,直至文革打倒顶峰,无数知识分子
被打倒,惨死他乡。在钱锺书看来,知识分子被打倒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性的沦丧,
知识分子间的相互出卖。今天你打倒我,明天我打倒你,人与人之间失去了最起码的信
任。在谈到吴晗的悲惨命运时,钱锺书颇有些戏虐地说“吴晗在1957年‘反右’时期整
起别人来不也一样地无情得很吗?”。本文选自《文汇读书周报》2014年3月7日,作者
钱之俊,原名《钱钟书为什么没有被打成右派?》。
1958年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左二)到北京师范学院视察
1949年,面对改朝换代的变革,钱锺书夫妇最终选择留在国内。杨绛说:“解放前,我
们是读过大量反苏小说的。但我们不愿远走他乡去当二等公民,仰洋人鼻息。我们爱祖
国的语言文化,也不愿用外文创作,所以在世局嬗变之际选择留下。谣言传说共产党要
‘杀四十五岁以上的知识分子’,凭常情可以否定,或只算我们‘短命死矣’,不愿离
开父母之邦。这是实话实说。”“我们发现新中国并不像反苏小说中所说的。我们既...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1
以前读过杨绛写的《记杨必》,结尾是病累而逝。没想到有“极度神经衰弱发展为精神
分裂症”,又有抄家冲击之前日。前文中的吴学昭是记者,吴宓的女儿;陆谷孙、薛诗
绮、翟象俊、杨岂深、乌漪云、徐燕谋等是外文系教授;贾植芳是中文系教授,已故世
。附以前读《记杨必》的感想。
发信人: wh (wh)
标 题: 杨绛写杨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9 18:26:13 2009)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6&tid=169&pid=2741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心一”,可见用心之专;
但...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2
以前读过杨绛写的《记杨必》,结尾是病累而逝。没想到有“极度神经衰弱发展为精神
分裂症”,又有抄家冲击之前日。文章中的吴学昭是记者,吴宓的女儿;陆谷孙、薛诗
绮、翟象俊、杨岂深、乌漪云、徐燕谋等是外文系教授;贾植芳是中文系教授,已故世
。附以前读《记杨必》的感想。
发信人: wh (wh),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杨绛写杨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9 18:26:13 2009)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6&tid=169&pid=2741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3
以前读过杨绛写的《记杨必》,结尾是病累而逝。没想到有“极度神经衰弱发展为精神
分裂症”,又有抄家冲击之前日。前文中的吴学昭是记者,吴宓的女儿;陆谷孙、薛诗
绮、翟象俊、杨岂深、乌漪云、徐燕谋等是外文系教授;贾植芳是中文系教授,已故世
。附以前读《记杨必》的感想。
发信人: wh (wh),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杨绛写杨必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pr 19 18:26:13 2009)
看完杨绛的小说《洗澡》,里面的女主角叫姚宓,名字很像杨绛的八妹杨必。上网一找
,杨绛写过一篇《记杨必》:
http://mjlsh.usc.cuhk.edu.hk/book.aspx?cid=6&tid=169&pid=2741
篇幅不长,很生动。比如说杨必小时候不肯洗脸,连声喊“逃逃逃逃逃”,“两脚急促
地逃跑,总被妈妈捉住”。文革中一觉睡去,没再醒来。“这回她没给捉住,干净利索
地跑了”。我想起来读过此文,这个“逃逃逃逃逃”很有印象。
杨绛写家人,总是很完美。杨必要强,翻译《名利场》极刻苦,终至累垮;完稿后“一
个字都不改”,虽是无力以继,却也是十分的自信。她笔名... 阅读全帖
o***s
发帖数: 42149
24
杨绛
随着中贸圣佳拍卖公司提起上诉,“钱钟书书信手稿拍卖案”将进入二审程序。日前,钱钟书书信手稿持有人李国强向记者表示,“目前的一审判决不能算数了,我暂时不向杨绛先生公开道歉。”
李国强本打算道歉赔偿
李国强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打算再过8到10天,起草一个稿件,登报道歉。”但当他得知中贸圣佳已提起上诉后,就改变了主意。他说:“中贸圣佳和我是共同的被告,既然中贸圣佳上诉了,案件就会重审,涉及我这一方的侵权责任就会重新认定,一切等终审结果出来再考虑道歉和赔偿的问题。”他透露,上诉并不是他主动所为,但作为共同被告,他的律师会和中贸圣佳方面协商上诉事宜。他强调:“我(把书信)卖给了香港画院一位姓叶的经理,他又转卖给另一个人,那个人再拿到北京拍卖。我没有参与拍卖,跟著作权没有关系。”他还说:“这不是在香港拍,是在北京拍,所以得按内地的法律办事。”据悉,李国强在一审中被判赔偿5万元人民币。
据了解,二审程序将围绕上诉人的请求展开重新调查和认证。这之前,北京高院立案庭会将上诉材料递交各方当事人。截至记者发稿,杨绛先生方面还未收到相关材料,由此推测,该案还处于递交二审审前材料阶段。按一般程序,递交之后...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5
jindj贴的荆州照片里有一幅对联:“青龙偃月从此消浩劫红羊”:
“红羊劫”指逢丙午、丁未年国家遭遇的祸患,因“丙”、“丁”和“午”五行属火为
红,“未”生肖属羊,故称红羊劫。著名的红羊劫有靖康之耻、文革之乱——杨绛有《
丙午丁未纪事》专为之记。
杨绛在《<论语>趣》里自谦古文不好,可她的小说《洗澡》的三部标题“采葑采菲”、
“如匪浣衣”、“沧浪之水清兮”皆取自诗经,含蓄意远,绵里藏针。《丙午丁未纪事
》这一标题也是同样的风格。我迫不及待找来,读起来恍如《干校六记》。两相对照,
《丙午丁未》可谓前传,记66、67年被戴牛鬼蛇神高帽批斗;《干校》续写此后69-72
年的下放河南。字里行间,历史辛酸。
《丙午丁未年纪事》开头写杨绛与钱钟书分别被“揪出来”,自己做牌子挂胸口。外文
所与文学所各自规定的牌子一圆一方,一黑一白。两人如小学生做手工,精工细制;如
爱丽丝梦游奇境:“Curiouser and curiouser!”这句引得无比妥贴与嘲讽,令人欲笑
无声,欲哭无泪。
文革对人的侮辱是惊人的,杨绛的白描是平静的:
“有人用束腰的皮带向我们猛抽。默存背上给抹上唾沫、鼻涕和浆糊,渗透了薄薄...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6
同一网页上还有记钱瑗。原来《简·爱》里的罗彻斯特写的是勃朗特暗恋的萨克雷。钱
瑗是小人物,却敢拍案而起,秉公直言。
钱瑗:我和爸爸最哥们儿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
(钱瑗有绘画天赋,多次为父亲画像)
“人生在世,应爱惜光阴。我因住院躺在床上,看着光阴随着滴滴药液流走,就想
写点父母如何教我的事:从识字到做人,也算不敢浪费光阴的一点努力。”
1996年,钱锺书与杨绛的独女钱瑗,患脊椎癌,住院时已是晚期。这年10月,她想
起母亲说过要写《我们仨》的事,就要求把这个题目让给她,由她来写。当时,她只能
仰卧,写字很困难,由护工移动纸张协助书写。
11月,医院报病危,钱瑗还在“爱惜光阴”,至1997年2月26日她写完前5篇,杨绛
劝她“养病要紧,勿劳神”,而她实在也已力竭,就听话搁笔,5天后于沉睡中去世。
钱瑗走时,杨绛还得守着这个秘密去照料病榻上的钱锺书。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
必是一片冰凉。待钱锺书走后,她只得一人续完《我们仨》,在一场时空错置的“万里
长梦”中:“阿圆一再对我说:‘娘,不要愁,有我呢。咱们明天就能见到爸爸了。’
”(《...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7
这一页是钱钟书。“开几本英文淫书”不知是否有误?这个好玩:“钱所报的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
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
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
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
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
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
钱基...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8
同一网页上还有记钱瑗。原来《简·爱》里的罗彻斯特写的是勃朗特暗恋的萨克雷。钱
瑗是小人物,却敢拍案而起,秉公直言。
钱瑗:我和爸爸最哥们儿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
(钱瑗有绘画天赋,多次为父亲画像)
“人生在世,应爱惜光阴。我因住院躺在床上,看着光阴随着滴滴药液流走,就想
写点父母如何教我的事:从识字到做人,也算不敢浪费光阴的一点努力。”
1996年,钱锺书与杨绛的独女钱瑗,患脊椎癌,住院时已是晚期。这年10月,她想
起母亲说过要写《我们仨》的事,就要求把这个题目让给她,由她来写。当时,她只能
仰卧,写字很困难,由护工移动纸张协助书写。
11月,医院报病危,钱瑗还在“爱惜光阴”,至1997年2月26日她写完前5篇,杨绛
劝她“养病要紧,勿劳神”,而她实在也已力竭,就听话搁笔,5天后于沉睡中去世。
钱瑗走时,杨绛还得守着这个秘密去照料病榻上的钱锺书。白发人送黑发人,心里
必是一片冰凉。待钱锺书走后,她只得一人续完《我们仨》,在一场时空错置的“万里
长梦”中:“阿圆一再对我说:‘娘,不要愁,有我呢。咱们明天就能见到爸爸了。’
”(《...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29
这一页是钱钟书。“开几本英文淫书”不知是否有误?这个好玩:“钱所报的牛津大学
英国文学专业仅一个名额,据说其他考生皆因他的报考而放弃,吴宓的一名研究生后来
只得改报畜牧专业,去了爱丁堡大学的动物遗传所。”
钱锺书:苍莽昆仑一代鸿儒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北京、上海
钱锺书先生故去十多年了。临行前,他留下遗言:“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
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杨绛先生谨守遗言,依之操办后事。
钱先生去了,令人想起弘一法师的临终偈子:花枝春满,天心月圆。
但悄然西行的钱锺书还是震动了世界,连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也发来情辞恳切的
唁电,说:我向这位伟人鞠躬致意,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
文化历史中,并成为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寓居美国的余英时也说:默存先生是中国古典文化在2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他的
逝世象征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
有学者将钱锺书喻为“文化昆仑”。
这样一个划时代的人物,足令人深长思之。
嵚崎磊落的人生
钱锺书的一生颇有传奇色彩。
他1910年11月21日生于无锡一书香门第,其父钱基博是文史大家,一生著作甚丰。
钱基...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0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历劫弥坚,两位高龄母亲的传奇
杨绛与丁子霖,都是走过艰辛岁月的高龄知识份子妈妈。
著名作家及翻译家杨绛先生近日以一百零五岁高龄辞世,引起海内外文化界的追念和哀
悼,其个性清淡简朴,性好读书而风雅,却在泯灭人性的政治运动岁月中,对一草一木
,甚至是一只小狗,都保留一份爱心与真诚,教人动容。
世人都说,杨绛先生乘黄鹤去,终于可以与其夫婿、鼎鼎大名的学者钱钟书及他们的女
儿钱瑗在天上重聚,完成《我们仨》的愿望。可惜的是,另一位尚在人间、年近八旬的
母亲丁子霖,却在病痛的折磨中,迎接过几天的“六四”廿七周年的伤痛纪念日。两位
走过艰辛岁月的高龄知识份子妈妈,原来有着几个共同点。
首先,不论是被夫婿钱钟书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还是在丈夫蒋培坤在
世时,总是与之出双入对的丁子霖,均出身自江苏无锡的书香门第。无锡是江南鱼米之
乡,自古以来都是文人辈出的地方。“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飧,粒粒皆
辛苦”,这首传诵千古的五绝讨《悯农》的作者、唐代大诗人李绅,就是无锡人。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作者,东林党
的领袖人物顾宪成,也是杨绛和丁子霖的同乡。此外,以游记名闻天下的明... 阅读全帖
f****o
发帖数: 8105
3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历劫弥坚,两位高龄母亲的传奇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un 2 12:32:15 2016, 美东)
杨绛与丁子霖,都是走过艰辛岁月的高龄知识份子妈妈。
著名作家及翻译家杨绛先生近日以一百零五岁高龄辞世,引起海内外文化界的追念和哀
悼,其个性清淡简朴,性好读书而风雅,却在泯灭人性的政治运动岁月中,对一草一木
,甚至是一只小狗,都保留一份爱心与真诚,教人动容。
世人都说,杨绛先生乘黄鹤去,终于可以与其夫婿、鼎鼎大名的学者钱钟书及他们的女
儿钱瑗在天上重聚,完成《我们仨》的愿望。可惜的是,另一位尚在人间、年近八旬的
母亲丁子霖,却在病痛的折磨中,迎接过几天的“六四”廿七周年的伤痛纪念日。两位
走过艰辛岁月的高龄知识份子妈妈,原来有着几个共同点。
首先,不论是被夫婿钱钟书誉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的杨绛,还是在丈夫蒋培坤在
世时,总是与之出双入对的丁子霖,均出身自江苏无锡的书香门第。无锡是江南鱼米之
乡,自古以来都是文人辈出的地方。“锄禾日当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2
来自主题: Mississippi版 -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我们仨》我写过一个读后感,跟贴其中几段:
发信人: wh (无恨), 信区: WebRadio
标 题: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2 19:17:23 2009)
这是杨绛的书《我们仨》的封面题词,一看就很伤心。全书三部分,第一部分仅一页多两
行,讲梦里钱钟书失踪了,杨绛醒来怪他。第二部分虚构一个长梦,因为不想让杨绛责
怪,所以钱钟书“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
万里长梦”。这其实是暗喻第三部分的现实:杨绛细碎地诉说三个人如何相依为命,其
乐融融。最后生病,却只有寥寥数语:钱钟书94年夏住院。女儿95年住院。八十多高龄
的杨绛两头奔忙。97年女儿去世。98年钱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全书嘎
然而止。让人唏嘘。
以前说过,这书回忆得比较琐碎,絮叨,这在老人也是难免,而且能给钱学研究者和爱
好者提供史料。有许多生活细节很好玩,比如钱钟书居然从来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
小时候不会分辨左右,好在布鞋不分左右脚。后来出国穿皮鞋就乱穿。还有用毛笔在午
睡的杨绛脸上画乌龟,在午睡的女儿肚子上画脸,被他母... 阅读全帖
a**u
发帖数: 7128
33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沉默即死亡--刘晓波看钱钟书
沉默即死亡--刘晓波看钱钟书
(这条文章已经被阅读了39285次) 时间:2001年09月05日 14:58 来源:王宏亮 转载
在当代中国,有很多著名的文化人成为供人研究的专门学问,为此还要成立专门的研究
机构,出版专门的学术刊物,如"鲁迅研究"、"郭沫若研究"、"茅盾研究"等等,但是这
些被作为专门学问的人物大都已经作古,很少有著名的文化人还活着的时候,就被政府
和学术界作为专门学问供人研究,并且进行广泛的宣传和大力提倡。 但是,改革开放
后的中国,产生了一门新学问,叫做"钱学",为此设立了专门的研究机构"钱钟书研究
学会",出版不定期的研究专刊《钱钟书研究》。虽然钱钟书于九十年代末已经作古,
但是"钱学"作为一门专门的学问从八十年代就出现了,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权威解释者周
扬就把钱钟书称为真正的学问家,把《管锥篇》称为学术研究的典范。新世纪伊始,中
共政治局委员、中国社科院院长李铁映在《光明日报》发表整版悼念长文,赞美钱钟书
的学问之博大精深和人格之崇高正直。钱钟书活着的时候,中共第三代的江核心对"钱
老"都很尊敬,逢年过节或钱老的生日,都有政治局级的人物登门探望。在中国,能受
到... 阅读全帖
r*****2
发帖数: 2682
3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合肥四姊妹真能活
他在自己撰写的书中透露长寿秘诀:张允和在世时,我们上午下午都喝茶,有时喝清茶
,有时喝英国红茶,有时喝咖啡。我们的理论是,夫妇生活不仅要有爱,还要有敬。古
代夫妇“举案齐眉”,我们今天没有案了,就“举杯齐眉”。喝咖啡时大家举杯,这个
小动作很有用处,增加家庭生活的趣味,增加家庭生活的稳定。这是古代传下来的,很
有道理,朋友来了,我们也宣传这个道理。
我们很少吃补品,人家送来的补品,我也不吃。从前在银行里,很多人请客,不能
拼命吃,山珍海味会吃坏人。我想健康最重要的就是生活要有规律,同时胸襟开朗。健
康有物质方面,有精神方面。物质方面我们要求不高。不要生气,都是小事情,吃亏就
吃亏。
周有光和杨绛
医院会面互道“久闻大名”
《周有光文集》的责任编辑叶芳女士经常去探望周老。昨日,叶芳告诉成都商报记
者,去年,在周有光住院期间常去探望他,希望周老能够走出儿子去世的悲痛,她会主
动跟周有光谈到个人的忧伤,但是周有光打断她说,“不要谈我个人,我们来谈谈这个
世界。我是认真地思考了这个世界的。”
去年5月22日,当周有光得知杨绛也同住在协和医院的高干病房时,便主动提议想
去探望她。不过,一开始杨绛... 阅读全帖
x*****i
发帖数: 1329
35
婚姻是一场精神上的门当户对
文章|来源于家庭杂志,原文刊载于《家庭》2015年第17期
网友“左脚大点”婚龄5年,他在天涯社区上由衷感叹:“结婚几年才想明白,婚姻的
‘门当户对’不在于物质,而在于精神。”夹杂着镶嵌在生活中的场景,令人深感共鸣
。广大网友的热切回复也应了那句话:“维系一段婚姻的不是孩子,不是金钱,而是精
神上的共同成长。”
– 当精神不同步 –
网友“左脚大点”与妻子感情的拐点,出现在他们通过奋斗终于过上了基本的小康生活
之后。妻子觉得只要努力,他们的生活可以变得更好。比如换一套更大的房子,比如让
银行存款的数字再往前提一位。为了这个目标,她将家里的旅行计划无限延后,“左脚
大点”爱好钓鱼的习惯也被强行叫停,甚至连家里的饮食标准都降低了。最令“左脚大
点”不能忍受的是,就连他们要孩子的计划也被妻子拖后,理由是“没有上百万元存款
,我是绝对不会跟你生孩子的”。
喜欢看书的“左脚大点”从网上订了一批书,有传记、哲学、散文,有中有西,可是,
妻子签收后都给毁了,并对他说:“你还没有看闲书的资格,你要看就看商业周刊,远
学盖茨、巴菲特,近学马云、褚时健,学习怎么赢。”
哪对夫妻...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6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姐(杨绛)不太像,她比较年轻,也比较时尚,现在叫帅,从前叫
Smart。”吴回忆道,“她长得很漂亮,皮肤雪雪白(沪语);加上她个子高,穿得又时
髦,很讲究上海小姐的派头;她在国际劳工局时,我看到她穿那种黑皮夹克,当时很少
女孩这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7
来自主题: WebRadio版 -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这是杨绛的书《我们仨》的封面题词,一看就很伤心。全书三部分,第一部分仅一页多两
行,讲梦里钱钟书失踪了,杨绛醒来怪他。第二部分虚构一个长梦,因为不想让杨绛责
怪,所以钱钟书“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
万里长梦”。这其实是暗喻第三部分的现实:杨绛细碎地诉说三个人如何相依为命,其
乐融融。最后生病,却只有寥寥数语:钱钟书94年夏住院。女儿95年住院。八十多高龄
的杨绛两头奔忙。97年女儿去世。98年钱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全书嘎
然而止。让人唏嘘。
以前说过,这书回忆得比较琐碎,絮叨,这在老人也是难免,而且能给钱学研究者和爱
好者提供史料。有许多生活细节很好玩,比如钱钟书居然从来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
小时候不会分辨左右,好在布鞋不分左右脚。后来出国穿皮鞋就乱穿。还有用毛笔在午
睡的杨绛脸上画乌龟,在午睡的女儿肚子上画脸,被他母亲大骂一顿,吓得不敢了。
杨绛和女儿都对钱钟书极其崇拜,三人恩爱无比。有一个细节很让人动容。钱钟书一直在外地教书,刚回杨绛母女身边时,女儿很敌意:
“钟书问谁先认识你妈妈。她说当然是我,我一出生就认识,你长大了才认识。
x*****u
发帖数: 3419
38
《我们的钱瑗》补正《我们仨》
亲友增改钱瑗婚姻生活内容,杨绛家人称此书与钱家关系不大
2005年09月21日08:52 【字号 大 中 小】【留言】【论坛】【打印】【关闭】
本报讯(记者刘晋锋)杨绛称她与钱钟书的女儿钱瑗是“平生惟一杰作”。由三联书
店推出的《我们的钱瑗》是继《我们仨》之后,对钱家的再次关注。该书由杨绛以及钱瑗
的继子、继女、师长学生、同事好友等合著,书中还补正了《我们仨》中少有提到的钱瑗
的婚姻与家庭生活。
书中收录了大量的生活照片,每幅照片都有杨绛亲笔写下的说明文字。但是杨绛家人
称,此书是由钱瑗的学生策划出版,与钱家人关系不是很大。
家人讲述婚姻始末
《我们仨》出版之后,因为书中没有提及钱瑗夫婿,曾经引发读者诸多猜测,网络报
章也有一些文章谈及其婚姻。在《我们的钱瑗》这本书中,杨绛和钱瑗前夫王德一生前同
窗好友撰文讲述了钱瑗的这段婚姻始末,如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黎虎在《<我们仨>里
的钱瑗伉俪事略补正》中纠正了《我们仨》中杨绛将钱瑗前夫王德一错写为“王得一”的
事实,杨绛对此特意写了一篇回应的文章。钱瑗的继子、继女也在书中撰文回忆了钱瑗与
第二任丈夫杨伟成
wh
发帖数: 141625
39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姐(杨绛)不太像,她比较年轻,也比较时尚,现在叫帅,从前叫
Smart。”吴回忆道,“她长得很漂亮,皮肤雪雪白(沪语);加上她个子高,穿得又时
髦,很讲究上海小姐的派头;她在国际劳工局时,我看到她穿那种黑皮夹克,当时很少
女孩这么...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40
来自主题: Zhejiang版 -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原载它处,略作改动,兼怀前版主RO。)
这是杨绛的书《我们仨》的封面题词,一看就很伤心。全书三部分,第一部分仅一页多两
行,讲梦里钱钟书失踪了,杨绛醒来怪他。第二部分虚构一个长梦,因为不想让杨绛责
怪,所以钱钟书“故意慢慢儿走,让我一程一程送,尽量多聚聚,把一个小梦拉成一个
万里长梦”。这其实是暗喻第三部分的现实:杨绛细碎地诉说三个人如何相依为命,其
乐融融。最后生病,却只有寥寥数语:钱钟书94年夏住院。女儿95年住院。八十多高龄
的杨绛两头奔忙。97年女儿去世。98年钱钟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全书嘎
然而止。让人唏嘘。
这本书回忆得比较琐碎,絮叨,这在老人也是难免,而且能给钱学研究者和爱好者提供
史料。有许多生活细节很好玩,比如钱钟书居然从来记不得自己的生年月日。小时候不
会分辨左右,好在布鞋不分左右脚。后来出国穿皮鞋就乱穿。还有用毛笔在午睡的杨绛
脸上画乌龟,在午睡的女儿肚子上画脸,被他母亲大骂一顿,吓得不敢了。
杨绛和女儿都对钱钟书极其崇拜,三人恩爱无比。有一个细节很让人动容。钱钟书一直
在外地教书,刚回杨绛母女身边时,女儿很敌意:
“钟书问谁先认识你妈妈。她说当然是
wh
发帖数: 141625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FDU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FDU
标 题: ”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记杨必(ZZ)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2 22:39:33 2014, 美东)
杨必——令人扼腕的英才
2011年05月30日17:32 南方人物周刊
本刊记者 李乃清 发自上海、北京
是了,这就是我们的名利场。这里虽然是个热闹去处,却是道德沦亡,说不上有什
么快活。
——《名利场》“开幕以前的几句话”
英国小说《名利场》(Vanity Fair),几乎成了杨必的名片。
这部“罕见的佳译”诞生于上世纪50年代,至今仍是业界经典译本,著名学者陆谷
孙曾撰文高度评价,“英蕤窈窕,元气淋漓,非文字功力出众,小说文学修养精湛者不
可为。”
而《名利场》背后的杨必,又是怎样一位女性?
吴学昭曾和记者聊过杨必:“她和我姐姐常‘合’(沪语Ge)一起上学,当时我们家
离学校近,她每天放学到我家来,我母亲总让她先吃点心再做功课,她15岁就没了母亲
,能感到一种家庭温暖吧。”因年龄相近、同在上海工部局女中就读,吴家姐妹和杨必
关系颇近。
“杨必好像和姐... 阅读全帖
m*********i
发帖数: 89
42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萎缩的英国"副博士"钱钟书
http://news.sohu.com/19/61/news147236119.shtml
钱钟书学位惹是非 杨绛坦承夫君从未获过"副博士"
2001年11月 21日13:11 千龙新闻网
关于已故学术大师钱锺书在英国牛津大学所获得的学位,钱锺书的夫人杨绛最近亲
自出来公开予以澄清,指出并非民间所传的副博士,而是学士学位。
披露这一消息的,是署名刘江的文章《“好读书”和杨绛》,刊登在《人民日报》
2001年9 月27日的第12版。
据该文报道,2001年9月 7日,杨绛向清华大学捐献自己和钱锺书的稿费,设立“
好读书”奖学金。仪式进行当中,主持人介绍钱锺书先生的生平,提到他曾获得过牛津
大学文学副博士学位,杨绛先生坦然而又坚决地纠正说:“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
杨绛的这一公开澄清,平息了钱锺书所获学位到底为何的争论。这场掺杂了人身攻
击的争论曾经引起读书界的广泛关注。
其实,原先说钱锺书所获学位是“副博士”的,也是杨绛。她在著名的《记钱锺书
与围城》一书中描绘其丈夫时,曾经写道:“1935年考取英庚款到英国牛津留学,1937
年得副博士(B.Litt.)学位。”后来,一些钱锺书的
m*********i
发帖数: 89
43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萎缩的英国"副博士"钱钟书
http://news.sohu.com/19/61/news147236119.shtml
钱钟书学位惹是非 杨绛坦承夫君从未获过"副博士"
2001年11月 21日13:11 千龙新闻网
关于已故学术大师钱锺书在英国牛津大学所获得的学位,钱锺书的夫人杨绛最近亲
自出来公开予以澄清,指出并非民间所传的副博士,而是学士学位。
披露这一消息的,是署名刘江的文章《“好读书”和杨绛》,刊登在《人民日报》
2001年9 月27日的第12版。
据该文报道,2001年9月 7日,杨绛向清华大学捐献自己和钱锺书的稿费,设立“
好读书”奖学金。仪式进行当中,主持人介绍钱锺书先生的生平,提到他曾获得过牛津
大学文学副博士学位,杨绛先生坦然而又坚决地纠正说:“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
杨绛的这一公开澄清,平息了钱锺书所获学位到底为何的争论。这场掺杂了人身攻
击的争论曾经引起读书界的广泛关注。
其实,原先说钱锺书所获学位是“副博士”的,也是杨绛。她在著名的《记钱锺书
与围城》一书中描绘其丈夫时,曾经写道:“1935年考取英庚款到英国牛津留学,1937
年得副博士(B.Litt.)学位。”后来,一些钱锺书的
b**********7
发帖数: 814
44
张爱玲说:喜欢一个人,会卑微到尘埃里,然后开出花来。
民国名士中就有这么一批人,也许金戈铁马,也许沉浸研究,也许埋头著述,但他们心
底最温柔的地方,始终为一个人保留。侠骨柔情的男人是最男人的男人,为爱而生的女
人是最女人的女人。这样的男人和女人碰到一起,会抛开外界的纷扰,在乱世中逍遥,
他们纵心随性,碰出的爱情之火,比烟花还要绚烂。
那个时代再也不会到来,一如爱情将成为再也买不起的奢侈品。
杨绛在东吴大学上学时,当时流传,追求杨绛的男同学有孔门弟子“七十二人”之多。
26年东吴大学因**停课,杨绛北上清华借读。钱钟书的表弟坏坏的,他告诉表兄,杨绛
有男朋友,又跟杨绛说,他表兄已经订婚! 然钱钟书痴迷,情书一封一封,终于打动
了杨绛,后钱钟书约她相会。 见面后,他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没有订婚。”杨绛
则说:“我也没有男朋友。”
他爱上了他的女学生张兆和,因为讷于言辞,沈从文展开了情书攻势,几乎一天一封,
张兆和不胜其扰。后来流传沈从文为情所困,欲要自杀这样的消息,张兆和没办法,带
了他写的三百多封情书去找校长胡适,并把信拿给胡适看,说:“老师老对我这样子。
”胡适答:“他非常顽固地爱你... 阅读全帖
f*****k
发帖数: 195
45
钱钟书学位惹是非 杨绛坦承夫君从未获过"副博士"
2001年11月21日13:11 千龙新闻网
关于已故学术大师钱锺书在英国牛津大学所获得的学位,钱锺书的夫人杨绛最近亲
自出来公开予以澄清,指出并非民间所传的副博士,而是学士学位。
披露这一消息的,是署名刘江的文章《“好读书”和杨绛》,刊登在《人民日报》
2001年9月27日的第12版。
据该文报道,2001年9月7日,杨绛向清华大学捐献自己和钱锺书的稿费,设立“好
读书”奖学金。仪式进行当中,主持人介绍钱锺书先生的生平,提到他曾获得过牛津大
学文学副博士学位,杨绛先生坦然而又坚决地纠正说:“不是副博士,是学士学位。”
杨绛的这一公开澄清,平息了钱锺书所获学位到底为何的争论。这场掺杂了人身攻
击的争论曾经引起读书界的广泛关注。
其实,原先说钱锺书所获学位是“副博士”的,也是杨绛。她在著名的《记钱锺书
与围城》一书中描绘其丈夫时,曾经写道:“1935年考取英庚款到英国牛津留学,1937
年得副博士(B.Litt.)学位。”后来,一些钱锺书的传记便跟着这么说,钱锺书本人
也没有予以纠正。
但是,很快便有学者指出,B.Litt是文学学士,而不
x*****i
发帖数: 1329
46
来自主题: Family版 - 女人 好的教育 ---〉好的婚姻
2014年7月17日,杨绛迎来103岁生日,一百年的岁月风尘却难掩她的风华,就像多年前
,钱钟书便给了她一个最高的评价:“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
问:您从小进的启明、振华,长大后上的清华、牛津,都是好学校,也听说您父母家训
就是:如果有钱,应该让孩子受好的教育。杨先生,您认为怎样的教育才算“好的教育
”?
杨绛:教育是管教,受教育是被动的,孩子在父母身边最开心,爱怎么淘气就怎么淘气
,一般总是父母的主张,说“这孩子该上学了”。孩子第一天上学,穿了新衣新鞋,拿
了新书包,欣欣喜喜地“上学了!”但是上学回来,多半就不想再去受管教,除非老师
哄得好。
我体会,“好的教育”首先是启发人的学习兴趣,学习的自觉性,培养人的上进心,引
导人们好学,和不断完善自己。要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教育,让他们潜移默化。这方
面榜样的作用很重要,言传不如身教。
我自己就是受父母师长的影响,由淘气转向好学的。爸爸说话入情入理,出口成章,《
申报》评论一篇接一篇,浩气冲天,掷地有声。我佩服又好奇,请教秘诀,爸爸说:“
哪有什么秘诀?多读书,读好书罢了。”妈妈操劳一家大小衣食住用,得空总要翻翻古
典文学,现代小说...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7
他是人教社专家,主编多套中学语文教材,于2014年前后突然被安排参与小学语文课本
的编写。他长期恶毒谩骂诋毁习近平;他长期为民运分子鼓与呼,称方励之是“先驱者
”;他长期支持高校中学反党反社会主义;他长期肆意造谣攻击中国共产党是“法西斯
”、“不如地狱”、“比鬼子凶残”;他长期肆意恶毒攻击开国领袖毛泽东,对毛泽东
极端仇视,呼吁彻底清算毛泽东”;他长期鼓吹西式宪政民主;他长期嘲讽革命领袖进
入语文教材;他攻击社会主义经典课文“陈旧过时”。
近期,关于人教版语文教材的西化问题不断升温,关注的人越来越多。
5月26日,杨绛忌日次日,微博账号@土城布衣发微博称,自己在杨绛不同意的情况下,
将其丈夫钱钟书的文章编入语文教材,还恶意揣测杨绛对中国共产党语文课本没有好感
,引发网友热议。
爱国网友发现,此人,即多套中学语文教材的主要编写人员之一,温立三。
温立三的另一面,是个十分极端的西化分子:
他长期恶毒谩骂诋毁习近平。当任志强恶毒攻击习近平时,温立三坚决支持任志强,攻
击习近平治下“说话往往要死人的”;温立三长期恶毒攻击习近平关心语文、关心文艺
是“大灾难”、“自寻死路”;温立三长期攻击习近平... 阅读全帖
a***s
发帖数: 12296
48
来自主题: Headline版 - 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迎111岁生日
1月13日,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将迎来111岁生日,尽管他有个“不做寿、不写自传、不立遗嘱”的三不主义,但近些年学界却一直惦记着他。昨天,搜狐文化主办的“周有光先生111岁华诞座谈会”在北京彼岸书店举行,资中筠、杨天石、叶芳等学者、出版人齐聚。
前些天,常州老家的客人曾专程赴周有光先生家中拜访。周老气色不错,提到生日将至,他幽默地说:“111岁就等于一岁,一事无成,很可惜的111岁。
实在没有多少话讲,要少讲空话。”昨天,一向不给自己办寿宴的周有光没有来到现场,其家人表达了对诸位学者、出版人的感谢。
座谈会上,曾策划《逝年如水——周有光百年口述》等书的资深编辑叶芳,提到了去年周有光先生和杨绛先生同在医院疗养的一段趣事。
她说:“2015年的5月22日,周有光和杨绛先生住在同一家医院,他主动提出要去看杨绛,但杨绛拒绝了,原因是脸色不好。我觉得这是周老的一个愿望,后经保姆同意,推着周老的轮椅去见杨绛,杨绛很羞涩的样子,两人见面后说的一句话是久闻大名。”叶芳回忆,周老坐着轮椅出来,在走廊看着窗外车水马龙的大街,停留了很久,“我想,他喜欢窗外那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86岁高龄的资中筠先生在座... 阅读全帖
e*******1
发帖数: 142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我们仨?钱瑗没结婚吗?
转:
是不是可以这样说,在普通老百姓面前,杨绛把钱钟书的形象经营得很好。比如,
帮猫打架事件,杨绛就将此用来塑造钱“憨”、“独头独脑”、“不谙世事”的纯真知
识分子形象。
对的,就是这样。如今大众心中基本定格的钱杨形象是杨女士刻意营造出的。
一直对单纯的文字不太信任,因为光文字真的做不得准。男人的情书不说了,冲动
之下的产物,套用如今的一句话就是:相信男人的话,母猪也会上树。女人的文章也是
,尤其是自叙性质的回忆录。人性的弱点决定了在回忆中难免美化自己,回避问题。基
本都是把自己塑造得比实际真实高几个台阶。
例子太多了:刘晓庆出自传,出版后她前夫也跟着出书了,反驳勘误很多事情;章
含之出回忆录了,外交部同事发文还原历史,她的前夫也在香港连载与章的恩怨情仇,
后来因女儿洪晃的要求才中断;蒋碧薇和廖静文前后2位妻子,都写过徐悲鸿,但如果
隐去男主名字,大家看得出2人写的是同一个人吗?;梁思成后妻也出回忆录了,结果
连不相干的朋友,清华的师生都发文更正。。。。。。近一点说,那批女主播们,杨澜
啊,曾子墨啊,也都出自传,去伪存真之后,事实与她们自己的描述距离不是一点点
一分为二地说,钱年轻时狂... 阅读全帖
i*****t
发帖数: 297
50
来自主题: Immigration版 - 移民与围城
钱钟书(1910-1998),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院
士)。中国近代著名作家、 文学研究家。 晚年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任副院长。
1998年逝世,享年88岁。
钱夫人杨绛(1911年7月17日-2016年5月25日),也是著名作家, 曾为《毛泽东选集
》英文版翻译小组成员。
钱钟书和杨绛是志同道合的夫妻。当初正是因为两人都酷爱文学、痴迷读书而互相吸引
走到一起的。杨绛成名比钱钟书早, 在文化圈里钱钟书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
《围城》,是钱钟书撰写的一部“新《儒林外史》”。钱钟书以他洒脱幽默的文笔,描
写了一群知识分子的生活百态。1989年,导演黄蜀芹把《围城》搬上银幕,电视剧由陈
道明、吕丽萍等人演出。
杨绛先生亲自为电视剧《围城》定下的主题是,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
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 “围城”的含义,不仅指方鸿
渐的婚姻,更泛指人性中某些可悲的因素,就是对自己处境的不满。钱钟书很赞同杨绛
的概括和解析,觉得这个概括“实获我心”。
移民,何尝不是如此。
一道边界墙,挡住了浩浩荡荡想移民美国的南美大军。特朗...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