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买买提看人间百态

boards

本页内容为未名空间相应帖子的节选和存档,一周内的贴子最多显示50字,超过一周显示500字 访问原贴
_Mao_and_Deng版 - 建国三十年中的毛泽东
相关主题
来自《龙与象:中国,印度崛起的全球冲击》毛时代的吸引力绝不仅限于社会公平 (转载)
建国三十年中的毛泽东白猫黑猫,在宪法和法律具体制度的约定下,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转载)
从建国三十年与改革说颜色革命黄尔文:奥巴马都在诅咒文革,看来文革没有结束
盘点建国后毛泽东的57次离京谈谈如何评价什么是正确的路线 (转载)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卷合集)[合集] 数数老毛给小平留下的遗产 (转载)
建国后毛主席的各种官方新闻照应站在历史高度看待前后三十年 (转载)
从CNMD看毛泽东时代的原子弹经济 (转载)矮帝邓改三十年中国人的死法 (转载)
前后三十年GDP及工农业增长 (转载)从痛恨“肉票”谈起——否定前30年是个立场问题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毛泽东话题: 建国话题: 三十年话题: 建设
1 (共1页)
w****2
发帖数: 12072
1
建国三十年中的毛泽东 [ 葡萄 ] 于:2009-01-05 21:28:38 复:1969713
建国三十年中的毛泽东
关于怎么看毛泽东和建国三十年的问题,在河里是从毛泽东懂不懂经济这个问题开始的
。经管各有各的观点,各自有各自的修正,总体看基本是两分。既非红既黑,不是功就
是过。我的观点比较复杂,下面我就来说说。
我已经从正文里说的很明白,我认同达到雅兄关于建国前三十年是战备经济的观点。更
进一步要说明的是,在我看来,鉴于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内忧外患的教训,当时的中国
无论想怎么实现国家经济的建设,没有足以自保的国家暴力机器的以及保障国家暴力机
器的国防工业的维持都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这也就是说,新中国一天没有实现突破建
国世界来自世界各国的战略包围态势的突破,一天都不能获得国内全面经济建设所必须
的和平与稳定环境。(如果谁认为当时中国建设经济,不需要强有力的国防支持的话,
后面的你可以基本认为是废话)
对于思考建国时期的战略目标与选择,以及对毛泽东的认识问题,从本质上说就是一个
对中国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国家的认识,是一个对如何实现中国要成为一个什么样国家的
认识以及实现这个目标需要付出什么代价的问题。
而建国时期的中国是一个什么样的中国?要怎么样把一个文盲率达到35%的农业国家带
进工业化进程。在有限的国力与人力资源面前,我们还是从建设国防工业的角度出发来
说一说。
第一,从建设国家的角度来说,国防建设重要不重要,从你上面的话里看显然我把看待
国防建设与建设国家之间的关系还是很明确的。再具体说就是,我把建设国家需要有足
够保卫国家能力的军队以及国防建设来保障这个观点作为我所有出发的的一个基础前提
之一。
第二,国家的国防建设尤其是现代化国家的国防建设,需要服从国家的总体战略目标。
即使在美国独霸全球的政治军事实力下,美国政府依旧要随时根据自己的战略需要调整
自己的军队作战目标。当然,美国的调整是建立自己国家坚实的国防工业基础之上的。
即使如此,美国也无力负担无限制的全球防务。说到底,所谓为国防而国防的话题是伪
命题。回到建国三十年那个军备经济学的问题无非两个核心话题,他们一个是中国国防
的目标核心在哪里(也就是我们的主要敌人是谁),一个是服从中国国防目标的国防建
设目标是什么。
三,中国建国三十年有三个很清晰的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包含着很明确的中国国防指导
思想。而这些相互关联的事件影响,直到今天依旧深刻影响着中国的战略格局。这三个
阶段就是,
1.到1958年之前的中国由朝鲜战争开始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终止的中苏战略伙伴蜜月
期国防战略以反美为主的时期
2.到1969年之前中苏全面走向分裂,中国国防建设进入同时抗衡美苏联两强阶段。在这
个时期,中国的三线建设全面拉开帷幕。同时,中国在这个时期积极介入越战,使美国
逐步陷入越战泥潭不能自拔。
3.到1979之前,通过有关越南战争的谈判以及在当时苏攻美守的态势下中美逐步恢复邦
交,并最后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五常地位。
到1979,中国顶住全世界绝大多数舆论的压力打击越南给了中美建交一份见面礼。并就
此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关于中国的国防建设开支投入,到79年的时候一度占据GDP36.1%的比重。而对比改革开
放后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尤其是国民生活的迅速好转,首先得益于通过长期高积累获取
的中国工业建设成绩尤其是重工业建设成就从服务于国防建设向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转
变的结果。而这样的高积累,首先是国防的与重工业的。当初三线建设之时就说的很明
白,为了保障三线,国民生活只保障有限增长。在当时的生活条件下,民生不可能不苦
。这个就是很多人眼睛里毛泽东不懂经济与胡搞的力证了。
关于毛泽东的争论不管什么观点都一而在的提到大跃进提到文革和建国三十年的成就,
如何评价,建国前三十年的成就特别是建国三十年这个备战经济的结果及其经验教训到
底怎么样。在我看不能孤立的把某一件事情与另一件事情简单的联系起来。下面我来说
说我的观点。
先说大跃进。
其实在大跃进时代,有一个转折点。早在1958年,毛泽东已经清醒的意识到了浮夸风与
冒进风。尤其是毛责任在1958年批评刘少奇和陈伯达关于取消商品经济讲话以及要压缩
空气的讲话上可以看到。可到1959年,庐山会议上纠左为什么一下子成了反右。这里面
的事情直接可以联系到百花齐放后的一系列事情。尤其是,在1957年当时的知识分子公
开批评共产党的执政地位以及公私合营中出现了公方退出合营以及之前更早出现的张青
山,刘子善案与高饶案不能不是毛把一些问题放在优先地位来考虑。而这些问题都离不
开中国共产党统治的稳固这个基本话题。而在1959年,后来的二代领导集体在中间的相
互关系至今还是忌讳莫深,即使到今天还有众多说法的。可不管你怎么看相关事件,这
些事件最终形成的合力造就了大跃进。
而再及文革,实际问题要远比大跃进复杂的多,如果要仔细说,在这个篇幅里是无法写
完的。在这里,套用一些争论中常常出现的思路的思路,我们不妨这样说。如果中苏不
走向分裂,那么象三线这样的大规模国防工业建设还会不会展开或者说达到1962年历史
之后那样的规模。这里我们可以从改革开放一肇始就纷纷下马的众多工程上可以看到。
这也是很多人坚持的,到1979中国经济会因此建设的更好的主要理由。
但是从今天的角度看,中国改革开放的思路起步在邓小平出面主持的四三方案,而邓小
平本人也承认自己的改革开放思路也是在这个时期开始逐渐成熟。无论是四三方案还是
后面的改革开放以及中国在联合国恢复合法席位,都和中国与美国建交密不可分。而没
有毛泽东在党内军内的绝对威信,谁能保证在中国从一面倒到另一个一面倒的过程中不
出问题完成从与苏联结盟到中美合作抗衡苏联的转变。
还有可以补充的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但与中美关系正常化密不可分,更和中
国长期勒紧裤子援助第三世界国家忧戚相关,不然就不会有:中国加入联合国是亚非拉
兄弟抬进去的这句话。从邓小平之后,一直到中非大会之前,中国一直都在走一条疏远
第三世界国家向发达国家靠拢的道路。这里面的核心思想就是以国内经济建设为中心,
试想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在第三世界国家还能取得毛时代的那种广泛拥护么?更就今天
的事实来说,中国经济转型中的国企专制问题上,在国内市场被外企打的一度丢盔卸甲
中国企业在很多领域都是依靠对第三世界国家尤其是对非洲国家的出口恢复元气的,尤
其是是纺织机械、装备工业和汽车工业尤其如此。
话说到这里,不管你怎么看大跃进还有文革的影响如何。以及,这些事件是如何贯穿于
建国三十年之间的国家战略方向尤其是国防战略建设方向调整。我们都始终摆脱不了这
样一个话题,没有毛泽东今天的中国会很不一样。
可不管你怎么看,在我看来,除了毛泽东在当时没有任何中国领导人可以在从苏联倒向
美国的过程里跨越从意识形态到国内在党内军内各个山头派系各自出于自身利益出发的
阻碍。更不要说什么那种勒紧自己裤腰带支援第三世界国家那种被很多人后来批的一钱
不值的事情会有其他什么领导人愿意放手去做。而没有这些前提,中国和美国在什么时
候可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及中国能不能和毛时代一样在70年代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以及与西方国家尤其是日本恢复正常经济与贸易往来。
要知道,没有毛的时代当时的中国领导集体无论如何都不会有魄力使中苏走向全面分裂
的。而到70年代,中苏之间哪怕还有起码的名义上的同盟关系。70年代面向西方的恢复
正常化的局面又能有什么变数?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我们可以从苏联的最终命运中可以获得些须启示。
早在1951年开国的时候,毛泽东就利用纪凯夫事件拉开了三反运动的大潮。这个运动里
不仅枪决了张青山、刘子善这样的腐败典型,更引出了毛泽东关于走出历史周期率的话
题。其实从张青山、刘子善腐败案中我们不仅看到后来在改革开放中屡见不鲜的利用职
务之变收受贿赂、贪污公款、倒卖国家资源的手段与方法,更可以看见张青山、刘子善
利用职权开设各种公司与包工队直接为自己谋取利益这样在见看来已经成为不成为规则
的事实。这些问题与1965年毛泽东关于反对干部搞特权化的思考及相关讲话是一脉相成
的连续。并始终贯穿于包括三个阶段国防建设调整之中。而这些,最终引起了文革中一
贯宣传的那种关于
来年感个路线的斗争。
毛泽东和刘少奇的斗争,是路线斗争。这个路线斗争的分歧之一就是对苏联的政策。在
很多争论中纠缠具体什么的如何如何以及有没有毛泽东的大跃进与文革搅局会如何。还
不如说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和苏联能不能走向全面分裂。没有走向中苏全面分裂的中
国还需要不需要在在国民经济刚从三年自然灾害恢复过来的时候,搞全面备战的三线建
设。说到底,有毛的政策路线在就有大三线,而如果把毛换上了刘,三线的建设只会缩
水不会扩大。而刘会把当时的经历更多的花费在国民经济建设上,花费在建设特权官僚
阶层维持统治稳定上。而由此带来的种种的中国战略及服从相关战略的走向的国家建设
,毛和刘有截然不同的的认识和选择。这样的斗争,最终从1951年开始萌芽,在国内建
设与国外大环境交互影响的作用下,最终走向了文革这个顶点。而当年毛泽东顾虑一些
问题,是今天很多人再次成为毛泽东信徒的根本原因。尤其是当年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
始从自己的角度审视毛泽东与其说是他们的幻想,不如说是他们在自身的实际利益与社
会现实之间的冲突中的一种必然选择。
再进一步说,关于如何建设一个现代化中国的问题,毛和刘的分歧不仅在于具体如何进
入工业化方面。更在一个问题上有着根本的不同。这个问题就是,新中国的工业化需要
什么的样的教育与文化。很多人,都认同这样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认为,如果没有建国
三十年的折腾,中国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可以取得更丰厚的成就。更不会因为文革,
出现今天的人才断层。说到底,这样的思想根源来自一种传统儒家文化中对体力劳动者
的轻蔑态度。但是,就和儒家文明所主导的农业文明在工业文明面前被轻易摧毁一样。
一群由少数高高在上知识精英主宰着决大多数文盲的社会构成是无法成就一个工业化的
国家的。这样的不同实践,在印度这样一个从建国一开始就在教育上就比中国投入占
GDP 比例更多的重视,更多的倾斜在高等教育上而造就了至今40%的文盲率中。很实际
的说,在60年代前,中国的识字率还维持在40%,到1980年中国的识字率已经达到了80%
以上。而中国,也正是沿着先普及小学,再普及初中,最后在高中入学率达到特定指标
后全面启动大学扩招的。在中国,对于统治者来说,需要的始终是吃苦耐劳的识字劳动
力来推进他们的工业化,而不是自视甚高自认为凌驾在众生之上的所谓知识精英上,那
些人直到今天依旧无法进入土共的领导核心中去。如此罢了。不然,毛泽东也没有必要
批判什么才子佳人部了。
无论是大跃进还是文革,无论是国防建设的起起落落,更无论是新中国内政外交经验与
教训,都和毛泽东这个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就象把建国三十年的成绩归功于党和国家
领导集体乃至那一代中国人一样,如果要把当时的问题乃至血的教训仅仅归过于毛泽东
一个人的拍脑袋或者自己的权力私欲,我想除了持这样观点的人能就此说服自己外,是
不能解释为什么这个党和国家领导集体乃至那一代中国人是如何在毛泽东一个接一个的
错误之下获得一个又一个成绩甚至是成就的。
毛泽东不是完人更不是神,他的思想和行为是个复杂的混合体。尤其他在彻底的实用主
义与完全的理想主义的微妙结合既造就了建国三十年中国战略突围的实现,也为大跃进
和文革最终失败埋下了伏笔。其实无论是大跃进还是文革失败,在我看来和老蒋最终不
能通过打倒自身起家的地主阶级完成中国工业化一样,毛泽东没有办法打倒由他和他的
同僚们创造的一个庞大的官僚体系。尽管,毛泽东清醒的认识到,这个体系的缺陷和种
种问题,他也一直在努力修正这些缺席那和问题。但是,那不可避免的和他自己创造的
这个体系自身的惯性产生冲突。而这些问题,在今天依旧困扰着共和国的统治者们。并
依旧试图通过发展来解决,这些起自内因的问题和缺陷并在今天不可避免深刻影响到中
国未来的路。尽管胡总喊出了抓住战略机遇期和不折腾,但是这样和那样的人与利益在
今天试图把自己的颠峰更长久保持下去甚至延续至自己的子子孙孙的时候,这个折腾不
折腾看下去就是了。
最后把我上面的话归结一下不不外就是,建国三十年在很多眼睛里看来污七八糟甚至是
穷兵黩武的努力造就的一个与美苏平起平坐的大国目标是不是一种不切实际没有回报的
虚幻。以及象一些人想象中的那样,做一个附庸于大国的国家安心搞好自己国家建设和
经营之对比实现一个与美苏平起平坐的大国目标是否更符合中国的发展需要。
这些问题始终离不开对于建国三十年的评判,和对建国三十年中毛泽东的评判。而看不
懂毛泽东的人,看不明白中国建国三十年的历史,更不明白改革三十的历史,更不要说
从理解现在的社会矛盾基础去看待明天的中国的又一次转型是怎么回事情。后面的什么
,各自根据自己屁股找答案吧。
1 (共1页)
相关主题
从痛恨“肉票”谈起——否定前30年是个立场问题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13卷合集)
三十年来的五十五大变化 (转载)建国后毛主席的各种官方新闻照
葡萄: 要彻底批倒毛的人越不过几个问题从CNMD看毛泽东时代的原子弹经济 (转载)
重披毛的皮前后三十年GDP及工农业增长 (转载)
来自《龙与象:中国,印度崛起的全球冲击》毛时代的吸引力绝不仅限于社会公平 (转载)
建国三十年中的毛泽东白猫黑猫,在宪法和法律具体制度的约定下,抓住老鼠才是好猫。 (转载)
从建国三十年与改革说颜色革命黄尔文:奥巴马都在诅咒文革,看来文革没有结束
盘点建国后毛泽东的57次离京谈谈如何评价什么是正确的路线 (转载)
相关话题的讨论汇总
话题: 中国话题: 毛泽东话题: 建国话题: 三十年话题: 建设