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topics

全部话题 - 话题: 宋史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
b******l
发帖数: 6348
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babymill (mill),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柔福帝姬:宋徽宗宠女被掳掠后的惨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an 24 14:17:03 2011, 美东)
国破家亡之际,战争就不再只是男人们的事。而女人们往往要比男人承受更多的苦难,
因为她们往往成为战争的战利品和敌人的玩物。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徽、钦二帝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贵戚、大臣约三千
余人押送北方。这其中,妇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比较著名的有宋徽宗皇后郑氏、宋钦宗
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韦氏、宋高宗发妻邢氏,以及后来因为假冒之案而出名的柔福帝
姬。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宋徽宗皇后郑氏。郑皇后为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她少年入宫,原
为向太后身边的侍女,美貌出众。赵佶还是端王时,时常去拜见向太后,便对郑氏瞩目
。向太后便干脆将郑氏赐给赵佶。郑氏当上皇后后,倒是很少干政,也严格约束娘家人
,这点在日后她娘家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金军攻破汴京,将皇室及大臣押送北方时,
郑皇后向金军主帅完颜宗翰(粘罕)求情说:“妾有罪,当随行北迁... 阅读全帖
g****t
发帖数: 31659
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问一下王安石变法
李有个唐宋变革的史学研究沿革的综述
里面n多东西是从哈佛一个学生的文章那
里弄来的.我记得总结门阀变革的表格好像都一样.当然,他是引用了的.
内滕是记者出身。这个唐宋之后,平民升起,贵族历史结束的论点,
钱穆之前就有了。内滕指出了宋朝工商收入问题,还有宋创新了解经方法,这些更重要。

什么叫理论什么叫实际? 何本身不是宋史出身的.他有能力写宋史学术文批
评郝么
我非常怀疑。
g***j
发帖数: 40861
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求历代皇帝出生时的异象
从百度转的:
秦始皇嬴政
“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
——《史记秦始皇本纪》
【无异象发生 开了好头却无人继承】
汉高祖刘邦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
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
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史记高祖本纪》
【刘邦是其母与蛟龙神交而产。其父还成为了见证人,“真龙天子”
一说,可谓言之凿凿,看过圣经的朋友应该能发现刘邦和耶稣有点相
像吧! 二人的人间之父都有顶高贵无比的“绿帽子”。】
光武帝刘秀
“世祖光武皇帝讳秀,字文叔,南阳蔡阳人,高祖九世之孙也,出自
景帝生长沙定王发。发生舂陵节侯买,买生郁林太守外,外生巨鹿都
尉回,回生南顿令钦,钦生光武。光武... 阅读全帖
o**4
发帖数: 35028
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富平之战人物小记(上)
赞,宋史看了窝心,但是最值得看的也是宋史
d******a
发帖数: 32122
5

北宋并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现象
zz
北宋建立后,最高统治者在处理皇室婚娅问题时,开始出现倾向与武臣结亲的独特现象
。在此,首先就北宋历朝皇帝娶将门女为皇后的例证列举如下:
赵匡胤于后晋时娶军校贺景思女,但在入宋前贺氏已死,后被追为皇后。后周显德
五年,又娶彰德军节度使王饶女。宋太祖登基后,王氏被册为皇后。乾德初,王皇后死
。宋太祖再立前节度使、左卫上将军宋偓之女为皇后。
宋太宗在后周时娶滁州刺史尹廷勋女,但早死。再娶五代时强藩符彦卿女,符氏卒
于宋太祖开宝时。尹、符二氏后同被追为皇后。宋太宗李皇后,为宋初枢密副使李处耘
女[7]。
宋真宗为太子时,宋太宗为其娶大将潘美女为妃。端拱时,潘氏卒,后追为皇后。
再娶宣徽南院使郭守文女,宋真宗登基后为皇后,景德四年,“以疾崩”。宋真宗刘皇
后,则出身低贱,本人原为蜀中歌舞女。但刘氏为皇后之后,便为自己营造出身将门之
后的说法[8]。
宋仁宗郭皇后,为平卢军节度使郭崇孙女。据记载:天圣初,故骁骑卫上将军张美
曾孙女与郭氏同入宫,尚未亲政的宋仁宗属意张氏,但临朝主政的刘太后却立郭氏为后
[9]。以后, 宋仁宗废郭后,有意立富商陈氏女,却遭到群臣的反... 阅读全帖
f*******5
发帖数: 1815
6
清朝的乾隆皇帝考证过铁浮屠, 认为是汉人YY.
《宋史》记载,金军以皮绳将甲士铁骑相连,用以攻坚冲阵,号称“铁浮图” “
拐子马”,所向无敌,后为宋将刘锜、岳飞以长刀、大斧所败。这一直是中国战争史上
广为流传的佳话,几乎没人对此表示过怀疑,但乾隆却认为这与常理不合,不过是史家
“强为傅会,不足当有识者一哂”,而后人“无能究其真伪,皆为史册无稽之说所误。
”他分析道:“北人使马惟以控纵便捷为主,若三马联络,马力既有参差,势必此前彼
却;而三人相连,或勇怯不齐,勇者且为怯者所累,此理之易明者。拐子马之说,《金
史本纪、兵志》及乌珠(兀术)等传皆不载,惟见宋史岳飞刘锜传,本不足为确据;况
乌珠战阵素娴必知得进得退之道,岂肯羁绊己马以受制于人?”他认为,可能是金兵“
列队前进,所向披靡,宋人见势不可当,遂因而妄加之以名目耳
w****j
发帖数: 5581
7
宋史在这里确实有不对的地方。比如拐子马其实就是两翼骑兵。宋史在这里是附会了岳
珂的 鄂王行实编年。邓广铭的 有关“拐子马”的诸问题的考释 里面有更多的考证。
w****j
发帖数: 5581
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又一箱书到了
茅海建功夫是下到了,史料很丰富。不过他是史学家,不是军事史专家,谈论军事行动
的时候罗列事实比较多,决策分析比较少。这点和读比如凯撒战记的感觉很不同。凯撒
那个有利害关系的历史事实要小心区分事实和凯撒想告诉你的事实的区别,不过军事行
动上统帅决策过程写得比较多,感觉比仅仅罗列事实要更有意思。不过这算是吹毛求疵
了,茅海建的书还是很不错的,只要耐下心来读。我刚看完他论证琦善并非卖国贼,史
料分析很严谨。
曾瑞龙的书可以从香港搞。有些卖旧书的书店会有途径从香港搞到。我手里的拓边西北
和经略幽燕就是这么搞来的。当然,网上到处都可以download。我是说对宋史的
general interest是受到宋粉的影响。邓广铭也是宋史专家了,这次搞几本来垫垫底。
w*********r
发帖数: 613
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明财政状况简单阐述
在写正文前先说明白本人的立场是宋朝商业相对比明朝要好,而且我对宋朝既不捧,
也不贬,我认为最起码宋朝也是比较好的中国古代时期。这里主要说的不是宋朝如何不
好,而是相对来说明朝,主要是明初并没有想象当中那么烂。别到时候以为我吹捧明朝
,贬低宋朝。
正文:
要想弄明白各个古代朝代的财政状况首先得弄明白几个基本问题,不然根本无法明白
宋明岁入到底对财政状况有什么帮助,也搞不明白岁入的数量到底有什么可对比标准。
1、中国税制从两税制开始,就采用的是预算制,税收是类似量出为入的方法。史书
上写的资料都是事后发生的数字,但是并非说财政收入代表着当时的经济和民生活动的
真实情况,也并非财政收入高就代表着当时的国家经济活动一定是好的,也许是税赋负
担高而已。宋朝税赋的种类不是一般的多,税赋负担不是一般的高,这主要是因为五代
乱世的时候,税负更高,所以宋即便高,种类多也对比之前更好。当然宋朝商业收入比
较多也是原因之一,这个不容置疑的。
2、财政收入多少不代表财政状况就好,还需要结合财政支出去看才能明白到底财政
状况好还是不好。比如说,宋朝王安石改革的时候,就说财政状况不太好才改革,... 阅读全帖
w*********r
发帖数: 613
1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明财政状况简单阐述
问题在于宋史很坑爹,就木有税赋里面各个分类的详细分类价格,只有笼统的税赋为
7900万匹石贯两的单位和数量,粮食价格没有单纯独立出来,你估计不出来这7900万的
税赋收入里面,多少是粮,多少是丝,多少是绢,多少是缗钱等等分类数量,所以你也
就估计不出来宋史到底当时的记载时期的粮食时点价格是多少。他如果像张廷玉那么修
史还有这个希望比照粮食的时点价格进行一种不太准确的对比。明史里面明确写了朱元
璋粮食、银两、宝钞、丝,绢等各自的兑换比例。

主要产出是粮食,还是应该以粮食为单位,因为粮食可以衡量整个经济体。具体这么算
,举个例子。
l*r
发帖数: 79569
1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cctv动漫频道的一则通知
党人碑是当初写啥宋史小说的那个吗,写完了吗?
他是河南还是河北大学宋史专业的是不是?
l********1
发帖数: 486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liangzhi01 (良知01),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西沙往事24——浪迹西沙的皇帝宋端宗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May 22 09:34:11 2012, 美东)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指南针的国家。北宋朱彧《萍洲可谈》记载当时航海已使用指
南针判断方位,还描述了渔民利用季风横渡南海,穿越西沙和南沙海域的情况。宋代承
袭唐代行政建置。北宋曾公亮于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前后所撰专载军事制度和国防
大事的《武经总要》一书,记有北宋初期“广南东路……置巡海水师营垒,……(巡视
)至屯门山二百里,……从屯门山用东风,西南行七日至九乳螺洲(西沙永乐群岛)”
。北宋对南海及南海诸岛已行使管辖权。据《舆地纪胜》(宋·王象之撰)及《琼州府
志》、《崖州志》等史籍,宋代(10世纪末至13世纪末)西沙、中沙、南沙3群岛属琼
州府辖区,当时南海称“琼洋”、“大州洋”。南宋《琼管志》载:“万州有千里长沙
、万里石塘。”可知至迟自南宋始,南海诸岛归万州(也称万安州)管辖。《宋史·瀛
国公本纪》和《宋史纪事本末... 阅读全帖
C*****H
发帖数: 7927
1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我国历代关于围棋的一些史料
七、北宋(960-1127)、辽(947-1125)、南宋(1127-1279)、金(1115-1234)
Δ宋建隆至开宝年间(960-976)南唐后主(李煜)命李从谦赋《观棋》诗,时从谦方
数岁。(《全唐诗》)
Δ太平兴国六年(981),宋太宗遣中使赐钱亻叔文楸棋局,水精棋子。(《宋史·钱
亻叔世家》)
王禹?(954-1001)作《筵上狂诗送侍棋衣袄天使》诗,称宋太宗创有“对面千里”、
“独飞天鹅”、“海底取明珠”三棋势。
Δ宋太宗屡召潘慎修对局。慎修作《棋说》举十要以明其义,太宗览而称善。(《宋史
·潘慎修传》)
Δ太平兴国至至道年间(976-997),棋待诏贾元(玄)号国手。(宋欧阳修《归田录
》)
Δ天圣至嘉佑年间(1023-1063),李重恩善弈棋,冠绝当时。(《集事渊海》) 吕济
叔工棋,亦当时第一。(近人黄俊《弈人传》)
欧阳修(1007-1072)自号“六一居士”,作《六一居士传》,寓棋于名号中。(《欧
阳文忠集》)
邵雍(1011-1077)作《观棋大吟》、《观棋长吟》是我国棋诗中最长一首,计1800字
。(宋邵雍《伊川击壤集》)
Δ皇佑年间(1049-1054) ...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12253
14
(一)本书的成书年代
《四时纂要》 的作者是韩鄂 ,一题作韩谔。韩鄂的事迹不详,仅在《新唐书》卷73《
宰相世系表》列有这个名字,是唐玄宗 时宰相韩休之兄偲的玄孙,没有记载任何事迹
。《宰相世系表》上还有一个韩锷,是韩休之弟的玄孙,也没有记载任何事迹。韩休死
于公元739年,下距唐亡167年,据此有学者推算,韩鄂,或韩锷可以是唐时人,也可以
是唐末至五代初人[1]。有学者根据本书作者的自序中有批评韦氏《保生月录》的话,
提出他著此书时,必在韦氏之后,时代大约是唐代末年,可能已入五代。[2]日本学者
对于《四时纂要》也做过许多的研究,也大都认为本书是唐朝的作品。因此,现在学术
界一般都采用“唐末五代说”[3]。但这种说法除了以上的几条证据之外,并没有提出
更进一步的证据,特别是古来同名同姓的人很多,本书的作者韩鄂究竟是否是开元宰相
韩休的裔孙还是缺乏可靠的证据[4]。日本学者守屋美都雄考证认为,他们系同名异人
。因此,不能根据韩休的卒年来推测本书的成书年代。另外,唐末五代也是一个较长的
历史时期,即便从唐朝灭亡的那一年(907)开始计算,到五代灭亡的那一年(960)也
有半个多世纪。因此... 阅读全帖
l*****f
发帖数: 13466
1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汉书为什么不叫《汉史》?
回到本题,
刘知几史通:夫以"书"为名,亦稽古之伟称。
后来有没有可能是因为宋史
前面已经有宋书了所以后来的只好叫宋史。。。。然后元明清就跟着来了?
E******u
发帖数: 3920
1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王安石变法 札记
我对王安石变法的一点心得,贴在下面。
一、青苗法
变常平法为青苗法。这一项内容在朝中和各地的争议最大,反对声也最为强烈。
青苗法的主要目的是本着抑制富人的高利贷,实行国家借贷,扶助农人。目的是好的,
但是在王安石变法推行全国的时候,由于各地政令失策导致了很大的问题,给无论穷富
的农人都造成了困苦。
青苗法最早是参考了仁宗时陕西转运使李参在陕西发放“青苗钱”的经验,而王安石在
浙江鄞县任地方官时也推行过,效果良好。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王安石制置三司条例
司颁布青苗法,规定凡州县各等民户,在每年夏秋两收前,可到当地官府借贷现钱或粮
谷,以补助耕作。启动资金的基本来源是过去的《常平仓钱》和《广惠仓钱》。当年借
款随春秋两税归还,每期取息二分。本质上青苗法是一种国家借贷形式,而借贷的利息
二分要低于一般民间富人的借贷利息。为了保证借贷顺畅,实行担保政策如下:借户贫
富搭配,十人为保,互相检查。贷款数额依各户资产分五等,一等户不超过十五贯、二
等户十贯、三等户六贯、四等户三贯、末等户一贯五百文。
虽然梁启超称青苗法的本质为“国家银行”的借贷,但是实行过程中出现了大问题。问
题的本质是国家垄断... 阅读全帖
h*****7
发帖数: 3192
1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代高丽真是这么强?
被中国史书混淆的高句丽和王氏高丽
高句丽灭亡后250年,三韩人王建在朝鲜半岛南部建立高丽国,史称王氏高丽,朝鲜王
氏高丽王朝源名于高句骊,但这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国家而不是一体相续的朝代,因为王
氏高丽与高句丽领土95%以上不重合,语言不同,历史年代跨度过大(超过250年的差
距),这是研究高句丽历史必须严正注意的问题。所以,高句丽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地方
政权。对于历史不能模糊,这也是防止韩国极端民族主义者觊觎我国东北领土的证据之
一,不可偏谬。
王氏高丽立国于918年,1392年为李氏朝鲜取代,时跨我国五代中期至明朝初期,故《
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都
有《高丽传》或《朝鲜传》,并都将高氏高丽的历史略述于前,从而形成了王氏高丽为
高氏高丽继承者的错误认识。
《旧五代史》和《新五代史》是最早将高氏高丽写入王氏高丽传的,《宋史》则是“王
建承高氏之位”一语的始作俑者。这三部史书的记载直接影响到了以后的几部史书。
http://baike.baidu.com/view/5801.htm
r****p
发帖数: 1854
18
呵呵,我说"历史空白"是有些反讽的意思,起因是大家以前讨论过过南北朝的电视剧太少
.好不容易有了,又是这种货色.
对你的观点,我有所保留意见.
少数民族王朝也是修史的.就拿你说的元朝,宋辽金三史都是在元朝时候编纂.当然由于
编者的立场,有些政治观点不客观,例如赵良嗣被列入《宋史 奸臣传》,但是史学价值
还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宋史》和《金史》。《辽史》相对错误较多,大概是年代
相对久远的缘故。
而且元代应该也是有自己的史官的, 《元史 太祖本纪》最后提到,“帝深沉有大略,
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勳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于
紀載雲。”由此我们可以作出一个符合逻辑的推论,那就是后来蒙古人是有史官的,而
这些史官的记述是宋濂等人后来编写《元史》的重要根据。否则宋濂不会刻意提到,在
成吉思汗年代“惜乎當時史官不備”。
再说北朝,北魏当然是修史的。崔浩就是因未写《国史》掉了脑袋,济阴王元晖业编写
的《辨宗室录》,是后来魏收写《魏书》的重要reference.
十六国南北朝的影视剧少,首先还是民族问题太敏感。再就是头绪线索太多,要拍一个
《三国》那样反映全貌的,太难太... 阅读全帖
e***d
发帖数: 8248
19
个人认为,要清晰了解宋的脉络走向,前因后果,
就必须对五代有一个完整通透的理解,必须的。
这一点上,陈寅恪有过暗示。
不熟读思考五代史的宋史爱好者,
不能算作是一个真的宋史爱好者。
就如隋唐史,只有深刻理解了南北朝,才可能明了隋唐。
p*********3
发帖数: 8525
2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和<书>有什么区别?
我觉得史书应该被叫做'书',一直到隋书都叫书.
<南史>和<北史>里分很多书,所以被叫做史也正常.
<五代史>其实本名就叫做唐晋汉周书,也是书.
一直到<宋史>以后,史书才都被称为<史>了.修宋史的是蒙古人,难道革新了?
d******a
发帖数: 32122
21
杨六郎就是个例子,说明“赵玄朗”的能力。既然 “朗”给避了,“玄”肯定也得避。
《宋史》成书于元代,也没有其他关于他的史料,无法说明田仁朗没有被改名过。
有的改名了,没有改回来。有的改了,编宋史的时候也许就改回来了。无法因为一个人
没有避讳,就否认避讳的存在。
至于隋唐两朝志传,无法证明那是李元霸唯一的来源。因为清朝之前,到底是李元霸还
是李玄霸,是清朝改的元霸,还是将错就错,无法定论。
S******n
发帖数: 5022
2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史书记载的“百人斩”
项羽:羽独所杀汉军数百人。羽亦被十余创(垓下之战,对汉)
冉闵:闵所乘赤马曰朱龙,日行千里,左杖双刃矛,右执钩戟,顺风击之,斩鲜卑三百
余级。(对慕容鲜卑)
夏鲁奇:鲁奇持枪携剑,独卫庄宗,手杀百余人。(对后梁)
//名将,五代史上俘虏铁枪王彦章的就是此君。
荆嗣:命嗣出西偏,麾兵薄山崖,以短兵接战。辽兵败,投崖而下,手斩百余级。(对
辽)
//此人也是牛人,宋攻打北汉,此君跟杨业打,有好几次五十人斩。嗣起行伍,一生经
150余战,未尝败北。杨业愣是打不过此君。后来杨业归宋后跟辽国打仗,成了“杨无
敌”。宋史评价:“嗣与延昭并克绍勋伐。延昭久居边阃,总戎训士,威名方略,闻于
敌人,于嗣为优。”
杨业:业力战,自午至暮,果至谷口。望见无人,即拊膺大恸,再率帐下士力战,身被
数十创,士卒殆尽,业犹手刃数十百人。(对辽)
//跟荆嗣打的时候比较背。降宋后对辽作战超级牛。
王珪:乃东望再拜曰:「非臣负国,臣力不能也,独有死报尔。」乃复入战,杀数十百
人,鞭铁挠曲,手掌尽裂,奋击自若。(好水川之战,对西夏)
尚祚:副指挥使尚祚能运大挝,所斩首拉肋者,亦百余人,众寡不敌,遂与指挥使张睿
、刘福、都... 阅读全帖
r****p
发帖数: 1854
2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从采石之战到隆兴和议
袁腾飞的《两宋风云》以及最新推出的《塞北三朝-金》里面比较精彩的高潮部分,当
属金海陵王完颜亮伐宋的那一段,以及其中的采石之战。不过他对其后宋金议和的论述
,我个人觉得不太准确。听袁腾飞说起来,似乎是战争元凶完颜亮一死,金宋两国热爱
和平的友好人士立马摈弃前嫌达成了和议,即所谓的“隆兴和议”。这个算是对南宋相
对最有利的和议条件:岁币减十万,关系从君臣改为叔侄。不过真正的历史其实不是这
样的,从采石之战到隆兴和议之间还有颇多的波折。
完颜亮败死之后,南宋高宗于绍兴三十二年五月下诏宣布禅位,皇太子赵玮改名赵昚,
六月赵昚正式登基是为孝宗。一心收复中原的孝宗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令张浚追击
金军趁胜北伐。金朝方面,大定二年(公元1162年)岁末,金世宗完颜雍已经掌握了政
权并成功扫清了反动势力。他试图与宋讲和但遭到了南宋方面的拒绝,便派仆散忠义为
都元帅坐镇开封,统一指挥黄河以南各路金军。
金世宗的如意算盘是不战屈人之兵,“金人以十万众屯河南,声言规两淮,移文索海、
泗、唐、邓、商州及岁币。”张浚继续他一贯的爱国奋青作风,“浚言北敌诡诈,不当
为之动,以大兵屯盱眙、濠、庐备之,卒以无事。”... 阅读全帖
c********g
发帖数: 15629
24
这篇,说是转自乌有之乡。当然,乌有之乡一般会站着农民军的立场上说话。
http://bbs.xhistory.net/simple/?t19814.html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作者:叔子 转自:乌有之乡
张献忠屠蜀考辩―兼论屠蜀的真凶
去年是1644年后第6个甲申年,四川一些文化界名人(如流沙河)借此组织发表了
一系列所谓“反思大屠杀”的文章。反思历史本无可厚非,但细读这些文章却发现其内
容不过是依据《蜀碧》《后鉴录》之类在建国后被胡昭曦孙次舟王纲等学者据实批驳的
史料,对张献忠进行丑诋而已。遗憾的是学界对此并无回应,致使社会网络上谬论广传
。笔者在诸位前辈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就此问题发一孔之见希望以正视听。
一从明代四川人口的分布看张献忠屠蜀
张献忠据有全川的时间非常短,自1644年8月张献忠攻占成都后,到1645年春明总
兵曾英即赶走大西守将占领重庆,同时川南也被明将王祥杨展等人占据,而川东北的山
地则控制在“摇黄十三家”等土匪武装的手中。此时的大西政权控制地区仅局限于以成
都平原为中心的川西北地区,据杨济堃先生考证在当时四川管辖的“府十一,直隶州六
,宣抚司一,...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2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发明家们的颖昌大捷
岳飞之孙岳珂的《金佗粹编》:
郾城方再捷,先臣谓臣云日:「贼犯郾城,屡失利,必回锋以攻颖昌,汝宜速以
背嵬援王贵。」既而兀术果以兵十万、骑三万来。於是,贵将游奕,云将背嵬,战 于
城西。虏阵自舞阳桥以南,横亘十余里,金鼓振天,城堞为摇。臣云令诸军勿牵马执俘
,视梆而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步军张左右翼继进。自辰至午,战方 酣,董先
、胡清继之。虏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并千户五
人,擒渤侮、汉儿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户张来孙,千户阿 黎不,左班祗候
承制田瓘以下七十八人,小番二千余人,获马三千余匹及雪护阑马一匹,金印七枚以献
。兀术狼狈遁去,副统军粘汗孛堇重创,舆至京师而死。
----------------
别急接着看
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
使臣岳飞状奏:
今月十五日,据本司中军统制、提举一行事务王贵申:“依准指挥,统率诸军人马,於
颍昌府屯驻。今月十四日辰时以来,
有番贼四太子、镇国大王、并昭武大将军韩常及番贼万户四人,亲领番兵马军三万余骑
,直抵颖昌府西门外摆列。贵遂令踏
白军统制董先、... 阅读全帖
f****m
发帖数: 7469
26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发明家们的颖昌大捷
岳飞之孙岳珂的《金佗粹编》:
郾城方再捷,先臣谓臣云日:「贼犯郾城,屡失利,必回锋以攻颖昌,汝宜速以
背嵬援王贵。」既而兀术果以兵十万、骑三万来。於是,贵将游奕,云将背嵬,战 于
城西。虏阵自舞阳桥以南,横亘十余里,金鼓振天,城堞为摇。臣云令诸军勿牵马执俘
,视梆而发,以骑兵八百,挺前决战,步军张左右翼继进。自辰至午,战方 酣,董先
、胡清继之。虏大败,死者五千余人,杀其统军、上将军夏金吾(失其名),并千户五
人,擒渤侮、汉儿王松寿,女真、汉儿都提点、千户张来孙,千户阿 黎不,左班祗候
承制田瓘以下七十八人,小番二千余人,获马三千余匹及雪护阑马一匹,金印七枚以献
。兀术狼狈遁去,副统军粘汗孛堇重创,舆至京师而死。
----------------
别急接着看
定国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湖北、京西路宣抚使、兼营田大使、河南、北诸路招讨
使臣岳飞状奏:
今月十五日,据本司中军统制、提举一行事务王贵申:“依准指挥,统率诸军人马,於
颍昌府屯驻。今月十四日辰时以来,
有番贼四太子、镇国大王、并昭武大将军韩常及番贼万户四人,亲领番兵马军三万余骑
,直抵颖昌府西门外摆列。贵遂令踏
白军统制董先、... 阅读全帖
K**********i
发帖数: 22099
27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石达开真是少年英雄啊
"关于周世宗子嗣的问题,站在就史论史的立场上,感觉现在流行的什么赵宋如何厚待
柴氏后人的说法与真实的史料一对照,简直是天差地远的两码事。世宗崩后留有四子,
长子(实为第四子,世宗早年三子被后汉刘氏所残害)即恭帝宗训,禅位后废为郑王,
九岁时被迁往房陵贬居(房陵,就是那个武则天发配李显,赵光义流放赵廷美的地方,
被流放到那儿的人,都没有善终的。当然,他们是权力斗争中的失败者,只是恭帝更无
辜,因为他根本什么也没做过,也做不了什么,他唯一的过错,就是不该有个英雄父亲
!)宋开宝六年(973),19岁的恭帝就不明不白地夭折了,根本没成过婚,更别说子
嗣了。他死后赵匡胤倒是发“慈悲”了,追谥“恭皇帝”(感觉赵这个人不会放过任何
一个作“仁厚”秀的机会,只是做的和表面完全相反。)宋仁宗时的李淑曾作恭帝诗曰
:“弄盾牵车挽鼓催,不知门外倒戈回。荒坟断陇才三尺,犹认房陵半丈来。”读之无
限悲凉。"
"世宗另三位皇子的下场,据新五代史:皇朝(宋)乾德二年十月,熙谨卒。熙让、熙
诲不知其所终。”这就是宋廷对世宗后人的“厚待”,两个不夭折,两个不知所终!看
看熙谨死时才几岁啊?!如果再说这都属巧合跟赵匡胤... 阅读全帖
g***j
发帖数: 40861
28
字号:小中大2011-12-16 11:01:28
更多
8
关键字 >> 虞云国袁腾飞历史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书评
号称“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先生推出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上海
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版),向公众开讲中国史,这一册涵盖了鸦片战争前的中
国古代史。作者自序引用了国学大师钱穆《国史大纲》卷首语:“任何一国之国民,尤
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
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显然,作者是
以此为讲史准绳的,而我也正是以这种标杆去拜读袁著的,但读完全书,不仅领悟不到
他的温情与敬畏,扑面而来的却是他对中国历史的轻佻与侮慢。
一、考据学“这个玩意儿实在没什么意思”
袁著自序声称,“历史应该是论从史出,得出的每个结论应该有史实做依托的”;还说
自己“至少让学生不要相信没有史实根据的事情”。我无缘亲聆其课,只能凭借他这本
《玩意儿》来领教,看到的却是纷至沓来的史实出入。以下试从十个方面说明,限于篇
幅,每类仅举一二例证。
其一,小说家言。除非运用陈寅恪那样的诗文证史法,一般情况... 阅读全帖
S***p
发帖数: 19902
2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古人隔代修史的规矩太对了
续资治通鉴长编是研究宋史最重要的资料,比宋史稿都重要~
只不过没那么有文采和私货,只是在学术界重要
s******1
发帖数: 501
30
前面说岳飞又好杀,又暴虐,后面说他很有亲和力,精神分裂吗?
说宋史不记载岳飞打得败仗,而金史记载,如何证明宋史是伪,金史是真?
中国人自己非要想法设法把这些英雄形象搞臭,意义何在?
m*******3
发帖数: 1275
31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前编)
宋:
開寶二年(969)王彥昇為原州(甘肅鎮原)防禦使。“西人(甘肅少數民族)有犯漢
法者,彥升不加刑,召僚屬飲宴,引所犯,以手捽斷其耳,大嚼,巵酒下之。其人流血
被體,股栗不敢動。前後啗者數百人。西人畏之,不敢犯塞。”(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王则反贝州(今清河县)。深州(治今静安县南)卒庞旦
与其徒拟劫库兵为应,知州王鼎捕首谋十八人斩之。“明年(1048年),河北大饥,人
相食。”(《宋史·王鼎传》)
慶曆八年(1048年),“河北、京東西大水為災,人相食,流民入京東者不可勝數”(
《續資治通鑑》卷50)
宋仁宗时期,廣源州侬智高之母阿侬,“性慘毒,嗜小兒肉,每食必殺小兒。”(《宋
史·卷495·蠻夷廣源州》)
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苏辙《因旱乞许群臣面对言事剳子》:“臣伏见二年以来
,民气未和,天意未顺,災沴荐至,非水即旱。淮南饥饉,人至相食。河北流移,道路
不绝。京东困弊,盗贼群起。二圣遇災忧惧,顷发仓廪以救其乏绝,独此三路所散,已
仅三百万斛矣!異时赈賉未见此比。然而民力已困,国用己竭,而旱势未止,夏麦失望
,秋稼未立,数月之后,公私无... 阅读全帖
m*******3
发帖数: 1275
32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食人史 (前编)
宋:
開寶二年(969)王彥昇為原州(甘肅鎮原)防禦使。“西人(甘肅少數民族)有犯漢
法者,彥升不加刑,召僚屬飲宴,引所犯,以手捽斷其耳,大嚼,巵酒下之。其人流血
被體,股栗不敢動。前後啗者數百人。西人畏之,不敢犯塞。”(王辟之《澠水燕談錄
》)
宋仁宗庆历七年(1047年),王则反贝州(今清河县)。深州(治今静安县南)卒庞旦
与其徒拟劫库兵为应,知州王鼎捕首谋十八人斩之。“明年(1048年),河北大饥,人
相食。”(《宋史·王鼎传》)
慶曆八年(1048年),“河北、京東西大水為災,人相食,流民入京東者不可勝數”(
《續資治通鑑》卷50)
宋仁宗时期,廣源州侬智高之母阿侬,“性慘毒,嗜小兒肉,每食必殺小兒。”(《宋
史·卷495·蠻夷廣源州》)
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年),苏辙《因旱乞许群臣面对言事剳子》:“臣伏见二年以来
,民气未和,天意未顺,災沴荐至,非水即旱。淮南饥饉,人至相食。河北流移,道路
不绝。京东困弊,盗贼群起。二圣遇災忧惧,顷发仓廪以救其乏绝,独此三路所散,已
仅三百万斛矣!異时赈賉未见此比。然而民力已困,国用己竭,而旱势未止,夏麦失望
,秋稼未立,数月之后,公私无... 阅读全帖
x*****z
发帖数: 787
3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以来的乡村组织重建

主持人给我一点发言时间的特权, 50分钟,但是我希望用半个小时就能发言完成,多
留一
点时间给他们作更精彩的陈述和总结。他们要我发言是因为我上次的第一次发言,只有半
个小时的时间,还没有充分地陈述。而且很多朋友对那个主题非常感兴趣,因为他们第一
次听说宋代就从事新农村建设,这个运动一直延续到明代,明中晚以后接近完成。这个起
码让人觉得很惊奇,也很新鲜。
我是读历史的,也是读哲学的,两个专业,我承认,都没有读好。这次发言是因为这些年
来一直在从事农村方面的研究,研究得多一点。从新农村建设的角度看,农村面临一系列
困境。尤其是分田到户以后,当时据说有2.2亿的农户作为农业的生产单位,现在已经
到了
2.5亿个农户作为生产单位,人均耕地是一点几亩,高度地分散化,这种分散化深深地
卷入
了市场经济。这个市场经济的规模之大,在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上——三千年吧,有文字
记载的历史——应该说从来没有出现过,我在98年的时候就把它称作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这个话当然是引用了洋务运动的几个领袖的话。当时他们感受到的变化,和五四感受到的
变化,和我们当代感到的变化相比,我们更有理由说是几千年未有之大变局... 阅读全帖
k****n
发帖数: 780
34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被黑惨的10大历史人物
中国历史真象一个被人任意打扮的小姑娘,有人被洗白,也有人被抹黑。下面就为大家说道说道那些被抹黑的历史人物。
一、商纣王
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名字并不叫纣,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纣〞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丑恶諡号,〝残义损善曰纣〞,也就是指凶恶不义的意思。其实帝辛也做过功在千秋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开拓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当时这些地区生产力低下,小部落还处在原始社会,正向中原地区伸展,纣王的祖父、父亲都在步步退让。直到纣王时期,组织大规模军队与之对抗,最终平定东夷,打到长江下游,中原文化也随之传播到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一带,这为后来中国形成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创造了先决条件。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贡就为纣王平过反,他说纣王的罪行不像史书所言那样夸张。
二、周瑜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最后被诸葛亮活活气死的人,是与〝三气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既生亮,何生瑜〞这样一些典故相联系着的人。
其实大都督年轻有为,气量宽宏... 阅读全帖
D*****i
发帖数: 8922
3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宋朝时用什么字体印刷?
他干了啥跟他是否发明秦体有关系吗?宋史里反正没说他在左司谏任上发明了你所谓的
秦体。
下面是宋史:
,迁左司谏。王云、李若水见金
二酋归,言金坚欲得地,不然,进兵取汴京。十一月,集百官
议于延和殿,范宗尹等七十人请与之,桧等三十六人持不可。
未几,除御史中丞。
你说说这里跟秦体有毛关系?
你是想说他不是奸臣?
第一,他是不是奸臣跟他是否发明秦体无关。
第二,一个人早年是不是奸臣跟他晚年是不是奸臣无关。例子,青年和中年的汪精卫。
j*y
发帖数: 320
36
《真实的宋江》 作者:程国昌
施耐庵笔下,宋江是“梁山好汉”一百单八将之首,替天行道,“两赢童贯”“三败高
俅”。然而,真实的宋江是这样吗?
一部《水浒传》,让以宋江为首的一百单八将,家喻户晓。
在宋朝上百次的农民起义中,宋江所领导的这一支无论是规模,还是对宋朝当局的打击
,都非常小。梁山水浒文化研究专家孔德雨研究了“水浒”文化多年。他也认为,宋江
确实举行过起义,导火索是宋朝当局设置了“西城括田所”,解决朝廷财政困难。
所谓的“括田所”,就是宣布将整个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并且规定,
百姓凡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依船只大小课以重税。
梁山泊周围的贫苦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长期积压的不满终于爆发了。
到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这支农民队伍正式宣告起义,宋江就是其中一个农
民首领。史学家的研究成果可以证实,宋江是山东郓城县水堡乡宋家村人。
根据史料记载,宋江领导的这次农民起义,规模只有“三十六人”。孔德雨认为,官方
记载的“三十六人,可能也是三十六个农民头领,还有其他追随者”。不过,与同时期
的方腊起义相比,规模要小得多。
最初,这支农民军的活动区域的确是在梁... 阅读全帖
j*y
发帖数: 320
37
《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1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
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东都事略》中也提到当时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
,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
足以平东南之乱”。
《宋史·张叔夜传》所叙最详:“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
,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
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
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
关于宋江投降后被宋朝派去镇压方腊一事,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如李焘的《续资治通鉴
长编》、杨仲良的《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三朝北盟会编》、《皇宋十朝纲要》都明
确记载宋江投降后随官兵前往镇压方腊起义。
方腊是明教教主,利用明教组织群众,于徽宗宣和二年(公元1120年)秋举行起义,聚众
百万,攻占六州五十二县,方腊自称“圣公”,年号“永乐”,设置官吏将帅,建立了
自己的政权。宋徽宗派童贯统西北精兵十余万南下镇压起义。... 阅读全帖
z****3
发帖数: 396
38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中国这8个人蒙骗了国人上千年
一、商纣王
一说起纣王,立刻浮现在我们脑海中的是封神演义中的暴君。几千年来,在中国人心中,商纣王不仅是中国古往今来昏君、暴君的〝代言人〞,而且已经成为邪恶势力和罪恶人性的象征。直到今天,经过从西周起至今后人三千多年的加工和渲染,纣王的形象已经被定性了。
纣王是商朝的亡国之君,他的名字并不叫纣,他的正式名字叫子辛,也叫帝辛。〝纣〞是后人硬加在他头上的丑恶谥号,〝残义损善曰纣〞,也就是指凶恶不义的意思。
其实帝辛也做过功在千秋的事。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他开拓了山东、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当时这些地区生产力低下,小部落还处在原始社会,正向中原地区伸展,纣王的祖父、父亲都在步步退让。
直到纣王时期,组织大规模军队与之对抗,最终平定东夷,打到长江下游,中原文化也随之传播到淮河下游和长江流域一带,这为后来中国形成一个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创造了先决条件。孔子的弟子之一子贡就为纣王平过反,他说纣王的罪行不像史书所言那样夸张。
二、周瑜
《三国演义》中,周瑜是一个风流倜傥、有些才干,但心胸狭窄,总想算计诸葛亮却总是搬起石头砸自已的脚的大都督,是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是一个性格暴躁,政治、军事才能远逊于诸葛亮... 阅读全帖
m***n
发帖数: 12188
39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历史上的海军强国
就是科举考得好而已。
开封地方,不考科举,也优哉优哉。
穷地方就要拼命。好比今天得河南人高考拼命的多。
轮回侠要是黑福建人,可以这么黑。宋朝的闽党,排着队全部进了《宋史-奸臣传》。
当然,宋史是大元修的。丞相脱脱主编
f******e
发帖数: 15
40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韩信故里在何处(转载)
《史记淮阴侯列传》的开篇是这样写的“淮阴侯韩信者,淮阴人也。始为布衣时,贫无
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商贾,常从人寄食饮,人多厌之者。常数从其下乡南昌
亭长寄食,数月,亭长妻患之乃晨炊蓐食。” ……
这段话说明韩信是淮阴人,“常数从其下乡南昌亭长寄食”这一句说明韩信是淮阴
城里人。那么秦末的古淮阴城今在何方?就是大家所关注和争议的交点,本人认为淮安
区的河下古镇比较符合古淮阴县城的特点。下面本人在这里提出自己的观点供大家参考。
一、淮阴古城的起源应当与吴王夫差对齐作战有关。
淮河以南古代以水网为主,所以古代吴国军队作点主要以水战为主。春秋时期吴王
夫差为了对齐作战运兵和运粮草的需要,修挖了邗沟,它南起扬州的长江边,北至淮安
的古末口淮河边。渡过淮河后换成战车和战马与齐作战,这也就是“南船北马”的最早
来历,所以吴军就在古末口屯兵聚粮,百姓聚集成邑,便有了城市,这就河下古镇。
二、淮阴地名应当与淮河有关。
“阴”。《说文解字》解释为:“山之北,水之南。”淮阴作为地名应在淮河以南
。古淮河的走向应当是从盱眙的淮河口至清浦区的武墩拐弯向东,从淮安区李字坝北侧
一路向东进入黄海,《宋史》记... 阅读全帖
B******1
发帖数: 296
41
南宋杭州郊区定居着一个名叫袁褧的读书人,此人跟苏东坡颇有渊源——苏东坡当礼
部尚书的时候,袁褧的祖父是礼部郎中,刚好是苏东坡的下级。袁褧满月那天,老苏去
袁家贺喜,摸着袁褧的小脑袋对其祖父说:“此儿乃君家千里驹也!”这小子虎头虎脑
,一脸福相,长大了一准为你们袁家增光添彩!
可惜的是,袁褧没赶上好时代。他刚到中年,还没等做官呢,金兵就攻破了开封城,北
宋灭亡了,中原沦陷了,神州大地狼烟四起,大宋官民纷纷逃难。袁褧自然也不愿做亡
国奴,先是逃到豫东商丘,接着逃到豫南汝州,继而又在金兵的追赶下渡过长江,跟着
宋高宗的銮驾千里逃亡,先后在南京、镇江、扬州、杭州等地安家落户。
无论在哪个地方,袁褧都住不安稳。第一,金兵不时前来劫掠;第二,几乎他去过的每
一个地方都闹火灾。
公元1130年,袁褧在南京,南京“火药局”不慎爆炸,引发了一场火灾。火药局是南宋
朝廷生产炮弹对付金兵的兵工厂,平日囤放着大量的硝石、硫磺和木炭,全是易燃物品
。七月初六那天早上,一个“作手”(技术员)装填火药时用力过猛,溅出了火花,刹
那间炮声震天,地动山摇,火药局里的工人全部被炸死,方圆三里以内的民宅不是被震
塌,就是被... 阅读全帖
M******a
发帖数: 6723
42
http://news.sina.com.cn/c/2016-02-25/doc-ifxpvzah8104098.shtml
2016年02月25日19:22新京报
原标题:“史学天才少年”林嘉文今日遗体火化
新京报快讯(记者 侯润芳 杨锋 实习生 王春晓)23日晚,西安中学高三学生
林嘉文,因抑郁症在家中跳楼自杀。今晚6时许,新京报记者了解到,林嘉文追悼会已
于今日举行,遗体也已火化。
林嘉文出生于1998年5月,就读于西安中学高三26班。生前,林嘉文已连续出版两
本史学专著,被誉为“史学研究天才少年”。著名历史学家、宋史大家李裕民教授,盛
赞其为“解放后如此年龄著书写宋史的第一人”,“解放以后最年轻的具有学术研究能
力的作者”。
昨日,新京报记者从西安中学及林父处获悉,林嘉文去世,与抑郁症有关。据学校
一位老师介绍,林嘉文患有抑郁症,曾前往第四军医大学看过,一直在服药治疗。跳楼
当晚,林嘉文服了药,做好了作业,并给与之相熟的老师发去了遗书。
林嘉文去世后,生前与之有过交谈的师友及史学界专家,对其突然离世表示震惊,
并撰文纪念。昨晚起,林嘉文留下的遗书开始在网上热传。而网友私自曝光遗...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3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文史漫谈:勤俭节约 克制贪欲
文史漫谈:勤俭节约 克制贪欲(秦山 整理)
2016年06月23日讯
《群书治要》卷四十七的《政要论》中记载,“脩身治国也,要莫大于节欲。传曰:‘
欲不可纵。’历观有家有国,其得之也,莫不阶于俭约;其失之也,莫不由于奢侈。俭
者节欲,奢者放情。放情者危,节欲者安。”
这段话的大意是讲,修身和治国,没有比节制欲望更重要的了。《礼记》上说:“欲望
不可放纵。”纵观古往今来有家有国的领导者,取得成功,无一不是凭借勤俭节约;亡
国败家,无一不是由于奢侈纵欲。勤俭的人节制欲望,奢侈的人放纵欲望。放纵欲望的
人危险,节制欲望的人安全。
勤俭节约、克制贪欲是一种美德,这对于修身、齐家、治国都是必要的。对个人而言,
克勤克俭、不攀比奢华,不但修养自身,也是持家的方法。“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对于国家而言,生存发展都需要节俭,这才是长富之道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浩如烟海的史籍中关于节俭的例子非常多,
仅选以下三例与读者共用。
汉文帝勤俭爱民 “以德化民”
汉文帝从代国来到都城,在位二十三年,宫室、苑囿、狗马、服饰、用具,没有增加过
什么,有对百姓不方便的地... 阅读全帖

发帖数: 1
44
说起大宋王朝的第一大疑案,当数大宋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猝死了。宋太祖赵匡胤不但
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家、战略家,亦是一位富有人格魅力,宽宏大度的政治家。虽然他的
江山得来有点不够光明正大,但他善待功臣,礼遇旧戚;与民生息,注重民生;倡导文
教,尊重读书人,首创偃武修文的文官制度;特别是“不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人”,至
今仍有现实意义。相对于五代十国“轮番登台唱戏”的混乱局面,宋朝立国十六年后,
逐渐抚平战争疮痍,致使社会繁荣,人民安乐。赵匡胤理所当然地受到当时社会各阶层
的广泛拥戴,也为后世史家学者所赞誉推崇。正当他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经验丰富,
本该大展宏图,北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之时,谁料天不假年,于开宝九年(公元976
年)十月二十日深夜,在万岁殿驾崩。宋太祖的死讯传出后,举国哗然,物议汹汹。虽
说死亡乃人生的最终归宿,无论你是九五之尊的帝王,还是沿街要饭的乞丐,大限一至
,都要到阎王爷那儿去报到。但却因为宋太祖亡于五十岁英年,死前身体健壮,殒命那
日上半夜还好好的,下半夜却一睡不醒,按今人的说法叫猝死。也因此在当时乃至后世
,引来了无尽的猜疑与揣度,使宋太祖之死成了无解的千古之谜。
... 阅读全帖
K*****2
发帖数: 9308
45
来自主题: History版 - 六朝建都与军事重镇的分布(zz)
作者:郭黎安
一、守卫建康的重镇——京口和历阳
都城的选址与确立,对于历史上任何一个皇朝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它将影响
到政权的稳固和国祚的长短。六朝定都建康(今南京),除了一般都城所考虑的交通条
件、经济腹地以及有利于控制其所统治的地区等因素外,基于南北分裂的形势和限江自
保的基本国策,则更注重防卫。而防卫所持者重在长江。古人云:“长江千里,险过汤
池,可敌十万之师。”(注:张敦颐:《六朝事迹编类》卷上《江河门》注引《江南野
史》,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本。)但是,能否守住这一天险,确保首都安全,关键
又在京口和历阳。
京口(今镇江)位于建康以东八十公里的长江南岸,除本身山水险峻,可资设防外,在
地理位置上尚有以下特点:其一,六朝时期,建康—京口段的长江江面十分宽广(注:
乐史:《太平寰宇记》卷八九引《舆地志》:“天景清明,登之(指北固山)望见广陵
城如在青霄中,相去鸟道五十余里。”光绪八年金陵书局刻本。),风高浪急,而江的
南岸正是宁镇丘陵所在,矶石绵延,“高岗逼岸,宛如长城,未易登犯”(注:顾祖禹
:《读史方舆纪要》卷二五,中华书局1955年版,下同。)。京口以下接近长江喇... 阅读全帖
f****i
发帖数: 9419
46
那是你问得宋史砖家不够多,还有N多宋史砖家考据不是呢。
b******l
发帖数: 6348
47
国破家亡之际,战争就不再只是男人们的事。而女人们往往要比男人承受更多的苦难,
因为她们往往成为战争的战利品和敌人的玩物。
靖康二年(1127年),金军将徽、钦二帝以及妃嫔、皇子、公主、宗室贵戚、大臣约三千
余人押送北方。这其中,妇女占了很大的比例,比较著名的有宋徽宗皇后郑氏、宋钦宗
皇后朱氏、宋高宗生母韦氏、宋高宗发妻邢氏,以及后来因为假冒之案而出名的柔福帝
姬。
这里要特别提一下宋徽宗皇后郑氏。郑皇后为宋徽宗赵佶第二任皇后,她少年入宫,原
为向太后身边的侍女,美貌出众。赵佶还是端王时,时常去拜见向太后,便对郑氏瞩目
。向太后便干脆将郑氏赐给赵佶。郑氏当上皇后后,倒是很少干政,也严格约束娘家人
,这点在日后她娘家带来意想不到的好处。金军攻破汴京,将皇室及大臣押送北方时,
郑皇后向金军主帅完颜宗翰(粘罕)求情说:“妾有罪,当随行北迁,但妾家属从不干预
朝政,请元帅将他们留下!”完颜宗翰同意了,所以郑皇后的父亲郑绅幸免于难。
这一大群俘虏北上时,正是农历四月,北方还很寒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和宋徽宗皇
后郑氏、宋钦宗皇后朱氏衣服都很单薄,晚上经常冻得睡不着觉,只得找些柴火、茅草
燃烧取暖。... 阅读全帖
m****g
发帖数: 80
48
对历史的轻佻与侮慢 ——评袁腾飞《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
虞云国
@转引自豆瓣网
号称“史上最牛的历史老师”袁腾飞先生推出了《历史是个什么玩意儿(1)》(上海
锦绣文章出版社,2009年8月版),向公众开讲中国史,这一册涵盖了鸦片战争前的中
国古代史。作者自序引用了国学大师钱穆《国史大纲》卷首语:“任何一国之国民,尤
其是自称知识在水平线以上之国民,对其本国已往历史,应该略有所知”;“所谓对其
本国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显然,作者是
以此为讲史准绳的,而我也正是以这种标杆去拜读袁著的,但读完全书,不仅领悟不到
他的温情与敬畏,扑面而来的却是他对中国历史的轻佻与侮慢。
一、考据学“这个玩意儿实在没什么意思”
袁著自序声称,“历史应该是论从史出,得出的每个结论应该有史实做依托的”;还说
自己“至少让学生不要相信没有史实根据的事情”。我无缘亲聆其课,只能凭借他这本
《玩意儿》来领教,看到的却是纷至沓来的史实出入。以下试从十个方面说明,限于篇
幅,每类仅举一二例证。
其一,小说家言。除非运用陈寅恪那样的诗文证史法,一般情况下小说戏曲是不能当作
史料的。而袁著... 阅读全帖
x********v
发帖数: 2535
49
来自主题: Military版 - 宋朝对蒙古是不是无解?
那前面献计的,如果不是官,只是三等四等百姓,他的计策怎么会被蒙古人听到并采纳
的呢? 我记得在后来元朝给前朝修史的时候,还争论了很久,说是修一个宋史,然后
把别的都作为附录放在里面呢,还是各自单独修。最后好像是宋辽金蒙都单独修了一本
史书,西夏是作为附录放在宋史里面了。
但是这争论本身也能说明,元朝做官的汉人还是颇有些势力的。
z****e
发帖数: 54598
50
岳飞身世之谜
评书和正史上都说岳飞是死于秦桧的陷害。秦桧嫉妒岳飞屡建大功,于是怂恿皇帝赵构连下十二道金牌召岳飞回军,然后诬陷岳飞要造反,把他害死在监狱 里。当时另一个元帅韩世忠曾经去问秦桧岳飞到底犯了什么罪,秦桧说:“飞子云与张宪书虽不明,其事体莫须有。”
莫须有,也就是也许有,可能有的意思,换句话说也就是没有什么证据。韩世忠听了以后当然不服,说:“‘莫须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这里就有点儿奇怪了。秦桧要置岳飞于死地,肯定和岳飞仇深似海,为什么不编造点儿证据出来呢?‘莫须有’ 三个字连韩世忠这样的武夫都骗不过去,怎么能取信于天下?常言说“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毛泽东打倒刘少奇的时候,什么大叛徒,大内奸,大工贼,还说是铁证如山,永远不许翻案呢,后来老毛一翘辫子,就全成了诬蔑不实之词了。那秦桧是状元出身,满肚子典故的人,比张春桥姚文元的水平可高多了,要捏造出点儿证据来整岳飞还不是小菜一碟?为什么偏偏要说出个 “莫须有” 的千古笑话来?
想当年庐山会议批判彭德怀的时候,第一个发言的是朱德,态度比较温和,毛泽 东即将腿翘到会议桌上,用手指挠着鞋面,大声讥笑说:“隔靴搔... 阅读全帖
首页 上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页 末页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