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 发帖数: 3735 | 1 今年适逢文革爆发50周年,希望这段历史的亲历者,能够拿起笔将所见所闻记录下
来,以避免民族的“集体失忆”,共同以史为鉴,促进社会和谐,建设公民社会。笔者
是历经沧海的过来人,特提取出其中的一些记忆,愿我们的民族永远记住这段滴血的历
史。
恐怖之夜 走脱罗网
1966年8月18日,毛泽东主席神采奕奕地登上天安门城楼,检阅百万
文革大军,向全世界昭告“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
女红卫兵宋彬彬为领袖戴上红卫兵袖章时,毛泽东亲切地问她叫什么名字。当他得知是
“彬彬有礼”的“彬”时,似不经意地说了一句:“要武嘛。”于是宋彬彬从此改名“
宋要武”,引为无上光荣。
我的父亲章乃器是毛泽东在1957年钦点的“右派头子”,我自然是没有去天安
门广场高呼“万岁”的资格。我读书的清华附中是“红卫兵运动”的发源地,毛泽东曾
亲自写信,对“造反有理”表示热烈的支持。于是本校成为北京红卫兵的“老大”,改
名“红卫兵战校”。
其后数日,全城处于“破四旧”的狂热之中。8月23日清华园内抄家和暴力事件
已不时发生,本班红卫兵到老师家中“破四旧”,回来... 阅读全帖 |
|
A**********y 发帖数: 105 | 2 开讲正文前,先给看官说个有意思的事情,在第一季中有个甲公子的故事,可是,说书
的无法说的清楚这法拉利撞车时会是什么样子的。结果有位马公子来示范了,看官在任
何视频搜索引擎里打“富豪新加坡,法拉利”,必定可以看到一辆法拉利以100码的速
度撞向一辆出租车。马公子也是带着一位美女同行的,他的老婆这个时候怀孕4个月正
在家里。再想一下甲公子是200码,两个女人,大概可以明白当时的状况了。何谓“天
灭”,这个就是了。
第二季 第28回 《赵紫阳误判局势棋错一着,追悼会学生下跪空等半日》
书接上回,在4月20日的时候,田纪云专门找了赵紫阳,要求他不要在4月23日前往朝鲜
访问,而是留下来处理学潮。田纪云已经嗅出里面的异常,觉得赵紫阳一旦离开京城,
后面的事情就把握不住了。若是赵紫阳听了田纪云的话,事情可能就是另外一个走向了
。可是,不知道为何,平日里极端重视田纪云意见的赵紫阳这次没有听取这个大将最重
要的意见。按照赵紫阳自己的说法,因为在4月19日他去见过小平,和他谈了自己对学
潮处理的意见和看法,小平当时表示同意赵紫阳的意见。可能赵紫阳以为小平肯定站在
他的一边,其实,小平这个时候心里已经有了... 阅读全帖 |
|
r*******t 发帖数: 8550 | 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ChinaNews 讨论区 】
发信人: noid (DoIneedit?), 信区: ChinaNews
标 题: Re: 刚看完inside job,天下乌鸦一般黑啊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Oct 1 19:57:46 2011, 美东)
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no01/1/219763.shtml
“红八月”——滴血的记忆(修订)
章立凡
[题记]:此文原是本人回忆录中的一部分,后应某大周末报纸约稿改写,排好整版
清样,终审时被主编枪毙。此文遂论落坊间,两年前被“燕南网”捡到贴出;又被某大
网站转载,跟帖数千,忽一夜删尽;但各大网站旋即轮番转载,遂谬种流传,无法尽焚
矣。
前因此文非获本人授权公布者,但流传既广,也只好默认这个现实,一直采取不
闻不问态度。今年适逢“文革”爆发四十周年,为深刻反省历史,遂订正个别错误,正
式予以公布,略补国内教科书之讳言。
历史是由事实构成的,历史研究也从来不是“宜粗不宜细”。希望这段历史的亲
历者,能够勇敢地拿起笔,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以... 阅读全帖 |
|
e***e 发帖数: 3872 | 4 http://fang-lizhi.hxwk.org/
另贴一篇李淑娴的文章,纪念他,缅怀他们的精神和生活。
离 家
李淑娴
我没有料到,我们那样匆匆地离开家,就很难再回去了。这是我们第一次有的一个像个
家样的家;这是我们婚后长达十八年分离之后才建起的家;这是为庆祝我们终于团圆,
我不惜倾全部积蓄而装修好的家。
1987年,励之“罢官”彻底回家,孩子长大了,励之母亲年老也来同住。这几年,我们
都进入科研教学。励之任国内外好几家杂志的编辑尚未被“罢”,大批书籍杂志源源而
来。原已拥挤的北大蔚秀园住房就凌乱不堪。中国大学的教授、讲师没有办公室,都是
在家里备课。我只能在老人、孩子都入睡后的夜间,准备我的讲稿。
与十三结下不解之缘
适逢1987年春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刚被开除、革职的励之变成中外记者采访的对象;虽
然按上级“打招呼”的要求,我多次婉拒他们于门外,但机灵的香港记者却往往以学生
样的身份挤进门来;我们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的朋友,其中有的仍然趁便来看我们。
不知道在什么机遇之下,我们家住房的问题竟然受到关注。在我们不存奢望的时候,科
学院院长亲自过问此事。按照励之的级别,根据科学院正... 阅读全帖 |
|
e***e 发帖数: 3872 | 5 http://fang-lizhi.hxwk.org/
另贴一篇李淑娴的文章,纪念他,缅怀他们的精神和生活。
离 家
李淑娴
我没有料到,我们那样匆匆地离开家,就很难再回去了。这是我们第一次有的一个像个
家样的家;这是我们婚后长达十八年分离之后才建起的家;这是为庆祝我们终于团圆,
我不惜倾全部积蓄而装修好的家。
1987年,励之“罢官”彻底回家,孩子长大了,励之母亲年老也来同住。这几年,我们
都进入科研教学。励之任国内外好几家杂志的编辑尚未被“罢”,大批书籍杂志源源而
来。原已拥挤的北大蔚秀园住房就凌乱不堪。中国大学的教授、讲师没有办公室,都是
在家里备课。我只能在老人、孩子都入睡后的夜间,准备我的讲稿。
与十三结下不解之缘
适逢1987年春全国人大开会期间,刚被开除、革职的励之变成中外记者采访的对象;虽
然按上级“打招呼”的要求,我多次婉拒他们于门外,但机灵的香港记者却往往以学生
样的身份挤进门来;我们有一些全国人大代表的朋友,其中有的仍然趁便来看我们。
不知道在什么机遇之下,我们家住房的问题竟然受到关注。在我们不存奢望的时候,科
学院院长亲自过问此事。按照励之的级别,根据科学院正... 阅读全帖 |
|
t******o 发帖数: 2792 | 6 据赵本人的“改革历程”,5.4讲话后,5.5后北京大学陆续复了课。
杨尚昆当面称赞讲得好,月月鸟也不得不表面称赞,但同时又派何东昌在各校党委书
记会议上说,赵的讲话只代表个人不代表中央。使得下面的人认为上层存在矛盾。
说赵的讲话对媒体有所鼓励应该不错,但说是激化学潮促成绝食有失偏颇。
至于和戈的谈话看起来是比较不智,但赵在改革历程有详细的解释,不知您老看过没
有。
前两天还看到这个:
“邓掌舵”爆料三说
关於这个事件,中共解释不了,赵紫阳及其幕僚,是唯一的解释来源。前后有过三
种说法,都是借助了一种时间上的错位:一九八九年五月十六日,戈氏上午见邓小平,
下午见赵紫阳,何者为“最高级会谈”?这个“规格性”问题,产生了一个“政治机会
”──其实,这是极权体制预留的一个漏洞,谁能利用它、怎么利用最好,只是一个技
术问题。
最早出现的“陈说”──陈一谘在流亡伊始就提供一种说法:苏联代表团质疑,邓小
平甚么党内职务都没有,戈氏见他算甚么?於是王瑞林打电话来,要赵紫阳下午向戈氏
解释一下。这个说法天衣无缝,说明赵阵营从一开始就不打算授人以柄。多年后又有一
个“鲍说”──鲍彤出狱后说,在秦城 |
|
k****r 发帖数: 9629 | 7 这个是胡说八道了.
当时有多次对话,先是教育部副部长何东昌,学生不满意,
官不够大,后来是阎明复,李鹏,至于著名的袁木,不知道出来多少次了.
好几次对话都是央视转播,
这叫没什么反应??? |
|
z****n 发帖数: 777 | 8 你把好几件事混为一谈了。
胡耀邦追悼会的时候,学生在外面跪着,没有人理。后来是何东昌出来。
绝食,也是开始几天没有人理,后来李鹏才出来。 |
|
k****r 发帖数: 9629 | 9 我只是告诉您说一开就不断有袁木,
何东昌,李铁映出来谈.
您觉得这是不见,不跟你谈,我没意见,这是您的自由. |
|
l*w 发帖数: 3758 | 10 姚是出不了了,都见马克思了。学运出身最坚决有什么奇怪的?江泽民,乔石,李锡铭
,何东昌,爱吱声那个不是搞学运出身?就是搞学运的,才知道这么大运动背后肯定有
组织。就算有疑问,427口号一变也明白了。 |
|
p******y 发帖数: 3742 | 11 教育部原部长何东昌回忆,一九七七年八月四日至八日,邓小平在北京主持召开了科学
与教育工作座谈会,邀请了三十多位著名科学家和教育工作者参加。八月六日下午,会
议讨论的重点转移到高校招生这个热点问题,在此之前,教育部以“来不及改变”为由
,决定仍然维持“文革”中推荐上大学的办法,并刚刚将方案送出上报中央。这引起了
与会者的反对,纷纷揭露这种办法的弊病,并主张立即恢复高考,建议如果时间来不及
可推迟当年招生时间。这些意见得到邓小平的支持,他要求教育部立即把报送中央的报
告追回来。邓小平的明快果断,当即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恢复高考后第一次考试的考场
一九七七年八月十三日到九月二十五日,教育部再次召开高等学校招生工作会议。会上
最大的障碍和阻力就是一九七一年在全国第一次教育工作会上通过的《纪要》,由于是
毛主席圈阅“同意”,并以“中共中央文件”的形式下发全国的,“推荐上大学”这种
招生办法就成了金科玉律。其实,大部分与会代表都不支持《纪要》,但没人敢站出来
打破这块坚冰。
原人民日报记者穆扬就此展开调查并将这些代表的意见写成内参报送中央。九月二
十日,教育部传达了邓小平对内参的看法。他说,... 阅读全帖 |
|
C********g 发帖数: 9656 | 12 【 以下文字转载自 THU 讨论区 】
发信人: Communipig (共产猪), 信区: THU
标 题: “文化大革命”期间的清华大学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un Feb 6 08:51:40 2011, 美东)
http://100.tsinghua.edu.cn/cn/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6
作者:金富军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
挫折和损失。“文革”期间,在极左路线干扰下,打乱了清华正常秩序,教学、科研等
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状态。然而,清华的师生员工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抵
制与抗争,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着一些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工作。
文化大革命在清华
从1965年底批判吴晗《海瑞罢官》起到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知》,标志着“文
化大革命”的开始。历史证明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及其极左路线,既不符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是完全错误的。“文化大革命”给全国带来历时
十年的动荡,清华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也被打乱了,进...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1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Math1978 (数学),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1年“3.20事件”始末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Apr 30 14:06:00 2013, 美东)
http://wb4966.blog.sohu.com/194752150.html
1991年3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留学生之页》专版发表了一首题为《元宵》的“七
律”诗,署名“留美学生朱海洪”。诗的全文是:“东风拂面催桃李,鹞鹰舒翅展鹏程
。玉盘照海下热泪,游子登台思故城。休负平生报国志,人民育我胜万金。愤起急追振
华夏,且待神州遍地春”。这首诗一般看来没什么问题,但是,把每行文从上往下排起
来,从右向左、每行错一个字,斜念下去,构成对李鹏同志的攻击。这件事发生在七届
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前夕,被海外传媒炒作的沸沸扬扬,弄得报社领导和我们这些当事
人都很紧张和尴尬,感到不好向中央和读者交代。
江泽民指示:不要搞文字狱。
李鹏说:这是一件小事。
事情发生以后,江泽民总书记为此作了三点指示:1、此事不影响党中央对人民日报领...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14 杜光感叹邓小平:千秋功罪 谁与论定?
October 19, 2014
千秋功罪 谁与论定?
杜 光
前一时期为纪念邓小平诞生110周年,媒体着实紧张了一阵,大块文章电视剧,纪念邮
票纪念会,十分热烈。当然,对于像邓小平那样的历史人物,开展高规格的纪念活动,
是无可厚非的,但整个纪念活动显得有些片面。片面性主要有二:一是把别人的功绩算
到他的头上,二是只歌功颂德,丝毫不提他的错误罪过。前一片面性已有多位朋友指出
,后一片面性人们却罕有论及。这大概同我们的传统有关,纪念前人,总是矜功讳过,
纪念邓小平也不例外,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对一个人的评价,却必须功过兼及。现
在纪念邓小平的高潮已过,应该对他作出全面的评价,对他的功绩已有过充分的介绍和
论述,有必要对他的错误和罪过作一些评说。
在近现代的中国历史上,邓小平是一位功大罪也大的人物。说一句有点夸大的话,其功
其罪,都足以永垂千秋,功可流芳百世,罪却遗臭万年。在他的许多过失中,可以构成
罪行的有三件事,一是充任反右运动总指挥,把五十多万(一说三百多万)知识分子打
成“资产阶级右派分子”,沦为贱民;二是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堵塞了思想解... 阅读全帖 |
|
d*****g 发帖数: 1616 | 15 朱镕基干到副总理,才把叶企孙彻底平反(朱镕基的毕业证是叶企孙签发的)。何东昌
为什么这么牛叉,要硬压这件事?
情。 |
|
w*****g 发帖数: 1503 | 16 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是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抓科学和教育工作的一个
大动作。
1977年7月21日,中共十届三中全会闭幕,邓小平正式复出工作。7月29
日,邓小平在听取方毅、刘西尧等汇报时提出,他近期要主持召开一个科学和教育工作
座谈会,请科学院和教育部“找一些敢说话、有见解的,不是行政人员,在自然科学方
面有才学的,与‘四人帮’没有牵连的人参加”。按照邓小平的要求,中国科学院和教
育部分别在科学院系统和高等院校找人,确定了一个33人的与会者名单。他们是:中
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研究员吴文俊,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马大猷、助理研究员郝柏林,化
学研究所研究员钱人元,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邹承鲁,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文裕
,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童第周,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张文佑,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叶笃正,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黄秉维,半导体研究所研究员王守武,计算技术研究所助理
研究员高庆狮、许孔时,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汪猷,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严
东生,长春光机研究所研究员王大珩,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金善宝,中国医学科学院院
长黄家驷,北京大学教授周培源、沈克琦,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何东昌... 阅读全帖 |
|
n******g 发帖数: 17225 | 17 1989年8月23日,何东昌宣布免去北大校长丁石孙职务,由人大书记吴树青接任。1988
年7月,毛新宇北大附中毕业,其母找到北大校长,说咱家三代都属于北大。校长说,
无此必然性啊。说,新宇就该上北大。校长说,北大校风自由,同学好动,我担心他进
来无法保障安全。遂上人大历史系。这个校长就是丁石孙。 |
|
|
T*R 发帖数: 36302 | 19 88年超难主要还不是这个原因。
87年底十三大,给了个纲要。全国学生都准备那个纲要。
但是,教育部长是何东昌,是李鹏的亲信。到了88年高考,一点十三大改革的内容都没
考,反而考得是李鹏在人大政府工作报告的内容。这就太偏了。 |
|
M******8 发帖数: 10589 | 20 http://wb4966.blog.sohu.com/194752150.html
1991年3月2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留学生之页》专版发表了一首题为《元宵》的“七
律”诗,署名“留美学生朱海洪”。诗的全文是:“东风拂面催桃李,鹞鹰舒翅展鹏程
。玉盘照海下热泪,游子登台思故城。休负平生报国志,人民育我胜万金。愤起急追振
华夏,且待神州遍地春”。这首诗一般看来没什么问题,但是,把每行文从上往下排起
来,从右向左、每行错一个字,斜念下去,构成对李鹏同志的攻击。这件事发生在七届
全国人大第四次会议前夕,被海外传媒炒作的沸沸扬扬,弄得报社领导和我们这些当事
人都很紧张和尴尬,感到不好向中央和读者交代。
江泽民指示:不要搞文字狱。
李鹏说:这是一件小事。
事情发生以后,江泽民总书记为此作了三点指示:1、此事不影响党中央对人民日报领
导的信任;2、把发生此事的情况查清;3、不要搞文字狱。4月9日李鹏总理举行的记者
招待会上也谈到此事。美国《时代》周刊记者问:李鹏总理,3月20日的《人民日报》
海外版登的一首诗除了表面意思外,还有隐含要您下台的意思,请问您怎样看待这个政
治事件?李鹏总理回答说:... 阅读全帖 |
|
M******8 发帖数: 10589 | 21 打倒四人帮之后的头三任教育部长:刘西尧、蒋南翔、何东昌。
就差一个X北X。 |
|
O***2 发帖数: 622 | 22 鲍彤提出与邓小平“对表”
吴伟为纽约时报中文网撰稿
编者按:上个世纪80年代是中国的一个特殊年代:十年文革浩劫终于结束,在人们的肉
体和精神被禁锢压抑多年之后,新的思潮和改革氛围喷涌而现。其中,政治改革可以说
是中国当代历史上最浪漫的年代。
源于中共党内一批开明派的努力和试图冲破旧体制窠臼的勇气,80年代的这场政治改革
虽然很快在党内保守势力的围剿下失败,并在1989年那场举世瞩目的事件后彻底终结,
但它影响之深远,恐尚无出其右者。
纽约时报中文网特开设“中国1980年代政治改革系列谈”专栏,邀请当时中央政治体制
改革研讨小组办公室成员、《政治体制改革总体设想》的执笔人之一吴伟先生就那段历
史撰写系列文章,希望通过这个专栏,不仅留住公共记忆,也通过历史照亮今天和未来
。此为第八篇。
上一篇:风云突变:胡耀邦落马
1987年初,随着胡耀邦的中箭落马,中共党内这场“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浪潮来势
汹汹。
1月1日,《人民日报》发表元旦社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搞好改革开放的根本保证》
,指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要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代表中共中
央提出了全年的工作基调。
1月... 阅读全帖 |
|
m***c 发帖数: 1177 | 23 们就不再是个人的感觉,我们已经开始承担历史使命。我们必须把这个压力继续下去,
迫使中国政府最后做出良性的选择。当时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在五四七十周年纪念活动发
表讲话,对学生的爱国情操表示肯定,对于学生指出问题表示欢迎,同时回应了学生提
出的“对话”两个字。
讲到对话两个字,我要很光荣地说,我个人感觉很自豪的是,在4月22日胡耀邦追悼会
时,甚至更早,在4月19日晚上,4月20日凌晨,我做为学生发言人之一,我也是提出“
对话”这个口号,“对话”这个口号最后真的成为八九学生运动最主要的一个口号。赵
紫阳在这个时候表示接受、欢迎对话,从群众运动的逻辑来讲,这就是群众运动施加压
力,对手做出的良性选项的表态。我们就等着下一步。
很遗憾,我们下一步看到何东昌,我们认为是相对保守的,反对改革的这批人,他出来
组织所谓的对话。他组织的所谓的对话是什么?他找了官方学生会,等于是一个虚假的
对话,因此在我们看来是失败的。我们绝不能在全中国范围在427大游行,五四大游行
后形成的压力,到最后是被虚假的对话给消蚀掉这个结果。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很自然的,跟王丹一起,我们决定在5月13号开始,这个决定是早
三天... 阅读全帖 |
|
d******r 发帖数: 16947 | 24 老邓自己都觉得被人坑了:
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伟大设计师的英名都被64镇压的名声毁了。
自己晚年还得个帕金森综合征。
陈云:中顾委主任。92年邓小平解散中顾委,在中国实行市场经济,
彻底打破邓陈的政治平衡,狠扇了保守派耳光,至此陈邓老死不相往来。
李先念:政协主席。92年南巡不久李就挂了。
王震:国家副主席。叫嚣杀30万保平安。结果92年南巡没多久自己平安不保挂了。
薄一波:中顾委副主任。邓的马仔。92年后继续舔邓,14大担任审查小组组长。
不过报应发生在自己儿子身上。(胡锦涛也算为薄一波恩将仇报整胡耀邦
出了口气)
杨尚昆:军委副主席。92年后邓小平解除杨家将的势力,赋闲致死。
李鹏:总理。89年后靠边站,经济大权被朱镕基拿走。因为政治名声太差,
造就弱势的江泽民末代核心的地位。李的心腹高严叛逃和三峡工程的
腐败问题还有李月月鸟好受的。
姚依林:副总理。陈云的马仔。89年后被邓点名靠边站。92年南巡后没多久就挂了。
杨白冰:戒严总指挥。92年后背着江泽民开会被邓一举拿下,挂职赋闲致死。
陈希同:北京市长。因为“贪污罪“被判17年徒刑。
李锡铭:北京市委书记。89年后传任政协常委至退休。...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5 作者:万润南
胡锦涛是我的学长。四十年前,我们同在清华文艺社团,作为集中队员,我们吃在同一
个食堂、住在同一片宿舍、组织生活在同一个支部,有过一段相当亲密的接触。听到他
在耶鲁演讲开篇的一段话,别有一番感慨在心头。他说:
“进入耶鲁大学的校园,看到莘莘学子青春洋溢的脸庞,呼吸着书香与空气,我不仅想
起四十年前在北京清华大学度过的美好时光,学生时代对于人的一生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当年,老师们对我的教诲,同学们给我的启发,我至今仍受用不尽。”
老师们的教诲,首先是蒋南翔校长的教诲。我们刚进学校,在迎新会上,蒋校长就教诲
我们:“清华培养的学生,要在二十年后的国家政治生活中起骨干作用。”当时我们很
不理解,现在我们有点明白了。耶鲁三百多年来培养出了包括五名总统在内的许多英才
,清华二十年内培养出了包括胡锦涛在内同时上岗的四名政治局常委,就单位时间的产
出而言,清华还更胜一筹。
蒋校长是如何做到这些的?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干部时采用“政治辅导员”制度。当年文
艺社团有四名辅导员:印甫盛、胡锦涛、李桂秋、任丽翰。他们当中,印和李表情冷峻
、胡和任待人温柔。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听话、出活。他们的昵称很有... 阅读全帖 |
|
w*******e 发帖数: 15912 | 26 文章来源: 多维 于 2014-08-17
1989年的春夏之交,中共总书记赵紫阳因在“六四事件”中,因同情学生和反对武力
镇压,而招致邓小平、陈云、李先念和李鹏等人不满,被免去党内外一切职务,最终在
软禁中度过了生命中最后15年,于2005年逝世。作家刘晓波在2005年赵紫阳去世之际发
表长文《悲情的胡耀邦和赵紫阳》。在《赵紫阳的局限性》一节中,刘晓波指出,在大
陆的体制下,赵紫阳所实施的一切重大决策都要有邓小平的背后支持才可能进行,这既
是他成为改革的前台主角的原因,也是他的政治悲剧的最后根源。赵紫阳在政治上的不
成熟或者说对专制政治的游戏规则的不重视,以及他喜欢张扬的个性,则是他的悲剧的
次要原因。
这篇关于胡耀邦和赵紫阳的长文,动笔于2001年,后断断续续,其中有些部分也先后在
不同的杂志上发表过。十五年前的1989年春天,胡耀邦含冤而去;十五年后的2005年严
冬,赵紫阳在软禁中走了。尽管,我对本文还不太满意,并不准备现在就全文发表,但
紫阳的离世让我悲痛,官方封锁紫阳亡灵的无耻令我愤怒。所以,也不管自己对本文是
否满意,我决定提前发表,以示对紫阳亡灵的悼念和敬重。
1989... 阅读全帖 |
|
G****r 发帖数: 5579 | 27 网络流传仅供参考
李铁映的生父李维汉是湖南长沙人,早期中国共产党人之一,中共建政后的最高职务是
中共中央统战部长、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左右摇摆李维汉 极力讨毛泽东欢心
一九二一年,李维汉用别人的文凭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与毛泽东同窗。中共党史
资料上记述的毛泽东在一九一七年建立的“革命团体”湖南“新民学会”,就有李维汉
参加。
一九二一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建立共产党时,李维汉正在法国留学,没有赶上,但次年
他即与周恩来及李鹏的舅舅赵世炎等人,在巴黎组建了“旅欧少年共产党”,由赵世炎
任书记、周恩来任宣传委员、李维汉任组织委员。不久,邓小平到了巴黎,在上述三人
的影响下步入“革命阵营”。
一九二五年底,李维汉按照毛泽东的旨意,在湖南发动农民运动,但因为闹得过份,被
陈独秀制止。于是他又认为“现在的农运确实是太左”,开始在中共湖南区委领导纠偏
。没过几天,受到毛泽东的批评之后,他又转向左倾。但他的报告又在一九二七年四月
和中共五大上被陈独秀扣发。从这开始,他一生中都在革命队伍里左右摇摆。
一九二七年八月,他因为跟随毛泽东等人反对陈独秀的右倾而当上了中共政治局常委,
一九三一年,他又因... 阅读全帖 |
|
b********n 发帖数: 38600 | 28 http://www.wyzxwk.com/Article/shidai/2014/10/330067.html
早在80年代,祝华新就积极配合方励之等民运人士搞反共活动,并在学潮期间组织《人
民日报》内部员工参与动乱。如今,祝华新是网络第五纵队的保护伞,与《炎黄春秋》
关系密切,共同致力于他们的宪政改革大业。
祝华新其人其事
80年代,祝华新在《人民日报》工作,积极配合王若望、方励之等民运人士搞反共
活动,而受到邓小平的亲自批判。但祝华新不思悔改,在学潮期间与马立诚一起组织煽
动《人民日报》内部员工参与动乱。学潮后曾受处分,被“留党察看”一年,后恢复党
员权利。
1986年11月14日,方励之、李淑娴夫妇和刘宾雁商量在1987年春天举办一场“反右
运动历史学术讨论会”,试图彻底否定反右运动,从而不仅仅彻底否定毛泽东和前三十
年,也彻底否定邓小平,彻底否定中共。时任《人民日报》记者的祝华新积极配合方励
之等人的阴谋活动,访问右派知名人士,编辑著名的《反右运动三十年》。邓小平质问
道:“《人民日报》想干什么?”
1986年12月初,方励之等人阴谋鼓动和策划了中国科技大学学潮,并影响至全国...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2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Joke 讨论区 】
发信人: ne5234 (Nessun Dorma), 信区: Joke
标 题: 钱伟长卖友求荣内幕,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Nov 10 20:54:23 2015, 美东)
好了,言归正传。那么,交信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呢?
1987年,是反右运动三十周年。反右运动,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认真
吸取反右运动的历史教训,深入研究这个运动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对于推动中国人民思
想的解放,对于总结历史教训,开创未来,是有积极意义的。1986年底的样子,当年的
一些曾经当过右派分子的著名的共产党员,许良英,方励之,刘宾雁三人,给全国三四
十个比较有名望的右派分子写了封私人信件,信中说,他们建议召开反右运动三十周年
座谈会,征询对参加会议的意愿和意见。
钱伟长收到了这封信。他看了这封信,经过了种种考虑后,他将此信转辗交到了中
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手里。并且附了这样的话:“方励之是一个政治野心家,他自称是中
国的瓦文萨;我的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与他们是不同的。”(指尚未恢复清华大
学副校长的官职)这封信对方励之是声色俱严,大加批...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3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od_CHN_Hist 讨论区 】
发信人: zhonghangyue (中行说), 信区: Mod_CHN_Hist
标 题: 朱长超:我看钱伟长的交信事件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hu Apr 28 22:34:24 2016, 美东)
在中国,人生真像是变戏法。同样的一个人,一会儿可能是阶下囚,一会儿可能是座上
宾。钱伟长就经历了一场富有中国特色的人生变戏法。
钱伟长的前半生是悲剧,后半生则是喜剧。而且不是一般的喜剧,而是一幕大喜剧。年
轻的时候,钱伟长在美国工作得好好的,据他说,美国给他的年薪8万美元,这点工资
,据研究,比当年的美国总统还高5000美元;他又在著名航空科学家冯卡门手下当工程
师。但是,他却还是想回国。回国也不错。想不到的是,因为主张教授治校、主张通才
教育,这点想法与主管清华大学的校长蒋南翔的治校意见不合。意见不合也罢了,这是
社会中常有的事。有时候,自己今天的意见与明天的意见还会不合呢?但是,与中国的
领导意见不合,这可是一件严重的事情。钱伟长于是被打成了右派分子。而且当了22年
右派分子。人生真是想不到,似乎特意从美国万里... 阅读全帖 |
|
w*********r 发帖数: 42116 | 31 陈希同说两百多,袁木说说两百多,还有李鹏、何东昌等等,每人说两百多。
天安门他妈两百多,还有其他他妈、他爸,也是每个人两百多。
凑20万难,10万有可能,那个人不第二天就说十万了吗。 |
|
n***y 发帖数: 2730 | 32 1973年秋,迟群谢静宜在清华全校发起三个月运动,在全校范围内整肃以何东昌为首的
修正主义势力回潮。
1975年,刘冰向毛泽东状告迟群谢静宜失败,整个学校大整肃,以后进一步导致全国反
击右倾翻案风,最后以邓小平倒台结束。
你不知道就不要瞎吵吵了! |
|
l***o 发帖数: 7937 | 33 1986年底,全国性学潮爆发,从安徽合肥的中国科技大学发源,蔓延至29个城市的156
所大学。学生们上街示威,高呼“改革选举制度”、“打倒封建独裁”、“要民主、民
权、民生”等口号,他们自觉不自觉地挑战了共产极权的根本制度。
“老子打天下,就得坐天下”
胡耀邦、赵紫阳、万里、胡启立等人认为,对学运不要大惊小怪,不要压,要学会与社
会对话。
然而,在中共高层,另一种声音更为强大。据记者杨继绳回忆: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在天
津与老干部见面,“王震在讲话前先愤怒地猛拍了一下桌子,然后声嘶力竭地喊道:‘
反革命分子造反了!一些民族败类造谣、滋事、破坏,想把共产党赶下台。’接着说:
‘现在还有右派,现在还有反革命!什么方励之,是反革命!’他每喊一句,气接不上
,李瑞环就插话,让他休息一会儿后再接着喊。王震喊道:……‘我们的监狱能关江青
,为什么不能关这些教授、研究生?”
五天以后,12月31日,王震在中央党校又发表了同样的讲话。他说:“你有三百万大学
生,我有三百万解放军。我要砍他妈的一批脑袋!” 他盛怒之下,把话筒的电线都打
断了。
共军将领王震,外号“王胡子”。(网络图片)
王震说过一句流传很广... 阅读全帖 |
|
c*********d 发帖数: 9770 | 34 何东昌发言说,清华大学招收的工农兵学员文化素质很低,很多人只有小学水平, 到
校后还要补习中学课程。邓小平当时就说:“那就干脆叫‘清华中学’、‘清华小学’
,还叫什么大学!”
春秋笔法,指桑骂槐,这记者该他妈的抓起来枪毙! |
|
|
发帖数: 1 | 36 不是。
袁立本时任北京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
市长是希同,书记是锡铭
何东昌是教委主任
袁木是国务院发言人 |
|
b*****d 发帖数: 61690 | 37 座谈会开到第三天,清华大学副校长何东昌谈到大学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有
小学水平,痛心疾首,“一石激起千层浪”。 |
|
M****u 发帖数: 17708 | 38 映射的北大校长吧?
:座谈会开到第三天,清华大学副校长何东昌谈到大学新生文化素质太差、许多学生只
有小学水平,痛心疾首,“一石激起千层浪”。 |
|
w*******r 发帖数: 2953 | 39 我当年自己知道只有茅盾,金庸。父亲费尽心机送我进去读书,只是因为看我从小
体弱多病不是种田的料,大家又说,进入一中,等于半只脚跨入大学了。记得班上
农村来的同学很多。
这个是一中的网上找到的,好多名人对我来说很陌生。
http://www.hudong.com/wiki/%E5%98%89%E5%85%B4%E5%B8%82%E7%AC%AC
4%B8%AD%E5%AD%A6
学校自创办以来,培养学生三万余人,校友遍布全国各地、世界各洲。他们中有:辛亥
革命时期著名人士范古农、褚辅成,文史界知名学者钱玄同、朱希祖,教育家张印通,
著名文学家、作家沈雁冰(茅盾)、郁达夫、查良镛(金庸)、,著名书画家陆维钊,著名
国际问题专家金仲华、褚葆一、盛庆王来,原国家安全部部长凌云(吴沛霖),原国家教
委副主任何东昌,原国家经贸部副部长沈觉人,现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
理黄菊、江西省省长黄智权等,中国科学院院士汪胡桢、张钟俊、丁舜年、陶诗言、程
裕琪、屠守锷,中国工程院院士屠善澄、吴祖垲、吴澄、沈世钊、潘君骅等。 |
|
f****o 发帖数: 8105 | 40 【 以下文字转载自 WoldMiscNews 俱乐部 】
发信人: fuxeto (富士德), 信区: WoldMiscNews
标 题: 胡耀邦一句话 得罪所有元老(图)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7 10:40:32 2016, 美东)
(网络图片)
上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界和青年学生对政治体制改革的期许日益高涨,中国社会走到
了历史巨变的一个十字路口。1986年年底,曾经主动提出政治体制改革问题的邓小平,
却突然改变了自己的立场,全力支持中共党内左派势力发起的“反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
争”,中国人刚刚看到的一点“小阳春”希望迅速破灭。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也
顶着“放任学潮”的罪名被迫辞职。
这场巨变是怎样发生的?邓小平为什么在这个时候态度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
赵紫阳高级幕僚鲍彤的秘书吴伟在《领导者》杂志第46期,发表的《中共十三大前“反
自由化”背后的博弈》一文,详细回顾了那段风云变幻的历史往事。
文章回忆,1986年是基层选举年。已经对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燃起了政治热情的学生们
要求举行自由选举,并自荐参加竞选。但是选举中的诸多限制和根本违反普选... 阅读全帖 |
|
r***u 发帖数: 1272 | 41 蒋南翔留给清华的无尽财富
●新闻中心 顾淑霞 刘冬梅 周襄楠
“给面包还要给猎枪”、“又红又专”、“真刀真枪的毕业设计”、“各按步伐,
共同前进”、“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这些口号清华人耳熟能详,他的提出者和
实践者就是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蒋南翔同志。纽曼的自由教育思想、洪堡的教学与科研
相结合的理念、佛兰斯纳的现代大学理念……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这些教育家的思想
影响着一代代大学的发展。而对清华大学来说,今天的清华所受惠泽最深的则是蒋南翔
的思想。今天的清华园里,随处可见蒋南翔思想的印迹。
蒋南翔校长的教育思想是留给清华的最大财富
“南翔同志的最主要贡献是他的教育思想。在他思想的指导下,文化革命前培养
出来的一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改革开放二十五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军,现在大多已
经或正在退出工作岗位。我们完全有条件说,他一整套教育思想的正确和可贵,已经在
半个世纪的时间内,被广大毕业生的成长和实践的历史所证明”。原清华大学校长张孝
文说。
1952年12月的最后一天,时年39岁的蒋南翔出任清华大学校长... 阅读全帖 |
|
j**3 发帖数: 1 | 42 当代中国课程变革中的“苏联经验”
——1953~1957年间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历史考察
彭泽平
(西南大学 教育学院)
摘 要:1953~1957年间,为了适应贯彻过渡时期总路线和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
,我国在建国初期课程建设的基础上对基础教育课程进行了进一步的改革,奠定了新中
国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模式,对于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一
方面,由于教条主义地对待苏联课程建设的经验,这一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又出
现了对苏联模式的照搬和移植的偏误。1953~1957年间的课程改革,实则构成了新中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第二波。
关键词:1953~1957年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苏联经验
时代的变迁必然会引发并推动课程的变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对
基础教育的原有课程进行了整顿与改革,逐步确立了新的统一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和制
度,为新中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奠定了基础。1953~1957年间,根据党和国家提出
的过渡时期的总任务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需要,我国以苏联的课程模式为指向,又对基础
教育课程进行了再次改革。本文拟对这一时期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3 发表时间: 2015-11-07 21:00
钱伟长曾向邓小平密告自己的“右派”朋友。(网络图片)
钱伟长的前半生是悲剧,后半生则是喜剧。而且不是一般的喜剧,而是一幕大喜剧。年
轻的时候,钱伟长在美国工作得好好的,据他说,美国给他的年薪8万美元,这点工资
,据研究,比当年的美国总统还高5000美元;他又在著名航空科学家冯卡门手下当工程
师。但是,他却还是想回国。回国也不错。想不到的是,因为主张教授治校、主张通才
教育,这点想法与主管清华大学的校长蒋南翔的治校意见不合。意见不合也罢了,这是
社会中常有的事。有时候,自己今天的意见与明天的意见还会不合呢?但是,与中国的
领导意见不合,这可是一件严重的事情。钱伟长于是被打成了右派分子。而且当了22年
右派分子。他从冯卡门推崇的工程师到邓小平圈定的反党反社会主义的右派分子,从天
堂跌入了地狱。历史与他开了个不小的玩笑。不仅他当了二十二年贱民,在流行株连之
风的中国,还害得他儿子女儿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这22年发生的种种凄厉的故事,每
一个知道中国历史的人,都是应该明白的。
有人说,社会就是大学,当右派也是大学。钱伟长在右派这座大学里,历炼得非常... 阅读全帖 |
|
z**********e 发帖数: 22064 | 44 刘西尧。
粉碎四人帮之后的连续3任教育部长,名字分别是:
刘西尧、蒋南翔、何东昌。
就差一个北。 |
|
n****4 发帖数: 12553 | 45 好了,言归正传。那么,交信事件是怎么一回事呢?
1987年,是反右运动三十周年。反右运动,是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认真
吸取反右运动的历史教训,深入研究这个运动产生的原因和结果,对于推动中国人民思
想的解放,对于总结历史教训,开创未来,是有积极意义的。1986年底的样子,当年的
一些曾经当过右派分子的著名的共产党员,许良英,方励之,刘宾雁三人,给全国三四
十个比较有名望的右派分子写了封私人信件,信中说,他们建议召开反右运动三十周年
座谈会,征询对参加会议的意愿和意见。
钱伟长收到了这封信。他看了这封信,经过了种种考虑后,他将此信转辗交到了中
央军委主席邓小平手里。并且附了这样的话:“方励之是一个政治野心家,他自称是中
国的瓦文萨;我的问题虽然没有完全解决,但与他们是不同的。”(指尚未恢复清华大
学副校长的官职)这封信对方励之是声色俱严,大加批判,称之为野心家;对自己则羞
答答地欲语又止。意思是说,虽然我的问题没有解决,职务也没有恢复,但是,我是紧
跟党的,是效忠小平的,您当年打我右派,也是必要的正确的。
邓小平看到了这封信,龙颜大怒。它虽然不是党的领导人,也不是国家领导人。但
是... 阅读全帖 |
|
o*****h 发帖数: 2082 | 46 谁是院长啊?
和协和和谐了这么久了,也没有彻底和谐,看来儿子还得自己生啊
说起来也够衰的,今上、太子、总理、人大委员长、主管文教卫的国务委员、教育部长
、副部长,十来年了,从宋平姚依林算起,咱清帮出了7、8个常委,十几个政治局委员
,五六个总理、副总理和国务委员,至少3个教育部长副部长(如果算上何东昌张孝文
之类就更多了),最近光大学校长就外派了5、6个,可以说大权在握,然而就是拿不下
一个协和
也不知道是该为咱们的校友们骄傲还是该为他们悲哀
我要是刘延东,就先把卫生部部长换成赵南明,再把协和的校长换成杨振斌,hoho |
|
e****r 发帖数: 29 | 47 城头变幻大王旗
一九六六年六月一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
播了北大聂元梓等七人的“全国第一张马列主义大字报”,六月二日人民日报评论员指
出北大是“三家村”黑店的重要据点,北大校长陆平被揪了出来。清华师生如过江之鲫
涌往北大看大字报,北大出事了!人心鼎沸,群情激昂。六月四日华北局第一书记李雪
峰接管北京市委,彭真为首的旧市委休克靠边。一股洪流堰塞湖似的直冲下来,清华开
始强调“内外有别”只限于西大饭厅内的大字报立时决堤般漫延开来,大礼堂前贴满大
字报,热闹如庙会。当年清华园里高干子女云集,以刘涛,贺鹏飞为首的大字报“亮剑
”直指蒋南翔为首的校党委。
六月十日晚上,我正走在新水利馆前的路上,迎面走来一群人,提着行李,领头的一位
带眼镜中年男子,问我八号楼“胡适之”?我把他们引进八号楼,中途得知他们是石油
部来的“工作组”,进驻工物系。没几天各路工作组接管了清华园,蒋南翔为首的“独
立王国”顿时瓦解,甚至都没经过“保”“反”两方的充分交锋,被“端”了出来,何
东昌感叹是“城门着火,殃及池鱼。”从那时起,清华园成了台风的中心,各种政治力
量,各式人物,各类派 |
|
o*****h 发帖数: 2082 | 48 你这还算不错的了,俺的一个好友,清华毕业之前自己的班花女友(当时班花已经毕业
工作,社会上的水深啊)愣给一大专毕业的同学抢了,为此俺写了一首《丽人刑》送给
他,其中痛骂了何东昌,如果咱青蛙早改回4年制,说不定悲剧就不会发生 |
|
d*********r 发帖数: 813 | 49 这个是最接近正解的解释了。当年主席来清华游泳,是何东昌负责安排的。好象新清
华的文章中有介绍。 |
|
C********g 发帖数: 9656 | 50 http://100.tsinghua.edu.cn/cn/infoSingleArticle.do?articleId=16
作者:金富军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
挫折和损失。“文革”期间,在极左路线干扰下,打乱了清华正常秩序,教学、科研等
工作几乎陷于停顿状态。然而,清华的师生员工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进行了坚决抵
制与抗争,并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坚持着一些教学、科研和后勤服务工作。
文化大革命在清华
从1965年底批判吴晗《海瑞罢官》起到1966年5月16日《中共中央通知》,标志着“文
化大革命”的开始。历史证明发动“文化大革命”的主要论点及其极左路线,既不符合
马克思列宁主义、也不符合中国实际,是完全错误的。“文化大革命”给全国带来历时
十年的动荡,清华正常的教学科研工作也被打乱了,进而成为“文革”的“重灾区”。
1966年6月1日新华社全文广播北大聂元梓的大字报,掀开了高校中文化大革命的序幕。
和全国一样,清华在政治风云变幻中动荡,师生们被迫停课参加运动,大批干部被打成
“黑帮”受到批斗。6月13日,中共北京市委宣... 阅读全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