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1 发帖数: 182 | 1 自我教言
华智仁波切 造颂
索达吉堪布 译/讲解
1. 切莫遗忘有三种:莫忘恩重善知识,
莫忘大慈大悲佛,莫忘正念与正知。
2. 恒需忆念有三种:恒念传戒之上师,
恒念示道之佛法,恒念律仪与誓言。
3. 恒时应具有三种:身体恒时应有心,
床榻恒时应有身,心中恒时应放松。
4. 急须忘掉有三种:急须忘掉生贪友,
急须忘掉生嗔敌,急须忘掉痴睡眠。
5. 恒需谨慎有三种:众中出言当谨慎,
独处行为当谨慎,平常观心当谨慎。
6. 恒需隐秘有三种:隐秘自己之功德,
隐秘他人之过失,隐秘未来之计划。
7. 不可宣说有三种:不宣偶尔出离心,
不宣自己狡诈行,不宣自己之善行。
8. 不可去处有三种:怨仇争处不可去,
众人聚处不可去,玩乐之处不可去。
9. 不宜宣说有三种:无信者前不说法,
未问不说自经历,不说不符实际语。
10. 不该之事有三种:友前不该有喜怒,
承诺不该有变动,行事不该有表里。
11. 莫作之事有三种:切莫自大与傲慢,
切莫暗中说他过,于谁亦莫作轻毁。
12. 不应之事有三种:不于富人施财物,... 阅读全帖 |
|
a******1 发帖数: 1519 | 2 明·瞿汝稷曾集录大量禅宗的公案、语录,汇编成《指月录》三十二卷。书名中的“指
月”屡见于经论,即以手指指向明月。《圆觉经》说:“修多罗(了义经)教,如标月指
。”“指”喻经教中的一切语言文字,“月”喻佛法的真实义谛。简言之,“指”与“
月”喻言与义、相与性的关系。
《大慧语录》卷二十谓:“古人云,见月休观指,归家罢问程……归到家了,自然不问
程途;见真月了,自然不看指头矣。”“指月”的目的,要人观月,而不是观指。同样
,经教中的万言千语,要人悟道见性,而不是执著名相,纠缠字句。只在语言文字上兜
圈子而不能见性,便误解了“指月”的含义。《楞伽经》卷四说:“如愚见指月,观指
不观月;计著名字者,不见我真实。”
又《大智度论》卷四三说:“如人以指指月,愚者但看指不看月。智者轻笑言:汝何不
得示者意?指为知月因缘,而更看指不看月!”“指为知月因缘”,这就是说,语言文字
指归义理,而语言文字本身只是善巧的符号,并不等于义理。
正如《楞严经》卷二所说:“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当应看月。若复观指以为月
体,此人岂唯亡失月轮,亦亡其指。何以故?以所标指为明月故。”
又如宋·余靖《寄题宝峰山玩云亭》...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162 | 3 末学先忏悔,以前经常给别人取外号,恶口骂人,也曾经议论过或附和过谤法谤僧,今
后当勤精进忏悔。
● 平时不要给他人取绰号、叫恶名。在我们五明佛学院这类情况较少,但有少数人喜
欢给他人叫什么大鼻子、小眼睛、小个子、大胖子等。或说:“那个大个子不在!”若
这样,也许自己后五百世一直转生为大个子,看起来很不庄严。所以,往往我们一不小
心在生活中造了很多恶业。那位法师大管家恶口骂的是位罗汉,而我们这里有许多是发
了大菩提心的菩萨。若对境是大乘菩萨,其恶口相骂的业报将是不可思议的。对此,我
们很多人不重视也不知道有这样的因果报应,故从此,在生活中一定要谨小慎微。
● 成熟业缘有三个条件:一、对境是得果之圣者;二、意乐上相续生大嗔心;三、究
竟恶口相骂。我们是学大乘法的修行人,多是发了菩提心的菩萨,如果不注意而恶口骂
人,则果报不可思议,当慎之!
● 当高僧大德在弘扬佛法时,总有魔来干扰,借人之口乱造谣言。
● 我们现在应观清净心,在我们五明佛学院,我觉得至少有三百多位得地菩萨,这是
毫无疑问的。那么平时,我们说话、办事一定要谨小慎微。虽然在显现上有些菩萨似乎
有烦恼,行为似乎也不如法,但这也许是... 阅读全帖 |
|
j*******1 发帖数: 182 | 4 庚二、(修安忍)分二:辛一、认嗔境;辛二、真修安忍。
辛一、(认嗔境):
不欲吾与友,历苦遭轻蔑,
闻受粗鄙语,于敌则反是。
我不乐意自己和亲友遭受痛苦,为他人轻蔑,听受当面的粗恶语与背后毁谤的卑鄙言词
,但是对于敌人却刚好相反。
在进入“真修安忍”前,我们要先对自己嗔恨境进行分析。前面我们已经分析了生嗔的
原因为他人“行我不欲”与“挠吾所欲”,该偈从不欲与所欲的对境上,再进行阐述。
有我执的凡夫众生,他们不希望、不乐意的对境,总括起来,不外乎有四种:历苦、遭
受轻蔑、闻受粗语、鄙语,而且由于众生强烈的我所执,他们对自己的亲友眷属,也不
希望遭受这四种不欲之境。如果自己和亲友遭受到这些不欲境,马上就会生起忧恼,大
发嗔恚。相反,有我执的凡夫,对仇敌有“敌对”、“相反面”的分别念,因而总是希
望敌人得到这四种不乐境,如果有人阻碍敌人遭受这些,他们也会因此而大发嗔恨。从
字面上解释本颂的内容,就是上述的八种不欲与四种所欲,共十二种嗔境。
再深入本颂的内容,详细地分析,有些讲义中说可分为三十六种不欲境与三十六种所欲
境。从不欲上分析,自己不欲历苦、遭轻蔑、闻受粗语与鄙语;不欲自己的亲友历苦、... 阅读全帖 |
|
n**********a 发帖数: 438 | 5 用石頭打狗,狗不追人而反咬石頭;用石頭打獅子,獅子不追石頭而直接攻擊
人。同樣,在遇到痛苦、打擊時,愚者只知一味怨恨外境,從來不往內觀察,看自己有
何不足;智者卻明白痛苦並非來自怨敵,而是源於自己的煩惱,若沒有煩惱,怨敵再厲
害也無濟於事。所以,不一樣的智慧,成就不一樣的人生。
敬錄自 索達吉堪布的微博
http://weibo.com/suodj |
|
f****2 发帖数: 311 | 6 阿弥陀佛!非常随喜lila 不杀生的慈悲。藏传佛教大德索达吉堪布专门写了一篇文章
阐述藏密素食观。
藏传佛教历史上最著名的一生成就者米拉日巴尊者也曾说过:“杀害无辜众生仅为自
己能享用其血肉;又贪爱饮酒,只为杯中物能引人沉迷、陶醉,凡此种种皆已具足堕落
复活地狱之缘起。虽眼根齐备,奈何却直堕恶趣深渊,诸人天众生因此不能不引以为戒
:即便一根刺扎入身中,其疼痛也不堪忍受;杀害众生而食其肉,被杀者之苦痛又何堪
言表?来生堕入复活地狱后,必将感受难以忍受之痛苦——浑身烈焰熊熊,其景象实乃
惨不忍睹。”
对佛经了解一知半解之人,往往自以为在显密经典中对食肉过患的描述并不频繁、
其措辞也绝非如描述别的非理之事时那般严厉、痛切,特别在密宗教义中更是对吃肉与
否的问题轻描淡写。其实,这些理解纯粹是未深入经藏的表现,因显密经论中有数不清
的文字都在阐述佛教对这一问题的究竟立场与看法——那就是必须彻底、完全地禁肉!
在所有的佛教经典中,嗜肉如命之徒都找不到佛陀对食肉饮血片言只语的赞叹之处。相
反,大量的教证理证都表明佛弟子遮止肉食的必要性、重要性与紧迫性。 “
如果有人说:佛陀已经开许所有佛教徒可...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7 索达吉堪布: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非常稀有
文/索达吉堪布
唉玛吙!
自此日落之方向,越过无数众世界,
稍许上方圣境处,即是清净极乐刹。
我等肉眼虽未见,自心却应明然观。
“唉玛吙”是表示奇哉、稀有的语气词。作者对什么感到稀奇呢?对阿弥陀佛和西
方极乐世界感到稀奇。
在世间,如果一个人做了一件大事,人们都会觉得很稀有。比如某人原来是一个乞
丐,后来他发了财,还办了一个大企业,这时大家都会交口称赞:“想不到他还能做这
么大的事情,真稀奇!”其实若有人真正懂得净土法门,那就不会觉得这有多么了不起
,因为他知道,再也没有比阿弥陀佛因地发愿,以及所成就的极乐世界更为稀有的事了。
当然,所有修学净土法门的人,并不一定都有这样的信念,甚至有些人对这样的道
理还很茫然,那想往生极乐世界也自然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切欲往生者,皆应了知
极乐世界的来源,及其存在之理等内容,这非常关键。由于受无神论的影响,以及以前
从未好好学习过佛法,所以很多念佛人还在怀疑:阿弥陀佛和极乐世界到底存不存在?
如果没有正信,一边念佛一边怀疑,那也不可能往生;即使往生,也会包在莲花苞里,
于五百岁中见不到佛的尊颜。所以,所有修持...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8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作者: 刘冠锋 (2012/6/7 9:45:02)
为什么一定要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
如果以前没有学佛,对于往生,会感到这是非常遥远和飘渺的,但是,实际上,它迫在
眼前。
在现今这个世界,不论大家是什么宗、修什么法门。求什么愿、修什么福,都必须要修
这个法门——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不修这个法门,就算成了亿万富豪,帝王将相,荣华富贵,嫁娶最好的配偶,生最卓越
孝顺的儿女,穿最好的衣服,住最豪贵的别墅;就算经藏全部通透了,开悟了,彻悟了
,三贤十圣了,法力无边了。到死的时候也没用,只有几十年时间而已。
而我们必须要关注今后百千万亿劫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想要福报,怎样保证今后无数恒河沙千万亿劫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福报呢?想要寿命
,怎样保证今后有无量的寿命呢?每个同学必须要求一件关系到今后百亿千亿万亿条恒
河中所有沙子数量这么多无尽无数劫岁月的事情。(一劫就是百千万亿年)
这就是——往生西方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宣化上人说:
我们人间最富有豪贵美貌的帝王,也不如最差的天人生活的百分之一。而阿弥陀佛极乐
世界的生活,比天人,光是外表的美貌就是...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9 《宝王三昧忏》续跋
《宝王三昧忏》乃先师夏莲老晚岁最后之巨著。“忏”者,梵语“忏摩”之略。正译为
“乞容恕”,旧译为“悔”。音义结合,名为“忏悔”。《心地观经》曰:“若覆罪者
,罪即增长。发露忏悔,罪即消除。”《业报差别经》曰:“若人造重罪,作已深自责
,忏悔更不造,能拔根本罪。”是故古云:“灭苦之要,莫过忏悔。”
普贤大士曰:“我于过去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
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本仪中广列当世众生种种罪恶,其邪妄险毒,
倍蓰于前。若不速忏,果报堪悲。
夫忏法有事、理二类。仪中严净道场、礼佛诵经、随文忏罪,是为事忏,亦名作法
忏。至于仪中“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无量胜方便,从思实相得”,“若欲忏
悔者,端坐念实相”等,乃观照无生,从容中道之妙行,是为理忏,亦名无生忏。唐清
凉国师曰:“事忏灭末,理忏拔根。”本仪寓理忏于事忏,人人皆可入手;从作法契无
生,念念灭除罪根。方便究竟,微妙难思。
又此忏名为“宝王三昧”者,盖宝王三昧即念佛三昧。本忏以法藏因行,为自典范
;弥陀果证,作我依归。仪中之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即《往生论》之“五... 阅读全帖 |
|
y******i 发帖数: 98 | 10 顶礼无等本师释迦牟尼佛!
纵览当今世界,有很多人并不信仰宗教,而信仰宗教的教徒则可按常规分为佛教徒、基
督教徒与伊斯兰教徒这三大部分。作为佛教徒,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开创的佛法,若
按所信奉教义及流传地区的不同可基本分成藏传、南传、北传三大系统,无论哪一种体
系,也无论哪一种传承,作为佛法的有机组成部分,它们全都是佛陀亲传的妙法甘露,
也全都有确切的历史考证。所有教派自古以来都有代代相袭的大成就者,一切法门亦无
不是秉承世尊教义的通往最终解脱的清净通途。若能一以贯之、融通并包,则万千法门
自可汇成佛法的整体义海,任何修行人也都能从中汲取到自己所需的甘霖法意。
不过让人倍感诧异的却是,不信仰佛教的人或者信奉外道的人士对佛法反而不怎么攻击
,恰恰是佛门内部的一些自立山头之人动辄就以佛教的权威面孔自居,时不时就要从自
宗的立场、观点、利益出发,对别的教派、别的宗门大加贬斥。要么评论别宗为魔说,
要么认定他派是邪道,似乎只有自宗才是唯一正确地抉择了佛陀密意的究竟宗乘。比如
有些净土宗人斥责禅宗、华严宗为痴人妄说;更有相当多的汉地佛教徒因理解不了密宗
的见解与行为从而对藏传佛教频频发难……在这一... 阅读全帖 |
|
f****2 发帖数: 311 | 11 思考题
1、佛经中宣讲了供灯的哪些功德?归纳而言分为哪几种?对此你相信吗?为什么?
2、供灯时应当如何发心、观想?这跟你以前的所想所做有何不同?
3、请引用教证、公案说明供灯的功德不可思议。我们的传承上师对于供灯是怎么样重
视的?
4、供灯在时间方面、数量方面有什么要求?这样做有哪些功德?
5、做酥油灯的时候,灯器、灯芯等方面有什么讲究?供灯时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6、人死之后如果为他供灯,对亡者会有哪些利益?请引用显宗、密宗的教证分别说明。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很多出家人和在家人对供灯比较重视,但有些供灯的方法不太如法,需要纠正过来
;还有一部分人有供灯的条件和能力,但因为不知道供灯的功德,这方面做得不太圆满
。所以,今天...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2 访谈简介: 喇荣五明佛学院索达吉堪布作客新浪佛学,畅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
压力,与网友交流佛法智慧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访谈时间2012年9月27日 下午14:00
-15:00 。
主持人:索达吉堪布谈如何减少生活中的烦恼与压力微访谈即将开始,欢迎各位网友踊
跃提问,共同学习佛法智慧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
问:总是觉得自己压力很大,如何是好呢?
索达吉堪布:压力来自于对自己太执着,只要经常想着利益别人,压力自然减少。
问:堪布好!请问藏传佛教允许吃肉吗?
索达吉堪布:凡是大乘佛教,原则上不允许吃肉。你可以看看我写的《藏密素食观》。
问:顶礼上师 ! 我在闻思过程中,遇到家人的巨大阻碍;请上师加持并开示,怎样善
巧方便,改变他们的想法。
索达吉堪布:自己要有坚定的立场;但有时候也需要随顺他们。
问:大师您好,如何减少工作、生活上的压力呢?
索达吉堪布: 贪少利他,开心。
问:对一个在家女居士,又要上好班,又要照顾好孩子,还要做好家务,对不学佛的家
人,要顾及他们的情绪,在他们的夹缝中找时间修学佛法,有时候真的感觉力不从心,
请上师开示。
索达吉堪布: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你想挤,总是...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3 如来藏与外道思想之关系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4 四大菩萨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六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普通众生的愿行
二、出家修行的愿行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菩萨的故事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德目
三、普贤菩萨的愿行—普贤行愿的功德
无边的愿行—普贤菩萨
今天讲的题目,是无边的愿行。愿是愿望,志愿;行是行为,作为。由个人的志愿,策
动个人的行为;由个人行为造作的实践,去完成个人的愿望,名之为愿行。
没有实践的愿望,类于空谈,没有理解的实践,变为盲从。盲从与空谈,皆是偏差,无
法获得学佛的真实利益。因此,昨晚劝导各位勤求佛的智慧,目的在理解佛所说的真理
;今晚讲无边的愿行,是希望各位,由愿行的实践,亲证佛所说的真理。如是以智慧的
理解力,策动愿行的实践;以愿行的实践,亲证智慧的理解。以智导行,以行证智,解
行并进,始可完成学佛的志愿,达到成佛的愿望。否则,说甚么即生成佛,一生解脱,
皆是欺世妄语,魔鬼技俩,除了急功好利愚痴的人,盲从附和外,智者诚应审察谛观,
洞悉真伪,免堕魔眷。现在,将一般人的愿行,出家人的愿行,及普贤菩萨的愿行分三
点说明。同时介绍普贤菩萨的故事及其功德。
... 阅读全帖 |
|
B***o 发帖数: 133 | 15 四大菩萨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文珠法师讲述
一九九二年十二月廿七日于香港九龙政府文化中心
一、慈悲的意义
二、慈悲的类别
三、慈悲的重要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号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性别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本迹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道场
四、慈悲的代表—观音菩萨的圣像
四、慈悲的代表—称念观音的功德
无限的慈悲—观世音菩萨
各位,勤求无上智慧,是上求佛道,实践无边愿行,是下化众生。但当我们开始上求下
化时,首先必须具备无限度的慈悲,然后始可展开弘法工作,建立利生事业,以完成佛
子应尽的责任与义务,达到学佛、成佛之目的。因此,今晚要与各位讨论的题目,是‘
无限的慈悲’。可分慈悲的意义,慈悲的类别,慈悲的需要,以及慈悲的代表四点来说
明。
一、慈悲的意义
何谓慈悲?慈悲,是佛教的专有名词,亦是佛教的基本精神。佛教的大乘教义及利他的
行为,皆本自慈悲。而慈悲又本自人性的平等。所谓:‘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凡有
生命的动物,无论贫富贵贱,无论冤与亲,人与畜,皆有佛性,都有成佛的可能。因此
,诸佛菩萨,从一切众生,佛性平等,无二无别的观念中,自然对一切众生流露...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6 供灯之功德
——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很多出家人和在家人对供灯比较重视,但有些供灯的方法不太如法,需要纠正过来
;还有一部分人有供灯的条件和能力,但因为不知道供灯的功德,这方面做得不太圆满
。所以,今天给大家讲一下供灯的功德。
这一点,有关佛经中介绍得非常多。前段时间我也想翻译一些藏地大德们的供灯教言,
但因为最近比较忙,只是简单翻译了一下阿底峡尊者的《供灯愿文》。希望你们不管在
哪个地方供灯,都应该尽量念诵,这样功德一定会增上的。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详细,有部经叫《佛为首迦长者说业...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7 供灯之功德
——索达吉堪布
顶礼释迦牟尼佛:
酿吉钦布奏旦涅咪扬 大悲摄受具诤浊世刹
宗内门兰钦波鄂嘉达 尔后发下五百广大愿
巴嘎达鄂灿吐谢莫到 赞如白莲闻名不退转
敦巴特吉坚拉夏擦漏 恭敬顶礼本师大悲尊
上师瑜伽速赐加持:
涅庆日俄再爱香克思 自大圣境五台山
加华头吉新拉意拉闷 文殊加持入心间
晋美彭措夏拉所瓦得 祈祷晋美彭措足
共机多巴破瓦新吉罗 证悟意传求加持
为度化一切众生,请大家发无上殊胜的菩提心!
现在很多出家人和在家人对供灯比较重视,但有些供灯的方法不太如法,需要纠正过来
;还有一部分人有供灯的条件和能力,但因为不知道供灯的功德,这方面做得不太圆满
。所以,今天给大家讲一下供灯的功德。
这一点,有关佛经中介绍得非常多。前段时间我也想翻译一些藏地大德们的供灯教言,
但因为最近比较忙,只是简单翻译了一下阿底峡尊者的《供灯愿文》。希望你们不管在
哪个地方供灯,都应该尽量念诵,这样功德一定会增上的。
在《大藏经》中,对供灯的功德介绍得很详细,有部经叫《佛为首迦长者...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8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19 作者:索达吉堪布
少 眠
我们不能睡得太多,不能过分懒惰。否则世间出世间之事均不能成功。
其实睡觉也是一种习惯,有些人就从不睡觉:
佛在因地时转世为德光王子,为了供养佛陀,多年以来一直远离睡眠,除了吃饭和大小
便,从不休息。
金厄瓦格西也从不睡眠,唯一修持善法。上师种敦巴说:“弟子啊,应当祛除身体的疲
劳,否则四大不调,会生病的。”金厄瓦格西说:“身体健康固然好,但一想到暇满难
得,就觉得没有空闲休息。”他在一生中念了九亿遍不动佛心咒。
世间的很多成功者,他们也不愿将大好的光阴用于卧榻之上的酣睡。
法国文学家巴尔扎克,每天只睡4小时,即晚上8点到12点,起床后立即利用夜深人静的
机会奋力写作。他一生中能写出《人间喜剧》等96部脍炙人口的作品,无不得益于他的
勤奋。
萨迦班智达在《格言宝藏论》中云:“诸人寿短其一半,夜间入眠如死亡,又遭病老等
众苦,余半也无享乐际。”《入菩萨行论》中也云:“依此人生筏,能渡大苦海,此筏
复难得,愚者勿贪眠!”
作为一名修行人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这些前辈们留下的宝贵财富,...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0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后五百岁〗有两种说法:1、通常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末法时代,“五百”不是一个具...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1 第二十五节课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
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在受持、读诵《金刚经》的过程中,若遭人轻毁
、损害,这是因为他以前所造的恶业本应堕入恶趣,但通过《金刚经》的功德,今生中
只需感受这些痛苦,便使罪业得以清净,并很快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受持读诵〗:玄奘法师和藏文中是“读诵、受持、书写、精通、如理作意”,但鸠摩
罗什的译本中只有受持和读诵。
很多人在念《金刚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违缘,比如受人欺负、别人与他不合
、修法出现障碍,表面看来都是违缘,实际上是一种顺缘,别人在帮自己消业障,以此
早日圆满佛果。
此处的翻译与义净法师相同,但玄奘译为:“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
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这种译法与藏文相同,意思也比较好懂。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但生活中的违缘越来越多,是不是佛经没有
加持力?”并不是这样!《金刚经》已告诉你了,本来你来世会堕入恶趣受苦,但通过
持经功德,消除了这一切...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2 索达吉堪布 传讲
第六节课
昨天讲了“三轮体空”的布施是一切布施中最殊胜的,这种福德资粮所摄的果位——佛
的庄严色身并不存在,因为凡有相状皆非究竟实相。今天继续讲: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
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
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
。”
须菩提问佛陀:“世尊,将来很多众生听到如此甚深的般若法门,能否生起真实的信心
?”佛告诉须菩提:“你不要这么说。我灭度后末法五百年时,有持戒清净、修积福德
的三藏法师,将对《金刚经》生起无比的信心,这一点毋庸置疑。你要知道,这些人不
是一般的缘分,他们往昔并不是在一尊佛、两尊佛、三四五尊佛面前种过善根,而是在
无量千万尊佛前种过善根。乃至有人听闻《金刚经》的词句,仅仅生起一念清净的信心
,须菩提,如来以无漏智慧悉能了知彻见,此众生将获得无量福德。”
〖后五百岁〗有两种说法:1、通常指现在五浊兴盛的末法时代,“五百”不是一个具...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3 第二十五节课
“复次,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
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佛陀告诉须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在受持、读诵《金刚经》的过程中,若遭人轻毁
、损害,这是因为他以前所造的恶业本应堕入恶趣,但通过《金刚经》的功德,今生中
只需感受这些痛苦,便使罪业得以清净,并很快获得无上圆满正等觉的果位。”
〖受持读诵〗:玄奘法师和藏文中是“读诵、受持、书写、精通、如理作意”,但鸠摩
罗什的译本中只有受持和读诵。
很多人在念《金刚经》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违缘,比如受人欺负、别人与他不合
、修法出现障碍,表面看来都是违缘,实际上是一种顺缘,别人在帮自己消业障,以此
早日圆满佛果。
此处的翻译与义净法师相同,但玄奘译为:“行持波罗蜜多之菩萨,受到损恼或受极大
损恼,此乃未来所受之苦业,于此世成熟。”这种译法与藏文相同,意思也比较好懂。
平时总听人抱怨:“我学了这么多年的佛,但生活中的违缘越来越多,是不是佛经没有
加持力?”并不是这样!《金刚经》已告诉你了,本来你来世会堕入恶趣受苦,但通过
持经功德,消除了这一切...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4 荷 花
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南方城市,孑然一身、举目无亲之感时常涌上心头。
只有每日独对门前的一泓荷塘,眼见荷叶从才露尖尖角,到如今已是满眼碧绿。荷花袅
袅娜娜地开着,紫红、粉红、乳白……,艳丽的色彩猝然跃入视野,令人陶醉、令人痴
迷。正当我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当中时,忽然发现角落有一朵荷花低着头,显得那
么憔悴而忧伤,仿佛满眼的春光都与它毫无关联。
“小荷花,你为什么伤心啊?”
“昨天有一颗露珠,与我十分投缘,我非常珍爱它,但它却被今天的阳光抢走了。一想
起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将从此一去不复返,就使我陷入痛苦深渊而难以自拔。我多
么地憎恨阳光啊!他为什么抢走我的小露珠?”
听了小荷花的倾诉,我不知能做点什么。也许麦彭仁波切能给它一些加持吧。
我给小荷花念颂并讲解了我最喜欢的麦彭仁波切教言中的一段文字:“愚者认为诸苦乐
,皆从他缘而产生,恒时散于取舍境,贪瞋波涛杂念中。智者了知诸苦乐,悉皆来源于
自身,恒时向内观自心,审视自己不放逸。”
听完我的讲解,小荷花终于释然。放下了对露珠的贪心,对阳光也不再起瞋念,并且皈
依佛门。看着小荷花一天天成熟起来,虽然日见枯萎,即将凋零,却充实而自信。... 阅读全帖 |
|
p******1 发帖数: 177 | 25 作者:索达吉堪布
荷 花
背井离乡来到这座南方城市,孑然一身、举目无亲之感时常涌上心头。
只有每日独对门前的一泓荷塘,眼见荷叶从才露尖尖角,到如今已是满眼碧绿。荷花袅
袅娜娜地开着,紫红、粉红、乳白……,艳丽的色彩猝然跃入视野,令人陶醉、令人痴
迷。正当我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景致当中时,忽然发现角落有一朵荷花低着头,显得那
么憔悴而忧伤,仿佛满眼的春光都与它毫无关联。
“小荷花,你为什么伤心啊?”
“昨天有一颗露珠,与我十分投缘,我非常珍爱它,但它却被今天的阳光抢走了。一想
起我们在一起的幸福时光,将从此一去不复返,就使我陷入痛苦深渊而难以自拔。我多
么地憎恨阳光啊!他为什么抢走我的小露珠?”
听了小荷花的倾诉,我不知能做点什么。也许麦彭仁波切能给它一些加持吧。
我给小荷花念颂并讲解了我最喜欢的麦彭仁波切教言中的一段文字:“愚者认为诸苦乐
,皆从他缘而产生,恒时散于取舍境,贪瞋波涛杂念中。智者了知诸苦乐,悉皆来源于
自身,恒时向内观自心,审视自己不放逸。”
听完我的讲解,小荷花终于释然。放下了对露珠的贪心,对阳光也不再起瞋念,并且皈
依佛门。看着小荷花一天天成熟起来,虽然日见枯萎,即将凋... 阅读全帖 |
|
l*******t 发帖数: 1016 | 26 速得幸福功名财富的秘诀
要想你家庭免除婚外情吗?
想要速得幸福功名财富吗?
这里有个容易的秘诀:就是将熟读此戒邪淫帖子。如果将此邪淫帖子
传五百人,你或你的家人就功名连绵。
忠贞的爱情和稳定的家庭是和谐社会,幸福生活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事业发达,身体
健康,积累财富的必要条件。家和万事兴。
祝愿每一位读者的和其家庭,衣食住行无忧,健康幸福快乐。
作风正派,上天爱戴,好色邪淫,损几损人。
嫖色一次娼妓:减寿半年,染上性病的,减寿一年,若能改悔,免去减寿,
制造色书的:减寿二纪(一纪十二年),若有因阅读书造成色害,罪坐已身,书不消灭
,永不超生,拍摄色戏春宫,与此同罪。
宣扬一次色情事件的:减寿半纪,若有害人命,减寿一纪;女孩之间宣扬谈论房事的,
与此同罪。若能改悔,罪俱减等。
凡朋友相见,一起谈论色情之事的,三次,减寿一月。导致他人犯色罪的,减寿三年;
有功名者,罚停迟功名。
凡在路上遇到美女,回头看不停直到人家走远的,三次,减寿半月。如果假借名义假献
殷勤,其实心存恶意的,一次,减寿三月。
拒女淫奔
明朝宁波地方有位叫孙道的读书人,因家里贫穷,就靠着教导孩童读书,作为生活的
经济来源... 阅读全帖 |
|
z*******a 发帖数: 57 | 27 智海浪花
索达吉堪布 著
佛法深广无边,对每一个众生的各种烦恼、痛苦都有对治的殊胜甘露妙法。一般凡夫之
人不深信佛法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便在于他们常常自我感觉到他们没有得到佛菩萨的
任何加持与感应。实际上,这是他自己缺乏观察与恒心所造成的:如果他认真观察的话
,身边许多学佛念佛之人通过佛法而受益的事比比皆是;如果他自己有恒心的话,持之
以恒、如理如法地修持下去,别说感应了,解脱之事都能决定成办。很多知识分子的学
佛经历都已说明了这一点,比如毕业于甘肃庆阳师专的常灵平,以她二十多年的学佛历
程,不但使自己受益无穷,同时还把佛法的阳光也善巧方便地洒向了别的众生。希望那
些整天对佛法抱有怀疑、观望心理的人,都能从常灵平的感应录中受到些许启发,从而
坚定地走向佛法的解脱世界。
佛法是告诉我们宇宙人生真相的大科学,这“宇宙”是指我们的生活环境,“人生”就
是我们自己。也就是说,佛法让我们认识自己的本性及生活的环境,叫我们掌握自己的
前途命运,在现实生活中快乐美满、趋吉避凶、离苦得乐。那佛法的大意又是什么呢?
它指导我们的总原则又是什么呢?唐代的大文豪白居易也曾就此问题问过一个老和尚,
老和尚淡...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28 嗡索德!南摩喀日巍!
顶礼殊胜上师足下!
开示金刚持之道,根本上师传承师,
我以恭敬心顶礼,略说诸上师传记。
纵仅一位成就者,神变之舌经百劫,
亦难言说彼传记,故遵师言略撰说。
我们的殊胜上师桑吉瑞比衮(佛密怙主),一刹那能契入三世诸佛的密意,如海般的妙
音。这些事业者受持的教法量无法用比喻衡量。他的根本上师,大成就者希瓦尊者(寂
密)具有七种受教传承的加持,上师的所有教言,他全部得受过。
第一位受教传承上师所受的是大手印的教言。他的名字叫萨绕哈大师。
1.箭矢大师萨绕哈
人们称他为阿阇黎婆罗门罗睺罗。他降生在(印度)屋支伯下,婆罗门种姓。童年就精
通吠陀和十八学处,还有八大观察等。他的周围经常有五百名婆罗门的儿子围绕,他教
授他们一些具有特殊法力的密语。有一天,金刚瑜伽母化作一个卖酒女人,来到阿阇黎
身边。胜义智慧变幻成甘露美酒,她对他打开她的酒桶,请求他接受她的供养。此刻,
分别念从他心里消失了。他从酒桶里舀起一勺美酒,缓缓地饮尽。当下,他的内心获得
了殊胜的等持。
阿阇黎喝酒的消息传遍全城,人们说他已失坏了婆罗门种姓。谣言四方流播,婆罗门向
他挑衅,他以非凡的瑜伽之力,在婆罗门面... 阅读全帖 |
|
f*******e 发帖数: 5594 | 29 说的很好,物与物、人与人的规律有千万,但佛陀抓住了最关键的身心关系,总结出了
缘起法,这是在无数的差别当中发现的一个基本共性。我比较赞同的一句话,是黄帝内
经中说的“智者察同,愚者察异”,这不是说不需要分别,只是在众多的差别中找出一
个共性真的是非常难。 |
|
x*********o 发帖数: 208 | 30 索达吉堪布 著
顶礼普贤王如来!
顶礼大恩金刚上师!
显密深广虚空中,传承加持集浓云,
放射教理巨雷声,遇痴邪众当躲避。
前世宿缘虽成熟,亦于密法具正见,
无力遮止邪说者,欢喜谛听我宣说。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牟尼佛为度化无边有情,适合种种不同的根基而宣说了八万四
千法蕴。《普作续》云:“为调贪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律,为调嗔惑之对治,宣说
二万一千经,为调痴惑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论,为调三毒之对治,宣说二万一千密。
”如是根据所化众生的界、根性、意乐的不同,佛宣说了三藏十二部及密续部等无量殊
胜法门,后来以印、藏、汉为主的高僧大德们又在此基础上创立众多教派而饶益无边有
情,如雪山之水分流四方,普泽了大地。对各宗各派的如来清净教法本应普皆推崇,然
有少数人或基于凡夫情见,除自己的宗派外不承认其余宗派是正教,尤其对无上密宗多
有疑惑,甚至诽谤。为了昭明正理,故于此简略阐述涉及到密宗的有关问题。
谤法的过失
行文之前,首先有必要来认识一下对佛法轻易评论甚至诽谤的过失。佛法是佛陀从大觉
智海中流露出来的度人方便,是芸芸众生离苦得乐的唯一津梁,佛陀甚至把佛法比喻成
诸佛的“法身舍利”来显示...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31 又有些人认为,藏传佛教纯粹是密宗,与汉传、南传佛教完全不同。此言实属荒唐,他
们未曾看过一本正规的藏传佛教的书籍,也未实地调查一番,便作此断语,与事实完全
相悖,根本不值一驳。其实稍具常识的人,便知道藏地的宁玛、格鲁、嘎举等各家宗派
,都是显密并弘,显宗的典籍,其丰富程度实不亚于汉传与南传佛教。藏地在莲花生大
师入藏前,便已迎请了那烂陀寺的显宗大师静命菩萨,从那时起,以因明、戒律、俱舍
、中观、般若五大部为主的大小乘显宗的弘传便常盛不衰。五明佛学院九个大班中,有
五个便是学习上述五部的显宗班,平时也经常念诵显宗的《普贤行愿品》、《随念三宝
经》、《心经》、《金刚经》、《药师经》等等经典。此外,藏地大成就者如麦彭仁波
切、宗喀巴大师等著述了大量显宗论著,如《澄清宝珠论》、《菩提道次第广论》等等
,又如无垢光尊者的《大圆满心性休息》中从小乘的出离心到大乘的菩提心直至密乘的
大圆满,都有极为详尽的修法引导。能海上师云:“显是密之显,密是显之密。有则双
存,无则并遣。若不知显,则不了密之性相;若不知密,则不知显之作用。”因此学习
藏传佛教也就意味着同时学习了汉传与南传的佛教,如此将各宗各派摄为...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32 现在末法时代,有些人真的智慧不够,只看了一两本密宗书,就兴师问罪要去遮止密宗
,这种行为非常可笑。现在译成汉文的密宗书,连1%都不到,你看了一两本就下结论,
是没有这个资格的。如果你真想破密宗,最起码要用5年以上的时间,先到藏地一些密
宗学院中去闻思,研究一下密宗到底说的是什么,然后再决定从哪个角度下手。
当然,倘若你能破得了密宗,那释迦牟尼佛的教法大半都被推翻了。我以前写《密宗断
惑论》时也涉及过这些内容,佛陀所说的教法,有咒语和密法两方面:咒语,大多分散
于《楞严经》、《华严经》、《般若经》、《心经》等大乘经典中。密法,有一部分是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传讲的,如给香巴拉国王月贤宣说《时轮金刚》,给邬金国王恩扎布
德宣说《密集金刚》为主的法要。后来印度传承上师也造有一些密宗论典,如龙猛菩萨
的《五次第论》、圣天论师的《密行明灯论》、月称论师的《密集金刚大疏明灯论》等
,如此一代一代地传下来。
有些学者研究表明:藏传佛教《大藏经》中,“甘珠尔”(佛说部)共108函,其中密
法有398种,占51%;“丹珠尔”(注疏部)218函,密法有1747种,占74.8%。这些密宗
的经典论典,都是从印度...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33 元音老人著
連載於《禪》刊 1991 年 1~4 期
緒說
(甲)明心見性之意義
明心見性者,明心虛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見真性也
明心見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體而起;從用見體,從流得源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本無,見性本有也
明心見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見性者,明心性無住,一物不立,歸無所得也
(乙)明心見性之證成
禪宗
淨土宗
密宗
(丙)悟後真修
(丁)證體啟用
(戊)歸宿問題
(己)結 論
緒說
我等眾生,從無始曠劫以來,迷失自己本來面目,認妄為真,喚奴作郎,妄起貪嗔,造
業受報,如春蠶作繭,自纏自縛,無解脫時。愚者無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脫;智者雖
知生死事大,苦海無邊,欲求解脫而苦無其門。如古之外道六師,探宇宙萬有之緣起,
不曰神我,即謂冥諦、斷滅;今之科學、哲學,究人生萬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雖各言之鑿鑿,極盡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無有是處。
釋迦文佛,悲憫眾生,出苦無由,應現世間,教化眾生。四十九年隨順時節機宜,說大
、說小,說偏、說圓,說頓、說漸,披肝瀝膽,委曲開示二種根本:一者無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淨體,以闡明人生宇宙之奧秘,揭示生死... 阅读全帖 |
|
d**********6 发帖数: 237 | 34 略论明心见性
元音老人著
连载于《禅》刊 1991 年 1~4 期
绪说
(甲)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者,明心虚妄不可得,息下狂心见真性也
明心见性者,乃明白心之妙用,皆依性体而起;从用见体,从流得源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本无,见性本有也
明心见性者,明悟即心即性,即性即心也
明心见性者,明心性无住,一物不立,归无所得也
(乙)明心见性之证成
禅宗
净土宗
密宗
(丙)悟后真修
(丁)证体启用
(戊)归宿问题
(己)结 论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
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愚者无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脱;智者虽
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探宇宙万有之缘起,
不曰神我,即谓冥谛、断灭;今之科学、哲学,究人生万物之根源,不言二元,即言一
元,虽各言之凿凿,极尽玄妙;然皆如盲人摸象,无有是处。
释迦文佛,悲悯众生,出苦无由,应现世间,教化众生。四十九年随顺时节机宜,说大
、说小,说偏、说圆,说顿、说渐,披肝沥胆,委曲开示二种根本:一者无始生死根本
,二者菩提涅槃原清净体,以阐明人生宇宙之... 阅读全帖 |
|
x*********o 发帖数: 208 | 35 索达吉堪布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
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
以“无我”作为佛教的重要特色。可是在一些大乘经典中,又提出“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并以此为“我”,于是学术界便认为“如来藏”和“佛性”的思想是受到《
奥义书》的影响。而藏传佛教的“即身成佛”之说,也是建立在“如来藏”和“佛性”
的思想基础上。我想知道的是,关于这个问题,堪布是怎样看待学界的意见?
答:无等大师释迦牟尼佛在不同根基的所化众生前,示现了三转法轮的弘法历程:第一
转法轮的受众主要是小乘根基的众生,佛陀为他们重点宣说了四谛法门;第二转及第三
转法轮的对象主要是大乘种姓的利根者。佛陀在二转法轮的过程中,重点宣说了般若空
性。龙树菩萨依据佛的密意作了《中观六论》,显发阐扬了佛陀万法为空的理念;月称
菩萨等后继者又以《入中论》等论典对之作了进一步的发挥。至于如来藏的观点则是佛
陀在第三次转法轮时所着重宣讲的内容,释迦牟尼佛面对最利根的众生,向其广讲了有
关清净显现方面的法门,而龙树菩萨的《赞法界论》以及弥勒菩萨... 阅读全帖 |
|
G**W 发帖数: 1865 | 36 說穿了,你是個傻冒,誹謗正法,斷人世世法身慧命, 罪過於殺人,因為殺人只斷了人一生
五陰,你連這也不懂 ?
《大宝积经卷第三十二》
若人愚痴 恶见所害 断於慧命 远离菩提 是故应当 捨恶知识
亲近恭敬 明慧之人 一切世间 无量过患 眾生常没 三恶趣中
皆从痴恶 因缘所起 随惑流转 不得自在 弃捨正法 行於非法
是故当离 愚小之人 犹如御者 自折其轴 既作恶业 生地狱中
口出恶言 恒自伤害 如持利斧 自伐其身 不知诸法 因缘所造
随业受报 无能救者 亲近世仙 以為善友 而便自谓 修习於空
已证无為 生断灭见 如身器破 心亦随灭 多所乐说 綺饰言辞
於此味著 终无义利 虽為毒蛇 之所螫害 终不令人 堕於恶趣
愚者说法 坏人善根 令无量眾 堕於地狱 汝等大眾 应当观察
。。。。。。
而為什麼謗法比殺人罪還重 :
《佛藏经》:
『而是痴人在大众中说于邪见。自以忆想分别教人。此是佛法此是圣道。如是痴人。则
为诽谤过去未来现在诸佛。如是痴人。名恶知识不名善知识。舍利弗。怨虽夺命但失一
身。如是痴人不净说法。千... 阅读全帖 |
|
W**N 发帖数: 1037 | 37 http://www.udaya.dhamma.org/C_Mangala_Sutta.htm
(吉祥經有時候也稱為「在家居士戒律」,它深受佛陀追隨者的歡迎。其中有兩段敘述
背景的序偈,時常都有人引以誦讀。此偈頌闡述了天神和世人經歷了漫長的時間,討論
什麼才是真正的吉祥。 經文以「如是我聞」開始,接著便敘述經典的背景內容。這部
經典出自《小部‧經集,Ⅱ.4》。在內觀十日課程的第九天,葛印卡老師早晨唱
誦中有關此經的部份,就從佛陀回答向他的提問開始。)
Yaṃ maṅgalaṃ dvādasahi, cintayiṃsu sadevakā;
sotthānaṃ nādhigacchanti, aṭṭhatiṃsañca ma
7749;galaṃ.
諸天與世人,思維十二載,何謂吉祥事?
然未能達到,三十八種事,最為勝吉祥。
Desitaṃ devadevena, sabbapāpavināsanaṃ;
sabbaloka-hitat... 阅读全帖 |
|
B**M 发帖数: 74 | 38 http://www.yxjs.org/wenji/02_wxlasl/01_wxljsqj/06_yjjjy/01_yjjj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
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十方,不二随顺,于不二境,现诸净土,
与大菩萨摩诃萨十万人俱,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普眼菩萨,金刚藏菩萨
,弥勒菩萨,清净慧菩萨,威德自在菩萨,辩音菩萨,净诸业障菩萨,普觉菩萨,圆觉
菩萨,贤善首菩萨等而为上首,与诸眷属,皆入三昧,同住如来平等法会。>
佛说法四十九年,只说圆觉二字,但始终无法说圆,因圆觉无相,乃生佛平等共具
之心德,非可言说。觉是本性,圆乃德义,性非觉不显,觉非修不圆,圆不圆,在汝自
己,不在佛,不在法,何况文字?惟依文释义,用资印证,如镜照鉴,考证自己觉地如
何,遂假名圆觉。圆觉者,一总持法门也,由此总一切法,持无量义,妙用恒沙,无不
从此流出,所以达体启用也,故曰大陀罗尼门,名曰圆觉。觉相无相,此相乃指觉体,
亦即如实知自心之体相,至打成一片时,方名曰圆。但必以起照为用,至事障断,则烦
恼尽,理障断,所知尽,人法两...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169 | 39 旁生听到法音也将受益匪浅
从前,世亲论师背诵般若九十九万部时,他日日夜夜读诵诸多经典。当时,他寝室的屋
檐下有一只鸽子经常听到法语声,它死后转生为边地一位国王的太子。
刚刚出生,小太子便说:“我的上师在哪里?”问他:“你的上师是谁呀?”他回答说
:“是世亲论师。”于是(国王)询问了常去中部地区经商的人们:“中部地区有这样
一位世亲上师吗?”他们说:“有这位上师。”随后太子想去中部,国王将他送到那里。
他来到世亲论师面前便喊:“上师。”世亲论师问:“我是你的上师?我想不起来。”
小太子能够回忆起自己的前世,于是说明详情。上师摄受了他,令他学习读写……最后
他成了精通三藏的大论师,名叫安慧。
另有一位比丘在一河畔传法。一位放牧老人来到此处,倚靠着手杖听闻了少许,那里的
一只青蛙被手杖击中而死亡。因青蛙是在听闻法语声当中死去的,结果转生于四大天王
的天界中。
又有一位比丘读诵《汇集经》时,他屋檐下燕窝中的一只燕子听到诵《汇集经》的声音
,以听闻法音之善业力,它死后获得人身,一出生便会读诵《汇集经》。
此外,一次世尊在一园林中讲法时,空中飞翔的五百只天鹅听到了佛陀传法的声音,准
备降落,便从天... 阅读全帖 |
|
a*******2 发帖数: 465 | 40 《二规教言论》讲记(二)[略讲]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二规教言论》。
行为分两种:一种是高尚的行为,一种是卑劣的行为。若是你行持高尚的行为,今
生来世以及生生世世都能获得安乐;若是你行持卑劣的行为,今生来世以及生生世世都
会遭受苦难。
其实,一个智者,通过断恶行善,通过正确的取舍,完全可以左右自己的命运;一
个愚者,无法能够左右自己的命运。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所想和所行都是背道而
驰的,所希求的和自己所得到的、遭遇的都是颠倒的。
世人都喜欢安乐,都想获得安乐,但行为却不是安乐的因,都是痛苦的因。这叫愚
痴!所想和所行不能相反啊!若是想获得安乐,就要行持善法,就要学习这些高尚的行
为,这样才可以获得安乐。高尚的行为有两种:一种是属于世间的,另一种是属于出世
间的。
尽管你现在还做不到出世间的行为,但是你可以做力所能及的。在前面也讲过,人
有做人的标准,如果你没有按照这个标准去做人,实际上你不是人。人规是人能做得到
的,也是应当要做的行为、事情。你好好做人,好好地遵守这些人规,就可以获得安乐
。... 阅读全帖 |
|
H******3 发帖数: 169 | 41 业力之过失---索达吉堪布
愚夫不欲苦,偏作诸苦因,
既由己过害,岂能嗔于人?
愚昧无知的凡夫不管在任何环境、任何时间,都不愿感受身心的痛苦,都希望过得快快
乐乐。然而,他虽然喜欢快乐的果,却偏偏造痛苦的因,想法和行为背道而驰。有因必
生果,此乃无则不生的自然规律,既然造下这么多苦因,必定会不断感受苦果,自作自
受岂能怨天尤人?
现在的世间中,很多人杀生、偷盗、邪淫,造种种佛制罪和自性罪,造了这些罪以后,
就像毒种必定产生毒果一样,肯定会感受各种各样的痛苦。所以一切痛苦的来源,完全
是自己往昔行为不如法所致,有智慧的人认识到这一点以后,今生就算遇到他人的损害
,也不应该生嗔恨心。
平时我们人与人之间发生冲突,没有来源是不可能的,而这个来源,往往要追溯至多生
累劫之前的因果。对此,有些人不一定想得通,经常怀疑因果规律是否真实存在,这也
是唯物论和势事论的观点太根深蒂固的原因。实际上,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量士夫就
是大慈大悲的佛陀,佛陀的智慧不仅远胜过一般凡夫人,甚至得地菩萨和阿罗汉,也无
法及之万一。佛陀以无漏的智慧已经抉择,世俗当中因果不虚,这一点,绝不会有教证
理证的任何违害... 阅读全帖 |
|
b*****t 发帖数: 758 | 42 偶然读到《声点奥义书》,里面有下面的句子。印度教认为佛教是它的一个分支,应该
是有点道理的。
卷下
21
大慧!当常知,"自我"度岁月,
过去宿业全, 迅宜使销竭。
22
虽起实谛知,宿业不销溶,
唯超此知上,宿业斯无从。
23
身等实无实,当知如梦中,
醒觉梦非真,始知梦身空。
前生所作业,是名为宿业。
人觉生前空,宿业何由接?
24
梦中身妄加,此身亦如是,
妄加焉有生?无生住奚止?
25
宇宙显了因,如泥埴瓶器,
韦檀多所云,兹因是"无智"
26
时若此因灭,宇宙何由存?
唯由视妄倒,麻绳幻蛇杬。
27
愚者不真,见世为实有,
似此知为绳,蛇相自无取。
28
若知此非实,万有入于空;
宿业又安在?宇宙、身性同。
29
觉醒无智人,故为宿业说;
于是唯以时,宿业自消灭。 |
|
j***n 发帖数: 71 | 43 您对儒家毫无了解可言,何必在这里表现自己的无知呢?
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今天才知道还应该加一句:愚者见之谓之愚。 |
|
发帖数: 1 | 44 真如是什么?释印顺于《胜鬘经讲记》说:
其实、究竟的真如,是常恒不变;智慧与无边功德,也是不离于真实而本有此功德
胜能的,一切众生本来具有的,这就是经中所说的如来藏(即佛性)。如来藏即一切法
空性,即一灭谛;而为功德胜能的所依因。人人有如来藏,因而人人都可成佛。1 真如
:“真”是真实不虚,“如”是如如不变,这真实不变的法性,说名真如。2
真如即是如来藏,如释印顺于《胜鬘经讲记》说:“‘如来藏’,约自性说。如,
即真如,即一切法自性。”3
释印顺又于《大乘起信论讲记》说:尽十方,穷三世,一切的一切,无不以真如为
体。众生的心体,即此真如“平等”性。真如是大的,心体当然也是大的。“不增减”
,是平等的解说。真如法性,在众生分中并没有缺少,成了佛也不会增多。大,有圆满
的意义,不多也不少。不增不减,无欠无余的法性,是生佛平等的,迷悟一如的。4
注1 印顺主讲,演培?续明记录,《胜鬘经讲记》,正闻出版社(新竹县),1998.
1 初版,页7。
注2 印顺主讲,演培?妙钦?文慧记录,《摄大乘论讲记》,正闻出版社(台北市)
,1992.2 修订一版,页269。
注3 同注 1,页248。...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5 一、缘起
在东台湾花莲的证严法师,从一九六六年起,到公元二○○五年止,经过三十九年
岁月的洗礼,在她的引领下,从三十位信众所组成的“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随著台
湾经济起飞的庇荫,如今奇迹似的发展成为大约四百多万会员的庞大慈善团体──佛教
慈济慈善事业基金会。这个慈善基金会包括了慈善、医疗、教育、文化等四项,证严法
师统称为四大志业;另外还有骨髓捐赠、环境保护、社区志工、国际赈灾等四项,合此
八项同时推动,证严法师统称为“一步八脚印”。
观察证严法师所推行的四大、八脚印,短短三十九年间,在佛教徒及信众们的极力
护持下,获得极辉煌的成就,成为台湾及国际上多人所知的慈善团体,不得不让人叹为
奇迹;对于她及她所领导的佛教徒及信众们,在慈善事业上的付出,值得台湾及国际人
士随喜赞叹。然而奇迹及随喜赞叹的背后,却隐藏著极为严重且不为人知的事实,那就
是证严法师不仅将佛陀无上甚深微妙法加以世俗化及浅化,而且紧跟著印顺的脚步,暗
地里将常见外道法、断见外道法引入佛门中;她将佛陀正法加以常见化及断见化的作为
,严重破坏世尊正法于无形中。像这样严重破坏佛正法的事实,若非一一举证及详细解
说,莫说初机佛弟...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6 如来藏“我”与“无我”义考
袁经文
如来藏兼有“我”和“无我”的一体化特征。外道共有四种“我”义。佛在大小乘
经典多处提到正法如来藏“我”, 但不能视此为“梵我”思想渗透。佛用外道“我”
表述正法有三种原因:一、针对那些畏惧没有“我”的外道凡愚而作方便接引;但方便
性,仅限于如来藏语词,不指涉如来藏实义。二、从发生学上避免因修行“无我”而陷
入恶趣空,有针对地提“我”以警醒断灭空已远离中道。三、确有恒常存在的“涅槃寂
静”;前二种“我”是据此而立,但“涅槃寂静”是以“无我”为特征。佛教语境有“
妄我”、“真我”,而如来藏“我”只在“真我”上诠用。如来藏甚深法义所具有的挖
掘性难度,可能是造成以往对如来藏有多种误读的重要缘由。
关键词:如来藏 我 无我 梵我 涅槃
作者:袁经文,哲学博士,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教授
若提如来藏“我”,往往便有观点视为是与婆罗门教或印度教的“梵我”相近或等同;
其实,此中存在着对佛教经典误读的现象。如来藏“我”和“无我”的一体化特征,具
有义理上的挖掘和解读难度。
一、外道“我”与如来藏“我”
印度圣天菩萨著、护法释和玄奘译的《大乘... 阅读全帖 |
|
a***t 发帖数: 62 | 47 对于你的遭遇,版上的校友非校友们流露同情之余,也对你所诉的某些不当行为深表愤
慨,虽然之前由于时间问题我没有发表任何回帖,但是对于事情的进展还是一一看在眼
中的。
但是你的近来的表现,尤其是今天的言论的确有些有背常规。发生过的事情,如果是事
实的话,可以通过向问责部门检证,舆论揭发等手段讨回公道,天天骂街不但不是解决
问题的好方法,反而带有愚者的表现,举咱们北航人都能看到的例子说来,东南门骂街
的中年汉子大家都是见过的,事情的来龙去脉也应该了解一二,谁对谁错每个人心里都
有定论,但是他每天的骂街带来的又是什么呢,有用么?大伙都清楚心目中对他的印象
,用二进制逻辑就可以得到定论。你的学术水平很高,又是长辈,我想你是明白的。
俗话说的好,'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但是也不能一竿子打落一船人,黑白总是有间的
。对于我自己,尽管多半不会去做一个搞学问的人,但是对于学术界的大师级人物,心
中自是由衷的敬佩,就如我今天下午参加的一个workshop时,遇会的都是DSP领域响当当
的任务,如果不是因为地理上的优势,我根本不会有机会出席的,但是这些大师级人物
,也不会有一个完人,曾经的小瑕疵不会让我对他 |
|
r*********1 发帖数: 5741 | 48 1.八戒,别以为你站在路灯下就是夜明猪了.
2.每当我错过一个女孩,我就在山上放一块砖,于是,这世界便有了长城。
3.高考成绩出来了,老师长出一口气对我说:其实没考上,对你和大学都是一种幸福。
4.拜托不要叫他动脑子好不好--左脑全是水,右脑全是面粉,不动便罢了,一动全是
浆糊。
5.孔子不能解决的问题,老子帮你解决。
6.没有不透风的墙,没有不能上吊的梁。
7.我一失足成大瘸子,再回首又闪了腰。
8.我不喜欢整理房间,他们都叫我乱室英雄。
希望似火,失望如烟,人生就是七处点火,八处冒烟……
你说你会等我回来,你确实等了,还找了一个人一起等。
名人就是出名前别人不知道他是谁,出名后他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
我的世界忽然开始下雪,天啊!请不要在我身旁梳头发了。
我喜欢交朋友,尤其是女朋友。
愚者坐以待毙,智者坐以待币。
一个胖子居然自称自己不是个粗人。
真羡慕你这么年轻就认识我了。
1、总有一天你的名字会出现在我家的户口本上!
2、将薪比薪的想一下,算了,不想活了。
3、活了二十多年,没能为祖国、为人民做点什么,每思及此,伤心欲绝。
4、我和脂肪做斗争,差点没牺牲
5、生活嘛,就是生下来, |
|
s*********9 发帖数: 9860 | 49 征服世界,并不伟大,一个人能征服自己,才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
把自己的欲望降到最低点,把自己的理性升华到最高点,就是圣人。
嫉妒别人,仇视异己,就等于把生命交给别人。
一个人如果不被恶习所染,幸福近矣。
诽谤别人,就象含血喷人,先污染了自己的嘴巴。
恨别人,痛苦的却是自己。
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
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改变自己,是自救,影响别人,是救人。
谎言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外表美丽,生命短暂。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于缩小自己。
人不求福,斯无祸。人不求利,斯无害。
智者顺时而谋,愚者逆时而动。
常常责备自己的人,往往能得到他人的谅解。
见己不是,万善之门。见人不是,诸恶之根。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受,减一分福泽。
念头端正,福星临,念头不正,灾星照。
善人行善,从乐入乐,从明入明。恶人行恶,从苦入苦,从冥入冥。
心慈者,寿必长。心刻者,寿必促。
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不远,忧亦
近。
苦口的是良药,逆耳必是忠言。改过必生智慧。护短心内非贤。
你目前拥有的,都将随着你的死亡而成为他... 阅读全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