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昆德拉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j*********s
发帖数: 158
1
来自主题: ChinaNews版 - 六四悲剧和知识份子的责任
曹长青:
今天回首六四这场运动,如果说它失败的话,至少有两个层次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
当然是共产党的残暴镇压,中共调动了野战部队,屠杀平民。另一个原 因,由於中国
知识份子没有传播个人权利、个体自由、结束共产统治的根本价值,所以学生运动的主
调还是爱国主义等,因而没能留下自由主义的精神遗产。
当时中国大多数知识份子的思想水平,还局限在支持党内改革派(而不是完全否定共产
党)的框架内,学生们从本国 知识份子那里,得不到真正自由主义的思想资源。

今天,原东欧和苏联的共产专制全部被结束,人民获得了自由。但在中国,仍是共产党
统治。这其中有很多原因,其中一个就是两地的主要知识份子的思想水 平有很大的不
同。原东欧和苏联的知识份子,很早就从根本上否定共产主义,而中国的知识份子,则
热衷支持党内改革派,仍在肯定共产党统治的合法性。这一点, 相当影响和决定天安
门运动的诉求水准。
例如在南斯拉夫,早在五十年代,持不同政见的知识份子吉拉斯(Milovan Djilas,也
译为德热拉斯)就反省共产主义的制度问题,他的专著《新阶级》明确指出,共产党已
成为巧取豪夺、欺压人民的新(特权)阶级。即使在...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2
微博精粹:谎言世界统治者最怕有人喊—“皇帝光着身子” 组图
【阿波罗新闻网 2016-03-31 讯】
毕竟:斯美塔那认为:国家是我的生命。卡夫卡认为:个体高于国家。米兰·昆德拉认
为,性比国家重要。哈维尔认为:国家是万恶之源。于是,斯美塔那写了交响曲《伏尔
塔瓦河》。卡夫卡写了《变形记》。米兰·昆德拉写了《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而哈维
尔却成了这个国家的总统。这就是捷克!
夜郎国主:捷克哈维尔《无权者的权力》,指出GC国家是“一个充满假像的世界……每
个人只能在谎言中求生。”哈维尔认为,谎言世界的统治者最怕的是“有人喊出‘皇帝
光着身子’,打破游戏规则,揭露游戏本质”,使谎言世界貌似坚固的“整个外壳无可
补救地四分五裂。”
【驻捷克中使馆请的便宜托真给主子丢脸】哥们,拿着国旗打人不好吧。3月29日,布
拉格,游行的华人与部分反对者剽悍对骂+对打。打着旗,叨着小烟儿,吹着喇叭,比
送葬还热闹。。。用噪音,国骂,人海战术将别人无情碾压。。“爱国主义是流氓最后
的避难所。”非常客观的一句话啊。身着红装,还吹着难听的喇叭,天,贵国人到底有
没有审美?大家都来看看,扛旗吹喇叭喊口号国骂,是不是很... 阅读全帖
i***s
发帖数: 39120
3
章怡和先生去医院看望朋友,她的惯例是亲自下厨,备齐四样菜品送至病房。她讲对美食的热爱和研究以及拥有一手好厨艺是大家闺秀的必备。有一次记者跟她聊天时,她说:“北京的四合院都应该拆掉,现在的人不配住。”语意之尖刻绝望,一时令人回不过神来。她的书在香港出版时名字叫《最后的贵族》。
据广州日报报道,多达59%的人认为已经存在一个上流社会。虽然这群富裕人士认同“上流社会已经形成”,但对于“上流社会究竟意味着什么”,意见却相当分散。在对“上流社会含义”的问卷调查中,选择“意味着虚荣”的占了8.7%;偏向于外在内容的“高级社交圈”、“高贵的形象”、“对精致生活深有研究”和“高尚的礼仪规范”分别占了29%、11.2%、13.4%和14.6%;偏向于价值观层面的“更多社会责任”为23.1%。
美国西北大学的教授艾本斯坦写过一本叫《势利:美国当代上流社会解读》的书,知识分子对上流社会的讥讽之辞溢于言表,但从中不妨可总结几个上流社会的关键词:派对、名校、时尚、艺术、俱乐部、品位、职业等等,也许还有性与丑闻。美国人在构建自己的上流社会,以抵御欧洲人对他们的鄙视。但这没有什么好比的,把“粗俗”送给美国人,把“媚... 阅读全帖
S**b
发帖数: 1883
4
美国是一个专门培养流氓的地方,李天一在美国学了一年,这就已经足够让他变成一个
流氓了。
知道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虐俘事件吗?那并不是偶然的一个美军虐俘,而是有大量的照
片为证,因此是美军集体的行为,是美军集体流氓,这些个流氓军人怎么教育出来的?
比如说那个把伊战俘全身扒光后在地上拖的那个美国女军人英格兰,这些人就是在美国
受到长期的流氓教育而形成的。
因为以此相对照的有苏军,就说苏军曾经入侵过捷克斯洛伐克,还入侵过阿富汗,好象
就没有暴出什么虐俘事件。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对于苏联的入侵悲愤万状,因此写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小说,这部小说让众多的中国作家背叛共产主义信仰。但是米兰
昆德拉小说中的苏军,我注意到并不象美军那么凶残,那么流氓,没有描述苏军大规模
强奸捷克妇女的情况,和滥杀捷克民众的情况。这是因为苏联虽然已经蜕变成社会帝国
主义,但是军人从小到大受的教育是虚假教育,却不是流氓教育,流氓教育是美国初等
教育的一大特色。
可以认为,把一个十四岁的小孩推到美国学习,那就是往火坑里推,就是把他训练成一
个流氓。
下面反驳一些人可能的质疑。第一个当然是,美国也有许多人不是流氓的,因此不能... 阅读全帖
J*******3
发帖数: 1651
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读书无用,但仍要读
读书无用,但仍要读
你的床头柜上现在放的是什么书?
我在读我最喜欢的其中一位当代作家杰夫・戴尔(Geoff Dyer)的新作《地带》(
Zona)。这本书的主题听起来非常无味----关于安德列・塔科夫斯基(Andrei
Tarkovsky)的电影《潜行者》(Stalker)的随笔----但幸运的是,像戴尔的大部分作品
一样,它其实讲述的是作者自己:他的痴迷,他的恐惧,他越来越强烈的(还总是讨人
欢喜的)疯狂感。这本书全靠作者的声音将其撑起,这本身就是一个成就。
你读的上一本真正伟大的书是什么?
我一直很痴迷马塞尔・普鲁斯特(Marcel Proust)的《追忆似水年华》(In
Search of Lost Time)。这本小说内涵丰富,两个忠诚的普鲁斯特迷可能因为完全不同
的原因而爱上这本书。有的喜欢里面的晚宴,有的喜欢其中讲述的艺术史,有的喜欢书
中对嫉妒的描绘,有的则喜欢里面正值花样年华的女孩。而我喜欢的普鲁斯特是他作为
心理散文家的那一面,他以帕斯卡(Pascal)、拉罗什富科(La Rochefoucauld)和司汤达
(Stendha...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6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掌声献给齐奥塞斯库
原创 2017-03-03 袁凌 袁氏物语微信号yuanshiwuyu1973
功能介绍
发布个人写作的诗歌、散文、小说和非虚构文字作品。强调原创性。
在北京的某个地摊上,碰见一本特别的书:《齐奥塞斯库选集1974-1980》。暗红精装
封面,书页已经泛黄,人民出版社1981年12月出版,定价2.55元,原为人民大学图书馆
藏书,盖有藏书公章。附带的借书卡显示,有一位国政系学生曾经在1985年借阅过,算
来已历30年。这本曾贵为兄弟国家领袖著作的书,不知在哪一轮的世事淘汰下流落书摊
。我花5块钱买了下来。
花一倍的价钱买下这本书,不在于它的作者齐奥塞斯库统治前罗马尼亚长达24年,拥有
罗共总书记兼罗马尼亚总统、国务委员会主席、国防委员会主席、武装部队总司令兼爱
国卫队总司令、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高委员会主席、社会主义民主和团结阵线全国委员会
主席、全国劳动人民委员会主席、甚至还包括罗马尼亚科学院院士和名誉院长这么一长
串复杂又显赫的头衔;也不是选集内容有什么超出同类领袖著作之处,或者是齐氏曾经
位列少数几位“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之列;而是这本书的特殊体例,在它的每篇文章,
也就是齐氏在历次...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5124
7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repeating (千王之王), 信区: Joke
标 题: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3 22:38:57 2014, 美东)
发信人: CleverBeaver (我不是Otter),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3 22:32:54 2014, 美东)
发信人: dai9 (九袋),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3 18:10:47 2014, 美东)
发信人: pwwp (歪哥),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说个女ID讲冷笑话的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2 22:00:08 2014, 美东)
算今天的故事啦!!!
当年joke版,很热闹,我们男ID时不时联手对个黄色对联啊诗歌啊等等。几个女ID老时
不时转自己讲的笑话,结果巨冷。。。男ID就分析,女ID... 阅读全帖
J*G
发帖数: 6489
8
六四血腥清場內幕——吴仁华的历史见证
作者:曾慧燕
1989年「六四事件」已經過去18年,許多事實真相至今仍有爭議。在六四18周年紀念前
夕,當年親歷「中國歷史上最血腥一夜」的中國政法大學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前研究室
主任吳仁華,出版《1989年天安門廣場血腥清場內幕》(簡稱「清場內幕」),這是迄
今為止最完整記錄六四事件天安門廣場武力清場過程的見證。
捷克流亡詩人米蘭‧昆德拉說:「人與強權的鬥爭,即記憶與遺忘的鬥爭。」「
清場內幕」作者吳仁華引用米蘭‧昆德拉的名言,希望世人不要忘記六四悲劇。
他指出,六四事件後,北京當局一再開動各種宣傳機器,極力掩蓋與迴避六四鎮壓的事
實真相。而海內外的許多有志之士,一直致力「毋忘六四」的工作,但「也有些人在配
合殺人者,呼籲人們忘記這件事,忘記這一天……。對於一宗曾經震驚世界和改變了世
界格局的重大歷史事件而言,這是很不應該,也是令人頗為痛心的事情。」
自古忠孝難兩全
吳仁華原籍浙江溫州,1977年考入北京大學古典文獻專業,先後獲學士及碩士學位。作
為一位曾經接受七年專業訓練的歷史文獻學者,尤其親身經歷了六四事件,吳仁華認為
N***c
发帖数: 1090
9
来自主题: WorldNews版 - 捷克:告别“切卡德”年代
在我去过的所有中欧国家中,捷克是我最喜欢的一个。捷克首都布拉格享有“世界上最
有魅力的城市”和“建筑史上的博物馆”的美名,其城区建筑从哥特式到巴洛克式和洛
可可式,从文艺复兴时代的风格到后现代的各种流派,将沧桑厚重的历史内涵与超越时
空的未来派浑然天成地融合在一起,能做到这一点的城市,似乎只有布拉格。穿城而过
的伏尔塔瓦河将布拉格市区一分为二,在两岸的绿茵之中,红顶白墙层叠错落,民居多
彩多姿,黑塔金顶的教堂形态各异,使人仿佛置身于一幅幅最具欧洲特色的油画之中。
站在老城广场放眼望去,任何一个街道都有六七百年以上的历史,尤其是暮色下在波西
米亚式的咖啡馆里一边品尝冰镇甘醇的比尔森啤酒,一边沉醉在极具文化魅力的氛围里
,那种穿越历史与未来的体验让人回味无穷。
捷克历史上出过很多文化名人,如《好兵帅克》的作者哈谢克,现代文学的开山鼻祖卡
夫卡,在中国有广大读者的米兰·昆德拉,杰出的剧作家、捷克前总统哈维尔,以及音
乐家德沃夏克、斯梅塔纳等。捷克人自称他们是“无霸气而有贵族气的国家”,是 “
政治上的小国,文化上的大国”。昆德拉有句名言:“做小国人的优势在于,他可以成
为一种世界性的公民”,
u***************r
发帖数: 11227
10
来自主题: Automobile版 - unidentified_title
发信人: hyandji(小黄牛), 信区: Automobile
标题: 我在美国当司机,人生观被颠覆好几回
发信站: BBS未名空间站(Wed Sep 6 10:25:47 2017,GMT)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如果你想知道桃子的味道,那就得亲自尝一口!如果你想知
道真实的美国,那就得亲自去跑一趟,除此别无他途。不吃猪肉只看猪走路的人,永远
不可能成为美食家。
我带着这种既要吃桃子也要吃猪肉的心态去美国当了10来天司机,亲自驾驶一辆美
国产的SUV,从人烟稀少的西部小镇一路开到人潮汹涌的纽约,算是把美国有代表性的
几个地方粗略地看了一遍。
在这之前,跟许多国人一样,我心目中的美国,只是那个被影视、书刊以及道听途
说浓妆艳抹得几近失真的脸庞,一个PS过的美国。
有人说,最美的风景只存在于无法抵达的远方,因为需要足够的距离才能产生美,
于是,那些不曾到达过的远方总是惹人遐想。而由于喜新厌旧这个人类的劣根性,熟悉
的地方却总是没有风景。难怪有人说,旅行无非就是从自己过腻了的地方跑去别人过腻
了的地方的一个过程。
虽说时间短,深入美国社会的深度与广... 阅读全帖
s********u
发帖数: 1054
11
来自主题: Stock版 - 居然有亚马逊上买不到的书
感恩节前后亚马逊买了一堆东西, 这两天陆续运到了。 买了几本以前做学生时很喜欢看的经典小说。 结果发现想买的米兰 昆德拉的 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买成了这本小说的 文学导读了。 然后在亚马逊上仔细一搜, 还真没 昆德拉这本书卖。
看来网购还是有局限的啊。
w******s
发帖数: 16209
12
来自主题: Stock版 - 居然有亚马逊上买不到的书
可以去买相应的布拉格之恋的电影。也还不错。

欢看的经典小说。 结果发现想买的米兰 昆德拉的 生命难以承受之轻 买成了这本小说
的 文学导读了。 然后在亚马逊上仔细一搜, 还真没 昆德拉这本书卖。
C**********r
发帖数: 8189
13
来自主题: SanDiego版 -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dai9 (九袋),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3 18:10:47 2014, 美东)
发信人: pwwp (歪哥),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说个女ID讲冷笑话的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2 22:00:08 2014, 美东)
算今天的故事啦!!!
当年joke版,很热闹,我们男ID时不时联手对个黄色对联啊诗歌啊等等。几个女ID老时
不时转自己讲的笑话,结果巨冷。。。男ID就分析,女ID讲笑话为什么冷呢。而创作型
的我就主动模仿女ID讲冷笑话,结果好家伙。。。。一下,各个版本的都出来了。 感
谢Internet, 感谢Google, 还保留着,贴一下。
发信人: pwwp (歪哥之看我的签名档), 信区: Joke
标 题: 那我也凑热闹来个冷笑话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Thu Dec 9 20:25:30 2004) WWW-POST
请朋友吃饭,... 阅读全帖
g***y
发帖数: 350
14
我觉得有必要送给德罗巴和兰帕德一张邓丽君精选,失去了恩师的他们似乎有些迷惘和
无奈。有时候一场球可能决定很多东西,今天就是这样一场球。这里的博彩有两个答案
迟迟不能公布,他们却再次来到了决赛的门口。
米兰昆德拉笔下的欧洲是一场伟大的进军,米兰昆德拉读者眼里的伟大进军是一出闹剧
。阿布带领着他的军队向莫斯科挺进,伟大与伟大之否定相距并不遥远。当伟大的进军
结束后,杰拉德卡拉格托雷斯库依特们知道他们的尸体会被运回安菲尔德,他们的精神
将在Kop End上空被永久的缅怀
i******l
发帖数: 179
15
来自主题: Travel版 - 再见欧洲
卡夫卡的博物馆比K的城堡好找多了,在查理大桥西端下台阶,只需要连续两个右转。
门口的雕塑是两个比人高的K字,向两面展开。另外有个喷泉雕塑,水池中两个男子相
对撒尿,其中的一个还会扭腰。
博物馆里面的设计颇有特色,音响,投影都用上了,就为营造卡夫卡书中那种荒诞诡异
的气氛。一个关于他童年环境的幻灯片的背景音乐是“伏尔塔瓦”,也就是查理大桥横
跨的,窗外就能看到的这条河的名字。这个曲子是捷克音乐之父史美塔纳(SMETANA)
的代表作“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深沉而动人,在捷克享有国歌般的崇高地位。坐
火车到布拉格,快到达时,列车的广播里就会放它。
我对照地图,在老城寻找布拉格电影学院,因为昆德拉曾经在这个学校任教。
找到小巷中的一个微型教堂,门口写着“Prague Film School。”真是想不到这个学校
的规模这么小。
校长是个美国人,年纪很轻。我说明来意,他说,“你找错了。”
原来他这个是私立学校,还有一个公立的叫FUMA,就在河边。那个才是昆德拉的学校。
FUMA的建筑共四层,楼下是一个饭店。当天是某个节假日,学校没人,除了一个看门人
。他无所谓地放我进去。我就从一楼到四楼转了
M*****g
发帖数: 1054
1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遗忘与被遗忘
我爸喜欢看的小说是美感来自于哲理的那种。比如说米兰昆德拉,还有君特格拉斯。对
于那种用语言的细腻雕琢出来的感性的美他是非常麻木的。麻木,甚至斥之以鼻。上高
中的时候我发现了马格丽特杜拉斯,激动得捧给他看。
他翻了两页就放下了,继续抽他的烟。后来有一次他和姑姑在讨论虹影。我插嘴说虹影
的句子和题材有些象杜拉斯。他说,杜拉斯是谁?
大概每个人对美都是多少充满了偏见的。不过我父亲的偏见特别顽固。这样一个顽固的
人竟然买了一套梁实秋的散文。他说多好,你看,大散文家,比什么余秋雨之类的好多
了。那时候我上中学。中学生喜欢捡自己喜欢的话题和篇章读。所以我反复仔细地研读
了"雅舍谈吃"那一卷。
梁实秋比起余秋雨来当然微妙了许多,没那么矫做。不过我还是很疑惑以我爸这样的口
味,是怎么喜欢上梁实秋写的那一篇篇火腿冬瓜盏之类的?
再后来我意识到梁实秋写的不是吃,而是他的失落。很隐晦地写被遗忘的岁月。比如说
写金华火腿,他写在浙江的制作方式到了台湾以后的变化。台湾的气候太潮湿,所以火
腿风干不透。很轻很浅地就结束了,却有体会不完的悲凉。
最近凑热闹看了一集舌尖上的中国。看完了,想到的却是四十年前写的早就被人... 阅读全帖
j*****x
发帖数: 18139
17
是要故意更体现高尔基 契诃夫 昆德拉等人的悲催么,老哥儿几个顽强的活到了20实际
,昆德拉更是悲催的生于20世纪

在 bos (Bart) 的大作中提到: 】
a******e
发帖数: 6689
18
昆德拉是在否定轮回时提出生命之轻的,
人的一生不能重复:“人永远都无法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
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正。”联系第二章中尼采“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
担”,人这不能重复、不可修正的短暂一生相对则是无比轻盈的,哪怕不断地犯错误,
走冤路,这些错误也不会如西西弗斯推石块一样,在无解的死循环中被不断重复,形成
时间轴上的一个恶瘤。“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故而昆德拉对人生得
出的结论是个“半真的存在”,因不负重而自由,因自由而去意义。 
人性的枷锁中菲利普试过很多次改变生存环境,还是不能解释他对人生的种种疑惑,直
到终于想明白了人生意义这个问题。
a******e
发帖数: 6689
1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安娜卡列尼娜》
这昆德拉不早说清楚了,幸福的真谛就是环形的重复,就是boring,predictable,
repetitive deeds done over and over again.
而人的追求是线性的,是注定要打破环形路线追求新奇的,所以幸福本质上是不可得的。
什么happily ever after都是鬼扯。只有不幸,才是人性的,才值得一遍遍诉说,才是
八卦的永恒主角。
当然,昆德拉说这话时没预料到互联网灌水这件事。他要是看过这里的高楼,肯定要重
新思考幸福的实现了。

很多人觉得boring。不折腾吧,boring。折腾吧,又玩不起
第二类似乎更靠谱一点
x***n
发帖数: 10764
20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晚安,北京(12)
回到小胡的办公室,除了地下室空气污浊一点,大功放加上大屏幕的显示器,其实和电
影院相差不远,更何况电影院也没有这么一长串古今中外的片子可以选。正好有《骇客
帝国》,这个名字从韩秋的短期记忆里新鲜出炉,干脆就选它。
看了一半韩秋就后悔了,真不好看,灰扑扑冷冰冰的,就像地下室外的北京。基努里维
斯干瘦,苍白,神情恍惚,完全不是韩秋记忆当中那个利索挺拔的年轻警察。韩秋带着
失望看完片子,已经是夜里了,忍不住打了个哈欠,觉得有点不好意思,跟小胡说:“
我得回家了,明天还要上班呢。”
小胡挠挠头,似乎有那么点挽留的意思,不过嗫嗫嚅嚅地,这点挽留在脸上绕来绕去也
没说出口。虽然不情不愿,还是送韩秋出了校门。韩秋看他这么君子,除了那点不好意
思,更多了点说不出口的歉疚。
这次小胡没有骑自行车,两个人并肩朝校门走去,一路无话。路灯把影子拉得长长的,
买了宵夜回宿舍的学生们紧赶慢赶地朝宿舍走,手里的宵夜在寒冷的夜色里缕缕冒着热
气。到了校门口,汹涌的车流夹着冷风扑面而来,韩秋感觉像重返人间。她看着轰隆隆
来往的车辆,问小胡:“你们这儿好打车吗?晚了,我不坐地铁了。”小胡说:“嗯,
也好,我帮你叫辆车。”... 阅读全帖
a******e
发帖数: 6689
21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一派胡言,纯粹狗屁。
书里谈“轻”,首先是从“轮回”角度出发的,指没有轮回,人的一生不能重复:“人
永远都无法
知道自己该要什么,因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来生加以修
正。”相对于尼采的“永恒轮回是最沉重的负担”,人这不能重复、不可修正的短
暂一生相对则是无比轻盈的,哪怕不断地犯错误,走冤路,这些错误也不会如西西弗斯
推石块一样,在无解的死循环中被不断重复,形成时间轴上的一个恶瘤。“只能活一次
,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故而昆德拉对人生得出的结论是个“半真的存在”,因不
负重而自由,因自由而去意义。
昆德拉这本书最终就是为了质疑人生这无意义的轻盈,所以才“不能承受”。
s**t
发帖数: 17016
22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只能活一次,就和根本没有活过一样”
这话你真信么?
说“人生是半真的存在”,什么是“全真的存在”?你觉得昆德拉这视角合适么?
任何跳出自身的框架,站在世界外面的价值判断,归根结底都是语言游戏。这一点维特
根斯坦早就严格证明过了。昆德拉扯什么永世轮回,时间恶瘤,在哲学上根本站不住脚
,都是些似是而非的讨论。小说不像小说,哲学不像哲学,两边都是半吊子。这家伙说
了很多让人惊讶的话,看起来很睿智,其实就没有一句靠谱的话。看完他的书我失望无
比,因为这个人不老实,并不能真地启发我。
s**t
发帖数: 17016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读《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
看过,忘得也差不多了。当年我在大学的时候,还在阶梯大教室做过《生命不能承受之
轻》的演讲。那时年轻,遇到男生,用维特根斯坦装深沉,遇见女生,用昆德拉装逼。
其实那时这本书读得也是半通不通。没过几年,昆德拉倒掉了。维特根斯坦直到现在也
没倒。
p**p
发帖数: 10318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说个女ID讲冷笑话的事
发信人: cutegirl (不扮淑女了,作个女愤青), 信区: Joke
标 题: Re: 那我也凑热闹来个冷笑话[米兰昆德拉版]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Fri Dec 10 00:00:56 2004) WWW-POST
【米兰昆德拉】
男人的思维和女人的思维最大的不同就是在时间和空间的坐标上,男人是连续的,女人是
片段的。
pwwp 在厨房思考着,一边翻炒着锅里的鱿鱼。锅里的鱿鱼渐渐发白,一切似乎只需要
等待
那个最完美的瞬间。客厅里,姑娘在放DVD。
姑娘的脸很苍白,这使她的眼睛显得格外的大。此刻,她正象个孩子一样微张着嘴,不知
所措:“屁娃,这DVD怎么放不出图像来?”
定格,就是这天真的孩子一样的心情,当初象闪电一样击中 pwwp 的心,所有关于姑娘
的回
忆,都和这空白一片的表情相关。
其实只是DVD里没放盘。这愚蠢的错误,使得锅里的鱿鱼错过了那个最完美的时刻。那

下午,一切都带着宿命,仿佛他们关系的一个象征,显得特别的耐人寻味。
发信人: pwwp (歪哥之看我的签名档), 信区: Joke
标 题: Re: 那我也...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7450
25
可以读一下这段对娄烨的访谈。
注:挺长的。
----------
崔卫平访谈娄烨—对于电影《颐和园》的真正解读
时间:2006年8月27 日、29日下午
地点:蓟门饭店附近娄烨的工作室
参与访谈者:梅峰 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教师,《颐和园》的编剧之一
爱情-生命
崔:……的确是爱情片。女主人余红这样的形象,在中国电影的银幕上很少见
。一般说我们人都是灵与肉这两个方面而组成,这个叫做余红的女孩,是将灵魂放在肉
体中的那种人,她的灵魂与肉体是一回事。
娄:对她来说,这些都是平等的。她的身体和她的思想是平等的,不能分出哪
个低哪个高。
崔:她不是没有灵魂,而是灵魂与肉体归并为一体,她的身体就是她的灵魂,
她是用身体来进行灵魂的活动。她与别人做爱,便是她与他人建立联系、面对世界的方
式,她用身体来丈量和探测他人以及这个世界。
娄:包括置疑这个世界,询问这个世界。
崔:她具有那样一种不管不顾的劲头,不顾一切,甚至不顾自己的安危,每次
都是全力
以赴的。
娄:她是不知道危险,所以不能说是勇敢的。
崔:你说她很主动吧,她又很被动,像一架风琴一样一拨就响。
娄:敏感!一阵风就能带来无穷幻想。这是什么人?... 阅读全帖
x*****7
发帖数: 4749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西游记】2013 读书总结
每月一本国家地理杂志是必须的。
Harry Potter 全集 (7本)- 年初旅游和回国的时候想看轻松的小说,就一下看完了
。喜欢前四本,很欢乐,后三本颇令人失望。书评另开一贴。
唐吉坷德 - 大概的书评也写过。开始的新鲜感一过,接下来就有点沉闷了。我定义的
喜欢的书,就是会让我重复阅读的,像张爱玲,红楼梦,村上春树,杜思妥耶夫斯基,
甚至金庸。以此定义,这不是我喜欢的小说。
目送-龙应台 - 龙应台的文章写得很好,文笔干练,流畅。2012读大江大海的时候很沉
重,这本目送呢,描述了很多她和她母亲还有跟她儿子之间的关系,让我想起了我和我
母亲,重新视察了一下我跟母亲的关系和感情。回忆点点苏醒,想起小时候的一些小事
情。我一直崇拜父亲,有意识的忽略我母亲。感谢这篇散文集,我找到了失落的感情。
风声鹤唳-林语堂 - 喜欢。林语堂形容战争年代的男女和小孩为四处飘散的千百万的落
叶,很让人心伤。套用一名读者的评论,《风声鹤唳》在中国抗战最艰苦的大时代背景
下徐徐展开,作为一个没有经历过战争的人,此书的意义是重大的。作者对佛的理解引
用而呈现的大智慧,书里三个主角最后的安排,加上细腻丰富的文字... 阅读全帖
R******k
发帖数: 4756
27
张贤亮在《绿化树》里写出过最让我心动的性爱描写之一:在农村土房子里,一个狭窄
的空间和一个逼仄的时代,一个雪白的女性表现出极大的从容,既富有优雅的魅力又紧
紧地贴着地面,使她作为一个命运不可掌握的人短暂地掌握了自己的命运。最后这种掌
控还是被损毁在生活里,而美只有在被极力赞美之后,美的毁灭才显得惨烈。十几年后
,我读了雷晓宇与张贤亮的对谈,性是其中最直接的话题,一个40岁结束处男身份的人
,拥有数不清的性伙伴,恋母,老年求佛,对采访者完全袒露,这个采访缺少些优雅,
但毛糙糙的,充满力量。
本文发表于《智族GQ》杂志2013年7月刊,原标题为《男人七十》,转载请在相同位置
注明此来源。
张贤亮:一个40岁开始第一次性爱的男人归于佛教前如何追求狂欢而不沉沦的人生
作者:雷晓宇
张贤亮今年77岁。他可能是中国作家里最会做生意的人,也可能是中国商人里最会写小
说的人。早在很多年前,他已经名利双收。但是,很少有功成名就的人选择像他这样度
过自己的晚年。他离乡背井,离群索居,但仍然过着一种富于活力的生活。他说:"我
觉得自己越活越年轻。我从来不觉得我有77岁,我觉得我好像才17岁。我最羡慕的人就
...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8
阎连科:用冰镐凿碎心灵的作家
发表于 2014 年 12 月 22 日 由 lixindai
作者:蒋方舟
作家阎连科有个爱好,就是搜集名作家的小塑像,已经搜集了十几座,其中有一座
歌德的,其实是个装佐料的瓶子,能从歌德的头顶倒出胡椒粉来。“简直超乎想象。”
阎连科说。
令他失望的是,在布拉格,他只找到了卡夫卡的塑像——黑的、白的、青铜的、陶
瓷的,却没有找到其他优秀的捷克裔作家的纪念品,无论是还活着的伊凡•克里
玛、米兰•昆德拉,还是已经去世的赫拉巴尔、哈谢克。
记忆的残酷,胜过文学史的残酷。被写进历史及教科书的作家众多,然而,被长久
地记住,被反复以其作品中的古老怪诞的预言,去比对正在发生的现实的小说家,那些
“小说家中的小说家”,却只有寥寥而已。
阎连科算其中一个。
成为获得卡夫卡奖的首位中国作家,阎连科终于结束了他漫长的“陪榜”生涯。这
个延续了十四届的奖项,他之前从未入围过,捷克语的《四书》一经出版,即刻获奖。
上一个获此待遇的得奖者是英国作家品特。
《四书》讲述了黄河边一个右派劳改农场里的故事,这是一部仿圣经体的小说,所
有残酷,在腾空的语言里,都显... 阅读全帖
N********e
发帖数: 3048
29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王小波竟然也写杂文
作者:王小波
看到《东方》杂志一期上王力雄先生的大作《渴望堕落》,觉得很有趣。我同意
王先生的一些论点,但是在本质上,我站在王先生的对立面上,持反对王先生的态度。
我喜欢王先生直言不讳的文风,只可惜那种严肃的笔调是我学不来的。
一、知识分子的罪名之一:亵读神圣
如王先生所言,现在一些知识分子放弃了道德职守,摆脱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
,正在"痞"下去,具体的表现是言语粗俗,放弃理想,厚颜无耻,亵读神圣。我认为,
知识分子的语言的确应当斯文些,关心的事情也该和大众有些区别。不过这些事对于知
识分子只是未节,他真正的职责在于对科学和文化有所贡献;而这种贡献不是仅从道德
上可以评判的,甚至可以说,它和道德根本就不搭界。
举例来说,达尔文先生在基督教社会里提出了进化论,所以有好多人说他不道德
。我们作为旁观者,当然可以说:一个科学理论,你只能说它对不对,不能拿道德来评
说。但假若你是个教士,必然要说达尔文亵读神圣。鉴于这个情况,我认为满脑子神圣
教条的人只宜作教士,不适于作知识分子,最起码不适于当一流的知识分子。倘若有人
说,对于科学家来说,科学就是神圣的;我也不同意。我的一位老师说过,中国人对...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8
30
来自主题: Movie版 - (转载)关于《布拉格之恋》
高中时看杂书,发现很多人喜欢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这个莫名其妙的短语。觉得这几
个字这么摆在一起,很神奇,但不明出处。大学时垂涎三尺看着中文系学兄满架满床诗书
,发现了这个名字,也知道了一个叫作米兰·昆德拉的捷克人,又是写小说,又是作电影
,又是玩爵士,一专多能的样子。读来真是不错,虽然那时还有些似懂非懂。就是被文字
给击中了,就像读《百年孤独》的第一句话就无可就药痴迷上加西亚·马尔克斯,翻遍他
所有能找到的文字一样。后来遍寻那个北方城市所有的书架,收集这个捷克人所有的书,
还在校园小径狭路相逢一个学兄,与他辩论为什么喜欢或者不喜欢米兰·昆德拉的问题。
那时还没有机会看到这个电影。
在电影学院拉片室的幽暗里带着耳机看《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的感觉,刻在心底很深的地方。除了影像,专注的感觉与坐在电影院里的质量
别无二致。没有把电影与小说作太多的比较,实际上电影无法承载那么沉重的抽象的哲学
意义。就像爱森斯坦无法把《资本论》搬上银幕。 已经听很多人批判电影拍没了小说里
的深刻意韵,好莱坞欲盖弥彰的痕迹太浓。亲眼看见那些玄
S**b
发帖数: 1883
31
如果没有这个错误,李天一就不会走向犯罪道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美国是一个专
门培养流氓的地方,李天一在美国学了一年,这就已经足够让他变成一个流氓了。
知道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虐俘事件吗?那并不是偶然的一个美军虐俘,而是有大量的照
片为证,因此是美军集体的行为,是美军集体流氓,这些个流氓军人怎么教育出来的?
比如说那个把伊战俘全身扒光后在地上拖的那个美国女军人英格兰,这些人就是在美国
受到长期的流氓教育而形成的。
因为以此相对照的有苏军,就说苏军曾经入侵过捷克斯洛伐克,还入侵过阿富汗,好象
就没有暴出什么虐俘事件。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对于苏联的入侵悲愤万状,因此写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小说,这部小说让众多的中国作家背叛共产主义信仰。但是米兰
昆德拉小说中的苏军,我注意到并不象美军那么凶残,那么流氓,没有描述苏军大规模
强奸捷克妇女的情况,和滥杀捷克民众的情况。这是因为苏联虽然已经蜕变成社会帝国
主义,但是军人从小到大受的教育是虚假教育,却不是流氓教育,流氓教育是美国初等
教育的一大特色。
可以认为,把一个十四岁的小孩推到美国学习,那就是往火坑里推,就是把他训练成一
个流氓。
下面反驳一... 阅读全帖
d**9
发帖数: 2764
3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发信人: pwwp (歪哥),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说个女ID讲冷笑话的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2 22:00:08 2014, 美东)
算今天的故事啦!!!
当年joke版,很热闹,我们男ID时不时联手对个黄色对联啊诗歌啊等等。几个女ID老时
不时转自己讲的笑话,结果巨冷。。。男ID就分析,女ID讲笑话为什么冷呢。而创作型
的我就主动模仿女ID讲冷笑话,结果好家伙。。。。一下,各个版本的都出来了。 感
谢Internet, 感谢Google, 还保留着,贴一下。
发信人: pwwp (歪哥之看我的签名档), 信区: Joke
标 题: 那我也凑热闹来个冷笑话
发信站: Unknown Space - 未名空间 (Thu Dec 9 20:25:30 2004) WWW-POST
请朋友吃饭,我在厨房里忙活,他们在外面看DVD, 我这边刚把鱿鱼炒到锅里,他们那边
叫着说,没图像,让我去看看怎么回事。 我出去看,三调两调遥控器,就是不出画面,
最后才知道,原来一个家伙忘了把DVD放进去DVD机里啦!
笑死啦,哈哈,结果我回到厨房,...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7143
33
他这个访谈很有意思。。。
张贤亮今年77岁,在西北边陲的一座四合院里过着隐居生活,窗外能看到若隐若现的贺
兰山脉。
和早年相比,他的生活安静了很多。上世纪80年代,身为名噪一时的作家,他总有
写不完的小说。上世纪90年代,他以文联主席的身份下海经商,又有谈不完的买卖。到
老了,他总算是名利双收,心满意足。
上网去搜一下“张贤亮”三个字,你自会知道他的经历。如果非要说是段传奇,起
头就是一首诗,发表于1957年,叫做《大风歌》。如果不怕麻烦的话,还可以再去搜一
下,网上也有这首诗的全文。现在看起来,这首诗不太符合当今的审美,起头就有一连
好几个排比句“我来了”,接的还是感叹号,有点激动得喘不过气来的样子。再一想,
放在那个年代倒也恰如其分,公私合营已经完成,大炼钢铁就要开始,想必一个19岁的
少年也很难按捺住体内狂热的荷尔蒙。
这首热烈响应时代的诗歌得以顺利发表。以此为界,我们年轻男主人公的命运就此
发生逆转。在接踵而来的运动中,他因此被划为右派。此前,他是世家的孙少爷,祖父
和父亲都是哈佛大学的毕业生,他家住在上海高恩路的洋房里。现在上海已经没有这个
名字的街道了。不过,网络是个宝库,...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225
34
来自主题: Heart版 - 青春有多远
以前的日记, 看见外面阴沉的天, 想了起来.

16岁的时候, 我在看梁晓生的[青天在上]. 我幻想那飘浮在文字上的美丽凄惨
的爱情就是我的归宿.
我那个时候不知道有个人叫米兰.昆德拉, 我也没有读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
华].
冬天很长, 春天很冷.

我渐渐学会了放弃. 旧时的梦想一个一个变的模糊, 无力去追寻时却有又来刺痛我
的眼睛.
秋天的校园总是铺满了落叶. 那是叶子的尸体, 在那个季节被无情的抛弃在马路
上, 草地上, 没有人会为他们寻找墓碑.
她走近我, 带着爱情的香气.

那个夏天是咸的. 前途和她一样开始变得虚无飘渺.
我开始读昆德拉的[被叛卖的遗嘱]. 我开始喜欢陈慧娴的[千千阙歌].
我开始怀念过去, 那奔跑在稻田里的小男孩.

我习惯了漂波. 我不知道下一个城市的天空是否依然湛蓝.
我开始喜欢坐在马路边的长椅上, 看来往的行人. 我不会存在于他们的生活里,
就象他们也从来没有注意过我一样.
在两个城市的狭缝里, 我会望着天空, 说出我最想念的人的名字.

我开始明白爱情, 在我尚未老去的时候. 我开始喜欢听王菲, 她对我有了特别的
意义. 我长大了,
n***n
发帖数: 468
35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Saob (Saob),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李双江唯一错误就是在李天一十四岁送他去美国学习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Feb 25 00:33:38 2013, 美东)
如果没有这个错误,李天一就不会走向犯罪道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美国是一个专
门培养流氓的地方,李天一在美国学了一年,这就已经足够让他变成一个流氓了。
知道伊拉克战争中美军的虐俘事件吗?那并不是偶然的一个美军虐俘,而是有大量的照
片为证,因此是美军集体的行为,是美军集体流氓,这些个流氓军人怎么教育出来的?
比如说那个把伊战俘全身扒光后在地上拖的那个美国女军人英格兰,这些人就是在美国
受到长期的流氓教育而形成的。
因为以此相对照的有苏军,就说苏军曾经入侵过捷克斯洛伐克,还入侵过阿富汗,好象
就没有暴出什么虐俘事件。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对于苏联的入侵悲愤万状,因此写了《
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小说,这部小说让众多的中国作家背叛共产主义信仰。但是米兰
昆德拉小说中的苏军,我注意到并不象美军那么凶残,那么流氓,没有描述苏军大规模
... 阅读全帖
r*******g
发帖数: 32828
36
来自主题: Joke版 -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SanDiego 讨论区 】
发信人: CleverBeaver (我不是Otter), 信区: SanDiego
标 题: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3 22:32:54 2014, 美东)
发信人: dai9 (九袋),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转个冷笑话,冲冲水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Jan 23 18:10:47 2014, 美东)
发信人: pwwp (歪哥),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说个女ID讲冷笑话的事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an 22 22:00:08 2014, 美东)
算今天的故事啦!!!
当年joke版,很热闹,我们男ID时不时联手对个黄色对联啊诗歌啊等等。几个女ID老时
不时转自己讲的笑话,结果巨冷。。。男ID就分析,女ID讲笑话为什么冷呢。而创作型
的我就主动模仿女ID讲冷笑话,结果好家伙。。。。一下,各个版本的都出来了。 感
谢Internet, 感谢Google, 还保留着,贴一下。
发信人: pwwp ... 阅读全帖
l*l
发帖数: 225
37
来自主题: Memory版 - 青春有多远

16岁的时候, 我在看梁晓生的[青天在上]. 我幻想那飘浮在文字上的美丽凄惨
的爱情就是我的归宿.
我那个时候不知道有个人叫米兰.昆德拉, 我也没有读过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
华].
冬天很长, 春天很冷.

我渐渐学会了放弃. 旧时的梦想一个一个变的模糊, 无力去追寻时却有又来刺痛我
的眼睛.
秋天的校园总是铺满了落叶. 那是叶子的尸体, 在那个季节被无情的抛弃在马路
上, 草地上, 没有人会为他们寻找墓碑.
她走近我, 带着爱情的香气.

那个夏天是咸的. 前途和她一样开始变得虚无飘渺.
我开始读昆德拉的[被叛卖的遗嘱]. 我开始喜欢陈慧娴的[千千阙歌].
我开始怀念过去, 那奔跑在稻田里的小男孩.

我习惯了漂波. 我不知道下一个城市的天空是否依然湛蓝.
我开始喜欢坐在马路边的长椅上, 看来往的行人. 我不会存在于他们的生活里,
就象他们也从来没有注意过我一样.
在两个城市的狭缝里, 我会望着天空, 说出我最想念的人的名字.

我开始明白爱情, 在我尚未老去的时候. 我开始喜欢听王菲, 她对我有了特别的
意义. 我长大了, 就在我喜欢上她的那一刻.

秋风起了, 今
i*******n
发帖数: 188
38
之三
二零零七年三月二十一日 星期三 晴
去年夏天,为了躲避酷烈的暑气,我无意间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在檀姜的
书柜里睡了一个月,而且是睡在堆放着本雅明和米兰•昆德拉的角落里。打那以
后,我就发现自己总是无法抵御“思考”啊、“入定”啊之类的愚行的强烈诱惑了。米
兰•昆德拉说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那么猫类一思考,你总不会期望上帝会
发怵吧?可是无论我怎么积极地投身到激烈的狩猎活动中去,只要稍不留神,思想就会
象鬼魂一样偷偷地潜入我的脑子,让我体验到一种又酸又麻,类似电击的幸福感,身不
由主地陷入无休无止地沉思之中,发作如此频繁,就连早出晚归的檀姜也察觉了,只要
我一安静下来,她就会鬼鬼祟祟地走过来,毛手毛脚地掀我的尾巴,并且轻浮地称呼我
“花子”,哼,谁知道她心里有没有在前面加个“叫”字?
另一个后遗症是,我再也无法同小区里的其它猫类产生无论是肉体上,还是精
神上的共鸣了,每次它们吊儿郎当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就会不可避免地想到,它们是多
么地愚昧无知,自甘下贱啊,成天就知道无所事事地游来荡去,脑子里除了食物和性交
什么都不惦念,完全不去关注自身以外的世界,一切行为
v*****n
发帖数: 133
39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为了拙劣诗人的聚会zz
颜峻 2003年11月30日
在惟一读到的米兰 昆德拉剧作中,我像听到人群中熟人的声音一样,看到了下面的
台词:
“……我是拙劣的诗人,但我们这些拙劣的诗人人数是最多的,我们永远是大多数!
全人类都是由拙劣的诗人组成的!而公众由于其精神、其趣味、其感情不过是拙劣的诗人
的聚会而已。您怎么能以为一些拙劣的诗人会冒犯另一些拙劣的诗人呢?组成人类的拙劣
的诗人迷恋拙劣的诗句!”
《雅克和他的主人》,大约两小时读完,包括前言后记附录。不得不承认,这部写
于1971年的话剧丝毫没有引起高水平的阅读快感。它不薄,但字号大,字距也大,行距超
大,对于一个经历过西方现代和后现代文学洗礼的人来说,尤其是,对一个曾经狂热吞噬
新文艺资讯的人来说,这剧本惟一明显的优点就是简洁。无论是米兰 昆德拉本人,还是
其他专家对它的分析阐释,都像是文学在文学研究的金字塔里堕落的证据——其高深、严
格、复杂,远远超过这个剧本所能够承担。坦白地讲,我不想贬低作者,但这真的只是一
次技术性的演练,它在结构操作方面的意义远远大于作品的意义。如果说这是一部关于变
奏的练习曲,或者干脆就是车尔尼雪夫斯基发给所有琴童的作业,
s*******e
发帖数: 326
40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最近读的书
最近在看两部小说,《挪威的森林》经过数次努力又一次中途停下来了,可能是译者不是
林少华,自己也不是大一那个在图书馆一下午边感动边看完《1973年的弹子球》的自己,
突然觉得里面的渡边过于任性过于自我,我也厌倦了看着他把每件小事做完,又蛮不在乎
地let it be,大概这样的爱情故事对我也不构成吸引力了,尽管文字平滑顺畅。
同时轻松愉快地读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篇幅不长,一共七章,每章提出一两个
词语,昆德拉戏谑地延伸到宗教哲学历史音乐语言学等等方面,得出啼笑皆非的结论,
然后把这个结论或词语应用于本章的主人公,在具体的故事情节里加以解释。很喜欢这
种结构,而且章节标题也是复调式的,但电影却破坏了这个结构,特蕾莎的梦也被大量
删减或更改了,她的梦关系到很多人物线索和充满隐喻的。昆德拉的说教短小易懂,感
觉不到任何强迫的理论。
关于结局作者做了间接处理,虽然避免了让读者直接面对两个主人公的死,但托马斯和
特蕾莎也不能承受下去他们最后选择的那种生活,让他们死而不死于极权或者爱情中的
,也算是最好的结果了。弗兰茨是最不现实的一个,当然也是最有理想主义气质的一位
,不过从全篇看来这却是愚蠢
b*****r
发帖数: 169
41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最近读的书
我先看了电影,后来才好奇又借来了小说。觉得电影里的故事突出了昆德拉作品直言不
讳的性描写及爱恨纠葛,但是缺少了小说里深层次的形而上的思考,对每一个人物行为
的渊源也没有像小说那样铺陈的探讨,时序的跳错更是远不如小说蒙太奇,就是你说的
复调结构吧。不过,能将这样哲学自省的文学作品浓缩于三个小时交错的眼神,游离的
目光,也算不容易了。
我很喜欢昆德拉塑造的Tereza和Sabina,两个似乎有着非常不同人生模式的女人。
“Life is so heavy to me; but I mean so light to you.”Tereza离开Tomas的时候
这么说。对Tomas的执着一部分源于她对唯美爱情的理想化,偏偏遇到一个唐璜式的人
物,无疑是沉重的打击。她追求“非如此不可”,因此在婚姻中痛苦万分,把所有的失
望和挣扎幻化成一个个梦魇,在白昼与黑夜之间自我欺骗和折磨。她不允许爱情轻飘失
重,生命对她而言自始至终都是沉重而严肃的。她多么希望能学会轻松!
相比较,Sabina讨厌秩序,反对媚俗。在轻与重之间,她选择背叛,背叛父母,背叛丈
夫,背叛国家,背叛自己(的爱情),是“并非如此不可”
f*********s
发帖数: 986
42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布拉格
呵呵。
布拉格像杭州吗。不像。从架子到血肉都不像。
杭州有的只是脂粉气。
再去一次布拉格吧。你就会知道你错过了什么。
正好昨天碰到了一个捷克人。说起了布拉格。也说到了那些有名的捷克人,卡夫卡,哈
维尔,自然还有米兰昆德拉。
米兰昆德拉在法国巴黎生活了超过40年,都不是布拉格的人了。
说到布拉格,不得不提的是莫扎特。他的歌剧唐璜就是在布拉格完成,并且亲自指挥首
演的。
还有德沃夏克。
还有捷克人的坚韧,还有他们对艺术对建筑多所有的美好东西的热爱。
还有很多很多。
k***y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Prose版 - 也说说“星球”
实在很喜欢“星球”,忍不住浮上来冒几个泡。
“星球”并不象Sex And the City。 Sex And the City 完全站在女性角度, 写处
於某种社会经济地位的几个女人的爱情生活。用DrunkPiano自己的话说,“我想写的,不
是几个小资女人的爱情故事,而是人的挣扎”。在我看来,“星球”与其说象 Sex And
the City ,不如说象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 (不提“弦乐四重奏”式结构
,主题,手法都有点象,还少了许多昆德拉津津乐道的哲学讨论,因而更加好看)。“星
球”里的人物更象是一些符号--不是抽象的符号,而是浓缩了生活中种种状态的符号。好
像王小波说过一句话,大意是现代小说适应现代人的生活节奏,不大会象传统小说那样长
篇大论,而要在尽量短的篇幅中传达尽量多的信息。打个比方,“星球”象Modigliani
的 画 ,人物 线条 是 夸张 的 , 但却 不 是 极端”夸张的抽象画那样完全失去了人
物的形体。“星球”中人物 的思想和感受处处看着眼熟,是我自己想但却无力清晰而完
整的表达出来的东西。
有评论说“星球”“从头到尾都在描写着在美
g*****t
发帖数: 77
44
来自主题: Prose版 - 白象似的群山
白象似的群山
海明威的小短篇,被昆德拉狠分析加吹捧了一通。说它看上去象一个来历不明的故事,可
以是很多故事,也可以什么故事都不是。没有一般故事的来龙去脉,只有词语精准但含义
暧昧的对话。
同样的分析技术可见于马原(号称中国技术最好的小说家)的《对话的虚构》里面对于《
麦康伯短促的幸福生活》的分析。用的方法,吹捧的技术都如出一辙。不知道是谁抄谁,
不过显然那个谁谁抄谁谁谁的可能性要大一点点。当然如果谁也没抄谁,那我就向两位道
喜:真是略同略同。
其实这白象似的群山并无高深之处,说不定是海老头用铅笔随便划拉的涂鸦之作。对话并
无特别过人之处,只是名字取的好,再加上字里行见那种遮遮掩掩,吞吞吐吐的暧昧感觉
就有点拿人了。象昆德拉和马原这种分析法,看似给老头脸上贴金,实际就象中学给鲁迅
课文分析出来的中心思想。
我喜欢这个短篇的原因是我觉得它是一个天然剧本,都不用分镜头,直接拿来就能排了。
弱化的大背景,逐步加码的矛盾激化,你来我往的词语交锋,都是构成一个真正戏剧的完
美元素。戏剧不一定非的讲清个故事或者拖拉个两三个小时,这个小短篇就是一个绝好戏
剧。一直想有闲功夫的时候和老婆排一排,然后拍成
f******e
发帖数: 813
45
昆德拉对象征性的东西有特殊爱好,单是帽子就在他几本小说里都出现过。
昆德拉在写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以后给“媚俗”下过一个自己的定义,
“媚俗(kitsch)是19世纪产生于德国的一个词,它的含义已经逐渐起了变化,今天,在
法国,仅仅意味着某种美学风格,低劣的艺术。但是,远远不止于此;这是一种由某种对
世界的看法所支撑的美学,这几乎是一种哲学。这是知识之外的美,是美化事物、取悦于
人的意愿,是完全的因循守旧。我在那本书中重新提出海尔曼·布洛赫的著名论点,他在
《文学创作和认识》中,清算了源于德国浪漫主义的媚俗精神,据他看来,这媚俗精神一
直延续到瓦格纳。我则认为,不如说,到柴可夫斯基:一种要引起激动,并且得以成功的
有效的音乐,但是,非常传统,是某种艺术上的煽情。这种蛊惑存在于西方,也存在于东
方。当然,极权的国家发展了这种媚俗,因为,这些国家不能容忍个人主义、怀疑主义和
嘲笑。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就是媚俗的胜利。”
摘录过来看看。







fact



f********g
发帖数: 6
46

想起 Nuala O'Faolain 在 "Are You Somebody?" 里也都会讲昆德拉是属于 middle 一类
的作家。
昆德拉自己讲 "unbearable lightness of being" 这题目本当属于他的 “immortality"
一书的。
文学的意义总都会是有限的吧。也许我们已经进入了人性的进步更多地是由社会学和科学
研究来推动的了。
C***3
发帖数: 2226
47
(美)安敏成:
现实主义的限制:革命时代的中国小说
诺曼·梅勒 卡尔维诺 格拉斯 马尔克斯 艾特玛托夫 品特 库切 福克纳 海明威 纳博
科夫 博尔赫斯 辛格 格林 萨特 肖洛霍夫 索尔·贝娄 罗伯-格里耶:
心智:大作家访谈录
王诜 编:
世界著名作家访谈录
(美)比尔·摩根:
垮掉(关于“垮掉的一代”的最完整冒险史)
(美)菲利普·罗斯:
行话:与名作家论文艺
(美)安德烈·艾西蒙 编:
我们都爱普鲁斯特——28位英美作家解读《追寻逝去的时光》
(美)安德烈·伯纳德 编:
退稿信
(美)哈罗德·布鲁姆 主编:
圣彼得堡文学地图
都柏林文学地图
伦敦文学地图
纽约文学地图
巴黎文学地图
罗马文学地图
(美)苏珊·桑塔格:
反对阐释
沉默的美学
(美)哈罗德·布鲁姆 等著:
读诗的艺术
崔道怡 朱伟 王青风 王勇军 编:
“冰山”理论:对话与潜对话(下)
李凤亮 编著:
彼岸的现代性:美国华人批评家访谈录
王逢振:
交锋:21位著名批评家访谈录
(美)刘剑梅:
革命与情爱: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史中的女性身体与主题重述
(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堂吉诃德》讲稿
文学讲稿
尼古拉·果戈理... 阅读全帖
P******l
发帖数: 1648
48
来自主题: TrustInJesus版 - 【转载】谈谈陀思妥耶夫斯基
2017-11-14 郭暮云 郭暮云的半导体
《鳄鱼》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一个短篇,写于1861年,算是作家创作生涯的中期。我们
读过他好几部小说了,《罪与罚》,《地下室手记》,《白夜》,还有去了外星球的《
一个荒唐人的梦》。
在我小时候,或者说90年代以前,陀的小说在国内差不多是禁书,是不存在的,所以咱
们一提到苏俄的文学家,除了一些政治化的那些,高尔基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啦,除
了这些以外,提到俄罗斯的作家可能就是托尔斯泰,顶多还有果戈里契诃夫屠格涅夫,
差不多就这些,以至于陀这个人就完全被忽略掉。其实在西方来讲,陀思妥耶夫斯基才
是真正的大牛,地位应当在托之上,托陀双子星,原来是叫双子星,现在来看不一定能
算双子了。
托尔斯泰怎么讲呢,就是比较萌,比较小清新。他是一个贵族,伯爵。然后每天就在那
怜悯穷人,悲天悯人,各种感慨,各种情怀,特别清新,特别鸡汤。但他的文学技术实
在太强了,所以小说界要是排名,再怎么缩小圈子,都得有他。
俄罗斯这个国家的文学史太神奇了。中国就不说了,四舍五入高达五千年。甚至连蛮荒
的英国也有一千多年文学史,从《贝奥武甫》开始算的话。连日本文学史都能从好几百
... 阅读全帖
q***o
发帖数: 484
49
来自主题: WHU版 - 我们选择什么-余杰
标 题: [Forward] [昆德拉与哈维尔----我们选择什么?我们承担什么?——余杰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Fri May 21 16:46:34 1999) WWW-POST

昆德拉的名作《生命中不能随之轻》里有这么一个细节:主人公托马斯被要

求在一份声明上签字,抗议苏联占领期间的捷克傀儡政府虐待政治犯。托马斯当

然是一个反对专制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但他不愿意在声明上签名。



要托马斯签名的编辑对他说:“重要的,是要指出,在这个国家仍有一帮人

没有被吓住。大家都表明立场,把麦子与麦壳,分辨清楚。”托马斯则认为,思

想并不能拯救生命。当初自己所发表的文章也许救了人,也许没有。但是作为一

个医生,自己确确实实是救过好几条人命。



在“签名”这一行为上,另一位捷克的作家哈维尔则作出了迥然不同的选择。

哈维尔认为,必须签名,不管签名能不能收到什么实际的效果。他清醒地知道,

政府并不会把要求改善政治犯待遇的签名看作一回事,签名
L*****r
发帖数: 722
50
来自主题: MedicalCareer版 - 美欧文化之旅-我最爱的一部爱情电影
Unbearable lightness 是好书、好电影,这都没的说,可我觉得是不是好的爱情电影
就难说了,我觉得托马士基本没有爱情,只有情欲。或许和特瑞莎之间有一点,但基本
是特瑞莎单方面的倾注激情,本质还是个Crush。托马士和萨比娜之间呢,两个人都太
精明清醒;和其他女人都是逢场作戏。萨比娜呢,对另外那个男的始乱终弃,并不是因
为曾经托马士而除却巫山不羡云,所以和托马士倒真是一路人,却象是两只永远不能贴
近的刺猬。更不消说贴心了。
托马士最后落魄潦倒,没机会再花心了,才不得不收心从良,跟定特瑞莎过小日子。可
这时候又出车祸死了,其实这时候托马士的独特早已经消失了,活不如死。而且,不死的话说不定又出点别的事儿。
米兰昆德拉是伟大的,但是绝对是因为灰暗而伟大。米兰昆德拉让我想起张爱玲,而托马士让我想起胡兰成。
也许我看书太片面了。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