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e 发帖数: 22064 | 1 李济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他在山西夏县西阴村遗址完成了第一次中国人主持
的科学考古发掘。在半个世纪里,这位“中国考古学之父”主持了安阳殷墟的发掘和研
究。他一生从事考古,始终不曾忘情的是寻找“中国人的始源”,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他的名字在大陆销声匿迹……
1928年是李济一生的转折点,也是中国考古学和历史学的转折点。就在这一年,国
民政府成立最高学术机构“中央研究院”,他被任命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主任。
10年之前,他由清华学堂选送留学美国,5年里拿了3个学位:心理学学士、社会学
硕士,最后是哈佛大学人类学专业的哲学博士——也是中国第一位人类学博士。有人自
此习惯性地称他为“Dr. 李”。据说他父亲有一阵还给自己起了别号“博父”,在诗词
和书信中公开使用,有炫耀儿子的意思,更显示老父的尊严。
1923年回国后,他在南开大学当了两年教授。之后清华学堂成立国学研究院,聘梁
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为教授,李济资历稍浅,加上需要做田野工作,任“特
约讲师”,但月薪400元鹰洋、助教一人、研究室一间的“标配”,与四教授持平。
李济拿的是人类学博士,但他一生的主要事业无疑是考古。按他自... 阅读全帖 |
|
f****r 发帖数: 5118 | 2 不要用日本名义,士兵都穿满洲国军服,挂赙仪的画像。日本作为仆从国,志愿军形式。
这样效果会不会好些? |
|
R***a 发帖数: 41892 | 3 没用啊,中国又不承认满洲国,
华北老百姓对满洲国和宣统也没啥好感情
式。 |
|
|
l*****d 发帖数: 508 | 5 77不是有预谋的行动。其实整个日本侵华都是在一片混乱下进行的。日本人自己都没想
清楚怎么收场。
式。 |
|
d*****0 发帖数: 68029 | 6 日本最想搞的是石油橡胶,侵华其实性价比不高。不侵华又怕老蒋配合英美在背后捅刀
子。 |
|
C***a 发帖数: 1228 | 7 侵华是一步步扩大,最开始只是关东军和朝鲜军发动918,后来军部的各大陆军军阀和
海军都跃跃欲试,77事变后是日本国内的师团和海军陆战队(对上海)参与,实际就是
其他军阀眼红关东军的发家,争相进入中国。
[发表自未名空间手机版 - m.mitbbs.com] |
|
j***g 发帖数: 11325 | 8 搞石油和橡胶的最终目的还是侵华。日本人梦想上大陆好几百年了。 |
|
l*****d 发帖数: 508 | 9 一直很奇怪日本内部派系这么多居然还没内讧。 和德国实在不能比。 |
|
I******I 发帖数: 14241 | 10 也有内讧。海军出身的首相,陆军省军务局长,训练总监,天皇侍从长都被青年军人刺
杀。
但是日本军官都是陆士和海兵毕业的,大多是是同学和师兄弟。内部斗争大多是失败一
方被调离军部权力中枢,下放到地方部队或者朝鲜台湾,或者直接转入预备役。 |
|
T*****y 发帖数: 18592 | 11 怎么可能。日本就是要分裂满洲和“中国本部”。怎么会让满洲国去统一中国?别逗了。 |
|
c******o 发帖数: 1184 | 12 石原莞尔 就是被迫转预备役
1931年(昭和6年),石原和板垣征四郎执行了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通过手下的
一万数千名关东军从二十三万张学良的军队手下占领了相当于日本国土三倍大小的满洲
。在建立了满洲国之后,石原从原来的“满蒙占有论”转向了“满蒙独立论”,倡导了
部分日本人放弃自己的国籍也成为满洲人,外加以“民族协和”为前提让中国成为“东
洋的美国”以筹备“世界最终战论”里日美决战前的第一阶段构想。在“最终战争论”
中曾写到,“发源于中亚的人类文明分为东西两支,几千年来各自发挥其特长和特点,
不断进步,而最近两三个世纪的发展更是突发猛进。时至今日,这两个文明已形成隔着
太平洋而相互对峙的局面。这种局面必将导致战争,战争之后将走向统一,最终创造最
后最高的文明的“黄金时代”,人类最后的大战争是以日美为中心而进行的世界大战争
,首先是持久战争,然后是决战战争”。
1937年(昭和12年),在第二次中日战争(支那事变)时任为了参谋本部的作战部长。
参谋本部当时反对了把战线再扩大,而想为对苏联战争作准备的石原也不支持在中国战
线上投入那么多的物资和人力。而同时期的武藤章参谋一度嘲讽了石原的政... 阅读全帖 |
|
C***a 发帖数: 1228 | 13 北京故宫基本是被搬空了,当时是在七七事变前抢运,因为担心日本人会破坏,基本能
搬的都搬了。北京故宫其实只有个空架子。记得以前参观故宫,能看的玩意只有什么西
洋钟表展,剩下的都是空房子。
上博主要靠解放后几个大收藏家的捐赠,肯定比不上台北故宫,
南京博物院不了解,陕西是因为考古发掘多,但是明清的文物可能不如台北的 |
|
s**********e 发帖数: 33562 | 14 LZ觉得《围城》是历史书吗?我记得《围城》里面好像也没有提七七事变和平型关大捷
? |
|
m*******3 发帖数: 1275 | 15 图做的不错,你们中国人又在发四大神功 撒谎、造谣、意淫、诡辩。 而且中国人非常
没有底线 什么都能编造。
看看真实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发生,辽宁省警务处处长黄显声(辽宁岫岩满洲
人)率先率领部分警察部队抗击日军,组织 遼寧抗日義勇軍。《义勇军进行曲》歌词
创作取材于辽宁义勇军军歌——《血盟救国军军歌》。最早在清原满洲、桓仁满洲自治
县等辽东地区传唱:‘起来,不愿当亡国奴的人们,用我们的血肉唤起全国民众;我们
不能坐以待毙,必须奋起杀敌。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起来!起来!全国人民团
结一致,战斗!战斗!战斗!战斗!’
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变爆发。满洲人佟麟阁率领第29軍抗战。中国人宋哲元对实行抗
战难以決断,南京的国民政府中央在战斗開始时态度也较为消極。佟麟阁奉命负责守备
南苑。7月20日,日军進軍,同佟麟阁部开始交战。佟麟阁部的兵力、火力比日軍太少
,抗战遇到很大困难。但是佟麟阁坚守阵地,指挥二十九军繼續抵抗。1937年7月28日
,佟麟阁奉命向永定门方向转移,途中再遭日军包围。佟麟阁在组织部队突围时,被机
枪射中腿部;接着头部又受重伤,流血过多而战死...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16 揭开历史的迷雾,抗日英雄赵侗被八路军伏击致死的真相
核心提示:“确定一个不留的原则”,也就是说不能留一个活口。所以打完后一个一个
检查,没死的再补一枪。这需要什么样的仇恨啊?八年抗战,共产党军队对日本侵略军
怎从来没这么狠过啊?赵侗离开八路军第一是受排挤,二是亲身所见八路军根本就不抗
日。赵侗不过就是想自己去东北抗日。现在看来最大的原因是八路军看中了赵侗部队的
精良武器。但公开干又怕此事一旦传开影响恶劣,所以干脆杀人灭口,一个不留。
本文试图分析当年抗日双枪老太婆赵洪文国儿子赵侗被伏击背后的真相. 由于众所周知
的原因, 相关的资料并不容易找到。目前的资料全来自于网上的信息,且文章出处和内
容真实性有待查证。仅供政治历史和军事爱好者探讨之用。希望从事相关领域的人士加
以讨论和指正。
1. 关于赵侗
赵侗(1912年-1939年),原名赵连秀,一作赵同,满族,中华民国时期抗日将领,辽
宁岫岩人。 1931年考入东北大学物理系,同年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赵参加学生运动,
南下南京,参与反对不抵抗政策的游行。珍珠桥惨案发生后对国民政府失去信心,与苗
可秀等人前往北平组织“东北学生军”。
1932... 阅读全帖 |
|
a******e 发帖数: 1036 | 17 满洲人的解读
清日战争1895-清与八国战争+俄军侵满1900-日俄战争1904-清国解体、日俄角力满
洲与奉系崛起-南北战争1926-满洲事变1931--》支那事变1937
中国人的解读
甲午中日战争1895-日本等八国联军入侵北京1900-辛亥革命1910-袁世凯签订21条
1915-北伐战争1926-918事变-128事变--》77事变1937 |
|
w********h 发帖数: 19 | 18 你亲爹ziyu1234马上就要滚蛋了,你也蹦跶不了几天了。快来说几句满洲话,你们满洲
狗窝在什么地方,地图上麻烦帮忙指一下 |
|
|
B********4 发帖数: 7156 | 20 这个好像是日本人的解读。不过满洲人是日本人的干儿子,把干爸爸的解读当成自己也
合符逻辑。 |
|
|
f****m 发帖数: 7469 | 22 中国国父是袁公。高野长雄是炮党及其余孽立出来的。 |
|
m*******t 发帖数: 482 | 23 既然说到了松沪抗战,俺就发一篇以前写的帖子,但未发表过,凑个热闹。
三十七
既然扯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的重要性,俺就索性闲聊几句淞沪抗战和小日本的战略问题
。近年来颇有些人喜欢翻历史旧案,说八一三淞沪抗战是蒋介石老先生的英明战略。以
杨克林的《蒋介石的抗日大战略》为例:
“当时,日军已占领北平,极有可能沿平汉路南下,夺取汉口 。汉口是中国水陆交通
中枢,战略家称为“作战中心” 。汉口若被日军早期夺取,则长江下游的一切政治与
经济的命脉则落入敌手,便无法西撤建立大后方之基地,就不能支援长期抗战,于是中
国军队将被迫决战。
蒋介石为使日军不能速决,根据既定方针,决定开辟 上海战场 。七月三十日,早在
作淞沪会战准备的张治中向政府正式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方案;八月六日,国民政府
举行国防会议;八月九日,当 上海虹桥机场发生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驾车欲
闯时,中国军方立即将其击毙 。
八月十三日,两军展开小规模的步哨战,也即大战前的序幕战 。八月十四日,中国政
府发布《自卫抗战声明书》,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
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自此, 上海抗战的隆隆炮声...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24 七七事变后就是全面开打的节奏,任何地方都有大打的可能。8.13不过是有干柴,有火
苗而已。火苗就是8.9虹桥事件--两个鬼子军官闯虹桥军用机场,被国军击毙。鬼子一
边谈判,一边调兵。鬼子要求天朝连保安都要撤出上海,常校长显然不会答应。鬼子8.
11从佐世保来的海军增援部队到达上海,8.12决定8.16之前增援30万。常校长只有两个
选择:1.服软,把上海江浙拱手送出去,这是一个政治自杀。2.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内解决上海的鬼子海军陆战队,鼓舞一下士气。常校长选择了2。多数政治家都会选
择2,选择1的大概只剩下现在的网上嘴炮政治家。 |
|
r*****y 发帖数: 53800 | 25 这是你的原话,完全就是胡扯加鬼扯。812时日军根本没有决定816之前增援30万。
发信人: Diaowai (Waiting for suckers rally),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有没有人评论一下淞沪会战?如果蒋公不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3 13:27:51 2014, 美东)
七七事变后就是全面开打的节奏,任何地方都有大打的可能。8.13不过是有干柴,有火
苗而已。火苗就是8.9虹桥事件--两个鬼子军官闯虹桥军用机场,被国军击毙。鬼子一
边谈判,一边调兵。鬼子要求天朝连保安都要撤出上海,常校长显然不会答应。鬼子8.
11从佐世保来的海军增援部队到达上海,8.12决定8.16之前增援30万。常校长只有两个
选择:1.服软,把上海江浙拱手送出去,这是一个政治自杀。2.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内解决上海的鬼子海军陆战队,鼓舞一下士气。常校长选择了2。多数政治家都会选
择2,选择1的大概只剩下现在的网上嘴炮政治家。 |
|
m*******t 发帖数: 482 | 26 既然说到了松沪抗战,俺就发一篇以前写的帖子,但未发表过,凑个热闹。
三十七
既然扯到了日本联合舰队的重要性,俺就索性闲聊几句淞沪抗战和小日本的战略问题
。近年来颇有些人喜欢翻历史旧案,说八一三淞沪抗战是蒋介石老先生的英明战略。以
杨克林的《蒋介石的抗日大战略》为例:
“当时,日军已占领北平,极有可能沿平汉路南下,夺取汉口 。汉口是中国水陆交通
中枢,战略家称为“作战中心” 。汉口若被日军早期夺取,则长江下游的一切政治与
经济的命脉则落入敌手,便无法西撤建立大后方之基地,就不能支援长期抗战,于是中
国军队将被迫决战。
蒋介石为使日军不能速决,根据既定方针,决定开辟 上海战场 。七月三十日,早在
作淞沪会战准备的张治中向政府正式提出了“先发制人”的方案;八月六日,国民政府
举行国防会议;八月九日,当 上海虹桥机场发生日本海军陆战队中尉大山勇夫驾车欲
闯时,中国军方立即将其击毙 。
八月十三日,两军展开小规模的步哨战,也即大战前的序幕战 。八月十四日,中国政
府发布《自卫抗战声明书》,声明“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
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 。”自此, 上海抗战的隆隆炮声... 阅读全帖 |
|
D*****i 发帖数: 8922 | 27 七七事变后就是全面开打的节奏,任何地方都有大打的可能。8.13不过是有干柴,有火
苗而已。火苗就是8.9虹桥事件--两个鬼子军官闯虹桥军用机场,被国军击毙。鬼子一
边谈判,一边调兵。鬼子要求天朝连保安都要撤出上海,常校长显然不会答应。鬼子8.
11从佐世保来的海军增援部队到达上海,8.12决定8.16之前增援30万。常校长只有两个
选择:1.服软,把上海江浙拱手送出去,这是一个政治自杀。2.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内解决上海的鬼子海军陆战队,鼓舞一下士气。常校长选择了2。多数政治家都会选
择2,选择1的大概只剩下现在的网上嘴炮政治家。 |
|
r*****y 发帖数: 53800 | 28 这是你的原话,完全就是胡扯加鬼扯。812时日军根本没有决定816之前增援30万。
发信人: Diaowai (Waiting for suckers rally), 信区: History
标 题: Re: 有没有人评论一下淞沪会战?如果蒋公不打...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Wed Jul 23 13:27:51 2014, 美东)
七七事变后就是全面开打的节奏,任何地方都有大打的可能。8.13不过是有干柴,有火
苗而已。火苗就是8.9虹桥事件--两个鬼子军官闯虹桥军用机场,被国军击毙。鬼子一
边谈判,一边调兵。鬼子要求天朝连保安都要撤出上海,常校长显然不会答应。鬼子8.
11从佐世保来的海军增援部队到达上海,8.12决定8.16之前增援30万。常校长只有两个
选择:1.服软,把上海江浙拱手送出去,这是一个政治自杀。2.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内解决上海的鬼子海军陆战队,鼓舞一下士气。常校长选择了2。多数政治家都会选
择2,选择1的大概只剩下现在的网上嘴炮政治家。 |
|
q*******u 发帖数: 3435 | 29 60多年前的抗战烽火中,9万多重庆兵工人与前方500万将士同仇敌忾,造出数以亿计
的枪弹,为8年的浴血奋战提供了坚强保障。一场伟大抗战,造就一座英雄城市,今天
,我们将目光聚集在那些历经峥嵘岁月的兵工人身上,是他们撑起了8年血战的兵器之
天,撑起民族之魂。
建起17家兵工厂
“9•18”事变前,国民政府掌控的兵工厂主要有汉阳、巩县、金陵和济南等
6家。事变后,加快了兵工厂建设和对地方军阀兵工厂的统筹控制,到“七七事变”前
,全国兵工厂近30家,能够仿制欧洲(德、捷)陆军系列的大部分轻武器和75加农炮、
105榴炮等。抗战爆发后,广东、上海、济南、金陵等兵工厂开始内迁,直到1940年才
最终迁完。
1937年初的重庆,辖区只有46.8平方公里,人口40余万;1939年升格为行政院直辖
市及后被定为战时首都,辖区也只有约300平方公里。这狭窄的区域内,却先后建起了
17家兵工厂,聚集了9万多兵工员工。
据史料记载,除第40工厂(抗战后撤销)在綦江外,其余各厂均分布在两江河谷地带
,这种分布便于各厂充分利用水运。从长江沿岸东起唐家沱西至铜罐驿,依次... 阅读全帖 |
|
g******t 发帖数: 18158 | 30 又把线画到37年了?你狗眼瞎了吧,战争年代当然要从权顺便
在全面抗战爆发前,即1936年3月,针对我国钢铁基础薄弱的情况,为了应付日益迫近
的战争
形势,国民政府即由资源委员会拟订了一个重工业三年发展计划,并于同年7月开始实
施。该计划中重工业地点尚置于平汉路以西的中部地区,其中包括:在湖南湘潭和安徽
马鞍山分别建立一个钢厂,计划每年出30万吨优质钢材,以供给中国一半的需要。同时
还计划开发湖南湘乡及茶陵之铁,争取达到年产30万吨铁的规模。该计划预计引进国外
成套设备和技术,并于1936年聘请了德、英专家协助建设。但是七七事变爆发后,由于
战事进展迅速,湖南、安徽很快面临日军威胁,虽然湘潭炼钢厂的德方设计已经告一段
落,平土建造厂房、码头等工作已经就绪,因为地点关系,不得不停顿、拆迁。国民政
府将重工业发展计划另作调整,重点更向西部迁移。 |
|
z****n 发帖数: 1933 | 31 首先说明,再牛的部队也不可能脱离环境。比如越南打游击打赢美帝,跟中国打阵地战
就死成了鬼。德军打闪电战基本无解,跟苏联人打起城市战马上歇菜。战斗力是由人和
装备共同组成的。人的因素又包括了战略、战术和单人战斗素养。
从这几个方面来说,日本军国主义毫无疑问是很强的,因为他把国运一直放在了战争上
,装备不佳的日军仍然是世界一流的军队。
日本人的战术极其精到(按计划打的时候),体现在细节上就是日军极为守时,该出现
在哪就出现在哪。莱特湾的时候,一边引诱美帝追击,一边去屠登陆舰队,只要 稍微
失误,不是诱敌的先被灭掉,就是偷袭的完蛋。可小鬼子愣是玩出来了。山本五十六出
去巡查,说几点到就几点到,美帝飞机本来滞空时间也就那么几十分钟, 如果他上个
厕所,开个party什么的也就躲过去了,可人家多守时啊,这才有了击落山本的战果。
那么,小鬼子怎么就打不过土八路呢?难道真的是游而不击么?非也。
我们现在嘲笑日军的武器差,但每一种武器都是有其设计目的和用途的,说人家差要看
人家怎么用,对谁用。日军的轻重机枪 虽然次了些,但是射手训练极其有素,至于三
八大盖,它的防尘盖虽然笨重,但是有效的防止了故障的发... 阅读全帖 |
|
x*****z 发帖数: 787 | 32 1
任何一种语言,大约总有一些词汇会让我们感到沉重。这是只能神通而难以言喻的某种
感觉——这样一些语词仿佛与生俱来地具有特别的质量,一如陨石般破空砸下,让多数
被击中的心灵感到一阵颤栗,甚而荡漾起如许莫名的痛楚。比如此际,当我拟出这样一
个标题时,我忽然张口结舌手足无措——我在大伯已然成灰的18年之后,依旧如故地感
到失语的疼痛,感到我被这样一些词语压迫得艰于呼吸,甚至流不出眼泪。
我似乎看见大伯躺在四块黑铁般的词语之间——一头是命运和革命这两个古典词汇,一
头是组织和爱情这两个现代词汇,它们的冰冷凝重更加显出大伯蜷曲一生的微弱。我又
恍惚回到20几年前的冬夜,那是在珞珈山下武大的一个简陋平房中,大伯几乎百听不厌
地再次在昏昏灯火下按响贝多芬的磁带。他指着咚咚咚冻轰鸣的四个音符对我说——你
听,这就是命运之神在敲门。
那时年轻的我,还不谙命运的颜色,以为只要插紧锁钥就可以阻挡无常的脚步。以后在
熟知大伯的往事之后,尤其在身经自己的坎壈之后,我方才明白,冥冥中似乎真有某个
神秘的组织或者力量,在暗中编织着个体生命的运数。人在这样的社会中,如同等待植
入软件的机器,终有一些莫测的编程员,在... 阅读全帖 |
|
p**j 发帖数: 293 | 33 一、周恩来——倾城风采
周恩来的风采绝对不是一个美字可以概括的。周恩来生于南方但长于北方,这使得其美兼具南方的俊秀和北方的英挺,其性格特征也正是集细腻与豪放于一体。
周恩来年轻时就读于南开中学。1914年南开十周年校庆,校方组织学生演出宣传妇女解放、破除封建迷信的新剧《恩怨缘》。可是因为女主角无人扮演而即将放弃。无奈之际,俊美的周恩来在同学推荐下男扮女装,反串了《恩怨缘》中的女角,没想到演出相当成功。自此,他一发而不可收,接连在《仇大娘》、《华娥传》等10多部新剧中担纲扮演主要女角,广获好评。
周恩来毕业时被举为全校文科第一名,后留学于日、法等国。所谓相由心生,帅气的相貌或许是天生的,但是令人倾慕的风采是后天高洁的品德使然。
二、蒋介石——新旧交融
在民国四大美男子中,人们对蒋中正政治得失的关注远远大于对其相貌的注意。人们一直认为,蒋中正与宋美龄的结合,是蒋因为政治企图而追求宋的。然而,几十年后,宋美龄却坦言,是自己在一次宴会上与蒋相识后,倾慕蒋的英俊挺拔,而主动追求蒋的。宋美龄随后不顾二姐庆龄、大哥子文的反对,在大姐霭龄的帮助下,最终说服母亲,成就了与蒋的百年之好。由此可见,蒋中正之... 阅读全帖 |
|
k********g 发帖数: 326 | 34 早在1937年6月间,日本政界就流传着这样一个预言,七夕之夜,华北将重演柳条沟一样的事件,柳条沟者,柳条湖也,“九一八事变”的导火索,“卢沟桥事变”发生在7月7号,因此不少人认为,“七夕之夜”并非预言,而是预谋,其实“七夕”指的是中国农历的七月七日,而1937年7月7号是农历五月二十九,当然这并不是说中日开战是一种巧合,恰恰相反,面对日本的狼子野心,中国的有识之士早就预料到,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不过,开战这一刻,究竟在哪一天到来,的确没有任何人能够预测,这也算是历史必然中的偶然。
“卢沟桥事变”起于“七七”,不过真正发生激战是在7月8号,围绕着宛平城中日双方的军队展开了一场真枪真刀的对决战,除了以大炮向宛平城内轰击以外,日军还针对卢沟桥铁桥发起了猛攻,双方在这里展开了一番激烈的攻防战,秦德纯后来用了四个字来形容,谓之日“备极惨烈”,最终,铁桥的南端被日军夺取,而北端,二十九军的将士仍然固守不退。
北平发生了这样惊天动地的大事,中国当时的最高统帅在哪里?江西庐山,每年夏天前往庐山办公是蒋中正的惯例,1937年5月,蒋就上了庐山,6月1号,中共代表周恩来、秦邦宪和林伯渠在庐山和蒋中正就两党合... 阅读全帖 |
|
w*********4 发帖数: 1769 | 35 1940年,枣宜会战,张自忠殉国。
张自忠是抗战期间,国军牺牲的职务最高的将领,国共两党对张自忠都不乏赞美之词,
但是实事求是的说,张自忠的牺牲,基本上属于自己找死。
张自忠原为西北军冯玉祥下属宋哲元部29军38师师长。1935年,中日签订何梅协定,中
央军撤出华北,西北军宋哲元部进驻北平,宋哲元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张自忠任
委员。1936年,日军为制造中日亲善的舆论,力邀宋哲元访日。宋哲元考虑到当时的政
治环境,同时为了减轻日军压力,派张自忠率团访日,日本媒体大力鼓吹访日团的“喜
气洋洋”,自此,张自忠被国人视为亲日派、汉奸。
1937年,日军发动七七事变,29军发起抵抗,但是很快被攻破军部,佟麟阁和赵登禹战
死。宋哲元看大事不妙,把29军撤到保定,留下张自忠任北平市长和冀察政务委员会委
员长,命令张自忠和日军周旋,掩护29军撤退。七天后,张自忠夜间从北平城墙缒绳逃
出,逃向南京。自此,张自忠被国人舆论视为彻底的汉奸。张自忠为了表白自己,多次
跟新闻记者说:看一个人是不是汉奸,得从战场上的表现来看。
综合以上种种,当张自忠被任命为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率部参加枣宜会战之前,曾拜
访... 阅读全帖 |
|
f***g 发帖数: 316 | 36 何应钦在《开战之前敌我兵力比较》中,对比了“七七事变”时双方的兵种及兵员数量,日本在开战之初,陆、海、空军无论在质量上还是数量上都占绝对优势。其中有“一个师的兵力大约相当于日军的一个步兵大队”这个说法,不禁替国民政府感到悲哀,堂堂大员畏日如虎,哪里能有抗战的决心呢?
阅读战史,我们看到,1936年,红军与东北军直罗镇战斗,牛元峰的东北军有6000多人,可见,1937年前后,一般国军的师级单位人数大概在5000-7000左右。
再看日军一个大队的人数。1939年4月,贺龙元帅率领120师与日军吉田大队激战,吉田大队编制人数800多人,被120师歼灭700多人。
国军抗日和共军抗日,差别竟然这么大。 |
|
h****3 发帖数: 339 | 37 2015年7月6日开始,朋友圈陆续出现大家准备过情人节的玩笑片段。很多人开玩笑
说,明天7月7了,一起去过情人节。更为甚者,7月7日当天,竟有同事问,7月7日是什
么纪念日啊!这样的场景,让我震惊了!
1 937年7月7日,日军借口演习,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七七事变,侵华全面开始。这样
一个让国人痛心的日子,如今却被这样玩笑着。与其说因为国人的惨烈牺牲而心痛,更
不如说在这78周年纪念日里,被祖国寄语无限期望的青年一代嬉戏玩耍而痛心!
青年一代的我们,享受着幸福生活,整日谈情说爱,游戏人生!电视里,小说中,
歌曲里无一不被爱情这个字眼穿透,似乎生活除了爱情变得一无所有。大家晒男友,晒
名牌,晒旅游……
七夕是传统文化的浪漫情人节,我们应该享受,应该传承!但7月7日,这样一个惨
痛的日子,我们不是更应该去重视,去沉思,去悼念吗?在我看来,扭曲的不仅仅是阳
历阴历之分,更是我们新一代祖国未来的心态!铭记、勿忘,方能奋进、向前! |
|
c***h 发帖数: 1862 | 38 日俄战争,你不知道的惊人内幕
1900年,中国北方闹起了一股暴力排外的运动,史称“义和团运动”,这个运动是
好是坏,在此暂不评论。需要指出的是:在义和团运动中,驻黑龙江清军对俄军态度强
硬,俄军以“保护中东铁路”为由,出兵侵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注意:是俄军,侵
占了“中国东北三省全境”。从1900年至1905年,持续占领了五年之久。注意:是俄军
,持续侵占了中国东北全境“五年”之久。
1904年,日本在征得清政府的同意之后,出兵到东北,发动了“日俄战争”。注意
:是“征得清政府同意”之后。这一点,和青年朋友的历史认知有悖。但是,它是事实
。不但这一点是事实,而且清军还派兵支援日军、共同抗击俄军。
闻所未闻吧?这些,都是事实。经过一年半的战斗,在战死十万名日本兵之后,日
本打胜了俄国。日本军队将俄国军队从中国东北驱赶出去之后,日本将东北99%的土地
,归还给了大清国。注意:在这里,日本将它所收复的99%的东北土地,归还了大清国。
这个历史事实,与许多青年的认知相悖,但是,它是事实,铁的事实。日本为什么
要这样做?日本是活雷锋吗?日本当然不是活雷锋。俄军败... 阅读全帖 |
|
d***s 发帖数: 61 | 39 李林,原名李秀若,是福建漳州籍印尼归侨抗日女英雄。周恩来曾称之为“中国式
贞德”,贺龙亦称赞她是“我们的女英雄”。
1930年秋至1933年12月,李林先后入读爱国侨领陈嘉庚先生创办的集美幼稚师范、集
美女子初级中学。据集美中学老校友陈水杨老师回忆,随后,日寇侵占东北三省,入侵
上海;陈嘉庚先生发回电报,称“时至今日任何人皆应抱牺牲精神以与暴日抗!”
“当时的李林得知这个电报内容后十分激动,第一次向祖国庄严宣誓,准备对日
作战,为国牺牲。”刘若贤称,学生时代的李林爱听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故事,
热爱体育、舞蹈、美术,能说会写,为她以后成长为能文能武、骁勇善战的抗日女英雄
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个显见的例子是,在就读上海爱国女中时,李林在作文《读木兰辞有感》中,
发出“甘愿征战血染衣,不平倭寇誓不休”的誓言,语文老师对此篇作文破例给予105
分。
1936年,养母陈茶病故,李林赶回石码奔丧,从此便与家人失去联系。1936年7月
,李秀若北上北平前夕,取列宁的谐音,改名李林。1937年“七七事变”发生后,李林
毅然投笔从戎,由北平来到雁门关外的抗日... 阅读全帖 |
|
c***h 发帖数: 1862 | 40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军队打的6次重大战役/战斗
1. 太行山战役 - 歼灭国军朱怀冰,鹿锺麟,孙殿英6万人
1940年3月,国军朱怀冰,鹿锺麟,孙殿英三支军队准备从山西南部 开往河北,穿
过太行山打开了一条通道,以使后面的国军能够进入河北省向日本军发动 全面攻击,
并在顺德附近切断日军平汉路的补给线。张荫梧将军已经在河北省组织起民 团,在沿
铁路线一带牵掣住日军达两年之久。张荫梧必须保住交通线。那样他便须控制 住河北
和河南间的山路。当这计画完成时,朱怀冰的九十七军,兵力两万,驻守山路的 南端
,正好通到河北省平原。他把军队分驻在村庄和山头的堡垒里。山路中间直到河北边境
,由鹿锺麟将军驻守.兵力也有两万。南端便是孙殿英的新五军, 乒力也有两万。
共产党八路军刘伯承部队此时也进入了这个地区。刘伯承在一九二九年曾加入俄国
军队与张学良的东北军作战。中国共产党中第一个投入外军残害自己同胞的就是他。刘
伯承晓得,如果他能够切断张荫梧和这山路里三军国军的联络线,此后他们便可以阻止
住任何其他国军的推进,这项计画实现后,他们便可以逐渐压迫沿交通线对日作战 的
游击队,而获到整个华北的控... 阅读全帖 |
|
a***a 发帖数: 74 | 41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zaffire (zaffire),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我们太需要这样一次阅兵了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Sat Sep 5 17:01:32 2015, 美东)
我们太需要这样一次阅兵了
迪拜文学版: 文 / 谢小平
8月15日,阿联酋中国大使馆和迪拜总领事馆联合举办了“阿联酋华人华侨纪念抗日战
争胜利70周年座谈会”,我在座谈会上发言。会后几天来,陆续有迪拜华人和媒体向我
索要发言稿。当时我只是在平板电脑上写了一个提纲, 没有稿子。今天和文化中心的
团队在一起讨论工作,我们既然是文化中心,不是普通的贸易公司,那么文化和历史不
可分,所以我就谈一下抗日战争的历史以及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现实意义,把我的观点
和大家交流分享,让我们文化中心管理团队对这个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7月30日, 中央政治局举行集体学习会,请军事科学院的专家讲解抗日战争,习近平主
席主持这次会议并作重要讲话。习主席730讲话是我们理解抗日战争的纲领。习主席讲
话内容主要有三点: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
这主要是做历... 阅读全帖 |
|
s*******w 发帖数: 2257 | 42 转贴:几代大师前辈的简单故事
(相信这里有不少朋友读本文时会感到格外亲切。即使不是与中关村有过比较紧密联系
的朋友,读来也会唏嘘不已。虽然本文谈到了许多前辈大师在特殊的历史时期的贡献和
不公的遭遇,更可以联想到整整几代中国的知识分子为国为民整体的牺牲奋斗。他们应
该但是未必都被大家所记得,可是他们的努力绝没有白费!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中关村回顾
蔡恒胜
(中国知识分子在毛泽东统治下的一部血泪史)
中关村是我青少年时代成长的地方,1953年我随父母从杭州迁往北京后,不久就住进中
关村,直到1984年远赴加拿大,近三十年几乎就沒离开过这塊土地。
2006年5月,与1953年相距整整五十三年,我又回到了这里,回到了15楼前。多巧的是
二个“53”的数字呀,它们之间会有什么联系吗?触景生情,一幕幕往事呈现在眼前。
父母亲人,叔伯邻里一个个音容笑貌浮现在脑海里,仿佛我又回到了青少年时代。往事
如烟,真是弹指一挥间。
回到北美后,总是不能忘怀以往的一切。我决定写点中关村的事和人,抒发自己思乡的
情感,也愿与所有海外的中关村游子和关心中关村的人们共享。
中关村回顾(一) - 中关村的狼圈
上个世... 阅读全帖 |
|
h******i 发帖数: 21077 | 43 【 以下文字转载自 Military 讨论区 】
发信人: jeff (bound), 信区: Military
标 题: 伪满洲国的经济发展状况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Oct 18 19:12:37 2016, 美东)
满洲地区物产丰富,有广阔肥沃的可耕地,丰富的林业、渔业资源,煤矿、铁矿等多种
原材料储量丰富。自然资源匮乏的日本控制这一地区之后,为满足其战争经济的需要,
实行“日满一体”政策。满洲国成立后,成为当时亚洲乃至世界经济成长最快的国家之
一。1945年时,由于中国和日本都已基本被二战摧毁,偏安一方的满洲国其工业规模超
越日本跃居亚洲第一[22]。
农业
根据1936年满洲国国务院的资源调查报告,满洲地区可耕地面积为400万顷(4亿亩),
其中已耕地250万倾。森林面积为1700万顷。年产大豆250万吨,小麦200万吨,稻子70
万吨,小米100万吨,高粱800万吨,玉米500万吨,杂粮豆类(大豆除外)60万吨,棉
花30万吨,烟草16万吨。存栏牲畜包括马400万匹,牛300万头,羊3000万头,猪4000万
头。农产品分配采用食品配给制辅以棉织品特别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4 东北王张作霖共娶了6位夫人,张学良的母亲是张作霖的原配夫人,张作霖死后亦是和
原配夫人葬到一起,两人可以说是患难夫妻。张作霖发家之后,这位原配夫人却没能享
受清福便早早离开人世间。张作霖后来的那些夫人,都一直陪伴着张作霖,直到皇姑屯
事件后张作霖去世。张作霖的人生因皇姑屯时间落下帷幕,那么他的那八个儿子的人生
结局如何?
这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的6位夫人共为他生下了8个儿子。现在的人们大多都只熟悉因“
东北易帜”、九一八事变、西安事变闻名的张学良,而对他的七个弟弟知之甚少。张学
良的七个弟弟分别是张学铭、张学曾、张学思、张学森、张学浚、张学英、张学铨,在
激荡的岁月里,他们有的留在了大陆,有的去了台湾,有的则远赴美国,各自有着不同
的遭遇。2001年,张学良病逝,是他的兄弟中最后一个去世的人。
长子张学良
张学良是张作霖比较器重的儿子,毕竟是长子。其实那个时候张学良就相当于东北的太
子,张作霖送张学良进讲武堂的时候,似乎就已经打算让张学良当他的继承人了。张学
良经过战场的历练,尽管表现出厌恶打战,但还是保留了自己诸多的无奈,继续走在张
作霖为之安排的路上。皇姑屯事件之后,张作霖去世,张学... 阅读全帖 |
|
a******g 发帖数: 13519 | 45 那位处处为中国说好话的日本皇族去世了
作者:世界说
对于日军暴行,我深感羞耻,如今内心更是歉疚,想向中国人民谢罪。
1998年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访日期间,曾参与过一场宫中晚餐会,席间一位白发苍苍的
老者向中国人民谢罪。这位老者不是他人,正是当时日本皇室年龄最大的成员,是已故
昭和天皇最小的弟弟,也是今年10月27日走完百岁人生的传奇人物——三笠宫崇仁亲王。
△ 三笠宫崇仁亲王
“若杉参谋”,一段报告
对国人而言,三笠宫崇仁亲王极为陌生,若不是他告别人世,恐怕都没有人能想得起来
。然而在日本,这位皇室老爷爷却名噪一时,不仅因为他通晓汉语、希伯来语,也不仅
因为他是战前皇族里最后一个陆军军人,更因为他的各种言论,似乎总与其皇族身份不
太相称。
崇仁于1915年12月2日出生,相比三个兄长(昭和天皇裕仁1901年,秩父宫雍仁1902年
,高松宫宣仁1905年)都小了一茬,自然受到不少照顾。
△ 裕仁四兄弟合影(左起)裕仁、崇仁、宣仁、雍仁
也因为前面有三个皇室顺位继承人,崇仁得以远离政治风波,性格不似兄长那样谨小慎
微,言谈举止也颇多随意;受到“大正民主浪潮”影响,少年时代的崇仁更是满怀一种...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6 不看时代的真实情况。修改成14年抗战就开始打蒋,九一八事变到七七事变前,共产党
可没有什么抗日的事迹。说蒋介石汉奸的,没有蒋的北伐,中国不会有基本面的统一。
更不会在抗战后有能力抵抗强大的日军。蒋意识到分裂混战的中国根本无力抵抗强大的
日军。所以才要先统一国家。采有能力抵抗外敌。否则盲目对外开战,根本是自寻死路
。 |
|
发帖数: 1 | 47 抗战期间,国军消耗极大。七七事变前,国军仅有现役士兵170万人,而后来国军损失
超过450万。国军一边征募新兵,一面坚持抗战,殊为不易。但因军官腐败、兵制混乱
,导致军中有很大空额,甚至最高统帅部也无法确知国军的实际兵力。
国军中“吃空额”的问题由来已久,抗战爆发后呈愈演愈烈之势。宋希濂回忆,
1942年,远征军中“有许多空缺,入缅时各级部队长就已冒领了许多钱。及到战争失败,
许多下级干部和士兵都病死、饿死或被敌人打死以及逃散了。正当入缅军丧师辱国,举
国震动,士兵的亲属得到噩耗,悲痛万分的时候,入缅军的许多部队长和军需人员却是充
满了愉快和欢笑,因为他们可以大捞一把,领来的大批外汇再也无须发给那些死人了。死
的逃的愈多,对他们就愈有利,他们就愈高兴。”
虚报士兵人数即有机会侵吞军饷,所以军中长官最怕的就是自己的部队被中央缩编
。李宗仁任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时,即利用一些人的这种心态,予以拉拢。1941年,“汤
恩伯要吃掉一战区六十八军米文和部(石友三的残部)”,迫使米文和投靠第五战区,
“李宗仁仍保留他的原建制(实只一师兵力),使米文和感激得老泪纵横”。由此,米
文和就继续能从中央领取一... 阅读全帖 |
|
c******o 发帖数: 1184 | 48 抗日战争的反思:真假盟友斯大林
微信
大中小 王夷甫撰写2017-07-29 22:41:39
多维历史
今年是七七事变八十周年,也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八十周年。
这场战争不仅仅涉及中国,也关乎其他国家。客观来看,中国抗日战争的最大赢家,既
不是惨胜者中国,也不是战败者日本,甚至不是最大的战胜国美利坚,而是基本置身事
外、出力甚少的斯大林。
从友华制日到弃华和日
美国外交家前国务卿基辛格,曾经在《大外交》中这样评价苏俄领袖斯大林的外交忌讳
,“斯大林最恐惧的梦魇,在于资本主义列强联手同时向苏联发起进攻。”
事实上,斯大林的忧虑并非虚妄,从1936年到1941年,随着纳粹德国的崛起和日本军国
主义政治的强化,苏联面临着两面受敌的空前危机。
1936年10月25日,纳粹德国和意大利达成以苏联为假想敌的外交同盟,建立了柏林-罗
马轴心;1936年11月25日,日本与德国签署反共产国际(反苏)协定,1937年11月意大
利加入。三大列强形成了针对苏联的东西方同盟。
与此同时,纳粹德国从1938年到1939年,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国力急剧
增强,对刚刚经历过军队大清洗的苏联形成了迫在眉... 阅读全帖 |
|
发帖数: 1 | 49 【 以下文字转载自 LeisureTime 讨论区 】
发信人: feitian (一剑西来十五年), 信区: LeisureTime
标 题: 潘毓桂小传 (转载)
发信站: BBS 未名空间站 (Tue Jul 18 10:14:58 2017, 美东)
作为讨论一个厌物的最后一贴,贴一段英雄的精神导师小传
潘毓桂(1884年—1961年11月12日),天津市市长。字燕生。好收藏古董。曾为清末名
妓赛金花书写碑文。有日本籍贯义女山口淑子,中文名潘淑华,又名李香兰。
昨天在微博上看到公知XX谈起潘毓桂,谈起他的诗,他的画,他照顾李香兰的无私父爱
,甚至,他的伟大理想…… 令人动容,其实公知不管时代时空时光如何相隔,爱国和
忧民之心总是相通的。除了诗,画,李香兰,民国公知潘毓桂还有更多催人泪下的壮举
。现在的网民也可以细细看,慢慢品,不要一味的被爱国狂热冲晕头脑。
他在1937年七七事变中屡次向日军出卖二十九军作战计划,而且潘向日军建议首先攻击
作战力最弱的学兵营。导致南苑失守,上千大学生惨死日军刺刀之下。后来以汉奸罪接
受审判时,潘说自己做“汉奸”,是做得有立场的。 这立场就是... 阅读全帖 |
|
d******a 发帖数: 32122 | 50 郭小川(1910年9月2日[1] —1976年10月18日)
1933年夏,他取名克什格(蒙语:吉祥),考入官费的北平蒙藏学校。1934年春,用郭
恩大名,考入北平东北中山中学。1935年夏,取名郭伟倜,考入该校高级师范班。1936
年夏,取名郭健风,考入北平东北大学工学院补习班。1937年七七事变后离开北平到达
太原,同年9月20日报名参加八路军,被分配到一二○师三五九旅。1937年加入中国共
产党。1941年至1945年,在延安马列学院、中央党校三部等单位学习,进修马列主义和
文艺理论。1948年到1954年,先后任冀察热辽《群众日报》副总编辑兼《大众日报》负
责人;《天津日报》编辑部主任。1955年到1961年,任中央作协党组副书记、作协书记
处书记兼秘书长、《诗·刊》编委。1962年调《人民日报》任特约记者至文化大革命。
1970年,随中国作家协会到湖北咸宁五七干校劳动锻炼。1976年10月18日,在一场意外
的火灾中不幸逝世。
跟海日一个民族。
太惨了,就没赶上好时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