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批评界
1 (共1页)
l******n
发帖数: 11737
1
来自主题: TVGame版 - 玩游戏还是不能一下就搞通关
王小波还不至于到地摊文学吧。。。只是很多地摊文学是模仿他罢了
前几年国内所谓的“文艺小资”言必称王小波或者卡尔维诺搞臭了而已,作品本身不是
那种“小资”东东
http://zh.wikipedia.org/zh/%E7%8E%8B%E5%B0%8F%E6%B3%A2
1997年4月11日逝世于北京(遗体解剖后证实死因是心脏病突发)。其后,他的作品盛
行于世,他的文体成为无数青年仿效的目标,而他的思维方式亦影响了不少人。
[编辑] 作品风格
王小波在白话文叙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写作小说的同时他也创作过一些杂文与随笔文
章。并且很多人都是由于精彩而睿智的杂文作品接触和认识到王小波。王小波的东西方
生活与求学经历,使他成为一个富有自由人文精神和独立知识分子品格的写作者。
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这些也表明了王小波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
。王小波的一系列小说都以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作为蓝本,如下放到云南的知识青年,
在某个医院或高等专科学校从事技术工种的工程师等等,作品的年代背景也与王小波的
生活与成长时期相重叠,在这些作品中,他刻画了这样一种现实:“我看到一个无智的
世界,但是智慧... 阅读全帖
n****b
发帖数: 744
2
作品风格
王小波在白话文叙述方面有很深的造诣,写作小说的同时他也创作过一些杂文与随笔文
章。并且很多人都是由于精彩而睿智的杂文作品接触和认识到王小波。王小波的东西方
生活与求学经历,使他成为一个富有自由人文精神和独立知识分子品格的写作者。
在他的作品中,贯穿着其特有的黑色幽默,这些也表明了王小波对于生命和生活的态度
。王小波的一系列小说都以自己所经历过的生活作为蓝本,如下放到云南的知识青年,
在某个医院或高等专科学校从事技术工种的工程师等等,作品的年代背景也与王小波的
生活与成长时期相重叠,在这些作品中,他刻画了这样一种现实:“我看到一个无智的
世界,但是智慧在混沌中存在;我看到一个无性的世界,但是性爱在混沌中存在;我看
到一个无趣的世界,但是有趣在混沌中存在”。
从杂文作品中看,哲学家罗素对他思想影响很深,他推崇和提倡科学与理性,并且认为
人的生活应该追求未知,他反对进行思想禁锢,主张人们思维应该保持多样化,使生活
变得有意思有趣,去热爱智慧。 他的作品在他身后盛行于世,影响了众多青年,特别
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大学生,他们至今还会常常引用王小波作品中的文字,来表明自
己的激昂和犀利... 阅读全帖
m*******t
发帖数: 482
3
点评葛红兵的妙文:闹剧:总要收场——我看方韩之争
星号内是笔者的点评。
闹剧:总要收场——我看方韩之争
葛红兵
文学批评是对创作得失的分析和判断,你说他《求医》写得如何?分析《求医》的
创作得失,判断其优劣,给出你的个人观点,你是评论,但是,你说《求医》是别人代
笔的,这就是一个事实陈述,不关于你对《求医》创作得失的个人判断。
***非常正确。方舟子估计也没兴趣判断韩寒作品的创作得失。***
有记者问我,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是不是文艺批评。我作为一个资深的文艺理论批评
工作者,用我的经验判断,方舟子不属于文艺批评。一、方舟子说的是一个对事实的陈
述“韩寒由其父代笔”(这个事实的真伪,他应该负责证明),而不是任何针对韩寒作
品的艺术评论——对韩寒作品好坏的审美判断与评价。
***丫,世界上真有这么脑残的记者?这也不用“资深的文艺理论批评工作者的经验
判断”,是人都懂。***
二、方舟子可能不了解文艺创作的基本原理,也不了解批评的基本方法。
***你都明白了“方舟子说的是一个对事实的陈述”,怎么又要求他去“了解文艺创
作的基本原理”,“了解(文艺)批评的基本方法”。请注意,我这里加了个括号...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4
经过“新浪潮”“新新浪潮”三十多年的“清洗”,电影界被一群批评人牢牢钳制住思
想,他们用道德紧箍咒让一种精神恐怖弥漫影坛,其中扣政治大帽是刹手锏,“恐怖分
子”由此而来。急欲从死胡同里挣出的一批导演,遭遇了电影批评界带有明显使命的人
之致命狙击。他们纵容好莱坞商业电影,却对法国大众电影实行毁灭性打击,当然是以
要艺术不要商品之名。
经典手法就是分裂术,以支持艺术电影、小众电影为名,行阻止法国电影蓬勃发展之实
,这样对手有口难辩,实质是以分裂影坛、将法国电影维持在半死不活状态,便于一小
撮人操控。一如对待中国人那样,将所有非西方电影节认可、扎根本土的中国电影人,
归到一个统一的名词下,这个名词法文叫“cinéma
officiel”,中文叫“官方电影”...用一个道德界线偷偷地抽掉现实,是常用手法。
由此,在付东笔下(2006年在法出版的《中国电影》),冯小刚不存在,在他向法国人
介绍的中国电影史中就没有冯小刚!没有这么个引领中国电影十年票房的人!...还是
在他的笔下,张艺谋、陈凯歌随着拍片内容的改变,由他颁布的身份一落千丈,从作者
变为导演,最后落为“fabricant”(制造商)。... 阅读全帖
w**m
发帖数: 4061
5
古训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古训又曰:文人好权柄,武人好名声。
故隋唐三十六条好汉,皆死于虚名之惑累;唐宋八大家之文宗,无不为朝廷之重臣
。刀枪剑戟可以杀人,血溅五步,匹夫之怒;文章翰墨可以杀人,流血千里,祸害万年
。文章千古事,能不谨严乎?
或曰:今之世,乃商品经济之世,点击率之世,版税为王之世。作家文人,屠狗卖
肉之徒尔。古之文人,货卖帝王家,今之作家,货卖消费者。卖于帝王,讲究身段,一
嗔二笑三挑逗,欲迎还拒,乃曰范儿。卖于消费者,讲究嗓门,一喊二吼三吆喝,强拉
硬拽,其名传销。古今皆一,无有贵贱,卖文收钱,方是正宗。
余叹曰:文章沦丧,始于此也。古之文人,乃零售经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钱
两清,童叟无欺。今之文人,乃批发经济,堆物如山,论斤买卖,腐肉滥鱼,夹塞而出
,流行于市场,蛊惑于人心,较之古人,不堪其甚也乎。
既叹而矣,乃做《中国当代作家排行榜》,择市场中高标大名者,点评其得失,序
列其排行,发布于网络,虽不为惩善罚恶之标准,聊以为顾客买卖之参考。个人之好恶
,游戏之言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多事。知我罪我,我已高卧,白云松冈
,物我两忘。(http://ww... 阅读全帖
p*********3
发帖数: 2039
6
缘起
古训曰: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古训又曰:文人好权柄,武人好名声。
故隋唐三十六条好汉,皆死于虚名之惑累;唐宋八大家之文宗,无不为朝廷之重臣。刀
枪剑戟可以杀人,血溅五步,匹夫之怒;文章翰墨可以杀人,流血千里,祸害万年。文
章千古事,能不谨严乎?
或曰:今之世,乃商品经济之世,点击率之世,版税为王之世。作家文人,屠狗卖肉之
徒尔。古之文人,货卖帝王家,今之作家,货卖消费者。卖于帝王,讲究身段,一嗔二
笑三挑逗,欲迎还拒,乃曰范儿。卖于消费者,讲究嗓门,一喊二吼三吆喝,强拉硬拽
,其名传销。古今皆一,无有贵贱,卖文收钱,方是正宗。
余叹曰:文章沦丧,始于此也。古之文人,乃零售经济,一手交钱一手交货,货钱两清
,童叟无欺。今之文人,乃批发经济,堆物如山,论斤买卖,腐肉滥鱼,夹塞而出,流
行于市场,蛊惑于人心,较之古人,不堪其甚也乎。
既叹而矣,乃做《中国当代作家排行榜》,择市场中高标大名者,点评其得失,序列其
排行,发布于网络,虽不为惩善罚恶之标准,聊以为顾客买卖之参考。个人之好恶,游
戏之言语,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多事。知我罪我,我已高卧,白云松冈,物
我两忘。
略序体例如下...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wlwl12 (戒网),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边芹:法国电影界的“恐怖分子”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Fri Jan 25 16:41:44 2013, 美东)
经过“新浪潮”“新新浪潮”三十多年的“清洗”,电影界被一群批评人牢牢钳制住思
想,他们用道德紧箍咒让一种精神恐怖弥漫影坛,其中扣政治大帽是刹手锏,“恐怖分
子”由此而来。急欲从死胡同里挣出的一批导演,遭遇了电影批评界带有明显使命的人
之致命狙击。他们纵容好莱坞商业电影,却对法国大众电影实行毁灭性打击,当然是以
要艺术不要商品之名。
经典手法就是分裂术,以支持艺术电影、小众电影为名,行阻止法国电影蓬勃发展之实
,这样对手有口难辩,实质是以分裂影坛、将法国电影维持在半死不活状态,便于一小
撮人操控。一如对待中国人那样,将所有非西方电影节认可、扎根本土的中国电影人,
归到一个统一的名词下,这个名词法文叫“cinéma
officiel”,中文叫“官方电影”...用一个道德界线偷偷地抽掉现实,是常用手法。
由此,在付东笔下(2006年在法出版的《中国... 阅读全帖
t*******3
发帖数: 691
8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作家批评家葛红兵发言韩方之争了
葛红兵这个写得很有条理。
国内的作家,叶兆言,方方,萌芽的编辑,韩寒的老师和同学都撒谎?他们为啥都要维
护一个和他们志不同也道不合的韩寒呢?
http://blog.china.com.cn/gehongbing/art/8066479.html
闹剧:总要收场
——我看方韩之争
葛红兵
文学批评是对创作得失的分析和判断,你说他《求医》写得如何?分析《求医》的
创作得失,判断其优劣,给出你的个人观点,你是评论,但是,你说《求医》是别人代
笔的,这就是一个事实陈述,不关于你对《求医》创作得失的个人判断。
有记者问我,方舟子对韩寒的质疑,是不是文艺批评。我作为一个资深的文艺理论
批评工作者,用我的经验判断,方舟子不属于文艺批评。一、方舟子说的是一个对事实
的陈述“韩寒由其父代笔”(这个事实的真伪,他应该负责证明),而不是任何针对韩
寒作品的艺术评论——对韩寒作品好坏的审美判断与评价。二、方舟子可能不了解文艺
创作的基本原理,也不了解批评的基本方法。《韩寒的就诊记录否证了韩寒<求医>》通
篇没有任何关于《求医》创作的分析,通篇只在将作为“生活真实”的“求医”和作为
“艺术真实... 阅读全帖
w****2
发帖数: 12072
9
来自主题: _Mao_and_Deng版 - 毛泽东对西方文化政治的影响
毛泽东对西方文化政治的影响
[美]安德鲁·罗斯
《国外理论动态》 2007年第8期

郑洛 摘译
英刊《文化政治学》 2005年3月号刊登了美国学者安德鲁·罗斯题为《毛泽东对西
方文化政治的影响》的文章,认为毛泽东思想中的一些理念如强调自力更生、力主区域
平衡发展、提倡来自生活中的“有机专家”、主张自我批评等等对西方的思想界、文化
批评界和社会运动有巨大影响。他特别指出法国著名思想家萨特、阿尔都塞、罗兰·巴
特和福柯等都深受毛泽东思想的影响,他们的思想又影响到美国的文化批评界和社会运
动甚至社区生活,甚至影响了美国的教育和文化价值观。该文为我们认识和理解毛泽东
思想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文章主要内容如下。
没有人会否认西方当年所接触到的毛泽东思想是以高度理想化的面貌出现的。事实
上,我们所理解的毛主义与中国所经验到的不断变化的毛主义有着非常大的不同,尤其
在农村集体化运动、大跃进与文革方面。因此,了解接受毛主义的时代背景和历史条件
有时比了解其思想体系本身的说服力和逻辑性更重要。
今天大家通常认为,西方青年对毛泽东、格瓦拉以及胡志明之类的第三世界领袖偶
像的着迷只是一时的喜好罢了
l*d
发帖数: 134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zz: 美的生理学
美的生理学
西惠尔著。伦敦开根保罗公司出版。一九三一年。八先令六辨士。The Physiology
of Beauty, By Arthur Sewell. With an Introduction by Lancelot Hogben. (
London: Kegan Paul, Trench, Trubner & Co.1931. Pp.Xiv+194. Price 856.d Net.)
老式的文学批评家并不是不讲科学方法的,譬如硕果仅存的古董先生Saintsbury教
授在《杂碎书》第一辑中便曾说过非对于几何与逻辑有研究的人,不能做文学批评家—
—虽然老头子,所谓几何,不过指《欧几利得》,所谓逻辑,不过指Aldrich。但是老
式的批评家只注重形式的或演绎的科学,而忽视实验的或归纳的科学;他们只注意科学
的训练并不能利用科学的发现。他们对于实验科学的发达,多少终有点“歧视”(不要
说是“仇视”),还没有摆脱安诺德《文学与科学》演讲中的态度。这样看来,瑞恰慈
先生的《文学批评原理》确是在英美批评界中一本破天荒的书。它至少教我们知道,假
使文学批评要有准确性的话,那末,决不是吟啸于
d**********i
发帖数: 2036
11
至今为止见过的最牛的人写过的最牛的美国理论概括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Mar 11 00:30:57 2012, 美东)
来源: 周蕊Annabelle的日志
留学美国,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能够概括的,何况很多有着辛酸与成功经历的
predecessors早已对这一话题有过充分的阐述。比如,某个女博士用7年时间从某理工
科PhD转到Law School读JD,最后找到理想工作,但却失去了爱情,逝去了青春的故事
;以及某个十万男,拿着滕校学位,经历各种竞争淘汰,拿到华尔街某银行高薪工作后
,发现蛋疼,生不出孩子,老婆吵着要离婚的故事;当然,也还有某高材生,被骗回国
,拿着空头支票,后悔不已,遂跳楼自尽的故事;还有多年前发生在本校的某孤僻天才
怪男,打手枪,和自己的中国师弟,以及美国教授同归于尽的故事。
我来美国才一年半,尽管租了房,买了车,总算适应了Iowa City这个中西部小城的生
活和环境,可很多经历和想法仍还处于发展阶段,也还没有上述提到的那些曲折精彩浪
漫感人的故事。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实验精神的实践派“经验”主义者,以及爱荷华大
学电影系10年来的唯一中国研究生以...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12
ZT人民网-周扒皮刘文彩等地主“丑恶形象”非史实
写于1988年、完成于1992年的《白鹿原》以真实客观的笔触抒写了地主白嘉轩的一生,
他就是那么自为的生活,智慧、坚韧、贪婪、义气、亲情、果敢集于一身,他只是一个
想发财过好日子的人,他有自己的好恶观、人生观;他不是政治家,也不是腐朽政权的
盲目拥护者,他的儿女成了共产党他也不是不知道,知道了也不是坚决反对;他对长工
鹿三有亲如手足的关系,不像我们以前书上写的是压迫与残害的关系,尤其真实的是村
里两个地主的儿女都是共产党的领导干部,而贫农长工的儿子却是土匪被共产党镇压,
读过书的富人子弟是革命的组织者与冲锋陷阵者。现实生活就是如此。《白鹿原》是对
极左观念的极大挑战,它评奖颇受周折,最后终于获奖。接着,两个“鲁迅文学奖”得
主以自己家族的真实叀∽吐吐地说出了对地主同情的话 
“鲁迅文学奖”得主周同宾在《土地梦》中说:“我们村里有几家地主,都是东家领着
长工干活儿,锄地、收麦,都是东家干在前头;大忙时候,东家吃高粱面花卷,给长工
蒸白馍,东家吃辣椒、豆豉,长工的菜里总有腥荤。……那几家的地,都是三亩五亩买
来的,历经几代才置下那份...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2285
13
到了现代,“吊诡”一词的使用兴于台湾文学理论和批评界,被借用于翻译“Paradox
”这个词,Paradox在大陆通常被译为“悖论”。近些年“吊诡”也频频出现在大陆的
一些文章和报道中,“吊诡的是”这样的说法非常常见。但其含义,则多为“奇怪、诡
异、不可思议”的意思。如:十分吊诡的是,面对死亡的勇气会释放出生存的能量。另
在粤港两地是常用口语,如“呢件事好吊诡”。
语出《庄子·齐物论》:“ 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
为吊诡。”
唐朝陆德明《经典释文》:“吊,如字;又音的,至也;诡,异也。”
明胡应麟《诗薮·国朝上》:“上下千馀年间,岂乏索隐吊诡之徒,趋异厌常之辈。”
清沈德潜《说诗晬语》卷下:“ 王李既兴,辅翼之者,病在沿袭雷同;攻击之者,又
病在飜新吊诡。”
鲁迅《坟·文化偏至论》:“而十九世纪末之重个人,则吊诡殊恒,尤不能与往者比论
。”
从文献中可见,吊诡表示至异,就是极端奇特的意思,并无悖论(paradox)的任何含义
在里边。自恨的先富,永远是不知羞耻的。
B*******c
发帖数: 5056
14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转基因:美国认错了。
美国白宫承认美国现有的转基因食品作物管理体系不是以民众健康和生态安全为目标,
而是为孟山都和杜邦等极少数人的商业利益为目标;
承认现有体系的标准规范和管理质量不能确保法规要求的国家管理透明、危害风险预见
和应对。
-----------------------------------------------------------------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101722816_d.html
今年07月02日,美国白宫以科技顾问备忘录形式颁布了行政令,标题挺长:
MEMORANDUM FOR HEADS OF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ND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SUBJECT: Modernizing the Regulatory System for Biotechnology Products [1]。
[1] For the purpose of this memo, “biotechnology ...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15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余秋雨:评胡适的《水浒》考证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投降派。他叛离五四新文化运动,投降过北洋
军阀,投降过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胡适一生曾陆续写了七万字左右的《水浒》
考证和评论文章。投降派论投降主义,很值得一读。

胡适评《水浒》,屡屡提起金圣叹。但他对金圣叹的态度非常特别:一方面,好象
对他意见大得很,说“他的迂腐气比三家村学究的更可厌!”①他“无中生有的主观见
解,真正冤枉煞古人!”②甚至公开声明自己“不赞成金圣叹的《水浒》评”,③另一
方面,他又盛赞金圣叹对《水浒》的评论“何等眼光!何等胆气!”④说什么“圣叹的辩
才是无敌的,他的笔锋是最能动人的”,“在小说批评界,他的权威直推翻了王世贞、
李贽、钟惺等等有名的批评家。”⑤讲的是同一个人对同一本书的评论,为何态度悬殊
若此?
①②《胡适文存》710页。
③《胡适文存》711页。
④《胡适文存》704页。
⑤《胡适文存三集》656页。
一贬一褒,各有原因。骂金圣叹,是因为“他误解了《水浒传》的用意。他不知道
七十回本删去招安以后事正是格外反抗政府。”①清注意胡适用的“误解”这个词。如
果《水浒》是一部反抗政府的书,删改后“格外反抗政府’,就谈不... 阅读全帖
c*********d
发帖数: 9770
16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chinabbsdad (张果老他爹),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彭小明:柳青和创业史的命运翻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n 6 07:34:10 2018, 美东)
http://hx.cnd.org/?p=154671
柳青
为错误路线唱赞歌的文学典型
文革后恢复高考,大学里恢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1979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
北。中国农村的承包责任制和分田到户已经如火如荼的展开了。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77
和78两级的同学们听到了全新的当代文学课程。吴中杰老师(一度曾被张春桥打成反革
命,获得平反,当时还没有评上教授学衔)果然不同凡响,敢为天下先,在文学批评界
也要敢说敢当,拿出新的观点。四人帮的帮派文艺教材已成笑柄,也没有任何已经出版
印刷的新教材。他的观点果然振聋发聩:《创业史》是为错误路线唱赞歌的典型。《创
业史》是柳青(1916-1978)的长篇小说。主题是五十年代农业合作化。毛泽东鼓吹的
社会主义高潮,彻底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因为制度违背经济规律,生产停滞不...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1963
17
来自主题: QueerNews版 - 以后在QueerNews就少提中国吧
1991年12月25日圣诞夜,一面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多年的红色旗帜颓然落下,
一个红色巨人倒在了自己点燃的“革命”烈火之中。人们期待着重生的烈火能够重新锻
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然而十余年过去了,从更生的烈火中却并没有飞出浴火重生
的金色凤凰,相反我们只能看到一只失去光华的双头鹰迷惘地徘徊在没有向导的山路上。
2004年9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研究员弗·鲍罗季奇具体描述了俄罗斯悲剧性变化:
“与 1990年相比,20世纪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2%(1941-1945年仅下降22%),工业
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卢布急剧贬值消费价格上涨1.7百万倍。”从
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增长一直呈下降趋势:死亡人口高于出生人数0.5-0.7倍。人均寿
命从70岁降到64岁,男人降到58岁以下......
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观礼台上,目光忧郁的普京总统检
阅着昂首挺胸正步通过的“苏联红军”,巨大的历史落差让他又一次感慨道:“苏联解
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
面对着这一无法挽回的历史悲剧,昔日的“反共斗士”可能比任何人都痛苦。十年... 阅读全帖
p********i
发帖数: 1963
18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aterWorld 讨论区 】
发信人: ruomu (ruomu), 信区: WaterWorld
标 题: 苏联解体后俄民主斗士的忏悔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Aug 28 18:14:31 2011, 美东)
1991年12月25日圣诞夜,一面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多年的红色旗帜颓然落下,
一个红色巨人倒在了自己点燃的“革命”烈火之中。人们期待着重生的烈火能够重新锻
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然而十余年过去了,从更生的烈火中却并没有飞出浴火重生
的金色凤凰,相反我们只能看到一只失去光华的双头鹰迷惘地徘徊在没有向导的山路上。
2004年9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研究员弗·鲍罗季奇具体描述了俄罗斯悲剧性变化:
“与 1990年相比,20世纪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2%(1941-1945年仅下降22%),工业
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卢布急剧贬值消费价格上涨1.7百万倍。”从
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增长一直呈下降趋势:死亡人口高于出生人数0.5-0.7倍。人均寿
命从70岁降到64岁,男人降到58岁以下......
2005年... 阅读全帖
w****n
发帖数: 25644
19
来自主题: RuralChina版 - 转基因:美国认错了。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luemusic (Bluemusic),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转基因:美国认错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ug 25 14:03:49 2015, 美东)
美国白宫承认美国现有的转基因食品作物管理体系不是以民众健康和生态安全为目标,
而是为孟山都和杜邦等极少数人的商业利益为目标;
承认现有体系的标准规范和管理质量不能确保法规要求的国家管理透明、危害风险预见
和应对。
-----------------------------------------------------------------
http://zhiyanle.blog.hexun.com/101722816_d.html
今年07月02日,美国白宫以科技顾问备忘录形式颁布了行政令,标题挺长:
MEMORANDUM FOR HEADS OF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ND DEPARTMENT OF AGRICULT... 阅读全帖
y********g
发帖数: 81
20
来源: 周蕊Annabelle的日志
留学美国,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能够概括的,何况很多有着辛酸与成功经历的
predecessors早已对这一话题有过充分的阐述。比如,某个女博士用7年时间从某理工
科PhD转到Law School读JD,最后找到理想工作,但却失去了爱情,逝去了青春的故事
;以及某个十万男,拿着滕校学位,经历各种竞争淘汰,拿到华尔街某银行高薪工作后
,发现蛋疼,生不出孩子,老婆吵着要离婚的故事;当然,也还有某高材生,被骗回国
,拿着空头支票,后悔不已,遂跳楼自尽的故事;还有多年前发生在本校的某孤僻天才
怪男,打手枪,和自己的中国师弟,以及美国教授同归于尽的故事。
我来美国才一年半,尽管租了房,买了车,总算适应了Iowa City这个中西部小城的生
活和环境,可很多经历和想法仍还处于发展阶段,也还没有上述提到的那些曲折精彩浪
漫感人的故事。但是,作为一个有着实验精神的实践派“经验”主义者,以及爱荷华大
学电影系10年来的唯一中国研究生以及目前全系唯一的亚洲研究生(今年新来的某孤僻
韩裔美国学生不列入此类别),趁现在对美国的很多初始印象还记忆深刻,我的感受和
经验应该对国内怀... 阅读全帖
f*********n
发帖数: 292
21
来自主题: Chinese版 - 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三重欠缺
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三重欠缺
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三重欠缺
——及其象征体系的构建再析
·王晓华·
文艺批评是当代中国文化最活跃、最富有生机、最有影响力的
部分。虽然它的直接研究对象是文学艺术,但其功能却不仅仅
限于反思、调校、总结、提升文艺创作,而同时担当着思想启蒙、
消解传统意识形态、建构新的人文精神乃至谋划中国文化之未
来等重要的使命。正因为文艺批评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语境中具有如
此重要的意义,对文艺批评本身进行批评就变得十分重要。冷
静地审视当代中国文艺批评的现实水准与它所担当的多种功能之间的
动态关系,我发现它时常给人以力不从心之感。这既表明当
代中国文艺批评的使命是超重的,也意味着它必定存在某种欠缺。本
文将从三个视角探寻中国当代文艺批评的欠缺并以此表达我
对中国当代文艺批评最深沉的期待。
一、对于后现代性的片面解读与批评视野的狭隘
从现代(modern)向后现代(postmodern)的转折是二十世纪人
类生存方式正在发生的根本革命。迎接、体验、理解、筹
划、培育正在诞生过程中的后现代性是当代人的当代性使命。中国文
艺批评界先于哲学界、社会学界、政治学界将后现代性纳入
自己的研
wh
发帖数: 141625
22
刚贴过张新颖写的《赵萝蕤与<荒原>》的短文(该文收入2004年出版的文集《默读的声
音》中),顺便推荐他对赵萝蕤那一代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的研究。这是他的博士论
文选题,导师陈思和。论文在《当代作家评论》上节选发表,题为《学院空间、社会现
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兹录于后。
张新颖从赵萝蕤翻译的《荒原》说起——他再一次津津有味地引用了“烧锅时腿上放着
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这一意象——娓娓动听地叙述抗战之前和初期各大名校的教师
叶公超、冯至、燕卜荪(William Empson)等人如何向学生输入叶芝、艾略特、奥登、里
尔克等现代主义诗歌。其中最让人羡慕的是燕卜荪的授课,他是新批评派的评论家和诗
人,与他上课介绍的许多同辈诗友相熟,讲解精细、敏感,又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深
受学生欢迎。一个好老师可以激发出一批好学生,看看当时的一连串学生名单:赵萝蕤
,卞之琳,王佐良,杨周翰,袁可嘉,穆旦(查良铮),郑敏……真可谓群星璀璨,师
生争艳。
陈思和评论此文扎实而流畅,新颖而不饰。文章的主要观点是,白话新诗发展到新月派
后期后继乏力,用赵萝蕤的说法是“浮华虚空”。在抗战这一民...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23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宋尚诗:喜欢鲁迅的四个理由
最近翻北大文学教材当代部分发现重点谈了王贾陈(忠实)三位
我很好奇,后来发现他们另外编了一本更广的,目录如下,可以看出王朔再怎么哗众取宠,
他是一座绕不过去的丰碑,包括样板戏等等
目录
前言
第一讲 鲁迅研究四题
一、如何看待鲁迅在传统批判中的偏激?
二、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是否丑化了中国人?
三、鲁迅对文化转型的思考有哪些值得我们今天重新关注?
四、如何理解鲁迅的《呐喊》《彷徨》在现代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第二讲 关于郭沫若的两极阅读现象
一、如何消除经典阅读中的历史隔膜?
二、知人论诗读《女神》
三、郭沫若研究概况
第三讲 茅盾研究中的“矛盾”
一、茅盾研究概况
二、茅盾的文学主张
三、《子夜》分析
四、茅盾的艺术风格
第四讲 老舍创作的视点与“京昧”
一、如何理解老舍“市民世界”的文化反思
二、《骆驼祥子》对城市文明病与人性关系的探讨
三、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
第五讲 曹禺与现代话剧艺术的成熟
一、曹禺研究概况
二、曹禺话剧的诗意特征
三、曹禺话剧艺术的其他几个特征
四、对几个有争议的戏剧人物的艺术剖析
第六讲 沈从文与“京派”文学
一、关于“京派”
二、沈从文的文学理想与城乡对... 阅读全帖
j******n
发帖数: 21641
24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刘恒 可惜了
娃睡觉了
义务八卦下,先摘抄:
余华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苏童、格非、孙甘露等的创作形成
了一股文学潮流,评论界称之为“先锋文学”。苏童,1980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现为中国作家协会江苏分会驻会专业作家。1983年开始发表小说,迄今有作品百十万
字,代表作包括《园艺》、《红粉》、《妻妾成群》、《已婚男人》和《离婚指南》等
。苏童的成名作当推1987年发表的《一九三四年的逃亡》,从那时起,苏童被批评界看
成“先锋派”(或“后新潮”)的主将。
插话:作为先锋派,他们也最早被海外关注.刘震云因为故乡系列也被认为先锋了点.
下面再摘抄:
刘震云1982年毕业到《农民日报》工作。1988年至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鲁迅文学院
读研究生。87年获短篇小说奖.
故乡天下黄花》(长篇小说)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8月出版
《故乡相处流传》(长篇小说) 华艺出版社1993年3月出版
《故乡面和花朵》(长篇小说 四卷) 华艺出版社1998年9月出版
《一腔废话》(长篇小说) 中国工人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
《手机》(长篇小说) 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塔... 阅读全帖
c**b
发帖数: 630
25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作家的智商
也不是啦,其实我都说了普通读者知道他的并不多。主要是他后来不写了,85后的不太
有机会了解到。批评界称他是作家里的作家。
不知道他完全正常啦。
c**b
发帖数: 630
26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征文】作家的智商
也不是啦,其实我都说了普通读者知道他的并不多。主要是他后来不写了,85后的不太
有机会了解到。批评界称他是作家里的作家。
不知道他完全正常啦。
l*****l
发帖数: 5909
27
序《四海为诗》
乐黛云
世界性的移民潮是上世纪末、本世纪初的重大全球性现象。移民潮带来的是全球文化的
大迁移、大交汇、大融合,而作为这一伟大运动最前沿的精神现象之一就是离散文学的
产生与兴旺发达。在离散文学的巨流中,最能反映文化冲突、文化认同、身份危机以及
最前沿的日常生活与精神体验的又是诗歌。所谓离散文学在族裔文化与所在地区文化的
种种矛盾冲突中产生,包含着极其丰富复杂的跨文化生存的生命体验和精神阅历,而诗
歌又往往是其中最随意、最精炼、最集中突出的部分。
这部《四海为诗》由原北京大学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研究所毕业生、现任教于美国新泽
西学院的米佳燕(米家路)用数年功夫编选,是近年来第一部流散海外的华人诗歌的总
集,包括23位诗人的500余页诗歌。正如主编者米家路所说,这些诗灌注着海外飘零者
诗意的胸怀,而悠远的祖国文化和犀利独特的汉语之光正是他们存在的家园。过去,境
外华人的诗歌也不在少数,但从此次新的合集,可以看出一些新的鲜明的特色。例如过
去的诗歌多写乡愁、回忆,流露出深深的依恋和忧愁, 今天选集里的诗歌则除此而外
,更多对于母国文化的反思、解构与改写,表现出离散主体的具有生命的... 阅读全帖
s*******w
发帖数: 2257
28
来自主题: LeisureTime版 - 精彩小说:《对赌》
陈希我
陈希我,本名陈曦,男,福州人,自由作家,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主要作品有长
篇小说《放逐,放逐》、《抓痒》、《移民》,小说集《我们的苟且》,《我疼》中短
篇小说《暗示》、《今天你脱了没有》、《我们的骨》、《遮蔽》,评论《我们的文学
真缺什么》等。被《中国图书商报》评为2003年新锐人物。
中文名陈希我
国 籍中国
民 族汉族
出生地福州
职 业作家;教师
毕业院校福建师范大学
代表作品《我疼》《冒犯书》《移民》
目录
1简介
2生平
3个人著作
1简介
编辑
陈希我,男,福州人,六十年代出生,七十年代上学,八十年代出国留学,九十年代回
国写作。曾当过教员、杂志编辑,也曾在酒吧夜总会、赌场及运输码头混职,现为自由
作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放逐,放逐》、《抓痒》,小说集《我们的苟且》,《我
疼》。中短篇小说《暗示》、《今天你脱了没有》、《我们的骨》、《遮蔽》,评论《
我们的文学真缺什么》等。作品曾入选《2002中国中篇小说年选》(花城版)、《2003
中国年度最佳中篇小说》(漓江版)、《2003中国短篇小说年选》(花城版)、《2003
年中国最佳中短篇小说》(... 阅读全帖
E********n
发帖数: 14662
29
来自主题: PhotoGear版 - 【分享】摄影师的意识形态修养
被蒙版点名了,还被冒名了。那我做点贡献,搜了下股沟,好像只能找到这篇了。
我也没有详读就拷贝过来了,与大家分享。
共同进步。谢谢!
-------------------------------------------
摄影师的意识形态修养
浏览量:156 发表时间:2014-05-27 作者:辽宁青年摄影家协会 来
源:辽宁青年摄影家协会
在今天,意识形态这个词在艺术评论里,似乎既陈旧又特别不招人待见,这源于社会主
义国家在历史上和现实中长期把意识形态等同于“政治思想倾向、阶级民族立场、爱国
爱党情操”,并以此对人划分三六九等或奖励或迫害,搞得稍有历史经验或者历史认识
的人,对意识形态这个词都谈之色变反胃不止。对于摄影师或者艺术家来说,更喜欢也
觉得更高大上的词应该是“视觉修养”,但“视觉修养”这个说法,一是现在说得太多
有点酸,二是太容易让人理解成要拼了命地看图看画看电影,极易产生一种“我吃的盐
比你吃的饭还多,我看的作品比你照的镜子还多,因此怎样怎样的意淫”。
实际上,意识形态这个称谓的字面意思只是“观念学”,在哲学史研究视野里跟政
治思想没太大关系... 阅读全帖
bj
发帖数: 1
30
超载八年——访“超载”乐队主唱高旗

中国摇滚一转眼已经留下了十几个年轮,它在您的脑海里留下了什么印象呢?是
生机蓬勃的夏日、那
燃烧在海湾的太阳、飘着泥土芳香的野菊花,还是汗流浃背的冲动、声嘶力竭的呐
喊、飞沙走石的呼啸,
或者是……虽然对每个人来说答案不尽相同,但是人们还是很容易产生一个共同印
象:相对于这些年来飞
速增长的国民经济,相对于世界涌动的革新浪潮,中国的摇滚发展得太缓慢了!尽管
我们也在DIY,尽管我
们以接轨的借口在国外潮流后头亦步亦趋,但这掩饰不住中国摇滚的日渐苍白和脆
弱。难怪北京乐评人王
晓峰对此发出感叹:“不是不明白,而是这摇滚世界变化慢!"
之所以做了上面那个繁琐的开场白,是因为我接下去要写的这支乐队很可能又
会触动您的神经。在中
国,摇滚乐队能够坚持下来的已经不多,更何况这支乐队曾遭到过来自批评界狂烈的
炮火打击,所以它的
存在与发展更是引起了人们浓厚的兴趣。这支乐队的大名就是“超载”——一支在全
国范围内拥有大量铁
烁杳缘
r***u
发帖数: 1272
31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苏联解体后俄民主斗士的忏悔
1991年12月25日圣诞夜,一面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多年的红色旗帜颓然落下,
一个红色巨人倒在了自己点燃的“革命”烈火之中。人们期待着重生的烈火能够重新锻
造出一个更加美好的国家!然而十余年过去了,从更生的烈火中却并没有飞出浴火重生
的金色凤凰,相反我们只能看到一只失去光华的双头鹰迷惘地徘徊在没有向导的山路上。
2004年9月,俄罗斯科学院远东所研究员弗·鲍罗季奇具体描述了俄罗斯悲剧性变化:
“与 1990年相比,20世纪的国内生产总值下降了52%(1941-1945年仅下降22%),工业
生产减少64.5%,农业生产减少60.4%,卢布急剧贬值消费价格上涨1.7百万倍。”从
1992年起俄罗斯人口增长一直呈下降趋势:死亡人口高于出生人数0.5-0.7倍。人均寿
命从70岁降到64岁,男人降到58岁以下......
2005年5月,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的观礼台上,目光忧郁的普京总统检
阅着昂首挺胸正步通过的“苏联红军”,巨大的历史落差让他又一次感慨道:“苏联解
体是20世纪最大的政治悲剧!”
面对着这一无法挽回的历史悲剧,昔日的“反共斗士”可能比任何人都痛苦。十年... 阅读全帖
e****h
发帖数: 284
32
来自主题: WaterWorld版 - 韩寒的真面目(zt)
谁能说说这个怎么回事?
郭敬明剽窃的风波还没有过去,本来我以为韩寒虽说稚气未脱,但至少也比郭敬明诚实
,没想到前不久在书店看了一本他的书彻底打破了我的幻想,那是一本叫《七色窗》的
散文集,翻了几页,越看越好像以前似曾相识,其中有一篇叫做《高考误答录》,我分
明在三四年前在报纸上看过,很明显韩寒是把它全盘搬了过来,又有一篇《年轻气盛说
文章》,看了我就惊呼上当,原来他是把余杰《火与冰》中的那篇全盘抄了进来,又有
一篇《黑色阅读》同样如此,整本书约有十几篇属于抄袭别人已出版的作品或者报纸上
的杂文,好一个冠冕堂皇的少年作家,原来竟是欺世盗名之徒,我想起了鲁迅先生那句
话:我向来是不惮以最坏的恶意来推测中国人的,然而这次还是出乎我的意料。如果说
当今最受世人诟病的学术腐败尚可容忍的话,像这样的文学腐败已经到了令人发指的地
步。
from
韩寒的真面目
作者 罗翼 发表时间 2005-8-10 推荐程度 ★★★★★出自:湘滨文学网
我历来对韩寒,郭敬明等80年后的所谓新锐作家不屑一顾。别人或许以为这是文人
相轻,嫉妒他们,但是对真正有实力,诚实的作家,我是不会相轻的,比如余杰,王小
波。堂弟曾... 阅读全帖
z**********e
发帖数: 22064
33
来自主题: ChineseClassics版 - 余秋雨:评胡适的《水浒》考证 (转载)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余秋雨:评胡适的《水浒》考证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ug 25 09:32:51 2016, 美东)
胡适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个臭名昭著的投降派。他叛离五四新文化运动,投降过北洋
军阀,投降过国民党反动派和美帝国主义。胡适一生曾陆续写了七万字左右的《水浒》
考证和评论文章。投降派论投降主义,很值得一读。

胡适评《水浒》,屡屡提起金圣叹。但他对金圣叹的态度非常特别:一方面,好象
对他意见大得很,说“他的迂腐气比三家村学究的更可厌!”①他“无中生有的主观见
解,真正冤枉煞古人!”②甚至公开声明自己“不赞成金圣叹的《水浒》评”,③另一
方面,他又盛赞金圣叹对《水浒》的评论“何等眼光!何等胆气!”④说什么“圣叹的辩
才是无敌的,他的笔锋是最能动人的”,“在小说批评界,他的权威直推翻了王世贞、
李贽、钟惺等等有名的批评家。”⑤讲的是同一个人对同一本书的评论,为何态度悬殊
若此?
①②《胡适文存》710页。
③《胡适文存》711页。
④《胡适... 阅读全帖
a**n
发帖数: 31
34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zhuan: 晚生代”小说中的“性”
晚生代”小说中的“性”
吴炫
新年伊始,朋友来电,说想看看我刚写就的《论“断裂的一代”
》。我就电话里和朋友聊到了“晚生代”小说中的“性”。我想,引
起批评界最多争议的,就是这一代作家大多都用一种感兴趣的态度写
到“性”,以至给人无“性”不成小说的印象。朋友马上说,他不喜
欢吴晨骏《梦境》这样几乎与性无关的小说,也要写到主人公在轮渡
上看“趴在栏杆上屁股高高撅起的女孩”;而西风的《青衣花旦》,
渴盼的那种“我现在看出去的女人……浑身赤裸裸的”的情境,也总
是让人老不舒服。尽管小说中写到“性”,不等于就是写“性”的小
说,但无论如何,朋友说,他不喜欢“晚生代”作家对“性”的欣赏
态度。我素来不赞同用喜欢不喜欢、舒服不舒服来对作品进行“文学
性”评价,于是就跟朋友说,陀氏妥也夫斯基的《地下人手记》和纳
博克夫的《洛丽塔》给我们的阅读感受都是不舒服的,但其“文学性
”比很多让我们“舒服”的小说都强。尽管这不能反过来说:不舒服
的小说就是好小说,也不能由此推出“晚生代”的小说就是好小说。
朋友不语,大概不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但也没说赞同我的意见,原
因大概还是在于很难排斥“不舒服”的感觉。
o**a
发帖数: 472
35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十部作品五个问题
为了更广泛地了解国内批评界对90年代
文学的评价和研究状况,上海市作家协会向
全国百名批评家发出邀请,征求他们对90年代
中国文学的看法,并推荐10部90年代最有影
响的中国(大陆)作家作品。最后是这10部
作品上榜:《长恨歌》(王安忆)、《白鹿原》
(陈忠实)、《马桥词典》(韩少功)、《许三
观卖血记》(余华)、《九月寓言》(张炜)、
《心灵史》(张承志)、《文化苦旅》(余秋雨
)、《活着》(余华)、《我与地坛》(史铁生)、
《务虚笔记》(史铁生)。
10月30日至11月1日,上海市作协和华东师
大中文系联合举办了以此为主题的“90年代文学
研讨会”,数十名批评家聚集上海,对这份作品目录以
及90年代的文学状况作了研讨。在这个会议上,我
听到的多是充满和气的溢美之词,仿佛最有影响的10
部作品一公布,就可以为90年代的文学盖棺定论了。
只有少数人对批评家的眼光和趣味提出了质疑,可惜没有
击中要害。我隐隐觉得,通过这一事件,批评家的权威
性正在瓦解,而由一个散发着同样气息的批评群体投票
选出的作品,也显得相当可疑。事实上,这份作品目录
在以下几个方面的不足与局限性是一目了然的。
一、批
R*****g
发帖数: 682
36
来自主题: Literature版 - 诺奖颁奖词里藏着什么文字玄机
诺贝尔奖项的颁奖词从来都是极其短小的。所以,诺贝尔奖各类别委员会都格外小
心翼翼斟酌这短小的一句,绝对字字推敲。颁奖词既要表达对那些“对人类幸福作出巨
大贡献”的人的肯定,又要尽量避免意想不到的指摘,因此,颁奖委员会在选词造句上
可谓下足了功夫。
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比起其他年度颁奖词更加耐人寻味。颁奖词完整译成汉
语是:“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白俄罗斯作家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因为她
的多声部的创作是我们这个时代苦难和勇气的纪念碑。”
最耐人寻味的词是“多声部的”定语。首先这个词表述了女作家的独特文体:艺术
叙述和多种文献征引的结合。斯韦特兰娜·阿列克西耶维奇的创作都是纪实性的,都是
从大量采访、历史文献中“汇编”而成的。但是,她的“汇编”,不同于主流的历史表
述,不同于官方的权威表述,而是普通人的言说。这正是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所要强调
的地方:非官方的“多声部”。
细究词源可以发现,“多声部的”一词,其实对应了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文学
批评界最为著名的一个词组,即“复调小说”。“复调小说”是俄罗斯哲学家、美学家
、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创造的文学批评术语,... 阅读全帖
wh
发帖数: 141625
37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张新颖对冯至、穆旦等西南联大现代诗人的研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2 17:20:52 2011, 美东)
刚贴过张新颖写的《赵萝蕤与<荒原>》的短文(该文收入2004年出版的文集《默读的声
音》中),顺便推荐他对赵萝蕤那一代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的研究。这是他的博士论
文选题,导师陈思和。论文在《当代作家评论》上节选发表,题为《学院空间、社会现
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兹录于后。
张新颖从赵萝蕤翻译的《荒原》说起——他再一次津津有味地引用了“烧锅时腿上放着
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这一意象——娓娓动听地叙述抗战之前和初期各大名校的教师
叶公超、冯至、燕卜荪(William Empson)等人如何向学生输入叶芝、艾略特、奥登、里
尔克等现代主义诗歌。其中最让人羡慕的是燕卜荪的授课,他是新批评派的评论家和诗
人,与他上课介绍的许多同辈诗友相熟,讲解精细、敏感,又有可靠的第一手资料,深
受学生欢迎。一个好老师可以激发出一批...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7963
38
☆─────────────────────────────────────☆
wh (wh) 于 (Thu Sep 22 17:21:56 2011, 美东) 提到:
发信人: wh (wh),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张新颖对冯至、穆旦等西南联大现代诗人的研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Sep 22 17:20:52 2011, 美东)
刚贴过张新颖写的《赵萝蕤与<荒原>》的短文(该文收入2004年出版的文集《默读的声
音》中),顺便推荐他对赵萝蕤那一代西南联大现代主义诗人的研究。这是他的博士论
文选题,导师陈思和。论文在《当代作家评论》上节选发表,题为《学院空间、社会现
实和自我内外——西南联大的现代主义诗群》,兹录于后。
张新颖从赵萝蕤翻译的《荒原》说起——他再一次津津有味地引用了“烧锅时腿上放着
一本英文书的家庭主妇”这一意象——娓娓动听地叙述抗战之前和初期各大名校的教师
叶公超、冯至、燕卜荪(William Empson)等人如何向学生输入叶芝、艾略特、奥登、里
尔克等现代主义诗歌。其中最让人羡慕的是燕卜荪的授课,他是新批评派的评... 阅读全帖
z**n
发帖数: 22303
39
来自主题: Wisdom版 - 破“西藏文化谈”种种谎言 zt
西藏的政教合一是朗巴马对佛教的迫害导致被暗杀最后国家长期陷入战乱的结局吧。
至于农奴制,是与旧西藏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社会形态而已,阶级社会有丑恶的地方
那是一定的,可是为了革命的需要把社会的丑恶面无限放大就太偏颇了。不是说刘文彩
的地牢根本就是为了宣传假造的么。08年奥运会的时候我们在大学搞宣传反轮运独,一
位路过的西藏老兄笑呵呵的告诉我们他也是中国人,认同祖国统一,可是作为西藏人看
到我们的展板会笑话的,旧西藏根本不是我们想象宣传的那样子。
再回头说汉地,旧中国没有天灾没有战争的时候,真的如宣传那样也是人间地狱么?过
来人其实有很多故事能够提供不同于我们被灌输的胜利者书写的历史的角度的思考的。
现在的中国是强盛起来了,可是社会中的丑恶现象不少吧?
至于拿人的遗骸做法器,西藏人还时兴死了把肉割下来喂鹰鹫呢,这个民族的文化里对自
己的肉身没有汉族那么执著,在伟光正的眼里也就成了邪恶的证据。如今幸福的中国没
有了白毛女,都跑去做三陪女了。
ZT人民网-周扒皮刘文彩等地主“丑恶形象”非史实
写于1988年、完成于1992年的《白鹿原》以真实客观的笔触抒写了地主白嘉轩的一生,
他就是那么自为... 阅读全帖
l*d
发帖数: 4
40
来自主题: AnthroLing版 - zz: 论钱锺书与形式批评
http://www.zwwhgx.com/articles/jj_07xingshipiping.htm
论钱锺书与形式批评
季 进
本文稿件由作者提供

20 世纪西方的形式主义批评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 20 年代中期兴起于俄国
的俄国形式主义;第二个阶段是 20 、 30 年代形成于英美的新批评派, 50 年代后一
度称雄美国批评界,并产生广泛的世界性影响;第三个阶段是 60 年代法国结构主义的
兴起直到 80 年代后结构主义的出现。这三个阶段清楚地显示了 20 世纪西方文论的一
条发展线索,就是由作者研究走向文本研究,由外在研究转向内在研究。对于形式主义
批评来说,过去致力于作家个性、社会环境、心理素质、时代精神、历史背景等外在因
素的研究,并没有能够恰当地分析、描述和评价一部文学作品,因此必须提倡对文学作
品本身结构的研究也就是所谓的“内在的”或“文学的内部”研究,由传统的外要因素
的研究转向解释和分析文本自身。由于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的特殊性,我们这里所使
用的“形式批评”概念,主要是指前二个阶段,即俄国形式主义与新批评的形式主义批
评,而这也是钱锺书颇为熟稔、
C***r
发帖数: 759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America 讨论区,原文如下 】
发信人: Camer (铁划银钩), 信区: America
标 题: Re: 芝加哥社会思想委员会
发信站: The unknown SPACE (Mon Jan 8 16:36:56 2001) WWW-POST
这个committee有位华人大学者
ANTHONY C. YU, Carl Darling Buck Distinguished Service
Professor in the Humanities, of Social Thought, of
East Asian Languages and Civilizations, of English,
in the Divinity School, and in the Committee on
Comparative Studies in Literature.
他中文名叫余国藩
在宗教学界文学批评界盛名远播
他最有影响的成就是翻译了西游记(英文4卷本)
最近又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一本
研究红楼梦的新书:
Rereading the Stone:
Desi
s***n
发帖数: 821
42
来自主题: _Exile版 - 批评与创作
我从小阅读古今的笔记批评,见古人之语,大多犀利警人,对恶俗不雅的极尽
讥讽批评。远的不说,较近代的如袁枚的随园诗话,钱钟书的管锥编,莫不
如此。虽然或许有失厚道(其中称得上骂人,人身攻击的话亦不少见),却起
到了正风气,辨俗雅的作用。尽管时光流驶,中国古代几乎任何一个时代都能
够大量的保持水准极高,风味雅正的文艺创作,不能说不得益于严厉的批评。
近几十年来,文人作者,社会地位日益地下。为稻粱谋,文人学士之间互捧臭
脚依然成风,致使风气日下,道德日坏。批评界之能皎然不群者,王小波,李
敖。可惜前者早死,后者被目为怪胎。所以,文品日低,辱人贱行者层出不穷。
谈到BBS,前几年,风流犹在,文风雅正,尚有几个才情很好的作者。到这两年,
各人兴尽自去,论坛被几个趣味不高的连载写手弄得贫乏无味面目可憎。一有人
做任何批评,则被庸人们唾星淹没。而且略有见识的几个人也都事不关己,无心
明辩。
导致的结果有以下几点:
1 这些不得中肯批评的写作者,长此以往,永不超生
2 这个BBS的文艺板块全部脑死亡,堕入万劫不复之地,除非再来什么新鲜血液
3 旨在这里交流提高的严肃的文学爱好者们也反受其害,旨趣降低
1 (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